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13:34: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诗词

篇1

在文学的诸多门类中,诗歌可以说是最独特的一种文体,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诗歌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与散文、小说、戏剧相比,由于表达的生动精练及鲜明的形象感,它的审美价值似乎更集中,更多体现了文学的纯粹性,成为美育的载体。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将素质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从而重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大量优美诗词,其中古典诗词教学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载体。

古典诗词审美教学的实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具备较高的审美素养。那么,应语文审美教学实施的要求,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审美素养呢?

一、具备和谐的形象美

和谐的形象美指具有高尚人格内涵的美的形象,在课堂上,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态上。美的仪表、美的体态和美的行为风度是美的教态的核心内容。教师在讲台上的站姿、表情及手势等构成的体态语言,是学生首先在感官上接触到的形象美,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格宾在论及人际沟通时提出如下公式:7%言语+38%声调+55%表情=100%信息效果。这一公式清楚地表明,信息的传递绝大部分依赖于人的声调和表情这一体态功能。因此一个教师除了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符合职业特点和时代气息外,更要注意言谈举止的文雅和谐,尤其要学会恰到好处地运用手势表情等身体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唤起学生的审美感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二、具备对文学艺术的审美感受力

古典诗词所体现出来的文学艺术之美内敛而又丰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古典诗词审美教学要求语文教师首先具有对文学艺术之美的感受力,能够利用自己深厚的文学素养,以一颗爱美的心灵,确切地挖掘古典诗词中美的因素,走进文学作品,进入角色,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感受文学艺术之美。因此,课堂上,教师才能将古典诗词的文学艺术之美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三、具备审美表达的能力

1.具备精湛的语言表达艺术

语言技巧的高低是衡量一个教师讲授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课上,教师应该做到语言流畅、语调适宜、吐字清晰、富有亲切感和节奏感,使语言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精准性、形象性、含蓄性、情感性和韵律性,给予学生听觉上的美的享受,通过“悦耳”,达到“悦心”,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同时,美的教学语言还应讲究幽默艺术。因为偏重于理性认识的课堂教学,如果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如一句妙语,或一段幽默故事,就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使他们能在回味的过程中,调动起积极思考的情绪,营造热烈、轻松、有秩序的课堂气氛,创造舒畅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具备对古典诗词课堂教学审美处理的能力

古典诗词的审美教学过程是一个以美激情、以美授知、以美传艺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具备对古典诗词课堂教学审美处理的能力。审美教学的课堂是教师广阔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对课堂教学进行审美处理。

(1)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审美处理的能力

审美教学是将美学原则与教学原则有机结合的教学。因此,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板书等都要经过教师的精心创造,悉心设计,以美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学识广博,专业知识精深,教学手段独特,使最优化的教学结构、精心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外化为具体可感的美的形式。可见,一堂好课是教师高层次的审美创造。

(2)对课堂教学组织进行审美处理的能力

对课堂教学组织进行审美处理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审美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洋溢和谐之美。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其身心发展水平、道德情感和思想认识是千差万别的,这又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些偶发事件,教师对此要果断地进行审美处理,选择最佳方案,妥善解决问题,趋利避害,化消极为积极,化尴尬为融洽,化变异为和谐,拉近师生情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

(3)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审美处理的能力

篇2

【关键词】审美教育;古诗词教学

审美教育,是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陶养,树立人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人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更是要美化人自身,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古诗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久开不衰的奇葩,它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容和审美教育的价值。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式和敏锐的眼睛去看待身边的美,对于学生接受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完善人格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挖掘审美因素,引导学生感受美

作为审美对象,古诗词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合成,是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体。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美。

1.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根据学生特点,灵活采用丰富的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分辨重音,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掌握节奏和速度,体会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能渲染气氛,激感,变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使得作品变得鲜活起来。

2.启发想象,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

首先,运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的语言。一个优秀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魁力对学生的感染是无可估量的。在古诗词教学中,在学生感悟交流的基础上,如果教师能用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地描述出古诗的画面,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描述中充分感受到诗的画面美。

其次,调动熟悉的生活丰富画面。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展开想象,发现、补充、丰富审美对象。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有助于化陌生为熟悉,化无关为有关,有助于引起精神、激发兴趣。

其三,协调多种感官感受画面。多种感官的交互作用,常常可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审美感受。对这一类作品的关键字词,教师能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引导学生感受诗词中有声有色、动静和谐的画面美,进一步提高审美感知能力。

