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4-03 20:34: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秋思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_____。天净沙是______,秋思是散曲的______。
2.《天净沙·秋思》作者______,是______代著名______作家、______家。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杂剧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__________”。
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______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______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_______”。 体现“思”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
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
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
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
1.小令 曲牌名 题目
2.马致远 元 戏曲 散曲 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秋思之祖
3.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 人家 断肠人在天涯
4.a
篇2
【关键词】 创新 引导 兴趣 积累
【中图分类号】 G40-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65-01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时代。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主阵地。把创新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思维特点全力以赴地去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就是说教师的“导”至关重要。
1 诱导参与,激发兴趣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以为“授人以渔”之前应“授人以欲”。要培养创新,首先要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创新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激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锐意创新。例如:创造性复述,质疑发问和互相答疑,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即席演讲,口头作文,表演等,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培养发展。另外,教师可以利用语文教材声情并茂特点,借助图片、实物、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帮学生积累丰富表象,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参与动机,加大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尝试创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我在讲授《天净沙 秋思》一文时,让学生根据诗中描写到的景物发挥自己想象力,动手画一幅画。画完再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给其他同学讲解画中每个景物特点,为什么这样画。其他同学谈谈欣赏完这幅画感觉,画中人的感受。整个活动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轻松地把握了诗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
在语文的课外活动中,组织文学社办班级日报,开展小记者活动,举办校园文学广播等利于诱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形式。让创新教学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中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发展。
2 指导积累,夯实基础
思维总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新事物,获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有关的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前提,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核心内容或主要内容,帮学生建立稳定清晰的知识结构。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造思维越活跃,创造能力越强。因此,在创新教学中指导学生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其知识面。如:教师引导学生把阅读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文学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等特点,适当运用实物、图片及各种直观教具,并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组织欣赏一首动听的乐曲,观赏一场精彩的电影,参加一次快乐的郊游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全面观察,深刻分析,积累思维素材,为创新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
3 开导思维,实现创新
创造性思维包括独立性思维,迁移思维和多向性思维。创新教学就要努力使这些思维品质达到“独到”和“最佳”程度。具体做法如下:
3.1 导疑 导思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教师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并且要留给学生“空白地带”,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学生常有问题,才能常会思考,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培养学生质疑、解疑能力,首先要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题。
如教学《绿》一文时,上课之初,我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大大的“绿”字,让学生定睛细看,你联想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然后各抒己见,有同学提出自己问题:题目绿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绿是什么样的?然后我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答案同时看看能提出什么新的有价值的问题,边读边作批注。活动中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活跃了思维,促进思维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 导深 导宽
根据创新思维所具有发散性、集中性等特点,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设计多问问题,用抓住重难点,有启发性,有层次性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索课文内容,拓展知识领域,提高分析思维的能力。如在上《天净沙 秋思》时,让学生把本诗和《西江月》放在一起欣赏,然后从《天净沙 秋思》中抽出一句和《西江月》重新组合,形成一幅悠闲惬意的画面。经过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最终把握同一句话在两诗中体现不同情感,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景有情而生,情因景而异,在平时作文中,可以借助景物描写来体现自己心理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开发,利用教材引导拓展,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3.3 导异 导新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打破“统一化”地 教学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的原始思维,分析、解决问题思路,同时对教材多角度审视,多角度思考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每一步骤都应像一个信息网,层层递进,根据一定教学内容或语言教材,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讨论、争辩,既调动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语言内容积极性,又训练学生以同一信息中求不同答案求异思维能力。如在上《囚绿记》一文时,最后设计一个问题;“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如何理解作者的举动?”学生开始思考讨论。一时间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被积极地调动起来,各种各样观点各异而又富有独创性的答案纷纷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创新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的引导启发至关重要。诱导兴趣是前提,指导积累是基础,开导思维是核心。总之,培养创新,“导”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2] 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拓展的抉择》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7月.
篇3
一、以文体为主线,进行单元间的整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以文体为主线,将第二单元的《敬业与乐业》、第四单元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组合在一起,合成“议论文”阅读教学模块进行教学;将第三单元的《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和第五单元的《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组合在一起,合成“小说”阅读教学模块进行教学。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巩固议论文、小说这两种文体的文体知识,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体特点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上的展示、交流,还有助于学生解决这两类文体的课外阅读,“举一反三”。
二、一“字”串珠,其妙无穷
打破传统的“逐篇突破”的教材分析方法,从宏观上审视多篇课文,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透视内蕴,提取精粹,来简化教学头绪,扩大教学容量,丰富学生的思维层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望岳》和《春望》的标题中都有一“望”字。教师可以紧扣“望”字着力整合,以“望”推进课堂:谁在“望”?他“望”到了什么?他“望”的心情如何?你从“望”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可以以“愁”为主线进行整合教学:读《望江南》和《武陵春》,比较两位古代女子的愁,讨论她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更愁;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比较这三位诗人的愁,讨论他们各自在为何而愁,哪个更愁;比较两位女子的愁和三位男儿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三、课内文本与课外文本间的整合
篇4
【例1】(2012山东临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9题。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例2】(2012山东日照)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7~8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3】(2012湖南娄底)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5~16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从上述三例可见,古诗鉴赏的考查不管怎样设题,所考内容无非是围绕三个问题:(1)“写什么”――解读意象、意境、内容;(如例1、例2第一题)(2)“怎样写”――简析语言、表达技巧;(例3第二题)(3)“为何写”――揣摩主题、情感、观点态度(例2第一题、例3第一题)。对一首古诗做初步鉴赏,说到底就是思考解答这三个问题,这是解读、鉴赏古诗的思路规律。那么,怎样解答这三类题型呢?
