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30 12:55: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诗十九首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诗十九首赏析

篇1

关 键 词:收益率;成交量;分位数回归模型;羊群效应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5-0048-05

一、引言

收益率与成交量是股票市场最重要的两个统计指标,对股票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了解股票市场结构的途径之一,更重要的是从中可以洞察出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的交易行为与决策心理。

在研究股票市场收益率与成交量关系的文献中,通常只能考察变量之间的“平均”相关程度或关系,难以完整呈现二者之间的主要关系。例如,成交量与正负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可能大不相同,对于这种差异的区分,相关文献的做法是把收益率分成正负两类,分别进行考察,然而这种以牺牲样本信息为代价的方法,无法呈现出不同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真实关系。正如Koenker和Hallock(2001)指出的,将整体样本切割成块进行估计的做法,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

同时,由于股票收益率本身服从厚尾分布的特点, 只能估计给定解释变量的条件下被解释变量条件均值的最小二乘法, 不能完全反映被解释变量的分布特征,尤其是极值附近的重要信息被湮没了。而分位数回归模型则更能充分利用样本信息, 特别是能详尽地刻画通常被忽略的分布的尾部特征, 从而能完整呈现出成交量对各种不同水平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Koenker和Bassett(1978)提出的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的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给出行为金融学解释。

二、分位数回归模型与方法

分位数回归的分析方法最早是由Koenker和Bassett(1978)提出来的,近期Koenker和Hallock(2001)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与最小二乘法只对被解释变量条件均值的考察不同, 分位数回归方法是以加权的平均绝对误差作为目标函数对回归系数进行估计, 从而可以对不同分位的被解释变量进行考察。 在研究对象的分布呈现诸如不对称、 厚尾和截断性等异常特征时,该方法尤为有用。现对该模型和方法的主要思想作简要说明:

设yt代表被解释变量,xt代表解释变量(t=1, 2,…,n),n为样本容量。在线性模型的框架下,给定任一权重?兹(0

Vn(?茁,?兹)=■?兹■y■-x't ?茁+(1-?兹)■y■-x't ?茁

(1)

(1)式即为以?兹为权重的加权平均绝对误差。若?兹小于(大于)0.5,则目标函数正误差所占权重小(大),而负误差所占权重大(小),此时分位数位于条件分配的左边(右边);当?兹=0.5时,正负误差所占权重相等,所估计的模型即为第0.5个分位数(中位数)回归模型。估计第?兹个分位数的参数估计值?茁(■)就是使目标函数Vn(?茁,?兹)最小化。因此,分位数回归方法是建立在“最小一乘估计(LEA)”思想之上的。使目标函数Vn(?茁,?兹)最小化的一阶条件为:

■■x■?兹-I■=0 (2)

其中,I为示性函数(Indicator Function),其取值范围为:

I■=1 y■-x't ?茁

在实际运用中,一般利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上述一阶条件进行求解即可以得到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茁(■)。

在大样本条件下,为了证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茁(■)满足一致性(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需对模型做适当的假设:

P[?茁(■)?茁(?兹)]=1 (4)

■[?茁(■)-?茁(?兹)]A≈N(0,∧?兹) (5)

其中,∧?兹=?兹(1-?兹)-Ex■x't fe(?兹)|x(0)■E(x■

x't)-Ex■x't fe(?兹)|x(0)■,fe(?兹)|x是误差项e(?兹)的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三、数据及其平稳性检验

(一)数据及变量设置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数据库(CCFR),所取样本为上海证券交易所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4月24日上证综合指数(SSEC)每日收盘价及成交量的资料,在剔除缺省数据以保持样本的连续性以后,共有1988个交易日的数据。

在本文中, 笔者以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关系来刻画中国股市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其中收益率是将每日收盘指数取对数后,前后两期相减得到的,成交量由原始数据直接取对数得到:

Rt=100 log(p■■/p■■) (6)

Vt=log(qt) (7)

p■■为指数在t日的收盘价,qt为指数在t日的成交量。

(二)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平稳性检验

图1显示了上证指数日收益率(%)和交易量的基本统计特征。偏度系数表明,上证指数收益率的分布带有轻微的左偏现象,而成交量序列的分布则表现出明显的右偏现象。两序列的峰态系数都比较大(远大于3),表明上证指数收益率和成交量具有显著的肥尾特征。此外,Jarque-Bera统计量的值表明,两个序列都不服从正态分布。

此外,由于本文运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了避免伪回归现象的发生,在对所设定模型进行估计之前,有必要先对收益率及成交量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分别采用PP(Philips-perron)和传统ADF(Augmented Dichey-Fuller)两种方法进行检验,详细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收益率和成交量序列均不含单位根,因此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不会产生伪回归的问题。

四、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

我们在实证分析中以上证指数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成交量为解释变量,两序列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尽管通过了单位根检验,但是成交量序列仍然存在一定的增长趋势,这反映了随着我国股市的发展与成熟,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及配股等政策的效果。在此,采用非参数Kernel回归过程来消除这种趋势的影响,从而得到调整后的交易量。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建立如下的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模型:

Rt=?琢1+?茁1×Vt+?着t (最小二乘法模型,OLS)

R?兹 t=?琢?兹+?茁?兹 ×Vt+?着t (分位数回归模型,QR) (8)

其中,?兹(0

表2和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的分位数得到的估计结果不同。 除了20%、25%和30%分位以外, 其他分位数上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回归系数以及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回归系数均在1%(或10%)水平下显著异于零,但参数估计值有明显的正负差异。为了便于比较, 笔者将上述分位数回归的斜率估计值用图3表示。由图3可知,估计值由1%分位下的-0.0004778到99%分位下的0.0004469,整体上呈现出先负后正的趋势。总体而言,上海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呈正相关关系,成交量的增加往往伴随着股票价格的上涨;而成交量的萎缩则伴随着股票价格下跌。然而在左尾处,这种关系产生了扭曲,此时收益率与成交量负相关,成交量的增加反而导致价格的下跌。

此外, 以估计值由负值转为正值的25%分位(估计值为0.00000763)为转折点,收益率的绝对值在前面部分呈下降趋势,后面部分则呈现出上升趋势。当越接近于收益率的两端点时,上证指数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关系越为强烈(如在1%~5%和95%~99%分位处),而随着收益率向中间分位靠近,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关系虽然依然明显,但是显著地弱化。上证指数中的这种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基本与Ying(1966)提出的价格上涨通常与较高的成交量相对应的观点相一致,同时,总体上呈现出Karpoff(1987)提出的V形关系,但不是以零收益率而是以25%分位点处的0.00000763为对称轴的非对称V形状,如图4所示。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沪深股市自1996年12月16日开始实行股价涨跌停板制度,对沪深股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国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的关系在尾部出现扭曲。当股市大幅度下跌时,投资者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会选择尽快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从而在收益率的左尾处出现成交量增大的异常现象。(2)在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着“势头效应”的心理,当股价大幅度上涨时,由于“势头效应”心理的影响,投资者认为股价在未来的时间还将进一步继续上涨,且这种心理随着收益率的增大而变得更加过度自信与乐观,于是投资者必将买进并持有股票,在收益率的右尾处出现成交量非常大的异常现象。(3)我国股市投资者中存在显著的“羊群效应”,即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相互交流的人群的思维常常非常的相似, 人们的决策常常走向一致。在股价大幅度上涨或下跌时,一旦有部分投资者买入股票或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其他投资者也会纷纷采取相同的行为,买入股票或卖出手中股票, 从而使收益率尾端出现成交量非常大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说明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分位数回归之间的差异,表4给出了运用OLS方法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所得到的上证指数收益率与成交量回归结果的比较。由表4可以看出,基于OLS回归所得到的结果是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基于分位数回归所得的结果为:随着收益率的增大,其与成交量的相关性呈现先负后正的动态特征。在股市大幅度下跌时,成交量非常大,随着股市行情转好,成交量慢慢减少,直到25%分位点处,此后,收益率与成交量表现出愈加强烈的正相关关系。在右尾处,运用OLS方法与分位数回归得到的参数估计值虽然符号相同,但是并不相等(OLS方法得到的斜率估计值为0.000038;而在99%分位点处,分位数回归得到的斜率估计值为0.0004469)。OLS方法只能刻画出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平均关系,而可能低估或者高估在不同情况下二者的真实关系。

五、结论

与传统的计量方法不同,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对上证指数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收益率水平下的量价关系。在收益率的左端,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收益率的右端,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这种现象反映出中国股市投资者中普遍存在着“羊群效应”。具体而言,当股市大幅下跌时,投资者为避免损失会尽快卖出手中持有的股票,而“羊群效应”使投资者出现集体恐慌,从而大量地抛售股票,进而加速股票价格下跌;当股市大幅上涨时,由于“势头效应”心理的影响,投资者认为股价在未来的时间里还将进一步上涨,且这种心理随着收益率的增大而变得更加过度自信与乐观,于是投资者必将大量买进股票,其他投资者在“羊群效应”下,也采取同样的行为,因此,在收益率的右尾处也出现成交量非常大的异常现象,并推动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此外,通过对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与分位数回归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OLS只能反映出股市收益率与成交量之间的平均关系, 其往往低估或高估两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因此难以传达有效的市场信息,也不能真实刻画出投资者在股市中的交易行为。

参考文献:

[1]Koenker R, Bassett G W. Regression quantiles[J]. Econometrica, 1978,46:33-50.

[2]Karpoff,J. M.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ce changes and trading volume:a survey[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7,22:109-126.

[3]Chen Guomeng,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stock returns,trading volume and volatility[J]. The Financial Review,2001,38:153-174.

[4]Lee Bong-Soo,Oliver M. Rui,The dynamic relation between stock returns and trading volume:Domestic and cross-country evidence[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2,26:51-78.

