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的形成范文

时间:2023-03-29 22:4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星雨的形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星雨的形成

篇1

2021年还剩最后一个月了,不过在12月里还是有不少惊喜在等着我们。比如将在12月14日迎来极值的双子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很明亮,数量很大,速度也比较慢,只要你在的地方视野开阔、没有光污染,肉眼观看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2021双子座流星雨在哪个方向 双子座流星雨其实会出现在天空的任何方向,所以往哪个方向都是可以看到的。之所以叫双子座流星雨,是因为它的辐射点在双子座,而流星雨从辐射点扩散只是一种视错觉现象,流星的轨迹都是平行的。2021年双子座流星雨预计观测效果最好的是在12月14日的凌晨2时左右,后半夜观测条件会比前半夜要好很多。

双子座流星雨容易观测吗 双子座流星雨还是很容易用肉眼观测到的,它双子座流星雨的流星相对明亮、缓慢且数量稳定,非常适合目视观测。 这些流星会出现在夜空中的任何地方,通常呈现淡黄色。在防寒保暖的前提下,选择视野开阔、远离光污染的地方,就有机会看到大量流星,南北半球都能看到。需要注意的是,您不必盯着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流星可能出现在不同的位置。

双子座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 双子座流星雨非常年轻,在19世纪中叶才出现。双子座流星雨的特别之处在于,许多其他流星雨是彗星留下的物质,而双子座流星雨可能是由小行星产生的。 这个小天体直到1983年才被科学家发现,并命名为3200 Phaeton。3200 Phaeton是一颗轨道很扁的岩石小行星,近日点不到水星的一半,公转周期为1.4年。它的运转轨道途径地球,当地球在12月中旬左右回到这个轨道位置附近时,3200 Phaethon留在轨道上的一些碎片会在地球经过时被吸引并坠落,形成流星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白浪滔天:形容波浪滚滚,无边无际,形容大海海浪的气势磅礴。

2、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3、汹涌澎湃: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

4、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篇3

PDA是石家庄市福兰德公司于1995年申请注册的商标(核准注册有效期为1997年至2007年)。此后,香港权智通集团北京快译中心未经福兰德公司许可在其相关产品、宣传上标注了醒目的PDA标识,福兰德公司将以上事实投诉到北京市海淀区工商局。由此,权智集团的相关产品被工商局作为侵权产品相继查封。权智集团於1999年12月14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交了《撤销“PDA”注册不当商标申请书》,但旋即又撤回了上述申请,商标评审委员会同意了权智公司的撤案申请。但是,1999年12月30日国家商标局在未事先通知福兰德公司的情况下,突然以PDA是英文“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的缩写,即“个人数码助理”,是电子记事簿类产品的通用名称为由(并没有更详细的说明),做出了撤销PDA注册商标的决定.

本案的案情是比较简单的,但本案引发了一些有争议的话题:

其一,商品通用名称如何认定.PDA是福兰德公司注册商标“小秘书”对应的英译商标,其全称为“Personal Data Assistant”.但IT业界对PDA也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一般认为是“Person Digital Assistant” 的缩称。“PersonDigital Assistant”这一理念是1992年由美国Apple公司执行总裁JohnSculley提出的,Apple公司创造了“Person DigitalAssistant”这一理念,并推出了基于这一理念的产品Newton Message Pad,但是并没有把它注册为商标。当福兰德公司于1995年申请注册PDA商标时,PDA还不属于热门词汇。近些年,PDA 似乎已成为电子记事本的通称.PDA 能否作为福兰德公司的注册商标,商标与商品通用名称之间如何区分、界定;一旦某一商标事实上成为一种商品的通用的名称,如何平衡注册商标的使用与商品通用名称的使用之间的关系;

其二,现行的商标管理体制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现行的商标管理体制中,商标的有效性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决裁,这是不可诉的,但如果在商标评定裁决中出现了违反程序的情况,是否可诉;现行的商标主管部门隶属于工商管理部门而非知识产权局,这是否有利于商标--这一类知识产权的专业管理; 如商标局划属知识产权局,那么,商标局与工商局在商标与商品的管理方面如何协调?

其三,商标与域名的交叉保护与冲突问题,亦急需加以讨论。在PDA商标被撤销之前(1999年4月14日),北京一中院曾审理了福兰德公司诉北京弥天嘉技贸有限公司侵犯“PDA"商标权一案,该公司将PDA.COM.CN注册为该公司的三级域名,法院认为PDA不属于驰名商标,保护的范围仅限于核定的第九类商品,作为域名使用不属侵权。因此,福兰德公司的诉讼请求没有得到支持。但是,《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域名命名的限制原则”第四项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行业名称或商品的通用名称”, 北京弥天嘉技贸有限公司将PDA.COM..CN注册为该公司的三级域名得到核准,说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管理中心(CNNIC)认为“PDA”不是商品通用名称。显然,两个行政部门的认定出现了冲突,这就出现了怎么协调的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一些初步的考虑,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会组织专家学者于2000年4月4日晚于法学楼举办了题为“关于注册商标被撤销一案研讨会”。

我想就本案件着重谈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本案所涉及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国家商标局作为一个全国性关于商标的主管机关,是一个行政机关,行政法上的主体。他作出的撤销行为毫无疑问是行政行为,从工商局制定的规章内容来看,是行政处罚,如果进入到诉讼程序,那就是行政处罚。从法理上讲,撤销肯定是一种行政行为,但是不见得是行政处罚。但无论怎样,它都是一种行政行为,那么,目前它就面临着一种挑战。对于本案,国家商标局把福兰德公司的注册商标予以撤销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如何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转贴于

