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文化范文

时间:2023-04-11 12:2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语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语文化

篇1

[关键词]英汉成语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179―03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及文化差异比较

“成语是各族人民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其具有言简意赅、形式简练、形象生动、趣味隽永的特点,体现了浓厚的民族、历史和地方色彩。”(陈安定,1998)。成语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各族文化的精髓。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以及等的不同,英汉成语体现了各种文化差异,而这种文化差异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翻译方法的多样性。本文旨在分析比较英汉成语的各种文化差异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英汉成语的来源

作为人们长期习用的特殊语言,英汉成语体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且在不同的时期和条件下,有着各种不同的来源,例如生活实践、经典著作、神话寓言、历史事件及外来语等。

1.源出生活实践

大多数的成语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人们在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创造出简洁明快、通俗生动的口头俗语并逐渐广为传诵。例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源于打铁)

destroy root and branch斩草除根(源于农活)

2.源出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中的特定表达也是成语的来源之一。在西方经典著作中,《圣经》对成语的影响颇大,许多成语均来自于《圣经》。例如:any in the oint-ment(美中不足之处),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deep sea(进退维谷)此外,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名家的著作也蕴涵了大量的英语成语,如:莎士比亚《麦克白》中的“What's done is done.”(木已成舟),“king Charles'head”则出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而来自于汉语经典著作的成语则更多,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中蕴涵着丰富的成语。如居心叵测(with ulterior motives)出自《三国演义》,逼上梁山(be driven to revolt )出自《水浒》。

3.源出神话寓言

古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语言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中许多成语来自于希腊神话,例如,Achil-les'heel(致命的弱点),传说Achilles出生后被他的母亲提着在冥河中浸过,除未浸到的脚踵外,浑身刀枪不入,他最终因脚踵受伤而死。又如,thesword of Damocles(岌岌可危),达摩克利斯在赴宴时,在头顶上用一根头发悬挂着一把利剑,以昭示帝王迪奥尼休斯随时有杀身之祸。

汉语成语也有出自神话寓言故事的,例如,精卫填海(dogged determination tO achieve one's pur-pose)出自《山海经》,传说炎帝之子死后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而愚公移山则出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源出历史事件

许多成语源出当时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指的是拿破仑1815年大败滑铁卢的历史事件。而汉语成语中,三顾茅庐指刘备访求诸葛亮的史实。

5.源出外来语

外来语的加入丰富了成语的内容,英语中存在源自外来语的成语,例如,storm in a teacup,(小题大做),此成语来自法语,“save one's face”(顾全面子)则来自于汉语。同样,汉语成语也有来自英语的“火中取栗”(cat's paw),“条条大路通罗马”(All roads lead tO Rome.)等外来语。

(二)英汉成语的文化差异比较

从成语的来源出处可知,成语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密切相关。“成语都具有恰当的比喻,并能引发联想,但这种比喻和联想是由一定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社会决定的。”(穆婉姝、商学军,2002)因此,英汉成语在体现两个民族丰富多彩文化的同时,也反映了两者间诸如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文化差异。

1.地域环境差异

“一定的文化实体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空间地域内,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该地域的自然面貌特征,因而在用自然景观或物体来作比喻时,语言间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杨春燕,2004)例如,英国是一个岛国,英国人喜欢航海,所以,有很大一部分成语与海以及航海事业相关。例如:

plain sailing一帆风顺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整个民族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人们在农作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与农业活动相关的成语。揠苗助长、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水到渠成和雨后春笋等成语体现了当时农事活动的情况。

2.风俗习惯差异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上,中西方也存在着传统观念上的差异。例如,“龙”(dragon)被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所以在中国人看来,“龙”是吉祥动物,能带给人光明和希望,因而汉语中有着许多由“龙”组成的成语,例如:

望子成龙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

然而在英国,“dragon”(龙)指的是一种喷火的猛兽,因而在英语中,“dragon”常用于指残酷成性的人。

又如“dog”(狗)在英国被视作人的伴侣和宠物,所以在英语成语中,“dog”常用来比喻人的生活。例如:lucky dog(幸运的人),Loveme,love mydog・(爱屋及乌),as faithful as a dog(像狗一样忠诚),topdog(重要的人)等。而在中国人却在心理上厌恶这种动物,因而在汉语中,“狗”常用来比喻坏人坏事,例如:狗急跳墙(A concern beast will dosomething desperate.),狗崽子(son Of a bitch),狗嘴里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language.)等等。

3.差异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宗教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渗透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当中,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习惯,成为了东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而文化受的影响在英汉成语中也能反映出来。汉民族主要的是佛教和道教,因而出现了许多诸如:借

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flowers given by oth―ers)、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ever his temple.)等与佛教和道教相关的成语。同样,在西方,基督教也深刻地影响着英语文化,在英语成语中也常常涉及上帝、教堂及撒旦、魔鬼等人物和故事。如:Man 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s poor as achurch mouse(一贫如洗)。此外,writing On thewall(不祥之兆),eye foreye(以牙还牙),beardthe lion(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均出自圣经故事。

二、英汉成语的几种翻译方法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目的语)等值的文本材料来取代另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翻译离不开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语言反映文化,且受文化制约。”(蒋坚松,2002:143)英汉成语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同时,又切实地反映了两个民族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和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因而使得英汉成语的互译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为了保证译文与原文获得等效,同时传达特定的文化色彩,在翻译英汉成语时一般采用直译、借用、意译、直译意译结合和直译加注等几种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邓庆环,2001)除了相异之处,英汉民族在社会经历、情感以及对客观事物的看法上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这是我们在翻译时采取直译的基本前提。对于表现形式与隐含的意义相同或相似的英汉成语,可以采用直译法,也就是寻找相互的对等成语,英汉成语直译既保持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又保留了其文字形象和民族色彩,使人容易理解且倍感亲切。比如: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He lauShs best who laugh last.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We never know the worth Of water till the well isdry.井干方知水可贵

(二)借用法

英汉两种语言的一些同义成语内容和形式相符,并且采用相同或相似的形象或比喻,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借用法,即借用同义成语进行翻译。例如:

burn one's boats破釜沉舟

tO turn a deaf ear tO充耳不闻

(三)意译法

在英汉成语互译中,如果直译不能使译文通顺达意,也不能借用相对应的同义成语,这时可以配合上下文进行意译,以保持原作思想内容的完整。例如:汉语成语“有鼻子有眼”要意译为“to de―scribe a thing very vividly”而不能直译为“with anose and an eye”,“一五一十”要意译为“协to tell thewhole story”而决不能直译为“one five one ten”,若是如此译文,读者必定感觉莫名其妙。同样,英语中的“tO have other fish tO fry””tO rain cats anddogs”“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也不能按字面意思翻译,而应该分别意译为“有别的事情干”“下倾盆大雨”“胡思乱想”。

此外,对于有些文化色彩意义较浓的英汉成语,直译不能传达源语文化的意义,甚至会促使源语文化信息丧失,这时采用意译法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就如汉语成语“望子成龙”应该意译为“long to see one's son succeed in life”.由于英汉民族风俗习惯以及传统观念的差异,在中国,“龙”具有高贵、庄严、吉祥等象征意义,而英语的对应词“dragon”却象征怪物、魔鬼和凶残。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望子成龙”不能直译为“long tosee one's son become a dragon”.

