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证明格式范文

时间:2023-03-16 09:5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收入证明格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个人收入证明格式

篇1

第一:开收入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

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

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第二:开收入证明必须要盖“鲜章”,也就是收入证明复印是无效的。

第三: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财务章或则是单位的公章。而且必须是圆章。

标准的收入证明格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

工作证明

兹证明 同志现从事 工作,累计满 年。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盖章

经办人:

--------------------------------------------------------------------------------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

收 入 证 明

银行:

兹证明 先生(女士)是我单位职工,工作年限 年,在我单位工作 年,职务为,岗位为 ,工作性质为(正式制 ;合同制 ;临时制 ;其他 ),职称为,该员工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有 ;无 )。

其身份证号码为: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 元

填表人签字: 证明单位(盖公章)

申请信用卡的时候,收入证明材料是必备的,在笔者接触办卡的一段时间内,接触过很多开单位收入证明材料的,很多证明开的都不是很规范,不能够使用。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开单位收入证明的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开收入证明要注意必须的格式。

炒金如何赚钱专家免费指导

银行黄金白银td开户指南

银行黄金白银模拟交易软件

集金号桌面行情报价工具

-

第二:开收入证明必须要盖“鲜章”,也就是收入证明复印是无效的。

第三:盖的章必须是单位的财务章或则是单位的公章。而且必须是圆章。

标准的收入证明格式一般有如下几种:

--------------------------------------------------------------------------------

工作证明

兹证明 同志现从事 工作,累计满 年。

特此证明

单位名称(公章)盖章

经办人:

--------------------------------------------------------------------------------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 章:

日 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

收 入 证 明

银行:

兹证明 先生(女士)是我单位职工,工作年限 年,在我单位工作 年,职务为,岗位为 ,工作性质为(正式制 ;合同制 ;临时制 ;其他 ),职称为,该员工是否有违规违纪行为(有 ;无 )。

其身份证号码为:

其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大写) 元

填表人签字: 证明单位(盖公章)

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营业执照编号:

单位办公地址:

本单位承诺该职工的收入证明真实。

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职工办理贷记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对该职工使用贷记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担任何责任。

填表日期: 年 月

--------------------------------------------------------------------------------

招商银行信用卡申请个人收入证明格式

个人收入证明

兹有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码:xxx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年收入为人民币xxxxx元。

特此证明!

xxxx公司(加盖公章)

xxxx年x月x日

单位联系电话:

单位营业执照编号:

单位办公地址:

本单位承诺该职工的收入证明真实。

本收入证明仅限于该职工办理贷记卡用途,我公司并不对该职工使用贷记卡可能造成的欠款承担任何责任。

填表日期: 年 月

--------------------------------------------------------------------------------

招商银行信用卡申请个人收入证明格式

个人收入证明

兹有我公司(xxxx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码:xxxxxx,在我司工作xx年,任职xx部门xx经理(职位),年收入为人民币xxxxx元。

特此证明!

篇2

招行信用卡工作证明格式一

致招商银行_______支行(部):

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止,一年以来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盖章:

日期:______年___月___日

招行信用卡工作证明格式二

致招商银行_______支行(部):

兹证明_______先生/女士,系我单位(1正式工,2合同工,3临时工),已在我单位工作_______年,现任职务_______;其身份证号码为______________;其个人收入为入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

以上情况属实。

本单位对该证明的真实性负责!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电话______________;

单位联系人:_______

单位盖章:

篇3

证明书是指由组织或个人出具的证明有关人员或事件的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通常称证明信、证明书。

分类

证明书种类很多,有工作经历证明、工作经验证明、病情证明、留学生经济担保书、学业成绩证明书等等,是用来证明一个人的身份、学历、婚姻状况、身体情况等或某一件事情的真实情况。证明信的写法通常也采用一般信件格式,但多省掉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和结束用语。称呼多用"有关负责人",但此项也可省略。写证明书要求言简意赅。

格式

1、标题。一般把所要证明的主要内容作为标题。如"关于x受贿情况的证明。"不要只写"证明材料"或"证明信"、"证明书",因为这会给对方单位以后查找、使用这些材料带来不便。

2、抬头。有些证明材料有明确的主送单位, 就要在证明材料的开头顶格写明主送单位的全称;有些通用证明材料也可以不写主送单位。

3、正文。这是证明材料的主体部分,应把需要证明的有关人员或事件的真实情况写清楚。如系调查证明材料,还可以提供有关调查线索。

4、署名。证明材料写好后,要将提供证明材料的单位全称或个人姓名写在证明材料的右下方,并注明证明的日期。

要求

1、证明材料的语言要十分明确、肯定,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不能用"大概"、"可能"、"据分析"之类的词语。

2、 一切证明材料都应经本单位负责人审阅,并加盖公章。由个人出具的证明材料,本人要签名盖章(或留指印),单位要在证明材料上注明证明人的职务、政治情况等(一般不要加注"可靠"、"仅供参考"之类的断语)。

范文

(一)身份证明

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xxx(姓名、性别、年龄)在我单位任xxx职务,是我单位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xxx公司(单位全称加盖公章)

x年x月x日

附:代表人住址: 电话:

(二)收入证明

个人收入证明

兹证明___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性别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____职务。月收入___________元,一年总收入约为__________元。

特此证明!

本证明仅用于证明我公司员工的工作及在我公司的工资收入,不作为我公司对该员工任何形势的担保文件。

篇4

关键词:休闲娱乐价值;条件价值法;支付意愿;野生动物

一、前言

野生动物资源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生态资源和战略资源,蕴含丰富的价值。从经济学角度,野生动物资源价值可以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King从野生动物的功能和用途角度,将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体系分为:美学价值、游憩价值、生态价值、教育和科学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由此可见,野生动物休闲娱乐价值是野生动物资源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客体的角度,野生动物旅游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基础,以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King等,2007)。从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来看,野生动物休闲旅游可以分为消耗型、半消耗型和非消耗型(Duffus等,1990)。因此,野生动物休闲娱乐价值是指体现在以野生动物为对象的一切休闲娱乐活动中的价值。

二、方法介绍与数据来源

(1)条件价值法(CVM)。环境、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等公共物品或资源很难完全在市场上交易,市场价格难以准确反映其价值。CVM是当前世界上流行的并且公认有效的评估环境、生态系统等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价值的方法之一。1963年哈佛大学博士Davis(1963)首次将CVM应用于研究缅因州林地游憩娱乐价值。近40年来CVM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研究案例、问卷设计、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等也日臻完善。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出现CVM的应用实例。2004年,张茵首次将CVM用于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估中(张茵等,2010)。近年来的研究逐渐发展并广泛用于生态系统修复、生物多样性等诸多领域的价值评估(任朝霞等,2011;杨志耕等,2010)。而CVM的问卷格式也由早期的单边界约束逐步发展到多目标、多边界、多阶段支付意愿的研究。陈琳等通过研究证明二分法更适用于我国国情(陈琳等,2006)。本文采用了当前先进的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休闲娱乐价值进行评估。

(2)数据来源和处理。小组成员在北京林业大学附近进行预调查。预调查样本数为100,预调查采用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得到支付意愿的区间分布大致为45~1000元/年・人。第一,问卷设计。双边界二分式的问卷主体包括三部分,分别是:1)假想市场或服务的详细描述。2)支付意愿调查。3)被访者的人口统计信息。为了纠正起点偏差、信息偏差和假想偏差,本次调查问卷采取以下几点改进:1)根据Cooper提出的投标值的设计原则,设计出8组投标值,分别为:30、50、100、150、250、350、500、800元/年・人,在480份问卷中均匀分配。2)调查过程中随机选取初始投标值,以减少起点偏差。3)调查的过程中,调查员向被访者展示相应场景的图片,还原真实情景,以减少假想偏差。第二,实际调查及问卷收回情况。2013年10月,在北京市动物园金丝猴馆前进行正式调查,调查方式采用一对一访谈的方式。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0份,收回480份,其中无效问卷12份。在468份有效问卷中,具有正支付意愿的为298份,占比63.68%。其余的170人(36.32%)拒绝支付。从支付意愿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当初始投标值为30元/年・人时,大部分人(60.87%)支持,随着投标值的增大,愿意支付的比例逐渐较少。表明初始投标值的设定较好。

(3)相关变量。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Xi)主要包括个人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个人特征变量,还包括对金丝猴的喜爱程度等态度变量。

四、金丝猴休闲娱乐价值应用研究

(1)拒绝为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支付的原因分析。在170份拒绝为参与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支付的问卷中,31.76%的人表示拒绝支付的原因是个人收入低,没有能力支付;17.65%的人表示难以从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中获得愉悦感;12.94%人表示与其玩耍不需要支付金钱;3.54%的人认为开展金丝猴相关的休闲娱乐活动不利于保护金丝猴。

(上接第1页)

(2)支付意愿求解及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基于上文建立的模型,利用Stata12.0对具有支付意愿的298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2)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以及人们对金丝猴的喜爱程度对WTP值影响显著。结果表明,收入增加100元/月,对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的支付意愿平均增加2元/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支付意愿也会增加。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支付意愿影响显著,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支付意愿越高。人们对金丝猴的喜爱程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明显。说明人们对金丝猴的喜爱程度越大,在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中的花费意愿越高。在所有对支付意愿影响显著的因素中,受教育程度和对金丝猴的喜爱程度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幅度较大,收入的影响幅度最小。这有利于政府部门、动物园以及金丝猴自然保护区通过加强金丝猴科普教育知识,带动人们参与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引导金丝猴的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和发展。

(3)双边界条件价值法。条件价值法是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虽然其自身存在众多的偏差,仍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改进从而减少误差,提高价值计量的准确性。本文采用的即为双边界二分式调查问卷,调查的过程中采用可视化模型向被访者展示金丝猴休闲娱乐活动开展的方式及效果,有效地减少了条件价值法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偏差。

通过对于条件价值法的综合研究来看,条件价值法目前多用在旅游区的价值评估中,尚未找到使用到野生动物休闲价值的评估的研究材料。本文对野生动物休闲娱乐价值进行分类后利用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评估野生动物休闲价值,较其他研究相比,研究的对象、方法及结果都较为新颖。

参考文献:

[1] Duffus,D.A.,&Dearden,P.Non-consumptive wildlife-oriented recre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Biological Conservation,1990,53(3),213-231.

