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破红尘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11 00:46: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看破红尘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看破红尘的诗句

篇1

不懂爱.恨.情.愁.的我们.如诗似梦的年代。挥霍。充满硝烟的年代似乎远去。盛夏的太阳火辣辣的。我们也似乎变的不堪一击。虚无缥缈的岁月在我们手上点滴流逝……

在岁月的长廊里。挥笔一画,画出青葱的岁月。

似水。它如珍宝。

似梦。它易流逝。

[踏破铁鞋,看破红尘。]

虚无缥缈的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也不懂。古人的悲欢离合或许他们是很难忘记,而对于我们来说,却什么也没经历过

或许,他们独坐楼兰看见夕阳的别样美。落寞。悲伤涌上心头。

岳飞,杨过,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看破红尘。踏破铁鞋或许,换来的只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属于孟浩然,李白的这样的诗人,拥有豁达的胸襟,写下千古诗句,世人瞩目,千古流传至今……

[寂寞梧桐深月琐清秋。]

月亮还是古人看到的那个月亮,一样的明亮。一样的多愁善感。借月亮,诗人可以写下千古绝句。借月亮,离家的人们寄托思念。借月亮,诉说忧伤……

梧桐树下的那个秋千还在荡漾,可是月下的那个人,却远逝。

寂寞伴随那个人,那佳人走过的岁月……

也许,岁月的轮回可以冲淡这一切的一切。

[几度轮回。(春秋)]

无法阻挡岁月的变迁。朝代的复兴与灭亡掀起的战争是无可避免的。

春去秋来的变化无可阻挡……

岁月的轮回,是那么的悲凄,属于世人的只有同样的答复。

[尾声。]

篇2

初识是在胡兰成《民国女子》中仿《子夜歌》作的那句“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那个时候就觉得,桐花这种花朵,一定是极为清澈、淡然的。

曾经见过泡桐树,生在野外,通直修长的树干,灰褐色,缀着一朵一朵细碎的花。粉白晶莹的桐花,花瓣斜斜飞扬,纤细柔美的花萼,带着一圈淡淡的紫晕,如一串串浅色的风铃,扬起清泠的天籁,又柔软得像一个淡紫色的梦境。

它极香,不似依兰、薰衣草那般的浓烈,也不似百合那般的优雅,淡淡的凉凉的,带着宁静悠远的味道,仿佛缓缓流转的岁月。那种味道不属于喧嚣的城市,也不属于宁静的乡村,而属于无垠的旷野,教人心头漫起一缕温柔怅惘,如它的花语一般,永恒的守候在一个辽远的地方,生出温暖的花朵,恍若凤凰飞时落下的羽毛。

总觉得那是极美的,就像是年少时许下的心愿,清澈剔透。然而又如一个老人,经历了苦痛人生后终究是懂了看开,懂了淡泊,生生落成了一朵清幽淡然的花。

桐花开时,已是暮春时分。望着窗外满满的浅淡的紫色,心情倏地就会变得很好很好,有一种清爽之意沿着落满阳光的花瓣,延伸到心里的每一个角落,比阳光沁凉,比清风温暖,又带了些淡然之意。那个时候我总会微笑,想起很多很多欢乐的往事,也养成了习惯,每一年的那个时节,我都会莫名地扬起唇角,绽开一个淡淡的笑容,仰起脸看着高大的桐树。

极高大的桐树超然于群花之上、群人的视线之上,有些傲然却也静寂地开出一簇簇花来。高者往往是寂寞的,然而耐得住寂寞才能更高,能够攀到如此高度的花,一定是极为寂寥、淡泊而又隐逸的。我猜这也许就是桐花的性格罢,不浮不华,静静的开落,远离喧杂的人群而淡泊名利,用它淡而静的性格去看破红尘,看淡是是非非。

喜欢桐花,不止是因为它纤美的花型和清澈的颜色,也不只是那些隽永的诗句,更多的是因为这种性情和气质。没有牡丹、玫瑰的鲜艳,没有向日葵的明媚,更无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单单是那样一种淡泊,就足以教人心动,由心里喜欢着这种花。

