寒食古诗意思范文

时间:2023-03-24 02:03: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寒食古诗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寒食古诗意思

篇1

原文:

东流既弥弥,南纪信滔滔。水击沉碑岸,波骇弄珠皋(gāo)。含星映浅石,浮盖下奔涛。樯乌转轻翼,戏鸟落飞毛。客心既多绪,长歌且代劳。

译文:

篇2

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客观上给汉语古诗词翻译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作为古诗译者,必须要了解这种差异,在翻译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使译文符合中英文语言表达的习惯。本文试从转换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这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些问题。

关键词:古诗词 思维方式 翻译 差异 调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中国的古诗词,或质朴刚健,或清新绮丽,风格各异,出神入化。因此许多英语学者或汉学家都很醉心于汉诗英译这片园地,借以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研读一些汉语古诗词译本时,在赞叹译文贴切传神的同时,细心的读者间或会感到原诗中深远的意境和内涵到了译文中少了些许神韵。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而思维方式是指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的程序。思维方式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之间差别很大。总的来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而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而作为思维载体的语言和思维又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现实的抽象化,又是思维的外在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思维上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就是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申小龙教授认为:“汉语的精神,从本质上说,不是西方语言那种执着于知识性、理性的精神,而是充满感受和体验的精神,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一种具体思维。汉语的具体思维反映在语言组织上,就习惯用意象组合来使句子内容生动可感。”

因此,作为古诗译者,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不仅要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还要了解两个民族间思维之不同,采用灵活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中国古诗词的意蕴和神韵。本文通过实例拟从转化意象、补充信息、调整思维习惯三方面,粗略探讨如何处理汉语古诗词英译中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 转换意象

中西方不同的传统、风俗、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造成了许多概念及其联想上的差异,给翻译造成极大困难。有时还会碰到一种文化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并不存在的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比如,汉语中的“阴阳”在英语里没有合适的对应词,就很难确切地译为英文。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或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不同。“阴阳”本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学说,它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两面,相克相生,互相转化。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很容易理解,而对西方人来说却不知所云。在此情况下,为了避免理解上的困难,译者有时干脆将原来的意象转换成符合译语读者思维习惯的译语中的某一相关意象,以达到流畅地传达意义的效果。

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前两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中“烟花三月”是一个很明显的文化意象词,对于这一词的处理,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请看以下例句:

(1)The smoke-flowers are blurred over the river.(Ezra Pound译)

(2)In March,among smoking flowers,making your way to Yangchow.(White Pony 译)

(3)He leaves for Yang-Chou in the third moon of the spring.(见刘师舜译《中诗辑》)

(4)Mid April mists and blossoms go...(John Turner译)

以上译文的一个共同点是没有将原文的意境译出,结果让人忍俊不禁。(1)中译为“烟制的花”,显然不妥;(2)中译为“冒烟的花”,这会让人不禁愕然;(3)中作者干脆不译出“烟花”;(4)中作者将“烟花”拆开译出,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烟花”指的是细而柔软的春雨。

事实上翻译时易出错是源于对中国的这些民族色彩浓厚的文化意象词不了解。由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前者偏模糊、形象,而后者则偏精确、实证。中国人一见到“烟花三月”便浮想联翩,梦幻般的江南美景图顿时浮现在脑海中。而外国译者在翻译时则非要将它具体化、精确化,只会导致原诗模糊美的荡然无存。《唐宋绝句选注析》说:“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其实这才是“烟花”的深层内涵,所以许渊冲教授将其译为:

My friend has left the west where the Yellow Crane Tower,

For Yangzhou in spring 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

三 补充信息

在古诗词英译中,有时译文中会出现一些原诗中没有的内容或成分。这当然不是译者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擅自增添的。相反,却是译者在考虑到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后做的补充,目的是使译文更加合理、精确。

1 补充文化信息,引导译文读者思维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同样的一种事物在中国人和英美人的思维里,往往会有不同的联想。譬如,英语中的“cricket”和汉语中“蟋蟀”,虽然是指同一种会鸣叫的小昆虫,但却有着完全相反的内涵。“蟋蟀”在中国文化里常给人以忧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而在英美文化中,蟋蟀根本不是这样一种忧伤的形象。相反,在英国诗歌中,蟋蟀是一种快乐活泼的昆虫。所以,在诗歌翻译中,在处理这一类有中西差异的意象时,就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思维的不同,对一些必要的文化信息进行补充。

请看柳永《少年游》里的几句词:

哀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译文为:

The ancient willows fade,

Their twigs oft broken 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

They languish like the waist of palace maid.

