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5 07:1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谷雨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老圃堂》,唐·曹邺: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

3、《芍药》,唐·王贞白: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

4、《阳羡杂咏十九首·茗坡》,唐·陆希声: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篇2

??四周都是不知几千年前的墓和刚刚崛起的新坟,泥底下的人之前并没有料到今日千里之外的我竟会来到这不知名的山上,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的骸骨被他们的子孙们用大块大块的水晶石覆盖,要是我死后也能有人用这美丽的水晶石埋葬我那该多好啊。

??我沿着山嵴,一路走来,路上都是白透透的石头,路,都是散落的水晶石铺就而成的。

??然而,我脑海中在努力搜索能形容得出这种美的词,无效。就我的阅历经验还远远的够,

??但在我心里它就成了永恒的绝美的风景,无法描述。

??曾经,我做过这样一个梦:

??在一个幽深的森林中,我看见了许多的金银首饰,一路循走过去,我看到了一双脚。那双脚非常笔直,就那样直直地伸着,但我知道那是个死了不知多少年的人的脚。心开始慢慢胆却,退缩,我飞快地跑走了。

??因为,从前有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姚小瑶的女人爱上了不知一个怎样的男人,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姚小瑶竟英年早逝,也不知道死在哪里。而她就是因为从小跳芭蕾舞的缘故造就了她那双笔直的脚。在我们那里她是个传奇人物,我只是偶尔从大人那里听说一点关于她的故事。

??后面还有梦,只是我忘了,那只是个模糊不清的梦,醒来一身冷汗。

??总之,姚小瑶是个传奇人物,我也不知道她究竟是谁

??我怎么会梦到如此真实的名字——我小学的时候有个人就叫这个名字,现实中的姚小瑶家里很有钱,几乎全校人都知道她,是个风云人物。

??是否梦中的那个姚小瑶是她现实中的神化,小时候的我烙印下来的事与人如今回味无穷。

??关于以前,本来我以为我的童年记忆被谁删除了,我多努力想都无法唤起那记忆。

??还有的是小时候遇到过的一件,算是灵异事件吧:

??那个晚上,当然,爸妈他们不在家里,很晚了我都辗转睡不着。小小的心里就有了鬼的存在,于是抱着枕头想睡极了却睡不着,就这样半闭半睁时,忽然,不知从何冒出一个老公公,撑着拐杖,一点一点地从我床前走过,那身体似乎是半透明的。我呆了,眼睁睁地看着他走过,老公公走到窗口就不见了。我赶紧打开灯,打开门,用从所未有过的速度飞快跑出去,刚好有个平时和我家挺好的阿姨没有睡,我就冲进她家,后来就没说什么说在她家睡就立刻睡着了,惊吓过度又极困了。

??现在回想来,还对那位阿姨挺感谢的,感谢她那晚肯收留我,否则我会不会疯了都不知道。

??现在想起来那个应该不是鬼不是灵魂不是幽灵,因为人一到极至的时候会产生幻觉。

??像今年过年初二的那个晚上,又被吓出一身冷汗,前几个晚上我是跟姐姐睡觉的,但那天晚上她出去玩了不回来了,只剩我一个人“独守空房”,我就闹了失眠。

??大半夜我写完了一个故事,想终于完成了个故事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了吧,还是没能睡着,关上灯,盖好被,就是怎么也闭不紧眼,再加上那天一天都在卧室里写东西,没有出去吃饭。我闭上眼努力地想睡啊想睡啊。突然,我听到了什么!我恐惧地屏气凝神,竟是听到了在我旁边有个呼吸声,不管我呼不呼吸它都在旁边响着。我差点就想喊上帝了,但我现在可不是小时候什么知识也不懂,于是我揽紧恐惧慢慢想,我今天这种极其糟糕的状态使我产生了幻听!我终于明白了。

??最后安慰了自己,有幸体验到传说中的幻听,又增长了经验,有何不乐

??有什么心里耿耿于怀着憋在心里不说又不痛快,说出来轻松多了。

篇3

上课了,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金鱼的故事”这四个字,顿时,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金鱼发生了什么事情啊?”有的说:“最后金鱼怎么样了啊?”……

刘老师说:“金鱼的故事就是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说着,刘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金鱼缸里原来有10条金鱼,少了3条,还要几条?”刘老师刚写完。我就惊叹道:“这不就是一道数学题嘛!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做,就是10减去3等于7嘛!”刘老师又发话了:“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它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刘老师话音刚落,全班都像炸开了锅,有的说是0条因为3条金鱼死了,剩下的7条金鱼看到也被吓死了;有的说有7条,因为10减去3等于7;......

