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范文

时间:2023-03-28 19:1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范大学自主招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师范大学自主招生

篇1

【关键词】自主招生;物理;辅导;策略

一、自主招生中物理命题的主要特点及趋势

学校及学校联盟有各自的命题方向和命题特点,但是不管存在何种差异,在整体上有一些共通特点和趋势:

1、命题的随意性强

自主招生命题特点之一就是无统一确定的命题大纲,命题主体为大学自己或联合委托的专家组,这就加大了不确定性的一而,例如知识覆盖而的不确定性,有的内容年年都会涉及,甚至同一个试卷上一个知识点会贯穿于多道题目。

2、强调能力的培养

高考自主命题的知识立意,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分析、实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等能力,不再走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老套路,而是多考查学生思想方法的把握,因此自主招生命题中非常青睐微元法、等效法、补偿法等。

3、考查范围广,且更有深度

自主招生并不一定会在大纲范围内命题,在实践中往往会超出大纲限制。在2013年的复旦大学自主招生命题中,物理一共出了16道题,其中超纲的占7道,接近一半;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也一共出了16道题,而超纲题占了12道,达3/4;2012年的“华约”自主招生命题中,超纲物理题目只占了一道,而北京大学的自主招生命题中很少有超纲物理试题,愈来愈重视通法通性的考查,不过其程序和情境的设置变得复杂一些。

二、自主招生考试与普通高考的区别

(一)自主招生考试对学生能力要求更高

在自主招生考试命题中,对高考大纲的要求掌握程度,一般会有更强的突破和拓展。例如,在大纲中,动量守恒只限于一维,斜抛运动只作定性要求,竖直而内的圆周运动只限于几个特殊位置,但在自主招生考试命题中,这些都不是限制,二维碰撞问题、斜上抛运动的定量计算问题,任意位置的圆周运动分析等,都己经出现在自主招生命题的试卷中。

(二)自主招生命题更加灵活、答案更加多元开放

自主招生命题更加倚重于考查主观性强的试题,有时会设置答案多元化、开放性的试题,相对于高考来说,变得更为灵活。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可以出现多元化的回答,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发散自己的思维,只要符合假设,答案可以自圆其说,即可以得分。

三、高考自主招生背景下的物理学科辅导策略

(一)演练真题,填补知识缺陷

想提高自主招生背景下的应对能力,真题作用必不可少,加大对自主招生试题纵向和横向的演练。纵向演练,指对同一自主招生高校不同年份的真题进行分析,找出真命题的规律性。横向演练,指对同一年份各自主招生高校的试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共同的命题特点与趋势。在演练试题中,找出高考大纲范围外的知识点,进行必要的学习、归纳、拓展;找出命题的共同趋势,从而作为学习的重点。自主招生没有高考试题那么正规和严谨,因此很多己出现过的试题重复出现的概率较大,如浙江大学物理试题中电路的等效电阻问题曾多次出现。这些都为了备战自主招生考试提供线索,方便我们一步步把握自主招生命题的特点和完整性,避免对超纲外知识一无所知的缺陷。

(二)狠抓基础,逐渐淡化技巧

“基础决定高度”,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是备战自主招生考试的扎实基础。学生对通法通性的归纳和运用,可以很大提高做题的准确度和速度。对技巧的掌握要适度,既不能“走火入魔”,也不能“轻描淡写”。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技巧己经逐渐淡化,自主招生更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要狠抓基础,辅以技巧,注重通法。同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对基本模型的拓展。

(三)合理安排,以自招促进高考

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之后,不可能为了自主招生孤注一掷而影响了正常高考复习,因此必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自考凑近高考,在高考的备考中增强自招意识,相互促进。

(四)道尔顿制,让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招生有一定的局域性,仅仅是一部分学生的事情,因此不可能因此舍弃大众,更不应该为仅仅为自主招生服务。笔者建议教师采用“道尔顿制”教学,也就是教师负责提出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拟定学习计划,以不同的教材,不同的速度和时间进行学习。

作者简介:李玉石(1987―),男,汉族,辽宁沈阳市人,硕士,单位:成都望子成龙学校,研究方向:中学物理。

参考文献:

[1]蔡子星.自主招生物理学科特点及备考注意事项.学而思培优网,2011.

[2]刘海生.全国高中物理自主招生与竞赛备考手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大同等.名牌大学自主招生高效备考・物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篇2

2011年的自主招生序幕即将拉开。对想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来说,机会就摆在自己面前,如何去把握才能成功?本期我们将与考生一道,对自主招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

自主招生院校介绍

一、本科院校

纵观本科自主招生的模式,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教育部属或“211工程”院校实行的学校考评与高考成绩相结合的录取形式,这部分院校共80所;二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试行并可能逐渐推开的以学校测评为主、高考成绩为参考的形式;三是部分学校在所属地进行的自主选拔。

类型一:基本面向全国

在我国自主招生的大军中,大部分自主招生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自主招生的方式基本一致。到2009年,掐指一算,有76所之多,真是数量众多。这些学校要求考生都要参加高考,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但在学校投档录取时分数上有一定的“优惠”,有的达到考生所在省一本控制分数线即可录取,有的提档线下优惠30分,有的提档线下优惠20分等。这一阵营学校众多,而且特色各异,自主招生选拔条件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华中农业大学对“农业科技具有浓厚兴趣,立志学农爱农,以及热爱生命科学,立志从事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研究”的考生十分钟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在航空、航海模型运动项目上具有特长”的考生很感兴趣;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中医药名家子弟且对中医药学科有浓厚兴趣,并在中医药学科方面有独特见解与领悟能力者”敞开大门;中国人民大学对“国学、党史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文科特长学生”情有独钟。

类型特色:1,这些都是炙手可热的名校,均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因而对成绩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成绩还是“硬指标”。2,同时教育部表示,已经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三年的“985工程”院校,对于少数在某方面特别优秀的考生,可以不受本地控制分数线的限制予以破格录取。这为一些“偏才”“怪才”扫除了分数必须上控制线的障碍,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

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76所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苏州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类型二:针对部分省(区市)

在我国本科自主招生的大军中,有两所学校可以说是最牛的――高考成绩只作为录取参考,决定是否被录取的是自主选拔的面试和笔试结果。这两所学校来自同一个城市,在自主招生队伍中一枝独秀。它们就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这两所高校除了在全国跟其他重点大学进行一样的自主招生外,在上海实行的都是自主选拔合格后直接录取,高考成绩只作参考。

类型特色:1,高考成绩只做参考,但是必须参加,参加高考才能取得入学资格,而且高考成绩对入学后的奖学金发放等方面有影响。2,复旦大学2009年除了上海,在浙江也实行这样的自主招生政策。今年这种模式是否还有突破的地方,值得关注。

院校列举: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三:只对所属省(区市)开放

在我国的自主招生大军中,有一些省份的高校只在省内实行自主招生。如江苏、湖北、云南等省份。江苏省的南京邮电大学在江苏省进行自主招生较早,但招生比例一直不大;湖北省开展这种自主招生的高校较多,2009年已达到7所;云南大学从2009年也开始在云南省内进行自主招生,对属于云南特有少数民族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类型特色:1,这一类型自主招生的门槛相对不高,很多的学生有机会参加,但在自主招生中的优惠条件也有限。2,这一阵营中,要看清楚学校要求,优惠政策照顾的是一本线还是二本线。

院校列举:南京邮电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武汉科技学院、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江汉大学、云南大学。

二、高职(专科)院校

高职(专科)自主招生是在高职(专科)院校单独招生试点成功后发展起来的。高职(专科)试点的招生院校办学实力比较强,多为以前参加高职单独招生试点的院校。

类型一:国字当头响当当

这一类型高举以“国”为中心的旗帜,即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这一批院校是我国高职(专科)院校中的自主招生开展最早的院校。目前我国有33所国家示范离职院校进行自主招生(单招)。各试点院校可单独或联合组织文化考试,也可结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组织以职业技能洲试为重点的相关考核,并于高考前完成录取工作。

类型特色:1,示范院校的自主招生专业都是很有实力,特色鲜明,竞争力也较大。2,已被试点院校录教的考生不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录取。

院校列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农业

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二:京津沪渝独试点

近年来,教育部在京、津、沪、渝四市试点进行高职(专科)自主招生。在这一试点院校中,无论是公办高职还是民办高职院校,都有机会进行自主招生。天津市已被高职自主招生试点院校录取的考生如参加普通高考。只能参加本科三批及以上批次的录取。

类型特色:1,京津沪渝等四市的高职(专科)自主招生院校很多,虽然不是示范院校,但是其专业特色同样都很突出。2,民办公办院校没有等级之分,只有专业特色之分。当然学费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院校列举:

北京:首钢工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北京汇佳职业学院。

上海:上海建桥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新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民远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和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三:异地招生成风景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高职(专科)院校只在本省内进行自主招生。但是也有例外,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可以跨省进行自主招生。从2008年开始,上海的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高职(专科)院校开始在重庆投放自主招生计划。

类型特色:想通过高职(专科)自主招生出省就读的考生机会不多,但还是要多关注这些信息,随着自主招生力度的增大,以后应该会多起来。

院校列举: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面向13个省、区、市);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和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面向上海、重庆)。

