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4 10:1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民风民俗的作文

篇1

【关键词】农村初中 作文教学 乡土特色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往往内容空洞、语言平淡。究其原因,是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熟视无睹,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如何让农村孩子作文写出乡土特色?作文教学中,应巧借农村生活之“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描绘自然风光,在细节比拼中学会观察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是新课标提出的明确要求。农村有着广阔的田野、错落的村舍,有秀丽的山水,生长着各式的果蔬。随着农时变化,便形成了一幅幅各具特色的四季美卷。描绘农村美丽图景,是农村作文写作的首选题材。

1.布置习作任务

进行写景类习作时,有很多学生会立刻回想起曾经的旅游经历,作文往往画面模糊,内容空洞。因此需事先拟定有针对性的话题,要求具体,如“我家的麦田”“门前的小溪”“家乡的那条河”等,宽泛自由的话题如“家前屋后”“菜园里的……”“……的早晨”“那一片……”等,以此把学生的知觉和感觉严密组织起来,指向和集中于要观察的景物。

2.激发观察兴趣

组织学生近距离郊游、踏青,教师实时讲解观察到的现象,使学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观察兴趣。回教室后开展多种活动,如“比一比”,看谁对景物的观察和描写更细致;“辩一辩”,怎样进行景物描写更能突出文章的主题。在比拼和思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3.养成观察习惯

鼓励学生写“观察笔记”,随时记录观察所得,方便日后进行整理和总结。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可短,尽兴而写,随意而止。这样,就能不自觉地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和能力。观察得越仔细,写得就越多,也越会有写作的欲望。

二、展示风土人情,在思维碰撞中懂得感悟

农村的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农村的风俗更加传统、更加丰富。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村也在起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生习作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精髓,自然能使文章的主题提升层次。

1.确定主题,展开调查

首先让学生明确农村特有的人文景观,如农村仍保持的很多城市己经遗忘的风俗,乡村的辉煌历史,名胜古迹,传说故事等等。

逢年过节,组织了解民俗,如大年三十晚的“守岁、接财神”,年初一的“穿新衣、拜年”,还有清明、端五、七月半的“鬼节”等。可以了解家乡的过去、如今和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村中的古桥、古树、古建筑等人文景观的渊源,收集民间传说、优良传统等。

主题确定后,学生通过询问长辈,梳理家乡的习俗,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习俗或人文景观,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下相关故事及寓意等。

2.交流讨论,感悟深义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为了扩大民俗风情对学生的影响,加深学生对相关民俗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

结合时节,举办有关风土人情的故事会,如“我眼中的除夕”、“又到端午”、“何时的月亮最圆?”等,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生活中的故事与同学分享,丰富每个学生的体验;针对民风,召开民风发展趋势辩论会,如“明天你还会包粽子吗?”“土灶台真的该退役了?”“月饼还有中秋味吗?”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农村的认识,丰富写作内容。

三、再现生产劳动,在生活实践中丰富体验

“实践出真知。”要想写出乡土味十足的作文,必须要亲自投身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由于经济的发展,如今农村的孩子也缺乏劳动体验,写作时便无法写出真情实感。如果把播种浇水、喷药治虫、收割庄稼等生产劳动,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他们定能在火热的劳动场景中长见识、增才干。

1.感受场景,激发动机

带领学生欣赏以农村生产劳动为题材的画作,如凡高的《种土豆的人》、《两个挖地的农民》、《播种者》、《捆麦秸者》、《劳作中的休息》等,揣摩其中的人物感受。或利用课内外的时间,组织学生实地观看劳动场景,如插秧季节,将孩子们带至田头,让他们真切感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劳动的是你,会有什么感受?”激发学生亲身体验的欲望和动机。

2.集体劳动,初尝滋味

实践活动中,若不加以指导,学生往往带有盲目性,难以抓住对写作有用的信息。因此教师必须提前明确活动的方式、途径、目的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如:学习植树,先跟着老师做,边做边问不同树的种植方法、过程。学生掌握了植树的要领,文章也会变得有血有肉。

3.自主实践,写出个性

引导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一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时也用作文课时间。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环境,选择乐意参与的生产劳动,如插秧、锄草、晒谷等。亲身经历后,每一个劳动场景都让他们历历在目,深有感触。习作时或是写劳动趣事,或是反映劳动艰辛,或是写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篇2

一、培养写作兴趣,实现以趣引入

小学生一开始就害怕作文,因此必须想办法排除学生心理障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兴趣,写作就会变成一种乐趣,而自然也不会再惧怕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可多向学生讲讲本地大家都熟悉的风土人情,让学生对写作文产生兴趣,让言为心声,产生写作触动;另一方面让学生把与本地有关的美文摘抄在黑板报上,以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对照自己的感受,找出自己写不生动的症结所在;三是在学生作文评语上下功夫,尽量对学生作文进行肯定和表扬,只要学生作文中有一点新内容,有一点新思想,有一点新见解,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四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校园及班级网络,开辟“习作发表区”,鼓励学生上网写博客,大胆地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些做法使学生认识到写好作文只要下功夫也是可以做到的,消除了学生的心理障碍,写作的冲动与激情也随之产生了。

二、真实感受生活,享受美好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大书。作文教学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大学生的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心田。生活积累丰富了,不仅有米下锅,还会引起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就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一个对生活毫无感觉的人,再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看来也会是苍白无力、无甚可写的。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将作文教学日常化,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与学生日常交往中每一个培养他们对生活热爱的机会,使他们更好地体会生活中蕴含着大自然的壮硕美、人情风俗的韵味美……

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还要训练他们发现的眼光,挖掘乡土资源中值得学生去发现的东西:如自然美可以激发爱国情感,乡风民俗可以凝聚合力,营造纯厚民风。教师应利用平时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留意、思考生活中的点滴,如看到落日,问学生联想到什么;向别人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记录一个让人感动的细节等,培养学生在有意识的观察中去发现生活中值得一写的东西,去思考生活带给人的启迪,有了这样的发现之眼,还怕在写作时笔头生涩,文笔枯竭吗?

