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生差差差范文

时间:2023-03-14 13:49: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六年级小学生差差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六年级小学生差差差

篇1

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正在日趋恶劣,资源也正在急剧减少,好像地球的末日正在一步步逼近我们。我们曾多次呼吁人们节约用水,不知到人们做到没有,现在我们来调查一下。

二、调查

我们随机就抽水马桶使用,器具接水洗脸,洗澡不超过25分钟,废水利用,不经常大扫除,洗菜淘米水利用等七个方面调查了50人,经过调查和总结,我们统计如下。

三、调查资料整理

调查人数:50人

调查项目: 人数

抽水马桶使用者 48

器具接水洗脸者 43

洗澡不超过25分钟者 49

废水利用者 50

不经常大扫除者 50

洗菜淘米水利用者 17

四、主要原因

第一、大家都认识到水资源是有限的。

第二、很多人都有坚持节约用水习惯。

五、结论:

对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基本满意,有大多数人能节约用水

六、建议

1、请尽量使用脸盆洗脸、洗手。

2、在没有脸盆、水杯情况下,洗脸、洗手、刷牙时,请控制水龙头开关大小,并及时关水。

3、对于有独立卫生间的寝室和居民楼请尽量二次用水冲厕所。

4、洗澡时请间断放水沐浴,搓洗时应及时关水。

5、请做到一水多用,充分利用水资源。

6、见到有浪费水资源现象,请及时制止。

篇2

问题 城乡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A-

0008-03

近几年来,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研究,尤其是对英语学习兴趣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周燕红在对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研报告中指出,对英语学习很有兴趣的学生占60.80%,比较感兴趣的占28.66%[1]。姚文峰对1 302个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兴趣调查表明,仅六成的孩子喜欢英语[2]。唐英的研究表明,约有一半的孩子对英语学习有较浓厚的兴趣[3]。同时,研究者在对小学生的现状研究中也发现,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异显著,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4~5]。唐英的研究表明,四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下降的转折点,而姚文峰的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

本文研究的是桂林市城乡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从两个维度共8个选项来了解小学生的英语情况并进行纵向比较。本课题对了解桂林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了解四、五、六年级学生之间英语学习的差异,以及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数据收集

课题组于2012年4-6月对桂林市市区、县城和乡镇各1所小学的4-6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使用的问卷是改编过的文秋芳针对小学生编制的“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问卷由学校教师统一发放,给学生做好后统一收回。本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25份,其中四年级367份,五年级342份,六年级316份。

本次“有关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共8道选择题,问卷采用莱克特量表,分为5个选项,得分越高说明认同或赞成的程度越高。如“我对英语课:1.完全不喜欢。2.不太喜欢。3.既不喜欢也不讨厌。4.比较喜欢。5.非常喜欢。”选择“5”说明赞成的程度最高。

本课题把所调查的对象分为三个组,即四年级组、五年级组和六年级组,然后把调查数据输入到SPSS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时,把三个组作为自变量、8个选项作为因变量,在通过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和Bonferroni事后检验后依次就8个选项对三个组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进行比较。

二、结果分析

1.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笔者在对1 025名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喜欢英语的程度很低,均值只有2.24分(见下页表1)。其中比较喜欢的有8.4%,非常喜欢的只有3.1%;学生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市区和县城的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乡镇小学从三年级开始),“现在的学习兴趣”几乎是0的占28.1%、比开始时的兴趣程度低的占52.2%,均值只有2.01(见下页表1)。“乐意看英语电视节目”的均值略高些,但是在对“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你是否愿意增加英语课时”的选择中,均值只有1.91(见下页表1),“希望最好不上这门课”的占31.2%,“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占53%。这样的调查结果跟全国其他地区如周燕红、姚文峰、唐英的调查结果相比,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笔者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把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分得清清楚楚的占54.5%,认为学习英语单词比汉字难或难得多的占48.1%,花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与汉语差不多的学生占多数;对“我的英语学习是否有人辅导”进行调查时发现,只有21.6%的学生得不到任何帮助,78.4%的学生则可以得到父母、亲戚、朋友、家教或者培训班的辅导。把该数据与“学习英语一段时间以后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调查结果相结合加以分析之后我们发现,这个结果是令人担忧的――虽然大部分学生得到了辅导,但是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偏低,以至于不愿意或希望减少这门课课时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从问卷中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是觉得单词难学,而笔者在随后与学生的访谈中也印证了这一点。可见,单词已经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

2.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纵向比较

对于“是否喜欢英语”的回答,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显示,四、五、六年级学生有显著差异(见下页表二):F值等于7.049,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7.049,p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不喜欢这门课,现在兴趣是否有增加”的回答,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80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1(F(2,1022=6.801,p

对于“大人要我看电视台的少儿英语节目,我是否愿意”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14.0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0(F(2,1022=14.080,p

对于“如果英语课可以自由选择的话,我是否愿意增加课时”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6.415,组间显著性等于0.002(F(2,1022=6.415,p

3.英语学习情况纵向比较

对于“我开始学习英语时,英语字母与汉语拼音是否分得清楚”的调查结果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0.814,组间显著性等于0.443(F(2,1022=0.814,p>0.05))。

对于“我感到学习英语单词比学习汉语的字词更容易些”的调查表明,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4.680,组间显著性等于0.009(F(2,1022=4.680,p

对于“我每天放学后花在英语上比花在汉语上的时间更多”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值等于5.851,组间显著性等于0.003(F(2,1022=5.851,p