第一种类型:写什么
这种类型的问题我们仅以解读意象、意境为例。往往会有这样的提问:“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第一种问法是最浅显的,学生只要读完诗歌就能找到诗中的物象。第二、三问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深化的结果。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所展示的画面。
【参考答案】长安街上,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青青草色,走近了,却极淡极少、似有似无。
第二种类型:怎样写
以简析语言为例。炼字的提问方式有三种:(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直接鉴赏关键词)(2)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3)这首词与另一首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比较鉴赏)
这种题型答题的步骤是:(1)解释该词;(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解题过程:“搔”是“用指甲轻刮”的意思(步骤一),想象一下这是一个因烦恼而做出的动作(步骤二)。一般遇到难事时才这样。这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愁难以排解(步骤三)。经过这样思考后用语言表述如下:“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第三种类型:为何写
这种类型的问题提问方式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这是考查对古诗思想内容的评价。
答题步骤:(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了什么情感。
【示例】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步骤一)。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步骤二),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步骤三)。
篇5
一、以问题引领为基石,感悟诗人情怀
在“三步”教学基本模式中,问题引领是最难把握的一个难点。下面我通过一首典型的乐府诗《短歌行》来介绍我的引领做法。这首诗节奏铿锵,整饬有力,满怀忧愤,作者曹操更是家喻户晓,所以我们导学案的问题引领要有延展性,通过它去寻觅这位乱世枭雄的神秘内心。例:赤壁之战前曹操取得过哪些胜利?身边的谋士哪位最有才华?曹操谋士众多,为何还如此渴慕贤才?曹操杀人如麻,目空一切,为何在诗行中却浸透着无限忧怨?从三国历史来看,曹操渴慕的贤才你认为是那些人呢?你对曹操一生作何评价?曹操为什么会对乐府古诗如此钟爱?以上七个问题作为问题引领,不仅能帮助学生挖掘此诗的背景,还能对曹操有一个不一样的内心认知。
二、以自我展示为平台,探究诗行蕴味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高尔基也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没有想象就没有情景再现,诗句也就不会打动人心。自我展示是“三步”教学基本模式我认为最有价值、最具操作性、最能激发学习热情的环节。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中,面对海子纠结的内心,从容走向死亡的生命落寞,我用三个展示平台,让学生对海子终身难忘。一是“死亡游戏”。我把全班52人分为8组,每组组长发一把木质小刀,并做凶狠刺向其中一位组员的动作,然后蒙上这位组员的眼睛,并播放惨烈的刺杀音乐。这个游戏不必每人尝试,每组有两个组员参加即可。通过此游戏,一定能让人体会到死亡的气息。这就让学生体会诗人海子山海关卧轨自杀前的心理世界,从而理解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二是画出诗行。即课余时间,每个同学根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提供的诗句为海子画一幅包含喂马、劈柴、粮食、蔬菜、大海、房子的“明天”世界。最后评出了10幅图画,贴在教室学习园地。三是开展“幸福与死亡”大讨论。教师先做引导:海子用26年的生命历程,在先锋诗歌的奔跑中逐步疲倦,最后用走向天堂的冰凉铁轨离开了这个世界,留给后人无限惋惜。那么,同学们,你们怎么看待海子的用最彻底、最决绝的方式走向死亡?全班先分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秘书形成意见,在班上作演讲。这次演讲效果非常好,八个小组秘书围绕海子的诗歌、海子的爱情、海子的亲人、海子的理想、海子的死亡做了铿将有力的陈词,让人心灵震撼,学生生命意识被唤醒。
三、以巧妙运用为契机,唤醒鉴赏的情愫
巧妙运用就是在完成“三步”教学基本模式的自我展示环节后,用“三赏”法引领学生完成赏析诗歌的情与味。一是赏诗人,不仅要了解诗人的基本信息,还要知道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思潮;二是赏意象,意象乃品诗之本,要理解意象,需要有良好的感性认知和想象能力,我会带领学生反复研究意象的来源和想象背后的情感,树立一叶一土皆有情的观念;三是赏诗题,就是琢磨为什么以这个词语为题目,包含了哪些主旨,我把赏诗题放在鉴赏诗的最后环节,是因为只有在了解了诗人,明白了意境之后,再看题目会更有韵味。下面我用一首小诗来介绍方法:
【实例】
(20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步骤一:赏诗人。张籍,中唐诗人,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
步骤二:赏意象。本诗典型意象“秋风”“家书”“行人”,“秋风”是一种萧瑟之境,让人觉得诗人离开的时间,凄清而落寞。“家书”让我知道作者最不舍的是亲人,所以只能让家书抒发思念。“行人”是匆匆而过的影子,这些行人更加深了诗人脚步的沉重。通过三个意象,我们已初步掌握了本诗的初步情感。
步骤三:赏题目。“秋思”告诉我们两个信息,一是时间在秋天,营造了氛围。二是表明主旨是思念。这样结合意象,我们就一目了然,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客居洛阳,秋风盈袖,心绪万千,面对手中的家书,总感觉心底思念难以述尽,所以又打开信封再写。一个“再开信封”的细节形象地为我们绘出了诗人的悲情。
篇6
一、要注意题目
吴齐贤在《论杜》中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
