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朗读范文

时间:2023-04-03 17:5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巷朗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雨巷朗读

篇1

关键词:教学实录 诗歌 朗读 语文美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3-0048-02

诗歌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镇。进入当代语文教学视野的诗歌作品,自然要承担起使一个民族的知识、言语、想象力、文化情愫甚至凝聚力代代相传的责任。诗歌教学倡导“有声化”,亦即调动视听感官,从文字表面走向意境深处。朗读,令诗歌跳动的节奏、凝练的情感得以展现,是丰富学生审美趣味及审美感知力的有效途径。透过《错误》、《雨巷》两例课堂教学实录,笔者发现,朗读本身就是文本解读,它对于语文美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朗读走入诗歌意境

《错误》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时有没有感觉文字间藏着一个故事?

学生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教师:那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诗中的“我”,你会以怎样情绪及语气向别人讲述这段故事呢?请带着你的体会,再次自由朗读《错误》。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这首诗?

学生朗读。

教师:很好,你已经融进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一种关照的情绪,但还有提高的空间。你描述一下你读出的故事吗?

学生:阳春三月的江南,一个守在闺房中的孤独的女子忽然听见了青石板上传来的马蹄声,她于是打开窗帷,却发现,骑马而来的人不是她要等待的人。

教师:是啊,老师也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主角是一个孤寂的女子,而马蹄声打破了早春江南的静默,令她心头泛起层层涟漪。你是从哪些句子直接发现主角一位孤寂的女子的呢?

学生: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教师:你认为两个“小小的”有什么妙处?

学生:可以显得女子很柔美,但又有一点哀怨情绪。

教师:不错,“小小的”修饰的是心,而她的心又是这窗扉和门,带着一种封闭感和孤寂感。因此,老师认为,你在读“小小的”的时候,应该再深情一点,轻一点。你可以尝试着带着这因“小小的”而启发的情感,再将整首诗歌读一遍吗?

学生朗读。

教师:很好很好,看来我们可以由一个词打通一首诗的情感。老师现在情不自禁想为大家朗读,希望大家再次轻轻地走进这三月的江南,联系全诗思考一下,为什么这是“美丽的错误”。

教师配音朗读,朗读结束后,音乐有持续延长。

有学生不由发出赞呵及叹气的声音。

营造氛围是诗歌教学的关键,批文入情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于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了三次朗读指导,且每一次都有重点,层层推进,将诗歌意境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师的第一次指导是要求学生带着探知故事的心理去朗读,在这样的心理推动下,学生的感知过程就与诗歌的情感发展线索联系起来。朗读激活了江南、莲花、柳絮、青石街道、马蹄声、窗扉等带有中国文化韵味的意象,它们不仅构成了诗歌叙事,而且得益于以元音为主的读音特质,还令诗歌在朗读时自然顺畅、情味浓郁,潜移默化地推进着学生的审美想象。有了配合画面感而产生的阅读感知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第二次朗读指导。这一次指导针对性很强。首先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回应,并提出了“还有提高空间”的期望。接下来教师便针对这个“提高空间”让学生品味“小小的”一词的表达效果。“小小的”是一个情感促发点,以小见大,可以将整首诗的情感收拢。体会到“孤寂”“哀怨”的情感基调,就是握住了开启诗歌深层意境的钥匙,当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再次朗读时,朗读表现力必定会有所提升。第三次是教师范读。这实际上是对前面两次朗读指导的总结,也是对教学过渡的衔接。课堂实录看来,学生自然流露出来的叹谓即是对朗读指导的积极作用的反馈。教师范读的一个亮点是有意“留白”,朗读结束,音乐却延续。课堂上看似出现了“无言”的片段,但它却是诗歌意蕴的生长空间。可见,“教师带着情感的范读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它可以引领学生自然地进入审美境界,促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走向丰富和深刻。优秀的范读能调动学生的心力与神力,帮助他们深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产生审美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从这个案例上看,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由初读感悟向文本细读发展的重要环节。“阅读是一种整体性的主体参与” ,如果缺少了(或者不重视)朗读这样一个能使读者心灵与作品世界叩击交流环节,直接对诗歌的意境情感等作出抽象地概括和分析,那么这就让结论凌驾于过程之上,无法让学生进入审美体验,无法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总的来说,从这个教学片断抽取的朗读指导策略具备一定的推广性,但笔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并未发现有课堂背诵环节。《错误》总字数不超过100字,且音韵优美、朗朗上口,适宜熟读成诵。若教师能向学生提出课堂背诵的要求,应该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由朗读进行语感训练

《雨巷》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诗人之所以能够把这种寻觅和诉求的情绪发挥到极致,除了刚才我们所分析的象征手法的应用,还在于采用诗句回环复沓所营造在的“雨天寂巷”的情境氛围。那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这首诗歌,体会一下,“回环复沓”是怎么为诗歌增色的。

学生自由朗读,大部分学生自觉进行了圈点。

教师:哪位同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点?

学生1:有很多语句是重复的,而且首尾两节诗歌也是重复的。

教师:的确是这样,那除了首尾重复,你认为还有那些语句有重复?举个例子吧。

学生1:比如第一节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与第三节的“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教师:的确有较多词句都是重复的。那请你朗读一下第一节和第三节,然后回答老师,但你是否觉得起始两句读上去因重复而显得拖沓?

学生1:(学生朗读)一点不拖沓,反而感觉是语言和情感的自然流向。

教师:就是说同中有异了?虽然只是文法上稍稍有所变化,但意境似乎改变了。那你认为这个“异”是怎么体现出来的?

学生1:(沉默)

教师:老师启发你一下。若第三节开头是“撑着油纸伞/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请你再将第一节和第三节朗读一下,然后回答老师,这样复制好吗?

学生1:(学生朗读)。不太好,我感觉改动后情感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了。

教师:那也就是说,第三节相对于第一节的变化,强化了你对意境或情感的什么映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说。

学生1:彷徨感,对,强化了彷徨的映象!

教师:很好,看来你的语言感知力不错。那总结来说,其实诗歌的形式也可以是情感、意境的验证。除此之外,诗歌的回环往复还体现在什么地方?

