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7 21:0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难忘的一课教学设计

篇1

课前反思就是教师在完成教学设计时,对其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一旦发现不足,可以有充分时间修正。所以,课前反思应该变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在完成“平面镜成像”一课教学设计后我对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环节是这样反思的:

在教学设计时,由于完成本节教学紧张,我没有设计“水中蜡烛”这个演示实验。后来考虑到如何突破选择器材这个难点(也就是在实验中是选择平面镜还是玻璃板这个问题),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平面镜还是玻璃板时不给学生有效的演示,学生总认为选择平面镜是理所应当的,这样将会影响课堂探究效果,很可能探究失败。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及时修改,“在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环节中教师要重点处理好的问题”加上(5)演示:“水中蜡烛”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二、课中反思

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进行,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聪明机智。课堂会有许多突发事件产生。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增强自己的应变能力。要及时捕捉和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突破难点,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事情。

在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环节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位学生突然提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有关轴对称知识,不论是在物理教材上还是课程标准上都没有提出。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视野,我是这样做的:刚才A同学在探究活动中表现非常好,他善于思考,并且有超前意识,在大家都没有进行实验操作时,他已经自己动手做了实验,而且还能说出自己的结论,很有创造力,希望大家向他学习。这个事例就是突发事件,因为按正常进度,大家都在研究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我一方面表扬了他,给他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要马上把大部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上来。我接着提问了这个学生:你给大家讲讲这个实验你都选择哪些器材了,为什么这样选择?他回答正确。又问:你把这个实验的操作步骤给大家再谈谈。谈得很好。我及时给予鼓励表扬,全班学生热烈鼓掌。这样处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显然,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已经成为了教学主体,他们为自己的发现(或称为创新)而欢欣,我想这样亲历的探究过程,他们会终身难忘

三、课后反思

篇2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注意角色的转变,研究教法,搞好教学设计,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是上课的前奏、开端,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所以要在备课上下大功夫。新的备课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灵活变通的,新课程、新课标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的真正目标就是如何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想备好课,必须认真解读好教材和教参,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备课必须做到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区、本校可开发的教育资源来进行。比如我在教学《秋天的收获》这一课时,正值秋天,于是我就带领孩子们到附近的“朝阳果树场”进行实地观察。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学生知道了秋天就在我们身边,还懂得了秋天是美丽的、是收获的季节,更懂得了要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从而提高了学生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灵动的“课中活动”是上好课的基础

1.重要的“导入”。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导入语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运用对比法、温故知新法、新闻展播法、故事导入法、情感渲染法、知识竞赛法等等。精彩的导入语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使学生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顿悟,获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启发效果。

2、幽默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就像精彩的台词,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能紧紧地吸住住学生,绮丽洒脱、错落有致、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让学生兴趣盎然。

3.生活的“运用”。品德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及社会实际联系最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创设更多的为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让他们体验感悟。在课堂上一定切忌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听得一塌糊涂,老师作为课堂的配角,应该适时激趣、引导、点拨、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进行必要的学法指导等,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4、情境的“创设”

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好的情境创设能够使课堂变得波澜起伏。例如:我在教学《我换牙了》一课时,我通过“牙医小博士”、“谈掉牙的感觉”、“介绍掉牙时发生的有趣的事”、“请你来当小牙医”、“争当护牙小卫士”五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活动中、同学们发言踊跃、热情高涨。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情趣中,在自主探究中、在合作体验中、在交流感悟中学习掌握知识,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5.必要的“活动”。“活动式”教学是对课改后的品德学科最适合的呈现方式,是对比过去品德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没有固定模式的学习方式。“活动式课堂教学”使品德课教学走向了更为开放灵活的新天地。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活动教学,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活动时空是开放的,有课堂中的活动,也有走出课堂外的实践活动。

6.精彩的“结尾”。一堂课的精彩结尾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好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还能拓宽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忽视了这一环节,效果必定大受影响。我常用的结尾方式有: 首尾呼应式、深化主题式、行为训练式、树立榜样式、拓展延伸式、总结全篇式。当然,品德课的结尾形式远不止以上这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摸索、总结、提炼、创新。

三、重要的“课后延伸”是上好课的保证

课后延伸,是维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命”,借助课后延伸能够把课程带出课堂,其意义重大。课后延伸不仅体现了开放的现代课程理念,而且是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不可或缺的教育策略。在品德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更要让学生带着课堂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即学生主体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到的一切,能返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提升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等。如此,品德课程教学就一定能谱写出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德性不断提升的灿烂篇章。

