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5 09:5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篇链接 角色扮演朗读 音乐辅助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教学
有教师问,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到底需不需要引导学生重点研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是不是一定要进行读写结合?
第1自然段常被一带而过,鲜有教师领着学生去研读。该问题值得反思。
小学阅读教学偏执于内容,其后果是惨痛的:不管学生身心特征,驾空课文,无限上纲,空洞说教,牵强附会;不顾小学学段特点,大肆抽绎,讲深讲透,追求高深;罔顾语文学科特质,越界拓展,偏离语文,漫谈感悟;等等。
当下,不少阅读课则偏执于语言形式,忌讳课文主题内容。《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大多着眼于语言形式的读写结合,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和你在一起”、文中对话、课文第12自然段等句段。这类课例也引发了我的疑惑。我一直在清理思路。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该课的核心目标和内容之一。回归文本语境,关注其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的语篇逻辑关联性,有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步生成和渐次内化。
一、对于语篇逻辑关联的挖掘,少些空泛之言,多些移情设问
第1自然段是该文的总起句,教学时不能一带而过。简言之,“30万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表明地震伤害之广泛、惨重。“不到四分钟”说明地震的突发性:其时间之短促,让人猝不及防。教师可引导学生研读它,以建构语篇的逻辑关联。
(一)“四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四分钟”是240秒。240秒到底是多长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第1自然段本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该问题可以暂时存疑。
相应地,在学生研读第12自然段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把第12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链接起来,对“4分钟”与“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38小时”等进行比较阅读,便可见其长短。
(二)“30万人”在课文中到底是指哪些人
如果第1自然段一带而过,这“30万人”就成了一个抽象而冰冷的数字符号。
通读全文后,教师可以设问:“30万人”到底是多少人?涉及多少个家庭?牵系多少亲戚朋友?这里面到底包括哪些人?
按课文的顺序,这 30万人当包括“地震中的父与子”,包括这位父亲受伤的妻子――阿曼达的妈妈,包括那些哭着、喊着然后绝望离去的爸爸妈妈们,包括他们的儿子女儿,包括消防队长和警察,包括前来开辟出口的人们,包括阿曼达的同学们……
教师还可以移情设问。
“你们所在的村组、乡镇、县市有多少人?你们所在的小区、街道、区、市有多少人?
“假定你们那儿突发地震,30万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你们所在村组、乡镇、县市的人们,将是什么情形?你们所在小区、街道、市区的人们,会成什么样子?”
(三)“不同程度的伤害”中的“伤害”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指哪些伤害
教师可以请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注意思考以下问题,并画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词句。
地震中,阿曼达的母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父亲受到伤害了吗?阿曼达的同学受到伤害了吗?如果是,阿曼达的父亲和同学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课文中的“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哭喊之后^望地离开地震现场的父母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警察、消防队长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那些前来参与救援的人们受到了什么伤害,什么程度的伤害?
课文并没有详细罗列这“30万人”所遭受的“不同程度的伤害”。但是,学生需要并且也可以从课文语境及其语篇逻辑中读出以下信息:有的人被夺去了生命,有的人因此失去了亲人;有的人未能逃脱死神的纠缠,有的人侥幸挣脱了死神的羁绊;有的人受了重伤,有的人受了轻伤;有的人受到了死亡的惊吓,有的人感到了死亡的恐惧……
在此基础上,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研读“我的儿子”“我的女儿”等话语?
角色扮演朗读是个可行的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把自己代入进去。角色扮演朗读可以反复几轮。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学生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继而把自己设想成父亲,还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消防队长、警察,甚至可以把自己设想成阿曼达的同学及其父母……这些人物,全在文本中出现过,即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
1.从那些无辜的被夺去生命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那些无辜的被夺去了生命的人们,在文本中到底指哪些人?“我的儿子!”“我的女儿!”――那些被呼喊过名字而没有回应的男生女生们;那些未能有机会呼喊其孩子名字的爸爸妈妈们……他们中,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男人,有的是女人;有的是未婚青年,有的是已婚中年人。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由此展开想象,进而代入角色。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小孩,如你一样,正在教室里上课。假定你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你的爸爸、妈妈会如何?你的爸爸、妈妈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你、不再有你的痛苦吗?他们会有什么反应?”
――“我的儿子!”“我的女儿!”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老人,如你的爷爷奶奶一样,正准备到学校来接你们回家。假定你的爷爷、奶奶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爷爷、奶奶,你会如何?你将不再有爷爷、奶奶。你们将成为不再有爷爷、奶奶疼爱的孩子。你能够面对、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爷爷、奶奶的痛苦吗?”
――“我的爷爷!”“我的奶奶!”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青年人,如你们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一样,正在忙工作、忙学习。假定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请你体会一下,失去了你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你会如何?你将如何面对失去他们的巨大痛苦?”
――“我的哥哥!”“我的姐姐!”
――“我的叔叔!”“我的阿姨!”