[5]Koenker R,Orey D. Computing regression quantiles[J]. Applied Statistics,1993,43:410-414.

[6]Bassett G,Chen H. Quantile style:return-based attribution using regression quantiles[J]. Empirical Economics,2001,26:7-40.

[7]庄家彰,管中闵. 台湾与美国股市量价关系的分量回归分析[J]. 经济论文,2005(33):379-404.

[8]封福育. 我国沪深股市量价关系实证分析――基于分位数回归估计[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6):75-79.

篇2

一.音读:疏通―感受

诵读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初高中语文教学标准都提出要“诵读古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的要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先生读书自得其乐,课堂人声鼎沸就是古代私塾诵读教学的真实写照。我国古代诗歌讲究平仄、押韵,格律要求很严。每首诗读来琅琅上口,极富音乐感。古人写诗作文讲究词藻、修辞、韵律和节奏,对仗工整,词丽景美,给人清新之感。无论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诗和音乐总是连在一起的。读着,吟着,会把人引入忘我的境地,陶醉在其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琵琶声音的描绘,它使人感受到“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美,清脆圆润;又使人感到如同“间关莺语花底滑”似的美,婉转流畅;还使人感到如同“铁骑突出刀枪鸣”似的美,激越雄浑。这样的作品适宜于声情并茂地朗读,朗读时把握好语音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并且在诵读时倾注自己的感情。通过朗读,使学生体味到古诗文的音韵美,从而达到激发审美情趣的目的。

音读可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义,读懂诗歌内容。例如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湘夫人》的教学:本课生字词很多,文化常识也很多,可要求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先正音,初步感知诗文,再朗读。第二、范读课文, 进入语境。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作品语言的魅力,进入特定的语境。对于李白《将进酒》的教学来说,读就是打开这首诗的钥匙。教师范读,学生可迅速进入跌宕起伏的语境。第三、放声朗读,表情达意。在疏通文意和教师范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感受作品的语言节奏,掌握诗歌的节拍、用韵特点,进而领悟其有的韵律感和音乐美。以《将进酒》为例,学生通过大声朗读,因声求气,就会从跌宕起伏的语气里读出李白的“悲伤――欢乐――激愤――狂放”。而这样的感受为赏析诗歌的各个阶段扫清了障碍。

二.意读:意象―意境

音读要求我们“识字”,即正确理解字义、词义。更要注意的是对古典诗歌中常用词语特定含义的理解。意读可以帮助我们深入诗歌的特定内涵,从把握诗歌意象的基础上,读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以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为例,音读可帮助我们准确读出“藤”、“树”、“鸦”、“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而意读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读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意象。这些意象并置,组成了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就跃然纸上。有了这样的意象把握,理解和赏析诗歌就显得游刃有余了。

再以人教版必修2《涉江采芙蓉》为例,此诗选自《古诗十九首》,抒写的是妇思游子相思别离之意。我们首先可以读出“芙蓉”这个主要意象。“芙蓉”又叫莲,荷花,芙蕖、菡萏。由此可以读出以下几种意思:1.“莲”:《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纯洁的代表。2.“莲”与“怜”谐音,“莲子”的谐音是“怜子”,换成今天的话,就是 “(我)爱你”――象征男女爱慕之情。3.“芙蓉”的谐音是“夫容”,表现的是妇人对丈夫的思念。相思之意已经表达得很透彻了。再者,诗中还有其他几个意象:意象1.“涉江”,除了渡江之外,还是屈原的一部作品《楚辞・涉江》,写屈原被贬流放,暗含流浪在外之意。2.“远道”“旧乡”,也似乎暗示是外出的男子对故乡的回望。3.把“芙蓉、兰和芳草”放在一起看,容易想到的是屈原在《离骚》中,以各种香草比喻美德和高洁的品质。此时的抒情主人公也可是男性,这就拓展了“妇思游子相思别离之意”的主题。芙蓉和涉江,兰泽,芳草,远道,旧乡等意象一起组成了意境。意读帮助我们读出了诗歌的基本情感,也为我们多元解读诗歌提供了可能。

三.赏读:手法―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诗歌学习还有这样的要求:“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因此,了解学习诗歌的手法,赏析其表达效果应当成为高中生的学习目标。由此,“情读”成为我们进一步赏析诗歌的必经之路。常见的诗歌表达技巧有赋比兴、衬托、对比、悬想、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掌握这些手法,对于我们赏析诗歌甚至是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而这些手法的浮现必然借助于我们细读和品读。

以杜甫《月夜》(今夜~州月)为例,通过朗读我们发现:诗人从对方设想,写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诗人自己“独看”长安之月而忆~州已尽在其中,写妻子心焦丈夫,正是诗人牵挂妻子,这样思亲之情抒发得更为深沉,更为曲折,全诗都运用悬想的手法。又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情读我们得知这里诗人写故乡兄弟们因佳节缺少一人未能完全团聚而遗憾,其实这也正是诗人的遗憾;故乡的兄弟思念自己,也正是自己渴念着故乡的兄弟们。这里的悬想,使得普通的思乡之情抒发得曲折有致,也更为浓烈。由此我们看出,诗歌通过悬想的手法“把同一性质的忧愁,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不但使诗中的思念之情成倍的增长了,而且情感表达得更曲折有致,更含蓄蕴藉了。这就是赏读的魅力所在:可以让我们在简洁的文字中感受委婉含蓄的情感,发现摇曳多姿的精彩。

四.理读:背景―特点―价值

“音读――意读――赏读”都可依托诗歌的文本本身来完成,我们甚至可以借助主观感受、生活体验去帮助诵读、理解诗歌。而很多诗歌作品,应该深入探究其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其生活的环境和时代,“知人论世”,由背景出发,赏析特点,发掘价值,进入“理读”阶段。

以上文的《涉江采芙蓉》为例,我们通过知人论世,发现《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桓灵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故而,这首诗中不仅有诗人对抒情主人公真诚的理解与同情,更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凸显了诗人的哲学思考。通过理读,我们发现此诗作者以及《古诗十九首》其他作者也多以“女性口吻”来着笔,而这正是此类诗歌的特点所在――朴素情感中蕴藉了深远的哲思。

又如对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理读,发现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题壁诗”。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题壁诗。盛唐如王维、崔颢、王昌龄、李白、杜甫、高适等都有题壁诗,常建也是题壁诗的常客,《题破山寺后禅院》更是题壁诗中的翘楚。古今各种唐诗选本,大多录入此诗。由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本身之外,获得了题壁传统的文学和文化的价值。

篇3

没有找到画家,找到了画,该是一种意外的发现。从那时起,一个绰约的意象,出现在我的诗中。在那以前,我当然早见过莲,但睁开的只是睫瓣,不是心瓣。而莲,当然也不曾向我展现它的灵魂。在那以前,我是纳西塞斯,心中供的是一朵水仙,水中映的也是一朵水仙。那年十月,那朵自恋死了,心田空廓者久之,演成数丛沙草,万顷江田。那天,苍茫告退,嘉祥滋生,水中的倒影是水上的华美和冷峻。

对一位诗人来说,发现一个新意象,等于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中,泛起一闪尚待命名的光辉。一位诗人,一生也只追求几个心中的意象而已。塞尚的苹果是冷的,凡・高的向日葵是热的,我的莲既冷且热。宛在水中央,莲在清凉的琉璃中擎一枝炽烈的红焰,不远不近,若即若离,宛在梦中央。莲有许多小名,许多美得凄楚的联想。对我而言,莲的小名应为水仙,水生的花没有比它更为飘逸,更富灵气的了。一花一世界,没有什么花比莲更自成世界的了。对我而言,莲是美、爱和神的综合象征。“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方面的联想太多了。由于水生,它令人联想起巫峡和洛水,联想起华清池的“芙蓉如面”,联想起来自水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无,忽焉如有,恍兮忽兮,令人神移,正是东方女孩的含蓄。至于宗教,则莲即是怜。莲经,莲台,莲邦,莲宗,何一非莲?艺术,爱情,宗教,到了顶点,实在只是一种境界,今乃皆备于莲一身。

自从那天起,莲在我的心田,抽出一枝静的意象,净的意象。如果我是作曲家,我必然以莲为主题,写一首交响诗,题名《莲池的黄昏》。我将以甜甜的木箫奏莲的清芬,以细碎的钢琴敲出点水的蜻蜓,以低沉的巴松吹叶底群蛙的白腹。最后,釜形大铜鼓上隐隐滚过“芙蓉塘外有轻雷”的意境,小提琴的弦上抖落凄清的,湿漓漓的,水鬼们的啾啾。

莲是有人性有神灵的植物。无论是“雨红蕖冉冉香”或是“门外野风开白莲”,都有一种飘然不群的风范和情操。移情作用,于莲最为见效。立在荷塘草岸,凝神相望,眸动念转,一瞬间,踏我履者是莲,拔田田之间,亭亭临风者是我。岸上和水中,不复可分,我似乎超越了物我的界限,更超越了时空。有过这种经验,你便会感觉,莲也有一种轮回。凤凰以五百年为一周期,司马迁以为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五百岁而意在己,不也是一种周期性的感觉?莲以一暑为一轮回,莲花藏世界,以一花为一完整的宇宙。“菡萏香销翠叶残”,死去的只是皎白酡红的瓣和擎雨迎风的叶,不死的是莲,是那种古典的自给自足和宗教的静谧,是那种不可磨灭的美的形象。情人死了,爱情常在。庙宇倾颓,神明常在。芬芳谢了,窈窕萎了,而美不朽。你会感觉,今年的莲即去年的莲。

莲是神的臂,自池底的淤泥中升起,向我招手。一座莲池藏多少复瓣的谜?风自南来,掀多少页古典主义?莲在现代,莲在唐代,莲在江南,莲在大贝湖畔。莲无所不在!