诗词当中有些标题就是题眼,诗眼,词眼。通过标题就能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2002年高考题)、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柳中庸的《征人怨》(2004年江苏卷)、张籍的《秋思》(2004年全国卷),考生如能抓住题目中的“喜”、“览古”、“送”、“闻笛”、“咏”、“怨”、“思”等,这些词句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有明显的感彩和词义上的暗示性,考生若能带着这些思考来读诗,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意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汉晋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南唐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唐代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三、要注意注释
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鉴赏诗歌作准备。
四、要注意书面表达
平时练习,高考答题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重理解,轻表达”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或先写结论然后分析或先分析再写结论等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鉴赏表述时前后贯通,自圆其说,合理恰当。
考生“注意四点”,平时加以揣摩,练习,高考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笔者结合高考中的实例,向广大高中学生进一步阐明其中的道理。比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错点拨】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易错点拨】不理解意象之间的关系,作者所选的意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赏析】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三、四句旨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在文笔上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篇7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来各地中考的考查热点之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两年来,中考对古诗词的考查逐步由一般性识记和理解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从题型上看,无论是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还是比较阅读题等,其考查范围无外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思想感情倾向,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我们分析近年中考卷后,可把诗歌鉴赏题主要归纳为 “景物意境类” “诗眼炼字类” “名句赏析类” “表达技巧类” “情感内容类”五种表现形式。
【典例分析】
一、景物意境类
(2008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情景交融是诗词的一个重要特征,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相互生发渗透,进而营造出诗词美妙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中的哪些字词形象地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等。
典例第1题考查对景物描写的理解。“白玉条”是形象的说法,要判断这比喻贴切与否需紧扣诗中的景物描写,考虑诗人景物描写的侧重点及所观察的位置等。答案示例:“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第2题要求对诗句赏析,赏析时应展开想象描绘诗句画面,突出景物特点,同时点明景物中蕴涵的人物情感。答案示例: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现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
[技巧点拨]①明确诗中具体景物景象;概括提炼景物的特点。②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细致生动的描绘,尽可能再现和重塑当时的情境氛围。③景物衬托诗人的情感或景物所蕴藏的哲理。
[思路指南]景物特征情境再现诗人情感(生活哲理)
[常见误区]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只单纯关注景物忽视了景与情、景与理的关系,导致理解错误。
二、诗眼炼字类
(2008年湖北省恩施市)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解析]古人常把在节骨眼处炼得好的,使全句飞扬流动的、令人越品越妙的字,称作“诗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古人作诗作词追求一字传神,所以诗词中那些最传神、最生动形象、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也就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全诗意境的把握,描述诗歌意境不能只是简单地翻译,而应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答案示例: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棋子震落了灯花。第2题考查的就是炼字,炼字这类技巧的赏析主要是从它的表达效果方面去谈自己的理解――谈所用字词的准确、形象及其意蕴。赏析这两处的精妙,应结合原句,看前后关系,看与诗歌主题关系,比较原字词与改换字词的区别。示例: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技巧点拨]①肯定好或肯定某个字词更好并说出自己观点。②展开联想想象,把你认为好的字词还原到诗中,再现诗人描绘的情景。③比较或点明字词表达的感情或烘托的意境。
[思路指南]观点明确词义解释字词还原效果比较
[常见误区]单纯地就字论字,脱离诗歌本身简单地解释字词含义。
三、名句赏析类