刘老师请了罗玉康回答,罗玉康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道:“有10条,因为题上说少了3条,但是没说少了3条什么鱼,所以还有10条金鱼。”宋文修大声说道:“我不同意,如果那3条死了,剩下的7条金鱼看见自己的伙伴死了,自己也不想活了,于是全部都自杀了。”“我也不同意,”张瑞夫大声说道:“如果鱼缸里有1条大鱼,它把那3条鱼给吃了,结果还有6条还是被大鱼吃了,所以只剩下1条鱼了。”小刘皓文大声说:“我不同意你们的想法,鱼缸应该还有14条,虽然死了3条,但是如果那3条金鱼是小金鱼,7条大金鱼看见了,又生了7条小金鱼,所以还有14条。”……

这个脑筋急转弯题的答案还真是多种多样,同学们说的不分上下,数学只是真奇妙!

篇4

今天我在作文书上看到了《鱼籽的故事》,我突然想到自己也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我就用它来命题吧!

记得三四岁时,吃晚饭时妈妈端上了一条香喷喷的红烧鱼。我看见这条鱼,口水已经滴下来了。开吃时我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加一块鱼,妈妈刚一夹,我就看见鱼盘里有金黄色的像小米粒样的东西。我问妈妈那是什么东西,妈妈回答说:“鱼籽”,我又问:“鱼籽是什么?”妈妈对我说:“鱼籽就是鱼生的小宝宝呀!” 说着就夹了一块给我。刚把一块鱼籽夹到我的碗里,爷爷就神秘兮兮地对我说:“小孩不能吃鱼籽,吃了它会数不清数的!”我睁着圆圆的眼睛,好奇地盯着爷爷。最后果断地说:“我不吃了!”我把鱼籽给了爷爷,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问到:“爷爷,你会数不清数的!”爷爷满不在乎地回答:“不要紧,我老了,也不用数数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可每当我吃鱼的时候,我都会想起爷爷所说过的话。可有一天,我在科普书上看到关于鱼籽的介绍,说鱼籽是高蛋白的食物,味道很好。可没有说鱼籽吃了会数不清数呀?难道爷爷在骗我?

爷爷为了鱼籽而骗我?为了鱼籽的美味而骗我吗?

篇5

1、谷雨的谷是百谷,即春季雨水较多,下雨之后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有水在流动。

2、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

3、谷的解释[gǔ ]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游子思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题材之一,这类诗词作品中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便是月亮,所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似乎在诗人眼中,故乡的月亮要更加皎洁、明亮。客观而言,虽然自然气象变化万千,故乡的月与他乡的月,并无本质区别,“共看明月皆如此”,不同的是看月亮的心境,即所谓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最先接触的这类诗作是李白的《静夜思》,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类似作品还会遇到更多。本文将以《泊船瓜洲》一诗为例,试图通过引领学生解读诗词大意及诗词背后的故事,探讨明月这一意象在思乡怀人诗作中的运用。

二、《泊船瓜洲》诗作分析

1.引导学生了解诗词大意

《泊船瓜洲》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本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了写作地点及写作背景。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是诗人凭栏远望看到的情景,站在瓜洲古渡口,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看到了京口与脚下的瓜洲离得这么近,仅有一水之隔。由此诗人联想到次句“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与瓜洲对岸的京口也只隔着几层山,这样的描述,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官上都拉近了瓜洲与家乡的距离,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回家的渴望,传达了离家那么近而不能回家的遗憾与无奈。第三句又返回来写景,“春风又绿江南岸”,江南已是草长鸢飞的季节,而游子却要在外漂泊,以春天欣欣向荣的“乐”景衬托自己不能还家的“哀”情,读来更觉凄凉。最后终于忍不住问出“明月何时照我还”,深切传达了作者期待回乡的愿望。

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诗中的生字,以及在用法上与平时有异的字,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口述诗句大意,不必苛求学生的表达一致,只要顺理成章,基本意思正确即可。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让学生了解《泊船瓜洲》的创作背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其创作背景。王安石写下《泊船瓜洲》的时候,已过天命之年,此次再次被任用为相,本不想出任,然而推辞未被获准,只能无奈就职,这首诗就写于进京复职的路上。船到瓜洲,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他知道自己不会改变坚定变法的决心,势必会再次触及统治阶级的切身利益,因此对自己未来的官宦生涯并不乐观。对于安土重迁的古代中国人来说,当一个人成功发达的时候渴望衣锦还乡,将自己的闻达传递给乡邻。同样,当一个人遇到逆境之时,也越发希望回到家乡,h离世俗纷扰。而出生在官宦世家的王安石曾在南京久居,对钟山感情很深,已将其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因而当作者明知宦途颠簸之时便期望可以回到故乡,在诗中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

