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6 15:05: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草原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考录制度执行力度缺乏严肃性。经过7年的耕耘,“凡进必考”现已成为公务员录用的共识。但是一些地方,仍然还心存侥幸,对考录工作认识不够深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是为了吸引人才,对高学历、高职称、稀缺专业人员实行免考或随意简化考试科目和程序,以考核代替考试,以考调代替考录。二是“钻政策的空子”,利用考试与调任领导干部的空间,个别“庸才”不经考试披上公务员的“外衣”,堂而皇之登上领导干部的舞台,出现了“考不进来调进来”的现象。三是考录工作缺少透明度,考生、家长心存疑虑,对考录工作“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缺乏可信度。
二、录用要求“门槛”过高,缺少平等性。一些部门用人要求过高,使很大一批考生“望门兴叹”,也让他们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一是学历要求过高,只招收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样就把一批同等学历的自考生排斥在外。这既违反了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关于“平等竞争”的规定,也违反了我国教育法关于“自考文凭和普通高校毕业文凭同等待遇”的规定。二是制定“土政策”,实行地域限制,只招收本地籍考生。这让公务员招考面向社会成为空话。
三、考录工作未实现定期化、缺乏连续性。一是公务员考录信息“闭塞”。由于考录工作未定期,考生不知道招考工作何时举行,县级人事部门又很难给一个明确答复,等有一个明确信息后,又由于来得比较突然,时间、空间衔接上又相对紧凑,缺乏有效准备,往往不得不放弃考录机会,因此很多考生抱怨考录信息“闭塞”。二是考录工作无连续性。县市没有招考公务员的主动权,一些地方、部门严重缺人,上报审批、考试录用“战线”太长,急需人员得不到及时补充,致使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与知识结构的更新与交替出现断档,这样既不利于公务员队伍的正常新陈代谢,又因人员配备不足而影响了某些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考录缺乏针对性,用人单位难找想用的人。在当前的招考方式中,特别是在笔试、面试工作中实行“千人一卷”的模式,不能突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具体专业要求,致使录用对象虽然通过层层考试选拔,但仍存在着“高分低能”现象,即符合招考职位的条件,却不能胜任岗位工作。
五、考录工作缺乏灵活性,考录成本较高。乡镇、县、市机关考录公务员由市地级人事部门向省级人事部门上报考录计划,待审批后,全省统一组织实施。一是缺乏灵活性。基层机关补充公务员唯一途径只能考录,而考录工作全省一个步调,个别地方、部门因特殊情况也不能有特批计划,只能等待。二是现行考录政策成本较高。考试结果只在一次考录中适用,而报名、考试由省、市、县分级组织,这不仅加大了工作量,无形中增加了考录成本,而且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相同职位、相同科目的考试结果,因试卷命题、考试标准不同,难以重复有效利用。
对策及建议
一、实行分级分类制度。为了避免“千人一卷”、“高分低能”的尴尬局面,实行分级分类制度。调整笔试内容,在公共科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职位、不同行业增加相对应的专业知识考试。公共知识作为测评机关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常识;专业知识考试以招考职位为核心,主要测评本岗位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专业知识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文秘、政法、人事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信息技术等,并在成绩的计算上要突出专业知识所占比重。
二、建立定期连续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考录制度是打开国家行政机关面向社会的一条“独木桥”,唯一通道开或关的时间应该为世人所共知,也即应该有一个开门关门的具体时间供人们去选择。因此,以省为单位进行定时定期的公务员招考工作,既可以降低考试成本,又可以统一考试程序、考试内容,还能由于考生的精心准备而保证考试质量。一是规范笔试内容、形式以便考生更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查找资料、进行复习。二是借鉴普通高考、自学考试、计算机、英语、司法考试的组织方式,建立定期连续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每年确定具体固定的报名时间、考试时间、面试时间,做到有章可循。三是采取“一次考试、多个专业、结果适用”的途径,对公共知识以划定合格分数线,不计入考试总分,测试结果各个职位有效,全省适用。凡参加公共知识考试合格者,可相应的公务员考试公共知识合格证书,并规定有效期。这样既可减轻考生的负担,又可减少考录的成本。
篇2
论文摘 要: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形式和广泛的主体广受大学生好评。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道德水平、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良好的激励和规范作用。如今,健美操作为一种体育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学体育教育之中,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对大学体育文化的含义和现状,以及健美操在校园体育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大学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大学这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上讲,所谓校园体育文化就是所有的师生及员工在健身运动、体育教学、体育设施建设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中创造和拥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就是指所有师生员工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既拥有深刻的内涵,又拥有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文化与德育、美育、智育等一同构建了校园文化群,它也同群众体育文化、竞技运动文化一同构建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二、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1.健身功能
体育文化作为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现象,在高校中正蓬勃发展着。体育不仅仅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还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记忆和清晰的思维。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血液循环会加快,心脏功能会提高,呼吸系统会改善。大学生还在生长发育的阶段,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为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2.娱乐功能
对于大学生来说,体育文化是对校园生活良好的调节剂。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帮助体力脑力进行恢复,还可以进一步为学生提供娱乐。诸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等体育竞赛,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放松身心的途径,丰富了师生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3.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又被叫做美化功能,可以作为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动力。体育文化就是要人们去欣赏它、发展其中之美,之后去体验。与此同时,审美功能在校园体育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融入了校园每个人情感之中。校园是充满感情的世界,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填充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的空缺,从而提高与美化了我们的精神境界。如缺乏情感的熏陶,欠缺审美的修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贫乏、单调,校园生活就不会有美感和光彩。对于现今大学生来讲,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欣赏、展示与创新的展示平台,从而使他们获得多元化的体验并且极力按照美的规范来塑造自己。