报考攻略

每年11月前后,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开始陆续公布自主招生简章,紧接着是接受广大考生的报名、组织考试等工作。纵观众多本科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虽然在结构上、篇幅上、细节上等有所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熟悉并掌握招生简章,是考生首先要做的工作,也是必须认真对待的。

一、细究简章,把准“自主”规则,参照“招生对象”

总的来说,高校的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突出的能力,如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学科竞赛获奖,综合素质名列前茅等。各校的招生简章往往细化了招生对象:

优秀+特长――指学习优秀或者特长突出的考生。有的高校比较笼统地注明,招生对象为综合素质优秀、特长突出、品学兼优的高三毕业生,并不详细说明到底怎么样的学生才是优秀,比如北大;有的高校则列举详细,如中国人大,自主招生的考生必须是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应届毕业生,要么是学习优秀生(学习成绩始终名列所在中学年级前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突出的),要么是理科特长生(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各项理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对物理学、化学专业具有浓厚兴趣的),要么是文科特长生(高中阶段在文史哲等基础学科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对国学、党史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要么是美术特长生(具有一定美术理论基础,对美术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关于学习成绩优秀,有的高校很明确地提出了“条件”,如四川大学,在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就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绩一贯优秀、高中三年排名均在年级前5%之内(国家级重点中学年级排名前10%)可报考自主招生。

竞赛――指各类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如南京大学,高中阶段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某一学科获省级赛区一等奖或数学、物理两个学科均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者;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优胜者、新概念作文大赛获一等奖者等;高中阶段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等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可报考自主招生。

品德――指思想品德突出的考生。比如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提出,本人或父母具有见义勇为行为者(以政府颁发的证书和新闻稿为准)可以报考自主招生;如中国政法大学,高中阶段在政治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获得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其中以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称号报名的须在高中阶段连续两年担任班级以上学生干部且成绩优异)可报考自主招生。发明创造――指在科技发明创造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考生。如南开大学,有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发明创造方面有优异成绩者(其获得的各种专利及科技发明须经校专家认定)可以报考自主招生。

免费师范生――指的是免费师范生招生任务的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计划主要用于招收免费师范生。如西南大学,热爱师范教育学生:在演讲、书法(毛笔字、钢笔字或粉笔字)、普通话等方面具有特长,有志于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并志愿报考免费教育师范专业的考生可以报考自主招生。

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是否要求是应届生,各校的规定也不一样。绝大多数高校提出,自主招生只招收应届生,只有少数高校不做要求,如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二、看清“生源范围”

高校在自主招生简章里一般不会公布具体在某省的招生计划,但有的高校会特别说明在哪些省招生。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招收理科生,文科生限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浙江、江两、吉林11省招生;吉林大学自主招生则在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南、河北、山东、湖南、湖北、四川、陕西共13个省进行。所以,考生要看清楚,如果你心仪的高校当年在你所在省没有招生计划,你也只能另择他校了。

三、熟知“报名程序”

自主招生采取的是中学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有的高校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如华南理工大学,中学推荐名额原则上为省级以上重点中学20人,市级重点中学5人;有的高校则不向中学分配推荐名额,如浙江大学。

如何报名呢?高校采用的是网上报名,大体程序是:

登陆院校招生网站――在相关网页办理报名手续――报名信息填写完,打印申请表(报名表)(用A4纸)――申请表(报名表)贴好照片,由学校填写相关意见、校长签字并加盖学校公章――邮寄材料给高校招办,如相关获奖证书、成绩单、身份证等材料的复印件(有的高校要求提供原始成绩单)、个人陈述(多数高校要求有一定的字数,由学生本人撰写并手抄)、申请表(报名表)等。各校的报名程序在细节上有所不同,考生应一细读。此外,考生还应注意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和申请材料邮寄截止时间,一定不要错过。

四、了解“考试安排”

高校依据自主录取对象条件对报名考生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考生名单将在一定的时间在高校招生网站上公布。接下来就是高校组织笔试和面试,有的高校还会进行心理测试,如东南大学。各高校笔试的科目会有所不同,笔试和面试成绩的比重也不同。

各高校自主选拔测试方式不同。一种是单独考,如电子科技大学分别在成都、郑州、长春设点进行笔试和面试。还有一种是联考,由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五所学校联考(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综合能力),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同一时间进行考试,面试由各高校自行安排。

篇3

一、自主招生天平倾斜,农村学生问路无门

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享受平等的入学机会是每个适龄学生应有的权利。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宏观层面上看,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表现,在扩大办学自的同时,实现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多元化录取方式改革的积极探索,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推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压力,毋庸置疑,这一举措在无数为高考奋斗的莘莘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上燃起一盏明灯。但是,这盏明灯仅仅是为高考之路上的精兵强将准备的,余下的百万大军只能翘首期盼,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只能望洋兴叹。

全国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考生自荐,即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可以提供相关证书证明自主报名参加考试;一类是中学或校长推荐,一般具备推荐资格的中学大多数为各高校挂牌的生源基地中学。地方高校选择生源的方式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无形之中已经关上了农村学生获得自主招生机会的大门。

首先,高校自主招生对象的“高门槛”,使农村学生一票难求。高校自主招生,旨在通过高校自行组织考试,选拔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但是地方高校对“优秀高中毕业生”的条件限制基本关上了农村学生通过自主招生的方式进入理想学校的大门。仅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的27所高校为例(中国人民大学除外),除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七所学校对于招生对象没有明确的要求之外,其余20所高校均要求招生对象获得相关学科的全国竞赛或省级竞赛中的奖项名次,占北京和上海高校自主招生学校的比例高达65%。对于农村学生而言,能够进一所教育质量相对好一些的县城中学读书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受家庭条件、学校条件的限制,参加省级、全国级竞赛的机会少之又少,更何况是要和那么多来自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市学生竞争呢?天资固然是不分城乡的,但是一个人能否成材单凭天赋是不够的,后天的培养和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农村学生的学习环境有限,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条件和学校条件作为支撑,何以有获得国家级、省级竞赛的机会和资格?地方高校自主招生的“高门槛”,使得这些长得“又瘦又小”的农村高中生只有羡慕之情,不能产生非分之想。

其次,招生范围的锁定,农村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校自主招生除通过学生个人提供相关获奖证明的自荐方式外,地方中学也可推荐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但是,中学推荐是有一定限定条件的,在北京和上海两地的高校自主招生简章中,大部分高校对于可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的中学设置一定限定条件,北京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生源基地中学或各个地区所在省、市的重点中学,上海市的高校倾向于选择位于江浙沪一带的中学推荐的考生,也就是说,除规定内的重点省市学校外,其他学校基本没有推荐的资格,那也就意味着,一般普通中学的学生很难获得一次自主招生的机会,而在省、市重点中学中,城市学生是主要构成群体,农村学生多数分布在县城一级的中学,所以,即便农村学生具备某一方面的特长,学习成绩优异,是在读中学中的佼佼者,也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只能与高校自主招生失之交臂。

再次,考核评价多元化,农村学生力不从心。普通高校选拔录取方式多元化是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高校自主招生采取笔试、面试、综合素质测评等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对于考生的学业成绩、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评。目前就2014年北京和上海的自主招生考试来看,已经全部采取笔试加面试的考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单纯的笔试评价的刻板性,有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然而,对于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城市学生竞争的难度,即便是学业成绩与城市孩子不相上下,但是由于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难免在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方面处于劣势。

二、家庭资本变作筹码,农村考生捉襟见肘

资本一词,基本概念解释为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多用于经济学领域。资本凝结着社会成员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体现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资本只能在市场中根据不同的位置的不平均分布发挥效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者赋予“资本”一词更为丰富的内涵。在布迪厄看来,资本以多种形态存在,大致可以分为三种:(1)经济资本以金钱为符号,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2)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3)社会资本以社会声誉、头衔为符号,以社会规约为制度化形式。[1]