[2] K R,A M S,D N.Wildlife Tours in Australia: Characteristics,the Place of Science and Sustainable Futur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60-179.

[3] 陈琳,欧阳志云,段晓男.中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经济价值评估――以北京市居民的支付意愿研究为例[J].资源科学,2006(04):131-137.

[4] 任朝霞,王丽霞.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评估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2011(26):16200-16202.

篇5

【关键词】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不良贷款

【中图分类号】F832,4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6―0073―03

近年来,个人住房贷款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迅猛发展,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迅速上升,不少商业银行也将个人住房信贷视为低风险的信贷品种,并将其作为信贷业务扩张的重点。下表显示1997―2001年5年间,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了近33倍,银行信贷资产权中提高了近20倍。

但在当前特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个人住房贷款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见得就是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在特定意义上说,当前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还要高于其他贷款类型。事实上,个人住房贷款有面积分散、技术大、期限长的特点,潜在风险很大。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对当前个人住房贷款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与控制,那么,未来个人住房贷款的快速扩张反而可能成为商业银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源。因此,当前应当把完善个人住房信贷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

一、个人住房贷款所面临的风险

(一)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对于银行来说,个人住房信贷等中长期贷款的快速增长和比率的迅速提高,可能会带来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无力为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提供融资,即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吸收负债或以合理的收益变现实现资产来满足储户提取存款、客户合理的贷款或其他即时的现金要求而使银行遭受损失或引发危机的可能性。我国住房贷款没有实现证券化,银行房贷资产变现能力较差。同时也没有完善的住房二级市场,银行处置抵押房产很困难,流动性风险化解难度大。当贷款购房的概念普及以后,处置抵押房产的需求将强烈起来。

(二)个人的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人不按约偿还贷款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看,个人住房信贷所带来的是借款人由于家庭、工作、收入、健康等因素的变化,不能按期或无力偿还银行贷款,被迫违约放弃所购房屋,从而给银行利益带来损失的违约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无法准确判断借款人是否诚实守信和是否具有持续的偿还能力。而中国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中的浮动利率制度,使得贷款者承担了相当大比率的利率风险,这使得贷款者在利率上升周期中出现贷款违约的可能性加大。

(三)贷款中的操作风险

从操作风险的角度看,由于缺乏必要的相关法律约束,再加上各大商业银行之间激烈的竞争,银行的房贷部门有时为了扩大其业务范围,竞相降低贷款人的首付比例,或者放松贷款人的审批条件。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抵押住房登记制度,贷款的前台、与后台没有进行责任上的严格区分,对客户的资信情况没有进行严格把关。从当前的情况看,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同一城市经办个人房地产信贷业务网点偏多,在授权不严格的情况下,贷款者可以在多家银行的经营网点同时申请小额住房贷款,一旦贷款人无力偿还,抵押物往往很难处置,资产无法分割,也没有相应的法律保障拍卖、折价程序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个人住房信贷风险管理

(一)改善个人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环境

较为理想的目标,当然是要着手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信用制度,即能证明、解释与查验自然人资信,能够监督、管理与保障个人信用活动规范发展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与行为规范,包括个人信用登记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信用风险预警制度、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个人信用风险转嫁等。这就需要设立专门的信用机构,信用授予人将信用消费者日常在金融机构和商业机构的信用支付情况连续地提供给信用机构,由信用机构将这些信息汇同来自司法、税务等机构的公众记录加以整理、分析,记入该消费者的历史档案,当授信人面对消费信贷申请时,可以从信用机构获得申请人的信用报告,并据此做出决策。由于信用机构的建立还有待时日,银行为了化解信用风险,必须在其审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程中扮演好信用机构的角色,将个人信用作为考查的重点,设立相关的个人信用档案,这里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专业化、规范化、初具规模的数据库,为信用管理打好基础,对已有借款人以及贷款申请人违约的可能性做出预测,并建立信用缺失的预警机制,一旦发生信用危机,就可以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目前,我国的部分城市建立了针对本市居民的个人征信系统,实际上这些信息的采集对于进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判断并不足够,同时,还应当鼓励个人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之间的共享,因为贷款人可能同时在不同的金融机构或者同一金融机构设立在不同地区的营业网点申请住房贷款,信息的共享使借款者更加高效、准确地做出决策。

(二)应积极鼓励商业银行采取市场化的手段转移风险

首先,逐步推行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即房地产抵押债权转让市场,房地产贷款由贷款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创造出来以后,再转售给其他投资者,或者以抵押贷款为担保、发行抵押贷款债券的市场。通过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衔接,提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一方面,银行通过发行抵押贷款债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个人信贷需求,另一方面,贷款的额度与债券发行量相匹配,分散了流动性风险一在此基础上,住房贷款的证券化应当提上日程。

(三)推进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其作用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转移风险

住房抵押贷款经过证券化处理以后,发行的证券可以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自由地流通转让,这样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各种风险均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得到转移。另一方面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担保发行证券之后,集中在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风险就被分散到众多的投资者手中,使每个参与者都能把风险控制在与收益对称的可接受范围内。由于抵押证券不以具体的房地产为标的物,而是一组房地产的组合所对应的住房抵押贷款集合,是一种住房抵押贷款的投资组合,个别违约或抵押风险就显得微不足道,因而可以有效地分散违约风险和抵押的风险,使损失得以减少。

(四)预警机制防风险

从完善和健全制度的角度出发,制定了《个人住房贷款操作规程》、《个人贷款档案管理规程》以及其

他各类相应的补充规定,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具体操作标准化、统一化;从建立内部制约机制着手,严格按照信贷新规则的要求,执行审贷分离,落实贷款各个环节的责任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采取一些较为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如充分利用市房地资源局数据资料库提供的资源,以确保房地产交易的真实性、房产抵押登记的有效性;借助个人征信系统的资源,对借款人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不良贷款的发生。

(五)推进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以债权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较小,其融资格局较单一。根据统计估算,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商业银行信贷。而在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上,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融资不仅有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基本形式,且在债权和股权融资一级市场以外,还存在着发达的证券化二级市场。推动房地产融资的多元化,有助于降低房地产融资对于银行信贷的过分依赖。

(六)提高个人按揭贷款的成数

这对购房者来说,肯定要增加个人承担贷款风险的压力,挤压一些个人住房虚假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小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过,这些影响与作为不会太大。最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翻倍地增长,不在于按揭成数高低,而是对个人住房贷款审查往往是只是形式,例如,不管个人收入水平如何、信用如何,只要在律师事务所开出所需要的证明就可能办理。如果对个人住房贷款审核按银监会的指引执行(即个人住房贷款每月还款额不得少于个人收入50%),那么就可以把一些贷款条件不合格的人拒绝在外。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整个房子需求降下许多,也减少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可以面临的风险。

三、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需政策支持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购房者违约,政府机构代为承担清偿贷款本息的责任。如美国联邦政府设有联邦住房管理局、退伍军人管理局等机构,为中低收入家庭和退伍军人提供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不仅使美国众多的家庭取得贷款购买住房的机会,而且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同时还吸引了私人保险机构介入住房抵押市场。政府提供保险、保证,乃至出资设立金融机构,并不意味着政府要拿出大量资金,它只是表明政府坚定地立于一种“最终贷款者”的地位上,其要旨是给借贷双方以信心,并为整个融资活动确定规范。这种政府对抵押贷款市场的干预,是一种间接干预。

篇6

一、建章立制,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为了加强路政管理,规范路政执法行为,提高路政办事质量和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实践经验,我队制订了各种管理制度。每月组织全体路政执法人员进行两次以上的政治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每年组织1-2次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及军训1次,要求执法人员熟悉相关业务及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各种技能,同时为了检查学习培训内容,我队要求必须经过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如考试不合格者予以停职学习,直至合格后方能上岗。至今为止,全队无一起执法犯法和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二、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路政中队在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在处理路政案件时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公开原则,即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出示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使当事人了解身份;告知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被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和对相关证据进行详细的质问,使处罚决定建立在合法、公正的基础上。二是程序合法原则,在处理事实的过程中严格遵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程序执行,特别是一般程序,即立案调查取证决定送达执行,并依法制作规范的执法文书。三是执法人员合法原则,只有持有执法证件的人员才能执法,每宗案件必须指派2人以上执法人员执行。四是注重证据的真实性及完备性原则。五是办理案件遵守时效性原则,合理适用法律。为了维护路产路权,在执法活动中,从未出现过越权行政,吃、拿、卡、要,路政赔偿罚款不开票,下达路政赔偿罚款指标及个人收入与完成经济指标挂钩等不良执法行为。做到亮证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准确执法,到目前为止,全区无一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三、执法主体合法,规范案卷管理。

我队执法主体合法,具备执法资格,并在法定职权内或委托执法范围内执法。无一起超越法定职权或受委托范围外的执法现象发生。我队还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杜绝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所有行政收费项目和数额严格按照赣价费[]100号执行。各类执法案卷档案按照统一格式制作,制作规范,一案一档,整理归档及时,案卷装订整齐。

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实施交通行政执法、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过程中,有很多时候得不到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使我们的路政执法显得十分被动,希望今后政府相关部门能给予路政执法更多的支持,使我们的路政执法工作能够更加有序的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目标

篇7

关键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劳动要素;非劳动要素;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0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5―0002―06

