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歌声范文

时间:2023-04-08 02:44: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记忆中的歌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记忆中的歌声

篇1

——题记

X年X月X日 天气 晴

今天天气真好,我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去学校。在一条马路前,我停下了,因为出门前妈妈不知说了多少遍过马路前要当心,要推着车走人行道,千万不能心急啊。我朝两旁望了望,人行道离我很远,且路上车不多,我有必要推着车走人行道吗?我骑着车朝马路对面冲了过去。哈哈,没事,我得意极了。你瞧,我这样冲过来,不也没事吗?

X年X月X日 天气 阴

今天早上路面有些滑,因为昨天前半夜下了大雨。我骑着我心爱的自行车,来到了每天必经的那条路。我正准备下车,推着车过马路。这时,有一个人从我旁边经过,那人骑着车,向我上次那样,骑到了马路对面,在一瞬间,骑了很远很远。对呀,我上次不就没事了吗?我又骑上车,骑着过马路,眼看就要到对面了,一辆红色的小轿车十分耀眼得闪动在我眼前。“哎呦”,我一下没骑稳,从车上摔了下来,与红色轿车擦间而过,不!确切地说是与死神碰了面,死神差点夺走了我唯一的生命!好险啊,我下次可不能再这样了!妈妈的话总没错!

X年X月X日 天气 雨

不好了,我要迟到了!这糟糕的天气,为啥要下这么大的雨呢?今天还是我值日呢!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骑着车又到了马路旁,一路上,路面被自行车溅出了无数的水花。我的自行车像一条蛇,窜梭在巨型的汽车之间。不好了,我在过马路时,自行车滑了一下,我与自行车一同被滑得远远的,不幸中的万幸,当时汽车不多,我又从死神那夺回了一条命。我可千万不能再这样任性了,安全第一!不能只顾时间而忘了安全!

X年X月X日 天气 晴

好久没有这么好的天气了,而我却躺在洁白的病床上好几天了,我的手握着笔哆哆嗦嗦写着日记。我已有好几天没见到阳光了,好几天没听到鸟鸣了,好几天没闻到树叶的气息了,我真的好后悔啊。自从经历了那次事情后,我就连续一个星期不骑着过马路。可那天,情况真的很紧急,我必须早点到校。于是,我又犯了那个好几次要改,一再没改的错误。心想:今天应该不会出事情。但这一次,我失算了,我被车撞了。当时,我满脸都是鲜红的血,之后便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到我醒来时,父母在我身旁哭泣,眼睛红红的,泪水总是往下滴。我知道了,我发生车祸了;我明白了,我将永远也离不开轮椅了;我清楚了,时间固然要紧,但安全千万不能忘。我好后悔啊,为什么要骑着过马路呢?为什么不听妈妈的叮咛呢?为什么不能从前几次吸取教训呢?为什么要让父母那么的伤心?为什么要把自己变成残疾?没有过多的为什么,只是我太心急,没注意到安全。我绝对不会再骑着车过马路了,但我已经没有机会骑车了!

篇2

关键词:环保 实用性 素质教育

一、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随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观,让学生们谨记: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按生态规律办事,才能使自然界赐予人类的宝贵财产被人类持续永久地利用,人类才能持续拥有这唯一美好的家园地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农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导致了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周遭的生态环境也不断遭到破坏,生存环境的破坏与污染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一名初中 生物教师,在传授基本的生物知识以外,也更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1.吃透教材,触类旁通。

生物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首先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从教材入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可以不断找到生物教学中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内容。例如,教师在教授植物学部分时,可以着重介绍植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教育学生要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绿化环境,提高生存环境质量。

2.探究式教学。

生物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为启发的探究式教学。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声音影像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又如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讨论小组,就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引起学生的思考。

3.关注环保热点,开展专题讲座。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也可以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当今世界环保的热点问题,适时地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比如,可以对今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进行解析,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回顾禽流感和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告诉学生这些现象的前因后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实用性。

1.生物教学应该与实践紧密联系。生物教师除了在课堂授课外,也应该带领学生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包括种植和养殖等, 借此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此,首先,教师自身业务水平要提到提高。生物教师应该深入到乡镇中学进行调研, 与乡镇教师进行探讨性学习,其中包括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初中生物课教学,怎样把生物学知识应用到农业生产上。生物教师也应该多多参观农村种植和养殖大户的基地。

此外,教师在调研的基础上要回归课本,做到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这就要求生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扩展知识面。

教师必须要具备终身学习的思想, 随时随地学习各类科研信息,力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理论水平。当然除了生物专业知识,教师还应掌握基本的应用性技能,对养殖、种植、栽培的主要生物种类有详细的了解, 掌握科学的栽培、养殖及管理方法。

2.主阵地——课堂教学

生物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质量充分重视起来,不断挖掘其中实用性的知识,并且在授课过程中给予重视,就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实用性知识,提高自身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在讲授 “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时, 教师可以对氮、 磷、 钾等大量无机盐的作用进行详细讲解,从而使学生对其重要性产生认识, 并且要认识到缺少和过多使用某种无机盐都会产生危害。如叶用类植物需要较多的氮肥, 施磷和钾肥要少用;像土豆、藕等块茎类植物,中后期多施以钾为主的无机盐肥料,产量就可以提高30%-40%等等。又如“植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章,对怎样实施嫁接和嫁接的意义应该进行明确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嫁接不仅对提高植物产量有积极作用,对增强植株的抗逆能力也效果明显。