1.城乡考生的经济资本差异。经济资本是以金钱为标志的,是各种社会资源中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资本形式。父母拥有较多的经济资本,意味着他们有较为雄厚的经济支付能力,能够为其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从而能够为其子女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使其子女在各级教育机会获得的竞争中均能抢占先机。[2]就城市和农村学生家庭拥有的经济资本来看,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要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尤其是来自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城市学生的家庭。所以,一方面农村学生的家庭能够支付学习资源的能力有限,例如学校选择、辅导资料、名师指导、所见所闻等,凭借学生自己的努力只能在学习成绩上与城市学生进行竞争,缺乏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获得某一方面特长发挥的机会有限,在受教育基础不平衡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考试之于招生对象的要求明显有利于城市考生。另一方面,自主招生考试在各个地区设置考试地点的高校并不多,一般高校会选择让考生到该校参加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追加了自主招生考试的经济成本,对于家庭经济支付能力有限的农村学生而言,遥远的路途需要支付一定的路费以及住宿费,若要参加不同地区的自主招生考试,考生还要往返奔波,这对农村家庭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相反,城市学生的家庭经济支付能力具有相对的优势,顾虑少、负担轻,无论是选择地域还是选择学校方面,城市家庭的学生相对于农村家庭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2.城乡考生的文化资本差异。布迪厄所谓的文化资本是指“不同的家庭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财产”。根据表现形式不同,文化资本被区分为三种基本形态:表现为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体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文化商品的“客观化”文化资本;表现为教育资格的“制度化”文化资本。[3]文化资本的价值随着教育行动强加的文化专断与不同社会阶层教育行动灌输的文化专断之间的距离大小而变化。正如布迪厄所言:实际上,文化遗产以更隐蔽、更间接的方式传递,甚至不需要一步步的努力和明显的行动。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的差异会反应在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收益上,影响学生的日后发展。首先,就“形体化”文化资本而言,父辈群体的行为习性、价值取向、交往行为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思维方式、言谈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家庭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有限,日常生活粗线条,给予孩子认知和行为上的引领程度有限,而城市学生的家长有着相对于农村家庭更高的文化水平、眼界见识,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略浓一些,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习性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使孩子占据一定的个人优势。高校自主招生不仅选拔有特长的优秀高中生,同时也注重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考察,面试环节对于考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都会加以考量,城市考生在面试考核时占据相对的家庭文化资本优势,相对于农村考生的忐忑不安,会更加的游刃有余。其次,相对于农村学生的家庭,拥有较多家庭经济资本的城市考生能够支付更多的“客观化”文化资本,即文化商品,包括各类图书影像资料、科技产品的陈列观摩等,一方面能够增长见识,另外一方面对于理解所学知识、开发创新思维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些都是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考生所不及的。

3.城乡考生的社会资本差异。社会资本包含了人情债、关系的优先权或社会地位以及信用。城市考生和农村考生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上的差异决定了其二者在社会资本上存在必然的差异。“有钱能使鬼推磨”、“朝中有人好做官”是每个人都懂得的暗箱操作的“真理”。在中国这个熟人社会的大环境下,拥有了人脉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途径。自主招生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同时,也为一部分没有机会进入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的群体打开了一扇“后门”。城市考生家庭拥有的人脉资源与社会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优于来自农村家庭的考生,也就取得了关系的优先权,加上城市考生家庭较高的经济资本,选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大学的筹码大大增加,同时,高校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自提高了走后门的可操作性,所以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现一个蔡荣生也是不足为奇的事情。而凭借自身努力的农村考生,即便是获得自主招生考试的机会,也因为社会关系的运作,成了炮灰,只是在为城市考生做嫁衣。

三、调节招生政策标尺,擎起农村考生蓝天

1.宏观调节,教育资源均衡化。自主招生政策的招生范围限制让农村学生望而生畏的客观事实反应了城乡教育资源存在差距的深层因素。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起点低,不能同城市学生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其特长发展、学业成绩都会受到一定影响,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城乡学生的差距会逐步拉大。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均衡城乡教育资源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配足配齐实验室等相关设施,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使农村学生的天赋和创造力得以施展的空间,让农村学生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素质提升,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

2.政策引领,向农村考生倾斜。城乡考生家庭资本的差异,使农村考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处于弱势,适当地制定向农村考生倾斜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农村考生一定的政策支持,减轻农村考生的经济负担、增加农村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比例作为对农村考生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处于弱势的补偿。现行的自主招生高校中,个别高校考虑到农村考生的弱势,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在2014年北京和上海两地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中,北京大学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学和农村户籍考生的政策倾斜,在自主选拔录取的初审、复试和确定候选人等环节提高农村户籍考生入选比例,使北京大学2014年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中农村户籍考生的比例不低于20%。对国家明确的重点农村扶贫开发地区可给予重点扶持。此外,北京交通大学提出降低对教育不发达的县级以下农村学校考生证明材料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提出减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考生的报名费、资助部分面试的交通费的规定。上述三所高校的做法让家庭资本薄弱的农村考生看到了希望,但是这仅占北京和上海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27所高校的11.1%,要进一步扩大自主招生考试政策向农村倾斜的高校范围,促进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生源城乡的均衡化。

3.法制监督,确保招生透明化。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教育行政部门在扩大高校办学自的同时,应该健全相关的监督体系,保证高校自主招生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招生面试环节全程录像不能解决自主招生考试因利益交易带来的全部问题,要想保证自主招生考试不成为利益交换场,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督查委员会,加大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自主招生从招生选拔到考核的全过程的监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开通网上公共监督平台,让学生和家长成为社会监督的主要力量,同班学生和家长对于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素质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够作出客观的评判,提供监督的质量和公信度,减少通过社会资本运作的学生群体在自主招生政策下进行的利益交换,为农村考生擎起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青年研究,2010,(5):7.

[2]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6

[3]刘志民,高耀.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18-27.

[4]刘群,钱民辉.家庭资本:学生教育获得差异的重要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4-10(B05版):1-2.

[5]蒋国河,闫广芬.城乡家庭资本与子女的学业成就[J].教育科学,2006,(4):26-30.

[6]潘小明.自主招生政策的渐进调试过程及影响因素[J]教育探索2013,(5):57-62.

[7]焦新.自主招生问题突出高校将停止试点资格[N].中国教育报,2013-12-28(001).

篇4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改革 出路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本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各国都曾先后致力于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包括投资体制的改革、管理体制的改革、招生制度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等。中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自主办学力度弱,政府管制强度大,高等教育市场化不充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流于传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为了从本质上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强调的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主导力量,高等院校根据社会需要自主地培养各种人才。高等教育市场化的特征是在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一宏观调控下,充分调动高校、社会投资办学的积极主动性,依靠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发展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下的今天,相对于政府而言,企业和社会组织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人才的需求没有精准测算,所以国家每年的招生计划与现实社会中企业需要的人才严重失衡。

所以,高等教育的定位应该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必须由以前面向政府转变为面向市场,学会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专业布局、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在此宗旨下,高校一方面要创新观念,树立产业观念、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另一方面创新体制,实现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的办学方针、办学思路、专业设置、课程配置和培养方式,应该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结合区域特色,发展高校自身办学特色,发挥高校办学优势,积极适应市场竞争和社会需求,积极提升高校育人水平与科研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地助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组织,自治是很重要的。在它起源的时候这个特征很明显,在它成长的时候也是如此,所以不能在它成熟后这个特征就被抹杀了。中国的高校应该做到真正确立学校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依法充分行使办学自。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自治方面已经有了改革的探索。“北约”、“华约”自主招生是改革的初探,虽然只是一小步的探索,只能影响到很少的学生,但它对整个招生制度有一定的影响,人们看到了它体现出的良好动机。完全由政府垄断招生的状况被打破了,高校责权统一,高校责任更加明晰,招生制度趋于合理。当然,作为探索性的一步,目前只有个别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教育的公平性没有得到体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之后,在被验证了这种自主招生制度能够促进中国教育的良性发展之后,它应该被广泛普遍的实行起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理想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方面日本大学改革的经验可供借鉴。日本多所大学最初也试用政府支持办学的模式,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日本的大学意识到政府治理大学的逻辑与大学自己治理大学的逻辑是不同的,相互矛盾的,探索的失败反而对日本大学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

三、改革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

教育是国家大事,也是人民的大事。政府投资教育是其职责,而且是为了公共目的而用公共财政投入到公共事业上。政府所应该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监督者和平衡者,监督高校自主办学的主方向和具体规范,平衡那些发展速度慢、无人投资、但是社会有需要的小学校。

转变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能要从体制下手。要转变过去政府机关直接干预、包办一切的管理体制,取而代之以法律、经济、监督、服务等方面的宏观管理。具体来说,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能应包括:审批办学资格、考察硬件设施、运用法律法规监督办学。正如伯顿・克拉克教授所说:“只要政府把重点放在制订发展规划等大方向上,同时注重维持专业人员的质量,并通过权力重心层层下移的协调形式――即权力重心按层次的不同依次从政府向教师偏移的管理模式来监督这个系统,政府的引导最终将发挥效力。”

四、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国,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自主型的管理,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无论是教学程序的设定、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考试形式的选择、实践教学的实施,都建立在尊重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基础上,保障学生个性化发展。

学校要提供知识传授与品质培养并重的教育环境,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学生抹去“学习是负担”的潜在想法,快乐、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另一方面,要有效的避免学生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导学生将理想与现实相结合,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要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传统的问题,首要任务是切实有效的转变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在教育体系和管理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受教育的学生。通过使学生的个性教育与共性教育相结合,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智商培养与情商塑造相结合,有效改变学生学的被动、教师教的枯燥的现象。

(作者: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篇5

先来看看这次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6〕17号)精神,同时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建立更加公平的考试招生制度的期待,激发普通高中办学活力,提高考试招生工作社会满意度,今年3月起,珠海市教育局以国家和我省招生制度改革方向为指引,以我市基础教育高位均衡、特色发展为总体目标,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为原则,开展了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调研。

这个“实施意见”是怎么产生的呢

对调研结果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估,并召开多场次座谈会征求意见。

在综合调研意见和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谋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要求,2018年拟调整和实施的政策如下。

调整指标生政策

维持不超过70%指标生比例不变,优化指标分配方式。将指标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从统招线下50分调整到30分(未完成的指标生招生计划通过招生系统自动转为统招生计划进行录取)。

主要理由

一是整体上保持我市指标生政策延续性,符合绝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家长的预期,有利于保持稳定。

