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3:4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生态学”理论观点最早见之于20世纪40年代出版的霍克海默尔与阿多诺合著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1947年)。由启蒙精神所产生的认识论意味着我们是在对自然有支配权的范围内认识自然的,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自然,奴役自然。“由于自然被破坏了,每一种想要取消对自然奴役的企图都更加深人地陷入被奴役之中,由此产生了欧洲文明的过程。”
“生态学”首次提出和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一书中,将"TheEcologicalMarxism"理解为“生态学”。“生态学”的典型代表人物主要有安德烈·高兹、詹姆斯·奥康纳、威廉·莱斯、本·阿格尔、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大卫·佩珀。他们认为,首先,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突出的问题,应强调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态危机已取代经济危机而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危机。其次,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消费”是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他们主张应予批判。再次,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是建立一种“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最后,提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取社会主义道路的设想。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态学”生态危机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批判;威廉·莱斯重新定位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本·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的建立。
(一)关于对生态危机原因的分析
本·阿格尔在《西方概论》中提到,关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已失去效用,今天危机的趋势已转移到消费领域,即生态危机取代了经济危机,对西方的阶级意识和危机理论给予高度重视,认为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危机就是生态危机。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中提到,用自然改造文化观念,用自然和文化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
威廉·莱斯在《自然的控制》中指出,资本主义倡导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虽延缓了经济危机但却加剧了生态危机,他鲜明地提出“控制自然的观念”才是生态问题最深刻的根源。此外,莱斯还对“控制自然的观念”有着重要影响的培根的思想和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了分析。
大卫·佩珀在《生态社会主义——从深层生态学到社会主义》中指出,生态危机的原因不在于生产力和人的需求的增长,而在于资本主义获利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贝拉米·福斯特在《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中认为,生态危机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有关,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方式使得环境持续性地恶化。
(二)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詹姆斯·奥康纳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中深刻、尖锐地指出,资本主义社会除存在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外,还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与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即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两种矛盾相互作用,加深、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
安德烈·高兹在《经济理性批判》中认为,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必然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资本家不愿意在环境保护上投资,即便投资,脑子里想的也是赚钱。在《劳动分工的批判》一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是一切异化的根源”。
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指出,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当代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克服日趋严重的生态危机的。福斯特指出,部分厂主在环境保护上或许作过一些努力,但这种努力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二、国内文献研究现状
王雨辰、郭剑仁对以贝拉米·福斯特、詹姆斯·奥康纳为代表的北美生态学进行了全面地考察,指出“贝拉米·福斯特理论的特点是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理论文本的解读,挖掘其中的生态哲学思想,从而建构出他自己的生态唯物主义哲学和物质变换裂缝理论”。在此基础上,贝拉米·福斯特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同生态危机的关联,其理论侧重点是环境社会学研究。詹姆斯·奥康纳则是通过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文化和自然纬度,揭示资本主义二重矛盾同生态危机的关系,提出生态社会主义构想,其理论侧重点在于生态政治学。
曾文婷在《“生态学”研究》一书的第二章,从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层面对“生态学”的生态危机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她分析了科学技术的错误利用方式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生态危机不在科学本身,而是在于意识形态,控制自然的观念才是生态危机的最深刻的根源;生态危机不是一个纯粹自然的和科学的问题,它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经经济危机和人的本能结构危机的集中表现,其主要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
郭剑仁在《生态地批判》第三章研究和探讨了北美生态学者贝拉米·福斯特的生态危机思想。他指出,福斯特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不可改变性和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及解决生态危机的出路,即社会正义运动和环境运动的联合是解决之道。
葛恒云的《“生态学”及其启示》认为,生态学理论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或在于其认识上的问题,或在于其理论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作为理论核心的异化消费概念,是从异化劳动概念中派生出来的,没有以对人的物质需求的深入分析为理论前提,影响了对垄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革分析的逻辑力量。其次,是对科学技术的片面评价。
曾文婷在《“生态学”评析》一文中,对生态学理论的评价总体偏重于其可借鉴性。她在文中指出,“生态学”努力运用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当代生态环境及其危机问题,致力于生态理论与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的生态思想,为在当代的发展与完善注入了新的元素。
刘光明的《生态社会主义产生的科学文化背景探源》认为,“生态学”作为有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是特定的科学研究发展和文化环境的产物。生命与环境科学的发展是它的自然科学前提:关于自然——人——社会未来的论述和西方对进一步探索中的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为它的产生和发展客观上起了指导、借鉴作用。
解宝军《对“控制自然”观念的重新理解》一文中论述了20世纪中期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在运用不当和失控状态下造成了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恶性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生态危机。
陈红兵《奥康纳生态学与生态文化建设》一文分析了奥康纳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立足于生产劳动范畴,将生态问题作为时代主题,把自然生态因素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相联系研究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现实解决途径。
三、研究现状评析
总体而言,尽管国内外学术界对“生态学”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现状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国外学者对“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生态危机的产生根源上,并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发展,而对“生态学”的绿色社会主义构想及其实现手段研究较少。国内学者的研究虽较系统和完善地评析了“生态学”各学派的思想,但仅停留在介绍其思想的阶段,缺乏把“生态学”与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研究,提出具体的方案;缺乏从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的角度出发把“生态学”生态危机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的可实施的措施。
篇2
[论文摘要]生态生产力思想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理论,它是对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反思和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生产力,它具有传统生产力所不具备的保护自然的功能。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对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一种和谐的生产力作为动力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生态生产力倡导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生态生产力实现了人类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两种能力的统一
传统生产力片面强调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以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征服欲,这导致地球生态系统严重失衡,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也难以为继。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人类伟大的主观能动性应该是如何在人与自然两类客观规律之间求得和谐统一,而不是简单地掠夺和征服。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力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起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2]这表明人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性,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同时也表明我们不能将生产力的功能仅理解为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除此之外,它还应该具有保护自然的功能。因此,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人不仅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某一自然形态的发展规律,而且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对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主要发生在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必然性,只要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就会在一定范围内产生某种程度的破坏。生产力的这种破坏作用是由于它原有的功能不完善所产生的一种副作用。
在生态生产力中,生产力是开发利用客体自然满足自我生存发展的实践力,同时是保护客体自然的协调力和创造力。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应该充分考虑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承载力,建立一种从自然索取和对自然馈赠的平衡机制,接受自然资源、环境响应的临界约束。在对自然资源超常规利用而削弱或破坏生态功能面前,人类必须承担修复、治理、保护、建设的责任,提高资源、环境价值的保值和增值。以尊重自然的态度取代占有自然的欲念,以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以保护自然的方式取代破坏自然的掠夺。与传统生产力只注重生产力表层的一面不同,生态生产力更着眼于生产力内在的一面对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发展的保障能力,这是它与传统生产力的根本区别。