“那些被夺去了生命的中年人如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正在上班挣钱供你们上学。假定你的爸爸、妈妈在地震中被夺去了生命,你们将失去你们的爸爸、妈妈。你们能够接受、愿意接受、能够承受失去爸爸、妈妈,不再有爸爸、妈妈的痛苦吗?”
――“我的爸爸!”“我的妈妈!”
2.从那些无辜的失去亲人的人们的角度出发
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感悟文中人们遭受的伤害。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人,有的是小孩,有的是老人;有的是年轻人,有的是中年人。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小孩,成了失养的孤儿。请你想象一下,孤儿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亲人的老人,成了失养的孤老。请你想象一下,孤老是什么样的?
“那些失去了朋友的人,将承受巨大的痛苦。请你想象一下,失去朋友是什么滋味?
“那些失去了配偶的人,有的人是爸爸,有的人是妈妈――其家庭将陷入支离破碎的境地。请你想象一下,失去配偶的人是什么样的?其家庭是什么情形?”
二、对于文本情感目标的落实,少点语言形式,多点情绪色彩
地震,一场空前的人间灾难――我们需要含着泪来读这篇课文!
这无关什么语言形式。然而,偏执于文本的语言形式,似乎成了一种不言自明、包医百病的教学时尚。当冰冷的语言形式被放在首位的时候,《地震中的父与子》就不必教也无法教了。空喊口号、大讲道理、漫无边际的漫谈等都无助于逐步达成本课的情感目标。为此,师生可以并且需要把自己放入文本中,回到课文语言的内容和内里本身。
该课的对话很重要。教这些对话,当然需要读出它们的情感色彩。而对话的情感色彩,正是对话这种语言形式的情绪所在。对话是口头语言。所谓读出对话的情绪、情感,即读出口头语言的语境特点,是用声音表达出对话的情绪。这一点,教学时尤其要重锤敲打。
我们写对话,是把口语转换成书面语。口语交际的双方可以借助表情、动作、情境等非语言手段表情达意。我们读对话,则是把书面语转换成口语,以生成表情、动作、心理、情境等。这一点如做得不够,课堂上的对话就会被轻飘飘地一读而过。学生连一点感觉都找不到,更别谈什么入境了。学生离文本的语境很远、很远,尚未沾到语境的边,哪来机会把自己代入进去呢?
三、对于中心人物形象的教学,少用动态视频,多用背景音乐
在众多人物中,阿曼达及其父H是课文的中心人物。
作为中心人物,阿曼达的父亲到底是谁?阿曼达到底是谁?简单说,阿曼达的父亲是遭受伤害的幸存者、救援者,是千千万万救灾英雄的代表。阿曼达是遭受伤害的等待救援者、侥幸生还者,是地震中的普普通通受害者的代表。他们是第1自然段“30万人”的所指。他们都是让人动容的人物!
选择人物形象进行教学,符合单元导读的意图。但是,抽象概念不是人物形象教学的抓手。好好研读课文后,一些有意思、有新意、有用处的课路就会呈现出来。
(一)开课环节的默哀仪式
上《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第一个仪式可以是默哀。师生可以全体默哀3分钟,仪式务必非常正式、非常慎重、非常庄重、非常肃穆、非常沉寂。
“默哀”,就是初步的披文入境,能帮助学生体会语言内容的仪式化语境。哀伤,是这节课的总体氛围和情绪基调,它笼盖了这节课。哀伤的音乐当可始终在教室里低回。这是本节课的背景音乐。很遗憾,在听过的大多数《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例中,我都未能感受到此情此景。
(二)背景音乐的遴选和使用
不少教师上课倾向于使用视频。这并无不可。但我们认为,背景音乐的使用更适合课文的内容特点,有助于达成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核心目标。
1.父亲前往和到达学校的过程,可以配上这样意境的主题音乐:天崩地裂、房倒屋塌、瓦碎砾散、物事凌乱、人畜慌乱、绝望恐惧、无助迷茫、痛不欲生。
2.父亲挖掘的过程,可以配上命运交响乐缓急相应的变奏部分。
3.孩子们等待救援的过程,可以配上如下意境的主题音乐:不安、失望、焦虑、惶恐、恐惧、放弃、挣扎、绝望、无奈、求生、笃信等情绪复杂交织。
4.阿曼达和同学们的得救过程,可配上表现绝处逢生、喜出望外、充满感恩的主题音乐。
如果没有上述元素,我无法上好《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
有人士“有模有样”地质疑了该课内容的真实性。该质疑与教学创新是两码事,引起了少数教师的困惑。基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核心素养,我们不赞成、不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刻意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性进行不必要的质疑。
读了这篇课文,如果学生像是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即便语言形式的训练抓得再牢,这样的课也是失败的。同理,撇开语言的内里和内容,语言形式的训练也无法落到实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后,由于某些虚玄的误读,教学似乎进入了一个新怪圈:阅读不像阅读,习作不像习作,师生如入云里雾里。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单元内外的整体联系,涵盖一点点语言形式的领悟,但要避免打乱仗,切忌动不动就读写结合。