二是符合大多数家长降低指标生与统招生分差的诉求。

三是兼顾公平和效率,限度满足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发挥指标生政策引导作用。

四是鼓励初中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我市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实施自主招生政策

5所示范性普通高中(即珠海市第一中学、珠海市第二中学、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珠海市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附属高级中学)、珠海市第一中学平沙校区和广东实验中学珠海金湾学校实施自主招生政策,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机会。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我省规定的5%招生计划上限以内;具体招生方案由上述学校制定并报市教育局备案,向社会公布后开始实施。

主要理由

一是探索多元录取途径,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是与高考自主招生政策相适应,为社会输送专门人才。

三是扩大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办学积极性。

四是有利于普通高中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发展。

关于这次听证会的相关事项

本次听证围绕《珠海市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意见》的相关内容进行。

听证时间及地点

时间:2017年12月19日(周二)下午3时

地点:珠海市教育局1号楼2楼会议室

听证参加人类别及名额

(一)学生家长8人

通过报名产生,其中香洲区初中在校生家长4人,斗门、金湾区初中在校生家长各2人;

(二)中学教师代表4人(通过报名产生);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1人(通过报名产生,如无人报名则由珠海市政府推荐);

(四)各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代表6人

香洲、斗门、金湾、高新、高栏及横琴教育管理部门代表各1人。

本次听证会设旁听席,旁听人员共10名(通过报名产生)。

听证会参加人报名条件

学生家长参加人:在我市各区初中就读学生的家长,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学生本人学生证(或学校证明)。

中学教师代表参加人:珠海市内中学(初中或高中)代表,需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及所在学校介绍信。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人:需提供相关工作证。

各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代表参加人:需提供工作证或单位介绍信。

参加人需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未被剥夺政治权利;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能如实、客观反映自身意见;具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和议事能力,对听证事项有较为明确意见或建议;能依时出席听证会,遵守听证会纪律和注意事项;同意公开必要个人相关信息(在市教育局网站公布听证会参加人名单时,将公布参加人姓名、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

旁听人员:珠海市居民,能够遵守听证会纪律和注意事项。

报名办法

从2017年12月11日起接受听证参加人报名。所有参加听证人员均须填写《听证会报名表》(请拉到文末“阅读原文”下载报名表),连同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送到珠海市教育局基信科(人民东路112号珠海市教育局1号楼202室)进行报名(需本人到现场报名,不接受代报名)。

报名时间:2017年12月11—13日(上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2:30-5:30)。

听证参加人确定方式

报名截止后,按照广泛性和代表性的原则确定听证参加人名单,及时通知听证参加人并通过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公布。

如报名人数不足,由我市中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人大、政协等单位组织推荐;如报名人数超过参会名额,通过现场抽签方式确定参加人,抽签由市法制局和市教育局各派一名领导进行,邀请新闻媒体现场见证。

未能参加听证会的报名人员可以采取书面形式提交有关意见和建议(请发送到邮箱:jyjjjk@zhuhai.gov.cn)。

报名联系方式

篇6

    一、研究对象

    我国高校实行以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为主,以自主招生为辅的新生选拔制度。尽管自主招生对有关高校招收优秀考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但从整体上讲,统一高考招生录取仍然是影响我国高校生源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即便是在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985工程”大学,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考生还是占其招生总人数的绝大多数。高考成绩是各高校招生录取时最为看重的。有研究表明,高考语文、英语、数学成绩对后续主干课程的学习有显著影响。①因此,研究各高校招生录取分数对于了解其生源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主要选取38所“985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以其2005年—2010年的高考招生录取分数统计数据为分析样本,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特点。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本研究以公开的高考招生录取数据资料为信息源,主要从总体生源质量和分科生源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

    (一)数据来源

    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来自各大学招生网站、新浪教育频道数据资料③、中国教育在线数据资料④、《中国教育考试年鉴》、《全国高校录取分数线统计》等。选取2005年—2010年38所“985工程”大学在全国31个省的招生录取数据,包括文科、理科(或者综合)录取平均分、录取人数、各省本一录取线等。

    (二)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2003版)进行数据输入、处理、统计、排序。数据不包含保送生、艺术体育等特长生的录取情况;既有提前批又有本一批录取的,其提前批分数不计入统计;特定年份只有提前批没有本一批录取的,提前批数据计入统计;西藏考生统计汉族学生录取线。各主要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如下:

    1.文、理科生源质量

    一所大学的省内文理科生源质量以该大学省内文理科得分表示,其计算方法是:按照各大学文理科统计录取均分、分省计算文理科录取线差(录取线差=平均录取分数-相应批次控制分数线),设定每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大学得分为100,其他大学在该省得分为其录取考生省内文理科录取线差与该省录取线差最高分值的相对分,所得分值即为该省文理科得分;不分文理科的省份,在文理科生源质量统计中不予考虑,但在总体生源质量中考虑其综合科录取质量。计算公式如下:

    

    一所大学的全国综合得分=各省综合得分平均值

    一所大学的6年综合得分=2005年-2010年全国综合得分平均值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包括:38所“985工程”大学6年间生源质量横向对比;特定高校在31个省生源质量的纵向对比;文、理科生源质量对比。

    (一)“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横向对比分析

    1.总体生源质量差异分析

    38所“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情况见表1,可以看出,各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存在明显差异。

    (1)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区域分布

    “985工程”大学录取人数具有明显的属地化特征③,优质生源青睐经济发达地区的“985工程”大学。北京和东部发达城市的“985工程”大学生源统计得分明显更高,处在经济发达省区的“985工程”大学更容易获得优质生源。全国各地绝大部分优质生源选择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地处经济文化发达城市的大学,其他内地大学对它们几乎没有构成生源竞争威胁。但在北京和上海之间,仍存在差距,比如,地处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本地招收的生源质量也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弱。生源质量排名前24位的“985工程”大学分布在12个省,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共有12所,占50%。若以东、中、西部划分,西部地区四川、重庆、陕西、甘肃四省区共7所“985工程”大学中只有1所进入前24名;中部地区人口大省众多,在湖北、湖南的5所“985工程”大学只有2所进入前24名。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主要分布在边远省份。

    “985工程”大学优质生源地域差异的原因,表面上看,是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省招生计划制度。但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发展不均衡的特殊国情。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985工程”大学支持力度更大,具有更富吸引力的文化影响,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考生更愿意报考这些地方的“985工程”大学。

    

    (2)生源质量与“985工程”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

    38所“985工程”大学受办学历史、学校类型、办学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相互之间在综合实力上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对各大学的生源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统计表明,生源质量与大学综合实力和类型有比较明显的相关性,生源质量排名靠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排名前10名的大学集中在综合类(7所)、理工类(3所);排名前20名的大学也主要集中在综合类(13所)和理工类(6所),只有1所师范类(北京师范大学)排在第13位;民族类(中央民族大学)、农林类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靠后。9所教育部重点建设大学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稳居前6名,而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生源质量排名相对靠后。

    (3)“985工程”大学生源竞争激烈

    生源数量相对减少,招生录取率攀升,生源供求关系变化直接导致高校间激烈的“生源争夺战”。“985工程”大学虽然现在还不存在明显的生源危机(本一线上录取学生),但也有内部生源之争,还有与国内其他大学、港澳台高校和海外高校的优质生源之争。

    统计表明,地域相近、实力相近的大学间生源竞争更加激烈。现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例予以说明。表2是2008年两校理科各省 招生录取分数情况,提前批没纳入统计范围(该年江苏不分文理科、以综合分数计算)。在都有招生的29个省中,两校在湖北、福建、广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南、陕西、河南等9个省的录取均分相近,华中科技大学除了在山西省的录取均分低于武汉大学外,在其他19个省的录取均分都略高于武汉大学。这表明两校的生源之争激烈,也说明华中科技大学理科生源质量高于武汉大学。虽然根据数据统计结果,武汉大学文科生源优于华中科技大学,但根据文理科人数、录取线差相对得分加权计算,两校的全国生源综合得分均分显示,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总体生源质量优于武汉大学。根据表1,两校6年平均生源质量高度接近,这也反映了两校生源之争的结果。2008、2009、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776人、2434人、2654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12、605、616;武汉大学理科在湖北分别招收2234人、1901人、1517人,录取均分分别是605、601、614,两校录取均分逐渐接近,武汉大学逐年减少理科在湖北的招生人数,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提高生源质量的效果。

    

    2.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分析

    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各大学每年的生源质量排名与其总体生源质量排名有一定的相关性。从图1可以看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同济大学生源质量一直处在前10的位置;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幅领先于其他大学,一直处于前两位,上海交通大学在2005年和2009年略低于复旦大学,其他4年一直位于前3位;2005年浙江大学的位置略低于中国科技大学,2008年位于第4位,而其他4年均高于中国科技大学列第5位;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6年都处于第7和第8位;北京航天大学从2008年开始从第13位升至第9位,并保持了3年;同济大学、南开大学6年一直处于第10-12名之间;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学的排位一直比较接近;华东师范大学的位置变化最大,从2005年的第12名跌至2008年的第26名,2010年才升至第24名;哈尔滨工业大学从2005年的第22名,升至2010年的第14名,可以说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大学;位于中间段的另外10所大学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份略有波动,但比较接近,大连理工大学基本保持在第22-23名;处于第23-35名的几所大学的相对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直处在末段位置。