三、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和大学健美操之间的关系
1.健美操在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影响及地位
健美操运动可以说是现今高校流行和传播最为广泛的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健美操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同时“文明病”蔓延开来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健身运动。这些初期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不断吸收迪斯科、体操等舞蹈和其他体育类的造型和动作慢慢演化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注重力度、增强负荷,加之音乐节奏和旋律的健美操,而且逐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拥有明确目的性、科学性与针对性,也渐渐发展为集舞蹈、体操与音乐为一体的以健身心、健美和健身为目的的新型体育项目。同时它还有非常强的群众性、娱乐性与创造性,因而被推崇为适应性极广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体育文化活动。它以自我锻炼为主,兼顾自我塑造与最求健美的协调统一的发展而被现代大学生所接受,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给高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美操在很早就传入了我国,引入之初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关注。特别是近些年正逐步在国内高校中迅速普及与推广,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大学生体育的热点。其健美、健身的时效性、组织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等吸引着大学生在闲暇时间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健美操的行列中来,激发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加强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同时健美操活动的积极开展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升温,不仅是校园的广场,而且运动场、表演台和体育馆都所处可见健美操爱好者矫健的身影,促进了体育文化的建设。校园的体育文化活动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健美操所具有的凝聚力,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众多情趣相近、兴趣相同的人连结在一起,进行一些表演或是竞赛的形式来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有效地调动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健美操活动的带动下,体育文化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不仅丰富了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促进了整体高校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2.健美操与校园体育文化相辅相成
(1)增强体质。
健美操具有有氧代谢运用的特性,长时间、大密度、高强度的训练,会对身体各个关节、韧带,以及主要的内脏器官和肌肉群施加合理的运动负荷,进而有效提高心脏系统、呼吸系统的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耐力、灵敏度、柔韧性、速度等运动素质。
(2)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品格。
健美操本身是一种健身与美的创造。练习健美操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体验与展现。学生在人体美的实践中,自己去感受、去鉴赏、去表现和创造美的感情和能力也会得到培养,同时提高主体的审美意识。大学生进行健美操运动,会使情操、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塑造自己的人格。
(3)高雅的娱乐功能。
高校校园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存在着多种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空间。有健康也有颓废,有高雅也有低俗。健美操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迎来了健康,驱走了颓废,那令人震撼的旋律,那欢快的节奏、强力的节拍,让人耳目一新,给大学的校园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给高校休闲生活增添了不少绚丽的色彩,也提高了体育娱乐活动的文化层次。
大学健美操与校园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健美操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形式,既丰富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又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洪.健美操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篇3
根据今年立法计划,为做好《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审议工作,从7月份开始,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听取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金融办关于条例草案起草情况的汇报,赴温州、瑞安开展立法调研,听取了温州市政府关于温州市金融改革及民间融资活动基本情况的汇报,征求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金融专家、各融资主体对条例草案的具体修改意见,召开了有7个省级相关部门参加的立法座谈会,征求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冯明副主任参加了座谈和调研活动。财政经济委员会9月13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最早、民间资本最为充裕、民间融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温州民间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题,增强了经济运行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在弥补银行信贷不足、满足部分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温州民间融资基本上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同时,温州作为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先行先试探索实践中,一些先进的制度设计、监管方式和实际操作,迫切需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确定和规范,为全国地方金融改革提供借鉴。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加快制定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是十分必要的。省政府提请审议的条例草案内容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较好地体现了地方立法特色。同时,根据调研情况,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关于民间借贷主体。根据条例草案第二条、第十二条的规定,企业之间的借贷也属民间融资范畴。在有条件的放开企业间借贷限制的同时,也要看到企业间借贷毕竟不同于正规金融,具有一定风险,需要加强对企业间借贷的规范管理。建议增加条文规定,明确非金融机构不得以放贷为主业,严格规制非金融机构以牟利为目的,专门进行对外放贷甚至通过对外吸储来维系资金链周转的行为。
