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平儿范文
时间:2023-04-03 14:1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楼梦中的平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内心深处,灵魂底下,那梦里,珍存着这份童话。
现实里,童话就是理想。可理想总执著着某一方面,唯童话,才那么的全面,童话里的我,才是元本的我。理想往往不如人意,也唯童话,才可自做。
追求理想的过程,人生漫漫长路,也唯有童话来支撑着自己,不受诱,不变质,现实中结果如何,即不如意,悲怆一场,也有着童话里的我自我抚慰。
世间冷暖,多有感受,充实着童话里的我。
我珍惜,所以吝吝。我可以接受躯壳的摧残,不想看到元我也在哭泣。
这世间的一切,都在眼皮底下观看着,身体感受着,用灵魂过滤着,那一丁点才进入了你的童话。每当不适意时,脑袋是疼胀,内里的我还是那么安详。你抚慰着我。
我相信自己,也只相信自己,那是我相信你。你叫我信,我就信。
如果我失去了你,不知是怎么的世界。童话里的一切,从不曾失去过,即便是那撮泥,那片叶,那点水,更何况是你了。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你一直以来活得都那么适意,那是我在保护着你。不是没有过这念头,让我抛弃你,没了你,在人世,我会活得更舒服些。终究我还是没抛弃你。
篇2
第一关
1.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象征的是___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的_________ ,“木石前盟”是指开篇神话中_________ 和_________的“还泪之说”。
2. 请写出“金陵十二钗”其中三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红楼梦》原名_________,该书以_________ 、 __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核心,以_________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4.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_________、懦弱的_________、精明的_________、孤僻的 _________,取“ _________”之意。
5.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人空门”中的情小妹是_________ ,冷二郎是_________。
6. 在贾府四小姐中,有一个“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小姐,其治家能力足可与王熙风媲美的是_________ 。
7.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_________ ,“美玉无瑕”指的是 _________。
8. 《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_________ ;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地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人就是_________。
9. 《红楼梦》中有个女子不拘小节,喜欢身着男装,说话大大咧咧,甚至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是_________ 。
10. 曹雪芹给小说人物命名是匠心独运的,许多的人名谐音组成一个个的谜团。请写出下列人物名的谐音双关语。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甄英莲( )冯渊( )贾雨村( )甄士隐( )
11. “花气袭人知骤暖”是《红楼梦》中给起名字时说的一句话。
12. 贾府中的最高统治者是 _________,管理贾府日常事务是_________,在管理上最具改革色彩的女子是_________。
第一关通过了吗?恭喜你!请继续接招――
第二关
1. 《红楼梦》中颇具叛逆性格的三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2. 《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_________,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_________,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_________ 。
3.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_________,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_________ ,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________,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身凄凉孤苦。
4. 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 _________,涉及到她的情节有_________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_________。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 _________。
5. 下列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判词,请指出这些判词分别预示了哪个女子的命运。
(1)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
(2)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3)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6. 《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_________ ,最有趣的情节是 _________,最凄惨的情节是 _________ 。
