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检查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1:26: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备课检查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备课检查总结

篇1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板书设计具有归纳与概括性,并能展示知识内在结构。

2、教学环节齐全,注重引语与小结,使教案前后呼应,环节完整。

3、有二次备课的文字和图片, 大部分老师都写了教学反思。

4、有些老师的教案中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 (教学反思中主要体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和不足点及下一节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的把所教的知识让全班学生吃透。

2、教案没有按学校要求的模板设计,没有留二次备课的空间,这是藏文教案中存在的问题。

3、教案不整洁,没有订好订书机等。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大部分老师作业批改比较认真,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3、学生在书写方面比起前面检查有很大进步。从检查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有明确的要求。

4、大部分老师能及时把作业送到检查地点,这样不影响检查时间。

不足:

1、对于作业封面请各位教师学生进行教育,要整洁、不能涂涂划划。

2、从作业批语看,鼓励性批语有待加强。希望老师们注重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用不同的评价等级来激励学生。

3、作业中仍有漏批现象。生字本上有些写错的生字没有标识出来。

4、高年级学生作业上用铅笔的较多,必须用钢笔来书写。

5、有些作业没有格式要求。

6、有的作业次数较多,但作业批改质量差。

7、同步练习上交时,要上交全班学生的同步练习本,如果上交几名学生的不算作业次数。

8、高年级学生作业上几乎看不到学生作文。                     总之,这次教案与作业检查结果比起上次检查有很大进步,作业批改认真,有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希望我们在保持优点的同时尽快补救与改正检查中存在问题,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为此我们在认识到这次教案作业检查的得与失之后,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用心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耐心帮助困难中的每位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我们的辛勤耕耘中快乐成长,让每位学生的人生因我们的付出而精彩!

                                     

篇2

下圩中心校教导处在校长室领导下,上半学期教导处围绕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工作。为了总结经验,弥补工作中的不足,现就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 常规教学工作。

(1)、计划制定。开学初教师制定了本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教导处进行了审查。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负责,各学科按要求完成课时备课,但由于受学校规模限制,比如初二只有一个班,我们的集体备课仍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3)、开展了校内教研活动,课后及时进行适度交流,起到一定效果,有力地推动了教师的工作质态,并按时开展了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但教研方面需加大教研经费的投入,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4)、组织好期中考试。组织安排好期中监考、阅卷工作;强调认真监考、诚信考试;顺利及时完成试卷批阅;组织完成期中成绩的质量分析表,做好班级间的成绩分析比对,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切实的措施,做好提质工作。

2、教育教学管理。

学校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合乎规定。认真按课表上课,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开齐上足课程上协聘了安丰徐吴初中音乐教师、昭阳湖美术专职教师,收到较好的效果。

开展 “教学五认真”常规检查工作,检查情况如下:

教案:多数教师的教案四表全,有制作和执行时间,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有课后反思。

作业:多数教师超额完成批改任务,作业量适中,批改认真及时,有批有改有评语。个别教师批改次数不足,作业量偏少。

听课:总体上看教师听课节数还不够,今后仍然需要鼓励督促教师改正过往陋习,多深入课堂听课。

3、重视初三毕业班考情。初中部中考成绩在前几年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但今年由于小学质量过于薄弱,致使近两年可能成为瓶颈,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影响学校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初一年级尤甚,令人堪忧。

4、其他方面:

(1)教学秩序:作为行政人员能在值班日定时进行巡课、查课,教师都能及时进入课堂上课,没有缺课、漏课现象。办公室卫生已有好转,但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有打游戏违规现象,吸烟屡禁不止。

(2)考勤方面:,教师基本能按作息时间上下班,自觉遵守考勤制度。但仍然存在个例:少数教师漏签忘签。

(3)、组织学生参加“板桥杯”名著阅读竞赛活动,三人次获奖。

(4)、完成“泰州师说”、“教学新时空”等相关工作。

二、需要强化的工作举措:

1.强化集体备课,推行学案的使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发挥集体教学智慧,组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根据学情设计出科学、适用的教案。建议教师使用学案,倒逼学生预习,提高教学效果。

