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2 14:2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波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来说,新浪微博占的比重非常重要,而对于效果我们可以看下图

这是我们一个客户电商订单的报表,来自SNS也就是社会化媒体的营销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微博营销分为三种方式:1.初级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促销活动发起和传播。发起@多少位好友抽大奖之类的活动,达到传播目的。很多家公司在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如下图:

本模式的缺点:1、类似活动越来越多,公信力和吸引力都成问题;2、@多少个好友,给微博网友造成一定的骚扰;3、只能达到品牌展现效果,转化为网站注册率很低。2.微博营销中级方式这种方式主要应用在微博事件的发起和传播。比如前段时间的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微博事件案例。短短几天内,引起微博数百万级的网友关注。全国数十家卫视、报纸和杂志的采访。

如果这是世纪佳缘网或者百合网的活动,将至少具备200万以上的广告价值。

本模式的特点:

1、需很高的事件和话题策划水平;

2、劲爆话题的出现有一定的随机性,需及时抓住机会。

3.微博营销的高级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和微博深度结合,战略层面传播方面。这种方式避风在操作的时候是需要将网站用户体验和微博的深入结合。需要对网站做一定程度的改造,包括微博用户的注册登陆、内容转发到微博等。我们会设计开发微博应用,让网友积极参与微博应用。并通过该应用来推广我们的微博活动。

网友在该应用中参与我们活动,并发送我们的活动信息到各自微博。打个比方:我们会在授权注册页面、产品界面、收藏行为、购买行为、评价行为,均为产生对应的分享,并自动在各个关联帐号上进行分享。然后用户在产生这些行为的时候,都可以以被动或者主动的形式分享到他自己关联的微博账号上。

篇2

视频作业要改进的点:

一.主播注意:

主播前期放松亲和力十足,直播开场积极主动,能吸引观众眼球,画面感氛围热情洋溢但在与屏幕前的观众交流感不够接地气。后段配合不够紧密较为随意直播互动氛围有待提升。

话术要注意的点:

1:主播直播违禁词较多,例如“最”字屡次出现,在直播中敏感词、违禁词、极限词需要规避。建议使用“较”“比”“长期”“承诺”泛词去替代极限词,相关词语可以在网上搜索同类词替换。主咖副咖的配合不够紧密,主咖跟副咖功能重叠。建议在直播前做好分工和搭配角色。

2:第一句话围绕的是年轻人群体,在后续话术中没有设计好连贯话术,在介绍老人可以食用时只围绕了牙口不好可以食用这一特性,而没考虑到老年人比较注意的是健康饮食等特性。建议主打商品痛点和卖点围绕痛点卖点展开话术设计。

第二段主咖在给观众介绍产品信息的时候,未给观众直观的观感,较为模糊,在讲述产品品牌调性的时候,品牌价值感缺失,建议在卖这款商品的时候做好背景调查和品牌调研。需要向其他直播间多学多练,让整场直播更加顺畅

3:在烘托产品分量上没有体现它的份量感,在破组合促单环节不够震撼,破组合环节生硬,为什么再送一盒的话术原因没有体现,让观众不认为这是一种捡漏实在的观感。建议提升整体产品的破价组合力度可以慷慨激昂送完今天这场直播下次就是实打实的市场价,破价也是一种下危机让人有足够的危机感促单。

4:在与观众互动中未有调足胃口的观感,话术亏本也在为观众增加优惠的话术需要再精细化,首先话术要能够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自己亏都要给优惠的底层逻辑是什么?清仓大甩卖?有点没有前戏的铺垫作为逻辑支撑。

二. 道具注意:

Kt板未进行设计,整体观感简陋与直播间整体风格不搭,kt板相当于屏幕包装对整个屏幕所呈现的道具需要严格把关,后面的提示牌应该把价格突出在前方,8.9元6盒限时秒杀。

背景板操作人员较为随意,直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严谨,输出的画面是呈现给观众看的,专业程度有待提高,无法给观众可信赖感。

篇3

关键词:博弈论 金融创新 微观主体 宏观主体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07)04-060-02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初或更早。20世纪60年代,它在经济领域得到推广应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博弈论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同时其在所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并开始对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强有力的影响。

从定义来看,博弈论是研究决策者在决策主体各方相互作用情况下如何进行决策及有关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的理论。与其他理论不同,博弈论强调决策主体各方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即任何一个决策主体必须在考虑其他局中人可能的策略选择基础上来确定自己的最优行动策略。博弈论的精髓在于博弈中的一个理性决策者必须考虑在其他局中人反应的基础之上来选择自己最理想的行动方案。

二 、博弈视角的金融创新

在博弈论定义中,我们提到了相互作用,它通常是指博弈中的任何一个局中人受到其他局中人的行为的影响,反过来,他的行为也影响到其他局中人。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博弈的结果依赖于每一个局中人的决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地控制所要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一个局中人处于孤独的状态。相互作用常使博弈中的局中人之间产生竞争,譬如两个人分蛋糕,每个局中人都希望自己的那块可以分得大一些。然而,竞争仅仅是博弈论中相互作用的一个方面,应该指出,通常的博弈并非纯粹是局中人之间的竞争,相互作用的另一个方面是局中人可以有某些共同的兴趣或利益所在。仍以分蛋糕为例,作为局中人决策行动的结果,蛋糕的大小可以增加或者减少。局中人的共同兴趣在于增加蛋糕的总量,他们互相“倾轧”之处在于如何分配。所以,微观主体的金融创新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将蛋糕做大”,即创新是为了扩大客户群,增加新的客户;另一类则是“蛋糕的分配问题”,即通过创新吸引其他竞争者的原有客户。在第一个类别中,微观主体作为一个整体,与宏观主体进行博弈。而在第二个类别中,微观主体则在其内部彼此间进行博弈。因此,下文遵循此思路,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讨金融创新中的博弈。

(一)金融创新微观主体间的博弈

在分析微观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时,假定双方都基本了解所有博弈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且二者同时选择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同一时刻两者一起行动,通常在时间上虽有行动的先后,但彼此不知道其他人在采取什么具体行动(直到博弈结束时),其效果仍等价于他们在同时行动。因此可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来进行深入地分析。

假定模型中参与方只有两方,即金融微观主体A(其行为选择有创新和不创新两种)和金融微观主体B(其行为选择有创新和不创新两种),且参与人的行为均以“经济人”为前提,在此假设下两个金融微观主体都追求其利润最大化。两者的博弈过程如表1所示。在表1描述的博弈模型中,每一次微观主体间的博弈均可看作一个子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包含两层含义:(1)它是原博弈的纳什均衡;(2)它在每一个子博弈上给出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就是要剔除那些只在特定情况下是合理的,而在其他情况下并不合理的行动规则。

