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02 18:39: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教师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赞美教师名言

篇1

2、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3、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4、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5、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6、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7、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8、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篇2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乙亥杂诗》

2、赞美老师的名言:

(1)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斯大林

(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郑燮

(4)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美国]布鲁纳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6)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尔任斯基

(7)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9)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篇3

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不少言行隐藏着许多可贵的闪光点。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爱心去发掘出他们言行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教师的种种善意的期待和爱中,增强自信并走向成功。

班里有这样一个女生,这个女生是很个性的女生,之前有老师提醒说你千万别惹她,她会在课堂上给你捣乱。听到这样的评价,先是慌了,但是又仔细想了想,她不能批评,但可以鼓励呀。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她学习成绩一般,但她的字写得不错。于是就这一点,在班上表扬她,让全班的同学都向她学习,认真书写,并多次拿她的作业作为示范。通过不断的鼓励,她也发现自己还有很大的潜力,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在刚刚结束的考试中,成绩有很大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深刻地感觉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自信培养的重要性。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他们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学记》中有句名言:“教育也,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其含义是,教育要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周围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是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个人兴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高素质人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长处,恰如其分地表扬,使他对自己有了自信,对未来有了希望。

每个学生都有值得津津称道的优点,“懂得欣赏一个人不容易,懂得去赏识一个你不喜欢的学生就更难了,但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无疑就掌握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优点,公开赞美。这样,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生活中,学生犹如一棵成长的小树,需要阳光的沐浴。在学生的心里,老师的欣赏和赞美就像阳光一样是学生成长离不开的,有了阳光的沐浴小树才会长得更快、更健康。罗曼・罗兰曾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鼓励在学生的眼中,就犹如阳光一样,它能融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它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它能打开学生的心扉。

篇4

关键词:课堂教学;心理学;鼓励

无数次面对沉闷的课堂,面对一双双无神的眼睛,我都会自然而然地问自己:我的学生怎么了?是他们笨,学不会,还是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出了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在教学路上实践着。课堂教学气氛时好时坏,而我却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前一段时间我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终于找到了答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原来,我的孩子们需要鼓励。的确,好话人人爱听,更何况孩子啊!

一、鼓励是雨露,滋润孩子的心

以往面对学生的“不理睬”,我们做的往往就是埋怨与指责,我们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总认为一切的根源都是学生,我们总是忘了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一堂理想好课离不开鼓励。”我越来越坚信:正确的鼓励能不断地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能高高举起双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水》一文的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我就不断尝试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性评价。就如在同学们朗读自己创编的名言这一环节中,我给予学生这样的点评:个性化的语言是金子,闪闪发光;个性化的语言是木,拔地参天;个性化的语言是土,扎实根基;个性化的语言是水,源远流长……而面对学生并不流利的朗读,我没有一句指责的话语,而是注意发现他们表现得较好的地方(“悦耳”“动听”)加以表扬,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们“再读一遍”,给了学生一个改进和提高自我的机会。学生创编的名言,虽然还尚且稚嫩,甚至有的还可能不着调,但我同样积极鼓励,并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点拨。得当的评价、真诚的鼓励不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我想无论说什么,这些都是属于孩子们的个性化语言,都是学生通过思索的收获,老师都给予了肯定与激励,使得每位学生的心里都充满了喜悦与自信。学生有了信心、有了兴趣就会自主快乐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课堂学习的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如果把整个教学过程比作是一台运作着的机器,那么教师课堂上的这些评价语言就是一种剂。教师灵活恰当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正是这课堂教学中的点睛之笔,使整个集体在欢快的氛围中融为一体。