三、生物教学中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每位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生物学科的性质与任务决定了素质教育应成为生物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目标。

1.兴趣的重要性。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节课时,讲到膈的参与时,如果教师能够出色地制作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对于学生就可以很好理解了。

2.观察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课外兴趣小组,通过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和野外观察中,通过制作动植物标本,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等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这样不仅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兴趣还培养了观察能力。

篇3

关键词 中国;一季稻;栅格;生产潜力

中图分类号 F3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9-05

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对世界粮食安全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粮食的供应水平,以不断增强自身的粮食安全程度[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先后登上3.5×108 t,4×108 t,4.5×108 t和5×108 t 四个 台阶,同时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大幅度提高,1996年达到414 kg/人,粮食生产呈现供大于求 的 局面。但是,自1998年粮食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粮食总产量连续下降,至2003年,粮 食总产降至4.3×108 t,人均粮食仅为334 kg,供需缺口加大[2],中国的粮食 安 全问题再次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热点。水稻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999-2001年全国稻谷平均播种面积为3 020×104 hm2,占粮食 总播种面积的27.65%;3年平均稻谷总产量为1.88×108 t,占粮食总产量的39.63%。由于 稻谷的生产和消费主要在亚洲,且以食用为主,国际市场上稻谷贸易量远远小于小麦和玉米 [3],依靠进口稻谷来满足国内需求的可能性较小,水稻自足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此外,水稻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少数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作物之一,它的出口对拓宽国际市场和增加农产品出口量作用巨大。因此,科学估算水稻生产潜力,挖掘增产潜力,保证稻谷生产,成为政府和学界关注的问题。

我国水稻种植制度类型很多,按作物的熟制来划分,以一季稻、双季稻为主。其 中双季稻分布受热量条件的制约,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就播种面积而言,一季稻为中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类型,其分布也最为广泛。1999-2001年一季稻平均播种面积为1 54 7×1 04 hm2,占全部水稻播种面积的51.23%,其产量占全部稻谷产量的56.68%。由此本 文对一季稻的生产潜力予以计算和分析。

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土地生产潜力是指理想生产条件下农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理论产量,生产潜力研究过程不仅能揭示作物生育规律、产量形成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而且可以查明作物对气候、土壤等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产量形成的限制因子,展示区域粮食生产发展的可能前景,进而为制定区域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及调整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有关学者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4~6]。

农业生态区(Agroecological Zone, AEZ)模型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农业生产潜力评估模型,属机制法范畴。在我国,约有35%的农业潜力评估项目采用了这一模型[7]。

本研究利用月均气象观测数据、农业气象观测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农业详查及统计数据,采用AEZ模型,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计算单元,逐级计算了中国一季稻的光合 、气候、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局数据中心,经由IDW及GIDW等方法插值后生成1 km×1 km栅格数据[8]

付修勇等:基于栅格的中国一季稻生产潜力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1.1 光合生产潜力

光合生产潜力是指除太阳能以外的其他生态条件(温、水、土)和生产条件(肥、灌、技)均适宜时,理想作物群体在当地光照条件下单位面积上所形成的最高产量。光合生产潜力被认为是粮食产量的理论上限,是粮食生产潜力的最高层次。研究中利用De Wit 方法(1965)计算各个地区的光合生产潜力日值。这种方法是以标准条件下有效短波入射辐射的强度为基础的,其计算公式为:

Y0=F•yo+(1-F)yc(1)

式中,Y0:某种标准作物的干物质总产量,kg/hm2/day;F: 一天中阴天所占部分,F=(Rse-0.5Rs)/0.8Rse,其中Rse为晴天最大有效辐射量,cal/cm2/日,Rs为实际测量的短波入射辐射量,cal/cm2/日,可以根据公式Rs=(0.25+0.50 n/N)Ra得出 ,式中Ra是地外辐射量,用cal/h表示,N是最大日照时数(h), n是实际测量的日照持续时间(h),yo:一定地区某种标准作物在一全阴天里 的干物质生产率,kg/hm2/d;yc:一定地区某种标准作物在一全晴 天(无云)里的干物质生产率,kg/hm2/d。

对各项指标进行空间化后代入上式,利用GIS技术,研究计算一季稻的1 km×1 km的光合生产潜力日值。在此基础上,将作物生育期内的光合生产潜力日值进行累计,计算中国一季稻的光合生产潜力。

1.2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在保证土壤肥力等相关要素最适宜的状态下,由气候条件决定的潜在产量。影响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主要包含温度和降水两大因素,其中,由温度条件决定的潜力通常称作光温生产潜力,被认为是灌溉农业粮食产量的上限;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自然降水对作物产量的衰减作用而得到的潜力通常称作光温水生产潜力,被认为是旱地农业粮食产量的上限。研究中光温生产潜力与光温水生产潜力的计算分述如下。

1.2.1 光温生产潜力

[WTBX]对于光温生产潜力的计算,研究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下式进行:

当ym≥20 [WTBZ]kg/hm2/h 时,

[WTBX]YT=cL•cN•cH•G•[F(0.8+0.01ym)yo+(1-F)(0.5+0.025y m)yc][JY,2](2)

当ym

[WTBX]YT=cL•cN•cH•G•[F(0.5+0.025ym)yo+(1-F)(0.025 ym)yc][JY,2](3)

式中,YT为某种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cL是作物生长和叶面校正系数;cN为干物质生产校 正系数,凉气候条件下为0.6,暖气候条件下为0.5;cH是作物收获指数校正数;G是作物的 全生育期天数;F为白天中的阴天部分;ym表示在一定气候下某种作物的叶片最大干物质 总生产率([WTBZ]kg/hm2/d);[WTBX]yo为在一定地方某种标准作物在一全阴天中的干 物质总产量([WTBZ]kg/hm2/d);[WTBX]yc是在一定地方某种标准作物在一全晴天(无云)中的干物质总生产率([WTBZ]kg/hm2/d)。

1.2.2 光温水(降水)生产潜力

光温水生产潜力是光温生产潜力受自然降水条件限制而衰减后的作物生产潜力,也就是当土壤肥力和农业技术措施等参量处于最适宜的条件下,由辐射、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素所确定的作物产量。研究中采用下式对光温水生产潜力进行计算:

Yp=YT•f(p)[JY,2](4)

式中:Yp是某种作物的光温水生产潜力,[WTBZ]kg/hm2;[WTBX]YT为某种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WTBZ]kg/hm2;[WTBX]f(p)为降水订正系数。

由上述光温水生产潜力的计算公式不难发现,正确认识作物生产力与水分的关系,确定水分有效系数是估算水分生产潜力的关键。大量研究表明,作物在产量形成过程中,每生成1 kg干物质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作物水分亏缺量的大小对产量高低具有直 接影响。研究中采用水分亏缺率与产量反应系数来确定水分有效系数,具体算法如下:

f(p)=1-Ky•Wd[JY,2](5)

式中:f(p)为降水订正系数;Ky为产量反应经验系数;Wd为水分亏缺率。对于水分亏缺率,本研究采用下述农田水分平衡模型计算得到:

在获取各项土壤要素的栅格化数据基础上,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确定了7个土壤因子的权重。根据各因子的权重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促进与制约作用,按其数值划分成一定数量的等级,并分别赋予不同的分数,从而获得了土壤有效因子分级评分体系。研究中,采用上述三步骤,计算了全国土壤因子的权重系数及其分级评分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一季稻土地生产潜力。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光合生产潜力

就光合潜力而言,全国的最高值达到了50.82 t/hm2,最低值仅为27.60 t/hm2,全国平均值为33.74 t/hm2。从空间分布规律上,高值区主要是位于中高纬度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北部、天山南北盆地、河套以及银川平原等地(见表1)。上述较高纬度地区在水稻生长季 节里,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相对其它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一季稻生育时段较长,环境胁迫因子较少。其它一季稻主产区光合潜力较小,如长江以南地区广大,虽然地处我国水稻的主产区,但由于阴雨天气和雾日较多,一季稻光合潜力较全国高值区小了近一倍。

2.2 光温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是在光合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温度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限制的作物潜力。从一季稻光温生产潜力分布情况看,中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较大,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限制作用差异显著。华南、江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平均温度有效系数均在0.36以上,为全国温度条件较好的区域。青藏高原、东北山地以及横断山区,温度对水稻生长的限制作用较为突出,大部分地区温度有效系数在0.30以下,由此导致这些区域光温生产潜力较光合潜力显著降低。就各生态区而言,青藏高原地区一季稻平均光温生产潜力仅为7.78 t/hm2,为全国最低;西北地区光温潜力平均值达到14.79 t/hm2,为全国最高。全国平均光温潜力值为12.01 t/hm2(见表1)。

2.3 光温水生产潜力

光温水生产潜力是在光温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自然降水对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而计算得到的作物潜力。由于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趋势,由此导致降水有效系数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及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水分有效系数均趋近等于1,即降水对一季稻的生产基本未形成限制作用。这些地区一季稻的平均光温水生产潜力均在11 t/hm2,其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达到12.3 t/hm2,为全国一季稻降水生产潜力最高的区域。西北地区为我国降水量最少的区域,大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200 mm以下,平均降水订正系数在0.1以下,水分成为这一地区一季稻生长的最主要的限制因子,全区一季稻平均降水生产潜力仅为1.28 t/hm2,为全国最低(见表1)。此外 ,内蒙古及长

2.4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生产潜力是在降水生产潜力的基础上,考虑土壤的立地条件、质地、养分等因子对作物生长的限制作用计算得到的。研究中,土壤有效系数的计算是以全国1∶100万耕地分布图为掩膜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全国土壤有效系数在0.64~0.89之间,区域之间差异较降水对生产潜力的衰减作用有所减弱。就各生态区而言,东北、长江中下游等地为一季稻土地生产潜力较高的区域;西北、内蒙及长城沿线地区、青藏高原区为一季稻生产潜力的较低的区域,其潜力值在4 t/hm2以下(见表1)。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该项研究采用AEZ模型,在GIS支持下将土地利用数据、气候观测数据、作物属性数据综合集成,对一季稻不同层次的生产潜力及其空间分布进行1 km×1 km栅格尺度的估算和评价 。研究表明,我国一季稻不同生态区(AEZ)生产潜力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各地气候、土壤、地形等农业环境资源条件存在差异直接相关。