学生2:诗歌押ang韵,而且结合之前的朗读训练,我还发现诗句停顿鲜明,很和谐。

教师:可以请你选一节为大家朗诵展示一下吗?注意结合之前我们对停顿、语调划出的标记。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程度和敏感性,即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敏锐、准确地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具有直觉性特点,它不同于反映事物表面性属性的感知觉,而是在瞬间调动起头脑中所有的潜知,迅速透过语言文字的表面符号而直接洞悉它的内涵的直觉能力,它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外在形式——语音、字形;也涉及到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 一个人语感的敏锐度影响着他与言语世界的联系,而母语教学对培养语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语文美育角度看,语感的提高可以使人的审美感知力与审美情感力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就需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

“诗歌这种体式,无须甚至不宜做太多的理性分析,重要的是经过一次次地恬吟密咏,反复感受语词的变化及韵律音调” ,诗人的语感凝缩于文字中,朗读既是走进诗人的言语世界的过程,也是唤醒审美感知力及审美情感力的有效途径。从《雨巷》教学片段看,教师重点关注了这首诗的回环复沓的艺术特色。他主要采用分解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由诗歌内容层面深入到言语形式层面,进而开展语感训练。教师首先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诗歌回环复沓的特点的具体表现,并以“重复却仍旧有变化”为切入点,启发学生体会变化的实质是对情感及情绪的强化。细读实录发现,学生一开始并不能回答“同中有异”的“异”表现在什么地方,但经过对比朗读与反复吟咏,学生很快跨越了模糊的初感屏障,找到了诗人情感的流动线索。教师的分解阅读策略是实现语感训练的途径。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作为一种审美因素,得益于反复吟咏,令学生的语言感知范围有所扩大,并由此准确抓住诗歌解读的着眼点,在启发思维与情感陶冶两方面达到复合效果。另外,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这位教师也比较注重从诗歌的语音技巧、停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感受《雨巷》一诗回环复沓的艺术特色,最益通过反复吟咏的方式,使规范性总结变成直观的体悟与认知。浸润在优美的文字声律中,师生共同分享的是经典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朗读可以是情感生长的土壤,不仅由此生长出诗歌作品的情感内蕴,还能滋养出学生们对祖国文化的亲近感。

篇2

关键词:朗读形式;朗读材料;朗读习惯

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侨姆斯基曾提醒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所以,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由于小学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很难像语文一样,让学生每天都浸润在浓浓书香中,通过阅读,自然而然的萌生读书的内在需求。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英语阅读材料,只有那本薄薄的英语教科书。学生既没有强烈的阅读欲望,也很难让他们体验阅读带给心灵的与众不同的愉悦。所以,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设计各种朗读的形式,寻找有趣的朗读材料,培养学生英语朗读的习惯,享受朗读带来的快乐。

一、以情带读,化枯燥为乐趣。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这门学科。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当朗读变成一件能令人快乐的事情时,每个孩子都会为之疯狂。

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我总是想方设法通过肢体动作、教学道具、情景创设、播放卡通、表情朗读等环节或手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或氛围,使学生进入“当时的境界”中,与文本中的人物“见面”,自己来扮演主人公,让文中的画面和故事所要表达的含义在孩子的头脑中“活起来”,使之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虽然英语课文不如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含义那么深刻,但尝试着给孩子们配乐朗读,进行情景短剧表演。或是,让一些有朗读特长的孩子声情并茂地展示朗读,播放动画来欣赏、感受优美纯正的发音,总会带来令人欣喜的收获。

比如在教学3B Unit2 In the library一课时,我把第一课时Story time安排在周五,当学生对故事有了整体感知后,布置了周末作业。“请你与同伴合作,完成三个任务。任务一,选定自己的角色(杨玲还是刘涛)。任务二,熟悉自己的台词。任务三,编排角色所需动作。周一进行彩排,与同伴磨合表演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把枯燥的背诵课文转变为生动的表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纯粹的欣赏者,孩子们总是充满热忱的。这种在成人身上几乎消失的纯真,总是特别的让人感动。在布置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强调必须听读磁带多少遍,对一些不喜欢朗读的孩子来说,这是一句空话。这个周末作业,在孩子的理解中并不是背诵,也不是任务,而是一场表演。想要呈现默契十足的表演,必须两个人都有充足的准备。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那个星期一,孩子们带来了道具,表演中融入了很多动作,比如跑步,睡觉,思考等等。原本背诵课文磕磕巴巴的孩子,也带来了丰富流畅的表演,令人惊喜不已。

二、组织活动,化个别为集体。

留心观察自己的学生,经常会发现,不管是朗读语文,还是英语,总有一个“领头羊”。他的声音总是最响亮的,他的语速永远是我们的“节拍器”。因为他的出现,整个班的朗读都显得特别的整齐。这一认知启发了我,将班级里有朗读特长的同学集合起来,进行“一帮多”活动。带动全班同学的朗读水平。

有朗读还要有听众,新课程改变了学生成绩由教师单一评价的模式,改由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和同学等多方综合评价。除教师评价外,我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朗读评价方式,特别是生动有趣的卡通板块。第一步,由学生自己来评价朗读情况。按正确得一颗星,流利得三颗星,有感情的朗读得五颗星,三个标准来打分。第二步,按同样的标准读给家长听。请家长给学生的朗读打星。这个做法使许多学生为了取得五颗星,总是不停的模仿、练习,然后非常隆重的在家中朗读给父母听。锻炼能力的同时,增进了与父母的交流,家长也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第三步,同桌两人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评价标准与之前一样。同桌两人互读,读完互评。这样不但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学生们都很投入专心。他们积极地练,热情地读,认真地评,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第四步,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每组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以前没发现的朗读新星。

三、坚持不懈,化一时为终身。

整班集体朗读时,总会出现拖音明显,节奏较差,有时还读不整齐的情况。研究小学英语朗读现状,这个问题仍然存在。有的学生齐读时漫不经心,不是看着一句句地读,而是滑句,一股脑儿读完;有的学生对自己的朗读很不自信,在齐读时,只是做做样子,动动嘴巴,其实根本没有发出声音,存在假读等现象。虽然现状堪忧,但是坚持英语朗读有着其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英语界老前辈范存忠先生曾说过:“我体会到学语言与学曲子一样。学曲子贵在能唱。”“早晨一起,学生们就在屋外,树下,千遍万遍地读……不到半年,舌头听使唤了,一些句子,不假思索就跑到嘴里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篇3

然而,本人发现有很多学生他们没能实实在在参与到力度的队伍中,他们只是在课上跟着教师重复几遍,课后得不到巩固练习,很快就遗忘了。或者他们自己会读出他们认为的发音,久而久之,点变成面,很多学生不再有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而早读恰好为我们英语教学与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读”的机会。早读相当重要,它是英语学科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下本人将谈谈如何使早读变成有效早读。