第一,看其主体是否合法。《商标法》第27条规定,国家商标局可以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经过评审也可以撤销注册商标。根据该规定,其主体是适格的。但是其行使权力是否超出了法定范围呢?请注意:行政机关通过法律被授予权力的同时也一定被赋予相关的职责和行使权力的条件的。如果当条件不成立或不成熟的时候,就可能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在本案中,商标局可以依职权来撤销,但依职权撤销的起动程序有其适用的条件,商标局以不当注册为由撤销PDA商标,如果联系到第27条的规定:以欺骗手段,还有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的等等。再联系前面的第7条规定,这里面就存在国家商标局在行使权力时是否存在滥用职权的问题。因为它自己确认的标准是不一样的,1997年是这个标准,《商标法》的规定还是比较细密的,从申请开始到核准有一套程序,经过这一程序就是符合第7条的规定,也就是合法注册的商标。一旦经合法注册的商标就应该受法律的保护。现在予以撤销的标准与法律规定的不一致,这就导致商标局出尔反尔、反复无常,致使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第二,按照法理的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也应当给予福兰德公司充分的法律保护。如果出现像韦之先生所讲的出现按照《商标法》第5条的规定,注册时适用一个实质性标准--具有显著性,此时的显著性与彼时的显著性可能有所差异。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说,福兰德注册商标时PDA还具有显著性,随着发展,如该公司进行大量的宣传等活动,使PDA逐渐被人们误认为通用商标名称。如果商标局真正出于对企业的关心,就应当给予必要的行政指导,企业应该注意什么,对自己相关的利益如何进行必要的法律保护等等,这才是真正的关心商家的利益。如果当事人不采纳,到10年期满时,可以根据一个正当理由不予以批准其续展。本案中,该商标才持续了二年,也许出于“红眼病”,也许出于其他不正当的考虑,这是一种不正当竞争的问题,也许是后来崛起这一个大公司的原因吧。总之,我认为,商标局违反法定程序,作出撤销决定,是权力的滥用。这个单方面的撤销行为是一个典型的违法行为。

第三,是程序问题。在这个案件中是非常明显的,1999年12月底作出的决定,违反了1996年就已实施的《行政处罚法》的原则规定,更违反了国家工商局自己制定的关于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在其中第6、7条里面它又恰恰把撤销注册商标列为行政处罚的种类,这不是典型的出尔反尔、反复无常吗?这不是滥用权力吗?这不是典型的违反法定程序吗?所以,国家商标局作出的撤销PDA商标的决定是违反法定程序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国家商标局没有给予当事人任何申辩、申诉的机会,也即没有履行必经的法定程序,就更不用说举行听证程序了,所以国家商标局是典型的违反法定程序。

第四个是形式,它当时没有走一个通知、送达的程序,可能在后来经过当事人多次的催问,才事后给了一个通知。所以,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来分析的话,不难看出,国家商标局的这个单方面的撤销行为是一个典型的违法行政行为,或者是一个法律上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从各个方面看,国家商标局的行为应被认定为是违法的。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商标评审委员会的终局决定和司法审查。

这一点也许有点超越本案,但这是我们知识产权界和法学界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国正申请加入WTO,所面临的问题之一便是中国的很多政府行为能否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之内?这是很多国家都关注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些标准的公开化问题,包括国家制定法律、政府规章的标准的公开化以及海关通关手续的公开、透明等,都是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我国关于商标、专利的最终裁决以及或裁或审中的仲裁都面临着挑战,因为WTO中的很多规则都要求政府行为公开化,一旦政府的行为影响到公民的权利,应该给予老百姓一个寻求法律救济的机会。而这正是我国法律方面的漏洞或缺陷。所以,我们应该尽快修改商标法、专利法,使商标评审委员会的终局裁决的法律制度得以改变。以便与国际接轨,更好地为相关的当事人提供更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是,在现行的法律制度尚未改变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遵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突破现有制度而寻求救济。在本案中,福兰德公司下一步唯一的救济途径只能寄希望于商标评审委员会各位专家公正的裁决。当然,作为我个人当然期待着法律制度的改变和不断完善。

篇4

[关键词]变电运行 流程 状态检修 重要性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状态检修在变电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效保障了电网设备安全可靠的运行,确保了设备完好与运行状态良好,可在原有状态检修管理中,因检修形式单一,不能依据变电设备实际的运行状况作出有效调整,致使电力设备维修不及时,造成财物投入的浪费,有必要加强状态检修与流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状态检修涵义与重要性

1.状态检修涵义

在电力企业当中,状态检修占据了重要地位,主要是建立在变电设备状态评价下的,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包含可靠评价、状态检测与寿命预测等,实施设备状态评价之后,将设备状态分析结果当作状态检修依据,对检修项目与时间进行安排,开展变电运行中主动检修,固定检修时间为检修期,其中电气设备检修包含电气设备试验、调试与维护。随着电网规模与水平发展,状态检修由粗放定期检修变成了集约设备动态状况检修,这是种成本合理的主动检修方法,更能减少检修成本、停电时间,并提高变电设备运用率,有效延长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2.状态检修重要性

现在多数技术人员对变电运行状态检修长期性、复杂性与潜力性认识不够,对与有关状态检修的理论学习缺乏深入研究,很多技术人员认为只要降低停电次数并拉长检修周期,就可减少工作量,确保变电运行安全,这种状态检修认识是片面的。从检修技术发展来看,预防检修与事后检修均与检修技术水平相关联,实施状态检修需要技术基础,仅有夯实基础,状态检修方能健康发展,并且状态检修要有科学管理进行支撑,可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基础管理无法提供详实设备运行、试验与检修等档案记录,检修专业人员对自身工作角色缺乏了解,原有定期检修制度约束了人们思维。

二、变电运行中状态检修的流程

1.变电运行初始状态与统计分析

变电运行的初始状态主要包含设计、订货与施工等过程,对于状态检修来说,并不仅是检修环节工作,是设备全生命周期每个环节的工作,应对两方面工作环节给予关注,一是确保设备初始的健康状态,避免设备运行投入前就存在先天缺陷;二是设备运行前,对整个变电设备应有个清晰了解,并掌握较多信息,包含设备铭牌数据、出厂的试验数据与施工记录等有关信息。在变电运行中,还应对其运行状态给予统计,为状态检修做好指导准备工作,运用新技术加强设备监测与试验,有效掌握设备状态,为更好掌握变电运行状态,在研究在线监测技术,不过这项技术开发是个长期艰难工程,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还不成熟,为满足状态检修应利用在线离线的监测技术,像红外热的成像技术,对设备状态测试分析,以确保系统运行安全,还应加强缺陷分类的汇编工作,及时完成修订工作,全面考虑新技术、新设备应用,要定期对缺陷管理工作分析总结,尤其是缺陷频繁产生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相关改造措施,改善变电运行状态。