3.让学生领会“绿”字的传神运用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非常传神,被后人交口称赞,充分显示了王安石的炼字功夫。这种炼字在很多古诗词中都曾出现过,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给学生讲作者对这个字反复推敲的故事。据说,王安石曾经对这个字进行了多次修改,“到”“过”“入”“满”等都被作者了,最后选定了“绿”字。后人分析,这些字也能表现春天的来临,但却不能展现出春风吹过江南风物的变化,而“绿”字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风拂过,千里江岸到处欣欣向荣的风景变化。教师还可以由此再延伸到“推敲”典故的由来。诗人贾岛对一句五言诗中到底是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拿不定主意,反复思考,不断琢磨,比划着推和敲的动作,还向韩愈请教,最后便有了经典名句“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够增强诗词的趣味性,还可以借此教导学生在写作时挑选更适合的词,逐渐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

三、月是故乡明――探讨明月的作用

对于故乡的印象,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年少时期,青梅竹马的玩伴,无忧无虑的童年,或者“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情怀,这些往事同“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的他乡奔波漂泊相比,更加让人觉得故乡的美好。此外,故乡也不只是一个地方,还是家与家人的代表符号,慈母与妻儿都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牵挂。在儒家思想“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教育下长大的古人们,当被迫背井离乡而不知归期的时候,对家乡的思念就带有普遍性和共通性,很多人会选择以诗词的形式抒发思乡怀人的感情。

对成长于信息时代的学生们来说,连书信都已经很少用到,更多地是用电话、网络与他人联络,即使与亲人朋友相隔万里,也能随时随地联系,让他们理解古人通讯的困难,以及一别便不知何时才能相见的心情,是有些难度的。因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如请学生想象一下没有智能手机、没有电脑、没有基于卫星与互联网的快捷通讯方式,相隔两地的人要怎样才能互通消息呢?如果现在迫切地想对家人说的话,要隔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被家人收到,自己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用什么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感情呢?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问题:月亮为什么会经常出现在思乡的诗句中呢?

篇7

〈小品〉

作者:王吉本

人物:下乡大学生(男)

乡下小姑娘(女)

女:这老天也不知道怎么的,这几天的天气好热,听说这个路口的行人特别的多,我们在这儿摆个摊子卖水喝!今该轮到我卖了!卖水拉,卖水拉,喝上一口能消暑,再喝一口走路不辛苦,卖水拉……

男:这祖国的大西北,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本以为自己的能力还行,哪知道拿着地图到这里居然不自己给弄丢了,后来仔细的一看,原来我要找的这个地方地图上根本没有!哎呀,这哪是北啊?

女:卖水拉,卖水拉!

男:哎,前面有个卖水的(走过去)小姑娘,问你个事?

女:你是不是要喝水啊?

男:这也好,走了这么长的路也渴了,先坐下喝杯水再说!

女:你看你这人,自己渴了都不知道,来,喝一杯吧!

男:(喝了一口,喷了出来)

女:怎么拉!

男:没事,没事!再给我一杯行吗?

女:这可不行!因为我们有规定,每个路人只能喝一杯水!

男:为什么啊?

女:天气炎热,路过的行人都需要水喝,你把水喝完了,你让别人喝什么呀?

男:我只是看看而已!好,不喝就不喝,那我向你打听个事吧!

女:好呀,好呀,以前都是我向过路的打听事情,今天过路的居然向我打听事情!你说吧!你说吧!

男:(摊开地图)我问你,这个……

女:好漂亮呀!这张纸花花绿绿的,还写了这么多的字,是什么东西啊?

男:哦,我告诉你吧,这是张地图!

女:地图?这就是我们老师说的地图啊!那这黄颜色上面的小点点是什么呀?

男:哦,这是代表沙漠!

女:那这些搅在一起跟蜘蛛网似的的线是什么啊?

男:这是公路!

女:公路?那这些长条条是不是就是母路呀?

男:对!啊?母路啊?我告诉你,这是铁路,不是母路!

女:铁路啊?那这个黑色的小圈圈是什么啊?

男:这是代表城市!我告诉你,我呢就是从这个城市来的,先从铁路坐火车,然后从公路坐汽车……

女:然后呢?

男:然后……哎,是你打听事情还是我打听事情啊?来来来,你看这里,你们这里有没有叫柳树村的地方啊?

女:这上面还有柳树村啊?

男:是!

女:我知道,这就是二狗子住的那个地方!从这个路口往东走40多里,然后翻4坐山就到了!

