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视机范文

时间:2023-03-27 16:5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电视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电视机

篇1

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今我已是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了。为了小学毕业后能考上重点初中,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心——与心爱的电视机暂时告别。

做出这个决定,我可下了很大的决心呢!因为我看电视,就好比爸爸吸烟一样-——他是越吸越爱吸,我是越看越爱看。我虽然下过决心要和电视告别,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只要作业一写好没事儿,我就会坐在电视机前的沙发上,拿起遥控器,“叭”的一声,打开电视,接着便没完没了地看着。所以呀,怎么也戒不了看电视的这个“瘾”。

同学们,你们大概还不知道我对电视是多么地着迷吧!我告诉你们,我看电视恐怕你们谁也比不上:电视里播放的内容,我是简直无所不知,大到美国总统失踪,小到麻婆豆腐怎么做。电视的每个频道现在播放的是什么节目,什么时候播放,我都一清二楚。怎么样让你们大吃一惊吧!为了看〈〈快乐大本营〉〉,〈〈同一首歌〉〉,〈〈勇往之前〉〉等节目,我竟能放弃做作业和休息时间,看他个通宵呢!

其实,说心里话,电视这个玩意儿也不坏,看电视可增长知识,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使你的作文更加美抡美奂。可说它好吧,也并不全好。大人们常说,常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和学习。这不,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视一下到了300多度,因老想看电视,学习成绩总下降。为此,老妈还捉住“机会”,进行好几次思想教育。

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会考不上重点初中的。但有时手痒就会……所以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学着〈〈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姐姐下决心改正缺点。以后再手痒就着电视机过一下瘾吧!

别了我的〈〈快乐大本营〉〉!

别了我的〈〈同一首歌〉〉!

别了我的〈〈勇往之前〉〉!

篇2

眼中含着泪花,脑海中一幕幕闪过记忆,那些快乐过、幸福过、痛苦过的日子已走过。回不去这些年,初中、高中、大学。总是感觉时间过得好慢,一眨眼却已毕业。上学时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现在的两点一线(家、公司)。总是感觉自己坚强,眼泪是我的奢望。现在才发现自己原来也这么脆弱,当拿到大学毕业证的那刻心痛了一下。学校,那个象征纯洁、自由、快乐的地方已经离我远去。一种叫做哭的冲动,在我心底慢慢发芽。一幕幕相聚的画面冲破了记忆的枷锁,在我眼前像一部老式放映机闪过。我知道我已经走过了那个放纵的地方,离开了那充满我记忆的地方。

在太阳升起的瞬间一步步走远。从宿舍开始,下楼,去学校的小吃街再吃一次早餐,八点十分之前,再去一次教室哪怕就自己在那坐九十分钟,等待下课的铃声响起;去一次操场,不去想生活的琐碎,痛快的奔跑时汗滴夹杂着心酸一起滑落。这就是我的最爱的大学,是记忆中最放纵的时段,而我已泪流满面。

曾一起在晚上去操场席地而坐就那么靠着,静静地靠着;曾一起手牵手漫步在夕阳下;曾一起去食堂吃过我们说的世界上最难吃的饭;曾一起在教室大呼小叫;曾一起……

耳中仿佛想起了歌声是《同桌的你》,让我想起了自己这些年爱过的人,谢谢你们伴我成长,谢谢你们在这青葱岁月伴我走过,哭过笑过。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当年那同桌的你。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从前的日子都远去,我们已不是曾经的自己……

篇3

一大优点:爱看书!这个优点是我这几个月才养成的好习惯,以前我上一、二、三年级的时候都不爱看书,妈妈让我看书,我走到书柜拿一本漫画在那看,可在看书的过程中,我没有用心,妈妈给我选了一本我也是光看看图画,不看字,怪不的我的数学不好,其实书里面也有许多数学故事,也值得去看那,可我没注意到,没关系!我现在在妈妈教育下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读书,我读了许多的文学名著和伟人的故事,我还听妈妈说,比尔·盖茨,这让我有认识了一位新名人。

二大优点:孝敬父母!这个优点是我一辈子都有的,因为我从一年级妈妈就说我是一个孝顺的女儿,我了好东西先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要是不吃我硬塞也得把东西给奶奶吃,有人说,你硬塞不是让爷爷、奶奶受害吗?我知道,我也是不想让爷爷、奶奶受害,那不是我想让爷爷、奶奶吃好吃的吗,可爷爷、奶奶不吃只好硬塞!不过我也是好心好意的,妈妈做饭我看店,我家开了一个图书馆,我家里图书馆很远,只好是我看店,妈妈做饭!