1.课后延伸之德育基地。德育基地包括各种博物馆、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训练基地以及由学校自行与社区、街道、企业、单位共建的实践基地等。一直以来,我都是依据教材的需要,在学校的支持与配合下,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曾组织学生分别去过自来水厂、服装厂、消防队、气象局、绿色生态园、交警队等地进行参观、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充分地将教材知识吸收、消化,收效明显。

2.课后延伸之课外作业。课后作业可以涉及到学生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热爱祖国、关注世界等各个方面。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作业的布置,并让家长及社区等人员协助监督其完成情况。

篇3

笔者有幸听了湖州八中郎莉萍老师执教的一节生态系统复习课《神奇的生态瓶》。课中,郎老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教学给笔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以下笔者从对这堂课的感受出发,谈谈在科学复习课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思维。

一、思维基于知识,产生于问题

知识与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知识经验就不会有人类的思维活动……知识经验是以内容的资格参加到思维问题中去的”[2]236。可见,重视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把握是必须的,因为这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前提。但是,知识的把握却又不等于思维的发展,特别是依靠机械地反复强化去巩固记忆性知识的教学过程,并不能促进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发展,因为“知识的多少不能成为衡量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准”,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转化的能力”[1]。简言之,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以知识为基础,但是又不可停留在具体的知识点上,而是需要通过思维在一系列知识点上不断地深入。那么,科学课教学怎样才能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发学生的思维呢?

“人们通常假设,人的思维和问题解决是紧密联系的”[3],“思维基于知识,却又由问题产生,并因为问题而得到持续不断深入的发展。思维的最终目的也不停留于知识,而在于使问题得以解决,做出有所创新的发现”[1],而且,“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教学生解决问题”[4]。可见,有问题才有思维,有思维的课堂必然是有问题的课堂。上好复习课的关键就是要把机械的“重复”变成生动积极的“再现”和“运用”,而将“重复”变生动的路径就是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郎老师的《神奇的生态瓶》(后面简称《瓶》)这节课,首先体现了“从问题进,又从问题出”的设计思想。她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观看视频,引发思考”,视频是一个自制生态瓶的过程,需要学生思考的是:生态瓶有什么作用?生态瓶中有哪些成分?要让小鱼活下去哪些成分是必须有的?她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再看生态瓶,引发新思考”。这样的安排,正如杜威所言:“在每一堂课终了的时候,要检查学生已经完成的作业和学到的知识,在学生的思想中,对某些未来的课题,应有针对地寻问,到底是什么,许多问题仍然是悬而未决的,这正如结构清晰的故事或戏剧中的每一片段,都会使人期待着,渴望循着线索继续看下去。”

其次,《瓶》这节课教学核心部分的设计思路是“链接问题,展开复习”,用如下三个大问题呈现了与生态系统有关的三块内容:

问题1:你能理清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等容易混淆的概念吗?

问题2:你知道生态瓶中的成分吗?

问题3:什么样的生态瓶能使小鱼生活的时间最长?

问题1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问题2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成分;问题3要解决的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然而,每一个大问题的解决都有一系列小问题作为脚手架,前面一个大问题又是后面一个大问题的脚手架。例如在问题2的解决中,在学生呈现生态瓶中的成分之后,郎老师不断追问“细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什么”“可不可以说是微生物”“为什么”等。巩固练习之后再次追问:“上题中提到微生物对自己的物质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是怎么回事呢?”然后出示生态瓶中的碳循环示意图,让学生指出分解者。有了碳循环为基础,氧循环的建模迎刃而解,解决问题3所要运用的知识也已经储备好了。有效教学的奥秘就在于,教师清楚地知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并清楚地知道从学生现有水平出发,到达教学目标之间要架设的脚手架的位置与个数。正是由于脚手架选择的适切,整堂课中大部分学生都处在积极思考并努力解决问题的状态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争着表述,而教师只是一个不断有问题发现的引导者和倾听者。