(2008年湖北省黄冈市)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列题目。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_________(2)烂柯人_________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解析]名句是诗词精华所在,或者形象生动,诗意横生;或者蕴涵哲理,启人心扉;或者情真意浓,格调高亢。诗词名句千古传诵,往往在景、情、理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也是中考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常见的设题形式有: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名句所展现出的画面;解释名句的含义;体悟名句蕴涵的哲理;名句所抒发的诗人情感等。
典例第1题考查对诗中典故的理解,平时阅读诗词应注意这方面的积累。答案:(1)怀念故友;(2)对岁月流逝、人迁的感叹。第2题考查对诗中名句的赏析,这首诗歌脍炙人口的无疑就是颈联这两句,诗人借助景象阐发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解答时要重点体会其蕴涵的哲理。答案示例: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技巧点拨]①紧紧抓住名句中传神意丰的字词。②探究名句中寄寓的情感或哲理。③尽可能在全诗的基调范围内,想象名句中更多的细节。
[思路指南]抓关键词理解名句内容展开想象再现名句意境结合全诗感受名句情感联系生活领会名句哲理
[常见误区]未能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再现名句韵味;只囿于名句本身,不能将名句与生活衔接。
四、表达技巧类
(2008年浙江省嘉兴市)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解析]古诗词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感、表达主旨的一种手段。明确诗词的表达技巧,会便于理解诗词的思想情感,对我们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都有重要意义。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如何描绘景物的;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解答时要先紧抓住题干中“凄清冷漠”的要求,然后从诗句中寻找合适的词语。答案:空、闲。第2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情感、写法的理解,理解情感可以结合诗歌的题目及第1题题干中的提示,这首诗的后两句景物优美,但诗人情感却是伤感,两相比较可知其写法。答案示例: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或写出了物在人亡的悲伤之情);以乐景衬哀情(或对比)。
[技巧点拨]熟悉这些常见的表达技巧:①抒情方式,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②表现手法,有象征、用典、映衬 (又分为正衬和反衬)、小中见大、对比衬托、化虚为实、虚实结合、以动写静、动静结合、以乐写哀等;③修辞手法,有对偶、拟人、夸张、双关等。
[思路指南]结合诗句或词语具体分析准确指出表达技巧探究技巧要表现的内容(或抒发的情感、揭示的道理)
[常见误区]对常见的表达技巧不熟悉;将表达技巧与诗歌语言特色混淆。
五、情感内容类
(2008年海南省)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2.请你说说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诗言志”,诗词必然是为了表达诗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而作,没有任何思想情感的诗词是不存在的。所以阅读鉴赏诗词,一定要在了解诗人诗歌创作背景的基础上,理解体会诗词中所蕴藏着的诗人的情感内容。常见的设题形式有: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诗词中阐述了什么哲理;这首诗词给人以怎样的启示和思考等。
典例第1题考查的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要注意时节是“早春”。答案:小雨;草色(小草)。第2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回答这道题要综合整首诗的景物描写所烘托出的诗人情感,答案:流露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技巧点拨]①从诗人一贯的创作风格、身世、经历、志趣等方面去把握情感。②本诗的创作背景、诗中渲染的景、诗中常见的意象等方面去探究情感。
[思路指南]结合诗人经历创作背景体味诗词中传统意象揣摩诗词营造的意境
[常见误区]仅停留在诗歌表面浅显情感的把握上,而没有深入挖掘诗歌中蕴藏着的情感。
【实战演练】
(一)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en):嫌怨。
1.三、四句中写了山农“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劳动场面。
2.作者在这首诗中,写出了山村环境怎样的美?请你作简要赏析。
(二)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三)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四)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六)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_________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_________的情绪。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篇8
闺怨诗多是“男子作闺音”的代言体,一般认为,闺怨诗的抒情主人公主要是征妇、宦妇、商妇和游子妇,抒发的情感也基本趋于类同,丈夫或情人长期在外未归,思妇或无限惦念、牵挂(征妇担心丈夫的冷暖和安全);或一往情深,坚贞不渝;或孤独难耐,心生怨恨;或担心丈夫负心薄幸,自恋自艾。
闺怨诗有着浓重的感伤情调(深情幽怨,以悲为美)、细腻的心理描写和言浅意深的艺术风格。常见意象包括:生愁之景(月、梦、雁、更漏、笛声);行为意象(捣衣、缝衣、登高、凭栏等);室内用具类意象(灯、烛、帘、团扇、床枕、帷幕、镜等);庭院建筑类意象(高楼、玉阶、窗等)。
了解了闺怨诗的基本知识,下面通过一首富有代表性的诗进行赏析。
典 型 例 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请陈述理由。
2. 诗中如何描写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幽怨的情怀?
