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范文
时间:2023-03-27 04:55: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经典台词一:我羞,羞并快乐着
那天,我看见王雷在操场上和一群女生一起玩,我就跑过去说:“王雷,你居然和女生玩,羞不羞啊?”他用手
遮住脸,说:“我羞.....”我“哼”了一句准备走的时候,他又说:“羞并快乐着。接着玩!”天,我真受不了他!
那天我做完一道很难的应用题,但不确定答案正不正确,就跑去问学习委员张雯,她给我讲了一遍之后,把答案
告诉了我,我一看答案和我做的不同,就问她:“你确定?”她回答:“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啊?又是《武林外传》
经典台词三:我不否认否决以及否定
张雯在回答完我后,又转身问正在看书的陈柳:“你觉得呢?”陈柳看了一下答案,说:“我不否认否决以及否定!”天,连从来不看电视的书呆子陈柳都迷上了“武林”,有没有搞错?
经典台词四:子曾经曰过
那天,我在食堂吃饭,可不知道为什么,那天的菜超难吃,于是我趁人不注意,把菜倒进一个小碗里,然后,把碗端倒食堂装垃圾的地方,把菜到了进去。。。。。。正巧碰上了杨鑫,他看着我,说了一句:“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子曾经曰过的,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意思就是......”“不要浪费!”我赶紧跑开了。杨鑫也迷上“武林”了?他可从来不看情景喜剧呀。
经典台词五:我的神呀
篇2
关键词:否定;全部否定;部分否定;否定词:否定句
英语语言是属于分析性语言的一种。它有着简洁与丰富的表现形式,在其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它的词汇与语言结构有着吸收融汇其他语种的能力。它的结构形式既有民族色彩的惯用特点,又有相当灵活的分析性,正如汉语一样,并非处处受其语法一板一眼机械地限制住。因此,英语句中语法结构有时也要分析之后才能确定。正因为英语有其灵活的分析性,有时句子表示是肯定还是否定都不易确定。更何况英语还有一种不太近情理的表部分否定的句子。它往往被人误解,即使是英语有相当功底的人(非母语者),一不留心,也会出现误解。所以有时我们会读到某某指正某某在理解与翻译中误解的文章,而其中不少误解就出在此种范围之内。下面笔者就个人的学习与总结,谈谈英语中的全部否定(totalnegation)与部分否定(partialnegation)的情况。
一、全部否定
英语中全部否定句,乍看起来很容易,无非是用一些如:no,not与never之类的否定词就构成了否定句。但在实际阅读或翻译中,就不那么一目了然。肯定与否定句式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确定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颇费功夫,若望文生义,免不了出现误解。
1、明显的否定句:
a、采用明显的否定词,如no。not,never,little,seldom,hardly,scarcely等词构成。这种否定式简单明嘹。初学者一想到要构成否定句,就会想着这些词,在文章写作与翻译中,仅此表现法,未免单调枯燥。
b、采用词头(或词尾)构成否定词。如un,dis,in,in,ir,non等。也有采用词尾构成否定词的,如less(homeless,classless)等。采用这种加词缀的办法构成否定词而达到否定作用,有时起到文字的修饰作用,就不至于象常用的一些否定词来表达否定作用显得笨拙。
2、不明显的否定句:此类句中,有时有明显的否定词,但可能表肯定,有时又可能表否定,这就不是句中字面上的意思。比如,Youcannotbetoocareful(你越小心越好,或小心为妙之意)。句中虽有否定词,却不是否定句。又如,YoucannomoreswimthanIcanfly(你不能游泳跟我不能飞行一样)。这种句子的含义说得更清楚,应该是这种意思:你要能游泳,那我就能飞行了。这种句子虽有否定词在内,但它并不那么醒目,不过它倒是一种有相当文学色彩的比喻否定。再看一下这种句子:Thisbookistoodifficultformetoread(这本书太难了,我读不懂)。句中没有否定词,可意思是否定的。若此种句型,再加上一个否定词,如Heistoowisenottoseethat(像他那么聪明,不会看不出的)。此句可由上句分析出意思来,上句是无否定词的否定句,句中再加一个否定not,那就应该是否定的否定,这自然就是肯定句了。所以这句可理解为他那么聪明,不至于看不出那种事来。结果句中有了否定词,却又是肯定句了。当此种句型增加否定词时,如不是置于否定不定式的,而是置于前部的否定,如Heisnottoooldtodoit(他不是老人,那事他是可以做的)。句中虽有否定词,也不是否定句,意思仍然是肯定的。所以这句话却不可理解为他老得不能做了。从以上各例句看来,英语中的句子是否定句还是肯定句,并不一定要看句中有无否定词的存在,而是要细心分析后,才能确定是表肯定还是表否定意义的。只要我们在阅读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会发现英语语言中,有些貌似肯定句,实为否定句,以及貌似否定句,却又是肯定句的情况存在。文学作品中,此种现象,尤为常见。
3、转义性的否定句:此种句子的否定似乎是隐形的。它既不借助于否定词,也不是惯用式内涌否定句型,而是由其他词转义而来的。如Rainpreventedhimfromgoing(下雨,他没去)。此句按字面上意思可理解为雨阻止了他来。这只是转义的否定句罢了。类似的句型可作否定手段借用之,诸如:Herefrainedfromsmoking(他不抽烟了),eepawayfromthefire(别靠近火),Keepoffthegrass(勿踏草地)等都是常见的。当然要借用别的词来表否定还多得很,如借用fail,refuse等等词都可表示否定句型:Hefailedtokeephiswords(他不守诺言)。Thedoorrefusestoshut(这门关不上)。从以上数例看来,这种借用的否定句型,在写作与翻译(如汉译英)中定会助你一臂之力,而且有文情并茂,笔下生花之感,当不失为一种文字上的修饰手段。
二、部分否定
上述的全部否定句中,有时会出现与肯定句难以分辨的情况,但两者是必居其一的,不是全部否定,就是全部肯定的。然而,英语中还有一种是既不能全部肯定,也不能全部否定的句子,就是说,句中含有肯定的成分,也有否定的成分在内,但这决不是模棱两可的句子。这种句式,若从语法角度分析它,常常被人误为全部否定句。例如Boththebrothersarehere(兄弟两人都在这里)。若加否定词,句子就成为oththebrothersarenothere,此句不可理解为两兄弟都不在这儿,而就理解为两兄弟并不都在这儿,意即一个在,一个不在这儿。要是两者都不在这儿,英语应该是这样表达的:Neitherbrotherishere,由此可以看出,表两个的全体(both)中与否定词结合时只表其中的部分否定,即一个否定了,一个肯定了。若两个都全否定,就要借助于neither把两个中的每一个都否定,才算是全部否定了。同样,表全体的词all也是这种情况。例如,Allmyfriendssmoke(我的朋友都是抽烟的),其否定式Allmyfriendsdonotsmoke也不能理解为我的删友都是不抽烟的。它真正的含义是有的抽烟,有的不抽,意即部分还定和部分肯定。究竟否定与肯定的各多少,却没有象表两者的全部那样好划分。总之。既不全部否句,也不全部肯定就是。此句若是全部否定,英语应该是这样的Noneofmyfriendssmoke。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出,英语中凡是表全体的词(如both,all,every)与否定词结合时,都表部分否定。凡要表全部否定,需要借助于either,neither,any,none等词来逐个地否定其全部,才算是全部否定了。同样,英语中还有些表全部时间的副词(如always,quite)与否定词结合起来时,也是这种情况,它只表部分时间的否定,而不表全部时间的否定。例如:Idonotalwaysbelievewhathesays之句,不能理解为我始终不相信他所说的话。它应该是部分否定,即我并不是始终相信他所说的话,也就是说,我有时相信,有时不相信他的话。
篇3
易犯一:自己和自己抢话也不让别人插话
切记不要画蛇添足,不要太累赘。有些考生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而……”等连接词,让自己的语音水泄不通,难以让考官插话以做出适当的回应,例如某考生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
易犯二:语言的反复追加
切记不要反复“强调”。当考生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烦躁了。
易犯三:确定性的两个极端
切记回答不要绝对化,也不要模糊化。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要知道你的回答绝不是正确答案,一定不要说一些绝对化的字眼,也不要模棱两可,如果连自己都不能确定,怎么能让考官们认可呢?例如一些考生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考生却老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易犯四: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
切记不要循规蹈矩。如果考生回答每一个问题都象小学生解回答题一样:“因为……所以……”那么即使其内容再精彩,也会另考官们乏味。考生应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例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用成:“因此、由于、由于这个原因、之所以……是由于……”等等。
易犯五: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
切记自己不是在做演讲。有的考生经常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一个人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考场应该加入更多人。这样的说话易造成考官逆反心理:“我就不知道……”
易犯六: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
篇4
关键词:自我不确定感;程序公正效应:调节作用
分类号:B849:C91
1 引言
程序公正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与态度,如工作满意度、组织公民行为等(eg.,HesBn&Walle,2011;Li,Liang,&Cram,2010;van Dijke,De Cremer,David,&Van Quaquebeke,2010),这被称作程序公正效应(proceduraljustice effect)。为了积极发挥程序公正效应的作用,当今组织或领导通过“办公透明化”、“阳光工程”、“听证会”、“反对暗箱操作”等各种举措以使决策的程序公正化。但是,当询问同一个组织中不同成员对所在组织程序是否公正的看法时,结果却不尽相同。有些成员认为程序公正关系到他们与领导的关系、对组织的认同等;而有些成员却并不关注程序公正。为什么同一举措带给组织中不同成员的感受会如此的不同?何种因素导致组织程序公正效应的不稳定性?这是现实中的领导者们极其关注的问题,目前在程序公正的研究中有一些研究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即何种调节变量导致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的差异?
