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范文
时间:2023-04-06 15:3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从司空见惯中寻找新鲜事例
对于身边常见的素材,我们要睁大双眼,调动两耳,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仔细观察,深刻地感知,冷静地思考。正如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我们要有鹰一样眼观四方的目力,狗一般的嗅觉,田鼠般的耳朵。”只有这样,才能见他人之所未见,闻他人之所未闻,写出别具一格的优秀作文。在这方面,朱自清先生堪称导师。一般人认为,荷塘月色有什么好写的?然而朱自清先生工笔描绘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生动描摹荷叶、荷花的神韵,以及若有若无、不绝如缕的荷香,给人以全新的感觉,也深深感动着读者。写景如此,写人亦然。不同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要善于发现各种不同,写出各种差异,把最感人的、鲜为人知的侧面展现出来。
二、从繁琐细碎中悟出道理
对于繁杂的生活琐事,要像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写的那样:“放出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先占有,再挑选。通过分析、归纳,逐步形成较为深刻的认识,悟出生活素材中蕴含的道理。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材料,通过比较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闪光点”,挖掘出其中隐含的价值。具体地说,在搜集到足够的材料之后,经过整合、过滤,提取出真正有用的能触及人心灵的“核心”内容。这样提取出来的材料,就应该具有典型性、新颖性,而且能够紧扣中心。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精彩动人。
三、从表面现象中找到本质
写作素材纷繁芜杂,要学会分析、选择,从表象中找到本质,用小素材做好大文章,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方法。(1)以小见大。人们常说,一滴水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从庞杂的生活中发掘“微素材”,揭示本质,触动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如巴金的《小狗包弟》,通过一只叫包弟的日本种宠物犬的遭遇,反映出“”中颠倒黑白、道德滑坡、人不如狗的现实,是以小见大的典范之作。(2)合理取舍。生活中有些事比较感人,且几乎天天发生,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应尽量不用或慎用;而有些事情突然发生,甚至违背常理,令人不可思议,猝不及防。而这些“突发事件”,很可能正是足以感动人的,要紧紧抓住。如葛朗台临死前突然伸手抓镀金十字架,80岁高龄的老母亲习惯性伸手拉自己60岁的儿子过马路等。
【经典引路】
月 亮 桥
柏启平
故乡叫月亮湾,清水江流到此处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轻轻地绕过村子,奔向山外的世界。清水江上有座桥,母亲叫她月亮桥。
月亮湾距离小镇有几十里山路,父亲在小镇上开了一家铁匠铺子。我六岁时父亲拽着又哭又跳的我跨过月亮桥,沿着蜿蜒的山路去小镇里读书。一哭二闹三回头,那月亮桥总是深情地凝望着我小小的背影,还有我回头时幼稚惘然的泪光。月亮桥总揪扯着我稚嫩的心,因为桥上站着我那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母亲。
每逢放假,我就撒开脚板往月亮湾的方向奔去。临近家居之地,爬上山坳,便竭力向竹幽林密的月亮桥望去。我老远就不断地大声呼喊着母亲。站在桥上的母亲,像月亮桥,饱经风霜的脸上绽露出不同于一般母亲的微笑。
在这美丽的月亮桥上,母亲月亮似的目光看着我尽情地释放着儿时的情趣和轻松。还有她那我根本无法解读的不同于其他母亲气质的企盼、柔和的眼神。
晨曦初露,竹林中鸟儿翻飞,啼声婉转悦耳,山鸠咕咕,叫声不迭。站在月亮桥上,极目四望,山川相缭,湿润清馨,绵长漫溢,诗意清新。母亲轻抚着我的头,凝望着山的那边,慈声励语地说:“去吧,儿,好好读书!读到你书上画的地方去。”
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背着书包,在母亲的凝视下,跨过月亮桥,踏上那蜿蜒如练的山路。回头一望,月亮桥上的风景让我心悸――母亲雕塑般的身影和月亮桥构成了我今生今世深深的记忆。母亲告诉我,叮嘱我,要好好读书,读到我书中那美丽画儿的地方中去,那儿才有更美的风景。
我那时不知道母亲何以知道我每次回月亮湾的时辰,上苍也许可怜做母亲的人,赐予了她一种心灵的感应吧?她每次都站在桥上凝望着从山那边求学归来的我飞向她的身边,无论是寒暑易节,还是飞雪风雨。
我从月亮桥上走过了春夏,迈过了秋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一次回归,都定格了一幅月亮桥的永恒迎送风景画。母亲和月亮桥是我梦想的起点,也是我希望的终点。月亮湾、月亮桥和母亲组合的风景是我生命的鞭策和精神的家园。从此,我为了寻找比月亮桥更美的风景而跋涉在人生曲折坎坷的求学寻“画”之路上,读书读到了母亲千叮万嘱的“画儿”里去了。
母亲于1997年8月13日突然离我而去了,故乡只剩下了月亮湾的月亮桥。
篇2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3—0084—01