二、关于民间融资服务机构。条例草案第六条、第八条、第十一条对民间融资服务机构作出了规定,构建了较为完整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为便于规范和监管,建议进一步明确三类民间融资服务主体的定义,对设立条件及监督程序、行业规划、数量控制第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对民间资金管理企业、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的经营范围进行限定,仅限于民间资金管理、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不得兼营其他业务。此外,鉴于国家和省对小额贷款公司有关事项已有明确规定,条例草案不必再作规定,建议删除条例草案第十条规定内容。
三、关于民间借贷利率。在立法调研中,对民间借贷利率是否进行适当的行政干预,设定处罚利率上限的问题争议较多。考虑到国家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利率本身属于中央权力范围。我们认为,条例草案第十四条对利率问题只作原则性规定是合适的,建议将“但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利率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对利率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关于民间借贷的备案制度。条例草案第十三条规定了民间借贷的备案制度,这只是从行政管理秩序的角度设定备案,而不影响民间借贷合同的生效。备案制度对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塑造良好的温州民间借贷信用体系有重要作用。建议进一步明确备案的法律形式,并明确备案的内容,应包括资产负债表等相关材料、履约情况及合同重大变更等情况。
五、关于民间融资监管与风险防范。金融风险防范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在推进民间融资阳光化、规范化的同时,也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特别是要注意防范民间融资所可能引发的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建议在条例草案第五章监督管理中,进一步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研究设置相关配套制度,规定有关风险防范和应急联动机制。可赋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相关账户的调查取证及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等相应职权,并对监管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以充分保护民间融资当事人。还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约束作用,增加相应条款。
同时,建议增加有关风险处置机制内容,对条例草案规定的应登记而未登记的民间融资纠纷,法院可暂不受理,先交由联动处置机制进行甑别、处理。可先通过破产程序等平台来处置,有助于查清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相关事实,集中化解民间融资风险。
六、关于法律责任。调研中普遍反映条例草案对法律责任的规定总体处罚偏轻,造成违法成本低问题。一些禁止性规定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被监管单位和个人不配合监管的法律责任缺失(条例草案三十三条);民间融资信息服务企业违规从事部分禁止业务的法律责任缺失(条例草案第九条);高利转贷牟利的法律责任缺失(条例草案第十二条)。建议对相关条款作进一步研究,同时在法律责任中强化对发生风险后监管机构法律责任的追究。
七、其他具体修改建议。
1.建议条例草案第十二条中明确出借的本金应当是自有合法的资金,增加规定出借人权益保护的条款。
2.条例草案第十八条、第二十条对定向债券融资和定向集合资金募集的登记制度作了规定。建议应按照设定行政许可的标准来表述条文的相应内容,增加设置相应的救济途径等。
3.目前,国家已对证券公司即下属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建立起了明确、专门的监管体系。条例草案第十九条规定范围过宽,建议根据国家规定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不纳入定向集合资金管理人范畴,并对该条规定的“特定的生产经营项目”进一步明确。
4.对备案信息是否采信,不仅由商业化运营的金融机构自主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备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强制规定并无意义。建议对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作进一步修改。
篇4
关键词:席慕容 乡愁 寻找
诺瓦利斯说哲学是怀着永远的乡愁在寻找故乡。文学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而乡愁是从土地、从故乡、从“家”开始的。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是在现实处境和认同危机中寻求灵魂的安身之所。乡愁没有国度、民族和种族的界限。而汉文学里,这种乡愁情节似乎显得浓烈和纯粹些。始于《诗经》,还乡及还乡不得的乡愁就是中国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成为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母题。在众多的文学文本里,有一个人,却以女性独有的温婉细腻的笔触和浪漫豪放的想象力诠释着她生命里的乡愁世界。她,就是席慕蓉。但无论她的诗歌还是散文,都明晰地给我们展现了她生命里的二维故乡:地理层面上的故乡及精神层面的故乡。
一、故乡的诗意向往
席慕蓉祖籍内蒙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生在四川,在香港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成长在台湾。她从小受到外婆与父辈的深刻影响。外婆曾经无数次地给她讲过故乡有一条希喇穆伦河,外婆和母亲都是诞生在这条河边。外婆曾经是高贵而又能骑善射的公主。在她的潜意识里,对外婆有一种崇拜之情。这种崇拜,促成了她身份的自我认同,将自己的经历与那片广阔的草原和那条生育哺育了父辈的希喇穆伦河紧紧联系起来。
因为没有生在草原,长在草原,所以,草原、故乡对于她来说一直是一种遥远的期待与守候。随着岁月的滚滚流逝,越来越浓烈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命的蒙古族文化在她的血液里沉淀了下来。在众多的作品里,都包含着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甚至在作品的背景色上都能看到她盛情描摹得故乡草原、大漠和孤烟。人物活动的环境,始终逃不出她幻想的那片草原。
草原风光一直是她与父辈畅谈的话题。外婆常给她讲述蒙古族民间的传说,那片神奇的土地和浩荡的希喇穆伦河也常在她的眼前飘过。《草原》上,她的故乡“冬季长而春季短暂,春季多风而冬日苦寒。到了夏季才是黄金季节,从五月到九月初,森林中,瀑布奔腾,草原上会开满了花朵。无边无际的茂草丛中野花蛊放。有猩红的小百合,浅蓝的野风信子,金黄的毛莨和紫色的喇叭花,还有樱草、飞燕草及细高的萝菲草,整块草原象一片织锦的花毯,带着清香无限,一直一直铺向天边”。《在那遥远的地方》,“河流的源头藏在一处人迹未至的原始森林里,那里有林海千里,鸟雀争鸣,瀑布奔腾。从那些孤高巨大的寒带林木之间,希喇穆伦河逐渐汇聚,盘旋回绕,逐渐变宽变阔流向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梦境》里,“原野无边无际,天与地之间只有一条微微起伏的地平线,有一棵孤独的树,长在漠野的正中,西落的斜阳把树影画得很长很长。”这些对故乡的诗意描写,无不倾注了来自灵魂深处的全部情感。朴质跳动的文字里,流淌的是她对故乡深深的眷念和歌颂,仿佛这里就是她生命里的天堂,人世间所有的美都汇聚于此。一个对故乡没有特殊感情的人,不可能写出这样质朴却四季皆美生意盎然的文字。多年后,由她作词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引起了亿万中华儿子尤其是远方游子的心灵共鸣。这就是她心中永远的那首歌,那首无法唱尽的思念之歌。那份感动、感恩、无奈和祈求,全都融进朴实的字里行间。
然而,正如席慕蓉所言“在没去内蒙之前,我是一个模模糊糊的蒙古族人。”因此,所有对故乡的美好的描摹,都显得有些一厢情愿,只能是一种诗意的向往。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只存活在她一个人的世界里,别人无权踏入。
二、理想与现实的交错