柳树在汉语中通常被赋予分离、思念的联想意义。柳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文化内涵,是因为中国汉字文化中的谐音造成的。“柳”与“留”谐音,于是就被赋予了“挽留、离别、思念”等涵义,而折柳赠别往往也成了古代人的风俗。但是“willows”在英语中却与中国文化中的“柳树”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它常使人联想起悲哀与忧愁。如果照诗的字面意思直译,译文读者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很可能感到莫名奇妙:为什么要经常折柳枝呢?所以译者在译该词的第二句时添上了“by those friends who part”。寥寥数词,就将中国的这一风俗解释得清楚明了,并将译文读者的思维引导到了汉语的语境中,理解了其中离别赠柳的涵义。

2 汉英句法上的差异也需要在译文中加入一些必要的成分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其各自的语言中也有所反映。汉语语法、修辞讲究意合,与中国人偏好形象和综合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而英语语法、修辞讲究形合,与西方人偏好抽象和分析的思维方式是分不开的。比较而言,英语高度形式化、逻辑化,句法结构严谨完备,并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而轻意合。而汉语则不注重形式,句法结构不完备,动词的作用没有英语中那么突出,重意合,轻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翻译古诗词时,应注意使译文保持逻辑上的严密完整,保证其形合。

英语高度形式化和逻辑化,还表现在其严格的句法结构方面。以动词为核心,重分析轻综合的英语句子的排列顺序,是主谓宾(SVO)或主谓(SV)。一般来讲,句子必须完备,各组成部分很少省略,尤其是主语不能省略,句际句内之间各因素也要用形式逻辑关系词连接。汉语的句子结构在很多情况下以主谓(宾)顺序排列,但以词序或语义为中心,不管句子是否完备,而且也不需要使用诸如连接词等衔接手段,而是只要表达意义就可以了。因此,汉语中一些无主语的句子在译成英语时必须加上一个逻辑主语,而靠意合的句子也须补充必要的关联词。

比如我们熟悉的古诗《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吃草低见牛羊。

英国著名汉学家及中国文学翻译家韦利(Arthur Waley,1889-1966)将其译为:

Teleg River

Lies under the Dark Mountains,

Where the sky is like the side of a tent

Stretched down over the Great Steppe.

The sky is grey,grey

And the steppe wide,wide.

Over grass that the wind has battered low

Sheep and oxen roam.

原诗的第一句没有谓语,整首诗中也没有关联词,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重意合而轻形合的中国古诗。译文在第一句中加入了动词“lies ”,成为句子的谓语,并增加了“where”和“and”两个连词,使得译文行文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又把诗的意境准确地表现了出来,可谓两全其美。

四 调整思维习惯

中国的古典诗词向来有神韵、格调、性灵、境界等的讲究,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常常会有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人有感于外物,引起联想,然后凭借个人的情感或喜好来选词择句,所描绘的并不只是客观现实事物的翻版,而是通过物象表现情理,强调天人合一,客观融入主观,从而托物寄情,借景抒情。在诗人笔下,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所用的语言大多含蓄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具有一种朦胧之美。其意象的刻画常常清晰不足而含蓄有余,常含有模糊思维的痕迹。例如用“灼灼”形容桃花的明艳,用“依依”写出杨柳的轻柔,而到底是何景象并不明说,任凭读者自己品位。因此,汉语写诗手法上的特点是藏而不露,追求一种含蓄美。

而西方重分析抽象的思维,更多地强调主观对客观的摹仿和再现。其传统的思维是天人各一,偏重理性,突出个性,强调主客观对立的特点。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英语重写实,重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符合客观理性,注重形象的鲜明可感,而最忌表达华而不实,累赘堆砌。从汉语的思维角度去看古诗词的英译文,有时确实会觉得英语的遣词用字过于平白,缺乏文采和意境的深远,这实际上是出自汉语思维的一种心理上的错觉。

苏轼《江城子》里有这么几句诗: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作者在早亡之妻的十年忌辰,夜梦亡妻,十分悲痛,于是写下此诗。诗中第一句的译文是:

Ten years parted, one living, one dead;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短短的一句诗,饱含了诗人的感情,把诗人悲伤、落魄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含蓄而又意味深长地表达了出来。而上述英译文将原诗中的意思以一种很具体的方式摹写了出来,尽管使中国的读者觉得过于直白而有些不习惯,但简洁、清晰,并且符合西方人的思维习惯。