对于“除了学校的英语课外,是否还得到别的辅导”的回答,四、五、六年级学生的回答有显著差异:(F(2,1022=5.042,p

在英语学习态度、英语学习情况方面,为什么六年级学生与四、五年级相比较都有显著差异,而四、五年级之间却几乎没有差异呢?笔者认为,原因与该市初中和高中的入学考试有直接关系。虽然该市初中实施了义务教育,小学生毕业后按规定是就近入学,但事实上该市资源最好的几所初中都自主进行各种方式的入学考试,在这些初中的入学考试中,英语与语文、数学科目占有同等的分数比重。这直接影响了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及学习情况,不仅是学生开始高度重视,家长、学校也高度重视,甚至整个社会环境都高度重视起来。如何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英语应试水平成为了学校英语教学和学生自身学习英语的唯一目的,基于这样的应试目的,六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以及英语学习的各方面情况都要明显优于四、五年级的学生。

三、结论与思考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来看,笔者对桂林市城乡小学的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感到担忧。学生中明确喜欢英语学习的只占11.5%,而84.2%的学生希望不上或减少英语课时。随着英语学习时间的延长,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却在减少。学生在英语与汉语上花的时间差不多,可是英语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访谈中笔者还得知,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是英语单词的识记。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在桂林市,英语单词的识记已经严重地妨碍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如何解决单词难学的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应该成为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对此,笔者有如下建议:

1.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借鉴、推广自然拼读法

前教育部长陈至立曾说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外语教育(主要指英语)中突出存在两大问题,其中之一是费时低效。本研究的这个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尽管我国从1999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但英语的学习效果却不如人意,存在着诸多的哑巴英语、聋哑英语以及英语成绩与实际应用水平相背离等备受拷责的现象。这都是因为将英语变质为应试教育的后果。因此,只有让英语回归语言工具的本质,遵循英语教学的规律[6],才能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而在所遵循的英语教学规律中,在学生初学时尤以识字认字、通过阅读扩充词汇量为重点。笔者认为,自然拼读法能较好地解决小学生英语入门学习的问题。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提倡的一种英语入门学习的方法。这些国家的孩子在一开始学习英语时都学习自然拼读法,他们通过与阅读紧密结合的方式掌握自然拼读法的原理,达到了“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学习效果。笔者认为,我们的英语教学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但不是盲目地全盘引进,而是结合我国的汉语拼音进行正迁移,在学生认字识字之后再引导他们阅读,从而使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件简单、快乐、有成就感的事情。

2.英语教学目标应回归到语言工具的本质上

笔者在对调查问卷的8个选项进行四、五、六年级的纵向比较时发现,六年级与四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7项、与五年级有显著差异的占5项,而四、五年级无论在哪个选项上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四、五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明显偏低,唐英和姚文峰的调查也表明四、五年级是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最低点的阶段。这样的结果说明我国不同地区的小学英语教育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值得大家进一步探索。

首先,英语作为传达意义的语言工具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学习应以感知和大量输入为主,学习的重点应在于学生对英语的感觉。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英语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逐步掌握认字识字的能力,到四、五年级则逐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而六年级阶段在继续加强阅读教学的同时应进行一定的听说内容的输入。无论在哪个阶段,学生都应该享受到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对英语的兴趣则相应地逐步提升。唯有如此,学生在进入中学后才能顺利地衔接英语听、说、读、写的学习。

其次,小学英语的教学不能到面临小升初的六年级时才被加以重视。事实上,让学生在短期内被动地提起英语学习兴趣是违反语言学习规律的:一是没有利用好小学低年级阶段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二是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受挫。如果我们不回归“英语是语言工具”这一本质来进行教学,而是一味地通过单一的评价手段去推动,那么这样的教学是注定要以牺牲素质为代价的,同时还会造成英语教学的恶性循环――学生面临考试就狠抓,考试过后就放松,甚至不想学。这样的结果与英语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跟政府希冀通过开设外语课程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一战略意义是相悖的。

可见,小学英语教学应该在儿童语言的关键期就逐步引导学生按照语言规律进行英语学习,应根据语言“关键期假说”理论[7],在语言的关键期让儿童由识字认字入门,通过阅读让孩子享受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英语回归到其作为传情表意的语言工具这一该有的本质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初、高中乃至大学的后续教育中逐步真正实现运用英语的目的,从而实现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周燕红.苏南县域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研报告[J].小学时代(教师),2012(10).

[2]姚文峰.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110-112.

[3]唐 英.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 2008.5.

[4]赵志霞,尚粉英.小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学科建设,2011.9.P163.

[5]李 为.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查研究――以桂林市龙隐小学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1(4).

[6]包天仁.小学英语教学要按规律办事[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2(1).12-15.

篇3

关键词:小学生 同伴关系 学业成绩

上个世纪60、70年代来自灵长类动物的实验和人类的相关研究证实了同伴在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假设[1]。由于同伴关系在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具有成人和其他非同龄人无法取代的功能,长期以来成为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国外系统深入地研究同伴关系始于上世纪3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对同伴关系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主要是在最近10多年。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同伴关系的跨文化研究、研究工具的研究、改善同伴关系的策略研究等[2]-[4]。但很少有人对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对于促进儿童良好的适应能力和班级的凝聚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笔者从四川省乐山市城区及郊区各一所小学的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个年级随机各抽取两个班共76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766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729份。二、四、六年级有效被试分别为245人、241人、243人;城市322人,农村407;男361人,女368人。

2.方法。采用社会测量法中儿童社会距离量表作为同伴关系的测量工具。将班级内每个儿童的姓名按学号依次排列,每个姓名后是一个三点等级评定尺度(“我愿意和他(她)做很好的朋友;我与他(她)是一般的朋友;我不愿意和他(她)做朋友”),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值(5、3、1分)。要求被试者标明对名单中每个同学的喜欢程度,儿童所得全部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得分越高越受欢迎。测量时以班为单位团体进行。四、六年级每班由一名主试主持。二年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低,每班由一名主试主持,另两名主试配合进行。成绩以上一学期期末统考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为主要依据。将两科的原始分数(百分制)以班为单位转换成标准分数,每个学生两科的标准分之和代表其成绩。