    

    图1 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学总体生源质量变化图

    (二)特定省份生源质量横向分析

    特定省份的生源质量与各大学招生名额投放密切相关,而招生名额的投放又与各省份总人口数、考生数、拥有高校数量等相关联。“985工程”大学招生人数的属地化现象使各省份的招生录取更具复杂性。例如,2007年,34所一期“985工程”大学共招生145866人,属地化比例平均值高达36.18%,而在13个无“985工程”大学省份的招生比例平均仅为1.75%;2007年“985工程”大学的平均录取率为1.444%,上海市“985工程”大学录取率高达4.566%,人口大省河南省最低,仅为0.705%;2010年“985工程”大学平均录取率为1.999%,上海为5.129%,河南只有0.978%。从图2可以看出,2010年河南省录取人数排在全国第8位,录取率排在最后,录取人数最多的是广东、湖北、山东,录取率最高的是上海。

    河南省是人口特大省份,没有“985工程”大学,多年来高考报名人数为全国最多;上海市是人口中等省份,有4所“985工程”大学,录取率常年处在首位。分析2005年—2010年各“985工程”大学在这两省市招生录取的相对分值,可以了解各大学在特定省份生源质量的相对位置及其变化情况。从18个拥有“985工程”大学的省份随机选取18所大学为代表,对比分析这18所大学在河南和上海的生源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18所大学全国相对均值曲线与河南省生源曲线基本吻合,说明河南省向各大学输送的生源基本符合总体生源质量排名(见表1);清华大学在上海市获得了最优生源,复旦大学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这体现了复旦大学的地域优势。浙江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在上海的生源质量超过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与其在河南的生源质量出现反差。总体而言,除了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另外16所大学在上海获得的生源质量低于河南生源及全国平均生源。这也说明上海的优质生源更多地流向了北京、上海的“985工程”大学。

    统计表明,特定省份的生源总体分布与全国综合生源质量排序变化基本趋同,个别大学的生源质量在不同省份因为招生人数、学校实力、学校地域、学校类型、招生宣传等原因而出现波动。

    1.总体生源排名前10名的大学

    由图4可以看出,在大部分省份,各大学生源质量总体与综合排名顺序相一致,只在少数省份出现差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基本处在第1、2位,但是在西藏,上海交通大学跃升至第2,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列第3;南京大学在江苏排第9,同济大学跃至第8;复旦大学在江苏超过北京大学排第2,在上海、河南、甘肃跃至第3;中国科技大学在安徽与复旦大学接近,跃至第3,在吉林与上海交通大学接近,位居第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上海、江西、江苏、广西、贵州、福建排在第11-17名之间;中国人民大学在浙江升至第4位,在西藏排在第9位。

    

    图2 2010年“985工程”大学录取率与招生人数对照图

    

    图3 “985工程”大学在河南、上海招收生源质量情况图

    2.总体生源质量排名后10名的大学

    图5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除了在上海、西藏排倒数第3和第2外,在其他省份都是最后一名;中南大学在河南、安徽、浙江、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吉林大学在天津、安徽、山东、贵州、新疆等省获得相对较好生源;东北大学在西藏排第38名;中国海洋大学在山东、新疆等地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

    

    图4 综合生源质量前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5 综合生源质量后10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3.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

    总体生源质量排名第11-28名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分布与 总体生源质量排序基本相同,只在特定省份出现一定的波动,见图6。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排第9、在江西排第8、在吉林排第8,获得了相对较好生源;山东大学在山东排第22,在广东退至第28;华中科技大学在新疆排在倒数10名的范围;东南大学在西藏退至倒数第6;电子科技大学在上海退至倒数第2,西安交通大学在海南退至第18。

    (三)“985工程”大学在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纵向分析

    客观上讲,不同省份之间的生源质量是不宜进行比较的,因为各省高考难度不完全相同、高考总分不完全相同。根据前文所述,一所大学的某省生源质量可以用该大学的省内综合得分表示,通过对比省内综合得分可以比较分析各大学在各省的生源质量。尽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分布与所在地域有一定的关系,但也存在例外情况。比如,复旦大学在江苏得分较高,而在云南、山西等地较低;浙江大学在浙江的生源质量并不是最好,相对最好生源在湖南、贵州、青海等地;厦门大学最好的生源来自辽宁等地,而非福建。各大学在各省生源质量波动情况有各自特点,似乎没有共同规律可循。兹列举几所大学的情况进行分析。

    1.清华大学

    图7、图8显示,清华大学连续6年全国平均得分都处在第一的位置,在全国不同省份的生源质量波动较小。其生源质量的波动主要表现为:2010年湖北、贵州、西藏,2008年北京、上海、湖南、湖北、陕西略有下降;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安徽、湖北、湖南、西藏、陕西等省稍微弱于其他省份,在绝大多数省份其生源都居于榜首。这说明清华大学在各省的优质生源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2.北京大学

    从图9、图10可以看出,6年里北京大学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的波动并不大,生源质量略逊于清华大学;生源最好的省份是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宁夏等省,稍差的是江苏、西藏等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陕西、西藏、广东等省。在福建,2005年其生源质量相对得分最高,2007年有所下降,2008年又达到最高,2010年有所回落。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生源竞争最为激烈,例如,2008年北京大学在北京、上海、山西、湖北、陕西、宁夏、福建等省的生源质量超过清华大学,位于全国第一,而在其他省份,北京大学都落后于清华大学。在湖北省,北京大学连续6年生源质量稳居第一。两校在全国优质生源竞争中都占有绝对优势,两校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是香港和国外的著名大学。

    

    图6 综合生源质量第11-28名大学分省生源变化图

    

    图7 2005年-2010年清华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8 清华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9 2005年-2010年北京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3.北京师范大学

    从图11、图1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在各地生源质量相对较高,2008年有所下降,2010年又有所回升。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靠前的是吉林、北京、江西、重庆等省,生源质量靠后的是宁夏、西藏等省;2008年在上海、西藏等省的生源质量相对下降严重;在北京、重庆、吉林、江西、新疆等省的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稳定,而在上海、湖南、广东、甘肃、西藏等省生源质量则有较大波动。北京师范大学综合实力在全国师范类高校中居领先位置,生源分布是“985工程”大学中属地化最不明显的学校,在生源质量竞争中有较强的优势。

    4.复旦大学

    由图13、图14可以看出,复旦大学6年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7年-2008年略有下降,2009年-2010年逐渐上升。生源质量最好的省份是江苏、浙江、甘肃等,较弱的生源在广西、山西等省;在大部分省份其生源质量较为稳定,但在重庆、四川、贵州、吉林、内蒙古等省有较大波动。近年来,复旦大学加大了自主招生力度,对增强生源质量竞争优势有一定影响。

    

    图10北京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1 2005年-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2 北京师范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3 2005年-2010年复旦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5.吉林大学

    由图15、图16可知,6年间,吉林大学的生源质量变化不大,2007年—2009年生源质量略有下降;在新疆、安徽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好,而在青海、宁夏、上海等省的生源相对较弱。6年间,在河南、西藏、山西、福建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贵州获得了相对比较优秀的生源,在上海、宁夏、江苏、四川等省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在上海、西藏等地的生源较弱。

    

    图14 复旦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5 2005年-2010年吉林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6.厦门大学

    由图17、图18可以看出,厦门大学6年来生源质量相对稳定,2009年—2010年生源质量有所提升;在辽宁、新疆、重庆dylw.net 、吉林、山东、云南、安徽、内蒙古等省获得了相对较好的生源,而在上海、湖北、广东等省生源质量相对较弱;在山西、四川、宁夏等省生源质量波动较大,2008年在山西、宁夏等省的生源质量较弱,2010年这两省生源质量提高幅度较大;作为福建省唯一的“985”大学,厦门大学在福建省没有获得最好的生源,福建生源在全国的总体排名在倒数10名的范围,2009年、2010年福建生源质量有所上升。

    (四)文、理科生源质量与总体生源质量情况对比分析

    我国高考招生按文理科成绩和志愿分别录取,由于文理科考试科目和招生规模的差异,各省高考文理科分数和录取起分线有着明显的差异,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也存在显著差异,不仅如此,由于各大学文科类学科专业和理工科类学科专业办学实力的差异,导致各大学文理科录取线差排名也存在显著差别。如表3所示,理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开大学;文科招生质量排位前10的大学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文理科全部招生的37所大学中,理科录取线差总体高于文科。各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从最高到最低尽管差距较大,但各大学理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比较缓和,文科生源质量变化幅度相对显著;除少数几所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保持了相对平衡外,其他大学文理科生源质量差别显著,部分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差距悬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等的文理科生源质量相 对比较平衡,这些大学的文理科生源质量均排在前10位,且位差最大不超过3位。然而,以理工科见长的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大学的生源质量表现出明显的失衡现象,理科生源质量较高,分别排在第6、9、12、13、14位,而文科生源质量较低,分别排在第10、15、16、19、26位。部分传统综合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明显高于理科,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等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9、11、12、14、17、18,但其理科生源质量排名分别为第20、15、17、24、28、32。两所师范大学的生源质量也表现出文强于理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8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1位;华东师范大学的文科生源质量排在第13位,理科生源质量排在第23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理科生源质量排名靠后的大学,除少数几所的文科生源质量排位比较靠前外,其他多数的文科生源质量也排在后面。