周敦颐说莲是君子,出污泥而不染。莲岂止是君子?即莲,即人,即神。神在,则污泥莫非净土,则莲盏皆光,荷掌可握世界。

(摘自《中国文学阅读与赏析》,有删改)

【赏析】

本文写莲,语言灵动、精致、典雅。

文章着重描写的是由莲生发的各种奇思妙想。作者从一次寻访写起,寻人未遇,却意外发现了雨中红莲的豪艳凄清。在作者心目中,莲的小名是水仙,触目所见是水仙,心中是水仙。水仙的特点是飘逸,有灵气。可这次,诗人心中有了一个新的意象,这个莲,形象上,风姿“绰约”;在水上,“华美”“冷峻”;与塞尚、凡・高名画中的意象相比,“既冷且热”。莲还是美、爱、神的综合象征:其美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玫瑰的爽朗,是赧然羞怯的,让人想到爱情,想到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爱情篇章……

作者先叙后议,简略记述了寻访所见后就展开联想。跟随作者,我们感受了西方文化的特点,领略了东方文化的神韵;我们在古诗中流连,在禅宗里品味。作者又多用对比,用以前心中的莲的意象和现在心中莲的意象对比,用塞尚笔下苹果的冷、凡・高的向日葵的热与莲的“既冷且热”相比,莲的意象特点更为突出。

面对小莲池畔,作者只觉“豪艳之中别有一派凄清”,可谓难舍难分、莲人合一;古诗“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中“莲子”即“恋子”,可见“莲”本有“恋”之意。显然,本文从题目到内容表达的无不是诗人对“莲”及其品质的无比爱恋。

在诗人的激情涌动下,诗人带给人的是如幻似真的朦胧之境,是含羞带娇的清丽媚人之象。若非诗人心血凝成,焉能让人如痴如醉?

篇4

头韵在英语里称为Alliteration,它源于拉丁语alliteratio,意为repetition of the same letter(重复使用同一字母)。头韵又叫initial rhyme,或head rhyme,是指两个单词或两个单词以上的首字母相同,形成悦耳的读音。头韵其实是一种古老的语音修辞手法,是古英语诗歌中的主要押韵形式。沿用到现在,它变成了可用于各种体裁作品的修辞格,其主要修辞作用是增强语言的节奏感,此外还用于仿拟许多事物的声响,以使语言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最常见的押头韵的短语有:first and foremost(首先)、(with)might and main (尽全力地)、saints and sinners (圣人与罪人)、now and never(机不可失,时不再来)、deep in debt(债台高筑)、(in)weal and (or) woe(无论是福还是祸)。又如彭斯的My love is like red red rose,三个r字母连读,音韵之美,不可名状。还有,爱伦坡的What it utters is its only stock and store(他说的都是陈词滥调)、莎士比亚的crafty confusion(装糊涂)、拜伦的fair forms(好身材)。王尔德认为,人应该“淳朴而深奥”pure profundity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很好的头韵例子。

2. 头韵的结构特征

《韦氏新大学辞典》里对于头韵的解释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邻近的词或音节中,通常为起首辅音的重复”。范家材(1992:201)也在他的《英语修辞赏析》一书中认为这个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允当。但是从以下一些实例可以看出,这个定义本身也并不全面。具体来说,头韵的格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词首元音的重复:其重复的部分不是元音而是元音字母,并且这些元音字母发音可有所不同。

As many as 15,000 doctors now rely on cosmetic surgery for a fair chunk of their income-and they are allowed to advertise aggressively.

目前多达1.5万名医生依靠整容手术赚取相当丰厚的收入,而且他们还可以大肆做广告。

2)词首辅音的重复:是头韵最常见的一种格式,也通常是人们理解和使用它时的常用意义。

The preyful princess pierced and pricked a pretty pleasing pricket;

Some say a sore; but not a sore, till now made sore with slooting...

(William Shakespeare: Love’s Labour’s Lost)

公主一箭鹿身亡;昔日矫健今负伤……

A fair face hides a foul heart. 面善心恶、笑里藏刀。

Wish all you safe and sound. 祝大家平平安安。

3) 词首辅音连缀的重复:辅音连缀即辅音组合的重复,也称“辅音丛(consonant cluster)重复”(王宗炎,《英语应用语言学词典》,1998:14)。如:

Spare the rod, and spoil the child.(English proverb)玉不琢,不成器。

Plenty is no plague. 多多益善。

Everything in her house is always spick and span.她的房子总是收拾得非常整洁。

4) 词首音节的重复:即重复部分不仅仅是辅音,而且辅音后带上了相同的元音,使毗邻的若干词的词首有一个或数个音节相同(文军,《英语修辞格词典》,1992:188)。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English proverb) 岁月不饶人。

This show is produced by one of my male producers who grew up in love with bats and balls and bases.

5) 词中或词尾出现辅音重复:alliteration不仅只出现在词首,还可在词中或词尾。如:

The moan of doves in immemorial elms,

And murmuring of innumerable bees. (Alfred Tennyson: The princess)

古老的榆木林中鸽子的呢喃,还有成群飞舞的蜜蜂的嗡嗡声。

除了moan和murmuring重复首音节中的/m/之外,在immemorial的第二、三个音节,innumerable的第三个音节以及elms词尾都有/m/的重复。

3.头韵的修辞效果

英语的alliteration作为一个重要的语音辞格见于诗歌、散文、谚语、警句、广告、书名或报刊标题中等,当今的英美报刊上可以俯拾。运用在不同的文体中,alliteration会起着不同的修辞效果。

头韵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生动性。在古诗中使用非常频繁。如:“Nothing is as beautiful as spring- when weeds, in wheels, shoot long and love and lush...”看后顿让人觉得眼前一片春意。又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古诗十九首)

Green grows the grass upon the bank,

The willow-shoots are long and lank,(HerbertA.Giles译)

运用在散文中可以来表达叠词的“增义”或“强义”语意,翻译起来也是如此。

My clothes are neat and clean,but my father’s were worn and torn。(现在我的衣服干干净净,但过去我父亲却穿得破破烂烂。)

同样,英语韵律的句子读来朗朗上口,在成语和谚语中头韵比比皆是。例如:“Time tries truth.”“Live and learn.”“No sweet without sweat.” “Through thick and thin” 等谚语都是寓意深刻。

在标题或文章名中,使用头韵容易唤起读者好奇心,将他们引入文章中。如William Shakespeare的Love’s Labour’s Lost这部戏剧名,简单的三个开头音相同的单词便把莎士比亚这部戏剧主题-爱情(love)、情节发展方式-剧中人追求爱情付出的努力(labor)和结尾-失败(lost)巧妙地呈现出来。又如:《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一课的课文标题引用了一则广告语“Big Bucks the Easy Way”。“buck”是美国英语俚语“dollar”之意,而“big buck”即我们常说的美钞。“Big Bucks the Easy Way(轻轻松松赚大钱)”中重复的是爆破音 /b/, 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令人难忘。

在广告中使用头韵看起来醒目,读起来悦耳。另外,某些音位的组合所具有的特定联想意义能体现语言与事物的有机联系和内在和谐。例如:Clean and clear(可伶可俐)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少女护肤品牌,一听上去眼前会立刻出现聪明伶俐的小女生形象,不得不称赞头韵使用之妙。还有如:“First come, first cut.(先来先理)”,一看就让人明白是理发店广告,并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说明了服务宗旨。下面这则是外资企业出口产品博览会的广告:“Export fair set for foreign-funded firms.”7个词中有5个(fair, for , foreign, funded, firms)互押头韵。听起来好像是博览会在客气地迎接众多外资企业。

4.结语

头韵是英语语音修辞手段之一,它蕴含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整齐美,使得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本文从头韵的定义、结构特征、修辞效果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能让读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修辞之美,英语之美。

参考文献:

[1]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黄任. 英语修辞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李荫华.大学英语BOOK 4[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篇5

一、精心配曲抓三“三”

配曲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这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于是我们把课题研究的重点确立为三个“三”:

1. 找准研究三重点

一是深入研究入选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对每一首古诗词都进行深入的赏析,在把握古诗词的意境、风格和充分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再进行谱曲;二是研究中小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可接受水平及其欣赏习惯,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尽量做到贴近而不迎合、引导而不拔高;三是研究经典校园歌曲和儿童歌曲的风格及创作规律,用以指导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2. 坚持配曲三原则

