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心的表姐范文

时间:2023-03-27 14:5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操心的表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是电影界的两位明星、大腕--葛忧、吕丽萍在十几年前合拍《编辑部的故事》后再次以当时的男女主人公“葛玲”、“李冬宝”的身份合作。但这并不是影视剧中的一个镜头,而是一片小小的“保健药片”广告。那就是在2002年咽喉类产品市场上“火暴登场”的“亿利甘草良咽”。

“亿利甘草良咽”由内蒙古亿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从2002年8月15日广告首次播出至2003年3月份,市场零售额已达1亿元。

“亿利医药”?不仅老百姓没听说过,对业内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咽喉药品、保健品并不是一个市场容量非常大的主流产品,内地全年销售额也就在20亿左右,但市场上已有以金嗓子喉宝、西瓜霜、草珊瑚为代表的五六个老百姓耳熟能详、将近有十年历史的一、二线品牌,两三年历史的三线品牌就更多了,其中单金嗓子喉宝的年销售额就将近6亿元。

市场情况如此险恶,亿利为什么还要进入?短时间内,从队伍、渠道、行业知名度、产品知名度、业内经验统统为零到销售额过亿,亿利快速进入所仰仗的利器是什么? 市场分析:咽喉类产品已形成行业性成熟市场

大约十年前,一位当时非常著名的女歌星出现在电视上,歌毕,众人蜂拥而上,在鲜花从中,一个最忠实的歌迷送上了润喉良药“金嗓子喉宝”,歌星顿时笑逐开颜。在当时,有这样广告力度的产品并不多见,从此,奠定了“金嗓子喉宝”江湖老大的地位。十年来,它树立了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亲近度,在渠道上无孔不入、渗透力极强,在人们所能见到的药店、宾馆、火车站、飞机场触目可及。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效仿者众多,从此开辟了一个咽喉类保健品、药品的战场,西瓜霜含片及喷剂年销售收入2亿元、江中草珊瑚含片年销售收入1.5亿元、华素片、黄氏响声丸、健民咽喉片、咽利爽滴丸、咽炎片、养阴口香液等产品年销售收入在6000万到1亿元之间。各司其位,各个产品的销量几年来一直没什么大的变化。销量咽喉药品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这些产品最少也有了两三年的上市时间,渠道建设完善,品牌知名度高,且各企业在每一年度均有持续的广告投入和较高的市场费用支持,消费者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或至少没有觉得在疗效上有很大的不满意,价格便宜,均在2.6元到5元之间,消费者对经常消费的产品满意度比较高,难以形成品牌转换。

基于这样的市场现状,这两年几乎没有新品进入。

内蒙古亿利医药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内蒙古亿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亿利科技一直在经营大宗化工原料的生产加工业务,实力雄厚,但却因行业的关系既没有品牌产品企业也没有知名度。但当今社会,“品牌效应”才是一个企业获得增值利润、快速发展的根本。怎样才能从一个不容易树立品牌的原料加工型企业转型呢?

亿利科技并没有头脑发热、盲目投资,而是把目光投向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上。因为地处内蒙古,亿利科技拥有很丰富的中蒙药资源,尤以甘草为代表。甘草是一味中药,有解毒、润肺的疗效,对呼吸系统的病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同时,由于保健品行业具有启动快、操作相对简单、易受老百姓关注的特点,因此,亿利科技决定生产一种以甘草为主要原料的咽喉保健品。

但,纵观这个市场,对新进入者来说,还能有市场机会吗?在哪里? 市场细分:从咽喉不适的市场中“摘”出烟民市场

虽已决心进入,但亿利绝不是“架上梯子强行攻城”,与“强大的敌人”正面冲突,那样说不定会白白送死。在对众位前辈的招法潜心揣摩后,亿利豁然发现了各位的软肋:产品同质化严重。

虽说以金嗓子喉宝、草珊瑚等为代表的产品更强调“入口见效”,而以“华素片”为代表的更强调药理作用,但从产品诉求上看,大家表达得非常相似,都是从“保护嗓子、防止用嗓过度”的角度出发,针对所有咽喉不适的人群。广告上有的用歌星、有的用影星、有的用教师,大家互相比着谁的嗓子最累。表达这个诉求上最极至的广告,就是某个品牌的药片在留声机上随着唱片不停的转。

其次,大多数产品包装粗糙、缺乏个性;大家的价位都低,但“买贵的”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嗜好。现在大家买东西不仅是在买产品本身,而是买这个产品从品质、包装、品牌给他心理上所带来的满足感,使用什么样的产品似乎与他的阶层和品位相联系着。听起来这种心理好象是有点“不买最好,就买最贵”似的无聊,但这就是实实在在体现在市场中的消费心理,谁也不能漠视它。因此,消费者会有比较强的尝试新品的愿望。

2002年4月份,亿利决定新产品上马,2002年5月,亿利为自己的产品提炼出了“核心概念”:为咽喉不适的烟民们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

这个核心概念的提出,并不是亿利在市场上看了一圈就拍脑袋想出来的。在一个月中,单是委托专门机构进行的大规模市场调研就进行了五次,费用达上百万元。结果发现:在整个咽喉不适并使用咽喉类产品的人群中,50%多的人属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而形成的咽喉不适而使用,12%是由于用嗓过度、及特殊职业人群在使用,18%是由于烟酒过度造成不适而使用。

“用数字说话”。由于生产的是保健品而不是感冒药,因此不能将产品明确地指向“感冒、上呼吸道感染”人群,因此,亿利将自己的产品明确指向于“为烟民服务”,与金嗓子喉宝、草珊瑚等加以区分,并强调保健品“入口见效”的功能,避免与华素片等在药理作用上较短长。而且,亿利产品的主要原料是甘草,而干草恰恰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产品利益,就是解毒、降解尼古丁,因此完全可以达到产品的“表里如一”,满足这个细分市场的需要。这个市场的总规模在2亿元--3.8亿元之间。

很明显,这个市场总量应该说比较小。但亿利医药的总经理段炬红说:“我们在行业外头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怎么成功地进入这个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有一席之地。不管地方是多大,首先我要找到它,并站稳了,然后才有机会去扩大地盘。”

为了突出产品的核心概念,亿利为产品从内到外提供了一套准确指向自己的细分市场的设计方案:

* 从包装设计上,产品的外包装像一个烟盒,上面有一拉撕的烟模;

* 从广告上,“抽、抽、抽,抽完你给我含一片,从这到那全舒服”,强调抽烟者与产品的关系;

* 从口感上,是超强的辣和凉,满足口感比较重的人。因为抽烟的人大部分的味觉都不太敏感。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缓解症状的即时效果强,这也符合烟民的需要。

* 从品名上,咽喉类药的品名既可以侧重于“咽”,也可以侧重于“喉”。已有产品的名称大部分是侧重于“喉”, 亿利本来起名叫“宜喉爽”, 而没有在“咽”上面做文章。但确定了自己的细分市场之后,就侧重于“咽”,全名“亿利甘草良咽”。“亿利”是企业的品牌名、“甘草”强调了这种对“烟”有独特功效的原料,“咽”是“烟”的谐音。这个名字在咽喉药市场中可以算是第一个有特别明确核心概念指向的产品名称。

在定价时,亿利同样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针对现有产品,大家普通认为总体定价是偏低的。消费者普遍能接受的价格是6元钱,其中有38%的消费者能够接受8元钱以上的产品。而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卖2.5元-5元钱。亿利决定将自己的产品定价在9.9元人民币,与其它产品拉开较大的距离。

新产品进行市场开拓时,大多应选择向高低两头的市场竞争者进攻。要不进攻高端,要不进攻低端。但也许比较起来,进攻低端的风险更大。本来利润就低,更不用说还要进行大规模、高成本的市场推广。

这个定价也是受细分市场策略指导的。

首先,市场上低端产品比较多,高端产品就会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其次,定到9.9元,有38%的人群可以接受;定在5元,可能有60%的人可以接受。销售额可能差不多,但与大流量相对应,运营成本必然会高,因此,从盈利的水平上来讲,可能定9.9元的盈利水平要高。这对一个行业的新进入者来说,追求单品赢利而不是规模效应,更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当然,并不是要做高端而定高价,而是根据市场的真实需求和消费心理,结合品牌形象、包装等产品的综合价值因素而决定的。品牌知名度高、品牌好感度高的时候,消费者对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可能会下降。现在,综合价值是决定一个产品价格的因素,而不仅仅是成本加利润。

对现有市场进行科学地细分,“定位精准”,在面似铁板一块的市场中找出生存缝隙,应该说是“亿利甘草良咽”上市成功的根本性因素。

由于“良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核心概念,与烟民形成了比较紧密的联系,它在从原有的咽喉市场中分了一碗羹的同时,也将这块蛋糕做大了一块:有一些烟民可能没有咽喉不适感或症状比较轻,过去,他并不认为自己有消费这类产品的必要,而现在这部分人中有些则开始尝试“良咽”,因为他希望能够缓解吸烟对健康形成的危害,或者仅仅认为这是一个跟抽烟者有关系的东西,应该尝试一下。

但对于这种过分强调“细分市场”的产品,“细分市场”以外的消费者是不是就毫不理会呢?情况也并非如此。

事实上,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亿利发现,在购买人群中,有53%的人是非烟民,47%是烟民;而对非购买人群的调查发现,有83%的人认为这个产品可以同时适用于烟民和非烟民,并不认为广告是针对烟民的其他人就不能用了。

点评:

有专家认为,现在中国还处在另一种“短缺”时期,之所以会有市场疲软的表现,是因为在消费者已满意的领域不断出现同质产品,短缺的是“优、特、专”产品。

亿利医药的总经理段炬红说:“从细分市场介入有一个最明显的好处:消费者能够在产品一上市的时候,自动将它在已经是竞争力很强的成熟市场中定位成一个独特的东西,能够对它保持比较高的兴趣。”

定位于独特的细分市场,当然会有一定的负作用。单就“良咽”的口感上说,对于女性或口味比较温和的消费者,就会认为口感过于刺激。

但是,没有一种产品会适合所有人。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全是重点就都不是重点”,在需求越发个性化、多样化的市场上,越是想适合所有人的产品可能就会对所有人都没吸引力。

每个企业都只能为部分人服务,做营销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放弃。

谈到创新,创新并不是要生产出一个“外星人”,也不是来源于一两个“灵光乍现”的灵感。在大量的客户走访、扎实科学的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消费者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发现他们在已有产品中没被满足的需求,这就是创新。

亿利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就进行了五六次,花费达500--600万元,这才有了从行业性成熟市场中“摘”出自己的细分市场的结果以及其后在媒介选择等方面的种种创造性运作。 进入市场:先铺货还是先打广告

先建销售网络进行终端铺货,还是先打广告,这是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般的问题。搞营销的人都知道,当市面上没有产品的时候,是不能花钱做广告的,那样会造成广告资源的浪费。但任何游戏规则都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如果是行业内的成熟、名牌企业,就算是推出新产品,企业可能什么也都不用做,经销商就会“送钱上门”。但亿利是第一次进入这个行业,在行业中没有名气,没有自己的销售队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销商网络资源。现在是通路为王的时代。经销商凭什么经销亿利的产品、零售终端凭什么让亿利产品上货架呢?