男:40多里啊?看来这个还不能当作参照!这个,杨树村……

女:杨树村,我知道,就是铁柱子住的地方,从这个路口往西走30多里,然后翻3座山就到了!

男:这还不远啊?直接问你得了,我要找一个叫杨柳村的地方!

女:杨柳村啊?

男:是不是还要往北走20里再翻2座山呀?

女:呵呵,就是这里了!

男:就是这里啊!你不早说,谢天谢地,终于找到这个地方了,

女:你还要谢我才对!

男:哦,对,谢谢你呀,小姑娘!我走了,再见!

女:别走,别走!

男:怎么了?

女:你喝了水还没有付钱呢!

男:你看,我把这事给忘了,多少钱呀?

女:5毛钱!

男:说实话呀,你这水呀,喝起来有点苦,底下有沙子,还磕牙!

女:我没有觉得苦啊,我喝的一直都是这种水!

男:啊,一直都喝呀!

女:你是从城里来的人,怪不得你不知道!我们这个地方十分的缺水,都是靠天养活着的,我们每家都挖了好几口水窖,平时喝的,用的水都是下雨的时候流到水窖里的雨水!等水澄清了就能喝了!

男:那水还能喝吗?

女:当然能喝了呀!在这里,水比金子还珍贵呢!新娘子出嫁的时候水还作为嫁妆随新娘子出嫁呢!这水主要是用来给新娘洗澡的!

男:啊?洗澡啊?快给我说说洗澡的事!

女:我一说新娘洗澡你这么兴奋干嘛啊?

男:我……走了这么多山路,我已经有三四天没洗澡了!

女:三四天算啥,我已经有三四个月没有洗澡了!

男:啊?三四个月呀?

女:因为我们这里已经有三四个月没有下雨了!不下雨,水窖里没有水,没有水,用什么来洗澡啊?

男:哦,怪不得呢!哎,从这到你们村学校有多远啊?

女:你去学校?

男:是呀!

女:是去杨柳村小学吗?

男:对呀!

女:那,那你是不是就是那个什么大学生支援计划……

男:是大学生支援西部服务计划!

女:是这个!那你是……

男:我是来这里当老师的!

女:老师!来快坐,您坐!可把您给盼来了!我太高兴了!我们的老师来了,我们的老师来了!

男:你喊什么呀?

女:喊给我小伙伴听啊!

男:他们能听到吗?

女:能听到!他们的耳朵灵着那!老师,您知道吗?我们在这里卖水就是为了等您!

男:等我?

女:是!听说有从大学生来这支教,我们就在这里等,因为这条路是进我们村的唯一的一条路,我知道您也会从这里过的!可是很多天过去了,老师都没有来,所以,以后每一个在这里喝水的人,我们都要向他问一问关于大学生支教的事情!今天总算把您给盼来了!

男:那真是对不起啊,让你们久等了

女:我们这里穷,好多从外面来的老师都嫌弃这里穷,来了没几天就走了!但是,两年前来了一个支援西部教育的大学生,他什么话都没说就留下了!(拉起大学生的胳膊)老师,你看,这条进咱们村的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他号召乡亲们一段一段开出来的!你看那远处那个像翅膀的房子,那是我们上课用的教室,那是他一砖一瓦的一个人盖起来的!你再看房子旁边那个广场,是他一铲一铲铲出来给我们练字的!

男:你们就在硬梆梆的土地上写字吗?

女:不硬!我们老师有办法!他从十几里地背来沙子,倒在上面让我们写字,一点都不硬!你看,我的手指不是好好的吗?

男:是吗?来,让我看看!

女:可是,上个月,我们的老师到十几里地的柳树村看望生病的二狗子,晚上回来的时候,天又黑,路有不好走,他从山上摔了下来,被送进了医院,后来,听村长说他被城里人接走了,再后来,我们就再也见不着我们的老师了!

男:到现在我才知道他这么能干呀!你们的王老师真是不容易啊!

女:我们的王老师真的好辛苦!咦,你怎么知道他姓王啊?

男:这个……

女:你认识我们的老师?

男:恩!

女:快,快给我说说我们老师,他怎么样了,我们老师还好吗?

男:他……

女:快说呀!

男:他……

女:是不是我们的老师再也回不来拉,他是不是已经离开我们了,你说呀,你快说呀

男:你先听我说……

女:村里人都是这么说的!我不听,我不听(音乐)我们老师说过他会回来看我们的,他说话最算数了!上次他说给我们买冰棍吃,第二天他走了五十多里地到县城给我们买回了冰棍,虽然冰棍都化成了水,但我们喝着水真的好甜!他说过,他还要教我们打篮球,教我们认字,教我们唱歌,教我们做人的道理呢!更重要的就是我考试考了第一名,他还许诺奖给我一支铅笔呢,到现在还没有给我,麻烦你告诉他我不要铅笔了,你让他回来好吗?我以后再也不调皮了,我就是想见见他,老师,我们想你啊!(音乐止)我们一直都想去看看我们的老师,你看,这是我们卖水赚来的钱,我知道,这钱还远远不够……

男: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好孩子呀!你看这是什么?