(四)直译意译结合法

在翻译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如果完全直译,读者会感到莫名其妙,如果意译又会失去源文的形象性,在此情况下,需要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才能准确自然地表达原文的含义。例如:“不到黄河心不死”应译为“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never dies.”若直译为“Until the Yellow River isreached ambition never dies.”外国读者未必了解黄河在我们中国的含义,因而把“不到黄河”部分意译为until all is over则更合适。又如“走马观花”也应采用直译意译结合法,译为“Look at flowerswhile riding On the back Of a galloping horse―give acursory glance.”这样,原文的意义和形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出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译文相对较长,常常不能简练地传达原文的信息。

(五)直译加注法

由于各种文化差异,有些成语尤其是源于古代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成语直译后的含义未必能为读者理解,这时采用直译加注这种补偿手段可以保留原文的意义和形象。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译为“This Sima Zhao trick is obvious tO every man inthe street.”后面加注解释说明此典故(Sima Zhaowas a prime minister Of Wei(220―265)who nurseda secret ambition to usurp the throne.The emperoronce remarked,”Sima Zhao's intention iS obvious toevery man in the street.”)如此一来,此成语的意义、形象及其典故都一目了然了。

英汉成语是英汉两个民族语言中最生动、最精练和最富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基于英汉民族多方面的文化差异,我们在英汉成语的翻译过程中,不仅要确切地传达原文的含义,更要体现源语强烈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又是较为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加深对英汉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比较分析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灵活地进行英汉成语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篇2

成语与文化

李军华

(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 安徽淮南 232001)

 

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累积和沉淀,包罗万象,蕴涵丰富。高中语文课本上说成语是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看上去,一条小小的成语轻于鸿毛,实际上,挖掘成语背后的中华文化却是重于泰山。通过成语,我们可以以小见大,可以管窥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

一、成语中的民族精神

文化是一个范围极广的概念,成语中所包涵的中华文化也绝非三言两语就能说个一清二楚。下面我们选择几个角度,略作探究。

首先,成语中包含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例如:光明磊落、刚正不阿、舍生取义、大公无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澹泊明志、一清二白等等。表现中华民族崇高精神、美好品质的成语数不胜数,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成语,看到我们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正直和善良、勤劳和勇敢。我们要学习成语,我们更要继承成语中所折射出的先辈们的精神和气节。

二、成语中的礼仪习俗

除了传承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中国还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也可以从成语中看到中国古人的礼仪习俗。例如八拜之交、明媒正娶、火树银花、披麻戴孝这几个成语。

八拜之交,指异姓结为兄弟或姊妹。俗称拜把子。这个成语可以看到古人朋友相交的一种礼节。(八拜,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

明媒正娶,旧指经媒人和父母商定,以传统形式迎娶的婚姻。这个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婚姻习俗,一定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私定终生是不合礼仪不被认可的。(明,光明正大;正,合乎当时礼仪。)

火树银花,形容灯光和焰火绚丽灿烂,多指元宵节晚上的灯市。从唐代起,我国就有元宵节夜晚观灯的习俗,火树银花这个成语正是这样一个古老习俗的见证。(火树,缀满灯彩而火红的树;银花,闪闪发光的银白色的花形灯盏。)

披麻戴孝,旧俗子孙为直系尊亲或臣子为君主服重孝,要穿粗麻布服,腰系麻绳等。这里面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三、成语中的衣食住行

礼仪习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古人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在成语中也处处有所体现。例如布衣黔首、纨绔子弟、粗茶淡饭、酒足饭饱、登堂入室、钩心斗角、车水马龙、同舟共济这几条成语。

四、成语中的科学技术

也许有人会觉得衣食住行太平常太普通了,那么,你也可以试着从成语中了解中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例如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锦上添花、炉火纯青这四条成语。

斗转星移,北斗转了向,星辰移了位。指季节或时间的变换。这说明古代中国人已经很注意观察天象,具备一定的天文知识。(斗,北斗;星,星座。)

沧海桑田,大海变桑田,桑田变大海。古人用沧海桑田比喻世化巨大,但这其实已折射出古人对地质结构变化、海陆变迁情况的了解,是地理方面的知识。(沧海,大海;桑田,农田。)

锦上添花,“锦上添花”今常用于赞誉那些好上加好、美中更美的事物。其实这个成语体现的是我国古代的织锦技术。锦是以彩色的丝线织成各种花纹的织品,花纹精致,色泽艳丽。锦已经很美丽了,再在上面加织花朵,就叫“锦上添花”,这实在是很高超的纺织技术。

炉火纯青,最早是指古代冶炼青铜的火候。先秦有书记载,铸造青铜器时,火的颜色从黑浊——黄白——青白——青,到纯青之时才够火候才能铸铜。而这里记载的颜色变化完全符合合金光辐射的规律。炉火纯青,这个成语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通过光的颜色来测试高温的技术。

五、中英成语交流

成语里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以上我们只是就几个方面列举一些小例子,探究得也很浅显,只能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而已。其实不只我们中国有成语,外国也有成语。中外成语各有千秋,各自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果交流各国成语,探究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异同,那一定也是妙趣横生的事情。

我们来看几则英语成语: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pour oil on the flame (火上浇油)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一贫如洗)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反映在成语里,自然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比如我们刚才看到汉语的“爱屋及乌”,在英语中表述为“Love me, love my dog ”,即“爱我及狗”。因为狗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忠诚、可爱的小伙伴,而在中国成语中却常常是无耻、势利的代名词,比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鸡鸣狗盗、狗咬吕洞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

又比如“龙”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是尊贵、大气、威严、神圣的,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我们都自豪于我们是龙的传人。关于龙的成语也不胜枚举,龙飞凤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龙盘虎踞、藏龙卧虎、画龙点睛、乘龙快婿、鱼跃龙门等等,实在太多了。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龙,英语的“Dragon”,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是妖怪,是恶魔。

篇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必修)的内容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其中“梳理探究”是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材内容。《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是知识性材料,属于教材中“梳理探究”的部分。教材提供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成语的来源和结构”“成语的运用”“成语与文化”。针对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我在教学设计中没有拘泥于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取舍、调整和扩展。通过“成语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学习成语的主要目的就是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成语,因此我把这一教学内容具体化,并把成语的运用和高考结合起来。“成语与文化”也没有简单地停留在成语的梳理上,而是让学生从成语中了解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真正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方法和手段

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学习更方便高效,课堂容量更大。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既强调学生主动学习,老师又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的课堂时间有限,但课外学习语文的时间更多、空间更大,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给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方法:

课前要求学生带自己日用的成语工具书,并向学生展示常用的几种成语工具书。短短一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教给学生有关成语的全部知识,只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成语并掌握学习成语的方法,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主学习成语。

二.教学内容:

(一)成语的来源:(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成语的几幅图画让学生猜成语,老师总结)

神话传说: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 自相矛盾

历史故事:负荆请罪 卧薪尝胆

文人作品:乐不思蜀 望梅止渴

外来文化:功德无量 立地成佛

(二)成语的特点: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具有形式固定、源远流长、含义完整、言简意赅的特点。