1. 认真布置每天的早读内容

1.1 词汇的记忆

牛津英语的词汇量很多,而且词汇新,与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学生要想拥有好的英语成绩,词汇的准确背诵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单元都有词汇表,首先教师应在起始年级抓好音标教学,教会学生拼读单词的方法,学会了学生会终生受益。再者,教师可以利用磁带、光盘,在早读课播放两到三遍正确的读音,再通过教师本人或发音好的学生领读,尽量确保学生读音的正确。学生如果会读,他们就不会怕读,不怕读,那么他们的成绩就不会差。本人发现早读课声音越大的班级往往英语成绩越好。所以,教者要抓好早读课的词汇朗读与背诵。

1.2 课文的朗读与背诵

比起词汇的朗读,对课文进行朗读又上升到另一个层次。不仅要求学生准确地读单词,而且对断句、语音、语调、整体朗读的感情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样教师可以在早读课播放磁带或动画让学生跟读,也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回家预听。对学生听、读的结果教师一定要抽查并做出及时的纠正。学生朗读到一定的程度应该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背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对每个单元的Reading、Speak Up与Task等板块的内容进行背诵。背诵非常重要,它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方法,对一部分背诵速度慢的学生,教师可以节选重要的段落要求背诵。

1.3 语法的学习

初中阶段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语法才能应付大大小小的考试。但语法的掌握讲求的是方法。早读课可以给学生提供预习的机会。首先,学生可以在早读课上对某一语法知识点及其例句大声地念,念的时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法都感到乏味,所以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意志和可行的方法。大声念完之后,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一些细节性的东西,学生可以细细思考,也可以找一些相应的习题来做。如果答案不对,自己又想不通,一定要寻求教师的帮助。

1.4 课外读物赏析

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光靠课本上的一点知识是“喂不饱”他们的。这时可以要求他们学习积累更多的词汇、美句、美文,每星期可要求学生做一些课外读物的摘抄,学生自己查字典并记录下来,当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就可以诵读自己的内容,吸取更多的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往更高的层次发展,特别是现在的中考中阅读的比重在逐步增加,难度一年胜过一年,大量的词汇与平时积累的信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2. 加强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2.1 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真正的动力。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提高朗读能力的内在因素。朗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教师认为教会了书本上的单词、句型及课文,学生就会读了,用不着刻意训练,课堂时间更多地应该用在其他方面;也有些教师要求学生每天在家读书,但由于学生没有毅力坚持而成为一句空话;早读课上教师在就大声读、教师一走就停止;当一位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单词而停顿或读错时全班哄堂大笑;外地学生因为发音不准而遭到学生的嘲笑;学生朗读的声音越来越轻等等。这都是妨碍朗读的消极因素。通过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敢读、想读的学习氛围才能吸引学生大声的朗读。

2.2 加强指导、培养技巧,变“我要读”为“我会读”

重视朗读训练和朗读技巧的指导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发音标准,朗读流畅是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基础。许多学生读英语时喜欢拖调,也有些学生读英语时从头至尾是一个调,显得单调枯燥。这是由于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所造成的。英语是一门语言,如中文一样,在朗读时也会有语音语调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英语的朗读就是运用轻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的思想表达出来。教朗读,宜模仿和讲练结合。从模仿入手,辅以朗读技巧的讲解,再进行操练。教师平时进行朗读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其一,朗读一定要自然。集体朗读时教师经常强调整齐,忽略准确自然的朗读,因而容易造成学生唱读的现象。唱读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因此,在起始阶段教师就要抓紧。

其二,语音语调应尽可能标准。朗读的教学过程一般为:1)教师或录音的范读。2)讲解技巧。3)领读。4)学生朗读。

我们可以利用早读课十五至三十分钟的时间进行。外语教师下班级认真抓早读课,除了对学生起督促鼓励的作用外,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发音、朗读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示范和指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早晨是人的记忆高峰期。在这个时期朗读外语、拼读单词、背诵课文或练习语音语调等,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早读课不像正常上课那样严格,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不拘形式,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对语音比较敏感,学习标准的语音比成人容易,因此,教师应多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培养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训练语音、语调有多种方法,比如:让学生跟读并模仿教材配套磁带、光盘中的语音语调;定期收看英语节目;搜集一些英文小诗或简短的英语小故事,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英语模仿秀、谁是最佳配音等等。

2.3 积极评价、养成习惯,变“我会读”为“我爱读”

教学大纲指出:“学好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语音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从一开始就要严格要求,坚持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朗读的习惯。除了激发兴趣、指导技巧之外,积极的评价更有助于习惯的养成。

3. 坚持对早读进行检查

早读课的效果要检查,应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如果只安排早读的任务而不检查,个别自觉性不强的学生就会产生偷懒的心理,说闲话、做小动作,甚至看别的书、睡觉。因此,教师要做好对早读效果的检查。可根据需要进行全面检查或个别抽查。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基础的优差,要难易适中,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要有一定的后期处理条例。教师在这些问题上要说一不二,否则学生会养成投机心理。

总之,按照以上做法辅导早读,本人感觉大多数学生早读都很认真,并逐步由被动变为主动,形成习惯,因此早读的质量大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促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背诵;朗读;英语;语感;句子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

第二,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第三,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头和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四,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篇5

(1.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00;2.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工程研究所,兰州 730070)

摘要:在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留茬(NS40)、20 cm立秆留茬(NS20)和传统耕作(CT)5个处理的基础上增加5 400 m3/hm2灌溉量(I1)、3 600 m3/hm2灌溉量(I2)两种灌溉量,共设计了10个处理,研究了小麦不同留茬高度、不同留茬方式以及不同灌水量对春玉米田土壤容重和土壤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覆盖免耕处理有助于休闲期土壤表层疏松,留茬覆盖免耕处理0-5 cm层的平均土壤容重较CT 降低2.04%;苗区适当的留茬覆盖量能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稳定性;增大灌水量提高了土壤容重,降低了土壤的通透性能;土壤耕作可以显著减小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而免耕则使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增大。

关键词 :河西走廊;灌区;留茬覆盖免耕;土壤容重;土壤硬度

中图分类号:S513;S152;S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58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12