    

    图16 吉林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7 2005年-2010年厦门大学生源质量情况图

    

    图18 厦门大学各省生源质量情况图

    四、结论

    应当指出的是,以高考分数高低反映生源质量只是管中窥豹,它只代表由高考成绩所反映的质量状况。本研究只选取了“985工程”大学作为研究样本,并未涉及非“985工程”院校的招生录取情况,研究结果只反映样本大学自身和样本大学之间的生源质量情况,并不表明样本大学的生源质量一定高于非样本院校。另外,由于统计数据庞大,各省高考方式多样,且有的省份各年度变化明显,所以,在统计中对个别特殊省份的情况采取了特殊技术处理。

    研究表明,“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尤其是京津沪地区大学在生源竞争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生源质量与各大学实力和类型存在相关性;各大学生源质量在不同年份存在波动现象。“985工程”大学生源质量的差异,表面上是录取分数和录取人数的差异,实际上却是各省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发展不均衡等因素相互作用结果的反映。当然,大学生源质量的影响因素远不止上述所涉及的方面,还有各大学的招生体制、招生队伍状况、招生经费投入等,但在本研究结果中其影响程度却并不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大学需要具备先进完善的教学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需要高质量的生源。高水平大学之间的竞争,始于优质生源的竞争,“985工程”大学必须明白这一道理。

    收稿日期:2012-03-29

    注释:

    ①罗永泰,李小妹.高考入学成绩对后续课程影响的统计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6,(2):14-16.

    ②新浪院校库资料[EB/OL].kaoshi. edu. sina. com. cn/collegedb/collegelist. php? _action=t&is985=是,2012-01-10.

篇7

关键词:高校管理权;性质;问题;完善

近几年来,以高校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日渐增多,曾经神圣、合理的高校管理权以及高校管理体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法治理念和权利意识正在不断渗入高校以及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存在的诸多问题尤为严重的是高校法律秩序的欠缺和缺陷。为此,学界以及司法界纷纷就相关问题在理论上进行探讨,高校的法律性质与地位、高校的行政诉讼的被告问题、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等等都成为讨论关注的热点。

一、高校管理权的涵义

(一)高校管理权的内涵

要弄懂高校管理权的涵义,必须从高校管理权的主体、管理权的行使方式、管理权行使的范围三个角度把握高校管理权的内涵。综合分析认为高校管理权定义可以确定为:高校为保证其机构目标的实现而对高校自身各项事务进行决定、管理、执行的能力和权限。

(二)我国高校管理权的体现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这一条充分说明了,学校的自主管理既包括为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教学管理,也包括为了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合法利益而进行的生活秩序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下简称《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学校有权“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第四项规定了高校有权“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并实施奖励或者处分”。2005年9月1日新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四条规定:“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一)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扰乱社会秩序的;(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六)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七)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此条款充分表明,高校管理权是来源于法律的授权的,并不能一味的强调对学生权利的实施与保障,平衡两者的关系,才能更加公平公正。

二、高校管理权的性质

(一)高校属于法律授权的行政主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第二十八条的规定,高校拥有自主招生权、管理奖励权、发放学业证书权等权力。这些权力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的特点,符合行政权的主要特征。因此高等学校具有授权行政主体的地位。

(二)高校的管理权在本质上属于行政权

首先,学校与学生之间不存在民事关系,只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学生与学校之间存在的所谓民事法律关系,其实是学校管理权的过度膨胀而导致的。其次,高校管理权具有强制性、单方面性、主动性。表现在学校制定实施校规校纪和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奖励或惩罚,比如针对被管理者制定长期有效的规则、守则,以规范学生的行为、学校在特殊时期或是针对个别群体出台校规校纪,以严肃校风。这也是高校管理权作为公共权力的显著表现。

三、高校管理权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管理权行使中的主要的问题

1.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现在高校基本上采用一种“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学生被动,无处申诉。另一方面,一旦学生与学校法庭相见由于学校在处理学生过程中的不公开透明,使得学校败诉。

2.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失范

这点主要体现在:学校内部的机构之间职能混乱,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超越权限的属于无效行政行为,这种行为在高校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二)高校校规校纪存在缺陷

比如说某些高校所制定的校规校纪违犯了上位法的要求,通常我们所熟悉的高校校规中“发生‘不正当性关系’开除或劝退”,但是在我国的法律中除了赋予学生受教育权、申诉权、权等权利以外,还规定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四、高校管理权的规范与完善

以上分析过,高校管理权在本质上属于行政权,但具有不完全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公权力和私权利之间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及保障学生的权利又使学校管理步入良性循环。

首先,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应当严格地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授权,不超越权限,严格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理顺学校的管理关系,将管理权在权限范围内做最有效地行使。

其次,高校行使管理权应尊重正当程序原则。学校要想所实施的行为合格、有效,尤其是在目前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规范的程序可以弥补许多不足之处。

最后,应当加强对高校管理权的监督与制约。比如说诉讼途径、申诉途径的建立与完善,可以让学生权利有处维护。我们不能保证有权力的人不会滥用,让没有约束的权力存在本身就是与法律精神所不符的。

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高效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与权衡》研究成果,项目类别: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310476050

参考文献:

[1]叶必丰.行政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2]林正范,吴跃文.论高校办学自的含义、依据与范礴(J].上海高教研究,1994,(2)

[3]丁志岩,师学玲,施全强.高等学校管理权的行使与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J].河北法学,2003.

[4]刘东梅.对高校办学自的法律思考仁J1.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5]别教荣.论高等教育管理权力(J〕.高等教育研究,2加l,(2).

[6]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篇8

关键词:80后作家 阅读积累 阅读经验 语文教育

80后曾是被热议的一个群体。随着80后群体的成熟,他们已陆续登上社会各业的舞台,成为各类岗位的责任人。青年作家是中国文坛的希望,一批风格独特、才华出众的80后作家们也凭借他们对于社会人生的独到理解和出众的才华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一、写作同阅读的关系考察

语言积累是文学创作的基础,而语言积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青年作家笛安1983年出生于山西太原,留学法国,获社会学硕士学位。她是中国富有影响力的青春文学作家,曾荣登第五届和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并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二、80后作家阅读素材探究

有人计算过,世界上几乎每分钟就有一本书问世。书籍数量繁多,浩如烟海,而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科目众多,如果不加选择地阅读或不加选择地给学生推荐,不仅耽误时间,还可能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概括开来,几位典型80后作家大学前的阅读主要集中在以下类型:

(一)童话故事

童话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 儿童时期阅读童话作品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启迪孩子的情感,更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对事物的专注度。

80后作家中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蒋方舟儿时受童话的影响很大。她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1989年出生的她在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获得散文奖。在童年的阅读体验中,童话在蒋方舟生命中占据了极大分量,甚至影响到了她后来的写作。

(二)名著经典

有专家认为,大众文化的崛起影响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审美情趣,对青少年产生重要影响。[4]因此青少年学生若想获得积极的思想引导、强大的精神力量寻求和远大的理想就应该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

郭敬明是80后作家中的典范,曾多次于“作家富豪榜”多次位列第一。连续两年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 连续八年荣登“福布斯名人榜”。现为文化公司董事长,杂志主编、传媒公司文学总监,出版集团副总编辑。

“1998、1999年的时候,我还在上中学,很喜欢读小说,那时候读了很多的小说,最喜欢苏童、余华的作品。” 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活》、《妻妾成群》,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这类文学经典都是郭敬明中学时代阅读的对象。另外,在他19岁的作品《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中我们可以发现,19岁的郭敬明已经对莎士比亚、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有了很深的认识。

七堇年,1986出生于四川川泸州。高考前外语过GRE,顺利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她自称,史铁生的作品是引导她开始重新审视文学与写作的滥觞,它在心中永远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三)武侠、言情等兴趣文本

在文本类型上,武侠小说应当属于兴趣文本的范畴。兴趣文本贴近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实际,有利于阅读兴趣的自主化。兴趣阅读建立在兴趣选择之上,具有阅读选择自主性、内容非经典型、目的非功利性等特征,能够促使学生阅读主体意识的解放。[2]当然,兴趣文本可能存在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挖掘促使学生成长的阅读资源。

步非烟是80后文学代表作家之一,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北大少帅”之称的钱志熙教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步非烟的创作同样与其年少时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 也由此激发了她创作武侠作品的冲动.“我想武侠是一种青春的文体,我们无意描摹世态之深沉,人性之沉重,只是在书写一种少年人的梦境”。[3]

三.阅读经验对80后作家的影响

从80后作家的创作和人生发展轨道来看,他们年少时期的阅读材料和经验对他们后来的创作和发展都产生了不小影响,而这些影响对他们来讲是相当持久的。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创作风格的影响