五 结语

总之,由于中西方分属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在古诗词英译过程中,必须注重突出英语民族的思维习惯和倾向。在行文方式、遣词造句上善于打破汉语原文的格局,破除汉语思维的干扰,强调客观理性的风格,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因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连淑能,2002)。由此看来,思维是翻译的基础,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应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译出符合西方人思维、语言、审美习惯的高质量的译文。

参考文献:

[1] 申小龙:《中国语言的结构与人文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文殊等:《唐宋绝句名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

[3] 许渊冲:《宋词三百首》,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

[4] 杨宪益等:《宋词》,外文出版社,2001年版。

篇3

[关键词]古诗瑰宝 丰富资源 理解粗讲 熟读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诵读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作品内容,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1 理解背景,粗讲大意

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从理解课文背景开始,正所谓“言为心声”,只有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此文的,才有可能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如:在学习《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首诗时,背景介绍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知道,当时正处于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时期,我们怎能体会作者听到这个喜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试想昔日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犹如飘蓬。今日突然听说收复失地了。逃至四川避难的杜甫,怎能不涕泪交加。肋下生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如:李白的诗想象瑰丽,狂放豪迈,充分显示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而他又特别重感情,处处流露处对友情的依恋。《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就是这样的代表,学习时,应充分体会诗句,把握思想感情。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春节,有时它会以背景信息出现在诗词中,这些也必须充分了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还有《寒食》、《元日》,里面都有所涉及。这时我们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引导诵读,达到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更有甚者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多么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必要条件。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吧!不过读也是有技巧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引导背诵。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学生自然而然就将诗词内容背诵。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后,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背诵全文。

3 以乐配诗,升华情感

篇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四节气?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2021,感谢您的欣赏。

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1大家好!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知道怎样背诵那对我来说如同天书一般的二十四节气歌。不管它有什么意义,只要老师让我背诵,我都会用心背诵。那时,我对自然的变化一无所知。我只知道春天来了,大家都会脱下厚厚的棉衣,穿上轻便的衣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节气有了更深的了解,逐渐了解了民间谚语之中蕴含的深刻的自然规律。

当昆虫开始飞舞的时候,几乎一切植物都开始发芽,微风拂面,不再寒冷。阳光明媚,潮湿的空气之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带着这种感觉,我仰望天空。蓝天白云,长风轻柔。鸟儿似乎更加活泼,它们轻盈的身影穿梭在树梢的屋前,嘹亮的歌声仿佛向人们展示了春天的脚步声。柳树轻拂,婀娜的姿态改变了过去的笨拙,显得更加柔美起来,树枝随风舞动,给原本冬日固有的宁静带来了许多活力。仔细看山上,大地不再坚硬、冰冻,似乎有些松软的感觉。张开双臂,呼吸潮湿的空气。你的胸口会感到放松和快乐。

它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大自然,也唤醒了懒惰的农民的心。他们会更加仔细地考虑今年的计划,限度地扩展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春天播下的希望之光,夏雨浇灌的希望之光,秋风吹拂的希望之光,将会红红火火,充满成功的喜悦。

冬眠的季节过去了,春天明媚,万物焕然一新。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刻,在这个充满奋斗的时刻,我们画出一幅美丽的心灵画卷,拾起年轻的心灵,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迈着人生的道路,走向理想的彼岸,心中的乐园。当我们醒来,我们将遵循自然规律的节奏。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将带着悸动的心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好吗?惊蛰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和活力。

谢谢大家!

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2大家好!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期,此时过冬的虫卵也将开始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然而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是个好年景。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明显回升。常年节气平均气温淮北地区为6~7℃,淮河以南地区为7~8℃,比"惊蛰"节气升高3℃或以上。该节气内黄淮地区的气温自南向北先后稳定升至5℃以上,而气温稳定升至5℃,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气象界限温度,它预示着树木开始发芽、春长,春播作物开始播种。常年节气平均降雨量淮北地区为15~20毫米,淮河以南地区为20~40毫米。

惊蛰雷动,百虫“惊而出走”,从泥土、洞穴中出来,于是虫蚁开始活动,逐渐遍及田园、家中,或殃害庄稼,或滋扰生活。因此惊蛰期间,各地民间均有不同的除虫仪式。

客家民间则以“炒虫”方式,达到驱虫的功利目的。惊蛰这一天,一些地区要吃炒豆。在少数民族地区,广西金秀的瑶族在惊蛰时家家户户要吃“炒虫”,“虫”炒熟后,放在厅堂中,全家人围坐一起大吃,还要边吃边喊:“吃炒虫了,吃炒虫了!”尽兴处还要比赛,谁吃得越快,嚼得越响,大家就来祝贺他为消灭害虫立了功。其实“虫”就是玉米,是取其象征意义。

谢谢大家!

