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生活趣事范文

时间:2023-03-27 04:4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太空生活趣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太空生活趣事

篇1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作业

(共6题;共35分)

1.

(5分)读拼音,写词语。

chá

chǎng

huī

qīng

chè

jiàn

yóu

zài

shǎng

xīn

yu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tiān

ɡè

yònɡ

pǐn

yònɡ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ɡōnɡ

yònɡ

yònɡ

tóu

pià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3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动画片《绿野仙踪》中有一条黄色大道yán

shēn________至翡翠王国,那儿的城堡xiónɡ

wěi________高大,小桃乐丝特别喜欢那儿,因为在那儿有xiǎnɡ

shòu________不尽的快乐。

4.

(4分)写出近义词

仿佛——________

准备——________

打扰——________

羞愧——________

5.

(3分)读课文《一分钟》填写

①________,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________,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②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________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6.

(10分)连一连。

工人________

在沙滩中

采蜜

同学们________

在花丛中

铺路

蜜蜂________

在烈日下

看报

爸爸________

在墙角里

捡贝壳

蜘蛛________

在灯光下

结网

打________

纱窗

搬________

桌子

擦________

衣服

换________

电话

洗________

电器

二、阅读提高

(共1题;共5分)

7.

(5分)读文段,完成练习。

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因为他们搬运食物的时候,从来不看路。螳螂很贪吃,总想把我吃掉,但真幸运,他不会像我一样跳。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是想顶我一下。

(1)这些虫子都有些什么特点?找一找,连一连。

屎壳郎________

贪吃

螳螂________

不看路

天牛________

脾气不好

(2)文段讲了________种虫子,通过举例告诉我们走在外面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作业

(共6题;共35分)

1-1、

2-1、

3-1、

4-1、

5-1、

6-1、

二、阅读提高

(共1题;共5分)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入新课;创设情境;体验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们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在学习语文的“享受”中获得新知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学习充满活力呢?根据小学二年级的教材和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进行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成绩,而且达到了学生“乐”学的目的。

一、精心导课,激发学习兴趣

夸美纽斯说:“假如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于无知之中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中,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疑是一节好课的良好开端。所以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导入,让课堂从一开始就充满趣味,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开始知识的学习。常用的导课方式有:

(一)利用故事导课

精彩的故事往往能够使学生很快入境,从而情绪饱满地投人学习之中,例如:在学习人教课标本二年级上册识字1第1课《秋天的图画》时,我就用我自己编的小故事《秋天来了》导课,然后要求学生把听到的与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并很快进入了课堂教学。

(二)利用音乐导课

通过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音乐曲子进行导课,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课标本二年级上册识字3第10课《北京》时我就选用了《我爱北京天安门》这首经典老歌进行导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利地导入了新课,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图画导课

利用课文配图、挂图、简笔画等作为课文的导入方式,这些方式生动形象让学生过目不忘,能够使学生轻松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四)利用多媒体导课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11课《我们成功了》一文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北京申办奥运成功那神圣时刻的画面。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极大兴趣,为学习新课的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头,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将会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写作的背景知识,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开展的切入点。值得注意的是,导人新课一定要围绕课文内容并服务于新课的教学,导课要生动有趣,简洁明了,要有艺术性,在第一时间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讲授的内容上。新课导入的形式很多,但关键要注意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多样性和知识的连贯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者、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充分呈现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课标本二年级上册识字8第32课《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探索了解新科技的兴趣,首先课件出示神舟九号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图片,然后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想知道在太空生活和我们在地球上生活有什么区别吗?(2)太空生活有哪些趣事?(3)你知道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为什么这么奇特?通过这些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从而丰富学生认知,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实现了让学生在探索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索,在探索、阅读中获得语文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体验成功喜悦,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让学生体验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取知识的喜悦,让他们享受经过努力而获得的快乐。因为,只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才会有真正的、内在的、高层次的愉快,产生强大的内部驱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成功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失败。对于没有成功的学生,教师绝不能简单的给予批评,应该积极鼓励,启发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我所教的学生是二年级的,这些低年级的学生思想单纯,只要老师一表扬,便劲头十足,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所以我认为教低年级的小学生,要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篇3

【关键词】激发想象;思维;小学语文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的童年时期是培养、发展想象力最佳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低段选入的大部分课文都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鲜艳,语言生动,富有童趣,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走进文本再配以合理的想象,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再