人们对程序公正信息的感知和反应是一个主观的认知建构过程,程序公正是否起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怎样解释程序相关的信息,人们对于程序公正信息的解释不同,他们的反应也不尽相同(De Cremer&Van Hiel,2008),所以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建构的差异是导致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差异的根本原因之一。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这种认知差异,进而使个体对程序公正反应有所不同?首先,不确定感是导致不同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产生不同认知的原因之一。Van den Bos和Lind(2002)认为,程序公正发挥作用的根源在于程序公正可以帮助个体减少不确定感,当个体面临或遭遇不确定时会寻求相关信息以降低不确定感,因而程序公正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也会影响个体对程序公正信息的知觉,因为早期的研究中就已发现程序公正有助于成员澄清“自我”相关信息(如自我概念、地位、接纳)。以上两点让研究者们认识到自我不确定感(selfuncertainty)是引起程序公正信息建构个体差异的重要变量,自我不确定感可以解释公正为什么对人们如此重要,以及公正何时对人起作用(Miedemam,Van den Bos,&Vermunt,2006)。这一变量实现了将不确定感管理与“自我”相结合,从程序公正信息建构的个体差异层面上来探索程序公正效应的个体差异。
本文将从探索组织成员对程序公正反应的个体差异入手,首先介绍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源起及概念,然后通过已有的实证研究分析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当前该领域研究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2 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研究源起
研究者关注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有两大源起:一是对“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探索,二是不确定管理理论的发展。
2.1 “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早期人们探索“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是从个体对程序公正的反应来切人的。用于解释程序公正作用机制的两个经典理论模型――团体价值模型(group-value model)与关系模型(relational model)(Lind&Tyler,1988;Tyler&Lind,1992),认为程序公正对个体起作用是由于程序公正传递了众多与“自我”相关的重要信息,程序是否公正关系到个体对自我认同、自我概念、自我地位、被尊重、被接纳等的评价与判断,当个体感受到程序公正时,个体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Blader&Tyler,2009;Thau,Aquino,&Poortvliet,2007;Wiesenfeld,Swann,Brockne5&Bartel,2007)。研究者在这两大模型的框架下,结合程序公正效应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地探索与验证程序公正向个体传递了哪些自我相关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如何对个体产生影响。正是由于“自我”与程序公正密切联系,程序公正才能发挥其心理效应。可见,“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是程序公正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之一。
2.2 不确定管理理论
随着研究的深人,研究者们发现程序公正并不是对所有个体起作用。具体来讲,对于有些个体而言,他们并不关心组织程序是否公正:在某些情境下,程序公正也不会对个体产生显著作用。这一问题将程序公正的研究推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探索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变量。为从社会认知角度研究程序公正效应起作用的原因及机制,Van den Bos和Lind(2002)在总结回顾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确定管理理论(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组织成员运用组织程序公正的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感,不确定感越高的个体对程序公正的反应也越强烈。不确定管理理论认为,不确定感主要有两大来源:环境与自我(Van den Bos,2001a,2001b),,即不确定感可以分为两类:自我不确定(self-uncertainty)与信息不确定(informafion uncertainty)。由于不确定管理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近年来成为程序公正领域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eg.,Desai,Sondak,&Diekmann,2011;Colquitt,LePine,Piccolo,Zapata,&Rich,2012;Thau,Bennett,Mitchell,&Marrs,2009),结合“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探索,研究者开始更加关注自我不确定感这一变量。
2.3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不确定感在有些研究中被称作个体不确定感(personal uncertainty)。目前被引用较多的定义是由Van den Bos和Lind提出的,自我不确定感是一种怀疑的主观感受,或者是不稳定的自我看法和世界观,或者说是这种不稳定自我看法与世界观的交互作用,自我不确定感还包括外显和内隐的感受、人们的主观反应(Van den Bos&Lind,2009)。并且,经历典型个体不确定感的人会产生持续性唤起或至少有不舒服的感觉(Hogg,2007;Van den Bos&Lind,2002)。
个体不确定感既包括稳定的特质成分,又包括由情境所引起的暂时的情境性变化(De Cremer&Sedikides,2009;Greco&Rogeq 200 1;Sedikides,De Cremer,&Brebels,2010)。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是由生物性因素造成的在不确定感水平上稳定的个体差异(sorrentino,Hodson,&Huber,2001;Sorrentino,Short&Raynoq 1984),它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自我不确定感水平;而自我不确定感的情境成分是指它又可以被情境因素所引起(Hogg,2001),个体在这些情境因素的驱动下产生的强而短暂的自我不确定感状态。
2.4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基本假设
研究者首先从不确定管理理论中出发。提出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基本假设,以进一步探索“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解释公正为什么对人们如此重要,以及公正何时对人起作用。这一基本假设为: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他们通过关注程序公正来降低自我不确定感。此外,有关“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实证研究也为这一假设的提出提供了支持:一方面,程序公正的变化被个体当做表明自我接纳的积极信息,或者自我排斥的消极信息;另一方面,程序公正信息被认为有自我澄清的潜在作用,当具有自我不确定感时,个体缺少可靠的评估自身价值的参照点,因此他们不得不将程序信息作为一种启发信息(De Cremer&Sedikides,2005;Diekmann,Sondak,&Barsness2007;Hui,Au,&Zhao,2007;Sedikides,Hart,&De Cremer,2008;Van Prooijen&Zwenk,2009),通过程序公正信息,个体可以评估自身价值,获得更为清晰的自我认识。
3 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3.1 自我不确定感的研究方法
自我不确定感包括特质与情境两种成分,目前对于自我不确定感这一变量的研究主要有自我报告法与情境实验法。其中自我报告法是基于对自我不确定感特质成分的测量,而情境实验法是基于对自我不确定感情境成分的操作。
3.1.1 自我报告法
目前对于自我不确定感的测量方法均为间接测量。研究者分别通过自尊不稳定性量表(Labile Self-Esteem Scale)(Dykman,1998)、主观高成就量表(Subjective Overachievement Scale)(0leson,Poehlmann,Yost,Lynch,&Arkin,2000)、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Self-Concept Clarity Scale)(Campbell et a1.,1996)、社会比较取向量表(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Scale)(Gibbons&Buunk,1999),测量被试的自尊的不稳定性(self-esteem instability)、自我怀疑(self doubt)、自我概念不清(self-concept unclarity)、社会比较取向(social ComparisonOrientation)进而间接测量其自我不确定感(De Cremer&Sedikides,2005;Thau,Aquino,&Wittek,2007)。