2.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尤其要抓好各年级教学管理(含集体备课、听课笔记、教案作业的检查记录、各类计划总结以及教研资料)的检查,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3.加大教研活动力度,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大检查性听课的力度,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篇3

关键词:幼儿;备课;有效;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68-1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有效备课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效组织、开展,并完成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师备课的内涵、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拓展,初步归纳起来有三点要求:

1.广泛性。幼儿园老师的备课涉及与幼儿相关的各方面活动,包括教学、游戏、生活活动、家庭教育等。

2.适宜性。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面向大部分幼儿的同时适当照顾少数幼儿的个体差异。体现有效理念的具体要求和总则,开发新的活动,设计不同的教学指导方案,制定适应性较强的指导策略;同时教师应与幼儿、家长“共同备课”,开发丰厚的课程资源,根据教学最终目标及具体内容创新课程,采用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3.延伸性。幼儿教师在进行有效备课时要求自身掌握幼儿活动的形式、目标,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激发幼儿自主探索,将有预设和生成相结合,预设要为生成留下实践的空间。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不乏发现一些急需改善的现象,例如,往往是重视集体活动的设计,忽视一日活动其它环节的设计;重视公开活动的设计,忽视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出彩的教学活动,又能看到令人忧心的教育教学常态,显然保证常态化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需加强有效备课的研讨,建立提高教师备课有效性的相关支持和保障机制,真正发挥备课的作用。

现阶段我们使用的是主题式课程,不仅仅是要求教师备好一节课,而且要关注整个主题内容,关注一个阶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纵向推进幼儿的发展。由于每一个教师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同,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不同、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和教学技术领悟能力不同,不同层次教师之间同样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我们通常会发现,同一教材不同教师执教其教学效果不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溯本求源,往往能在备课环节中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因此,有效备课成为教学活动有效的最为关键的基础,有效备课除了要有一定的管理举措,还要有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经验和指导,而且,通过培训和指导,通过教师个人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备课才能真正为有效教学服务。

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研讨,我们现在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课前集体备课、个人备课、课后反思与总结三步曲:

一步曲:集体备课

每周三是我园集体备课研讨时间,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重点研究教材,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园、本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个人备课时,提前分析活动中不适宜本班幼儿之处,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其次,还要研究幼儿的学习方式和主动参与程度,解决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倡教师同伴间的对话和观点碰撞,立足于解决问题、分享成果、提升经验,鼓励教师将各自的备课体会进行交流,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切实提高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步曲:个人备课

本学期,我园备课内容包括晨间活动、早操、早点、集体教学活动、上午游戏活动、餐前准备、午餐、餐后活动、午休、起床、器械操、午点、下午游戏活动、离园前活动等十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具体的要求。其中,晨间活动要求有接待幼儿和活动内容两个部分。早操、早点、午餐、午休、起床、午间操、午点等生活环节也要求写具体的目标。早操的目标主要从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培养幼儿对韵律操的兴趣等方面入手,依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目标要具体、可操作性强。特别是将午餐、午休、起床等生活活动也纳入备课中,通过备课,老师加强了在生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意识。从幼教中心新的备课模式可以看出幼儿园逐渐重视一日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将幼儿教育渗透在生活、游戏各个环节中,“事无巨细”可以说是我园新备课格式的显著特征。

三步曲:课后反思与总结

每一位教师的备课本旁边的空白处都有即时反思,字里行间,不仅凝聚着教师个体的学识和思想,而且清晰地展示了年级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和思维,留下教师们的成长足迹。其次,每周、每个月针对不同的主题进行整体性总结,积累在主题中生成的教学活动,提炼其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园本课程。

篇4

一、备课(10分)

1.集体备课(7分)

A-7B-5C-4D-2

备课组集体备课得分等于备课组内所有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的平均分。

教师个人集体备课得分=教师个人教、学案得分(3分)+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得分(1分)+主备案研究记录得分(1分)+教学案共识得分(1分)+听课得分(1分)