错 答 列 举
第1题:
错答一 用开始的“不曾愁”和后文的见景生愁对比,衬托了愁的强烈。
错答二 没有违反题意。开头的“不曾愁”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发愁,然而这个却有愁,突出了她的幽怨之深。
错答三 不是,以此更突出了“闺怨”的特别,“不曾愁”的闺妇这次愁了,说明很特别。
错答四 没有违反题意,更好地表现了从“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2题:
错答一 从开心、愉悦到之后的一时惊异,再到最后的后悔、愁怨。 当看到杨柳色时,一种伤感之情不免产生,四周一切变得陌生,便加深了对夫婿的思念和内心的悲伤。
错答二 先写登楼看风景,看出她的心情愉悦,当看到柳色时,心情一下低落起来。因为春天来临,自然界充满了勃勃生机,相比自己是多么孤单,不禁后悔让丈夫离开自己。
错答三 从不曾愁到悔教夫婿觅封侯,在久日未见夫婿,不曾想时未愁,但独自观陌头杨柳色却勾起了丝丝寂寞,这时才明白悔教夫婿觅封侯。
错 因 分 析
第1题:
1. 答题规范。第一问要求先作判断,然后展开分析,错答一不作判断,直接进行分析,虽然对诗意的理解较为准确,但要扣掉1分。
2. 答题少整体意识。错答二、错答三局限于“闺中不曾愁”,没有考虑诗歌的后三句,孤立作答,答案空洞甚至有些荒诞。
3. 答题片面。错答四注意到了情感变化的过程,是从内容角度切入的,没有提及形式(结构、手法)方面的作用。
第2题:
错答一 第一问较为准确地概括出了的心理变化过程,但没有结合诗歌内容,也漏掉了手法。第二问对于杨柳意象未做阐释,答案不够全面。
错答二 第二问抛开杨柳意象的阐释,直接答春天,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扣题不紧。
错答三 第一问能结合诗歌内容,但少了心理的概括。第二问漏答。
正 确 答 案
第1题:
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垫,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2题:
先写兴致勃勃,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勾起了对丈夫的离愁,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自然就想起与丈夫分别的情景,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例 题 解 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主人公是宦妇(丈夫在外为官)。首句写其“不知愁”,生活优越,充满幻想,二句写她浓妆登楼赏春,三句急转,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春光无限好,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感叹春光易逝;四句忽然醒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全诗不刻意写怨愁,但无限愁怨尽在其中。的心理变化过程是这首诗的抓手。第1题需明确判断,然后分析。分析时不仅要扣住首句,还要关注它与后三句之间的关系,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考虑。第2题有两小问,分别作答。描述的心理变化过程时需结合诗歌内容,并准确概括。“杨柳”在古典诗歌当中的特定内涵需作简要阐释,然后再点出的心理。
矫 正 方 案
1. 明确诗歌题材类型,从而确定诗歌的内容与情感。这样可快速准确定位,缩小答题范围。本诗一目了然,抒情主人公属于典型的宦妇(由末句“夫婿觅封侯”可以看出)。因当年鼓励夫君外出做官,丈夫长期在外不归,思妇孤独寂寞,顿生悔意。
2. 抓住闺怨诗中的常见意象内涵。抓意象本身也是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本诗中就出现了柳(生愁意象),登楼(行为意象),高楼(建筑类)。柳是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不独闺怨诗有。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联系在一起,柳与留谐音,折柳送别,又暗寓了殷勤挽留的意愿。闺怨诗中“高楼”“登楼”意象往往暗含着闺中思妇登高望远、思亲盼归的寓意。
3. 从闺怨诗的常见表现手法入手。闺怨诗善于通过动作、梦境、强烈对比、环境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心理,闺怨诗具有明显的伤春悲秋的倾向,美好的春色往往会勾起抒情主人公的愁苦之情,本诗中春色起到了反衬的作用,而春柳寓愁心,极写相思之情。
4. 规范答题,提高得分率。首先是审清题意。少部分同学在作答第1题时未作判断而直接分析,这样的扣分就很可惜。其次要有整体意识,答题时要关注整首诗的语境,从联系中思考。这首诗中不曾愁与后面的悔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是理解一个词或一句话的作用时,应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很多同学只从内容出发,由不曾愁到悔的心理变化,却忘了结构上的铺垫和欲抑先扬的手法。最后赏析时务必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切勿架空,展现心理变化的词要准确概括,可在文本分析过程中点出,也可分析完集中点出。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壁暗虫通夕响,寒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
(1) 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2)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3) “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2.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甘 草 子(其一)
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 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1) 触动主人公愁绪的具体景象有哪些?女主人公心乱愁苦的原因又是什么?
(2) 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写法上有何新意?