三大优点:爱劳动!我在学校里天天天扫地、拖地,每到星期四,我就会打扫的干干净净,因为星期四是我值日的一天,在家也是很勤劳的,天天早起,我是我们家第一个起床的,(每天)我起来先扫地,再拖地,让后再收拾收拾家里乱七八糟的东西!

四大优点:爱卫生!我也是一个爱卫生的孩子就像那天,妈妈给我和弟弟一人买了三串麻辣串,我吃完了,我说:“哪有垃圾箱呀?”弟弟说:“随便扔了就行了。”我说:“前面有垃圾箱。”我蹬蹬蹬几步扔了,妈妈夸我是好孩子,就上次,我嗓子有痰,想吐,妈妈说,别!不卫生,有垃圾箱,吐垃圾箱里,听了妈妈的话,我吐到了垃圾箱里!

五大优点:我想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也不例外,我是很爱我的祖国的,于老师给了一份发言稿,里面的中国我重重的读,因为我爱自己美丽而又快乐的祖国!中国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中冉冉在起!

六大优点:自信!我对我自己是很有信我想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也不例外,我是很爱我的祖国的,于老师给了一份发言稿,里面的中国我重重的读,因为我爱自己美丽而又快乐的祖国!中国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中冉冉在起!

心的,就像那天我和爸爸比赛跳绳,我对自己说:“一定行!”果然我的确赢了,自信!对我来说不是难题,可有时自己给自己自信也是有时候会失败!没事失败是成功之母,你失败了,就等于你离成功不远了,你已经登上了成功的第一步!

七大优点 :坚强勇敢!我是勇敢的,那天我和妈妈去濮阳看看妈妈的老朋友,我们去公园玩,里面有一个攀爬梯,弟弟爬上去了妈妈的朋友的女儿也爬上去了,只有我是拼着名踩上去的,因为我从来没玩过,有许多粗粗的绳子接到一起,空着的是网网,脚会掉下去的,我并不害怕,因为我是勇敢的!

优点:爱心、善良!每当我看到哪些惨痛的图片我忍不住哭了,那灾区的小朋友们,多困难,我把我去年穿的棉裤捐给了灾区小朋友,我祝他(她)们:重建家园!身体健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九大优点:宽容大度!每当家里来客人,我就会大度地说,随便吃,想吃什么都有!每当看到盲人在大街上走,我就会宽容的说,我来扶您,您慢点!

篇4

关键词 风电并网;远距离输送;智能网络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7-0062-02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对清洁能源的重视,风电的发展保持着良好的势头,权威数据表明,近几年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保持增加的态势,同比增长能够达到24%左右。为适应全球能源发展的趋势,满足我国建设的需要,我国也大力开展了风电建设,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风电的飞速发展也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建设带来了挑战。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在风电的建设方面取得了更大的进展,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发达国家风电并网的现状和特点,为我国风电并网的健康发展做好准备。

1 国外风电并网现状及特点

发展清洁能源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减少环境的污染,国外的很多风场规模很小,对于这些风能,发达国家一般采用分别接入附近电网的方式进行消纳,只有近期集中开发的大型风电场通过远距离输送的方式进行消纳。例如,德国小规模风电总量的70%都被接入规模在110kV以下的配电网络中;丹麦的风电主要被规模在30kV以下的网络消纳。

只有完善的电力系统网络才能为风电的大规模并网提供可能。我们知道,目前丹麦作为世界上风电机组最多的国家,它的风电建设就是依赖于欧洲完善的强联电网。位于丹麦东部的电网与周边的国家共同建立起北欧电网,为电力市场创建了一个统一的交易平台,而位于丹麦西部的电网与欧洲及德国组建起互联电网用于电力的运输和交易。在丹麦出现飓风或是大风天气的时候,风电会大量增加,产生的电力会大大超出丹麦一国负荷的需求,这时丹麦就会通过共通网络将电力输送到别国,通过北欧网络进行电力的储备,保证电网处在稳定和安全的状况之下。一旦大风过后,丹麦的风电产出就会大大降低,北欧电网就会反过来将电力输入丹麦来满足国内的用电需求。

因为风电属于自然能源的一种,所以也会较多的依靠大自然,因此风电的装机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这就要求在大规模的风电并网建设中,应该提供其它的能源来进行协调和支持。还是以丹麦为例,其电源的构成是以风电和火电为主,但是于此同时,丹麦的电网还与北欧电网紧密相连,北欧电网的组成中还包括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事实证明其它能源的大量存在能够有效的调节风电的不稳定,为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提供支持和保证。美国的风电网络组成中也加入了燃气等能源,大量的灵活电力能源调控的实现,为风电网络的健康发展给以了保证。