三、注重弘扬个性,鼓励创新成长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和感受,对同一件事,他们的看法不尽相同,感受也不完全一样。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体验,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呵护,是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张扬。因此注重在作文中抓住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新意,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也要及时肯定与鼓励,使他们增加写作信心,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如近期学生写的一系列与乡土资源有关的实践性文章《游幕阜山有感》等,文中阐述了我们应爱护大自然、装点大自然,而不该破坏它、毁坏它的道理。教师在讲评时,肯定了学生们能从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个值得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升华了主题,颇有新意。以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抓住有特点的,有意义的、新鲜的事物记下来,以异取胜,以新取胜,使自己的作文立于不败之地。

篇3

协办组织:浙江省平阳第二中学雁风文学社

参与人员:平阳第二中学各年级老师及

同学八十余人

特邀嘉宾:浙江省平阳县文化馆副馆长

郑金开

浙江省平阳木偶剧团副团长

庄家陈等

小时候,围坐在天井旁听奶奶讲的神话传说,广播里咿咿呀呀的戏曲唱腔,路边小摊上老爷爷做的各色糖人,过年时街上敲锣打鼓的社戏表演……你知道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个性、审美习惯乃至情感内涵的代表。对它的保护,不仅是传承人的责任,也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是全民的责任,青少年更是传承和保护历史文化的希望所在。目前大量“非遗”项目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甚至濒于绝迹的困境。对此,我们中学生朋友可以做些什么呢?

保护,首先需要了解。让我们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近我们博大、绮丽而又星光灿烂的民族文化。

“校园艺人” 竞登场

本次活动得到学校老师同学们的热情响应和支持,在雁风文学社的牵头下,几位身怀才艺的老师同学登台献艺,表演了吹笛、武术、舞蹈、越剧等精彩的节目,这些都是归属于“非遗文化”范畴的民间表演艺术。老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表演身体力行地宣传了民族文化,正如蔡玲玲老师在演唱越剧《奉汤》片段前所说的:“虽然我的演唱并不专业,但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心、热爱越剧艺术,保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木偶“舞狮” 博众彩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省现存的唯一一家专业木偶剧表演团体,平阳县木偶剧团庄家陈团长等三位专业的木偶剧表演艺术家来到现场,为老师同学们献上了精彩的木偶剧小品“舞狮”。生动形象、极富特色的表演博得了全场的阵阵喝彩。短短几分钟的节目令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上台要求试演,还有很多同学围着几位艺术家,询问木偶剧的历史由来和表演技巧等问题。

专家带你走近“非遗”

怎样准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郑馆长:这个概念是近几年提出来的,大致包括表演、造型以及民风民俗三类。简单地说,它是一种活态、无形的文化艺术产品。像老师和同学们表演的越剧、武术等都属于表演艺术。它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根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显现。浙江平阳素有习武的传统,相传“抗倭”期间,18个南少林武僧来到平阳,每人传授6套共108招拳法,在民间组织练习,以对阵杀敌,这就是“南拳”的由来。还有平阳北港地区的造型艺术“头发吊灯”,最初和民间“求子”的习俗有关,制作工艺复杂,观赏价值极高。还有一类就是民风民俗类。比如怀溪地区的“焰火节”,还有由古时候道教仪式演变而来的“翻九台”等。

可以说,每一个非遗项目里,都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面临着哪些困境?

郑馆长:由于传承方式的局限性,受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非遗”文化已经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有一些甚至只剩下馆藏文物,令人扼腕叹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长远的系统工程,由于它是依赖人本身而存在的,要想使其永远处在活态的传承中,关键是要保护传承人,但“非遗”传承人的现状堪忧。现有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一旦他们去世,就意味着该项文化的失传,因此,“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作为我们中学生,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篇4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学 乡土素材 挖掘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孩子们在生活中,对本地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或多或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学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有很多来源于社会,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而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就是自己的家乡。《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开放性的学科,除了八年级“我们传承的文明”与乡土素材的联系稍不紧密外,七、九年级的内容无不与家乡息息相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增进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乡土素材的挖掘无疑能为此提供了一片“沃土”。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挖掘乡土素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升学生自主挖掘乡土素材的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我给学生设计了三种自主挖掘乡土素材的形式。

1.准备性的挖掘。

它是指为了获取某个知识或解决某个问题,事先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的挖掘,通常可以通过访谈和查阅史实材料等形式实现。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多民族的大家庭》时,根据我县民族状况,课前我就给学生准备了四个题目:①我县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有几个?②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里?③你对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了解?④我县对畲族自治乡有哪些优惠政策?通过访谈与调查,学生知道了我县共有33个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是畲族和回族,而像藏、哈尼等族一般是与本地人通婚才进入的,故人数较少;畲族、回族一般集中居住在某些自然村,但也有与汉族一起居住的……以上素材的获取,使学生对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使学生体会到民族之间的差异和各民族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再如,在教学《稻作文化的印记》时,课前我要求学生回去询问父母或邻居,向他们了解本地区水稻生产的习性、生产过程,以及与水稻生产有关的民风民俗。学生通过访谈,不仅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

有的乡土素材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我给所任教的班级准备了《苍南县志》、《畲回专辑》、《苍南民俗》等书籍,以便学生查找。通过查阅,学生对在我县民间中流传的畲歌、“三月三”节日、畲族的嫁娶习俗、桥墩的剪纸工艺、碗窑的制碗技术、夹缬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2.同步性挖掘。

它是指学生在课堂上经过教师的讲解或呈现的材料获取相关资料的挖掘。在平时的课堂中,教师要多用并用好一些新近发生的、通俗易懂的乡土资源,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在讲述“环境问题”时,我就向学生介绍当时不久前发生在高速公路桥墩段的苯酚泄漏事件,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环境问题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影响;在教“民族大团结”时,我呈现给学生我县民族中学学生参加县民族体育文化节游行的4个师生方队,以及各种宣传标语,让学生对我国民族政策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还邀请部分参加体育文化节相关活动的民族中学学生谈当时的感受,请他们讲畲乡话、唱畲歌。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中获得了一定的乡土素材,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地方课程,如《山水温州》系列、《话说苍南》等,引导学生结合不同主题挖掘本地更多、更细的素材。

3.巩固性的挖掘。

它是指学生在上完新课后,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宽视野而进行的挖掘,一般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如在上九年级的PRED问题后,我安排学生对本村开展一次社会调查(见下表)。

然后指导学生安排实践时间,理解实践提纲,寻找合适方法,再落实具体行动直到形成实践报告,让学生对本地的资源、人口、环境、发展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再如在教学《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后了解期间本地受到的侵略史实。学生一开始觉得很惊讶,以为我们这里没有被日军铁蹄蹂躏。通过调查,他们知道了日本侵略者在温州、苍南等地所犯下的罪行,特别是桥墩所受到的破坏这一史实,充分地让学生感受到侵害离我们并不遥远。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也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认识。