二、生态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生产力是突出生产力内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辨证关系的生产力类型,它既关注生产,又关注生态。与传统生产力相比,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态性,生态生产力是一种绿色生产力,它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为目的,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限制在其自净能力范围内,使生态环境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2)环境性,它把崇尚环境纳入生产力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生产力经济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3)资源性。它把绿色资源的有序供给和有效供给结合起来,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4)协调性,它坚持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求把局部经济效益放在全球生态范围之内进行评价,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随着科学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们置于它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你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3]马克思描绘出一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相统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的画卷。以生态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理性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三、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世纪生产力空前进步,高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智慧惊人增长,世界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但与此同时,人类全球性普遍忧虑却在增长: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人口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未来越来越令人担忧。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事实表明,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健康和谐的社会生活,更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生态危机警示我们,传统的生产力理论已经不适应当代人类的实践,无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文明时代已经走向衰落,这时应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生产力,并建设新的、充满生机的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力坚持把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同保护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类的持续性生存能力。人类的持续性生存应该是在生态持续平衡的条件下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进步,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生态保护等人类活动都应该着眼于人类的持续性生存,生产力的发展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
发展生态生产力,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将人口增长控制在生态循环和资源可持续供给允许的范围内,同时注意尽可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压力和矛盾。
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生产力,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力倡导资源的回收的再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开发有利于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的生态产业和绿色产品,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良性循环,使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因为它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自然发展的协调统一,能够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4
篇3
关键词:边坡生态环境生态防护灌木
在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基础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原地貌植被的破坏不可避免,弃土、弃石、开挖等会给和谐的自然环境留下大量的边坡。这些边坡有的是岩质边坡,有的是土质边坡,或陡或平。根据恢复生态学原理,在排除环境干扰的条件下,土质边坡有自我修复、恢复的能力,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随着环境的变化有很多不确定性,不能及时达到防护和绿化的效果。岩质边坡因缺乏植被生长的条件,更难于自我恢复[1]。鉴于此,只有借助人工才能加快其恢复过程。利用植被稳定边坡、改善生态环境在生态学上称为边坡生态防护。近10多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多种既能起到良好的边坡防护作用,又能改善工程环境、体现自然环境美的边坡植物防护新技术。它不同于以往的工程防护措施,能与传统的坡面工程防护措施共同形成边坡工程植物防护体系,以坡面长期稳定为目的,以保护当地自然植物群落结构、恢复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减轻管理工作量为宗旨,主要靠植物根系与土壤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根系之间的相互缠绕来达到加固边坡的目的。边坡生态防护可以涵养水源、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地净化空气、保护生态、美化环境,具有生态效益[2]。
边坡生态防护的主体是植物,目前采用最多的是豆科、禾本科等草本植物[3],对灌木、乔木等木本植物研究较少,实践中也不太成功,但木本植物在生态防护中有自己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草本、木本植物在边坡生态防护中的作用,着重研究灌木的应用前景。
1生态防护的理论体系
生态防护的目标之一是使植物存活并正常生长。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仅把不良自然条件下树或草坪的成活作为研究目的,并在栽培方面获得了很大成功,形成了一系列在不同条件下的施工工艺或技术,如植生带、土工网、三维网、草袋、保水剂、生根粉等[4]。现代生态防护工程则不能仅以植物存活为研究目的。大量的施工实践证明,边坡防护施工后,有的看似达到了生态防护的目的,表面上植被恢复了,水土流失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时间一长,由于植物之间的恶性竞争或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生态习性的要求,致使植物生长势逐渐减弱,群落开始逆行演替,刚刚恢复植被覆盖的土地又会退化为裸地,形成水土流失现象[5]。
为发挥植物持续永久的综合生态功能,应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植物群落,这一点非常重要,其关键是护坡植物的选择。下面研究在不同的边坡上制定物种配方应遵循的原则。
1.1遵从植物生态习性,因地制宜
植物的生态习性是指植物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包括气候生态条件、土壤生态条件、生物生态条件等。气候生态条件(光照、湿度、温度等)影响植物的生长繁殖,决定植物能否顺利越冬、越夏;土壤生态条件(养分、肥力、结构、pH值、盐分等)与植物的生长密切相关;生物生态条件关系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如果外界环境不能满足植物的生态习性,植物生长就要受到阻碍甚至发生退化。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合理种植。
1.2保持物种多样性,建立自然群落结构
目前,学术界就物种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出了很多假设,如冗余种假设[6]、零假设、特异反应假设、铆钉假设等,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多数生态学家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尺度,物种多样性指数高的群落,物种之间往往形成比较复杂的关系,植物链或植物网更加趋于复杂,当面对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或群落内部种群的波动时,群落有一个较强的反馈系统,可以缓冲干扰。当某一物种发生病虫害时,不可能侵染所有的物种,即病虫害不易传播。植物的自然群落结构是草、灌、乔三位一体的多层次的复杂结构,物种多样性指数高,在一般的情况下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强,即使群落中一种或几种植物受到病虫害的危害而死亡,其他的植物也会填补其留下的空白。
1.3遵从生态位原则,优化植物配置
基于物种多样性的考虑,在利用植物进行边坡防护时采用的植物种类较多,这就要求拟定一个合理的配方,因自然群落中的物种、种群不是偶然的组合,而是生态上的协调与组合[7]。绿化植物的选配除了要考虑它们的生态习性外,实际上还取决于生态位的配置,这是生态防护工作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系统生态功能的发挥和景观价值的提高。因此,在选配植物时,应充分考虑植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特征,从空间、时间和资源生态位上的分异来合理选配植物种类,使所选择植物生态位尽量错开,从而避免种间的直接竞争[8]。
1.4遵从互惠共生的原理,协同植物之间的关系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作为植物和土壤的重要界面,不仅是重要的吸收和代谢器官,而且是重要的分泌器官[9]。它一方面从生长介质中摄取养分和水分,另一方面也向生长介质中分泌离子和大量的有机物质。当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利时,他们互惠共生,相互促进生长,如皂荚与七里香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促进作用;当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不利时,就会影响其生长。群落中植物的分泌物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在选配植物种时应高度重视。
2生态防护的现状
目前,在生态防护中草坪应用比较广泛。根据草种对气候的适应性,可将草种分为冷季型草种(早熟禾属、羊茅属、黑麦草属、胡枝子属、苔草属、三叶草属、百脉根属等)、暖季型草种(狗牙根属、狼尾草属、地毯草属、钝叶草属、假俭草属、马蹄金属、画眉草属等)、过渡型草种(野牛草属、结缕草属等)。在边坡防护工程中大都选择一些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草种,如早熟禾、黑麦草、羊茅草、狗牙根、假俭草、钝叶草、马蹄金等[10],然后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播种,并精心呵护以保证一定的成活率。早期,种子发芽率高、出芽整齐,如黑麦草,播种7天后,发芽率可达90%以上,1个月后,原来的边坡就披上了绿装。表面上看,植被恢复了,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这种好景不长,短则一年半载,长则2~3年就会发生衰退现象。如华南地区引进的多年生黑麦草,不耐高温、不能越夏,在夏天很快就消失,不能完成世代交替[11],但麦草在初期生长非常旺盛,有竞争优势。为达到四季常青的效果,在护坡工程中还常常采取冷季型草与暖季型草混播的措施,但因暖季型草在冬天枯萎后常阻碍冷季型草的发芽、繁殖,冷季型草在夏天又阻碍暖季型草的发芽、繁殖,还是很难达到四季长青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这种生态防护工程旨在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植被恢复过程,往往违背了自然演替规律,在选配植物时,大多只考虑单个物种的生态习性,欠考虑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忽略了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贡献。另外,草本植物在水土保持功能上也有一定的缺憾:一是根系较浅,固坡护坡效果较差;二是群落易发生衰退,二次恢复很困难;三是管理费用高;四是外来种的大量采用,对生态安全有很大风险。
3灌木在生态护坡中的作用
我国的边坡坡度一般为45°,有的甚至达到60°以上,单纯用草本植物虽然覆盖度大、美观,初期植被均匀整齐,但防护效果不太理想,而栽植乔木又会提高坡面负载,在风力作用下极易造成坡面的不稳定或坍塌。随着实践经验的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灌木绿化具有的优势。灌木不仅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保土、防风沙、降尘土、抗盐碱等优点,而且生长快、耐贫瘠、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和草本植物相比,优势相当明显:一是灌木类木本植物根系的先端部位能向土壤母质内部延伸,在吸取其营养的同时固持风化土层,增强边坡的稳定性。二是维护管理作业量小,灌木对水、肥的需求少,适应性强。三是对小气候的改善作用明显,能缓和阳光的热辐射,使酷热的天气降温、失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同时由于灌木的生物量比草本植物大,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吸滞烟灰粉尘,稀释、分解、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较多,能更好地净化空气。但单一的灌木群落也易产生表土侵蚀,对初期的水土保持不利。因此,在边坡防护过程中,植物种的选择以草本植物与灌木配合为宜,二者结合,可起到快速持久的护坡效果,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但采用草本植物种子和灌木种子混合播种时,有时会不尽如人意,常常形成稀树草原的格局,这是因为草本植物一般发芽早、成坪快,往往扼杀刚刚发芽的灌木幼苗。所以在当今的绿化施工过程中,一般先种植生长速度快、成坪快的先锋草本植物[12],以达到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早期水土流失的目的,然后因地制宜栽植灌木。
[参考文献]
[1]叶建军,周明涛,许文年.谈喷射护坡绿化技术[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
[2]谭少华,江溢敏.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研究进展与思考[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
[3]许文年,叶建军.工程边坡绿化技术初探[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1,23(6):512~515.