领悟语言形式的秘妙是艰难的。急也没有用。不少人一辈子也领悟不了几条受用的读写秘妙。这并未妨碍他们的正常语言生活。我们教学生,尤其要适可而止。切忌高高站在云天之上,俯视学生。如果学生能那么快地领悟到那么多语言形式的秘妙,甚至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能立马用上,语文还用得着上课吗?许许多多的文本秘妙,不是学生需要会用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点意识就可以了。
篇2
关键词:微笑;背景;问题;反思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146-01
背景:教育实习时,我选择试讲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第二课时。课文主要讲述了在1994年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坚持在废墟中挖掘近39个小时,救出自己年仅七岁的儿子的这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上课,我便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快速浏览课文,然后选择了班里的五名同学。开始分角色读课文了,选择的第一位同学读旁白,声音特别洪亮。好心人的劝说也是恰到好处。可是,当旁白读到第二句时,那个“直直”两字是那样的突出,发音也很重,我当时给他做了范读。接下来,是父亲的话。可是,孩子还没张口,就开始笑了,不由得把其他同学也招笑了。“天哪,这可是地震中的父亲啊!这些孩子太缺少同情心了吧?”“停,XX同学,请你想一想,这是父亲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话啊?”我引导着轻声问。孩子很快便回答了我――在地震中。“那好,请你再把刚才的话读一遍。”这一次,孩子读的很投入。可是,不知怎么回事,接下来的凡是关于父亲的话,每当那个学生读完,其他同学就会笑。最后,读书的那个同学又不禁笑着读完了最后一句。那一瞬间,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惭愧,脸到耳根一下子都变红了。望着坐在旁边的指导老师,我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这一幕,完全是出乎了我的意料的。是不是我的情感引导没到位?眼看,第一组分角色朗读快结束了,我心里有了想法:问题出在哪里,就在哪里定位。既然引笑的是父亲的几句话,那我就让同学们多读多感一下。我期待着这一做法之下带来的转机。
师:同学们,听完五位同学的朗读,从大家劝阻的话中,你知道其他人为什么放弃了么?
生1:事态严重,时刻都会发生危险,可能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生2:大家认为没有希望了,所以都放弃了……
师:危险时刻都会发生,面对好心人的劝阻,父亲是怎样说的?谁来读读父亲的话。
投影:谁愿意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生:照读,读得没有什么语气。
师: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没有语调的变化。
师:你想怎样读这三句话?父亲在说这三句话时,心情有什么变化?读出来
这次的引导,似乎真得给了我不少宽慰,有了一定的效果――以这种方式来读父亲的话,站起来的同学们没人笑了,而且读出了坚定痛苦的味道。几位学生读得时候,我那种尴尬的情绪,才渐渐地消散。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二次“笑场”现象紧接着又出现了。那个时候,我认为,父亲的话让学生们感悟了,而且读得都很好,刚才的那个分角色朗读如果再让他们读一遍的话,是否会有变化,会有发展?我当时的给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可是事实却给我了打击。这一次,我没有随意叫同学读,在选择父亲的角色时,我叫起了他们班读书最有感情的一个。这一次,扮演父亲的这位小女孩儿一开口就深深感染了我,读得真是太好了。但是,当女孩儿话音刚落的一刹那,接着她要往下读的一位男同学却又开始发笑了,这下,全班又热闹了。之后的每个角色,似乎像是受到了传染,每个人读得都是那样兴奋。而那时的我,近乎彻底崩溃了。我强忍着心中的那股怒火,等待着他们把课文读完……
师:同学们,你们想看看洛杉矶地震的真面目吗?
生:想
我出示视频,学生们渐渐被视频中的镜头所感染,各个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短短的三十秒结束了,同学们的情绪还在震撼中,我紧接着说――同学们,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在做什么?他遇到了哪些人?他们说了什么呢?