篇9
关键词:感受性阅读思维;衔接;创造性阅读思维;创新人才
新课标指出: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对自然、人生的启示,感受作品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交流阅读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人才培养,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感受作品魅力,提高阅读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一、激发:培养感受性阅读思维
恩格斯说过:“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便是人的思维。”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思维相对处于一种灵敏、感性的阶段,因此我们应抓住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发展其感受性阅读思维。感受性阅读思维,顾名思义是指对阅读材料进行客观梳理来获取信息,汲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而这种状态的激发,首先需要教育者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灵感。“在每一个年轻人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学现代作家萧乾的《枣核》时,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感受性阅读思维,上课首先开门见山式地抛出一个问题:远隔万里的老友为什么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带着强烈的疑惑和探究心理,学生将迅速在文本中获取相关信息。老友那份对枣核的爱不释手,如获至宝的激动之情,将学生带入那种特定的浓厚而真挚的思乡愁苦的意境中。通过对那位风烛残年、漂泊异乡的老人细致地塑造描写,将其文章思乡爱国的主旨逐渐显露。此外,在培养学生感受性阅读思维时,可以有效结合现代多媒体等先进教学资源和技术,更有助于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情境中去。例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合理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并播放恰如其分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如《乡愁四韵》或《橄榄树》等。在忧伤凄美的音乐旋律中,让学生的思绪随之飞扬飘荡,心灵随之起伏跌宕,从而顺理成章地为他们营造出深深凄苦、切切思愁的情愫。这样的感受性阅读思维的激发,可以更为快捷有效地为我们进入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与探究,为拓宽学生的思路做好铺垫。
二、衔接:培养把握主旨情感能力
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材是个例子。”我们的教材中名篇荟萃,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思考,分析,品味,领悟。如何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我们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培养把握文章主旨情感的能力,这是感受性阅读思维走向创造性阅读思维的一个必要衔接。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对教材文本充分而全面地进行理解与掌握,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而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创造性阅读思维,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情感的能力。
在过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时常会将重点篇目讲解得“头头是道”,然而时常会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对于文章主旨、写作特色、写作目的等都是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情感把握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作品时,还清晰记得这样一个真实案例。有位学生在学习随笔中,写了这样一段肺腑真言:“我喜欢自己读朱自清的《春》,并不喜欢老师讲朱自清的《春》。我自己在阅读时,读到了我喜爱的春天的气息,读到了我曾经在家乡所闻到的春天的味道。在听老师分析课文时,我记下的只是一些关键字词的赏析和本文作者抒发的情感。”因此,要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逐渐学会把握文章主旨、情感、写作目的,达到浅入深出或深入浅出的效果。
教师必须对文本有高瞻远瞩,居高临下的掌控能力,真正扮演好一个引导者、启发者的角色。在教学鲁迅作品《孔乙己》《社戏》时,教师应摆脱教参、试题的限制与束缚,从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孔乙己》这篇小说,可以围绕以下两个主要问题来探究:第一,孔乙己姓啥名谁。第二,孔乙己为什么是唯一一个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对于这样一个遭受社会凉薄的“苦人儿”,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揣摩与思索,就可以顺势体会出鲁迅先生对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感情,同时也能领会到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抨击。
《社戏》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收束全文。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同时来撷取一个核心问题:那夜的豆真的那么好吃,那夜的戏真的那么好看吗?让学生在文本中去找寻、挖掘文章的深层意蕴。在学生们仔细浏览课文后,几乎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那夜的豆如何,学生在文章中虽没有找出十分明确的答案或依据,但结合生活实际,知道在那样简陋的条件下做出来的豆味道应该不至于美味无穷。那夜的戏如何,学生在课文中纷纷找出了明确答案。正面描写:例如“‘我’最想看的蛇精和黄布衣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我’最怕老旦坐下了唱,那晚老旦却坐着唱个没完”等。侧面描写:例如“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双喜他们破口喃喃地骂……”,这些都充分证明那夜的戏并不好看。那么为什么要如此怀念“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在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介绍、小组的相关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后,学生在探索中逐层走入且领悟到文章的主旨。因为平桥村的人:双喜为我写包票,小伙伴们对我无微不至照顾,阿发让大家偷自己家的豆,六一公公送豆给我吃……“我”在平桥村受到优待,感受到人们的友好、热情、善良、淳朴。由此可见,在我对那夜的豆,那夜的戏的怀念中,传达出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关系的推崇与颂扬。同时,也投射出作者对当时世风不正,世道黑暗的厌恶与讽刺。通过对以上两篇文章的品读,从精心设置的问题中,培养学生把握文章主旨情感的能力,同时又很好地衔接起更高层次的创造性阅读思维的培养。