二、思维产生于问题,拓展于变式

思维产生于问题,但常见的问题又容易产生思维定势。很多学生的答题错误往往不是由于知识的欠缺,而是由于思维定势造成的,如何克服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避免重复机械的题海战术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条路径,《瓶》这节课正是呈现了如何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一条有效路径――课堂例题教学中的充分变式。“所谓‘变式’即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变换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揭示事物的本质特性,从而更好地掌握概念。” [2]236在问题1的解决中,郎老师准备了这样一道练习题: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着许多水生、陆生植物和野生植物,园内河流交汇,鸟语花香,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该湿地公园属于( )

A.种群 B.生态系统 C.群落 D.生物圈

接着郎老师利用这个题目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式:

如果选项是A(或C),题目该如何提问?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青蛙属于 ;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生物属于 ;

该湿地公园内所有的植物属于 。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横向变式,同一个题干不同的问题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尽收其中。这不仅节约了学生读取题干信息的大量时间,也通过变式有效提醒学生一定要审题仔细,切不可因思维定势而盲目答题。解题教学不需要太多的题目,要的是思维含量,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变式训练不仅可以克服思维定势,其中的纵向变式还可以实现思维的正向迁移和拓展。例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有效突破这个重难点,郎老师首先直接给出了生态瓶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如图1),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学生根据图回答:

(1) B是指 ,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的;碳元素通过 作用由生物进入无机环境。碳元素从B到C是以 形式传递的。

(3)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生物的碳元素究其根源来自于 。

经过这样横向纵向的多次变式,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三、思维拓展于变式,提升于建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适度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在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所呈现的知识技能中跳出来,挣脱具体问题的束缚,努力地“跳一跳”去把握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性认识,那么,学生仅仅依靠原有的认知就不能解决问题了,这样便引发了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当前学习所要求的思维水平之间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态的产生酝酿了心智发展的可能”[5],学生在解决这种不平衡的过程中,思维水平也就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更好地学习新知提供了心智基础。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帮助学生学习建立科学模型,由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建立模型的过程,正是把原有的认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思维过程。

模型,中文原意即规范。按照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的观点:“模型就是通过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利用我们考察来的机理,吸收一切主要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简单地说,模型是人们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它是通过思维活动而对特定知识所作出的一种本质性规律性的反映。

对有些科学问题的探究既无法用真实模型,也无法找到替代模型,此时,科学家们想出了用人工模拟的方法来开展研究,如生物圈Ⅱ号、探究性状分离比的实验模型、探究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小生态瓶等。《瓶》这节课充分展示了建模思想,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小生态瓶,郎老师通过问题3“什么样的生态瓶能使小鱼生活时间最长”引发了学生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思考。实际上,整节课郎老师都在通过小生态瓶帮助学生疏通思路,都是在用小生态瓶模拟真实的生态系统。

在复习课中,教师的任务不应是替学生找出各部分知识的现成结构,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规律、方法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加工建构可用的思维模型,因为“学习是一个把新旧信息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人自己独特的知识基础的过程”[6]。这也体现在了《瓶》这节课中:(1)以生态系统为核心,将生态因素、种群和生物群落等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与结构,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割”成三个知识块,并有序布局;(2)连接三大知识块相互联系的知识线,自然形成一个生物与环境的知识网;(3)纵观全局,再现整体,最后一个环节“再看生态瓶,引发新思考”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三大知识块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知识网络,形成思维导图,建立了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维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相关知识内容所构成的体系。

总之,《瓶》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以学生熟悉且非常感兴趣的生态瓶为切入口,以解决学生疑难问题为准则,展开一系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讨论,并在问题的讨论和解决中理清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成分、结构功能,感知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性,解释生态平衡的现象和意义。在教学中,郎老师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发思维,通过充分变式顺利完成了建模,通过建模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真正是“为思维而教”的令人难忘的一课。

参考文献:

[1] 郅庭瑾.为思维而教[J]. 教育研究,2007:44~46.

[2] 《心理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心理学百科全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3] M.艾森克.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68.

[4] 罗伯特・加涅,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37.

篇4

关键词:新课程;音乐;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88-02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音乐,学生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音乐课中让学生动起来,是指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身体动起来,情感动起来。随着起伏的旋律,孩子们边听边动,边唱边动,边演边动,不仅能使他们感知到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的环境和课堂美感,还会使他们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之中,欣赏音乐之美。

那么,在实施音乐教育时,如何从中挖掘出有助于培养学生艺术和思维能力的教育因素,让我们的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呢?