二、结果

小学学生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系数,二、四、六年级分别为0.36、0.27、0.46,都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四年级与六年级学生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相关系数差异非常显著。

三、讨论

小学生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在各个年级都非常明显,这与其他人的研究一致[5]。还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状况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即学业成绩好的学生的同伴关系优于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同伴关系较好的学生具有较少的学习问题,而同伴关系较差的学生具有较多的学习问题。最受欢迎儿童在语文和数学方面成绩也最好,而同伴关系较差的儿童中被拒绝儿童学业成绩最差[6]。还有研究表明:在共同学习的班级里,由于学生的同伴关系的明显改善,加强了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互相讨论、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友谊,也促进了学习的进步。另外,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经常得到教师的表扬和喜爱,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一般会受到教师的疏远和排斥。教师的这种影响也会增加这两类学生同伴关系的分化。

小学生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程度在不同的年级是有差异的。四年级学生的相关程度最低,二年级次之,六年级最高。这与六年级这个特定的阶段有关。由于毕业在即,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学习上。此时不管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主要以“学习”作为各种活动的中心。虽然现在已经不存在淘汰制择优升初中的问题,但想要得到更好的学习机会追求上条件更好的中学,学业成绩的重要性就显得非常突出。例如,很多城市中学为了得到好的生源会用某些优惠待遇去吸引周边农村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多好的中学为了保证新生的质量也很看重前来择校的学生的成绩。迫于这样的升学压力,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选择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同伴群体拥有共同目标,同伴关系变得更复杂和更具社会意义。受老师、家长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自己前途的关注,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比以前各年级更加突出,成绩好的学生自然成为大家注目和交往的中心。相比较而言,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忽视和疏远。所以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会达到较高相关。其他研究也发现,年级越高,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影响越大。由此可见,升学压力的负面影响并非在中考、高考才出现,在小学阶段就已见端倪。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真正健康、协调发展,学校、家长、社会还需做出较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23-325.

[2]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山东教育科研,2002(7):41-42.

[3] 池丽萍,辛自强.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心理科学,2003,26(5):790-794.

[4] 程利国,高翔. 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因素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2):35-42.

[5] 杨海波.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的新视觉.心理科学,2008,31(3):648-651.

[6] 杨渝川,郑淑杰,陈欣银等. 同伴团体对儿童青少年学业成就和社会功能关系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3,23(2):45-50.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语文;理论研究

六年级的小学生会在一年的学习之后面临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大型考试——“小升初”。在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思想,可以让小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使得六年级小学生在心理、精神上都获得学习自信,消除考试所带来的焦虑感、紧张感,有效解决六年级小学生的厌学问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一个擅长写作的人不一定擅长说话,一个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也不代表他们的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水平的低下。教师必须要有一种善于发现、善于挖掘的能力,促使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走向个性化、全面化。下面,笔者从学习任务的多元化、语文练习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三个角度,来讨论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六年级语文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习任务的多元化

当小学生进入六年级之后,许多教师都会在“时间少,任务重”的紧迫感的驱使下,恨不得将所有的语文知识一股脑地倒给小学生,也会下意识地要求所有的小学生用同样的学习效率来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这就让许多语文能力不足的小学生承受着过重的学习压力。多元智能理论允许小学生的智能、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要使学习任务多元化,让小学生根据自身的语文水平来选择相应的任务,使其保持松弛有度的节奏来完成六年级的语文学习。

在新知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山中访友》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分别设计四个学习任务,即学会读写清爽、吟诵、陡峭等新字词,了解这些汉字的内涵;充分调动自己对散文知识的了解,分析课文中所具有的散文特点,并且就文章所使用的拟人、比喻等修辞进行鉴赏;通过朗读初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就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进行摘抄与鉴赏;通过学习,品味作者的情感所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公布了这四个学习任务之后,小学生可以就自己的语文水平来进行学习,他们不必完成所有的学习任务,这可以让小学生以轻松的心情面对语文学习。

二、语文练习的多元化

“题海战术”似乎成为传统语文教师在短期内提升六年级小学生语文成绩的基本战略,教师很少会考虑哪些知识已经被小学生掌握,哪些语文知识还需要小学生重点练习,只是一味地布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六年级的小学生疲于应付。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改变这种毫无重点、毫无层次的语文训练方式,而是要将语文练习进行分层,或者是以专题训练的方式进行,使得小学生能够有计划、有重点地来训练自己的薄弱环节。

在组织六年级小学生进行语文练习的时候,我会设计语文基础知识专题、阅读理解训练专题、习作练习专题、古诗词背诵专题等几个专题模块,并且将其整理成练习册,将其分发给每个小学生,小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选择。但是,有一部分小学生对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的认识并不清晰,所以他们不知道该选择哪项专题。为此,我会结合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语文试卷中的具体得失为他们提供练习建议。

三、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一刀切”是导致六年级小学生不喜欢学语文的基本原因。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师不应该只用语文成绩来评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是要綜合考虑每个小学生的整体表现,促使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让六年级小学生接受全面的、客观的语文学习评价,使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变得更加快乐、自信。

在评价教学中,教师应该要对不同的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与甄别,要因人而异、因势而定。如果一个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较高,那么教师就要对他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小学生的日常表现比较好,但是在考试中的表现却屡屡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也要对小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肯定性评价,避免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够优秀而产生失望情绪;如果小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心理压力过大,那么教师就要暂时放低对这个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

总而言之,多元智能理论是以促进小学生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发展为基本目的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促进、启发等多重作用,真正将小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上,使得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更加突出,也让更多的小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学习。

作者:白祥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生 高年级 元认知 学业成绩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98-01

提出元认知这个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Flavell。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在学生元认知方面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如胡志海、梁宁建对学困生与对照组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的比较研究、牛卫华和张梅玲对学困生与学优生在解应用题时的元认知差异进行的比较研究。不少研究证实了元认知与某些具体学业成绩(包括小学数学)的密切相关。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及其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在记忆编码、提取、问题解决等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起到对影响学习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协调和整合作用。