当运用自我报告法测量自我不确定感时,研究者测量的均是被试特质性的长期倾向,这通过量表中的代表项目可知,例如,自尊不稳定性量表:“我常常在前一分钟自我感觉不错,但在下一分钟却自我感觉不好”,“我的自我感知每天都是一样的”;自我概念清晰度量表:“我对自己的感觉常常与他人不一致”,“一般来说,我对我是谁,我是什么,都有清晰的认识”;社会比较取向量表:“我不是那种常常与他人相比的人”,“我常常想知道在类似的情境下,他人会如何行事”。
3.1.2 情境实验法
当研究者关注自我不确定感情境成分的调节作用时,他们通过具体情境来唤起被试短暂的自我不确定感,然后将被试分为高自我不确定感组与低自我不确定感组。
大多数研究者所使用的情境实验范式源于Van den Bos(2001a)的研究,具体操作是,首先在唤起阶段,让被试回忆一个让自己处于自我确定,自我不确定的具体情境;然后在诱发阶段,让被试回答两个开放性问题:“你在自我确定/不确定的时候会产生何种情绪?”“此时又有怎样的生理反应?”。根据研究目的不同,研究者对该范式有一定的发展,如De Cremer,Brebels和Sedikides(2008)在自我不确定感中的归属不确定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中,为了操作归属不确定这一变量,在诱发阶段将以往询问被试的两个开放性问题修改为:“请简要描述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归属于某类人群时你的情绪”,“请尽可能详尽地写下当你不确定自己是否归属于某类人群时自己有何生理反应”。
3.2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相关研究
3.2.1 开创性实证研究
早期研究者将“自尊”(self.esteem)作为“自我”的相关变量来研究“自尊”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eg.,Brockner et a1.,1998;Vermunt,van Knippenberg,van Knippenberg,&Blaauw,2001;Van den Bos,2001b),以期通过这一调节变量来进一步认识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程序公正效应的。但这些研究并未得到清晰一致的结论,为了探明个体在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估等方面的差异如何影响程序公正效应,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从“自我不确定感”这一调节变量出发,通过研究“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来探索调节作用视角下“自我”与程序公正的关系。
在De Cremer和Sedikides的研究中自我不确定感的操作变量是:自尊的不稳定性、自我怀疑、自我概念不清,通过自我报告法来测量以上三个变量,用实验法操作“有/无发言权”与“准确性”来研究三个操作变量如何调节程序公正对个体程序公正判断、积极与消极情绪、合作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反应机制中起调节作用,即与自我不确定感低的个体相比。对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来说,程序是否公正对程序公正感判断、积极与消极情感、合作行为意向影响显著。同时,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的研究还通过情境实验法操作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情境,非自我肯定情境,来研究自我肯定是否会平衡高自我不确定感者对程序公正的反应,研究结果表明,自我肯定能积极地抵消高自我不确定感被试对程序公正的行为反应。此研究将“自我”与程序公正关系的研究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后续研究都是以此研究为基础,通过扩展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变量来深化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
3.2.2 基于自我不确定感类型的扩展研究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的研究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局限性,例如。根据自我不确定感的定义,自我不确定感既有特质成分又有情境成分,而在该研究中,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并未明确指出研究中所关注的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是何种成分的调节作用,是特质成分还是情境成分?而Thau,Aquino和Wittek(2007)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问题。Thau,Aquino和Wittek(2007)认为之前研究并未直接关注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的调节作用,故将社会比较取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作为稳定的自我不确定感(chronic self-uncertainty)的操作变量,通过现场研究来测量被试的社会比较取向与组织程序公正感来研究长期个体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与组织中性工作行为(antisocial work behaviors)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比较取向对程序公正与性工作行为的关系没有出现调节效应,即长期个体不确定感高的成员对程序公正的关注和反应与长期个体不确定感低的成员没有显著差异。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在其研究展望中谈到,他们研究的是广泛的自我不确定感,而自我不确定感根据其来源(如尊重、地位、接受等)也可以更加细致地划分为不同类型的自我不确定感,所以对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之一是研究不同类型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也开始从这一个角度切入,基于自我不确定感的情绪、归属、地位的来源,来研究自我情绪不确定感(De Cremer&Van Hiel,2008)、归属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08)、自我地位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
De Cremer和Van Hiel(2008)运用情境实验法来研究指向“自我”的不确定情绪如何调节程序公正对个体自尊的影响。具体操作是,首先让被试“生动地回忆一件使其感觉厌恶(确定感)/恐惧(不确定感)的事件”,然后在不确定情绪指向“自我”组,要求被试“退回到该情境中,描述和恢复这个情境就好像你又一次经历它一样”;而在不指向“自我”组,要求被试“退后几步,并且远离这个经历,以这种方式来观看这个情境就好像它再次远离你一样”。研究结果表明,当不确定情绪指向“自我”时,程序公正对个体自尊感的影响更加强烈,该研究间接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
De Cremer等(2008)通过情境实验法(具体操作见前文)分别研究自我不确定感中的归属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影响组织认同的调节作用,以及一般不确定感(general uncertainty)对程序公正判断的影响。研究不仅验证了一般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与具体类型不确定感调节作用是有区别的;研究还发现归属不确定感调节程序公正对组织认同的作用:在被唤起归属不确定感的被试中,获得发言权的被试比没有发言权的被试有更高的组织认同感。
De Cremer等(2010)的现场与实验研究都表明自我不确定感中成员对其自身在组织中地位的不确定感(standing uncertainty)也是重要的调节变量。当结果不公正时,地位不确定感能显著调节程序公正对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相比地位不确定感低的个体,地位不确定感高的个体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程序公正对于个体的组织承诺与组织公民行为影响更显著。
3.2.3 基于程序公正认知机制的深入研究
人们对程序公正效应背后的认知机制的探讨深化了程序公正效应研究。将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引入到人们反应程序公正的认知机制层面,是对该领域研究的又一次突破。
Greifeneder,Mialler,Stahlberg,Van den Bos和Bless(2011)在探索程序公正效应认知机制的同时,将自我不确定感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这一研究的具体目的是探讨不同水平自我不确定感的被试,其在形成程序公正判断时,所基于的认知策略有何差别。研究既通过自我报告法间接测量自尊的不稳定性来研究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又通过情境实验法直接操作个体不确定感来研究其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个体不确定感高的被试更加关注程序公正信息,因此他们是基于程序公正的内容信息的系统化加工形成程序公正感判断,而个体不确定感低的被试基于可得性经验(accessibilityexperience)的启发式认知策略形成公正感判断。
以往相关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感状态下,人们形成公正判断是一种启发式的认知过程(Tversky&Kahneman,1974;Van den Bos&Lind,2002;Venkatraman&Huettel,2012),而该研究结论却与之相反:在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下,个体做出程序公正判断是一种非启发式的认知过程。Greifeneder等(2011)认为,该研究结论与传统理论研究本质上并不矛盾,因为以往相关研究关注的不确定感类型主要是信息不确定感,它使个体不得不寻找其他“信息”,即启发物来做出公正判断。而研究中自我不确定感条件下的个体并没有经历信息不确定感,所以无需寻找替代物。故,Greifeneder等(2011)的研究表明,自我不确定感在个体形成程序公正判断的认知过程中也起调节作用。这为探索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自我不确定感不仅能引起对程序公正的强烈反应,而且,它还可能使个体在形成程序公正判断时基于不同的信息源,这将该领域的研究视野从表层的态度与行为结果变量上的差异伸展到深层认知机制的差异研究。