作文是一个人语言能力、知识水平、思想素质和思维习惯等的综合反映,是人类最具创造性的活动。在高考中,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中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因而受到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学生的作文要想脱颖而出,就需要不断创新。因此,高中作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创新探索的兴趣,引导学生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人生、感悟生活,指导学生“寻人所未寻,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使学生敢于另辟蹊径,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巧,写出新鲜别致的好作文。
然而,面对高考,作文教学却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作文求新和求真似乎成为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作为 “开放性作文”, 高考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的确为考生在完成考场作文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机。于是,一大批主题深刻、形式新颖、思路活跃的优秀作文脱颖而出,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味出奇、出新的现象,作文除了空话、套话,就是谎话、假话,失去了生活的本真,陷入了写作的误区。
事实上,只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从生活实际出发,立足于现实,从现实中取材,以生活积累为后盾、以创新精神为动力,以敏锐的目光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体悟社会人情,从中发掘新的思想,获得新的见解,就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写出自己“创新”的灵性文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领学生不断创新,更要引领学生深入生活,去感悟体验生活。
一、教会学生观察平凡生活,感悟人生
作文要写得新颖深刻,离不开独具匠心的发现。生活中总有许多美好的人和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亲人、朋友、教师甚至一个陌生人都有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生活、对人生产生新的认识和独特的感悟。有的学生由加糖联想到生活的某些“添加剂”。成功时需要添加“佐料”,失败时更需要添加。由“别忘了加点儿糖”这一生活体验,联想到人生体验和感悟,使平凡的材料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就是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从中发掘出独到的思考、理解和感悟。只有多思考多提问,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创新,作文才能在符合生活本真的基础上写出新意。
二、引导学生反观内心世界,体悟情感
作文仅仅做到真实还不够,还要有情感。因此,在指导写作时,教师不仅要注重真实,还要着力于学生的思维激发和情感激荡,帮助、带动学生走进生活,把触动心灵的真实感悟准确传神地写出来。
在完成命题作文《成长》时,很多学生都记叙了自己成长不同阶段的故事,虽符合题意却缺少了新意。但有的同学从自己的日记中选出四节,精心组合,在结尾加以深化,展现自己的成长过程,真实自然,感情真挚,很好地表现了主题。这样,既能够达到求新的目的,又符合了求真的要求。
三、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升认识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大到国际形势,小到街头巷尾,形形的社会热点问题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指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从中提取有时效性的材料,能够使学生积累最新的素材,更能够提升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进而写出观点新颖、立意深刻的好作文。
比如,以“精神的自救”为题的命题作文,大多数学生从什么是“精神自救”的角度写加强道德修养,提升境界。而一位同学却独辟蹊径,把“虎妈”育儿、南京中学生公交车上“集体不让座”事件等社会热点材料写进作文,角度独到、认识深刻、新颖别致。
篇3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由于新课改,语文课时进一步减少,要达到上述要求,必然要在写作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以使写作成为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习惯性行为,成为他们生活必需的部分。而周记,是最具活力与个性的写作体验。下面,本人就如何进行周记个性化训练谈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体悟生活