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与桐花有缘,连我的名字中也有个“桐”字。真希望自己能秉承桐花所有的性格,让那些太多琐碎的事情,化作过眼烟云;让那些无端生出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I超脱那种嘈杂的生活,不在意那些所谓的名号,活得轻松些、简单些、随意些、淡泊些……也许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开成一朵清粉的桐花,静而不寞,淡而不寡。

篇3

明代思想家李贽独具慧眼,早在几百年前就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也。”也就是说,李贽认为世界上最纯真最可爱的东西就是童心,没有童心就没有了真心,他以童心辨真伪,将其当做试金石,可见童心多可贵。

必须要承认,成长的过程就是被说教的过程。我们一天到晚被宣传被教育,儿童的那个“我”不断地被纠偏被矫正,童心渐远以致于消失,一个人的真心没有了,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没有了真心会如何?对于同学们来讲,你起码写不出好文章。

清代文学家袁枚曾说:“诗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陈楚南《题背面美人图》云:‘美人背倚玉栏杆,惆怅花容一见难;几度呼他他不转,痴心欲掉画图看。’妙在皆孩子语也。”多么有趣的诗画。袁枚说,陈楚南看到一幅美人图,画上的美人是背着脸的,他多想看看她长得什么样,可是怎么叫她她都不转身,没办法,只能把画反转过来才能看看她的脸,只有孩子才有这样的思维,只有怀揣一颗童心的诗人才写得出这样的诗句,多少童心童趣何其意趣盎然!

怪不得袁枚说,“诗人者,不失赤子之心也”,了不起的诗人是赤子,赤子才有赤子之心。再说到赤子之心这个词,也正因为我们一天到晚意识形态化,伦理道德铺天盖地,所以多少人根本不知道赤子指的是光屁股的孩子,而完全转向拳拳爱国的他义了。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小时候最爱下象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有一次他因为贪玩,到了吃饭的时候还在下,气得母亲跑过去抢下象棋,扔到了门前的河里。看着心爱的玩具被毁,小小的王阳明哀泣: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母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炮声一响天地震/象若心头为人揪。多么有意思的童心诗!思想家王阳明如果没有一颗童心,荡漾得出孩子怎么“哭象棋”吗?如果没有一颗童心,也不可能使他成为了不起的思想家、理学家。

为什么伴随着成长,童心就会渐行渐远呢?李贽认为,童心是随着儿童成长的所见所闻而削弱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断被各种各样的道理所灌输。当然,受教育没有错,只是国人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做人”、“表现”的桎梏下,做人变成了作秀,表现变成了表演。台湾一位6岁的小朋友写下了这样的几行字:蜗牛走路的时候/天上打起雷/蜗牛吓得要命/就赶快伸出避雷针/继续赶它的路。看似寻常却是我们绝对说不出来的。蜗牛遇到雷电,我们想它一定会蜷缩到壳中去躲避,它能有什么预防雷击的办法?在6岁孩子的心里却有!嫩嫩的蜗牛角就是避雷针,而且还是两个。这就是诗,我们为什么做不出,因为少了童心。所以说,你想成为诗人吗?那就要有童心。

当年,法国总理贝当古访华,到北京一家常供接待的幼儿园参观,孩子们载歌载舞,热烈欢迎。贝当古走后,老师安排孩子吃完饭,促其上床去午休。没想到孩子们都不睡,还沉浸在贝当古情结里走不出,最后大家不约而同在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前跪下,抡起一对对小拳头,劈里啪啦地猛敲。老师一脸愣怔惊问这是干什么?孩子们的小拳头擂得更响:“被当鼓”,“被当鼓”,“被当鼓”!何其天真烂漫的一幕。