根据这三个重点,课题组确定了三条原则:一、乐曲是形式,必须服从古诗词内容的需要。二、旋律要尽量简单、简洁,非常适合中学生视唱,真正体现唱歌为语文教学服务的目的。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尽可能做到优美动听,让学生爱唱。用三原则来审视所配的乐曲,每首乐曲都基本上达到了上述要求。如用江南丝竹的韵律配的《江南春》《清明》,在一片轻歌曼舞中艺术地再现了千里江南一轴烟雨长景:啼莺、红花、绿树、水村、山郭、酒旗、楼台,无一不在烟雨中。霏霏细雨,淡淡轻烟,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优美的旋律把音节本来就十分和谐圆满的《清明》演绎得十分清新、明快,让人感到一种乡野的情趣,一种温馨的感觉。如杜甫的《春望》,曲作者大量使用后置休止符,运用凝固式的音乐语言,营造一种雕塑般的悲壮美,加深了诗歌的沉重感。用民歌调式谱写的男女声二重唱《长江三唱》(《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则有意再现了青山对峙,轻舟似箭,猛浪若奔,碧水低回的壮美、开阔的意境。《望月怀远》则用三拍子、同组音转换的方式,形成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印象派的风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舒缓绵长,体现了情深意长的感彩;中音音域,给人一种云中漫步之感。《雁门太守行》则采用进行曲形式,每个音符都像进军的鼓点,低重音体现了一种力量的积蓄,有一股随时准备爆发出来的激情。表达了一种大敌当前,将士们在寒风凛冽中同仇敌忾奔赴前线的战斗豪情。《题破山寺后禅院》运用了AB曲式、二段体的创作手法,模仿木鱼声、牧童的牧歌声、钟磬声,通过这些悦耳之声反衬寺院的寂静,表现了佛家的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空灵感。凡此种种,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3. 追求整合三重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彰显古诗词的语言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教唱,都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美。古诗的语言美,首先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原始诗歌是原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为协调劳动节奏和激发劳动热情的歌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因此,凡称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一定要暗合这种音乐美、节奏美。其次,古诗的语言美,也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多样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诗人,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因而,古诗词歌曲的旋律,更要显示出古代诗人语言的不同风格之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评论唐代大诗人、画家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诗与画能够相通就跟诗与歌能够相通一样,三者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性,如都具有色彩美、结构美、韵律美、 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词,既常常被人选作绘画的题材,又常常被人选作音乐的题材。如《阳关三叠》《春江花月夜》等。歌与诗、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视觉艺术,歌是听觉的艺术,三者的审美特征也有明显的区别。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和歌,是用语言(诗用文字,歌用旋律)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曲作者在为古诗词配曲时,必须通过音乐语言(旋律)这个媒介,去描绘古诗词的画面美,这样才能启发学生去想象、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通过古诗词歌曲的创作,用音乐语言(旋律)去再现古诗词的意境美。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写的客观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国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如杜甫的《春望》,国家残破,在诗人眼中,连盛开的花儿也会落泪,鸟儿的鸣啭也令诗人心悸。这两句诗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独特的意境美。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中,曲作者也应该十分重视并深刻领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出发,既要从一首诗的整体上去把握诗的感情,又要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感彩。

二、巧用记忆多通道

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之所以有效,还在于它符合人的记忆规律,符合心理学的原理。许多心理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中,记忆任务越明确具体,识记效果越好。任务的久暂也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识记任务越持久,记忆效果越好。识记材料变成直接操作或活动对象,效果会更好 ; 兴趣浓厚,记忆效果会更好;反之,如果对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我们在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时,利用的就是这种多通道记忆原理。让学生看、读、听、唱、舞,刺激到学生的多个感官,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

1981年2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G. 波卫尔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介绍了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记忆力与人的情绪状态密切相关。人们要从记忆深处回忆某一事物,常常取决于回忆者的心情是否与这一事物发生时的心情相一致。在记忆的过程中,人的情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情感记忆起到了自动分捡事物类型、选择适用情感的功能。在对古诗词配曲时,要特别注意到让音乐的情绪紧扣着古诗词即诗人的情绪。诗人们情动而辞发,曲作者配曲以入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披文入情与歌唱入情统一起来,达到记忆和理解的目的。如为苏轼的《江城子》配曲,就采取A+B+A的结构,准确的表达出悼念诗人亡妻“悲――喜――悲”的感情轨迹。《白马篇》则采取北方歌谣的曲调,把诗中游侠高超的武艺、爱国的精神、矫健的身姿、一往无前的气度用音乐语言作了恰当的刻画,让学生在歌唱时就有一种意气风发、激越的感觉。其余乐曲,也都做到了当婉约时则婉约,当豪放时则豪放;依词配曲,缘情传情,因人设韵。为学生的情感记忆铺路搭桥。

三、取得教学好效果

自开展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以来,学生识记古诗词的数量和速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十年来,无论是学校自行命题的考试,还是参加市区教研部门统一组织的调研考试,学生的语文成绩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古诗词默写几乎是一网打尽。2002-2010年中考,参加《古诗新唱》实验的学校(班级)初三学生语文毕业成绩人平均分均突破500分(标准分),名列罗湖区前茅。古诗词记忆难的问题在这些学校已经基本解决。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中学古诗词歌识实验的核心是“歌”,这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记忆本来是艰苦的,但这一“歌”,就好比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让古诗词搭上了音乐的快车,让跋涉者(学生)享受到车船的便利,使得辛苦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尤其是本来喜欢唱歌的学生,更是乐在其中,乐此不疲。有位学生在《周记》里线这样写到:“我们的语文老师真有办法,把我们平时最头疼的古诗词背诵用歌唱的方式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这真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要是把文言文也配上曲就更好了。”另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谁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依我看,我们学习古诗词是‘书山有路歌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河北师大文学院专门从事“中国古代歌诗艺术再生产现状研究”的仇海平教授两次撰文高度评价我校的“古诗新唱”课题。他说:“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音乐,为古诗词赋予歌唱艺术生命,让学生在音乐中识记作品、感受作品,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意境,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仇海平教授特别推崇我创作的古诗词歌曲《木兰诗》,他这样评价:“借助音乐传播文化,是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益探索。古诗词歌曲校园化创作有其特殊的创作要求:既要体现原作的古典意蕴,同时又要满足学生这一特殊受众群体的接受习惯,要在古典与时尚、高雅与通俗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杨建华《木兰诗》曲风清新活泼,饶有风味,旋律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是较为成功的一例。”

四、十年磨剑不寻常

本课题从2001年秋季新教材使用、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起开展研究,正好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光阴,在惠及一届又一届的学子的同时,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在进步,从一级升为高级,从青年步入中年,从不惑到知天命,是真正的“十年磨一剑”。回首十年实验研究过程,本课题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深化创作阶段:(2001年9月―2005年3月)完成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全部配曲工作,对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进行深入赏析,在充分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把诗词加工成学生喜闻乐唱的歌曲。具体做法又分为:

1.“拿来”。新教材中有不少古典诗词已经被著名作曲家谱成了曲广为传唱,如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直接拿来教唱。

2. 套用。将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曲)直接套在相应的古诗词上,如将《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套上《彩云归》的曲子,意境和风格都十分协调。这种“套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深思熟虑之后的再创作。如李叔同的《送别》套用的就是一首美国歌曲,这首曲子原先在美国并不出名,但经李叔同套用之后立刻风靡全国,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均引用了这首歌曲作其背景音乐。

3. 创作。这是本课题组最主要的工程,也是本课题成败的关键。由擅长作曲的音乐教师和爱好音乐的语文教师将其中大量的诗词谱上曲。

(二)实验与推广阶段:(2005年9月―2010年4月)以松泉中学为中心,先在罗湖区部分中小学推广;巩固湖北省黄石市、贵州省铜仁地区两个大的实验基地,支持西宁十二中实验基地。加强与全国各地零星实验教师的联系,争取在区教育局的支持下,在罗湖区中小学校较大面积地推广,向全市中小学辐射。

(三)课题结题阶段:(10年10月),撰写结题报告、论文;出版《古诗新唱――中小学古诗词歌曲集》。

篇6

关键词:小升初;平稳过渡;衔接策略;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1-0069-02

《语文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小学、初中两个阶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作为中学的起始年级,初一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过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将来,在教学内容上要减缓坡度,增进衔接,在逐渐渗透与铺垫中层层推进,变"突变"为"渐变",在"渐变"中实现"无缝"衔接和平稳过渡。

1 "小升初"知识衔接的策略

"小升初"过渡期指的是初一上学期,刚踏入初中大门,学生对面全新的学习内容,会有诸多的不适应,而他们在心理、学习上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必须借助教师的帮助、引导来完成"小升初"的转变。教师可巧妙运用以下策略来加强"小升初"学生的知识衔接。

1.1 梳理小学、初中阶段教学内容,建构有效教学。如果我们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不顾教育的连续性原则,只是就课文讲课文,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只会越忙越乱,事倍功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材之间,存在较大跨度、空白、断层,而各种实验教材各有侧重,因而教师不能只关注本学段教学,不能只局限当地使用的教材,要博采众长,梳理教材内容,建构有效教学。

例如北师大教材第一单元"童年梦痕",可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活动"我的成长册",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告别童年"单元,人教版的选自《城南旧事》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我长大了》进行补充、建构。第二单元"秋日撷英"中,《山行》在小学四年级就学过,教师应将重点放在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以及与其它诗歌对比阅读上。第三单元,"亲情歌吟"可结合苏教版的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也补充人教版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祖父的园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只有把学习内容梳理清晰,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学生学习才具有连贯性、条理性。

1.2 借小学的知识考查初中要求的能力,温故知新。我校采用入校摸底考试来了解初一新生的知识水平, 例如"把句子改写得充满诗情画意"这类题目,考的是小学的内容,要求却是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能力的衔接初露端倪。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在日常教学中对小学诗文复习,可以是应用性填空,如刘禹锡在《望洞庭》中,巧妙设喻,写遥望湖中青山的独特感受的句子" ";可以是按要求写诗句,如写出送别的诗句、蕴含哲理的诗句、表现雄心壮志的诗句。对现代文复习,可以是为学过的伟大人物,像霍金、诺贝尔、司马迁、郑成功写一段人物介绍,写一段颁奖词等等,用这种方法复习旧知识形成新能力,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语文学习的重点。

1.3 过渡期课堂教学应放慢脚步,适当降低难度。初一新生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法,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第一单元"童年梦痕"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展开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品味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童年不同样",体会纯真、美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才是这一时期的重点。

1.4 比照、分析、寻找中小学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完善。从六年级到初一,从一个学段结束到高一学段的开始,教材衔接上有不少空白。例如小学教材注重诗词、名言警句的积累,每一单元都有诵读欣赏,突出博闻强记,而中学教材这方面显得薄弱。小学只有少量的浅显文言文,初中则出现文言文单元,篇幅、难度陡增。小学淡化了语法知识、写作手法,而中学对这些都有要求,尤其是文言文学习,像词类活用、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省略句必须要有一定语法知识基础。教师通过分析,寻找小学、初中教材衔接上的空白,进行补充,使"小升初"知识链接更完善。

1.5 开展班级读书会,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阅读量大的学生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在起始年级,培养学生阅读习惯非常重要。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与监督,通过上展示课, 让学生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分析人物……体验读书的快乐,在阅读的启示和质疑中获得语文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积极开展"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在活动中爱上语文。

2 中小学语文衔接的内容

了解了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差异,掌握了过渡期行之有效的措施,那么,我们具体应给孩子教些什么,来把他们领入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呢?