4 小结与展望
总体来看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发现:从研究结果来看,自我不确定感是否对程序公正效应产生调节作用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从研究内容上看,研究者对自我不确定感调节程序公正效应的探讨不仅涉及程序公正作用机制的行为与态度层面,而且开始关注程序公正效应的认知机制层面:从研究方法来看,在现有研究中,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操作既有自我报告法,又有情境实验法,而且这两种操作方法有整合的趋势。笔者认为目前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效应的调节作用的研究仍在不断发展中,未来的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化。
4.1 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本土化研究
目前关于自我不确定感对程序公正调节作用的研究均是以西方个体为被试,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本土未见有相关研究。根据霍夫斯泰德的跨文化研究,中国是一个不确定感规避程度较高的国家,相较于西方人,中国人对于不确定感的容忍度更低,规避不确定感的动机也就越强烈。据此推测,中国人对于自我不确定感的规避动机可能比西方被试更加强烈,中国被试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是否会更强?相比于西方被试具有哪些特点?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这种本土化研究不仅有利于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于本国企业中,同时还可以从跨文化的视角进一步加深对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理解。
4.2 自我不确定感特质与情境成分的交互调节作用的研究
自我不确定感包含本质上相异的两种成分,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只有Thau,Aquino和Wittek(2007)明确说明他们在研究中将自我不确定感当做一种长期稳定的倾向,但该研究却并未发现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而其它大多数证实了自我不确定感调节作用的研究却并未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成分进行明确地说明与澄清(eg.,Greifeneder,et a1.,2011;De Cremer,et a1.,2010;De Cremer&Van Hiel,2008;De Cremer&Sedikides,2005)。所以,未来研究在对“自我不确定感”进行操作定义时,有必要澄清其是特质成分还是情境成分。
要想从本质上把握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的调节作用,片面考虑自我不确定感的特质成分或情境成分是不可取的。因为组织成员的行为更可能是受到这种交互作用的影响。大量的行为变化可归因于个体一情境交互作用(程亚华,2007),例如在关于特质移情与状态移情对个体助人行为影响的研究中(韩丽颖,2005),结果发现两种成分的移情相互作用,共同对个体助人行为有影响。自我不确定感特质成分、情境成分交互后的调节作用会怎样?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组织完善其政策极为重要,因为通过了解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组织领导者可以根据不同成员的人格特质来调整组织环境和成员的办公环境,使环境与人相匹配。这种相匹配的状态有利于领导者制定高效的提高成员程序公正感的政策。
4.3 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关系的研究
自我不确定感较高的成员可能会对组织程序是否公正做出相对极端的反应,这会扰乱组织士气和凝聚力(De Cremer&Sedikides,2005;Sedikides,et a1.,2010),所以管理者需要寻找缓和高水平自我不确定感成员对程序公正过激反应的途径。而“自我肯定”可以减少自我不确定感高的个体对于程序公正过激的反应(De Cremer&Sedikides,2005;Sedikides,et a1.,2010)。探索自我肯定与自我不确定感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来缓和高自我不确定个体对程序公正的过激反应,对于组织运用自我肯定技术来应对自我不确定感个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极为重要。
De Cremer和Sedikides(2005)研究仅通过自我不确定感与自我肯定的交互作用来说明自我肯定对自我不确定感个体的作用,对于自我肯定通过哪些变量影响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即对中介变量的研究却少有涉及。自我不确定感的结构极为复杂,其中可能包括自我怜悯(self-compassion)、自主(autonomy)或自我控制(self-control)等(Sedikides,et a1.,2010),自我肯定缓解自我不确定感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可能在自我怜悯、自主或自我控制中激增:也可能在感知到的社会接纳、尊重或地位中增强(Fein&Spencer,1997;Kumashiro&Sedikides,2005;McQueen&Klein,2006)。自我肯定的中介机制到底存在于哪些自我不确定感的构念中?不同构念的中介机制是否有差异?这些在未来研究都有待于揭示。
4.4 自我不确定感与特定人群相结合的研究
将自我不确定感在程序公正效应中调节作用的研究应用于实际组织时,要求管理者关注具有高自我不确定感的成员(De Cremer&Sedikides,2005)。例如,新员工(newcomers)。与老员工相比,新员工对于自身在组织中的自我地位与自我角色具有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Kramer,2001;Sedikides,et a1.2010)。新员工需要通过程序公正的信息进行有意义的构建(sense-making)来降低这些不确定感(De Cremer,et a1.,2010),因此他们对有无发言权的反应也更强烈(Takeuchi,Chen,&Cheung,2012)。新员工需要建立认同以融人新的环境(smith,Amiot,Callan,Terry,&Smith,2012;严鸣,涂红伟,李骥,2011);不确定.认同理论(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认为自我不确定感会激发个体去认同组织(Hogg,Meehan,&Farquharson,2010)。所以与老员工相比,自我不确定感较高的新员工建立组织认同的动机可能更强。
研究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对于新员工人职指导、组织社会化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却鲜有实证研究专门探索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与程序公正的关系。新员工对于程序公正的反应是否与具有长期稳定自我不确定感个体的反应相似(De Cremer&Sedikides,2005)?在新、老员工身上起调节作用的自我不确定感类型与成分是否具有区别?新员工通过程序公正信息建立组织认同时,自我不确定感也在其中起作用,那么自我不确定感、程序公正、认同三者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都有待未来研究进行探索。弄清新员工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新员工明确自身在组织中的地位、角色,增强其组织归属感。
4.5 结合信息不确定感来研究自我不确定感的调节效应
篇5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话语标记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者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以促成交际。本文介绍在自然口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话语标记“是吧”。语料来自北大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站语料库。
一、 话语标记语的界定
人们对话语标记语在交际中的作用一直存在分歧,目前还很难实现对其功能的统一界定。Ho1ker(1991,cf.)指出,话语标记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这样四个方面:(a)不对话语的真值条件产生影响;(b)不增加话语的命题内容;(c)与说话时的情景有关;(d)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功能。
如例:
(1)小宝宝大部分也就那样了,你这样说,你让人家不爽。 是吧 ,我夸人家孩子我就喜欢说,你看这孩子长得真好。
(2)我知道,你想找一个绅士情人是吧,交给我了。
(3)A:你这条围巾挺漂亮的。
B:是吧,是我妈给我打的。
上述三个例子中的“是吧”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不发挥疑问功能;二,相对独立,不与前面话语的句法单位结合,省略后并不影响话语句法的合法性和话语信息的真值条件;三,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语音上有一定识别性,前后有停顿,发音呈现弱化或调值偏低等特征;四,在某些言语社团的说话人的日常独白中出现比较频繁。
一般来说,在口语交际中具备上述几个特征的口语表达式可以看作是话语标记。
下面我们将结合实例,归纳分析“是吧”用作话语标记语时的几个主要功能。
二、话语标记 “是吧”的主要语用功能
(一)说话者实现言语交际的一种礼貌策略
说话人通过用 “是吧”来表示对自我和听话者的关注,努力在自己与听话人之间建立起共同的交际背景,说明说话人在组织话语时,通过委婉的方式关注听话人,形式上表达一种与对方商议或进行求证的主观愿望,求得听话人对话语信息的认同,来实现交际中应遵循的礼貌原则。例如:
(4)那么我们可以看到更清晰的一些街道 是吧 ,如果我们再放大的话,我们可以得到更详细的信息,是这个广州白云机场 是吧。
如果说话人讲的时间过长,会担心引起听话人的厌烦,在话语中穿插一些带有询问色彩的 “是吧”不但可以表示对听话人的尊重,还可以确定听话人是否在倾听的状态中,这是出于礼貌和维护交际环境的需要。
(二)用信息确认的形式,达成共识,凸显新信息。
如例:
(5)你在侦查科多年了,是吧?在调查当中,你感觉到有哪些障碍?什么障碍?