在表1中,a代表只有一个微观主体创新时所带来的收益,c代表该微观主体创新所需付出的成本。当只有一个微观主体进行创新时将会获得创新带来的全部收益(a-c),而当两个主体同时创新时,收益将会减半(a-c)/2。一般情况下“a-c>0”,则很明显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创新,创新)是一个纳什均衡,更严格地说,是一个严格优势策略均衡。依此类推,可以得出,在每一次新的金融规制后,(创新,创新)这个策略都将是至下次新规制出现前的子博弈的纳什均衡。因此,在利润的驱动下,微观主体都会选择创新这样一个策略。

(二)金融创新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间的博弈

在本文中,宏观主体为规制者,而被规制者则为微观主体。在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不断进行博弈的过程中规制方几乎总是处于被动反应的地位,不仅是创新与规制之间的博弈导致规制弱化,而且在金融自由化、一体化的背景下,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都使得金融规制阻力重重。

在分析两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时,假定双方都基本了解所有博弈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且二者行为不是同时进行,而是依次选择。当金融规制过严时,会产生金融创新;创新带来新的风险,又会导致规制措施的实施。因此可采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来进行深入地分析。

假定模型中参与方只有两方,即宏观主体A(其行为选择有规制和不规制两种)和微观主体B(其行为选择有创新和不创新两种),且参与人的行为均以“经济人”为前提,在此假设下宏观主体追求效用最大化,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规制的效用;微观主体追求其利润最大化。两者的博弈过程如表2所示。

在表2中,a代表宏观主体实行规制带来的效用,c代表实行规制所需付出的成本;b代表微观主体由于创新所带来的收益,d代表微观主体为创新所付出的代价。一般情况下,“a-c>0, b-d>0”,则很明显在这个博弈过程中(规制,创新)是一个纳什均衡,更严格地说,是一个严格优势策略均衡。依次类推,可以得出(规制,创新)这个策略在每个子博弈中均是纳什均衡。因此,它就是整个博弈过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当现行的规制制度具有约束力时会限制金融机构的获利机会,金融机构为追求自身利益必然选择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或经营方式来逃避金融规制。而对于这种创新行为,金融规制机构必须要调整对策,采取新的规制政策与规则以抵消金融创新所可能导致的负效应。其结果必然是:金融创新部分抵消了原金融规制的预期效应,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内容和结构的金融规制政策。这个博弈过程不断反复进行,但其决非无意义的反复,每一次创新一一规制一一再创新都不会是单纯地回到原点,而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一直到出现这样一个状态,金融机构从金融创新中获得的净收益b-d<=0,金融机构如果进行金融创新将得不偿失,此时,金融机构没有创新的动机,金融规制机构也不发生相应的成本去规制,两者就达到了一个平衡点,最终使稳定的金融结构得以确立,这个过程也是金融领域中的帕累托改进过程。

三、博弈论在我国金融创新实践中的应用

(一)金融创新产品的客户群定位

国外很多人都有日光浴的爱好,因为它有利于身体健康。现在设想较长的沙滩上比较均匀地散布着许多日光浴者。太阳的照射使人们需要补充水分。假如有A与B两个小贩来到海滩,以同样的价格、相同的质量向日光浴者提供同一品牌的矿泉水(或啤酒)。在直线状的海滩上他们应当如何合理地安置自己的摊位呢?若将海滩长度标准化为1,那么图1中的[0,1]线段则表示海滩,“* ”号则代表那些日光浴者[5]。

再作一个合乎逻辑的假定:通常情况下,日光浴者总是到距自己最近的摊位购买矿泉水。根据这个原则,不少人将会赞成如下的摊位安排:如果以0为起点,A在1/4处,B在3/4处。这样既方便了众多日光浴者,而且A、B两人各占约一半顾客的生意,可谓公平合理、皆大欢喜。

然而,生意人都有自己的“理性”,只要手段合法,总是希望自己的生意尽可能地红火,至于他人生意的好坏则不管自己的事。正是出于这种理性,小贩A自然地产生如下想法:如果我将自己的摊位往B那儿挪动一下至A'位置(仍见图1),那么从0至A'范围内的人显然是我的顾客,而A'与B之间的中点将从原来的1/2处移至1/2右边的C处,从A'至C范围内的人也将成为我的顾客,这样无疑地我从B那儿“夺”走了一部分生意。毋庸置疑,这是个好主意!然而,B也是一个“理性”的商人,这种简单地扩大顾客数目的办法他不会想不到,因此B自然也会将自己的摊位往A的方向挪动。不难想象,双方“斗智”的结果将使A、B两个小贩的摊位都移到海滩中点1/2处相互为邻,并相安无事地做起他们的矿泉水买卖。

这个现象实际上是两个理性人采用理的自然结果。回到长街上的超市现象,如果地段的繁华等其他原因可以认为性能共同的话,那么,只要条件许可,超市的几乎相依为邻现象完全可以看作公正的市场竞争的合理结果。

将上述博弈理论应用到金融创新中时,我们可以将所有的客户组成的群体作为一条沙滩,从左到右,对风险的偏好依次增大,即最左边是风险绝对规避者,最右边是风险绝对喜好者。金融机构在进行创新时,同沙滩上的小商贩一样,为了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会将创新定位在客户群的中点。然而,实际中我们发现很多金融创新产品并非定位于风险适中,这是因为上例中,假定日光浴者在沙滩上是均匀分布的,而客户数量在每一个风险区间是不同的,即并非均匀分布。所以在用上例分析金融创新产品定位时要考虑到“线段”的密度问题。

图2中的“*”号表示每个风险段中的客户数量,从而导致了线段的密度发生了变化,均衡点不在是中点,而是客户数量最多的风险区间。

当然,考虑了密度只是考虑到了数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应将客户的财富作为权重才能更贴近实际,所以在实际中金融机构也会推出适合数量较少但拥有较多财富的客户的产品。

(二)智猪博弈模型在微观主体间博弈的应用

下面我们再就博弈论著作中常见的另一个简单的例子智猪博弈(Boxed pigs)来对金融创新进行分析。

笼子里面有两只猪,一只比较大,一只比较小。笼子很长,一头有一个按钮,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按一下按钮,将有相当于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但是按按钮以后跑到食槽需要付出“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的猪食。问题是按钮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按按钮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却早已吃了不少。如果大猪先到,大猪呼啦啦吃到9个单位,小猪只能吃到1个单位;如果同时到达,大猪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如果小猪先到,小猪可以吃到4个单位,而大猪吃到6个单位。