透过烂漫与天真,其实是我们教育的失败与悲哀。从小,我们就灌输给孩子许多伦理道德、意识形态,不管他们懂不懂,如同催熟剂,使孩子速成为“小大人”、“小老树”。这种违反生长规律的揠苗助长,是对心性最大的戕害,也最大程度地扼杀了创造力。贻害体现在写作上,自然是人云亦云的装腔作调、虚伪造作。

篇4

一个人离家近近的,总是在家门口转悠,没有成年累月远走他乡漂泊四方的经历,很可能体验不到那种游子思乡望穿双眼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切身感受,体验不到思乡的那份甜蜜和苦涩。天天在家乡的田间地头一亩三分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天在家门口走来走去,难免会对家乡的人和事没有新鲜感、神秘感,熟视无睹,对家乡的人迁没有激情,没有惆怅,甚至感觉不到欣喜。

《西游记》上说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那是虚构的神话。天地间,没有人是从天上掉下来,都有一个出生的地方即生养他的家乡。我常纳闷:出门在外的,为啥还会想家?家里头有啥想头?人类的思乡情结,恋家情结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不想家不行吗?自古到今,一个人远行百里,行走天涯,就是当了大官,掌了重权,赚了大钱,大富大贵,也总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热炕头,总想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想叶落归根,总想回到家乡温暖的怀抱,踏上生他养他的那片热土,总想回到家乡听听乡音,喝喝甜甜的家乡水。

对一个年老体弱两鬓斑斑的老者而言,回到家乡,迎接他的,或许并没有期盼中的骨肉亲情,没有站在村口翘首以盼的亲人那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甚至连从小一块玩耍的儿时伙伴或者说发小也不多见,看到的是许多陌生的面孔和疑惑的目光,想打招呼却又显出几分无奈和尴尬,其心境真应了贺知章的诗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但他愣是还一心想回到家乡走走,看看,忆忆,对家乡牵肠挂肚,愁肠百结,放心不下。

我常常想要回家乡走走,看看,中间又没有隔着千山万水,却怎么就总是这事耽搁那事拖延难以成行?回乡的路能有多长?怎么老是不能痛下决心,犹豫不定,归期一推再推,迟迟不肯付诸行动,踏不上回乡的路程?我不是薛道衡,但他的“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却分明是在写我,在真实地描述我思乡的一腔惆怅。

我今年四十岁出头,家乡早已成为一种尘封的记忆。我8岁时母亲因生我的小弟得了产后热去世。18岁时,我的父亲也不幸坠马身亡。下学后,走上社会,先是当了泥腿子,在家乡种了几年田地,一有机会,我就抱着满脑子的幻想,毫不犹豫离开了家乡阡陌纵横的田野走了出来。如今,父母都已不在人世,老婆孩子又在身边,几乎天天都能团聚,姊妹几个也都成家立业,我回家乡,并不是也不能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姐妹们家里有事时才走动一下,平时很少回家乡。个中堂而皇之的理由,对外人讲,当然可以用“工作忙、杂事多,抽不出空闲”来搪塞。不过,自己心知肚明,那只是原因之一,真正的原因还不是由于生活压力大,养家糊口经济捉襟见肘不宽裕所导致的结果?工作单位离家乡一百多里地,开车回家乡,就为看一眼家乡村子里那个破败不堪的农家院落,就为与街坊邻居婶子大爷聊聊天说说曾经的往事,一来一回,油耗、礼物等各种费用没有几百块下不来。对于像我当前这样收入微薄囊中羞涩的工薪阶层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千万不可以忽略不计的。

如果说从二十多岁出头就离开家乡算起,到现在,又一个二十年多过去了,我依然在外流浪,一年四季呆在离家乡很远的地方。先是离家几十里,然后是离家上百里;先是在一个城市,然后是又来到另外一座城市,隔着家乡山山水水,离家乡越来越远,一年到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

小时候,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孩子,在家乡生活的年月,很是羡慕在外工作的“公家人”。村子里谁的家长是在外工作人员,每月都能挣工资,有不少出差见世面的机会,回家还常常给孩子捎水果糖,有关系有门路,能办成憨厚老实消息闭塞四处碰壁的庄稼汉办不成的好多事,时时处处受人尊重,真好!真叫人羡慕死了!我晚上做梦都想外出工作,成为一名拿工资吃饭的国家人!

