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范文

时间:2023-04-05 21:5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手抄报内容

篇1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1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2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3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4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图片5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内容:读书伴我成长

书籍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成长的阶梯,是我们无言的老师,是人类忠实的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时光流逝,转眼间,我已经快上二年级了,我已经学会了“a、o、e、i”这些简单的拼音,也学会了“木、土、山、水”等结构简单的汉字,随之我也学会查字典、学会的汉字、学会看更难的课外书籍。我像一条贪婪的鱼儿,在书海里探搜的奥妙。我渴望,我贪婪,我想得到的知识。我从中结实了《童话故事》里美丽、单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穿着水晶鞋的灰姑娘,变天鹅的丑小鸭。书籍抚育了我,让我成长!

我刚开始写作文时,我写的一点儿也不好,语言不通顺,词语不恰当,只要听到“作文”两个字的时候我就象老鼠见了猫样的害怕,可就在害怕的时候。是你,书,出现在我的面前,书,你就象一位老师有耐心的一句句教会了我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丰富多彩,怎样才能够委婉逼真。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怕写作文了。每当我受到老师表扬,有些飘飘然时,书,你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告诉我:“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时,我的脸会一下红了。以后,我再也不骄傲了。

书!谢谢你!是你陪我成长,伴我一路远航!

小学生读书乐手抄报的资料:古人勤奋读书典故

1.三坟五典

指 称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典故。语出《左传·昭公十二年》:“左史倚相(左史,官职名,倚相,人名)趋过(快步走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好好对待 他)。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后人便以“三坟五典”、“典坟”、“坟典”、“坟籍”、“丘坟”等词来泛指古代文化典籍。

2.寻章摘句

形 容读书只顾及文中的片言只语而不深究其精神实质。语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 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3.断章取义

常 指随意摘取诗文中的一部分为己用而不管作者的愿意如何。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春秋时各诸侯国进行外交活动时,使 节们往往以赋《诗》为表达己方意愿的手段。然赋诗者与听诗者可以对诗的文句有自己的理解,而不必管诗的本义。此典的形式常有:“断章取义”、“断章取谊 (古谊同义)”、“断章载句”。现今还用,不过已转为贬义之辞。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小学生读书手抄报内容大全

2.读书乐手抄报内容

3.小学生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内容大全

篇2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一个人思维的发展,离不开数学的学习。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我们数学教学的目标。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营造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举行xx三小第六届“趣味数学节”活动。

本次活动以“和谐的数学、快乐的数学、创新的数学”为根本宗旨,以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基本载体,为全体学生展示自身的聪明智慧提供平台,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体验“学数学,其乐无穷;用数学,无处不在;爱数学,受益终身”。

二、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校园数学节,丰富校园数学文化,凸显数学元素,提高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全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让数学文化渗透校园,让快乐和智慧走近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真正走进数学,感受数学,喜欢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从而加强我校数学文化建设。

三、活动口号

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四、活动时间、活动对象

活动时间: 2016.3.23—4.11

1、启动(开幕式)3.23日(星期三),横幅一条,电子显示屏宣传

2、活动:3.23—4.11日

对象: 1—6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组织

领导小组组长:陈祥能

副 组 长:王文坚 朱书记

筹 备组组 长:黄晓吴 谢作柱陈李香 陈泰枢

员:全体数学老师、各班班主任

六、氛围营造

1.横幅

2016年xx三小“让数学与趣味同行”第六届校园数学节

2.电子宣传栏

2016年xx三小第六届校园数学节

快乐数学,伴我成长。

缤纷数学节,精彩每一天

让数学与趣味同行!

七、活动项目及形式

第一阶段:数学趣味活动

一、二年级:数学你我他故事会 负责:林巧及一二年级班主任

时间:4月8日下午1:00—2:30

要求:以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数学,一年级每班推荐1名学生,二年级每班推荐2名学生参加,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故事内容可以数学家的故事、有趣数学故事等,最后评选一、二等奖。

故事会主持:陈郑华老师

评委:陈郑华 陈李香 金章玲 杨满霞 杨美素

三年级:趣味钟面制作。负责:章小云老师及三年级各班班主任

上交评委时间:4月6日

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钟面知识用图画纸和硬纸板制作钟面,力求钟面有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或动画图案。各班选取5幅作品参加展示,进行评比。(作品上要注明班级和姓名)