课标“实施建议”中的“表达与交流”部分写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是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周记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写作材料都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尽力唤醒学生生活的需要,激发他们写周记的兴趣。特别要注意引导他们亲近生活,注意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从而触于目,感于心。这样,贴近生活,更贴近自我,学生才能在真处看,细处察,无处找。才能主动地去探求并挖掘生活中的独特感受。而“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越强烈,越能引发写作欲望;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越深刻,写的东西就越刻骨铭心、生动逼真。”( 陈建伟主编的《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渐渐地养成习惯,真正走入生活,感悟生活,表现生活。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从如下几点入手,激发学生有个性地感悟生活。
1.从日常见闻入手
生活永远是鲜活的,如果老师和学生能有心于生活,从日常之中发现独特见解、非凡心境,学生训练的热情是会不断提高的。开学一个星期了,我看到校门口总有一位小女孩在卖零食,颇有感触。一次课上,我以此为话题,引导学生注意此人此事,并激发他们试着去了解调查其背后的东西。第二周,在周记检查批阅时,我发现此话题的周记不但内容丰富,感情真实,而且思维深度增加了不少,很多学生能从小女孩、家长、社会等方面探求原因和并提出了种种对策。虽然有些稚嫩,但感染力绝对超过一般的习作。更为可贵的是,此后,不少学生能关注生活,用心体悟,对生活中的诸如拾垃圾的老人、校门口的小商贩、街头的流浪汉等人与事能有意识地观察、思考,并记入周记。这样,在第一单元作文“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训练中,不少学生就将这些真实的人和事融入其中,描写的对象更是个性鲜明,形象生动,作文自然也鲜活起来了。
2.关注社会热点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每天都有新信息、新现象、新问题出现。这里的每一点变化,都是生活原汁原味之所在,每一个视点都是关于人的思考,是最“人本”“人文”的东西,从孩子的视觉来看,都是周记的触发点与内驱力所在。我们学校虽没有班级电视和多媒体教室,但每班都订有一份《福建日报》,校广播室每天也会播放国际国内时事及校内要闻,无论是黎以冲突、巴以和谈、倒扁事件,还是身边的校园生活、个人观感,都是学生周记关注的对象。特别是进入高中,学生视野宽了,更注重事件纵深的信息,我们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引导他们及时感受、探究并诉之于周记。
3.注重课堂的延展写作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思路的探究、人物的分析、语言的鉴赏等等方面常有着争议,课堂上由于时间等原因不能深广地探究,我们就可让学生将课上的未尽之言诉诸周记。如果引导得好,成效是很明显的。如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后,我即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反思自己对母亲认识。情绪激发后,再要求他们将自己与母亲的情和事记入周记,这样的练习学生是比较欢迎的。
二、创设环境,深入思考
为什么学生作文总缺少个性,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敢自由地抒写心志。文前,他们总在有意无意地先想着结果:这种想法正确吗?老师看了会怎么想?同学知道了会给我难堪吗?如此等等。毕竟,这个年龄的学生,都特别希望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有极强的敏感性和自尊心。在作文训练中,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同学、老师中的“形象”,不愿也不敢敞开胸怀表达自己真实的体会和想法。而且“遇到和自我模式不一样的生活,她不是丰富、修改她的自我模式,而是修改生活”(孙绍振《从贴近生活到贴近自我》)。长此以往,不单歪曲了生活,更将扭曲了学生的心灵。故而,我们要努力引导学生坦然地面对自我,个性地思考,畅快地倾诉。
1.引导学生敢于思考
周记,是个体内在思想的外化,因而,在训练中,老师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彻底脱离因袭的模式,并设法消除学生的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大胆地表现自我。让学生知道,周记是自我表达与交流的需要,而不是为老师或别的什么而写。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从而使观察、想象、创造的天才得自由地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些有争辩性的话题,让学生思考表述。对于一些和我们或者和社会一般看法不一致的,我们也不要用简单机械的“道”去否定学生的“文”,而应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去评价,去疏导。