然而,这些年离开家乡,不再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汗流浃背耕种责任田,摇身一变,成了工人阶级的一分子,成了每天按时上下班的上班族,事情远不像我想像的那般理想,那般美妙。离家远走,那是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差,总感觉在乡里乡亲们面前站不到人前,屡次遭人白眼,而一心想出来闯荡江湖,混出个人样混出个名堂,想让父老乡亲抬举一下高看一眼。多年来,尽管我也很迈力很吃苦,也曾任劳任怨,也曾顽强拼搏,也经历了一番又一番坎坷磨难,几番挣扎,几番风雨,品尝不少酸甜苦辣,各种原因依然没有出人头地,依然摆脱不掉贫穷的底子,改变不了打工者的身份,依然是个靠工资吃饭的“月光族”。再说仔细点,依然是个靠推敲文字吃饭的文弱的文字匠。

家乡的街坊邻居老少爷们人曾对我寄予殷殷的期待,日夜都盼着我的出息。毫无疑问,很遗憾,我让他们深深地失望了!在中国人看来,人有出息的标志是要么有钱,要么当官掌权。我奔波多年,一没发财,二没当官,只是一个靠工资吃饭的煤矿工人,当然要归入没有出息的行列。如果说还算有点作为的话,也不过通过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出了几本书而已,勉强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古人云“百无一用是书生”。几回回阴雨连绵的秋天,月色朦胧的夜晚,思乡的滋味空前浓烈,思乡的心情分外迫切,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但却羞于回家乡,不敢回家乡,唯恐愧对家乡人满含亲切的目光,恐怕满足不了家乡人合情合理不算过分但于我而言却满腔苦衷无法言说很难帮他们实现的小小愿望。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不是一般的胆怯,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家乡那种沉甸甸的情感不堪重负。

心头纵然有多少羞愧,多少不安,我想回家乡要回家乡的一颗心永远不会变。人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不是甘自平庸堕落之辈,没有不想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几经沧桑,这才感觉到干事创业并不像夸夸海口说说那么容易,就渐渐看透世事,变得淡漠名利豁达开朗安分守己起来。看破红尘也好,知足常乐也罢,到了步履蹒跚的老年,我还是要忍不住回家乡。

篇5

《红楼梦》里对每个人都是刻画得入木三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心思,读了以后真是受益匪浅,更感到世态炎凉,真真假假,到头来都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年名著红楼梦读后感优秀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1当你问我最喜欢哪本书,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红楼梦》!”一讲到《红楼梦》,我的脑中就会浮现出贾宝玉,林黛玉等小说人物。

在一次关于人物描述介绍的课文学习中,又讲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让我和谭教师对这本书产生了共鸣。没想到谭教师也喜欢这本书,上课的时候,我便仔细听谭教师对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性格分析,心里全都被文章迷住了。一下课,我便立刻去找谭教师一齐了解《红楼梦》更多的含义。

有一次,我在阅读了《红楼梦》的时候,对文中人物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情感产生了疑问,便去找谭教师一同探讨。谭教师认为,贾宝玉和林黛玉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就一见钟情,因为黛玉的疑心病所以在一点点小误会的时候吃醋,在两人的情感中会发生很多矛盾,感情不稳定。而我的观点则认为,在宝玉初会黛玉的时候,因为黛玉的外貌产生了好感,在以后的生活中,因为许多事情而渐渐发现了对方的心意,使感情加深了,可是由于黛玉的细心眼,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在我和谭教师进取的探讨和分析下,最终的结论是:黛玉和宝玉初见时,双方心里都产生了一点好感,在之后生活中的矛盾和一次次的谈心、沟通,使感情又更进一步,但误会也是难免的。