评委:刘晓平 项王椰 陈卫枝

四年级:数学想象画 负责:陶大国老师及四年级各班班主任

上交评委时间:4月5日

要求:以“我心中的数学”为题,想象作画。要求能用数字、几何图形等数学元素表现心中的数学,绘画形式不限,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想象画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

评委:刘晓平 陈郑华 郑秀琴 李晓燕

五年级 数学手抄报制作 负责:陈德爽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上交评委时间:4月7日

要求:学生可独立或合作完成制作数学手抄报,比赛统一用8开美术纸,以“弘扬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要求规范、整洁、美观,做出个性。各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加校“小学数学手抄报比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参加全校展览。手抄报内容可包括: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人名句、数学名题、数学趣题、脑筋急转弯、数学日记……等。

作品需注明“作品名称”和“作者班级、姓名”(说明:学生如合作完成,合作者不超过2人)

评委:刘晓平 黄美华 林彩珍 陈环环

以上活动作品交要求每个年级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比率分别为20%,30%,50%)。

第二阶段:数学素养检测及展示

一、二年级:活动内容:口算“小达人”比赛

参赛对象:一~二年级学生(每班10人)

比赛时间:3月25日(周五)下午1:00—1:20

比赛地点:多功能厅

阅 卷:一年级——林 巧、黄向荣

二年级——章小云、黄秀琼

监考老师:方道清、黄雪花、黄中义、蔡真真

要求:以20分钟为限,按时间的先后排序,前20名中得满分的为一等奖,21—40名中得满分的为二等奖,41名以后完成的得满分的为三等奖,其余没有满分的为鼓励奖。成绩、奖次和试卷当天下午上交教务处。

三——六年级:智力竞赛(笔试)

时间:4月7日下午1:00—2:30

三年级命题:陶大国老师

阅卷:陶大国 刘彩菊

四年级命题:章小云老师

阅卷:章小云 王羽荣

五年级命题:陈泰枢老师

阅卷:陈泰枢 洪孝榜

六年级命题:陈小招老师

阅卷:陈小招 林宝玉 陈德爽

监 考:韩加传、方雪、陈民瑜

第三阶段:总结表彰

时间:4月11日

主持人:谢作柱老师

八、活动具体要求

1、本活动期间的各种项目负责人,要认真组织老师进行精心辅导;命题任务的老师,要在 4月4日之前把试卷的电子稿上交教务处,以便安排打印,阅卷任务的老师,学生成绩至少要在比赛的第二天上交教务处,各数学老师要提前做好辅导工作。

2、本次活动的指导奖适合学校的绩效考核细则。

3、本届数学节各项活动的实施,均由陈泰枢老师负责并组织实施。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培养

阅读,是人们汲取、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阅读,既是培养学生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方法,又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诱导学生开动脑筋,学会整理、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可以说,在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讲:“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数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数学课本上的概念、规律等语言简练、叙述严谨,对学生来讲比较枯燥、不易理解。老师在提出“读”的要求之前,要先让学生明白读的目的,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目的,才会带着问题去读,有意识地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莫名其妙地读书。经常这样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形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良好习惯,而不致于常常机械地朗读。例如:教学“厘米、分米”时,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阶段,编写小华的一天,小华早上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穿上15分米长的上衣,和9厘米长的裤子。又穿上20厘米长的鞋子,拿出5毫米长的牙膏,挤出1厘米长的牙膏,拿着15分米长的牙刷在刷牙。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错误,能及时加深对“厘米、分米”的认识。另外,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也不失为激励学生主动去阅读的一种好方法。通过有层次地阅读问题让学生都能读有所感、读有所得,特别是对自信心差的学生给予多一些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科学指导,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1.抓关键词词。抓关键词词法就是阅读题目的同时,标划重点字词并着重理解,以便尽快掌握阅读内容找出解题思路。比如有这样一道题:“有245名学生去郊游,一辆大客车限乘45人,再调5辆这样的车够吗?”结果,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阅读时没有留意到这个“再”字,只用45×5,得出的结论正好和正确答案相反。针对这一情况,我引导学生在读题时,自己把认为比较关键的词语找出来做标记,这样,学生读题格外认真,并逐渐在读中领悟了很多词语的意思。如:增加了、增加到、大约、同样的速度等。这样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读题所带来的错误。