2.1 现代文教学方面。小学课文以记叙文为主,突出"趣",初中课文加入了科学性强的说明文和逻辑性强的议论文,突出"理"。小学课文短,较长的《卢沟桥的烽火》也才800多字,而初中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2000多字,跨度大,台阶高。在初一上学期,我们要补充现代文阅读,来联通中小学课堂。

阅读当代名家名篇,尤其是选入各类教材的美文是个不错的方法,像曹文轩、黄蓓佳、林海音的作品被选入不同小学教材。而赵丽宏的《为你打开一扇门》《旷野的微光》《雨中》《顶碗少年》《学步》《山雨》等30多篇作品入选不同的实验教材,周国平的《人生寓言》《内在生命的伟大》、林清玄的《桃花心木》《黄金鼠》、肖复兴的《母亲》、毕淑敏的《孝心无价》《母狼的智慧》、秦文君的《男生贾里》选段、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也出现在不同的教材中。我们应加以筛选,指导学生阅读美文、陶冶情操,又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洞察世间百态,可谓一举多得。

品析现当代诗歌,可以是"五四"时期徐志摩、郭沫若的新诗,可以是冰心、王宜振、金波的儿童诗,也可以余光中、席慕容的乡愁诗,也可以是舒婷、汪国真的朦胧诗。

关注热门话题文章,如低碳生活、纳米材料、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气象现象……由此来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初中现代文阅读更强调自己的情感体验,侧重分析和理解,多加了赏析要求,教师要让学生多读多想多表达,教给学生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在语法知识方面,要系统的学习词类划分、句子成分划分,这两点都是为文言文学习做准备。

2.2 文言诗文教学。 古诗词学习方面,搜集整理诗文名句,印发给学生,督促背诵,还可补充不同版本的六年级或初一教材所选的诗词名篇,如《诗经・采薇》(节选),《木兰诗》,《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操的《龟虽寿》,崔颢的《黄鹤楼》,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辛弃疾的《破阵子》,纳兰性德的《长相思》,赵翼的《论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等。这些都是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必备的古诗词,而北师大教材没有安排。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头戏,在北师大版初一上册安排了四篇,其中《童区寄传》、《李寄》难度大,下册六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难度,而《送东阳马生序》特别难。我又查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小学课本,觉得小学毕业生的文言文基础太薄弱,我们必须要补充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减缓学习的坡度。可从学生熟悉的故事性强、短小精悍的作品着手,以下是我搜集的备选篇目:《滥竽充数》、《画蛇添足》、《矛与盾》、《鹬蚌相争》等寓言故事。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关尹子教射》,选自《史记》的《四面楚歌》,选自《世说新语》的《杨氏之子》、《周处》。柳宗元的《吾腰千钱》,韩愈的《马说》,刘禹锡的《陋室铭》,选自《资治通鉴》的《杨震暮夜却金》、《孙权劝学》,王安石《伤仲永》,清朝彭端淑的《蜀鄙二僧》。

2.3 课外阅读的指导。新课标要求一个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在145万字以上,相当于10本小学语文课本,初中阶段阅读量达到255万字,因而在初一寒假结束时,学生至少应阅读过16本相当于课本厚度的高品质的课外读物。我们可以列出一个图书单,向学生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类:《伊索寓言》、《古希腊神话故事》、《一千零一夜》

诗歌散文类:《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朱自清散文精选》、《舒婷文集》、《台湾乡愁诗选》、《泰戈尔诗选》。

科普读物:法布尔的《昆虫记》。

课程标准所列的必读书:《西游记》、《水浒传》、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斯威福特的《格列佛游记》、凡尔纳的《80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都可以推荐给初一学生。

"魔鬼字典"中对名著的定义是人人都希望自己读过,但却不愿意去读的书。的确,有些名著离我们的生活已很遥远,有些学生的阅读能力达不到而读不下去。我们有必要推荐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阅读兴趣的图书。

国内作品: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秦文君的《南生贾里》、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当代精品建议从历年"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中筛选,阅读能力较强的可推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阿来的《尘埃落定》、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国外作品: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柯南・道尔的《神探福尔摩斯》。

法国的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

52年前的经典童话----E・B・怀特的《夏洛的网》是关于友谊的故事,讲的是聪明勇敢的蜘蛛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字样,使得小猪威伯在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

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他把西方哲学史编入小说讲给孩子们听。一部《苏菲的世界》就是一部深入浅出的人类哲学史。

德国女孩安妮・弗兰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了四年,16岁死于伤寒,《安妮日记》真实记录了二战那场人类的噩梦。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C・S・路易斯所写《纳尼亚传奇》,共七册的幻想/冒险小说,在西方影响比《指环王》还大,是传世不朽名著,当有人问J・K・罗琳《哈里・波特》系列会是几本书,她回答七本,因为她读过《纳尼亚传奇》是七本,这是两套关于信仰与想象的著作,值得推荐。

课外阅读要有所收获,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不应付,不猎奇,不凑热闹,不赶时髦,静下心来沉浸在书里汲取精华。人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多记读书笔记,通过记读书笔记完成词语积累和赏析,通过记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通过记读书笔记加强概括能力。专家认为,40%的写作能力取决于阅读,通过阅读,厚积薄发,为写作储备能量。

通过对过渡期学习内容的研究、补充,我们的教学才能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既不重复做工,也不会出现疏漏,不滞后、不越位,点滴渗透、循序渐进,着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长期培养,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

参考文献

篇7

长安独客,又见西风。素月丹枫,凄然其为秋也。因调夹钟羽一解。

烟水阔。高林弄残照,晚蜩凄切。碧砧度韵,银床飘叶。衣湿桐阴露冷,采凉花,时赋秋雪。叹轻别,一襟幽事,砌蛩能说。

客思吟商还怯。怨歌长、琼壶暗缺。翠扇恩疏,红衣香褪,翻成消歇。玉骨西风,恨最恨、闲却新凉时节。楚箫咽,谁倚西楼淡月。

【前言】

《玉京秋·烟水阔》是宋代词人周密的作品。此词抒写客中秋思,应是宋亡前客居临安时作。上片从秋容、秋声、秋色几个方面绘出一幅高远而萧瑟的图景,衬托作者独客京华及相思离别的幽怨心情。下片感慨情人疏隔、前事消歇,“怨歌长、琼壶敲缺”句又不仅限于寄托离愁别恨,也隐含着长年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志的喟叹。结尾画出侧耳细听远处萧声悲咽,举头凝望朦胧淡月的主人公的幽独形象,凄寂情状不言自见。全词以描写结合抒情,呈现出一幅凄清的秋景图,有力的衬托作者内心的愁情,唤醒词人的沉思,来表现游子的孤寂,语言清丽精工,风格高秀婉雅。

【注释】

⑴玉京秋:词牌名。周密自度曲,属夹钟羽调,词咏调名本意。

⑵长安:此处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⑶夹钟羽一解:夹钟羽,一种律调。一解,一阕。

⑷“晚蜩”句: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蜩,蝉。

⑸“碧砧”句:有青苔的石砧传来有节奏的捣衣声,井旁落满枯黄的桐叶。银床,井上辘轳架。古乐府《淮南王篇》:“后园作井银作床,金瓶素绠汲寒浆。”庾肩吾《九日传宴》诗:“玉醴吹岩菊,银床落井桐。”

⑹凉花:指、芦花等秋日开放的花,此地系指芦花。陆龟蒙《早秋》诗:“早藕擎霜节,凉花束紫梢。”

⑺秋雪:指芦花,即所采之凉花。

⑻砌蛩:台阶下的蟋蟀。

⑼吟商:吟咏秋天。商,五音之一,《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

⑽琼壶暗缺:敲玉壶为节拍,使壶口损缺。

⑾翠扇恩疏:由于天凉,主人已捐弃扇子。

⑿“红衣”句:古代女子有赠衣给情人以为表记的习俗;屈原《九歌·湘夫人》:“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⒀楚箫咽:相传为李白所写《忆秦娥》词:“箫声咽,秦娥楚断秦楼月。”

⒁谁倚:各本作“谁寄”,此从《词综》卷十九、知不足斋丛书本《苹洲渔笛谱》。

【翻译】

轻烟迷蒙江天寥廓,一缕夕阳的余光,在林梢处暂歇,宛如玩弄暮色。晚蝉的叫声悲凉呜咽。捣衣砧敲出秋声秋韵,井边处飘下梧桐的枯叶。我站在梧桐树下,任凭凉露沾湿衣鞋,采来一枝芦花,不时吟咏这白茫茫的芦花似雪。感叹与她轻易离别,满腔的幽怨和哀痛,只有台阶下的蟋蟀替我诉说。

客居中吟咏着秋天,只觉得心情寒怯。我长歌当哭,暗中竟把玉壶敲缺。如同夏日的团扇已被捐弃抛撇,如同鲜艳的荷花枯萎凋谢,一切芳景都已消歇。我在萧瑟的秋风中傲然独立,心中无比怨恨,白白虚度了这清凉的时节。远处传来箫声悲咽,是谁在凭倚西楼侧耳倾听,身上披着一层淡月。

【赏析】

这首词先是用了大量描写。一派水天空阔、苍茫无际的寥廓景象,尽收笔底,展示了一幅广阔的背景,然后收近,写秋日妇女洗衣的景象。上片写景,由远至近。首句“烟水阔”,从远大处落笔,视野开扩,展现出辽阔苍茫的天景色。