智猪博弈的具体情况就如表3所示。如果两只猪同时按钮,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个单位,付出2个单位,得益5个单位,小猪吃进3个单位,付出2个单位,实得1个单位;如果大猪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吃进6个单位,付出2个单位,得益4个单位,小猪吃进4个单位,实得4个单位;如果大猪等待,小猪按按钮,大猪先吃,吃进9个单位,得益9个单位,小猪吃进1个单位,但是付出了2个单位,实得-1个单位;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比较后发现,“等待”是小猪的优势策略,“按按钮”是小猪的劣势策略。先把小猪的劣势策略消去。在剩下的右边一列中,比较4和0,“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把它也删去,就得到智猪博弈的结局:小猪只是坐享其成地等待,每次都是大猪去按按钮,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

在我国金融市场中,有规模庞大的四大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工、农、中、建行以及其他较大的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也有一些相对弱势的中小银行。前者可以类比为智猪博弈模型中的大猪,而小猪就是后者。所以,在实际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创新很多都是从大的金融机构开始,而相对较小的金融机构则会利用金融产品的“易模仿性”“坐享其成”,形成了“大金融机构创新,小金融机构等待”这样一种均衡状态。

篇4

中国移动的手机票、园区里的手机刷卡购物、手机和移动终端可以访问的网上世博会和掌上世博会以及遍布整个园区的TD-LTE网络,把2010年上海世博会变成了拥有无处不在的网络连接的盛会。只要一台手机或者移动终端,我们就可以把世博会放进口袋,这就给手机制造商、网络设备商和掌上设备制造商创造了新的机会。

虚拟世博会

2006年下半年,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就已经开始筹建网上世博会,因为当下互联网的传输和3D建模技术已经足够支持高精度的网上虚拟展馆。正是因为这一前所未有的创新亮点,网上世博会得到了世博会众多合作伙伴和赞助商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随着3G网络在国内的全面铺开,与网上世博会同时开始建设的掌上世博会也逐渐浮出水面。

掌上世博会加网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希望借助最新的科技手段,将虚拟世博会搭建成一个覆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世界。

“目前开放的只是世博园部分场馆的外观展示,由于各个实体展馆正在建设之中,我们现在还拿不到展馆内部展示的足够素材,所以网上世博会完全开放需要等到20lo年5月1日实体世博会正式开幕。也就是说,实体世博会和网上世博会的各个场馆将同时开门迎接参观者。”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网上世博会项目总监王立平对媒体记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全球范围的网民都能非常流畅地浏览,”

和网上世博会早早曝光引起关注不一样的是,由中国移动承建的掌上世博会直到一个月前才刚刚亮相。和网上世博会一样,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将世博会展示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向观众还原展现的世博会。预计将于2010年2月正式上线的掌上世博会将以全景展示为核心,集手机视频、手机游戏为一体的手机展示及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以照片来组成360°无缝连接的实景图片集,并借助TD,SCDMA网络的高带宽数据传输能力传输到客户端。

不管是掌上世博会还是网上世博会,对虚拟“参观”的终端都有一定的硬件需求,因此必将带来硬件产品的需求,以掌上世博会为例,虽然手机不能像电脑一样显示实时3D展示效果,但是360。无缝图片展示对手机硬件也有一定要求,同时因为浏览掌上世博会会产生一定的数据流量,所以对运营商的数据服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移动终端带你看世博

2009年MID是个很火的话题,不过毋庸讳言,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不支持移动通信技术,只能使用固定互联网或是Wi―Fi无线网的MID注定不可能成为浏览虚拟世博会的主力终端,手机才是这个舞台的主角。

在2010年世博会上,已经先行一步引人关注的是中兴通讯。作为中国3G终端主要提供商之一,中兴计划从全国高校中选取100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中兴3G志愿者”,使用中兴手机、中兴上网卡和中兴上网本立体式全方位地报道世博会,中兴目前正在全国高校举办招募活动,该活动的参与主体是大学生群体,大学校园―直是运营商、手机制造商的必争之地,通过这一活动在全国高校的路演,可以让中兴品牌深入大学生群体,同时,让100名大学生可以实际使用到中兴设备,也将吸引更多用户。

除了中兴用这种别出心裁的方式抢先进入这一市场之外,三星、诺基亚、夏普等手机品牌也纷纷开始排兵布阵,诺基亚以推出第一款TD―SCDMA手机的形式向中国移动示好,三星则更进一步推出了支持CMMB的TD―SCDMA手机i8180c,使用这一手机的用户不仅可以在世博园区使用TD―SCDMA提供的高速数据传输,还可以使用CMMB收看关于世博会的手机电视信息。

数据支持最关键

上海世博会的主场馆集中在上海黄浦江两岸5,2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相比北京2008奥运会时场馆散布多个城市来说区域覆盖要小得多,这就给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为世博会提供更多服务创造了条件。

篇5

关键词 中波发射机;稳定频率;直接数字频率合成;自动切换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231-02

1 概述

DX系列中波发射机是从美国引进的设备,在中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我国大功率中波发射机的主用机型。DX系列中波发射机集成度高,效率高,工作稳定,各大技术指标都非常优异,均优于甲级,但是其频偏指标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达不到丙级的要求,这样DX系列中波发射机的优异性能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对DX中波发射的频率源进行改造,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代替晶体振荡电路,使其频偏指标小于1Hz,达到甲级的要求,从而使DX中波发射机整体性能得到提高。

2 DX系列中波发射机原用射频源介绍

DX系列中波发射机射频源振荡器原理图如图1(a)所示。该振荡电路是石英晶体振荡器,属于典型的皮尔斯(Pierce)振荡线路,工作在四倍或八倍载波频率,输出经4分频或8分频后,成为发射机的载波频率。晶体Y1被安装在套管型的烘箱R1里,烘箱保持在70℃的温度。由于石英晶体稳定性和品质因数Q非常高,用它来控制振荡器的频率,可以使频率稳定度达到10-5-10-6数量级,若采用恒温控制,则会更高。

Cq是动态电容,容量非常小,受温度影响较大。通过上面公式分析可知,振荡电路频率主要取决于晶体串联谐振频率ωq和晶体Cq,而Cq也是和ωq相关联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说Cq是决定晶体振荡器频率稳定性的最重要参数。DX中波发射机振荡器的晶体没有恒温控制,虽然使用烘箱,但电路简单,恒温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室内环境温度变化,烘箱温度偏差较大,有时可达到十多摄氏度,这样导致了Cq和振荡频率的变化。经我们多次对发射机射频源频率24小时跟踪测量,发现凌晨气温低时,频率偏差为正值(最大+4Hz),下午气温高时,频率偏差为负值(最大-7Hz)。

按照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中短波广播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中的要求,中波发射机频偏指标甲级≤1Hz, 乙级≤3Hz,丙级≤5Hz,可以说,DX系列发射机频偏指标已经不入级了,非常有必要对DX中波发射机射频源进行改造。