一、让学生在歌唱中动起来

唱歌本身是一门情感艺术,如何让所有学生接受这门艺术,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则是艺术的艺术。有的学生对所学歌曲并没有很好地掌握,有明显的走调、忘词、吐字不清晰等现象。音乐课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来感染和教育学生,教唱新歌时,要让学生尽情歌唱,在充分的音乐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歌唱的喜悦。我在教唱一年级歌曲《螃蟹歌》时,因教材的地方特色太浓,歌词又多,再加上一年级的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很难理解《螃蟹歌》中的乐趣。针对这些情况,我做了“把歌词的内容转化为肢体的语言”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记忆歌词和理解歌词,让他们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在歌唱中“动”起来,这样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教学中兴致高涨的学会歌曲。我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变成一个个小螃蟹,让他们自己来设计螃蟹走路的形态和打斗时的动作。同学们一下子热情高涨,跃跃欲试,一番讨论交流之后,一只只“可爱”“顽皮”的小螃蟹爬满了教室,孩子们的动作设计得惟妙惟肖。然后我再一点点的把歌词渗透到他们的小脑袋中,边随音乐歌唱边让学生随音乐动起来,同学们就很快学会了《螃蟹歌》,歌词也很快记住了,这样的一节课快活而难忘。在教《飞呀飞》这课时,我先提问,谁能飞,怎样飞?并用肢体语言回答,有的同学说蝴蝶能飞,拍着翅膀飞;有的同学说树叶能飞,风儿一吹它就飞。然后我再把这课的歌词“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能飞?小鸟能飞,小鸟怎样飞?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能飞?飞机能飞,飞机怎样飞?伸直翅膀飞呀飞,飞呀飞。”让学生再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看看两段歌词的不同之处,学唱的时候就会很容易记住歌词。这样一来,学生在唱中“动”起来,在“动”中演唱和表现歌曲。

二、让学生在听赏中动起来

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在低年级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赏能力。让小学生边听音乐,边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音乐课的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美丽、音乐的魅力。

在听赏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感受得不到表现,就容易造成学生听赏兴趣不高,出现老师台上说,学生台下讲,互不相干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这样,学生参与了音乐,才能更好地体验音乐。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动”的如何统一、优美,与音乐情绪吻合即可,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例如:在听赏《小熊猫百货店》时,所有学生都可以模仿小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河边挑水,骑自行车上百货店买东西的样子,顺便在地上打几个滚都可以。因为情绪是快乐的,学生都会很开心。在听赏《春天悄悄来临》时,我让学生八个人一小组进行模拟春游,不要求每个同学的动作都一样,也不要求如何优美,只要他们能被乐曲的情绪感染,在教室里自由的创造“春天”,体验到了那种在春天里的愉快心情就可以了。要求很简单,过程也不复杂。或许大家试一试,自然会发现其奇妙之处。

三、让学生在乐器中动起来

篇5

认知规律是指个体在通过感觉、知觉、表象、想象、记忆、思维等形式,把握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的认识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规律.认知规律体现在教学上是由对教师教的研究转向对学生学的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参与者,是进行学习知识和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要在研究学生的“学”基础上进行.波利亚说:“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千百倍的重要,”要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学生智力参与程度,下面笔者结合“圆周角”一课的教学实例,就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谈几点思考与认识。

1亮点与特色

1.1循序渐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索,教学重点是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难点是证明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以及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度数的一半,

“复习旧知,引入课题一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观察操作,猜想探索一归纳说理,形成新知一思维训练,提升能力—,反思回顾,盘点收获”的教学设计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数学、感知数学、建立数学、理解数学并应用数学。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圆心角的定义、意义及度量方法,即“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数学基础知识的合理铺垫,有了前面这一铺垫,教师追问:“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如果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又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学生动手画图,教师PPT展示,归纳总结角的顶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在圆内、圆上和圆的外部.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任何一个图形,首先要明确这个图形的概念,”顶点在圆上的一类角比较特殊,由此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共同归纳这类特殊角的共同特征——顶点在圆上且两边都与圆相交,进而自然引入课题,给出圆周角概念,接下来是对其性质探索,自然流畅,水到渠成。

1.2抓“明”主线,以“问”促恩

本节课要达成的目标十分明确,即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性质及其推论.因此,按照什么思路展开教学活动,决定了本节课教学进程的走向和风格,设置和勾画什么思路反映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对教学资源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课例注重课堂教学的高立意与低起点,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数学,本节课围绕着数学问题进行,将课堂教学组织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型组织方式,它以问题解决为起点,以问题及问题解决为主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习得知识的教育任务,课例中教师做到以问题引领学生学习,递进式地分层推进,达成对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其中能引领整节课的问题链主要有:

问题1圆心角是顶点在圆心的角,若圆心角的顶点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问题2给定圆上的两点P,Q,任意画出劣弧PQ所对的圆周角,你能发现什么?