只要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乡土素材,就能把学生熟悉的乡土素材引入课堂。每个学生对这些素材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话要说,我们的课堂就会变成学生自由发挥的舞台;学生少了平时的束缚,畅所欲言,这又将大大调动学生挖掘的主动性,学生不仅能掌握新知识,还能提高能力,更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乡土素材的积淀,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开放的学科,教学内容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使得乡土素材的积淀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把学生挖掘出来的乡土素材加以整理。

比如教学《世界遗产在中国》时,我从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手,利用《苍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内容》一文介绍的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搜集对象,包括民族语言(畲族方言、民间行业、职业行话、苍南各地老话)、曲艺(唱曲、快板、鼓词、花鼓、莲花落、唱高灯、马灯等)、民间杂技(走钢丝、口技、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等)等十几项内容,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项目进行收集,再把他们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从而使师生都对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证明,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搜集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信息资源进行分类,并以文字、图片、视频、动画、歌曲等形式加以呈现,能为平时的教学积累丰富的素材,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

2.教师平时要加强学习,主动积累素材。

除了学生反馈的信息外,教师还要通过观看新闻、查阅资料、网上检索等方式收集各种可用乡土资料,力求使课堂生活化、时代化。如在讲授“党的十七大”时,我就使用我县的宣传十七大的音像资料――渔鼓(用闽南方言演唱),学生感到既新奇有趣,又通俗易懂。

3.社会组教师要加强协作,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同组教师应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踏实做好校本教研,把乡土素材的收集与整理提高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层面。

三、注重对乡土素材的使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认准乡土素材使用的立足点。

“毫无疑问,课程标准将呈现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初中学生需要知道些什么,懂得些什么,以及能够做些什么。这就是‘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所以课程标准是我们使用乡土素材应该要坚持的立足点。教师要学透课程标准,把教学活动与执行一定项目的具体情景挂起钩来,把乡土素材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来。如课标6―2,列举身边事例,感受科技发展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学生就能搜集到大棚蔬菜和特色水果的栽培、水产品的养殖、农产品的加工等很多例子。再如课标5―6,采用模拟的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注意的因素。我让学生调查县城夏天夜间排挡的变迁史,从变迁中了解影响经营的因素,再让学生选择一种经营活动进行模拟活动。

2.选准乡土素材使用的切入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乡土素材的使用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现实水平,立足学生的现实水平,挖掘其潜能。如,《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一课: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从未间断,原因是什么?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让学生调查“祖先走过的路”,学生通过查阅族谱,询问老人等手段,了解到自己族人的生活变迁及原因,这一点做得很好。但该教师又要求学生谈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问题和儒家文化对少数民族的同化问题,显然就超出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势必反过来影响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3.乡土素材使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教师在尝试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忌主观随意,应加强针对性。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需要,选取一两个乡土素材来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到乡土素材进课堂,这样才能按需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但有的教师是为了利用乡土素材而利用乡土素材,因而信手拈来,牵强附会,这只会使乡土素材成为教材的简单叠加甚至错位,让所用素材与课题和课程标准相去甚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是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利用乡土资源来为学习服务,忌神龙一现,要让利用常态化。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自觉使用乡土素材,引导学生全力挖掘符合课标的乡土因素,才能使课堂更具生活化,才能更容易使学生懂得关注乡土气息。所以我们在使用乡土素材时不应“不求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收集与课标和学习内容有关的乡土素材,将其运用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并让其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有在公开课、各类课堂教学比赛中才会有意识地补充相应的乡土素材,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几乎很少挖掘和使用,这样学生就难以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教学只有回归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才能教会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构建富有乡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利用乡土素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是我们面临的新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篇5

一、“吃”教材内涵,积累作文语言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由于农村小学生阅读量小、词汇缺乏、知识面窄,在语言表达上较不确切、不生动具体,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我认为注重平时积累,多渠道丰富学生的作文语言。

1.课内阅读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摘抄的语句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的,也都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能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作文时这些词语就可以信手拈来,使习作锦上添花。

2.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广泛的阅读。因此,我经常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图书数目较少,学生视野得不到很好的拓展。

二、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点滴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

1.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捕捉出作文生动形象,内容具体的素材。

2.观察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农村的民风民俗地道纯朴。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其次,学生对家乡名胜古迹比较感兴趣,教师还可以从这方面来引导学生去收集有关家乡名胜古迹的历史文化。

3.从观察中引发想象。缺少合理联想和想象的文章平淡无味,让人提不起兴趣,必须让孩子们以观察对象为依托,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观察好比撒网,记录好比收网。坚持写日记是积累素材的最好方式,也是积累素材最好的途径。

三、灵活习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儿童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先给学生激趣,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1.以教材为点,仿写续写课文。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中不管是讲读或阅读课文,每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仿写描写桂林山和水的特点的句式;也可仿写篇章结构“总——分——总”;也可仿写引用诗句总结课文的写作方法等。

2.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一件有意义的事》或《记一次 活动》等写真实事例或活动时,在平时的班队课上,我就多安排些农村的趣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通过亲身体验,写出真实的感受。在学生情绪高涨中,让学生动笔将这一快乐的场面写下来,结果全班学生没有一个皱眉头的,都能顺利地完成。

3.面对突发事件,应现场追击,及时记录。如:有学生掏鸟窝,他把整个鸟窝带到了学校。我发现后,看到窝里还未长毛的、红嫩嫩的鸟雏。立刻对学生进行了爱护鸟类的思想教育。

四、开辟园地,让学生施展才能

篇6

省传统水稻耕作方式为精耕细作。因此,农作文化包括三大部分:耕作过程:浸种—催芽—耕田—耖田—播种—插秧—耘田—灌溉—收割—打稻—牵砻—舂碓—上仓;耕作农艺:选育品种、施肥管理、植物保护等;耕作制度:桑基鱼塘、稻鱼共生、稻鸭共作等。与农作相对应的是农具,包括三大类:古代农具:骨耜、石犁等;传统农具:稻桶、风车等;近现代农具:脚踏打稻机等。此外,还衍生出加工、储藏等方面的稻作文化。

饮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期的稻作文化孕育出省浓郁的以米为主体的饮食文化。稻米除日常的做饭煮粥外,经过漫长岁月的积累,形成了难以计数的米制食品。据《梦粱录》、《武林旧事》记载,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米食糕点已达45种之多。如今,省居民日常食用的米制食品主要有米饭、米粥、米粉、米糕、米花、粽子、糍粑、汤圆、点心和饮料等10多个系列。与丰富多彩的米食制品相呼应,饮食器皿和加工用具也精彩纷呈,如河姆渡文化中的漆木碗和陶甑等。此外,某些米食制品加工用具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如嘉兴的糖糕板文化。稻米饮食文化精神物化后还与酒文化、丧葬文化碰撞融合,形成了本土特有的风俗文化。