3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对稳定中波发射机频波频率的改进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简称DDS),不仅不同于晶体振荡器,也和传统频率合成技术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频率合成技术分为间接合成法(锁相环PLL合成法)和直接模拟合成法。间接合成法是利用锁相环(PLL)技术对频率进行四则运算,产生所需要的频率,在国产中波发射机射频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早期的直接模拟合成法是利用倍频、分频、混频和滤波得到所需要的频率。DDS是一种先进波形产生技术,,从“相位”的角度来直接合成频率,具有非常高的频率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非常方便的输出不同的频率信号,而且可以控制波形的初始相位,通常将它视为第三代频率合成技术。

3.1 DDS的工作原理

图2 为DDS结构原理图。由于正弦波信号为一个非线性的函数,想要通过电路直接得到一个正弦波信号,第一步要把正弦波信U=sinωt的波形量化为数字信号,接着把ωt作为地址参数,把U作为需要读取的数据参数,按一定的顺序存到存储器中。DDS使用相位累加技术控制波形存储器的地址,根据参考信号fc的时钟脉冲,N位累加器将频率控制字K循环累加,把相加后的结果作为取样地址送入波形表,最后从存储器的波形表中找到相应的数据。量化的波形数字信号经过D/A变换得到模拟形式的正弦波输出,由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即可得到由频率控制字决定的正弦波。

3.2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AD9951

我们采用的DDS 器件为Analog Devices公司生产的AD9951。AD9951是高集成度的DDS集成电路,内含可编程DDS系统和快速比较器,能实现程序控制的频率合成。AD9951在准确的时钟频率触发下,输出高可靠性,且频率和相位由程序控制的正弦波。

AD9951的主要性能如下:内部时钟频率400 MHz;集成化14位D/A输出;32位频率转换字;良好的动态性能;4~20倍可编程参考时钟倍乘器;支持5 V数字输入;具有相位调整功能;可以在-40度到+105度工业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

3.3 中波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设计

图4是中波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原理图。硬件电路以AD9951为核心部件。AD9951需要一定的外部控制电路来完成其功能,由于 单片机性价比高,功能灵活,易于人机对话,数据处理能力强,而且编程方便,所以选用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器件。

单片机功能有:片选(CS)、传送频率控制和相位控制数据、数字信号处理、I/O信号控制等。AD9951存储器按照要求设置好后,产生预定频率的正弦波,振幅为200 毫伏。合成的正弦波中含有一定的谐波成分,需要经过滤波器滤波,最后得到干净的信号,该信号送到放大器,放大到需要的幅度。

DDS输出频率是发射机载波频率的四倍,所以要四分频处理,由于DX系列发射机射频源需要的是方波,故还要经过波形整形,方可得到所需方波。

频率合成器加电时, 单片机AT89C52启动AD9951,并立即对面板的显示电路进行初始化,正常后向AT89C52返回指令。单片机将内部存储器的数据送到面板指示,同时把指示的信息转为频率控制数据和相位控制数据,送到AD9951中,输出一定频率的信号。最后执行按键程序,若有键盘被有效按下,则单片机执行相应的程序。

本系统中,关机断电时的数据在下次开机时要重新调用,所以要能够方便重新调用保存下来的频率信号;另外,中波直接数字频率合采用外接晶振,外接晶振的稳定性决定了频率合成器输出频率的精度和稳定度,而实际使用的晶振是有一定误差的,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频率校正并保。

因此,系统有关参数的断电保存非常重要。

该系统软件采用混合语言在KEILC软件下编写。计算频率控制字的函数由汇编语言编写,其他的用C语言编写。

程序采用模块化编程,具体有:执行各种初始化工作和循环判键工作的主程序,执行用户输入所需各种频率的键盘中断管理程序,执行掉电数据保存的通信程序,以及显示程序,计算频率控制字程序等。每个模块由独立的一个程序来完成。

4 主用、备用射频源自动切换电路设计

我们将DDS合成器设置为发射机主用射频源,晶振射频源设置为备用射频源,并且增加了主用、备用自动切换电路,当主用的DDS频率合成器因故障没有输出时,电路自动切换到备用上,大大增加了发射机射频源的可靠性,减少了停播时间。

图5为射频源自动切换电路图。CD4066是数控开关芯片,有输入脚、输出脚和控制脚。

当控制脚为高电平时,开关导通;当控制脚为低电平时,开关截止。CD4066开关可传输模拟信号的上限频率为40MHz,远大于中波频段的上限。

当数字频率合成器输出正常时,CR3、C15、R9将U5-5脚钳位在低电平,U5-4脚输出保持高电平,U5-15脚输出保持低电平,这样U1的1、2脚导通,4、3脚截止,选择数字频率合成器的输出信号。一旦数字频率合成器出现故障,U1的1、2脚截止,4、3脚导通,选择晶体振荡器的输出信号。

5结论

通过改造,将发射机主用载波射频源改为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提高载波频率稳定性,将发射机原用晶振射频源作为备用射频源,主用和备用射频源自动切换,提高了发射机射频源的可靠性。

改造后,经测试,发射机工作稳定,频偏优于甲级,各项指标正常。在人为断开主用射频源信号的情况下,主备切换迅速,为确保DX系列发射机的“三满”播出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吉祥主编.高频电子线路.1766,2003.

篇6

【关键词】事实说;报道说;信息说;传播本位观

新闻定义总类繁杂,分类的方式也是标准不一。目前来看,大多采用逻辑范式的分类标准,即属加种差,按这个标准我们选取中国新闻史中相对权威,有代表性的若干定义作为研究文本,如下:

1. “事实说”

新闻者,乃多数阅读者所注意之最近事实也。①

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②

2. “报道说”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③

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传布。④

3.“信息说”

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讯息。⑤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变动的信息。⑥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的信息。⑦

新闻是提一种传达事物变动最新状态的信息。⑧

上述“定义”是我国知名的新闻学者、新闻工作者多年学术与经验的总结,是他们对新

闻这一社会产物最精炼的抽象与理解,因此,影响力与代表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必须肯定这些定义在其所处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具体意识形态下的合理性,这也我们做这样一个研究的前提。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三种“说”提出年代的时代性非常鲜明,这与我国媒介变迁的进程似乎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因此,笔者试图从媒介变迁、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的角度探析这种新闻定义演进的过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媒介的变迁过程是复杂的,所谓的变迁并非前一种媒介退出历史舞台,更多的是一种渐进的叠加的过程,或者说是作为主流媒介的主导地位的逐步让渡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关于新闻定义的三种学说与媒介时代大体上有这样的对应关系:事实说――报业时代 报道说――广电时代 信息说――网络时代。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内容分析来研究、阐述承载新闻的媒介的变迁如何影响新闻定义的演进。