这一次,我叫起了刚才那组同学,提示他们带着自己刚才闭眼时的感受,再读一遍。
读完了,课堂里安静极了。那一刻,我深深地呼出一口气……
问题
那堂课结束了,此刻,再回想起我的那堂课,那种尴尬与难堪似乎还没有消散。但可能当时只顾得应付自己的尴尬和难堪了,并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我后悔当堂课后没有问问同学们为什么笑,为什么看完视频后又不笑了。
反思
篇3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还可以了解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这样,有助于实现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摒弃了老师的一言堂、一孔之见,实现了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从而实现乐学。
2.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优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发现,实现了兵教兵、兵练兵效果的最大化。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在团队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在研讨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相互借鉴,在争论中彼此启发,不仅能充分表现自我,而且还能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彼此兼容互补,相得益彰。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学习情境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目标和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内容的性质特点,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就出示了这样一段文字: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阳光,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这样的设计既揭示了本课的主题,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明确具体,符合学生和文本的特点,富有启发性、可操作性。设计这种自问自答式的题目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寻求合作,引导合作、探究,在感悟课文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们的思辨能力,同时在孩子们互相补充的过程中,得到相互的认同,得到些许提高。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小组成员之间展开积极的合作探究是小组合作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步骤,它从根本上决定着合作学习的效果。这一步骤主要有以下几项任务:
(1)根据学习任务组内成员做好责任分工,让每个成员在组内都担当特定的角色。
(2)组内成员根据自己承担的责任,分工合作展开积极的探索,利用大家的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集体对合作研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整理,从而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集体成果。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的参与者要深入学习小组当中,积极参与研讨,适时点拨,恰到好处地进行有效指导。
4.评价反思
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其他师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并努力寻找改进的办法。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困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优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2.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所有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并由此一步步迈向成功。
3.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到学生中间,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对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合作任务。
篇4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效;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是广大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保障。因此,在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有效地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有效地将自主学习法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能够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本文就从如何构建自主学习模式下的高效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论述,以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预习活动中的应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预习环节的存在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预习环节,我们要有效地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到课堂活动之中,进而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我选择了导学案,引导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相关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了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预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设计有效的导学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问题探究中的应用
问题探究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我们要立足于语文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同时,也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文本中讲述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2)文本中为什么反复出现“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父亲”是伟大的?(4)为什么没人再阻拦“父亲”?……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基础性工作。
三、自主学习模式在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综合知识应用能力的直接体现。所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鼓励学生在自主写作中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写作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确保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作文教学时,我们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定的场景中,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角度、自己组织语言,进而写出具有自己个性的文章。比如,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幅“夕阳图”,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带领学生走进这个场景,引导学生去感悟,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用笔写下来,字数不限,只要学生愿意自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即可,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借助自主学习模式来确保高效的语文课堂顺利实现,同时,也促使学生在高效的课堂中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5
关键词:创新;快乐成长;心德
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宜人的风吹入范县,带给我们一个明媚的春天,我和其他教师一样,我对未来的教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一、师生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成功的起点
新课程改革开展以来,课堂教学的效益得到了明显提高。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没有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与学生是否建立了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否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话的过程。在实践中,语文教师确实是把自己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中转变为与学生拥有平等席位的对话者,他们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了传统意义上把语文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认识。显而易见,新课程改革六年来,对于课堂教学所倡导的起点也就是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真正地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师生在教与学中进步,在教与学中体验到快乐。
二、感受生活,关爱心灵成长是课堂教学的绚丽细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体验给予了抹杀,甚至忽略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新课程倡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强调学法与教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最优结合,它真正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心灵的需要,从而使教法与学法相得益彰。