3.2 建议

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确保一季稻的生产与布局,针对各地区一季稻生产潜力的差异提出如下建议:

(1)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不同农业生态区环境资源条件存在差异,东北地区光、水、土条件良好,一季稻品质优良,生产潜力大,但受低温灾害影响产量不稳定,因此在生产与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同时要加强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特别是能抵御低温灾害的良种培育。西北地区光照资源充沛,但水资源缺乏,垦区、绿洲与黄灌区水源很难保障,要使生长季内发挥最大生产潜力,必须使一季稻生长发育期与光、温、水的变化同步,特别要使其生长旺盛期与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的高峰重叠,同时要注意发展节水种植。南方各地一季稻的产量大,但生长期普遍偏短,气温日较差较小,稻谷质量稍差,在保证一季稻产量的基础上,应重点改良现有品种,培育新的优质品种。

(2)加强气候变化研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过去100年来,全球表面气温已经升高了0.6±0.2 ℃,中国同期气温升高0.5 ℃~0.8 ℃。农业是对气候变暖最为敏感和脆弱的部门 之一,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 一季稻又是中国水稻中播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产量最大的类型,因此正确评估气候变化对一季稻生产与布局的影响,在影响评估的基础上探讨切实可行的适应性措施,减轻气候变化对我国一季稻的危害,这对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应在一季稻生长期的调控、品种改良、抗逆性、抗病虫害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适应不断的气候变化。

(3)发挥科技促进作用,提高生产综合效益。在所有粮食生产中,水稻对技术的要求是最高的,受水资源的约束也是最明显的。要摆脱水资源硬约束,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在改良品质、改革耕作制度上下功夫。今后,应加强常规稻品的提纯复壮,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机械化插秧、免耕栽培技术,以及稻、鸭、鱼共生的生态学技术,切实提高水稻特别是一季稻生产的综合效益和农业科技的转化效率。

(4)加强政策引导,稳定播种面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比较经济利益是导致耕地资源流向非农利用或优质粮田抛荒的最根本原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而粮食价格持续偏低,种粮收益明显减少,耕地用途转移或弃耕势成必然。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稻谷产量年年下降,水稻减产的原因主要是水稻播种面积的减少和单产的下降。虽然一季稻播种面积在缓慢增加,但仍没有能够阻止水稻总播种面积的下降。今后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在农资、稻谷价格等方面给予正确引导,千方百计地稳定现有的水稻种植面积,特别注意提高优质一季稻种植面积。(编辑:李 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小萍,卢艳霞,陈百明.中国近期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北京师范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1(5)∶122~127.[Zhou Xiaoping,Lu Yanxia,Chen B aiming.Correl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Land Resources Changes in Recent China[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05,191(5)∶122~127.]

[2]唐齐鸣,张勇.中国近26年粮食生产的回顾与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387~391.[Tang Qiming,Zhang Yong.Inspiration from Food Production in the Past 26 Years in China[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5,21( 4)∶387~391.]

[3]章秀福,英,方福平等.中国粮食安全与水稻生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2):85~88.[Zhang Xiufu,Wang Danying,Fang Fuping.Food Safety and Rice Production in China[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05 ,26(2):85~88.]

[4]周治国,曹卫星,王绍华.基于GIS的区域作物生产系统潜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24~128.[Zhou Zhiguo, Cao Weixing,Wang Shaohua.GISBase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Regional Crop Production System[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03,19(1):124~128.]

[5]李三爱,居辉,池宝亮.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气象,2005,26(2):106~111.[LI Sanai, Ju Hui,Chi Baoliang.Reviews on Crop Potential Productivity Researches[J].Agricultural Meteorology,2005,26(2):106~111.]

[6]谢俊奇,蔡玉梅,郑振源.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4,18(4):31~37.[Xie Junqi,Cai Yumei1, Zheng Zhenyuan.AEZbased Assessment for Food Productivity Potential of Cultivated

Land in China[J].China Land Science,2004,18(4):31~37.]

[7]田永中.基于栅格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食物供给功能评估:[D].北京: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4.1~100.[Tian Yongzhong.Evaluation on Land Ecosystem Food Supply Function based on Grid in China:[D].Beijing :Insti 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2004.1~100.]

[8]封志明,杨艳昭,丁晓强.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优化[J].地理研究, 2004, 23(3): 357~364.[Feng Zhiming,Yang Yanzhao,Ding Xiaoqiang.Optimization of th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for Climate Resources[J].Geographica l Research,2004,23(3):357~364.]

[9]陈温福,潘文博,徐正进.我国粳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 006,(6):801~805.[Chen Wenfu, Pan Wenbo, Xu Zhengjin. Current Situation and T r ends in Production of Japonica Rice in China[J]. 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 ral University, 2006,(6):801~805.]