从选取的文本来看,“事实说”强调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从定义本身来看:“多数阅读者所注意”、 “ 广大群众欲知”,定义本身强调的是受众一方的需求,可以说,“事实说”是典型的受众本位的传播观。我们发现,在这种传播观下,传方是弱势的,传播过程是通过“满足需求”实现的。这就导致的传播模式上是“多对一”的。那么这种“多对一”传播模式与其所承载的媒介有何必然联系呢?我们发现“事实说”的提出是20世纪初期,这一时期我国的民营报业已经相对发达,1917以后,报纸作为一门产业已经相对成熟,办报更多的成为一种谋求利益的商业行为,而这种利益的实现最直观的反映在报纸的销量上,加之我国当时的广告业基本是空白,受众一定程度上说就是报纸最直接的消费者。这种看似“传受”的传播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买卖”关系,作为的“商家”的传方的弱势地位便显而易见了。那么这一时期新闻的定义中所反应出的“受众需求本位”也就不难理解了。

到了20世纪40年代,我国的广播事业蓬勃发展。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标志着中国广播事业的开始。从此,广播成为继报纸之后传播新闻的又一重要载体。“报道说”就是在这样的媒介背景下提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是1943年在运动中提出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新闻定义。不难发现,“报道说”不同于“事实说”最跟本的区别在于“报到说”侧重强调的是传播的主体――传方。与报纸时代的新闻定义不同,“报道说”不再强调受众的需求,而仅仅是“报道”、“传布”,而这种强势的“报道”、“传布”体现的则是传本位的传播观。在传本位的主导下,新闻的传播模式同报业时代的“事实说”的新闻传播模式相比也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这种传播模式是“一对多”的。而这种一对多的新闻传播模式与广播、电视作为媒介的传播模式也是不谋而合。此外,我们再对文本1.2进行比对发现,“事实说”强调受方需求,而“报道说”则更注重于时效性:“新近发生的”、“新近变动”。那么这种变化与媒介的变迁是否也有联系呢?我们对报纸媒介与广播、电视媒介进行比对发现,就时效性来讲后者是优于前者的,报纸作为新闻传播载体与广播、电视相比,时效性显得相对局限。报纸的发行通常是每日一刊或每周一两刊,而且周期性相对稳定。这种特定的新闻生产与模式直接决定了片面强调“时效性”确无太大意义。相比之下,广播、电视则有明显的不同,这两种媒介的出现使得“无周期、不间断”的传播成为可能,必要时可以与新闻事件同步,做到现场直播。在这种可能下,“报道说”所强调的“实效性”才变得顺理成章。

提到“信息说”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到信息论的引进。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量度、传递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1948年美国科学家克劳德・申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提出的。60年代是信息论的一个消化、理解的时期。到了7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日渐的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理念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推动其它学科的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中国新闻学定义引进这一概念在80年代,90年代之后日臻成熟,这一时期也正直计算机、网络普及的初期。网络作为又一新兴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以往媒介所固有的传播模式,真正实现了互动传播。与前两个时期的定义相比“信息说”最大的特点是我看不到传受本位关的对立,而导致这种中立传受观最本质的原因是网络时代这种互动传播模式的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信息说”成为学界广泛认可的学说。我们似乎给新闻的定义找到一个迄今为止比较合适的“属”,而这不仅仅归功于信息论的引入,新媒介的产生和普及无疑是推动这一过程的最直接的因素,至少我们从传播模式上看到了这种契合。

综上,笔者认为,正是媒介的变迁导致了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进而推动了新闻定义的演进。

【参考文献】

[1]徐宝璜:《新闻学》,1919年版,第7页。

[2]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1961年版《新闻战线》,1979年第一期。

[3]:《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1943年9月1日版,第188页。

[4]王中:《新闻论》,1981年5月版,复旦大学《新闻大学》第一期。

篇7

温Sir是博时股票投资部成长组总监温宇峰。对于这个称呼的来历,温Sir笑着回忆说:“很早以前,博时研究部一位年轻助理喜欢看港剧,觉得里边的阿Sir叫着有趣,便用在了我身上……那个年轻人现在好像已在一家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了。”

温Sir在办公室喜欢身着白色衬衫和深蓝色领带,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他希望投研团队能有一种轻松、平等的交流氛围。

80%时间在研究调研

温Sir正式踏入基金业在2000年,他曾先后在证监会、中银国际、博时基金、上投摩根基金、Fidelity等多家大型海内外机构任职。

2006年在博时工作时,他主要跟踪金融行业。随着研究经历的丰富,他几乎看过除TMT等少数行业之外的全部行业,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2010年,当温Sir再次回到有着深厚感情的博时,超过10年的研究经历使他轻松胜任了研究部总经理的工作,同时兼任起博时裕隆封闭的基金经理。

今年二季度末,他正式担任博时股票投资部的成长组投资总监,不久又掌管了博时价值增长及贰号两只基金。加上原有的基金裕隆,他管理的资金总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在A股市场上管理如此大规模股票组合的基金经理为数不多,而投资总监更是屈指可数。

虽然工作重心转变,但温Sir对研究仍然乐此不疲。一般在交易日开盘前后,他会守在电脑前下单、盯盘,出乎意料的是,这类工作的时间比例不到他全部工作的10%。

温Sir保持了多年来做研究的习惯,他会用大量时间阅读研报、行业新闻、电话调研等等,这些占他全部工作时间的80%以上。实际上,六年前在博时的温Sir,也承担着研究部团队领导的职责,但由于不直接管理基金,他的研究时间占到90%以上。

下午收盘后,温Sir经常召集行业研究员培训,还有日常周例会、专题会。会上除了介绍国际投行先进的方法论、研究工具,还会针对各种政策、热点的影响和研究员们进行互动、讨论。

温Sir自称是“熬夜型选手”,很多工作都是从晚上八点钟后开始处理的。比如翻阅各行业研究员最新报告、浏览研究员的工作考核系统、回复非紧急事务的邮件……这样的工作往往持续到深夜。

十多年钟情个股研究

当然,温Sir也绝非“会议迷”,他非常注重会议的节奏和效率。在时间冲突时,他宁可选择培训会,而放弃中层同僚们的会议,这足见他对培养年轻人的重视程度。

据博时研究员普遍反映,温Sir的培训对他们的成长意义重大。如今成长组的几位主力基金经理,如管理博时创业成长的孙占军、管理博时第三产业的刘彦春,都是温Sir2006年带出的优秀研究员。

多年来花大把精力投入研究,动力是什么?温Sir对《投资者报》记者说:“是兴趣,我至今还是觉得研究个股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温Sir用了一个非常精妙的比喻。“一个个股票就像文字、词组,基金经理的组合就像是用字词表达正确的语言、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做对的时候就像写出优美的段落,当然就很开心……但7月以来市场阴跌,这让我心里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印象中,频繁出差调研的机构投资者会被冠以勤奋口碑,但温Sir并不太主张这种做法。他认为,有过初次的实地观察、拜访后,如果再多次去无论从成本还是效率上看,都不是最佳选择,一年中有两次实地拜访就足够了。