2.比较法。比较法就是通过比较读使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掌握数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目的的一种阅读方法。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可以同中求异,也可以异中求同。例如:由长方形的周长转而得出正方形的周长。学生通过长方形与正方形特点的比较,可得出与其用“(长+宽)×2”来求正方形的周长,不如直接用“边长×4”来表示正方形的周长。这种比较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多角度思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分析法。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和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在阅读时要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推敲、分析,帮助学生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内涵。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他们进行分析:(1)结论中的“同时”是什么含义?(2)为什么要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如果同时乘以或除以不相同的数会怎样?(3)零为什么要除外?这样紧扣结论,细琢磨、深推敲,不仅解决了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也使学生领悟到蕴含其中的数学阅读方法。

三、丰富数学阅读的形式,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

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和指导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同时要丰富数学阅读的形式,营造数学阅读的氛围。如学生阅读完一本书后,可以组织座谈会让学生互相介绍学习收获,讨论疑难问题。再如可在班内出数学墙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图文并茂,刊登数学家小故事、趣味数学题、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学习经验等。高年级学生还可以编辑数学手抄报,自己搜集、编写数学手抄报的内容,自己设计版面、自己抄写。又如可以举行数学文艺会,演出数学文艺节目,如演数学相声、快板、猜数学谜语、唱数学歌谣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数学阅读兴趣,促进他们持久地进行数学阅读。

参考文献:

1.韦生农.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篇4

一、课题的提出

经过近两年的研究、探索和实验,我们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境激趣——自主探索——反馈评价——拓展创新——总结激励。

1.创境激趣

课始教师通过小比赛、填空、口答、动手操作、讲故事、设疑等方法,创设一种“不协调”,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们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提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的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这时老师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理,及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这样就很自然地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了氛围。

2.自主探索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

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先把“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告诉学生,然后提出:谁能想办法验证这一结论是不是正确呢?多数学生拿起了量角器,用分别测量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时,又一次设疑:“能不能利用长方形的特征和平角的性质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富有挑战性的设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另辟蹊径。这样,学生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材料和信息,通过自主合作探索,验证了规律,掌握了知识,同时提高了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反馈评价

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4.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5.总结激励

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归纳总结,整理、系统知识,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善于思考、大胆发现。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是这样结课的:

(1)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

(2)任何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3)你能不能推算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能从中发现有趣的规律!

如此结课,既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造成了悬念,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益于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地探索、发现、创新。

这一模式的操作,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蕴含着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观,以民主为基础的师生观,以自主为手段的方法观,以提高素质为本的质量观的模式特征。

二、课题研究取得明显的效果

1.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教研及理论水平显著提高

参与实验的教师,通过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深入学习,研究与实践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学方法得以优化,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充分认识到参加教学实验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进行教学实验的自觉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活动,带动了全校各项工作的整体发展。近几年,学校连续被评为泗水县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县教学质量调查一等奖;2001年学校荣获泗水县科技进步奖、济宁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创新教育实验研究先进单位。

2.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经过两年的实验证明,该课题的实验效果是显著的,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1)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创新性得到发挥,动手实践能力增强。

通过课题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了自主,在活动中学会了参与,在参与中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自行经历了探究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感悟并学会了获取知识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合作学习能力、竞赛意识、成功意识、创新意识、动手实践能力逐步增强。

(2)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实验三年来,实验班学生多次代表校、镇、县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国“数学大王”趣味竞赛中,李翔、蒋胜男等36名同学获奖。在镇举行的数学手抄报比赛中,实验班学生的手抄报图文并茂、设计新颖,闪烁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获奖率75%,16件作品和小制作在《中华少年》《当代小学生》等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3.优化了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