一、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萍乡市开发区分处城市和农村的两所小学,两校的学生人数和教学成绩在开发区全体小学的排名中都处于比较居中的位置。研究中抽取了两校的五、六年级全体学生,对他们进行有关数学元认知水平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在进行调查的前后,笔者对两校的高年级数学老师和学生进行了与本研究有关的访谈,了解学校在元认知方面的教育现状,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元认知的养成和教育方面提供有效的建议。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70份,收回258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241份。本问卷把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能力,分解成了六个维度和三个层次。六个维度是:知识性、意识性、计划性、检测性、调控性和评价性,分属于三个层次: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问卷调查分别安排在五年级期末考试和六年级毕业考试的考前一周。在考试后,收集了全体被试的(五年级)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和(六年级)毕业考试数学成绩。再使用SPSS17.0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期末(毕业)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分析主要采用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比较小学生年级间、性别间的元认知差异,并进一步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对元认知水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检验。

二、结果分析

相较于国内其他研究,从本次研究的分析结果来看,两校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元认知整体水平不高,而且分数分布范围较大,最高分有136分,最低分只有61分。从各因子分的得分来看,监测性和意识性得分相对较高,表明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较为积极,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对自己解题活动、解题方法和策略有效性的监测方面较好。调控性和评价性得分最低,表明他们在对自己解题过程中的有效监测中,对自己的解题过程作出的及时反馈补救方面表现较差,对自己解决问题过程的评价和总结不够全面。

调查结果显示六年级元认知水平比五年级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增加,学生的元认知总体水平有一定增长。在研究中发现,六年级和五年级相比,六个因子分均有一定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知识性因子,无论是学生作为问题解决者方面的知识,还是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任务要求、解题策略方面的知识都有较大增长。学生在计划性和调控性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进步。在对老师、学生访谈后,发现教师普遍注重具体的解题方法的教学,而忽视了隐蔽在具体技巧后面的更丰富、更一般的思想方法——解题过程中的一般策略的教学。另外,教师会比较注重认知策略的培养,而忽略了元认知方面的培养。结合问卷的调查结果来看,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老师尚未意识到在元认知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二是学生平时没有形成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学习习惯。

从分析不同性别的元认知差异来看,男生的元认知水平低于女生,而且有显著差异,其中主要体现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方面的差异。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男生在读写能力发育上就比女生晚两年。

五年级不同元认知水平下的学生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元认知水平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显著影响,元认知水平低下是五年级学生数学成绩落后的一个关键因素。

针对学生元认知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困生,要特别注重对学困生元认知方面的培养。一些教师在对待学困生时,只是一味地抱怨他们不努力学习、学习兴趣低或注意力不集中,只是从这些方面来要求和改变他们,这显然有失偏颇。学困生在学习方面的确是存在形形的问题,尽管这样,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困生的转化,而在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加强他们对于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无疑是转化学习困难学生的一个有效方法。

元认知水平与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这说明元认知能力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依据回归分析的结果,元认知水平对他们的学业成绩有着明显的正面影响作用。由此可知,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学业成绩有正面影响,并能够对学业成绩做出初步预测。

三、结束语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校应当重视对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对学生组织元认知策略或者学习策略的培训,同时也要对任课老师进行元认知教学的培训,如果把元认知训练融入到老师的日常教学当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长好.教育心理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3-151

[2]黎坚,杜卫,孙晓敏.元认知调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7-99

[3]姚飞,张大均.应用题结构分析训练对提高小学生解题能力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9(31-1):53-58

篇6

【关键词】农村儿童 英语学习 学习倦怠 调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农村专项课题“农村儿童学前英语学习状况及对小学阶段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编号:1201461737)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6-01

1.引言

学习倦怠(Learning Burnout)是指学生因为长期的课业压力和负担而产生精力耗竭,对课业及活动的热情逐渐消失、与同学态度冷漠疏远,以及对学业持负面态度的一种现象[1]。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或通过努力但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受到挫折时,一旦教师没能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学等现象的学习倦怠程度就会明显偏高。因此,学习倦怠是一个测量和反映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农村小学由于师资、经费投入和家庭投入等问题,在英语教育方面往往会落后于城市地区。因此,一旦农村儿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较高的学习倦怠,将会更加拉大与城市儿童的英语学习成绩,不利于往后初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选拔,从而错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基于此,为改善农村学校英语教学工作,为农村儿童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教学模式,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地区143名高年级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以了解当前我市农村地区儿童英语学习倦怠程度情况,为广州市改善农村儿童英语教育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2.数据采集

本文衡量英语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参考Martin(1983)[2]、Zhou(2013)[3]的研究来设计问卷,从情绪耗竭、消极学习、成就感低三个方面7个问题项进行衡量。 而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来自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地143名高年级小学生。通过自习课堂发放调查问卷、调查人员详细讲解辅助填写的形式收集数据。历时30天,共在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高年级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通过无效问卷的剔除后,得到有效问卷14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72%。其中,男性85人(59%),女性58人(41%);四年级38人(27%),五年级41人(29%),六年级64人(45%)。

3.结果讨论

本文以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地区143名高年级小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对农村儿童英语学习的倦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显示:

(1)农村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程度总体是偏低的(如表1),其总体均值为2.92(低于3.0的基准)。其中,情绪耗竭均值为3.0、成就感低均值为2.94、消极学习均值为2.81。表明,从化地区农村儿童对英语学习是积极的,首先是存在较低的消极学习情况,在主观上不会主动放弃英语课程的学习;其次,具有较高的英语学习成就感,说明从化地区农村儿童英语教学难度适中、农村儿童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完成课程任务并取得成就感;第三,存在一定的情绪耗竭,即学生花费学习英语的时间可能会稍微过长,从而在精神上产生一定的耗竭感,但程度不高。因此,从化区学校针对农村儿童英语学习时间可以进行相应的间隔调整。