“高林”以下四句,景物渐渐拉近,仰观俯视,颇有声色。夕阳西下,高树摇风,一个“弄”字,气势全出。树上的哀蝉,已是“病翼经秋”,叫声凄切婉转。寓情于景,境殊依黯。“高林”句意工句稳,是声色兼胜之笔。捣衣石著一“碧”字,青苔绿水,都在眼中,石井栏称为“银床”,极见洁净清朗,耳闻度韵,目见“飘叶”。这四句,色彩冷淡,声响凄清,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湖天秋暮图。在这背景下,“衣湿”二句才出现了感怀秋伤的人。桐阴久立,寒露沾衣,时已由暮入夜,不由得词人心绪翻滚。“采凉花,时赋秋雪”,颇似方岳的“黯西风,吹老满汀新雪”(《齐天乐》)。

张炎的“折芦花赠远,零落一身秋”,命意相近,却更为精微。向来诗词里一见到芦花,自然就联想到《诗经》中所言的“秋水伊人”。这就自然地引入了别恨。“叹轻别”,追悔畴昔的离别,慨叹现时的相见无期。阶下蟋蟀泣诉低呜,仿佛替人传出满怀的幽怨。

以下紧接别恨作进一步的倾诉。“客思”二句,极写胸怀郁结之状,秋声商调凄楚徘徊,以至不能自胜,反复吟唱中不觉敲缺了唾壶,足见心中之愁苦。草窗用在歇拍处,上承“幽事”,不必说明,意已反透。“客思吟商还怯”,紧承“砌蛩”,是将词人的乡思与秋虫的清吟打并一起的手法。“怯”字很有力度。

篇8

因为宗法人伦制度的束缚,思妇在表达相思之苦时只能选择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极其压抑的方式,因而需要通过对思妇外在的行为姿态的赏析来解读她们痛苦幽微的内心世界。

一、伫立望远

“望”是一种远看的动作,久久地伫立凝望,就成了一种表达情感的姿势。从思妇的深情远望中我们触摸到的是思妇内心的寂寞与惆怅、哀怨与期许。如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女主人公久久地独立玉阶,浓重的露水浸透了罗袜,在寒气袭人的深夜,女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还在痴痴地凝望秋月。全诗不著一个“怨”字,但痴望中流露出的正是痴痴的相思幽怨。东汉徐淑写给丈夫的《答秦嘉诗》:“瞻望兮踊跃,伫立兮徘徊。思君兮感结,梦想兮容辉。”另如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有忧愁却无人倾诉,于是当皎洁的明月洒下清辉时,愁肠百结的思妇登楼望远,在月光的温情沐浴下悲叹哀伤。

二、无声流泪

用眼泪来抒泄情感是我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更是备受相思煎熬的思妇不由自主的排遣愁思的方式,且这种流泪通常是语言缺席的、无语可以倾诉的。流泪时听不到悲号,甚至听不到哽咽,情到深处,话语退位给无声的泪水。《古诗十九首》中的此类思妇形象非常突出,如《凛凛岁云暮》:“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明月何皎皎》:“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迢迢牵牛星》:“涕泣零如雨。”这种以泪写心、以形显神的方式,不仅让读者看到了女子的纤弱无助,更让读者走近了她们的心灵世界,触摸到了那种“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的伤悲。

三、月夜捣衣

思妇诗中的捣衣行为一般不指洗衣,而是指用棒槌捶打布帛,使布料绵软舒适,为缝制衣服做准备。白天忙于农活的妇人们通常在月色皎洁的秋夜,就着月光,为远在边关的征夫赶制御寒的冬衣。“捣衣”可以算是思妇相思行为中相对积极有为的一种,毕竟有实实在在的事可忙碌,有牵挂,有寄托,有期待,心里也就不会那么空落无着。最脍炙人口的莫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还有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而北宋词人贺铸在《捣练子・斜月下》中描写思妇月夜捣衣的情形则更是独辟蹊径:“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厚厚的石砧都快被捣穿了,妇人还在彻夜捣衣,不是因为勤劳贤德,实在是长夜漫漫难以入眠。可见捣衣只是妻子相思难捱、心碎肠断的心理折射。漫漫长夜,冷冷秋月,飒飒西风,瑟瑟寒霜,伴着笃笃的捣衣声,辛酸孤苦、度日如年的思妇千捶万捣的形象几乎定格为思夫的雕塑,穿越千年的时空,停驻在无数读者的心中。

四、不事梳妆

古语有言,“女为悦己者容”。在那个女性没有自我的年代,女人的一切都属于丈夫,丈夫的缺席就是生活意趣的缺席。在没有丈夫目光关注的日子里,相思就像毒草一样蔓延,荒芜整个青春的心,不事梳妆、无心打扮就是心灵苦泅在相思中的最直观的外化。最早的不事梳妆的思妇形象当推《诗经・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头发像被风吹起的蓬草一样乱糟糟也无心修饰,只因为丈夫已经不在身边,自己又为谁梳洗打扮呢?另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的《踏莎行・润玉笼绡》:“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无论是懒于画眉、迟于梳妆,还是舞裙空置、发鬓散乱,都只是相思哀怨的形象注脚。相对极端的当属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中年丧夫后的李清照整日以“日晚倦梳头”的形象,被动地面对着“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日子,这其中深隐着的分明就是一颗相思苦绝到极点,如枯似槁、万念俱灰的心啊!

五、无心劳作

相思苦痛难熬难耐,若能将内心的凄楚转化到劳作中,疲累其身而能解救其心,那无疑是淹没在相思苦海中的思妇愿意选择的,但身在此而心在彼时,那颗被思念啃噬得千疮百孔的心就无力再指引身体有效劳作了。整日采桑,结果是不能满筐;终日织布,结果是无法成匹。不是思妇们不想劳作,实在是强烈的相思折磨得她们没有办法集中心思做事。无心劳作、神思恍惚正是内心备受思念折磨的外在行为表现。《诗经・卷耳》中有精彩的描写:“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彼周行。”“采采”是状野草“盛多之貌”,同下文“不盈顷筐”形成鲜明对比,虽然野菜很茂盛,但连一浅筐也装不满,只因怀人心切,无法集中心思采摘卷耳,后来思妇索性不采了,把筐子放在路上,一心一意地思念丈夫。再如《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织女虽然整天在忙碌地织布,结果却是“不成章”,劳而无功。为什么?都是因为思念牛郎呀!唐代诗人张仲素在《春闺思》中更是直接交代了思妇劳作时心不在焉的原因:“袅袅边城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梦渔阳、思渔阳、念渔阳就是“忘采叶”的真正原因。无心劳作、织不成章、采不成筐正是相思苦痛的心灵解码。

当然,有不少男性文人所作的思妇诗是在以男女之情喻君臣恩义,在封建社会,臣子对君王的依附犹如女性对丈夫的依附,女性渴望男子的恩宠,臣子则渴望君主的恩遇,所以怀才不遇的文人们常以思妇自喻,借女性之口吻表达对君主恩遇的期待或身不逢时的苦闷。于是,文人们在表达罹难不遇的愁怨时,亦只能如诗中隐喻的思妇一样选择极其克制的幽怨含蓄的方式。

当男人们在更广阔的天地开疆辟野时,思妇的青春与爱情却被无情地搁浅,她们祈盼团聚,渴望,希求过最琐碎而又最真实的生活,但独守的空房却尘封了所有的愿望,她们注定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枕着相思度日。而当宗法人伦制度残酷地窒息了她们的喉咙,相思愁苦宣泄无着,孤独寂寞倾诉无人时,思妇只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伫立望远,或无声流泪,或月夜捣衣,或不事梳妆,或无心劳作……来无声地歌吟对远游(或远征)丈夫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相思绝唱!

参考资料:

1.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陈子展《诗经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篇9

蟋蟀,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多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触角细长。该昆虫之名除蟋蟀外,还有、吟、蛩(吟蛩、寒蛩、斗蛩)、促织、趣织(趋织)、蜻}、^孙等,俗名也称蛐蛐儿。古往今来,世人对蟋蟀似乎有着独特的情感寄托,它总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万缕千丝的关系,在蟋蟀的身上融入了无数文人的文化情怀。

一、 蟋蟀――从自然界中的昆虫走向审美意象

“蟋蟀”最早出现在《诗经・豳风・七月》中,“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段文字着重写昆虫以反映季节的变化,由蟋蟀依人写到寒之将至,先民们从昆虫的活动中感知季节、安排农事。但诗歌本身是反映奴隶受贵族压迫,虽终岁辛劳,却依然饥寒交迫。“蟋蟀”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只是人们自然生活场景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诗经・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蟋蟀在堂,岁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车其休。”诗中以蟋蟀起兴,感叹岁月飞逝,而时光易逝的感慨则来自于蟋蟀自野入堂这一自然现象。如此,蟋蟀这一随季节出没的昆虫便被赋予了人文色彩。

蟋蟀文学内涵的产生,与《诗经・唐风・蟋蟀》有关,但更明显地体现在宋玉的作品《九辩》中。“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作品中,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失意贫士的悲凉内心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幽静的深夜中哀婉的鸣叫声,越发显得孤单凄凉,自此,蟋蟀的悲秋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个长期传统。蟋蟀鸣而天下知秋,“悲秋”现象使得古代吟颂蟋蟀的诗人大多无法摆脱这一审美移情心理。

“蟋蟀”在《古诗十九首》中出现时内涵就丰富得多了。《明月皎夜光》之七“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诗文中的“促织”指的就是蟋蟀。诗歌以悲秋起兴,从美好夜景中,抒写客中独步的忧伤,那“美好”也会变得“凄凉”。这个起兴和下文相联系,蟋蟀成为全诗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已经是一个意蕴丰富的意象。《东城高且长》之十二“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人在作品中写到“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在这里“蟋蟀”的感彩更鲜明,它会“伤局促”,成为了凝聚诗人感情的意象,具有审美价值。