(三)成语的运用:

1.读音:

瞠目结舌chēng 如法炮制páo 锲而不舍qiè 鲜为人知 xiǎn

强词夺理qiǎng 惟妙惟肖xiào 螳臂当车dāng 风靡一时mǐ

2.字形:

(川)流不息 以逸(待)劳 和(蔼)可亲 (唉)声叹气 甘(拜)下风 金(碧)辉煌 一(筹)莫展 寥若(晨)星

3.高考成语题主要设置误区:

(1)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望文生义

(2)李老师当了20年的班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常常日理万机。――轻重失度

(3)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误用褒贬

(4)当看到赵本山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语义重复

(5)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谦敬错位

(6)马克思、恩格斯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奋斗,几十年如一日,相敬如宾,堪称人类历上“最珍贵的友谊”。――对象不当

(7)姐姐跟我说:“想到五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我就心有余悸。真的还没准备好呀!”――不合逻辑

(8)清华大学食堂卖馒头的小伙竟然考上北大国际贸易系,令全体清华人对之侧目而视。――含义混淆

(四)成语与文化:

1.成语与自然文化

江山如画――对美好的山川大地的讴歌

凄风苦雨――对险恶自然的由衷敬畏

傲霜斗雪――对自然的精神气节的歌颂

描写自然的成语还有:山清水秀、风和日丽、彤云密布、花团锦簇、春意阑珊。

2.成语与服饰文化:

凤冠霞帔――帝王妃嫔和贵族妇女的服饰

荆钗布裙――普通的劳动妇女的服饰

披红挂彩――遇到喜事

披麻戴孝――遇到丧事

描写服饰的成语还有:西装革履、华冠丽服、衣衫褴褛、衣冠楚楚、长袖善舞。

3.成语与建筑文化:

雕梁画栋――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瓮牖绳枢――破瓮做窗,绳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描写建筑的成语还有:美轮美奂、钩心斗角、空中楼阁、鳞次栉比、古色古香。

4.成语与做人:

表现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成语:披星戴月、奋不顾身

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成语:一诺千金、童叟无欺

表现中华民族不畏的成语:勇者无惧、大义凛然

表现中华民族勇于创新的成语: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描写做人的成语还有:高风亮节、浩然正气、光明磊落、两袖清风、宽宏大量。

(五)成语游戏:

一.猜谜语:

哑巴说话、变奏为春、举棋不定、滥竽充数、二四六八十各打一成语。

答案:哑巴说话――有口难言(指手画脚) 变奏为春――偷天换日 举棋不定――下落不明 滥竽充数――装模做样 二四六八十――无独有偶

二.成语对联:

以“守株待兔”“流芳百世”分别作为上联,写出它们的下联;以“放虎归山”“下里巴人”分别作为下联,写出它们的上联。

答案: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流芳百世――遗臭万年 请狼入室――放虎归山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三.成语接龙:学生分三组分别以“大庭广众” “石破天惊”和“鲜为人知”的最后一个字为下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接龙。

教学反思:

上课过程中,从学生的表情和课堂反映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对这样的课是欢迎和喜爱的。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激发了学习兴趣、扩大了课堂容量。本着高中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通过成语游戏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4

【关键词】期待视野 成语翻译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3-02

一、期待视野理论

20世纪60年代,德国学者姚斯的接受美学在众多新锐学派中脱颖而出,把读者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 又称接受理论 (Reception Theory),它研究的主体是读者与作品的关系,探讨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反应和接受,以及阅读过程对创作过程的积极干预,并研究对作品产生不同理解的社会的、历史的、个人的原因。它反对作品中心论和单纯的作家研究,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和接受,强调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由于文学创作的对象是读者, 因此只有在读者的接受过程中, 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影响和作用才能成为可能。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是接受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已有的对于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之前对作品显现方式的定向性期待,这种期待有一个相对确定的界域,此界域圈定了理解之可能的限度。“期待视野”是读者调动一切的积累,形成在作品面前最高的认识水平。读者在每一次面对一个新的文本时,就将过去的阅读经验重新组织在经验视野中,形成他心目中的文学演变历程的基本轮廓,这一期待视野在遇到新的文本时,便会将个别作品置于所在的文学系列中去认识其历史地位和意义,并且充实和修改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将读者的视野提高到一个新的地平线。此时,历史文化、审美的积淀已经作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被纳入了读者的视野。此外,接受者的期待视野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次新的艺术鉴赏实践,都要受到原有的期待视野的制约,然而同时又都在修正拓宽着期待视野。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创造的个性和新意,都会为接受者提供新的不同以往的审美经验。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而在翻译时,译者在接受源语文体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成语的特点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单精辟的定型词组或句子,而且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明白其意。作为燕赵文化主题之一的邯郸是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有多达1500 条成语典故出自这里,被称为“成语之乡”,这些成语典故文化是燕赵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我们应加大对它的宣传力度,使它成为文化宣传中的“绩优股”,充分展示城市魅力和燕赵文化的深层内涵,间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成语典故文化的宣传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国内市场,更要放眼于海外国际市场,让全世界都能了解成语典故文化,推动世界文化交流。然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语言是英语,并且很多国家也视英语为官方语言,我们想把成语典故文化推向世界就需要英语这个传播媒介。但是在成语翻译上问题颇多,因为成语在汉语中有着固定的结构,而且大部分的成语中都包含着固定的历史文化因素,就出自邯郸的成语而言,大都包含了战国时期的文化典故,有些成语的地方文化特色浓厚,所以在翻译时我们不只是简单的翻译,同时还要把成语内在的文化因素传达出来,只有这样才是表达完整,西方人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成语的涵义。

可是从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我们得知中西文化差异较大,在翻译中涉及到文化时我们要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方面,同样在成语翻译中应特别注意考虑译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要以译语读者为中心,充分顾及他们的接受,以他们的接受为最终目标,这正是姚斯接受美学研究中的期待视野。

译语读者对汉语成语典故的期待视野可以具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对成语典故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特质方面的期待。汉语成语典故具有简洁凝炼、节奏明快、结构严谨、形象生动、朗朗上口等特点,这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考虑译语读者以往的阅读经验、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以及素养等,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第二个层次是对成语典故的生活内蕴与思想意义方面的期待。汉语成语典故涵义深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民族色彩、历史故事性和哲理性,在此种期待下,目的语读者的民族心理、文化传统、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价值观和道德观等都应该成为译者考虑的因素;第三个层次为译语读者对成语典故的接受动机与需求等。

译语读者在阅读成语典故译文之前已经具有定向期待,但是他们在阅读成语典故译文时,会遇到定向期待里没有的甚至相反的方面,会有打破定向期待的求新求异的方面,即获得创新期待。期待视野的创造性是期待视野不断拓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译语读者对成语典故的这种创新期待在阅读中能激发追求新意的期待,能缩短并克服与源文本的审美距离,开拓与扩大原有的期待视野。