[10]蔡承智.基于AEZ模型的我国水稻产量潜力的农作制区划分析[J].种子,20 06,(2).[Cai Chengzhi. Analysis of Rice Yield Potential of Chinese Farming Syst em Zoning Based on AEZ Model[J]. Seed,2006,(2).]

篇4

关键词:超声波 紧密纺 网格圈 网格圈切割工艺

0. 前言

紧密纺是在传统环锭纺细纱机的牵伸系统前,增加一个纤维集聚区,通过气流收缩纤维的宽度,使边缘纤维有控制地向中间集聚,从而消除加捻三角区,而实现对纤维的集聚作用[1]。而集聚区的关键部件之一就是网格圈[2],网格圈是一种无接头的环状织物,材料为尼龙66长丝,用有梭织机织造而成,具有一定的宽度、长度、强度要求,网格圈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实现集聚,气流通过网格圈巾的空隙将纤维集聚收拢在网格圈的表面;二是实现传送的功能,将集聚收拢后的须条向前输送至引纱胶辊,并在输出后加捻。

1. 网格圈切割要求

网格圈宽度大小要一致,切边大小要均匀一致,若在一个单元里网格圈尺寸相差较大,那么它们所受的张紧力就会出现明显差异,从而影响网格圈以及其它相关零件的正常工作。其次切边抗拉强度要高,不能发生散边、断口,切割面要光洁,不能存在结块、凸出,切割后不能卷曲,避免造成网格圈转动凝滞、偏移、扭曲。

2. 常用切割方法

根据网格圈的特点,无法对网格圈进行直接物理割断式切割,需要熔式切割。所以适用于网格圈切割的方法主要有:电热、激光切割、超声波切割。

2.1.电热

电热方法是通过电热刀发热,接触网格圈使其局部熔化,在割断的同时,相邻的单丝相互熔合达到锁边的目的。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缺点是熔化的尼龙丝易在网格圈切割边缘产生毛刺,引起使用中挂花。

2.2.激光切割

激光切割方法是利用激光集束的高能量,使材料熔化并冷却锁边,这种方法速度快,但是只能切割不能封边,易使网格圈散边。

2.3. 超声波切割

超声波切割是将超声波能量加载到切割刀上,切割刀本身是不带温度的。在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网格圈边缘经线、纬线在压力下融合,通过切割刀的作用力,边缘发生断裂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与前两种切割方式不同,网格圈边缘并没有达到熔点,但起到了封边的作用。

3. 超声波切割工作原理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造成介质振动,由于传播介质存在着内摩擦,部分的声波能源会被介质吸收转变成热能从而使介质温度升高,此为超声波的热作用[3]。超声波切割就是利用超声波的这种热作用,将被切割材料局部加热熔化,从而达到切割的目的。

超声波切割机就是直接将超声波能量加载到切割刀上,切割刀就变成一把带有超声波的切割刀。在切割材料时,材料主要是被超声波能量软化,切刀的刃口只是起到切缝定位、超声波能量输出、分隔材料的作用。所以超声波切割不需要锋利的刃口,也不需要很大的压力,不会造成被切割材料的崩边、破损。切割部位被完美地封边了,可防止被切割材料组织的松散。

4. 网格圈超声波切割机主要部件及功能

超声波切割机基本构成是高频电流转换器、压电式转换器、调幅器、切割刀、步进控制旋转环切装置、plc控制系统等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高频电流转换器是将输入的工业用电流转换成高频高电压交流电流,其频率范围与超声波频率范围相同。

压电式转换器是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即超声波,而频率保持不变。

调幅器的作用一是固定整个超声波振动系统,二是将换能器的输出振幅放大。

切割刀是整个超声波切割设备的关键部位,切割刀一方面进一步放大振幅,聚焦超声波,另一方面是输出超声波,利用切割刀的类似刃口,将超声波能量集中输入到被切割材料的切割部位。该部位在巨大超声波能量的作用下,网格圈边缘瞬间软化、熔化,强度大大下降,此时,只要施加很小的切割力,就可达到切割材料断裂的目的,还可使网格圈局部软化、熔合,达到封边的目的 。

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套有网格圈织带的工件旋转,然后通过plc控制系统编程来控制步进电机脉冲,从而实现任意设置切割的线速度和网格圈的宽度。还可利用plc的强大功能实现班产量统计等辅助功能。

超声波切割的网格圈具有切口光滑、牢靠,切边准确,不会变形,不翘边、起毛、抽丝、褶皱等优点。

5. 成品分析

经超声波切割下来的网格圈(如图2),边缘0.2-0.3mm(两根纬丝范围)完全融合,边缘比较光洁,没有锯齿现象,用了撕扯封边不会裂开,运行过程中晃动比较小。

6.结论

超声波切割由于操作调整比较简单,使用成本低,切割后熔线窄且尺寸一致性好,切边牢固可靠,对切割材料的损伤小,网格圈使用寿命长,已被广泛应用在网格圈切割工艺中。

参考文献:

[1] 朱洪英,秋霞.环锭纺纱上的集聚技术[J]. “德昌杯”2006年全国紧密纺纱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TS104