其四,利用丰富的载体再现画面。生动形象的载体,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内容直观化、形象化,消解小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教学挂图、多媒体的恰当运用,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形象地感受诗中的画面美。有时将绘画渗入古诗教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鉴赏美

(一)鉴赏语言美

古诗词的鉴赏多从语言入手。言为心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分析诗歌语言入手,从而再现诗人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1.鉴赏字词

古诗词讲究“炼字”,用词精妙。欣赏品味诗歌,必须抓住“诗眼”或关键词,这些字词往往画龙点睛,牵一发而动全身。读透诗眼,就能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情感。教会学生对诗眼反复咀嚼回味,才能产生美感顿悟,在品味中使心灵得以升华。

2.鉴赏句子

想象与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想象越是丰富,对诗句的理解就越深刻,情感体验就越强烈,审美体验就越丰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诗边想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想出诗中画面,读出画中诗味。诗歌中往往有看似平淡却含义深远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它高度凝聚诗人的独特情感而被流传成为名句。鉴赏时,一般先要指出该句子具体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再展开联想并概括其特点,然后分析该名句的表达作用。

(二)鉴赏意境美

1.引导“披文入情”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既是作者创作的诀窍,又是读者鉴赏的方法。诗人“情动而辞发”,诗词中蕴含着强烈的感情。鉴赏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即通过作品的语言媒介,进入到作品创造的意境中去。在教学中,老师对作品的赏析引导应从语言文字出发,注重形象的再现,发掘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从而引发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上的共鸣,产生联想、移情,使学生领会诗人的感情,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

2.引导归类比较

有些作品,内容或写法上较一致,可以归类进行对比分析,或异中求同,或同中求异,从而提高综合审美能力。教学中,在对美有了初步的感悟以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美的不同特点、风格进行理解辨析,会使他们的审美行为更富理性,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审美境界。

3.适当补充资料

对意境要作更深层的分析,还要对诗人的际遇,作诗时的背景都有所了解。“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鉴赏作品的一种重要方法。“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词传达的感情。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三)鉴赏哲理美

第一,让哲理在形象中闪现。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总是在生动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深刻思考。因此,教师应启发学生感悟形象,在此基础上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第二,让哲理在趣味中闪现。优秀的哲理诗都富于艺术趣味性。教师应引导学生欣赏诗的艺术趣味,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趣味教学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受到智慧的熏陶。

三、调动审美体验,引导学生创造美

1.读中创造美――有表情朗读

有表情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能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感受作品意境,诱发通感。它既是一种美的欣赏,又是一种美的创造。学完全诗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一唱三叹地吟读,或摇头晃脑式地自由读。总之,要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声情并茂。

2.画中创造美――读诗作画

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能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意境美。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独立地画出诗意。

3.演中创造美――情景表演

古诗词的语言及表达的意思都是比较抽象的,这就造成了阅历和知识都不丰富的小学生理解的困难,而创造性的表演,既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把抽象的语言还原成具体的情景场面,减缓理解的坡度,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想象之门,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深入诗的意境。

4.写中创造美――改写诗词

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体会古诗词的思想感情以后,激励学生根据古诗词美的画面、美的人物形象、美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进行改写,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古诗是中国文学美学特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紧紧抓住语言美、意境美、理趣美,引导学生走入诗言、诗意,真正体会诗情、诗境,领略其“形之美,神之韵”。通过感知诗词的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活动由被动变为主动,无意识变为有意识,使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6.

篇3

一、由景至情至主题,逐步分析

我国古诗词的首要元素为景,其次为情,在景与情均具备的情况下,进入古诗词主题的描述。由人人都可以随口朗诵出的《静夜思》,到婉转拗口的《离骚》,无一不是诗人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情境之下迸发出的情思或心绪。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也要着重注意古诗词中的景,根据景思考其代表的意象,从而进行更深层的情的表述,情的认知,进一步把握诗的主题。

以李白的《蜀道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由景至情,再至主题,对此逐步分析。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先利用多媒体展现“蜀道”之景,并且从诗词中,找出“鸟道”“天梯石栈”“黄鹤之飞”等意象,在学生脑海中勾画出一副雄浑壮阔,又危险之极的蜀道之景,为诗人所表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进行铺垫和陈述,从另一方面领会到诗人借蜀道之难抒发人生艰难的愤懑之情。