篇5

关键词:数学作业;学科整合;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54-02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课程目标由“双基”扩展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因此,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作业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有效地学习,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通过个性化作业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正视现实的差异,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传统作业几乎是课堂教学内容的翻版、克隆,大部分作业都是内容统一,形式单调,方法机械。大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对作业产生了厌烦情绪。“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设计个性化作业是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认为在当前的“减负”的大背景下,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创新。学科整合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研究和实践,数学作业设计应注意学科的整合,体现多种知识、方法与能力的综合运用,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改革要求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增进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个人不同的爱好设计数学作业,增强作业趣味性,使学生达到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达到双学科或多学科“共赢”的目的。设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整合型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与语文学科整合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定律来历、数学课堂上的感悟、生活中的数学等以数学日记、手抄报或创编童话故事等形式,用文字进行表述,既能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又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让学生写“数学日记”是数学作业的一种尝试,体现数学作业的个性化,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自主选择作业材料的自由。学生在数学课上、课后或做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等,都可以写在日记上。这不仅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还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有助于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如有一名学生在数学日记中写道:“我在学习三角形时,懂得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的特性,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东西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自行车架子、电视塔、塔吊等。一些不稳定的椅子、桌子钉一个三角形,就能使它们更牢固。如果将来我要发明什么东西,就尽量用上三角形,这样它就更结实、不易损坏。”这是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鼓励学生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产生的想法用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出来,为学生创作提供了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阅读、思考、体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作业学生非常乐意去完成,也会从中享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与美术学科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教师要找到数学知识与美术学科的相关点,设计成数学作业,让学生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画数学”的活动中回味知识的魅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做数学的乐趣。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后,我让学生去画一画蝴蝶、蜻蜓、天平等,使学生从绘画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如,学习“图形的拼组”知识后,让学生利用熟悉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与三角形、圆形拼出各种图案。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颇高,他们开动脑筋,拼出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图形,有美丽的孔雀、健壮的马、卡通式的船、可爱的小房子等。再把拼成的图形粘贴在一起,用彩笔涂上色彩,就变成了一幅幅既活泼又可爱的图画,不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三、与思品学科整合

古往今来,思想品德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教书先育人,让学生具有高尚纯洁的品质,明辨是非的能力,热爱劳动的精神……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至关重要。将数学知识与思品学科整合,因为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许许多多的题目都与品德教育有关,有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有热爱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有节约用水,绿色出行的……如果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恰当地融入这些内容,就会使学生明白品德教育无处不在,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如今,信息技术已走进课堂。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图像、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特点,是理想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效果更好。它能使学生对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数学产生浓厚兴趣,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合理地进行整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需要。

例如,以信息技术中的“几何画板”等应用程序为平台,在学习“认识图形”等知识后,让学生画自己喜爱的物品,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五、与音乐学科整合

篇6

一、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统计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材上设计的是摸球实验,书上的只要求做10次实验,这对于实验结果的精确性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数学家是在做了成千上万次实验后,才得到“对于个数相等的球,每次任意摸一个,摸到的概率是相等的”这个结论。并且实验次数越多,实验结果将会越接近这个结论。于是,结合书上的例题,我把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给学生,并且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做了40次实验后结果才比较接近。学生由此对概率的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还对数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营造数学文化气息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数学日记、手抄报的机会,还开展了交流数学家趣闻的互动平台,以拓展学生接受数学文化熏陶的空间。如,在教学“卫星运行时间”时,整节课都以数学日记的形式贯穿,让学生学习数学日记的写法。课后再进行数学日记练笔,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形成文字。我们还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各种数学活动,例如:制作数学小报、撰写数学小论文、讲数学家的故事、排练数学综艺节目等。

三、进行数学阅读

为了让数学史、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美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我们开展了数学阅读漂流活动,让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如《马小跳玩数学》《数学家的故事》等。我们还指导学生制作图书漂流卡,实现班内数学书籍的共享,进而让学生分享读书体会,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数学知识。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可以每天由教师或学生出一道具有挑战性的数学趣题,并向学生推荐可以参考的书籍,引导学生拓展课外数学阅读。即使对于一年级学生也可以开展阅读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师生、亲子共读数学绘本的小课题研究系列活动。数学绘本共分“数与计算” “空间与图形” “规律性与数学应用” “分类与顺序” “测量”五大主题,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有计划地让学生通过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对数学知识进行预习、理解、巩固。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活动,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开展数学活动