亿利决定在产品上市之间先行投放广告,同时“齐头并进”地进行经销商销售网络和自我销售队伍的建设工作。

2002年6月,亿利开始组织生产、确定广告方案并拍摄电视广告。7月份,开始设立自己在各地的办事处(那时的办事处主任基本上都是光杆司令),8月15日广告第一次播出,8月底最后一位办事处主任到任。广告投放后,办事处主任与经销商开始接触、谈判、订货、发货,一级经销商网络从7月中下旬开始建立,在9月份大量建立起来,10月底,“良咽”在大部分亿利的目标零售终端中面市。

从8月15日广告开始播出到10月底产品上市,这中间有近三个月的时间,这是否会造成大量的广告浪费呢?在决定投放广告前,亿利通过专业的媒介调查公司得出了一个结论:现在媒介环境异常复杂、资讯泛滥,对一则广告被接受的干扰会很大。从消费者能看到这个广告,进而知道这个产品,了解产品的功效,再对这个产品有好感,直至最终愿意去购买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过去这个过程可能一个月就能完成,前两三年的时候要三个月完成,这几年完成的时间就更长了。

“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个延迟的过程,如果不是这样,“良咽”到今天可能还在铺市。”段炬红说,“因此,我们的广告资源浪费得并不多。”

谈“良咽”的强势推广,首先要说那则电视广告。一个优秀的广告,可以使同等媒介费用达到倍乘的传播效果。

从表面上,这则广告对老百姓最起作用的是它的“名人效应”。十几年前,每当《编辑部的故事》播出时,可以说得上是万人空巷。葛忧、吕丽萍扮演的男女主人公在剧中始终是疙疙瘩瘩,但却关系微妙。中国的老百姓都心地善良、好喜庆,希望他们俩能“终成正果”,但这个胃口一直被吊着。十几年来,两位影星人气越来越旺,但却始终没能再合作。所以说,他们合作拍这则广告,真可以用“众望所归”来形容。

但“名人广告”早有泛滥的趋势,如果只比谁的“腕大”,那这可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对产品的销售所起的作用值得怀疑。

而良咽的电视广告,定位准确、风格幽默、利益清晰、心理暗示恰到好处,广告的可视性和促销力兼备。这则广告不但成为津津乐道的趣事、成为孩子们朗朗上口的对白,更成为广告界的佳话。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AD盛典评审会上,许多评委谈到,如果评选2002年的广告,良咽广告称得上是一则优异的新产品上市广告。

广告创作的原则,首先是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晰;其次是要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能够被大家轻易地记住;最重要的是人们能够记住的东西应是与产品的主体是一致的。这个广告再好,但人们所记住的东西与产品的主体、产品的功能利益没关系,也是失败的。

“良咽”是以全国市场为目标市场的,在“良咽”广告投放初期,媒介宣传除了对普通消费者起到一个对产品的认知作用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协助完成对经销商的招商任务,帮助建立分销体系,帮助终端能迅速看到产品、增强终端进货的信心。当注重这个任务的时候,对媒介的选择首先就是要注重覆盖的广度。但在初期,广告投入又不能太大,终究产品还没上市,

要用有限的钱达到以上两个目的,最好的选择就是央视一套及落地情况好的卫视。央视及卫视对地方的影响深度是不够的,但从覆盖的广度上,足可以满足投放的需求。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亿利选择了价格最高、但千人成本最低、广告效能最好的央视主要时段,在很短的时间里、相对成本最低的情况下,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很好的品牌信任度。2002年下旬,“良咽”的广告几乎覆盖了央视一套所有的黄金时段,完全强占了电视传媒的制高点。同时配合湖南、浙江、山东、安徽、福建、重庆、贵州、辽宁、吉林、陕西、内蒙古、新疆十余家卫星台的黄金时间大密度投放,上述卫星台均在全国22个省份以上的市场落地,形成了在单一区域内用央视提升品牌信任度、用卫视的交叉覆盖来快速实现品牌知名度的媒介整合效果。

在此基础上,当产品在大部分目标终端上市后,第一阶段的媒介目标也已基本达到,亿利又开始针对重点市场进行地方电视、报纸、户外、电台媒体的强势整合传播。

11月份,为了对市场进行深度开发,亿利开始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三位的报纸上做宣传产品功能的广告,详细阐述这是一个更适合烟民的产品,能缓解嗓子的不舒服,能降低尼古丁对健康的危害等等。在产品上市之前,在报纸上并不投放硬性广告,而是以娱乐新闻的形式出现--“葛优、吕丽萍两个大明星又合作了,这次不是为了演电影,而是拍一个什么样的广告,等等。”这种带有新闻题材的形式,基本上在全国的晚报上都做到了。这其实是起到了对电视广告的一种提示观看的作用。

12月份起,亿利的广告投放开始介入地方电视台。在一些市场基础已经比较成熟了的地区,开始对省级电视台进行投放,包括省级有线频道。这些频道收视率高但成本低,特别是对那些卫视落地情况不好的地区,是非常好的补充。

在进行重点市场开发时,亿利根据当地媒介的接触习惯进行了媒介选择。如只在北京选择了电台广播,因为北京是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地区,人们在车上一般有收听广播的习惯;在湖北,车体广告的效果非常好,亿利就做了大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车体广告……

亿利也利用网络广告来对传统媒体做补充。传统媒体对很多上网的人没有吸引力,因为他们大都不看电视。而这些人的知识层次比较高、消费能力比较强,与“良咽”的目标消费群体比较接近。 在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后,亿利又加入了一些起提示性作用的路牌广告。

在进行了一系列有步骤的整合传播后,2002年9月15日,亿利委托专业的市场调查公司对全国32个省会及中心城市、6700人次进行了广告效果评估,数据显示,全国市场在30天的时间里实现了平均知名度61%的好成绩,这个数字在媒介环境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取得是一个奇迹。10月5日,亿利又委托合力传媒公司依据央视索福瑞和AC尼尔森的电视监播资料进行了广告到达率的分析,权威的媒介数据与消费者调查的数据基本一致,这进一步验证了亿利在媒介策略上的成功。

“媒介目标必须很清晰,媒介目标与产品的市场策略也要相匹配,媒介目标更要与企业的资源相匹配。我们的所有媒介选择都与我们在这一特定阶段要达到的传播目的有关--我要传递给谁?在这个特定区域的强势媒体是哪些?要通过各种因素的组合来实现我们的目的。”段炬红对此总结到。

在强势媒介传播的同时,为了使广告“落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购买,2003年1月份左右,在全国省会城市及中心城市,亿利在零售终端持续开展了超过3万场次的促销活动。除了常规的周末促销,针对大卖场还特别开展了一定形式的主题促销。通过这些活动使“良咽”充分贴近消费者,形成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良咽”的品牌忠诚度。

广告与终端促销有着可观的协同作用。广告,提供给消费者产品的信息,并附带购买的“理由”;而促销则在提品的同时,附带一个购买的“激励”,而这种“激励”是通常购买时所没有的。广告是推动,终端是拉力,只有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做有效的市场手段。

在广告覆盖率、影响力最低的广东省,亿利进一步加大了终端促销推广的力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仅依靠广告的影响力,广东的销量不过是现在销量的四分之一。

点评:

从“好酒不怕巷子深”到“广告一响,黄金万两”,这虽然有些矫枉过正,但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市场现状就是这样现实而残酷的。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广告”成了老百姓了解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主要途径。谁的广告投放力度大,谁在最贵的时段做广告,在消费者和经销商心目中,这个企业就是有实力的企业、这个产品就是值得信赖的产品。

很少有企业在产品新上市的时候就在央视的黄金时段做广告,一般都要等做到一定规模以后再说。而亿利在有限的资源下,“集全身力气于一点,一蹴而就,狠、准、稳”,选择了价格最高、但千人成本最低、广告效能最好的电视时段,占领了媒介的制高点,在短时间内树立了品牌的知名度和信任度。

对于一个“一穷二白”、毫无背景和名气的产品,如果等到产品上市再去做广告,那铺货过程可能就会极漫长,半年、一年后的终端上市量也达不到能投放广告的标准。而且因为产品没名气不能动销,一方面会产生非常大的应收帐款,给企业带来运行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更会影响铺货,很多终端就根本进不去。就更不要说,一个没有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很难请到人才来服务。 营销通路建设:先有人后有网络

“企业的一切竞争最终都将归于人才的竞争。”这句话实在是老生常谈,毫无新意。但之所以能“常谈”,是因为这是一条“真理”。

段炬红,亿利医药公司总经理。22岁任哈慈集团公司营销总公司副总经理,27岁任哈慈股份公司V26健康产品公司总经理,29岁任哈慈股份公司董事、药业公司总经理、哈慈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哈慈从事产品开发、生产管理、新产品上市、营销管理工作近十年。她参加、领导过哈慈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营养食品、药品中,五行针、V26减肥沙淇晶、驱虫消食片、健儿三宝、康复快等多个著名品牌的成功上市及营销管理工作。