“教师个人教、学案”评价:检查教师个人的主备案、个性教学案、小单元清的编写数量和质量:依次为3分,2分,1分,0分。

“教师个人参与研讨过程”评价:及时组织、按时出勤、积极参与。每少一次扣0.2分。

“主备案研究记录”评价:有调整的内容,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教、学案共识”评价:备课组教师每人的教学案中有共同的“共识”记载。依次为1分,0.5分,0.2分,0分。

“听课”评价:学期听课达到16节,有记录,有点评。按听、评课评价标准评价。

2.个人教案(3分)

A-3B-2C-1D-0

个人主备案,个性教、学案,书写工整、节数够、环节全、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对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和技巧,有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点的预测和解决对策,有学法指导,有学情反馈的途径和形式,有习题的再设计。个性教、学案能根据班情设计。有“小单元清”设计。

二、讲课(10分)

1.平时巡课(2分)

按课堂学习秩序打分

学生课堂违纪行为教师能及时制止并解决。

2.课堂听课(8分)

按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分

教师教学内容与集体备课不符按30%扣分。备课不充分,课上出现知识性错误按40%扣分,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效果较差按50%扣分。

三、作业(5分)

1.作业布置(2分)

A-2B-1.5C-1D-0

作业格式、书写1分,注重基础、体现分层1分。

2.作业批改(2分)

A-2B-1.5C-1D-0

批改及时、认真,有等级评价和批改日期,有适当的批语可评为A级。作业每少批一次扣0.2分,有布置没批改不得分。

3.作业改错(1分)

A-1B-0.5C-0.2D-0

学生有纠错本1分,标明错误,注明错因,有改正意见,教师定期检查1分。

四、辅导(3分)

1.辅导效果(2分)

提高者得2分,没有提高者0分。每学期计算三次成绩的平均分。

辅导周期为一个月,评价辅导效果。以上一次月考成绩为基础,计算单科成绩提高幅度。

提高幅度=个人本次月考成绩---本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个人上次月考成绩---上次月考学科小组平均成绩)

2.平时辅导(1分)

A-1B-0.3C-0.1D-0

教师平时课间辅导学生情况由学生按《教师辅导评价表》打分决定。

五、考核(2分)

1.监考阅卷(1分)

每发现一次(一张试卷)扣0.1分

a、监考过程中睡觉、脱堂,有玩手机、看书等与监考无关活动。

b、监考中对违纪学生不制止。

c、收卷出现错收、漏收。4、阅卷中错判、漏判。5、核分时错核、漏核。6、登统时错登、漏登。

2.试卷分析(1分)

每出现一次扣备课组每个成员0.2分。

试卷不能按时完成批阅任务或试卷分析不能按时上交。

六、教学研究(10分)

1.计划及总结(0.5分)

按要求制定并按时上交的各得0.25分。

不按要求或不符合实际(下载)不得分。

2.业务学习及反思(2.5分)

学期学习笔记1万字得1分,5000字以上0.5分;教学反思按要求完成1.5分,每少一次扣0.3分。(每学期8次)

教学反思每双周一次,每学期8次。

3.听课评课(2分)

每学期校内同学科听课16节,每少一节扣0.4分。每节课后必须有包年级主任签字。

记录内容与教案不符或只用教案抄听课笔记,一经发现,此项不得分,无点评和总评不得分。

4.教研活动(2分)

教研组计划、总结各0.1分,教研活动开展1分,材料0.8分。

5.信息技术(3分)

1.电脑作品制作(1分)。完成电脑作品一件,推荐到县里参赛,每位教师得1分,完成成型作品得0.5分。未完成者,该项不得分。信息技术教师每学期完成电脑精品作品各2件,辅导学生完成电脑作品各40件。完成得1分,未完成得0分。

2.课件库建设(0.2分)。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两个与教学同步的课件,完成者得0.2分,未完成者得0分。

篇5

年年岁岁抓常规,岁岁年年有收获。扎实有效地落实教学常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1.1 要求

集体备课抓研究,个人备课抓规范

课堂教学抓效益,作业布置抓配餐,单元过关抓分析。

1.1.1 集体备课:实行学科组长负责制,先周备课制。

每周一大备,每日一小备;每章一大备,每节一小备;实现了单位集体备课向课时性集体备课的过渡;五备五统一: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习题,进度统一、内容统一、作业统一、练习统一、单元过关统一。