温Sir喜欢电话会议的交流方式,在前年、去年比较紧张的时候,他一天有4到5个电话会议,每个会议的时间都在一小时左右。

这其中多数是和上市公司证代、董秘的“一对一”交流,话题从季报数据、行业动向到高管思路范围甚广,他的大基金投研主管身份以及温和礼貌的沟通方式,也获得了这些调研对象的尊重。

他举例说,2010年开始和一家文化传媒类公司建立联系,保持着每半年一次的深度交流,逐步感受到这家公司在影视开发领域的一些独到本领,也陆续见到了创始人等高管,后来其市场表现也验证了他的投资判断。

“周末与温Sir相会”

在博时2011年末的联欢会上,研究部表演了大合唱《和未来有约》,其中有一句改编的歌词是“我们和马总有约(现任研究部总经理),约在下班的时间,修改跨越时间将逻辑连接;我们和温Sir有约,约在周末的时间,女朋友都不见老婆晾一边……”

研究员在周末到办公室加班时,经常碰到温Sir,而一旦碰到,多半会把平时没开完的会继续下去,讨论议题从研报中模糊不清的问题到热点事件对公司的影响,十分细致。温Sir加班的习惯,六年前在博时的时候就已养成。如今年过不惑,鬓角已斑白的温Sir加起班来却更投入了。据他本人回忆,整个2011年,大约90%以上的周末,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通常,研究员的时间比较有弹性:有准时离开的,有带着笔记本回家做功课的,也有在公司食堂简单充饥后,返回办公室挑灯夜战的。温Sir通常会稍晚一些离开,他相信适度运动对人的体力恢复、精力集中都有帮助。所以晚上六、七点钟一般是他慢跑和游泳的时间。“在运动中,有时头脑会冒出工作中未思考完的问题,这时需要适当控制,尽量让大脑放空。”

除了有氧运动,温Sir也会偶尔去健身房进行器械锻炼。在香港工作时,他有这样一个心得:当健身教练半强迫般让你每一分钟都在运动时,心肺的加速、肌肉的紧绷,都会让你有一种痛苦感,这时大脑再无暇顾及其他问题,唯有期盼阶段性的运动结束。当真正停下时,长吁一声,那种放松感足以驱散一切烦恼和压力……

篇8

关键词:从众行为信息投资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于曾被传统的?金融学认为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从众行为(HerdBehavior)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特别最近十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金融市场本质不断深入的认识,加上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得金融市场中市场参与者的互联互动特征(从众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众行为的研究成为一个极富挑战性的现实意义的方向。金融市场的从众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产生消极的影响。无论对于个体还是对整个市场而言,非理性从众行为的存在都是不利的。为了控制这种非理性的行为,有必要研究从众行为形成的原因。只有对于从众行为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才可能对症下药,找到相应的控制方法。

从众是指市场参与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与大多数参与者的行为趋于一致的现象。从众行为发生时,大部分股民不顾及自己的私人信息,而盲目追随他人,这会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如果被模仿的行为指向市场效率优化的方向,从众行为会强化这一指向,从而出现有效率的格局,但由于股民的不理性将破坏这种有效率的局面:不知道如何把握度,导致股票价格的变化超过预期合理水平,即过度反应。比方说,某只个股的价格有上涨的预期,市场上存在对这只股票的“买”行为的从众,当价格已经上涨到合理水平时,由于从众的盲目性,仍会有很多的买方,最终出现价格超出合理水平的现象,产生正泡沫。然而,如果被模仿者的行为是指向市场效率下降的方向,从众行为只会加重效率的下降。

目前已有一些对于中国金融市场中从众行为的实证检验。宋军、吴冲锋[1]对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期间中国的基金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基金存在从众现象。施东晖[2]对1999年第一季度至2000年第三季度中国基金进行分组研究,发现中国基金从整体上存在明显的从众现象,投资理念趋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股价的波动。

一、从众行为的演变发展过程

1.从众行为的发生。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从众行为发生的过程进行描述。若第一个投资者的私人信息是看涨,他会买入如果第二人的私人信息也为看涨,他也会买入。第三人的私人信息是看跌,如果他怀疑私人信息的可靠性,而跟从于前两人的投资决策,他的私人信息已经对他的决策没有参考价值,这时“买”行为的从众已经开始。

2.从众行为的发展。从众行为发生后,后继投资者模仿他的先行动者的行动而不顾及他的私人信息是支持相反的行动。因此,后继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均不再起作用,他们的行为选择也没有任何信息含量,即后继投资者没有增加任何公共信息量。这就产生了公共信息缺损。导致公共信息的贫乏和市场无效率。从众行为对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具有屏蔽作用。

3.从众泡沫崩溃。由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不再真实地反映在公众信息集中,因此,该公众信息集提供给投资者的信息并不是具有充分、准确的信息,广大股民的行为完全取决于一小部分信息[3]。当有新的、逆向的信息到达后,某些投资者会意识到自己的从众行为,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投资行为与自己对信息的评价根本就毫无关联,因此有可能采取相反的交易行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纠正,市场上开始产生了逆向预期,预期的逆向改变逐渐在市场中蔓延,逐渐又引发了反方的从众行为。可见,从众行为面对小的冲击就会崩溃,它犹如催化剂,加速了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使市场波动幅度加大。

二、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信息的不对称。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4~5]的基本原因是证券交易有关的真实信息获取的高额成本以及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由于中小投资者即使花费较大成本,但实现不了信息在使用上的规模经济性,结果多花钱而得不到相应的收益。根据收集利用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中小投资者没有花钱去获取其欲交易的股票的真实信息的积极性。采取跟随大户的从众行为是他们的最优选择。信息的不对称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引发市场交易停顿。

2.虚假信息。一方面,由于获取真实信息的高成本与制造虚假信息的低成本。这就增加了弄虚作假的可能性,而缺乏监督,难以查实等因素又助长了这种行为的发生。上市公司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市场信息的不规范加大了投资者的选择风险,急剧提高了搜寻信息的成本,降低投资者的搜寻动机。通过自己搜寻信息进行投资决策的人越来越少。少数拥有真实信息的投资者便可以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很便利地制造虚假信息,制造有利于他们的从众现象,操纵市场。另一方面,人们处理、识别信息的能力很低也助长了虚假信息的泛滥。就股市来说,股民素质普遍较低导致他们的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轻信电视、报纸以及道听途说的消息。这样难免出现上市公司与券商、庄家串通一气,利用证券分析师一些误导股民股评,进行坐庄,最终套住大部分股民。