河西走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是该区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数量减少、草地退化、人为无节制开垦、大片林木消失等原因,为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沙尘源,而由沙尘暴引起的土壤风蚀、水蚀等则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土壤环境,导致绿洲农田土壤肥力下降、土质恶化。容重对土壤的透气性、入渗性能、持水能力、溶质迁移特征以及土壤的抗侵蚀能力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自然条件下土壤容重由于成土母质、成土过程、气候、生物作用及耕作的影响,是一个高度变异的土壤性质,其高低可以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土壤水分的多少和土壤结构的稳定状况[1]。土壤容重大表明土壤紧实,孔隙少;反之表明土壤疏松,孔隙多,结构性好[2]。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河西走廊凹陷带张掖盆地的黑河灌区,该区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7.0 ℃,最低气温-28.0 ℃,最高气温38.5 ℃,≥10.0 ℃的活动积温3 234.3 ℃;平均降水量125 mm,蒸发量2 291 mm;平均冻土深度120 cm,无霜期148 d。具有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试验地土壤为灌漠土,耕层(0-20 cm)土壤的理化性状为:有机质17.98 g/kg,全氮0.77 g/kg,碱解氮49.2 mg/kg,全磷1.413 g/kg,速效磷9.11 mg/kg,速效钾93.95 mg/kg,阳离子代换量为8.02 mmol/100 g(土),pH 8.83。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04年春小麦收获后按要求布置留茬,采用保护性耕作处理随机区组设计,灌水处理采用裂区设计。试验在20 cm留茬压倒(NPS20)、40 cm留茬压倒(NPS40)、40 cm立秆留茬(NS40)、20 cm立秆留茬(NS20)和传统耕作(CT)5个处理的基础上增加5 400 m3/hm2灌溉量(I1)、3 600 m3/hm2灌溉量(I2)两种灌溉量,共设计了10个处理(表1)。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92 m2(11.5 m×8 m),在各小区之间留0.5 m和1.0 m的走道,以防水分侧渗。冬灌各处理均为1 200 m3/hm2,玉米生育期灌水3次,灌水定额分别为拔节水900 m3/hm2(低灌)、1 500 m3/hm2(高灌);抽穗水900 m3/hm2(低灌)、1 500 m3/hm2(高灌);灌浆水600 m3/hm2(低灌)、1 200 m3/hm2(高灌)。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测定:环刀法。

土壤硬度测定:在玉米拔节期用Agridry Rimik Pty有限公司生产的土壤锥形紧实度仪(CP20)进行测定。0-40 cm土层每2 cm测定土壤紧实度,重复9次(每个小区沿对角线选择3个取样区,每个取样区集中选3个点测定),共21层。同时在测试点上每4 cm一层分10层用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含量,重复3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留茬覆盖免耕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1.1 留茬覆盖免耕对休闲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在土壤水分相对丰富、土壤温度相对较低的休闲期(2004年10月),对0-20 cm层的土壤容重测定结果(表2)表明,0-5 cm层的土壤容重除 NPS40外,其他留茬覆盖免耕处理均低于CT,且NPS20的土壤容重(1.346 g/cm3)与CT(1.421 g/cm3)的差异极显著,免耕处理的平均土壤容重较传统耕作降低2.04%,说明采用留茬覆盖在休闲期有助于降低表层0-5 cm层的土壤容重,使留茬覆盖免耕下的土壤保持较好的土壤结构,进而接纳较多的自然降水,为下季作物提供较为优越的生长环境。纵观整个耕层,除0-5 cm层以及15-20 cm层NPS20处理外,其他各层均是免耕处理土壤容重高于CT。结果表明经过一个春小麦生长季后,留茬覆盖免耕的耕层土壤已变得较为沉实,只是在表层由于留茬的存在,土壤容重较CT有所减小。由表2可知,留茬覆盖免耕各处理的耕层土壤容重的最小值均出现在0-5 cm层,但不同留茬高度对耕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不同:20 cm留茬覆盖的两个处理耕层土壤容重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以15-20 cm层的土壤容重最高。40 cm留茬覆盖的两个处理耕层土壤容重则以10-15 cm层的土壤容重为最高。同一留茬高度不同留茬方式间,两种留茬高度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当采用立秆留茬时,0-5 cm层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耕层其他层次,而当留茬经过压倒后,耕层内各层次间的土壤容重则无明显差异。结果说明在同一留茬高度下,采用立秆留茬有助于休闲期土壤0-5 cm层的容重发育。耕层(0-20 cm)平均土壤容重以NPS20的最小(1.418 g/cm3),NS40的最大(1.460 g/cm3)。

2.1.2 留茬覆盖免耕对春玉米苗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苗期土壤容重自表层往下均有增加的趋势。由表3可知,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较大,不同耕作方式间,苗期各层次土壤容重均以CT为最小。免耕处理间,各层的土壤容重均差异不显著。0-5 cm层的土壤容重以处理NPS20最大(1.468 g/cm3),这与休闲期有所不同,可能与此期处理NPS20的耕层土壤含水量相对较低有关(表4)。由表4可知,苗期处理NPS20的土壤含水量表层和耕层基本上均低于其他免耕处理,说明留茬20 cm压倒处理对苗期表层土壤容重的发育有负面影响。

2.1.3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留茬覆盖免耕对春玉米收获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由表5可知,在高灌水量(I1)处理下,除NPS20外,其他免耕处理表层(0-5 cm)土壤容重均高于CT,且40 cm留茬0-5 cm层的平均土壤容重(1.525 g/cm3)显著高于CT(1.481 g/cm3)。10-15 cm和15-20 cm层的土壤容重,处理NPS20均处于免耕处理的最低水平,其中10-15 cm层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耕层平均土壤容重仍以NPS20的最低(1.426 g/cm3),这与休闲期变化趋势相同。在相同留茬高度下,不同留茬方式的0-5 cm层土壤容重无明显规律,而不同留茬方式间的平均土壤容重则规律明显,均是立秆留茬高于留茬压倒。这与此期的土壤剖面含水量有很大的关系,测定表明,免耕处理NS20、NPS20、NS40、NPS40收获期0-5 cm层的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5.37%、13.96%、16.02%、16.68%,与土壤容重存在着相同的变化趋势,由此可知,生育期采用高灌水量将对土壤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而采用低留茬量(20 cm)将会减缓这种不利影响。

由表6可知,在低灌水量(I2)下,不同耕作方式间土壤容重差异较小,除NS40外,其他免耕处理表层(0-5 cm)土壤容重均低于CT,但不同留茬高度及留茬方式间差异不显著。耕层平均土壤容重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于春玉米收获期降水较为充沛,而不同灌水量处理对此期的土壤容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说明适当地减小灌水量有利于减弱免耕对土壤表层以及整个耕层土壤容重的增大作用,同时做到节水。