1.1.2 课堂教学、师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构建、共同发展的“双赢”活动。

以“四课”为依托,研究教学、研究课堂。

通过“听评课活动月”、“聚焦课堂”、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坚持“四为主”教学原则,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落实“三讲三不讲”。

——“自主、探究、合作、发展”教学之要义

A、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在新知中迁移,迁移中应用。

B、以探索的姿态,科学的方法,活动的形式、合作的精神开展教学活动。

C、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心理素质、审美情素、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适应能力。

D、实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让教与学充满生命活力。

1.1.3 单元过关

(1)严把“四关”——命题关、时间关、阅卷关、分析关。

(2)采取试题、考试分析、分段统计表“三合一”汇报制

1.1.4 作业:

(1)布置配餐作业;

(2)实行“三批”制——平时练习要抽批、考试试卷要精批、三类学生要面批。

1.2 检查、评比与奖惩

教学常规实行“三级把关制”,检查结果与教师的课时补贴挂钩、学年奖挂钩。

级部主任一级把关,每周检查一次;包级校长二级把关,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三级把关,每半学期检查一次。

2.学生学习常规管理

2.1 学生的学习常规主要是“八环节学习法”的落实

2.1.1 目标计划

2.1.2 目标层层分解:三年高中生活的总体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段目标;

2.1.3 长计划短安排:月段计划——周计划——日计划

2.1.4 主动学习

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还学生以主人地位,更多地给学生以动手、动脑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1.5 规范训练

1)规范作业、练习:(1)先复习,再做作业;(2)深入思考,独立作业;(3)书写认真,步聚规范;(4)规定时间,限时训练;(5)认真纠错,完善提高。

2)规范答卷:分为三段:(1)填姓名、查页码、看试题时间(5分钟);(2)动脑、动笔答题时间、要求:排除杂念,物我两忘,用心答卷;(3)复查阶段。

2.1.6 满分答卷

(1)搞好查失分活动(2)认真听老师讲评(3)完成满分答卷

2.2 检查、评比与奖惩

高一入学后的两周为常规学习阶段——9、10月份,为学习习惯形成期(期中考试前基本定型)——11、12月份为学生良好习惯巩固、内化期(各班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总结完善)——学期末形成习惯。

学习常规每月检查一次,检查结果计入班级量化管理,与班主任补贴挂勾。

3.学习过程管理

关注过程,把落实“钉”在过程上。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后结果的完美无缺。

“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学习法

3.1 问题的提出

3.1.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24小时内所学的知识容易记牢;

3.1.2 现代教育论认为,方法来自对学习行为过程的不断总结,总结的过程本身就是完美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

3.2 方法的实施

3.2.1 推行“三五日清”制度。早操前五分钟晨读、午休前5分钟复习,晚自习后停留5分钟完善。对知识采取“少量多次、经常复习、持之以恒”的原则,各个击破,化整为零,温故知新。

3.2.2 利用《学情?结簿》,搞好学习效率自测和对学习情况的周结,班主任通过“笔谈”,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3.2.3 每月举行一次考试。考前抓发动,促进同学的阶段性学习。考试过程抓考风,促学风;抓考计,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后分析,搞好反馈矫正。

推行考后分析“菜单式管理”,即:级部—月考分析,搞好反馈矫正。

推行考后分析“菜单管理”既:级部—开好学科教学诊断会;备课主张写出学科质量分析报告;集体备好讲评课,实行骨干教师先期讲评判;二次过关。

任课教师——“三类学生”试卷面批;上好讲评课,个别谈话。

班主任——开好班教导会;质量分析主题班会;“规范化试卷”平展;优生读学法。

学生——查失分;红笔改成“满分卷”;写出“考后感想”开展好考后的师生个别谈话活动。

4.年级教学管理

高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细密规范地抓高三,而且需要认认真真地研究高一,踏踏实实地抓好高二,高一是基础,高二是关键,高三是决战。

