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读书的名言范文

时间:2023-03-28 13:3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鼓励读书的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鼓励读书的名言

篇1

1、多一些磨练,多一些挫折,你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2、倘不学习,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3、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

4、死记硬背得不到真知识,投机取巧学不到真本领;纸上谈兵学不到真本事,闭门造车结不出好硕果。

5、人生中三种东西最宝贵——信心、健康和知识;学习中三种品质最可贵——好学、好问和好思。

6、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8、愚昧就是你在重复过去的错误,无知就是你记不住过去的教训。

9、成熟不是人变得老成,而是失落时能够坦然站稳!

10、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在最平坦的人生道路上摔了跟头。

12、人生是门大学问,有时“退步”反而更能进步。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当我们面对难题不奏效时,不妨考虑“退一步”,思考思考再前行。

13、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14、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

15、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读书没捷径,尽力能高分。

16、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遗言,这是将死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这是准备去休息的哨兵向前来代替他的岗位的哨兵的命令。——《赫尔岑论文学》

17、不读书则愚,不思考则浅;不多练则生,不巧用则钝。

18、勤奋是探求知识的舟楫,思维是探索知识的方法,请教是学习知识的妙招,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途径。

19、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

20、巧思妙想出灵感,实践探索出成果。

21、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22、如果你能把学习和工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那么,在学习过程中你将始终保持不竭和强劲的动力。

23、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

24、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验靠反思,熟练靠练习。

25、勤奋出聪明,博学出智慧,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

26、知识是智慧的火炬,勤奋是智慧的钥匙,智慧是思考的火花,创新是智慧的结晶。

27、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28、知识如金矿,挖之愈深,得之愈多;知识如登山,攀之愈高,望之愈远。

29、如果你没有勇气搏击长空,那么将永远在地上俯伏爬行。

30、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31、写作要多读、多看;做题要多练、多思;巩固要多记、多用;运用要多想、多试。

32、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33、学问学问,又学又问;学习学习,又学又习。

34、学问靠点滴积累,聪明靠思考练就;博学靠学习成就,创造靠实践成功。

35、我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抱太大希望,而要做最糟糕的打算。

36、聪明的秘诀在于勤奋好学,博学的秘诀在于博览群书,巧学的秘诀在于举一反三,成功的秘诀在于推陈出新。

37、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巴金

38、约束不了自己是无能的一种表现。自己都管不住自己,难免要滑入深渊。

39、勤奋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思考是理解知识的利器,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捷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是理解知识的妙招,探求是创新知识的途径。

40、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

41、学好靠信心,求教靠虚心,探求靠专心,长进靠恒心。

42、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43、学习中没问题就是方法有问题,工作中没创新就是工作没思路,生活中没笑声就是生活没质量。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45、别在喜悦时忘乎所以,别在忧伤时一撅不起,别在愤怒时失去理智。

46、学习不能好高骛远,须一步一个脚印;进步不能一步登天,须一步一级台阶。

47、格言就是力量。一句真诚、漂亮的“格言”,比一百次反思更易唤醒自己沉睡的心灵。

48、读书长知,思考长智,虚心长识,应用长技。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四、家校携手,家长与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

篇3

“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想让议论文语言“美”起来,就要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而修辞是给语言增色添彩的催化剂,有了它,议论文的语言就可以做到形象美、文采美、气势美、波澜美。

一、巧用比喻,增强议论的形象美

先看几句比喻说理。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2.讲到,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3.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逊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

第1句采用比喻和对比,把交友之道说得深入浅出;第2句的三个比喻形象地诠释了的伟大意义;第3句巧用比喻,谦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议论文在于表明观点,阐明道理,而有不少观点与道理抽象而深奥,如果直截了当地分析,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比喻能使抽象事物形象化,深奥道理浅显化。精彩的比喻往往能以简约的文词、生动的形象引起读者的兴趣,唤起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驾思想的野马,创美好明天》的精彩片段:

当我们驾马启程时,我们不应该朝秦暮楚,忧心忡忡,而需要跨上一匹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去创造人类幸福的明天。野马蹄疾,飞越天堑,此刻,我们会想起曹雪芹十易其稿,写就《红楼梦》;苏轼数载寒窗,苦守赤壁,吟唱《赤壁赋》;李时珍清贫乐道,留下《本草纲目》……