数学有着独具特色的魅力,以其丰富的内容“引人”,以其无穷的奥秘“迷人”,以其潜在的功能“育人”。将趣味数学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活跃,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我们在一年级开展的“七巧板”系列研究活动,活动的第一站是“七巧板,我知道”。我们发动学生查找资料,将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以小报的形式剪贴、摘录有关七巧板的相关知识。活动的第二站是“拼拼乐,我能行”。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美丽的图案,对用到的各种形状进行统计,并由此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的第三站是“七巧板,进行时”。学生对七巧板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即图形的变换。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环保

通过数学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数学教师刻不容缓的职责。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播下一颗“绿色”的种子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体现教育理念,树立环保意识

开展环境教育,无论何种内容、形式和渠道,必须具有科学的内涵,体现一些基本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1.遵循规律的理念

要使学生明确,人类与万事万物同属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处在平衡的统一体之中,具有内在的规律。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必须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

2.资源有限的理念

要使学生明确,地球上的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协调发展的理念

要使学生明确,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相互协调,才能可持续发展。如,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药物是模仿天然植物合成的,药物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或以植物为原料。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挤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过度开发资源,将导致资源数量锐减,甚至枯竭。破坏环境,将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化,甚至无法生存。人口、资源、环境中的哪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使社会发展不可持续。

4.主动参与理念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重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形成一种自觉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感,以及形成一种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强烈动机。

二、深入挖掘教材,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理论和水平,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资源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虽然数学教材注重的是对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解决,很少有明确的对环境问题内容的叙述,但是只要认真钻研教材,里面的环境素材是非常多的。

1.运用插图渗透环境教育

现在的教材中插图特别多,70%以上的插图都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只要准确地把握插图中环境教育因素,就能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也能渗透环保意识。如,西师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页主题图中有爱护森林、小鸟等;第7页的小强给一只受伤的小鸟做房子;第27页的花卉博览会……通过插图,让学生知道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特别是对花草的爱护和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2.在解决问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3.通过收集调查渗透环境教育

在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后,教师应及时带领学生走进生活,使学生由课堂走进社会的大空间,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发现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如,在教学“了解三峡工程的投资与效益”这课时,让学生到网上查询资料,了解三峡水库对重庆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三峡工程有哪些投资及效益,并让学生创办三峡手抄报。学生通过收集、调查、统计、整理资料,不仅在实践活动中巩固了数学知识,而且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良好的环境教育,养成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使环境教育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为学生播下“绿色”的种子。

三、动手操作实践,实现环保行动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如何减少废物。如,学生在收集可回收的垃圾,每天收集15个矿泉水瓶,一个星期可收集多少个?学生就开始讨论着。除了这些,还应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例如,在教学《图形的拼组》之后,可在练习拼摆组合图形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用火柴、废纸板和旧台历纸来制作各种图形并进行拼组。养成教育也是实施环境教育的有效策略。我们学校把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同日常的行为训练结合起来,实现了环保行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篇8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 整合 应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在“综合与实践”领域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景,学生借助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这种类型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是有益处的,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统整的价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了一系列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研究方法以及当代社会的综合性问题,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来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所强调的活动方式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统整。

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进行整合,这种类型的课程对教师是一种挑战,这种类型的课程应当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它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将课内外相结合。

一、合理地选择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

选择合适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主题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良好开端,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选择研究内容既要考虑学生的直接经验、能够启发学生思考,也要考虑问题的数学实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我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一单元的内容以后结合书本上提供的相关素材并结合本班学情设计了“粉刷教室墙壁”这一实践活动,活动主题的选定一下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作为班级的一份子大家都跃跃欲试设计相关活动方案,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在学完“方向与位置”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使学生在生活中将这几大方向区分清楚,而不仅仅只是纸上谈兵。依据这种情况我制定研究主题“我是家乡小导游”或者“小小学校介绍员”通过引导学生确定自己以及家乡各景点的空间位置,设计相关平面图或者行车线路图等等。通过实践课的实践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对方位的深刻感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简单识别地图的能力,对本单元的知识学习将更加深入与透彻,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途,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加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教师指导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数学教师的参与合作与指导帮助,是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比如在方案制定阶段,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而在活动组织实施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实验、测量、计算、分析等或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小组合作指导等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充分锻炼与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例如在“粉刷教室墙壁”这一活动中,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指导使学生明确粉刷墙壁实际是要求出长方体教室五个面的面积(不包括地面)以及减去教室门窗的面积。计算出粉刷面积以后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确还应调查涂料的品种、价钱以及使用年限等,选择合适的涂料,还应调查请工人所用的费用,再结合所学习过的图形的变换设计教室的装饰图案等等。并且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测量得出相关有用数据,上网或去建材市场了解涂料的品种及价钱以及请工人的费用等等。有了前期的指导学生很容易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项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活动有了更加明确的目的性。