现生活。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刺激语言的发展。

一、扩想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用扩想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所谓扩想,就是对教材的内涵作开拓,将故事的某一片段扩展。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学生通过阅读黄莺一见玫瑰花就想唱歌,微风带着花香飞过森林,说他是“玫瑰香风”。教学中就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和创造,首先,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帮助想象的平台:还有谁也看到玫瑰花了?蝴蝶姑娘飞来了,她说---------。一只蟋蟀跳过来,他说--------。一位可爱的小姑娘跑过来,她说---------。继而,让学生自由想象说话,学生有了阅读的基础和思维的开启,小白兔,蜜蜂,蜻蜓等人物形象纷纷浮于脑海,一个问题展开了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假想能创造性的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由此可知,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在身心投入、兴趣盎然的最佳情绪状态下,去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其审美情趣。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具有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着兴奋情绪,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日月潭》这篇课文时,先播放日月潭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神秘的日月潭,不仅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看完了录像后,学生个个都陶醉其中,兴致勃勃,热情高涨,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又如,在《找春天》一课的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蔚蓝广阔的天空,一轮金灿灿的太阳,碧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野花,伴着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人们在地里辛勤劳动,孩子们嘻嘻哈哈快乐地玩耍,嘴里唱着动听的歌。学生欣赏着春天的美丽景色,完全陶醉了,有的学生甚至也跟着哼起歌来。把“单一语言激趣”变成“多个感官体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兴趣点的激发,能使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审美认知的乐趣、探究创新的乐趣、积极向上的乐趣,并将这些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从而使学生有一个阅读学习的良好开端。

二、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

最能本质地、集中地表现全文内容的是课文重点部分的关键词、句和段落。因此,重点段的词句往往牵动全篇。课文的重点一般是集中表现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主要事件的段落。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通过语言表述、讲练结合、挂图展示、板书解析、手动操作等途径。然而,当多媒体与其进行了有机整合后,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气,活了起来。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新明快的感受,因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寓言故事《揠苗助长》这一课时,其教学的重难点是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在教学时,播放了这则故事的动画,学生很直观地看到了农夫种完禾苗后焦急等待禾苗快快长大的表情,“巴望”“自言自语”这些重点词的意思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农夫拔苗后的“筋疲力尽”,回家后得意洋洋的样子,最后故事的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些场景在学生眼前展现得淋漓尽致。由于观看了直观的动画,学生就能够很清楚地懂得做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不需要教师多加讲解。

三、审美情感的孕育

教材中要求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活动的片断有许多,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性格特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关键在于缩短学生与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例如,在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时,播放课件:小鸟在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歌唱,小鱼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巨浪一层一层拍打着岸边,小鱼被冲到了沙滩上。后来,潮水退去了,可是可怜的小鱼却回不了家了,留在了沙滩的浅水洼里。这样的场景,让学生心里油然而生对小鱼的怜悯之情,为后来小男孩救小鱼的做法进行了铺垫。在播放小男孩救小鱼的场景时,学生的心和小男孩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多么可怜的小鱼,要尽力去救每一条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多媒体的独特功能,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拉近学生与教材人物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准确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诱发出学生“乐学”的情绪。

四、创设情境,拓宽见闻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较窄,表象储备贫乏,因此往往对课文中的形象、意境感受肤浅。在这种情形之下,多媒体技术则能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的视觉画面,帮助学生感知,拓宽生活见闻,实现“情境教学”。例如,在教学《回声》一课时,涉及到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理现象,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在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把回声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理解回声这一现象就容易多了,不仅初步了解了回声形成的原因,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又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太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遥远,而太空生活也不是我们随便就可以体验的。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单靠书本上的文字去感受,在他们脑海里想构建出太空生活有趣的画面不太容易。因此,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宇航员在太空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的动画,一下子降低了学习难度,学生看得津津有味,不时还发出阵阵欢笑,而且对于“失重”这个词语也体会得非常到位。这样利用多媒体,能把课文中的事物及人物生动地再现出来,对学生理解作品的意境、主旨有很大的帮助。

五、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篇5

关键词:优化整合 低段 阅读

如何教好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呢?