由于身处动荡时代,她一生都随父母在四处奔波,逃避战乱。似乎所到之地都能算是她的故乡,又都不是她的故乡,仿佛成了一只没有着落的漂浮的蒲公英。那种焦躁不安的没有归宿的情感,正如她所言的“在每一个地方,我都只待一段时间,所以每到一处,我都是一个外来者,异乡客。刚把周围环境熟悉了,却又成了一个转学生。作为一个永远的转学生,我内心是很孤独的。”这种孤独感,更加重了她的失乡之痛与失根之痛,也增添了对原乡的思念和牵挂。
据她回忆,五岁之前,她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蒙古族语,还能唱好多蒙古族歌。但后来的背井离乡,让她原先的一切都不再具有。在她现在看来那唯一能让她坚守的且能证实她蒙古族人身份的文化纽带,断裂了,且不留痕迹。对她而言,那是何等的残酷。但上苍对她是恩赐的,她成为了无数飘泊异乡游子中的幸运儿。1989年,席慕蓉如愿以偿地踏上了阔别四十多年的草原。那一刻,她双膝下跪,在如毯的草原上,用心嗅着折断的草叶,似享受,又似忏悔,像一下子进入了久远的梦境。她用她的方式完成了父辈的心愿,替他们回到了“根”所在的草原。然而,她在书里看到的永远矗立着的尼总管的总管府邸不见了——故园已成废墟,已是一处片瓦不存的沙地。幸运的是,家族世代祭祀的敖包还安然无恙。作者内心那份复杂的情感,如那条奔流不息的希喇穆伦河,喷涌而出。对原乡四十多年的思念,化作星空下空旷原野上一个人悲情失声的痛哭。
见到了萦绕在生命里的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她的生命似乎瞬间变得不再浪漫和充满想象,而是现实和深沉起来,内心长久保有的那份诗意的故乡突然被解构得支离破碎。时空的交错,已经消逝或淡化了祖先们的足迹,它们已经无处寻觅。父辈行走的脚步也已经销声匿迹。所以,在那首《追寻梦土》里,她这样写道:“这里是不是那最初最早的草原?/这里是不是?一样的繁星满天?/这里是不是/那少年在梦中骑着骏马?曾经/一再重回?一再呼唤过的家园?/如今我要到那里去寻觅/心灵深处/我父亲珍藏了一生的梦土/梦土上?是谁的歌声嘹亮?/在我父亲的梦土上啊/山河依旧?大地苍茫”。内心的无数叩问,表现了梦里草原与现实草原的虚实错位,是她把梦里的草原描摹得太好,还是现实的草原遭受破坏之重?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交错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那份无法消逝的孤独与无所归依之感。他依据父辈们的口述和偶得的杂志构建起来的故乡,便这样轻易地遭受到了现实的无情摧残。这种寻而不得之痛,唯有席慕蓉独自承受。
三、永远行走在寻找家园的路上
现代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疏离化”,且正在走向一种恶性循环。人们不仅与自然疏离,也与他人疏离,更与自己的内心直接疏离。这种疏离,是一种可怕的精神状态,它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毫无安身立命之所。寻乡,亦是寻根。它已经成为当今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人们排解精神空虚和寻求心灵归宿的有效途径。席慕蓉有幸成为了四十多年来第一个回到故乡的远方游子。她努力地用实际行动,让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贴得很近,与草原文化贴得很近,与蒙古民族贴得很近。但一切的努力,似乎都无法还她一个真正的蒙古族人的身份,除了流淌的血液是蒙古族人的。她曾说“我觉得在我46岁踏上故土以前、这个世界没有给我一个正确的内蒙古,没有给我一个完整的、仔细的、正确的内蒙古高原的草原文化。我的意思是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我46年所缺少的正是这个届于我的故乡的生命现场,我缺席了46年、所以我现在加倍地想要补回来。”这种“补”,只是寻求一种心理的安慰罢了。于她而言,能够接受民族文化熏陶的年龄已经一去不返,那种文化的失落感,作为蒙古族的无归宿感,已经使她的生命的圆总是缺了一个口子。作者永远走不出的,是一种困境,如她在《困境》一文里所言,“支撑着自己的,也许就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那一份渴望了罢。渴望能找到一个世界,不管是在画里、书里,还是在世人的心里,渴望能找到一块水草丰美的地方,一个原来应该还存在着的幽深华茂的世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在这条长路上慢慢地摸索着。”于是,她竭尽全力地用自己的才华和作品为草原文化的宣扬和传承做着自己的贡献,也算是一种弥补。在她看来,草原没有亏欠她,反倒是她亏欠了草原太多。
按理说,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心里的那份思念和牵挂就可以了却了。然而事实并非如释重负,愈加沉重起来。幸运又造就了她新的“不幸”:她身已回故土,心却依旧流浪。这种灵肉分离的境遇,让她成为了永远的“异乡人”,或者说是“边缘人”:在非蒙古民族群里,她总是坚守自己是蒙古族人;而在蒙古族群中,她又是一个脱离了草原文化,没有根基的不纯粹的族人。所以,她的找寻,不是地理概念上的故乡归宿,而是精神上的故乡归宿。所谓的故乡,已不仅仅局限在属于她个人的故乡,更是对人类心灵家园的探寻。正如鲁枢元教授所说:“身处工业时代却还在独自吟咏着田园和故乡的诗人,便不得不肩负起精神和心灵的重荷,漂泊四方、到处流浪,在无尽的流浪生涯中去苦苦寻觅那已经不再存在的故乡。这个时候的诗人不仅失望,而且已经濒临绝望。”但她并不是一个绝望的人,准确地说,她是一个无望的寻者,但寻者不应该是她唯一的身份。然而回家的路在何方,她也显得迷茫和彷徨,甚至忧伤。因此,她用她的诗歌和散文,为她自己,也为不但在地理上更在精神上背井离乡的人们提供了关于故乡的原型和期待。
明知道无望,却不懈努力,这于她而言,是何等的煎熬。然而她仍有不竭的动力。这动力的源泉来自哪里?我想,除了完成父辈多年的心愿外,她要做的,是弥补自己作为蒙古族的文化残缺。正如她所言:“在逐渐逼近的‘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强大压力之下,几千年以来的古老传统,一直是生龙活虎般的游牧民族,终于不得不面临她自己的文化悬崖。”因此,他的寻找原乡之旅,不仅仅因触动而起,更深深受到游牧民族文化的吸引。寻找的过程已经从个人的乡愁转化为对文化的探寻。所以,她的寻找,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她曾经说过:“‘还乡’原来并不是旅程的终结,反而是一条探索的长路的起点,千种求知的欲望从此铺展开去,而对这个民族的梦想,成为心中永远无法填满的深渊”。由此看来,她便是这条路上永远的寻者。没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都身处找寻的过程。
参考文献:
篇5
高原冬日的清晨往往有很浓的雾,天空不再那么透亮而高远,而是一片灰蒙蒙,有点压抑,干燥而寒冷的空气令人时时感到有一种憋闷――尤其在玛曲,这荒凉而硕大的草原之上。
多年以前,我想象着玛曲,翻阅朋友们关于玛曲的所有的文章――《青青阿万仓》、《风雪齐哈玛》、《遥远的木西合》,我心里暗暗就和它们有了约定,所以,我要逐一去拜访,逐一去感受,那种无法言传的神秘和自己幼小心灵对青藏高原的认识。阿万仓―― 一个姓氏,我不敢遥想它千年以前的寂寞,亦不敢展望它千年以后的盛大。凡此种种,感受是自己的,就像现在,我于碎石铺就的通向阿万仓的路上颠簸着,我不说什么。
第一次进阿万仓,第一次目睹冬日笼罩下的草原,第一次翻越海拔4500多米的高山,突然之间深感人生的仓促和不可预料。缭绕于山间的是绵密奔跑的大雾,它们似乎要吞噬尘世的一切,把所有的秘密隐藏起来,让仇恨看不见冰冷的刀子、让狼群看不见温柔的小羊、让我看不见生命的色彩。枯黄的草尖上悬挂着肥胖的晨霜,在没有阳光的照耀下,它们让枯草低下往昔骄傲的头颅。远处的山显得很平坦,奔跑的雾和它一样高,隐隐移动的羊群和它一样高。没有比它们更高的生命出现,或者,所有生命都不会达到它们的高度。在寂寞空旷的玛曲草原上游牧,我多希望自己是一枚叶片,找到深秋的慈爱,也希望是一只孤独的蜜蜂,遇见成片灿烂的花朵。因为我知道,当柴火爱上火苗,那注定不是消亡,而是无怨无悔地皈依……
听人说,越过红旗村就到阿万仓了,可我已越过了红旗村,而阿万仓依旧缥缈不见踪影。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寒风,隔着窗,我似乎感觉到了它的强劲,草原深处的风夹杂着沉积在凹坑里的雪粒,斜射而来,车窗上很快就形成了薄薄一层冰花。路上不见人迹,寒风追赶着羊群,直到冻得僵硬的一条小溪旁边。那些羊抬起头,深情凝望着苍茫草色,长长的胡须在风中不停地飘荡,它们在这广漠的天宇之下,像是高原上最为年老的长者,或是一群土著在咀嚼着最原始的幸福,而我空白的思想怎能托起如此沉重的爱恋。
阿万仓最近下了场雪,但不太厚。太阳出来了,四周的矮山和草原立刻被涂上了一层昏黄的色彩,露出地面的枯草直直地挺立着。望着那山、那水,还有发尖上带有草屑和靴筒上沾有泥巴的牧人,我仿佛步入另一个世界的开端。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而不乏温暖。娘玛寺位于阿万仓扎西贡色滩中心,缕缕悠蓝的桑烟缓缓向苍穹而去。我绕寺院转了一圈,四周没有人,却在无意于转身期间,撞见了一个身着红色僧氅的阿克(和尚),他的身后是薄薄的雪和茫茫草原,我几欲探问他生活的方式,终究没能开口,只和他对视了一下,他的目光中饱含着质疑。很快,那个阿克不见了,留给我的只是一片空旷和寂寞。四周除了这座建于藏历年第十四胜生水蛇年(1834)的寺院,其他所有的一切在我看来都成了虚无的存在。
草原深处的风又来了。我不能长久地驻足,内心的空荡和虚无一如草原深处的风发出的空洞声响。突然感到,我的内心被自己沿途目睹的苍茫和阿万仓四处的寂寞深深地刺伤了。活着就这样,想象和现实的距离往往会给人带来过多的伤害。我拨不开停歇在上空的阴翳和心灵上的寒意,我是一个喜欢怀旧的人,当那一天想起玛曲,想起寂寞深处的阿万仓时,我要在灵魂的日记上写下这样的诗句:
今夜无风。
草原寂寞的雪夜里,谁来敲门?