农耕景观

自然的山水在人的植稻劳作下,脱胎换骨,形成了特有的稻作农耕景观。这类景观有别于一般的自然景观,融入了人文和历史,呈现出独有的观赏性、历史性和趣味性。如: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杭州南宋的八卦田以及云和梅源梯田等均是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稻作农耕景观。随着农业美学理念的兴起,省逐渐出现了现代稻作农耕景观。如从2010年起,在水稻研究所的指导下,江山市农业局采用紫色、黄绿色和草绿色三种不同颜色水稻绘制的彩色稻田创意图案,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华东区金奖。这些现代稻作景观拓展了农业休闲观光功能,促进了农业和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主要包括经济社会结构和精神观念两大方面。其中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指新成立前以稻米价格、贸易等为基础形成的经济结构以及统治者与农民、地主与佃户等为基础形成的社会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文化。精神观念主要指以稻作农耕和米食为主的人们在长期稻作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勤劳、善良、协调、团圆的文化观念;孕育出敏感、纤细、稳定、平和的文化心理;养成了思维缜密、温和内敛、吃苦耐劳、耐心忍性、互相礼让、外柔内刚的精神。

民间习俗

民间习俗主要包括岁时习俗、农事习俗和社会风情等三个方面。岁时习俗最能体现稻文化的就是节日饮食,如:腊八节喝腊八粥、清明节吃清明团子、端午节吃粽子等;农事习俗是农事信仰的产物,反映着农业生产各个重要阶段人们的迫切愿望和习惯,许多地方均有当地特有的稻作农事习俗,如:报春牛、下谷种、开秧门、敬五谷神、关秧门、尝新、双抢等;社会风情是民间性的社会文化活动现象,绍兴一带酿造女儿红黄酒、唱社戏等习俗均与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禁忌信仰

禁忌本是古代人敬畏超自然力量或因为迷信观念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措施。大体由来有四个方面,即对神灵的崇拜和畏惧,对欲望的克制和限定,对仪式的恪守和服从,对教训的总结和汲取。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经起着法律一样的规范与制约作用。在今天看来,禁忌一部分是科学与唯物的、礼仪的;一部分又是的延伸。以湖州为例,插秧也有许多禁忌。例如,“打秧”(把秧抛在水田中)不可碰人,因为“秧”和“殃”同音犯忌。而对神灵的崇拜则体现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和丰收的祈望。

口头文学

口头文学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可以包括诗歌、传说故事、农事谚语等。各地不乏大量的以稻作文化为题材的口头文学:诗歌类,《鸳鸯湖棹歌》:“父老禾兴旧馆前,香粳熟后话丰年。楼头沽酒楼外泊,半是江淮贩米船。”描绘的就是嘉禾平原农业大丰收的景象。传说故事类,据调查,省以《米饭山》(绍兴市)为代表的稻米传说就有十多篇。农事谚语类更是数不胜数,在民间广为流传。

民间艺术

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稻作生产实践中,逐渐创造和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并不断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如以开化苏庄舞草龙、青田鱼灯为代表的民间表演;以桐乡高桥灶画、温州米塑和以稻草为材料的草编工艺品为代表的工艺美术等均很好地体现了省以稻作文化为内涵的民间工艺之门类丰富。总之,省稻作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述所论还远未囊括。究其缘由,是因为省稻作文化已渗透在我们每个人流淌的文化血脉里,已融入进我们每个人复杂的文化基因中。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加以保存和弘扬,就将失去该民族的灵和魂。稻作文化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珍稀性和脆弱易损性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省正处在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传统的稻作方式和农耕文化都遭受了巨大的冲击,面临诸多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稻作文化资源快速枯竭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在以农具为代表的有形稻作文化资源方面,传统农具逐步退出生产现场,祖先发明创造的水稻耕种农具以及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的生活器具正以空前的加速度消亡。在神话传说、农耕习俗等无形稻作文化资源方面,也正在大量失传,比如镇海的稻花会沿袭到解放初期就逐渐消失了。2.2稻作文化传承者不断流失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转变,再加上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导致稻作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者不断流失,最终导致在稻作文化的传承上出现断层。以桐乡“灶画”为例:从上世纪90年代起,农村民居建筑逐渐发生变化,煤气灶、电饭煲等现代厨房用具纷纷涌入农家,原来传统的土灶难觅踪迹,以往吃香的灶画师傅变得清闲起来并纷纷转行。

稻作文化研究与保护力度不足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稻作文化的研究内容相对单一,鲜见多学科、全方位的交叉整合研究。以稻作农业起源之研究为例:从研究手段来看,已涉及野生稻研究、农业发生、原始农业工具、陶器的发明、稻作遗存考古、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并综合了当代遗传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理论。以稻作源流研究为例:从个案研究走向比较研究,稻作文化遍及东亚、东南亚乃至南亚,如朝鲜、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随着研究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拓展,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二是综合性稻作文化博物馆尚未建立。据了解,目前我国各地已陆续有一些局部的稻作农耕、米食文化的展览馆、博物馆建立起来,如省已建立起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良渚文化博物馆等。同时,省已建立起代表省文化的茶叶(茶叶博物馆)、丝绸(丝绸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但综合性的、能全面反映稻作文化的博物馆,则尚未建立起来。

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不可持续

旅游作为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拉动地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诸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游客体验质量迅速下降等问题,其文化价值越大,破坏越严重,导致稻作文化开发与利用呈现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以青田为例,当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试点后,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一些农民为追求更大经济效益,投机取巧,一味增加田中的鱼放养量,打破了原来稻田的生态平衡。同时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逐步更新,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都给稻鱼共生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对当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也构成了威胁。另外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百姓不愿再下田种地来维系稻鱼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是一种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景观,没有生产劳作是不可能保护这些传统农业系统的,而农耕系统的丢失,不但使与之相伴的农业文化和生物多样性丢失,而且最终受害的仍是当地百姓。

省万年县多举措保护和弘扬稻作文化的成功实践

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包括遗址和物种等方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农业文明遗产系统。此前经中美农业联合考古队多次发掘和采样研究,确认该县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址之一,由此将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至14000年前,该县被称为“世界稻作起源地之一”。“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是我国继省“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之后,第二批被列入保护试点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进一步保护和弘扬稻作文化,万年县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出台专门文件保护万年仙人洞、吊桶环稻作遗址和万年贡米原产地生态环境