7. 贾宝玉佩戴的玉叫_________,薛宝钗佩戴的是_________ ,史湘云佩戴的是 _________。
8. 猜灯谜。
(1)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
(2)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
(3)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 )
9. 补全下列歇后语。
(1) 刘姥姥进大观园――()
(2)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
(3) 千里搭长棚――()
10. 下列回目中的第一个字很好地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请补充完整。
( )湘云醉眠芍药稠; ( )香菱情解石榴裙; ( )平儿情掩虾须镯;( )晴雯病补雀金裘; ( )紫鹃情辞试忙玉; ( )袭人箴宝玉。
11. 迎春在诗社中的别号是(),但她生性懦弱,仆人给她起的绰号是()。
12.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四句判词概括了()一生的遭遇和命运,其中“两地生孤木”是指()。
有点意思吧?后面还有更难的――
第三关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宝玉对黛玉叹道:“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简述这段话之后,黛玉的内心世界发生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众多而鲜明,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兴盛衰亡。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刘姥姥的性格特点,以及她在全书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红楼梦》中,探春是一位改革家,简述探春理家时主要做了哪些开源节流的改革。
篇3
香菱身世
香菱,原名甄英莲,乡宦人家,原籍姑苏,甄士隐独女,眉心有米粒大小的一点胭脂记。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当而被拐子拐走。十二三岁后卖给金陵公子冯渊,中途却被薛蟠抢回去做小妾。大观园内宝钗给她起名叫香菱。她最著名的事迹便是师从黛玉学诗。薛蟠娶夏金桂后,在第八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易名为“秋菱”,因屡受夏金桂之折磨,终酿成干血之症。(高鹗续写部分为夏金桂下毒害她,结果却阴差阳错毒死了自己。薛蟠出狱后,香菱扶正,因难产而死。)
人物外貌
《红楼梦》中对香菱外貌的正面描写不多,一般都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出她的美貌和才气。比较直接的有两处,开头说小时候的英莲“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第七回周瑞家的在送宫花时见金钏儿和香菱在晒日阳儿,向金钏儿说:“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儿。”贾琏称赞她“长的好齐整模样儿”,认为“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她”。通过这些描写,说明香菱生得袅娜纤巧,模样儿齐整好看。
人物性格
香菱高居副钗之榜首,贯穿整部红楼,成为很多红楼专家探求草蛇灰线艺术的媒介,被认为是曹雪芹展现《石头记》的魂魄。综合分析这一人物,具有以下性格特点:
1.温柔安静
香菱不仅模样儿标致,其为人行事也与别的女孩不同,温柔安静。用凤姐的话来说,“他做人行事,又比别的女孩子不同,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也跟不上他”。但这种温柔安静又与宝钗的不同。宝钗的温柔安静是以坚强智慧为底蕴的外在表现,香菱的温柔安静实际是憨厚老实任人宰割,是一种傻乎乎的温柔。也正是这种傻乎乎的温柔,注定了她一生遭受欺凌,酿成了悲剧人生。
2.刻苦勤奋
香菱刻苦勤奋主要表现在她学诗这一章回。小说写她一心要向众姐妹学习写诗,黛玉为她开列了一长串应读书目,要她先读名家诗,待腹中有了一定的诗词底子再写。她“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及至夜半,不思安寝。不久,黛玉以月为题要她写一首试试看。香菱既忙着读又急着写,“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如着魔一般。香菱如此用功平生第一首诗却不成功,但她不灰心,反而是愈加执着地坠入读写中:她“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从早到晚,一门心思在诗的构思中,最终“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于写出让大家都夸赞的诗歌,连宝钗都赞曰“诚心通了天了”。这一情节,让我们看到了香菱的可爱、勤奋、聪敏、好学的形象。
3.懦弱顺从
香菱(英莲)三岁被拐,十二三岁好不容易卖给了个好人家,似乎要苦尽甘来,但半路上又横生枝节,冯渊被薛蟠打死,她被强抢为妾,这些波折,她都逆来顺受,不抗争,顺从安之,展现出她性格的懦弱。特别是在夏金桂进门之后,对香菱态度傲慢,先是擅作主张改“香菱”为“秋菱”,再接二连三地对她进行羞辱、欺负,香菱一概隐忍顺从,被动地接受,只顾自悲自怨,而无力反抗,展现出的又是一个逆来顺受、愚昧无知的丫鬟形象。
香菱性格的形成,是和她的人生宿命有关,更与封建的传统有关。小说第一回中,她就被癞僧指为
“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
元宵观灯失踪后,被拐子连卖两次,初卖与冯渊,继而卖于薛蟠,终引出人命官司。在小说第十六回,小说借平儿之口补述香菱“竟与薛大傻子作了房里人……,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直到最后被夏金桂欺凌,酿成干血之症,都应了“英莲”、“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的谶语,这显然是作者宿命论的体现。从这一观点看来,这是不可解的,命运是无情的。况且,在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占主导的大观园,虽然香菱早已做了好几年的小妾,但因为不是正室,所以她只能被后来的正室夏金桂陷害、欺凌。一个无依无靠、没有心计的弱女子,在那样的环境中,不逆来顺受,又能有怎样的作为呢?