在了解了古诗词的基本含义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介绍诗人的人生历程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诗人的角度出发,对诗词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该诗词。仍然以李白为例,众所周知,李白虽才华横溢,但是仕途坎坷,他早年奉召进京,曾有过一段十分风光的时日,曾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研磨,但奈何最终造奸人所害,仕途不得志,满腔热血被浇灭。于是肆意游玩于山水当中,放浪不羁,满怀浪漫情怀的同时有着压抑与心底的壮士未酬。以景入情进一步对主题进行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诗词,认识简单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讲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

时代在不断改变,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教育模式也应该随之发生新的改变。在新课改中,国家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自主、个性发展,即提倡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被迫学习的境况。这一方面在讲解古诗词的基础知识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古诗词虽然十分美好,但是其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稍显枯燥的基础知识教学时常难以被学生理解掌握,因此教师必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获得教学中质的改变。

三、以朗诵吟哦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词

在古代,众多诗词都是与朗诵吟哦相匹配的,其中的抑扬顿挫、高低起伏为诗词带来了与众不同的魅力。将其运用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培养古风之气,并且体会其中的深刻情感。与此同时,应试教育制度要求学生能够完整地默写出教材上的诗句,并且通过教材学习,从而对课外古诗词进行赏析。

这无疑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死记硬背,在多次循环重复之下,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十分不利于古诗词的教学,因此教师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有效有趣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古诗词的魅力,而朗诵吟哦就是其中十分有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在古诗词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索优秀的朗诵材料,并且对自己的朗诵吟哦水平加以检验,使自己的朗诵能够饱含情感且吐字清晰;其次,让学生进行自由朗读,检验他们的朗诵水平;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朗诵,进行停顿处的讲解,如“千古’风流人物”等语句,促使学生在不断的锻炼之下,渐渐体会这首诗词的豪迈之感,以朗诵得雄浑壮阔。

篇4

古典诗词是我国的瑰宝,是浩瀚中华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极强,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熏陶、培养,激发学生的美感和想象,拓宽知识面,提高他们人文底蕴的极好材料。因此,虽然古诗词诵读的内容考试时分值不高,教学的时间的确很紧,但我们仍然不能对其泛泛而谈。我认为,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应紧扣“赏析”二字。针对目前教材的古诗词,我把它归为以下几种赏析方式;

一、朗读式赏析

洪镇涛先生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的要领。”对古典诗词的学习更应如此。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对古诗词的学习应重读、多读。如一首诗词,先由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然后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的变换到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和谐等多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最后让学生根据朗读要求反复地吟诵。这样,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就会拨动学生的心弦,触动学生的情思,自然而然,学生也就在反复的吟诵过程中掌握了朗读的要领,了解了蕴含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内涵。特别是诗中的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它往往是全诗的精华,是最精炼最具意境之所在,更是应多读才能领悟体味的。

二、配音乐赏析

杨竹教授说过: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最容易调动激发人的情感,音乐的愉悦刺激使这些情感伴随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就促进了智力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诗词讲究平仄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我们在赏析之前,若能让学生先听一遍配上音乐的朗读磁带,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情趣,然后在或舒缓悦耳、或缠绵委婉、或含蓄铿锵的音乐声中剖析诗句,就能使学生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品味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生意义与审美价值,感受诗词的音乐美。

三、相比较赏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录选诗词的作者已在某些阅读训练的课文中出现过,对于这些人的诗词,在教学中应该密切联系他们的前后作品进行赏析。如第五册教材收录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单元之后又有他的词作《苏幕遮》,前文表现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后文则表现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两相对照,就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家的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图画式赏析

苏轼曾赞美王维的诗“诗中有画”,其实并非仅王维的诗如此,许多优美的诗词都是意味隽永的画卷。因此,对古诗词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借助电脑、录像等多媒体手段,通过欣赏教师自己选择、剪辑的画面,把无形的词句变成有形的图像,让学生形成一种内化的情感力量,叩击他们的心扉,让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知作品的丰富内涵。