问题3圆周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问题4根据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这一特殊情况猜想出,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此结论对于更一般的情况是否成立?

问题5我们对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这两种情况进行了探究,结论都是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那么,这两种情况能不能代表所有的?还有没有其它情况?

问题6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为什么只分成三种情况?

问题1让学生回顾圆心角的概念,抽象出圆周角的概念,并研究圆周角的特点,有了概念之后,接下来是探究如何阐明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多个(问题2),然后再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从特殊到一般,先探究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的情况,接着研究其他情况(问题3、问题4、问题5),最后探究分成三种情况证明的原因(问题6),这种以问题引领课堂,由浅入深,层次递进式地揭示圆周角性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及其定理的证明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1.3交相辉映,体现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数学思想.它不仅可以深入的认识数学本质,而且会对数学思维活动、数学审美活动起着指导作用,形成数学学习效果的广泛迁移,甚至包括从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实现思维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飞跃.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于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穿下去,分步骤有重点的渗透。

分类讨论思想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改变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可以画出无数多个角,而根据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可以将角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成三类——角的顶点在圆内、圆上和圆外.再如,在对圆周角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也运用了分类证明思想,即分别考虑圆心在圆周角边上、圆心在圆周角内部和圆心在圆周角外部。分三种情况证明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障碍点,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如此分类.但课例通过几何画板演示,使学生直观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完成性质的探究和证明,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

另外,在探究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时用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和抽象概括思想.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个数有无限多,要将这一个个角分别拿出来研究,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就必须转换思维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先从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这一特殊位置着手,通过探究最特殊情形,猜想结论的一般性,并通过演绎推理证明了结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圆心角的一半,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

2白璧有瑕.尚待润色

2.1对概念引入的认识

同一教学内容,课题导入的方式因教师而异.本节课立足于圆心角定义复习的基础上,引出课题,即典型的复习旧知引出新知.但在处理上存在不妥之处,如:

师:顶点在圆心的角称之为圆心角.如果圆心角顶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还可以怎样描述角的顶点的位置?

生: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

师: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除了顶点移到圆上,顶点还可以在哪?

可以看出,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提前给圆周角下了定义.而在所给定义中该生只注意到了圆周角的顶点必须在圆上,忽视了“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一非常重要的条件.在学生说出自己对圆周角概念认识的同时,也暴露出在学习和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类问题,可能其他同学也存在类似的想法.对概念的理解虽然还不全面,但能作出如此回答实属不易,教师应庆幸这样的课堂生成,抓住这一契机,顺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建构概念,凸显圆周角概念中“顶点在圆上”“角的两边都与圆相交”这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再认识.鉴于此,可作如下设计:

师:方才这位同学是说顶点移到圆上的时候就叫它圆周角,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个图形,它们能否称为圆周角呢?

图1中两个图形符合学生学生所说的条件——顶点在圆上,但左图形角的一边在圆内另一边在圆外,右图形是角的两边都在圆外,显然不满足圆周角的概念.要说明一个问题的重要性,给学生正面说教强调灌输,往往效果不好,反面说明可能力度更大,印象更深.这里笔者举出反面例子对概念加以辨析,让学生从“挫折”中切身体会概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遵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而设计,令学生印象深刻而难忘。

2.2 设置适当的练习,加强对概念的辨析

课堂的容量取决于学情,课例从新课引入到反思回顾,整堂课的容量还是比较大的。课例容量虽大,却缺少一定量的课堂巩固练习。圆周角的教学难点首先是引导经验型的学生把同样一段弧所对圆周角个数的无限性,但大小却是唯一的,过渡到有限;其次是同弧所对无限数量的圆周角与唯一的圆心角的大小关系,需要逻辑上的严密说理证明,涉及到分类讨论、化归等思想方法,这是学生的薄弱之处.学生获得了关于圆周角的概念、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等性质,好像理解起来没有多大困难.然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学生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是不完全、不深刻的,一个概念的建立总是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实践这两个认识过程.课例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处理以上两个难点,仅涉及一道例题讲解,例题的量偏少,为了牢固掌握,还必须增加一定量的课堂练习。

例1 如图2,点A、B、C在圆O上,点A与点D在B、G所在直线的同侧,∠BAC= 35°。

度数分别是多少度?