表1 农村儿童对英语学习的倦怠程度情况

(2)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倦怠程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方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如表2),其F值为6.24,P=0.014<0.05达到显著水平,总体而言,男性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感要比女性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感要高(男性均值高于女性均值)。其中,85个男性学生样本英语学习倦怠均值为3.04,高于3.0的均值标准;而58个女性学生样本则表现出明显的低倦怠程度,均值为2.74,低于3.0的均值标准。由于从化地区小学儿童男女性别比高达1.5:1,男性学生高过女性学生47%,男性占较大比重。因此,从化地区农村儿童英语学习倦怠感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危机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男性农村儿童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干预。

表2 不同性别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倦怠程度的方差分析

(3)不同年级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倦怠程度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方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如表3),其F值为4.21,P=0.017<0.05达到显著水平,具体而言,年级越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倦怠感就越高(六年级均值>五年级均值>四年级均值)。其中,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均值为3.10,高于3.0的均值标准;而五年级和四年级英语学习倦怠均值分别为2.84和2.70,均低于3.0的均值标准,这可能与六年级具有较高的升学压力有关,尽管当前小升初采取就近入学的方式,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希望通过择校方式到优质的城区学校学习,这对六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竞争压力,从而导致较高的学习倦怠感。毕业班英语老师应当采取适当措施对学生进行减压。

表3 不同年级小学生在英语学习倦怠程度的方差分析

尽管本文得到了对广州市从化地区农村儿童英语学习倦怠情况较为重要的结论,但由于数据收集样本有限,研究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可扩大农村地区小学学生的问卷收集范围,让结论更具普适性。

参考文献:

[1]Pines, A. N., Aronson, E., & Kafry, D. Burnout: From tedium to personal growth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1.

[2]Martin R.P. An Analytic Study of the Burnout Syndrome as It Occurs among Parachurch Professionals [D]. University of Pittsburd, 1983.

[3]Zhou, J. The research of knowledge learning burnout and innovation behav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ole expectation and role pressure [C]. 2013 ICITEC, 2013.

篇7

【关键词】语文教育;六年级;困境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小学生对语文学科中的听、说、读、写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六年级这一时期应该是加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一些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存在,导致我们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的问题,使教学进入了瓶颈期。下面,本文即以“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为出发点,谈一谈走出瓶颈期的解决方法。

一、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困境

(一)叛逆期阶段

处于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他们不想接受老师和家长的管教,想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这一现象在学习方面表现得是最为明显的。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面临着小升初的压力,学习的任务也逐渐繁重,要求学生在复习小学阶段的旧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一些六年级的新知识,“双重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感受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学习压力,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逆反期孩子的发泄对象,通常就表现出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做家庭作业、上课开小差等。由此看来,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提前掌握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那么,这一阶段的语文教学就很难进行了,很可能在这一关节点上学生的六年学业就付诸东流了。

(二)阅读理解与初中脱节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和材料是比较直观的、简单的,大多数都是以自然景色、爱国主义以及情感等为单元主题,这些根据字面意思就能很好地理解的文章,也就使老师们的讲解形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流于表面、蜻蜓点水。就拿S版语文六年级的《开国大典》这一课来说,老师在讲完“骑、嗓、党、聂”等生字词之后就只将“爱我中华”这一点反复地对学生强调,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学生中国只有一个我们好好珍惜。对于课文中的段落总结,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自己来总结归纳,忽略了培养学生对文本体会和感悟的能力,导致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极低。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课文中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学生自己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在小学没有掌握到良好的阅读技巧,那在初中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阅读,就难以跟上初中的语文课程和教师的教学进度了。

二、改善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应该如何掌握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呢?我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多看一些有关学生心理方面的书籍,并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应对措施,来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绪冲突和心理冲突;其次,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教学切入点,营造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容易被鲜艳的色彩以及动听的声音所吸引,那么教师就可以运用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展示琥珀和其他化石,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琥珀,以此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接着让大家根据课文中对琥珀的描述以及平时的观察或者散发想象力,说说自己心中的琥珀是什么样子。最后再通过视频给大家播放琥珀的形成过程,让同学们了解琥珀的奇异特点,同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中动态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给老师和学生创设出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大有裨益。

(二)坚持多读少讲的阅读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注重课文的单元整合,还要通过合理化的筛选将这些课文进行系统化的整理,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规律,这往往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关键。例如:在学习“温暖的记忆”这一阅读主题之前,老師就应该先鼓励学生对《永远的歌声》《秋天的怀念》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几篇文章进行阅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人间真情,让学生形成不同时期的情感观,学会情感表达的不同手法,并学会体会人间情感的“真”。只有让学生自己体会文本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所提高,阅读技巧才能得以掌握和灵活运用,初中的语文课程也才能够跟上进度。

三、总结

篇8

【关键词】贫困乡村小学生课外学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小学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课外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顾琰[1]等对江苏省小学生课外学习的现状调研发现,江苏省小学生课外学习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70%左右的小学生经常参加各类课外学习活动,且认为课外活动较为丰富。贵州省地处我国的西南部,属经济条件较落后的省份,而其中又有一些山区的小学,经济条件更为落后。这些小学教学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硬件设施也较欠缺,再加上有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以及绵绵大山的阻隔,交通条件差,能坚持来上学已属不易。为了解这些学生每天除了在校的学习时间外是否有课外的学习,以及课外学习的时间和状况如何,开展了本次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选择龙洞小学、大坝小学和都坪小学三所小学开展调查,对象为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共调查了676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45份。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

⑴ 一般状况:姓名、出生日期、家庭住址、家庭成员及父母职业等;