我和谭教师都喜欢看《红楼梦》,又疑问时双方一齐讨论,使我对这本书的理解更加明白了。能和教师一齐看一本书,就能互相学习到更好的知识.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2我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是读《红楼梦》。当时我12岁,在城关中学上初一,吴晓冰教师是我的语文教师,她的言传身教令我如沐春风,使我对语文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那年寒假,吴教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阅读一本名著。

我的母亲,对我有着重要影响的又一位女性,她从不吝惜给我买书钱,即使那时家里并不宽裕。她带我到书店,我在书架前徘徊了很久,最终挑了一本《红楼梦》,彼时在我年幼的心中,《红楼梦》是一本最的名著,更何况它的价格,在四大名著中也是最贵的。

但一个12岁的孩童,想要读懂红楼梦,并非一件易事。果然翻了几页,我就读不下去了,开篇讲的神话故事,绕得我云里雾里,并不熟悉的表达方式,令我懵懵懂懂,不肯再读。

但也就是因为家里并不宽裕,没有其他的游戏方式,过了几天,只好重新拿出来再读,跳过晦涩难懂的部分,这一次我很快被它所吸引。我不得不承认,那种吸引首先是豪门大户里的富贵生活对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的吸引。书中写到的每一处院落,每一件华服,每一道美食都令我神往。做法考究的茄鲞,刘姥姥夹不起来的鹌鹑蛋,宝钗送给黛玉的燕窝,宝玉挨打之后想吃的小荷叶小莲蓬的汤,贾母嫌太油腻的鸭子肉粥,宝玉给晴雯留的豆腐皮包子,秦可卿病中能吃得动的枣泥馅儿的山药糕,不胜枚举,给了我一场想象中的美食盛宴。

也想在大观园中分得一处院落来住着,闲时串串门子,拜访好友,吟诗作赋;也想拿手帕拢一包花瓣,枕在落花纷纷的石榻上浅睡;也想在飘雪的琉璃世界,和一众好友围炉烤鹿肉,饮温酒。我像初进贾府的林黛玉,细心翼翼地揣摩各类人物的心境;也像刚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贪看富贵人家的一饮一食。书中仍有些不能理解的文辞和欣赏不来的诗词,不妨碍阅读,便暂且割下。

日复一日,很快《红楼梦》就被我读完了,每每合上书,只觉唇齿留香,舍不得束之高阁,于是我开始了一遍又一遍地回味。这一次阅读,我不是从头到尾细读,乃是随性所至,翻到哪一页便从哪一页读起。读熟了之后,心里想看哪一段,就翻到哪一页。记得那时最爱读的,是宝玉同黛玉吵架,老妈子同小丫头吵架,当姨娘的排揎当小姐的,当主子的掌掴当奴才的,当老子的教训当儿子的,当丈夫的要杀当媳妇的,当主母的陷害当姨娘的。品之如饴,嚼之有味。尤其是探春和宝钗在荣国府兴利除弊,撑起贾府改革事项那一节,引发各类矛盾冲突,更是百读不厌。

之后随着年龄增加,学识增长,阅历丰厚,书中那些不懂的词也懂了,不能欣赏的诗句也能欣赏了。于是就异常爱读书中所写到的诗句,它们或长或短,却都和人物性格命运息息相关。_中,群芳夜宴,众人占花名儿,宝钗抽到牡丹,签曰“任是无情也动人”,不就是宝钗这个“气一暖,就吹化了”的冰雪美人的注解吗。湘云生日,宝钗替她张罗请众人吃螃蟹赏菊作诗,黛玉《问菊》中说“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不就是她自我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写照吗。