女:铅笔!

男:这是我来的时候他特意嘱咐我带给你的,喜欢吗?

女:喜欢!那……

男:我告诉你吧,你们的王老师没有离开你们,他只是以后不能再站在讲台上了!

女:他还活着,太好了,太好了!那你是?

男:我是你们老师的校友,我刚大学毕业,你以后就叫我小王老师吧!去年啊,我们学校实行了一个接力支援西部教育计划,其实我很早就想到这里来了,但是我那时还没有毕业,今年总算是轮到我了!

女:那你不会走吧?

男:不会!改天我带你们去看你们的王老师,他和我关系好着那!

女:真的呀!太好了,太好了!

男:你看,你的小伙伴来了!

女:前面那个是二狗子,二狗子我们在这,快来呀!

篇8

元丰三年,坡贬谪湖北黄冈,当地猪多肉贱,东坡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元丰八年东坡从黄州复出,但没过多久再遭排挤,元祐四年被调往杭州任太守,其间东坡指挥民众疏浚西湖、修建湖堤,杭州百姓感其恩德,送来了猪肉和酒。东坡给厨工批了个条子“酒肉一起送”给那些修浚西湖的民工。结果,厨工粗心看成了“酒肉一起烧”,用美酒将猪肉烧得红香酥烂,香飘西湖,令人垂涎欲滴。经过几番锤炼发展,这道红烧肉终成正果,得到了“东坡肉”的美名。

东坡好吃,诗文中常见美食,他在《初到黄州》中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写《煮鱼法》,细致入微,先放什么后放什么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做《东坡羹赋》及《菜羹赋》,不独原料工艺,还强调“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不用鱼肉无味,而有自然之甘”。用蔓菁、白菜、萝卜做的菜粥,能吃出“自然之甘”来。他在《论食》中说:“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南郡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脍。即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更是将自己的饮食之乐与美文融为了一体,让后人阅之即口涎不止。

东坡当然是喜欢追求极致的美食的,连河豚的剧毒都吓不退他,盛赞河豚之鲜美值得一死。但若据此以为东坡耽于享乐溺于口腹,则大错特错。东坡尝与刘贡父言:“轼与舍弟习制科寺,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世间有八珍也。”贡父问“三白”何物,答曰:“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乃三白也。”可见,东坡对于吃喝,亦是能简淡平易的。细细推敲他的美食诗文,大多数写的是民间的家常菜肴。

坡一生三起三落,先是被贬黄州,后是谪往惠州,最终流放到海南岛。东坡在黄州时,就写下了许多美食文章,宋时的岭南瘴气弥漫环境恶劣,可是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儋州的日子十分清苦艰难,可是东坡对儿子苏过说,这里的牡蛎太好吃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如果朝廷里那些大官知道这里有如此美味,说不定都要学我犯错误,被发配到海南来分享佳肴呢!