1.副册判词
画着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2.癞僧诗谶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香菱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小说第七回,单单从这个名字本身看,菱花夏开秋谢,而后来薛蟠的正室夏金桂,“金桂”一词正含秋之意,金桂一出而秋意浓,菱花焉有与金桂争艳之能,最终自然只能落个“香魂返故乡”的结局。同时,菱花无香,而作者以香作为“菱”的修饰语,也与“金桂”呼应,金桂一出,香溢秋日,“香菱”自然也就只能成为“秋菱”,秋日既至,菱花早谢,也就只剩下“菱花空对雪澌澌”的凄美。
3.自评
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具有一股清香的,但这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4.他评
薛宝钗:本来就呆呆傻傻的。
香菱这个艺术形象是作者用来“千里伏线”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人物线索之一。首先,作者用甄士隐一家的小兴衰来影射荣宁二府的大兴衰。同是望族,同在“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同是祸起萧墙,转眼之间便“烟消火灭”。同是“富贵不知乐业”,终落得“茅椽蓬读,瓦灶绳床”,甄士隐的结局就预示了贾宝玉的结局。甄士隐一家的离散悲辛其实就是贾府悲剧的预演,只有香菱是唯一亲历大小两次兴衰的串接者。其次,英莲、冯渊二人的一段小悲欢影射了宝黛的爱情悲剧。同是“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最终棒打鸳鸳,生死异路。作者用以上两个事件为全书定下了基调,而这两个事件都是围绕香菱发生的,可以说香菱的遭遇是全书的定音符号。
阅读训练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1)选文出自名著《 》,表现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用一句话概括),文中可以看出香菱的性格是________
(2)找出语段中两个细节。
①细节一:
②细节二:
2.(2016・成都)语文书中,无数经典人物令我们难以忘怀。请仿照示例,给香菱(《香菱学诗》)写一段话。(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示例:泥人张:一门最底层的手艺,让人忘记你的真名;你用一团泥巴,找回了尊严。
3.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其描绘大漠壮观景象,似不合事理而实妙、似俗而实巧,可谓一语中的。
1.(1)《红楼梦》 香菱苦志学诗 香菱目标坚定,潜心钻研。
(2)细节一: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
细节二: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篇4
红楼梦的魅力是多方面的,比如贵族大家庭生活场景的细致再现,比如其中的诗词和语言之美,再比如从繁华到没落的这种有极大反差的戏剧性现实等,都是吸引大家热衷于品读和研究这部著作的原因。然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部书最华彩的部分莫过于对青春女儿之美的描写和颂赞。红楼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这是毋庸置疑的。书中多次明确提到主人公对女儿的欣赏和对男人的厌恶。比如最为经典的是女儿是水作的,男人是泥做的,见到女儿便觉清爽,见到男人便觉浊气逼人的论述。但作者并不是对所有女性都持这样的态度,而是对这个女儿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即十多岁正当最美好年纪的少女,对于年长的已为人妇的女人,作者同样是深恶痛绝的,认为成为了死鱼眼睛。(不过作者这样的歧视是很性情的,所以不是绝对的,故而小说中也有他欣赏或者喜欢的男子,比如北静王和秦钟、蒋玉菡之流,也有他或许不得不尊重的年长女性,比如贾母和王夫人。还有态度似在敬爱与憎恶之间的王熙凤和贾元春。)但这样的歧视从另一方面却成就了作者对青春女儿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本文即主以钗黛为例试从青春、外貌、性格、才情几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女儿之美进行论述。
一、女儿之青春