二、鼓励是阳光,温暖孩子的心

一直都很钦佩窦桂梅老师,在窦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总是激情洋溢,尽情地享受着学习的无穷乐趣。经过长期的思考和实践,我终于明白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窦老师课堂教学中那一句句赞美的话语。这些鼓励的话语就像温暖的阳光一样,温暖孩子们的心,让他们有一种老师就是妈妈的感觉。因此,孩子在课堂里无拘无束、活泼开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用心地将鼓励的话语更多地融入课堂中。《船长》一文的课堂上,教学伊始我用“真想倾听你们美妙的声音”给了学生充分的肯定。而当一位学生读完一、二小节之后,我又适时地进一步对学生进行鼓励,实质上是给了全班同学又一次充分的激励,使得其他学生都跃跃欲试,真正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鼓舞”。当然教师在鼓励学生的同时,也要注意赞美的技巧,不能盲目赞扬。《最大的麦穗》教学中,当有同学自告奋勇地站起来展示自我时,我并不是简单地用“读得真好”之类俗套的话,而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了针对性的鼓励评价。我对读得响亮、厚重的男生说:“你是位严肃的苏格拉底。”对读得柔声细语的女生说:“你是温柔的苏格拉底。”这样的赞美语在肯定学生阅读优点的同时委婉地告诉他们:你们还有着提高的余地,希望你们能继续努力。谁不希望被表扬,谁不希望被赞美。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是那么的高高在上。试想,如果这些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被老师赞美、鼓励,他们怎能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呢?窦桂梅老师曾说:“课堂要有温度,要像一条流动的小河,我和学生的生成,我自己是饱满的,我必须要用我的这根火柴,点燃学生,我指导、引导、鼓励学生,很舒服,老师时时有温度,堂堂见温度,才能让孩子有温度。”是啊,在课堂上学生需要老师阳光般温暖而亲切的鼓励,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使得他们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从而形成教师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

三、鼓励是明灯,引领孩子的心

我想,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情感交流的场所,是一个诗意盎然的场所,是一个智慧迸发的场所。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全部的身心体验语文,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生命的体验与表达、情感的激励与涌动。教学之路一路走来,我用心领悟名师课堂的精髓,在反思中我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的课堂中需要鼓励,当学生在课堂上徘徊无助时,教师的一句鼓励会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一样,照亮孩子的心,让他们找到前行的方向。记得在执教《最大的麦穗》的公开课中,同学们显得有些拘束和畏惧。于是我一开始就赞扬同学们读书很用心,接着抓住文本的重点内容让同学们说说应如何朗读,同学们因为受到了老师衷心的赞赏,也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了。这时,我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这样读?让同学们能更加透彻地感受到句子所包含的感情,等孩子们交流完之后,我趁热打铁:同学们说得多精彩啊!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一定会更出色!老师真诚的鼓舞,使学生饶有兴致地融入课堂,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着文本,课堂教学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师鼓励的话语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相信自己和敢于怀疑的精神,同时也能为他们指明课堂学习中前进的方向。

篇5

    一、学会尊重

    于永正老师有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蹲下来看孩子”就是我们教师卸下在孩子面前的“高大”形象,用心去看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纯净的眼眸中,世界是一首诗,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我们班有一位被同学称为“捡垃圾”的学生,每天上学、放学喜欢在路上捡一些瓶子、罐子,大家都以为他在卖废品,挣一些零用钱。我找到他问到他这些情况时,他只是笑笑。看着他的表情,想着他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境,便提出到他家家访。当我跨入他的房间时,我顿时被一些非常“昂贵”的装饰品吸引住了,雪碧瓶做的花篮,酸奶瓶做的一个个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霎时间我明白了,一个个被人们视为的废品在他手中神奇地成为了艺术品,多么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啊!

    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一缕阳光,一片绿叶,一只小鸟都会引起孩子的遐想,他们会发现、会思考、会探索、会创新。幼小的身体里漫溢着无穷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生活充满智慧和热情。因为尊重,我们发现;因为发现,我们鼓励。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细小的创造行为因为得到及时的发现与鼓励才能在生命的每一个角落点点滴滴地萌芽。创新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爱探索、爱创新,作为老师“蹲下来”会使我们放下权威,俯下身来,会使我们永远是孩子中的一员,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拿出理解和尊重,同他们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对话,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倾听和发现,带着由衷的微笑,融入他们的世界,走进他们的心扉,捕捉孩子创造性思维的火花,鼓励孩子探索,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与他们同心协力,携手攀登跋涉,开掘知识的汩汩清泉,获得创新的乐趣。

    二、学会宽容

    宽让能够,即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又是创造的前提。

    纪伯伦说:“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孩子,却无从把你们的思想给予孩子,因为孩子有他自己的思想。”创新教育,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就必须给予孩子心灵和思想的充分自由。