标题精彩,用“思想的野马”来比喻思想创新,用“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野马”来比喻创新要一心一意,形象而生动。

二、巧用引用,增强语言的文采美

引用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也叫道理论证,有人也叫“引证法”。议论文如果能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格言、俗语等哲理性的语句来说理,不仅言简意赅,增加文章的文采和文化底蕴,还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引用古诗名句,增加文采美。古诗是语言中的钻石,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穿透力。恰当地运用古诗名句,不但能使文章增色,给语言添采,还可以增加文章的论证力量。如:

谈“立志”,可用“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论立志要高远,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论证立志要有恒心与毅力,可用“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谈“勤奋”,可用“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论勤奋须早,可用“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缓”;论学习要有恒心,可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引证加对比论证,说服力强。

谈“爱国”,可用“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谈亲情,可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些诗句在增加文采、厚实文章底蕴的同时,无不增强了论证力量。

再看中考满分作文《我欣赏这样的幸福》的片段: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去用心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幸福。

这段文字,既直接引用古诗,也巧妙化用古诗,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小桥流水”等,如此,使文章语言诗意化,具有灵动美,同样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哲理美。名言警句是前人精心锤炼出来的,它浓缩了前人的经验,饱含哲理,是语言中的钻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恰当引用名言警句,也能增加文章底蕴,提升文章境界。如:

谈“追求”,可用高尔基“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可用莉莱的“赢得好射手的美名并非由于他的弓箭,而是由于他追求的目标”,还可用莱辛“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可贵”……

谈“积累”,可用列宁“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积累起”,可用贝多芬“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它的积累之工”,还可用罗丹的“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积累的工夫”……

养成平常收集名言警句的习惯并不难,更重要的是,不管是积累古诗,还是积累名言,要学以致用。请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有用心体会才能感悟到她。正如罗丹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第一则名言含蓄,富有哲理,引人玩味;罗丹的名言通俗易懂。两则名言相得益彰,巧妙引出话题。

3.引用谚语,增强文章的趣味美。谚语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它言简意赅,恰当引用,可使语言妙趣横生。赵树理、老舍等老一辈作家议论时,谚语均随手拈来,而且恰到好处。更是使用谚语的高手,在《反对党八股》、《反对自由主义》中,就大量引用了谚语、歇后语,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瘪三”、“蹩脚”……谚语的运用,使得文章的说理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

三、巧用排比,增强语言的气势美

排比可增加文章气势,强化文章情感。排比议论说理,既可以增大信息量,使文章行文紧凑,又可以增加说理的气势。培根《谈读书》开篇就用了一组排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将读书的作用和盘托出,就像一位成功的长者,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让你在诗意中感受读书之美,读书之乐。中考满分作文不乏佳作。请看满分作文《告别=新的开始》的精彩片段:

当爱迪生离开关心他的母亲到各地去找工作时,这与母亲的告别意味着爱迪生发明事业的开始;当比尔・盖茨离开故乡西雅图去到其他地方建立微软公司时,这与他故乡的告别意味着他创业的一个新的开始;当鲁迅放弃医学回国开始他的写作生涯时,这与他的恩师藤野先生的告别就意味着他人生旅途的又一个开始。由此可见,告别旧的事物就意味着一个新的事物的开始,所以,告别并不是一件令人伤感的事。

排比句形象地诠释了告别的含义,富有气势和力量,有力地支持了论点“告别=新的开始”。

四、妙用问句,增设文章的波澜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记叙文、小说行文的展开要有波澜,同理,议论文的行文也要富于变化。恰当采用设问和反问,是增加议论文行文波澜的有效方法。

1.巧用设问。议论文行文,要避免平铺直叙,可采用设问,既可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引发读者的兴趣,也使文章富于变化,呈现波澜美。请欣赏中考满分作文《告别――一种胆魄》的开头: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一种胆魄”,观点新颖,独树一帜,敢发人之未发。开头的三个反问排比句,意在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思考,语言富有诗意而又气势不凡。

2.巧用反问。反问是用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反问斩钉截铁,掷地有声,不容置疑。议论文巧用反问,能增强说理的气势。请看中考满分作文《教育方式要多样》的精彩片段:

篇4

一、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

1.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在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情况家长调查的基础上,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取得家长的帮助,保证孩子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室内张贴读书名言,布置班级读书角,同学之间可交换阅读书籍,提高读物利用率,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建立“读书小屋”,每周推荐一本好书,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师以身垂范,与学生共读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文化底蕴渐渐地丰厚起来,思维逐渐地活跃起来。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上就会带有某种特殊的精神气韵和文化归属感,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与教师共同阅读,不但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也便于教师进行及时引导。

二、有机整合,减轻课业负担

1.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确实在社会上处处有语文,人人时时学语文、用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并结合一些特殊的课文、特殊的节日、特殊的事件、特殊纪念日等拓展阅读。如学了《草船借箭》,引导阅读《三国演义》有关章节;学了《少年闰土》,推出鲁迅小说《故乡》;父亲节,看朱自清的《背影》。

2.保证阅读时间 课外阅读需要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囫囵吞枣地应付课外阅读量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要控制过多的机械繁琐的语文书面作业,保证学生每天有半小时自由阅读的时间。每周的周记也可改为阅读、与家长交流、填写读书卡等。假期作文改为出一期读书专题小报等等,让语文作业变得有趣起来。

三、搭建展示平台,提高读书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积极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增强阅读实效,我思考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如:“我喜爱的名言”交流会,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名人故事会”,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自办班级“课外阅读报”,刊载美文佳作,选登优秀读书笔记……孩子们一有空闲便忙于搜集资料、采稿、写稿,乐此不疲,热情高涨,读写能力得以增强;参加“读书知识竞赛”、“红色经典诵读”。对优秀学生在班级墙报上给予表扬,并颁发奖状,鼓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争优热情。

篇5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育手段,而课外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措施。教师通过积极的引导学生阅读各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读物,不仅可以有效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开拓视野,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但是,书也有“好”、“坏”之分,教师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读“好”书,才能够使学生真正的通过课外阅读获得进步。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年龄特征等实际情况,积极的为学生推荐各种优秀的读物,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一直保持课外阅读的兴趣,特别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1]。例如,有些学生喜欢阅读一些谈情说爱的书籍,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阅读和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相关书籍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避免一味的阅读情节曲折的书籍,而是要能够阅读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获得有益的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并且,教师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订阅各种报纸、杂志,促使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增强自身的思想觉悟。

二.鼓励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利用名言警句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着十分丰富的名言警句,这些名言警句有着很强的教育意义,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有很多的课文的中心思想,都可以通过一段言简意赅的话语进行概括。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这些内容,对其进行重点的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将这些名言警句进行记录,并时常进行阅读,帮助学生牢牢的进行巩固[2]。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天正式上课之前,引导学生共同朗读一句名言警句,然后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其中的含义,并将其进行记录,还可以将其写到黑板的角落上,帮助学生进行巩固。同时,教师还可以在黑板报的醒目位置,每天写下一条名言警句,让学生进行学习,并鼓励学生对其含义进行讨论和分析,丰富学生的积累,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每天为全校的师生播放一条名言警句,营造一种良好的德育氛围,通过环境对学生产生影响。

篇6

一、利用环境资源营造氛围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利用环境资源营造阅读氛围,激发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我带领同学们把班级装扮成“小小读书室”,里面的图书来源也采取“自给自足”的方法,学生的课外书籍进行资源共享,还设置了小小图书管理员岗位。同时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什么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或小黑板展出名人名言等,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样的墙壁上,似乎都有浓浓的书香味。

二、利用方法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阅读,喜欢阅读,对阅读产生深厚的兴趣,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要务。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其阅读能力。

1.以讲诱导――有效阅读点拨

点拨就是要“点其要害,拨其迷障”,要“相机诱导,适时点拨”,在阅读指导时,从重点词语、阅读技巧,情感、背景等方面点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大有好处的。教师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相应的经典的课外图书内容,也可取其中的精华章节,读给学生听,讲解其中精妙之外,以讲进行诱导,使学生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产生一种一定要亲自读的冲动。每周还可安排一、二节课外的阅读课,带领学生走进图书室进行读书。

2.以身示范――做好读书笔记

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精彩的语句或名言时,摘录下来,进行语言的积累,读完一本好书,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心得式笔记,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教师能和学生一道共同做读书笔记,用自身的阅读行为感染学生,以自身的示范作用带动学生,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培养阅读习惯