香菱学诗时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这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短短一句,就道出了诗歌的说不出来的好处。语文课上解析再多,不如原句精妙无双。宝钗进入大观园,黛玉对她一向很冷淡,之后宝玉觉察到黛玉对宝钗的态度转好,用《西厢记》里的一处戏文问黛玉道“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借用“举案齐眉”这个典故说明每每只是孟光对梁鸿尊敬有加,何时梁鸿也能对孟光举案齐眉,把钗黛之间微妙的小儿女的心思一语道中却又未曾戳破,比直言问她几时接纳了宝钗强上千百倍,黛玉不仅仅不恼,还称赞说“这一句原问得好,你问得也好。”

再之后,年岁增长了些,对书的理解也更深一些。我开始懂得黛玉和宝玉从未互相说过一句喜欢的感情更加纯粹而彻底;也开始理解黛玉非死不可,而宝钗对于自我即将嫁给宝玉这件事只能暗自垂泪,我明白他们三人的感情杯具正是身处这座院子带来的杯具。繁琐华丽的高门大户像一袭爬满了虱子的华丽旗袍,早已腐朽了。我儿时所理解的作者曹雪芹的辛酸泪与荒唐言可是十分之一。

如今,时展了,生活富足了,娱乐方式丰富多样,电子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处在终端的我们如上瘾一般一条又一条的刷新消息,却静不下心来去一遍又一遍阅读同一本书。我十分怀念那个坐在小小的房间里心无旁骛翻阅一本书的小小的自我,那是生命最虔诚的模样。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3“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黛玉低吟着的悲凉试句一向被古往今来的独孤人士吟唱至今,这句诗出自曹雪芹的手笔,似乎也暗示着《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凉结局和它之中蕴涵着的封建社会独有的苍凉和无奈。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了,怀着一种压抑的心境,小时候素来不爱读书,那印象中大观园的繁杂与喧闹似乎就是儿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宝玉的轻浮,黛玉的忧郁,宝钗的大方,刘姥姥的和善,凤姐的小家子气,其他人物各自的轻佻,刻薄,总之,这本书只是记录了晚中清时一户人家的兴衰史,当时,我是这么理解的。

可再仔细品读之后,随着见解的丰富,这本书在我心中,不仅仅只意味着一个纯粹的俗气的故事,它开始有了更深远的寓意,那故事背后所揭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悲伤与凄惨,也让我领略到了曹雪芹这个怀才不遇的文学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观念。

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宝玉为何有此感?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黛玉为何生性郁郁寡欢,喜散却不喜聚?

因为作者正是借这个凄惨美人儿所表达自我内心所受到的凌辱和对封建社会文人没有自由所以心中悲伤,忧郁的心境。而其他的像凤姐之类人物的刻薄尖酸也正是那个年代猥亵小人的真实写照。

也有善良的主儿,如袭人,也如像前面所说到的尖酸小人,也有乐于助人,热心,善良的一面,这也正是作者心中的善良和祥和激发的片刻。然而,杯具的色彩仍笼罩着这个美丽切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那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与天各一方也证明了作者内心对社会的极度失望和那看破红尘的一分洒脱与伤感,令读者不觉为之一颤。

虽说这本书字里行间显露路出的的社会的世态炎凉着实能令人如作者一般忍不住仰天长叹,然而其中也有美丽的,善良的一面,如大观园中的一家人一同饮酒对诗,一同喜接春联的热闹,开心,亦如宝玉应对黛玉时的那一份讨巧与能言善辩,一家人在一齐的温馨,也使读者在阅读时嘴角不禁泛起一丝浮萍。

其实,这也正是民间人家风俗与良好教养与中华民族丰富文化的真实写照,然而越如此,结局变越显得沧桑凄凉,越觉得不舍,若不是如此,作者那犀利的语言和矛头也不会直指人们内心的最深处,如此伤感。

读完《红楼梦》,从那个压抑封建的社会阴影中逃脱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自我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我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境又是如何呢?

所以,每当读完一遍《红楼梦》,那在读之前的紧张,压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内心对苦难,艰苦的理解也多了一份深刻,对梦想的追逐也越发执着。我们也理当为了这而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时代,在生活中,有艰苦,有困难,但那是人生历程中不可避免的,和环境,观念无关,可是,比起封建社会的人,我们至少有权利去战胜他,我们有本事起战胜他,我们有资格去战胜他,这,难道不值得庆幸吗?