篇5

关键词:歌唱;姿势;呼吸;共鸣;咬字;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43-01

一、正确的歌唱姿势

首先谈到正确的唱歌姿势,不仅是歌唱者良好的心态表现,而且还关系到气息的运用,共鸣的调节以及歌唱的效果。一首歌曲的思想感情不仅要用歌声来表达,同时还要通过形体和动作表演来塑造各类人物的艺术形象,端正的姿势,正是形体和动作表演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说,正确的歌唱姿势要达到身体自然直立,脊柱挺直,保持自然放松。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下后一点,小腹微微收缩,两臂自然垂落,全身有一种积极运动的状态。由小腹到两眉之间形成一条直线,脖子和后背、腰部连成一线,颈直不紧张,腰部稳定。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在情感赋予适当的动作,但动作要简练大方,切忌矫揉造作。

二、正确的呼吸方法

“歌唱是呼吸的艺术”,它是歌唱的关键环节。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的支持力。优美动听的声音离不开气息的支持,字正腔圆离不开气息的巧妙安排。歌唱的呼吸不同于生活中的呼吸,它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带有技巧性的呼吸。现在世界上都推崇胸腹式呼吸法,这种方法气息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力强,声音弹性好。平时可以用“闻花”的状态来训练。一个好的歌唱家在演唱时呼吸均匀,控制能力好,关键在于他的呼吸肌肉群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会有气息饱满、圆润明亮、悦耳动听的歌声。

三、共鸣在发声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共鸣是赋予嗓音的音质和音量。如果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动力,那么共鸣就是歌唱发声所遵循的路线或轨道。只有进入了预定轨道,才能使声音在音质、音色、音量及声音的穿透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分有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和头腔三大共鸣腔体。其中民族唱法用的头腔共鸣较多。歌唱训练要把嗓子这个说话的器官制造成歌唱的乐器,才能适应歌唱的需要。练习时,我们可以通过微笑演唱,鸣唱练习,小声唱来找,把喉结下来,小舌头、软口盖上去,用一个动作完成。良好的共鸣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每个声乐爱好锲而不舍的去钻研去追求,达到最佳的共鸣状态。

四、发声练习

在歌唱过程中,发声练习是歌唱发声的一种综合性基本技能的训练,练声曲运用得合理与否、演唱得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所发出声音的质量和声音训练的进程。每个演唱者在声音上的问题都是不同的,同时要针对个人不同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练声曲和作品。在作品的练习过程中,本身应具有新鲜感,才能集中精力饶有兴趣的进行练习,更要注意选用慢、短的乐句做为最初的练习,选用练声曲要坚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原则,通过速度不间断的练声可使演唱者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

五、咬字与吐字

民族声乐只有通过正确的咬字、吐字与发音,才能创造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动人的音乐形象,这就需要全面掌握咬字、吐字的方法。咬字时,字头要准确、清晰、真切,唇音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喷口要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头,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在喉。字腹要保持不变,咬准字头后,几乎同时,就要通过声母与韵母的拼读将字音发送出来。如果我们把字头的发音称为“咬字”,那么字腹中的韵腹与字尾中的韵尾的发音则被为吐字。在歌唱进行中,旋律的延伸是以韵母的发音为基础,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延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是最密切的。延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韵母的口型要求分为“开、齐、撮、合”四呼。在练习时,我们可以采取一些训练方法,如把嘴张大,夸张的、慢一些的速度来朗诵歌词,还可以找一些绕口令来练习,把自己没有咬清楚的字录下来,反复听并单独练习。

六、情感理解与表现

篇6

关键词:中医学 研究生教育 培养机制 改革 思考

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教育开始全面收费等话题近年来一直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高等中医院校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国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改革,特别是培养成本分担制度改革,中医研究生教育也应积极面对,及早谋划。

1、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关键在于研究生的导师是否有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和必要的研究经费,主要就是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即培养成本分担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建立起以科学研究为主的导师责任制和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的导师资助制,通过统筹各个方面的资源,包括学校的、院系的资源,包括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激发出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理顺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提高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促进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提高。

2、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1978年开始招收中医研究生,截至2012年7月,全国已培养中医药博士研究生6000多名、硕士研究生近两万余名,毕业研究生已成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临床、卫生管理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生力军和高级专门人才。

2.1 招生规模的现状

中医院校现行的研究生招生有四种录取类别:计划内非定向、计划内定向、计划外委托培养、计划外自筹经费,这种双轨运行模式是1985年开始实行的,此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财政模式。国家计划内招生由国家按招生指标下拨培养经费,对纳入国家计划的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普通奖学金(生活补助金),委培生由委托培养单位出资(也有一些由研究生个人出资),自筹经费生由研究生个人或导师出资。如2007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硕士)招生规模42.3万人,其中国家计划内29.2万人、国家计划外(含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13.1万人,计划内人数占总规模数69%。中医研究生招生单位26家,合计招生规模7705人,其中国家计划内5502人,计划内人数占规模数71.4%。2008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44.8万人,其中国家计划内34.1万人,国家计划外10.7万人,计划内人数占总规模数76.1%。中医研究生招生规模8439人,其中国家计划内6719人,计划内人数占规模数79.6%。尽管中医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占全国总规模不到2%,但中医研究生国家计划内比重与全国研究生计划内比重相比要稍高一些,国家对中医研究生教育的资助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从发展规模来看,2007年硕士生招生规模36.5万人、博士生招生规模5.8万人,2008年硕士生规模38.9万人、博士生规模5.9万人。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发展趋势表明,硕士生招生规模继续扩大,博士生招生规模将呈现基本稳定态势,中医院校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基本体现了这一发展趋势。