    有一次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正在低头画写什么,走到他身边一看,原来他正在画我的速写,画得有些夸张。当他猛然发现后,感到很害怕,用手掩盖。我没有大发雷霆,只是朝他示了一个眼神让他收起来。自此以后,那个学生上课再也没画画,各门功课都学得不错,画的画多次获奖。升入中学后,每学期还给我寄一张画。这看似“示弱”的举动,却有效得“征服”学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宽容。宽容,能起到“以柔克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爱因斯坦曾说:“善于宽容也是教育修养的情感问题。宽容中所蕴涵的了解、信任、期待,表明了教育对自己和教育对象积累了足够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种于事业、于孩子真挚的热爱。”我们的学生不可能都是“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也部可能每个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对学生的学习中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我们应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思考,要学会理解和科学地引导,不要让他们置身于成人经验世界的“应该”和“不应该”中,过分严厉会扼杀孩子活泼的天性,束缚孩子的创造天赋,使孩子无所适从,没有主见,他们的创造意识就会在各种顾虑和经常不断的失败体验中泯灭。“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只有拥有了宽容的心态,解放儿童的教育理想才能实现。因为在解放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很多错误需要我们宽容。因此,对待学生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含蓄的方式能达到我们教育目的,不至于使学生遭受到痛至心处的伤害,那么不妨让我们多些宽容,少些惩罚,结局也许更完美。

    三、学会赞美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需要教师的赞美,赞美是师爱的表现。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热爱,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词。教师只有细心捕捉到学生身上瞬间闪现的火花,才会说出言简意赅、内涵深刻的赞美话语。我班有一位调皮好动表现极差的学生,每上一课都让老师头疼。一次写字课,写“永”字时,我讲了“永” 字书写的有些知识,其他同学都写不好,而他却写得有几分神似。我及时抓住机会当着大家的面表扬鼓励了他,当时他很自豪。以后只要他稍有进步我都及时鼓励。渐渐地一些不良习惯改掉了,而且写字时能触类旁通,很有成绩。教师看上去几句普通的话语,却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鼓励和赞美学生,他首先就是一个美好的发现者,能看到学生的优点。我们都知道,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他这方面不行,别的方面就可能比别人强,即使是最差劲的人也有优点,即使是很完美的人也有缺点。你的眼睛盯住了什么,就肯定能看到什么。如果你带着欣赏、赞美的眼光,带着审美的心情去看一个人,就必定能从他身上发现美好的东西,这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篇6

一、注重学生平时积累

作文的提高并不是短时间就能达到的,我们要耐心指导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积累的方法很多,但是我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经典名言很实在。要求学生把平时碰到的自己认为好的词、句、段进行摘录下来,自己反复品味。还可以把自己遇到的新鲜、有趣或者难忘的事情运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如此,教师更当率先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大家拿出来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不但使自己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树立作文价值观

你想要写好作文就必须首先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这样文章的灵魂才能高洁。写作与做人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现代青少年生长于优越环境,独生子女为多,吃苦的经历和精神相当欠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日趋淡漠。培养他们成为感情丰富、具有博爱精神的高尚人,作文训练是值得肯定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学生平时作文的胡编乱造已成为一道灰色的风景,它反映出学生心灵的枯竭。现在教师就应该引“树立正确作文价值观”这一道清泉来灌溉学生的心田,让我们从“真”做起。师生共同真实、自由、个性地做人,不虚伪、不矫揉、不造假,解放人性精神灵魂自由舒展,做个高尚的人,写出高尚的作文。

三、人性化的作文评语

教师的评语要采用以赞美为主的评价方式。我喜欢说学生好话,每位学生、每篇随笔命题作文,所有优点全部圈出来,每一点的进步夸张的表扬。把缺点说成改进建议而且面批个别悄悄说,把大大小小的优点喜欢有意识当众表扬、反复表扬,向家长夸赞,然后再提很多改进措施,学生欣喜无比进步显著。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评分标准,等分而不等值,尤其以鼓励态度的转变为重点。如文采好一点的学生常赞他们有“写作天赋”,争取成为少年作家;水平再差的同学哪怕有一个新颖的比喻我就赞美“想象力最奇特”。对于原先怕写不肯写或只写二三行的同学,拼命鼓励他们只要写满半页,我就评他为本次作文进步最大的学生,考试时更给予很多加分。我自创了“进步者优”的评价标准,无论哪一方面,只要比以前在进步,我就评他们是最优秀的学生,不但当众嘉奖,还在成长手册上、家长会上突出赞美由衷欣赏。