.2 不同灌水量条件下留茬覆盖免耕对春玉米苗期土壤硬度的影响

土壤硬度是指土壤对机械应力所表现出来的状况,可通过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和机械阻力来进行评价,土壤的抗压性、抗楔入性等是构成土壤耕作阻力的主要因素。土壤硬度是反映土壤抗楔入性的指标[3]。犁耕过程在疏松土壤的同时,由于机械的行走对土壤有压实作用。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较大,一般与土壤硬度之间呈负相关。提高土壤硬度通常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变小和土壤机械阻力提高,进而改变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图1a和图1b为灌水后进行第一次测定土壤硬度时的土壤含水量,由图1可知,在0-40 cm土层中,各处理10-25 cm各土层的含水量比25-40 cm各土层的含水量略高,但差别不大。5-25 cm 土层CT的土壤含水量高于免耕处理,而各免耕处理之间则差异较小,这是由于此期传统耕作的土壤结构较为疏松,土壤容重较小所致。25-40 cm各土层的含水量比较均一,同时,除了15-20 cm土层以外,免耕处理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CT处理的差异也较小。表明在测定土壤硬度时,基本可以排除土壤水分对各土层测定结果的影响。

由图2a和图2b可知,在0-20 cm土层,免耕处理的土壤硬度均显著高于CT,且以NS40 I1处理的平均土壤硬度最高(902 kPa),CTI1处理的最低(504 kPa),表明土壤耕作可以显著地减小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而免耕则使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增大,这与苗期土壤容重的结果一致。同时在30 cm以下的土层,CT的土壤硬度有高于免耕处理的趋势,这表明在耕层以下,由于常年耕作而形成的犁底层显著增大了CT处理的抗楔入性,反映了当地的传统耕深为25 cm。同时,免耕处理的抗楔入性在这一层次也呈现出增大的现象,但出现的层次较CT低。由图2a和图2b还可以看出,CT处理的犁底层主要分布在25-40 cm;而免耕处理的犁底层则主要分布在35-40 cm土层,说明免耕处理的犁底层出现的层次较深,厚度较小。结果表明,采用免耕留茬覆盖处理可以降低原有犁底层的硬度,同时也使其厚度减小。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一定的含水量范围内,除个别土层外,各处理的土壤硬度在0-30 cm土层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小有增大的趋势,30-40 cm土层各处理的土壤硬度增大但含水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土壤水分对土壤硬度的影响主要发生在30 cm以内的土层。不同处理间30-40 cm土层的土壤硬度相比,NPS40相对最小。相同留茬高度和留茬方式下,高灌水量处理的土壤硬度低于低灌水量处理。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逐步下降,不同灌水量间的土壤硬度差异逐渐缩小,但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只在一定范围内(0-30 cm土层)较明显。

3 小结与讨论

1)休闲期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除NPS40外,其他留茬覆盖免耕处理均低于CT,免耕处理的平均容重较CT降低2.04%,说明采用留茬覆盖在休闲期有助于降低0-5 cm土层的土壤容重。在同一留茬高度下,采用立秆留茬方式有助于休闲期土壤0-5 cm土层的容重发育。

2)免耕处理的苗期土壤容重自表层往下均有增加的趋势。不同耕作方式间,各层次土壤容重均以CT为最小,其0-5 cm、5-10 cm、10-15 cm和15~20 cm层分别为1.356、1.333、1.426和1.464 g/cm3。免耕处理间各土层土壤容重差异均不显著,且适当的秸秆覆盖量有减小土壤容重,增加土壤稳定性的作用。

3)收获期土壤容重,高灌水量(I1)下,除NPS20外,其他免耕处理表层土壤容重均高于CT,且40 cm留茬0-5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容重(1.525 g/cm3)显著高于CT(1.481 g/cm3)。低灌水量(I2)下,不同耕作方式间土壤容重差异较小,除NS40外,其他免耕处理表层(0-5 cm)土壤容重均低于CT,表明适当减少灌水量有利于减弱免耕对土壤表层以及整个耕层土壤容重的影响作用,同时做到节水。

4)土壤含水量对土壤硬度的影响较大,一般与土壤硬度之间呈负相关。在0-20 cm土层,免耕处理的土壤硬度均显著高于CT,以NS40I1处理0-2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硬度最高(902 kPa),CTI1处理的最低(504 kPa),表明土壤耕作可以显著减小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而免耕则使耕层土壤的抗楔入性增大。

参考文献:

[1] 李潮海,周顺利.土壤容重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1994,9(2):49-54.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中的“确定”与“不定”,赏析本诗的“朦胧美”。

2.探究本诗的“古典”与“现代”元素,理解现代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3—5遍,体会《雨巷》的感情与节奏。

2.查阅相关资料(如《新诗鉴赏辞典》),了解本诗的相关评价。

3.比较郭沫若《炉中煤》与戴望舒《雨巷》,谈谈两位“女郎”的形象差异。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两位女郎”的比较开始

在切入《雨巷》之前,我想先谈一谈郭沫若1920年发表的一首新诗——《炉中煤》,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初读《雨巷》的感受,谈谈“两个女郎”给你的不同印象。出示PPT1:

啊,我年轻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情,/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

(《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面对“她是谁”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清晰地指出:郭沫若笔下的“女神”,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祖国;可对于戴望舒笔下的“姑娘”,我们似乎很难立即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不明确”并非“不美”,有一种美,美在朦胧隐约;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待这种美,也采取“朦朦胧胧”“含含糊糊”的感受方式;应该追问的是:这种朦胧的美是怎样产生的?

二、文本本身:理清“确定”与“不定”

1.对诗歌的鉴赏,首先尊重文本本身,而不必引经据典,迷失在别人的鉴赏文章里。那么,从文本出发,就作者的叙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看,你能确定的是什么?不能确定的又是什么?(板书:确定与不定)讨论并明确,出示PPT2:

从叙事层面分析:

2.这种“素读”,尊重自己的阅读感受,但这种感受不是无根据的猜测、也不是兴之所至的“感觉”,我们需要提供的是“真实”或是“幻想”的文本依据。(板书:内证)

学生研读文本并给出理由,出示PPT3:

从文本依据分析:

教师小结:如果说是“幻想”,偏偏梦境里的姑娘那么真实、富于质感;如果说“实有”,偏偏作者又刻意回避,淡淡抹去:从创作态度看,作者似乎有意识保持与“现实”的距离,就像诗人的好友杜衡所评说的:“一个人在梦里泄露自己的潜意识,在诗作里泄露隐蔽的灵魂,……它的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然而正是这种“隐”与“显”,造就了“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朦胧效果,给读者的解读留出了巨大的空间。