一、优化教学方法,培养读看结合

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声情并茂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教学《棉花姑娘》一课,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看后说说棉花姑娘跟谁说了些什么?由于这些插图就是一个故事情节的体现,所以学生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并富有想象力,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样写的?就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优化教学情境,激发读思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在教学《雪地里的画家》一课时,就采用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在读书中感悟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学生说说“小动物们为什么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再让学生自由争论,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学生们踊跃发言,思维异常活跃。

三、优化教学模式,培养读说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四、优化教学过程,促进读演结合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教学《自己去吧》一课时,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课堂上,学生扮演小鹰、老鹰,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教师非常满意,表演得淋漓尽致,活灵活现,维妙维肖。在这种毫无拘谨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敢想、敢说,从而能充分体验文中角色的内在情感。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成了学生的乐事。一切都在“演”中生成、体验,在“读”中感悟、升华。

五、优化教学环节,训练读写结合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引导学生学完课文后,仿照用“( )生活趣事多”写话,低年级的儿童平常也是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并且观察得挺仔细,写起话来形象生动,比喻贴切,想象丰富。达到以读促写,真正实现读写家和。

六、整合多种资源,课内外相结合

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应将语文课程根植于现实生活,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去观察、发现,去创新,以此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真正把语文课堂与生活“链接”。如教学《一株紫丁香》一课,我设计了“讲一件老师关心爱护自己的往事。”“如果让你去陪伴老师,你会为老师做些什么呢?”这些话题让学生练习说话,以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又布置学生去搜集一些赞美老师的诗歌与歌曲,以及名人尊师的故事,并动手做一张能表情达意的精美尊师卡送给自己最喜爱、最尊敬的老师,并开展一次相关的主题班队活动。这样让语文与美术,与生活有机整合,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动手操作、信息搜集处理等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

篇6

【关键词】悦读;低段孩子;探索

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①

有一根“魔杖”,它确实是有魔力的,哪个孩子一旦被它点中,就会变得更为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

摘录:“魔杖”是什么,就是课外阅读。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是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探索:悦读阅美越读越乐

去年接手一年级,为了让孩子们早日进入阅读的状态,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起:营造读书氛围,实现“悦读”

读书,需要持之以恒。只有长期坚持才能见成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热爱读书,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老师要鼓励学生读书,家长要支持学生读书。让学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皆是书。我的实施办法有:

1.每周推荐

孩子们看书有时就是图一时新鲜,这个新鲜感过了,书就往往被随处一丢,任它身上满是灰尘也无人问津。很多家长反应给孩子买了很多的书,但真正用心看完的却很少。我们班也做过图书角,可发现很难吸引低段的孩子。一次偶然的机会给孩子们推荐了《火鞋与风鞋》,没想到引起巨大的轰动,孩子们都争着看。之后,我就尝试着进行每周给孩子们推荐一本好书,然后作为班级的“漂流图书”,让它在孩子们中间竞相传阅,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的价值。看完后在扉页上签名;每周通报学生的借阅量,表扬爱读书、爱护书的学生,激励读书少的学生,在班级里形成喜欢读书的氛围。

2.午读二十分

一二年级的孩子比较浮躁,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尤为重要。每天午后二十分中,播几首轻松的音乐,让孩子们一起静静地看书。鼓励爱看书的孩子,一个学期后很多孩子慢慢跟上了。现在,班里孩子最享受的就是这午后的悦读时光。

3.阅读需要诱惑

在教育中,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排斥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凡达不到目的,做得事与愿违,一定是把方法用反了。

前段时间,推荐孩子看《夏洛的网》,先给他们介绍书中的主要人物,激起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接着,答应孩子们只要班里20位同学看了此书,我们就可以看同名的电影,孩子们可兴奋了!悦读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看电影的同时也帮助了孩子进一步理解书中的内容。

二、承:由课内到课外,实现“悦读”

我校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围绕专题组织内容,在选文上有不少的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这为学生感受阅读乐趣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阅读成为快乐的天地。

1.在读中感受乐趣

先请看《雨点儿》的教学片断:

师:过了不久,大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看,这是一片有花有草的地方,下了一场雨……(课件出示雨前到雨后的情景)

师:在没有花也没有草的沙漠上,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渐渐的,雨停了……(课件演示情景)看着图画,你能说说下雨后的美丽景象吗?

师:书本是怎么说的呢?

(学生自读课文)

师:为什么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生:因为下雨后花草的心情很好,所以更漂亮了。

师:为什么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会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呢?