篇5

一、品语言:入境

古典诗词的美离不开语言之美,但白纸黑字只能在读者的体验中才能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鲜活的生命。引导学生感知诗词之美,培养和提升审美意识,加强其朗诵能力是关键。根据所讲授诗词的特点和学生的情感思维,我通常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再现作品诗情画意,并辅以相关朗诵磁带或光盘让学生在名家吟诵中体味意蕴美,实现情感的交流融合,达到升华与共鸣。在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为了使学生领略壮丽恢弘、惊心动魄的雄伟画面,步入豪迈奔放的艺术境界。我先用朗诵带唤起学生的审美知觉,再用精心设计的幻灯片创设出审美意境。学生在情景交融中逐步推移、渐次深化,感受到巨浪涛天的江边,壮怀莫酬的苏轼洒酒祭月、栏杆拍遍,发出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的感慨。学生移情入境,进入角色,与词的意、情、境合拍,真切感受到作品的韵律美与感染力。

二、品意象:联想

在古典诗词的艺术殿堂中漫步,含英咀华,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才能读出作者感受,读出诗情画意。古典诗词往往文字精炼,有时寥寥数语,便生出无穷韵味,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在讲授这首小令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乡村的风光,然后为这首绝妙小令配画。第一步是构图,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合理想象,在白纸上勾勒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等意象,描绘一幅秋天的乡村素描。第二步是点睛,让学生为图中景物描上色彩:枯萎的藤蔓,光秃的老树,漆黑的乌鸦,古老的小桥,清澈的流水……一幅优美简约的画面,营造出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而一轮夕阳下,打马古道的旅人却让画面生出忧伤悲凉的意境。在自己的绘画里,学生们加深了对小令的体验,深切感受到旅人漂泊天涯的落寞与孤独,更有不少离家求学的学生对家乡和亲人发出深深的思念和眷恋。

三、品景致:融情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古典诗词中的自然景物,往往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为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出现在作者营造的意境中,与诗人所寄托的情感碰撞,主动参与文学作品价值的创造。笔者在讲授姜夔的《扬州慢》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塑造审美心境,要求其用心品读,反复回味,身临其境感受意象美。在婉约苍凉、如泣如诉的背景音乐中,学生们的思绪穿越到兵荒马乱、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仿佛与牵着瘦马的姜夔游走在满目苍凉的扬州街头,看见废池乔木、二十四桥、寂寞冷月、桥边红药……感叹昔盛今衰,发出“黍离之悲”。教师再辅以恰如其分的解说:“金人南犯后已15年,但扬州依然破败萧条,残垣断壁。姜夔悲从景生,哀自心起,于是自度声律,在西风中为扬州唱响一阙凄美的挽歌……”这样,学生通过词中一系列景致,触景生悲,推景及人,把时代的悲苦与个人的境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词中实现了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四、品哲思:悟理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塑造健康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因此,在古典诗词教学中,需正确引导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解读,准确把握诗词意蕴,感知形象与理性之美。

篇6

1. 以象形模拟为支点,生长形象思维。在诗词学习中,形象思维极为重要。有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每个字每个词的意思,却无法连贯地去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词的意思,利用形象思维,把字词之间、句子之间,甚至是意象之间的“空缺”填补起来。在“支点式学习”中,我们选择以学的活动为突破口,采用象形模拟为支点,让学生生长形象思维。象形模拟在诗词教学中的运用,即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扮演角色,用自己的理解再现诗中情景,进而走近诗人,读懂诗词。比如,我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在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我为他们创设情境,请他们来演一演这首诗。参与表演的学生要一边演,一边体会人物的表情和心情的变化,观看的同学要一边看,一边思考演员的表演是否符合人物特点。诗中三番问答,诗人却采用了以答含问的手法,把诗精简为二十字,Z言极为精炼。在表演时,学生自然而然地再现了诗人和童子的完整对话:你师父到哪儿去了?(言师采药去。)你知道他在哪里采药吗?(只在此山中。)具体是在山的什么地方呢?(云深不知处。)伴随着三问三答,诗人的心情波澜起伏,由满怀希望地去拜访隐者,到“言师采药去”的失望,又因“只在此山中”萌生希望,最终因“云深不知处”而彻底失望。教学中,我以象形模拟为支点,填补了古诗的留白,生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 以插图想象为支点,生长发散思维。思维的方向像自行车的轮子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向外发散,这就是发散思维。在解决某一个问题时,思维便以这个问题为中心,不断扩散。古典诗词简洁凝练,如果诗词教学仅局限于解词释义,往往陷入“词不达意,言不尽意”的尴尬境地。在“支点式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将教材插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建构起一个完整和谐的情境和一个意义丰富的故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你看到了谁?他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能根据插图由点及面,发散思维,根据图上牧童的表情,将诗中的人物形象想象得有血有肉,把静止的画面想象成一个动态的故事。接着,在充分的朗读和字面的理解过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归插图,思考:牧童怎样捕蝉的?牧童捕到蝉了吗?让学生把文字与图画融为一体,感悟图文相通之处,启发思考和想象,以此为“支点”,生长发散思维,加强对诗句领悟,体会诗中情趣。