全部要素收入合法化是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创新。允许非劳动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理论界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制度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特别是对于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这两大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的相对地位、相互关系以及各自的理论依据与理论基础等问题,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时,提出了“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思想。这种将劳动要素的分配与资本、管理、技术等非劳动要素的分配置于相同层次的思想,是对原有分配制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标志着我党在理论上的更加务实和更趋成熟;同时也预示着我国公有制经济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创新的开始。

一、分配制度由资源配置方式和所有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

多年来,我们的理论研究严重脱离社会实践。理论界一方面强调公有制条件下要实行按劳分配;但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真正含义、前提条件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实现的形式、程度,却缺乏科学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实际上,创始人所描述的按劳分配存在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生产资料为社会公共所有,劳动者个人除了拥有自己的劳动外,没有任何属于个人所有的财产,从而排除了按要素所有权获得报酬的可能性,只能通过向社会提供劳动来换取相应的生活资料;二是不存在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关系,计划是配置资源的唯一有效手段。在没有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人的劳动无论其特殊用途是如何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而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这样,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便可以用时间衡量,价值已无存在的余地。然而,几十年来的社会发展实践证明,生产资料的完全社会所有、尤其是消灭商品经济和市场交换等条件是难以具备的。

按劳分配前提条件的缺乏决定了在我国实施按劳分配面临众多困难。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严格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主要选择了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不仅对社会公正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经济效率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更决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真正具备实行创始人所描述的那种严格意义上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分配方式对经济发展所应有的激励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分配不公,引起了一些人对科学性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怀疑。因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适时地从理论上对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在实践中切实推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深化改革。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分配原则是按要素分配,作为财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和必要条件,劳动、资本、技术、管理、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都具有稀缺性特点。要素的稀缺性一方面决定了生产者在要素使用过程中应该精打细算、注重节约,要努力提高要素的使用效率,以实现最大的产出率;另一方面,要求社会和理论界要积极探讨并推动有利于要素资源优化组合和高效使用的生产、交换、分配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在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后,由要素资源的有用性和稀缺性特点所决定,要素资源的个人所有制便得以确立;从我国来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建立后,决定了各经济主体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使用上是不可能处于完全相同的地位的;而且,市场经济下的劳动者已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只拥有唯一的消费资料,他们已日益成为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拥有者。作为要素的所有者,各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必然要凭借要素的所有权、以其要素在社会财富中的贡献为依据索取相应的报酬。这种按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制度安排不仅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所有者实现其要素所有权的有效形式,它对于优化稀缺资源的配置、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保证收入分配公平合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认为,按要素贡献分配收入的原则不仅适应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是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公有制经济实行按要素贡献分配,同样是由我国取消计划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决定的。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公有制企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和非公有制经济一样,从要素市场上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购得;而且,其内部的劳动用工制度也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等契约式用工形式已越来越多地被公有制企业所青睐,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公有制企业内部也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行按要素贡献分配收入的制度。此外,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简单地以所有制形式来划分收入分配方式的做法,即那种认为“私有企业实行雇佣劳动制,就应该选择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因此应该采用按劳分配方式”的说法还隐含着一个悖论:按传统理论来解释,同一个劳动者,当他在公有制企业工作时,他就属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其劳动所得也属于以按劳分配方式取得的;但是当他因“下岗”而变成私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员工后,他的生产资料所有者身份也随之丧失,其劳动所得便是贯彻按要素分配原则的结果。在该劳动者的就业方式没有实质性的变化(都是聘用制)、劳动付出的形式没有变、劳动报酬的形式也没有变化(仍然是货币形式的收入)的情况下,仅仅根据他工作的“企业性质或生产资料归属”不同,劳动收入就分别归入两种截然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显然难以令人信服的。

之所以产生上述悖论,关键原因是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的分配理论缺乏全面而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分配理论的运用上违背了马克思的基本原理。长期以来,虽然我们清楚地知道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原则存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等前提条件,但是对于“计划经济”这一条件不具备时的公有制企业分配制度却研究不多。在实践中,我们实际上放弃了“计划经济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这一基本观点,单纯地将分配制度看成是由所有制一个因素决定的。其实,分配制度应该是由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和所有制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目前,既然商品交换规则已渗透到了每一个所有制经济内部,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又是与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相适应的分配方式,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就不应再简单地划分各自的应用领域与范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应成为全社会统一的分配原则。”

二、分配制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分配标准确立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撇开我国现阶段不具备实施创始人所描述的那种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不谈,在操作实践中,标准的按劳分配方式还存在着分配标准难以确定等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分配的实质是交换劳动,然而“劳动”作为按劳分配中的唯一分配标准,该如何界定其量的大小呢?这一问题,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并没有给予明确的回答。诚然,马克思说过下列这段话:“他(指劳动者――引者注)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例如,社会劳动日是由所有的个人劳动小时构成的:每一个生产者的个人劳动时间就是社会劳动日中他所提供的部分。他从社会方面领到一张证书,证明他提供了多少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储存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部分消费资料。”

我国一些学者从这段话中得出结论,认为按劳分配中的“劳”就是指劳动的时间长短(劳动时间标准可称为“流动形式的劳动”),实际上这一认识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第一,马克思在这里虽然提到了以劳动时间或“流动的劳动”为尺度来衡量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量大小,但他在此只是将劳动时间作为一种例子来分析的,他运用了“例如”这一词汇。第二,马克思在随后的分析中,还提到了另外两种形式的衡量劳动量大小的标准,这即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标准(体力和智力标准,或称为潜在形式的劳动)和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标准(即凝固形式的劳动)。第三,最关键的是,劳动时间尺度并不能直接反映劳动者在劳动投入质量上的差别,而且社会主义的分配实践也证明,单纯地以劳动时间为标准来衡量劳动付出会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样,社会主义究竟以哪一种形式的劳动来衡量劳动者的劳动付出?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只是概要地描述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总原则或分配总纲领,至于具体的操作以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马克思并没有回答。当然,今天我们在研究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时,也不能苛求创始人,我们不能要求创始人在社会主义还没有建立时,就将未来社会的所有问题都考虑周全。的科学态度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应该按照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灵活地选择适合现实国情的分配制度。从理论上讲,在流动的劳动、潜在的劳动和凝固的劳动等标准中,比较科学的衡量劳动付出的标准是“凝固的劳动”。但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选择的却是劳动时间标准,这不仅带来了低激励和低效率问题,而且造成了分配上的严重不公;而选择混合多元标准,或者说综合考虑三种形态的劳动计量,无疑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最终也难免会陷入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可见,按劳分配在实际操作中所面临的劳动尺度问题,促使我们必须积极探索适合新形势需要的国民收入分配新机制,这是时代赋予我国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实际上是按各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贡献状况进行分配。要素的贡献可以概括为要素的财富创造能力。较之于按需分配和平均分配制度,按要素分配虽然保证了收益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但是,如何科学地测定各生产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财富创造中的贡献与作用,也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我们知道,现代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性的需求,现代社会生产是在众多生产要素的合作中进行的,产品是各要素联合使用的结果,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都无法完成产品生产的任务。作为分配理论,不仅要明确某一类要素(如劳动要素)对产品生产的实际贡献;而且还要确定该类要素中的不同组成部分(每个劳动者)在产品生产中的实际贡献大小。我们只有较为准确地将某一类要素及其具体组成部分对产品生产的贡献从整体产出中分解出来,才能最终地(或者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严格说来,这种对要素贡献的测定和对要素不同组成部分作用的分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传统的按劳分配实践中,因为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最终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回避了矛盾。在按要素分配的制度框架下,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将“均衡价值原理”运用到要素市场中来,让竞争与供求机制决定要素的价值(价格)或要素所有者的报酬。这样,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制度也就转化为按生产要素价值(价格)分配的制度。

理论与实践证明,运用供求决定价格的市场机制来确定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方法,从总体上讲是较为合理的和可行的。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竞争的假定前提下,决定要素需求的基础是企业使用要素的原则,这一原则(即要素市场均衡条件)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的价格”(其中,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是产品价格与要素边际产品的乘积)。将该均衡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产品价格,则有“劳动的边际实物产品等于劳动的实际价格”的结论,或者说有“劳动的实际报酬等于劳动的实际贡献”。这表明,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上,选择“要素的价格由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或供求曲线决定”的机制是公平而有效率的。当然,上述分析的重要前提是市场的完全性或充分竞争假定。但是由于现实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形形的垄断与不完全竞争因素,如要素市场上企业对要素需求的垄断、产品市场上企业对产品供给的垄断、要素市场上的人为分割和地区、行业封锁(要素自由流动受阻,特别是劳动要素不能自由地参与岗位竞争)等等,必然会导致产品分配(或要素价格决定)中的要素价格与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相偏离,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也就难以得到完全的落实,进而出现企业对劳动要素的利益侵占或所谓的分配领域中的“剥削”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主动介入,出面进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从而营造一个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的有效干预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得以顺利贯彻的重要保障,是防止经济生活中产生剥削现象或分配领域出现不公现象的重要保证。此外,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丹尼森等人所提出

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也为我们测定各要素的贡献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其次,从实践操作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分配实践以及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期推行的分配实践表明,在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础上,选择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要素报酬或要素价格的做法是能够为广大要素所有者所接受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市场竞争的充分性要得到有效的保障,要防止垄断情况下企业压低要素需求价格和提高产品供给价格等损害劳动者和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出现。当然,按要素贡献分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另一不利问题是,因为要素所有者所拥有的要素数量与质量差异(初始产权配置不均),会造成社会成员收入差距的拉大,不过,这一问题同样是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再分配政策等)加以缓解的。由此可见,消除分配领域的剥削现象、维护社会分配的公平合理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之一。