复习原则:模拟、强化、回扣、调节。

复习方式:回扣基础与模拟训练穿行,调节心里与强化考技并举。

目标要求:自我完善,综合梳理,适应训练,升华提高。

基本能力复习:

内容------涉及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体育,健康,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六个学习领的12个科学的相关内容。

特点-----知识容量大、科学交叉、综合性高、学习时间短等。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科研为先导,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管理水平和校本教研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使教师们领悟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困惑,使教师熟悉新的课程标准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升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教研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

①反思交流:通过前一阶段组内的教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进行反思交流,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共同提高。

②主题教研:以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为研究内容,确立一个教研主题进行研究,组内每人至少围绕主题选择一单元中进行备课,再选择这一单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上公开课,通过说课、听课、评课、 教学论坛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谈自己的想法、看法,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③理论学习:围绕教学主题组内教师还不明白,这时候需要理论指导。理论学习做到组内学习与自己自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主要工作措施

1、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是落实新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各教研组要围绕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积极开展活动,落实好反思交流、主题教研、理论学习的三项活动,在活动时把这三项有机结合起来。每次教研活动,相应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动、共同进步。

3、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形成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做到每科有备课,课课有教案。做到每科有备课,课课有教案。备课要有学期目标单元目标,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等。衡量备课的优劣主要“四看”,一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课改精神,二看教学设计是否依托标准思想,三看备课调整是否认真,是否符合班级实际,四看教后小记是否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学校将对教师的备课隔月检查,其中调整方案、教学反思将重点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2、上课。课堂教学要改革传统的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要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交流”新的学习方式,给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和发展的机会,面向全体学生。上课时做到“七不”:不坐着上课、不喝茶、不吸烟、不接待客人、不接电话、不拖堂、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3、作业。要求每次作业量适中,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学生书写工整,作业批改及时认真仔细,红笔下无误。家庭作业有布置有要求有检查,作业量适中。学校将进行优秀作业评比,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校将对学生的作业批改作定期检查,要求作业字迹工整、清楚,批改及时规范,每一种作业批改要有激励性评语。每位科任教师都要重视学生的书写质量,把学生的书写作为重点来抓。

4、辅导。教师辅导既是对学生的负责,也是对学生的尊重,教师辅导要做到“三心”,“两性”即:细心、耐心、恒心;及时性,针对性。

5、评价。要改革以往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方式由单一的、定量的、静态的变为多元的、定性的、动态的。要以课堂表现、技能测试、纸笔测试三者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六、加强总结反思,推进课程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课改实施水平,我们要走一个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循环上升过程。因此,学期末我们要对本学期的课改实验工作认真进行一次全面性的梳理,总结工作经验,整理典型个案资料,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七、教研工作计划安排

9月份:

1、制定各学科学期教研工作计划,确定教学人员分工和各教学班基本情况。

2、各任课教师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计划

3、上报实验课题的各项材料。

4、开展两次常规检查(检查各项计划、检查备课)

10月份:

1、检查各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2、新立项实验课题的开题报告、课题研讨课。

3、教学常规大检查。

4、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期中知识竞赛。

11月份:

1、统计期中知识竞赛成绩。

2、组织相关科组教师下教学点检查教学常规工作。

12月份:

1、本学期第四次教学常规大检查。

2、各学科教研组汇报本科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明年1月份:

1、组织好期末复习考试。

篇7

一、引导教师落实

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要做好“学生八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要引导教师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十项要求”,让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强化备课制度,规范备课行为。一是实行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好时间(每周上午第1节体艺组,周二下午第1节课英语、数学科组,每周四的下午最后1节语文科组),定好主题,定好主讲人。根据“学生八个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联系学生课堂教学实际,研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策略。二是加强备课检查,除了从“备课量(有无提前一周备课量),备课态度,目标定位,重难点的确定,教学手段,教学环节,重难点的教学突破,新知识的引入和环节过渡,练习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多角度入手进行检查外,还突出检查教师在备课中是否设计具体的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做好每节课的课前预习。每周备课组长进行签名检查,每月学校组织科组长集中检查一次,做好有效数据的收集整理。三是做好总结反馈。以备课检查评价表中的数据为依据,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剖析,在反馈会议上公布检查结果,指出存在问题,推介亮点,树立典型,促正气的形成。