[4]刘龙,叶慧海.高速公路路域植被恢复设计与技术施工初探[J].交通环保,2002,23(1).
[5]范庆春.公路绿化与水土保持初探[J].交通环保,2002,23(5).
[6]曹成有,朱丽辉,蒋德明,等.固沙植物群落稳定性机制的探讨[J].中国沙漠,2004,24(4).
[7]刘孔杰,刘龙,周有秀.生物多样性在路域植被恢复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2,23(4).
[8]樊江文,钟华平,杜占池,等.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J].草业学报,2004,13(3).
[9]郝红建,蒋新,常江,等.根分泌物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生物学杂志,2004,23(4).
[10]许文年,叶建军.岩石边坡护坡绿化技术应用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2(7):35~40.
篇4
一、简介
这里介绍的是某些生态设计的衡量标准。然而,要提醒设计者的是,生态设计不只是满足这些标准,而是要尽量全面的确保一个设计: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的不可再生能源产生最小的系统影响(或者产生最大的有益影响)。
生态设计牵扯到对设计的整体考虑,对被设计系统中能量和材料的慎重使用。通过设计、努力减少这种使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牵扯到被设计系统中从原料到废弃物的周期。
我们可以在一套包括建设环境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框架里,构筑这些需要考虑的要素。这些相互作用类似一个开放系统的概念。基于以上要素,这些相互作用可被归纳为几种基本类型:
被设计系统的外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外部或者环境关系);
被设计系统的内部相互依赖性(系统的内部关系);
能量和物质的内外交换(对系统输入);
在一个设计的生态研究途径中,我们必须同时考虑所有这几方面因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二、关键的衡量标准
1.评估对建筑的需求:把使用者置于硬件之前考虑;评估提供内部环境系统保障的水平。在对设计进行投资之前,从生态敏感的角度,评估设计要点、项目依据和使用者要求。
2.评估建筑用地:地段规划(例如建筑位置、凹凸轮廓、道路和铺装区域等)应该基于生态的土地使用方式。建筑要布置在地段内,对所处地方的生态系统产生最少的破坏和影响的部分。结合有当地特色的动植物种群,提高地段的生态价值。
评估风对当地的影响:减少风对步行者和周围建筑影响。
检验对其他建筑的阴影遮挡;确定建筑在地段中的位置,要避免存在的对附近建筑和地段的遮挡。建筑的体形可以基于地段的日照包络线,从而避免对附近的地段潜在的阴影遮挡。这一点影响到比邻地段潜在的太阳能应用以及温带气候地段的越冬情况。
检验室外噪音:通过设计,保证暴露的最近的居住建筑室外的噪音强度,低于一天中早晨7时至夜间11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不少于5分贝,并且不超过至夜间11时至次日早晨7时中任何时段的背景噪声水平。
3.评估建筑的属性:加入材料的完整再生周期和再生可能性因素,考虑在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用到的材料里体现出的能量价值的作用。考虑地方性材料在建筑主要构件中的作用。
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检验建筑生成物中材料和能源流动带来的环境影响。
评估自然资源消耗量和再生材料:具体安排材料来考虑自然资源枯竭(例如木材/来自可持续资源的木材产品)。适宜条件下破损材料的再利用。
评估危险材料:在任何可能的、无法获得经济的可供选择方案的场合,避免具体使用已知的危险材料(如木材防腐剂)。
评估建筑施工的影响:建筑施工操作不应当导致地段内以及附近地段的生态系统破坏。一个"可持续"的设计的长期成功,也需要对施工、委托和建筑使用的控制予以格外的重视。
需要承包商写进合同的环境操作包括:发展及实现一个该工程的环境方案;尽可能减少废物;充分利用能量及其他资源,防止污染;尽可能利用再生或可再生材料或部件;尽量减少交通需求(包括运进/出材料);合理地处理不可避免的废物,包括完全服务从有关法规。工程结束时清理现场。
评估外部景观设计:通过地段规划和景观设计可以实现微观气候改善。四项主要因素影响人的舒适度:日光辐射、气温、空气流动、温度或降水。当这些要素的综合效果不对人产生不适的压力时,条件就达到了人的舒适范围。室外气候越接近这一范围,创造室内气候所需要的能量就越少。景观形式能够对建筑的能量消耗起到有益的作用,因而减少费用,改善微观气候。景观设计应当以改善建筑周围空间的微观气候为目的,为使用这个空间的人们提供更舒适的环境。提供一个建筑与景观结合的设计充实地段的特征。被设计的系统与景观植物的结合,造成当地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弹性。利用竖向景观和植物降低周围的气温。
4.评估建筑操作的影响:最大限度地被动式能量系统利用周围能量的渠道:建筑体形、建筑朝向、立面设计、日光控制装置、建筑外观色彩、竖向景观、自然通风,要设计能够让所有使用者理解并且实现控制的简单的控制措施。
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更新资源(例如光电能源)。
减少由于消耗能量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控制二氧化碳生成少于50千克/年·平方米。
控制酸雨: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应低于200毫克/千瓦小时。
避免由于CFCs,HCFCs和卤素引起臭氧消耗:使用不含卤素的无臭氧消耗制冷设备;结构与围护部分用无臭氧消耗的隔离。
通过设计,实现可循环材料的储存:适宜条件下,为隔离储存供再利用的废物和可循环的收集物,提供充分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的被动系统。被动吸烟和潮湿:把占多数的空间设计为自然通风,禁止在室内吸烟;避免需要潮湿的植物;在非自然通风场所,慎重设计温度系统;室内空气质量应当在C25升/人(例如不经过再流通的完全新鲜空气);利用自然通风装置。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和人工照明的被动系统:通过照明,在办公室提供高质量的视觉舒适。尽量扩大利用日光的工作面积,达到用于办公的总面积的至少80%,达到英国制定的日光照明标准BS8206的第二部分。有输出波动的所有灯具(例如荧光灯),都应当安装高频镇流器;使用灯具隔栅或特制玻璃等。
检验热舒适和过热:尽量减少由于利于被动式设计因素来补充计划中的自然通风和夜间制冷措施,而产生过热不适风险。通过CIBSE一致的计算实现令人满意的操作。
控制室内噪音:在办公室和会议室所实现舒适的声学环境。私人办公室和小会议室――40分贝;大会议室――45分贝,建筑的声音隔绝和降低噪声与英国标准BS8233:1987一致。
检查寿命周期内的能量消耗(例如能量转换的有效性),尽量减少操作中的能量消耗,它本身正是在建筑能量使用中占最大份额。
评估水污染:减少地段内水流失,以从地表水流失方面,在源头管理污染。促进水分吸收和返还地下水。
评估交通运输能量:尽量减少地段内小轿车停车;制定政策鼓励公共交通,不提倡使用小轿车。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微粒过滤;
评估空气质量/二氧化碳;装修/保养;通过可开启窗提供自然通风,保持CIBSE推荐的换气率。避免空气闭合流通;利用室内植物吸收VOCs。
设计内部水保存:以减少从干管到饮用水的需求量为设计目标。水循环计划;雨水利用;废水处理计划:下水道沉积物利用;水效率管理措施;水泄露;景观地区的浇灌系统应当利用;雨水应当被收集并循环(如用于卫生间冲水)。
减少或恢复废弃材料和热量:通过设计,恢复由建筑操作而产生的废弃材料和热量;考虑储藏运输供循环的材料。
检查内部装备:基础建筑提供可以变动位置的会议室和商务中心。通过设计,避免浪费;家具布置允许经过最小的改动而实现灵活的人员分组安排。检查危险材料的使用。
5.评估在建筑使用寿命结束后,所有材料和设备的修复:充分考虑再利用和修复的可能性。
篇5
金融生态是借用生态学的概念对金融外部运行环境的形象描述,而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与金融业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自然因素总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人口等一切要素与金融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面,是金融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狭义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信用体系、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改革的进展及银企关系等方面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各要素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通过资金媒介和信用链条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系统。
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主要包括:稳定的经济环境、完善的法制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协调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的制度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和保值增值,促使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金融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促使其将各种成本内在化到自己的治理结构中。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金融生态环境中各因素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即金融生态链。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金融要素的优化配置。
金融生态圈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会影响整个金融生态圈的良性循环或金融业的运行效率。重视和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无论是对金融业的发展还是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对经济社会各方面有宏观、透彻、准确的掌握,能带动整个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金融业控制着国家的信贷资源,只有加强对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把个体微观经营行为与整体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相结合,才能提高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就是要推动金融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通过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以更好地发挥金融融通资金、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作用,推动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完善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保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看,政府、公司属于环境因素,但从政府、公司等角度看,金融业则是它们的环境因素。金融风险的累积不但削弱了金融职能,而且也影响到金融业的正常发展。更严重的是金融风险的累积最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这将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而这场次贷危机的影响愈演愈烈,形成一种“蝴蝶”效应,引发了国际金融风暴,导致全球闹股灾,从而使很多国家的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市场对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失去了信心。因此,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最后,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社会诚信的重要载体,是对债权人的保护。金融业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特殊行业,金融生态状况折射了社会诚信水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是构建诚信社会的强大动力。金融生态建设和金融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将为自身和社会诚信建设创造条件。同时,金融生态状况的改善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良好的诚信机制。在公司债券市场上,无论是信息披露还是信用评级,如果缺乏诚信基础,那么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尤其是投资者在债券市场获取信息方面不占优势,其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只有诚信才能构筑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所需的生命线,让投资者和融资者在公司债券市场上能够进行理性的博弈。此外,良好的金融生态是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力量,还能实现动态平衡,有效控制金融波动,降低不确定性,有利于推动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分析