三、“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实践和理论中所存在的问题

毋庸讳言,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实际上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要实行按劳分配,生产资料私有制要实行按要素分配”思想认识基础上的。这种思想认识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两大分配原则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主要有下列问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如上所述,将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直接挂钩、将私有制与按要素分配直接挂钩的做法不仅不符合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要求;而且,按劳分配原则在公有制的分配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从公有制经济内部分配来看,企业内部分配更多实行的是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分配体制;从公有经济之间的分配来看,企业之间的现实分配也背离了按劳分配的要求,例如,在生产资料同为国有的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劳动者的相同劳动付出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额,这显然不能说我们已经严格地贯彻了按劳分配原则:(1)在假定国有非垄断企业职工的低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的前提下,则必然有“国有垄断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所有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的结论,企业收益更多地转化为该企业内部职工的劳动所得,而相应地国有资本的贡献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本应属于资本的所得却被转化为劳动所得,这既表明国有资本所有者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劳动剥削了资本),按资本要素贡献分配的原则没有在国有垄断企业中得到贯彻;同时也等价地表明国有垄断企业中的按劳分配原则流于形式(劳动投入出现了超分配或过量分配)。(2)在假定国有垄断企业职工的高收入为按劳分配所得的前提下,则可推知,国有非垄断企业中的劳动者利益可能受到了侵犯,因为相同的劳动付出没有获得同一回报,按劳分配原则在国有非垄断企业中也流于形式(劳动投人分配不足)。总之,按劳分配原则在我国公有经济领域的分配实践中流于形式或停留在理论上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没有深入到公有制企业内部又导致公有资本(国有资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蚀。

第二,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没有严格地界定“劳动”与“生产要素”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劳动”作为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因此,尽管从“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基础、理论内含以及操作方式来说,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或差异,但是从逻辑上说或者从概念本身来看,按劳动分配范畴显然应该包含在按生产要素分配范畴之列。可喜的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采取了将“按劳动要素分配”的范畴或分配原则归入“按全部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或分配原则之中的做法,且提出了“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新提法和新要求中最重要的理论创新点是:在统一生产要素内容的基础上实现了各类要素分配方式的统一,或者说实现了全社会收入分配原则的统一。(1)从统一生产要素的内容来看,十六大报告一方面以“劳动要素”概念替代了过去的“劳动力要素”概念;另一方面,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多要素”替代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三要素”。应该看到,要素内容表述上的变化是对传统政治经济学所进行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它适应了新形势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客观需要,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非公有制经济内部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认识“剥削”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2)从统一各类要素的分配原则来看,十六大报告指出,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非劳动要素都要按照其在财富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大小来进行分配,劳动要素的分配原则和非劳动要素的分配原则被置于相同层次,这一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井科学建立公有制企业中的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

第三,按劳分配的最终理论基础和依据是劳动价值一元理论,而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则是要素价值理论和均衡价值(价格)理论,依据不同的价值理论而创立的分配原则如何进行有效的结合,这又是一个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对于这一问题,我国理论界有不少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并不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或者说,收入分配和价值创造是两个没有关系的问题。理由有二:(1)马克思创立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但他并没有以此作为收入分配的根据。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用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经济关系的,并不意味着只有参与价值的创造,才有参与消费品分配的权利。利润、利息、地租是资本、土地等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换言之,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根据是资本、土地等要素的产权,而非价值创造理论。(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主要是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劳动者成为生产和产品的主人等等,同样不是的劳动创造价值理论。

我们认为,上述认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持上述观点的学者没有洞察到或者说有意回避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持有的强烈的阶级感情与思想倾向。众所周知,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目的之一是在于表明以下基本观点:不创造价值的资本、土地等非劳动要素,尽管以资本主义产权制度所赋予的“要素所有权”为依据参与了现实的价值分配,并获得了利润、地租等收入,然而,这种参与分配的活动却是一种“剥削”和“不劳而获”的行为,是对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无偿侵占”。在马克思那里,“剥削”、“不劳而获”和“无偿侵占”等显然都是贬义性质的概念,是值得谴责的行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土地等所有者对劳动者的剥削、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利益对抗或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才决定了无产者必然要联合起来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人人平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可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他所主张的收入分配理论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一致性,没有劳动价值论就不会有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理论,也就没有必要对资本主义

的现实分配制度进行谴责和批判,更没有必要提出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主张,自然地也就不存在社会主义实现按劳分配之说。可见,劳动价值论不仅与收入分配理论有着内在的、逻辑上的关联性,而且还是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终极理论基础。最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明确指出:“至于消费资料在各个生产者中间的分配,那么这里通行的是商品等价物的交换中也通行的同一原则,即一种形式的一定量的劳动可以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很显然,马克思在这里所说的与他在劳动价值论中所提出的商品的本质是反映商品生产者互换其劳动的关系的思想是一致的。

第四,现有的“两大分配原则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将劳动要素独立出来,形式上看是强化了劳动要素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与作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做法并不一定能使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众所周知,报酬确定上的“时间差”是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显著区别之一:按要素分配原则所确定的劳动报酬是在“事前”(即生产过程开始之前)通过要素市场上的竞争而形成的,它由要素的供求双方以合同或契约形式决定。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就有了法律效力,只要劳动供给者按照合同的约定为企业提供了有效劳动,劳动需求方(企业)是不能以任何借口拖欠或削减劳动报酬的,即便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出现了效率下降,在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下,企业首先应该保证的是劳动者的收益,然后才是国家税收、债权人的利益和所有者的权益等。然而,马克思意义上的按劳分配程序就不完全如此。他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事后”进行的,即在生产过程结束后,首先对劳动者提供的有效劳动量(或社会产品)作必要的社会扣除(含企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在内),然后才按照劳动者支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里所隐含的问题是,如果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上的原因而出现了亏损或低效率,则劳动所得自然下降,劳动者的权益必然会受到影响。可见,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设想中忽视了生产过程中因产品不对路等原因而造成的劳动无效性问题和企业亏损问题,按劳分配原则显然是建立在“计划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思想认识基础上。上述分析表明:(1)标准的按劳分配原则与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2)出于强化劳动者利益保护考虑而设置的按劳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实践中很可能会难以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3)按市场规则运行的按要素贡献分配原则在维护劳动者权益上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本文认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操作中来看都存在着创新空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需要,我们应该对“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完善与创新,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全部生产要素都“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新思想,或者说确立“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价值(价格)进行分配”的市场经济新理念。

篇8

    :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c)-0046-03

    1 信息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概况

    信息技术指的是完成信息的获取、传输、加工、存储、再生和应用等功能的技术,支持这些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通信技术和探测技术等。近几年我国计算机工业和电信业获得了蓬勃发展,这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出版界和各行业的面貌。

    2 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

    数字出版的有关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基于不同的技术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过桌面出版、光盘出版、多媒体出版、在线出版、移动出版、手机出版、跨媒体出版、全媒体出版、数字出版等不同表述,从这些表述来看,“技术为王”的定义标准贯穿了整个发展过程。

    与此同时,以数字技术为先导的“大出版”概念也应运而生,并逐渐升级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出版指各种出版物在网络上直接创造、编辑、生产制作及传播。其特点是把文字、声音、图像融为一体,打破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电影、电视等形象媒体,广播、数码音乐等音频媒体等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的物理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读者)之间的界限,从而彻底改变出版业的终极形态,催生出一个比传统出版业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产业——数字创业产业,也叫数字内容产业。

    “技术为王”催生出“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催生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内容产业,并引领着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从产业化的角度看,“技术为王”还成就了新的生产者,促进了内容产品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队伍的壮大。2011年,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较2010年增加326.1亿元,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虽然较2010年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位居前茅,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3 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跨媒体出版技术、电子纸技术、跨平台资源整合管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孕育了全新的出版内容加工、存储和传播手段,改造了出版业的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扩大了出版的发展领域,延伸和重构了出版产业链,创新了出版机构的盈利模式,这些业绩大大地丰富了出版内容,催生出了一个崭新的产业。2011年,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品种下降但利润增加。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19408种,较2010年减少2144种,降低10.0%,利润总额2.8亿元,较2010年增加0.4亿元,增长15.6%。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54种,较2010年减少21种,降低0.2%,利润总额1.3亿元,较2010年增加0.3亿元,增长28.0%。表明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效益有所提高。

    电子出版物兴起伊始,其载体多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专用阅读设备等。台式电脑使用场所受限,不是电子读物理想的载体。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重量不轻,无法给用户轻松随处使用的体验,上网本和专业阅读设备在功能上无法与笔记本比肩,而且,这些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时间短,一般只有2~3h,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由于显示技术的制约,屏幕的文字显示效果不甚理想,性能上的缺陷制约了数字出版的发展,未能被广泛接受。

    此类阅读器采用的是电子墨水(E-Ink)显示技术,其效果非常接近纸质图书,对眼睛造成的疲劳负荷非常小,而且具备了超长的续航能力。但是,以电子墨水显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阅读器也有它的自身局限性,只有黑白显示,无彩色显示;利用外光源阅读,无光线的环境下不能使用;运行流畅度不够。而且,电子阅读器只有单一阅读功能,无法运行其他软件程序。

    电子阅读器之类的阅读终端是数字内容“落地”的基本手段,阅读终端技术的创新与电子阅读器的开发必然成为数字出版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竞争领域。2006年,索尼公司在美国投放了首批电子书终端——Reader阅读器;2007年,亚马逊公司推出了Kindle阅读器。估计,2009年美国 电子阅读器销售量约300万,而Kindle系列更是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在电子阅读器市场日益火爆的背景下,2010年4月苹果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替代产品iPad系列平板电脑。截至2010年6月21日,iPad上市80d,共销售了约300万台,且短期内每台iPad月下载2.5本书籍。由于其对电子阅读器阅读功能的较好替代性,其他娱乐功能也相当强大,再次将阅读