《红楼梦》中对女性的描绘和颂赞是有明显的区分的,不是所有女性都是作者眼中水做的骨肉。而是十几岁不谙世事,在面容、身体和心灵各方面都非常纯洁美好的少女们。而已为人妇的女人在作者看来因为沾染了男人的浊气而多要成为“死鱼眼睛”。所以青春应说是作者审美的一个重要点。不管是从金陵十二钗正册,还是副册,还是又副册来看。还是从书中围绕在宝玉身边的贵族女子和丫鬟、戏子们来看。作者热爱和大肆赞扬的都是这群正当最美好年龄的女子,她们似树枝新发芽,似花蕾初绽放,既具有年轻生命的朝气和馨香,更具有不谙世事的单纯心性和对人世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善意。用作者反复用到的一个词来说,她们令人感觉“清爽”——是还没被社会戕害、没被男人的浊气污染的青春生命之美。而即或像王熙凤、贾元春和秦可卿、李纨这样几位已初为人妇的女人,作者对她们的态度虽然更为复杂,但她们仍葆有较为充分的青春之美,且她们在家族命运和女儿们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二、女儿之貌
《红楼梦》中的少女不说个个是国色天香,但都称得上是明媚鲜妍的女子,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作者笔下她们美得都很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可谓百花争艳,各美其美。首先是在主人公宝玉眼里有倾国倾城之貌的林黛玉。文中如此描绘黛玉之姿:“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若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第三回)整段文字写的是黛玉之貌,可给我们的感受却是作者看到更多的是黛玉与众不同的气质,作者没有专门着墨于黛玉的皮肤是多么的光洁细腻,脸型是鸭蛋还是鹅蛋,而是重点对黛玉的娇弱、聪慧和忧郁进行了描绘,但同时我们从作者以娇花、弱柳和病西施等比拟也能揣测到黛玉在五官、皮肤和身材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可见作者对女子的审美是极具艺术深度的,不是粗浅的色相审美。再看女二号薛宝钗:“.......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红楼梦第八回)以及后文的对其丰腴和妩媚的描写:一是作者多次以杨贵妃比之,另外第二十八回作者写到主人公自恨没福摸到宝钗的膀子时,再次重点写到宝钗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美感。相对于林黛玉来说,似乎对宝钗的描写外貌多于气质,有对服装的细腻刻画,有对眼睛形状和嘴唇颜色的细节描写。但其实作者还是很注重外貌之下女儿的性情之美,比如对宝钗所穿服装的描写不过是要突出其不爱奢华的品性,更毋庸说后面十六个字更是对宝钗性情十分精准的描绘,即这是一位外表美艳,但却十分守礼教的,不轻易展现真性情的女子。可谓“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典范。
三、女儿之品性
品性乃品德和性格之意。《红楼梦》中的十二位主要女性都是贵族女性,所以从品格层面来说的话大方面都是较好的,即使是像袭人这个阶层的丫头,也大都恪守封建礼教,少有越礼者,(虽然恪守封建礼教这一点在作者眼里并不全是优点。)只王熙凤、秦可卿和贾元春在品格方面稍显复杂。而从性格来看的的话,彼此却大有差异。这就是对钗黛两人评价历来众说纷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林黛玉在性格方面最大的优点是真性情,不世故,这也是作品主人公深爱她的最重要原因。即便他自己或也有觉得黛玉刻薄和小气的时候,可他还是很珍视黛玉性格中的这份真。黛玉的这份真诚之美体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当然体现在她与宝玉的爱情关系中。在宝玉面前,她可以笑,可以闹,也可以把眼睛哭得肿得像个桃儿,同时,她敢于表达出她对宝玉的在乎和依恋。而同样对宝玉有情的薛宝钗却大有不同,她唯一最忘情的一次表达可能就是在床边给午睡的宝玉绣肚兜和赶蚊子。其他地方我们都难以觉察宝钗对宝玉的情感。只能看到她真像一位姐姐般的关怀和劝导。在两人与其他人的互动中也很明显。黛玉在与他人相处中,多能展现自己的真性情,而宝钗则多能迎合别人和照顾别人。黛玉在寄人篱下的心境之下,虽然难以在物质层面帮助到人,但我们从她教香菱学诗和她与丫鬟紫鹃的亲密关系等来看,黛玉也是能为别人着想的重情之人。而且一旦有情,便是倾心相付的至情,没有敷衍和计算。而宝钗呢,虽然她的贤惠被很多人认为是世故甚至是有心机,但从结果来看她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帮助、安慰和温暖。在宝玉挨打的时候她不是哭泣而是吩咐拿上等的药吩咐袭人给宝玉擦上;她不与黛玉的小气计较,反而送燕窝给她,且像姐姐和知己一样提醒她,宽慰她。在邢岫烟等人窘迫的时候她也能贴心细致地及时给予帮助......就连贾府里大多人都看不上的贾环,她也会让他去她那儿与她的丫鬟玩耍。