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景晟认为,自己任期内就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将公司上市,二是将段炬红招至麾下。“企业从零开始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对人。做营销工作一定要有实操经验。告诉你一个选人的秘诀,”这位内蒙大汉笑着说,“就是看他花过多少钱。段总在哈慈大概也花过十几个亿了吧。”

段炬红为亿利这个行外人带来的是经营思路、从业经验、业内资源和信息网络。

2002年4月,段炬红走马上任,2002年7月开始在各地建立办事处,至8月底共建立了27个办事处。这些办事处的主任基本上都是从国内比较知名的医药企业和食品企业中挖来的,都做过相应的职位。这些人对当地的商业情况和终端网络都非常熟悉,一个地方的药店有多少家、怎么分布,有多少商场超市、各有多大规模,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办事处主任上任后就开展了本地区对经销商的招商工作。

招地区独家经销商,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企业要求产品有广泛的终端覆盖,而经销商很少有完整的网络覆盖能力。因为是独家经销商,经销商与企业是现款交易,所以他也希望能够现款将货铺到零售终端去。对一些他认为有结算风险、结算条件不太好、销量比较低的终端零售店,它就不愿意做。因为是独家,企业虽然不满也很难放弃他,那样会造成一定时间内的市场流失。招地区独家经销商,企业只是第一笔钱拿回来了,在经营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停地被束缚与受制于人。

根据自己丰富的招商经验和市场、企业现状,段炬红认为“圈钱”不是亿利招商的目的。因此,对于经销商的选择,亿利主要是基于对它网络能力的判断,来确定它对产品承载的经销势力范围,而不是象现在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经销商给企业多少钱,企业就给经销商多大的经销范围。对于经销商的进货,亿利只要求能满足通路铺货和正常的库存要求即可。

2002年7月,已上任的办事处主任开始建一级经销商网络,9月份大量的一级经销商网络建成,10月底,“良咽”开始在零售终端面市,12月底,亿利建立了拥有48000家零售终端的销售网络。同时,各地办事处也建立了一支能为客户提供营销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的销售队伍。

从0到48000,只用了5个月的时间。一气呵成。

正确的招商思路,是亿利实现网络快速、健康、全面的建设,产品在终端迅速上架、面市的关键。

点评:

如何认识与经销商的关系,这恐怕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有关。“竭泽而鱼”,应该不是一个健康、持续发展的企业所采取的手段。

通过招商来圈钱,企业可能会比较容易地拿到第一笔钱,但难说这对企业的发展就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因为,招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企业建立健全、健康的终端零售网络,衡量经销商实力的是网络控制能力而不是资金实力,虽然在有时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而很多企业为了迫使经销商主推自己的产品,就给经销商比较大的库存压力、资金压力,对那些握有所谓名牌产品的企业这种做法是非常普遍的。但这样做,也许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经销商望着仓库中经常堆积如山的某一种产品时,难保他不会丧失对这个的好感、兴趣,甚至信心。

而对于经销网络建设的问题,有一些厂家希望通过一两个招商广告就能解决,这基本上更是一个梦想。如果对此不能有清醒的认识,在三五个月后发现不能达到招商的目标,市场机会可能就丧失了,或者市场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2002年底,“亿利甘草良咽”在咽喉类产品中销售额排名第五,至2003年3月底,零售额超过1亿元。可以说,已基本胜利完成了产品上市第一阶段的任务。除此之外,在历练队伍、建设网络、缔造品牌和企业知名度方面,为亿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树立了一个样板,是实现亿利科技从化工行业向医药行业转型的突破点。亿利今后生产的各类OTC(非处方药)药品、保健产品因为在渠道上与“良咽”相似,因此都可以借用良咽的通路和操作手法,可以赢利得更快、赢利能力更强。反过来,由于各种费用将被摊薄,“良咽”的市场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也将更强。从这一点上,“亿利甘草良咽”的案例不仅对新产品上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也为要实行战略转型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篇2

您们好!

我今年已经12岁了,可是您们对我还是左操心右烦恼的,把我保护得比婴儿还好,真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每当想起,我要自己上学时,您们就会提出一大堆的理由阻止,我便有些无地自容。爷爷、奶奶,我现在都已经上小学六年级了,可我在您们眼里却永远像是一个刚呱呱落地的小婴儿一样单纯。每一次我起床后,都是您们帮我把衣服准备好了、牙刷挤好牙膏,就连鞋带都帮我解开拉好、系上鞋带,每一次。

我就是这样,再看看别人,我的同班同学彩若:自己上学、自己回家;我的同班同学澜琳早晨自己买早餐,中午、晚餐都自己想办法解决;再想想表姐黄玲:不仅自己上学,还常常踩着自行车帮妈妈到菜市场买菜。今年表姐上初中了,她考上了柳州最好的名牌中学——十五中。她现在仍然是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上学,自理能力特强!

爷爷,您在平日里最喜欢夸赞我的哥哥——刘威了,您只要有空,就会把他夸上好几十遍来与我作对比,给予我惩戒,“呵,有刘力维这么一个孙子真好呀!你别看他长得矮,瘦瘦的,但是他可以自己骑单车去上学,而且自己起床。哦对了,他可自觉了!只要爸爸一叫,他就乖乖地写作业去了,而且每一次考试下来,都是成绩优异的呢!哎,你呀,可要加油了!。”

爷爷,你喜欢哥哥我不否认,但是您总是这样保护着我,我又将怎么独立呢?

爷爷、奶奶,这些话我在心里憋了很久了,一直没有机会向您们倾诉。今天趁着写作文的机会,我就向您说出来吧!爷爷、奶奶,您们放一下我,给予我一个空间,让我自由的飞翔吧!

您们的孙女莉莉

篇3

<1>

“爹,我回来了!”

“哦!你回来了,等一会儿,饭马上就好!”

“恩。好的”

就这样,父女俩结束了一段对话。

女儿叫芬,一个农村女孩的名字,而芬的爹叫老贵。芬的娘在生在芬的同时难产死了,留下芬和老贵一起生活,芬很懂事,家里的农活她都抢着干;芬的成绩也很优异;在学校里同学骂芬是没妈的野孩子她也强忍着放在心里;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她也忍着。那是因为她不想老贵担心,她知道老贵又作爹又当妈的已经够操心的了,芬不想自己让爹更加负担。

<2>

老贵是靠种田来维持这个家的生计的,他比任何人都卖力干活,天天起得比鸡早,回来的比谁都晚。别人还在锄草,他却已经打上了农药。下午的烈日当空照着,大家都不敢出门,惟独他还在田里勤劳的做着。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一个懂事的女儿正等着自己的钱交学费,一想到着儿,他又卖力的干了起来。

<3>

“爹,明天学校里办联欢会,老师让我们穿漂亮点儿。”芬羞愧的说。

“哦,好,你先睡吧!爹来想办法。”老贵细声说道。

“恩,好吧!爹,如果实在不行,那就算了,不要太勉强!”

“不会的,快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啊!”

篇4

关键词:《围城》 方鸿渐 存在论 生存论

爱情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是看了《围城》[1]10中方鸿渐和唐晓芙的爱情故事后,我们不禁要扼腕叹息。古今中外有很多爱情故事让人铭心刻骨,然而为何方鸿渐的爱情遭遇看似那样的稀松而平常?也许,方鸿渐的爱情遭遇就如同绝大多数普通人的爱情遭遇一样,充斥着“他人”和“常人”,以至于方鸿渐抑或普通人在爱情中丧失了自我。而真正的我们就是与他人共在,在“常人”的意见中徘徊和挣扎,淹没了自我的判断和追求。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2]中认为:“如果‘我’的意义是本己的自己,那么‘我’并不首先存在,首先存在的是以常人的方式出现的他人。我首先是从常人方面而且是作为这个常人而‘被给予’我‘自己’的。此在是常人而且通常是常人。”显然,“我”不是在独立的意义上存在的,而是与他人和常人共在。那么,何谓“他人”?何谓“常人”呢?简单来说,他人并不是异于我之外的人,而是与我们本身没有区别、也包含我们的那些人。他人与我共同此在。同时他人是从周围世界来照面的。而共在就是生存论上的“为他人之故”。在这样的共在中,他人已在其此在中展开了。如果此在的一般存在被规定为操心的话,那么共同此在则规定为操持。操持的两种极端可能性分别是:一是为他人把有待于操劳之事揽过去,即为他代庖。另一种是为他人的生存的能在做出表率。即把“操心”真正作为操心给回他人。而日常共处恰好保持在操持的两极端之间――即代庖控制的操持与率先解放的操持之间,并显示出多样的混合形态。如果他人是如此规定的话,那么常人则既不是这个人,也不是那个人,不是人本身,不是一些人,也不是一切人的总数,它只是一个中性的东西,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本质上从属于他人之列的情形。海德格尔认为每个人都是他人,而没有一个人是他人本身。这个常人,就是日常此在是谁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个常人却是无此人,而一切此在在共处中又总已经听任这个无此人摆布了。

之所以说方鸿渐的爱情是充斥着他人,被他人所左右,是因为无论是方鸿渐与唐小姐的相识、相知与分手,还是与孙柔嘉的爱情和婚姻,都不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简单共处,而是他人的难以共处。我们从方鸿渐与唐晓芙第一次见面就可以看出,唐晓芙留给了方很好的印象,因为唐晓芙“头发没有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制,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1]47这种清水出芙蓉的美立刻打动了方鸿渐。而文明社会里的女子是被他人所规定的,出入交际场合中一定会烫头发、镊眉毛和擦口红。她们这样的装扮并不是悦己,而是悦人,是“为他人之故”。唐晓芙没有刻意地装扮自己,显得清新自然、大方和诚意。