3. 以核心问题为支点,生长探究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思维是探究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它是认识主体在认知过程中通过探寻和研究来获得真知的过程。人的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用核心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可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长思维,形成自己对诗词的独特感悟和体验。核心问题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生。在“支点式学习”中,探究方案作为基础性支点,供学生在预习时使用。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的疑问,经过师生的归纳筛选、分层处理后,会生成一两个核心问题,这就成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点。比如,在学习《示儿》时,有的学生就在探究方案上提出疑问:陆游既然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为什么还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呢?这不是很矛盾吗?我将这个问题分解成两个小问题:(1) 面对儿女,一般老人会留什么样的遗言?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2) 既然说已经知道人死后就万事皆空,为何他要“悲”?然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而获得全面的理解。”学生围绕矛盾点展开探究,从诗中寻找根据,我鼓励他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合理推测,这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生长了探究思维,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了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也领悟到“这种矛盾更能突出陆游想要收复故土的决心和信念,更能突出他拳拳爱国之心。”学生的发言逐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思维向纵深发展,课堂因学生个性的对话而充满生命的活力。

4. 以思维导图为支点,生长整合思维。整合思维是指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一个有联系的、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统一整体来认识和思考的思维方法。整合是对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与重建。20世纪末,英国著名脑思维学者托尼・巴赞提出了著名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将学到的知识主动地建构成一个有意义的系统结构,然后由线条、颜色、主题呈现出来。由于人脑对颜色和图像很敏感,所以思维导图的绘制最好用三种以上的颜色,尽可能用图像表示主题。在基本学完《冬夜读书示子聿》时,我引导学生选出能表达古诗核心的关键词,把它画在一张白纸最中间处,要给四周留出空白,便于思维向各个方向发散。接着,让学生找出由这个主题衍生出来的“二级主题”(如:诗人、注释、感情、道理等),并从关键词向四周画发散、弯曲的树枝模样的线条。“三级主题”的绘制同上。当然,还可以选择大范畴的“哲理诗”为关键词,《冬夜读书示子聿》《观书有感》《题西林壁》等都作为二级标题,然后外延。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有的侧重于实际运用,有的着眼于鉴赏陶冶,有的旨在引导探索研究”。因此,必修课是选修课的基础,选修课是必修课的拓展和深入,必修课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普及,而选修课则侧重于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一步地深入学习。

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共有“风声初振”的初唐诗、声律风骨皆备的盛唐诗、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格高韵远”的北宋词等十二个专题。唐诗分别归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分编词作选编时不拘泥于宋,从唐五代至北宋、南宋,充分体现唐诗宋词的发展历程。

以常规的教学方式,教师往往是按照这本教材体现的时间顺序来安排教学任务。这固然可以使文学史的发展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较为清晰的印象,但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体现选修课的特点,难以唤起学生学习诗歌的激情,不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推广运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改一改这种教学方式。

比较鉴赏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作品放在一起,对其内容、题材、情感、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或求同、或探异,从而品鉴诗歌。比较鉴赏是学习唐诗宋词过程中一种重要的、鉴赏诗词的方法,比较鉴赏关键所在就是要找准比较点。比如,同一作者在不同阶段创作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由于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作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经历,那么,诗词中表达的思想情感也会随之变化,因而,创作的作品也就有所不同。如杜甫的《客至》和《旅夜书怀》《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的轻松愉快和晚年漂泊时的孤寂、悲愤。将同一流派的不同作者比较,如同为边塞诗人的高逋和岑参,同为爱国诗人的岳飞、陆游和辛弃疾等。

相同背景、题材、风格、作者、手法的诗词可以比较,背景、题材、风格、语言、技巧、手法等各不相同的诗词也可以比较,同中见异或异中求同,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作家的认识更全面,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从个性化兴趣的角度寻找新的比较点。笔者曾将同旨同趣但异代异性两位词人进行过比较。如李煜、李清照显然没有前后影响继承的痕迹,然而我们稍加比较,就不难发现,他们词中的“愁”表现为一种异代同抒、异曲同工的高度相似。李煜、李清照词中的“愁”,如出一辙,同一机抒,都是以伤春悲秋、伤别怀人、国破家亡之痛作为“愁”的主旋律。