2.关注学情,培养学习能力。我校设计了“师生课堂表现评价记录表”,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四方面,引导教师确立“以学定教”的思想,课堂上除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培养学生“会学习”,最终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3.建立推门听课制度。学校成立了中心教研组,每周进行不指定班级,推门听课。听课后再围绕我校“师生课堂表现评价记录表”认真进行点评、剖析,发现问题及时帮助解决,以此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

4.以评价促发展。正确有效的评价可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坚持给学生及时中肯的评价,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二是班级中必须设立“成长展示台”,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设计“七个一分钟”“八个学习习惯”的月评卡,每月组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评、家长评,以此加强师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促使学生自我反思、总结、互相监督。四是批改作业要写上激励性语言,深入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二、促进学生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发展。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根据学校实际,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八个习惯的培养:

1.培养学生定目标的习惯。指导学生制定每个阶段的成长目标,可以是学习上的、行为习惯方面的、思想品德方面等,以目标引领学生不断成长,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增强进取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好办法,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也是人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在预习习惯的培养上,主要做了:⑴按各年级、各学科的特点商讨确定预习的基本要求;⑵三年级以上的班科设立预习本,把预习情况写在预习本;⑶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预习情况的检查,尽可能对学生的预习本进行批阅,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做好信息的归类整理,为真正落实以学定教的理念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⑷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必须精心设计预习提纲,为新课的学习降低难度做好充分的铺垫,引导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质疑。⑸课堂教学以学生预习为主线进行教学,从学生的预习入手全面展开新知探索,对学生能自学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学,重点组织指引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3.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学生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话,倾听同学的发言,就能积极地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就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4.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提出问题是主动学习的表现,是创新的开始。新课程教学尤其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每节课我们都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每次预习都要求写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探索。

5.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总结习惯。抓实学生每周的学习阶段总结工作,引导学生学会谈收获,谈不足,谈改进的想法。

6.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中高年级学生建立错题集本,引导学生学会收集错题,分析错因。通过对错题的收集整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形成。

7.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习惯。利用课堂教学最后几分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使改正错误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意识。

篇8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一1、备课组长必须按学校规定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说课,每次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活动记录。(10分,查活动记录,活动每少一次减0.5分;学校联合抽查,活动每少一次减2分,无故缺席每少一人减1分)

2、每学期组内公开课不少于一节(3分,教案、说评课稿等材料要完整)。

3、认真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听课,完成30节课的听课笔记。(3分,查听课笔记,每少一节减1分)

4、统考结束后,各位任课教师及时完成试卷质量分析报告,及时上交。(5分,每少一人次减2分)

5、全组教师备课认真,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且符合学校对教案的要求。(5分,查教案,每月查一次,符合要求记5分,次之记4-1分)

6、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本组教师能够积极参加,做到无故不缺席。(5分,每少1人减1分)

7、组长负责,组员支持,全组教师团结合作,教研气氛浓厚。(4分,次之3-1分)

8、学期初按时上交备课组教学进度计划。(2分,不交减2分)

9、学期末积极主动上交各种记录及总结。(3分,每少一项减1分)

10、教学效果好。备课组在全镇统考中学科平均成绩高于黑龙加10分。

11、组内教师组织学生竞赛有指导,有质量,能在上级单位组织的各级类比赛中获奖。(获奖结果每人次奖分,按一二三等奖次,区级加3/2/1;市级加4/3/2;省级加5/4/3,加分不超过10分。)

二、评比方法

1、在备课组申报的基础上,教研组推荐各备课组于教导处。

2、在教导处考核基础上,报校长审批。

3、每学期评一次。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二一、指导思想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推动我校教学研究工作,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表彰在教学、课改、教研等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备课组,经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二、考核评选对象