四、女儿之才情
《红楼梦》中的女儿们,不管是贵族阶层的小姐,还是下层的丫鬟,都很有能力和才华,没有单纯的花瓶美女。在其中的贵族女性中,王熙凤、薛宝钗和探春都有管理之才,探春还尤其有经济头脑,且在管理中正直敢言、有魄力。此外,探春在文学和书法上的才华也都比较突出。当然。宝钗在文学上也是十分有才华的。而在女儿们众多的才华中,作者重点表现的也就是她们在文学上的才华。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除开秦可卿和王熙凤等几人没怎么表现之外,其他人几乎都能诗善文。其中的佼佼者当然还属黛玉和宝钗二人。尤其是黛玉,多次在诗社中拔得头筹,就是在自己平时的遣兴之作中,亦有《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这样的
上乘之作。宝钗不怎么表现自己,但实际在文学上的才华可说不输于林黛玉,一来两人在诗社中的表现可谓伯仲之间,二来宝钗读书很多,见识较广,故主人公宝玉多次称赞她“无书不知”,为“一字师”。即或是红楼梦中的丫鬟,也各有其才干。袭人上得主子欢心,下得丫鬟们的友爱,应该说不只是贤德,恰如其分地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很厉害的一种才华,我们现在称为社交能力或是公关才干。晴雯手很巧,做女红特别厉害,无人能补的雀金裘她却可以。更毋庸说平儿之辈的处事能力和莺儿之辈在女红和编织、女红上的诸多才干了。
总之,《红楼梦》中女儿们的美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她们一起组合成了一幅幅大观园中最鲜活、最纯净的生命美景。此文只管中窥豹,见其一二,略在其青春之美、外貌之美和品性、才情之美几个方面做了论述,且因能力所限,基本只以钗黛二人为例展开论述,而弃湘云、探春和宝琴等可爱至极之女子实为憾事,故以“初探”为名,以待时机成熟之时再出续章。
篇5
人类美学思想的产生以及人类的起源,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就有女娲造人一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人,黄土人,贫贱者,引人也。《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建》。中国的神话传说通过世代相传,女娲便成了中华民族上古女神。与之相近的另一位神,则是西方传说中的上帝。在西方就相传人是上帝造的,故有上帝造人之说。《圣经》里的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到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精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耶和华神使亚当沉睡,取他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造成了一个女人,名叫夏娃。从此,亚当、夏娃便成了众生之父母。
马克思说“女神的地位乃是关于妇女以前更自由和更有势力的地位回忆”。(《摩尔根人古代社会》一书第39页。马克思)
“维纳斯”是“伟大的母亲”。其地位和中国的女娲实质上就是当时传说中的女神,美神。是美的化身,是美的集中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美的事物,美的现象到处可以使人感受到。无论是音乐美,绘画雕刻工艺的美,还是建筑园林的美。石雕维纳斯《米洛斯维纳斯》只是万事万物中的一份子,却为人们带来了永久性的美的享受。然而,究竟什么是人体美?维纳斯美否?在这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维纳斯是人类女性美的集中体现。
出土后的维纳斯是断臂的,艺术家曾试图帮助她,将其断臂接上去,但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和姿式看,都不如断臂的维纳斯美,所以直到现在美丽动人的美神的形象都一直是断臂女人体来造型的。断臂女人体(维纳斯)也逐渐被欣赏者所接受。