《唐诗宋词选读》中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突出的代表,“愁”情继续向纵深发展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余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响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此词是李煜入宋后所作,它寓故国之思于春寒愁感之中,把家国恨情与伤春感怀融为一体。上片由“春雨”而“春寒”到“”,逐层推出意旨:下片由“凭栏”引出“江山”,由“江山”感到“别易见难”,最后总概两句,时则“流水落花春去也”,境则“天上人间”,此二句将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人将亡矣,四层含意合并一起作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肝肠欲断,遗恨千古。

李清照也是一样,《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如梦令》,乍看是惜花,实则惜春,词人借惜花惜春,流露出了感伤时序的推移、无奈挽留岁月的轻恨浅愁。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更是充满了愁痛。刘大杰先生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她抒的情,写的恨,表面上看来是个人的,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时代色彩和社会基础的。”全词通过残秋之景的衬托,倾诉了词人孤居寂寞的感怀。

篇8

一、放飞想象,体悟意境

高中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的铺垫已经有了初步的诗词分析能力。因此,在高中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自由体会为主,解开学生的思维枷锁,达到诗词体悟中的“共生”。

高中语文课涉及的知识比较广,对学生掌握的要求比较高。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褪去了初中教学的引导和启发,逐渐转变为学生为主、自学优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来理解和分析课文,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中的《短歌行》,这首诗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刻体会诗人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为了让学生解开思想束缚,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发挥,将这篇诗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以演讲的形式,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感兴趣,纷纷展示自己的才华,进行自由发挥。在演讲时,将这首诗改写成“曹操――励志篇”“曹操――教育篇”,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曹操――忧愁篇”表达贤才太少、求贤若渴、大志难成的感慨。学生通过自由发挥,使得自身对这首诗的理解更加深刻。

对于诗词意境的体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高中而言,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在体会中感悟诗词中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体悟的意识,逐渐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语言表达中,提升诗词鉴赏素养。

二、单元整合,升华思维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动态架构,教师要掌握学科的整体特点,对于学生学过的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和归纳,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诗词有系统性的清晰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组织学生在诗词单元学习过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单元性整合。

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课文都是诗词,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每篇的主题各有不同,对于学生而言,如何能够将其区分并且深刻理解是个比较难的挑战。对于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在教学中采取单元整合的方式,针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对比和介绍:“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思考,说一说,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你认为哪两篇诗词比较相似?谈谈你的感想。”并且让学生进行自主发挥和比较:“《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其一)两首诗词,一个要建功立业,一个要归隐田园,这两种思想你更趋向于哪个?”通过此类的问题,使学生找出每首诗词的不同主题,在品味和比较中,体会每首诗词的不同意境,达到思想上的“共生”。同时,我还进行适时地指导和点拨,使学生能够尽快地掌握所学内容,体会到诗词带来的丰富内涵,升华自身的思维。

诗词学习需要思维上的活跃,尤其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诗词,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背景、作者经历等资料,通过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辨析诗词的内涵,真正理解其内容,从而升华自身的诗词鉴赏素养。

三、多元互动,深层交流

在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促进师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探讨,探讨过程即是学习和“共生”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诗词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并且融入其中,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互动,最终统一答案,达到思想上的“共生”。

还以《短歌行》为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去日苦多”,“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些诗句都寓意丰富。在教学中,我会将这些诗句提炼出来和学生进行交流:“同学们,大家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含义?可以相互讨论一下,作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情感?”“我认为这里讲‘人生几何’,不是叫人‘及时行乐’,而是要努力建功立业。”“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忧愁时间飞逝,来不及有所作为,其实他是在提醒别人。”学生热烈讨论起来,有时我也融入其中。在讨论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及他们对诗词的掌握情况。同时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及时纠正对方的不足之处,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通过有效的交流探讨,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详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及思想动态。对于学生而言,通过与教师的交流探讨和教师的点拨,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篇9

一、 读,要形式多样、循序渐进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读”,古诗词教学更是如此。相比一般课文,古诗词的内容更加简短,如何才能提起学生反复诵读的兴趣,借助诵读逐步走入诗词之中,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