后世的诗词中,蟋蟀的形象更是频频出现,成为蕴含深远的文化意象。西晋文士潘岳的《秋兴赋》、唐代李白的《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贾岛的《客思》、杜甫的《寝夜》、宋代王安石的《西风》、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杨万里的《放促织赋》、清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中,都有蟋蟀的身影,兹不赘述。

二、 古诗词中蟋蟀的文化意象内涵

蟋蟀意象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其延展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化,定型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悲秋之情。寒风乍起之时,声声哀鸣的蟋蟀更容易使人陷入莫名的悲伤中。楚人宋玉《九辩》中“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是蟋蟀悲秋的较早体现,失意的文人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小虫的哀鸣声中,更显悲凉。西晋文学家潘岳在《秋兴赋》中亦有“熠耀粲于阶闼兮,蟋蟀鸣乎轩屏”的诗句,闪亮的萤火虫和哀鸣的蟋蟀共同构成秋夜的画面。到唐代以后这类作品尤其增多,张随《蟋蟀鸣西堂赋》:“岁云秋矣,秋亦暮止。西堂寂听之时,蟋蟀寒吟之始。纷稍稍以惊节,洞阂院岫。”诗人先写随着秋季的到来,蟋蟀开始鸣叫起来,到处充满它们连续不断的鸣声。紧接着就以蟋蟀的鸣声为由头,过渡到悲愁与感叹:“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门,清韵昼动,哀音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伤而断魂。”

蟋蟀并没有感情,不懂喜怒哀乐,鸣叫是它的自然属性。只是夏去秋来,黄叶随着寒风落地,蟋蟀们的鸣声四起,总会引起多愁善感的人们的无限忧思。蟋蟀的这种感人力量,既来自于与之o密相连的季节秋天,也与蟋蟀本身有一定关系。早秋的蟋蟀,叫声清澈嘹亮,能给人以美感。但到了晚秋,蟋蟀时断时续,略带颤音的鸣声,变得有气无力,给人如泣如诉的感觉,难免让人思绪万千。

2、生命之忧。“蟋蟀”意象具有浓烈的生命意识,这在《诗经・唐风・蟋蟀》中已经凸显,这一内涵为后世作品所继承,成为蟋蟀意象的又一主流内涵。王令的《和人促织》更侧重对年华的更迭之悲。“秋虫何尔亦匆匆,何处人心与尔同。梦枕几年悬客泪,晓窗残月破西风。人思绝漠冰霜早,妇叹穷阎杼柚空。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华发满青铜。”再如王安石的《西风》:“少年不知秋,喜闻西风生。老大多感伤,畏此蟋蟀鸣。况乃舍亲友,抱病独远行。中夜卧不周,恻恻感我情。”蟋蟀的鸣声更易触动老人敏感的神经。

3、思乡之苦。独在异乡为异客,蟋蟀鸣叫最易唤起秋季寒夜游子的思乡情绪。唐代诗人贾岛的《客思》是一首听觉、视觉和心理感受俱全的悲秋思乡之作:“促织声尖尖似针,更深刺著旅人心。 独言独语月明里,惊觉眠童与宿禽。”再如宋代杨万里的《蛩声》:“山行我已厌征尘,夜语谁能伴老身。桑有暗蛩同店宿,被渠告诉却愁人。”旅途漫漫,长夜难耐,本想以蟋蟀为伴,怎奈蟋蟀的哀鸣更添愁肠。

蟋蟀是乡愁的化身,直到今天,蟋蟀鸣声所引起的乡愁依然萦绕在诗人的作品中。被诗歌界誉为“诗魔”的现代台湾诗人洛夫曾做《蟋蟀之歌》,在蟋蟀的鸣叫中,诗人梦游到了家乡的万水千山,把浓烈的乡愁凝注笔端。流沙河的一首《就是那一只蟋蟀》更是激起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鸣。

4、故国之思。相比游子个人的思乡之情,吟蛩也能抒发对故国远土的怀念。例如杜甫的《寝夜》:“蛩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露华惊弊褐,灯影挂尘冠。故国初离梦,前溪更下滩。纷纷毫发事,多少宦游难。”家远身孤,白首无成还宦游在外,独处在天冷水寒的秋夜,听着蟋蟀的哀鸣,感概着归家的愿望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行渐远,昔日的报国热情也日益减退。在这里,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的抱负和情怀。同理的还有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昨天夜里蟋蟀一直鸣叫不停,使作者从金戈铁马对抗金兵的梦中惊醒,因梦见战场战事而忧国忧民再无睡意,独自在台阶前徘徊。当时作者主张抗金,收复失地,但是朝野上下一片议和声,使作者陷入孤掌难鸣的处境,不禁担忧起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心情沉重。

5、相思之愁。在思妇题材的古典诗文中,一般离不开对蟋蟀的吟鸣。比如敦煌曲子词《菩萨蛮》中“香销罗幌堪魂断,唯闻蟋蟀吟相伴。每岁送寒衣,到头归不归?千行欹枕泪,恨别添憔悴。罗带旧同心,不曾看至今。”征人思妇的相思之苦,跃然纸上。再如南宋汤惠休《秋风》:“秋风袅袅入曲房,罗帐含月思心伤。蟋蟀夜鸣断人肠,长夜思君心飞扬。他人相思君相忘,锦衾瑶席为谁芳。”秋风萧瑟,蟋蟀在堂,声声哀鸣不禁勾起了思妇的相思之情。类似的还有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苑矍矧松ā2上阈写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在井阑、庭树、落叶之外,又添了虫鸣,使一幅深秋庭院清寂之景,如现眼前。秋虫声声,芳草小径幽幽,伊人的芳踪已失,再也唤不回。轻吟之下,独守空房的思妇会想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倍感孤独,失恋的男女也会因忆起往日的美好时光而愈益伤悲。

6、友情之和。送别知己,遥思故人,赋诗一首是文人间最好的情感寄托。蟋蟀悲秋与友情唱和也因诗歌紧紧联系在一起。刘禹锡的《秋夕不寐寄乐天》便是将自己的心事倾诉与远在他乡的白居易:“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深秋之夜,门帘暗卷,厅堂冷清,只有孤独的萤火虫零星地泛着点白光,屋前台阶下吟蛩声声倾诉着哀思,秋雨将至,整夜倚窗无眠,此情此景只有白先生能明白。诗人以此来表达二人的同心相知,心有灵犀。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菩萨蛮・和夏中玉》也是诗人少有的抒写友情的诗作。“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词的上片交代了此词的写作背景,西楼、急风、薄衫、兰舟这些物象都传达出离别之意,作者因担心自己的牵挂不舍和担忧之情会增添友人的伤悲,只是临风吹箫,将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漫天的箫声中,旅夜无眠,唯有吟蛩长鸣为伴。

需要注意的是,蟋蟀的种种内涵常常相互交织出现,如悲秋之情常与思乡之苦、生命之忧结合在一起,思乡的羁旅之愁又会延伸到故国之思等等,这是由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不确定性和象征性特征决定的。

三、 考题链接

(2014・山东桓_二中4月检测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

黄落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沧江无万牛②。

【注】①元丰四年(1081),诗人任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令,很不得意。这时苏子由(苏辙)被贬在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为监盐酒税,两人相距不远。诗人因秋而思,触景生情,有慰勉苏子由之意。②“挽著沧江无万牛”意为“志甚坚,难以动摇”。

(1)第二句中“催”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2)在黄庭坚的诗中经常出现“岁寒三友”的形象,结合全诗,赏析本诗中“老松”的形象。(4分)

篇10

关键词:王昌龄;女性题材诗;微电影;素材

一、诗词改编微电影的创作空间

中国现代影视作品,往往是由小说、剧本文学、报告文学乃至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以及2012年热播剧《甄嬛传》等就属于这类作品,这类作品繁多,笔者在此不一一列举。而同样作为文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诗词,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往往是以人物台词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红楼梦》、《甄嬛传》就有众多诗词穿插在影视人物的台词中。中国诗词向来重视意象的运用和意境的塑造,通俗点讲,意境往往就是我们只能在脑海中所能意想到的画面。影视是以其独特的声画艺术向观众呈现画面的现代媒介,所以我们不妨把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与现代影视技术相结合,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和故事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呈现给读者。因此笔者有一个设想,就是把诗词改编为影视作品,以期能为影视作品的改编与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源材料。其实在中国的影视作品中,诗词以声画艺术的方式呈现在荧幕上已经有一些例子。如小说《红楼梦》中的《葬花吟》,在电视剧《红楼梦》中,就以一种非常唯美的画面诠释了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意境,新版《红楼梦》除了切合诗意的画面以外,还配上了音乐。电影《花木兰》除了结合人物故事外,与《木兰辞》的内容也是有很大关联的。另外,如果现代音乐MV也可以称作影视作品的话,那么这一系列作品也可以称作由诗词改编而成的。

微电影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概念。目前业内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是凯迪拉克公司与著名影星吴彦祖在2010年合作的广告片《一触即发》。本片由戛纳广告金狮奖得主法国导演Frank Vroegop执导,开启了商业定制微电影的先河。那么究竟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专门指那些专门主要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30秒—300秒,时间长的一般也在10分钟以内)、“微”周期制作(1—7天)、和“微”规模投资(几千到几万之间)的视频(或“类电影”)的短片。现代微电影内容大多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都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如《凋落的花样年华》、《购房风波》以及《爱,在四川》系列。学术界则认为“可把把微电影视为一种文化文本”,中国艺术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认为微电影是除影院电影、电影短片之外的“第三电影”。现代微电影主题多取材于现世的现实,涉及环保、家庭、生活、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而取材于我国诗词的则微乎甚微。