近几年,国外风电并网发展的趋势是,在位置上更加远离负荷的中心甚至是位于海上,通过电路网络建设来进行电力的远距离配送。这样做不仅有助于风力发电厂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方便进行集中的电能输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风电输送能力的不足也表现得越来越严重,所以对输电网络进行扩大,使更广范围内能够享受到风电是未来电网的一个建设方向。

2 对我国风电发展的启示

我国对于能源建设一直非常的重视,最新的的规划目标是在2020年完成规模在1.5×10skW以上的风电装机,保持风电的快速持续发展。可见,未来的风电建设仍然是能源建设的重要课题,针对建设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建设的先进经验,通过得到的启示为未来的建设找到出路。

第一,进行电源结构的优化,设置必要的调峰电源,避免由于大规模发展带来的调峰困难。根据国外风电并网的情况来看,系统调峰的关键是进行电源结构的合理配置,电源构成的合理能够使调峰电源以及灵活电量在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增加,降低了风能不稳定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因地适宜进行调节电源的建设,例如负荷中心是在具备抽水蓄能能力的地区,就应该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在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就要进行适当规模的天然气电站的建设,通过容量较大同时效率较高的燃气机组的建设,来进行电力系统的调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第二,通过智能化电网的建设来实现大规模风电能源的输送和消纳。缺少完善的电路网络,大规模的风电建设就失去了载体和必要的支撑。因为我国的风能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同时资源分布的区域有往往与复合中心距离较远,不能进行本地的消纳,所以要通过输电网络来实现电能的合理配送。要进行完善的互联电网架设,首先要建设不同区域之间的输电线路,同时应该实现线路的智能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扩大输送的范围,还能够改善输电的效率,对于风电的输出能力以及变化进行实时的检测,并进一步进行必要的优化个调节。智能化的联合电网建设能够完成对风电的输送,同时有效调节由于风电的间歇性和随机性可能造成的系统不稳定;

第三,进行相关法律的制定,规划未来的发展蓝图,进行良好的管理,保证风电并网的健康发展。对于风电的收购政策应该进行适当的调节,既要对系统的安全和平稳予以保证还要在总体上提高经济的收益。把风电并网纳入到能源电力建设的系统中进行统一的规划,使风电系统、电力系统以及电网体系之间最大限度的实现和谐统一,同时与地方以及国家的能源建设规划相一致。在技术管理方面,应该制定风电并网的强制性技术导则等,对于风电机组等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测试并通过认证制度来进行质量的监管。对于风电的配套型设备应该进行进行合理的定价,并完善补偿的机制。针对电力跨省市输送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实现电力价格的管理。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管理能够促进风电并网事业的健康发展。

3结论

综上所述,风电并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它不仅关系到电网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还关系到整个能源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的风电建设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一定要汲取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同时要从我国能源条件以及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适合我国风电并网建设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电视技术 电视媒体 发展

从电视媒体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可以知道电视技术作为推动电视发展的具体性技术同样也会改变电视媒体,促进电视媒体的发展。近二十年来,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视技术的发展仿佛走上了高速路,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电视新媒体不断涌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妨停下来冷静思考一些问题:电视技术到底改变了电视媒体什么?它是怎样改变电视媒体的?电视媒体将去往何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开始了这篇论文的写作。

一、我国电视技术的基础

电视技术是随着新科技的不断涌现而发展的,近二十年来,电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我国电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平。本论文将对电视媒体行业正在使用的电视技术基础―无线电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进行梳理。

(一)无线电通信技术

无线电通信技术源于电磁场理论,得益于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的发明,至今己经被广泛应用了130多年,是人们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技术,指的是利用电磁波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手段。发展至今,因无线电具有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可用性高和较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国防、科研、交通、生活、生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无线电通信技术也有了其更多的拓新,包括3G技术、Zigbee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WiMAX技术、W i-F i技术、3.5GHz技术、Bluetooth技术等各种各样新的无线电通信技术。自电视诞生开始,无线电通信技术就已经开始应用于电视图像和伴音信号的传输。

(二)有线电通信技术

有线电通信技术是相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而言的,是指通过铺设电缆、光缆和光纤同轴电缆网络作为介质,传输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电光信号的一种通信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拥有架空电线路和电缆工程(包括架空、地下、水底电缆等)两大块内容,这样就为其提供了纵横交错的信息传输渠道。在我国,有线通信是电视信号传输的最主要的传输方式。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互相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构成的网络,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了更为方便的方式,只有它们之间灵活运用、有机结合才能够更好的促进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卫星通信技术

1962年,美国发射了全球第一颗有源轨道通信卫星,开启了通信技术的新纪元。卫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或发射无线电信号,在两个或者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卫星通信实质上就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特殊的微波中继通信方式。卫星通信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空间部分(通信卫星)和地面部分(地球卫星接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通信卫星实际上就是悬挂在赤道上空静止不动的通信中继站。