尽管方鸿渐使尽浑身解数地卖弄自己的口才,想给唐小姐一个好印象,但聪明的唐晓芙早已发觉表姐苏文纨和方之间的不同寻常的关系,所以很早就告辞回家。之后苏文纨对着方鸿渐给自己表妹的一番评价值得玩味:“这孩子人虽小,本领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里玩弄着呢!”“你别以为她天真,她才是满肚子鬼主意呢!我总以为刚进大学就谈恋爱的女孩子,不会有什么前途。”[1]53这样的话分明是给方鸿渐一个提醒,打消方鸿渐对唐晓芙爱慕的念头。苏文纨的这番话果真起到了作用,方鸿渐脸上遮不住失望。回来的时候还因为这番话气得残暴地打道旁的树。如果说苏文纨可以背着表妹在方鸿渐面前说唐的坏话的话,那么同样她也可以背着方鸿渐在唐晓芙面前说方的坏话。所以说这样一个人,一个方鸿渐并不爱的“他人”,注定了一开始就给方和唐的爱情埋下了破裂的种子。

第二次的聚会让方鸿渐和唐晓芙得以快乐地交谈,并破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在他们刚刚尽释前嫌,唐晓芙因为方鸿渐的讲话而开怀大笑之际,苏文纨插了进来,明显地表现出不愉快,想知道方鸿渐所讲的笑话。而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也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帮方鸿渐回答苏文纨提出的疑问。可以看出,追求苏文纨的赵辛楣代替了方鸿渐本来应该回答的问题,这种替方鸿渐代庖之事也表明此后方鸿渐在工作和爱情上对赵辛楣的依赖。这种极端的操持就是“为他代庖”。特别是方鸿渐请唐晓芙和苏文纨去峨眉春吃饭这一事情上,可以看出他人的无所不在。首先是当苏文纨知道方鸿渐不只是请她一个人吃饭的时候,表现出的冷淡,同时第二天一大早打电话给方鸿渐借口身体不好,推辞了方鸿渐的请求。并且连续三次打电话给表妹唐晓芙,要她不去赴约。其次,当唐晓芙打电话给方鸿渐的时候,接电话的恰好是周太太,周太太自作聪明地以为是苏文纨,她一连串的追问让唐晓芙不知所措。最后是周家的效成,他从来不关心自己的学业,却对方鸿渐的爱情抱有极大的兴趣,一旦有与方鸿渐交往的异性,便要追根究底。这些人,都是与方鸿渐相处的一类人,而他们无论是出于好奇或是关心,抑或是阻碍,都影响着方鸿渐与唐晓芙的关系。在与他人共处的过程中,所幸的是方鸿渐没有忘记自己的追求,唐晓芙也没有丧失自己的判断。唐晓芙的赴约一方面是基于自己的判断,另一方面是对方鸿渐追求的一个回应。也只有在约会当中,方和唐才能倾心交谈,更好地认识彼此。

然而,方鸿渐与唐晓芙的分手绝非偶然。既然方鸿渐与苏文纨的关系始终暧昧不清,到了该决断的时候,方鸿渐拿出勇气告诉苏文纨自己并不爱她,这时候就已经点燃了方鸿渐与唐晓芙感情破裂的导火索。对于一个感情失利者,苏文纨想到的只有报复。她把方鸿渐的过去统统告诉了唐晓芙,当然还要添油加醋。这样的话,唐晓芙势必会受到苏文纨的一番言辞的影响。因为唐晓芙的话说得明白:“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它的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而方鸿渐听了这话之后没有半点辩护,他已经料到他和唐的感情已经崩塌。从方与唐相识、相知到分手,他人与影随行,左右了方与唐之间的关系。唐晓芙在听信表姐的言论之后,情感冲动代替了理性思考,她的一番话把方鸿渐逼到了绝路。唐晓芙也与常人一样有着盲信盲从。他人并不是异于方鸿渐和唐晓芙的其他人,如苏文纨、周太太以及赵辛楣等人,而是包含着方鸿渐和唐晓芙。方鸿渐与唐晓芙的爱情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他人难以共处造成的。

唐晓芙是方鸿渐动心用情最深的一个,然而却因为他人之故最后感情破裂。方鸿渐因为他人之故(猜疑,成见)与孙柔嘉订婚、结婚到孙柔嘉的出走。在与他人共处的时候,不被他人所左右是不可能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他人。而常人的庸庸碌碌,随波逐流也是他们感情破裂的直接原因。因为常人的思考方式让唐晓芙没有检验表姐关于方鸿渐的言辞,也由于常人的方式让方鸿渐在处理与苏文纨的关系上拖拉与懦弱。唐晓芙看重爱情,她之后因为与方的激烈言辞而后悔;方鸿渐也因为与唐晓芙的分手而生病,并一蹶不振,并且始终在这件事上耿耿于怀。可以看出,方鸿渐的爱情遭遇不只是性格问题造成的,而应该从存在论(即他人与影随行)和生存论(即常人的庸庸碌碌、平均状态和平整作用)上得以阐释,是因为“他人”难以共处造成的。

参考文献

篇5

华青放下手中的活,把照片摊在茶几上。照片上的人只化了淡淡的妆,非常自然,年轻靓丽的笑脸让华青艳羡不已:“你看看,省城的人就是不一样,都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那么年轻,一点都不显老。脸上一点皱纹都没有,也不知是咋保养的?”

老婆这么说,李杰马上接上话:“下午我就打电话问问他们是怎么保养的。一定把他们美容的方法学回来。”

华青是个漂亮的女人。她爱美,也会保养,四十岁的人了皮肤还白嫩得像刚从牛奶里捞出来一样。但毕竟岁月不饶人,皱纹还是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只要一笑起来,皱纹就暴露无遗,这使她很郁闷。她用了很多办法,面膜也贴了,美容护肤品也用了,除皱霜也擦了,可就是不见效。为了不让这可恶的皱纹出现,一向爱说爱笑的她板起了脸。不觉她与同事朋友的关系疏远了很多。

华青一系列的变化让她的老公李杰很是担心,有皱纹不要紧,不开心可是个大事。

李杰在镇机关当办事员,工作之余喜欢写文章,经常有文章见报。这几年随着报刊杂志社无纸化办公的兴起,手写稿基本没了市场。即使是收信件投稿的也都要求是打印稿,这使李杰的发稿率直线下降。李杰多次跟华青商量买一台电脑,都被华青拒绝了。有时实在被逼急了,华青就拿出她的杀手锏,撒娇地搂着李杰的脖子:“老公,人家都说电脑有辐射,对皮肤不好。难道你想让你老婆变成丑八怪啊。”随后就是一个长吻。这一招很灵,老婆这一撒娇李杰的骨头早酥了,还有不乖乖地缴械投降的道理?

李杰办公室倒是有一台电脑,但大部分时间都被科长占用。只有下班后,李杰才能用上电脑。但写作不是单纯的打字,它需要灵感,有时李杰坐在电脑前枯坐半宿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有时在家里灵感来了想写出来,却没有电脑。就只好拿出纸笔来写,速度慢不说,写完了,还要拿到办公室抽科长不在的时候去打,这折腾的都是时间,对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件非常苦恼的事。

晚上回来,李杰就高兴地对华青说:“我问清楚了,表弟他们是用电脑去掉了皱纹。”

“电脑能去皱纹?你骗鬼去吧。说得也太玄乎了。”华青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李杰。这时电话铃响了,是表弟打来的。李杰说:“我说什么你都不信,那你还是自己去问表弟吧。”

表弟是请他们去喝喜酒的。说完正事,华青马上问皱纹的事。表弟说皱纹是电脑做掉的,哪可能三十多岁了连皱纹都没有?表弟接着说:“很简单的,如果有电脑,你也可以把皱纹去掉。”

听了表弟的话,华青激动得心都咚咚跳。只听到表弟说:“不然你们就买一台,你们来喝喜酒的时候带回去?我有熟人,可以给最优惠价。”表弟就是学计算机的,肯定错不了。“那你就费心帮着挑一台,明天就让你表姐夫把钱打到你卡上。”华青说。

放下电话,华青高兴得上去就给李杰一个吻。李杰瞪着眼睛看着她:“真要买啊?你舍得?”“舍得舍得,早就该买了。”华青手舞足蹈。李杰脸上露出一丝诡笑。

李杰和华青夫妻二人提前去帮表弟布置新房。华青把放大的结婚照挂到墙上,下来就细细地欣赏,还自言自语:“还是省城里的人好,电脑美容,能把皱纹做没了。”

“那是把照片上的皱纹做没了。”表弟媳妇给她纠正。

“不是说电脑能美容的嘛?”华青奇怪地看着表弟媳妇。

“电脑美容?还电脑治病呢。”表弟媳妇笑着说。

华青紧紧盯着表弟媳妇的笑脸:“你脸上皱纹不是让电脑去掉了吗?怎么还有啊。”表弟媳妇一听,笑得差点背过气去:“这是用图片处理软件去掉的呀!”

表弟媳妇详细地给华青讲电脑上去皱纹是怎么回事。华青听完,就觉得买电脑这事有些蹊跷。她把李杰和表弟叫到一边,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电脑到手,李杰也就不想瞒她。李杰那天见到华青对表弟的照片那么兴奋,下午就给表弟打电话说自己想买电脑的想法。表弟当然知道李杰的苦衷,就借电脑去皱美容说动了表姐的心。

华青用眼瞪了李杰一眼:“我一开始就觉得不对头,没想到还是掉进了你们的圈套。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李杰和表弟会意地相视一笑。

几个月后,李杰抱着一套高级化妆品回到了家。华青眼睛瞪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你不过日子了?这套化妆品得两个月的工资,我看过多少次都没舍得买,你准备扎住脖子过日子啊。”李杰这次可是理直气壮了,他说:“老婆你放心,这些化妆品没花一分钱工资,都是用稿费买的。老婆那么漂亮,我要对得起她那张漂亮的脸哦。”

“又耍贫嘴。”华青嗔道。看着老公熬夜操心添出的几道皱纹,又心疼又爱怜:“老公,现在我算想明白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规律。人生易老,为何要自寻烦恼呢。还是顺其自然吧!”

篇6

过年被逼婚

陈蕙今年32岁了,大学毕业后在济南一家设计公司从事设计工作,每年只有十一、春节时才会回杭州老家看望父母。和父母见面时间少,如果说不惦念双亲那是假话,可每次回家就被催婚却着实让她大呼受不了,特别是春节回家,不止父母,家中的七大姑姨都会加入催婚阵营,而更让她受不了的是春节七天假期,她常有三四天的时间要听从家人安排去相亲,甚至除夕的前一天都在相亲。

妈妈说的老三样话,她早已倒背如流,“邻居家的XXX和你一样大,现在孩子都会走路了;你的表妹比你还小三岁,早早就有了对象,你怎么就这么不着急呢?”