学生对刚形成的概念的认识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新概念进行再认知.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合理运用各种变式,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概念的本质,使学生对难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结合教材,可采用以下变式进行强化训练。

如此设计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以及难点深层次的理解,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集中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点”,这些点实质上就是因果关系,即知识的基础。

2.3一些结论直接告知.略显生硬

如在探讨圆心角的顶点在圆周角的外部这一情况时,需要学生合理地添加辅助线才能概括总结出圆心角与圆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师在给予学生足够思考时间的同时,应巡视学生作图情况,发现学生的困难在于不知如何添加辅助线.而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选择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再者,明确了概念,接下来理应是探究圆周角的性质课例中教师直接抛出问题:“要探究圆周角的性质,首先请同学们画出圆O上弧PQ所对的圆周角。”问题提的太急,有赶鸭子上架的味道.教师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学生,学习了圆周角的概念,你还想知道关于圆周角的什么呢?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大胆放手,问:“有了圆周角的概念,大家想想接下来应该研究圆周角的什么呢?”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从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也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玲课例:平面[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4(6):24-26.

篇6

在这里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我不仅从各个老师和学生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和他们成为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感觉所学的到东西远远要比三年里在校园里学到的更丰富、更精彩。当然,这并非否定老师的教学和自己的学习,只是实践中收获到的远比书本来得真切和实在。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

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三部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调查

(一)教学工作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备课、上课、改作业……日复一日,无数琐碎平凡的事构成的我实习生涯的主旋律。

第一是听课改作业阶段。(从9月17日到11月9日)

通过指导老师先熟悉实习班级的数学上课情况,认识班上的每个学生以及了解他们对于数学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认真听指导老师以及其他同学上课。现在的听课的感觉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听课是为了学习知识;现在听课是学习教学方法。目的不一样,上课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现在注意的是指导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上课方式,上课的思想思路。接着,根据在大学所学的教育知识和在中学实习听课所学到的,自己在已有的基础上备课、试讲,做足了上讲台的准备。通过听课和评改作业,我了解到:①学生的数学基础。2班的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好,对学习的态度比较认真,但是数学思维能力比较差,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尤其差。比如说,对刚讲完的知识点和例题稍作变形,他们就做不出来了,有时还反应不过来就是考查刚讲的知识点;5班的学生数学成绩比较差,对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但是数学思维能力比较强,尤其是独立思考和应变能力比2班的学生要强。比如说,对刚讲完的知识点和例题稍作变形,他们能很快反应过来就是考查刚讲的知识点。②学生的特点:2班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比较认真,相对5班的学生来说比较勤奋,能够在课后自己复习作业。不过他们有点沉,对数学的新课不怎么感兴趣,有点看不起新的内容,觉得太简单,事实上他们的数学基础不扎实;5班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不够认真,相对2班的学生来说比较懒,在课后作业一般都无法按时完成,对数学没有学习的兴趣,没有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不过他们喜爱表现自己,渴望老师的关注。③原科任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基础的班级,课堂处理、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都不同;通过听课和评改作业,我还熟悉了原科任老师的教学语言和数学表达语言符号。

第二是备课试讲阶段。(从9月17日到11月9日)

在坚持听课和评改作业的基础上,我开始备课试讲。

首先是我开始尝试写预案。根据实习学校的要求,我翻阅各种资料,写了很详细的预案,把课堂上的每个细节都进行了设想处理,把每个衔接点的处理都写了出来。还根据2班和5班的特点把教案作了不同的处理,弄出了两份不同的教案。写好教案后,我就拿给指导老师修改。在综合指导老师的意见的基础上,我又做了多次修改,直到指导老师夸奖我的教案写得不错。

其次是我开始对队友和对着镜子试讲。在写好教案的基础上,我把教案熟悉再熟悉后,开始对着镜子或者对着队友多次试讲,直到我能脱稿而出。在试讲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师,对试讲稿作了修改,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再次试讲。