三、提升:培养创造性阅读思维
“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花中牡丹。”恩格斯曾说。创造性阅读思维,是指能运用大脑储存的信息去发现和解决未曾发现和解决的问题,能跳出文本提出并解答超出文本原意的新问题的思维能力。这种阅读思维是一种更高要求的思维训练,也是语文教学得以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新课标中也对此做出相关要求:“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然而,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必须基于学生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否则皆为空谈。
在学习鲁迅小说《孔乙己》和吴敬梓小说《范进中举》后,对于孔乙己、范进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尝试让学生根据小说改编故事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例如课本剧《孔乙己》,在人物形象改编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编写、剧本互改等,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例如孔乙己这个自命清高,虚荣迂腐的底层读书人,在服装设计上,同学们为人物设置了一套旧款的、有破损的耐克衣服,与原文中的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可谓遥相呼应,异曲同工。这既让人感受独特的讽刺艺术,又深刻地把握人物形象,进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中,欣赏了名师黄厚江的《黔之驴》精彩一课,听完犹如醍醐灌顶。教学课堂中,在黄厚江老师本色自然、风趣幽默、平等尊重的教学方式中,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对课文寓言故事进行充分理解与掌握。例如通过对“驴的故事”和对“虎的故事”的阅读与讲述,形象而又具体地把握两者的形象特征,为下文的寓意揭示铺路。而如果一堂课就仅限于此,那么也仅流于通俗。接下来的处理令人惊叹不已,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思维。黄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文写虎的内容比写驴的多,为什么题目却叫“黔之驴”而不叫“黔之虎”?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黄老师介绍了作者的写作背景及意图。在合理的引导中,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明白作者的目的在于讽刺某种人。脱缰似的思维、火花四溅的智慧,充盈整个课堂。在一番精彩的师生对话中,双方探讨了对于驴的态度,并且让学生明确驴并不是所谓的无用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驴的悲剧命运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样的文本阅读处理,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情感的共鸣,更获得思维的创造。
培养阅读创造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学生对教材的再认识,突破教材的局限,是新形势下教育的倡导方向,营造出语文的“绿色”课堂。同时,创造性阅读思维的培养也能以点带面,从某种程度上激发创新意识,学会找寻突破口,促进学生的写作,发展思维创造力。这些都是全面发展学生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的捷径。总而言之,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必须立足学生成长成才,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10
2011年高考,有一对双胞胎兄弟,虽然一个学文,一个学理,但语文、英语这两门学科的得分竟然一模一样。蒋思遥、蒋思远均毕业于浙江省慈溪中学。哥哥蒋思遥读文科,总分616分,被中央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弟弟蒋思远读理科,总分657分,被浙江大学理科实验班录取。
下面分别是他们对语文学习的一些体会,供同学们参考。
一
语文是一门长线学科,长到人一出生就开始学习,接近死亡时还在运用。语文学科得分难,我学习语文的经验是长期坚持与临阵磨枪相结合。
语文学习需要长期坚持,这是由语文知识面广、考点分散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语音题、字形题、成语题、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题等题型,取材的范围很广。只有长期阅读积累,广泛涉猎,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具体做法是:
我平时会随身带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主要是成语)全部收录在本子上,然后利用晨读时间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一个是文摘集锦,专门收集一些俗语或从报刊中摘录的优秀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录的内容太长,就把它裁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晚上睡觉前拿出来翻翻,这样既可以记忆,也可以催眠。
我在睡觉前还要做一件事,就是在枕头边放一本《成语词典》,每次都要看3~5条成语。不要认为每次看的量太少,一旦坚持下来,一年就会记住1000多条成语。高考后,我发现这些积累对我很重要。因为高考时,前3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试题,我一分未失。从中可以得出两条经验:一是分类对待。属考记忆的,强调熟记;属考能力的,强调语感。二是平时积累。没有“厚积”,难有应考时得心应手的运用。打好语文基础,讲究持之以恒的积累。积累中,要注意“难懂”“易错”类的知识点,因为考点往往在此处。
对于古代诗歌的学习也需要坚持积累。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重要,难度上有加大的趋势,但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寻找到一些基本规律,就能游刃有余。想解答好这类题,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三个技巧:
一、 抓诗眼
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诗眼是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意境全出。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使答题更准确。