例中,问话者肯定是对听话人的背景有过一定的了解,但为了避免话语生硬,有主观臆断的痕迹,即使已经确定,还是要从形式上征求对方的认同,产生共识,然后在这一个共识的基础上,凸显出后面的真正关注的信息。
(三)停顿标记语。
“是吧”用作一个缓延标记语或迟疑标记语,可以避免过长的停顿,可以起到暗示对方说话人要提供的信息还未想好的作用,如例:(6)一来说吧,是啊,这个几个孩子吧,现在是五个孩子,是吧,现在都工作了。由小的时候呢,就培养他们在性格上哎,要老实。
(四)给予回应的合作原则,多在一个话轮对的第二个话轮首,作附和,回应,增强语气的语用义。
(7)是吧,我就说他不行。
(8)四师兄:“是吧!所以我一直说你呢最精明能干,你看你帅的”
(9)小孩:老师,李明总是不做作业。
老师:是吧,回头老师说他。
(10)A部部长:你们部的职员现在都提早下班啊
B部部长:没有吧
A部部长:怎么没有,我上次看见你们那个小李还不到四点半就下班走了
B部部长:是吧,我还不了解这些情况。
在例(7)中,说话人是对之前的话语内容做出肯定的回应和附和,并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例(8)中,有加强语气的作用,而例(9)和例(10)更多的是一种礼貌回应,态度是中立的。在例(9)中,对于小孩对其他同学的检举揭发,老师并不是很积极地回应,学生单方面希望让老师了解情况,采取处罚的措施,但老师并不想管这件事情,但是为了给予学生回应,而采取了一种中立的态度,用“是吧”既回应了学生,合乎了礼貌,又没有过分积极地给予肯定,撇清了关系。在例(10)中,B对A所说的情况表示怀疑,在做了更进一步的证明的时候,迫于话语的压力,用“是吧”表达了一种假意的肯定,是一种中立,先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事实上,到最后b也还是没有承认A所说的情况,而只是说“还不了解”,话外义是说要等到了解以后才能做出判断。
三、结束语
篇6
【摘要】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我国取的是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为核心,以刑法、合同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为辅助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自实施以来,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商业秘密侵权方面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滞后性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本文从介绍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原因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现状着手,并提出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商业秘密 反不正当竞争法 保护
一、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秘密的原因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有增无减。将商业秘密的自身特点、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自身特点、我国的法律体系、我国的经济现状等多方面综合起来考虑,在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商业秘密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保护商业秘密,仍是明智之举。
采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秘密首先是由商业秘密的自身的秘密性和价值性以及其法律属性所决定,也是由《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点以及我国的立法模式等国情所决定。
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现状
(一)科学而全面地解释了商业秘密的涵义
我国的《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在第九条至第十一条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解释。
第一,对“不为公众所知悉”进行解释,《解释》将“不为公众所知悉“规定为“不为其所属领域的相关人员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即应同时符合“不被普遍知悉”和“不被容易获得”两个条件。
第二,首次明确肯定了商业秘密的价值性包括现实价值之外的潜在价值。《解释》第十条明确肯定了商业秘密的潜在价值也具有价值性,将其表述为“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商业价值,能为权利人带来竞争优势的”。
(二)增加了不认定为侵犯商业秘密的合法情形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几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对此,此次《解释》第十二条规定了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自行苑⒀兄苹蛘叻聪蚬こ痰确绞交竦玫纳桃得孛艿男形”,并在第二款对反向工程做了界定。
(三)界定了客户名单的商业秘密属性以及例外情形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商业秘密是否包含客户名单没有明确规定。本次《解释》弥补了上述不足,对客户名单进行保护,此类客户名带往往是权利人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汇编而成的信息组合,区别于相关公知信息的特殊客户信息,权利人因此可获得竞争优势。另外,其还规定了例外情形,即职工在离职后,如果有证掘证明客户是自愿出于对该职工的信赖而与其新单位进行交易的,不认为是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但是该职与原单位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肯定了普通使用许可合同中被许可人的诉权
商业秘密被侵害,被许可人的诉权,我国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独占使用许可和排他使用许可的被许可人独立提讼已经被广泛认可,但是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并没有被赋予提讼的权利。
该《解释》中首次明确肯定了普通使用合同的被许可人的诉权,其或者与权利人共同提讼,或者经权利人书面授权,单独提讼。不过普通许可人仅应就其自己的损害主张相应的损害赔偿。
(五)明确了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标准
《解释》第十七条第款规定参照专利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方法确定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此外,《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还对一种特殊的商I秘密侵权现象的损害赔偿额的确定做出规定,即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根据该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害赔偿额。
三、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机制的几点思考
(一)扩大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规制范围
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应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市场中介组织人员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纳入侵犯商业秘密的主体范围,突破现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以经营者为侵权主体的局限,使得侵权主体的认定不是基于其经营者的身份,而是基于的侵权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切实地保护商业秘密,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二)完善临时禁令制度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保护商业秘密方面采用“停止侵害’、“诉前停止侵害’、“诉讼中停止侵权”等具体办法停止侵害能及时减少对商业秘密侵害带来的损失。具有与初步禁令类似的功能,但是其性质为一种行政救济,与临时禁令不能成为一个体系下的内容,美国在商业秘密保护中引用临时禁令”制度,我国应该参考美国关于“临时禁令”的做法权利人在保护商业秘密不被侵犯之前申请人民法院临时禁令停止侵害人的侵害行为防止权利人在保护商业秘密诉讼过程中,商业秘密持续遭到侵害,切实尽早对侵权行为给予有效限制。
(三)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
在商业秘密立法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采用补偿性赔偿和惩罚性赔偿同时使用制度。如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第3条第2款规定侵权人如果故意、恶意侵犯他人商业秘密,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判处不超过两倍的附加罚款。相比我国仍然采用补偿性赔偿制度,过于强调填平功能对于故意、恶意有计划地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起不到保护、震慑作用。故为补充补偿性赔偿的缺陷,提高对权利人的保护力度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时可以参考美国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做法同时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其他企业和个人也有遏制、震慑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侵权案件的发生。
篇7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九五”和“十五”期间,GDP增长率逐年上升,而城镇登记失业率却连年上升,奥肯定律在中国出现了失效。本文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解释奥肯定律的失效,主要采用相关分析、VAR模型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来阐述人力资本投资与失业的关系,并且对我国的就业人口进行预测。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 失业 VAR模型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研究背景
美国著名的凯恩斯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1%。在这里说明一下:在奥肯最初的研究中,他发现1个百分点的失业率下降与3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相联系(1962),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多数学者的研究将之定位于2%。也就是说,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但是这种负相关的相关关系,在中国的经验数据中出现了背离,即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因为我国一直在经历“高增长,高失业”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一个经济发展怪圈,以美国的经济来论述的奥肯定律并没有在中国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在失业的影响因素中,除了经济增长以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对于奥肯定律失效的原因,国内已经有了很多学术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奥肯定律在中国不适应的原因以及使用的条件。孙立(2006)认为:经济系统中产出的变化仅与资源是否闲置本身有关,而与闲置所采取的形式无关。只要经济系统中存在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无论是公开失业,还是隐性失业,产出就会低于潜在产出,奥肯定律的失效在于中国存在大量的隐形失业,劳动力有过多的闲置。李晗、蒲晓红(2009)认为:现行经济发展非良性,统计标准偏差,隐形失业大量存在是奥肯定律失效的主要原因。周长才(2001)认为:只要将隐性失业计入总失业,中国就存在一个稳定的奥肯关系;反之,如果奥肯定律成立,失业指标就已经被纳入宏观调控的体系之中。李琳和陈娴(2009)认为:奥肯定律研究的是排除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以外的失业率,而中国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主要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而且统计不全面,没有包括农村的劳动力失业。他们还认为:在经济增长率之外,还有至少同等重要的因素影响失业率的变化或就业效果,例如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和劳务培训以及劳动力市场功能。蔡 (2007)也有同样的观点,即认为在经济增长率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因素影响失业率的效果,而且奥肯定律反映的经济关系只在于周期性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之间。他还认为:经济增长本身既可以是就业友好型的,也可以是排斥就业型的,对于失业的治理,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是万能的。