作为万年稻作文化的发祥地,为保护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和万年贡米原产地,该县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万年仙人洞进行修缮和建设,对两遗址周边植被进行恢复;出台专门文件,严禁企业和个人在仙人洞、吊桶环周围从事采矿活动,严禁在仙人洞、吊桶环遗址附近办企业等。万年贡稻栽培技术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年县绿色(有机)稻米基地被省科技厅确定为“鄱阳湖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仙人洞遗址被省政府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政府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广泛收集相关文物,建立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博物馆。

开展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举办(万年)国际稻作文化旅游节,邀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召开“稻作农耕文化与稻农具”国际学术讨论会,举行万年名优特产品展销展示会。同时广泛挖掘收集“神农”文化以及富有稻作文化特色的民间歌舞、口头文学等民俗资料,编撰民间文化资料册,赋予稻作文化更多更新的文化内涵。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在打造万年稻作文化品牌基础上,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大米种植,创立了“万年贡”品牌大米,市场售价达到每公斤60元以上,为当地农民创收、百姓致富起到了有益的推动作用。

省稻作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建议

实践证明,任何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否则必将走向衰亡。稻作文化也遵循这一规律。为实现传统稻作文化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赋予省稻作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必须克服稻文化资源保护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是将稻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现代农业对立起来。“传统”是一个过去的概念,大量的事实证明,历经数千年的传统农业并非“一无是处”;“现代”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并非“十全十美”。“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业的精华所在,将其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则是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农业文化遗产而言,内涵的保护远大于形式的保护。误区二是将稻文化遗产保护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对立起来。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传统农业系统在新的条件下的自我维持和自我发展,并在这种发展过程中为遗产地居民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误区三是将稻文化遗产保护与农业文化遗产地发展对立起来。“保护”不是“保存”,“发展”不是“开发”。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积极的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强调的是“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既反对缺乏规划与控制的“破坏性开发”,也反对僵化不变的“冷冻式保存”。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遗产地因为相对落后有迫切发展的诉求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寻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以及探索后发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须明确稻文化资源保护的工作重点

对一些具有重要文物和文献价值的遗迹和遗址要重点保护;对一些文物价值不高、但代表一定历史时期产物的传统稻作农具要做好收集整理工作,并建立专门的陈列馆用以馆藏和展出;对流失比较严重的无形稻作文化资源保护,重点是做好挖掘、收集和整理工作。除了培育好传承人之外,对相应的资源要采用多媒体手段记录并辅以相应的文字资料,避免因单纯的文字资料记录而缺乏生动性和可观赏性。

构建稻作文化资源管理平台

稻作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系,其涉及文化、农业、文博等多个管理部门,涵盖民俗学、遗传学、语言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古环境学、人类学、社会学、工艺美学、历史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理论。因此,必须要以“跨部门联合、跨学科融合”的理念,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省稻作文化的抢救与研究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形成合力,建议由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联合文化、文博、农业、水利、林业、畜牧业、渔业及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建立稻作文化资源联合保护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一是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分地区、分类别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省稻文化资源的现状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地各民族稻文化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二是建立稻文化代表作名录体系。要通过制定评审标准并经过科学认定,建立国家级和省、市、县级稻文化资源代表作名录体系。三是组织开展稻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当前稻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主要侧重于文献和文物的研究,而对于其应有的生产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播价值研究甚少。要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专家学者对稻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注重科研成果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四是做好建章立制。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使稻作文化资源的保护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

构建稻作文化动态保护的良性循环平台

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和资金投入。建议建立稻作文化保护专项资金,把现场保护与建立稻作文化遗产博物馆结合起来,在有特色的稻文化遗产现场建立生态博物馆。要充分发挥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作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稻文化专题博物馆或展示中心,以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正能量作用。二是引入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稻生产比较效益低,又加之稻作农耕景观生态的脆弱性,引入生态补偿机制是完全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是对有益于生态保护的行为给予激励和补偿、对有害行为进行惩罚和制止的机制,能调动人们行善的本能和趋利避害的天性,使有益社会化;生态补偿是社会资本和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有益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后,每次补偿活动的过程都是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知识的宣传普及过程,能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是强化社区参与。社区居民对文化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既是保护的对象,也是保护活动的施行者之一,因此必须首先确保他们的利益,让他们参与到文化资源保护的规划管理、开发经营和利益分配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周边社区农民对文化资源保护的积极性,才能真正保护好稻文化资源。

构建稻作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稻作文化资源分布很散很广,在开发时要通盘考量,做到保护为主,适度开发。在确定开发目标时主要以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业为主,以实现保护地潜在的文化价值,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实现文化自觉和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

构建稻作文化宣传与交流平台

篇7

一、习作教学缺失“交际功能”的现象之析

(一)死搬教材,作前远离生活

课堂习作大多为命题作文,作文题目由教材和教师统一指定,“写什么”不能超越规定的范围,“怎样写”必须按照题目的要求,或根据教师指导的模式来写。有的教师甚至无视习作内容的地域差异和习作对象的差异,过分因循守旧,死搬教材,结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都内容相近、写法相似、结构相仿。

(二)机械指导,作中缺乏交流

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中都会套用固定的封闭式教学程式:审题―明确写作内容―提出写作要求―交作方法―范文分析引路―学生写作。这种机械灌输写作知识和范文解读式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交流,处于“无语”的被动状态,使习作教学成了一种没有情趣、没有灵性的机械重复。学生没有把作文作为一种积极能动的交际活动,因此一到写作文时就紧张,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三)越俎代庖,作后无视反思

学生写作,往往是花上半个小时乃至一个小时完成习作便大功告成,之后就再也不去修改。更有甚者,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学生作文,学生一看分数便束之高阁,少有学生能研究教师修改的原因和评语的意图,更不用说按照教师的建议再作修改。教师修改作文只是越俎代庖,吃力不讨好。这种没有反思的习作缺乏学生的自我交流,泯灭了学生习作自我表达的欲望。

(四)读者缺失,成文后变隐私

对于学生而言,其作文最主要的读者就是教师。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方面的原因,对于大多数习作,教师读后只给一个干巴巴的分数,或给一个毫无表情的“阅”字,抑或给一些无关痛痒的空洞的评语。学生的习作缺乏读者,习作就成了他们自己的私密。

二、习作教学强化“交际功能”的策略之探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等。因此,作文教学要还作文 “真面目”,发挥作文本身的各种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学作文、用作文,使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一)亲近生活,与生活交际――为有源头活水来

