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2 06:1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鹬蚌相争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利用视听结合创设音乐情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激活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能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上册《长江之歌》,歌曲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感情亲切而热烈。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不难,难的是能用激昂、赞颂的情怀唱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可是学生中真正见过长江的不多,即使见过也是在长江大桥上远远的看过平静而宽阔的江面,他们很难体会和表达歌曲内涵。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节选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片头,当学生看到画面上“冰川滴下的水珠,之后是奔涌的江水,还有长江三峡的落差造成江水汹涌澎湃,以及片尾中浩瀚的长江本文由收集整理入海口。”这时,无需老师过多的言语引导,学生自然会用深情的演唱来表达他们所看到的长江。多媒体的使用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并很快地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歌曲的距离,使学生融入歌曲的情境中去。
二、借助动画演示提高学习效率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也是情感的一种流露。音乐教育要求“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然而,音乐是抽象的、模糊不定的,所以对于音乐作品中蕴涵的美与丰富的情感的感受与表达,由于缺乏应有的表现手段,会显得空泛和苍白,以至于学生对音乐作品没有相应的热情。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作或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不仅使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还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在欣赏鼓乐《鹬蚌相争》时,我发现学生对于欣赏这样只有节奏没有旋律的鼓乐作品时非常困难。不少学生反映:只听到长长短短的鼓声与木鱼的声音,其它什么都没有,不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于是,我又从作品题目和这个寓言故事出发,先讲故事再来欣赏音乐,可是效果依然不好。后来,我通过查找,找到了一段《鹬蚌相争》的动画,欣赏时,结合动画与鼓乐,学生一下子明白了音乐中强弱变化、节奏长短所要表现的鹬蚌相争时的情形。这时教师过多的言语分析表述倒显得有些多余了。
三、运用网络改变教学模式
篇2
有一次我听他们一堂公开课《鹬蚌相争》,是语文A版二年级的。其中老师做了一个拓展,也是一个课文补白。其实这个设计非常好,让学生编一编鹬蚌被渔翁捉去后的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其中有个学生就举手发言:“老师,他们被渔翁捉去后都被渔翁炖汤喝了……”学生还没讲完,老师就打断:“不对,不对,不可能,再想想。”学生很郁闷也很茫然的坐下了。当时,我猜这位学生心里肯定在想:老师不是说随便怎样编嘛。又有个学生说:“鹬啄破了网,把蚌放到嘴里一起逃走……”老师又说:“放在嘴里怎么行呢?不对,应该夹在脚掌上……”
说实话,我当时听了老师说“不对,不对”,心里也挺堵的。试想,如果我们是学生,老师这样说“不对”,又不给予一定的解释,肯定郁闷加茫然了。
老师讲到后面,让学生听她编这个故事,我才明白原来她编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是还没炖,鹬蚌就逃走了,而且蚌是夹住鹬的脚掌一起逃走的。
我不禁有些想笑,其实学生想象的故事并不比老师的差。老师的故事是渔翁想炖汤喝但没喝成,难道鹬蚌被炖汤喝了就不行吗?老师也说鹬经常把鱼放在嘴里,难道就放不下一只蚌吗?
为了公开课的完美,为了引导学生想象和老师一样的故事,老师,您知道吗?您错失了上帝给您的多好的礼物啊!
课堂教学中,学生本身就是珍贵的教学资源,在和教师的交往互动中,在学生彼此的探讨研究中时时生成着资源。教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本来是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思考的有效钥匙,但是并不是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只要能打开锁,任何方法我们都可以试用。就像数学一样,一道题有多种解答方法,只要答案一样。语文比数学更丰富广阔,不仅有不同的方法还可以有不同的答案,我们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创新,最终成功的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鹬和蚌本来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结局,课堂上本来可以引导出各具创意的想象作文。可是这位老师采用一棒子打死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育情景诱引下,形成了思维定势,然后教师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就看我们如何去发现,去接受,去引导,最终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课后,在生活中,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样是异彩纷呈,百花齐放。
昨天布置的课外作业有两个造句,我事先对这两个句子的备课是:
1.我真希望空气清新一点,污染少一点。
2.我多想快点长大。
今天收上作业批改,竟然有个学生和我想的一模一样,虽然她平常成绩很好,我还是觉得过于“巧合”。我找到她,把我的备课给她看。她红着脸,半天不说话。
“说吧,你原来造的句子是什么?”
“我真希望能去上海看看世博会。我多想坐一次飞机啊!”
“这是你真实的想法吗?”