三、成语典故翻译

1.成语典故翻译的单向对等性

翻译可以说具有单向对等性,其方向是单一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直译与意译两种策略中选择,直译主张在保持源语形式的同时保持意义;而意译则认为语言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形式,当形式成为翻译的障碍时,就要采取意译。直译的原因在于原语与目标语的对等性和相似性。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 ,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着相似性 ,造成了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上产生了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这是直译的基础。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是指不引起联想误会,在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力求使译文与原文在选词用字、句法结构、形象比喻及风格特征等方面尽可能趋于一致,译文和原文常用相同的表达形式来体现同样的内容,并且产生同样的效果。直译法不仅能够传达成语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而且能产生较高的文化信息传递的有效度 ,同时还保留了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和生动形象 ,使英语读者能更好地感觉汉语文化。如“不耻下问”和“杀身成仁”可分别译为“feel not ashamed to learn from one’s subordinates”和“die to achieve virtue”。

2.成语典故翻译的双向沟通性

翻译具有文化交流的功能,要尽可能把源语国家的语言与和文化习惯推介到目的语国家。归化主张在译文中把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用目的语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来替代,特别是把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用相应的目的语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来替代,即译者不打扰读者,尽可能让作者靠拢读者;异化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源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特别是保留源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即译者尽量不打扰作者,让读者靠拢作者。在翻译成语典故时,要全面、完整地向译语读者介绍其全部意蕴和文化。孙致礼认为,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不宜改变,如果不是万不得已,特别不宜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别很大,如果一味异化就会远远超出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译文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过大,造成理解不畅,从而导致翻译失败。为了实现翻译文化交流的目的,在翻译具有典型文化意象的成语典故过程中,采取异化和意译相结合的策略会更好的实现翻译双向沟通,即异化翻译在前,完整传递源语文化满足读者的创新期待,意译在后,缩短译文与读者间的审美距离。

邯郸的成语与其历史和文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具有浓厚的邯郸气息。以“胡服骑射”为例,该成语中具有中国文化的意象是“胡服”、“胡骑”和“胡射”,如果要完整地传达这三个意象,就需要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异化翻译,具有浓厚的目的语文化气息,并且清楚地告诉目的语读者“Hu tribe’s clothing”和“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是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仅使他们在对译作的阅读中获得审美愉悦,并且适当拉伸了译作与译文读者期待视野之间的审美距离,超越他们的审美经验,打破他们的期待惯性,体会到了因期待视野不断得到丰富和拓展带来的审美刺激。读者在接受目标文本时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除了表现在具有期待视界还体现在他们的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期待视界发生在阅读文本之前,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存在于接触文本后的欣赏过程中。在目的语读者接触到“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后,他们会理解阐释和想象再创造该短语,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读者的审美距离需要意译“learning from the powerful one”来缩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胡服骑射”翻译成“adopting Hu tribe’s clothing and learning their cavalry and archery, —learning from the powerful one”。

四、结语

每个社会的总体发展历程及其世间百态总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似的,每个都有大量与其他民族的成语典故相类似的对应物,但是这种相似毕竟是少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应该摆托俗世的困扰和诱惑,尊重源文作者,追求对源文的忠实,再现源文的思想内容和内涵;同时,译者也需了解译文接受环境和译文接受者,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满足读者的期待,实现翻译单向对等和双向沟通。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 In Other Words: A Course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2.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Hatim, Basil and Ian Maso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90.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New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Prentice Hall, 1988;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4]博仲选. 实用翻译美学[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篇5

关键词:后现代;语文新课程;文化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23-03

课程文化正成为目前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程文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 课程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 而言,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1]。因为文化在本质上是“ 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2]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就应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方 式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既传承与巩固已有的文化,又能进行文化创新与建构,并最终达 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在“现代性”的教育中,语文课程只传承给定的固有文化, 并不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建构,课程抽掉了自主性与文化性而沦落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语文课 程文化的学习既不是“人为的”――表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是“为人的”――达到 目的在人、指归在人、价值在人、文化即“人化”的目的。语文新课程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强 调自主性、反思性、建构性、生成性等的课程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吸收后现代课 程观的精华,转变课程范式,构建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态性的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品质, 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成为自在、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从而 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

一、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命性品质:一种文化价值取向观

生命性品质是与工具性品质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传 统的现代性语文课程关注人的外在尺度,追求语文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漠视教育主体的 个性、主体性,否定教育内在的、自为的品质,只传承既定的文化,使教师、学生都成为课 程的奴隶。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与限制,强调使师生在开放式、 解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关注精神与生命意义,使课程成为人的内在精神之旅,而不只是能够经 验的事实。语文新课程文化的生命性品质的建构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课程文化目标的价值取向――直面生命。“课程文化是一种教育学化 的文化[3]”,“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3]”,语文新课程更为 重要的是使学生从母语内在的文化内涵那里获得价值性的存在依据――以“文”“化”人, 启蒙、解放、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这是语文新课程生成与建构文化的使命,也是追求生命性 品质的语文新课程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语文新课程应体现为人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生命而 为,其目的和功能应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 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语文不再是单单指向字词句等知识的获得、语法的操练,不再是对课 文的肢解与分析,不再是对课文表现了什么政治思想或作者感情的记忆,而是去体悟、触摸 语文课程文化内在的灵魂、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作为一名文化主体的本质力量,读自 己愿读的书,写自己愿写的文,在一种“愿生态”的阅读与写作中,实现语文新课程文化“ 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使语文新课程文化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个性张扬 的天空、生命提升的绿茵。

二是课程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充盈生命。首先,课程必然要承传一定 的文化 。什么样的文化应被选择到语文课程之中?应是充盈着生命的。充盈着生命的课程文化首先 就是因其内在的美和热情而具有了一种“召唤力”,召唤着欣赏者的投入,使其敞开心扉, 与其 展开精神的对话。其次,它就能主动走向学习者,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化”和“动态化”的 “对话者”。语文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4]”,与学习者个体的内心情感相通;二是“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4]”。总之,课程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应跃动 着思想与精神、灵魂与生命、气骨与生气、神韵与意境,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召唤学生与之 对话,升华学生的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三是课程文化实施的价值取向――涌动生命。这主要是指在语文新课程文 化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师生生命的自主性与建构性。传统的工具品性的语文课程,师生只是机 械地、盲目地、甚至麻木地服从、接受课程的锁定文化,全无师生的自在、自律、自为,虽 承传文化,语文课程本身却不是文化,是与文化无涉的。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实施,倡导“教 师即研究者”,“教材是范例”,倡导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的课程理念,要求文 化学习应用师生的生命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倾注生命热情,使每一节课、每一次言语实 践活动都涌动着师生的生命活力。课程学习既传承规约性的既定文化,还智慧地、创造性地 、多方位、多层次地生成文化。如创造性地选择课程内容、智慧性地实施课程方法、能动性 地进行课程评价、自主性地提升生命境界等,进而在使师生成为课程文化主体的同时,也成 就语文新课程创新与建构文化的自主性品性。

四是课程文化评价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工具品性的语文课程文化评 价追求功利性,更多的用于鉴定课程实施的优劣程度或用于对评价对象的甄别和选拔的目的 ,对评价对象本身的生命成长关注不足。具有文化品性的语文新课程评价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整体性、开放性、生成性,着眼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语文课程文化“为人 的价值取向”,实现了根本性的价值取向转向。表现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 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以往的评价有了明显的区别。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 以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功能的积极化而充分体 现出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充分体现出立足于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评价新理念。