1.结合教材与生活零距离交际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解读习作例文及要求,删去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超越学生认识水平的内容,结合教材习作要求,让学生参与自己感兴趣的自然万象、社会生活、偶发事件中来,与个中人、事、物交际。如笔者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民风民俗”,没有局限于学生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哈尼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等,而是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春节开展系列活动,如调查春节由来、编写贺年短信、拜年、写春联、欣赏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看灯会……最终学生写成了《新年展望》《春节大家谈》《红红火火的春节》《春晚――一道丰盛的年夜饭》……这种生活化作文,将学生写作引向“有为而作”的交往境界。

2.结合教材组织体验交际活动

教师应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交际活动,为学生创造交往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用眼看一看,用耳听一听,用鼻嗅一嗅,动口尝一尝,动手做一做……让学生成为体验的主人。学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胸中就会有诸多的语言想要表达。

(二)课堂交流,与伙伴、老师交际――心有灵犀一点通

1.鼓励参与,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

学生不愿进行交际的原因往往是对自己的想法没有自信,害怕被同学嘲笑。作为教师,应当消除其思想上的障碍,让所有学生都能开口说话,尤其是对于所谓的“作文后进生”,更应给予他们鼓励和关注:对不敢当众说话的,到他们身边去倾听;多问几个“谁还没有说过”,多请没有举手发言的同学说一说;指名说,轮流说,小组说。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鼓励的话,持之以恒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引发学生产生许多新鲜闪亮的想法,写出真心作文。

2.巧设情境,让学生多发表有个性的想法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以激起学生对话的兴趣,激发他们倾吐的欲望。要创设与习作相一致的物境、情境、意境,把活动引进课堂,把实物引进课堂,把生活引进课堂,营造表达气氛,使学生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语。如王崧舟老师教学习作“亲情测试”,设计了“忆,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划,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写,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悟,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环节,从而创设对话情境,把学生带入真实或虚拟的场景、氛围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妙语连珠。

(三)二作内省,与自己交际――此时无声胜有声

对自己的文章负责必定要加强自改习作意识,就是在自改意识的推动下,把自己当作交际伙伴积极思维,重新经历写作。在习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假想――假如我是读者,我会发现什么问题,以此达到内省的目的。首先,通过回忆,在自己脑中再现那些与写作内容有关的感性表象,和已经写进文章的那些表象进行对照、比较。接着,在回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看看原来确定的中心是否准确,是否明确。然后,在中心思想的统率下进一步分析,看看已经写进文章的内容是否都是需要的,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最后,审查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语句是否有毛病。

(四)影响他人,与读者交际――一言一行总关情

1.模拟情景,应用实践

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实践应用的模拟情境,进行书面和口语交际的双重训练。例如,寒暑假让学生给老师和同学发信,交流五彩的假期生活;将风景名胜的状物纪实作文制成漂亮的景点介绍卡,开展“我最想去的风景名胜”评选活动……同时,鼓励学生多写书信体作文,内容上可以叙事,可以说理,可以描写景物,可以介绍事物,但要用书信来承载,用学会的作文本领去干预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如在习作“写一份建议书”的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向校长写建议书提出教育教学的新建议、新设想;向环保部门和城建部门写建议书投诉环保、城建违纪违法事件;向市长写建议书建议加快学校拆建工程的进度;等等。

2.构建平台,多方赏识

(1)牵手博客,互动赏析。

许多教师热衷于在教室外墙开辟“习作专栏”,将学生的优秀习作复印、展贴,供全班师生欣赏。可事实上,学生对于高高在上的习作却无动于衷,他们只在乎“谁的作文上墙了”,而不关注习作本身。因此,笔者利用网络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开辟了“玉海”博客,让学生习作与博客联姻。在使用过程中采用实名注册,指导学生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习作发到博客上,教师的习作点评回复和学生的评论跟帖也跟上去,用真挚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伴随学生的习作一起成长。

(2)轮流日记,习作漂流。

笔者尝试在班级中开展“习作漂流本”的活动,将班级学生分成5人小组,优、中、差学生合理搭配,以“一周”为一轮,每人写一天日记,写什么内容、写什么题材都由学生自己决定,任何人不加干涉。日记后面创设家长留言板、老师留言板、同学留言板等,组内成员要对组员日记作点评。每周开一节日记评讲课,评出优秀日记、最佳文采奖、最佳评论奖、最大进步奖。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抽空让作者在班级里朗读。

(3)习作专辑,珍藏童年。

发动家长用保存孩子作文本、把习作存入电脑等方式,珍藏孩子的习作,建立习作成长档案。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复印自己的优秀习作,编写页码,原汁原味地装订成活页,整理并“出版”自己的习作专辑。一个孩子的专辑,或是一群孩子的合集,让学生轮流带回家中,与家长一同欣赏。若干年后,当学生还能找到自己童年时代的文字,看到自己童年生活的记录,该是多么激动和温暖!

篇8

摘要:开发和建设地方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利用地方民间艺术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开发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角度,认识“民间剪纸和刺绣”独特的地方资源文化价值,寻求对“民间剪纸和刺绣”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

关键词:民间剪纸;刺绣;地方课程;课程资源开发

中国民间剪纸和刺绣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品种丰富,又因为她们都来自民间,根植于民间,孕育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绽放于民间,蕴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直接反映她们的审美情趣、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乐观豁达的人文风貌,显示出她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能。通过研究地方艺术文化,培养学生对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和乡土历史、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等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让学生深刻产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家乡而自豪的思想情感。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合本土剪纸教学的特点,以及渗透优秀民俗文化教育的需要,特别强调:1、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要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剪纸和刺绣艺术传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3、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4、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5、要体现民族特点,充分发扬剪纸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6、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联系学生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育资源

(一)把握现实,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剪纸和刺绣作为校本课程,没有现成的教材可用。我校处于城乡交界处,农村的环境的氛围还是比较浓厚,充分利用地域的优势,动员学生收集民间剪纸和刺绣的样本,有目的、有指导性让学生多喝民间艺人接触,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的要求,让学生主动去亲临感受和交流,为课堂素材准备资源材料。同时为更为完备素材,动员学生广为收集有关剪纸刻纸的书籍和资料,并到新华书店购买相关书籍。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并把这些材料整编成册,作为剪纸校本教材。

(二)因地制宜,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将“民间刺绣”引入课堂,学生由欣赏体验到学习针法到创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刺绣装点和改变生活。

充分利用地方和民间艺人这一资源,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作讲座、指导,传授剪纸刻纸的技术和方法。

(三)扬长补短,挖掘活的资源

一提到课程资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材。其实,除教材外,还有许多课程资源可以挖掘利用,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不可否认,教师之间有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互相交流、学习的联络点。同样,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有的学生剪纸、刻纸的水平较高,有的相对差一点,我们可以让好学生现身说法,指导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毕竟比较容易沟通。这样,既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效率。