⑵ 影响课外学习的因素:每天上学的交通方式、路上所花时间;放学后回家是否做作业;作业做完后是否自己进行学习、所花时间为几小时;是否做家务劳动、做哪种劳动;父母是否在身边、是否有家人监督自己的学习;是否购买过课外书等等。

请学校和教师配合,将调查问卷发放到学生手中,填写完整,年龄小的学生指导其填写,填完当场检查没有错误和遗漏后,回收问卷。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录入电脑,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学生人数及分布 见表1。

表1 各小学调查人数比较

年级龙洞小学大坝小学都坪小学合计一254042107二243644104三333947119四263741104五244042106六233250105合计1552242666452.2 上学交通方式

645人中100%的学生都是采取步行的方式来上学,其中有211名学生每天单程要步行约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山路,占32.7%。

2.3 做作业情况

见表2。各年级只有20%左右的学生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一年级最低,只有18.7%;六年级最高,有27.6%。

表2 一~六年级小学生做作业情况

年级人数做作业人数做作业率(%)一1072018.7二1042322.1三1192823.5四1042221.1五1062624.5六1052927.6合计64514822.92.4 额外学习情况

除了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之外,进行额外自我学习的情况见表3。所有调查对象中只有23人有额外自我学习的习惯,并且这种学习是不定时的,不是每天都能坚持。学习的时间都在0.5~1小时之间。

表3 一~六年级小学生额外学习情况

年级人数额外学习人数额外学习率(%)一10700二10400三11921.7四10432.9五10665.7六1051211.4合计645233.62.5 其他情况

645名小学生中有196人每天除了上学外要进行家务劳动,占30.4%,劳动项目放牛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打猪草。有437名学生的家长(单亲或双亲)在外打工,成为留守儿童,占67.8%。只有20.5%(132人)的小学生反映有家长监督自己的学习。仅有12名小学生反映曾经自己购买过课外书。没有学生在课外时间参加过类似舞蹈、绘画、书法等艺术类或体育类特长班的学习。没有学生参加过课外补习班。

3 讨论

从本次调查结果可见,贵州省镇远县贫困乡村小学生课外学习状况相当不理想,只有22.9%的学生能在课外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做作业率极低,随着年级升高,可能面临升学压力或者自我意识的增强,做作业情况有多好转。额外自我学习情况更差,只有3.6%的学生不定时的有额外学习的情况,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曾经参加过特长班或补习班的学习。这种不良的课外学习状况必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造成此种课外学习状况不理想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首先是自然环境。地处山区,每家住户之间距离相隔较远,一般一到二个村子有一所小学,因此学生上学路途较远且路不好走,又加上小孩子贪玩个性,在路上耽误时间较长,造成课外时间较少。针对此原因,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可以考虑在小学建宿舍,家太远的学生可以住校;再者,家里有摩托车的学生,应要求家长多负责任,尽量 用摩托车接送学生,节约时间。

其次是家务劳动。在农村,孩子帮家里做家务十分常见。本次调查30.4%的学生都要做家务,每天放学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放牛和打猪草上了。针对这点,家长应提高意识,不要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儿小利益,要有长远的眼光,孩子只有多读书、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有出息,将来才能出人头地。因此,应该让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并且复习好功课之后,再帮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再次是缺少监督及家长的支持。从本次调查可见,有67.8%的学生父母单方或双方在外打工,因此造成了学生学习无人看管的局面;或者家里只有老人照顾,根本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小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较差,如果父母双方有一方外出打工,那么在家的一方就要担负起学生的教育责任,认真监督孩子学习。即使双方父母都不在家,也应该托嘱可靠的亲戚进行监督。并且应该积极的给孩子购买课外书。

最后,学校也应采取一些积极可行的办法,比如放学后把学生留下来,集体一起完成作业后再放学;或者安排一些老师经常家访,与家长沟通,使家长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总之,各方面都应努力,积极改善贫困乡村小学生的课外学习状况,丰富学生的课外学生生活。

篇9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社会适应能力

1前言

体育游戏是推动小学生成长“良师”,也是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教学手段。如果能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合理应用各类不同的体育游戏,即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又可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目前国内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中,对于体育游戏的应用往往只是局限于小学低段(一、二年级)体育教学,对于高段(五、六年级)体育教学的运用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通过教学实验尝试将体育游戏运用于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之中,探讨其对高段小学生在身心素质的影响,为这一教学手段更好的服务于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做出帮助。

2实验对象及研究方法

2.1实验对象

教学实验以体育游戏作为实验对象,分别从江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六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其中一个班级为实验班,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班。实验班一共50名学生,其中男生29名,女生21名;对照班内一共49名学生,男生31名,女生18名,两班人数大体相当。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及体育游戏有关文献数目超过60篇。对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开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为研究提供了相应理论依据。2.2.2专家访谈法通过征询小学体育与心理教育的专家意见,为研究思路的开拓及实验方案的优化提供建议。2.2.3问卷调查法2.2.3.1问卷的设计按照实验需要结合高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设计出相应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参与实验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经过反复调整、论证,形成了最终问卷。2.2.3.2问卷信度与效度校验信度校验主要是通过重复测试法对问卷进行校验,即选择相同的对象,在实验开展前采取相同问卷,在一定周期进行两次测试,计算其稳定系数。此次信度检测是选取一个六年级班级,调查间隔为两周。通过统计计算得出,问卷中有关社会适应能力问题的相关系数为0.95,个人情绪问题的相关系数为0.89,说明了心理调查问卷具有良好信度[1]。为提升调查问卷的效度,对问卷所含全部问题运用逻辑分析法进行论证。将问卷有关社会适应、社交及个人情绪等方面问题,全部分批传递给小学心理教育专家进行评估。专家反馈,实验所设计的问题符合高段小学生的心理发育水平。实验周期是从2016年9月开始至2017年1月结束,时间为16周,每周平均三次体育实验课,每次实验时间为40分钟,一共为48个教学课时。