目前,海南的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和内部都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海南省的金融产业体系的外部环境没有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依据金融生态环境内涵的界定,金融产业体系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地方政府和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三个方面。在区域法律环境方面,尽管改革开放已进行了很多年,但海南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权力至上、以权代法的做法仍随处可见。我国的法律基本上是以粗线条为主,这为执法者在具体操作中留有很大的自由度。基层地区的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此原因造成的。有关金融业运作的全过程,如产权、进退出制、创新、整合、监管、重要业务、自律、保护、破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法律空白。在地区层面,配合国家已颁布法规的地方性法规及结合地区特点制定的法规还很欠缺。在地方政府方面,海南省地方政府的观念既表现为仍较保守,又表现为急功近利,即对新事物、新体制、新做法吸收较慢,且不能将之与地区区情有机结合,眼光短浅、图省事、图政绩、摆花架子,缺少长远打算。在经济基础方面,海南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较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历史包袱拖累造成了改制缓慢、改革滞后,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均较慢,这在相当程度上阻滞了金融产业的正常发展和金融业创新成果的出现。
另一方面海南省金融产业体系内部环境也阻碍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的形成。在区域信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信用体制不完善和信用意识淡薄。海南省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基本上不能成为银行系统对贷款风险进行有效评估的基本支持和重要依据,这使海南省对其内部资金不能进行有效利用,从而形成内部资金通过总行一级的资金池流向其他地区,严重阻碍了其他地区的资金向海南的正常流动和授信程度,从而总体上导致海南省在经济振兴过程中的资金“瓶颈”。
另外,由于海南省信用环境欠完善,银行无法对贷款风险做出合理评价,骗贷、三角债、逃债、虚报、隐瞒等事件屡屡发生,从而导致海南省金融业的发展非常滞后。在区域金融产权方面,以国有银行制度为主是我国金融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建制、运行和管理监督等方面,渗入了较浓厚的国有银行管制的色彩,这是在新时期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的金融产权制度不明晰问题。由于金融产权不明晰导致产权关系不清,进而引发风险承担责任人不明确和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等市场化运作机制不能有效落实。在区域金融机构方面,海南省的金融机构主要仍然以国有独资四大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为主,支撑经济、社会事业的运行,缺少引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区性银行机构。在区域金融中介方面,海南省为银行提供服务或与其业务相匹配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会计师、律师、财务师、审计师事务所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整体水准和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三、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缺失对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
海南省金融生态环境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遭到严重破坏,金融体系失去平衡,金融机构、司法环境、执法环境、信用环境等不同程度恶化,导致地方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信贷供求缺口问题突出,地方经济在严重“缺血”的状态下低效运转,金融生态系统的效能难以正常发挥,严重制约了经济增长,导致了海南经济在沿海开放城市中一直处在欠发达状态,各项经济指标一直在沿海开放城市中排名靠后。金融生态环境的缺失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海南省经济形成制约:一是地方企业获取贷款困难,成长完全靠自身积累,以致企业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始终达不到规模效益;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资金来源,招商引资受阻,无力承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全球产业链的转移,海南省外资投入在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显著减少就是很好的证明;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缺乏金融支持,就缺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四是投资环境退化,难以吸引外部投资者进入。以上这些制约因素,使海南省经济金融生态链陷入“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业严格控制信贷金融业务和盈利水平低下金融机构收缩业务和网点地方企业成长受阻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恶性循环。这种“累积性恶性循环”使得海南省经济增长一直受到金融生态环境缺陷和金融生态效能弱化的制约。虽然九十年代后期以来,海南省政府尽最大努力重树沿海开放地区经济金融形象,但信用重建需要时间积累,地方经济的恢复却时不我待,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融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的重建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四、构建和谐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促进海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适时增加有效信贷投放。要全面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准确把握市域经济运行的
特点。正确处理防范风险、发展业务和支持地方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着力搞好信贷结构调整的同时,适度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建立起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首先,要在继续保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果的基础上,正确审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过热迹象不明显的地域特征,在加强调控的同时,要注重引导支持,防止信贷的过度萎缩;其次,应增强宏观意识,跟进研究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趋势,准确把握银行业运行情况和风险状况,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市场分析,避免贷款投放的盲目性,倾力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最后,应继续调整与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适时、适度地调整和优化信贷投向,积极向上争取授信额度,适当放宽对企业的评信标准和限制,降低门槛,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在调整和改造过程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亮点”和“绿洲”,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二)优化经济金融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一个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必然是最吸引资金的“洼地”。构建和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一是要建设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要培养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金融意识和诚信意识。重塑新型银企关系,对改制后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同时,要树立起新的、长期、互信的银企关系,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进行严厉制裁,从根本上杜绝逃、废、赖债劣迹的发生,维护银行债权;二是要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将银行业作为地方的一个优势行业,把支持银行业的发展作为扩大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举措,支持银行业提高资产经营质量和经营效益,为金融机构向上级行争取更多的信贷规模,开辟信贷投放绿色通道提供政策环境;三是要建设良好的法制环境。严厉打击涉及金融领域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案件执行力度,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四是建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新闻部门的舆论宣传优势,坚持从正面宣传报道金融政策、金融环境和金融经营管理情况,为金融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共同创建宽松的融资环境。