2.努力创设宽松环境
要让学生在周记中畅所欲言,教师还应采取有效措施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宽容各种思想。徐特立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在《非要惩罚不可吗》一文中说过,我们教育的目的,是“教国民,不是教顺民” , 要“反对无理的服从及自己没有了解的盲从”。我对于在周记中敢对老师或世俗观点提出质疑甚至批评的学生常给予鼓励和褒扬,使生在释然之中又有所感悟。
其次,要宽容学生的写作质量。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总是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和水平,一律以特长生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位学生。人为地制造了写作的,严重打击甚至扼杀着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在此种情境下,他们怎能心情舒畅地进行个性表达呢!相反,我们应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言语表达的潜能,承认他们高低参差的个性差异,把学生从关注他人评价转到关注自身感受上来,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使之不断地超越自我,不断地体会成功,并从周记中找回自信。
三、突出个性,学会表述
1.教会学生写自己的真实的情感体验
学生作文,“往往以刻板的印象代替新鲜的生活,以现成的理论代替生动的实践,不能在文章中留下时代脉膊跳动的声音,成为一种扭曲地反映现实的虚拟现实”(谢志礼、苏玉春《个性化作文写作浅析》)。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精髓应是展现个性,也就是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而要探寻个性的内容,就得去除这种种陈思陋见,远离空话套话,用质疑和判断的眼光重新去审视,这样的求索是很苦痛的。当然,也正因为有苦痛,才有发现的畅快,才有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其表达的欲望。
2.引导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语言
现在太多的学生习惯于用华丽的词藻掩饰空疏,用机械的套话来填补思维的浅薄。而新课标下的作文,呼唤的是个性化的语言。个性生动的语言从何而来呢?
首先,它来自于生活。我们要指导学生去捕捉、积累生活中不同人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心境的个性语言。词汇丰富了,表述起来就得心应手,充满灵气。农村中,有不少丰富厚实的如同活化石似的俗话谚语,我们应引导学生多多用心,努力积累并用好那些生动而个性的语句。在我们客家农村,就有着很多表现力极强的乡土语言,如“船到滩头自然直”,“没娘的鸡子儿团团转”、“三两的鸭子四两的嘴”等等,多么生动活泼呀,用在作文中,那是很有感染力的。
我们要力避机械陈述,力避陈词滥调。其实我们在周记批改中,经常是被那么一二个生活味极浓的语句或词儿所感动。这些激活句段的语言,就是最具个性的语言。如,一个学生在周记里叙述假期六岁的小侄儿在厦门一商场与自己走丢后,自个儿找到保安求助,哭着说的第一句是:我的叔叔走丢了。这句从孩子口中端出的话语多鲜活啊。还有一位学生,写暑假第一次坐火车的感受,将其比作是一条长而慢的蚯蚓,结合他当时的急于出行的心境,真是绝了。可总有部分学生,文笔老是凝重得怕人。也许有人会说这是生活使然,其实,周记并不等同于生活。我们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用活泼的文笔来表达朴实的感情,反映平淡的生活。
其次,生动的个性语言还来自于清晰的思维活动。常说文从字顺,其实,倒过来,思维顺了,文句自然就顺。可不少学生到了高中,作文仍显得内容混乱、语句不通。我想在大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他们语文知识与积累的欠缺,而往往是由于他们思维还不严密,感悟还不深切。所以在周记评改中,我不过分苛求语句上的顺畅严密,而常关注学生行文时思路是否顺达,情感上是否真切。新课标就在“表达与交流”中明确要求学生“能考虑不同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四、搭建平台,加强交流
心理学上认为,了解自己活动的进展情况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量,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新课标亦要求学生“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我们应积极创造机会,设置习作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尽可能地让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劳动的情况和成就。
1.注重师生间的交流
学生写的周记,无论字数多少,文采好坏,我们都要认真对待,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还要有针对性地作反馈和评点。