3实验研究设计

3.1实验因素控制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育教学全部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授课。在实验过程中,两个班级在课程时间及教学内容方面全部相同。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突显出体育游戏这一教学手段的优势。

3.2实验前测

实验教学开展之前,需要对参与实验班级的小学生进行了全面的体质检测。检测结果全部按照最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估。同时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主要包含社会适应、社交意愿及个人情绪。前侧结果表明:实验开展之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小学生在体质、心理上并没有显著差异,即无关变量基本相同[2]。

3.3实验步骤

为保障实验结果的客观、真实,教学实验按照以下流程分步进行(见图1)。首先是实验开展前准备。主要是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质、心理健康进行前期的调查分析,以探讨实验所存在的变量与不确定因素。其次是实验过程。此阶段实验班与对照班的课堂体育教学工作全部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开展,实验班体育教学所授内容与对照班体育教学授课内容也全部相同。但两者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实验班以各类体育游戏为主开展教学,而对照班则使用的一般体育练习。如加速跑教学:对照班以30米直道加速跑练习为主,而实验班则以跑步游戏(趣味接力、排档接龙等)的形式开展教学。最后,实验教学完成之后,对参与实验的小学生再次进行体质与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两者的差异性,为实验结果的取得提供依据。

3.4实验具体方案的设计

实验要求每次体育与健康课都是学生在完成相同热身练习之后,按照统一的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实验班以体育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而对照班则是以各种常规的体育练习开展(见表1、表2)。这样既保证了教学内容的统一,又使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质量及效率不受实验影响。最后再通过相应的素质测试,来验证体育游戏对高段小学生身心素质的作用。同时在教学实验中,还设置了集体性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及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以判断体育游戏是否对高段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良好影响。

3.5实验后检测

实验完毕之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小学生进行整体健康测评,评价教师全部都是由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组成。严格按照2016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参考进行检测。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客观公正,测试采取测评分离的模式开展。即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一律不许参与测评、测试在取得最终结果前亦不对外公布相应的数据,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4实验结果分析

4.1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质指标变化分析

教学实验完成后一周内,组织了相关人员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小学生的体质指标进行整体测试分析,具体实验结果如下。由表3可见,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男生在身高、体重、耐力跑、体前屈等方面指标的与对照班男生并没有统计学差异,实验误差情况小于0.05。只有在肺活量项目,实验班与对照班男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值并不显著。分析认为,实验结果并没有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实验教学所选取的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常情况下实验对象年龄在12岁,正处于身体发展重要时期。简而言之,六年级小学生身体发育处于增长顶峰时期。实验班与对照班男生身体测试项目指标(如身高、体重)全部都处于快速增长期,从而造成两个班级内的男生在教学实验结束后的体质差异不明显。但从平均值差异度分析,对照班各类数值远远高于实验班,同时实验班与对照班男生在肺活量项目之间存在一定差别,主要原因由于在对照班的教学中,男生在进行反复体育练习之后,积极性显著降低。而实验班在应用体育游戏之后,男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显著增强,男生的自觉参与游戏起到了良好的锻炼效果[3]。而通过表4可以知道,实验班应用体育游戏教学之后,女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体前屈、立定跳远等方面和对照班女生之间也无显著差别。只是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耐力跑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耐力跑上所存在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处于青春期前期的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开始降低,且耐力跑项目较为枯燥,所以在对照班女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下降明显,而体育游戏实验班则不同,其在开展耐力跑项目时,采用的是针对性的跑步游戏。例如结网捕鱼和狡猾的狐狸等(学生之间的追逐跑)。由于体育游戏内容十分具有趣味,女生在游戏中完全忽视了跑步的枯燥乏味。体育游戏不仅提升了她们的自身耐力素质,而且增强了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4]。

4.2教学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心理素质指标的变化分析

为探讨教学实验对高段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主要利用设计的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小学生,从社会适应性、社交能力及个人情感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表5可知,在小学高段体育与健康课中增加体育游戏内容之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存在一定差异,但不显著。说明体育游戏对高段小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不大。但在社会能力方面,两者的差异值较高。说明实验所组织的集体性游戏(如两人三足跑、喊数抱团等),对小学生之间默契与互动起着良好的作用。同时教师观察发现通过游戏的欢乐与嬉戏,同学之间感情和友谊也得到了有效的升华。此外探索体育游戏对高段小学生个人情感的影响,也是心理素质调查的重要内容。由表6可知,小学体育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之后,实验班学生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差异要远远超过对照班学生。教学实验之前,实验对象对体育教学活动的了解并不全面,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消极情感较高。而开展体育游戏教学之后,实验班小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全神贯注,根本无法意识到自身,突显出自身的真实特性。上述分析可知,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之后,学生交往能力明显改善,积极情感提升,消极情感降低。表明体育游戏对高段小学生的心理优化作用远远胜过传统体育教学模式[5]。

5结论

在小学高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体育游戏实验之后,参与实验的小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虽然由于参与对象正处在身体的快速增长期,其身高、体重、耐力及柔韧性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效果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并不显著,但从平均值差异角度来看,体育游戏教学所取得功效明显强于传统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游戏教学对高段小学生在社会能力与个人情感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明显好于传统体育教学手段。因此在今后的小学高段体育教学中,适当运用体育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对改善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良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梓林.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的多视角分析与创编建议[J].科技信息,2011,24:279-280.

[2]李秋兰.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21:166+168.

[3]孙寅超.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25:66-67.

[4]吴立新.浅谈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OL].电子制作,2014(24).