四、 熟能生巧,多练作文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工作起初的几年,我也按照规定每学期学生写八篇作文,但很快发现根本不够――一是指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太多了,生活是那么的多姿多彩,给我们的冲击感受真是太强烈了,八篇怎能容得下。二是学生的作文水平欠佳,八篇怎能有所提高。三是作文占分比例开始提高,而且写作水平提高也一定能促进阅读。于是我大胆突破,每学期每生用2本硬面抄笔记本写随笔和命题作文至少二十篇。一周一学期的数量不限,文体不限,从自己、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随生活而写,培养一颗敏感的慧心,记见闻写感想,无所不入童眼,无所不入稚笔,自由自在地写文字片语,没了清规戒律,一吐为快生命流动。

篇7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就必须遵循作文教学的规律和根本。“文由心生”,即作文应该贴近生活,尊重生活,并高于生活本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背离了这一初衷,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引导学生为作文而作文,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而作文,忽视了作文的根本――童真和心灵的呼唤。我认为,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可以使学生快乐地写作。

一、要做到典型引导,正面鼓励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包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学生。对于学生的习作,要坚持以鼓励为主的原则,要对学生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让学生打开内心世界的大门,让其真情实感在作文中流露出来。教师的赞美,可以点燃学生作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掀开作文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觉得作文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从而消除写作的畏难情绪。

二、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写作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的作文往往缺乏真情,语言枯燥无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缺少素材,没有“真事”,缺乏“发现”。那么,素材在哪里呢?事实上,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里。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可写的素材。生活中的作文素材有:一是当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如赵安琪写的日记《我的母亲》;二是关注时事新闻、国家大事等,如梁萧睿写的《藏在深海中的秘密》,内容是有关MH370失联客机的搜救工作的。在结尾处,她写道:MH370航班的行踪至今仍如迷雾般笼罩在人们心头,不管有多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心中对你执著的思念和对那蔚蓝深海中秘密的探寻。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鲜活的事例,只要留心生活,写作素材就无处不在。

三、要注意作文素材就在课文里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通过阅读教学为学生的写作铺路。我通常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例文,并根据所选课文的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才能做到描写生动、丰富、细腻,议论有说服力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我们作文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善用、巧用。如赵安琪在作文时就引用了《我的母亲》中的一段话“如果我学会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会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还大胆仿写冰心有关母爱的名言:“母亲啊,曾经是我这朵红莲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荷叶,我正开得鲜艳、多彩;现在就请来到我的怀里,让我为您挡一挡风,遮一遮雨吧!”

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写作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教师还要与时俱进,注意更新观念,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学生有话写、容易写、乐意写,作文教学也就有出路了。

篇8

一、妙设巧问,增强课堂的诱导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技能。设问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引导式,就是在讲课开始,根据授课内容,提出一些思考题,激发学生阅读教材、认真听讲和热烈讨论的积极性。比如在讲《老山界》时,就可以这样提问:为什么要?为什么不走大路,而是爬雪山、过草地?二是矛盾式,就是把有些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从中引出矛盾的方法,让学生去争论。比如讲《孟母三迁》时,为反对这种观点,就可以让学生去争论。三是悬念式,就是只问不解的问题,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和分析问题的原则、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做出结论,这是一种引而不发的设问,主要运用于承上启下的内容上。四是比喻式,就是在教学中,抛开事物本身,运用某些能启人思考的比喻,去开拓学生的思维,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二、妙语引题,强化课堂的优先效应