综上,当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失业的角度来说明奥肯定律失效的,本文将从影响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去探讨奥肯定律失效。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定量方面,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探讨奥肯定律失效的原因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和失业的关系,并且用VAR模型和对我国的就业人口进行预测。
人力资本投资与失业的定性分析
上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卢卡斯和英国经济学家瑟尔瓦尔、斯科特等从新角度分析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提出新增长理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满足新增人口,新增就业的需要(陈平,2008)。
一般把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失业的成因及解决对策是不尽相同的,但其中的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则都需要通过实施积极而有效的人力资本政策来解决(强敏,2007)。首先,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转的“不完善”而出现的失业。一般来说,摩擦性失业需要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网络,根据需要训练工人,提高劳动者自身的素质以及有效地调节劳动力的流动。其次,结构性失业是由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失业。要减弱或消除以上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必然依赖政府对未来劳动力需求进行正确预测,通过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劳动者技能(邓大松,2001)。
综上,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解决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等自然失业率问题,以使我国统计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可以较多的表征周期性失业率。而人力资本投资也可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隐形失业率。
人力资本投资与失业的定量分析
(一)数据选择
本文的数据主要有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投资,国家财政人力资本投入,就业人口和新增就业人口等六个方面。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以及在职培训,这里论述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指的是以教育和卫生为主的人力资本投资。具体的数据如表1所示。
(二)数据分析
1.相关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先用SPSS做相关性分析。由SPSS软件分析可知:人力资本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996,与国家财政人力资本投入的相关系数为0.981,他们的P值都小于0.05,显著相关。人力资本投资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口的偏相关系数为0.792,其P值满足:P=0.011
2.VAR模型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相互联系的多变量时间序列系统。用VAR模型进行分析,由施瓦池准则自动确定的最优的滞后期为1,这里的协整分析省略,根据软件可以得出向量(Xt,Yt,Zt,Wt,Mt,Nt)是2、1阶协整,输出的VAR模型如下:
Xt =-0.116Xt-1+9.596Yt-1+17.236Zt-1
-32.311Wt-1-5.215Mt-1-3.415Nt-1+380459.662
Yt=0.031Xt-1-0.031Yt-1+1.93Zt-1+1.462Wt-1
+0.203Mt-1-0.176Nt-1-14959.867
Zt=-0.015Xt-1-0.15Yt-1+2.318Zt-1-3.143Wt-1
-0.061Mt-1-0.087Nt-1+5340.31
Wt=0.01Xt-1-0.205Yt-1+0.122Zt-1+1.256Wt-1
+0.092Mt-1-0.081Nt-1-6377.908
Mt=0.053Xt-1-0.765Yt-1+0.157Zt-1+2.063Wt-1
+1.21Mt-1-0.869Nt-1-14184.186
Nt=0.053Xt-1-0.765Yt-1+0.157Zt-1+2.063Wt-1
+0.21Mt-1-0.868Nt-1-14184.186
通过这个模型可以用来预测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和就业人口以及新增就业人口,为我国的人力资本政策提供建议。
3. Granger因果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是要确定一个变量的滞后项是否包含在另一个变量的方程中。因果关系检验“X不是Y的原因”的概率很小,接近于0,就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认为X是Y的原因。由软件对上面的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选择部分输出结果为:“国内生产总值不是新增就业人口原因”的可能性为0.00764;“就业人口不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的可能性为0.00093;“失业人口不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的可能性为0.00062;“人力资本投资不是新增就业人口的原因”的可能性为0.00587。可以得到国内生产总值是新增就业人口的原因,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增就业人口的原因。说明:增加人力投资可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反过来,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的增加,都会引起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
(三)分析结论
通过上面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矛盾: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可以解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但是由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时,就业人口增加,失业人口也增加,新增就业人口也增加。这说明:每年新增的就业人口数很大,抵消了部分人力资本投资对就业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就业人口的增加速度赶不上待就业人口增加的速度,致使失业人口年年递增。
这种矛盾和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效是有联系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速度要与经济增长速度和待就业人口增加速度相一致时,人力资本投资才可以降低失业。这一点可以与美国的情况进行对比:美国的人力资本投资很充分,人力资本存量也很大,而且国家对教育、卫生以及在职培训的投入也是相当大。所以由美国的数据推倒出的奥肯定律是有前提条件:充足的人力资本存量。也就是说靠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人才存量和科技进步推动的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的降低失业率,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不能有效降低失业率的。根据前面的定量分析:当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可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增加就业人口;当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发展和待就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时,可以减少失业人口。最终的综合作用就是降低自然失业率,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周期失业率,矫正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失效。
结论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原因在于人力资本不足,进而对就业人口和新增就业人口的增加作用不明显。每年新增就业人口抵消了人力资本投资对降低失业的积极作用;而且由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靠粗放型增长方式来推动的经济增长不能有效的降低失业。国家应该加大财政人力资本投入,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和奥肯定律的作用,为我国即将到来的“十二五”的就业困境制定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通过上面的VAR模型分析可以预测我国的就业人口和新增就业人口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同时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的规划和预算。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孙立.奥肯定律在中国的检验及拓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04)
3.李晗,蒲晓红.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9(386)
4.周长才.经济增长与失业:奥肯定律在中国的存在性检验[J].学术研究,2001(12)
5.李琳,陈娴.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关系探讨[J].商业时代,2009(1)
6.蔡.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7(1)
7.陈平.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03)
8.强敏.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市场论坛,2007(4)
9.邓大松.失业对策论[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10.杜江.计量经济学及其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11.汪祥春.解读奥肯定律―论失业率和GDP增长率的数量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2(1)
作者简介:
篇8
5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决定恢复和完善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的政策。这项政策为许多市场人士所看好,如认为它可以将一市场的资金部分分流到二级市场、以及因为中签而直接提高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等,虽然市场同时还面临着一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如配售的比例、其余配售的方向、以及是否会同步扩容或减持国有股等。
笔者认为,在充分肯定新股配售政策之与稳定市场、公平收益等方面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新股配售政策的实施,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未经充分论证的三大悬念、或盲点。即:
一、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合理?