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感伤。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4林黛玉,这个大家所熟知的形象,也是我所为之倾怀的。在我的心目中,林黛玉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

多愁善感,年少才高,貌美如花,天真率直。这位封建主义统治的叛逆者因性格之故,而常因感怀身世、自己的体质纤弱等问题悄然泪下。而这些泪,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

黛玉的泪,是贞洁的,是悲楚的,也是无与伦比的。当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黛玉白皙的脸庞悄无声息地划落,这世间最真挚的情感也随之流露。又言之,柔情似水之感,亦含其中。

黛玉的泪,是纯粹的,是忧虑的,是伤感的,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黛玉的多愁善感似乎太严重了些。从某种角度来说,不仅仅是我们,社会也不认为多流些泪有什么好处。若换做是我们现在,也就是当今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去做这些事情,都会和黛玉的行为截然相反。换句话说,在当今社会上,黛玉之行无论如何都会受到排斥。

黛玉的泪,是因感动而划落的泪,是对异端的崇敬,也是对自身的怜悯。这一切,都源之于黛玉的内心敏感,情感脆弱。加之宝玉、黛玉二人常为一些小事争吵,使黛玉抑郁忧虑之情一直未减。若是黛玉常笑,再加之她十分聪慧,或许就不会落得那个下场了吧。当然,这也只是一种无凭无据的猜测而已。究竟怎样,我们无法知晓。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她犹一高贵春花,羞也;如一善感秋花,愁也;似一天真夏花,纯也;如一孤傲冬花,慎也。

好一个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泪,终得死,且含恨,“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我读不懂《红楼梦》,读不懂《红楼梦》中的人,更读不懂人中的那朵奇葩——林黛玉。

“宝玉,宝玉,你好——”在我耳边回荡,我不懂,“好”什么?一个“好”终结了黛玉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香魂一缕随风散,潇湘馆在人已去”。

也许人死了才会有人缅怀吧。黛玉短暂的人生,如同昙花一现,却留给我丝丝遗憾。她有绚丽的才华,“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碎解诉秋心”。“秋心”就是愁吧,愁向纸诉?她觉得烦了,“题素愿”。

繁华富贵的大观园中,黛玉不像贪图荣华富贵之人,只顾享乐,她有自己的愁怨,哀思,是什么?父母离世,大观园人网复杂,知心者几人?仔细看了几首诗,确是黛玉自认“满纸自怜题素怨”。黛玉重立桃花社,《桃花行》更是体现出她的悲哀。“泪、冷、倦、憔悴”成了黛玉诗中的常见词,对于这些,我并没有共鸣,这大概就是曲高和寡吧。懂黛玉的只有宝玉。书中说:“宝玉看了并不称赞,却滚下泪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黛玉听了,一定满心欢喜。

李清照因“物是人非”而“人比黄花瘦”,黛玉因离丧而作“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我真嫉妒这花儿,能与她们同悲愁。我有心但无力,她们那样高的峰,我无力一睹风采,也许她们的悲愁在与云儿徜徉吧!要是我与黛玉同在大观园,我恐怕只能做她远远的观望者吧!

我又为黛玉高兴,死了也好,也许她早就明白死了好。宝玉答应娶宝钗的那一刻就注定她要永远失去一个知己,一个唯一懂她的人。因此,她焚稿断痴情。没了知己,黛玉的坚定与坚决让我佩服,走得痛痛快快,不留一丝一毫,诗词上寄托着她的愁思,也许是烧光了它们,一块儿去另一个地方吧!我看到了一个封建制度下的婚姻悲剧,就她而已,死去就是最好的结局,干干脆脆。贾迎春嫁给了中山狼孙绍祖,贾探春远嫁他乡,贾惜春出家,贾元春,下一个呢?比起她们,黛玉是可喜的,她不被迫,心定义决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