篇10

【中图分类号】R 179R 778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6-0564-02

【关键词】 视力,低;散光;远视;弱视;学生

儿童少年视力低下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1-3]。为进一步分析导致儿童少年视 力低下的原因,了解儿童少年眼屈光状态,指导校医做好学生视力保健工作及科学分析视力 检查结果,以便及时发现弱视学生,达到早期治疗和保护中小学生视力的目的,笔者于2003 年9月对沈阳14所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眼屈光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历年沈阳市中小学生视力检查资料,随机抽取其中的6所中 学、8所小学在校视力低下学生眼数3 277只,其中小学一~三年级视力低下学生眼数306只 ,男生150只,女生156只;四~六年级666只,男生321只,女生345只。中学生七~九年级 视力低下学生眼数1 535只,男生756只,女生779只;十~十二年级770只,男生369只,女 生401只。

1.2 方法及仪器 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箱对所有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查,凡 裸眼视力低于5.0为视力低下。对视力低下者利用裂隙灯及检眼镜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同时 利用电脑验光仪结合人工插片对屈光状态异常者进行屈光检查。

仪器采用日本TOPOCON公司产电脑验光仪、苏州医疗器材厂产裂隙灯及检眼镜、上海眼镜二 厂产检眼镜片箱及标准对数视力表箱。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a 2.1建立数据库,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视力低下原因构成 见表1。

在检查的3 277只视力低下眼中,眼外伤导致视力低下眼1只,占0.03%;眼球震颤导致 视力低下眼2只,占0.06%。随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近视及近视散光检出率逐渐增加, 近视检出率从一~三年级的57.8%增至十~十二年级的77.0%,四~六年级与七~九年级增加 明显,与上一年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散光检出率从一~三 年级的8.8%增至十~十二年级的19.5%。 近视与远视的比值(含散光)从2.8∶1增至57.2∶1。远视、远视散光及混合散光逐渐 下降,并且以四~六年级下降最为明显,远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与一~三年级比较,分 别下降了6.6,7.8及4.7个百分点,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七~九年级下降也较为明显 ,远视、远视散光及混合散光与四~六年级比较,分别下降了1.7,5.0及2.7个百分点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年级学生近视程度构成 在所检查的2 974只因近视(含近视散光 ,散光度数的50%折合成近视度数)而导致的视力低下眼中,随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 低度近视检出率逐渐降低,中度及高度近视检出率逐渐增高(P<0.01)。见表2。

2.3 不同年级学生近视散光检出情况 在检查的3 277只视力低下眼中,检 出近视散光眼568只,检出率为17.3%,各年级均以散光度数-0.75~-1.00构成比最高,其次 为-0.25~-0.50,二者构成比之和除一~三年级组为44.4%,其余各组均在50%以上,并且随 散光度数增加构成比逐渐降低。见表3。

2.4 不同近视度数散光检出情况 在检查的2 974只近视(包括近视散光) 眼中,低度近视的散光检出率为18.6%(440/2 371),中度近视为19.1%(102/534),高度 近视为37.7%(2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不同年级学生弱视检出情况 随着年龄及用眼程度的增加,弱视检出率 从一~三年级的17.3%降至十~十二年级的1.3%,以四~六年级及七~九年级下降明显 ,与上一年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4。

2.6 不同远视力学生近视度数情况 近视度数不同(含近视散光,散光度数 的50%折合成近视度数),所查远视力也不相同。当被检眼远视力为4.9时,其近视度数在-0 .50~-1.82 D范围内,当被检眼远视力为4.0时,其近视度数在-3.01~-6.01 D范围内。见表5。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近视是导致学生视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近视检出率最低为一~三年级组 ,近视(含近视散光)占受检视力低下眼的66.6%。随年级及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近视所占 比重逐渐增大,以四~六年级增加最为明显,达68.8%。这与学生在四年级后课业负担加重 、用眼时间过长有着必然联系。因此,建议将四年级以上学生作为防近干预工作的重点,同 时兼顾各年级。

我国屈光不正的病例统计均说明我国为近视多发的国家,有报道显示,近视为远视的1.23~ 2.58倍[2]。而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一~三年级学生近视与远视的比值为2.8∶1, 与前者报道结果接近;但十~十二年级学生近视与远视的比值高达57.2∶1,与低年龄 组及此前报道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与受检对象不同有关,前者为就诊患者,而本次调查 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但此次调查说明我国正在成为近视高发的国家,应引起有 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加,学生近视患病率逐渐增加,近视程度亦逐渐加重,小学高度近视学生 占因近视而导致视力低下学生的0.4%~0.5%,初中(七~九年级)为1.6%,到高中时(十~ 十二年级)已达5.8%。这与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用眼时间较长有关,同时此年龄段的学 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及后期,身高的快速增长伴随屈光状态的巨大改变,导致近视程 度的加重,这与高桥等学者报道的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或稍后期间近视者增多[1] 一致。高度近视的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升学、就业甚至择偶方面都将受到影响,势必影响 孩子的身心发育,导致他们不能健康成长。因此,应加强对高中生的宣传教育,减轻其课业 负担,教会他们科学用眼,降低高度近视的新发病率。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随着学龄及近 视程度的增加,近视伴随散光者亦逐渐增加,散光度数多小于-1.00 D。除一~三年级组外 散光度数小于-1.00 D者均在50%以上,同时低于-2.00 D散光的检出率各年级均超过80%,这 与眼科学者Cavara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同(其报道结果为超过90%)。近视程度与散光检出率 呈正相关,以高度近视伴随散光者为最多,达37.7%。

在检查的3 277只视力低下眼中,共查出弱视眼145只,占4.4%,其中一~三年级组最高,为 17.3%。这说明在低年级检出的视力低下学生中有近20%为弱视患者。因此,建议在对一~三 年级学生进行体检时增加近视力检查,以及时发现弱视患者,并以及时有效的方式通知家长 ,使其得到早期治疗,尽快恢复正常视力,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期。

4参考文献

[1]叶广俊.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42-448.

[2]徐广第.眼科屈光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304-306.

[3]王宏伟.视力保护镜联合“美多丽-P”矫治青少年近视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0 3,24(6):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