寂寞呀――
爱的足迹凌乱而沉重。
在空旷的阿万仓,
篇6
“坝上”一般是指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处的那片宽阔高地。在行政区划上,它又泛指河北省北部、最南端的区域,包括今天河北张家口的张北、尚义、康保、沽源4县,以及承德丰宁、围场两县。
这是一片方圆20多万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整个坝上地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从西到东大致可以分为张北坝上、沽源坝上、丰宁坝上、木兰围场。行走在坝上草原的那些日子,无论在哪个季节,只要一看到夕阳下成群结队的牛羊,总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1000多年前,诗人所吟咏的“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诗句。
张北坝上
张北坝上草原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缘,属于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延伸地带。早在4000年前,这里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它不仅是草原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走廊,也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分界线,以及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双向交流的重要通道。
从地理位置上看,张北坝上北靠内蒙、南临京津,处于华北内地连接内蒙的咽喉地段。因地处要冲,这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乱,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这一带的驻兵屯守,而防御的最佳方式就是修筑长城。
据史料记载,从战国时期的赵长城开始,再到后来的秦长城、北魏长城和明长城等,总共有6代古长城经由张北坝上,使这里成为我国古长城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古老的长城依山脊走势绵延起伏,仿佛一幅巨大的立体画卷横亘在天地之间,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张北坝上最辉煌的时刻,元代统治者还在此建立了中都,成为继北京大都、内蒙上都之后的又一处陪都。
除了厚重的历史底蕴,张北坝上草原的自然风光也同样令人着迷。这里的平均海拔约1400米,年平均气温仅有4℃,即使到了每年的盛夏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16℃。因此,在张北坝上素有“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说法。
位于草原东北部的桦皮岭,是人们消暑度夏的绝好去处。桦皮岭的背坡有数千亩原始桦树林,这些桦树枝繁叶茂,仿佛一柄柄撑开的绿伞,光是从视觉上都给人以无尽的清凉之感。此外,更有各种山花野草如火如荼地开了满地:数不清的金莲花、野玫瑰、芍药花、干枝梅、凤帽菊呼啦啦地漫过坡岭,形成粉的、白的、黄的海洋,为张北坝上的夏天平添了几分妩媚妖娆。
沽源、丰宁坝上
沿着张北坝上草原一路往东,很快便能到达沽源、丰宁两处坝上草原。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塞北风光向我们揭开了她的神秘面纱。首先来看沽源坝上草原。它位于张家口东北180公里的沽源县境内,总面积约900平方公里。沽源是“坝上六县”之一,历史上曾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等十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共有天然草场176万亩,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第二大湿地草原”——面积约60万亩的葫芦河湿地草原。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的说法,“将军泡子”乃是当年康熙皇帝亲征,击溃漠西噶尔丹叛军的地方。这里水面开阔,风景优美,尤其是夏日清晨,雾气笼罩下的“将军泡子”犹如人间仙境一般。
为了便于区分,当地人习惯将沽源坝上分为“坝头”、“坝中”、“坝尾”三个地理单元。其中在沽源坝尾,一条清澈明亮的河水逶迤盘旋在丘陵之上——有别于普通河流的弧形河道,这条河却偏偏独树一帜地折成了一道“闪电”形状,因此得名“闪电河”。河流以“闪电”来命名,这在国内估计也是独一无二的了。
沽源坝上,最美的还是要数童话世界般的“五花草甸”。五花草甸位于葫芦河湿地草原的北部,距沽源县城7.5公里,面积约2000亩。五花草甸是世界温带湿地草原中最漂亮、最多彩的一处。到了夏天,数千亩草甸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姹紫嫣红,组成了一幅幅极其明艳的画面……
美丽的风景从来都离不开美好传说的相伴。关于“五花草甸”的得名就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当年辽国萧太后在此率众打猎,她射中了一只五色的梅花鹿,梅花鹿受伤逃奔,萧太后紧追不舍,他们翻山越岭,最终来到了一片山清水秀的开阔地。就在这时,梅花鹿突然翻身扑倒,消失在一片水草之中,只剩下这片百花盛开的美丽草滩……
丰宁坝上与沽源坝上毗邻,同它一样,丰宁坝上也可分为3个地貌单元:坝下、接坝和坝上。其中,坝下地区主要是山岭、高山草甸;接坝地区林海茫茫;而海拔稍低的坝上地区,则天高地阔,草肥花艳,是夏日度假避暑的胜地。
木兰围场
真正称得上“坝上草原精华”的,却是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的木兰围场(塞罕坝)。坝上草原素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云的故乡”之称,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当地畜牧业十分发达。
关于木兰围场,在学界,有种说法是“一个木兰围场就相当于半部清史”。
整个木兰围场景区内,除了当年的《还珠格格》、《康熙帝国》等影视剧的外景地——“月亮湖”、“百花坡”、“红山军马场”之外,与塞罕坝林场隔河相望的乌兰布统草原、将军泡子、五彩山等地的风光也十分秀美。
进入夏季之后,木兰围场坝上草原还常常会出现令人咋舌的气象奇观:每当雨后的清晨,在云雾缭绕的天地间,山峦、树木若隐若现,这个时候,一轮红日会突然喷薄而出,顿时将雾气染成了金的、红的、紫的斑斓色彩;而到了傍晚,当日落西山之时,树林下那些默默流淌的溪流也仿佛是着了火似的,流光溢彩,就像有万点碎金正在随风荡漾……
篇7
(一)热爱草原文化。热爱草原人民,热爱草原人民的辉煌历史、文化传统和科技成果,热爱反映、赞美和讴歌草原人民生产、生活、历史的诗歌、散文、小说、故事、戏剧、电影、电视、美术作品等等。通过激扬和释放这些热情,就能产生强大的草原文化建设内驱力。草原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对草原有着深厚的家乡情、故乡情和民族情。他们创造了草原文化,并世世代代传递、发展和维护着草原文化。这种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是深厚的、强烈的,我们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使其充分地释放和表现出来。
草原文化建设者和工作者也要培养自己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热爱之情,才能激发出建设草原文化的内在动力。在长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中,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道,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庞大根系。我们要以高度的爱国热情来珍爱每一文化根系。特别是在自己所从事的文化事业领域,更要投入最大的热情和精力来做好这一工作。如果缺少对该文化的热情,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要坚决反对和抵制打着文化建设的旗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各种极端功利主义思潮和做法。
(二)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要做到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首先要珍惜和保护草原本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文化与草原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如果自然的草原因得不到珍惜、保护(例如因过度的开发建设和矿产开采造成沙漠化、荒漠化)而消失了,草原文化也就失去了生长和发展的基础,也失去了鲜活的内容,只能作为文化遗迹而存进历史博物馆。因此,必须严格依法保护草原自然环境和生态不遭受破坏。不仅要做好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工作,也要维护草原生物的多样性,防止农业和工业对草原的进一步侵蚀。
其次要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草原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无论是传统的游牧文化、畜牧文化和农耕文化,还是传统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都应该从历史文化成果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存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珍惜、保护、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精华部分,让其本有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深度在当代草原文化建设事业中充分地体现出来。
同时,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共识,反对和抵制各种破坏草原与草原文化的行为和现象。