首先,要由衷地赞赏。无论是优美的文句,还是心灵的独白,抑或是瞬间的感悟,哪怕只是一个独特的想法,一个偶然的好词妙句,一点闪光的思想,这些生命流动之中的点点滴滴,只要倾之于周记,都是最真的,故而也是最美的。我们都应该真心地欣赏并由衷地赞美,以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使其获得自信、胆识、正直、激情、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周记的热情。
同时,现在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伴有自卑、迷茫、悲观、闭锁的而又烦躁的心理状态,在周记中往往表现为郁闷、孤寂,甚至是愤慨、偏激的。其实,他们是在倾吐心声,寻求帮助。他们渴望有人能给予重视、理解。教师这时就不能视而不见,而要担当起朋友的角色来倾听,与他们交流,去疏导和抚慰他们。积极指导他们学习、生活和做人,使他们尽快走出阴影,脱离困境。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会有不少感悟,同样要勤于笔耕,形成文字,并拿到班上和同学们交流、探究,相互促进提高。
2.搭建学生间交流的平台
篇4
“五个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
“四个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课标要求我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大板块”:
必修课程每册教材为一个模块,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着导读”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
“三大亮点”: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学习方式的多元性;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这里我谈谈“四大板块”中的“表达与交流”。
“表达与交流”包括“写作”和“口语交际”2个部分,“写作”共20个专题,每册4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写作话题和写法指导(写作内容、写作方法、一般议论文写作、议论文写作、更高的写作要求),“口语交际”共设计了5次活动,每册都围绕一个重点进行(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9页上,表达与交流共有9个目标,其中第1、2个目标是总的目标,第3至6个目标是书面表达与交流的目标,第7至9个目标是口语表达与交流的目标。
一、总的目标
第1条目标指出:“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是交代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条件。
从客观方面来说,表达与交流的基础源于生活,故必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强调观察的“多角度”,(必修一《记叙要选好角度》就是着重这方面的训练),对世界作多角度观察,可以发现生活的各个侧面,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提炼出丰富的写作素材。 转贴于
这里的“负责”二字,实则强调写真情实感。具体来说,就是“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以上两条是从总要求来看,它贯串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必修一教学《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时强调写真人真事)
二、书面表达与交流
第3条:“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这是书面表达的基本目标。“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是课标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积极导向,体现了语文学习中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育思想。没有这一导向,书面表达就失去了灵魂。如果听凭作文中悲观沉沦、拜金主义、贪图享乐、个人至上等思想情绪任意流露(高考中很多0分作文就是属于此种情况,平时强调立意要高远),教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旗帜鲜明。
第4条目标指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它说的是书面表达的个性化目标。写作提倡个性化,就要尽可能解除一些不必要的束缚,还学生以写作的主体地位。
第5条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它具体提出书面表达的能力要求。(必修二用了三个专题进行综合表达方式的训练),高中阶段把写作重点放在了“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上。应避免表达上的单一性和平面性。
第6条目标:“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这一条补充了作文修改和写作中的合作交流方面的要求。一个高中生,可以比较理性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文章,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文章修改。
三、口语表达与交流