最后我坚持拿每个教案都向指导老师和其他有经验的数学老师请教,并和他们讨论如何教学。比如说对于指数函数的定义中的a的范围限制的意义有没有向学生讲解的问题,我请教了高一的所有数学老师(总共有3个数学老师)。每个数学老师的看法都不尽相同,但他们总的看法可以说是因学生而异。于是我根据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具体情况,决定在2班可以提一下,在5班没有必要讲了。

第三是正式上课阶段。(从10月7日到11月9日)

10月7日,我正式走上讲台了,开始我教师生涯的第一课。此时的我非常紧张,尽管我准备得很充分。刚刚时还出现了不知道如何衔接两个独立的知识点,不过学生很积极配合我,并大胆回答我的提问。这让我感到欣慰:学生在鼓励我呀!渐渐地,我进入了状态,紧张感渐消,越讲越起劲了,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注。

之后,我陆陆续续讲了各种各样的课,终于克服了紧张,能够自如的讲课。我最喜欢最骄傲的是在5班讲的新课。因为5班的学生很喜欢我的新课,他们很积极热情,尤其喜欢做我在课堂安排的新课练习(我安排的练习难度适合,他们能够做出来,我又给他们上黑板表现的机会。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数学积极性和满足了他们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上课是辛苦的,也是有趣的,尤其是学生喜欢你的课时。我曾一度为每天备课上课感到疲劳,不想上课时,学生跑来说,老师你上课啦,我们很喜欢你的课。我说我很累,可能没有什么精神。学生渴求说,老师,我们给你激情,你尽管来上。多么可爱的学生,教人不能不喜欢他们!共2页,当前第1页1

上完课后,我总是会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通过这样,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自己还存在不少缺陷:(1)、个人在讲授知识点时,没有突出重点、难点,过于追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成就感。(2)、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3)、语言不够连贯,两个知识点的衔接不够紧密。

通过上课,我还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平等竞争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要鼓励为主,提倡赏识教育。概念课教学多要用启发式,指导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概念。教师教学中语言要精炼,要富有启发性,要最大限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体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多总结,多锻炼。

(二)班主任工作

1、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特点,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在见原班主任的当天我们就向原班主任要了学生名册,我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通过学生名册记住班里31个学生的姓名,并能认出他们。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从原班主任那里了解到:(1)这些学生的基础不扎实,而且性格比较浮躁。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还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感不强。(2)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华师嘉玛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学校里面大多数学生都是有钱人的子女,家长工作忙,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显得比较懒散。(3)有些学生比较调皮,自制力较差,存在违反纪律的情况。(4)很多学生外表自傲内心却相当自卑。

虽然如此,这些学生大体上比较尊敬老师,能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

2、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泼,自我控制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在家庭中是小皇帝,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更多时候关注的是自己。比如在劳动的时候,很多学生却不去劳动而跑去打球或者回家。刚上高中,进入一个新集体,不仅大部分同学的班级荣誉感不强,而且班干部之不够团结,缺乏共同协作管理好班级的意识。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第一周就采取了行动。首先,我们找了个别班干部谈话。其次,我们保证每天的早读,课间操,眼保健操都在场监督,随时提醒学生遵守纪律。劳动的时候,把所有想逃的学生都“抓”回来,并与学生一起劳动,通过实际行动教育学生。

这个班的学生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在上课的时候很容易与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讲悄悄话,而且特别喜欢吃零食。除此之外,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的自制力也是比较差的。

对于讲话讲得比较厉害的学生,我们提醒他,告诉他我们希望他能够上课认真一点或者下课时找他谈话。让他明白其实老师是很关心他的,如果他上课的时候认真一点,科任老师心情会很好,并且他也能够学到很多重要的知识。通过谈话之后,这些学生上课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并且也不再经常说悄悄话了。也有一些学生反映上课之所以会讲小话,是因为根本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觉得很无聊。究其原因,就是之前时候的基础打得不够扎实,所以到了高中碰到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就学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商量了之后决定进行一帮一的活动。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把之前的知识补回来,上课鲜有发生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而在下面讲悄悄话的现象。

对于其他的违反纪律的同学,我们坚持着一个原则是该批评的时候就批评,哪个学生做错了,作为老师不能姑息纵容,而是要及时地指出来。但是批评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我们批评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人。只要他改正的错误的行为,他仍然是我们眼中的好学生。

3、开展主题班会

根据学校每周给定的主题,我们认真地开展了主题班会。

(三)教育调查

国庆前后我们进行了教育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