为了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的一代新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自主的活动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充分说明合作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是如此。合作能力提升的能力,能形成集体的智慧,但应以每个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才能有针对性地讨论,有目的性的讨论,才能达到自主学习的要求。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语文教师要创设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例如:在教学《怀素写字》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预习生字,要求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这些生字,然后在上课前通过对话,交谈、讨论知道他们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原来他们有的是借助拼音自学认识生的,有的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认识,有的是在老师的帮助下认识,并鼓励他们自学,掌握正确的认字方法,这种学习散发着互动的气息,涌动着生命的灵性。学生与自己,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他们互教互学,融合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再出现问题后,不要急于组织或要求学生讨论应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达到或做学习的最佳效果。
学生的素养是他内在心理的写照,取决于它的心理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性。新课程的功能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仅要重视双基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而且要促进他们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课改让我赢得了机遇
一打开新教材,我和学生总会被它美丽的插图、丰富的情境深深吸引。看着孩子们拿着新书爱不释手的神情,我不由怦然心动,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倾注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上好每一节课,把孩子们这份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持下去。于是教学时我明确新课程的目标,反思过去教学中所忽视的点点滴滴,在反思积累中,找到了新课改的路标;在与专家对话交流听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中、与同事组成的学习型团队的学习、探索中,理解了新课改的内涵,在博览群书中开阔了视野,教学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例如:我在设计《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图片和歌曲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观看图片来了解父亲和儿子的伟大之处,使学生学会体验情感,与人分担痛苦、分享快乐,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生活中延续。
四、课改让我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课堂上,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煞费苦心,一会儿让小组进行比赛,一会儿让孩子抢答抛出的问题。课堂由老师唱独角戏变成了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学习的热情洋溢在我们周围,孩子们一个个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就连平日里大名鼎鼎的“睡觉大王”------刘宗凯也没有了倦意,也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中来,并且竟然也能说出点眉目来。
可是我渐渐发觉,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个别学生积极发言的局面,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师生关系也非常融洽,我和孩子的心更近了。在这种状态下,作为老师的我很是欣慰,在孩子们的讨论中我也在成长,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我们五・三班各项工作走在全校的前列,老师和孩子们心里美滋滋的。
五、课改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
篇6
[关键词] 生本作业 教材特点
作业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的一种练习手段。就当前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目标不明,“盲”练。为练而练,盲无目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有的作业空、大,教师不作铺展,使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
形式单一,“呆”练。不顾文本的特点和价值,一律采用“读读写写”、“背背记记”、“我想对xx说”,单调机械,形式呆板,缺乏思考性。
缺乏梯度,“散”练。不顾学生、文本的差异,不管是否已掌握、能接受,布置作业一律同样要求;或每次只是做些前后不相干的零碎作业,缺乏整体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一、关注文本价值进行设计,让作业练有所获
根据不同的文本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避免了老套的机械的作业形式,让不同的文章体现出不同的作业指向,对丰富文本主题有着深刻的意义,学生也会对作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的作业才是切中学习价值的合身作业。
1.因文而异,凸现价值
选入教材的课文,每篇都是文质兼美但又各具特色。作业设计时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裁、不同题材文章的特点,发展儿童不同的能力。在学完名人名篇后,作业中要求学生去读它的姊妹篇,扩大学生阅读量。如六年级上册第五组“走近鲁迅”主题单元,学习《少年闰土》后,指点学生去读鲁迅的相关作品,学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后,可让学生去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鲁迅,更深层次地去感受鲁迅的文品和人品。而《山中访友》、《山雨》等文情并茂的课文,易于学生熟读成诵,就布置他们多读,在读中体会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对大自然独特感受的同时,积累美言佳句丰富语言。
2.精读略读,各有侧重
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作业的安排上应该体现出不同的要求。
精读课文,要引领学生紧扣课文的重点段、重点词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讲究精细的、充分透彻的阅读,要读懂文本中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仔细地揣摩它们的本义和言外之意。因此,作业应更体现重点段落、词句的语言训练。略读课文,放手让学生“读个大概”,不必过于在词句上拖泥带水,强调阅读方法的运用,培养独立阅读能力,还要加强课内外联系。因此,作业应体现阅读方法的运用,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3.课后习题,适时运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机械性的练习没有了,提示性、方向性的问题增多了。这本身在要求我们不做机械作业,作业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研究,针对课后习题进行精心设计。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后习题1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有哪些变化?”可以从朗读入手,将读到的、感悟到的信息转化为内部语言,将获取的素材迁移为口头表达材料,通过思维的逻辑转换,表达出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教师可以指导、启发学生把说的内容整理、润饰,通过“当他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想;遇到什么困难,又怎么想”这样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还可以形成书面语言,变成书面作业。
精心设计,适时运用课后习题,会对教学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有效地促成学生的语言习得。
二、“生本作业”的实施
生本作业的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将语文作业进行科学的整合,这样的作业具有教材相应的内容载体和学生学习策略的总和。为了达成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生本作业,目的在于形成理想的作业方式,充分发挥生本作业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课内+课外
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知识传授,让学生获得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素养。课堂的时间往往是教师为了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可能地挤出时间进行教材的学习,作业只能让学生在课外完成。语文的课程安排语文课堂中,留出十分钟让学生完成部分作业(课堂内容的巩固等),少许剩余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这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有效举措。
四年级配套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读一读,写一写”;五年级作业本中的阅读练习――“品读课文精彩片段,完成练习”。这些阅读题,都是编者以课文中的精彩片段精心设计的作业,将这些作业穿插在课堂阅读教学的环节中,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既能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又能有减少学生课外的作业量。 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成的作业就较少,可以在课外用较短的时间完成。
改变一贯的语文机械性的作业,在一定程度地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从事他们所喜欢的作业内容和形式。生本作业的设计就是将作业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进行优化,提高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以最小的作业量,让学生在最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让他们乐在其中,爱上语文作业。
(二)独立+合作