二、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一种文化动态生成观

以后现代课程理论来观照,无论“课程”还是“文化”应是动词,其含义是“奔跑”,是动 态的经验积累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新课程文化的实施过程及运行机制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具有亲历性、开放性、情境性、生成性等。因为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我们建构语文新课程的 生活性品质,使语文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就是为了促成语文新课程文化的动态生成性 ,使语文课程本身成为文化的主体存在。生活世界向来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哲学越 来越趋向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到哈贝马斯到历史唯物主 义,虽然他们提出的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不同,但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 “‘生活世界’的概念,决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 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一方面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生活着的心物 统一的世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生的过程、人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5]。“‘生活 世界’的核心是人及人的生成”[5]。课程是儿童完整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是学生 生活的最丰富的诠释,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因此,“课程本质上也是 一种生活[6]”,语文新课程文化的核心也应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促进学生的 生成。“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而是一种课程理念,更是一种思维 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方式。“‘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就在于彰显教学的生成性,突显 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5]。要理解生活性品质的动态生成性特征,以文学 作品的教学为例,可从以下三方面具体地把握:

情境性。剑手对决宜在高山之巅,情人对谈宜在花前月下,课程文化主体 的自我生成与发展也宜在一定的情境中。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情境能支持、滋养、教育课程文化中的主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体验文本的意 义,升华人格,教师和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创造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 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我们一要设计和布置优美宜人的环境;二 要创设一种澄明敞放的心境;三要营造一种自然幽深、虚实相生、情意融融的教学氛围。优 美的环境、澄明的心境、融洽的教学氛围融合成的情境能引发学生对文本鲜明形象的感知, 与文本中的意蕴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体验文本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促进师生以文本 作为中介,实现心灵的相遇,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

过程性。这是指课程文化主体的自我生成性还必须是在历时性的、不断展 开的“情节”中完成,而不像工具性课程文化一样,以间接性、简捷性育人。在创设的情境 中,师生经过潜入文本―内化文本―释放情感等过程,便师生双方在入境入神―明心会意― 神游怀想―移情忘怀―悦志畅神的过程中,深入文本、融入文本,在领悟、想象、体验、神 游等“人为的程序”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感染,获得灵魂的提升,实现“为人的价值”。

亲历性。这是强调课程文化的主体――“我”不是文学文本所表现的精神 文化的搬运工或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建构者和实践者。“我”在创设的情境里、在历时的过 程中,建立自己的学习经验,亲身经历自己的课程故事。“我”作为一个情感真挚的完整的 人,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思考作品和“我”的关系,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从文本中 照出自己的灵魂,获得与作品相通的那一份“神力”,全身心地以个体的精神生命去把握世 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蕴。这样,在解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始终洋溢着“我”的生命色彩和个 性魅力,使自己的课程生活时刻保持“我”的在场。“我”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是“我―你 ”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那么,“我”的语文新课程生活就必定情感丰富、实践 特点鲜明,必定伴随着“我”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义的生成与创造,“我”在生活中生成着 生命,语文新课程也因此具有了生活性品质。

具有情境性、过程性、亲历性的语文新课程 ,才能突显课程文化以“文”“化”人的人化过程,才能使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是一体 的存在,是“心物统一的世界”;才能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既关 怀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自由、学得幸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又指向学 生的未来生活,对学生进行终极关怀,即引导学生“真”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涵养文化精 神,吸收文化智慧,得到“人文”的“教化”,过更有质量、更有品位的现代文明生活。

三、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一种文化主体和谐观

现代性的工具品质的语文课程,具有霸权性、强迫性和教化性。表面看课程学习是一种集体 活动,教师、学生与教材等之间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教师、学生与教材间一个个互不相关, 如果说有联系也只是单向、表面、被动的人(课程编制者)与物(教师与学生被降格为工具、 降格为物)的作用,而不是多向、内在、和谐的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这种课程的实质是独 白,独白的实质是独自、独断、霸权、强迫和教化。人的生成、创造和超越不是在专制、等 级、禁锢和自闭的课程中实现的,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程中进行的,不是在 人对物的独白中实现的,而是在人与人的对话中产生的。后现代课程表征为交往、联系、去 中心、多元化……,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模式要具备的“4R标准”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联 性。从生态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课程是一个丰富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 系统。生态课程观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观,“生态系统的原理其实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 原理[7]”。我们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就是要使语文课程文化主体像生态 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平等交往、密切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自由、民主、和谐 共处的系统整体,这样既利于师生以独立的人的方式进行文化学习与创新,又利于语文课程 中的文化主体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视界的融合,最终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 人的目的。语文新课程可以通过建构课程文化主体的主体间性来形成自身的生态性品质。所 谓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在交往中形成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 及在其中形成、表现、发挥的主体性。对于语文新课程而言,主要是建构文本作者、教师和 学生的主体间性。

建构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首先要尊重他们各自的主体性,这是实现主体间性 的前提。具体说,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是指课文作者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权利,他的 作品具有个人性。教师和学生既不能死搬硬套地接受权威对文本的解读,又不能脱离文本进 行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否则的话就是拒绝情感的认同,舍弃心灵的沟通,本质上也是一 种独白,不利于师生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文本对话,吸收文本的文化营养。语文教 师的主体性是指语文教师有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权利,有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 的权利,并能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在开放、深化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指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学生成为文化主体的立身之 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学生只有具有这样的精神,才会在语文课程活动中,做 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既尊重别人的主体性,又不丧失自我,能在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 中涵养文化智慧,提高生命境界。总之,课程生态中的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平等而有尊 严的,都是不可替代和被控制的,正是这种丰富和独特组成了整体和力量。生态学的基本观 点之一即是尊重生命的主体性和多样性以促进生命的共生性。我们只有尊重文本、教师和学 生各自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拥有尊严而不成为被其他人支配的工具,同时也不支配别人; 才 能使他们具备与别人进行平等对话、实现视界融合、构建起主体间性的前提条件;才能使他 们真正以文化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促进课程生态的文化共生和创新。

尊重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是为了防止独白、控制和霸权,是为了防止文本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摧残或膨胀。要建构文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仅做到这 一点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彼此间的民主、和谐和融合,以促使课程生态中的个体既联系又共 生,共同完成文化的建构与创新。这就需要通过对话来进行,因为对话的本质不在“对”, 也不在“话”,而是语文文化主体间交互性的回应,是精神、价值、情感的彼此进入,进而 促进彼此文化境界的提升。语文新课程应致力于文本、教师和学生交织成多维的对话关系。 1)教师和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本 质上就是人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作为精神文化之一种,作为一种艺术的言说方式,“是 个人与个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心灵交谈对话,精神会通,心界融合[8]”。文本 作者与它的读者之间必然地具有这样的根本特性――主体间性。文本作者必然地想与其实际 的或假想的读者进行真诚、平等对话,通过对话给别人以启示并丰富自己的意蕴。这就为师 生 与文本的对话提供了前提。学生,既然是学习,只有与语文所负载的文化对话,倾听文本的 心 声,才能既丰富文本的意蕴,更通过对先哲、时贤思想的感受和理解,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 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滋养文化精神,丰富文化底蕴,塑造自己的人格和生命,实现文 化的生成与创新。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才能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 ,与文本发生有机联系,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好地把握、丰富、深化文本的文化意蕴 ,进而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思想和情感融入教学中,以充满个性和魅力的方式更好地与学 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享受到教学的幸福。这样教师就成就了自己,成 就了学生,成就了文本,也成就了语文新课程的对话品质。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 对话。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才能促进学 生与 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间心灵的沟通、能力 的相长、智慧的体悟、人格的敬仰,实现精神、价值、情感的彼此进入,最终促进学生精神 生命的建构。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由于年龄相仿,阅历相近,少有心理上的距离,更容易倾 听同伴的心声,进行思想的碰撞,接纳或保留不同的见解,获得多方面的启示,更好地实现 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