在父母看来,陈蕙是那种值得百家求的好姑娘,模样俊俏,身材高挑,工作体面,收入还不错,最重要的是还能烧一手好菜,这哪一条说出来都让人羡慕。虽说年龄大了些,但就凭这些条件就不能降低要求。

对于父母摆在桌上的优点,陈蕙却不屑一顾。对于终身大事她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对方老实、本分,能聊得来就可以。至于物质条件,两个人可以一起奋斗。

为了让女儿终身有托,陈妈妈发动所有亲戚帮陈蕙找男朋友。择偶条件更白纸黑字地一一罗列好,首先要是工作稳定的公务员,其次家里不能有负担,再次要有房有车……拿着父母帮自己订立的“择偶条例”陈蕙只能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父母伤心,陈蕙总会“科学地”安排好亲友的相亲工作。初二去见大姑妈介绍的男友;初三去和二姨妈介绍的人相会;初五上午看舅妈介绍的对象,下午去看婶婶介绍的对象。整个春节假期下来,陈蕙无比疲累,可却没“点亮一盏灯”。陈蕙说,接下来的生活比相亲时的日子还要难过。亲友无不责怪她太挑剔,个个硬件条件都无可挑剔的对象,她竟一个看不上,也难怪介绍人会不高兴。心直口快的大姑妈更直接抛出话来:“这么挑来挑去的,不当老姑娘才怪呢!”这让陈蕙听起来分外刺耳。

其实陈蕙并不是习惯了单身生活,如果遇到可心的人,她当然渴望享受甜蜜的爱情生活。可自己见的这些相亲对象,除了外在硬件条件因为已经经过亲友层层筛选无可挑剔外,性格爱好却和自己完全不同频。陈蕙喜欢运动,尤其爱攀岩,对摄影、音乐、版画也都有涉猎。她希望和自己相守的人能和自己有相同或相似的爱好,也坚信只有这样的爱情生活才会天长地久。所以,在没遇到可心的人时,她不愿意也不会将就。再说婚事是人生大事,可不是一次见面就能敲定的。陈蕙感慨地表示,她并不排斥相亲,也向往美好的爱情,但每次春节回家就要过赶场似的相亲生活真的压力山大。

科学应对逼婚

春节被逼婚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轻松突围呢?

一、体谅父母心情端正态度

子女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父母自然会关注其终身大事。作为子女首先要体谅父母这种焦虑的心情。知道这是他们的好意,是对自己的关爱。接下来,你要主动和父母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告诉父母、亲友,让父母、亲友清楚你也在努力地寻找另一半。语言中要向亲友传递出“除了努力机缘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样的意思。当父母春节喋喋不休地逼婚时,切忌顶撞父母,不妨听过作罢。总之,不要回避、拒绝,甚至抗拒讨论这个话题,尽量让父母了解你的想法才是重要的。

二、给父母吃个定心丸

可以告诉父母,你已经在婚恋网站上注册了会员;单位针对大龄青年也有计划地定期组织相亲大会;同事小马这阵子正准备介绍一个靠谱的朋友给自己等等,这些话可以降低父母亲戚对催婚的关注度。当了解到你并非不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时,父母就会减缓这种焦虑感,避免过度紧张地关注这个问题了。

三、给亲友一个软钉子

父母本人催婚的力量是有限的,应付父母们请来的七大姑姨不妨给这些亲友一颗软钉子。首先要弱化他们的优越感,不能一味地忍让,适当的拒绝能有效地打击她们的热情。其次,可以隐藏优点,放大弱点,比如对亲友说,谢谢姑姑惦记着自己的事,但你脾气不好,喜欢泡吧,这对象问题还是自己处理吧!但是,记住,这招要用在你实在忍受不了时再用,毕竟,给亲戚留下好印象还是很重要的。

春节被催生

柳新结婚三年了,丈夫张勇是一家公司的业务经理,出差是家常便饭,这使得她从结婚那天起就成了父母催生的对象。可毕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见柳新不上心,老人也会适时收口,她最怕的是被婆婆催生。婆婆家在南京的乡下,老人很喜欢柳新这个漂亮能干的儿媳妇,唯一让他们念念不忘的就是抱孙子这件事。

乡下的孩子结婚早,生子早,在丈夫的老家,像柳新这样已经32岁的女人,许多家庭第二个娃都快上小学了。可偏偏他们家连一个孙子还没抱上。

平日里,每次和婆婆通话,婆婆三句话后就是催生话题,“上周末,你表嫂二胎小子办满月酒,我和你爸都去讨了喜,希望咱家也能沾沾这喜气。你和小勇啥时准备要孩子啊?”每每此时,柳新都会连哄带骗地哄婆婆几句后草草放下电话。可春节是躲不过的,所以每年春节回婆婆家,柳新都很发怵。在柳新看来,生孩子可不是小事,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没学会十八般武艺这个娘可不是好当的。她本身就是幼儿园老师,知道带孩子的疲累。带孩子不是养宠物,科学教育才是头等大事,父母、公婆那些“趁我们年纪还不太大,还有精力帮你们带孩子;我和他爸像你这个岁数时,你都五岁了”等提醒可不是她要孩子的动力。没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柳新坦言她是绝不会要孩子的。难得的是,丈夫张勇也非常支持她的想法,这让柳新颇感欣慰。

让柳新苦笑不得的是,为了催生,婆婆也是拿出了十八般武艺。起初婆婆还只是苦口婆心地劝她早点生娃,后来干脆每年大年初二都会把亲戚家怀着宝宝的亲戚请到家里来做客,声情并茂地让柳新感受这份女人独有的幸福。张勇家人口多,柳新结婚这三年,还真是每年都有表姐、表妹正处孕期的,让她也忍不住为婆婆的坚持叫绝。柳新坚信,婆婆催生不会停止,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和婆婆正面冲突。

科学应对催生

春节被催生,如何既不让老人失望又能让自己远离被催生的尴尬境地呢?

一、瞒天过海

老人都是“老小孩”,一定要哄着来,你不妨告诉家中老人,最近你们正在积极备孕。为了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你们制定了一系列调养身体的方法,只是这些需要时间,请老人不要着急。这些话无非是告诉老人家,你们不是不听他们的话,你们正在努力进行备孕计划,他们不用过多操心。

二、烫手山芋给丈夫

自家妈妈催生相对还好应付,撒娇耍赖都可以。若是被婆婆催生,应对起来就需要费些精力了。此时,你不妨将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丈夫,让他找借口应对,如此一来,这催生矛头就不会指向你了哟!

三、让大宝去撒娇

如果是被老人催生二胎,不妨让大宝去哄老人开心,无论大宝撒娇还是卖萌,对于老人们来说都可瞬间转移注意力。而你则可以趁机告诉老人,大宝这么乖巧实在不想再生二胎了,以免没时间陪大宝,让大宝失落,从而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若老人不放弃,你也可借等大宝大一点再说来解释。

盘问收入陷尴尬

丽娟研究生毕业后,在武汉一家互联网公司做编辑,有一个体贴的男朋友,生活过得安逸、幸福。可每年随着年关将近,丽娟都会莫名地紧张、烦躁,让她烦恼的是,每年春节回老家关于收入的各种盘问,着实让她苦于应对。

丽娟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小城,算起来亲友里好像就她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生活。所以,每年亲朋聚会,她的荷包总会被特别关注。有些长辈习惯直接问:“丽娟工资多少啊,自己在武汉够不够花啊?”而有些则是看到她给晚辈包的红包顺势问:“丽娟,今年年终奖多少啊?够不够发红包的啊!”总之,她逃不过这个她最不愿意回答的话题。

丽娟回忆,前几年因为收入问题还引发了一些小插曲。在老家,她有个表姐在一家国企上班,月收入3000元,在当地已算是不低的收入了。表姐问她工资多少,爽直的她直言相告,扣税后能拿到5000多元,结果表姐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难看了,席间几乎没再和她说话。这让丽娟大呼自己是个小菜鸟,社交经验实在太少了。吸取教训后,再有亲友问她收入,她就告诉人家自己才上班,工资2000元,本来避避风头,可没想到此言一出却招来长辈的嘲笑:“这么少的工资跑去那么大老远的地方工作,真是脑袋坏掉了!”让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丽娟家亲友众多,春节期间,一家家拜访,十家有八家亲戚会问及收入,着实让她叫苦不迭。她其实并不反感亲友们的关心,只是涉及隐私的事,她还希望保有自己的空间。特别是近几年,因为亲友们知道她男友家在外地,在武汉没车没房时,话里话外还会捎带探问男友的工资,这让她更加不舒服。丽娟觉得,过年一家人团聚,亲友出于关心互相问寒问暖才是最理想最轻松的聚会氛围,不应过度询问人家隐私,只是对于这份尴尬她好像也无力改变什么。

科学应对问收入

收入是个很私人的话题,即便是亲友也不好多问的,新年若被问及收入,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调整好心态

对于长辈的关心,理解和包容必不可少,毕竟长辈的初衷是希望晚辈生活得更好。所以,切忌强硬地回答,甚至指责长辈侵犯隐私,毕竟过年过节和和气气才好。

二、迂回应对

被亲友问及收入,你不妨迂回应对,比如用“够用啦”、“还可以”等回应,不必直接给出具体数字,若怕亲友质疑你的诚恳,你还可以这样回应:“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增长,和理财差不多。”给出个数字,让大家去自己猜想吧!