根据作业的内容,我们把语文作业加以区分,以便于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完成形式。对于传统的积累型作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而对于具有一定的难度或复杂性作业,可以组织学生作业小组,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
作业本作为学生巩固性的练习,大部分要求学生以独立的形式完成。如词语的积累,生字的音形义等,各种类型的句子练习,都是以学生的个体学习为主要形式。在生本作业的实践中,我们设计把前置性的作业作为生本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许多课堂上教学任务前置到教学前,课堂上只是把作业中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即可。
(1)自主学习式。这是教师把前置性作业通过书面形式下发给每个学生或张贴教室里,让学生自己学习、探究完成的一种形式。它面向大众化,是最普通的形式,适合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让所有学生都需掌握的重点内容。
(2)合作探究式。此种形式适合有一定难度、学生个体不便于完成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互相补充、互为印证,从而做到解疑释惑。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能圆满地实现教学预期。
(3)情境体验式。情境式作业让学生去体验,以期得到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如在教学二年级口语交际《春天里的发现》一课时,老师在课前设计了如下的情境:
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去观察春天,亲近春天,欣赏春天的花、草、小动物,感受春天的风、雨、阳光、天空,观察人们的衣着、行动、语言等。
三、反思
生本作业的探索,从指向教材的单元主题,抓住文本特点,而“练有所获”,因延伸了语文园地,而“开阔心思”。在生本作业的设计实践历程中,从学生的学习出发,让学生亲历作业过程,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习得语言,丰富语文素养。
只有做到真正从学生出发,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积极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生本作业设计与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才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潜能才会尽情地释放,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课堂;生活;探究;体验;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69-01
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一直在一线从事语文教学的我,深刻感受着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给学生、给教学过程带来的可喜变化,我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语文学科作为所有工具学科的"工具",我们必须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给学生体验、探究、感悟的机会,让课堂因学生而美丽;我们还要好好地利用生活这一大课堂,实现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转化,让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因学生而变得美丽,让学生的生活因语文而变得更加精彩呢?下面我就对语文教学实践的探索谈几点个人看法。
1.尝试放手,提供探索知识奥秘的机会
学走路的孩子,如果我们不放手,他永远也学不会,但是如果我们放手,在经过一些磕磕碰碰之后,他自然会站起来的。同样的道理,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放手。在我们放手之后,他们也能够做得很好。课堂是什么?课堂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我有时还是不敢大胆放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在以往的课堂中,我多以预设为主,但常常遇到"控制" 不了学生的局面,遇到这种情况,我多数会采取让学生"拽"回到原定的计划和内容上来。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压制了他们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多放手,给学生自觉探索知识奥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兴趣。对于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恰当的引导。学生只有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打开其思维,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灵魂深入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更为强烈。"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2.拓展阅读,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新课标中给我们提出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标的这些理念,,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充分认识到拓宽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性,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有效的拓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博览群书,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语文书中的课文往往以有限的文字反映出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是有着复杂的背景的。如果没有足够的背景,要理解课文内容是有难度的。所以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课前阅读,如搜集信息,查找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灯,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感知课文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学习《七律·》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路线图,以及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途中发生的故事,对于学生初步感知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
3.走向生活,实现语文学习的积累转化
语文学习还应该走向生活。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学习的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拘泥与教材内容,要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进行链接、拓宽。
生活中很多情境我们都可以挖掘和利用,为语文教学服务。意味隽永的广告、幽默的祝福短信、学校的见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揣摩、品味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学习了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保护环境这一专题的课文后,我让学生搜集生活中遇到的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标语和广告语,并让学生自己设计宣传标语,学生设计的宣传标语虽然还过于青涩,但他们在搜集、设计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明白了宣传标语要准确、得体,要有号召力。在学习课文了《地震中的父与子》后,我设计了这一作业:写一写生活中父母所做的饱含父母之爱的小事,注意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主题。这一设计旨在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练好学生的语文内功,并达到情感的共鸣,牢牢地把握一个"爱"字,用文中父子之爱燃起学生心中之爱,让爱在课堂中传递,让爱在生活中绽放异彩。"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打开教室的门窗,走出校门,让孩子们呼吸新鲜的空气,看到宽阔的闪动着奇光异彩的生活。"拓展学习空间,把快乐延伸到生活中去,如在课后有计划地安排或组织学生观察春天的校园、夏天的雷雨、可爱的小动物、茂密的树林、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尝试怎样帮助别人,怎样为人民服务,让他们觉得生活是美的,充满了乐趣。
此外,举办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辩论会、猜谜语、成语接龙等,都可以实现语文学习的积累和转化,让学生在美不胜收的语文世界里体验生活,何乐而不为。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倍感荣幸的同时也应该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竭尽所能,让我们的课堂因学生而美丽,让我们和孩子们的生活因语文而精彩!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76-02
新课程改革召唤“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合作小组的环境里学会与他人互相交流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从根本上改善课堂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这一课题的提出,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一、具体研究方法及具体做法
1.研究的方法。
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教师备课、参与集体备课、推门听课、参与公开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当前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好的做法及存在的问题,为本课题实施提供依据。
公开演示讨论法:通过集体备课、开设公开课、主持教学讲座等交流的平台推介自己的教学环节设计理念,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问题的讨论,赢得他们的参与、支持,并听取合理化建议。
行动研究法: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和创新,总结经验,在反思中提高。
经验总结法:通过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并对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进行研究和总结,从实践中归纳和提升小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2.具体做法。
(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氛围。