2.状态检修流程完善

原有状态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变电运行安全的需要了,为更好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应完善检修管理制度与技术需求,依据所采集状态信息,评价变电设备状况。

3.状态检修流程内容

变电运行设备的状态检修包含信息收集、状态评价、检修策略、计划、实施与风险评价等环节,其中,状态检修的信息收集又包含投运之前的信息、运行信息与设备参考信息等;状态评价要依据有关规程与导则技术标准,经过运行参量收集,对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确定发展趋势,状态评价还应实施动态管理,至少一年评价一次,而动态评价为每次状态检修后,均给予状态评价;运行风险评价,是运用状态评价的结果,对运行状态从经济性、安全性与社会影响等方面考虑其危险性及危险程度;检修策略为依据状态评价的结果为前提,通过风险评价的结果参考,再结合技术要求与电网发展等,安排状态检修任务,制定检修方案;而检修计划为根据检修策略,对运行设备周期计划与年度计划等给予制定;状态检修实施与绩效评价,在状态检修实施过程里,应严格执行运行现场的标准作业,还应建立状态考核机制,评价状态检修体系的有效性、目标实现与策略适应性等,至少一年评价一次。同时还应加强安全性评价、反事故的技术措施与反季节性的预防措施等,形成状态检修一些初步规定,对变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在检修过程要有的放矢,降低检修运行盲目性与检修时间,从而增强设备有用性,提高变电运行检修的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网规模的增大,人们对供电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状态检修在变电运行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为了确保变电运行安全,应改善原来检修管理模式,建立状态检修模式,实施状态检修,并运用在线数据监测进行运行信息分析,判定运行健康状态,且作出评价,依据检修评价结果制定检修方案,状态检修不仅降低了维修成本,还确保了变电运行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胡荣克.变电运行中的状态检修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篇5

关键词:工作流;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3G Mall Workflow Engine Research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Li Yujun,Li Mengjie,Wang Fangfang,Bao Yonghan

(Qinghai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Applied,Xining810016,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company's actual needs,discusses th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The first article of the workflow definition,workflow system components,how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 workflow system to do a more detailed description,give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workflow system reference model,discusses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the fun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Secondly,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needs analysis,including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system requirements,system security,architecture and so on.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workflow,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ed the design process.Discusses the 3G stor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 works and how workflow implementation.

Keywords:Workflow;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Office Automation

一、系统初步研究分析

(一)初步调查。初步调查是进行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基础,如果领导或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不迫切,或条件尚不具备,则系统就是不可行的。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系统的资源条件。初步调查主要是收集有关宏观信息,并了解企业不同位置和不同部门的人对新的信息系统建设的态度。

(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主要论证当前成熟技术对系统所提出目标的支持程度已经利用新技术或新设备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寻找较为可行的技术途径。由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人机进行信息交换的友好界面,很容易掌握基本的操作,程序界面相对较容易实现等特点,加之目前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软件开发工具也很多,较稳定,实用。本工作流引擎就基于Windows XP操作系统,使用Visual Studio 2003和SQL Server2005作为程序的主要开发工具,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2.经济可行性。主要论证系统投入和可能产生的效益,本系统所重点考虑的是其投入,运行费用等收费的比较。在系统设计实现阶段,由于本工作流引擎功能相对简单,开发经费并不是很多。在系统建成后,只要配置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环境,即可运行本系统。而天津3G商城本身就处于计算机网络行业,计算机的配备是必须的,这就减少了一笔本来要支出。因此,本工作流引擎的开发在经济是可行的。3.管理可行性。也称为操作可行性,主要论证新系统在企业或机构开发和运行的可能性以及运行后可能引起的对企业或者机构的影响。根据实际调研,3G商城公司属于计算机服务行业,一直使用计算机进行经营服务。如果使用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公司的日常管理,相信不会有思想和意识上的障碍。所以,在管理层面,此系统的开发也是完全可行的。

二、系统设计分析

系统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前一阶段系统分析的结果,在系统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进行新系统的设计。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下一阶段的系统实施制定蓝图。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新系统总体结构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以及功能模块设计。系统设计的结果是一系列的系统设计文件,这些文件时具体的实现一个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

三、总结

(一)研究设计结果。本文概括的介绍了商城工作流引擎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过程。采用了结构化的分析方法对该系统做了整体分析,其中着重对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以及数据库的设计做了介绍。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经过需求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该系统的逻辑模型,包括系统的流程,功能,性能,输出,输入等格式,做出了该系统的设计蓝图。本次研究和设计的系统,可以通过工作流程的科学管理和其他无纸化办公的功能,满足公司对提高工作日程管理和运行效率的要求。

(二)设计技巧。回想这个小小的轻量级工作流引擎,其实在研究与设计的时候,还是有不少难点的,接下来,把这个研究与设计过程中获得的一些处理难点的技巧归纳如下:1.流程模块。因为日常工作中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流程,步骤和处理过程都不一样,如何在引擎中描述这么多步骤和处理过程都未知的流程呢?我想到了模板设计,不同的流程,定义不同的目标,处理过程和步骤都在模板中定义好,实际应用中开始一个新流程时,按模板定义生成流程的步骤就可以了。2.流程步骤之间的触发。流程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一个流程一旦开始,接下来的步骤能自动触发,环环相扣,自动去触发,知道流程完成,这里我想到了电子邮件,当前步骤的完成者指定下一步的完成者,并自动给下一步操作者发送电子邮件,提示下一步操作者去处理流程的下一步。这里我用到了jmail这个组件,并给出了实例代码,以及如何调用jmail组件发送邮件。另外在用户登录的时候,验证成功后自动弹出登录用户所需要处理的流程。3.权限控制。在分配功能模块定义用户权限的时,具有某个功能模块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那个功能模块,否则不能访问那个功能模块。