既能保持主体性,又能通过对话和谐相处,这样的课程文化主体才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宽 容性、合作性、约束性,这样的语文新课程才能促使文化主体自在、自律、自为地生成与创 造文化。

构建主体间性,形成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是对独白和霸权的超越,能实现民主、多向、 自由的和谐对话。在具有生态品质的语文新课程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核心,有平等的 内在价值;所有的个体都是有机体,都有内外在的联系。课程中的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 间 、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互助、交往和理解、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而不是主宰与控制的关系 ,其间充满了丰富、多向的信息与能量交流。课程生态的平衡与发展需要教师、学生等课程 主体的协同合作、一致努力,需要在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中激感、达成共识或保留差异, 需要在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和对话中走向自主与和谐、自由与创造。这样的语文新课程能向在 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著的标志;这样 的语文新课程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语文新课程,消解了 语文课程的文化霸权与文化权威地位,让语文新课程由独白走向对话、由静态走向动态、由 预设走向生成、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实施者(师生),走进动态意义的建构过程中,不仅传 承文化,还创造文化,促进课程生态中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共生性,使语文新 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成文化的主体存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88.

[2]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J].新华文摘,2005(19):32.

[3]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 法,2005(10):22,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A].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5]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 05(9):31~33.

[6]孙伟霞.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育,2004(3) :27.

篇6

摘要词汇同语言一样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注重挖掘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明确二语习得词汇文化的差异性,不但能够帮助二语习得者掌握词汇,更有利于加强二语习得者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阐述了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性。

关键词:二语习得 英汉词汇 文化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文化反过来成为语言的内涵。词汇作为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必然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特质。然而在长期的二语习得教学中,学习者往往偏重于追求词汇数量的增加,而并不十分重视探求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造成了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词义理解偏差、语境与词汇选择不得当等等交际失误。英国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著作中阐述了词汇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的区别,即:词汇的概念意义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的意义;词汇的内涵意义指词在说者或听者、作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情感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也就是联想意义。我们可以得知,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涵义直接影响着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交际能力,二语习得者对词汇的文化涵义理解不够深刻,就会造成词义对应的错位、词汇匹配的错位等问题。笔者以英汉语言中典型的文化负载词汇为例,通过二者语言词汇文化的比较研究,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中词汇的文化内涵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一 二语习得过程中色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人们通过对色彩的感知来认识世界,又经过不断的判断与推理,运用语言来描述色彩,从而产生了色彩词;这些色彩词在不同的地域或民族语言中,经过转义、引申的过程,逐渐具备了文化内涵。不同文化体系中的色彩词,其文化涵义差异很大,只有在参考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思维方式、语言体系等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对色彩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明确的判断。

在我国古代,色彩观念自“黄帝”崇尚单色起,就与我国的文化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秋时期,孔子把色彩与“礼”结合到一起,寓于色彩儒家传统的哲学思想,先秦时期色彩被纳入“五行说”,此后色彩与政治的关系日益紧密,封建统治、封建迷信使得中国古代的色彩观念更为抽象,色彩寓意深广,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相比而言,西方文化体系的建构更加注重科学理性,提倡现实主义的科学态度,力求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因此,西方人的色彩观念较之中国而言寓意更为直接。下面笔者通过“黄色”与“红色”这两个典型色彩词的文化寓意来进一步阐释。

1 “黄色”

“黄色”在中国古代就被奉为“正色”,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如:人文始祖“黄帝”、文明起源“黄河”、古代文化重地“黄土高原”、华夏儿女的“黄皮肤”等等。自汉代起,黄色就成为我国古代皇室的专用色彩,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常常被运用到、皇室、皇陵、寺庙等建筑上,甚至我国古代君王的“龙袍”都是以黄色为主的。同时,封建迷信思想,把黄色诠释皇权的神圣也推广到对神灵的敬畏,便有了祭祀神灵的“黄表纸”等衍生物,中国人也常常把死人要去的地方称为“黄泉”(the place where the dead were buried),把大吉大利的日子称“黄道吉日”(the lucky da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而黄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如此郑重的寓意,英语中yellow一词往往寓意胆怯、卑鄙、靠不住、嫉妒、耸人听闻等,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have a yellow streak(胆怯、卑鄙的行为)、yellow belly(可鄙的胆小鬼)、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等,这些寓意始于《圣经》中犹大为了30块凯撒币而出卖耶稣的卑鄙行为,由于黄色是犹大衣服的颜色,所以信奉基督教的西方人,在英语词汇中用yellow来形容庸俗低劣的行为。

2 “红色”

中国古人对红色有着特殊情感眷恋,从民间到宫廷,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等喜庆之日都要挂红,例如:红灯笼、贴红福字、红春联、红喜字,红盖头、红裙红袍等等。红色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代表正统、喜庆、吉祥如意,当红色被赋予了封建等级色彩后,自然成为皇室的主要装饰颜色。红色除了被用于装饰之外,更重要的是衍生出来很多带有“红”字的词汇,形容突来横运可以说“红运当头”,形容生意兴隆可以用“红红火火”,形容嫉妒羡慕可以用“眼红”,某人很受欢迎可以称为“大红人”,形容美丽女子可以用“红颜”等等。一个“红色”寄托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期盼吉祥康泰的美好愿景。与此不同的是西方文化中的red多是贬义,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红色本是鲜血之色,理应寓意暴力与流血,例如red ruin(火灾)、red battle(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等等。

二 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文化的比较分析

习语是指语言中意义和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语言表达法,往往言简意赅、寓意深刻,是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高度概括。《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对idiom也做过如下阐释:phrase or sentence whose meaning is not clear from the meanings of its individual words and which must be leant as a whole unit.(表示整体意义而不表各个词的意义)language or dialect of a people or country(某个民族或者某个国家的方言或者语言),因而习语较之其他语言表达方式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力,同时又与词一样是现成的语言建筑材料。一般包括:成语、谚语、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典故等。本文以成语与谚语为例来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习语的文化内涵。

1 成语

广义上来讲是社会上流传的现成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把成语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成语具有它鲜明的民族性特征,成语的形成和使用同该语言的历史、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历史悠久,汉语中成语颇为丰富,大多由四字构成,一般都有出处。例如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过一个神话寓言:古代有个叶公,很喜爱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里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来到了叶公家里,把头从窗户探进来。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后用“叶公好龙”来比喻口头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的人。又如《左传・昭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籍谈,晋国为什么没有贡品。籍谈回答说,晋国从来没有受过周王室的赏赐,哪里有贡品来进贡。周景王一一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籍谈:你作为晋国掌管典制文书官的后代,怎么连这些都忘记了?说他是“数典而忘其祖”,其后便出现“数典忘祖”这一成语,用以形容某人忘本或者对于本国的历史无知。