讲课的开头,也叫开场白,一次语文课能否成功,往往在于开头的几句话能否吸引学生。如何讲好开场白呢?应该说形式是多样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从一些老教育工作者的经验看,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从课文的题目开头。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使人感到自然流畅,愿意听到“下文分解”。二是从教育目的开头。使学生弄清本课的来龙去脉,从而增强参与意识。三是提问开头。使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兴趣,把精力集中起来。四是可以从名言警句开头。以特殊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等等。无论怎样情况,形式要别致,内容都要有趣,语言都要特别考究,教师的精神面貌,都要激昂向上,给人以信心。

三、真诚赞赏,缩短教与学之间的感情距离

及时、真诚地赞赏,都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是教师驾驭课堂的最好方式之一,它比批评的作用更有效。驾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运用赞美的手段。台下学生的一次主动地发言,一次成功的问题回答,哪怕是端正的坐姿,都可以给以赞美,加以肯定。对其思考问题的方式或什么优点给以及时鼓励。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适时小结,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学生接受教育的自觉意识,有时受制于认知能力。如果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某写思想和知识缺乏认同,课堂上就坐不住,就没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讲课中适时小结,小结的方法可以有几种:一是经验交流法。在讲授某些与人生感悟有联系的内容时,要善于把自身的经验教训拿出来,去证明某些观点,这样能强化理论的真实性。二是系统概括法。一个问题讲完以后,要及时地把主要观点的含义及彼此间的联系,串起来分析一遍,最后提出比较准确的结论。三是对比深化法。任何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篇9

【关键词】小学生 生活化作文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5-0116-01

一 生活化作文理念

1.体现真挚情感

教师一般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确保主题明确,但大量实践表明,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说假话、说空话的现象。因此,最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删掉了以上的要求,明确提出,写作需要真挚的情感,力争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真实感受,不说空话、假话。

2.勇于表达个性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性地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墨守成规,当学生中出现有创新和个性的作文时教师就会忧虑,担心这样的作文会得分很低,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作文情感表达。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写作提供自由的空间,尽量不要束缚学生写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创新思想。

二 小学生作文写作现状

小学生写作时,时常会产生提笔忘字、不知所云的现象。更有一些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只能在各种参考书籍中抄一个开头和结尾,之后凭空捏造中间部分。写作的重要源泉就是生活,偏离实际生活,作文就像无水之井,缺少生机和活力,使人感到枯燥和乏味。很多学生不但对生活缺少体验与观察,还缺少对事物进行认知的主动性,造成在写作过程中题材陈旧、生搬硬套,缺少创新理念,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写。

三 小学生生活化作文教学实践策略

1.情景模拟,进入生活

学生作文缺乏生动性、不够详细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为学生设置适当的生活情境,教师不妨营造一些较为典型的生活情境来指导学生练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的建议”时,就在课堂上背上书包饰演了一名游客。“今天,老师要去春游,不知道去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给老师提最好的建议,注意开头要使用我建议或者我希望,描写你建议去的公园的景物,有什么理由值得去。”此时教师在讲桌上摆出了附近两个公园的景物图片,让学生们选择。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与生活贴近了,还会觉得非常新鲜,并且给老师提供了建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大胆表达,体现生活

通过在生活中的亲身体会,学生自然会真心地描写和赞美生活,这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表达,是最真实的体现,生活化作文最关键的因素便是学生对话生活。

老师教学《秋天》的作文课。教学经过:(1)讨论秋天的生活。学生讨论喜欢或者不喜欢秋天的原因。(2)充分思考秋天收获的果实。红红的苹果;金黄的香蕉;晶莹剔透的葡萄;火红的石榴;圆圆的西瓜。三人为一组,共同讨论,之后记录下来。不能告诉其他小组,并且用一句话陈述原因。(3)总结。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示、欣赏以及回忆等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记忆和观察,充分感受到万物成熟的喜悦,积极体验了秋天生活的特点。

3.飞跃思想,升华生活

学生在作文中,不是对祖国和党进行颂扬、感悟伟大的精神,就是深刻揭示哲理,这似乎形成了小学生作文的公式,对于小学生学习作文造成了不良影响。可以从以下几点改变公式:(1)从小至大:作文结尾位置,将前面提到的比较小的范围提升到一个比较大的范围,进一步对作文的主体进行升华;(2)由物至人:在作文前端,深入刻画与描绘某一事物,在作文结尾,则将赞美这一事物逐渐转移到类似于这一事物品格的人并对其赞美,进而有效对作文的主题进行升华。