参考文献:

[1]范玉顺主编.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彭靖灏,李智桦.Windows Workflow Foundation新一代工作流开发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5

篇6

【关键词】教师培训;流程;论证阶段;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3-0016-06

随着优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均衡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素质(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师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职后培训会提高教师质量,会促进教育公平,于是各种培训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其培训方式也各式各样,培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有很多培训存在费力不讨好,培训形式化,管训不管用,只训无责评的现象。这不仅让学员产生失落情绪,进而形成培训形式论,大大地影响了培训效果和培训声誉,浪费了好大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培训学员是不会经劣质培训随意折腾的,因此有些学者研究培训有效性问题和探究其原因和对策,其原因大致有:培训前需求调查不足,培训方案设计不周密,培训内容难迁移到教学实践中,培训缺乏可行论证和量化评价,培训缺少渐进性和后续支持等;其有效性策略有:增强学员积极参与度,健全评价反馈机制,学、研、践三位一体,面授网授优势互补,重视培训前期调查和设计等。这些现有研究从微观角度来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师培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师培训模式和策略。从这些研究来看,其培训质量不高的根因在于教师培训项目设计不够专业化,不够系统化,不够具体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就要求教师培训项目必须走向专业化,无论从项目主题的设计,项目运行模式的设计,还是项目监控与评价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专业化的实践与探索。笔者将从宏观角度以设计理论,管理理论,学教理论为基础,借鉴教学设计方法、项目管理方法等理念,探讨并构建教师培训流程模型,为教师培训规范化、专业化提供指导。让培训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激发教师学习兴趣和教学潜能,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优质发展、均衡发展。

一、教师培训流程模型构建

1.教师培训中ADDIE模型借鉴分析

目前教师培训的设计模型,大都采用通用ADDLE设计模型进行。ADDLE模型也是逐步发展的,其核心要素数目己基本固定,有五个阶段(成分),但图形表征并不相同,箭头的方向、多少、含义都存在差异,笔者选择了两个ADDIE图形表征模型:通用模型(图1a)和最基本模型(图1b)进行分析。

ADDLE通用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每个部分既影响着其他部分,又被其他部分所影响,最大特点是其随时可进入评估阶段,并随时从评估阶段走向其他阶段,也称为内省循环特征。这作为一个逻辑模型是可以的,这说明评估不仅是单独的一大阶段,还能随时影响其他阶段,但作为一个流程模型是很不好的,这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其他环节随时能进出评估环节,就出现如“分析-评估-实施-分析”和“分析-评估-实施-评估-设计”等流程,其实这里的评估包含两种含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随时能进出是形成性评价,正因其评价的复杂性和随意性使人们曲解此模型和难把握此流程,造成了很多不专业的培训设计。目前好多培训其质量不高、设计不够专业,往往是因受此影响使得培训设计缺少其中某个阶段或设计流程混乱所造成的。ADDIE最基本模型,其基本体现开展各项活动的线性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并修改前阶段,这作为一个流程模型也是挺清晰地,值得借鉴,此图唯独没有研究前四阶段之间是否存在形成性评价。ADDIE流程模型要强化ADDIE模型的序列化特征并突出模型的步骤化程序和可操作性。综上ADDIE模型,其五要素(阶段、成分)及基本线性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对教师培训流程模型很有借鉴意义,其各环节任务分明、渐序影响、环环相扣,这正是很多人应用此模型的原因,但是这里的评估环节的成分很复杂,有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其实做任何事都是边做边评的,形成性评价永远贯穿在每一个环节内,笔者认为默认各阶段内都固有形成性评价,只探究各环节间的形成性评价关系,将有利于清晰表征流程模型,更突出其他要素之间的关键关系。

2.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设计框架分析

张怀浩在他的硕士论文中从设计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设计研究实践框架(图2),该实践框架主要包含广博性探究(问题的识别,绩效分析,教师培训目标确定)、教育干预的设计(教师初级教育干预方案形成,干预的快速原型,原型的再设计与调整)和教育干预的实施与评价(教育干预实施,培训证据采集,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个阶段,十个步骤。笔者认为程性数据采集和后阶段对前阶段的深化与精制很有借鉴价值,实施程中采集那些难以保留而又很有价值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黑色双向箭头的含义是什么文中并未交代,可能是指互相影响,还是前端决定后端,后端反作用与前端。这八条黑色双向箭头之间太灵活、关系太复杂,可能也是对ADDIE通用模型中内省循环特征的曲解,其各环节间不见得都有直接相互关系,如从原型的再设计与调整到问题识别的箭头,问题识别是后续各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续阶段只能依据前提和基础,何能反馈改变它?应寻求有意义的直接相互关系,规范培训设计的整体序列。

3.教师培训流程模型构建

笔者分析目前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时发现:最基本的是培训实施前的各项工作没做到位。于是作者在培训实施阶段前增加了一个培训方案论证阶段,只有通论证的可行方案才能进入培训实施阶段,以杜绝次品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其实它本质上属于ADDIE设计模型中的评估,因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及ADDIE设计模型中的评估的复杂成分和随意性,故笔者单列此阶段,并对ADDIE设计模型中的评估成分进行细化,分成了论证评价,形成性评价,总评(终结性评价)三个细类。在教师培训中设计与开发之间相互密切影响、时有交错,笔者将其合并到一个阶段内以探求与其他阶段的关系。进而重构出了培训模型的五个阶段:分析阶段,设计阶段,论证阶段,实施阶段,总评阶段。笔者借鉴以上两个理论模型和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培训实践提出较合理的教师培训流程规则如下:

(1)只有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有用的方案。分析自身必须科学真实且完成后不能轻易改变,要改变必须在一轮培训完成的总评阶段中大家认同后可调整和重做。