黑格尔说:“熟知并非真知”。人们熟悉的东西往往是知道得最少。同样,人们对美这个词很熟悉,但一提到美,很多人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以“美”是一个十分微妙而又诱人的东西,当人们似乎已经抓住它时,并且似乎可以从许多美的现象中概括出它的特点,揭示其美的本质时,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正如我们说维纳斯很美,大多人难以能够说清楚她为什么很美。在现实生活中,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维纳斯的人体美却又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
“美是生活”。人体美,给予人的是天生的线条美,外貌气质美,妩媚多姿的美。人体美的旋律,发出了最美的形态和生命感。这是人体与动物所不能比拟的。无论是美丽的孔雀,美丽的大公鸡,雄狮等等。当它们的身躯,和的人体在一起时,马上显的那样不堪一击,显得那样的可怜,那样的丑,那样的苍白无力! 所以爱美首先要爱人体美。人体美丽的形态,线条,发出奇异的光辉。人从内心感情与精神品格完全溶于这和谐完美的形式之中。
篇6
关键词:晴雯 袭人 性格 价值观
对于《红楼梦》中晴雯和袭人这一对艺术典型,历来争议颇多。大多的读者和评论家持“尊晴贬袭”的态度,他们认为晴雯是纯真勇敢的化身,而袭人是用来对比晴雯的伪善人物。我认为作者塑造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灵动的,都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不存在完全的赞扬和贬低,对晴雯和袭人的艺术塑造也一样,她们是复杂的,有阴影也有光彩的两个生动的艺术形象。
一 两人的光彩与阴影
晴雯是纯真的,但也是任性的。袭人是和气的,但也是有私心的。两人身上都有值得赞赏的优点和不容忽视的缺点,不能简单地用“奴性”和“反奴性”来概括。
1 袭人的善良与私心
评论者们批判袭人大多是针对她的“奴性”。的确,袭人是有奴性的。她遵从封建准则,对自己的主子尽心尽责,“伏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与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Ⅲ;她注重等级观念,听到宝玉把晴雯比作海棠,便认为晴雯的次序越过了她,居然说出了平常不会说出的狠话。这一切都是因为袭人也有自己的争荣夸耀之心。
她很知道如何紧紧抓住她的机会,如何实现她的追求。如《红楼梦》第19回,袭人对宝玉的“三谏”:第一、改掉好发毒誓的恶习;第二、真喜读书也好,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别只管批驳消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第三、再不可毁僧谤道,调脂弄粉,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袭人为什么要这样一味死劝宝玉,为立这个功而动辄以回去相要挟?因为她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因此她以后的荣华富贵,争荣夸耀,不得不靠宝玉来为她实现。
袭人的精明之处还在于她不仅知道如何做好这上姨娘的位子,还知道怎么坐稳姨娘之席。为了自己姨娘好做,她会有意无意地在人前说黛玉的不是:“旧年好一年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甚至在宝玉面前也说道“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宝姑娘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得赔多少不是呢”袭人明知宝玉真心爱的是黛玉而非宝钗,只因她与宝钗相对契合,又加黛玉难以服侍,自认是花姨娘的她就会不时地扬钗抑黛。
但这种私心也绝没有到余平伯先生说的“引诱、包围、挟制宝玉,排挤、陷害同伴”这么不堪,因为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善良的姑娘。
袭人的善良之处在于她非常为他人着想,她不愿意让任何一个人难堪。而这种善良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私利装出来的。因为她对于那些与自己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也同样体贴关心。
如第19回,宝玉的奶妈把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吃了,袭人回来后,“宝玉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闹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像李奶妈这样极不被宝玉待见,扬言要被“赶出去”的人,偷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袭人还是替她遮掩,可见袭人顾全大局的贤德。