三、注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资料的收集与结果的呈现

通过学生一段时间的实践与体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形成了一些感性知识,这些资料可能是零碎的、多方面的,这时就应该对活动过程的收获整理、加工、形成完整的书面材料,还要及时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这也是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认为结果的呈现可以以数学日记、制作PPT或者小组合作办一份相关主题的数学手抄报等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我在“粉刷教室墙壁”这一主题最后的呈现方式上让学生先选择用了数学日记这一形式,学生通过书面材料详细地说明了每一环节的操作过程以及操作计算出的数据,通过调查不同品牌的涂料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几乎人人都考虑到一定要环保这一因素。这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还是对这段时间数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检阅,通过思维的碰撞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入。

篇9

一、营造和谐书香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必须先营造和谐的书香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墙壁会说话,角落飘书香。我校每天都在教学楼正上方的电子显示屏打出红色的标语——“让和谐阅读成为师生一种生活方式”,使“书香校园”活动口号深入人心。学校礼堂布置读书专栏,教学楼走廊上张贴名人读书名言。各班教室后墙上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标语,教室两侧墙壁悬挂读书名言,如:“所有成功者都是阅读者——比尔·盖茨;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大队部要求各班每学期出一期“书香伴我成长”的主题黑板报。教室的布告栏还专门设置“书香园地”,循环展示学生优秀读书卡、手抄报和读后感。校园每个角落都飘溢书香,让学生置身于和谐书香氛围,自然而然爱上阅读。

设立班级图书柜,开设校本阅读课。老师们都积累了许多优秀学生读物送给任教班级学生阅读,并发动学生捐书,做到班班设立图书柜,每班不少于200本。每周开设2节校本阅读课,其中一节课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换借阅自己喜欢的书;制作读书卡、记读书笔记;学生登陆“金涛小学网站——书香看点”,上“小伙伴分级阅读网”了解新书,欣赏网站上图文并茂的读书卡;另一节课举行读书心得交流,畅谈阅读的感悟、收获、方法;举行“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鼓励学生开读书博客,布置剪报、摘录新闻,写上自己的评论或联想。

二、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为学生树立读书榜样

教师只有做学生读书的榜样,才能带动学生热爱阅读。坚持阅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开阔教师眼界,培植美好的精神家园,从容应对时代的挑战和学生的需要。

倡导教师和谐阅读。首先,购买教育名著和教育期刊赠阅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陶行知教育文集》、《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肖川的《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学校出资订阅《广东教育》《人民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中小学英语教研》等。还赠阅一份本地党政报纸,让教师天天关心时事,与时俱进学习。其次推荐教师读身心保健好书,如:《教师心理保健》、《幸福的方法》、《中国百年中医临床家丛书》;三是推荐读培养子女的好书,如: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国英才家庭造》、《陪孩子长大》。还提倡读点闲书,缓释工作压力,提升主观幸福感。

分享阅读收获,体验阅读成功。我校每年举行教师读书交流活动,如:“最是书香能致远”(经典赏析),“影响我教育生活的一本教育名著(读后感交流),“教师美文朗诵会”,“让绿色阅读成为教师生活方式”(推介好书),“和谐阅读给力幸福生活”……老师们在读书交流中畅谈阅读的心得,推荐好书共享。每次读书交流后,动员老师们趁热打铁整理读书心得,学校行政帮助修改,然后向本地报纸和省市教育期刊投稿,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育局主办的现场写作比赛。教师在阅读中享受精神盛宴,自然而然带领学生遨游书海,共沐书香。