可以由政府牵头做大、做强现有的担保公司,完善担保机制,健全贷款担保制度,积极引导和推进形式多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社会法人,特别是那些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负债率低的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信用担保机构和发展担保业务,发挥对民营经济融资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解决民营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要督促有关部门简化抵押评估、登记、公证等手续,降低收费标准,努力解决民营企业抵押难的问题。同时,政府应协调各经济管理、司法、新闻宣传和金融等部门,扎实开展创建金融安全区工作,教育企业强化信用意识,重诺守信,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还应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机构,根据全市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对民营企业做出综合评价,实现信用信息共享,逐步完善信用登记、信用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等企业信用评价功能。对于通过国企改制来的民营企业,要将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与改制前的信用区别开来,注重考察新企业的信用。另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理,鼓励组建行业自律性组织,如行业协会或行业商会等,对民营企业自身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进行培训。要监督和管理民营企业,注重增加积累,提升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切实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帮助民营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从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组织管理、自身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提高,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行业协会内部企业的联保作用,从根本上改善区域融资环境。
(四)强化银行业经营管理,提高风险防化能力。一是要紧紧抓住海南省目前良好的机遇,用好、用足、用活中央已给政策,采取超常规手段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消化历史包袱。要拓宽信息渠道,抓住政策导向,及时向上级行反映实际情况和风险程度,积极争取核呆指标,最大限度处置不良贷款;二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转让、打折出售、打包处理、租赁、招标、拍卖等方式直接处置不良贷款。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区域性资产重组和置换,盘活不良资产;三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责任,坚持常规手段“抓降”,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四是加强贷款分类监管,要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既要敢于亮底,又要积极处置,要进一步加大对恶意隐瞒不良贷款行为的处罚力度,切实防范不良贷款反映失实造成的风险。
(五)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海南省应针对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发展快、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贷管理机制。首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明确中小企业信贷职能部门,培养中小企业信贷专门人才,完善适合中小企业信贷人员的业绩考评和绩效挂钩体系;其次,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标准,对中小企业的评估和信用评级应以定性为主、定量为辅,注重对成长性指标考核,突出对业主个人的信用评级以及对其所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和信用环境的评价;第三,应完善授权授信制度,改变目前从建立信贷关系到每笔融资都要上级行审批的办法,根据各基层行的决策、管理水平和所在地区经济结构及企业融资状况,分层次明确融资审批权限,减少贷款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第四,应推进信贷融资产品创新,拓宽担保渠道,探索新的贷款担保形式,解决中小企业抵押资产不足的问题;最后,可以适当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减少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高成本和高风险代价。
主要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可持续发展研究导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周小川.法治金融生态[J].中国经济周刊,2005.3.
[3]宋逢明.公司治理是改善金融生态的基础[N].金融时报,2005.8.22.
篇6
关键词:儒家生态伦理思想
0引言
人类经济的迅猛发展固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增长和现在活着的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改善,但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不仅给人类的后代、也给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埋下了目前还难于逆料的隐患。这不能不使人多方反省和思考,寻求对策和出路,包括重温古人悠久的生存智慧。
这里所说的“行为规范”是指人们对自然界除人以外的其他生命及万事万物能做些什么和不能做些什么,指在人对待非人的生命和存在的行为上有没有、以及有那些道德约束和限制,这些规范连同直接支持它们的思想和精神就构成了生态伦理的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则是指使人们遵守这些约束和限制的、属于终极信仰层面上的根本精神和信念。而另一方面,这种精神信仰又很可能不仅仅是支持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的,同时也是支持人们对他人及社会的态度和行为的,即它可能同时也是一种全面的伦理学、人生哲学或者,是有关人的整个一生和所有生命的根本意义的精神信仰;“生态智慧”则是指与上述两者,尤其是与行为规范有关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做的充分认识和睿智选择。
1顺应自然、禁弛有秩的行为规范
古代儒家所主张的生态伦理行为规范可以简略地归纳为主要是一种“时禁”。作为一种关注人间社会的维持和人类的普遍生存、而不仅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学说、古代儒家学说不是普遍地禁止或绝对地非议杀生——猎兽或伐树,而是认为人们有些时候可以做这些事,有些时候不可以做这些事。人的生存固然离不开自然物,人在自然界也居主体地位,但人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它们做任何事情。在此的要义不是完全的禁欲,而是节制人类的欲望。《礼记》“祭义”记载说: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又《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可以注意这些话对时令的强调,以及将对待动植物的惜生。不随意杀生的“时禁”与儒家主要道德理念孝、恕、仁、天道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向,意味着对自然的态度与对人的态度不可分离,广泛地惜生与爱人悯人一样同为儒家思想中的应有之义。”
这种“时禁”的另一面自然是“时弛”,但我们注意到,它所直接根据之“时”与其说是以人为中心,按人的需求来安排的,而毋宁说是按照大自然的节奏、万物生命的节律来安排的,亦即按四季来安排的。人固然也在这大自然之中,同样服从这同样的生命的节律,但是,人又毕竟通过文明的各种创制有了一些超越自然制约的可能,人的需求和自然与其他生命的节律有了差距。
对这些“时禁”的规定,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它们主要是一些禁令,是施加于人对自然的某些行为的禁令和限制,不包括诸如现代社会如何采取一种补充、矫正性正义的积极搭救,以及如挽救濒危物种的主动行为,也不包括与动物建立某种忠贞、信任关系的命令,它基本上是一些消极性的限制。第二,它虽对人的行为施加了某些限制,但限制的范围并不很大,并不是全面禁止,而主要是时禁:在春夏生长季节和动植物幼小时的禁令。这些措施在今天的环保工作者看来是相当弱式的,但也要考虑到古代社会也远没有今天这样的生态危机,那时的人还相当程度上自身就处在一种生态相对平衡的自然链条之中。第三,这些禁令看来不仅是对下的,也是对上的,不仅是对民众而言的,也是对君王而言的,甚至可以说,更主要地是约束君主。甚至提出了对君主的严重警告:如果他们做出了诸如坏巢破卵、大兴土木这样一些事情,几种假想的、代表各界的象征天下和平的吉祥动物(凤凰、蛟龙、麒麟、神龟)就不会出来,甚至各种自然灾害将频繁发生,生态的危机也将带来政治的危机。最后,我们可以设想,在儒家那里,在行为规范的方向上,除了人类之中的由父母、兄弟、夫妻、家族到朋友、邻人、乡人、国人、天下人这样一个推爱的圆圈,在人类之外,还有一个由动物、植物到自然山川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关怀圆圈,前一个圆圈又优先于后一个圆圈。
2“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精神实质
儒家生态伦理的精神主要是一种“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这种精神并非儒家所专有,而是古代中国人一种悠久的生活智慧和对宇宙和自身认识的凝结。《庄子·齐物论》中一段著名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同一。”就表明了人融自然从自我得道的一种精神境界。
儒家从大人、圣人,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来论述人与天地的合一。而从人性,从人生之初的善端来说,人与天地也是相通的。故孟子提出由人要由“尽心”、“知性”而“知天”,以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人只有如此,也才能称之为“人”,在此人是主动的,但却不是僭越的。一般在这样的场合,亦不专提“天”,而是说“天地”。单提“天”时有最高主宰,规律或命运的意思,而说“天地”则一般是指包容万物的大自然。董仲舒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并提出一种“天人感应”的理论,宋儒进而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发展出一套精致、全面的宇宙哲学和人生哲学系统。超级秘书网
鉴于当代生态哲学中的争论,我们如果问:古代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什么为中心?是人类中心还是生态中心?从前面的叙述看,儒家行为规范方面是紧密联系人事或主要考虑人的利益的,乃至具有强烈的政治劝诫的意味;而其天人合一、生生不息的思想也并不是独立的宇宙哲学,它是与一种人生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并以后者为重心的道德理性。
3天人同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
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总是集中表现在人的发展上,如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提高社会成员自身素质和能力等等。但是,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说明了天地人之间法则的相通,而这种法则并非以人为依归,而是以天地、自然为依归。儒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在本源上是相同的,自然与人类也是平等的关系,正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儒家主张,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自然地得到发展,而不横加干涉;人类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存,就应与天地万物保持和谐。这样,才不会扼杀宇宙的生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对自然界过分掠夺,势必危害人类自身。儒家文化还把万物是否“皆得生息”,也就是环境是否处于自然状态看作是否富足的标志,“天以万物悉生出为富足”,非常强调保护环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