(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注重利用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怎样使用字典、词典,训练查字典、词典时迅速,准确。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外阅读训练,拓宽学生视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给学生足够的合作学习时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合理的评价和奖励制度。
(4)科学分组。在试验中,我根据学生成绩、特长、性别、爱好等各方面的不相同,将学生分为几组。在课堂教学中,以前后排合作四人为小组效果最佳。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将两个四人小组进行合并八人小组合作最佳。
(5)合理分工:小组长主要针对合作小组各成员在课内进行调控,课外进行管理;记录员是对合作小组各成员的讨论结果或实践过程进行记录;检查员是检查合作小组各成员在活动中是否能够各尽其责;报告员是在反馈或交流时,对本合作小组的讨论结果或活动结果等进行汇报。
(6)培养合作意识。在学习生字、阅读、古诗、分角色朗读、口语交际等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流程:布置任务――老师提出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调控下共同探究,完成任务;反馈交流;老师小结。经过课内外的合作,校内外的合作,学生有了合作意识,掌握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有效合作能力得以提高。
(7)双向、多元评价。在试验期间,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对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要从课内外的有效合作、组员成绩之和、组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对每个组员的评价,要从成绩、特长、综合能力、品质、与他人的合作、组长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等方面去综合评价。
二、研究的成果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合作技能初步养成:
1.合作中,学生已学会了根据教师及同学提出的问题,合理收集问题解决所需的各种数据,具备了运用这些数据,分析、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数据的收集中有了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2.学生能够用富有逻辑性、条理性的语言来阐述小组的基本观点,描述小组开展的相关活动,叙述小组讨论的结论。语言通俗、易懂,说理有层次。
3.在交流中,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事物的观点,能结合同伴的观点,调整自己的思路,产生更为新颖的想法,合作的意识初步的养成,合作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在合作中,学生能认真记住老师提出的操作要点、合作的要求;能认真按照小组的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思考老师的提问、倾听同学间的发言,合作学习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5.学生能客观地从多方面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效率等。
通过合作学习的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好局面,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提高了。在课题研究期间,我本人重在体现合作学习的论文获省第七届蓝天杯论文大赛三等奖,示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巨人的花园》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受到好评。靳晓宁多次代表“茉莉花开”工作室成员在全区上好“阅读教学”示范课,得到一致好评。我、靳晓宁、胡春玉、徐培华、冒伟五人分别获宿迁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宿迁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宿城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称号。所以,合作学习的运用使教师实现了有效教学,更在课题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与历练。
三、总结
篇9
一、力求自主——开放
课堂是学生的谋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小班化的课堂应有开放、民主、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教师多倾听学生的声音,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给学生以感受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在工作中,我采取以“点”带“面”的策略,更新教学观念,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观念不断改变,小班化教学课堂特征也逐渐显山露水了。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学习目标。学生在课堂上活动空间变大了,小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而且每个小组的“小老师”的作用也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选定不同目标后的汇报学习体现出了分层教学。但是,课堂中面对全体学生,关注学困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高等方面虽然老师按照不同学生需求设计了教案,在教学中根本体现不出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理念。为此,深入研究,大胆尝试,课后反思,终于探索出可行的方法。《14、假如》课时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正确读课文的环节上,教师拿出字卡在选择正确读小组内进行正音训练,而选择有感情读课文或创造性表演课文的学生是以小组合作完成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让他们有所提高的理念。整个课实行开放教学,给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并学会掌握学习的方法,获得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课堂上注意改变课堂提问的单向性,即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开创“教师一学生”“学生一教师”的双向提问式教学,教会学生敢问、好问、善问。
再如:在《春风吹》第一课教生字词时。
师:你能给本课生字找朋友吗?
生:(顿时跃跃欲试,举手层出不穷)
生1:看见“柳”字,我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
(流利背诵诗)
生2:看见“蛙”字,我想到了有“青蛙,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青蛙。”
生3:看见“吹”字,我想到了四字成语:吹吹打打,吹灰之力…
生4:看到“桃”字,我想到了“桃李满天下”。老师我想吃桃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每位同学都在班上发言,下面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在小组内部交流。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汉语作为我们的外语,它的外延在逐步扩大,我们正常所见的“给学生字找朋友”的训练项目做了一些小小变动,把“朋友”的外延扩大为涵盖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谚语等等。汉话的累积就融入了这些“特殊朋友”之中。这样既开放了教材又拓宽了汉语学习渠道,创设综合开放的学习环境,增加实践活动机会,打破了汉语教学时空和教学内容的封闭,解放了学生的手脚,让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不再受到禁锢,使得汉语教学真正融入生活之中,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汉语素养,真正让学生爱上了汉语,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扎实语言功底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二、凸现互动——对话
语说:水尝无华,相荡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小班化教学应搭建师生互动的课堂,实现心灵对话。汉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言学习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受到成效。小班化的课堂要求教师为这种实践活动创设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让自由交流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实现对话,达成共识,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小班化的课堂是个性化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究、研讨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书上的文字,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深切地感受朋友之间友好相处。有了友谊要积极去维护它。
根据这个教学要求,以及我们多年的小班化互动式教育的实践研究。一开场,就希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孩子带入到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所以教师就创设了一个“领船票登船”的情景,舍弃了以往简单、枯燥的生字词复习,改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形式,一人一题,做正确了,在小组内读一读,每一组都争相去登船时,正是把孩子们从被动参与学习转向为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以情激情,以情引趣”当孩子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这样的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老师紧接着准备了一个小组学习的活动,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眼中的友情。当教学形式是以往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时候,我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互动”这个教学方法上.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一个绝好的形式。其实5~8自然段的理解,对于我们现在的2年纪来说,并不是很难,简单的一问一答,也许学习的过程会更快,但是,学生的参与面会大打折扣。刚刚调动起来的积极性,好的学生,可能会继续保持,而相对差点的孩子,也许就会失去参与的兴趣。而在小组讨论中,则是尽量让学生做到全面的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想一想,说一说,从而保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一个问题进行争论,进行补充,好点的学生胄邑够也会去帮助相对较弱点的孩子。比如说,,在讨论好朋友因什么事吵架?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组里就孩子想到“松树要帮小熊扎风筝,小熊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组内的同学很快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有说“熊怕松树累着的”,有说“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去解决的”等等。我觉得,这正是学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互动交流的结果。也许,在过去简单的教学模式中,这个问题,老师也会提一下,但是孩子不一定记得住,但在互动合作的学习中,这是他们自己讨论出的结果,孩子一定记得很牢。本课的教学目标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朗读。从对字词的指导,再到句子的指导,段落的指导,这和大班没有什么差别。但是,教师还设计了一个“找好朋友读一读你最喜欢的一段”。既然在互动的课堂上,可以因为一个问题,孩子们进行讨论,那么我们觉得,找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则会让学生更喜欢这个课堂,把好东西和自己的朋友分享,是孩子乐于做的事情,他们的身心会更积极的投入学习中。