三、读者解读:多元与参证

1.作者越是“不确定”,读者似乎越有探索的热情,越想把它“确定”下来,于是我们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请结合课前研读的各种鉴赏资料,谈一谈对课后习题二的理解: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汇报研读成果,教师参与交流、讨论并出示PPT4:

1.爱情说(“姑娘”就是“姑娘”)

参证:一段没有结果的邂逅;一份没能表达的爱恋;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22岁的戴望舒很可能有了自己暗恋的对象;甚至有研究者“对号入座”,指出丁香姑娘就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

解读角度:“知人”

2.理想说(“姑娘”隐喻“理想”)

参证: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解读角度:“论世”

3.自我说(“姑娘”就是“我”)

参证:《雨巷》中的女郎,“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明显的和诗人呈现出一种“同质”关系,在气质和情绪上完全和诗人合二为一;中国诗人自屈原起就有以“香草美人”自比的文化传统,因此,诗中的“丁香姑娘”可看作是戴望舒心灵的一个外在形象。

解读角度:“溯源”

结合不同的生命体验,结合不同的文艺理论,读者还会产生出不同的个性解读、时代新解;而作品不断地被解读,又不断地生发出新的意义,一个隐秘的“谜面”加上不断丰富的“答案”,也就共同成就了《雨巷》的朦胧迷离。

2.对于“多元解读”的态度。

教师指导:对于多元的解读,不必强求统一、定于一尊;也不一定非要争一个高低对错,更不可执其一端,对其他观点打压、排挤;开放的解读空间,希望大家有一个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更为重要的,是希望同学们关注别人解读文本的路径——比如这里提及的“知人”(研究作者的经历)、“论世”(研究作品产生的时代条件)、“溯源”(研究作者接受了哪些文化影响)……这些才是真正的“点石成金”之术,是我们以后阅读现代诗歌的分析之道。(板书:参证)

四、现代性的追问:《雨巷》到底“新”在哪儿?

出示PPT5:

著名诗人卞之琳曾对戴望舒的《雨巷》这样评价:“《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各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一共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辞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显、浮泛。”(《(戴望舒诗集)序》)

师生讨论:对于这段评论,大家持何等态度?

明确:

1.这首诗的确有着许多“古典”的元素。从意象分析:“丁香”取法古典,并无突破。(如李商隐《代赠》诗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都用“丁香”来比喻愁心)。从意境分析:《雨巷》也有李商隐《无题》诗的隐晦风格,也有《诗经·蒹葭》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空幻气息。这些应该说与古典诗词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

教师指导:新诗之新,不在于和古典一刀两断、彻底割裂;也不可能彻底与古典格律体划清界限,另寻“诗”的源头;对于“旧的”,只要它是“好的”,理应继承。

2.一个易被忽略的意象——雨巷。这首诗的焦点容易为“丁香姑娘”所吸引,其实“雨巷”是颇有现代象征意味的。从空间特点分析:一方面,它幽静、悠长、无人打扰——适合独处、躲避世俗的纷纷扰扰;另一方面,它孤寂、压抑、雨意迷蒙而忧伤——缺少交流和生气。这段“雨巷”和现代都市隔绝的生存困境有着相似性:我们一方面封闭自我,孤独而彷徨,一方面又渴望交流,想打破这种“寂寥”;我们一边幻想,一边错过;于是渴望—错过一再次渴望,周而复始;“雨巷”就如同幽闭的心灵世界,曲折幽晦,我们在无边丝雨中,踟蹰彷徨,无处归依。主人公始终没能“走出”的雨巷,显然与古典诗歌中的“寻常巷陌”大异其趣,具有西方象征主义的色彩;然而又非生硬地移植,而是植根在本国文化土壤上的创造。

3.韵律问题:声音与情绪的合拍。现在,我们来感受这首诗歌的音乐性。《雨巷》并没有套用某种现成的格律,而是创造出了与内容相称的韵律:①《雨巷》全诗共七节。首尾基本一致,重章迭唱,既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也加重了诗人希望一失望一再希望的周而复始感。②全诗每节六行,大体匀称,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错落;每节押an g韵两次到三次,没有换韵,如“雨巷”“姑娘”“芬芳”“惆怅”“眼光”等,有意使悠长韵律在听觉中回响,使惆怅的情绪在全诗中挥之不去,绵延回荡。③节内长句短切、顿成三行,句内两到三顿。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样的诗句,既避免了诗歌的散文化,又无形中拉长了雨巷的距离,增强了“彷徨”在空间上的顿挫感和无尽感;“悠长”的叠用,将时值相同的停顿复沓,形成了诗句迟缓绵延的节奏,让“彷徨”在时间中持续盘旋、反复突围;旋律无论在全篇还是细部都表现为与“诗歌情绪”的协调,使内容与形式呈现出相互借以生长的良好局面。叶圣陶先生曾经盛赞这首诗“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应该是别具慧眼的。

篇7

诵读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长久的学习和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诵读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因此,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并需认真实施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现代诗歌节律明显、抑扬顿挫、句式自由流畅,学生更容易入情朗诵。为了探究阅读教学中现代诗歌朗诵教学的模式和方法,笔者在所教班级讲授了一堂现代诗歌朗诵课,现将课堂设计和课堂实录总结如下:

【活动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现代诗歌。

2.感受现代诗歌的音韵美和建筑美。

3.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兴趣。

【活动要求】

1.朗诵范围:《现代文诵读(下)》附录25首现代诗、学生原创作品。

2.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自由组合,每个小组安排一个主持人。

3.自备音乐,鼓励多种形式朗诵。

【评价环节】

各小组点评,教师总结c评,评出优秀朗诵小组。

【课堂实录】

组别:一组,个人朗诵。

所选诗歌:原创《我多想》

教师评价:你如高贵的花朵,一枝独放却芳香满园。

组别:二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徐志摩《再别康桥》和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穿插朗诵;个人朗诵:叶芝《当你老了》。

教师评价:两首诗,两个人,却有着难忘的情;一个男人发出的深沉的呼唤。

组别:三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舒婷《会唱歌的鸢尾花》。

教师评价:四个飘在天空中的音符,真美啊!