三、幽默对答

除了迂回应对,你还可以幽默对答,比如说:“英雄不问出处,亲戚别问收入。”或是说:“收入不艰难,一三五吃鱼,二四六吃虾,瞧瞧这体重就看出来了吧!”或是说:“和首富就几位数的差距,我会努力的!亲人们放心吧!”哄笑中你的尴尬也就解了。

篇7

女儿的话问住了我,我略微思考了一下,告诉她,因为我是爸爸。爸爸的责任就是帮助你的。

女儿的问话,把我带到了往昔的岁月。

记得1980年,我考到了斜口中学上高中。斜口离我家有六七里路,来回步行很不方便。当时我们村在斜口中学读书的同学们,大部分骑着自行车上学,早上要赶时间上学,我总不能老让人家带我上学吧。

开学的前一天,我给母亲谈到了怎么上学的问题。母亲说,“孩子,别怕,有妈呢。”晚上,她踮着一双小脚,跑到骑自行车在斜口上学的同学家里,求人家上学带上我。就这样,我靠人家带着我,度过了斜口中学的最初一个多月。

记得国庆节刚过,我从学校回到村口,见到了我的堂嫂桂荣嫂子,她和我开玩笑地说:“你明天得骑着猪上学了。”我有些不解,回到家里才明白,母亲为了给我买自行车让我上学,把家里的一头猪卖到收购站,可斜口收购站的老董(一个专门给猪验等级的工人,很有实权,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他的名字)说我家的猪生过猪仔,不收。我们那头猪是母猪不假,可它已经劁了。村上的一群小猪爱吃它的奶,所以,肚皮上的两排吊地生长,像生过好几窝猪仔一样,后来,母亲找我三哥(我的堂哥,和老董认识)帮忙,才把猪卖掉了,然后拿着卖卖猪的80多块钱,让我在西安自行车厂工作的表姐夫为我组装了一辆崭新的没有牌子的自行车。而母亲做的一切,我当时怎么一点也没有感觉出来,更没有被感动。依然快乐地上我的学。

那年,我在斜口中学读高三。上学期末,学校通知我们下学期斜口中学的高三文科班要并入代王中学。这个消息让我们大为高兴。要知道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代王中学,在临潼区非常有名气,它的高考人数,压过了临潼著名的省级重点中学华清中学。斜口中学只不过是一个乡镇中学,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还没考过几个大学生。文科班总共考上的不到四五个人。回到家里,我兴奋地将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并告诉她下学期每人要带20块钱到代王中学报名。听了我的话,老实巴交的父亲坐在炕边的一条小方凳上,双手抱住膝盖,闷闷的低着头,一言不发。我一下子明白了,这20块钱,对于当时的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看到父亲的无奈痛苦的表情,我有些难堪,唉,上什么学呢?要是不上学,父亲还会这样痛苦吗?而母亲的脸上和我同样兴奋。说道:“孩子,别怕,学费的事情,有妈呢。你只管好好学习。”过罢年,我从母亲手里接过二十多块钱,和别的孩子一样,一脸的阳光,没有任何自卑的感觉,来到了代王中学,开始了我的高三第二学期的学习。也就在当年,我考上了大学。也就是我们这一级,文科班,考得相当好,其中有一名同学以陕西省文科第三名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后来我才知道,这20块钱,是母亲东凑西借借过来的。可我当时怎么一点都不知道,一点都体谅不到母亲的艰难呢?

还有很多很多,有些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唯一记得的是母亲的那句话:“孩子,别怕,有妈呢。”

女儿的问话提醒了我,我这才猛然意识到。所有的家长,都是孩子的保护神。在他们心里,孩子的所有困难他们都能用自己博大无私的爱来解决。如果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孩子的困难,则会让他们觉得对不起孩子,自责痛悔一辈子,从不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解脱。在解决这些困难中,自己的所有困难已经没有孩子的困难大。为了孩子,吃苦、屈辱的低三下四的求人,已经在内心升华为冉冉而升的一轮红日。

这就是为人父母!

当世上最疼我的母亲去世以后,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好象成了一个孤儿,没了依靠。没了母亲操心自己,而现在轮到心孩子们了,我真正荣升为长辈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改掉了嘴馋的毛病,我会把好吃的东西给孩子留着,而且没有一点想吃的意思。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看我的孩子吃着爱吃的东西时那种贪婪幸福的表情与神态。看着他们幸福的吃这些东西,我的心里比他们还甜。

这就是为人父母!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困难,不知道要遇到次,每一次困难,都有父母的那句“孩子,别怕!”为我们壮胆。有多少次困难,就有多少句“孩子,别怕!”如果要数一数父母为孩子说了多少句“孩子,别怕”,还真的说不出来。

篇8

------题记

【一】桐花引来一场相遇

姚桃桃今年29岁,至今单身未婚。她经常哀叹自己的人生很失败,都29岁了还没能成功的把自己嫁出去,真是悲哀,至少在父母亲戚朋友的眼里她是可怜可叹的。

春天来了,桃花开的时节,桃桃突然心血来潮,想去青蜂山庄看桃花。以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去沾点桃花粉【桃花运】回来。 给单位请了一个礼拜的假,收拾细软,不叫任何朋友,她独自开车去了青蜂山。

青蜂山庄的庄主是桃桃的远房表姐,多年前倾家荡产斥巨资包下了三座山,她在三座山坡上遍植桃树、杏树、 石榴树等,而后又分别在三座山上盖起了别墅。现在的青峰山已今非昔比,昔日清寂荒凉的大山,现如今却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昔日光秃秃的大山现在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花花绿绿的,春天,桃李争艳,秋天,硕果累累。

桃桃到达青峰山时是下午5点多,和表姐说过话吃完饭后已是晚上8点多了。

表姐说:“桃桃,我明天一早得赶时间出门,不多陪你了。东山那边有市里一个单位搞野外训练都住满了,而且人多太乱,知道你素来喜欢清净,所以我就让李婶给你安排在了西山庄,西山庄里只住着一个朋友,李婶也在这边住,有事或是有什么需要的你就直接找她就行了。”

桃桃说:“姐你走你的,我又不是啥金贵人,再说山庄我又不是第一次来,那儿都门清,你就不用操心我了。”

回到住处,桃桃早早的洗漱休息了,最近三个月来,这是她睡得最舒服最放松的一个觉。在单位,桃桃素有拼命三郎的外号,无怪乎她到现在一直单身,因为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献给了工作。她经常对朋友们说,其实她最羡慕、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到了什么年龄就去做什么事。比如该恋爱的时候恋爱了,该结婚的时候结婚了,该有孩子的时候有孩子了.......但如果让她再从新来过,她还是会选择自己如今的生活,因为她觉得自己就是为工作而生的。

第二天一早,天微微亮桃桃就醒来了,她迫不及待的想去那片桃林。走出房间,站在山庄前的空地上放眼望去,她霎时就停了心跳,只见满山坡灿烂如云锦般的桃花开得正妖娆妩媚,那美,逼得人一时不能呼吸。

这嫣柔妩媚的桃花,犹如历史长河中的那些美人,想低调,世人却不允许它低调!桃桃似乎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无论是骚人墨客还是世井之人都爱拿桃花说事?!为什么世人对桃花有着那样难以言说的暧昧和复杂的感情?!---------那是因为,桃花的简静、恬淡、悠然、活泼、嫣柔、妩媚、妖娆、热烈、艳丽、等等正好不动声色的调戏了所有世人的心。

山中的空气异常清新,桃桃做了几次深呼吸,空气里有桃花芬芳的味道,还有丝丝缕缕甜腻腻的味道。咦?--------桃桃仔细嗅了嗅,没错,是梧桐花。桃桃非常喜欢梧桐花那甜丝丝的味道,每次闻到,都让她有禁不住想吃几口的冲动。

桃桃一时丢开桃花,一心一意满山坡转悠着寻起了梧桐树。甜味越来越浓,她终于看到了那棵梧桐树,仅有的一棵梧桐。她站在树下仰着头往上看,只见一嘟噜一嘟噜的梧桐花喜笑颜开的把梧桐枝都压弯了腰,其中有一枝似乎都要垂到桃桃的头顶了。桃桃突然就很想亲近一下它,于是她试着跳了一下,手指尖似乎碰到了花,她又试着跳了一下,这回是真的碰到了,桃桃很兴奋,她突然就很想把那串花儿捧到眼前亲吻一下。于是她更用力的往上跳了一下,还是仅仅只能碰到花却抓不住它。桃桃不死心,就那样在树下一次比一次努力的跳啊跳的,当她再一次挑起落地的时候,那串桐花突然就低到了她的面前,她惊喜的用双手抱住了那嘟噜桐花把整张脸都埋入了花中,陶醉了好一会儿,她才放手往山坡下走去。

桃桃身后突然传来了一句:“如此,就走了吗?”

桃桃一愣,第一反应就是,山中千年的桐树成精显灵了!她慢慢的转回头,身后晨曦中站着一个高高的男子,嘴角勾着一抹温暖的笑。早上的阳光照在他身上,让他的身体晕染了一圈淡淡的金色,使他看起来端然可亲。

桃桃有点眩晕,不知道这是真实的一幕还是一场幻觉,她突然很想跑过去看看那个男子的肩膀后面是否有一对翅膀,她想像着,如果天使是他也不错的!

那个男子又说:“你也不道声谢谢或是......"话说了半句,他突然挥挥手一扭头说,”算了,我和一个小丫头片子计较什么!”他望望那串被自己用树枝勾下来的桐花说,“你没感到很奇怪吗?难道桐花会自己垂下来吗?”

桃桃不说话,就那样望着他,像一个正认真听老师讲课的孩子,那傻呆呆的模样有点小可爱。他彻底无语了,眼里突然掠过一丝似有似无的怜悯,放开梧桐花,扔掉枯树枝转身消失在山坡下。

望着他消失的背影,桃桃突然就笑了,她坏坏的想,老天不赐我爱情,赐我一场艳遇也不错哦!