(2)设计方案完成后必须经论证通才能实施,若通不则必须根据修改意见修改完善直至方案通才能实施,以保证高质量的培训。

(3)只有通论证的设计方案才能进入实施阶段,或在总评后对实施做出完善。如实施不太满意(形成性评价)则

重返设计阶段做修改。

(4)只有在实施完成后才能进入总评阶段,总评中发现问题可提议分析,设计,和实施阶段持续改进。也可结束这一轮的培训。

(5)每阶段内可进行形成性评价直至自我完善。总评阶段是对整个培训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甄别、把关,适当对其他阶段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根据上述结论,利用编译原理中的确定有限自动机(DFA)对状态图进行形式化表示,DFA则可定义如下:DFAM=({0,A,B,C,D,E,1},{a,b},f,O,{1}),其中:0,A,B,C,D,E表示开始,分析,设计,论证,实施,总评,结束的状态;a,b表示顺沿(顺序流程)和反馈(形成性评价):f定义如下:

得到状态转换矩阵表1,进而得出状态转换图(图3),即教师培训流程模型图。

二、教师培训流程模型解析

1.教师培训流程模型的内涵解析

流程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在完成一件任务中核心环节(阶段)的关系序列,有个“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先后顺序,前环节是后环节的基础,后环节对前环节有依赖。流程能系统、清晰、直观的反映各阶段间的关系即各阶段内输入是什么、中间做什么、要输出什么。课堂教学的流程是备课(教学设计),上课,课后,教师培训和学生上课是相似的但有很大差异。笔者用任务分解矩阵(表2)来详细阐释教师培训流程模型图。

表中第一列是五大阶段及其每阶段的工作量所占的大致比率,这就说明每个阶段都不能省,尤其论证阶段,非常可贵的10%!其论证方法有可行性论证(专家论证法)、改善性论证(快速原型法)、有效性论证(经验对比法),只有论证较可行的方案才可进入实施阶段。第二列是要进行该阶段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称为输入,是相关阶段研究的依据和基石。第三列是各阶段的中心任务,是核心,是各阶段要实际做的工作内容。第四列是该阶段的总结和结论,我们称为输出,它是前面阶段的产出又是后面阶段的基础。第五列是谁完成该阶段,即主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则分工越来越细,让每人做自己最擅长做的工作,通分工协作把整个事情做得最好。教师培训也一样,要做的最好就要分工,当前社会已渐渐出现这种倾向,一项教师培训不再是一个单位完成,而是出现了培训管理方,培训分析方,培训设计方,培训实施方,培训评价方等角色分工协作,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具有较强专业性,又可进行相互监督。设计阶段的第二行和第三行及实施阶段中的第二行都是后阶段提供的形成性评价输入、任务、输出,要求改进和完善此工作以至最优。

2.教师培训设计流程模型的具体流程

为了更明确的说明此表的内涵,增强教师培训流程模型的可操作性,笔者深入研究了各阶段的具体活动流程并构建了其流程图。

(1)分析阶段

培训管理方应首先发起需求分析,让培训需求分析方客观的进行需求分析调研,它是培训立项的前提和的基础。所有的一切培训应起端于实际问题,不管培训初衷为何,都应折射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培训才有现实意义。接着探究出现问题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看是否有必要通培训解决问题,如果有的话那就进一步调查学员学情,了解学员的学情现状,学习特征等,这为后期工作提供可对症下药的依据基础,并根据与理想的差距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再根据现实环境已有资源和约束资源的状况,较科学的预算成本效益,最终形成分析阶段的科学调研报告供培训管理方制定决策,为培训设计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如图4a。

(2)设计阶段

培训设计方应以分析阶段的调研报告为依据,首先细化绩效标准为具体目标体系,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量化性,进而设计评价量规。具体目标体系就是设计阶段和实施阶段的纲领,评价量规是衡量目标是否达到的尺度。根据目标体系和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加涅教学九大事件理论等来确定信息内容组织序列和学习活动组织序列,根据信息组织与活动序列制定出培训实施传递策略(实施进度计划,信息传播策略和方式),至此设计方案已完成。接着根据设计方案选择资源:可利用那些资源、须调整那些资源、待开发那些资源,进而调整已有资源和开发新资源,组成所需资源包。再制定培训管理策略:人员组织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制度保证,激励机制等等。最终形成设计阶段的科学培训实施方案提交给培训管理方和培训论证方,如图4b。

(3)论证阶段

此阶段形象地说相当于一个“大门”,杜绝那些劣质培训方案进入实际培训活动中,可以说是非常可贵的!培训管理方、培训分析方、培训设计方、和培训实施方根据培训设计方案和资源包,共同协商决策选择那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其论证方法有可行性论证(专家论证法)、改善性论证(快速原型法)、有效性论证(经验对比法)三大类,看培训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可行,是否需要修改等形成方案论证意见,只有论证可行的方案才可实施阶段,如图4c。

(4)实施阶段

培训实施方以设计阶段的培训实施方案为依据,首先为优质培训做全面的准备工作:创设培训环境,训练培训教师,组织培训人员,这里特别强调训练培训教师,很多培训没有训练培训教师,在培训期间出现了很多可笑的问题,有的教师竟然连自己也没弄懂就去教。再者培训设计人员不一定是很好的培训教师,所以要找能知会道的人来担当培训教师。当一切准备充分后就深入开展培训活动,这是落实培训的最关键环节,决定着培训质量高低。在培训的实际活动中记录程性数据,填写评价量规,作为培训成果汇报和培训评价中的事实证据。最后形成实施阶段的实施情况报告提交给培训管理方和培训评价方以供评价,如图4d。

(5)总评阶段

培训评价方要根据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的各种报告,针对现实问题解决的程度,制定科学的培训评价标准,再按此标准采集所需培训结果数据,结合培训程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形成科学的评价结论,向参与此培训的单位和个人公布其培训结果,并总结成功经验,对其不足提出改进意见,最后完成培训终结评价报告提交给培训管理方。培训管理方根据对这次培训效果,进行重新推广,让更多的教师接受这样培训,提高自己,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如图4e。