生:因为花和草长出来要浇水。雨就是水。

师:谁愿意美美地朗读第五自然段?(一个学生读后)他读得怎样?你能自己找对手比赛读吗?一起加动作表演读一读。

师: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你喜欢雨点儿吗?

师:如果你是小花、小草,你会对雨点儿说些什么呢?

在本段教学中,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再现雨前雨后的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分析。在课堂上关键还在于朗读的指导,让学生美美地读、比赛读。在整个过程中既有朗读,又看图,交流时还加入自己的动作,充满了情趣。

2.在想象中感受乐趣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一位教师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流水的声音,配上富有乡村气息的柔美音乐和人们的欢声笑语,想象这水、这景、这人、这情,开启了学生的想象之源;然后初读全文,认读生字,了解泉水流经之处,它的所见、所闻和泉水的语言及行为,感知想象之奇;接着诵读课文,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品味泉水,同时又以说演作辅,体会想象之美;再想象说话,承接作者的思路,进行口语交际,启动创新之门:最后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激创新之情。

3.在表现自我中感受乐趣

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也愿意从小伙伴那里获得阅读的信息。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搭建交流和展示才能的舞台。在学完了《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后,我在班级里开展“太空生活”汇报活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上网找资料等渠道了解了很多太空里有趣的事。

课外阅读和课内交流的紧密结合,不仅扩展了孩子们的读书领域,也使他们感受了读书的乐趣。

三、转:转变功利性的想法,实现“悦读”

据报道,有不少的高中毕业生高考结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教科书和习题书撕掉,有的甚至全部烧掉。“听着撕书时发出的吱吱声,感觉就特别爽,每撕一页,心中因为考试所产生的压力就减少一分。”有位学生这样说。他们有了一时的成绩,但是也种下了厌书的心理。这教育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对此,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的陈伟新总编表示了忧虑。他认为当下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功利阅读”的现象占主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相对较短,品种也不够丰富。有的家长一看孩子长时间读课外书,就怕影响学业,其实应该鼓励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增强课外阅读能力,快乐阅读是最为重要的。

四、合:阅读与写作结合,实现“悦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就提出了让学生对写话产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这便要求我们从一二年级开始就应以阅读和写作为中心,阅读与写话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小练笔就是让学生在本子中记录下自己读书后的一些想法、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或对文童的补白和仿写等。当然学生在“创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坚持以读促写、以写带读、丰富积累,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结尾:不是尾声

余秋雨说:“有效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们才二年级,悦读之路也才刚刚起步。悦读阅美,越读越乐是我们低年级老师所追求的,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

注释:

①尹建莉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作家出版社.2009.8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教育创新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他需要的是有知识、有文化、有素养、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祖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要完成祖国交给我们的重任,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创新,因此,我校把教育教学创新作为工作重点来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也悄然深入到我们农村,个人计算机进入了我们农村的大部分家庭,学校也新添了许多信息设备,网络资源共享成了一种趋势。根据时代的要求,又根据多媒体的特点,为把我校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为把我校打造成先进学校,我校决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网络资源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创新。

一、要实现信息技术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必须有良好的硬件设施做准备,于是我校加强了硬件设备的建设,为教育教学的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几年来,我校建立了学生微机室,里面有50多台电脑,一间远程教育资源接收室,每天接收教育资源,在每间学生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在学校开通了校讯通,以保证学校和家长的联系。