2001年下半年中国股市的持续下跌,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是认为当时的股价存在着很大的泡沫,因此在加入WTO之际,为了防范更大的风险,政府通过种种手段、政策之意不在“酒”地努力挤压股市泡沫的结果;二是认为中国上市公司的质量较差、回报率低,因此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日益接轨之际,国内投资者纷纷抛售A股,以规避风险,并期待或寻找更富有投资机会的市场等。
因此,无论是哪种原因或分析思路,其核心要义都是当时中国二级市场的平盈率可能是偏高所引起的。
但是,当前的股价指数与2001年中相比,虽然有了30%左右的下跌或回调,但是由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也有了相近的缩水,因此二级市场的市盈率仍然保持相当的甚至是更高的水平。
因此我们的也就同时产生,即目前二级市场的市盈率是否同样偏高?!
这一问题在理论上似乎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或解释。因为2001年上半年中国学界的论争,因为种种原因而逐渐趋于欲言又止的暂停或沉默。
因此目前新股配售政策的再度实施,如果不存在道义的诱导问题的话,那么它无疑是表明目前管理层对当前的市盈率的合理认可。而这在理论上,无疑是需要或期待着强力、艰难和明确的论证的!
二、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是否必要?
在一级市场中签、二级市场上市的传统模式下,虽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一级市场风险小、收益稳定丰厚等,因而长期积聚了约5000亿元的沉淀资金,而二级市场却独自承担着相应的扩容压力,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动力也相对不足等。但是,与国内其它市场相比较,一、二级市场分别来看,都是市场化的运作程度相对较高、手段也较化的市场。因此解决其既有的问题,常规的思路无疑是应当通过更深入的市场化改革来实现。如一级市场通过竞标来缩小与二级市场的股价差异;二级市场通过国有股的合理减持来降低股价、以及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等。然而实际政策的推出,却是依据二级市场的市值来配售新股,这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带着一定的行政调控手段的暂时复归的色彩搭配销售!
篇9
在对给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时,所选择的管材对于管道实际的运行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材料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混凝土管、镀锌钢管等,另外还有最新研制的给水PPR管等,不同的管道材料,其性能也有一定的区别,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我们应在充分的考虑到项目自身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为合理的给水管的管道的材料。1.5给水管网的设计校核应先计算出每一天以及每一个时间段的最大设计工况值,以此为依据便可以核算所确定的水泵和管径的准确性,同时还应验证其是否能够有效的满足各类不利工况下的不同要求。进行核算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在一些运行效果不佳的管道发生故障时,事故的水压和用水量的要求;传输时水压和流量的要求;消防工作中水压和流量的要求。
2油田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工作
2.1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油田的排水管网时,应综合的考虑到油田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厂区和矿区的总体规划要求等因素,设计多种方案并分别进行经济技术性分析,以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在布置排水管道之前,设计人员应先准确的确定排水的体制、区界和流域,布置的顺序应按照从主干管到干管再到支管的顺序进行;而为保证管网具有最合理的直径和埋深,应在结合当地地形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选择重力流的方法来排除雨水和污水。在布置油田的排水管网时,既要保证其与企业内部其他管网的有效衔接,也要协调好其与城市中其他类型管道工程的关系,尽可能的为后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便利。在对排水管网进行规划和布置时,应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同时必须保证分期建设合理可行。2.2排水管道的定线这部分内容就是指在总平面图上确定排水管道走向和位置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排水管道都应敷设在人行横道下面,而不是在机动车道下面,同时企业其他的构筑物和管线是要预留出一定的距离的,在铺设的过程中,如果排水管线不得不与给水管线相交,那么其位置关系应为给水管道在上方,而排水管道在下方。2.3污水管道的水力计算与给水管道的水力计算过程相似,我们应先以每一个时间段的污水流量的最大值和排水管网的定线图为依据,就可以得出每一个管段的流量,从而确定污水管网每一个管段的埋深和直径。对排水管网进行优化设计工作时,为更好的确定所选择的管径和各管段流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应按照最小流速控制下的最小坡度和所能设计的最大充满度来计算,在计算管道的埋深时,则应按照最小的坡度进行递推计算,也就是说在管线距离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根部管线的埋深肯定是要随之越来越深的,当达到最大值时,就应增设提升泵站。2.4排水管管材的选择同给水管管材的选择工作类似,在对排水管网的优化设计工作中,可以选择的管材类型也有很多,如钢筋混凝土管、排水铸铁管、混凝土管、排水PVC管、镀锌钢管以及最新研发的HPDE双壁波纹管等,每一类管材在性能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同时也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应严格的遵照相应的设计规范和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各项作业,确保所选择管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5污水管道的衔接以及控制点的确定在进行污水管道的衔接工作时,我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首先,应尽可能的防止出现上游管段回水淤积的情况,其次,应充分的提升下游管段的高程,从而有效的减小管道的埋深,以降低管道的施工成本。而所谓的控制点指的就是在确定排水管道系统埋深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地点,一般情况下,控制点都会选择管道的最远点或是起点。
3多管线综合的优化设计工作
篇10
关键词: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3-0102-02
1 日本制定、推出肯定列表制度的背景
进几年来,随着国外大量农产品的涌入,日本越来越担心本国的农业产业受到冲击,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同时不违反WTO贸易原则,日本厚生劳动省依据《食品卫生法》制定了肯定列表制度,其中的农残限量指标有些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的农残限量规定,更别说中国。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日本于2002年成立了直属于内阁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和协调相关机构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同时,农林水产省修改了农药取缔法,加强对未登记农药的取缔和处罚。厚生劳动省于2003年修订了食品卫生法,并以该修订案为依据,开始在农业化学品残留管理引入“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2006年5月29日,日本实施了《食品中残留农药肯定列表制度》,并使用了“暂定标准”和“一律标准”两种方式来严格限定食品中农用化学品的残留问题。
2 何为肯定列表制度
“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 是日本为加强食品(包括可食用农产品) 中农业化学品(包括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残留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新制度。
日本实施“肯定列表制度”的法律依据是《食品卫生法2003修订案》中第11条第三款。该条款可以简要表述为:对于已建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化学物质,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含量不得超过厚生劳动省确定的一律标准,但经厚生劳动省确定的豁免物质不受此限制。
3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出台后,对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造成的影响
分析一:首先,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来看,在数量上,日本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的商品涉及有鸡肉制品、鳗鱼、猪肉制品、大米、豆粕、蜂蜜、香菇、板栗等45种。其中一半以上的商品日本市场的进口数量比重在50% 以上。如水煮笋占96%、活鳗占91%、烤鳗占87%、松茸占83%、甘薯占81%、保鲜豌豆占59%。其它如蜂蜜占47%、牛肉制品占42%、绿豆占34%、胡萝卜占25%等。
分析二:同时,在我国农产品进军日本国内市场时,与日本本国商品竞争激烈的商品主要在茶叶、鳗鱼、香菇、大葱姜、大米、木耳上。而鳗鱼、禽肉、各类保鲜及冷冻蔬菜、食用菌更是日本“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检测的重点商品。
在2005年4月1日至9月30日,日本厚生省对来自中国、泰国、美国、台湾等20个国家(地区)的进口农产品,根据“肯定列表制度”中的新标准提前进行了农残超标摸底检查。检测结果显示共违规114件,其中我国就占有40件。从以上种种情况显示,日本为保护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不断采取诸如关税配额、数量限制、技术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已经深深地伤害到各国特别是中国的贸易热情,影响到了两国双边贸易,使我国的农产品出口遭到创伤。