二、加强宣传,做到学科间的渗透,多种渠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普及剪纸和刺绣艺术

通过多种渠道来向学生介绍、宣传剪纸和刺绣艺术。比如: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橱窗、墙面、楼道、教室、窗户……布置上师生的剪纸作品,发挥校园隐性环境课程的教育作用。利用学校广播等媒体进行定期宣传、介绍剪纸的知识、方法,通过班级的活动栏,开展为学生作文配剪纸插图的活动,编制“小巧手”剪纸学习专栏。使学生对剪纸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转为亲切,激起探究欲望,营造积极的校园剪纸艺术氛围。刺绣:将“民间刺绣”引入课堂,学生由欣赏体验到学习针法到创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用刺绣装点和改变生活。

三、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开展各种形式的剪纸和刺绣作品评比、展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以生活即艺术的观点为支撑,将艺术融入生活,将学生的艺术作品悬挂在学生日常出入的地方,使学生在校园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受到艺术熏陶。

同时将激励制度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也是学校的小主人”,学校的环境美化也有他们的一份。引领学生参加各种校园的宣传美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始终保持高亢的劲头。同时,鼓励学生作品在学校的宣传区、班级等处展示。通过组织剪纸和刺绣比赛,鼓励学生争取获得成绩,在竞争中学会有效的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必要的竞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实施评价建议

美术课程评价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美术学习能力、学习志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一)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准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努力体现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同时,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二)注重美术学习过程的评价

不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可采取用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习结束后进行,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评价的结果,以鼓励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座谈等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到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容中逵.论当代我国新教材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J].教育丛论,2004,(5):34-37

篇9

关键词 辽代墓碑契丹

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野调查工作期间,东港市文物普查工作队在新农镇进行文物普查时,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在东北距东港市30公里,距丹东市80公里的张甸村榆树底村民组发现一块古代石碑。最近经过有关专家鉴定,认为这是一块辽代墓碑,立碑的大致时间应该是在辽代中期以后。这也是丹东市已发现的四十余块古代石碑中,时代最早的一块,现保存在东港市文物管理所。

该石碑是利用一块产自本地的花岗岩自然石材稍加修整而成。石碑成抹角长方形,通高124厘米,宽80厘米,厚17厘米左右,碑阳面略向内凹,表面相对平整,由上至下刻有“故耶耶郭”六个楷书大字,其中规格最大的字约25厘米见方。由于年代久远,石碑表面腐蚀严重,前四个字还可以大致看出轮廓,而后面两个字已模糊不清无法辨认了。在碑文外边偏边缘部位刻有一周大致呈椭圆型弧线。“故”代表故去的意思,由此可知这应该是一块墓碑。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宋代至元代都有称父亲为爷爷的说法。“耶”字通“爷”,过去谓“父”为“耶”。宋代程大昌著有《演繁露》一书,他在书中就讲了古代称父为耶的典故。“今人不以贵贱,皆称父为耶,盖传已久。”从这个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在宋代时,人不分贵贱都称父为耶,而且其俗由来已久。

首先,这块石碑碑文虽为汉字楷书,但在构成文字的书法特点上明显接受过契丹大字书法特点的影响,字里行间更具辽代契丹大字的书写风格。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国号为契丹,公元937年,改国号为辽,后有时称契丹有时为辽。公元1125年被金所灭,这就是历史上称谓的辽代。作为游牧民族,契丹以前没有文字,其统治者在继承中原文化的同时,为了彰显少数民族的威望与文明,强化国家统治,公元920年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创制契丹大字,《辽史》“太祖记”上载:神册五年(公元九二年)春正月,始制契丹大字。秋九月制成,诏令颁发。契丹大字的称呼是与契丹小字的称呼相对而言形成的。辽代除流行契丹大字外,还有一种契丹小字,那是皇子迭刺用回鹘文字改制的。因为契丹小字和本文无关,所以在这里不做表述。《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一文也载“阿保机多用汉人,汉人教他用隶书之半增损,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这就是契丹大字。这种大字是采用汉字加以简化或增添笔划而成的。制成之后受很多人,大多是上层人的欢迎。从而形成了中原文字与契丹文字同时并用的历史局面。契丹大字的结构特点是“增损隶书之半,制契丹大字。”因此其风格中蕴含有汉隶的书法特点。从这块石碑的楷书风格来看其已经远离了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苏、黄、米、蔡及二王温婉圆润,流畅劲健的书法风格,用笔方中求圆,崎侧有致,更多的融合了契丹大字的书法特点,呈现出古朴凝重,稳健崎崛的艺术特色。

有人认为这块石碑也可能是金代的墓碑。我认为这种可能不大实际。金代统治者也曾创立过女真文,女真文是仿造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字,结合女真语言,制成女真文字,这就是女真大字。女真文在创制过程中曾参照过契丹文字,它们之间一定会存在某种联系。但契丹文字是参照汉字隶书创造的,书写时,在字里行间都能表现出隶书的书写特点,而女真文是参照楷书创制的,它在书写时,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是楷书的书写特点。我们发现的这块石碑,文字中表现出的风格带有明显的汉字隶书特点。这块石碑的碑文共计六个汉字,可以识别的只有四个汉字,但这四个字的字里行间、书法特点、字架结构与契丹大字确实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其次,据当地村民介绍,发现石碑的那块地以前有多座墓葬。经过平整土地才把这块地改为菜田,当时发现过不少陶罐都被仍掉了。在这块石碑下面就发现一个黑罐,罐口盖一瓷碟,内装有骨灰。后来瓷罐被扔掉,石碑被推倒。在修果园的围墙时,因墓碑碍事,就把墓碑往南移了一段距离,放置到现在发现石碑的这个位置上后,又重新立起。据考古资料介绍,辽代初期还没有流行火葬的习惯,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中期以后盛行火葬的习惯。遗址东北不足十公里远的地方就是现在东港市新立镇的西土城古城址,这里就是当年的辽代穆州城古城遗址。古城址周围辽代遗址相对比较集中,综合这些因素看,这里地处丘陵,东北是丘陵的顶部,而西南有水,符合辽代人选择墓葬的要求。由此看来,这里当年应该是一处辽代平民的墓葬区。

篇10

一、深度挖掘特色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语文组在秉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更新理念,建设特色语文课程,为学校的高位发展领军护航。