篇9

長著一棵孤獨的樹,面對北方無止盡寒風的侵擾

他用盡力氣在茁壯著。

一天,一個流浪的火來到了這北方的森林

在流浪的這麼久之後,火焰似乎被風吹得有點快支撐不住了

恰巧,火焰遇到了這棵,他的枝葉剛好幫他擋住了風

讓他在樹蔭下休養生息。

這大樹在寒風中站立了這麼久,從沒看過美麗的火焰

而火焰帶來的溫暖,讓他在北國嚴厲的天氣中好過了很多

他覺得,能擁有別的樹沒有的火焰真是幸福啊

從此我再也不用在風中瑟瑟發抖了

火跟樹這樣一起生活了一陣子

有時候火會不小心太過激動

燙傷了樹枝,燒毀了幾片樹葉

大樹總會對火焰說

沒關係,只是幾片樹葉而已,再過一個春天又會長出來了

妳在樹梢換個地方歇息就好了,不要再觸碰那個傷口

但火焰在修養一陣子之後,狀況顯然好了很多

他的火焰越發旺盛,也喜歡在樹上跳來跳去

不小心總有火苗燒著那不能移動的樹,甚至是那還沒完全癒合的傷口

而長久待在火焰旁的結果,是樹枝內部的水分慢慢的被蒸乾

他的樹枝,樹葉,變得更容易被點燃了

於是樹把枝葉晃來晃去,留給火更大的空間

希望不要在雨季來臨之前被燒成灰燼

春天來了

當火焰完全恢復以後,他對大樹說,我們到南方去

那邊有好多好玩的事情啊,一起去那多采多姿的世界吧

大樹木訥,不知道該怎麼向火焰解釋他並不能自己移動

而他也的確需要一個好好的春天來休養生息

火走了,樹慢慢從雪融的小河裡吸取水分,慢慢的長著枝芽

這其間火興奮的從南方回來看過樹幾次,

雖然樹仍張開他的雙臂歡迎火

感謝他幫自己度過這個凜冽的寒冬

但情況還是沒有好轉

他只要一碰到那熊熊的火焰,就有枝葉被烈焰燃燒

樹怕了,開始覺得跟火太靠近原來是一件危險的事

而火也感到樹的退卻

他說:你看,我可以變換這麼許多色彩,許多形狀呢!

樹也覺得好像某些樣子的火溫度不是那麼的高,似乎也可以忍受

又經過了一個夏天,

樹發現他從地底吸收到的水似乎越來越少

好像是怕火吧,水都不往樹這邊流了

樹發現再繼續下去可能真的會死掉

只好跟火說:我們還是給對方一點距離吧,我們不適合這樣的靠近啊

火不解,激動的在樹梢跳躍著,

點點星火不斷的灼傷著樹,但火渾然不覺,只是一直質問著樹

為何過了這個寒冬,你反而要我離開

是否你只是在利用我的溫暖?

或者,你在我到南方去的那段日子裡,找到了更嬌艷的火焰陪伴?

樹無言,他不知道怎麼跟他解釋火跟樹在自然界本來就沒辦法在一起

火生氣,火傷心,他甚至不惜熄滅自己

樹看了也很難過,他想跟火說:你本來就是火啊

你是世界上無比美麗的火焰

你為世界帶來光和熱,那是多麼重要啊!

而我,不過是森林裡一顆再普通不過的樹罷了

我只適合慢慢的,在我小小的土地上生長著

如果你在我身上塗上防火油,我就會因為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而窒息

如果你隱藏你的火焰,你就不是火了,不是有熱情,帶給大家溫暖的火了

讓我們給彼此距離,給彼此自由吧

篇10

电子狗欢快地为他叼来了拖鞋,餐桌被布置得整整齐齐,洗澡水也早已烧到了适宜的温度。荧荧的仿自然灯光不算明亮,但是很柔和,像往常一样舒适而安逸。走过长长的走廊,宽敞的客厅壁橱里一排排闪亮的勋章和奖杯依旧夺人眼球,正中的一座由纯钻打造的圆形奖牌无疑是其中最惹眼的,像群星般闪耀的盘面上镂刻着几个大字:“向高尚的劳动者致敬!――献给巴里”,这可是总统亲手送的礼物。

每次看到这些,老巴里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立即忘却挥之不去的疲惫,同时把枯燥无聊的情绪一扫而去。其实,巴里并不老,他今年刚刚三十岁,但他做这份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所以人们都尊称他“老巴里”。

他愉快地摸了摸狗的头,狗儿善解人意地发出惬意的哼哼声。“多么美好的一天!”巴里系上餐巾,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晚餐来,烹饪机器人的手艺总是恰到好处。

这真是无可挑剔的一天。

饭后他稍作休憩,像往常一样收拾起游客们留下的纪念品。没办法,每天来的游客总是很多,人们都想亲眼一睹“老巴里”的风采。照片、幸运符、伽马星鼻涕虫的标本、考了满分的成绩单……游客们总是那么热情。突然,一本滑落到地上的书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是一本真正的纸质书,封面上用亲切的花体字印着书名――《未来世界》。

巴里饶有兴致地捡起它,轻轻抚去落在上面的灰尘。“嘿,知道吗,伙计,据说以前地球上到处都是这玩意,不过现在很难见到了。瞧瞧这上面印的是什么?2012年?啊哈,距今有100多年的时间了吧?可真够珍贵的。”电子狗似懂非懂地摇着尾巴,对面前的这堆旧纸片一点兴趣都没有。

“看来今晚有事干了。”巴里在衣襟上使劲擦了擦手,拖过一把椅子坐下,同时嘱咐烹饪机器人再为他端上一杯咖啡。一切安排妥当,他迫不及待地掀开了古董书的第一页。

太空之路

从人类第一次仰望繁星,就无时无刻不渴望着有一天能到太空遨游。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向外太空拓荒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紧缺和衰竭都是促成向外星移民的主要原因。与之相比,更突出的矛盾就是领土意识。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有着天生的领土意识。正如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爬山?”答案是,“因为山在那里。”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到达繁星?太远,代价太大。所以解决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一种是送机器人去拓荒,另一种看似比较可行的技术就是把人用超低温氮速冻,等漫长的十几年甚至几百年的旅行时间过去之后,再把人解冻。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等一个人醒来后,会发现自己的孙子或曾孙子比自己年纪还大