    终端领域的竞争推向。iPad的便携性、超长电池续航能力、非常短的开机时间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屏都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在国内,电子阅读器市场同样发展迅猛。国内最早介入电子阅读器市场的企业是汉王科技。2009年,汉王卖出近30万套电子书,成为国内该市场毫无争议的霸主。目前,我国涉及电子阅读器开发与生产的企业数量众多,而且不少传统企业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但是,目前来说,真正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电子厂商仍然只有汉王科技。在其他品牌产品相继推出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本土厂商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在科技水平、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都不断进步,才能在市场上保持不败的地位。

    4 电子阅读市场现状与载体的局限

    目前版权费用标准过低,导致出版商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贡献出优质内容,作者授权意愿也不强烈,导致内容匮乏成为一大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了阅读器的生产和销售。由于内容短缺,电子书阅读器对深度读者缺少吸引力,同时无法实现以内容带动销售,只能靠卖硬件挣钱,价格下不来,远高于消费者的预期(好的阅读器相当于100多本书的价格),其终端消费成为由礼品市场而非阅读市场主导。在市场最为活跃的2010年,阅读器有六七十个品牌,但好景不长,进入2011年之后,以占有阅读器市场最大份额的上市公司汉王科技业绩的持续下滑为标志,市场整体回落,前景不明。2012年1月汉王科技公告预计2011年全年亏损4.25亿元。汉王董事长刘迎建预言2012年电子阅读器企业的幸存者将由2011年的50多家减少至5家。当然,随着阅读器市场的震荡调整,主流品牌已经开始有计划地进行降价,对内容的强调也被放在第一位。   内容匮乏还导致电子书分销平台的发展举步维艰。在中国,类似亚马逊的超级销售平台还没有形成,而与此同时,有众多的企业(包括图书发行商、电子商务网站、技术商、阅读器终端厂商、传统出版机构、电信运营商等)在打造各自的电子书平台,试图抢占电子书市场,这使得本来就有限的市场变得支离破碎,集中度不高。

    2010年8月,水清木华研究中心与第一调查网共同开展了一项针对电子阅读器的网络调查。本次调查样本数为600份。涉及年龄层次主要为20~50岁的男女性,其中男性人数所占比例为49.2%,女性人数所占比例为50.8%,结构均衡。调研城市主要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等23个城市。职业类型覆盖了国家公务员、教师、军人、企业高管、一般职员、个体户、蓝领职工和学生等众多群体。受访者个人收入从2000~20000 元/月不等。

    如图1所示,对电子阅读器的优点来说,可以大量存储书籍(68%)、低辐射(61.7%)和携带方便(58.7%)三个优点最受消费者认可,而从年龄角度来看,如图2,比较关注健康的大龄受访者(72.7%)更看重低辐射的特点。

    受访者对电子阅读器的不满意因素中,长时间注视非E-Ink屏幕伤眼(77.7%)和电子产品容易损坏(63%)较为突出,这也更证明了电子阅读器应该继续坚持使用E-Ink屏幕,同时做好售后维修服务也将使更多人放弃易损坏的顾虑,愿意选择电子阅读器。携带不方便(12%)的问题基本满足消费者需求(如图3所示)。

    选择电子阅读器,究竟E-Ink电子墨水还是LCD液晶技术孰优孰劣一时仍然难有定论。前面提到过,从显示效果方面看,对于文字和图片来说E-Ink电子书和液晶屏阅读器两种屏幕各自具备鲜明的优势。E-Ink屏的特点就是无闪烁、显示接近纸张,在阅读一般的文字性内容时更加舒适,长时间阅读眼睛不容易疲劳。而液晶屏为了使阅读效果更柔和,往往在外层覆盖有防止眩光的薄膜,不过在观看文字内容时和前者仍有差距。但是,看图片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景象,E-Ink即便是在最高的16级灰度下,观看图片的画面也无法和贴近真实还原的液晶屏效果相提并论。用电子墨水屏产品观看黑白漫画尚可,而液晶屏除此功能外,还能够用来欣赏照片,更重要的是在阅读图文混排的PDF文档或彩色电子杂志时,液晶屏可提供更出色的观感体验。LCD屏幕由于不断刷新,极易造成眼睛近视等伤害,已引起研究机构和使用者的高度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子阅读技术会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在功能进一步丰富和显示效果大大提高的同时,在阅读过程的把握上,更能符合现代人高速增 大信息量接触的同时保护视力的需求。 5 传统专业出版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电子阅读器重新定义了传统内容传播产业链的角色和规则。出版机构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发行途径和内容格式,出版物也日益拥有多种获取途径,包括开放的内容,图书馆租借,类似从网上书店购买的书籍、文章、单独的章节,以及从商业零售商处购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F740;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9)-0047-08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不平等正在加剧。这既体现在1990年之后中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扩大,也表现为国内各地区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理论界对中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概括而言,经济赶超政策、体制变革和创新、城镇化进程、金融发展以及经济开放等都被视为决定中国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因素(王韧,2006)。中国或许仅仅折射出全球的冰山一角。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向纵深推进,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日益提高,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都支持自由贸易会提高生产效率、增进各国福利和世界总福利。在这个不断扩大的世界总产品蛋糕中,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内部不同社会阶层所分享到的比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来自美国国家税务局根据美国纳税人报税单计算出来的全国收入分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占美国人口1%的最富有纳税人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21.2%,大大高于前一年19%的水平。著名国际经济学家Krugman甚至认为,美国的收入分配不公重新回到了19世纪末“镀金时代”的严重两极分化和不公正(苗乃川,2008)。国际贸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系成为国内外贸易学界探讨的重要命题之一。

一、文献综述

把贸易看作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理论依据是要素禀赋(H―O)理论。从这一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出发,Samulson和Stolper用严密的数学方法证明:对外贸易会影响收入分配格局(即SS定理)。对外贸易会提高一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价格,降低相对稀缺要素的价格。这样看来,贸易不仅会导致各国同质要素价格均等化,消除国际贫富差距,而且会改变国内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格局。许多学者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期望找到贸易改变收入分配特别是降低国内收入不平等的证据。然而,目前尚未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贸易与收入分配不公的第一个研究方向是国家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SS定理认为,贸易自由化将使两国的商品和要素价格变得相同。如果该定理成立,那么纯粹的贸易活动就使得“世界大同”[ZW(]经济意义的世界大同意味着国际人均收入收敛。[ZW)]指日可待。在过去的30多年里,随着贸易和其他跨越边界经济活动的惊人增长,确有一些快速赶超的案例,例如亚洲几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实现了持续的快速增长。然而,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1960年最富有的20个国家的人均GDP是最贫穷的20个国家的15倍,现在则达到了30倍,国际人均收入呈发散趋势。

贸易与收入分配不公的第二个研究方向是一国(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问题。这方面同样没有形成确定的结论。东亚几个新兴经济体国内的收入不平等有所减轻,而拉美国家在实施贸易自由化政策之后经历了收入分配状况的显著恶化(Wood,et al, 1999)。如果把劳动要素区分为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依据H―O理论和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禀赋特征,贸易会扩大发达国家这两类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美国许多学者因此把美国居民收入不平等扩大趋势归咎于全球化(Bourguignon,et al,1990;Spilimbergo,et al,1999; Fishcher, 2001)。但是,也有一些研究得出了限制贸易会恶化美国收入不平等的结论(Silva,et al,2003)。

贸易也被视为导致国内地区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理论依据是Kuznets(1955)倒U型假说,即“地区收入不平等是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反应”。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财富集中在企业家家庭,收入不平等不断提高;随着财富在全社会扩散(由于工资提高),收入不平等转向收敛。但是,实证研究也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Henderson(2002)发现,发展中国家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集中在中心城市,贸易因此拉大了中心和地区的差距。Pernia 等(2003)在对菲律宾的研究中证实贸易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正相关。贸易对发达国家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也不确定。在自由贸易占上风的整个20世纪50年代,美国各地区收入差距收敛(Willianmson,1965);到了70年代,美国地区收入不平等总体呈S型(Amos,1988)。Silva等(2003)根据收入和产业特征,将美国各地区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划分,结论是贸易对地区收入分配不公的效应不确定。

贸易是加剧了还是缩小了中国收入分配的差距?王少瑾(2007)、戴枫(2005)、赵莹(2003)等人的检验结果是贸易的扩大导致更大的不平等。而徐水安(2003)等人的考察结果却指出贸易和全球化有助于缩小不平等。胡超(2008)以城乡居民收入比作为解释变量进行检验,发现1985―2005年间对外贸易的收入分配效应呈倒U型,即2004年前扩大了、此后缩小了收入不平等。同一问题没有明确的结论,究其原因:首先可能是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其演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次可能是检验方法不同,因而综合多种因素并力求数据的连贯性就很必要。本文将在仔细考察中国收入分配演变的基础上,引入多因素检验贸易[ZW(]中国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薄弱,服务贸易额和比重都很低。故本文所指中国对外贸易仅包括货物贸易。[ZW)]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演变[JP2]

考察中国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基本情况,可以使用全国基尼系数、城镇基尼系数、农村基尼系数三种指标。我们搜集了最近国内一些学者根据不同数据计算的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发现不同的作者由于使用方法和数据上的不同,[JP]会计算出不同的基尼系数来,但是基尼系数基本上都呈现出历史上升趋势。特别要指出的是,以下原因很可能导致计算的结果因人而异:一是精确的洛伦兹曲线难以得到,即一组数据对应的洛伦兹曲线不是惟一的;二是基尼系数值等于一个不规则的曲线围成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该面积只能用近似的方法计算;三是在计算基尼系数过程中要将各收入单位进行人为分组,从而得出的基尼系数值与分组情况有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结果,中国近年来的三类基尼系数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1)农村居民基尼系数的变动在两个拐点处(1985年和2005年)显著提高,拐点前的时期内基本稳定;(2)城镇居民基尼系数的波动幅度较大,1978―1984年明显下降,之后开始逐步提高,并在1997年、1998年和2005年出现三次大幅度上升;(3)1995年以前,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严重程度显著小于同期的城镇居民,1996年后两者基本接近;(4)1978―1986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0.298~0.309)的变动十分不显著, 1987―2005年全国居民基尼系数(0.401~0.47)缓慢爬升;(5)2005年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公平分别加剧的情形下,全国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表现出同样剧烈波动的特征。此结果同韩旭等(2006)的发现相同。他们通过对1980―2003年中国统计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阶层内部收入差距和省市间的收入差距仍呈扩大的趋势。在这些年间,基尼系数显著增大:就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而言,基尼系数呈先降后升之势变化;就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而言,基尼系数呈持续稳步增大之势变化。