应该说,当今世界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过分掠夺而没有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造成的,它正在破坏着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这种矛盾状态,维护生态平衡,解决人类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我们当然要依靠今天的高科技手段,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型人才,而学术生态环境以研究生为中心,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和环境支撑,促成创新型人才的产出。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学术生态环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重大,且为直接的作用。高校学术生态环境存在诸多生态因子,可概括地分为物质资源环境因子、制度体制环境因子和社会人文环境因子三大类。由于这些生态因子的特性、强度各不相同,对于研究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一旦找到起关键作用的“限制因子”,就找到了研究生创新的突破口。同时,学术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单独地存在,而是相互制约、相互组合,构成了多种多样的学术生态环境。此外,某个因子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因子的变化。因此,以上所述的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三大类因子可以适时调整,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境”类型。
二、高校学术生态环境与研究生创新
(一)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1.研究假设研究的基本前提是: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受到学术环境的影响,学术环境由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共同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具体而言,研究假设1:物质资源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研究假设2:制度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研究假设3:人文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影响。2.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0份。所有问卷均由学生当场填写,可选择署名或匿名。录入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并利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总体评价结果调查显示,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分值为3.40(满分为5分),标准差为0.829,其中提炼表达能力(2.44)最弱,组织构思能力(3.26)和前沿把握能力(3.26)一般,知识消化能力(3.34)较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克伦巴赫系数总体为0.865,接近0.9,说明该问卷创新能力测试部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即问卷信度较好,如表1所示。2.学术环境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各个维度的影响(1)学术环境各因素对于知识消化能力的影响按照sig.≦0.05为显著相关,从表3可以得出结论:影响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的环境因素有招生侧重点、课程内容面、科研训练、导师指导的次数、指导的质量和效果。其中,招生侧重点与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呈负相关,课程面、科研训练、导师指导学生的次数、导师作用的发挥与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成正相关。课程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课程面的宽窄直接影响到研究生学术视野及知识面。覆盖面广、涵盖交叉课程的课程设计能够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的知识源流。科研训练是知识的重要转化途径,科研训练目的是使研究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合理融入实践中,在实验中运用知识,检验知识,发掘新知识。我国研究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自入学以来,导师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之路,为研究生掌握知识、运用方法提供帮助,而且在为人处世等方面影响研究生。导师不仅以其高度的责任心,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指导和帮助学生,而且引导学生科学检索知识、注重积累知识和合理迁移知识,使研究生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招生制度直接关系到生源的质量。回归系数显示:招生制度与硕士生的知识消化能力呈负显著相关,这反映了目前高校招生对于知识基础的重视还不够,调查发现,50.9%是侧重综合素质,而16.8%侧重知识基础。对知识消化能力而言,知识基础是硕士研究生知识消化能力的前提,知识基础越扎实,知识面越宽广,知识结构越完善,其消化能力的总体水平越高。因此,假设2和假设3制度得到了证明,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面、科研训练和人文环境中导师指导的次数、指导的质量效果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知识消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制度环境中的招生侧重点起到显著负影响。(2)学术环境对于组织构思能力的影响从表4中可以得出结论:研究生构思能力受到课程前沿性、课程面和科研训练的影响,均为正相关关系。课程的前沿性使研究生能够掌握本专业最新研究动态,课程面使研究生能够涉及广阔的知识面,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所谓“站得高,望得远”,有了广阔的知识面和学术视野,研究生设计的课题更有针对性,建构的模型或提出的观点更有新意。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前沿性和课程面宽度均处于中上等水平,因此证明了研究生的课程面和课程前沿性与硕士研究生研究构思能力呈正相关。科研训练计划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锻炼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平台,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一个最直接的机会。研究生从选题到组织构思,再到验证,培养自主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形成提出设计并进行某种发明创造的能力。调查发现,我国68.5%的高校具有系统的科研训练计划,研究生参加科研训练的人数占到开展科研训练的72%。因此,假设2得到了证明,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前沿性、课程面和科研训练对于硕士研究生的组织构思能力有显著正影响。(3)学术环境对于前沿把握能力的影响由表5可以得出结论:课程前沿性、教学方式和实习实践对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产生显著性的影响,且均为正相关。课程的前沿性帮助研究生了解最新的专业动向,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课程前沿性是前沿把握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调查发现课程前沿性“中等及以上”占78.1%,说明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到前沿性,有利于硕士研究生立足前沿探究未来发展趋势。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研究生教学的常态。随着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教育方式日渐为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所取代,小组讨论、活动不仅使研究生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而且通过讨论本专业动态,探究最新案例,使研究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趋势。社会实践是研究生接受锻炼、增长知识的舞台,也是新思想、新文化、新科技的“源头活水”,还是能更好地将科技新成果与社会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社会实习实践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把握实践生产中的动态,并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帮助研究生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因此,假设2得到了验证,即制度环境中的课程前沿性、教学方式和实习实践对于研究生前沿把握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影响。(4)学术环境对于提炼转化能力的影响由表6可以得出结论:课程前沿性、科研训练、实习实践,导师的影响对于硕士研究生提炼转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且均为正相关。课程的前沿性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前沿性的课程除了促进研究生把握专业前沿,还能够如风向标为研究生科研导航。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硕士研究生接受前沿性强的课程,使他们能够在把握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专门的科研训练计划是研究生取得创新成绩的必要环节。在频繁、有效的科研过程中,硕士研究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积极调动创新潜能,以书面论文等形式进行提炼表达,最终形成智力成果。实习实践是研究生能够取得创新型成果的动力和源泉。研究生通过实地调研或到一线单位实习,将课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实践报告或者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也有理工科学生创造出发明、专利等。作为是学生的引路人,导师对学生学术创新、事业发展和人生道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名师出高徒”,优秀的导师高标准、严要求,以高尚的学术品质感染研究生。如果学生没有创新,导师启发研究生再积累、再思考、再探索,直至做出创新成果。因此,假设2和假设3得到了证明。制度环境中的课程的前沿性、教学方式、科研训练以及人文环境中的导师的影响对于硕士研究生提炼转化能力有显著的正影响。综合以上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学术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其中课程前沿性、课程面、教学方式、科研训练、实习实践、导师的指导及影响、招生制度起显著作用,即研究假设得到了证明。