“哈哈哈,以前的人想法还真是有趣!”巴里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他喝了口咖啡,抚摸着狗儿说,“超低温冬眠?那玩意还真流行过一段时间,可惜第一批勇敢的志愿者们都变成了冻肉。人体这么复杂的结构,怎么能承受这么粗犷的冷冻一解冻过程?就算不死,那些微小的损伤带来的机体衰退也是不可逆的!人是送来拓荒的,一个个都嗦得跟帕金森症患者一样,还能干什么活儿?机器人,机器人那种呆脑筋怎么能有人类的好使?宇宙飞船它们都能当成是翼鸟,没了人,什么样的电脑都是废铁!”

电子狗可怜巴巴地看着巴里,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罪了他。看着它那副口样,巴里更是无奈,“你也是废铁一块!”他摇了摇头,一边继续翻弄着手中的书,一边小声嘀咕着,“等他们想到可以运送冰冻胚胎,然后在目的地用保育机器人抚养成人的法子,半个世纪都过去了。”

人与人伦

星际航行的瓶颈一旦取得突破,就会有大量的人涌入太空。家族的观念将再次强盛起来,跟历史上著名的几次人类迁徙一样,在这种艰难而漫长的旅途中,兄弟姐妹之间的情谊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人类很难单独在太空的蛮荒之地生存下去,这时候,一些临时性质的小团体就会在人类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可以想象,到了那个时期,人们信奉的不仅仅是几个传统教派,可能会有更多的类似教会的组织出现。

基于以上的种种,人伦的概念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教会的力量会给新一代太空人树立更加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观。在艰苦的拓荒时期,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整个人类社会都会重新重视个体的地位,这可能会造成某些主张反现代科学的自然学派势力持续流行……

“……无稽之谈。”读着读着,巴里不觉皱起了眉头,科技的力量让人类可以上天入地,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怎么还会有人去信教?除非说拜科学也算是一种宗教吧。实际上,自从太空大移民时代开始,过去的那一套中世纪的制度、历法、习惯就都吃不开了。没错,特权阶级还是存在的,但是那些保留下来的所谓王室、权力都已经被削弱得不剩什么了。

个体的地位确实更被重视了,但是那又怎样?自从大移民时代开始,谁还有什么兄弟姐妹?所有的移民人都是从一个个试管中的受精卵直接培育而来,“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亲人,没有所谓的“临时性团体”,科技的力量可以解决一切。“机器可以完成人类交给它们的所有事情,人们所要做的无非就是看着它们不要出错而已。就像我这样,你说是不是?”

电子狗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尾巴,老巴里觉得有些自讨没趣,于是继续向下翻着书页。

未来生活

科技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切切实实地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你可以在百货商店里买到所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实际上没有什么是你买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知识,器官,这都不是问题。所有学科的知识都将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并且合成在一张张小小的芯片上,只要付费就可随意获得你感兴趣的芯片。人机一体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只要你愿意,就可以像科幻电影里一样,把芯片插入后脑,来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

如果你对身上的哪些部分感到不甚满意,那就直接去器官商店换掉好了。在未来,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商店,里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手臂、内脏、甚至眼球之类的东西。只要测定你的DNA序列,就可为你量身打造最适合你的零件,疾病致死将成为历史。

不过,精华知识和性能最好的器官总是人们最希望得到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配给制或许又将抬头……

巴里不禁怀疑起这名游客送书的动机,难道就是为了博人一笑?

就在大移民时代开始后不久,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数据库就建立起来了,而且是完全为所有人开放的。“在这样历史性的时代,所有的人都有权得到最多的知识。”联合政府是这样说的,其实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私人赠予和黑市的存在,所以知识垄断的时代一去不返了。任何人都可以免费通过数据库学到自己想要了解的资料或技能。至于器官商店?老天,作者真的不是在开玩笑吧?