首先,初读要充分。要通过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等各种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进来,激起他们读书的积极性。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巧妙而自然地解决字音、字义、节奏等问题,从而达到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韵味的要求。其次,细读要抓点,也就是一些关键字词。古人作诗非常注重锻字炼词,词语的明暗色彩、动静情态、情感张力等无一不是通向诗歌内蕴的通途。教师要带领学生反复细读这些字词,通过默读、比较读、体验读等多种方式,在读中推敲字词之妙,在推敲中品出言语之美,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词的意蕴,就能渐渐融入诗词和作者的精神境界。最后,诵读应求变。朗读吟诵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情感的内化升华,因而也会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然而在有的课堂上,为了追求整体效果,教师会在不经意间将诵读的抑扬顿挫固化、模式化,学生本应水到渠成的真情流露变异成一种模仿表演,这是诵读的大忌。诗词的音韵之美在于灵动,诵读也应以个体表现为主。教师要在诵读方式上下工夫,充分用好配乐读、情境读、表演读等形式,让诗词的情感、风格、手法、内蕴自然流入学生心间。

二、 解,要讲究方法,注重实践

在古诗词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景象:教师心中有答案,但学生的理解和回答与其不符,于是教师“循循善诱”,不断引导、渗透、暗示自己的想法,力求将学生引到标准答案上来。究其原因,是教师过于看重标准解读,总是借用前人的看法或某个权威的观点,“教学参考书”成了唯一依靠。在这种权威指引下,学生只会接受现成知识,他们的古诗词阅读能力很难有明显的提高。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即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阅读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古诗词教学亦如此。那么,除了查阅工具书之外,还有哪些理解古诗词的具体方法呢?

1. 联系旧知理解。学生在面对一首古诗词时,通常会具备一些相应的知识储备,激活这些旧知,有时能够非常轻松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当前学习内容。比如学习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知道了“月”在诗词中经常寄托作者的思乡、思亲、思友、心中的愁绪等情感,再面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时,很自然地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经常联系旧知学习的学生,会把阅读中获得的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体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2. 结合语境理解。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同,联系上下文进行语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下”字,结合前后文略作推敲,就能知道“下”是“到……地方去”的意思。

3. 调整词性理解。古诗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现象:某个词语的本义无法与具体的语言环境相匹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字,如果当成形容词性来理解,句子意思就不够通顺。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词法分析,调整词性,进而发现诗人是活用了词性,将形容词当动词来用了。

4. 思维推导理解。阅读就是思维的过程,阅读理解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把古诗词理解引向深入,把认读过程中感知的新信息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整首古诗词分解成几个部分分别加以思考,从而找出各个部分的本质与相互联系,以获得对古诗词的整体理解。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一句中,就字面理解,“月是秦时的月,关是汉时的关”,显然说不通,通过通篇整合进行思维推导,即能明白其意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三、 悟,要由象入意,突出联想

古诗词十分讲究含蓄、凝练,往往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学生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主旨,进入诗歌意境,感知诗人情感。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引领学生解读诗词中的一个个“象”,进而领略那一片“意”。由“象”入“意”是领悟诗词内涵的重要过程。

1. 意象辨析,直入情境。诗词中的意象因为与特定的文化背景、诗人心境等产生联系,被赋予了某些特定的意蕴和情感色彩。诗人通过一个个“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渔歌子》一词中,透过“桃花”“斜风”“细雨”这三个意象,学生的眼前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境:两岸的桃花在蒙蒙的细雨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摇曳着,不时地飘下一两片花瓣,轻轻地落在清波上,舒缓地飘向远方。这是一幅极具江南水乡风物特点的画面,进而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词人张志和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心情。“白鹭”“鳜鱼”两个意象更是让整个画面生机勃勃,鲜活宜人,可见诗人此时此刻心中的愉悦之情。诗人通过意象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诗词显得飘逸而具有灵气。因此,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我们也就找到了感悟诗词意境的突破口。

2. 意象串联,展开联想。通过联想和想象建立起诗词各意象间的联系,是融入诗词意境,品味诗词内涵的关键环节。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将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意象串联起来,想象出一幅融情于景的画面,从而理解诗中虽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可是那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都表达出了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看则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通过这些意象的串联,学生就能被诗中无尽的情谊所感染,回味无穷。在诗词品悟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力,串联各组意象,从整体上去感知,就能感受诗人情怀,把握诗词意境。