组别:四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戴望舒《雨巷》。

教师评价:四个丁香般的姑娘,美妙的声音在雨巷里回荡。

组别:五组,个人朗诵。

所选诗歌:原创《未知》、原创《不知何时想起》、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教师评价:青春如梦,你正青春,你正美丽绽放;青春就是经历,青春,我们有梦。

组别:六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郑愁予《错误》。

教师评价:你们都是哒哒的马蹄声,在我生命中走过。

组别:七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教师评价:祖国,我们的归宿,深情的朗诵献给我们深爱的祖国。

组别:八组,小组合作。

所选诗歌:戴望舒《雨巷》。教师评价:希望你们也能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

以上是这次课的课堂设计和课堂实录。本次朗诵会旨在鼓励学生欣赏现代诗歌,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下发出自己的感慨。当然,在教学设计上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首先,一节课时间过短,学生虽按组别逐个朗诵,但仍有大部分学生的原创作品未能得以展示。其次,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设置小组评价。第三,没有小组间的相互借鉴环节,往往出现很多学生情有余而技巧不足的现象。有鉴于此,今后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现代诗歌朗诵教学。

一、整体感悟内容,体味诗歌意蕴

朗读不能只作为初步感知课文的工具,朗读应该贯穿现代诗歌教学始终。初次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先让学生粗略地默读课文,稍作准备,再来朗读,在分析诗歌思想内涵,表现手法之后,再巩固朗读,这样对学生体味诗歌内涵很有帮助。

二、感情需完全投入,渐入佳境

诗歌朗诵本就是一个感情充分投入的过程,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在诗歌朗诵活动中投入的情感可细分几个层面:一是对读诗有神圣感,这是崇高的精神活动,先要沉静下来,净化一下心灵;二是对诗人有亲近感,通过朗读走近诗人,仰慕诗人心灵境界;三是对诗作产生共鸣,消除与诗作的情感、时代隔阂。

三、注重节奏,感受诗歌音韵美

每一首诗歌,都有各自的韵律。抑扬顿挫的朗诵不但使人产生情感共鸣,还能让人体验现代诗歌的音韵美。朗诵的节奏大致有语调轻重、语音高低、节奏快慢、气息强弱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语音高低和节奏快慢。把握好了这些,诗歌朗诵的艺术效果也就自然产生。

反复地诵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诗歌情感的感悟。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即使当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鉴赏,但只要坚持诵读,阅读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总有一天会心领神会。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偏向;教材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情感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因此语文教学不只是要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结构特点、语言方式、表达形态等,更需要深入文本,体会作者喷涌而出的情感。现今中学教材中选编的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都凝聚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体验,其中不乏深刻动人的亲情、忠贞不渝的爱情或者肝胆相照的友情,或者豪气干云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入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对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接受和理解并不总是与教师、与教材保持一致,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与期望效果产生一定距离。这就说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出现了偏离的现象。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常出现教师讲到动人的地方时激情澎湃、泪眼婆娑,但学生却完全不为所动的情况。再看看学生的语文课本,很多文章的插图都被学生画得面目全非。以高中人教版必修教材中配有的一幅杜甫的插图为例,图中的杜甫孑然一身,衣袂飘扬,这本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杜甫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感。但杜甫在学生的笔下有了送水工、肌肉男、眼镜哥等各种形象,让人啼笑皆非。这种行为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与感情,而是出现了一定的背离。

一、情感偏向产生原因

首先,中学生在年龄阶段上正处于青春期,性格叛逆。他们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对很多事物都持批判态度,觉得不能苟同。因此对于教材中的课文,他们也会有一些不同于主流价值观的理解。这是语文教学中出现情感偏向的内部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课本中的文化名人当然并不是都存着仰慕或崇敬的感情,因此才出现了上文中”杜甫很忙”的现象。这也表明,学生虽然学习了杜甫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诗歌,但杜甫心忧天下的博大情怀却并没有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作者的情感往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学生人生阅历尚浅,所以要完全理解作者的情感有一定难度。

再者,文章情感的抒发与作者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学生没有走过那个年代,自然理解起来可能出现偏差。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是一首意境优美的抒情诗,其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意象,体会那种朦胧的意境和笼罩在雨巷中的淡淡的忧愁。《雨巷》作于政治风云激荡的1927年,当时全国都处于之中,革命者在绝望中寻求微弱的希望。而雨巷中的姑娘其实就是指在绝望的革命中若有若无的希望,是革命者要追求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经历过戴望舒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就很难体会作者这种忧愁的感情从何而来。

最后,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大环境中,网络上的言行会对中学生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理解文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中学生青春期叛逆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当对语文教材中的主流情感与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逐渐接受教材中所提倡的情感教育理念。比如,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关于亲情的课文,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强调父母的付出和辛苦,会让学生非常反感。因为中学生并不是不知道父母对他们的爱,只是年龄阶段的特点让他们羞于启齿,很少真情流露。再以《背影》为例,学生虽然不太能理解朱自清先生与他父亲之间的这种深厚情谊,但自己的父母也都和文中的父亲一样,通过一些非常细微的小事表现对子女深深的爱。教学时教师在分析完文本以后,如果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回忆自己的父母为自己做过的哪些不起眼的小事,通过这些小事谈谈自身的体会,这样的方式就比直接给学生说父母很辛苦之类的话更有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作者的人生遭际与时代背景,以引起学生的心灵激荡和情感体验。通过课堂上补充的作者写作的背景经历,学生会正确理解文章抒发的情感。例如《小狗包弟》一文,看似写小狗包弟的悲惨命运,实则是描写巴金自以后的情感变化与心路历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为了保全自我勾心斗角、背信弃义的大有人在,巴金被迫抛弃一只小狗的行为当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如果了解历史背景,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巴金在之后始终带着一种忏悔的感情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结合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从各种感官去理解作者的感情。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课文的意境中,这能够让学生迅速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基调。如学习杜甫的《登高》,在学习之初,教师就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萧瑟的秋景,再通过朗读迅速把学生带入凄凉的意境中。这对学生理解杜甫年老体衰、壮志未酬的情感有很大帮助。

最后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观念的能力,让其对网络言论有正确的分辨。身处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教师应时常提醒学生哪些言行才是我们倡导的主流情感和价值观,最终让学生自己学会辨别。

三、小结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偏差由多方面原因造成,并已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影响。只有找出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情感的洗礼,最终使其具有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泽军. 语文教育艺术中的情感性[J]. 中学语文,2003,(15).