“看看我,”老巴里向电子狗亮出他强壮的肱二头肌,“三倍地球重力的环境下,举起一吨重的东西没有任何问题。这年月,没有经过基因改造的人怎么可能在新星球上混下去?那些带有基因缺陷的受精卵,早在胚胎时期就已经被淘汰掉了,根本就不会有机会出生。通过研究海星和章鱼等生物的再生能力而获取修复基因,也是五六十年前的事了吧?现在没有人会为伤病这类的小问题而苦恼,哪里感觉不好直接切掉,没几个月就会长出新的。‘残疾人’这个词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词。这世界上要是真的有什么‘器官商店’这类东西,也早就关门大吉了。实际上,‘商店’这个词也在十几年前消失了。所有的配给都是由联邦资源公司统一配送的,只要给他们打个招呼,自然有机器人送货上门。小到螺丝,大到飞车,只要信用币足够,一切都可以瞬间搞定。”

巴里渐渐地对手里的这本书感到有些厌倦了,时间不早了,明天还有新的工作在等着他。他打了个哈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阅读真的很累眼睛。但是随即映入眼帘的一行标题又重新勾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打起精神,翻看这本书的最后一章。

能量自由

人类的最根本需求是什么?是能量。

说到底,能量就是一切。或者换句话说,有了能量,也就有了一切。

吃的食物是能量,交通工具烧的也是能量。在地球上,人类可以方便地从太阳光和地壳、海洋中的矿质中获取能量。其他一切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摄取来自太阳的能量才能存活。简单地说,人要生存,就要吃饭,而粮食则来源于阳光提供的能量。这一切在地球上都很好解决,然而一旦到了太空,问题就要变得复杂得多。

简单地说,如果你在海王星的基地上吃光了所有的豌豆,那别指望能从路边的小店里再买上一袋子回来。没有阳光,粮食作物就不可能生存,所以必须找到可以代替阳光的能源,否则所谓的外星定居一切都是空谈。

“有点意思……”老巴里微微笑了,这一章还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他继续向下读着,兴致越来越高,毕竟这些内容涉及到了自己的工作。

短期来看。核能是人类的首选。但是随着宇宙开发的深入,核能的一些缺点就会让人们不得不考虑新的替代品。造价高、技术复杂、副产品多、废料危险性大……相比之下,反物质能源将是人类更为合理的选择。

所谓的反物质,就是指那些由带着正电荷的电子和带着负电荷的质子组成的特殊物质。它最早在19世纪由狄拉克做出理论上的论证。随后得以命名。这类物质在地球上极为罕见,但是根据推测,宇宙中的反物质含量极大,几乎与正物质相当。当正反物质相互接触时。将会发生非常剧烈的“湮灭”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比核聚变还要大得多,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废物产生。因此,一旦解决了反物质矿的开发和运输问题,反物质必然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支柱能源。

反物质的能效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个星球上只要装载一座反物质发电厂,就可以维系整个星球所有的能源消耗。到那个时候,不论是生产还是建造。包括种植粮食作物,都可以交给各种大型机械去完成,所有的事情都将简化成一个需要消耗多少能量的问题。只要能量足够,一切都将变得极其简单。

巴里的额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他想再对狗说点什么,可他的老伙计已经趴在他脚边睡着了,发出均匀而又轻微的鼾声。

……这一切都将建立在反物质反应堆之上。因为反物质和物质接触将产生剧烈的反应,所以在熔炼之前,是要严格控制二者的分离状态的。利用磁场可以做到这一点,反重力场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严密的熔炉里,“湮灭”反应在可控制状态下持续放出能量,然后将产生的能量转走,维系人们的日常活动。

在这样的构想下,整个星球就将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系统。大量的能量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地传递和转变,为工业区供电、为农业区照明、为居民区提供一切日常服务。最后,多余的热量逸散到空气中,又可以为那些相对荒凉的地区提供御寒的途径。所有的一切,都将在这个系统中一刻不停地流动,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从中获益。这时候,这颗星球就像一台一旦开动就将持续工作下去的永动机,所有的能量循环将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

到了最后,真正需要工作的人口将压缩到极小的数目。整个星球就像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完全做到自给自足。

这才是真正的自由!能量的自由!这是伟大的科技力量带来的奇迹!

老巴里简直目瞪口呆。他有些颤抖地端起了咖啡,却不小心洒到了自己的袖口上,洁白的植物纤维织物上顿时留下了点点污渍。他哆哆嗦嗦地把书翻到了最后一页。

只有一点。

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一个星球尺寸的体系也是如此。所以,不管这个系统设计得多么完美,最后还是需要有人工作。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总是需要人负责盯着显示器,监控着各条流水线的工作进程,不时做做微调,才可以保证一颗星球上所有的东西正常运转。

……实际上,一旦能量自由达成,人类也就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乌托邦。当机械的力量被发挥到了极致,人类也就随之从被禁锢了几百万年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到了最后,很可能一颗星球上就只会剩下一个倒霉蛋,只有他需要每天工作,守着那些永远不知道疲倦的机器,而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