三、防范措施

1.加快信息收集、处理、分析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中国信息行业的基础实施、技术水平等硬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软件的信息服务业却发展滞后,信息资源少,信息服务商业化程度不高。为此可组织由专门的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等,对经审计过的报表等有关信息进行处理,提供一系列的信息服务。此外,应规范股评人员的道德行为,提高股评人员的业务水平,减少信息在传播中的失真度。

2.加快信息立法,为股市的正常运行提供法律支持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敦促信息披露以规范市场。首先,尽快出台一些关于信息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信息环境的法制化是削弱股市中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的根本途径,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信息立法。其次,执法必严。解决信息披露问题关键要严格把好信息源关。财务报表是二级市场上的主要信息披露形式之一。财务报表的失真严重地影响了股市信息的有效性,为此,要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体系,统一会计规章,加强会计系统的独立性,规范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行为。对于违规严重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中介机构,应从严从重处罚。以真正发挥法律的巨大威慑作用。

3.建立信息生产化模式,形成高效低本的信息公开体系,防止由于信息发送的高成本导致“搭便车”行为。现实中,常常缺乏能对市场做出明智判断的主体,一般的个人投资者通常不愿承担信息成本而想免费搭车。针对这一缺陷,一些监管机关提出,应由监管机关或评级机构来进行从小范围向外逐层渗透一种综合化的信息,如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综合排名等等。这一方面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因为这些特定的机构具备了信息分析能力,在对信息进行了解、筛选之后再向社会披露,能降低社会总的信息成本,还保守了商业秘密。同时,若由评级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外部审计师等信息中介机构充当信息初次传导的媒介,因金融机构在付出评级费用后只能付给更低的回报,每个存款人或投资者都公平地承担了相应的信息成本,这就防止了一些交易者的免费搭车行为。

4.科学处理政府与股市的关系。改进政府对股市的监管方式。政府没有能力每时每刻注意市场上出现的信息。而千万股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密切注视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较易被发现。政府通过健全证券违法的民事诉讼机制以维护股民的利益将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

5.改善股市中投资者结构,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股民的素质可以减缓从众效应对经济产生的冲击。目前,中国仍是以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应充分发展机构投资者,从整体上提高发现信息,吸收信息的能力,减缓信息不充分不对称现象。

6.发挥预测性信息的作用。信息与事实具有异步性并不意味人们不能产生和利用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来源于大量滞后信息的积累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准确性受到所积累的信息的质和量、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利用的能力、预测的方法、即将发生的事物所处的环境条件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预测性信息有助于实现监管由“事后化解”转变为“事前防范”。监管核心在于充分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专业性知识和信息,正确地认识和判断当前形势,设定预警指标,尽早发出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监管负担。

参考文献:

[1]宋军,吴冲锋.证券市场中羊群行为的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2,(11):23-27.

[2]施东晖.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及其市场影响[J].世界经济,2001,(10):26-31.

[3]彭惠.信息不对称下的羊群行为与泡沫——金融市场的微观结构理论[J].金融研究,2000,(11):5-19.

篇9

微博具有动态前进的传播方式

从互联网传播角度来看,“丢本MM”是一个典型的微博传播案例。在10天的时间内,仅在搜狐微博一处寻人启事的浏览量便超过了5万人次,转载量超过2万次,最终通过搜索引擎得到的“丢本MM”相关信息超过250万条。我们从这样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数量对微博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究其原因,首先与搜狐在新媒体领域包括微博、SNS(白社会)等社会化媒体网络方面的强大运营能力是分不开的;其次则要归功于微博传播独特的传播魅力。互联网专家栾轶玫认为在微博上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向外散发新的传播能量。微博传播是碎裂化关系的一种新的传播,它是一种动态的传播链。这意味着当一个话题从原点“被启动”时,传播就开始了“自我发酵”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由于无集体意识的存在,一旦话题被发起也就只会向前发展。在这里理性的声音将不被听到,回拉的力量基本不起作用,任何人说“NO”也不管用,即使到了事件最后的自然终止却依然有绕梁三日的效果。

微博为使用者提供低成本的表达方式

从使用者角度来看,寻找“丢本MM”事件也反映出微博对使用者的价值。利用寻人启事寻找一个信息不足的人实属大海捞针的一种行为,但这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今天被完成了。这要归功于微博为使用者创造的低传播参与成本。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如果要表达一种情绪、贡献一份爱心其参与成本是较高的,参与成本不仅指金钱,更主要的是指时间和行动成本。但这种参与成本在互联网和微博中却低许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人们只需花费一个转发,一个评论的成本,就能表达一种情绪、贡献一份爱心。这一点尤其在微博中最能体现,套用当下流行的说法:在微博上,参与成本就是一句话的事。

微博为使用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此外通过众网友的积极性和他们“全民”搜寻的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微博为使用者之间带来了情感上的交流,帮助他们发展人际关系并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因为首先在没有情感交流的情况下,网友会视这条寻人启事为一条来自陌生人的简单信息,而不会看做是一条求助信息,更不会去主动帮助信息者;其次在没有建立人际关系的情况下网友与网友之间并不了解,对于这条寻人启事只有“丢本MM”知道寻找的是自己,而其他网友却不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在网友之间没有建立信任的前提下,很少有人会认为这样一条寻人启事是真实的,当事人更不会轻易把这样私人的事拜托给陌生人。

笔者认为:网友与网友之间通过微博在行为和情感上形成了如面对面一般的实质流和沟通。网友们的身份不再是虚拟的、不固定的、抽象残缺的,而转换为可以用社会学中“人”的定义来描述的。网友们的行为也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对其他网友、整个互联网甚至网络以外的个人和社会产生影响的。

微博营销应关注互动与主动

当我们仔细回顾并深入挖掘“丢本MM”事件时,我们发现这次事件其实也反映出微博在营销方面的一些特性。如我们前面所讲,微博帮助使用者之间建立了人际和信任关系。这样的特性如果应用在营销上则可以为企业与客户提供直接的对话和深入的互动,使企业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的同时向客户准确地传递承诺,从而在彼此之间建立信赖关系,进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篇10

【关键词】生态城市 城市化 生态城市主义

引言:“生态”与“城市化”看似对立的观念,激发出新的设计理念与专业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其特色:更强调生态科技的应用,并直接面对已建成的城市环境。在立场上也不同于消极的环境与自然的保护,而是以“设计”来积极主动地创造生态的社会。面对全球性的城市蔓延、气候变迁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因为快速城市化,建筑与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有着更深的矛盾“生态城市主义”或许较其他观点更贴近现实,为国内建筑与城市发展方向指明了一条道路。

一.城市“癌症”