四、 品,要纵横回望,再入再得

对诗词进行鉴赏品味是师生解读意象、感悟意境的自然延伸和拓展,是古诗词教学中审美创造的成果体现。新“课标”中也提到了“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当然,鉴赏品味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

1. 纵向拓展,收获圆满。古代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如果能将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理解和解读,联系作者具体真实的写作背景,拓展丰富的解读视野,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深刻意蕴。由于古诗词创作者生活的年代距今久远,学生了解有关创作者的知识甚少,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和作品的理解。如《江雪》一诗,通过意象感知到的仅是一种凄凉、孤独的萧条景象,只有在了解诗的创作背景,知道此情此景正是当时顽固派对革新力量的打击和严惩,而造成的畏惧的社会心理的形象描绘之后,诗人那种藐视冰天雪地带来的严寒和寂寞,执守着一叶孤舟,垂钓寒江的高傲不屈的情怀才清晰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所以,“纵向拓展”也是品味诗词的重要方法。

篇10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首先,上课时教师应运用生动的导入语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导语设计新颖、精彩、扣人心弦,就能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然后,再顺势介绍诗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情感及思想等进行初步了解。

例如:诗圣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其在不同的人生发展时期所创作诗歌也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情感。所以,在古诗词课前,教师就可先让学生对其人生与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引发学生在预习中思考,达到与作者的思想共鸣,丰富其对诗词作者、社会现象及历史背景的认知,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便于学生了解和赏读其他作者在此时期的作品等。此外,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精力旺盛,朝气蓬勃,喜欢竞争,所以,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组织学生踊跃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词朗诵比赛。同时在班级内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诗词朗诵比赛,通过竞争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习,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

情感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其主要是指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制造、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具体情境或氛围,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之中,帮助其迅速而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并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中国的古典诗词,大都具有十分美妙的意境,追求情景交融。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要依据诗词的内容与特点,灵活运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丰富其内心的感情和头脑中的想象,进而实现对诗歌意境的良好把握。而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身的感知与思考,有利于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有利于受到审美情感与道德品质的熏陶。同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空间及文学修养等都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例如,在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为其配备曲子《送别》,更加淋漓尽致地表现悠远隽永的送别情。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例如,李商隐的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首古诗的意境让我们都非常喜欢,成为许多人的爱情誓言。

再比如,《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首句从孤山寺到贾亭,写诗人的行踪;第二句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三、四两句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五、六两句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刚能够被它埋没;最后两句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全诗把钱塘湖的美丽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现的方式,将诗中的美景更加形象、具体地展现于学生的面前,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和现在的西湖美景作比较,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三、反复感悟,再现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语言比较精练,需要学生认真、反复地进行品读。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财富中最为宝贵、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它所具有的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无条件地大量积累诗词作品,将其慢慢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同时,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用心,调动学生的感觉,深入体会诗词中的感情旋律,再加上适度的想象,引发学生创造性地再现诗词意境,融合作者思想情感,与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向,对相关诗词句进行整合,创设浓郁的学习情境,将学生的个体意向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词内容,并掌握诗词的深刻内涵。

四、学习与应用要具有灵活性

诗词作为语言的艺术,善于运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情感,诗词中也汇聚了作者的万千心绪。所以,在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真情实感地品析名句,抓住关键字、词、句等进行赏析,真正感受到作者当时所迸发的情感,体会词字精练的妙处。然后,合理渗透“以诗解诗”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快速“入戏”,提高其锻字、炼词、用句等能力,加深古诗词之间的互相理解。而诗歌中常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都是学生应该学习的重要技能,在诗歌鉴赏的同时,分析这些修辞的用法,领会诗人蓄积的情感。还要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时时联想,拓展其思维的空间。这是因为,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因此,在诗词赏析中,引导学生对精美的诗词进行联想,以多样的形式进行优美文章的创作,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不断提高其分析与写作的能力等,以便更加透彻的理解诗词。

例如:在苏轼的《水调歌头》赏析时,教师可放手将鉴赏任务交给学生,引导其从不同的视角,以独特的方法对诗歌进行鉴赏,鼓励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然后激发学生的想象,以此诗词为基础进行优美文章的创作,将诗歌凝练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文字,并不断发挥想象,创造生动的画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正如:《水调歌头》配上音乐,就成为脍炙人口的、很多人都会唱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