三、营造和优化学术生态环境,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本研究从营造和优化学术创新的整体环境出发,基于学术生态显著因子———课程教学环境、科学研究环境、导师育人环境等学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尝试提出优化适合创新的学术环境以提升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学术氛围倡导自由民主和宽容,营造自主创新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植根于高校的创新环境。宽松、自由、诚信的学术环境是创新的保障。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应尊重研究生的好奇心,允许他们有不同于导师、权威的观点,宽容他们的错误和失败,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应保证研究生发表学术观点、探讨学术问题、质疑和批判权威不受干涉,保证研究生有权利参与教育管理评议,并能够自由行使参与学术的权利。彻底改变僵化的管理制度,摒弃权威式的管理态度,,使研究生从被命令、被训导、被摆布的地位提升到主体性地位上来。营造诚信的学术氛围。受到社会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目前论文抄袭现象反映了研究生急功近利的心态,高校应当鼓励自主创新,倡导严谨治学的学术态度,严惩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
(二)课程教学注重知识面和前沿性,改革教学模式
应明确各类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基础课和选修课是为了构建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课是核心基础和精髓,专业课反映专业领域的重大成就和前沿问题,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多选用反映最新成果的教材,加大学科前沿知识所占分量,拓展国际化视野。多开设实践活动课程,以提高研究生实践操作本领。增设研究方法课程,使研究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增加任选课比重,激发研究生个体兴趣和求知欲。开设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等课程,促使研究生提高表达水平。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多种方式鼓励研究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勤于探讨,大胆质疑,勇于批判,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三)科研训练鼓励风险和创新选题,加强过程管理
在西方,其学术发展是由一整套制度来保证的,如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严格的学术训练,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以及透明的学术评价程序。针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我们也应当借鉴和反思。在选题阶段倡导研究生选择立意新、起点高,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风险选题要求研究生具有独立的构思能力、严密的逻辑、敏锐的观察以及开阔的视野,同时极大地锻炼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在论文实施阶段加强管理和监控,按照论文创新的评价标准对研究生进行开题答辩、中期检验的考核,针对不符合要求的研究生实行延期答辩。同时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通过宣传教育使研究生明确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把学术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形成诚信的学术人格。完善研究生学术的激励制度,要针对研究生的层次性以及所学专业的差异性,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和方法,将激励方式、激励内容与研究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的特性相结合,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
(四)导师育人坚持学术和人格引导,发挥集体优势
导师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方法的运用、创新思维的启发和创新品质的塑造等方面。首先,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领域的引路人,也是研究生创新的引导者、激发者和欣赏者。导师要在了解学生研究兴趣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研究优势,力求使硕士研究生的课题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第二,导师的水平不仅表现在学术水平上,也表现在导师卓有成效的指导风格上。导师应当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以自己的人格魅力、科研精神正面感染硕士研究生。第三,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应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科学分析、大胆质疑、勇于批判的良好习惯,营造一个与研究生共同探讨学术问题的环境。建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教师将学生看作与自己平等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尊重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质疑甚至批判,使研究生真正成为学术研究的主人。导师的指导水平还与自身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导师选拔聘任方面,应选拨具有交叉学科、跨学科学历背景的导师,或者建立导师组协同指导研究生,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选题,使学生有机会与其他领域的学者交流,充分发挥个体专长和集体效应。
(五)社会实践建立实习和创新基地,促进产学研用
篇8
新民市吉康污水处理厂是新民县唯一的一个市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8万吨,每年可消减化学需氧量3万吨,改善了河流的水环境质量。经实地考察发现,该处理厂对新民县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均进行了有效的处理,经处理后排出的水的水质均达到国家一级B标准,良好地保护了地表水的环境质量。
2.2个县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①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由于乡村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很少,居民的生态环保也相对缺乏,导致农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垃圾随手乱扔。居民在使用化肥、农药的过程中缺少科学的理念,不能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很容易造成水质和土壤的污染。
②生态自然资源透支严重。由于过度开发,湿地、耕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导致资源透支严重。为能够摆脱贫穷落后的帽子,跟上大城市的脚步。大规模开发利用辖域内的自然资源,导致了土地锐减、水土流失、森林覆盖率下降、温室效应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最终破坏了生态平衡。
③财力有限,环保投入不足。由于财力有限,县域中的县乡两级财政比较困难,大量资金被用于道路交通、城市建设、民生项目等具有显著成效的领域,而用于生态建设方面的就相对较少。像城乡绿化、垃圾处理厂、城乡环境整治、建设污水处理站这样的环保工程,不仅是耗资多、范围大,而且维护成本高,一般不会投入很多,从而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3.对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①提高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利用宣传和教育,积极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人人要树立依法进行环境保护的理念,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努力形成“共建美好家园,共享生态社会”的浓厚氛围,从而建设生态文明国家。
②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全面改善县域态环境。全面改善县域内的生态环境。不仅要同时治理污染,建设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生态防护林等,从而扭转环境恶化的现象,还要保护耕地、矿山、河流、森林等自然资源,实施县域生态修复和再造工程,使已经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尽快修复或再生。
篇9
1.1政府未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政绩考核依据2011年出台实施的《海西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励办法》中7个单项奖里没有直接涉及生态文明的奖项。在实际操作中,经济增长因素仍占据着主导,以增长率论英雄的传统还在继续,对企业环保准入却没有特别关注和严格把关,一些污染企业继续在城市“合法”存在。
1.2资源无序开发,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矿山开采留下严重的生态隐患矿山开采,出现了难以修复的成片裸山、巨坑、渣山、渣滩。近年来,进驻柴达木的矿山企业为攫取经济利益,在生态敏感区域内违规开发现象屡见不鲜。———据海西州环保局资料,2014年初,分布在柏树山脉的15家石灰石开采企业因其剥离式开采方式,致使柏树山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累计破坏山体面积达4.44hm2,随意堆放的废渣量约为1181.7万m3,治理难度较大。虽然大部分企业已转移旺尕秀矿带,但其开采方式依旧,破坏依旧。———2014年7、8月间,多家媒体披露了青海木里煤田个别企业擅自变更开采方式并越界开采的问题,庆华集团破坏高原湿地等行为。政府要求的矿区采坑回填、渣山治理、植被恢复等工作难以落实,据报载,木里煤矿最大的“巨坑”面积达40多hm2。
1.3生态恶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
1.3.1柴达木盆地荒漠化程度加剧据海西州林业局最新资料,全州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6处,有9个保护区尚处于待批阶段,现有保护总面积63.5万hm2,占全州面积的1.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全州局部小灾年年发生,极端天气逐年增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未得到改观。
1.3.2高原草甸鼠虫草害、荒漠化、水土流失依然严重以天峻县为例,因草场严重过牧等因素,全县以黑土滩为主的退化草场面积达33.3万hm2,超过全县草地总面积的20%;全县土地沙化面积达3.4万hm2,潜在沙化面积有近4.7万hm2;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干旱、风灾、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于靠天养畜的草地畜牧业构成严重威胁。
1.4草原盲目灭鼠、农业过度依赖化肥、农药,为生态持续改善埋下隐患
1.4.1草原盲目灭鼠导致后患无穷2014年6月,《南方周末》报载《欧美前车之鉴,中国仍在重蹈覆辙,三江源灭鼠,半世纪的错误?》报道中写道:“这场由地方政府发动的‘赶尽杀绝’的人鼠大战已持续约半个世纪,耗资巨大,但鼠患却难绝。而在不少科学家看来,这种被视为‘草原害兽’的高原鼠兔,其实是高寒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不应人为地灭杀。”学术界一致认为:鼠兔只是草场退化的结果而非原因。它对于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海西州毒饵灭鼠仍然是“保护”草原的重要手段之一,几十年来鼠患不绝,甚至有局部反弹迹象。