又如第39回,刘姥姥吃醉了酒,误闯宝玉卧室,“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被唤醒后惊得不知所措,袭人不但没有责备一句,反而宽慰她,还给她端茶吃,然后送她出了怡红院。
还有一些细节,如王夫人问她宝玉挨打前贾环在贾政面前挑唆的情况,并表示绝不告知他人。这本是献媚的好机会,但袭人还是推说不知道。金钏跳井后,她独自“在那里垂泪”。晴雯被撵后,她派人去送衣物。特别是贾母,王夫人,凤姐等合谋弃黛娶钗时,她曾跪着哭请说:“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那不是一害三个人了么?”可见袭人虽然不喜欢黛玉当上正妻,但在生死攸关,又是关乎宝玉一生幸福的时候,她还是站出来为他们说了话。
可见袭人本质上还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她虽有“争荣夸耀之心”,但这也是基于一个奴婢的角色要求和生存需要。不管她爱不爱宝玉,她都有追求好生活的权利。我认为作者在“温柔和顺,似桂如兰”这两句前加上“枉自”和“空云”并不是俞平伯先生说的化褒为贬,而是对袭人最终未得偿所愿的无限感慨与怜惜。
2 晴雯的灵性与野性
爱晴雯的人总不愿别人说晴雯的一点不是,其实这些人并没有看到晴雯的真正可爱之处。她的可爱之处在于她完全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带着原始的野性和灵性,就像天空中的一片云朵,收放随意,阴晴随心,释放灵性的时候可爱之至,但释放野性的时候则并不讨人喜欢。
比如当宝玉一脸沮丧地回到怡红院,如果是袭人定然会察言观色,行为举止会更加小心翼翼,但晴雯根本就不去看宝玉的脸色,宝玉说她一句蠢材,她就立刻冷笑着回嘴,袭人来劝,就连袭人也一起痛骂,无论袭人怎么退让和解劝都不依不饶,宝玉要去禀报王夫人赶她出去,她也只有哭着说“我一头碰死了也不出这门儿”,等袭人劝回宝玉之后,晴雯好象呆了一样,一点痛快的样子也没有了,只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这样痛快的开始却寂然的结束,实在有点不光彩。但这也正说明晴雯是个毫无心机的人,野性一旦发作连自己都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以及怎样了结这个结局自己则一点都没有预见性。这一点还不及林黛玉,林黛玉虽然同样带有原始的野性和灵性,但由于受到严格的礼仪礼法教育,总能勉强把自己的言行举止限制在社会的习俗和礼法之内。但晴雯则不然,如果不是宝玉和袭人这样包容她的人主动和解,以她的个性实在不知道会怎样收拾这个局面。
晴雯的野性还表现在非常欺下。比如第73回中宝玉挑灯夜读,一个小丫头坐着打盹儿,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她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开始哭央晴雯,可见对晴雯来说屡有出手打人之事。再如坠儿事件,也许可以说晴雯嫉恶如仇,但不代表对坠儿就可以施以如此的惩罚。本来这事在平儿权衡过后,是准备息事宁人的,也是个综合来说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晴雯领会不到,她只知以简单暴烈的方式来解决,缺乏容人改过之量,也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最后这件事导致坠儿被逐,平儿无趣,袭人不快,结果并不漂亮。说到底,她还是一个没有清醒意识到自己奴隶地位的奴隶,正如鲁迅所说:“自己被人凌辱,但也可以凌辱别人。”
晴雯还是个很懒的丫头,如第51回袭人回家守灵,晴雯理应 担负起服侍宝玉的工作,可她“只在熏笼上坐。麝月道:你今儿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儿。晴雯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从对话中已知其平素做事。再如第26回她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又因宝钗在怡红院待晚了,不能早早休息,便不给黛玉开门。误了事欺了人怎么办?她可从没想过。
她缺点这么多却还是有那么多人喜欢,关键在于晴雯的自尊。她看不惯卑躬屈膝的小人,她的反抗性正是她自尊心的表现如在74回,抄检大观园中,当恶奴王善保家的奉王夫人之命,伙同凤姐带领一群打手来到怡红院时,