分析三:自从“肯定列表制度”2006年5月底即将实施开始,日本就迫不及待的开始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各类农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例如:2006年2月,日本对我卷心菜及其加工品(只限于初级加工品)实施农残毒死蜱命令检查,对我蜂王浆实施氯霉素药物代谢物命令检查。2006年3月,日本对中国产干艾蒿实施毒死蜱农残命令检查。同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做出决定:在5月29日肯定列表制度实施后,立即对我输日鳗鱼和河豚鱼实施硝基呋喃类药物代谢物命令检查。2006年4月,日本厚生省宣布自今年5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对草莓、葡萄、菠菜、苹果、桃、土豆、西红柿、夏橘、日本梨、黄瓜等10种果蔬进行铅、砷重金属监控检查。
4 我国农产品出口造成技术贸易壁垒的原因
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之所以不断抬高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直接原因是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食品污染事件,形成严重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而根本原因在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步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步拆除。因而,各国将TBT(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加以应用。从本质上来讲,其作用就是阻止外来产品的进入,从而达到保护本国市场、企业和消费者的目的。
当TBT一旦形成并实施,就会产生明显的数量控制机制和价格控制机制的双重作用。一方面TBT具有控制进口商品数量的作用,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技术法规或技术标准等技术性要求,并根据这些技术性要求对进口商品进行合格评定,即只有出口国的商品达到了技术壁垒实施国的技术性规定和要求才能被允许进口,否则禁止进口,这对进口商品产生了明显的数量控制作用;另一方面TBT具有控制进口商品价格的作用,由于利益的驱动,出口国必然会努力设法跨越技术壁垒占领国外市场,即出口国的商品为了达到技术壁垒实施国的技术性规定和要求必须依据进口国的技术性要求,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技术水平,或改进产品的包装,使之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导致进口商品成本的提高。此外,产品在进入进口国市场前还要经过一定的合格评定程序,要支付检验费用、认证费用及其他费用,从而进一步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最终必然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降低了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了对进口商品的价格控制作用。
由此可见,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和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尤其是在一国经济衰退的时候,如目前美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都在走低,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就不可避免,技术性贸易壁垒正好以其“合理”的外貌而被大加利用。这样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潮流,又有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法规等公共立法作依据。
5 从正反两面地角度指出,日本这次新的技术贸易壁垒带给我国各方面的两面性影响
5.1 负面影响
(1)出口农产品骤降。2001年7月1日起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提高100倍,致使广东省2002年1―7月出口欧盟茶叶数量和金额分别下降了69.2%和79.5%。2006年5月日本正式施行《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之后,广东省输日农产品骤降,2006年5、6月对日出口值分别为本1326万美元和1398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2.4%和22.5%。2006年6月份,广东蔬菜、水果分别对日本出口881t和1620t,下降幅度分别达到30.5%和27%,茶叶、食糖、蘑菇罐头对日出口量更是急剧下滑超过5成。
(2)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使通关速度减慢。对输往日本的食品、农产品,日方均要求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卫生证书。货物抵达日本港口后,日方还要抽查检验,有的产品甚至是批批检验。这将大大拖延我国农产品输日的时间,对于时效性强的食品和农产品来说,无疑是为出口企业增加了负担。
(3)出口成本大幅增加。残留控制和残留检测的费用,使输往日本的农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部分企业因不堪重负退出了市场。据调查,广东现有16家烤鳗厂停产。
5.2 正面影响
(1)提高国内农产品检测技术。TBT在给我国农产品带来负面效应的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
(2)建立TBT预警系统。中国科学技术部向媒体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进展情况时透露,为积极应对TBT,中国将分三个阶段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一到两年内,在重点行业建立预警系统,实现快速应对;三到五年内,提高重点行业标准水平,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应对;五到八年内,整体打造适应市场经济与国际化的中国标准,实现战略应对。
(3)加大对农产品标准化、质量安全等的建设、管理和监督。
6 我们应采取何种方式来应对技术贸易壁垒,现在采取哪些努力,将来还要采取哪些努力
6.1 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
我国农产品在出口中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归根到底是因为出口产品的弱质性,发达国家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之所以会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构成巨大威胁,根源在于两者之间的技术差异。一旦消除了技术差异,标准和技术法规对进口产品的约束机制就失去了作用,壁垒也就不再成为壁垒。因此,在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的严重阻碍时,我们最好的战略选择就是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适应进口国的技术标准,从而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6.2 改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环境
政府方面要建立专门的贸易技术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承担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以及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定期整理、国外的最新技术贸易壁垒动态。有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出口风险分析管理机制。加快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外贸应急处理体系,提高对外交涉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新型的农产品外贸组织形式,使分散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外贸经营者联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立利益、较强谈判能力的实体。
6.3 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和认证体系
WTO在有关的协定中,都明确要求所有成员采用国际标准,并做出规定,在因技术问题发生国际贸易争端时,采用国际标准的一方,有理由被认为没有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不过,国际标准本身也需要更新和提高,因此采用国际标准也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有实力的经济组织应该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
6.4 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非常注重品牌,我们应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树立“中国制造”品牌的良好国际形象。目前,由于我国的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小,实力弱,不少地区处在农民零星生产的阶段,有时一批出口货源来自几个甚至十几个农户,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出口商品质量不稳定会毁坏我国出口产品的信誉。因此,可以通过“基地”的形式把农户组织起来,统一品种、统一耕作方法、统一加工,使之形成符合要求的批量产品,以同一品牌向外销售。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质量,也可以彻底实施各种技术标准和法规,从而更好地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
7 结束语
总之,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才是突破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关键。政府应努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贸易环境,积极引导和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服务和管理水平;企业则应该尽快了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则,在加快技术创新步伐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宏琛,田晓林,闫秋成,王勇,朱涛.从“肯定列表制度”谈我国蔬菜对日出口形势[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5093-5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