第7条目标:“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这是口头表达交流的总要求。目标强调“人际交往能力”这一根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升社会生活质量的长远目标。
篇5
在毕业典礼上演讲,是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演讲者是从全校3万名毕业生中遴选出来的一名本科生和一名研究生。当天与何江同台演讲的还有特邀嘉宾――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何江是上哈佛毕业典礼演讲台演讲的第一位中国人。这位年仅28岁的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农家孩子,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样的家庭是如何培养出优秀学子的呢?近日,笔者来到湖南宁乡县坝塘镇停钟村,采访了何江的父母。
既要把书念好,也要学会做家务
1988年,宁乡县南田坪乡(现坝塘镇)停钟村何必成和曾献华夫妇的大儿子何江呱呱坠地。两年后,他们又生下了二儿子何蛟龙。停钟村是个偏远山村,经济相对落后。正因为如此,多读书,靠知识改变命运的朴素思想在村民心中扎了根。
何江4岁多时,看到比自己大的小伙伴背着书包去上学,很是羡慕,扯着母亲的衣角说:“我也要读书。”父亲把他送到村里的小学去,老师说他年龄太小,怕跟不上,不肯收。何必成恳求老师让儿子试读1周。没想到,在1周后的考试中何江拿到了第一名,被学校留下了。
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家庭负担自然不轻。为此,何必成和曾献华承包了外出打工村民留下的20亩水稻田,喂了三四头母猪和十几头架子猪,还喂了三十多只鸡,每天起早贪黑,累得直不起腰。
曾献华虽然读书少,但记忆力却很强,左邻右舍谁的孩子哪天过生日她都记得,别人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也能马上记住,回去再讲给孩子们听。“去看看鸡都进笼了没有,还差几只?”“你把公鸡和母鸡分开再数数。”“如果每只鸡每个礼拜生两个鸡蛋,36只鸡一个星期能生多少个蛋?”“按每个蛋卖3毛钱计算,36只鸡1个月生的蛋可以卖多少钱?”为了锻炼孩子的算术能力,她每天傍晚让何江和何蛟龙去数鸡笼里的鸡,算卖出的鸡蛋一个月能给家里带来多少经济收入。甚至在煮饭时,她也突发奇想,让何江帮着数米粒。不得不承认,她这种在别人看来土气而又新奇的训练方式,让何江从小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父母的陪伴与教育,让何江和弟弟的童年完美无缺。虽然干农活很累,但何江兄弟俩却从小养成了帮爸妈分担家庭重担的好习惯。何江读初中时,每天骑自行车来回20多里山路,放学后就帮母亲做家务。暑假,两兄弟同父母一起早出晚归,卷起裤腿下田割稻插秧。
为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家庭开支,何必成每年秋收之后到江西、湖北随捕鱼队捕鱼,挣钱补贴家用。外出捕鱼风险大,稍有不慎就可能赔上性命。随着年龄增长,何江才明白父亲在外打工的艰辛与危险。2002年何江考上宁乡县一中,懂事的他发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月寄宿的生活费他省了又省,平均一天才花费5元钱。
县城的同学会上各种补习班、培训班,何江知道家里没这个条件,就省钱买各种补习书籍自学。同时,他还阅读了大量名著小说、生物科普等书籍。到高中二年级,从没上过任何补习班的何江,学习成绩却是全班第一。
许多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专心读好书,就不能让他们做家务活,但何必成、曾献华却认为,让孩子适当做些家务和农活,既能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又能强身健体。何江读初中时,曾献华大胆地实施了一项家庭大政――将家里所有的经济收入都交给何江来管理,培养和锻炼他当家理事的能力。正是曾献华这种朴素的教育理念,让何江从小就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责任感。
善于鼓励和引导,严父慈母放飞儿子梦想
过去的农村,没有幼儿园,孩子们大多四处乱窜。何必成和曾献华去地里干活时只能把两个孩子带着,让他们在田埂上坐着看书。时间一久,两人被蝴蝶吸引,把书本一丢,追蝴蝶玩去了。夫妻俩觉得必须想个办法让他们收收心了。
一天吃晚饭时,曾献华特意做了一碗红嫩香甜的红烧肉端上桌,笑嘻嘻地把何江和何蛟龙叫到身边问:“跟我说说你们最近看的书的内容吧,说对一个,给一块红烧肉。”何蛟龙耍小聪明,把头一歪说:“看是看过了,但都忘记了。”曾献华脸色一沉:“妈妈允许你们偶尔调皮,但绝不允许撒谎骗人。”两人被母亲板着的脸吓住了,这才承认最近没看书。那一次,是兄弟俩第一次见母亲发火。从此,他们就有了共识,做任何事情要诚实,不能糊弄人。
两个孩子渐渐懂事,每天放学后,都坚持在家自习,如果表现得好,就会得到奖励――夜深了,小哥俩可以提着小油灯,跟父亲到水稻田里捉黄鳝和泥鳅。
捕鱼是门技术活,有很多小窍门,比如要会寻找鱼群,还要保证捕上来的鱼都是活的,才能卖个好价钱。何必成于是启发何江,读书和捕鱼一样也是有窍门的,要靠自己去总结经验。
喜欢看小说、讲故事的何必成和曾献华,经常会用讲故事的方式教给两个孩子很多做人的道理。这些故事,大部分来自他们看过的经典著作,也有些是他自己编的。但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一个主题――好好学习,好好做人。