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3大家好!

“惊蛰至,雷声起。”走进惊蛰,最打动人心弦的便是惊蛰的那一声春雷,这雷声带着充满诗意的鼓点,欣欣然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经心的瞬间,霹雳一声,天边,有隆隆的雷声传来,仿佛融入了骨髓和灵魂深处。抛弃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怦然心动的颤栗中支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来自天天籁的绝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凉意似乎就是为了迫使大地打个寒颤,让一切从惺忪中苏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灵,翩然随风潜入夜的怀抱,她来自哪里?窗外嘀哒的雨声和着心灵的颤音,在开窗的刹那,拥我入怀。是杜甫笔下那知时节的好雨吗?天籁之音,时急时缓地敲打窗棂,望不到她轻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绪。凭窗而立慵懒地读一本古诗,雨打窗棂,倾听她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优美旋律。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三月在一场暖风中眩晕了,它轻盈的脚步溅起一片阳光,春天,随着来自天外的那一声召唤,顷刻间忙的死去活来:蛰伏了一冬的虫儿,树儿,草儿不甘寂寞,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会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一片春色,在惊雷之声后,淋漓出盎然生机。孩子们过完年,也开始了新的学期。不怪乎有人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住稳了江山。”

惊蛰过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风开始变得温柔,空气一夜之间清新温馨了许多;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涩的羞赧草芽儿,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透发出勃勃生机,惊蛰带给人们的,是一春的惊喜,明媚的春日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也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惊蛰来去匆匆,以特有的民俗和方式,释放它节气的韵味,不曾为谁做出过片刻的停留,静静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播种与憧憬……

谢谢大家!

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4大家好!

朋友们!你知道什么叫惊蛰吗?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二十四节气之一。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蛰是藏的意思。那你们知道惊蛰的特点吗?惊蛰的特点就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雷开始震响......

可是,今年3月6日的惊蛰与以往却大不相同。这天,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天气特别寒冷,我和妈妈一起到西城广场去买书,只见路上的行人都穿着大衣、戴着手套、撑着雨伞、吃力地行走。一位阿姨的雨伞被大风吹得“翻了个身”;一辆摩托车竟然被大风“砰”的一声刮倒了。

风大雨更大,瓢泼大雨落到地上,哗哗作响。杭州市气象台说,整个杭州地区的面雨量竟达48.6毫米,创了历史记录了。我从报纸上看到:杭州连续降雨,运河、东苕溪超出警戒水位,钱塘江已经逼近警戒水位。灾情最厉害的是余杭瓶窑,那里成了“威尼斯水城”积水已经深达两米多,马路成了水路,车夫成了船夫。水淹没了路,居民无法出门,只能坐船进出······哎!我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大雨,真为那里的人们感到担心。

俗话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可今年的惊蛰遇上冷空气,加上连续阴雨,对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西湖龙井村的农民伯伯提早用薄膜覆盖已萌芽的茶叶,怕把茶叶给“冻坏了”!

谢谢大家!

关于节气的演讲题目5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既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关于它的由来,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下面就挑一个来讲讲:“春秋时代,晋国国君的儿子重耳为躲避追杀,在介子推等人的帮助下逃到了国外。他们在荒山中迷了路,又找不到东西吃,此时的重耳还心系百姓,这感动了介子推,他从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烤熟了递给重耳吃。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后,终于回国做了国君。他给跟随他逃亡的人都封了赏,惟独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他非常过意不去,决定亲自去请介子推。谁知道介子推早就带着老母亲躲到绵山里去了,重耳带人搜山,也没能找到他们。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重耳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适得其反,把介子母子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重耳非常后悔,把他们葬在柳树下,为忌烟火,他命令全国百姓每个的这一天都不得点火做饭,定为“寒食节”。第二年,重耳领群臣去绵山祭奠,发现柳树复活了,就把这棵柳树命名为“清明柳”,把“寒食节”禁火,在“清明节”插柳,代代相传,成了全国性的大节日。

我们知道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国旗,用宝贵的生命为共和国大厦奠基,先烈们的丰功佳绩是不朽的,他们的精神是永存的,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少年儿童更不忘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