三、教师培训流程模型实践

目前,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甘肃省x县在城区内的四所中学中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为了防止这次培训再次形式化,让这次培训实有成效,该县严格采用了此流程模型。此培训在分析阶段中发现教师们主要对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感到力不从心,教学课件的修改和制作觉得不尽如人意;设计阶段很有针对的用支架式教学法来设计和开发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论证阶段采取了快速原型法进行了论证:实施阶段中对培训师进行了严格培训并在教学中记录了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总评工作、论证工作和分析、设计、实施工作由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心

和高校培训团队三方各负其责,相互协调交流,共同提高了这次培训的质量。这次培训效果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赞可,笔者也参与了此次培训活动,现将一些评价归纳如下:

1.培训效果斐然

总评人员组通对比培训前和培训后学员们独立完成的教学设计发现:68%的教师其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能力显著提高,28%的教师其能力有所进步。教师们说:“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也没想象的那么难嘛”,“课件比以前做的好多了,也能筛选优质课件用于教学了”。就连好多参加其他培训的教师说:“这次培训真学了点本事,比以前的培训好多了,没有白费时间”。此培训效果显著,得到了所有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2.培训流程规范

大家一致认为取得如此好的培训效果主要是因为有规范、严格的培训流程。分析阶段做得更深入、更准确、更细致,为后续提供了科学依据;设计阶段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开发学习资源,再加上采取快速原型论证法来修改设计阶段资源包的不足,使得培训设计方案更优,让优秀的培训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在实施中发现设计中依然存在的瑕疵,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在后续实施中使用,整个实施阶段完成后进入总评阶段予以客观评价。

3.评训分离有益

总评工作、论证工作和分析、设计、实施工作的角色分离使得三方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共同保障这次培训的高质量。打破了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全包培训,切实提高了培训的责任心和培训效果。培训人员A说:“由于培训和评价角色分离,尤其是有了论证阶段有力阻止了不完善的培训方案进入实施阶段,所以不敢怠慢,不敢凑合,积极听取各方意见努力打造优质培训方案”。

4.成本效益较高

篇7

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进程,严重创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多,已成为我国城市中排名第5位的死因[1]。严重创伤致死的第一个高峰期出现于意外发生后数秒至数分钟内,能存活者为数极少;第二个高峰期可出现在意外发生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专家形容这段时间为“黄金时段”[2],而严重创伤急救护理关注的是第二高峰期急救时间的有限性。因此,早期实施快速、正确、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是抢救严重创伤患者的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来我科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49例,均按抢救预案流程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设为观察组;将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严重创伤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病前身体均健康,按AIS-ISS伤情评分标准,评分>16分,均需入手术室或入院治疗。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及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严重创伤后2h内经抢救无效而在抢救室死亡者、发病前有严重心肺脑肾等疾病者、特重型颅脑损伤者及AIS-ISS伤情评分<16分者不列入本组病例当中。

1.2方法观察组:采用抢救预案链式流程[3]即初步判断伤情、呼吸管理、循环管理、系统体查,采取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的各项护理措施等,制定严重创伤急诊抢救预案流程。患者到达急诊室后,立即启动严重创伤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由3名护士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患者生命支持的处置,做到分工明确。护士甲快速对患者进行评估后立即给予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以保证患者有通畅的气道及保持正常的通气和给氧;护士乙全面快速建立大静脉补液通道,并配合医生完成深静脉穿刺,以保证机体维持基本的灌注,为确定性救命手术创造安全的全身灌注;[4]护士丙全面对患者进行伤情检查,及时控制活动性出血以及其他急救处置,连接各种监测仪器,动态观察病情,完整记录抢救经过,并做好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最大程度发挥与医生合作的协调性,使急救措施更快更合理地用于患者,以确保在“白金10min”[4]内完成患者的基础生命支持,在“黄金30min”[4]完成高级创伤护理内容。经紧急救治后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并与相关科室取得联系,告知对方患者病情,使其能提前详细了解病情,及时制定检查及治疗计划,使患者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诊断及治疗,以保持检查治疗及监护的连续性。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护送,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及时的救治。对照组:采取传统常规抢救方式进行救护,即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开放静脉通道、急诊处置和术前准备,专人护送做相关检查后入手术室或入院,在人员安排上根据护士长排班按需操作。

1.3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分析基础生命支持抢救时间、抢救有效时间(来诊至术前准备完毕或住院准备完毕时间)[5]、抢救成功率(即入院或入手术室时病情稳定、减轻、无加重)评定抢救效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49例,基本生命抢救时间最低为12min,最高为15min,平均为(13.26±1.147)min;对照组58例,基本生命抢救时间最低为12min,最高为25min,平均为(23.29±1.5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36.89,P<0.001)。观察组49例,抢救有效时间最低为30min,最高为42min,平均为(36.40±3.78)min;对照组58例,抢救有效时间最低为55min,最高为74min,平均为(63.16±5.4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28.86,P<0.001);观察组抢救成功45例,死亡4例,成功率91.8%;对照组抢救成功43例,死亡15例,成功率74.1%;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校正χ2=4.55,P<0.05)。表明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

3讨论

3.1应用急诊抢救预案流程的必要性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凶险,强调急救时间的有限性,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操作,以气管插管、紧急静脉通道建立、制止活动性出血和妥善固定防止再损伤为急救技术4大要素[6],体现的是“时间就是生命”。而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抢救预案流程是根据链式流程进行制定的,预案的有效运行正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做到及时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置,使评估和抢救生命同时进行,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抢救,使急救工作畅通无阻,真正成为生命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本研究中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及时、准确的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完整地记录抢救过程,也有利于保障医疗安全。