二、教育要创新,教师是关键,教师的业务水平要提高,必须具备创新型教师应有的素质,新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懂电脑、会用电脑、会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于是,我校请微机教师培训其他学科的教师学电脑,我们利用双休日和晚上的时间到学校学电脑,学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今年暑假还请了县教研室的张科长教我们教师制课件,为我校的全体教师上好多媒体课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学习,我校教师――无论年轻教师还是年老教师,都学会了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如打字、设置字体、设置段落、制作表格、制作幻灯片、从网上下载、查找资料等等;都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了,大部分教师还能自己制作简单的课件,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进行教学,有许多教师的课件还获得了省市级的荣誉。我校教师在运用多媒体上达了标。学会微机知识,学会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教育要创新,必须从课堂教学抓起,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共同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1、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而多媒体正是以它的声音、视频和动画效果这些独特的魅力,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是我校的教师从网上学习先进的、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从网上下载,自己制作课件,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譬如:我在教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孩子们熟悉的自选商场画面,有许多小朋友在买东西,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购买热情,进而引出购买东西要用钱,中国的钱叫人民币。多媒体出示各种面值、各种材料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并分类,这样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知识就变得直观、形象了。在教一年级语文上册自选商场时,要求会认面包、牛奶、火腿肠、牙膏、毛巾、洗衣粉、铅笔、尺子、作业本九个词语,我出示多媒体课件,自选商场的一角,一个三层货架,第一层摆着好面包、牛奶、火腿肠三样食品;第二层摆着牙膏、毛巾、洗衣粉;第三层摆着铅笔、尺子、作业本三样学习用品。在每样商品下是对应的词语,再让学生认读这九个词语,读对了,多媒体里还说声恭喜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使识字变得简单了。同时也有助于这九个词语分类认识。在二年级语文上册我们成功了这一课,多媒体上播放了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申奥成功的热闹场面,那场面和声音感染着每一个孩子,激发了每一个孩子的热情,他们个个跃跃欲试,好想要参与到庆祝申奥成功的活动中去一样,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也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本课的兴趣,这种学习动力的调动,是我们以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比拟的;在太空生活趣事多这一课中,我课前在网上下载了一些有关宇航员生活的课件,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让孩子们一下子对浩瀚的太空产生了兴趣和向往,对宇航员叔叔产生了无限的羡慕和敬佩,对我们祖国的航天航空事业产生无比的自豪,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这一课兴趣,同时激起了孩子们想象太空生活还有那些趣事的思维的火花,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得学习和孩子们的生活拉近了,使学生乐于学,在学中得到快乐。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我校利用微机课教给学生一些信息知识,如:教给学生打字、设置段落、从网上获取知识信息,从网上下载、等等,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可以为所学的知识查一些相关的资料,在课上展示,这样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既可以为自己的成果感到欣喜,又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三年级语文的园地二要学到名人名言,课前让孩子们在网上搜索了名人名言,课上让学生展示自己查到的名人名言,结果学生们的兴趣很高,展示的内容也很多,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中学到了很多,这比老师的直灌要强多了。学生上网也可以应用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是三年级作文,三年级的孩子由于刚接触作文,所以写的时候有些难,在上作文课之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网上查一些相关的作文,上作文课的时候,教师讲完习作要求后,让学生把范文读一读,让学生向范文学习,范文读多了,学生才能言之有物。在写我最熟悉的一个人这篇习作时,学生们在课上读了许多网上的范文,有我的爸爸、我的妈妈、我的姥姥、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等等,文中的一件件事例感人至深,让学生们在互相展示中感受到了亲情,与自己的最熟悉的人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使学生们有事可写,有事会写,为写好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做了良好的准备,这节习作课上得很成功。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5—0051—01

一、充分利用课前演讲,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1.开展故事会,进“故事接龙”,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讲故事是学生较擅长,也较喜爱的话题,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第一节课时给学生讲一则思想空间大,能引起同学们想象和思考的故事,并在处煞尾,让学生展开联想,然后从第二天起让同学们把这个未了的故事继续编下去。此类“故事接龙”颇受同学们的喜爱,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都很高,许多同学的想象力和讲故事语言的表现力令老师也不得不叹服。此类活动的开展在训练同学们口语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授课事半功倍。

2.选择时事、热点话题,模拟新闻采播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根据报纸、新闻的热点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身份进行采访,并写成各类简短的新闻稿,再以播音员的身份登台演讲,最后大家进行讲评。笔者曾做过这方面的实验,如在讲七年级上册《月亮上的足迹》之前,结合杨利伟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这一时事热点,我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记者和杨利伟,对杨利伟进行采访,从人类第一次登月直至中国宇航员太空之旅这一科学发展的历程,对科学的发展作一展望,然后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访问,最后让另一位同学对采访内容播一则新闻短讯。此种口语训练的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对初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难了一点,但这种训练方式新颖,同学们都要动脑、动笔、动口,不但可学到新闻的有关基础知识,还可以学到播、讲、评的技巧,我想,这种训练方式如用于高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中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根据课文的实际,进行课本话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生成能力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表达的强烈欲望,结合课文的实际,教师可适当安排一些课本话剧的表演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提前通知同学们,让他们根据课本的内容自编自导一部话剧,必要时教师可给予指导,再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演出。笔者在一次公开课的听课过程中,发现那位老师在讲《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时就用到了这一方法,笔者在上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时也曾借鉴了这一方法,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强,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表演还需要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这种口语训练方式不仅能增添学生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和形体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效果。