【二】桃花劫

有些事,就像暗夜里无声无息划过天际的流星雨,一切都是注定好了的。

桃桃满山遍野的转悠着,像一个挣脱了束缚的鸟儿,不知疲倦的从这个山坡跑到那个山坡。山上到处都是果树,她最后走入那片开得正艳的桃林,安静的走在桃树下,那一树一树的桃花正开得妩媚热烈,桃叶映桃花,无风自婀娜,桃花怎样都是美的,不但桃花美,就连它的枝干都是妖娆的。

桃桃调皮的爬上桃树坐在桃树的枝干上悠然自得的晃着她的两条长腿,她想象着那种种和桃花有关的故事-------桃园里结义的三勇士------血溅桃花扇的李香君------崔护和他的人面桃花相映红-------林妹妹和她的(桃花行)-------风流才子唐伯虎和他的(桃花庵)。这一幕幕一出出的前事一如桃花的开谢。千百年来,桃花被世人赋予了美好、义气、贞烈、简静、妩媚、凄美、孤独、活泼、轻佻太多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复杂意义。桃桃始终弄不明白,世上的花儿千万种,人们为什么独独对桃花有着这样暧昧不清意义迥异的感情?!

桃桃在桃林里不愿出来,越走越深。正当他走累了的时候,突然发现这桃林深处居然有一顶帐篷支在那里。这里越发的像一个世外桃源了,她惊喜的走过去,发现帐篷很大,里面却并没有人。

她笑:“姐姐真是善解人意,特意支了这帐篷以备赏花的人累了用来歇息的吧。”这样想时,她毫不犹豫的就钻进了帐篷里。帐篷里有一打白纸和铅笔,另外还有两本画册。桃桃“呲”的就笑出了声“想不到姐姐会如此附庸风雅,这纸和笔大概也是为那些赏了美景的人准备的吧?”

既然如此,她也是有点绘画功底的人,桃桃拿了纸和笔走出帐篷很快就画了了一幅素描------------如云锦一般的桃花林里,树上的桃花开得娇俏艳丽,树下是落英缤纷的桃花瓣,一顶帐篷代替了古代的茅屋......桃桃欣赏着自己的大作,看着风中飘落的片片桃花瓣,忍不住就又在纸上写了一段话。

---------桃之妖妖笑春风。世间的花,大抵开的时候都是美丽的,而萎谢的时候,即使丑陋到让人厌恶了也还舍不得离开枝头。而唯有桃花,是在自己开得最妖娆妩媚的时候,以落英缤纷的姿态凛冽的让生命戛然而止,桃花连萎谢都让人觉得美得如此惊心动魄、如此的让人怜惜!

桃桃进入帐篷拿起画册翻了翻,她禁不住就“嗬”了一声,只见画册正是名家陈斌同的山水画。她对他的作品一向都极为关注和欣赏。只是听人说这个陈斌同为人古怪,性格阴郁,不喜交际,少与人来往,真正见过他的人少之又少。桃桃总想,大概艺术家和名家都是有点个性的人吧,这也不足为奇。

桃林里很静,此刻似乎能听到桃花花瓣片片落地的声音,正午的阳光有点炽烈。桃桃躺在帐篷里从天窗望出去,阳光透过桃花细碎的摇曳着,天空是亮白的,无云也无风,她就这样很放松的睡了过去。

睡了许久,桃桃翻了一个身,迷迷糊糊中仿佛睁了一下眼,看到帐篷外面似乎坐着一个男人。她突然就笑了,自言自语的说,“唉,都快被爸疯了吧,怎么连做梦都能梦到男人啊?!含混不清的说完,她又睡着了。

等她彻底睡醒的时候,已是下午三点多的光景了。她侧身而躺。一睁开眼睛首先就看到了她之前画的那副画,她伸手抓过来,只见这幅画中原来空空的帐篷里,现如今寥寥数笔就生动的勾落出了一个酣睡的女子,女子侧身而躺,手肘放到头下当枕头睡的正香甜,女子一侧的嘴角似乎有口水因熟睡而溢出,这一细节,不但不让人恶心,却反而平添了一份真实的灵动有趣和可爱。

桃桃不禁笑了,却没有去细想这酣睡的女子是谁画上去的。她闭上眼睛躺平了伸了个长长的舒服的懒腰。一不小心碰到了一个人,她一愣,”噌“地坐了起来,连滚带爬的就出了帐篷。她在帐篷外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问:你你你你是谁?跑到我帐篷里干吗?

帐篷里的人被她山响的动静弄醒了,他拿掉脸上的画册说:”我的帐篷什么时候就成了你的帐篷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帐篷似乎我没卖给你啊?

她气愤又气恼的强辩道:“你这个男人懂不懂礼貌?即使是你的帐篷,看到里面有人,尤其还是一个女孩子在里面躺在,你也不能再去躺啊!

他嘴角勾了勾,突然好笑又好气的说:”小姐,这帐篷是我的,相当于是我的房子我的床,是你自己跑进了我的房子上了我的床,怎么反倒成了我不懂礼貌了?“

她一时气结无语,两人对视了一会儿,她狠声道:”男人真可怕!“

他笑:”错,男人只有在变成狼的时候才是可怕的,男人在还是人的时候还是比较可爱的,看,我守了你一下午,就是怕你被狼叼了去,你不谢我,反倒怪我。“

瞪视着他,桃桃莫名就想到了那个天使男人,心突然就柔软了一下。恰在此时,她的肚子”咕噜“叫了一声。她尴尬万分,偷眼瞄他。他假装没听见,风轻云淡的说:”别愤怒了,省点力气还能爬到山顶的厨房。估计给大虎二虎【山上的两只藏獒】做的饭还能有点残羹剩炙供你填填肚子。再晚,或是你饿晕在这里,或是你饿晕在某一处的山沟里......

【三】人生何处不相逢

桃桃回到山顶的厨房,胡乱找点吃的东西填了填肚子,然后回西山峰自己的房间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稍事休息后,看天色还早,她不忍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房间里,于是拎了相机爬到西山侧峰更高的山顶上去观日落。人在高高的山顶上似乎离天很近,仿佛一伸手就能牵下一片云来,太阳的光芒在逐渐收敛,当人的眼睛能和太阳对视的时候,也是太阳最美的时候,比如日出和日落的时刻。

其实许多时候,人和太阳是一样的,锋芒过于露的时候,反而会刺到别人,让人不敢接近,而只有能让人直视、能让人接近的时候,你的优秀和能力也才能被更多的人发现和接受。

桃桃欣赏着天边的火烧云,目送着夕阳一点一点的消失在远处的山峰后。她这才恋恋不舍的往山下走去,下山的途中,桃桃看到满山遍野的野花静静的在晚风中摇曳着,忍不住就一路走一路采摘,她把采来的野花一部分编了一个花环,随意的扣在自己头上,另一部分她打算抱回去装饰一下自己的房间,路过桃林的时候,她又顺手撅了一根桃花枝一并抱了回来。

当她欣欣然的要回房间的时候,就在走廊里,她突然愣在了。只见那个天使帐篷男正好从一个房间里出来。他锁上房门一转身看到桃桃也突然楞了一下,勾了勾嘴角,他首先打招呼道:“嗨”

桃桃也不置可否的回了一句:”嗨“

他挑挑眉毛说:“真巧,这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桃桃说:“不巧,这青峰山庄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怎能不相逢?!”

那男人看看桃桃手里的鲜花,又看看桃桃,脸上的笑意突然就加深了,他带着捉狭的味道说:“怎么?这是带着花儿打算来道谢呢还是要道歉呢?”

桃桃说:“萍水相逢的人,不管是道谢还是道歉,一句话也就足够了,何须浪费这些花儿。”

他并不理会桃桃话中带刺的语气,却突然很感兴趣的问:“你也住这里吗?”

“诺,我住这里”桃桃抬手指了指他斜对面的那个房间。

“哦?这么说,我们是邻居喽!”

他的一句是邻居了把桃桃突然逗笑了,“你说是,那就是吧。”

那男人歪歪头一本正经的说:”我是很喜欢帮助邻居的人,以后有需要帮忙的话,不要不好意思说哦。“

桃桃被他彻底逗乐了,心下想”你以为你在这里买房子了啊,还以后?指不定能住几天呢? “但她口中却随意的答道:”好啊“

”那好,我现在就先帮你一个忙吧,帮你认认房间。“他让开一步指指自己身后的房间说:”这个,是我的房间。那个,才是你的房间。这次小心不要走错了房间上错了床哦。“

”恩,谢谢你帮我这个大忙,等一下我就把这个桃树枝挂在门口 ,既可以做记号,又可以驱鬼辟邪。“桃桃晃晃手里的桃枝,说到”驱鬼辟邪“四个字的时候,故意加重了语气并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那男人并不和桃桃针锋相对,而是避开她的锋芒笑着转移了话题,他双手举着两个空空的矿泉水瓶子说:”我要去外面打山泉水,你要一起去吗?回来时我可以帮你提哦。“

篇9

“生仔未必就是福,要娶新抱要分屋,老屋分入D外来燕,鸡同鸭讲眼碌碌。公公婆婆坐客堂,望得俺门心发慌,大红花轿I LOVE YOU,最怕日日要煲靓汤……”这是已经播放了1800集的粤语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主题曲,鲜活地写照了广东人家的生活场景。

这部剧,伴随着广东^吵吵闹闹、嘻嘻哈哈,一转眼十年已过,在群众的欢呼声中越拍越火,俨然成为羊城人的家常菜,不知不觉创造了中国肥皂剧之最。而“康家”那位时而和善时而固执但永远是全家主心骨的老头已成为广东家长的典型代表。“康伯”何以魅力无限,其扮演者,老艺术家龚锦堂老师的表演功力可不是空穴来风。

实力派老艺术家龚锦堂老师今年73岁,但是当他向我们走来时,眉扬目展,高大挺拔。问其有多少粉丝,龚老笑容可掬,表示没有没有。其实龚老成名甚早,更是在千禧之年参演《外来媳妇本地郎》成为羊城最著名家长,绝对的腕级人物,被无数观众喜爱,“康伯”的称呼由此流传开来。

70年广州时光

还没有“康伯”之前,龚老一直活跃在岭南影视圈,自称南派风格的他踏入演艺道路后一直是广州话剧团的演员。而在成为演员之前,他是在广州西关成长的一个非常普通的孩子。龚老的家族是典型的西关人家,外婆即是两关小姐,家族从商者甚多,至今表哥表姐们多半在海外做生意。而再往前说。祖上为官,官及四品,家谱上仍有记载。