我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七分组调查数据并进行省市分组计算,结果表明,基尼系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区域间基尼系数波动上升(图2)。

综上,1978年至今,中国基尼系数不断提高,国内收入分配差距随时间推移而扩大。这既表现在各个地区内,也表现在各个地区之间,两者共同造成了总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三、贸易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计量检验

(一)模型的构建与数据描述

人们从各种途径寻找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其加剧的原因。有人认为,外资的进入对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对城乡之间以及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次之, 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弱(戴枫 等,2007)。韩旭等(2006)则认为居民收入差距在经济发展中扩大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激励机制改革、居民个体差异、受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民负担重、收入增幅小、福利性收入少等。管晓明(2006)分析了中国城镇低技能失业劳动力、低技能就业劳动力、高技能失业劳动力和高技能就业劳动力对城镇劳动收入基尼系数的贡献,其结果表明不同劳动力份额和工资对基尼系数起着正向的影响。冯超(2007)认为中国城镇化水平、教育不平等程度、对外开放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对收入分配的公平起着正向影响。王少瑾(2007)对1991―2004年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指出,进出口的增加和外资的大量进入均扩大了中国收入不平等,进口显著地提高各地区的收入不平等,出口有助于减小不平等。综合各类文献以及我们的考虑,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其中,G、RX、RM、1nAFDI、1nAK、H、RSEC、RTHD、RSX、RSM、1nAGDP分别表示基尼系数、出口占GDP的比重、进口占GDP的比重、对数人均FDI、对数人均资本存量、人均受教育年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和对数人均GDP,ε表示满足经典线性回归假定的随机项。模型设计变量的理由如下:

1.产业结构的发展可能缩小收入分配。人类社会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轨迹是,主导产业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转移到第三产业。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可以吸纳更多的(潜在)劳动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从而改善收入分配。1978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显示,第一产业在中国社会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本文沿用里昂惕夫、库兹涅茨等人的做法,分别采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

2.经济发展水平会影响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倒U型关系的假说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经济快速增长和结构转变的必经阶段,随后才会出现好转。中国目前的总体表现是收入分配差距在扩大。但是这只是表象,需要加以检验,为了使考虑更加全面,本文采用两个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对数人均GDP和对数人均资本存量。

3.利用外资会影响收入分配。1978年至今,中国对外资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外资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可能积极影响在于:弥补了发展资金的欠缺,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穷失业人口,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民总收入,而且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外资对收入分配的消极影响在于外资往往集中在可贸易品部门,能够显著地改善熟练劳动者的就业和工资水平,也就可能扩大其与不熟练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本文用对数人均FDI衡量中国利用外资状况。

4.教育水平提高会缩小收入差距。教育培训与个人收入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许多实证研究的结论都证实了Kuznets(1955)的“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国民收入越来越平等”的观点,而教育不平等会加剧收入不平等。随着中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入学率的日益提高,居民受教育机会趋向平等,故本文用平均个人受教育的年限来反映中国教育水平的改进。

5.为了考察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两类指标。一类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分别采用出口和进口占GDP的比重,用以衡量中国贸易规模的收入分配效应。1978―2007年间,中国贸易总额提高105倍,到2007年达21738.3亿美元,大部分年份是顺差。2006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上升到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74%上升到2007年的67%。另一类是进出口商品结构,用以衡量中国贸易地位的收入分配效应。引入第二类变量的理论根据是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的观点,产业内贸易会使所有的要素都受益,不会带来严重的收入分配问题。1978年中国主要以粮食、自然资源等大宗商品换取机械设备等工业制成品,如今贸易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2007年中国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到5.1%,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上升为25.4%;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达到76.3%。[ZW(]巴拉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1-X-M/(X+M),相关数据根据2007年统计年鉴计算得出。[ZW)]本文用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和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来衡量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

模型采用1987―2005年中国区域间收入基尼系数;GDP、人口、外资、进出口贸易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等必需数据均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资本存量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1990―2004年间教育年限数据来自李秀敏(2007)[ZW(] 李秀敏(2007)采用受教育年限法测算了1990―2004年中国各省市人力资本,用基尼系数法测算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系数,并分析了人力资本对地区国民收入的影响。[ZW)],其余年份的数据根据李秀敏的数据及《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外推得到。

(二)检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分别控制模型中的部分变量进行多次回归,能准确地观察各自变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见表1。

表1中Ad-R2和DW检验值表明,上述所有模型都拟合得比较好,检验结果归纳如下:(1)在大部分模型中,出口依存度或者进口依存度提高均与基尼系数显著负相关;出口商品结构显著地与尼基系数负相关;进口商品结构可能与基尼系数正相关(仅存在于两个模型中)。可见,贸易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下文将深入剖析其机制。(2)在所有模型中,外资显著地与收入分配差距负相关,起到了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表明中国外资对收入分配的积极效应超过了其负面效应。长期以来,虽然中国外资以出口导向型为主,但是同时也以要素寻求型为主,即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或者以加工贸易为主,因此并没有造成十分严重的不同类别劳动力的收入差距。(3)大部分模型在10%的水平上显著,民众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同收入差距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这再次验证了库兹涅兹假说和大多数人的检验结论。(4)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人均收入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收入分配起着改善作用,尽管其影响并不总是显著;而用人均固定资本存量时,经济发展恶化了收入分配。这表明,如果用收入分配差距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阶段,从而经济发展扩大了收入差距。(5)产业结构与基尼系数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国收入分配趋于恶化。究其原因,可能有:一是由中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引起的。二是由于中国产业结构还处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表现为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在深化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结构性失业和由廉价资本替代劳动引起的机器与人争夺就业的现象,而第三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2006年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为39.4%,比2005年下降0.9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趋于重型化,制约了就业容量,不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四、贸易影响中国收入分配的机制

上述模型引入多个变量,分别检验了进、出口规模及进、出口商品结构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同时也基于中国的经验数据检验了H―O理论和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第一,1987―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总体上对收入分配不平等起到了改善作用;第二,出口改善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比进口更加显著;第三,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对收入分配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第四,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可能恶化收入分配。这样的检验结果不同于以往国内学者所得出的结果,显示出贸易对中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包括H―O理论在内的某个贸易理论来解释,必须结合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色进行分析。

1.出口贸易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了中国劳动比较优势,显著地改善了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这基本体现了SS理论的预测,即提高了中国相对丰裕要素(劳动)的相对价格。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可被概括为“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的指引下,市场机制对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得以加快,要素向具有劳动比较优势的轻工业制造部门集中。中国工业结构一度经历了一个由重转轻的阶段,随后被纳入全球化生产体系中的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这样的工业化进程产生持续而强大的劳动需求,推动中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不仅扩大了总国民收入“蛋糕”,也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2.进口贸易发展可以通过改变商品价格缩小收入差距。中国进口发展速度虽然相对慢于出口发展速度,但是也从1978年的108.9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9558.2亿美元,增长近90倍。其中,2007年机械及运输设备进口4124.1亿美元,接近进口总额的一半。此外,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是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占比在一半左右。进口商品的扩大,通过降低国内原本稀缺而价格高昂的消费品价格而改善收入分配。但是,考虑到中国出口产业的进口依赖性高,进口品主要不是消费品而是机械设备和由加工出口贸易引发的,这就降低了进口对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的效果。

3.贸易发展引致中国生产要素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加深了地区经济分工与合作,其收入分配效应不确定。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产业地理布局一度忽视地区要素禀赋优势,一些地区产业结构雷同。改革开放后,贸易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区封锁,引致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大规模自由流动,主要表现为劳动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从农村向城市流动。从这个角度看,贸易发展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但是,要素向东部和城市集中,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扩大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4.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扩大了收入差距。原因有:一方面,如前所述,贸易发展总体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那么各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也就会扩大各地区内部收入差距,进而扩大全国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各地区贸易发展不平衡会扩大地区间收入差距,进而扩大全国收入差距。中国地区贸易基尼系数是很高的。本文在此利用1993―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了中国地区间收入、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和出口总值的基尼系数,并分别以进出口、进口和出口基尼系数为纵坐标、收入基尼系数为横坐标作图,发现地区间贸易差异越大,地区间收入差异也越大,两者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图3)。[TPwj3.tif,11。30;%80%80,Y#]

[TS(][JZ][HT5”H]图3 地区贸易差异与收入差异的关系[TS)]