二、通过讨论或辩论的形式,有效提高学生口语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讨论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组织并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训练方式,而辩论则是围绕同一辩题,形成对立观点而组织学生进行唇枪舌剑的论争。这是口语训练的高层次阶段,这种口语训练方式也受到了很多老师的重视,如有些老师在口语交际课堂中专门开设聊天课,即俗话说的“侃大山” ,学校生活感受、轶闻趣事畅谈、街头文化博览等,不拘形式,不限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随意地“侃”。

另外,我们还可以结合“综合性学习”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就是“走上辩论台”,教师完全可以以此作为口语训练的基石,在班上开展一次辩论会,基于辩论的语言具有强烈说服力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三、注意随机式的启发口语教学,巧妙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语文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常常是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进行的,这种语言的随机性应用恰恰提醒了教师要时刻注意抓住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输出的信息,学生要靠耳朵来接收,学生在学习中的反馈,往往要靠口头去表达。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重视抓住“教学双边活动”这一规律,随机地、巧妙地组织口语交际训练,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各个环节中寻找口语训练因素。实践证明,往往是这种有目的而不经意的语文教学活动,更能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篇9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8—0044—01

课外阅读是新课改理念下开放式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口,也是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根据小学生爱看电视的特点,鼓励学生看动画片等儿童节目,并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听故事录音,鼓励学生上台讲故事等。笔者经过不懈地努力,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了,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阅读课外书。

二、为学生推荐正确的读物

1.推荐合适学生阅读的课外书。当学生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时,往往会读得津津有味,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到自己不喜欢的书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自己阅读的课外书,让学生有好书可读。教师在为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读物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匹配。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爱幻想,童话和科幻小说能够与学生的心灵息息相通,是学生阅读的首选书籍。童话里的人物是虚构的,环境是假设的,情节和事件也不是生活中实有的,童话中的幻想部分能够折射出学生的精神追求,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魅力。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而且还带有一定的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和童话故事相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像《太空历险记》、《阿童木》、《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鲁滨逊漂流记》等作品,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值得教师为学生推荐。

(2)读物要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金色童年》、《校园趣事》、《假日行动》等,这些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时,因为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反而感到十分亲切。

(3)读物的文字水平要略高于学生现有的文字水平。笔者利用学校开展的“诵经典诗文、做当代君子”活动,鼓励学生广泛地涉猎经典古诗文。此类文章文辞优美,能直通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的个人修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2.结合课本内容推荐读物。课文往往能够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有着复杂的背景,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资料,要想理解课文是有难度的。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如,学习写人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与这个人物相关的文章,使学生对这个人物有更深、更广的了解;学习写景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其他写景的文章等。

3.拓宽课外阅读的渠道。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各种媒介接受大量的信息,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再局限于书本。除了班级图书角的书籍和学生订阅的杂志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运用各种途径进行广泛的阅读。

三、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学生增强课外阅读能力,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利用课堂,将阅读方法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和做读书笔记等。这样,学生才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课外阅读中,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四、开展读书评比活动

篇10

一、择机举办物理知识讲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时间,认真对待每一次物理讲座。每年高一新生入学后,我都要举办一次《走进物理世界》知识讲座,内容包含从古到今有关物理方面的重要事件,世界各地涉及物理方面的有趣事件,天文地理知识,物理学家介绍,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宇宙的演化,等等,以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学生展示了物理学的魅力,使学生认识到:从古代文明走到现代文明,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整个讲座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时教师还根据一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重大事件及时举办物理知识讲座。如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举办了一次《地球与地震》讲座,详细介绍了古今中外有名大地震的灾难、地球的构造,地震的原因、变化、破坏、预测、预防等知识。平时我还结合当今科技发展及时举办物理知识讲座。如2008年9月26日,即神舟七号发射的第二天,我举办了一场让学生大开眼界的航空知识科普讲座――《飞天梦想》,通过精心制作的幻灯片、视频、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以生动的形式,详细讲解中外航天史程、载人航天等知识。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也深受鼓舞。这种形式使学生感受物理与自己息息相关,提高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真正发挥兴趣小组作用