2.2 教育收费和培养成本的现状

据统计,目前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费用约为3万元,博士研究生则需要4.5万元。国家下拨给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经费硕士生为28350元/人、博士生为37800元/人,而且只是按国家计划内招生规模数进行核算。根据中医院校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的收费情况来看,硕士生收费标准在5000—8000元之间,三年合计收费平均为2万元左右,博士生收费标准在8000—15000元之间,三年合计收费平均为2.8万元左右。可见,无论是国家计划内研究生,还是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研究生,在培养所需的基本费用即培养成本方面,学校都要给予一定的补偿,学校招收研究生越多,所需补偿就越多。

2.3 招生机制的现状

研究生招生中,计划内公费名额一直就是考生竞争的焦点,各招生单位如何确定公费生和自费生、其标准是否公平公正,对考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部分招生单位按考生成绩排名确定公费和自费,这种方式虽然普遍容易接受,但常常会让考生遭遇“一分值万金”的尴尬。有的招生单位按导师来平均分配公费生名额,一名导师只有一名公费名额,导致的不公平是,即使报考此导师的只有一名刚刚上线考生,此考生也享受公费待遇;有多人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成绩位居第二名的,即使分数再高也只能“委屈”就读自费。随着复试成绩在研究生录取中的权重加大,初试成绩排名在前的考生复试后被确定为自费生,心理上往往难以接受,对学校招生考试的公平和公正性心存质疑。此外,一些招生单位一味下放了研究生招生自,导师拥有了“生杀大权”,非学术因素严重影响了招生录取的公平和公正。另外,中医院校之间生源的差异比较明显,也直接导致考生的录取类别,如同样的分数,在一般的中医学院能公费,但到了几所老牌中医大学,可能只得自费就读。

2.4 资助体系的现状

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现行的资助和补偿措施大致包括:研究生所做贡献的补偿及奖学金、贷学金等。

篇7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我的弟弟朱展鹏三岁。弟弟长得很漂亮,他留着小平头,弯弯的眉毛下面有一双又黑又亮的大眼睛,高鼻子,胖胖的脸上有一对深深的酒窝,红红的的小巧嘴像个收音机一天到晚说个不停。

弟弟聪明又调皮。只见他一天到晚忙个不停,一会去骑小自行车,一会又搬个板凳当马骑,一会打开电视看动画片,一会又把VCD打开看碟片……没完没了的“忙”着。谁也管不着他,你要是批评他两句,他马上会说你没教养,没文化。有一次我玩电脑时,他在旁边捣乱,我在他的屁股上打了几下,他气得眼睛直瞪着我,并狠狠的说:“你没教养,我不和你玩了。”逗得我又气又笑。

记得夏天得时候,有一次我和妈妈买了一个大西瓜去去阿姨家,刚进门弟弟就嚷着要吃。妈妈切开西瓜后弟弟不顾别人抢着就吃,我看着他的样子想起我小时候闹得一个笑话。于是我就逗他说: “鹏鹏你吃西瓜把西瓜子放到那里去了?”他看了我一眼说:“在肚子里呢!”。我说:“这下完了,西瓜子在鹏鹏的肚子里肚子里发芽了,明天早上鹏鹏的头上会长个大西瓜。”他听后摸着头大哭起来。阿姨赶紧哄他,并说哥哥逗你玩呢!他这止住哭声,狠狠的打了我几下并说:“哥哥没家教光骗人,我不和你玩了。”逗得我和妈妈直笑。

篇8

【情境设计】

师:(富有启发性地叙述)我们的小雷利为拥有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热爱和平、勇敢、热爱家庭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他是多么热切盼望爸爸能凯旋而归,把那顶象征着和平的“蓝盔”戴在自己的头上。现在你就是雷利,你可以闭上眼睛美美地想象画面,并和同桌交流,把你的喜悦传递给对方。开始吧。(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师:有谁来美美地说说,爸爸回来以后,可以和你一起干什么?