备课组:1.语文组 2.数学组 3.英语组 4.政治组 5.历史组

6.物理组 7.化学组 8.地生组 9.音体美组。

三、评选方式

1.评选采用年级部自评推荐与学校评估相结合的模式。

2.每学期考核评选一次。

3.考核分常规性工作和创新性工作两方面进行考核。

4.将教学、教研等常规工作细化为若干个考核目标,对教研组和备课组工作进行目标考核量化。

5. 年级部、备课组在提供资料或数据时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杜绝弄虚作假现象,一经发现取消评选资格。

三、评选办法

1.各年级部对学期内常规检查情况进行自评整理总结,推荐上报教务处优秀备课组4个,并向评审小组提交相关数据材料。

2.评审小组依据评选细则,参考教务处、督考办各项评价数据,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统计综合 , 最后评定优秀备课组每个年级部2个。

四、评审小组成员

组 长:杨宗昌 副组长:李盛清

成 员:宋国志 张兴旺 于晓东 景立山 宋金阳 隗学新 刘占军 王义金

五、评选结果的使用

1.依据本方案进行量化考核的结果,每个年级部得分前两名的备课组为优秀备课组。

2.学校对优秀备课组颁发荣誉证书。

3.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相同条件下优先考虑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成员。

4.优秀备课组评选结果纳入到教科研的表彰和对教师的综合评价中。年终量化考核,对优秀备课组全体成员分别加0.5-1分。并在绩效工资中予以适当的奖励性工资。

优秀备课组评选细则三为了增强教职工的集体观念,优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进行优秀班组的评比活动,特制定本细则。

一、优秀班组每学期评比一次,其比例不超过班组总数的40%。

二、优秀班组评比的条件:

1、能全面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凝聚力强。

2、能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注重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学思想,能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积极地总结反思,组内有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3、能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学生课业负担合理,教育教学质量较高。

4、组内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5、组内教师实绩明显。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评为优秀班组:

1、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比较严重。

2、严重违反课程计划。

3、严重违反国家和省市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规定。

4、有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的现象。

5、有严重责任事故的发生。

6、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在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中有教师为较差或差的现象,或教学常规月考核等第为较差或差。

四、评比程序:

1、学校成立优秀班组考核小组,由学校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及部分教师代表组成。

2、考核小组听取班组长汇报情况。

3、考核小组成员投票推荐。

篇9

为了落实学校的办学思想,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突出“以优质课堂建设为目标”校本教研的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特制定本计划:

一、 指导思想

践行计划,潜心研究,提升层次,打造品牌。

二、 工作思路

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校。

三、 工作安排

九月份:1、深入调研,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组织学困生课题的研讨

(负责人:汪甜甜、方慧韬、 王建学);

3、推进“导·练·评”模式的课题实践与推广工作;

4、“学困生转化”省级课题调研,并写出调研报告;

5、督查推门听课、集体备课、名师工作室工作,促进教研工作的落实(重点九年级);

6、调研九年级备考,重点开展班主任工作方法的交流、研讨与推广,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

8、召开两次组长例会。

十月份:1、召开一次“一师一优课”的研讨会,研讨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促进优师优课的工作;

2、各学科工作室准备一节研讨课,并组织教师研讨;

3、召开“少教多学与优质课堂建设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研讨会,探究校本教研的新特色;

4、督查集体备课、期中教学的研讨工作;

5、调研九年级的培优工作,并作出研讨报告;

6、总结九年级班级管理的经验,打造实中的教研特色;

7、举行“第三届‘香樟杯’教学大比武”赛课活动;

8、组织市级课题“学困生转化”研讨活动;

9、召开组长例会。

十一月份:1、配合教务处研讨期中教学的具体情况;

2、以数学为突破口,督查九年级的教研具体事项;

3、进行一次学生学习状况调查,并作出研究报告;

4、学困生转化的信息采集,成因分析;

5、组织期中调研活动;

6、召开组长例会,总结期中教研工作。

十二月份:1、教研工作的督查,重在备课调研,并作出调研报告;

2、与工会联合,举行“一师一优课”第三届“香樟杯教学大比武”说课比赛活动;

3、督查期末的教研工作;

4、调研九年级的复习备考,并写出调研报告;