1 名师引领,团队推进,打造一流教师团队

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程建设中,我们首先着力于专业化、科研型语文教师团队的打造。在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实施“名师先行引领,团队整体推进”策略。学校通过专家讲座、名师课堂、青蓝工程、培训学习、教师互助听课评课、备课小组交流学习、学科大组集体教研等形式,为语文教师构建一个团结互助、温馨和睦的专业发展平台,使学校拥有了一支名师辈出的高素质语文教师队伍。十年来,在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奚志宏校长的引领下,先后培养了盐城市学科带头人2人,盐城市教学能手3人,大丰市学科带头人3人,有十位老师获得中学高级教师以上职称。这些本校培养出的植根于语文教学一线的名师,用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对教学的痴迷,对教改的激情引领着学校一大批中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语文课程教学新星、教改先锋脱颖而出。

2 更新理念,锐意进取,构建本色语文课堂

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课堂。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直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建校伊始,我们就一直在探究“平等互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探索,由当时担任语文备课组长的奚志宏校长写成论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发表。自2007年该课题被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定为立项课题,经过四年的探索和研究,于2011年7月顺利结题。去年春天,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学校在全校所有课堂强势推进了“平等互动、自主互助”的教学模式。学校政策干预,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组建有效学习小组,让课堂活动落到实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组织活动、参与活动中尽情地去思辨、讨论、碰撞、展示、练习、升华,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进步,从而汲取有效知识,提升自身素养。语文组全体教师更是走在课改的最前沿,他们崇尚本色语文,他们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他们弘扬创意课堂。正是这样的本色语文、魅力语文,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多年来,大丰市实验初中的语文教学实绩一直位于全盐城市同类实验初中的前列。

3 集思广益,多元开发,挖掘丰富课程资源

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也由教材的实施者向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者转变。我校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底蕴是地方课程的有效载体和支撑,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在课程建设中时时处处做有心人,挖掘出了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1)联系生活,开发课程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身边处处有资源。语文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追求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将语文教学融入真实的生活之中,大大丰富了语文课程资源。

(2)引导实践,开发自然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地理物产、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等资源是随手可得、活生生的语文课程资源。黄海之滨的海滨小城大丰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麋鹿文化、水浒文化、湿地文化、港口文化、盐文化等。结合这些地域文化特点,师生合作,自编乡土教材,并把自编教材融进语文阅读和作文教学,大大丰富了语文教学的资源。

(3)学科渗透,整合课程资源。学校以“创星争先”为载体,以阅读文化经典,创建书香校园为目标,按年级分3个校本课程开发小组,按教材主题选编优秀诗文,现已编辑出适合三个年级学生阅读的系列校本教材《涉江采芙蓉》3本,既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二、因地制宜,有效进行特色校本教研

我校一直坚持“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以教育科研推进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提高办学层次,强化学校品牌意识。

1 注重内涵建设,浓厚教研风气

语文教研组的全体同人在继承优秀教研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和而不同、守正出奇”的发展理念,力求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具有凝聚力的学习、研究型团队。教研组每学期都制定适合学科特点的教研组活动计划,把说课、备课、上课、考试、辅导以及反馈等各个环节的过程管理作为教研组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工作目标,并持之以恒地落实到工作实践中,做到既密切配合学校有关工作,又努力彰显学科特点,收到了显著成效。

在扎实开展常规教研活动的同时,语文组每次教研活动都有鲜明的主题,展开积极而又有效的研究讨论,鼓励创新。主题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参加教研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过来又促进了个人教学教研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教研组活动一直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初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语文学科特色,受到了省、市内外同行的关注和广泛认可。去年该组被确定为盐城市初中语文教研中心。

2 改良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

校本教研的核心是“以校为本”,教师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与灵魂。进行集体备课,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同伴互助的有效途径,是体现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的价值的平台,是加速青年教师培养的催化剂。

经过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形成了“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个性教学、注重反思”的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融合的备课模式。具体流程如下:集思广益、有的放矢——博采众长;个人自备——因材施教;自备出新——因时制宜、课堂反馈。这种备课形式,既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势,又尊重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既注重了集体备课的预设性,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灵动性;既发挥了电子备课的优势,又减轻了教师备课的工作量;既注重教学设计,又加强了教学反思。

3 倡导理论升华,教研成果喜人

大丰市实验初中语文组全体教师一直积极贯彻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不断加强校本研修,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引领自身,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努力向科研型教师转型。建校十年来,学校的语文课题研究环环相扣,硕果累累。2009年6月,国家级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顺利结题;2011年7月,江苏省“十一五”立项课题“‘平等互动,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顺利结题。

三、积极开展特色语文活动

“以活动促发展、凭活动出效果、用活动树品牌”,一直是我校语文学科保持强势的主要途径。学校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健全学生人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特色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让书香浸润校园,用经典引领师生

为创设浓郁的读书、写作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学校倡导“师生合读”“班级共读”“家庭同读”,形成三级阅读体系。设班级图书书橱、写作展示栏,开展“书香班级”创建活动,让书香飘逸日常空间;加强完善图书馆,开办《三月风》校刊,利用校园网搭建博客交流平台,创建“书香校园”,为师生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通过小手拉大手,创建“书香家庭”,让书香渗入家庭日常生活。用书香冶情,使情知交融;用书香益智,使智能相长;以书香明理,促内外兼修。

2 以社团推进活动,用活动促进语文

学校成立了“芳草文学社”,改版校刊《三月风》,举行了大量实践活动。这里或老师定期讲座,或经典作家作品介绍,或美文赏析,或写作技法指导,或热点讨论,或名著名片欣赏,内容丰富;这里可以自由阅读、激烈讨论,进行写作比赛、习作交流、自办社刊,活动多样。文学社团活动为学生文学特长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养料。近几年,学校文学社成员在各级各类报纸杂志上已发表作品30余篇,在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有近百人次获得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其中,在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生与社会”南京现场作文大赛中,学校自2004年参赛以来,每年都有学生获一等奖,这在江苏省所有初中学校中是首屈一指的。

成立“校园之声”广播站,坚持每天播放一档节目。广播站的成员责任心强,他们设立的栏目新颖、丰富。广播站每学期都能收到各班同学投来的几千份稿件。上百名校园小记者和特约通讯员活跃在校园的每个角落,甚至将他们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热点事件上。“校园之声”广播站成了学校的舆论监督宣传的阵地,为创造优良校风,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着小处着墨、强化活动的思路,语文组老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让学生出文学小报,举行读书交流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读后感、剧本创作和剧本表演的竞赛,并将优秀的文章进行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各班级鼓励学生参加了校艺术节书法比赛、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读书交流会等,都有力地促进了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