“嗯。暑假里,妈妈答应带我去上海看世博会,可是因为我生病了,妈妈带姐姐坐飞机去了上海。我在家里一个人哭了好久。”
我愤怒的心立刻软了,再也说不出责备的话。
“老师您的书就放在我桌上,我就……”她嗫呢着,声音越来越小。
我摸着她柔软的头发对她说:“其实,我想告诉你。我听了你的造句觉得比老师的好多了。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和同学们要向你学习呢。”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但由于我们平常禁锢的应试教育,让学生造句、作文甚至组词,都给了他们一定的模式。所以即使“她”这样富有真情实感的造句都没有自信写出来,而是擦掉改成了老师的“权威”版本。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应试的恶果,教育的悲哀。其实我知道,“自我”的害处很多,但我认为与自我有点关系的、不多的好东西之一,就是自信。自信当然有自我意识,还有信,相信的信。相信,是正面的、健康的、诚实的。要相信自己。一个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相信未来。
教师要想让学生说“真话”,就要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立意,有自己的创新。
篇3
一 课堂生成“随遇”而生
“为生成而教,为生成而学,为生成而为。”“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核心理念、一个伟大策略,一个“时代”最强音,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带来课堂教学的灵动和精彩。生成性课堂正是新课程理念期待下孜孜以求的“新课堂”,时代召唤着“生成性”语文课堂。可是我们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一味地认可,把它们都当做是“无法预约的精彩”,那就有可能让课堂失控,让教学失效,而这种生成不是超越预设的生成,而是随遇而安的生成。
1.课堂现象
(江苏名师周益民老师在教《鹬蚌相争》时的一个片段)“老师,我觉得课文有问题!”学生语气很兴奋,“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呀?”“是呀,是呀,这样想来下面也有问题。下面课文又写蚌得意洋洋地对鹬说:‘我就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而蚌正夹着鹬的嘴呢,怎么说话呀,一开口不就让鹬拔出嘴了吗?”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有了新的发现。接下来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学生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乍看这一教学片段,我们真的要为周老师理智对待突发的课堂生成,灵活地调整教案,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列为学习内容,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教学处理方式拍手叫好。但是,细细琢磨、回味,到底生成了什么呢?表面的热闹似乎影响预设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实现,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也会使教学失去中心、失去方向、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最终也背离了生成的目的。学生已经“跑了题”,教师没有及时把他们拉回来,而是和他们一起跑到了“寓言之外”,去寻找寓言以外的东西了,忽略了教育的“价值引导”。这能给学生带来多少思考呢?因此这一生成是无效的,不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惊人之语”,出现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时教师要敏锐地把握教学契机,不能任由学生牵着鼻子走,不知从哪儿入手深入点化、引导,要去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这时教师更应该通过机敏点击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争辩、探讨的信息,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甚至“异想天开”引向对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利用,引向对文本理解的促进和对新知识的渴求,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更为充分、更加丰富的过程,获得更多更深的体验与感受。
二 文本拓展“随意”而展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教师逐渐明确了拓展学习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一些教师的教学拓展也开始步入另一歧途:不适时机或过度,甚至失去了方向。在阅读教学中,拓展的量度、和深度如果把握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笔者听过特级教师窦桂梅教学《》一课,被她的个人魅力和独特的教学设计构思所折服。特别是她 “超越文本,走出文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她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发现她拓展文本资源的次数相当多。以《》一课为例:
1.课堂现象
教学中,窦老师首先是出示了一首课外小诗:“……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让学生谈谈感受;之后,为了让学生感受法国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感受,让学生阅读文章《雨果致巴特莱的信》;接着又让学生看当年曾经参与抢劫的一位记者的回忆录;随后又出示的诗等。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窦老师在整节课中所呈现的拓展资料,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如同 “云里雾里”一般,但对课文本身语言文字的理解倒是一知半解。试问,孩子们连课文本身都没有熟读,没有完全吃透,如何很好地理解这些文本之外的东西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把握“超越文本”的密钥就是在一个“度”字的把握上。教师在拓展的同时要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要放得开还能收得拢。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牵住”学生的同时,又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己思考的有个性的个体。同时,拓展的资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有机的筛选、取舍,而不是不加选择的全部拿来,再抛给学生。文本拓展是属于语文课堂的,要姓“语”;文本拓展是“文本”的拓展,必须立足文本;既要重视内容,也要关注形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前经验”;要能“放”得出去,也要能“收”得回来。
三 师生对话“随兴”而对
克林伯格说过:“教学本身就是形形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提倡“教学”是一种“对话过程”。在新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师生对话”更是摆在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教师们都积极进入到了对话新时代,将对话进行到底,将对话玩得死去活来已成为时髦话题。
1.课堂现象
师:看过《三国演义》吗?你能说出这本书中出现过哪些人物?请同大家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个人物。
生:(纷纷举手,说出刘备、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主要人物。)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三顾茅庐》,(话锋一转)请大家猜猜该故事发生时诸葛亮有多大年龄啦?
生1:20岁!
师:低了。
生2:48岁!
师:高了。
生15:100岁!(全班哄堂大笑)
师(脸红,但强作欢笑):太高了。
(最后总算一学生猜到了)
老师接着又让学生趁热打铁猜当时刘备的年龄。这一猜,时间过去20分钟。
2.观点分析及策略探讨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以上这段对话虽然以师生的问答组成,但却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对话,因为这样的对话徒具师生对话之形,却不具师生对话之实。显然是对话的一种误区。即对话的内容层次低,对话的对象仅是师生之间,对话的安排过于频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童言无忌,戏说歪说。所谓师生对话,指的是蕴涵教育性的相互倾听和言说,它需要师生彼此敞开的心扉,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价值的分享。因此,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