我国的诗词内容博大精深,是作者情感、生活经历及当时社会情景的集结,它不但展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渊源,也为后世人民及当世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把这些文字以影视作品或微电影的方式呈现给国人,不但可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对象。微电影一般可以取材于较短的同一首诗词的意境或故事内容,我国古典诗词中用典较多,所用的典故也可以成为微电影的选材视点。据作者目前的研究来看,抒情诗因其篇幅短小精悍,故事相对独立,因此把抒情诗改编成微电影的空间相对较大。

二、王昌龄的女性题材诗

近几年来,以女性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影视作品较多,其中尤以后宫戏居多。如《宫·锁心玉》、《宫·锁珠帘》、《后宫》,一部《甄嬛传》更是把后宫戏捧高到极点,播出、收视率直逼83版《西游记》,2013年则是湖南卫视新近播出的《陆贞传奇》等。这类影视作品带给笔者一个联想,在我国古代,乃至现当代,描写女性题材诗歌的也较为常见,结合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把这些女性题材诗制作成微电影,下面以王昌龄女性题材诗为例,谈一下王昌龄女性题材诗可以为微电影的创作提供哪些素材。

王昌龄笔下的女子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女子,另一类则是宫中女性。其中民间女子又包括无忧无虑的少女、思妇和青楼女子,宫中女性大多是后宫争斗下的牺牲品。

1.民间少女

描写民间少女,常以淳朴自然、天真烂漫、美丽纯洁为关键词。如果需要拍一部展现中国民间少女美的微电影,则当以《采莲曲》为首选。

《采莲曲》尤以第二首为佳。呈现的画面是:首句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罗裙呈翠绿色,仿佛就是用荷叶裁成的。这里暗用了屈原《离骚》句意:“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兮。”但是本诗句却把屈原的句子用活了。这句诗既含有少女的罗裙是用荷叶裁成的,也含有池中的荷叶并不是天然生长出来的,而是用漂亮的丝织品裁剪出来的意思。次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仿佛鲜艳的荷花正对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也与鲜艳的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三、四两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亦真亦幻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唐汝询曰:采莲之女,与莲同色,闻歌始觉其有人,极赞其貌也。(《唐诗解》卷二十六)。瞿佑曰:贡有初,泰父尚书侄也,刻意于诗。尝谓予曰:“‘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词》也。诗意谓叶与裙同色,花与脸同色,故乱入花间不能辨,及闻歌声,方知有人来也。……。”(《归田诗话》卷上)。黄牧邨曰: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意所本。向脸字却妙,似花亦有情。乱入不见,闻歌始觉,极清丽。(《唐诗笺注》卷八)

2.思妇

古人描写思妇,或多或少总参杂了一些“怨”的因素在里面,思久必生怨。远在汉代的《古诗十九首》的大部分作品就是这类诗的代表作,一直到唐代还未间断,这与当时的社会形态是分不开的。当时的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离乡背井,辞别父母,“亲戚隔绝,闺门分离,无罪无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王昌龄的《闺怨》描写了一个不知忧愁的,在春天里打扮得齐齐整整上楼去眺望。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已经抽青,才后悔不该让丈夫离家远去,追求封侯做大官。诗歌的“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从当前的感受引起往事,以矛盾的心情表达怨思。唐汝询曰:伤离者莫甚于从军,故唐人闺怨,大抵皆征妇之词也。知愁,则不复能“凝妆”矣;“凝妆”上楼。明其“不知愁”也。然一见柳色而生悔心,功名之望遥、离索之情亟也。(《唐诗解》卷二十六)。在该诗中,诗人先用“不曾愁”埋下一个伏笔,又用“春日凝妆上翠楼”一句七言诗把古诗中的“盈盈楼上女”四句二十个字给大大缩写,接着用一个“忽”字和一个“悔”字,把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写得洞若观火,入木三分。陌上春光无限,却独独缺了一个与自己可以共赏的人,夫婿何时归还,无可而知,不禁悲从心来;杨柳依依,牵牵念念,悔随悲来。春光的无限美好与女主人公的心情的不断变化,便构成了一幅思妇的画面。

3.宫中怨女

王昌龄的宫怨诗深沉凝重,唱出了宫女们心灵深处无告的幽怨,所着意表现的是宫女所无处可话的凄凉。如:《西宫春怨》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再如《长信秋词》。众所周知,唐代诗人常借汉言唐。此诗借汉成帝时班婕妤、赵飞燕故事,并用《怨歌行》诗意,代后宫女性一抒孤寂之情怀。《长信秋词》共有五首,五首诗的题材都是讲汉成帝两个妃子的故事。王昌龄运用这个历史故事,作《长信秋词》,描写班婕妤在长信宫中秋天里的思想感情。这类宫怨诗则可以为拍摄后宫的微电影提供一定的素材。同时他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可以为微电影的拍摄技巧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综观王昌龄的宫怨诗,全诗不着一个“怨”字,却处处透露着无尽的怨意。首先,作者在诗中采用华丽的意象来烘托反衬,珠帘玉枕、熏笼银灯、金殿珠翠、锦袍罗帐、云和团扇、芙蓉细草等意象频繁摄入诗中,组成了华美、瑰丽的意象群落,并使这浓丽华贵的宫中景物与孤独悲怨的宫女心境烘托出巨大的反差,从而收到哀乐反衬之效。诸如“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金井悟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等莫不如此。而在这富丽堂皇的环境中生活着的正是凄凉寂寞、孤独悲苦、心灵倍受煎熬的宫殡。以乐景写哀情。其次,通过对宫嫔细腻的心理刻画,来揭示她们悲怨的内心世界。诗中失宠的宫嫔由哀叹、沉思到入梦“ 承欢”,再到醒后疑虑,最后触景忆昔,这就十分细腻地刻画出了寂处冷宫的的情感意绪和心理流程,深刻地揭示了她们悲怨的内心世界。再次,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动作。王昌龄的宫怨诗又能通过刻画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典型动作,来表现她们痛苦复杂的思想情感。比如《西宫春怨》一诗中“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她本欲以音乐打发时间、消愁解恨,然而最终她又并未弹奏乐器,而是欲弹又止,将云和斜抱胸前,凝望夜月。这里的一“抱”一“ 望” ,十分细腻,栩栩如生,极形象地写出了这个宫女百无聊赖的举动和情态,表现了她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而复杂的心情。最后,对比的艺术手法。一类是人与物的类比。如:《长信秋词》(其一)“且将团扇共徘徊”,“团扇”在这里暗用了班婕妤的《怨歌行》诗意。秋天一到,团扇则即被人抛弃了,恰好象征妇女的失宠。“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那姣好的容颜还不如空中飞过的寒鸦幸运,因为它们尚能从昭阳殿上飞过,君恩如日,它们的翅膀尚有机会沐浴一点光泽。以无情之物比之,团扇、寒鸦极不足道,用于此处,则令人惊心动魄。另一类则是物与物的对比:如《长信秋词》(其五)“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两句,写出了失宠与得宠迥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冷清,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十分幽怨。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因此,对比手法也是诗人深化失宠宫女幽怨的常用技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诗词对影视创作除了可编入人物台词外,还有另外有两种作用,一个是诗歌的艺术手法为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拍摄可以提供一定的辅助,诗歌是由一个个意象组成,这就如同影视中常用的蒙太奇,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蒙太奇的手法,借用诗中的意象,把诗词的意境搬到荧幕,成为流动的、可视、可听的画面。另一个则是诗词的内容与意象则可以成为微电影的创作素材,甚至无须台词,只需要人物姿态与环境的巧妙变换和蒙太奇镜头的对接,以及恰当背景音乐的选用,就可以为我们讲述一个故事,展现一段人生。

三、诗词与影视创作结合的意义

(一)诗词对影视形式的意义

1.诗歌可以在影视作品中构成人物台词,成为突显人物个性的一个良好工具,同时也增强了剧作的文艺性。

2.诗歌的创作艺术手法,还可以成为影视拍摄艺术的互补,比如影视中的蒙太奇与诗歌的艺术手法极为相像。甚至还有导演以诗歌的叙事手段和艺术手法来拍摄电影。2005年12月,泰伦斯·马利克导演的《 New World》上映,电影讲述的是西方人熟悉的英国人John Smith和印第安人某种族的公主Pocahontas的故事,导演想像他俩处于一个洁净世界里超越朋友的爱人关系。电影里有大量的第一人称叙述,大量的“突然”片段,像是一个人在回忆或想像什么东西,而且这个第一人称的角色也经常在男女主角之间穿插。虽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但这是一个较为大胆的尝试。

(二)诗词对影视内容的意义

经过以上的例证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一些抒情诗可以改编成微电影,而一些叙事诗则可以改编成影视剧,诗词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影视作品的素材,扩大了影视作品选材的范围,使影视作品的选材不再仅仅局限于小说、剧本文学、报告文学乃至散文(赵本山电视剧《樱桃》)取材自散文《疯娘》)。根据诗词内容所改编的微电影或影视剧,实际上是在以影响的方式,结合一定的声画艺术和电子技术,将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展现给读者,我们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同时,也得到了切实的视听感受,使诗歌的世界显得不再那么遥远与空幻。另外,“读诗诗人聪慧”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喜欢读诗,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压力与追逐已经使人很少能耐心去赏析诗词,尤其是正处在生活奋斗阶段的80后、90后,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他们最主要的阅读方式,如若把诗词改变成微电影或影视剧,一方面容易使他们接受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快捷而美妙的传播。中国诗词尤其古典诗词所包含的丰美的文化意蕴与厚重的文化历史,不但使电影作品具有气质独特的古典美学风韵,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制作者、欣赏者的文化品位,而且电影作品也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对历史的再现。

【注:本文系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1]何少杰.朱青微电影:命名、分类及本体论初探[J].电影新作,2013(2).

[2]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辞典( 第二卷)[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3]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