1958年的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给人们制造了很多的偶然。在高中时,他就因为“吃饭不用钱,还有零花钱”这么单纯的想法,于是进了艺校学习,就是当时的广东戏剧学校。后来很多人说他帅气,外形条件好,所以很快能突围出来,其实这只是先天条件的一部分。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演员对业务,对修为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即便是这样,面对角色的时候,各人不同的感悟和理解就体现出了天赋的作用,是不是能够把自己融到角色当中,除了勤奋,真是要靠演员自己的灵性。当时班上所有的同学,现在还在演戏只有他一人,无论是否命中注定,岁月证明,演员这个职业是非常适合龚老的。而后来的《外》剧,实际是将龚老几十年的演艺功力出神入化地表现出来。

1962年,羊城话剧团成立,龚老成了该团的正式演员。在时代话剧《夺印》中出演民兵队长,其身材高大,形象突出,而最重要的是,他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感觉。1963年,在话剧《千万不要忘记》中龚老出渲男一号丁少纯,这部戏的电影版在全国非常红,按照今天的话来说,扮演丁少纯的演员必定是偶像派巨星,而龚老刻画工人丁少纯不寻常的个性光靠外形条件是绝对不行的,如何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龚老从艺以来最为重视的事情。

在羊城话剧团更名为广州话剧团之后,龚老已扬名立万,成为中国南方最优秀的青年演员之一。在话剧《南海长城》中,他开始尝试跳脱工人等正面形象的程式,出演一些反面形象,如话剧《72家房客》中让人厌恶的“三六九”等等。

如今,龚老早已从广州话剧团退休,但是他一直喜欢居住在团里的家属楼。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典型的单位住宅,楼旁边就是广州十三号剧院,曾经一票难求的剧场至今仍有很强的影响力,有剧目演出时,观众甚多。而小区宣传廊里,一幅幅生动的剧团剧照陈列其中,很多剧目中都有龚老的身影。

近十年,龚老已不再参加其他剧目的演出,而是全身心投入在《外》剧中。每周两集,拍摄五天,年轻演员因为档期经常调整时间表。而龚老每天必象上班一样来到广东电视台,在大型的室内布景中拍摄,或者是琢磨台词。本来退休可享享清福的龚老放弃了远途旅行的计划,兢兢业业地塑造着另一个广州著名老头――“康伯”。

“康伯”――活在市井之间

2000年,广东电视台决定要拍摄一部反映广州普通市民生活的室内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已经退休的龚老是第一个被确定下来的主演,出演一家子中的主心骨“康伯”,虽然前期只有60集的规划,但是一拍下来,10年光阴流转,《外》剧已经成为反映广州发展的一个缩影,而轻松幽默的剧情和演员团队的生动演绎,使《外》副成为百姓每周必看的剧集,在广东甚至整个中国影响巨大,之后很多电视台开始出品带有地域特色的连续剧,都会将《外》剧做为范例来研究。

而这个地域特色正是龚老在扮演“康伯”的时候最认真琢磨的一件事,外来媳妇已经是广州常见的家庭现象,包括龚老本人,家里就有儿媳自河南来。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外》剧里的故事是那么熟悉,但是要演活“康伯”,工夫体现于细节。

“康伯”是广州的老西关人,典型的在岭南文化影响之下成长起来的,剧中赋予他的职业是会计,因此他既具有广州入的宽容、随缘、和善,同时又在职业生涯中形成了精明甚至有点抠门的特质。其实这个人物与龚老本身的性格是有很大差异的。龚老事业顺利,爱好广泛,并没有剧中的那么多儿子,因此生活相对简单,爱家,爱朋友,爱演艺事业。待人随和,喜欢低调的生活。谈话的眉宇之间强烈地传递着艺术的感染气息,虽然年逾古稀,但演员必须保持的良好作息和饮食习惯使龚老看起来充满年轻的朝气。在这样养尊处优的环境下生活的人去拿捏一个跟自己的实际生活相差并不多的角色时,龚老要使自己完全进入到“康伯”的市井生活状态,才能在举手投足间创造出一个真实的“康伯”。

篇10

儿子考上名牌大学后,他几乎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也没有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更没有一点自主人生的能力……最后,走进失常的精神世界,不得不退学回家!

把儿子关进“笼子”。父母眼里只有分数

董春晖夫妇家住沈阳市大东区小十字街,都是普通工人。年轻时宋燕茹一直患有不孕症,看遍了医院,37岁时才生下儿子董旭,那是1992年3月21日早晨。

这么大年龄才盼来儿子,董春晖夫妇欢天喜地,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抱在怀里怕吓着。从此,夫妻俩生活的全部目标就是让儿子快乐,让儿子有出息。虽然后来夫妻俩都下岗,打工的日子非常艰辛,可儿子从未受过一点委屈,宁可自己不吃不喝不穿,也要让儿子活得滋滋润润。一切向有钱人家的孩子看齐,他家的儿子样样不差。

董旭也真争气,到了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就表现得很抢眼,考了全班第六名。这让董春晖夫妇高兴极了。

董宋两家的亲友都是普通百姓,大人们下班后就打麻将打扑克喝酒吹牛,孩子们逃学打架小偷小摸。董家宋家兄弟姐妹众多,董春晖兄妹六人,宋燕茹兄妹八人。董旭有一堆的堂兄弟、表姐妹,可他们没有一个肯上进又学习好的。

儿子考了全班第六名,董春晖和妻子商量:咱家的环境太差了,对孩子学习不利,如果再和他们混在一起儿子就毁了,可我们又没钱换新房子,只能人为地净化环境,当务之急就是不让儿子和他的兄弟姐妹们在一起……夫妻俩一拍即合,马上有了好主意。

2003年1月中旬,董春晖夫妇周末请来兄弟姐妹们,向大家通报了董旭的好成绩,然后声称要尽全力培养董旭考大学,并要求大家不要再打扰董旭。

考大学?就凭董旭?亲人们都觉得董春晖夫妇在痴人说梦,因为董宋两家从未出过一个大学生。而董旭只是考个班级第六名,离考大学差远了。大家嗤嗤地笑着讽刺他俩:“也不看看你们自己什么基因……”说着说着,见董春晖、宋燕茹的脸都沉了下来,亲戚们知趣地止住了笑声。

董春晖站起来高声说:“我们夫妻俩决定了,就是吃糠咽菜、当牛做马,也要供董旭上大学!绝不让董旭像我们一样没出息被人瞧不起!”接着,宋燕茹正告亲人们,不许再打扰董旭!影响董旭学习,就断交!

过去的董旭,是快乐的,因为整天和一大堆兄弟姐妹在一起玩。可是,从2003年1月中旬父母宣布要供他考大学之后,这种快乐就永远地消失了。因为父母听老师说,要想让孩子考上大学,必须得考上一流的初中、一流的高中,而考上这一流的初中和高中,就必须得补课!所以,他马上进了假期补课班,每天从早到晚上课学习,回家还得写作业。那时,他多想和小朋友们玩,多想和兄弟姐妹们玩,可是,父母不让。

董春晖夫妇发现儿子学习不用心还偷偷地跑出去和小伙伴们玩,就从老师那里学来了新招法。领他来到格林豪森花园,这是个富人居住的花园社区。站在门前,让儿子向里望去,告诉他这里住的都是有地位的或有钱的人。董旭惊呼:“这里真好!”董春晖告诉儿子,得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将来有钱有地位才能住这样的房子。

又请儿子来到大连渔港大酒店吃饭。董旭大呼从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董春晖又告诉他:“这顿饭花了爸爸一个月的工资!”他指了一下周围的人:“而他们,经常来吃,因为他们有钱。你想像他们一样来这里吃饭吗?那就好好学习……”

天真的董旭真的走到邻桌问一个大人,得到的结论是,这个叔叔真的经常来吃,而且他是大学毕业后自己开公司,住漂亮楼房、开漂亮车。董旭当即告诉父母,他要好好学习,一定考上大学!

为了让儿子印象深刻,董春晖又领儿子来到他工作的地方,他在农贸市场给人家卖鱼。董旭看到了父亲周围的人非常辛苦。他问那些叔叔阿姨们,他们没有一个人上过大学!

儿子的思想问题彻底解决了,可董春晖夫妇还是不放心,因为儿子受不了兄弟姐妹们的诱惑,会偷偷跑出去和他们玩,毕竟他才10岁。

董春晖领着和儿子玩的一个侄子和一个外甥,找到他们的父母,当着他们父母的面,暴打董旭!并声言,只要找董旭玩,抓到一次打董旭一次!哥哥急了,与董春晖对打起来。此后,没有兄弟姐妹和董旭玩了,因为他的爸爸妈妈疯了。

可董旭知道父母没有疯。为了给他补课,爸爸戒了烟戒了酒,妈妈连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父母是想让他成为有出息的人!

董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父母为他做好一切,他只需要好好学习。不过,他从此走进了笼子,成了一只没有自由的小鸟。他被父母屏蔽了亲情与友情。

不过,董春晖夫妇认为自己是成功了,因为他们的儿子成绩一天比一天好!四年级期末班级第一名。这时,父母又对他提出新要求,因为他就读的学校是所一般的小学,拼命学习的学生很少,所以父母又要求他不要和同学玩,要用玩的时间学习。

结果更令董春晖夫妇满意,儿子五年级期末全年级第二名。小学毕业竟考上了沈阳市最好的初中!董春晖夫妇俩高兴得逢人就夸儿子。兄弟姐妹们也终于认可了他们的疯狂举动。

考上大学儿孤苦,臭饭盒和褶衫成了笑柄

儿子考上名校,为了节省儿子的时间,董春晖夫妇决定搬家。他们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在儿子学校对面租了间只有31平方米的楼房,租金却是每月800元,他们自己的房子才租500元。而那时,他和妻子的工资合起来才1400元。

来到沈阳一流的初中,董旭非常兴奋,终于与全沈阳最优秀的同龄人为伍了。可是,因为几年不与同学交往,他都不会与人打交道了。不过,他仍笨拙执著地想融入同学中。为了不让同学笑话,他偷偷地去图书馆借书看,卡耐基的与人相处的书等等,他看了很多,两个月后终于能和同学们顺畅交流了,代价是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考了全班第三十七名。全班共有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