生:我想送给爸爸一个甜甜的吻,并和爸爸一起庆祝他的凯旋归来。

师:看得出你深爱着爸爸,你憧憬和平,和平之日就是爸爸凯旋之日。

生:可以让爸爸教教我们,怎样做才能让世界和平。

师:嗯,也是和平的话题,时时不忘和平教育。

生:可以一起去旅游。

师:哦,旅游,热爱生活,好。

生:我们父子俩可以一起去游公园、逛动物园、玩过山车、放风筝……

师:嗯,你想得挺美,说得也真多,看来爸爸还是一个童心未泯的爸爸。

生:爸爸会教我四国语言,将来我可以当和平使者。

师:哦,看来这位父亲还挺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

师:好,听了你们美美的想象,老师深深陶醉于其中。是啊,日思夜想的爸爸终于要回来了,雷利的那股高兴劲儿可甭提了。

师:(模拟情境)此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响起飞机降落声),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雷利仿佛看到爸爸笑盈盈地从舷梯上健步走了下来。(停顿)爸爸手里还拿着那顶他梦寐以求的“蓝盔”。

师:听,此时机场仿佛响起了――(生答)如雷的掌声、相机的咔嚓声……舷梯缓缓地下滑……(稍作停顿)但是……但是,(师声音凝重)雷利看到的却是这样的一番情景,笑容在雷利的脸上凝固了――(课件呈现:播放哀乐及灵柩归来的场景)

师旁白:(声音哽咽)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它是钉在爸爸的灵柩上回来的。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

师: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面对着爸爸那冰凉的遗体,你现在就是雷利,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

生:很失望,也很伤心!

生:非常难过,我恨这战争夺去了父亲的生命。

生:万分悲痛,心就像刀割一样。

师:嗯,你道出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的这种感受融进你们的朗读当中去,读读这一段话。(屏示:“现在这顶蓝盔回来……浸满了凝固的血。”)……

【分析】

篇9

关键词:中专生物教学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39

1 中专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1.1 忽视学生的掌握情况

现代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互动交流,教学相长,教法和学法二者相互配合。作为老师要实现传递知识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还要重视站在学生的角度探索适合学生的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学法设计。当前的教学改革方向也正是如此,要求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传统的生物教学重教轻学,学法设计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较少甚至没有得到体现。学法应该作为教法的基础,教法围绕学法来进行设计,寓教于学,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往往本末倒置,教法替代学法。生物学是一门关于自然规律的科学,在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会学,掌握生物教学规律,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1.2 轻视学生能力培养

中专生物教学不同于一般生物教学,其目标不只在于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更是要培养生物学教学人才。因此,中专生物教学,在帮助学生夯实生物学基础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据生物学教学大纲,教师应当培养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新教改以后,生物教材变化的一个特点是知识量有所减少,演示实验和学生使用明显增加,更加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组织指导学生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而非以往老师主导课堂,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说起来容易,执行起来比较困难,许多教师对教学改革后的生物学教学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对于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给予学生更多课堂自由,如何把握上课节奏等等许多方面都无从下手,只能维持原来的教法。中专生物教学应当针对这种情况,帮助未来将走向课堂的中专学生培养适应新课改生物学教学要求的职业能力。

1.3 实践能力培养机会不多

生物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自然科学,其魅力在于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认识世界。与其他课程比较,丰富的生物学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是它的优势,如果能落到实处,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生物教学的一个重大困难是,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维的束缚或者不具备客观条件,生物学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受到很大限制,无法自由进行。而组织课堂讨论等形式对于生物学这种需要实证的科学而言并不适宜,因为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也无话可说。所以,生物教学失去实践机会就只剩下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对生物学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取得成效。

2 中职生物教学改进措施

2.1 提高教师的素质

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中专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耳濡目染,形成示范效应,所以要提高中专生物教学水平和质量,必须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首先,中专生物教学教师应当是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的教师,要注意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以利于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传授给学生。其次,教师自身应当储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尤其是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变革更是迅猛。中专生物教学教师应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吸纳最新的生物学理论,了解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保持学科的生命力。学校应当给生物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帮助教师提升专业水平。只有保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和高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

2.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中专生物教学改革要顺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生物学和生物教学的魅力。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索,师生间形成良好互动。

2.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新课改后的生物学教学更加注重实验教学,所以中专生物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了让学生适应实验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不必受书本的局限,可以自主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对于表现良好的同学及时鼓励,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也要耐心指导并鼓励其坚持尝试。

2.4 结合现代科技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越来越普及,在中小学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可预见的将来,多媒体教学手段愈发普及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当前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矛盾,如:教师无法协调好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授课方式的关系,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常常喧宾夺主。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或者,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后,教师难以掌控课堂节奏,学生普遍反映教学节奏太快,无法跟上。中专生物教学可以尝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在于以直观的图形、音像资料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图文并茂、声色丰富的教学资料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尝试结合生物学的学科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 结论

对中专生物教学的教师而言,教学任务任重而道远,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更是要为国家的教学事业长期发展培养教学人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要保持严谨的教学态度,提高教学水平,授人以鱼的同时能授人以渔,培养出优质的生物学教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月欢.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J].新课程研究,2013,(2).

[2]乔梅.论高校生物教学现状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3,(5).

[3]李刚.中专学校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及思考[J].文化教育,2012,(9).

篇10

一首首军歌温暖着

战友们的心房

凉沁沁的雾霾

清冷冷的猫耳洞

闷热难捱

寂寞的犄角

从头上长出来

枪炮声后的沉寂

像乌云一样

压过来

压过来

白天的黑夜

谁能感怀

当吉他声的溪流

从杨洪基的指缝间流下来

当家乡白云

从刘斌的口中飘起来

这一刻

才深深感到

祖国母亲的关爱

家乡父老的期待

硝烟之上

祖国的春天鲜花盛开

硝烟之上

动情的歌声悠扬豪迈

电视机里的歌声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