创建物理兴趣小组不能流于形式,不能只建不用,要通过各种活动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要给他们产生兴趣的机会,要给他们展示的平台。

1.演示实验请他们做助手。传统的演示实验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做、学生看,学生缺乏参与意识,陷于被动。我从学生中挑选了一批爱好物理活动、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物理实验兴趣小组,将一些演示实验交给他们去完成。课前预演,课堂上由他们分工合作,代替我完成演示实验,我在课堂上起辅助、提示作用。课后,我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这样的课堂使学生感到新鲜,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2.分组实验请他们作指导。学生在进行分组实验时,往往存在胆小、不喜欢动手、畏手畏缩、毛手毛脚的现象。且由于实验学生多,教师常常有应接不暇的感觉。为此我让小组成员协助进行学生实验的指导。在分组实验前,我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步骤,并能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实验课时,小组成员协助我向学生进行讲解,并指出每个实验的关键,提出要求和需要思考的问题,强调注意事项,对一些关键步骤进行示范。

3.课外实验请他们多探究。新教材中课后探究实验较多,教师要给他们任务,要给他们提供素材,课后经常组织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探究性实验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施探究方法,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参与意识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三、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兴奋点

每节物理课教师都要想法让学生兴奋,否则,学生没有兴趣或兴趣不高,本节知识点也就学不好、学不透,长此以往,还有可能对物理失去兴趣,学不好物理。学生只有对所教知识有兴趣,才能学好所教的本节知识。因此,每节物理课,我都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思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巧妙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情景来提出问题,展开联想,提出猜想,训练学生创新所需要的思维素质和创新精神。

2.利用新教材中本身提供的材料,如:彩色图片、照片和课后的阅读小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的新课程物理教材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大量的与所学知识内容有关的彩色图片和照片,这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现象与科学成就。它所展现的往往是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些物理现象。因此,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观察彩图时讲述取得相应科学成就的经过,同时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使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产生巨大的兴趣。

3.通过一些多媒体课件、视频片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大多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实际的切身经历可能比较少,例如大多数的学生都知道现在人类已经进入太空进行科学活动,但是他们可能很少知道宇航员在太空里是如何工作、吃饭、睡觉的。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科书提供的资源,或者利用网络资源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体会一下太空生活,从而使学生产生联想,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实验为基础,学习物理是时刻离不开实验的。因此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尤其是演示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萌发学习冲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谁获取知识,谁就是主体。现代教学不再是以往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教师教给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只有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要培养出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使他们积极进取、主动求知,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新课改在教学过程中一个亮点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学习空间里,他们才会尽情地“参与”和“表达”,才能体现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思维活跃、流畅,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引导、提示、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我的课堂特点:每个学生都是老师,课堂上从不批评任何人,在我的课堂上经常有学生主动上黑板讲解自己的解法或陈述自己的看法。当然,这样课堂效果非常好,我带班级成绩经常比其他班级高十分以上。

2.培养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主体的参与才能完成,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为了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提高,教师要切实从教育思想的革新入手,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师应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使其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体会到:我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关注胆小、困难的弱势群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都有机会参与,不能存在课堂死角,这也是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一个方面。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首先要从学习最困难的学生入手,实际就是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平的。教师应该创设人人参与的教学情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思维,整节课要看不出哪一个是学习困难的,真正做到面向全体,使学生的全部精力、全部感官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4.创设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新课程理念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想让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进入课堂情景当中,达到师生情感交融,教师自己要首先进入情景,全身心地投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传递给学生,用富有激情的、生动的、风趣的、幽默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堂教学的氛围中。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成功的愉悦。

五、注重物理学名人故事的激励

物理教材中关于古今中外的物理学家的事迹十分丰富,如牛顿通过苹果的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富兰克林冒着被雷电击毙的危险去做风筝实验,使人类有了避雷针;诺贝尔经过上百次的实验,才制作出了性质稳定的硝化甘油炸药;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事迹,可使学生心潮澎湃,敢于探索、敢于坚持真理,同时也让学生觉得发明创造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细心观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节知识学习的兴趣。

总之,物理科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之一,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产生了不可缺少的影响。在新课程思想指引下,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倡导下,要实现物理新课程理念及思想,教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要我们多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解决问题,备课多备学生、多思考教学主体,就可以使学生乐学物理,想学物理,会学物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