而英语成语往往由短语组成,长短不一,其隐喻意义要在了解其文化内涵后,才能得以知晓。与汉语一样,英语中也有很多成语出自神话故事或诗文名句等。例如,An Apple of Discord按照直译应为 “纠纷的苹果”,实际上是指“事物的争端”。An Apple of Discord出自于希腊神话:传说在珀琉斯和爱西蒂斯婚礼上,因为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厄里斯恼羞成怒决定制造争端。她悄悄来到婚礼并且带来了“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导致了赫拉、雅典娜、阿芙罗狄蒂的争执,后因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热衷于阿芙罗狄蒂许下的“绝世美人”而把“属于最美者”的金苹果给了阿芙罗狄蒂,由此而引起的争夺“绝世美女海伦王后”的特洛伊战争。an apple of discord这个成语由此产生,多有争端、罪魁祸首之意。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英汉成语中,都多有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是喻体与喻指不对等,即对于同一个喻指,二者采用不同的喻体;同一个喻体,却表达着不同的喻指甚至出现语义缺失的现象,这些都直接反映了英汉成语之间语义特征以及文化内涵的差异。

2 谚语

谚语是一种生动简练、涵义深刻的语言表达法,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传统背景下,人们在生产实践和文化生活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例如在农业文明的古代中国就常常出现一些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吃了端午粽,棉衣远远送”等,还有一些谚语本身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的阶级传统,如“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头发长,见识短”等等,总体来讲汉语谚语结构复杂多样。

而英语谚语往往句式结构较为完整,例如Too many cooks spoil the broth.(喻指,人多手杂反而误事),这就与汉语中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团体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别,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了英汉不同的语言文化。

三 二语习得过程中动物词文化的比较分析

动物词在英汉词汇中,都有着相同或者不同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负载的代码,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都是由于英汉语言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审美心理、风俗习惯等因素造成的。

中国古代崇尚“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于是常常取用自然之物来喻指人的品行,汉语动物词的文化内涵便由此而产生了。例如:牛在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时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牛的动物特性使得中国人由此联想到人的勤劳、朴实、忠厚等品行,所以在汉语词汇中出现了如“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年轻人胆大肯干,不肯服输的精神)、老牛舐犊(借用牛的特性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等。而西方人却很少用动物来比喻人的品行,而是用动物的自然属性来象征人的自然属性或社会属性,这与西方人重视事物的客观性是分不开的。季羡林先生曾写道:“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特别是那一些最古老的如吠陀语和梵文等等,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单独一个词儿,你不敢判断它的含义。必须把它放到一个词组中或者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季羡林先生的这段话不但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体用不二”的哲学思想,也形象地概括了英汉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英汉词汇中的动物词文化中,就是汉语中的动物词汇文化往往追求一种心灵上的领悟,所以往往将动物道德化、人格化,而英语中动物词汇文化却受其直线思维的影响,多表现在更为直观的形式上的追求。

例如,中国古人崇拜“龙”,于是造出了许多关于龙的成语: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车水马龙、画龙点睛、来龙去脉、龙盘虎踞、群龙无首、龙腾虎跃等。而在西方,龙却是被人们极其厌恶的一种动物,在《新约启示录》中曾描述龙是一种古蛇,又名魔鬼,是迷惑天下的撒旦,因此龙在西方常常被比喻为魔鬼。又如在中国的词汇典故中“狗”常常被描述为狗仗人势、狗急跳墙、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狗屁不通等,这是中国人根据狗的特性而联想到人的品行,往往带有讽刺意味和贬义色彩,中国人虽然喜爱动物,但是仍会习惯把动物当做牲畜或玩物,实际上不为人所重视。但是在西方就大有不同,“狗”这个词在英语中被称为dog,在英语中有涉及到狗的相关词汇也很多,往往直接指代人而非人的某些品行。例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是个幸运的家伙),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风水轮流转)等等。这些词汇往往都有褒奖意味,显然可以体现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见,同一个概念意义词汇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参考文献:

[1]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

[2]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 顾嘉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蔽文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向明友、徐玲:《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篇7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近几年,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学热一浪高于一浪。十以后,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越来越浓。总书记就“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频繁发声。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并多次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所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呢?

一、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材遴选了若干诗、词、文、赋、曲、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其中蕴藏着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骚》《登高》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表现了兼济天下积极用世的价值取向;《山居秋暝》《归园田居》蕴涵着宁静淡泊的隐士情怀,代表了古代知识分子独善其身的精神追求;《劝学》《师说》阐释了勤学好问、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陈情表》《项脊轩志》则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对亲情爱情的珍视……我们应充分利用古诗文教学的契机,让学生在诵读中拓展文化视野,积累文化知识,吮吸优秀传统文化的甘霖,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为其精神奠基。

二、充分利用古代名著阅读

《史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是高中生必定会接触到的古代名著,我们应充分利用带领学生阅读古代名著的契机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下面以读《史记》为例,谈谈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言知识和传统文化知识。出自《史记》的成语就有七百多个。《史记》中还蕴涵着作者独特的“历史观”“英雄观”“荣辱观”“生死观”等。就“生死观”而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作主题阅读。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一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死观:“士为知己者死”,荆轲为报答太子丹的知遇之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勇敢刺杀秦王,为“义”捐躯;项羽是个本色英雄,他兵败垓下后,本有逃生机会,但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知“耻”自刎乌江;屈原,举世皆浊而其独清,众人皆醉而其独醒,在苦心经营希望君明国强而不得的情况下,自沉汨罗,以死明志;司马迁本人,一个正直的史官,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武帝,被处宫刑,本应自裁,但他“恨私心有所不尽”,隐忍苟活,发愤著书,用皇皇巨著洗刷前耻,以生践志。通过主题阅读,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生死观”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人生取向。

三、充分利用读与写

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读写结合。作家韩少功说:“语文是一种慢功。”要写好文章首先需要大量积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积累素材,为其写作作准备。除了司马迁、苏轼、屈原,教材中还有大量的人与事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积累。如《劝学》可作为“借助外物,实现理想”的论据,亦可作为“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的例证;《师说》可作为“博采众长者可成大器”的论据;《烛之武退秦师》可作为“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的论据;《谏太宗十思疏》可作为“民安方能国泰”的论据;《逍遥游》可作为“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才能获得自由”的论据等等。这样以读备写,以写促读。无论是读是写,都可以达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作以下尝试。

1.举办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比赛,如优秀古诗文诵读比赛,国画、毛笔字比赛,讲传统故事比赛等。

2.充分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让学生挖掘和整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传统节日的各种实践,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加强与家庭内成员和家庭外成员的沟通交流,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家庭团结和民族团结,提高民族凝聚力,以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3.组织学生观看央视品牌栏目《文明之旅》,了解中华传统的文字、礼仪、服饰、功夫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观看《百家讲坛》,听钱文忠教授讲《弟子规》,听于丹教授讲《〈论语〉心得》等,用大家和电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国学产生兴趣,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心向往之。