(三)享受草原文化。要在广大草原人民和广大草原文化建设者中大力提倡享受草原文化。享受草原文化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和丰富多彩的:从呼吸草原清新的空气,沐浴草原的阳光雨露,欣赏草原的美丽风景,到品尝各种草原特产和优良产品;从感受草原文化气氛,接受草原文化熏陶,欣赏草原各种文化节目,到享受草原文化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等等,都是享受草原文化的直接体现。同时,热爱草原文化,并进而从事各种珍惜、保护、传承和发展草原文化的具体活动,也都是一个满足文化心理诉求的文化活动享受过程。所以,享受草原文化对于广大草原人民和草原文化建设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奢望。
二、当代草原文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一)人本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培植文化亲和力为要务,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整体草原文化工程规划要以草原人民的长远和根本福祉为出发点。各个文化项目建设都要能体现出和谐气氛和人文关怀。要使草原文化建设过程同时又成为构筑草原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过程。第二,草原文化建设应该充分继承和发扬草原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许多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草原民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故事传说、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体育竞技、建筑风格等,至今仍具有活力和社会积极影响力,都应得到积极保护、继承和发扬。第三,草原文化建设必须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维护大团结、大统一是中华各个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草原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爱国主义和民族平等精神,让草原文化在中华民族大文化的家园中茁壮成长。第四,应让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现在学者们对草原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是草原文化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但要营造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氛,就必须让广大草原人民成为草原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理论研究成果应积极传播到广大草原人民心目中去,转化为草原人民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才能获得最大的实际成果。
(二)科学理念。当代草原文化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理念。首先,草原文化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走科学发展之路。其次,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经验论”,人类对草原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近代以前,草原人民对草原的认识主要是以经验为内容。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草原文化。当代人类对草原土质、草原气候、草原水文、草原物种、草原生态、草原环保等等领域,都有了科学认识的条件和手段,并且也积累了许多相关的基本科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成熟的和高水平的应用于草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如关于草场分类、草原评价和合理利用、草原维护和更新改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所以,对草原的认识要突破原有的经验范围,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认知。这是建设草原文化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三,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应用和发挥,也要上升到综合当代文化学成果的高度。当代社会,人类对文化的认识已经有了综合性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学理论成果,如文化层次论、文化多元论、文化软实力论、文化产业论等。这些理论成果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草原文化的认识、理解,帮助我们更合理地发展和创新当代草原文化,更高效地应用和发挥草原文化的积极作用与影响。
(三)环保和生态理念。在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能力还不足以改变自然秩序之前,自然界的环保和生态完全是由自然界本身的运作来调节和实现的。人类则主要是以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变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以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环保和生态的自然调节过程相一致。这种适应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就反映了当时人类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但当人类在进入工业时代以后,有了足以改变自然秩序的强大的科技和工业手段,原来的自然环保和生态调节过程完全能够被人为地打破。这时,环保和生态的调节过程主要靠人类自觉来维护,人类就必须自觉树立起新的现代环保和生态的理念。
就草原地区来说,工业时代以前,草原人民主要以游牧生产方式为主,他们必须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而逐水草放牧或适时务农,基本上是“靠天得食”。与此相应,他们所创造和传承的草原文化包含和体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生态环境变化的生存理念,如蒙古族人民游牧文化中的 “逐草放牧”“围封转移”“轮牧休牧”“生态移民”等生产和生活方式,就是典型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的是当时草原人民朴素的环保和生态理念。当工业生产力在草原发展起来后,原来的顺应草原自然生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被完全打破了。工业生产力在发展之后也给草原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时,以前的顺应式环保和生态理念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所以,草原人民必须树立起新的自觉能动的环保和生态理念。科学环保、法律环保、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等,都是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就是为了保护草原环境与生态而制定的,它以国家法律的形式体现了草原各项建设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的各种环保和生态要求,是为落实环保和生态理念提供的法律依据。现在草原人民开展的各种“退耕还草”“退牧还草”“草畜平衡”等活动,则是落实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的实际行动。
草原人民的环保和生态理念不仅关系到草原文化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草原人民子孙后代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当代草原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环保和生态的建设原则,并以宣传现代环保和生态理念为己任;还要不断探索、丰富、加深和提升关于草原环保和生态方面具体内容。
篇8
笔
广东省惠州市考生
倘若这个世上还有人在对旧日时光的执著;倘若这个世上还有人在对中华文化的苦苦传承;倘若这个世上还有人在历史跌宕中保持大彻大悟。
他们,便是历代的文人墨客,迁客骚人。
而他们的执著、传承、大彻大悟离不开笔的表达。(开篇点题,从作用上统领全篇。)
一个王朝的开始总是由强者骑着骠马,别着宝剑或是从草原或是南方攻入,而王朝的灭亡却总是由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化人在死死捍卫。王国维知道清朝已经灭亡时已经是深夜。第二天清晨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单位向同事借了5元钱。然后花了5角钱买了一张颐和园的门票。他径直走到昆明湖前,散开背后的长辫。那天他穿着一件黑色的长袍??
散开辫子的黑衣王老先生,此时此刻面对着湖水,像一支毛笔。身体是笔杆,头发是上好的狼毫。他就这样,纵身一跳,跳进了昆明湖。(巧妙的比喻,将王国维的生命浓缩成一枝笔。)
他在用生命捍卫满清文化,他在向当时的动荡宣战。他真的无能为力了,他笔中的墨水已经干涸了。(此举荡气回肠,震撼人心。紧扣文题,将生命和笔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发人深思。)
同样是宣战,同样是文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鲁迅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他紧握手中的笔,用他锐利的笔触刺破敌人的胸口,用他刚毅的笔尖撕裂敌人的谎言。(字字铿锵,表现了鲁迅手中紧握的是一支战斗的笔。)
他说,笔是他的武器。
他不是在传承文化,他在改变文化,用他手中的笔。(宏大的理想凝聚在笔上,更突出了手中笔的作用。)
海子是我喜爱的诗人之一。他说:我想要一座大房子/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我无法想象他手中握着笔,口中念叨着梦想的背影。
呵,可是透过他的笔触我可以感受到他的天真浪漫和现实。(海子手中的笔记录了现实,更记录了人生。)
他们是不同时代的文人,在古代、近代和现代。
他们用的是不同的笔,毛笔、钢笔或是圆珠笔铅笔。