在教学的最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想象可以为松树和小熊做点什么。这样的设计肯那个过于大胆,但我觉得,,既然孩子兴趣被调动了极致,这个时候突然让他们做一件不是他自愿做的事情,多少有点打击他的感觉。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兴趣作业,展示自己,应贯穿始终,走进我们学校的班级。所以,在这个基础上,让孩子自己设计作业,正是一个给他们展示自我的又一个非常好的孩子。孩子当天设计的作业也非常的好。有的学生“折纸船送给小熊”有的学生“画一画”,画出他眼中的风筝。等等。无奇不有。可以看到,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互动、合作、自主”的学习是本节课关注的重点。
三、注重研究——发现
小班化的课堂,一方面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趣,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处于探究,研讨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另一方面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不论学生所持观点正确与否,都要“永远捍卫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因为小班化的课堂是个性化展示的舞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是无法复制的。
篇10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首先,备课要备两头,即一备教材,二备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深入研究学生情况,力求制定出明确、具体而又符合生情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以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精心安排教学过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现状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既减轻学生的过重学业负担,又让课堂充满活力,学生怀着这种宽松愉悦的心情上课,课堂有效性自然得到提高。
其次,解读教材的能力是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前提,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基础。要灵活处理教材,灵活驾驭课堂,教师必须先下足工夫研究教材,深挖教材,归纳和总结教材内容。只有对教材内容反复推敲和总结,才能理解教材编辑者的良苦用心和安排意图。对于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会成为一个强烈的信号,直接就可以做出判断,表现在语文课堂上是指语文教师在掌握了教学设计、板书、提问、常用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等多种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较熟练地恰当运用,和学生交流对话正常和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比较顺利。我在研读文本时力求做到:(1)站在文本的角度,彰显学科本体特征;(2)站在作者的角度,把握文本价值取向;(3)站在读者的角度,读出自己的独特理解;(4)站在学生的角度,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如人教版第九册《落花生》一文,作者旨在教育下一代要像花生一样谦虚,无私奉献。过去,许多老师遵循作者意图教育学生的,使学生备受打击。而今,时代在进步,理念在改变,竞争意识增强。所以,必须重新解读该文本,在融合作者本意的前提下,跳出教材,在适当情况下,树立敢于展现自我、毛遂自荐的精神。
二、用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的颁布如一缕缕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气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教材观。新课标强调:“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凭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新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唯一依据,而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范例和素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好老师加工教材,坏老师照本宣科”。一个好的老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内容特点和学生状况等对教材所提供的核心文本加以增减调整,通过调查、访问、阅读、上网等有效途径进行比较恰当的整合,从而活用教材,使教学设计更符合时效性、班级特点、思想教育及学生的自主体验和实际需要,有效促进教学任务的完成,从而增长学生见识,深化理解,拓展学用渠道。
例如执教第七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学生对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很生疏,对总理生平事迹了解甚少。仅凭课文中朴实的话语,如何能激起对总理的情感呢?教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推荐这方面的书籍,或者向学生介绍生平一些感人的事例,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这样,学习课文时,学生的情感之帆已扬起,无需老师更多的讲解,理解课文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坚定、执著的父亲和勇敢的儿子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短短的40分钟里,如何才能做到长文短教呢?找准阅读的突破口,以点带面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紧抓“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条主线,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围绕:“这三部分内容哪一部分内容、哪些词句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让你感动呢?”这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组织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交流来深入。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学习效果较为显著。
三、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老师应该有一种自我超越和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传统的滞后的模式,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从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可以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方式,文眼、题眼、表达方式都可以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大胆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
比如,《开国大典》可采取文题切入法。从课题入手,“典就是典礼的意思,那么在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是怎样的典礼”?进而,围绕“大典”,整体感知,初识“大典”;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课堂总结,铭记“大典”。再如,《将相和》可采取语言切入法,《飞向蓝天的恐龙》可采取文意切入法……总之,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课堂上教师除了要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及教学现象进行反思,并不断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更好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只有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才能得以培养,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具体做法:(1)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2)给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机会。(3)多给学生评价的权利。《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以正面引导。”赏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强心针,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问;不同意的允许争论;老师错了的允许批评;甚至必要时允许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
五、课堂和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的学习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等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关注教学任务,更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情感体验,只有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生命与活力,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