3.2急诊抢救预案流程的实用性本研究中采用急诊抢救预案流程即以整体护理为指导,以熟练的抢救技能为基础,以提高抢救质量为目的的护理流程,具有简明、便于记忆和操作等特点,同时在抢救过程中将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能在“黄金时间”内迅速准确地评估伤情,及时实施急救护理从而缩短抢救时间。观察组中基础生命支持时间和有效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成功率却明显高于后者,说明了采用急诊抢救预案流程的优越性,同时在抢救中各护士分工明确,医护之间配合默契,做到有条不紊,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篇8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类型;传播学;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国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并且逐渐从网络中渗透到传统媒体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了公众的语言。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当中的最为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部分,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时尚符号。它反映出了当代社会文化生态以及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心理更值得我们深思。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辨析

在业内,对于“网络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是有着不同的声音,广义下的网络语言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计算机专业术语;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或者是由网络平台衍生出来的各种行业术语;三是网民在聊天室或者网络平台上表达内容的常用交际语。

这些词语和符号都能体现出现代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和特色特点。在功能应用和表达方式上同传统的书面语都有着巨大的差异性。它不仅传情达意,同时还成为了网民个性化的标签和追逐流行的最好的诠释。在网络中,创作出大批量的流行语,方便网友们的拼写,输入以及交流。这类语言不仅形象,而且让网民获得了新奇的感官刺激,同时激发了网民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兴趣。

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语言是相互独立的概念,流行性是区分它们之间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语言学家周荐的《中国当代流行语全览》一书中,“流行词语当然也得有个流行的时间范畴问题。”①充分的指出了“流行性”对网络流行语得以确认的重要性。

对于网络流行语理论上的重视和重新对其进行评估,它的价值意义在于:可以对新时代下的网络流行语的“不可预见”以及“非娱乐性”做出相对的解释。

二.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原因

网络流行语之所以在网上可以如此的大肆盛行,瞬间风靡,有着其内在的可逛必然性和深刻历史文化内涵,是社会文化的背景,社会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原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是的网络信息如光速般迅猛传播,促使了地球村时代的到来。网络作为在报纸,电视,广播之后的第四媒体的快速发展,为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网络流行语与整个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整个社会生活的缩影,几乎涵盖了整个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热点事件传播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标志性符号。比如“不差钱儿”,“”等,充分的看出,不断革新的社会生活是网络流行语诞生的一个巨大的摇篮。

网络流行语的层出不穷得意与语言和社会的共变。纵观网络流行语,它们大多是简历在网民对主流文化的一个退避,和疏离抵制的基础上。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可能离开民族的文化独立存在。

任何一种文化的兴起都会有特定的社会心理。然而网络流行语便是在迎合与颠覆之间,守旧和追新之间,彰显个性的心理诉求中得以产生和盛行的。

网民的众多成分都是青少年,他们有着娱乐时尚的心理,以及从众求新和特立独行的叛逆心理。

汉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自身的特定就对网络流行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也同样是网络流行语言的一个基础。网络流行语渗透着独特新颖的文化内涵。

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分析

近年来,纵观网络流行语可以发现,流行语都是很活跃的词汇,非常有消遣性和世俗性,趣味性十足,给人留下的印象都十分的深刻。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由一些网民自发的灵感创作从而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流行,它通常以幽默的手法来点评人情世故,具有创新娱乐等心理特征。

网络流行语的创作者和使用者大多都是比较年轻的网民,思想非常的活跃,想法新奇,都非常追逐时尚,敢于冲破常规。而网络流行语的新颖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逗满足了年轻网民们寻求刺激的心理。网络世界的虚拟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可以无限发挥的空间平台。

网络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和互动以及虚拟性也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比较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相比,网络提供的互动平台无疑是有更多的互动性和开放程度的。这是普通的受众不仅被动的接受,而且还加速了网民娱乐的兴起,从而催生了幽默,个性化新颖的网络流行语,使之成为网络平台线上活动的必备符号。

例如近两年来一直都很火的“囧”字。网络的多媒体的独特个性,以及开放性的环境为众多的个性化和多样化来理解“囧”,对其进行再创造和传播提供了一个无尽的可能性。

试想当“囧”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没有网络平台的传播和影响,也许它只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阶段,而当“囧”进入到大众的视线中时,透过网络平台的不断的宣扬和传播,它已经成为了网络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囧”在多种符号的作用下成为了一种包括娱乐以及知识在内的传播。

四.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的社会心理分析

网络流行语表达了广大网民对整个社会上某些现象的普遍关注以及基本的评判,体现了网民对社会现状的另类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宣泄的路径。因而,看似非常简常的网络流行语通常都蕴含了深层次的社会文化的背景,折射出了复杂的现在社会的心理。

“我去年买了个表”,网民一次无心的输入法的错误,“啥表”“名表”等等衍生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对话。造就了最近网路上比较火热的流行语,它的出处正式前段时间网络上的新闻,山西安监局杨表哥事件,通过戏谑的语气和文字表达,充分的表达出了对这件事的无言以对,和无尽的鄙视以及强烈的愤怒。在“我去年买了个表”火了之后,层出不穷的回应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五.结语

网络流行语的创造是作为网民个体或者群体的有意识的行为,其心理因素是促成其产生的重要因素。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体现出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变革,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意识下人的心态的真实写照。

总而言之,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形式出现在众多受众面前,它是觉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在整个新兴的网络文化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网络是创造和传播大众流行文化的一个比较优良的平台,网络信息的传播因为它独特的特性成为了众多网民表达民意,体现自我创新能力,表现欲望的大舞台。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可以体现现代社会上人类生存以及思想状态的新型语言,它的出现是被打上了非常鲜明的属于整个时代的印记。反应了整个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思想精神。(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芳.当代流行语[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 赵蓉晖.社会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 李铁范.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语文学刊,2005,(9):26

[4] 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9

[5] 余志鸿.传播符号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2.83

[6] 李慧.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演变[J].新闻世界,2010(6):168-169

[7] 王笑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校报,2010.(3)

[8] 于洋.文学网景:网络文化的自由境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篇9

传染病的流行既是生物现象,也是社会现象。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流行过程才能发生与发展。而传染病的控制、预防和消灭也离不开这两类因素的作用。这两类因素是通过作用于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而影响到流行过程。