“袭人方欲替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便紫胀了脸说道:‘姑娘,你别生气,我们并非私自就来的,原是奉太太的命来搜察。你们叫翻呢,我们就翻一翻,不叫翻,我们还许回太太去呢。那用急的这个样子!’晴雯听了这话,越发火上浇油,便指着他的脸说道:‘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看见你这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这正是晴雯,把做人的尊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怕因此得罪主子,她维护了被压迫者的尊严,反抗了封建统治阶级对被压迫者的摧残。晴雯不但自己从不努力讨好主子,对宝玉也是始终保持着纯洁的态度。晴雯是很喜欢贾宝玉的,可宝玉要晴雯和他一块洗澡,她珍爱自己清白的女儿身,不愿意有任何不纯洁的事情,就故意说今儿天凉她不洗澡了。
她的个性也有很多可爱之处,半夜里麝月想到外头走一走,晴雯便开玩笑说:“外头有个鬼等着你呢。”等麝月出去后,懒起来吃茶的晴雯也起来了,只为了吓唬麝月玩。走出门之后,一阵微风而颇觉寒意,知道“厉害”时,仍坚持要唬了麝月。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个纯真的晴雯。
还有晴雯雪天贴字的娇憨、撕扇子的千金一笑和病补雀金裘的重情重义,使得这个美丽女孩的天然灵性泼墨般挥洒出来。到临死时跟宝玉对换贴身小袄,并对宝玉说“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这个话,心痛中有无畏的豪迈,总叫人忍不住叹息落泪。这都是她释放光彩的一面,也是众多读者爱她的原因。
晴雯确实是令人羡慕的角色,她快意人生,淋漓尽致地做自己,难怪连作者都对她青睐有加。可是她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收放,她时时收不住的野性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二 两人性格和价值观的不同
评论者们“尊晴贬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爱“林”而爱“晴”。脂砚斋评价道:晴有林风袭乃钗副。因为晴雯与黛玉性情和眉眼的相似,一些喜爱林黛玉的读者们就会倾向于晴雯,而那些不喜欢宝钗,把宝钗说成是封建主义拥护者的人就会把袭人当做批判的对象。其实这是不客观的,作者塑造的每个人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不能混为一谈。
再是因为晴雯是最薄命最冤屈的少女。晴雯在薄命司中排第一,说明她在丫鬟中是最薄命的一个。她的身世极为悲惨,她是一个无家世可考女孩子,只有一个姑舅表哥多浑虫和与贾琏有染的多姑娘。在她十岁那年,被贾府大管家赖大买了做丫头,是“奴才的奴才”。而她最清白却被诬陷至死也是读者们最为她不平的地方,是值得同情与尊重的角色。
第三是因为晴雯的率真是人们很向往的。不仅是在作者那个充满压迫的年代,即使是在现代,这种个性的女孩也是令人羡慕的。她有青春少女的最洒脱的任情任性,散发着生命最自然地魅力,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压力中不敢做自己的人心生向往。
撇开这些主观因素不看,其实她们两人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她们只是性格与追求的不同。
1 两人性格的差异:勇晴雯与贤袭人
袭人和晴雯从小都服侍过贾母,在贾母眼里:
“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都不及她,”
“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她是个没嘴的葫芦”
我们从贾母的眼里看出袭人和晴雯从小性格就不同。一个口齿伶俐,善于言谈;一个沉默寡言,不爱说话。而一个人小时候的性格对后来处事的性格影响是很大的。虽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性格的差异却越来越大。晴雯出落成一个勇敢大胆,锋芒毕露的勇晴雯,她率真自然,做事说话由心而发,不会察言观色,不在乎是否冲撞主子。而袭人则成长为一个谨小慎微,隐而不露的贤袭人。她温柔和顺,常常照顾别人的脸面与情绪。她识大体,顾大局,善于察言观色,揣摩迎合,不轻易发表意见,不愿意得罪他人。
2 两人价值观的差异:晴雯追求真性情,袭人选择适应生活
两人虽同样是丫鬟,但追求却不同。晴雯爱宝玉,却没有想要争取什么,她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宝玉,坚持只表现最真的自己。不计较得失,不曲意迎合大胆与统治者对抗,来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值得赞扬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