5.中国贸易商品结构的变迁,表现为工业制成品出口所占份额显著提高的同时,工业制成品进口所占份额趋于下降,从1985年的83%下降到2007的74.6%。这是由于中国长期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在遵循要素禀赋理论甚至制定多种出口激励措施鼓励出口的同时,也积极实施进口保护政策或者按照进口替代战略选择性进口。因此,第一,仅从H―O理论出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有助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制成品进口下降不利于改善中国收入分配。第二,抑制工业制成品进口不利于国内进口替代产业竞争和发展,进而造成国内市场价格高企,恶化收入分配。第三,中国的产业内贸易并不符合克鲁格曼所界定的“差异化产品”的国际贸易,而是不同要素密集度特征的工业品或者零部件的国际贸易。因此,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依然较低,所获贸易利益趋于下降,恶化了国内收入分配。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如果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收入分配的“大锅饭”,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其必然性甚至合理性。但是,追求公平是经济发展中同样重要的另一个方面。人们对收入差距的容忍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一般的国际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在0.3到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而超过0.6以上就属社会动乱随时发生的危险状态。本文对中国基尼系数的仔细考察表明,改革开放迄今,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收入分配差距在加剧。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建立起影响收入分配的多因素计量模型,表明有许多因素影响中国收入分配,而贸易的影响则比较复杂。本文检验结果的政策含义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包括合理利用外资和调整贸易政策,适度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由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过渡,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促进教育机会平等都有助于改善中国的收入分配状况。就贸易政策的调整而言,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推进贸易自由化,继续做大中国对外贸易。转变重商主义式的贸易顺差观念,改变以出口为主导的贸易政策,包括取消对出口的诸多补贴,发展新型加工贸易,提高加工贸易附加价值,放松对进口商品尤其是对工业制成品进口的管制,彻底放弃进口服务于出口的策略。

2.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做强中国对外贸易。要摒弃固守劳动比较优势的静态观念,以自主创新为先导,培育中国动态比较优势,从而实现调整贸易商品结构和调整国内产业结构的相互促动。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不仅有助于实现中国出口的持续增长,也有助于提高中国国际分工地位,获取更多贸易利益。

3.消除行政区划壁垒,实现要素在中国的合理流动和集中,做大做强中国对外贸易。这不仅包括应消除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如加快户籍制度等各项不合理制度的改革,也包括要充分遵循市场规律从宏观视角合理化产业地理布局。

4.全方位对外开放,实现地区对外贸易平衡发展。3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贸易发展经历了试点试验取得显著的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随着“中国入世工作组报告书”中各项开放时间表的逐一到来,中国正走向全面对外开放。在这个过程中,政策引导地区平衡发展对减轻二元经济结构、缩小收入差距十分重要。

戴枫. 2005. 贸易自由化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10):39-46.

戴枫,王艳丽,姜秀兰. 2007. 外资对东道国收入分配的影响[J]. 国际贸易问题(9):87-92.

冯超. 2007. 中国基尼系数的省际差异[J]. 经济纵横(1)93-94.

管晓明. 2006. 劳动者技能、劳动力流动与收入再分配[J]. 财经科学(2):31-37.

韩旭,韩淑丽. 2006.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动分析:基于1978―2003年时间序列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10):74-80.

胡超. 2008. 对外贸易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3):22-27.

李秀敏. 2007.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协调发展:来自中国省级区域的证据[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6(3):47-56.

苗乃川. 2008. 美国进入了“新镀金时代”[N]. 青年参考,09-25. news.省略/20080925/n259748931.shtml.

王韧. 2006.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成因分析:兼论“倒U”假说的适用性[J]. 统计研究(4):14-19.

王少瑾. 2007. 对外开放与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4):16-20.

徐水安. 2003. 贸易自由化与中国收入分配的演变[J]. 世界经济文汇(4):44-54.

赵莹. 2003. 中国的对外开放和收入差距[J]. 世界经济文汇(4):55-70.

AMOS O M, Jr. 1988. Unbalanced regional growth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Development, 18:549-566.

BOURGUIGNON F, MORRISON C. 1990. Income distribution,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trade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4:1113-1132.

FISHCHER R. 2001. Evolution of inequality after trade liberalization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66: 555-579.

HENDERSON V. 2002.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The World Bank Research Observer.17:89-119.

KUZNETS S. 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5(1)1-28.

SILVA J A, ROBIN M L. 2003.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J]. Economic Geography, 80:261-286.

PERNIA E M, QUISING P F. 2003. Trade opennes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a developing country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37:391-106.

SPILIMBERGO A, LONDONO J L, SZEKELY M. 1999. Income distribution, factor endowments, and trade opennes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59(1):77-101.

WILLIANMSON J G. 1965.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3:3-45.

WOOD A, RIDAO-CANO C. 1999. Skil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 [J]. Oxford Economic Papers,51: 89-119.

Econometric Test on Income Inequalit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EN Juan1 SUN Churen1,2

(] (1.Shanghai Institute of Foreign Trade, Shanghai 201600;

2.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0433)[JZ)]

[WT5HZ]Abstract: [WT5B1]Since China adopt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policy, the escalating trend of Gini indexes indicates that the income gap in China has been widening. Econometric analysis on trade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giv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trade as a whole has amended income inequality; the improving effect of export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import; income inequality has been mended with the rise of the propor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xport and might worsen with the drop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mport. These results reveal that effects of foreign trade on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are rather complicated, and single theory including H-O can not explain the phenomenon. Some tr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in the end.

篇10

关键词: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2-0069-04

国外房屋抵押贷款市场的存在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资本市场已占相当大的份额。以美国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出现住房抵押贷款,到1968年产生第一张抵押转手证券(Mortgage Pass-through Securities)标志抵押支持证券化的出现,住房抵押证券市场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住房抵押贷款已有超过5万亿美元的资产,超过消费贷款、商业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总和。[1]

在对抵押贷款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研究中,提前还款行为受到学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提前还款(prepayment)是指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之前偿还部分或全部的贷款。借款人(也即抵押人)提前还款时,贷款人虽然不会损失本金,但提前还款行为影响了贷款人的现金流。提前还款行为造成了单笔抵押贷款本息偿还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进而也增加了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基础资产――抵押贷款组合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前一个不确定性影响了贷款人的贷款收益率,而后一个不确定性则影响了债券发行人和投资者的收益和成本。由此可见,提前还款所产生的影响贯穿从抵押贷款的发放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最终到期偿清的全过程。因此,此问题一直受到发达国家金融领域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关注,并在此研究课题上积累了大量成果,本文旨在通过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问题研究成果的介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影响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因素

抵押贷款证券可视作标的资产与期权组合的组合。该期权组合一般可以看作两个期权的组合:借款人具有提前还款权利的买权(其执行价格为未还款余额),和借款人违约的卖权(执行价格为抵押资产的市场价值)。理论上讲,当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再融资利率时,提前还款期权为实值,借款人会选择执行期权;当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再融资利率时,提前还款期权为虚值,借款人不会选择提前还款。早期对提前还款的分析主要以期权理论为基础。但实际的结果并非完全如此,当贷款利率高于市场再融资利率,甚至提前还款期权处于深度实值时,借款人也不选择提前还款;相反,当贷款利率低于再融资利率时,借款人也会提前还款。期权理论无法很好解释实际的提前还款和违约行为,Green和LaCour-Little(1999)指出,借款人的提前还款行为常常显得并不合理。[2]

对提前还款原因解释主要有内因假设和外因假设两大类。前者将提前还款行为看作利率的内生变量,该假设认为利率的波动影响期权的价值,从而影响人们的提前还款决策;后者则假设提前还款行为受利率以外的其它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季节因素、抵押贷款的特征、经济活动的状况、人口因素等。

1.利率因素

利率是影响提前还款的重要因素。当现行利率逐渐降低时,人们会希望进行新的融资,得到利率较低的贷款。现行的抵押利率与合同利率的差额(利率差额)是激发再融资的动力。两者之间的差距越大,则对抵押贷款进行再融资的动力就越强。

不仅利率大小的变化影响提前还款行为,利率的变动路径也影响提前还款。一般在抵押利率开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大多数敏感的借款人就会采取行动,因而产生很高的提前还款率。在这以后,即便是抵押利率再次下降,甚至是更低的利率,剩余借款人的提前还款率也不会显著下降并趋于稳定。这是因为利率在最初的下降时,大多数有能力再融资并对利率变化敏感的抵押人逐渐离开贷款池,剩余的抵押者要么对再融资刺激不敏感,要么由于信用记录较差等原因没有资格得到一笔新的抵押贷款,从而表现出在再融资刺激下却出现较慢的提前还款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作“歇火现象”(burnout)。

2.季节性因素

季节性因素指提前还款表现出一种季节性的趋势。其原因与一级住宅市场的交易活跃程度有关。在美国,住宅购买在春季增加,在夏季后期逐步达到高峰,到秋季和冬季逐渐下降。由于借款人往往通过先卖出他们现有的住房再购买新的住房,而住房抵押贷款又要求借款人在卖掉住房之后必须偿清未还款余额,因此提前还款活动常常在春季开始增加,到夏季达到最高,随后在秋季开始缓慢下降,到冬季达到低谷,从而提前还款呈现出典型的季节性特征。此外,由于美国大多数家庭喜欢在学年之间的夏季迁移,因此,在美国学校的校历也是一个影响提前还款的重要因素。

3.抵押贷款的特征

(1)贷款种类。一般来说,固定利率抵押贷款(Fixed Rate Mortgage简称FRM)提前还款风险大于可调利率抵押贷款(Adjustable Rate Mortgage简称ARM)的提前还款风险。当抵押利率下降时,由于可调利率抵押贷款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合同利率,调整日的合同利率等于市场利率加上一个差幅或根据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利率加上一个差幅,只要借款人由这个差幅所获得的节省小于为提前还款而进行再融资的成本,就不会发生通过再融资而进行的提前还款,从而使提前还款风险降低。

(2)抵押贷款特性。抵押贷款特性也会对提前还款产生影响。例如,在美国,联邦住宅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简称FHA)担保、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简称VA)担保与常规担保(非政府担保)的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所有的提前还款因素,政府担保的贷款与常规担保贷款相比,前者对于提前还款更不敏感。FHA/VA贷款具有较低提前还款敏感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借款人绝大多数是新的住房购买者。其次,FHA/VA与常规贷款借款人相比,抵押借款人收入较少,现金偿付的数额也比较少,这使得抵押借款人再融资更加困难。由于申请费用和估价费用是固定的,而FHA/VA借款人的平均抵押贷款余额较小,因此再融资缺少优势,而少量富裕的FHA借款人也不需要再融资。