如作文教学要求介绍一下你最熟的一个人。首先,引入激情,“老师这节课给你们带来了一些老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此时、徐悲鸿、林则徐的图片出现在屏幕上。“你们了解他们什么?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做的一些事也产生了影响。”“同学们,你们都记得他们的哪些事?”“同学们,你们是否想过,这些故事的真正含义?”“现在我们对下面的故事进行阅读,想一想你从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学生就《》和《》两个故事互相讨论这两个故事中包含了什么启示。其次,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讨论后明白这些故事体现出了爱国精神。再次,设置情景,自己的爱国故事。“之前听的都是别人的故事,有没有自己的爱国故事?写出自己的故事。”最后,升华情感,总结名言。“下面谁可以讲解一下本节课的收获?谁可以使用一句或者几句话讲一讲自己的收获?”通过最熟悉的人物进行切入,轻松引入他们的故事,利用故事进一步对他们的故事进行了解,进而产生榜样力量。

参考文献

篇10

班级 管理 方法

作为肩负教育、教学、管理三重责任的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沟通家庭、学校、社会的桥梁,也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应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创新管理方法,使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与时俱进。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呢?

一、以生为本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民主开放时代,这就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创造一种崭新的互动关系,这必然要求班级管理是民主开放的。要让广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民主意识,让其主动参与班级管理,鼓励和支持他们为班级管理出主意,提建议,想办法,并加以重视和采纳。

“以生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激励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应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我们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上课不但不学,还讲话闹堂,怎么办?硬压下去,什么具体情况也不了解?不,我们应该稍安勿躁,语重心长地和他谈心,耐心听他的心声,要用真情打动他。我们还可以利用节假日进行家访,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情况。学生既要在思想上加以指导,又要在生活上给予关心,还要在学习中为他们提供机会。这样,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用爱作桥

爱是班主任事业的“活水”,是拉近学生之间距离、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产生教育力量的源泉。我们要爱学生,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和需要心灵“救助”的学生。

夏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在教书育人中,班主任要用爱心去教育学生,不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我们都要满腔热情去教育他们。班主任不要以长者自居,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这样学生才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班主任爱护班级关心学生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学生生病时送上一句问候,学生会倍受感动;过节时送上一句祝福,学生会永记心中。

作为老师还要包容学生,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训斥学生,要原谅他们、包容他们,心平气和地了解事情的原委,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重视自己的错误,从心底认识到自己错误。

三、用心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是学生的老师,但在人格上和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在教学中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尤其是学困生更需要老师的关心,一个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为了和学生贴得更近,我每天中午设立了班主任谈话日,有时和学生交心谈心,有时拿出些话题倾听学生的讲述……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还要学会欣赏学生,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平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不知道是哪位名人说的,“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的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学困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要欣赏学生,还要赞美学生,不是当着学生的面表扬,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赞美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两个互相仇视的人,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马上就会烟消云散了,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归于乌有了。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知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在其他学生面前中肯地指出你试图教育的学生的优秀品质,赞美他的行为和思想,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注,叫他知道你对他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的尊重。

四、宽严适度

古今许多教育家认为,教师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有道是:严是爱、松是害。但“严”不能认为是严厉、严酷,缺乏人情。教师不同于法官,对待学生的过失和错误,不能象法官那样依法办事、铁面无私。要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通过一个违纪事件,唤醒和挽救了一个学生,我们也不能单纯地认为这个事件是件坏事。我常跟学生讲:人无完人,谁无过错,我不怕你们犯错误,关键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对待错误的态度,不能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

春秋时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推崇的是以德治国――宽,而法家则主张以法治国――严,形成了儒法争斗。其实,育人与治国也有相似之处,不能搞单一。

过严的管理,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胆小怕事、处事能力差,或者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导制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在实际工作中,当学生犯了错误,我常常先听听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让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以及产生的根源。大多数学生往往在教师教育之前,已经认识了错误,也有了改正错误的决心。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再去严厉指责,反而会把事情搞僵。很多学生在犯错误之后,对教师的慈爱和宽厚的态度,会比采取任何办法更有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