5、课题组调研课题的落实情况,并写出调研报告;

6、召开组长例会,探讨“一师一课”的活动;

7、调研八年级“语数外水平测试”。

2020年元月:1、组织期末的复习备考,落实集体备课的效率问题;

2、组织课题的期末总结活动;

3、召开组长例会;

4、组织教研组、备课组进行教学期末检查;

5、检查《三册》并通报;

篇10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为优质教学常态化提供重要保障

1.认真制订并落实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及全体教师,每学期初应根据教育局、教研部门及学校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认真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扎实实施。

同时,学校教务处、教研组等应在期末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总结,上交科研处,原则上工作计划在开学一月内上交,总结在放假时上交。学校应对计划落实情况逐一对照检查。

2.抓好优质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优质、高效教学应是“三高”教学:从时空上看应是高效率,即花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效果;从成果看应是高效益,即教学结果能使学生有较多的收益;从关系上看应是高效应,即通过教学对师生之间的心理、人格、思维、情感等方面产生较大影响。

一是制订优质、高效的目标。目前,大多数教师没有把课堂教学目标告诉学生,甚至有的教师自己都不知道本堂课要达到哪几方面的教学目标,而是在进行无目的的教学。

因此,学校在日常查课或常规检查时要认真检查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也是教师教学最后要落实的结果。设计恰当的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点。教师每节课应将教学目标展示出来,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白本堂课的目标,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此目标。

二是优质、高效备课。学校要建立、健全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并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集体备课活动,但要防止将集体备课变为集体偷懒。

集体备课应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然后共同讨论,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引导教师把个人的创造性同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结合起来,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从中选择最佳教学策略。

集体备课时应由主备课人写出《教学设计方案》,而不是详细教案,备课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二次备课,以提高每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教学方法设计能力、掌握和处理教材能力。学校检查集体备课时,应着重检查二次备课内容即教师的个人补充内容。

三是优质、高效上课。课堂教学要着重优化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师关注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各方面发展少;关注知识点多,关注知识结构少;教师占据课堂教学时间多,每个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学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多,关注学生探究发现少。

教师要牢牢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会学为主旨,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

二、加强校本教研,

为优质教学常态化注入生命活力

1.形成完善的校本教研机制,打造“课堂优质、高效教学”的基础

一是建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业务学习制度,制订学习计划,指定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及时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教改动态,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是建立以备课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制度,努力营造备课组的研究氛围,把备课组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研讨型、反思型的组织机构。

三是建立以科研处为核心的课题实验及过程管理、检查指导制度,引导教师走科研兴校之路。

四是搭建教学展示平台,积极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优质课评比活动,认真研讨和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每年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不断发现和培养教学新秀。

2.实施“名师工程”

学校应重视名师的辐射效应,开展“名师工程”,让名师以身作则,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让其学习名师的专业钻研精神和治学风范。

同时,学校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建立“以老带新”的师徒制、“导师制”,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

3.优化教学手段

学校要提倡任课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注重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要求。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并将课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学校举行的教师“优质课竞赛”,应要求参赛选手都要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4.重视对高考的研究

学校、教研组、教师要重视对高考的研究,注重高考信息的收集、筛选和利用。抓早、抓实高考复习研讨会,引导教师把握高考改革动向,寻找应对策略。

三、加强精细化管理,

为优质教学常态化提供必要前提

1.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要摆脱“事务主义”和“他务主义”,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听课、座谈、调研,及时了解教学状况。学校应实行年级管理制度,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实行班级挂班制,便于掌握各年级班级师生的教育教学现状,掌握教育教学管理的知情权、主动权、决策权,并从中发现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2.努力实现精细化管理

教学的优质、高效性依赖于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学校对教学的管理,应努力做到精细化,把平常的工作做细。比如,对早读的检查与管理,学校教务处、年级组应检查教师是否每天都有对学生早读情况的检测(至少5分钟的检测);对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管理与检查,可以采用当天听课、当晚反馈的方法。另外,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可通过学生测评反映等形式落实。

3.开展教学质量动态管理研究

学校可倡导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推进各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评价工具、评价组织形式的试验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