夫妻俩还鼓励孩子写日记。从小学到高中,何江写了12本日记。何江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上竞选班长。以何江的能力,他完全可以胜任,可他却违心地推选了别人。曾献华从他的日记中得知这件事后问:“如果你推选的人没有把班级管好,你会后悔吗?”何江幡然醒悟,第二天就和老师谈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最终,他成功当选班长。何必成知道后很开心,并提醒他:“你能把活揽来是本事,但能够把活做好才是真本事。”何江记住了父亲的话,用后来的表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这种自信与自荐,也是他能够去哈佛读大学的原因。
在何江和弟弟眼中,母亲是个温和派。父亲何必成严厉批评他们时,曾献华总会笑呵呵地跑过来和风细雨地鼓励。一天,何江告诉妈妈,他想做科学家。曾献华在肯定的同时也说:“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有了梦想还要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一点一点地去实现。”
2005年,何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大一时,他对母亲说想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曾献华鼓励他:“相信你能够做到。”天道酬勤,何江在大三时各科成绩都名列全校第一,每年获得全额奖学金。2009年他从中国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院本科毕业后,拿到全校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同时,在学校导师和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联合推荐下,他顺利申请到了哈佛大学生物系硕博连读的机会。
到了哈佛大学,何江起初很焦虑。中国学生大多喜欢聚在一起,很难找到机会练习英语。何江于是鼓足勇气,硬着头皮申请给哈佛大学的本科生当辅导员。这种方法不但让他的英语口语很快从“中式”转成了“美式”,而且他还可以用打工获得的收入和奖学金承担弟弟读大学的费用和家庭开销。
触动心灵的演讲,中国学子声音震撼全球
“哈佛的教育教会学生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勇于立志改变世界。在毕业典礼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在座的毕业生都会畅想我们未来的伟大征程和冒险。此刻,我不可避免地会想到我的家乡。”2016年5月26日,何江站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台上,发出了一个中国学子的声音。
演讲开头,何江讲了自己小时候被毒蜘蛛咬伤右手,因为当时缺乏医疗资源,母亲用火烤伤口的土办法帮他疗伤的故事。在哈佛读书期间,他切身体会到先进的科技知识能够既简单又深远地帮助到很多人。他认为,科技知识更加均衡地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他相信包括自己在内的莘莘学子,能够一起奋斗将此目标变成现实。
何江的励志演讲,打动了哈佛大学几万名师生,欢呼声、赞誉声接踵而来,大家发自内心地表示:“这是中国人讲给世界的故事,是真正的中国声音。”
哈佛大学最终选择何江到毕业典礼上演讲,除了他本人做了扎实的功课外,还源于一次不同寻常的机遇。一天,他去听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教授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讲座。听完讲座,他大胆地找弗格森教授谈了对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农村发展的看法。弗格森教授很感兴趣,当场就问他:“你这周三有时间吗?我想请你出来喝杯咖啡,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何江没想到,周三那天弗格森还带来了好几位重量级教授,他们畅聊了4个小时。最后弗格森建议何江写一本书:从中国农村的变化来反映中国近30年的发展变化,说何江本身以及他的家乡就是一个鲜活的实例。何江爽快地答应了。为此,他整整付出了两年努力,几乎没有周末。现在,他这本介绍家乡风土人情的书即将在美国出版。因此,毕业前,导师建议何江去申请做毕业典礼研究生的发言代表。
“怎么讲,讲什么呢?”何江忐忑不安。“现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不如就讲我们中国的发展变化,讲你最熟悉的家乡的人和事。”关键时刻,是父亲提醒了他。何江于是花了两个星期时间写好演讲初稿,参加几百人的初选,通过几轮严格筛选,成功入围复赛,并最终成为代表哈佛研究生在毕业典礼上演讲的第一位中国人。
得知这个消息,何必成和曾献华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儿子终于赢得了这次机会,担心的是怕他讲不好。为了鼓励儿子,他们嘱咐何江每天抓紧练习英语口语。父母的关爱,让何江信心大增。何江的演讲题目是《把知识分配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演讲中,他深情地表示,他希望让更多中国农村学子看到:教育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轨迹,能够把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不同的世界。
演讲第二天,美国国内外各大媒体几乎都对此作了报道,网上的赞美铺天盖地。看了何江发来的视频,何必成和曾献华紧紧相拥,流出了激动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