1.4.2水土“过肥”,农作物过度依赖农药,环境与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风险后果有资料显示,“我国在世界7%的耕地上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却施用了占世界30%的化肥。”据研究,大量使用化肥会引起土壤氮磷的大量积累,从而会引起土壤化学性质恶化、环境功能退化,引发作物养分吸收利用障碍等一系列不良后果。据了解,全州2万hm2枸杞地里有近千名专门从事施化肥、打农药的务工人员,平均每公顷地的化肥和农药成本高达6000多元。这是全州各地水土“过肥”的一个缩影。长此以往,直接后果将是作物免疫力快速下降,发病率大幅提高,为暴发毁灭性、大面积的作物病虫害埋下隐患。进而酿成环境与食品安全无可挽回的高危风险。
1.5城乡环保与生态基础公共设施规划滞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排污管网、污水处理厂、休闲公园、河滨绿廊、标准化道路、公厕、垃圾房建设等等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态主体功能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发展滞后,亟待完善配套,生态和环保基础公共设施规划滞后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1.6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产业比重居高不下,减排压力大据海西州政府门户网站资料,“十二五”期间,由于我州结构性污染突出,工业污染源治理距全面达标还有差距,全州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将进一步加大。循环链接、综合利用的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基础性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一批基础性工业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和陆续建成投产,高耗能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势必不断增加。能源消耗、“三废”排放必将明显上升,而节能降耗空间十分狭窄,能源消耗总量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将进一步增长;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长迅速,对全州生态系统构成潜在的威胁。
1.7政府部门和公众生态意识滞后根据调查问卷,绝大多数公众简单地将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水平、气候环境画等号。殊不知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程度,包含人本身对生态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水平、生态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等等内容。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没有从思想上对生态建设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海西州创建生态文明先行区的几点建议
2.1制定科学的奖惩考核机制,政府正确引导经济发展方式工作考核内容直接影响着各级干部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因此,将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势在必行。此外,政府要通过统筹生态建设、政策建设、健全法律制度、提高生态保障和发展生态科学等职能行为,强化对企业和公众行为的约束和引导。
2.2提高全民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每个人都应当有保护生态的态度,并自觉身体力行。要加强生态立州重要意义的宣传。确立高度的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坚持将公众参与视作生态文明建设最可依靠的力量。
2.3加强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制度主要包括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覆盖全境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覆盖所有官员的生态责任追究、生态绩效考核制度体系、覆盖全空间和全流程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等等。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因此,要尽快在制度建设方推出有利于环境的一系列政策;以法律形式确保可持续的经济生产模式。
2.4优化产业结构
2.4.1提高传统优势产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在油气勘探开发和加工,盐湖化工等优势产业领域注入新的发展模式,做大高原特色生物产业链。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设施—流的煤基多联产项目、世界先进的盐湖提锂生产工艺以及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2.4.2着力构建循环性产业以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高原特色生物、有色金属(镍)等六大循环型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循环性农牧业、服务业产业体系,提高循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5矿产资源有序开发、依法治理
2.5.1立即叫停违规企业不顾牺牲自然环境的无序开发加快划定祁连山区域生态红线。木里煤矿、庆华集团在青海湖水源地进行违规开采活动,是进驻柴达木盆地矿山企业无视生态后果无节制开发的一个典型案例。对此,要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制止。树立起保护好生态就是对国家的最大贡献的思想意识。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对祁连山区域加快划定生态红线,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5.2加大开采区的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在生态修复上做到还清旧账,不欠新账引导开发企业树立高度的生态良知与生态正义感,并以负责的态度处理好矿床的生态修复,煤炭企业要最大限度地实行井工开采,杜绝出现新的裸山、渣山和巨坑。对于个别违规企业,按照青海省政府《木里煤田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责令其如期完成整改,并加大环保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
2.6强化措施,缓解生态系统超负荷压力要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治理,推进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物净化、工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污染源治理等方式和手段综合施治,逐步缓解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超负荷压力。
2.7纠正农牧业发展中的错误做法
2.7.1按照“绿色环保”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大力推进农业有机化种植大力提倡柴达木绿色无公害农牧业发展,坚决纠正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片面追求产量的错误做法。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的教训有史可鉴。枸杞、肉苁蓉等产业在为地方经济注入强大活力的同时,还带动了区域气候的改善,凸显了耕地的生态价值。为此,各级党政部门要尽早确立“绿色环保”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思路,实现农业绿色有机种植,引导农民普及化肥和农药的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合理、适量使用化肥、农药。创立柴达木有机农作物品牌。
篇10
虽然资源优势明显,但在发展典型的同时,忻州市发展生态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土壤肥力水平下降,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品牌产品不多、推广力度不够、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生产中存在掠夺性经营思想、小农业思想,条条各自为政和短期行为等难题。近年来,忻州市在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上,一直存在着以下几个大的问题:
①广阔的石质山区宜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到处有山地,就是少林木,而且原有的国有林、集体林也在萎缩。全市山区有宜林地66.7×104hm2以上,但大多数是荒山秃岭及稀疏草灌植被,一直沉睡着、闲置着,基本无人问津,无人去承包、去造林。
②广阔的黄土丘陵宜林、宜果、宜牧地资源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综合开发利用,反而是农垦过度,致水土流失严重。黄土丘陵包括荒山荒沟面积也在66.7×104hm2以上,但均以农耕为主。虽然酥梨、核桃、红枣、海红果、仁用杏等是这些生态区域的优势品种,但一直没有大的发展;农林牧综合开发治理也不普遍,只是在退耕还林项目区种植了一些新的树种。
③广阔的盆地平川宜农宜耕区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种植业大、养殖业小,大量的玉米等秸秆资源白白浪费,焚烧成灾。没做到种养结合,使纯农业村农民的收入单一,为了高产高效,便依靠大量投入化学物质,致农业污染日趋严重。
2建设绿色生态忻州应该做好的大文章
2.1围绕生态产品,做好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的大文章
长期以来,忻州市农业自然资源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自然资源的生态性能不仅得不到恢复和提高,为了保持粮食增产,还不得不增加化肥、农药、激素的投入,导致土地污染日益严重,恶化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使农业活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从而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既绿化了荒沟荒坡,保持了水土,又可同时产出果、粮、畜等优质产品。忻州应打破部门分割,大力推广林草、果粮、林药、林菇,或利用各种林地及果园,大力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等一系列高效的生态农业及循环经济新模式,既能显著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又能产出绿色品牌产品。
2.2围绕农业增效,做好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大文章
从2006年起,忻州市观光农业点由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大大小小77个,观光旅游农业收入超过13亿元。忻州市是旅游区,要借助旅游业,对当地产业转型、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利用蔬菜大棚基地和核桃、杏、枣、梨等干鲜果基地,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农业技术,建设特色精品果蔬采摘型农家庄园。建设集蔬菜产业、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学习培训农业示范基地。
2.3围绕农民增收,做好资本发展山地生态经济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