由于写作的发展和创新是相对缓慢的过程,因此学生阅读的类型和风格对其创作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从80后作家来看,他们的创作风格同其阅读素材和阅读经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谈到80后作家,不得不提到来自上海的韩寒。1999年韩寒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引起文化各界强烈反响。而其后的作品《零下一度》、《杂的文》等也都获得了许多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与其他爱好武侠、散文的作家不同,韩寒中学时期曾夜读《二十四史》和钱钟书的《管锥篇》。

(二)个性特征的影响

在北京举行“读书六十年”论坛中,彭林教授说道:“要做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心理学家认为,读书不仅能增加知识和修养,而且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性格。 从80后作家的上述阅读素材来看,韩寒的理性率直、郭敬明的多愁浪漫、张悦然的稳重成熟、蒋方舟的灵动机智,七堇年的深邃警慧都同他们阅读的种类和素材密切相关。

阅读不只是一种精神的积累,更是心智的成长、自我的建构。正如加拿大的一位阅读专家所言,学生在兴趣阅读中,会发现自身生命的种种痕迹。作文教师和语文工作者,为学生提供和选择适宜的阅读素材,指导学生有效阅读在语文和人格教育中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健.快乐童年,书香作伴[N].北京:人民日报,2012年5月

[2]曹明海.语文新课程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04

[3]许多余.步非烟.文学是个什么玩意[[DB/OL].腾讯读书.2012.05

篇9

关键词:日本教育 中国教育 比较 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037-02

日本和中国有着一衣带水的地理、文化关系,但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此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从两国的育儿意识和方法上为例,据一项调查表明,在中国,一半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本科以上学历;而在日本,持这种观念的家长不到10%。因此中国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常常花大量金钱进行早期智力开发,比如音乐、艺术以及语言的教育,且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将来取决于大人的教育”。而大多数日本家长在接受调查时表示,对孩子朴实、坦诚和好奇心的培养更重要。而教育专家也表示说,从儿童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全面的,不能只对儿童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而这类教育比知识教育更能影响儿童将来的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在这方面,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水平与它的社会文化和国情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历史。自从二战结束后,日本的教育制度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取消了过去的6-5-3-3学制,引进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的所谓6-3-3-4学制,义务教育也由6年延长至9年,男女同校也得到普及。此时,100%的就学率和100%的识字率是日本在世界上最引以为豪的地方。高中虽非义务教育,但升学率也达到97%,尤其在城市,实际上几近全体入学。但是战后日本采取的这种教育机会均等与男女共学等教育方针,在数量上虽收到了极为显著的成果,但却使的教育成为偏重知识的制度化教育。当时的教育制度虽然在培育符合产业界‘大量生产,高品质,高效率’需要的人才方面有其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思考力、\创造力,学习等意愿降低以及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因此教育改革也是当时政府重要的政策课题之一。

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都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逐步提高起来的,而且其教育制度的发展完善过程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学习,以求得更好的改进我们在教育体制上的不足。两个国家在教育方面是可以互相借鉴的,虽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是对人的教育上是大同小异的,我们要做的是去其糟粕而取其精华。

在这里笔者认为值得借鉴的是日本的大学教育模式。和外国的大学相比,日本的大学最大的特点是入学考试相当严格。有人就形容这种考试是“睡5个小时考取机会渺茫,睡4小时才可能被录取。”现在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一联考与各大学自主招生相结合的制度。这样灵活运用统一联考进行招生的私立大学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想要挤进知名国立,公立,私立的大学门槛依然很难。在院系方面,医学院系最受欢迎,考取也最难。在这种情况下,为进入理想的大学,复读考生非常多,一种新兴的教育产业补习学校也因此而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模式给许多无法进入高等学府的人创造了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作为这种新型大学“电视广播大学”于1985年开始招生,至今培养了许多高素质的人才。它是效仿英国的“电视广播大学”,运用广播,电视与函授教学相结合进行教育,约有七成经费由国库补助,算是准国立大学。目前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也得到了普及,说明这种教育体制是适合大多数国家的,具有一定的普及性。

下面,我们就两国教育方面的差异点进行一下比较说明。这就要提到教育的个体——家庭。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日本的家庭教育对象多为2—3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比较客观,孩子的成长与家长的期待较为一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着较明确的区别,即孩子的日常生活行为及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家庭,而学习则主要依赖学校等教育机构。家长对孩子的学历期待较高,但对其将来的发展则较为宽容。从家庭内部条件来讲,日本的家庭主妇自身学历较高而且即使有工作,日工作时间也较短的占大多数,因而利于家庭教育的实施。因日本社会对男女性别分工的不同要求,家务及家庭教育主要依赖于母亲的倾向也就变得很普遍。

而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较高,孩子的实际成长水平与家长的期待存在一定的差距。因而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着偏重学习而忽视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的倾向。再从家庭内部条件上比较,中国的家庭主妇学历较低,尤其是在农村。因而虽然热心于孩子的教育,教育上却不免出现盲目的行动。此外,虽然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教育子女的义务,但由于同为双职工,在工作与家庭教育子女的时间分配上,很难做到三全其利。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妨学学日本的做法。首先克服中国母亲自身不利于家庭教育的因素,一是提高母亲的教育素质,二是改革现行劳动制度。对于后者我们是否可以借鉴日本的工作时间制度,以给母亲较多的时间安排家务、教育孩子。长期以来,我们大搞“高就业、低收入”的平均主义,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人浮于事的局面,也使妇女在事业与家庭及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负担过重,举步艰难。在男女平等意识已普遍为人接受的中国“妇女回家论”显然不会受欢迎。但是在独生子女的教育倍受重视的今天,允许妇女在生儿育女期间采取阶段性就业或多种形式的工作时间制度,无疑是解决妇女负担过重的良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助于家庭生活的安定及家庭教育的充实。希望在这一点上有关方面能够给予关注。

上面说到我们在取其精华的时候也要去其糟粕。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教育发展产物都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日本在其教育发展道路上就带来了一些这方面的弊端,很值得我们警惕。由于日本是高学历社会,升学率极高,因此升学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进入好的大学必须先进入好的高中,为了进入好的高中必须先进入好的初中,因此许多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被迫接受以升学为中心的学校生活。日本的学校学期采用3学期制,新学期从四月开始。平时的上课时间,小学高年级以上大约是六小时,在世界各国中也是属于较长的。而且每天的课业都很繁重,家庭作业更是少不了,学生们也都养成在家预习,复习的习惯。至于假期,暑假有40多天,寒假和春假各两周左右,而且放假期间都有家庭作业,这样与暑假长达两个多月,复活节和圣诞节等假日极多,而家庭作业又少的欧美各国有着极大的差异。而且,由于日本企业纷纷向海外发展,在日增多的从海外回国的日本人孩子中,有些人就适应不了这种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从而这种因受到文化冲击而不去上学的现象日趋变得严重起来。

也许在我国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置之不理,任其发展。都说教育强国,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各方面都有其特殊性。由于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我们各地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要想提高我们的整体教育水平可以说任重而道远。由此我们必须主动吸收外来精华以壮大我们的教育事业,还要做到全民共同参与改善我们落后的教育观念,国家更要在这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与关注,我想那个时候教育强国的理想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杨东平等.21世紀教育发展研究院[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生兰.比较就学前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靳卫卫.走进日本——透视日本语言与文化[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4]林德胜.上班族天天用日语[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汉日对比 量词 “个” “つ” “”

一、引言

日语在历史上受汉语影响颇深,至今日语中还存在着大量汉字词。汉语和日语都属于量词型语言,两种语言中都含有丰富的量词,《现代汉语量词语用辞典》(2002)中收录了常用汉语量词约600个,《大辞林》中收录了日语常用量词约130个。

尽管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大量的量词,但是,日语语言系统中并没有将量词作为一个单独的词类,而是将其视为词缀,因此日语中并没有“量词”这一说法。日语中这种类似于量词用法的词被称为“助数词”,顾名思义,就是数词的附属物。《日本语教育大事典》中指出:“助数词是词缀的一种,是标志数量的一种词语,也是数词的构成要素。”依此可见,助数词在日语中并不作为独立的词类而存在。

“个”作为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在日语中有与之对应的助数词“つ”和“”。“つ”属于和语词,即日语本身固有的词汇;“”属于汉字词,即日语发展形成过程中从汉语发展过去的词汇。作为表示数量的助数词,二者的用法有同有异,但日语中对应汉语量词“个”的用法的词并不仅仅是“つ”和“”。除此之外,本文从汉语量词“个”的特殊用法出发,探讨在日语中该用法是否存在及如何存在。

在汉日量词对比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献《日AIZの数~のC能》(1953)中,作者渡边实对汉日量词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几点重要理论:1.数词只有同量词结合才能取得一个独立的词的地位;2.汉语量词是一个独立的实词,日语量词则是一个接尾语;3.汉语量词比日语量词发达的原因是它有区别同音异义词的功能;4.汉语量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量词“个”有调整语调的作用。

二、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基本共通点

作为量词,其基本的功能就是用来表示数量单位。在表示数量单位时,日语助数词“つ”“”与汉语量词“个”的语义范围基本是一致的。日语中“つ”“”的用法与汉语量词“个”的用法是一致的,都是直接跟在数词之后(但由于汉语量词和日语助数词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个别情况下会使用其他量词“枚”“种”等)。例如:

(1)リンゴを一つください。

请给我一个苹果。

(2)人生は慌ただしくて、もしかすると彼はただ1人の旅人ひとつえての旅人。

人生匆匆,他只是其中一个难以忘怀的过客。

(3)山田太郎さんの写真がほしいと10入りの箱ごとIっていかれます。

想要山田太郎的照片的话,要买十个装的箱子。

(4)中国は金メダルを32ももらったから、中国の国民として、プライドをしみじみと感じた。

中国获得了32枚金牌,作为中国人,深深地感受到了民族自豪感。

(5)家庭は子供にして第一学校だ。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6)もちろん、郅永hになる方法は心中ではなく、ただひとつの情rです。

当然,让爱永恒的方法并不是要殉情,这只是一种情况。

由例(1)~(6)可以看出,尽管相对应的词不同,但是这些句子的汉日语法义是一致的。简而言之,“つ”“”和汉语“个”在表数量单位时有着一致的用法。

三、使用方法的比较分析

(一)使用范围

与日语助数词相比,汉语量词“个”的使用范围更广,“个”在汉语中可作指量词,即“这个”“那个”。例如:

(7)这个杀手不太冷。

(8)那个少女很普通。

(9)狱里待时间太长,已完全不认识这个世界了。

(10)这个端午不平静。

(11)中国人为什么敢投资,一个是的确有钱,这个城市化、资本过剩和危机,这个“危机三角”的循环理论我已经讲过了。

(12)隔壁那个饭桶,你吃了我这么多饭,打算拿什么偿还?

(13)由于那个年代文化的贫瘠和饥渴,帅子偷阅司汤达的《红与黑》并到处演讲,被公社抓了典型。

(14)那个架式就像是要抓取猎物的螃蟹。

日语中的“つ”和“”不可作指量词,“这个”“那个”用“この/これ”“その/それ”“あの/あれ”表示。其中,“この/これ”义为离说话者自己近的“这个”东西,“その/それ”指的是离说话者远但离听话者近的“那个”东西,“あの/あれ”指的是离在场人都远的“那个”东西。要注意的是,“この”“その”“あの”之后一定要加名词作定语,而“これ”“それ”“あれ”后不用加名词作定语。例如:

(15)これはぼくの最近の杰作だ。

这(个)是我最近的杰作。

(16)これがわたしの妹です。

这(个)是我妹妹。

(17)この场所。

这个地方。

(18)そのから、勉は人材になる方法として、人の日常生活をに影した。

哪牵ǜ觯┦焙蚱穑学习成为人才的方法,对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19)それが大事。

那(个)是很重要的。

(20)あの先生のことは私に深い印象を残った。

那个(位)老师的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二)与数词的组合

汉语“个”与数词的组合不受限制,可与任一数字组合。但是日语中表示“个”的助数词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数词一到九可加“つ”也可用“”,十以上的数词就只能用“”。如:

(21)ひとつ/一 ふたつ/两 みっつ/三

よっつ/四 いつつ/五 むっつ/六

ななつ/七 やっつ/八 ここのつ/九

(22)訾椁护匹伐悌`ベット12入。

内含12个冷冻果子露冰淇淋。

除了对“个”的表达形式不同之外,汉语与日语中量词、助数词的位置也有不一样的用法。汉语一般使用“数词+‘个’+名词”结构,日语中可用“数词+‘个’+の+名词”结构,也可用“名词+数词+‘个’”结构。虽说汉语中也有“名词+数词+‘个’”结构,如“苹果五个”,但该用法多见于古代汉语,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故略过不表。例如:

(23)我有五个苹果。

(24)昨天,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领军人才选拔及自强计划三大自主选拔项目同时开考,6000余名考生在全国29个省份36个考点同时参加初试。

(25)据了解,米粽足足用了80斤糯米,花了12个小时才熬制而成。

(26)ここにリンゴ(苹果)が5あります。

这里有五个苹果。

(27)私は5のリンゴ(苹果)があります。

我有五个苹果。

(28)父は中学生のr、自分でラジオ(收音机)を何も作って婴辍⒓窑蛑けてあげました。

父亲还是中学生时,做了几个收音机来补贴家里。

(三)与疑问词连用

当表达对某物数量的疑问时,汉语一般是用“几个”或“多少个”来询问,“几个”多用于视线内数目不超过十个的情况,“多少个”多用于视线内数量超过十个的情况;但是在日语中没有这种差别,日语中询问数量时一般使用“何”或“いくつ”,询问的时候一般直接问“何?”或“いくつ?”,来表示“你要几个?”或“有几个?”,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例如:

(29)这些葡萄有几斤?

(30)这些葡萄有多少个?

(31)日本で使われるh字は全部で何ありますか?

在日本使用的汉字一共有多少?

(32)シャッフル・いくつ知ってる?

你对shuffle知道多少?

(33)いくつ欲しいのか?

你要多少?

除此之外,汉语量词“个”与“怎么”连用时,也是表询问,结构一般为“怎么+‘个’+名词”,表达的是“(这是)一个+什么+名词”的意思。但是在日语中,助数词“つ”和“”没有这种用法,相似的用法为“どんな+名词”。例如:

(34)怎么个情况?

(35)どんな感じ?

感觉怎么样?

(36)キミがほしいくすりってどんなのだろう?

你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药?

(四)重叠用法

汉语量词“个”作为一个非定量单音节量词是可以重叠使用的,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个”,但是在日语中,“つ”和“”并没有这种用法,类似的重叠用法是“どれもこれも(这个也……那个也……)”,而不会像汉语一样直接用“”或“つつ”表示。例如:

(37)个个都是人才。

(38)你们个个都不行。

(39)どれもこれもだめだ。

这个也不行那个也不行(个个都不行)。

除此之外,有另外一种重叠方式是汉语量词、日语助数词共有的,都表示依次的顺序。例如:

(40)我把东西一个个摆好。

(41)一个一个来!

(42)一つ一つ数える。

一个一个地数。

(五)特有用法

汉语中,指人的时候一般用“数词+个+人”,如“一个人”,说“数词+人”是受到了古代汉语的影响;而日语中只能说“ひとり(一人)、ふたり(二人)、さんにん(三人)”等。

(43)我们放心不下让她一个人回家,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

(44)不,这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球队,首先我们有11个人首发,对我们来说这是团队的事。

(45)彼はひとりで苦しい生活を^ぎています。

他一个人过着艰苦的生活。

(46)だから、私はそのふたりを同じ程度におく、そうしたら、私は日本Zと日本のs史がよくわかるようになる。

因此,我把这两个人放在同一程度下才能更好地了解日语和日本历史。

(47)大人荪哎氅`プ?埂堡沃倭激筏搐摔螅5人)の画像集随r更新していきます。

高人气组合沟挠押眯凑婕随时更新。

汉语中还有“动词+个+补语/宾语”的用法,在日语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用法。例如:

(48)来个几趟。

(49)我去洗个澡。

日语助数词“つ”可以用作序数词,汉语量词“个”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50)一つ/第一

(51)二つ/第二

(52)人gの感情は、一般的に三つのNがあります。一つは肉Hの情、二目は友情、もう一つは矍椁扦埂

人一般有三种感情,第一个是亲情,第二个是友情,再一个就是爱情。

日语助数词“つ”也可表示年龄(对象一般为小孩子),汉语量词“个”没有这种用法。例如:

(53)美Dちゃん今年は驻膜坤危

美D今年几岁了?

(54)おいくつですか?

你今年多大了?

四、结语

本文从汉语量词“个”的使用角度出发,对比了其在日语中的相应用法,发现日语中不仅有与“个”对应的助数词“つ”和“”,同时也有其他的表达方式,如替代指量词的“この/これ”“その/それ”“あの/あれ”等。日Z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差异导致了量词的使用差异,如汉语是“SVO”结构,而日语是“SOV”结构,这一点影响了量词的位置及句法功能。另外,本文还从特殊用法角度阐释了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差异,有助于日语学习者的理解。总体来说,汉语量词“个”的语用范围比日语助数词“つ”和“”要大得多,由于部分与汉语量词“个”对应的日语用法并不属于日语助数词范畴,因此本文并没有局限于“汉语量词‘个’与日语助数词‘つ’‘’的对比分析”,而是以对应用法为基石来进行比较,以便读者理解。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在对比的内容上并不是穷尽的,本文所囊括的比较内容不够全面,因此在对比的内容、类型上还需要一定的补充;其次,本文所使用的语料基本来自于日语学习者语料库以及各搜索引擎,不能保证其表达习惯与日语母语者完全一致。因此,本文对汉语量词“个”与其在日语中对应用法的对比分析研究并不是终点,研究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汉语量词“个”在日语中的其他对应用法还有待考量。

本研究所用部分日文数据来源于《日语学习者书面语语料库》(开发者:上海交通大学 张建华)。

参考文献:

[1]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手册[Z].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7.

[2]胡附.数词和量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57.

[3]陆丙甫.再谈汉语“的”和日语の的区别[J].外国语,2008,(5).

[4]孔群.日汉语量词的对比与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3,(1).

[5]孟瑾.简明日语语法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6]肖蓉.汉语量词“个”和日语量词“つ”“”的句法语义对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吕红梅.现代汉语量词“个”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