篇7

一、营造读书氛围

学生的精神成长与周边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读书是学生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重要途径。学校、班级作为一个“小社会”,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校园、班级弥漫书香气息,有助于点燃学生内心阅读的热情,促进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形成读书的良好风气。

1.读书名言字画的妙用。走进校园,在“书香长廊”、“艺术广角”、图书馆、教学楼墙壁等地方,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宣传字画映入眼帘,再配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耳熟能详的读书名言,如此学生读书的欲望立刻从身上迸发出来。可见,名言名句的巧妙运用,对营造读书氛围的作用举足轻重。

2.教室美化环境的布置。教室是学生读书学习的主阵地,利用好这个阵地,进行环境美化布置,让学生感受班级浓郁的书香氛围,能够不断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如我在班级里开辟了“学习园地”、“阅读之星”、“展览之窗”等栏目,在“学习园地”,我们定期评选出“小博士”、“小作家”,将他们的作品和照片张贴上去,学生广泛参与,不亦乐乎。

3.创设班级特色的图书角。为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各个班级可以根据自身班级情况创设富有特色的图书角,在图书的来源、管理、效果评比等方面要务实求质。如图书的更新由班级评选出的“小博士”、“小作家”负责管理,平时鼓励大家将自己买的书拿出来与同伴分享阅读,以保证图书角成为一个永不枯竭的“知识源泉”。

二、加强指导读书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引导学生 “读好书”是尤其重要的。

1.指导学生筛选读物。现今市场学生读物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生理和心理特征,他们还不具备真正鉴赏和筛选读物的能力。因此,作为学生读书活动的引领者,平时我们教师首先要博览群书,尤其是广泛阅读一些儿童读物,将适合孩子阅读的课外读物推荐给他们,并教给他们从作者、主题、立意等角度去选择一些思想健康、有益身心的课外读物。阅读题材也要丰富一些,可涉及童话故事、小说、诗歌、科普类等。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读书,首先应掌握“读”的方法。默读、精读、略读、诵读这是比较常见的四种课外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中用得最多的方法是略读,它主要发挥人的直觉思维,可以让学生迅速地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一些重要信息。而对于一些经典美文、精彩段落,我们就应该采取精读方式,细细咀嚼,品味它是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是拓展积累、培养语感,诵读不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古人云“熟读唐诗八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一些诗词佳句,通过反复诵读,能够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体会其内在情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拓展读书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阅读成果,促进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些活动要充分体现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切忌假大空,表面轰轰烈烈却无实际效果。在班级中,我们可以正常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阅读之星评比等活动,激发学生更加爱课外阅读。

1.主题阅读活动。各个年级段有着不同的阅读认知,我们可以分年级开展丰富的主题阅读活动。如低年级小朋友爱好童话故事,可以开展“漫游童话世界”主题阅读,让小朋友尽情享受童话故事带来的欢乐。

2.编辑班报活动。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学生编辑班级小报,由班级“阅读之星”组成编辑组,可编辑综合信息报,也可以编辑独立的主题小报,如文学、历史、科学等等。在编辑过程中,调动本班学生按栏目投稿,由摘抄到自己创作,促使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篇8

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2.自学生字新词.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第一课时

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

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1.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

3.自主品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

c.相机指导朗读.

深悟“窃读”,回归整体

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第二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文.

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汇报交流.

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4.诵读句子.

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

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因窃读被赶出书店——孤独无助

详写两件事

人物描写得到帮助,读完好书——感动、感激

篇9

1、学校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使书香充满校园”为奋斗目标,打造“绿色书香校园”特色。我们将举办“徜徉书海,享受阅读”全校读书活动,通过激趣、导读、导思,进而达到导行、导写,让同学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味,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2、以读书节活动为契机,引领和推动我校读书活动的开展,鼓励全校师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情趣和人文底蕴,并具备良好的个性和品质,拥有快乐积极的人生,形成读书氛围,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创建学习型学校,树立*中心小学师生新形象,把学校的“书香校园”的特色建设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二、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增长知识,推进我校“绿色书香校园”建设,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特开展全校学生读书活动。

三、活动主题:

我们乐读、会读、多读,让书香伴我们共同成长。

四、活动口号:

益智明理——我们爱读书

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

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

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

五、活动时间

20*年9月—12月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第二周(9。8--9。12):

1、各班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

9月5日前,以班级为单位,发动每位学生开展“献看百本”活动,举行图书交流会,充实图书角。

2、“我为图书角命名”活动;

各班借助此活动,丰富班级图书角。并发动学生取好富有童趣、有班级个性的名称,各班级要推选好图书管理员,做好借阅记录。

第三周(9。15--9。19)

1、建立“好书交换站”

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建立“好书交换站”,由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定期举行“好书换着看”的活动,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以后一个月不少于二次。

2、好书推荐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各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督促学生自行购买。

3、全体语文教师中开展“我身边的变化”征文活动。

第四周(9。22--9。26):

1、我为“书香教室”选名言;

各班指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知道的有关读书方面的名言,介绍给大家,由全班同学共同来选择作为布置本班教室的名言。

2、五、六年级学生开展“知我句容、爱我句容——我身边的小康“征文活动”

十月份:

第五、六周(9。29--10。10):

1、人人推荐一本好书

各班组织一次“人人推荐一本好书”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读到好书,介绍给大家。交流时表达出“好书”好在什么方面、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收获、读后的感受等。

2、五、六年级学生开展“书香网吧。网上主题读书”活动征文

第七周(10。13--10。17):

制作读书小报

此活动在五六年级学生中开展,小报内容可包括介绍读书格言、摘抄名篇名段、推荐一本好书、抒发读书感受等;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多人合作完成,先在班级中进行评比,4月20前每班推荐二份进行全校评比,优秀小报在学校宣传橱窗中展出。

第八周(10。20--10。24):

“我是班级故事王”比赛活动

各班利用班队活动开展一次“班级故事王”评选活动。

第九周(10。27--10。31):

我喜欢的故事——讲童话故事比赛

各班开展“我喜欢的故事——讲童话故事比赛”的活动。三四年级每班报两名学生参加全校的“讲童话故事比赛”活动。五六年级将讲故事与续写故事结合起来,各班在开展讲故事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续写听过的一个童话故事,每班择优上交3篇习作。

十一月份:

第十周(11。3。--11。7):

出一期以“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

第十一周(11。10--11。14):

古诗及经典课文检测

各班对学生诵读的古诗、经典课文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第十二周(11。17--11。21):

自制书签展览

由班主任进行自制书签的动员及指导。让学生明确制作要求:书签力求设计新颖,富有创意,装帧精美,并配以意蕴深远的求知名言或座右铭,融趣味性、教育性、实用性于一体。学生完成书签的制作,四至六年级学生每班是交三份,学校进行书签评比展览。

第十三周(11。24--11。28):

此活动是全体学生参加,一、二年级朗诵两首古诗,三至六年级朗诵古诗、词各一首。内容自选,可配乐。

第十四周(12。1--12。5):

“好书伴我行”现场作文竞赛

四至六年级各班进行“好书伴我行”的作文指导及竞赛。学校在六年级中开展“好书伴我行”现场作文竞赛,六年级每班派两名学生参加。

十二月份:

第十五周(12。8--12。12):

“读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三至六年级各班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助我进步”演讲比赛,四、五、六年级每班选出一名优秀学生参加全校比赛。

第十六周(12。15--12。19):

1、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展览及评比

各班上交五本在班级内评选出的优秀读书笔记、摘抄笔记。学校组织全校同学参观、学习并进行评比。

2、学生优秀日记、优秀习作、读后感等汇编

各班在班级内进行学生优秀日记、优秀习作、读后感等优秀作品评比,将班级内的优秀日记、优秀习作、读后感等上报学校,学校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汇编。

第十七、十八周(12。22—12.26):

1、读书明星评比

各班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明星评比”,各班将评选出的“读书明星”上报学校。

篇10

【关键词】 兴趣 推荐 方法 情感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我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如果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将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以身示范法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三、推荐读物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内容的广泛性。小学生大都偏好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广泛的阅读兴趣。

第二,主体的层次性。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因个性方面的差异,指导时,要根据情况分层次指导,低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图为主的书籍,初步培养起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中等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文为主,辅之以图的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对高层次的学生,则开始指导其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集、短篇小说集,并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注重层次的指导,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四、授之以渔,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二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