“生态城市”概念涉及很多不同的名词,英文里有ECO-city,eco-town,也有人把ECO-village也作为生态城市的概念来理解,而中文里我们常用生态城市、生态镇、生态村等。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有的现象,这些原分布在城市周边的农村被纳入城市的版图,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成为了“都市里的村庄”。这些个城中村没有完善的城市设施和环境,但被纳入城市的范畴;没有城市社会的组织构架,但却失去了农村社会的生产模式。由此,城中村具有了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征但又游离于管理体制之外,成为了都市的“癌症”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每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可能都差不多,只是到了近二,三十年,中国的城市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和方式进行着城市化进程,30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欧国家需要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格局,是何等的“高效率”!同时,不可避免的也造成了诸多问题,诸如,畸形昂贵的低价、恶劣的居住环境、混乱的城市结构、阻塞的城市交通、严重不足的公共卫生设施、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和不断退化的城市景观等,都使得我国在发展初期的城市化进程患上了可怕的“癌症”。

当前,全球掀起了一场有关生态城市的社会运动,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在近几年频繁与先进国家合作,促成了不少有关城市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课题和规划项目。如与英国合作规划的上海东滩生态城,与新加坡合作的天津生态城,与瑞典合作的唐山曹妃甸滨海新城,与芬兰合作的北京门头沟等。但是,外国的建筑经验是否都值得我们借鉴呢?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哈玛碧滨水新城可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受推崇的一个生态城市项目。在世界各地的报刊上曝光率也很高,业已成为斯德哥尔摩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不过2007年6月哈玛碧滨水新城也出了问题,由于部分建筑放入构造设计有误,该项目可能要为高达数百万英镑的建筑维修费用埋单。其原因就是开发商急于建设,导致部分建筑建造过快而造成了后来的问题。由此可见,无论是“城中村”还是哈玛碧滨水新城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我国如何结合自身走城市生态之路,都有一定的借鉴。

二.城市“血栓”

城市越来越大,交通也越来越拥堵,于是就从两车道到三车道,从三车道到四车道……路越秀越宽,车越来越多,然而堵车的情况并不见好转。北京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年投入一万亿,城市天天都在向外扩张,北京刚刚修到六环,可五环就已经开始堵车了,更不用提市内交通了。从开始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开始,北京就一直在强调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什么单双号、限尾号出行,可这些年为什么就不见成效?

当今,世界闻名的“生态城市”巴西库里蒂巴是大城市从整体上应对可持续发展问题时全面实施综合优化策略的代表性案例。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为避免小汽车使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占用、城市蔓延等问题,库里蒂巴充分利用地面,在原先预留建地铁或轻轨的地方建立BRT(快速公交系统)。如今,库里蒂巴的BRT不仅有享誉世界,有“路面地铁”之称,还被联合国评为“当今世界最好和最实际的城市交通系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库里蒂巴的快速公交车有个“半小时”承诺,即不管在这个城市的什么地方,保证半小时内就能到达最远的目的地。该市车站多,在市内任何一个地方,步行5分钟就可以找到最近的车站。另外,这些快速公交车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在高峰时段,交通信号灯还会优先让快速公交车通过。所以,快速公交车时速能达到80至90公里。快速公交车每辆都有三节车厢,一辆车能载客280人。另外,公交车通常都使用生物燃料或混合动力,比汽油更经济更环保。花1.8雷亚尔(约合人民币6.5元)买一张票,就可以在当天多次换乘其他线路的公交车。原有生态城市的转化的途径之一就是减少道路宽度,而并非如通常想的是通过增加道路面积的供应来改善道路系统,由此可见,为人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让城市具有可达性、舒适性和节约成本,才是城市化的目的和意义,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城市的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三.城市“吞噬”

生态学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所有事物彼此联系共存于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城市化无疑改变了这一切,城市化与其说是文明的成果,不如说是文明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城市特色和城市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全国一百多个城市要建国际化大都市,二百个要建CBD。山头被铲平,池沼湖塘被填掉,建成了威风凛凛的广场;原生态的植被被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是进口草皮和山里移来的大树,满足了各种绿化指标的同时又培养了若干百万富豪。蜿蜒流淌的江河被整治了、渠化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变成了建设用地,硬质铺地阻断了天地之间的阴阳交泰导致气候异常,地球屡屡以天灾来报复人类。矿产被疯狂得挖掘,大片大片的深陷区开始出现,大量植物、动物物种不断消失……按国务院公布的数据,至2009年,我国资源枯竭城市已达44个,有400多座资源城市遭受重创。以高度的可达性和多样性为目标进行城市结构重组,以便使自然生物栖息地的恢复和地方性生物物种的复苏成为可能,并且也有助于创造文化的多样性。

生长于巴西里约热内卢一种叫做狮面狨的小猴子,是世界上最小的一种猴子,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开垦,以及大量的捕捉,一度濒临灭绝。巴西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拯救狮面狨,才使得这一物种能够存活,可是拯救动物物种却花掉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每年放归一只需2.23美元,其恢复被破坏的自然平衡比保护环境要昂贵的多。我们需要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未来生态城市的形态是三维的而非平面的,城市不应该像圆米饼那样是平面的,而应是三维的。正如大导演卡梅隆制作的“阿凡达”一样,把传统的二位电影带入到三维的视觉冲击中一样,同样城市也需要多维的角度。

许多人认为城市是文化与文明的物质容器。有些人说,如果没有城市,文化和文明就不可能产生。简雅各布在《城市和国家财富》一书中说到那些与其直接腹地成功地实现一体化的城市,是社会繁荣的真正的动力,也是文化多元化社会的基本经济单元。

一个健康的未来要求城市的增长方式有所改变,要求城市以一种完全不同以往的方式增长。这包括有些城市将收缩,变得更为紧凑,而不是蔓延式的;有些城市将以较小的组团单元进行布局,同时当地人口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有些城市将对地区人口增长承担起责任,并且大力宣传低生育的迫切性,从而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冲击。针对今天各个城市而言,那些能够使今天的城市转变为生态城市的各种特殊的增长和变化能否实现,完全是由各个城市的生物区域的状况和市民们的创造力所决定的。

小结

生态城市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一种“脐带”关系,我们在建立生态城市的时候,同时要兼顾城市化带来的一些关于自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问题,要“统筹兼顾,有的放矢”的实施每一步,以便城市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们积极应用生态城市和城市化理念进行大胆试验的同时,我们要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对生态城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国的“城中村”告诉我们应该时刻注意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方面的研究和分析,而哈玛碧滨水新城的经验说明,技术上的不够成熟和加速建设会增加技术风险,从而造成商业上的风险,保持物种多样性,改善交通道路体系同样对建立生态城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城市生态规划对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深入研究城市生态规划理论探索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和实施问题,协调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化的关系,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工作者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作用,是当前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我国的城市生态规划必须关注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并与之适应;要致力于研究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使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以提高城市生态规划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在利用先进技术的同时,建立以“生态”为核心的城市生态规划体系。

参考文献:

[1]理查德•瑞杰斯特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

[2]加拿大 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