4.通过报纸电视了解时事新闻,让学生品评社会丑恶现象,赞颂最美妈妈、最美老师、最美孝心少年,让学生懂得节约是美德,浪费是可耻;汇聚公益广告的力量,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篇8

一、教材分析

1、内容及编排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2、教材特点

⑴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明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

⑵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⑶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⑷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⑸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亲和力。编写角度由服务于教师的教转向服务于学生的学。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探究。“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

⑹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本册教材规定了识字量认识450个,但同时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认字,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认字,超过规定的识字量。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同学22人,女同学26人。大部分同学有责任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努力向上,认真完成作业。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和阅读能力,但也有一些学生识字能力欠佳,有待加强,有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欠佳,有待改进。班里国彤彤、国泽龙、杭玉洁、国雪曼、田佩琪、何永帅等同学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国彤彤等朗读较好。

三、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四、教学措施

这册教科书是以专题形式编排的,语文园地中安排的各项训练也都围绕专题设计的,所以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我们领会“语文首先是一种文化”这种编排理念,要在通读全册的基础上,一组一组地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每组教材围绕哪个专题,有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习惯,怎样进行教学设计,在体现自主、合作学习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时候布置学生进行哪些学习准备,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1、采用多种形式的见面活动,增加学生与生字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

2、在写字教学中力求做到指导要细,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应把培养兴趣与提高书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9

关键词:城市, 文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accelerate, between the city more and more competition. People are more and more found, cultur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eper than imagined. City accumul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lso more and more conspicuou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urban construction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begin. Today, the material production ability has gradually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people, and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is an unprecedented huge and outstanding. The city is not only in the material field, in the cultural field should also the pursui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city,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经营的核心和灵魂。用文化穿起城市的各种资源,整合城市的各种优势,,增强城市的的整体竞争力。总而言之,文化就在细节中,个性就在细节上。现代化发展使无数高楼拔地而起。但是摩天楼的高度,并不代表城市人文品质的高度;城市的真正色彩,在于城市文化内质所折射出来的奇异亮彩。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内容是繁杂的,线索是多样的,不能将其简单的堆砌或罗列。应通过详细的研究和论证,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找出一条主线,提炼出一个主题,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和整合,以一条主线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贯穿起来,并对其分别定位。例如,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上闪光点颇多,但在城市规划和定位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突出一个主题,将城市规划定位为“民国文化名城”。

篇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让生活在“网络文化”盛行的学生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并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任,摒弃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不懂礼貌等生活劣习,加强艰苦朴素、刻苦耐劳等优良传统的养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进一下深化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注重发扬优良传统,加强写字教学,指导背诵古今文学名篇,适当讲授古典诗词的知识,介绍有关对联知识等等,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享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化中华优良传统传承的点滴经验心得。

一、渗透书法教育,引导学生习得一手好字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从古至今,我国涌现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流派风格各异书法作品。在当代,优秀硬笔书法作品也层出不穷,形成一个良好的学字、习字氛围。“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要素,这里的写不仅是学会写作文,还要习得一手好字,写字是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发扬这一优良的文化传统,认真指导学生练字,要让学生在练字的过程中感受汉字的结构美、形体美和线条美,要注重平时培养学习书写习惯的养成,引导一笔一划的练习积累,体会漂亮书写带来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字如人面”,写好字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文化素养。在古代,每一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当代,毛笔字做为一种艺术作品存在,也做为书法特长进行培养。在当代,学生的基本功要求之中就是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个别学校更是专门开设软笔书法课,来发扬书法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写好字做为学生的一项重要语文素养来培养,通过讲述大书法家苦练书法的故事,展示优秀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和信心、恒心;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字形结构,教会学生掌握写字方法,养成良好书写习惯;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书法展评来引导学生,增加学生练字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练字的成功体验,最终要让写一手好字成为学生内心的一种成长需要,让练字成为学生的一种终生爱好。

二、体验中华传统节日,了解家乡传统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但在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下,某些传统节日文化弱化现象现状严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承担起重拾珍贵的民族节日文化的责任和义务,在课堂内外深化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和熏陶,让学生从小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在中华传统节日的亲身体验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做为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学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在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家乡人民在这些节日里的传统习俗,在课内结合课文教学进行汇报交流,在课后安排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布置家庭节日生活环境、筹备节日礼物等,进一步深化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结合语文教材介绍相关的节日文化,可拓展思路,开拓眼界,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节日的来历、风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例如,重阳节、清明节等,给学生讲解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如春节就要体验辞旧迎新和祝福团圆平安的主题,感受家庭和睦、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总之,语文教师要注重每个传统节日传递给学生的精神力量,挖掘利用好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谐理念和文化素养。

三、重视背诵诗词名篇,促进语言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中华传统的古典文字和诗词格律,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多诵读,多积累,可有效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背诵诗词名篇名句、加深体验理解文字语文魅力,培养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引导学生做一名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代,私塾先生就要求学生背书的,背诵一些儒家经典著作,背诵古诗文,背诵得滚瓜烂熟才算达到要求。例如,清代的康熙大帝曾让太子允“书必背足一百二十遍”,让老师严格检查太子背书――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习成果当然就是“功到自然成”。然而,现代的学生所学科目太多,课业负担非常重,语文教师仅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熟练背诵下来就可以了,有些内容学生更是为了应付考试才背诵的,一旦考试结束,学生就渐渐地遗忘了。所以,学生头脑中没有积累多少东西,更不用说从所背诵的东西中获得多少感悟,对于习作没有促进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有效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使其背诵得更牢固,并内化成为生活学习、交流沟通的文化素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达到“出口成章,顺畅写作”的教学目标。

因此,语文教师除教材硬性背诵要求外,还要精选一些古今诗文名篇,让学生熟读成诵,再进行适当点拔每篇的写作方法及语文特色,使学生逐渐达到心领神会,产生切身的感悟,从而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适当渗透中华传统文学写作知识,丰富学生文学素养宝库

唐诗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仅让学生背诵,不传授一些唐诗宋词相关的写作知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轻视与抛弃,也是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缺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华传统文字时,要拓展课内教材内容,渗透一些简单的有关诗词格律等知识,例如,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律诗的平仄、押韵、对仗等知识;也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宋词词牌、平仄、对仗、押韵及词与诗的区别等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著名的诗词作者及代表作品等。这些知识不强制学生去牢记,作为一般了解即可,不要给学生添加学业上的负担,这只做为学生知识渴求上的一次画龙点睛。如果语文老师长年累月注重这方面知识的介绍和积累,学生自然而然就积累并丰富文学素养宝库,形成较强文学素养底蕴,为以后自学文学作品创设坚实基础。

另外,对联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文化样式,一般年节家家都会贴上对联,一些重要节日、重大活动也会看到对联条幅。因此,语文教师要适当介绍有关对联的一些知识,如平仄相对、词性相对,可以适当地出个简单的对子让学生来试着对一对,使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感悟,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写法,培养学生对联的鉴赏能力,也丰富学生的生活文化体验。

五、适时树立精神榜样,完善学生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