(一)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自然因素很多,其中最明显的是气候因素与地理因素。

气候因素不仅对人群活动、动物宿主和媒介昆虫的孳生繁殖有明显影响,而且对环境中的游离性病原体的存活时间也有作用。有流行病学意义的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风速与风向等。气候因素对虫媒传染病及动物源性传染病的影响最大,如气温、湿度和雨量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明显相关。因为这些气候因素对蚊媒孳生繁殖及病原体(疟原虫)在蚊体内增殖和生活周期有直接影响。夏秋季节暴雨引起洪水泛滥,居民与带有钩端螺旋体的猪、鼠粪尿污染的水体接触,而导致钩端螺旋体病爆发,例如,60年代初我国某些地区在洪水之后出现的成批的“无名高热”、“病因不明的视力减退症”患者,经过调查,证实多半与洪水泛滥时居民与含有钩端螺旋体的“疫水”接触所致;饮用被污染的水源而引起肠道传染病流行。如1993年春,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Milwaukee),由于自来水被污染而发生空前规模的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水型流行,据报道有403000人发病,近4400人住院治疗。也有报道,雨量对湖洼地区野鼠型流行性出血热发生与流行相关。风可作为传染病病原体和昆媒传播的载体,故风向、风速对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和分布也颇有影响。

地理因素对传染病流行很有影响,例如,我国嗜盐菌食物中毒多见于沿海地区;血吸虫病分布于我国南方13个省、市、区;由于血吸虫的生活史诸环节都在有水的条件下完成,故此病为沿水系地理分布。丝虫病在我国未基本消灭之前,主要分布在黄河之南15个省、市、区。而且不同丝虫虫种(班氏与马来丝虫)的地理分布也很有差异。

(二)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生产、生活条件,医疗卫生状况,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人口移动,职业、社会动荡和社会制度等。

众所周知,不同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对传染病或寄生虫病均有明显影响。农民下水田插秧、收割、捕鱼、摸虾或打湖草而感染血吸虫病;菜农在用未经处理的新鲜人粪施肥的菜地里赤脚、光手劳动可感染钩虫病;牧民接产患布鲁菌病的母羊所产出的羊羔而感染布鲁菌病;我国南方冬季兴修水利,民工在野外简易工棚中留夜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我国东北地区伐木工人在林区劳动而感染森林脑炎;医务人员若在防护条件不佳、制度不严的医院工作往往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等。

居住条件、营养水平、饮食卫生、卫生习惯等因素是生活条件的主要构成部分。居住拥挤、室内卫生设施不佳均可导致呼吸道及肠道传染病的传播。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素养等因素也可影响流行过程。例如,我国有些地区居民喜欢吃生的或半生的水产食品,如蛄、鱼、肉、蟹、毛蚶等,而引起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甲型肝炎等病发生;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流行的察布查尔病(肉毒杆菌引起的肉毒中毒),是由当地锡伯族人有生吃制面酱的半成品“米送乎乎”所致。缺少饭前便后洗手卫生习惯者易发肠道传染病。在早期推行全球消灭天花计划及近期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的计划过程中,某些国家个别地区的宗教势力也有干扰免疫接种计划的推行事例发生,因而对当地的灭病计划也有一定的影响。

医疗卫生条件的恶化或改善,其别是卫生防疫措施对促进或抑制传染病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计划免疫工作推行较好的地区,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百日咳、白喉及破伤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就会下降。 转贴于

篇10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后进生

“亲其信,信其道”。转化后进学生应从建立感情入手。班主任要真挚地爱每个学生,尤其对后进生更要多亲近他、爱护他、理解他,多和他们交谈,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待,使他们愿意把老师的要求变成自己内心的愿望。班主任要真诚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后进生更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比如本班的王洁同学,她小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爸爸在外打工,没时间管也不会管,妈妈在江宁,家庭情况比较复杂,正处于青春期的她缺少关爱,我了解了她的状况后,对她的学习生活各方面都比较关注。上学期她妈妈因为家庭问题自杀了,她的情感变的非常脆弱而多变,我天天打电话安慰她,教她处理和长辈之间的关系以及她妈妈遗留的一些问题,最终她稳定了下来,本来这学期他爸爸要把她转到东庐中学去的,她说你要是能把张老师也转去,我就去。这说明她还是想留在这个班继续学习的。

二、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

对于后进生,教师的全部工作只是作为一种外部条件来施加影响,这些外部条件只有引起学生自身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不尽相同,采取的做法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有的后进学生虽然某些方面表现不好,但自尊心很强,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就可以让他担负一项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及时肯定他工作中的成绩,由此入手引导他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有的后进学生学习、纪律不好,但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看到自己的好的一面,同时给他提出新的要求,引导他遵守纪律,专心学习,帮助他逐渐提高学习成绩。

比如本班的罗同学,在学期中不断制造小问题,让班级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我经过前的时间的观察,发现他其实是比较聪明的,也是很想上进的,就是自身控制力不够,容易冲动,老师批评后也能认识到错误,就是屡错屡犯,我就想能否让他当个班干部,让他自己感觉到肩上的压力,让他自觉去约束自己。于是我就让他担任了班级的安全委员,并担任值日班长,这样一来,他要在平时去管理其他学生的纪律,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就感到不好意思再做出来。学习上也投入了许多,物理有两次还考到了90分以上,总成绩也有明显进步。

三、发挥班集体的正面教育作用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同化”作用,班集体的制度、风气等都有效地约束着、教育着每个学生。要善于利用集体舆论的压力使后进学生的消极因素逐渐受到抑制和克服,以促进他向积极方面转化;善于运用良好的班风传统和优秀学生的模范行为感染和影响后进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促进他们以先进学生为榜样,奋起直追。人都有一定的从众心理,如果自习课班级中没有人去说话,班级安静无声,个别人也不好意思说话;如果班级中没有人随便丢垃圾,地面干净整洁,就不可能有人忘地上扔垃圾,那么,如果班级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认真积极的学习,其他少数人也会受到正面风气的熏陶而去自觉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就不会想着干别的事情。

四、要持之以恒,正确对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