二、 找意象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在一首作品中集中使用多个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中就有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情怀。寻找意象对于准确理解诗歌大有裨益。
三、 明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所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代诗歌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的表现手法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常见的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进诗歌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在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齐全,要从多个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和规范。
同样,高考语文对现代文的要求也比较高,考生只有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特别提醒考生的是:在语文积累方面,我们平时要注意收集生活中常用的近义实词,搞清词语意义,扩大自己的词库。收集词汇有两条捷径:一是注意收集历年各省市高考真题中的词汇,凡是真题中出现的词汇大都是命题专家精挑细选的,典型而实用;二是注意从大型报刊的新闻报道类作品中,收集具有时效性的典型词语。多读报刊,多注意收集词汇可以增强语感,增强对词语的辨析能力。这样就能从容地应对同义词辨析题和成语题。
下面,我再来谈谈临阵磨枪的做法。
语文学习虽然离不开平时的积累,但是在高考前临时抱抱佛脚,我认为也是很有必要的。
临阵要磨的“第一把枪”是时文阅读,以提高作文分数。时文阅读有三大功效:
一、 开拓视野
一般来说,文章读得少,写作时你的视野就会被局限,作文分数就不会太高。
二、 提高文笔水平
多欣赏优秀的散文可以提高我们的叙述能力,提高构思水平,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掌握文学语言的能力,使作文语言更准确,更精练,更形象,更生动,更活泼地表达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描写所要表现的事物。
三、 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时文阅读会增强我们对社会问题的洞察能力、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
临阵要磨的“第二把枪”是字音、字形、成语等记忆性题型。考前看看以前经常出错的知识点,高考时再遇到这些易错题就会觉得特别亲切。
二
我是理科生,却酷爱阅读。我擅长推理,作文常常得到“文笔老练”的赞赏。我认为要想高考语文分数高,就得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一、 在阅读中形成语感
我认为,学好语文,最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例如,找出选项中有语病的句子,有些人读一遍就能辨析出来,有的人钻研了好几遍,还是不得要领,这就是语文素养的问题。要加强语文素养,需要有意识培养语文的敏感度,而且它对阅读和写作也大有好处。所谓语文的“敏感度”,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感。通过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来提高应试的水平,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二、 在阅读中提高答题能力
我们先来看看答题时常犯的三种错误:
1. 阅读题面不仔细,定势思维
长期大量的模拟题训练,对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无疑是有效的,但也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而在考试时,一旦出现的题目稍有变化,就很容易死守老套,“上当受骗”,造成失分。
2. 答题程序不熟悉,不打草稿
有许多考生认为,语文考试不同于数理化,无需计算,所以可以不用打草稿。其实,很多语文试题是必须打草稿的,因为它要求准确、精练。现在多数简答题是有字数限制的,我们在做鉴赏题、文言文翻译题、现代文阅读题、仿写题、语段压缩题时,也应该打草稿。有的同学认为这是浪费时间,不起作用,却出现在答了一段文字后,发现自己已经把答题处填满,可还没有说到点子上的情况。于是又来勾画修改,造成卷面很不美观。既如此,何不先在草稿纸上写好,改好,再一气呵成把答案写上去呢!
3. 答题规范不遵循,答非所问
有的考生答题,由于心中无数,喜欢“撒大网”。尤其在鉴赏题上,总是把“中心明确、语言优美、首尾呼应”之类的话罗列在卷子上,希望能多少“碰”上一点分。殊不知,阅卷老师大多反感这种做法。更何况,有时答案写多了,反而把正确的要点淹没了,没有踩到点子上。
阅读能帮助我们改正上述错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风,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出题风格。通过广泛阅读,就可发现文章具有的时代风格,也可发现命题专家的喜好。比如,浙江省的命题专家就喜欢把哲理性的、文化味浓的散文作为考试材料。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有一些简要的评析,或与相同材料进行比较,持之以恒,就能达到高考答题所要求的准确和简洁。我们通过阅读鉴赏性的文字,就会发现文章鉴赏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掌握必要的术语,需要一些文学知识。
三、 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
关于高考作文,我的经验是,有了好的构思,文章就成功了一半。可是,不少同学却不重视这关键的一步。或写到一半,却想另起炉灶,或是字数未够已无话可说。作家写作,可以酝酿很长时间,而考场作文是速战速决,尽管时间紧迫,但也不可省掉这一步。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考场作文的“三步快速构思法”:
第一步,由点到面
所谓“点”,就是题目;所谓“面”,就是多侧面、多层面地围绕题目进行发散思维。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这便是“寻思”“抱着题目四面八方地想”。记忆的大门一旦开启,思绪便会如潮而至,或是某个瞬间的记忆,或是一则轶闻故事,或是某次难忘的体验,或是忽而闪现的思想火花,甚至是一句妙语,一个精当的词……只要与题目有关的,都要“一网打尽”。这时你会发现,不断延伸的思路会渐入佳境,想到的内容渐趋独特和深刻。这时,写作的心境就会平和下来,因为有东西可写了。
第二步,由面到点
这个“点”已不是题目,而是在第一步“寻思”而得的“面”之基础上,提炼出精彩之“点”。
思绪打开之后,接下来的事就是“收”了。所谓“收”,就是筛选和提炼。刚才还很“热”的头脑,这时需冷静下来。面对大量可用之材,要用一种理性的眼光去进行一番严格的审视。偏离题目的,只好剔除;叙述冗长的,只得割爱;容易与他人“撞车”的,只能舍弃。沙里淘金,优中选优,留下的便是闪光点和精彩点,它们就是克敌制胜的“精兵强将”。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经过深度思考去挖掘其中的内涵,提升它们的价值。
第三步,由点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