篇9

一、创设审美化阅读教学情境

高中语文阅读审美化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情感熏陶,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体会到文本的情感。所以,在审美化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在审美理念下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调动学习兴趣。审美热情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包括教师的教学热情,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文本进行感受、领悟和认识,从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美、人性美、哲理美和语言美。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审美热情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引出要学习的文章。

比如,学习《雨巷》时,教师可以用富有情感的文学独白和特殊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江南小巷,一条石板街,两排古朴的老屋,显得寂静而幽深。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春日,一位青年独自撑着油纸伞,走在这样的一条小巷,他的心里会荡起怎样的涟漪,我们又会感知到他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随着诗歌的朗读录音,一起走进《雨巷》,走近戴望舒。”通过独白的方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本篇文章的大致含义,也将当时处于大屠杀背景下的青年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那种彷徨不安、失望的情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审美热情,这样学生便能更容易地投入到《雨巷》的学习中,感受《雨巷》的美。

二、提升个性化审美阅读体验

个性化审美阅读体验是审美化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重点突出学生个体的审美感受和个人的创造性。而且,审美化阅读教学利用美学的感性形象对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引导,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f,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主体情感和主体精神的碰撞。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情感化的教学活动中感受到特殊的体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创建民主化的对话制度,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交流的平台。但是,针对不同的文本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学习《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将语言审美作为进行个性化审美阅读的入手点,在描写荷花的姿态时,每名学生都有自身独特的想法,在审美趣味上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使用了三个比喻句对荷花进行了描写,将荷花比作一粒粒明珠、漫天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将其洁白无瑕、不与世俗纷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遐想连篇。由此可见,个性化、审美化的阅读体验在高中语文审美化阅读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重视这方面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提高审美效果,构建审美人格

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活动,其根本目的并不是为社会创造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审美化阅读教学的目的也是如此,利用文本开展审美阅读,让学生学会做人的原则,学会审美,在提高审美效果的同时构建审美人格。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时刻创造全新的人格是人们最大的幸福,他在《我的创造少年中国的办法》中还指出:“少年中国并不是以武力为主,而是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更多的人才,从而促进中国的持续发展。”新课标强调,审美化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语文阅读教学是构建审美人格的根本途径,而构建审美人格也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要想在阅读教学中构建审美人格,一定要实现审美化的转变。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基本上都是古今中外最优秀的作品,对这些文本的审美化解读是进行思想教育、人格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键。只有实现审美化阅读教学,才能对学生的审美人格进行培养。

比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赞扬荆轲机智勇敢、扶弱救困和反抗侵伐的侠义行为,更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所表现的反抗统治的思想和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的人格魅力。在审美化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感受文章中的人格魅力,还应紧跟时代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独立健康的人格。

篇10

1.教师的课堂语言过于理性,情韵不足。由于教师的语言过于平淡,表达生硬,不够生动形象,缺乏感染力,使得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的音韵美荡然无存,学生自然会感到索然无味,无法集中注意力,提不起积极主动发言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教学中知识讲授的同时,又重视情感因素。教师如若能灵活的运用“煽情”的艺术,就能促进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促进学生与作者情感的交流,使其更容易、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地位。语文教师如若在课堂上一味的“发号施令”,只会令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教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应做到“有教无类”,须时刻注意不能对学生评头论足,甚至讽刺、挖苦等。中学生自尊心强,过分的指责只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心理受到伤害,并不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课堂活跃气氛的培养。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保持微笑,给学生以真诚感、亲切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应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也不能一味的批评和纠正,也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多给学生关心,让学生信任老师、喜爱老师,在教师自身情感的带动下,学生自然而然也会喜爱上语文这一学科。

新的“语文课程目标”确定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教育放到了与知识和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体现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具有情感因素的活动,它包含了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情感对课堂上的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一、以多媒体增加直观性

传统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只需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以讲完一节课,但学生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乏味。而现代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轻松地解决这问题。中学语文课本选用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描写大自然四季之景,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有的描述了古时战场上的宏韬伟略,如罗贯中的《空城计》;有的描写了少女丁香般的哀愁,如戴望舒的《雨巷》……这些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要渲染的氛围,不是靠语文老师口头描述就能轻易展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有些课文中所写的故事年代久远,甚至于跨越国界,学生无法身临其境,也就无法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如若借助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欣赏、体验、感知作品中作者寄托的情感以及文字所刻画出来的艺术形象。如在教高中教材中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文时,学生们对标题都会存在疑问。“奥斯维辛”是什么?是人名还是地名?标题写了“没有什么新闻”,可作者为什么又要写呢?作者拟这样的标题不是错误的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语文教师就应慎重对待学生的问题。教师在解释奥斯维辛是德国纳粹在波兰最大的集中营的同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图片,对历史背景进行介绍,增强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德国法西斯的残暴罪行。再介绍学生观看有关的电影片段,如《辛德勒的名单》,使他们犹如身临其境,犹如亲眼目睹法西斯的残暴,激起学生的愤怒,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谴责,以及为有这样的一段历史感到痛心和悲哀。这就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对文章的疑问便可迎刃而解。当然,语文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具播放图片和影片片段时要注意,不能整节课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观看,虽然这样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也忽略了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培养。

二、朗读课文,传递情感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人们也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很多优美的篇章,它们都含有美的情感。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具备朗读的能力,用优美的语言朗读课文,打动学生,传递情感。语文老师的示范朗读尤其重要。

《子路》:“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句话虽然讲的是为政者,但同样适用在教师身上。历史上有这种情况:在政治或学术方面有权威性,即在社会上产生影响的人,他的举动乃至生活爱好,往往为人们所模仿而扩散开去,所谓上行下效。[1 ]语文教师的言传身教有重要的意义。如在教《雨巷》这一首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发挥示范作用,注意音量、音调、音速,有感情地朗读,再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戴望舒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到作者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

三、启迪学生进行想像,引入文中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创造了很多美好的意境。教师可以启迪学生借助想像和联想,使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发挥想像,我们可以领略到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风光;感受曹操在《观沧海》中所描写的“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壮阔;体会杜甫在《望岳》中描写苍翠的峰峦延绵不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感受《斑羚飞渡》中,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悲壮,带给读者心灵的震撼。

四、师生交流讨论,准确理解文章的含义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以情动人的艺术。” [2 ]可见,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情感的投入,没有情感,就不能提高教学的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但最重要的是真情实意。教师强烈的情感,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开启学生感情的门扉。当然,教师的这种感情必须是真挚的,只有真挚的感情才是感人的。

教师除了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以真情去打动学生,也要注意看待问题和沟通情感需换位思考。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距,语文教师往往是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用成人的要求去制约学生。中学生本身的逆反心理较强,他们都还只是未成年,或者是在生活知识方面不如成年人。如果师生间没有进行情感交流,没有换位思考,会因为立足点的不同而产生分歧。一旦产生所谓的“代沟”,师生之间自然有了矛盾,这是教学的大忌。要克服这些问题,教师要把自己换位成学生,换自己为未成年,换位思考,这样可以使语文教学趋向于人性化、人文化。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中学语文教师已不再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应注意价值观和情感的培养。教师通过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文本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