他们传承的是同样的文化,记载的是同样的历史。用笔,记载历史,记载人生。
(从不同的角度将笔的作用浓缩其中,结构上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特色简析]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国家新近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系统地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尤为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和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从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入手,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先导。那么语文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情境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创设愉悦情境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中学生需要的是温馨、愉悦、和谐的学习环境,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传授知识外,更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真正让学生体验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轻松氛围。
例如,在教学《旅鼠之谜》这篇科学小品文时,教师首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听说过北极旅鼠吗?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你们想帮他们解开这个谜吗?”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学生在愉悦轻松积极的心境中翻开了课本,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情感转变。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确定,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这样,既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例如,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报告文学时,教师首先利用大屏幕播放罗布泊在遥远的过去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而后又播放今日的罗布泊已变成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画面,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文章主题的思考:“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兴趣,课文主题迎刃而解。
三、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引发学生认知矛盾的冲突,使学生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情形,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
例如,教学牛汉的散文《我的第一本书》时,教师可设置这样几个问题:“你读的第一本书是怎样的?”“课文牛汉先生的第一本书指什么?”“他的第一本书有怎样的不同寻常的经历?”“这本书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情感?”通过这几个问题,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的,学生在快速默读中理解了文章内容,把握了文章主旨,充分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
四、创设竞争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心理需要――希望自己是成功者、胜利者。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如在关于“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可设置“看谁搜集的关于‘月’的诗句最多”这一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搜集活动过程中,活动结束后将其设计成一个关于“月”的诗词展览,并在班级举行展览。再如在“古诗苑漫步”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以“古诗中的……”为题,把查阅到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专题诗集,并为自己编辑的诗集起新颖别致的名字,编好后,在学校展览,选出优胜者,从而让学生产生成功的快乐。
五、创设表演情境
语文教学中表演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升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将内容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课文学完之后,将其编成课本剧或小品,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课外拓展的兴趣。
篇10
一、 现实批判:铺展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
谢飞在导演改编沈从文先生的著名小说《湘女萧萧》时,虽然在影片《湘女萧萧》片头赫然映出了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这句沈从文的名句,但影片主旨似乎并不是完全指向对于封建礼教之中人性的思索和讴歌,更深次层地在于指向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倾心于在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的圈囿里撩拨和铺展个体感性生命的冲动。影片开始,萧萧作为一个年仅13岁,尚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其“媳妇”身份意指着她处于被压制或者说压迫的境遇。但是,一旦她长成一个成熟的少女,被压抑的性意识随着日渐成熟的身体被挑明,就犹如滚滚洪流一泻千里势不可挡。如果说与花狗的“”还仅仅是从生理上或者说从本能上反抗着买卖式的“大媳妇小丈夫”的荒唐婚姻,那么当萧萧“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去”则已然是精神上的自觉反抗了。
在影片《湘女萧萧》中,导演让萧萧一直以种种的不自觉的行为进行着反抗,然而,影片的深刻性、萧萧真正的悲剧性并不在于封建礼教对萧萧更或者说是人性的压迫,而恰恰在于萧萧最终放弃对于封建礼教的反抗,而趋于对自己命运的妥协,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生活际遇,自觉认同传统礼教和伦理规范。萧萧意外地得到了“宽恕”,最后欢天喜地忙着为未成年的儿子娶媳妇,忙着准备做婆婆了,她似乎已经全然忘却了当年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带给自己的压抑和痛苦,自觉地充当起当年春官娘曾经扮演的角色,她亲自安排了另一个少女被封建礼教吞噬的命运――她曾经的苦难的命运。事实上,在貌似充满和谐气氛的生活图景背后,隐藏的却是无限的凄凉悲剧;平和而安宁之中封建礼教对于人性的迫害与压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了,即使是亲身经历过悲剧的萧萧,在封建礼教与农村宗法社会的控制下,自觉地选择了将那段悲剧的历史遗忘了,认同了封建礼教的控制,她成了她婆婆及无数女人命运的循环中的一环。从春官娘到萧萧,从无数坚信终有一天熬为“婆婆”的“媳妇”身上,我们发现了封建礼教和伦理规范世代相传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处的圆形封闭性超稳定结构。
谢飞的另一部佳作《香魂女》中的主题与《湘女萧萧》非常类似,甚至可以说“香魂女”是80年代的“湘女萧萧”,然而其中又分明渗透着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时代生活内容。香二嫂之所以为傻儿子娶环环,其表层理由不外是因为环环美丽,傻儿子很喜欢她;环环能干,能够成为香油作坊的好帮手。80年代,商品经济蔓延到农村,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金钱的能量急剧膨胀,贫穷使这种失衡的、无爱的、完全金钱交易性质的买卖婚姻在商品经济入侵后的农村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和合理性。然而,在其深层的内心世界,却包含着香二嫂因压抑而变态,想要报复、施虐于他人的潜意识,她自身的坎坷经历成为这种潜在心理的动因。当她在经历了买卖婚姻的一切痛苦自后,终于具备了经济实力而成为“婆婆”时,便不失时机并且处心积虑地施虐于“媳妇”。于是,她不惜以金钱为手段拆散了环环与恋人,高价将环环聘进门成为她施虐的“媳妇”。在这个过程中,香二嫂手中握有的“重金”成为了她的“后盾”。这样,环环在金钱和封建力量的双重压迫之下便成为了香二嫂的循环,女性的命运在现代农村依旧挣脱不出封建思想怪圈的束缚,更增添了女性成为可以用金钱交换的“商品性”的悲剧命运。
《本命年》不同于谢飞其他的影片诗情画意的影像构型,也少了对主人公情感世界的刻意营造,只以简朴的纪实性的电影语言如实地对李慧泉的生活经历进行描写,以悲剧感的真实营造指认关于人生、关于时代的深度思考。影片隐喻了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李慧泉为代表的一类青年人,在缺失了精神信仰和失落了社会位置的生存现实中的焦虑、失落心态。
作为作者电影,谢飞创作集中体现了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文化关注和人性意识成为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这正是谢飞电影风格个性的重要体现。谢飞电影秉承了第四代电影的特色,更加显露诗意人生关怀和现实关注,秉承着艺术审美的终极表现是人文价值的价值取向,谢飞电影的价值就在于此。