(3)债龄。对美国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行为的研究表明,债龄在两年半以内的贷款其提前还款率较低,很少受市场利率波动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这是由于随着债龄的延长工作变动、离婚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从而住房转手的可能性也就增加。

4.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

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对重新安置决策具有强烈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一般来讲,健康繁荣的国民经济形势导致个人收入的增长、劳动力迁移机会增加,消费者信心提高,从而使家庭移动性的增加,结果导致住房周转率的提高;对于萧条的国民经济而言,则会出现另一种相反的结果。与此类似,区域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和区域迁移模式一样也会影响住房交易量。地区性的经济贫困可能会通过向外迁移人口的形式导致住房交易量增加。

5.人口统计数据因素

人口年龄结构对于住房需求也有重要影响。实践证明,没有足够数量的初次买房者,试图交易二手房的人将缺乏买者,他们从而被迫锁定在自己的第一个房屋上面,而初次买房者一般为刚刚组成或即将组成新家庭的年轻人。这在美国最为明显,20世纪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间出生的人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大量的初次买房者,这成为刺激住房交易的一个根本因素。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迁移模式也会改变,如人们退休以后喜欢从喧闹的都市迁往安静的乡村或郊区,这些都会对住房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提前还款率。

二、对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预测模型的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对提前还款进行预测的目的不在于预测个体具体的提前还款行为(实际上也不可能在未来抵押贷款利率未知的情况下预测提前还款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给定所有可获得的关于抵押贷款、抵押人、现有的经济状况等信息,推测预计的整个贷款组合提前还款率。对提前还款率预测的方法主要有提前还款惯例、理论及实证分析。

1.提前还款惯例

人们在市场上已经运用了一些惯例来作为提前还款的基准,在美国有联邦住宅管理局的经验、有条件的提前还款率(Conditional Prepayment Rate简称CPR)以及公共证券协会(Public Securities Association简称PSA)的提前还款率基准。[3]

最早期对提前还款率的假定是极其简单的,那时假定,抵押贷款在头12年中没有任何提前还款。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假定,随后被“联邦住宅管理局提前还款经验”所替代。联邦住宅管理局经验是根据联邦住宅管理局(FHA)从1970年提供担保的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经验数据,由其定期(通常约为一年)公布抵押存活因子表格,表中的数据将给出30年抵押贷款直到到期日的过程中任意给定年份存活的可能性,这些数据中便蕴涵着提前还款率。

联邦住宅管理局提前还款经验一度是计量提前还款率的最常用基础,但它不能表示某一特定组合的提前还款率,这主要是因为联邦住宅管理局的提前还款率是源于各种不同的利率时期的抵押。提前还款率与利率周期相关联,因此在估计提前还款率时,不同利率周期的一个平均提前还款率对市场参与者并不很有用。另外,联邦住宅管理局经验没有提供一个一致的标准,因为新的表格是大约每年定期公布的,而每次的表格经常是以不同的统计操作为基础的,这使人们疑惑究竟应以何种提前还款表格为基础。

预测提前还款的另一种基准是有条件的提前还款率(CPR)。它假定一个组合中剩余本金的一部分在抵押的剩余期限内每月提前还款。它被称为有条件的提前还款率是由于它是以剩下的抵押贷款余额为条件计算的。

公共证券协会(PSA)提前还款基准主要是为了估计抵押担保证券(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 简称 CMOs)而引入的一个标准化的提前还款模型。它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模型,准确的说,它只是计量提前还款行为的一种市场惯例。该基准假定30年抵押贷款有以下的CPR:第一个月为0.2%,以后的30个月每月增长0.2%,当它达到每年6%时,则在剩余的年份里始终保持为6%。该基准被称作100%PSA或简称为100PSA。提前还款率的大小可用PSA的百分比表示。例如,50PSA指PSA基准提前还款率的一半;150PSA指PSA基准提前还款率的1.5倍。

事实上,以上提到的惯例对提前还款的假定过于简单,而且其最大的缺点在于提前还款率与利率是无关的,因而,学术界及实务界将注意力转向有关提前还款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2.提前还款的理论研究

Archer和Ling[4]将人们对提前还款的研究分为两类:一类从期权理论出发,将提前还款决策看作期权价值的内生变量,研究在利率和住宅价格波动情况下提前还款期权的价值及最优的执行情况;另一类则从实证出发分析人们的提前还款行为。

用期权理论对提前还款行为进行研究的文献至少可以回溯到Dunn和McConnell。在市场是无摩擦的,即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假定下,他们用利率的或有要求权理论研究政府全国抵押协会(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简称GNMA)担保的抵押担保证券的定价,并建立了借款人最优提前还款模型。[5]Brennan和Schwartz放松了对提前还款的假定,认为抵押人在再融资利率高于或低于抵押贷款利率时都可能提前还款。[6]遵循这一假定,Schwartz和Torous在提前还款行为中引入泊松过程,建立了提前还款的比例机会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并进一步将违约因素考虑进去,将结果应用到对抵押担保证券定价模型中。[7]Stanton则在随机利率的假设下研究提前还款期权的价值以及对抵押贷款证券价格的影响。[8]

提前还款行为受提前还款期权价值的影响,而该期权的价值又主要受到以下两个随机变量的影响:利率r和抵押住房的价值H。通常假定市场利率的变动满足以下CIR利率模型:

式中θ指无风险利率的长期趋势值,k指调整速度因子,σr为利率的波动率,dzr为一标准的维纳过程。

住房价值的变化满足标准对数正态分布:

式中α指该住宅带来的收益回报,σH为住宅收益回报的波动率,s指为维持该住宅需支付的成本,dzH为一标准维纳过程。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由以上两式,Kau等人[9]得到抵押贷款的价值M满足以下的偏微分方程:

式中ρ指两个状态变量dzr与dzH之间的相关性,ρdt=dzrdzH。

上式结合一定的边界条件可以得到最优的H*与r*。理性的提前还款期权理论认为当市场利率低于r*时,人们选择提前还款。

3.提前还款的实证研究

由于用期权理论无法很好解释实际的提前还款行为,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实证研究。

从统计分析方法上看,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行为具有持续时间变量的特性,提前还款率的分布表现为发放贷款后的初期逐渐增多,在第四年到第七年间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因此,此类问题的实证研究适合用持续时间数据的计量模型――生存时间模型,包括机会模型(Hazard Model)及离散时间模型等。

持续数据的分析是经济计量学中相当新且迅速增长的领域,持续分析中感兴趣的变量是某事件从开始到结束(或终止)前作测量时所经历的时间长度。

在对提前还款的实证研究中,比例机会模型(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是最为常用的模型之一,该模型设定:

λ(t)=λ0(t)exp(-βx)

其中λ0(t)是基线机会(Baseline Hazard),由个体的特性决定,x为对机会函数有影响的协变量(影响提前还款的外生因素),β为协变量参数。Cox[10]的分部似然估计(Partial Likelihood Estimate)提供了一种无需估计基线机会λ0就可以估计β值的方法,在不知道生存函数的情况下,为分析不同的协变量(影响提前还款的外生因素)对机会函数的影响显得比较方便,因而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得益于比例机会模型,学者们定量估计了利率变化对提前还款的影响,并对债龄、再融资滞后效应以及季节性因素对提前还款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近年来,学者们将期权理论运用到比例机会模型中,将提前还款和违约视作复合期权,研究的抵押贷款提前终止行为(mortgage termination)。

早期实证研究的数据采用证券组合的数据(Pool Data)进行分析。然而,组合数据不能很好的区分导致提前还款的内生变量(利率变化引起的再融资)和外生变量(如季节因素、债龄等等)的影响,因而近年来的实证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贷款数据(Loan Level Data)。贷款数据的使用,拓展了提前还款的研究,使得人们可以分析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借款人个性特征及贷款的LTV比率(Loan-to-values)对提前还款的影响。

三、结束语

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行为影响了贷款人的现金流,也影响抵押贷款担保证券持有人的现金流,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国外,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十分发达,对提前还款行为的研究从最初简单的惯例到理论研究再到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尤其是针对住房抵押贷款有着详实、完善的统计数据,为提前还款的实证研究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兴起不久,与国外相比,对住房抵押贷款的相关研究不多,缺乏有效的预测提前还款行为、防范提前还款带来的风险的方法,在有的地区商业银行甚至仅仅通过在贷款合同中禁止提前还款来规避这一风险。由于各个国家在政策、消费者习惯与偏好、金融市场的完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国外提前还款的研究成果不完全适合我国国情,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抵押贷款市场的数据记录,开展我国提前还款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Bhattacharya A. K. Fabozzi F. J. and Chang S. E. 2001 Overview of the mortgage market in The handbook of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5th edition Fabozzi F.J. editor New York McGraw-Hill.

[2] Green,R.K. and LaCour-LittleM.1999Some truths about ostriches Who doesn't prepay their mortgages and why they don't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8233-248.

[3] Fabozzi,F. J. and Modigliani,F.,1998,资本市场:机构与工具(第二版),唐旭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4] Archer,W. and Ling,D. 1993,Pricing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Integrating optimal call and empirical models of prepayment AREUEA Journal,21,373-404.

[5] Dunn,K.,and McConnell, J., 1981, A comparison of alternative models for pricing GNMA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Journal of Finance, 36, 471-484

[6] Brennan M. and Schwartz, E. 1985, Determinants of GNMA mortgage prices,AREUEA Journal, 13 209-228.

[7] Schwartz, E. and Torous, W.,1993, Mortgage prepayment and default decisionsa posson regression approach, AREUEA Journal,21,(4).

[8] Stanton,R.,1995,Rational prepayment and the valuation of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8 677-708

[9] Kau,J.,Keenan,D.,Muller,W.,and Epperson, J.,1992,A generalized valuation model for fixed rate residential mortgages,Journal of Money,Credit and Banking,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