三、带学生同读经典,共沐书香

引导选择阅读和谐读物。我校重视引导学生选读和谐读物滋养心灵。根据高、中、低年级段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帮助学生设计课外阅读书目,也让学生互相推荐。推荐的读物全面、均衡、循序渐进,主要包括:1.经典阅读书目:古诗词、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少儿版;2.科学类书目有:《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等;3.励志书目如:《名人传》、《心灵岛上的灯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故事;4.历史类书目有:《中国上下五千年》、成语故事;5.生存类书目有:《福尔摩斯探案系列》、《鲁滨逊漂流记》等;6.情感教育类书目有:《感恩书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等;7.外国儿童文学名著:《窗边的豆豆》《老鼠记者》;8.建议订阅少儿期刊:《广东第二课堂》、《小学生智力开发报》等。

指导和谐阅读方法。学生必须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既促进语文学科发展,又汲取心灵养分,最好能根据不同年级要求或不同体裁开设阅读指导课归纳方法。笔者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泛读与选读—一读序言或后记,了解作者,从中选择优秀作品;速读—一气呵成读完全文,了解大意,不理解字、词、句作记号,后查工具书;精读—一精彩片段、含义深刻句子、印象深刻人物、独特的表达方法,细读后写旁批(赞美、批判、质疑、感悟);交流共享—一复述内容或简述大意,和人分享读书心得,记读书笔记或读书卡。

展示才华,体验和谐阅读的快乐。每学期有针对性地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展示才华,激发读书热情。为低年级部学生举行古诗词(考级)、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中年级部举行“滋养我心灵美文”朗诵比赛、“我是科学小博士”知识竞赛、读书手抄报比赛;高年级部举行“追寻名人足迹,感悟成才真谛”、“书香伴我成长”演讲比赛,循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征文比赛,作文集评比。每次竞赛都请资深老师当场点评,既肯定成绩、特色,也指出努力方向。期末评选学校阅读之星,给予奖励。

四、倡导亲子和谐阅读,营造书香家庭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文化氛围影响着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身心成长,必须让家长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才能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持之以恒。

家长会议,推荐和谐读物。我们利用家长会倡导亲子阅读,推介优秀家教读物:《阅读改变人生》《中国全民阅读蓝皮书》《好孩子好习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感恩书架系列丛书》《学习哪有那么难》《夏令营的较量》《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习惯制胜》《傅雷家书》《读者》《学习之友》《意林》。率先推介“小伙伴分级阅读网”“全民阅读网”,为家庭阅读开拓更专业的领域;为各层面家庭推荐不同书目,帮孩子设计寒暑假阅读计划。

篇10

关键词:提问设疑;尊重;赏识;鼓励

一、提问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新、好胜、好奇的特点,教师巧妙设置疑问,是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的“兴奋剂”,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和调味剂。教师通过自己创设的问题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其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地活跃起来,深入到问题的探求中去。其目的在于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使学生整堂课学习的热情贯穿于始终。

二、尊重、赏识、鼓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树立教师和蔼可亲的形象,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尽量避免点名批评,不要轻易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而应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来暗示学生,这样学生的自尊心就不会得到伤害,他会感到教师对他的尊重,从而调整学生学习的态度。

赏识学生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课堂上对学生的赏识是来自教师和同学的赞同和掌声,能给被赏识的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学生就会在表扬声和掌声中不断努力探索知识的奥秘。课堂上教师在指出他们的不足时,应用宽容、大度和严格的态度来引导和教育学生,语言要委婉,不能伤其自尊心。对学生的长处和优点,要及时赏识和赞扬,从而刺激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喜欢新奇的性格,教师要多创设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举办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都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如,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使学生读出情趣,并感受阅读的兴趣,是起步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这样对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地安排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听音乐读、一人一句开火车读、男女分读、分角色读、齐读、个别读、比赛读、表演读等,不断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句子,在课间给予充足的时间,人人参加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融合表演、游戏、讲故事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春天的手》这篇课文时,可先让学生学唱《春天在哪里》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再让学生描绘自己家乡春天美丽的景色,接着再来学习课文,便会诱发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兴趣。学习《再见了,亲人》时,让学生课前收集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其他同学听,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的印象深刻,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中,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狐狸对乌鸦的三次“夸奖”分别制成三张幻灯片,其中设置了狐狸和乌鸦的动画效果,学生聚精会神,对狐狸和乌鸦的一举一动都一丝不苟地观察,并产生了无可估量的兴趣,因此轻松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而言之,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应想方设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黄江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2007(11).

[2]杨青.信息技术激活了数学课堂[J].人民教育,200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