二、 女性关怀:历史劣根性对女性命运的影响
在新时期的反思、“寻根”的文化浪潮中谢飞以其“第四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参与了当时文化建构。他在影片《湘女潇潇》中塑造的“萧萧”的形象中就表明了历史劣根性对女性命运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而形成的女性命运的“怪圈”,在传统文化的层层的包裹里,隐藏的是对她们正常人性的压抑和人生轨迹的修正。
萧萧与香二嫂可怜的童养媳命运,更可悲的是又将她们自己的悲剧命运施加在下一代女性身上;索米亚在恒久等待白音宝力格的日子里,独自照顾老人、抚养孩子的艰辛。这一切过错并不是女性自愿选择的结果,她们面对无人性的、吃人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之时,是那么的绝望与无助。谢飞在影片中以悲天悯人的慈悲胸怀包容着这些遭受苦难的魅力女性,关注着这些遭受封建礼教与道德规范迫害最深的女性的命运。
《湘女萧萧》是发生在“湘西”的一个特殊的场景,其中的人性、人情之美以及其中的清新与哀伤, 谢飞在80年代文化寻根思潮中通过电影把它映现出来。在民族文化的寻根中,本想寻找继续前进的动力但却发现了在美好的人性里迷失了的凑凉哀婉的东西。谢飞在导演《湘女萧萧》时,随着萧萧在姐姐、妻子、母亲多角色的递进转换中,处处显示出着他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关怀,有疾首的痛惜,有温婉的抚慰。在整部影片中,谢飞导演一直都表达着这种“灵魂深处踏步不前的怪圈”,显然不能仅仅由这些美丽善良的女性来承担,传统文化厚重的惰性也在制约着女性的命运,并且可能吞噬她们;《香魂女》刻画了一个在母亲、妻子、情人、婆婆、女强人等重重角色中挣扎的“香二嫂”,她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同时又是一个害人者。有善良的母爱有内心对温情的渴求,当有钱时又非常恶毒,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受到扭曲的但又是真实的人。香二嫂是作为童养媳来到瘸二叔家的,婚姻的不幸、母亲的责任、对爱情的渴望使她备受煎熬,她是封建婚姻的受害者,也是一个助纣为虐者,正是她一手造成了环环的不幸。女人不幸,一个家庭是不可能幸福的,如果在社会中成为普遍,也肯定是一个不健全的杜会。香二嫂的勤劳聪慧,对自身的磨难和不幸身世的痛苦反省,促成了她对环环的理解。正是这种对自身命运的觉醒,使她完成了向“现代人”的痛苦转变,影片最后把婆媳二人放在湖光月影的优美环境中,可以看到谢飞对美好善良女性命运的同情悲悯乃至抚慰;《黑骏马》中额吉奶奶、索米娅,她们淳朴、善良、宽容、博大,虽有痛苦和不幸,但依然如大地般的坚韧和宽容,“为我们提供了早已逝去了的、过去了的田园生活罕见的一件。在滚动的金黄色草原与山丘之间,展现出无辜的痛苦与失落”,“展现的是对大地及与亲近的人们的爱”,“清楚地理解同情和宽容的价值”。[2]小说《黑骏马》的作者张承志也说他要“寻找一种永恒,一种人类社会各发展阶段值得永久保留的东西,描写两代妇女的生命意识、热爱生命、宽容善良”。[3]影片《黑骏马》没有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而是选择汉文化圈外蒙古族人的生存状况进行言说和表述。草原生活艰苦、平淡,时光就在劳动、婚姻、生老病死等日常自然流动中流逝,这一方草原不同于汉文化圈的厚重与伦理经营的内在窘迫,这里生长的女性一一额吉奶奶与索米娅,她们出于天然的母性对生命、大地、草原怀有质朴的感情,这种母性是化为血肉的宽容、善良和对生命的敬重。在年代的文化反思与寻根中,理想主义的张承志把目光投向了曾经生活过的草原,他要寻找一种永恒的东西、大美的东西。在《黑骏马》这部小说发表十多年后谢飞把它搬上银幕,这种淳朴、沉静、博大、宽容之后的甜蜜与苦涩连同女性命运的轮回一同展现在我们面前。额吉奶奶一一索米娅一一其其格,她们只有与自然环境、与生命本身的融合,没有对立与仇视,她们的形象直抵生命本身。谢飞在创作时直接秉承张承志的《黑骏马》小说中的诗化表达,把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省思,投射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影像世界的营造中,理想主义的弥漫仿佛遮蔽了历史反思的厚重,使之走向一种单纯的美,但却又十分明显地表达了谢飞对于女性关怀。
男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处于男女自然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掌握着社会的话语权,他们处于强势的一方,本应该承担起更多责任,而且,当下主流意识形态电影中的一些女性形象,大多数是作为前台男性形象的陪衬而出现的。但是在谢飞的电影中,谢飞逆转了这一传统认识,男性的猥琐、无能、懦弱,在女性的伟大、善良、勤劳的光辉品质之光的照耀下无所遁形。谢飞在无形中深刻的表达出了对女性伟大、善良、包容等品质的赞扬。在萧萧怀有身孕之时,他们共同目睹了的巧秀娘的悲惨结局,花狗完全不顾萧萧的死活,连夜一个人逃走了。这样把苦难、死亡的承受全落在萧萧一个人的身上,有对男性逃避的批判,更主要的是对女性承受的颂扬;香二嫂被情人抛弃之后,她的痛苦的反省是一个契机,对自己不幸命运的哀叹也更增强了反省之力,尽管自己的不见容于社会,可无爱的婚姻间样看不到希望。这促使她醒悟一一不该维持一个无爱的婚姻,应该给环环一个自由,在拒绝与承受中完成了新生,完成了对女性共同命运的深刻见解;白音宝力格第二次来到草原看到亲爱的人已有身孕,他痛不欲生,而蒙族女性并不认为这是多么羞耻的事,当他第三次来到草原他才领会到母爱的博大与宽容;益西卓玛的一生都与身边的三个男人交织在一起,但当卓玛面临危机的时候,一个个的都离她而去,在承受苦难的同时还要瘦弱的卓玛去寻找、挽救那些离她而去的男人。拒绝、承受与私生子现象在谢飞影片中的不断出现,它们的存在固然可以有道德批判意向,但无论是激情的产物还是被动的承受,对于真正体验生命的女性来说,它都超越了道德评判而指向生命本身。在不经意中,我们受到额吉奶奶、索米娅的影响,看到女性作为生命之母、命运之舟无论在怎样的文化氛围和现实遭际依然是生命奇迹中最为伟大的部分。
在谢飞几部主要的作品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他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注,对她们的同情、理解、颂扬之情几乎贯穿始终,对她们命运花环的缠绕的书写,起伏有致,纬密深情,也许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她们的命运,但至少是对女性的怜惜、同情、理解和赞美,是对生命之母的命运的关注与深思。谢飞影片中的女性各不相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把她们放在相同的时代里,更主要的是她们被放在不同的男女关系结构中。在《湘女萧萧》《香魂女》《黑骏马》《益西卓玛》中的女性命运遭际不相同,谢飞对她们所处文化氛围的解剖以及她们自身的美好情感的展现也不同,真实地书写她们命运花环的缠绕,在不同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中她们的抗争、柔韧、省悟与宽容。也许特吕弗那句“电影是女性的艺术”对谢飞来说更为恰切。从谢飞对其影片中部分女性命运遭际的相似性中,我们看到了导演文化反思的意向,我们更看出了女性命运的书写中,导演对创造生命、延续生命的女性的颂扬,她们对命运的慨然担当和欣然承受已经从个体的命运走向人类与文化的传承。在谢飞的电影中,我们看到女性命运如花环般缠绕在对不同文化圈层女性命运的轮回的“怪圈”展示中,也看到谢飞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深切的文化反思、理想主义的畅扬,对驳杂现实中生命的理解。
三、 生命意识:命运与生命意识的关注
谢飞的电影在表现对人的命运与生命意识的关注、诗意化表现人的温情等方面是自然流露的,而且,谢飞电影的诗意是整体性和发自自然的,特别是落脚于人文色彩而非虚无渺茫。谢飞电影诗意的审美,是沉积他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对人性命运的关注,对生命的尊重,通过一个个体表现出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特别关注社会和人的关系,始终不渝追求的是文化和生命意识,对历史进行深度的文化思索,对生命(人性)美好的关怀与追求。
谢飞导演的绝大部分电影都以强烈的使命感进行审美,平凡人生的悠长而含蓄的美感同样叩动人心,如《湘女潇潇》表现一个女子自觉不自觉地反抗封建礼教与道德规范,但最终被吞噬的悲剧一生;《香魂女》中,勤劳、坚韧的香二嫂不懈地寻求情感寄托,追求真情的艰辛,虽然她曾今“迫害”过环环,但最终选择了鼓励环环走向新的生活,选择了尊重生命(人性);《本命年》表现一个男子现实失落与寻求的命运悲剧,思索着社会现实中的小人物命运;《黑骏马》在神秘的蒙古大草上寻找着“精神的家园”,额吉奶奶、索米亚对草原上所有生命的尊重与爱护,都体现了盘旋在创作者心中对生命、人生、对社会的深重责任,不是一种肤浅的审美视觉,而是在后面一些沉重的东西和沉重又产生螺旋上升的审美;《益西卓玛》借助益西卓玛和三个男人情感瓜葛,再现了人民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精神世界的新变与升华。影片不是简单地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猎奇而是通过这种域色彩浓郁的文化外形表现人,表现今天的人对人性,对情,对人类的普遍情感的看法。谢飞导演的电影使命感造就思考的深度,有的是哲理的思考,有的就是生命现象的一种思考,它们积聚成为动人的情感咏叹,强烈的生命意识更是造就了谢飞电影的诗意的感召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谢飞的电影几乎没有完全是轻松愉快的镜头与景别,时时刻刻都表现着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的尊重、社会现实的思考。《我们的田野》达出了特殊年代被忽略人的生命的悲剧感;《湘女萧萧》展现的人性压抑与命运悲剧的不断重演。这也显现谢飞对于生命的关注与惋惜、尊重;《香魂女》显然是表现改革开放的年代进取风尚和人性本体的冲撞;《本命年》影片隐喻了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以李慧泉为代表的一类青年人,在缺失了精神信仰和失落了社会位置的生存现实中的焦虑、失落心态。
谢飞的作品寓理于情、于事,其电影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有如盐溶于水不见形迹。谢飞在他所的有电影中,都显现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女性命运的关怀,还有对人性的思考。他也始终珍视并恪守着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思想家的创作理念,坚守并实现着自己心中的梦。
参考文献:
[1]谢飞.我愿永远年青[J].当代电影,1995(6):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