(四)网络技术

网络技术具体说来就是指计算机网络,它是把若干且具有独立功能机、地理位置不同的计算,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相互连接起来,以资源共享和实现信息传输的一种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在结构上包括两大块内容。第一大块就是联接在网络上的供网络用户使用的计算机的集合。这些计算机被称为主机,主要用来运行用户的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服务和资源。这一主机也被称为结点。另一部分是把主机联结在一起并在主机之间传送信息的设备,我们称之为通信子网。

(五)数字技术

西方媒体推崇的计算机和传播科技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尼葛洛庞帝提出:“计算不再只是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了我们的生存。”比特((bit),作为“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地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元素。比特指的是“0”或“1",是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的最小单位。它只是一种存在的状态:黑或白、高或低、开或关、真或假,总而言之,比特简一记为“0”或“1"。基于这种数字技术的原理,无论文字、图像、声音还是视像,在计算机存储和传播时都可分解为一系列比特的排列组合,即数字化“0”或“1”的排列组合。比特易于复制,而且复制的质量不会随复制数量的增加而下降,而且,比特可以以极快的速率传播,在传播时时空障碍完全消失。所以借用这种数字技术用以记录表示信息,使得数字信息的记录密度高,可用计算机处理以及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达到最理想化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电视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在意见或观念层次上发挥作用,但是它带来的就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逐步改变这人们感官认知的形式,这种改变是全方位的。下面将从传播方式、受众和经营模式等方面来分析电视技术对电视媒体的改变。

(一)对传播方式的改变

电视技术的革新首先改变的就是电视媒体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环境和技术的变化,电视媒体已经不可能按照原来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顺应时代的变化,电视媒体在传播渠道、传播效率、频道建设上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变革,甚至在新的电视技术下催生了新的传播方式―交互式传播。

1.传播渠道的扩张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视技术的交融,使得传统媒体都在传播渠道上进行扩张。电视媒体也不甘示弱,利用网络和手机平台开辟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渠道,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传播,促使电视内容播放无孔不入。

以湖南电视台为例,自2001年湖南电视台迁至金鹰影视文化城金鹰大厦开始,就已经实现了全数字化、全硬盘化、全网络化。2004年又推出金鹰网,实现电视媒体网络化平台发展。接着推出芒果TV (imgo.tv)即芒果网络电视台,是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面向电脑、手机、电视机,实现“三屏合一”的新媒体视听综合传播服务平台,其包含有视频网站芒果TV、手机电视芒果TV和互联网电视三大网络电视平台。其中于2010年3月全面上线的芒果,rv手机电视客户端,实现了湖南卫视等44路频道的直播以及综艺娱乐、新闻纪实、电视剧、电影、MV、动画片为主的内容点播体系。同时打造tazai互动电视( ),成为国内首家深度植入模体资源的电视社交产品,专注于移动互联网与电视屏幕的互动。湖南电视台的这种全方位传播平台打造模式,是在电视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完全颠覆了传统电视单一的电视传播途径,实现多终端收看电视节目内容的形式。全国各大省级电视台以及部分城市电视台也都在实行这一传播渠道扩张模式。

2.传播效率的提高

电视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卫星通信技术和数字有线技术的日趋完善,为电视节目的制作、集成和传播增添了新的动力,也为电视传播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支持。

3.频道专业化

数字技术、有线电通信技术和卫星电视等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视频道的迅速增加,频道容量由传统电视媒体的几十套扩展到几百套。面对如此多的电视节目,受众难以选择,不可能每一套节目都看完,因此受众会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自己收看的节目。因而受众开始出现分化,逐渐向小众化、分众化发展。为了满足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电视频道走向了专业化。

4.交互式传播的出现

交互式传播是交互性在传播上的体现,是一种双向信息传播模式。数字技术下的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出现使得交互式传播成为可能。数字电视技术和交互技术的相结合使得电视媒体由传统电视媒体的点对面的单一传播向点对点、点对面多向传播共存的局面转变。与传统电视的观众只能通过电话、短信、电报、信函等方式进行反馈不同,交互式传播下能够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直接向运营商反馈信息。

(二)对电视受众的改变

电视技术的进步使得受众在收视习惯上收视时间和空间的解放。随着电视技术的发展,新的收视终端移动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出现,人们不必局限于传统的家庭空间,也不必按照电视节目时刻表定点收看。影视剧里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错过收看某电视栏目的桥段将不再出现,错过了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再去观看。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载体收看电视,在商店、大厦、KTV、酒吧可以通过楼宇电视收看电视节目,在公交车、出租车、地铁、飞机、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可以通过车载移动电视来收看电视节目,还可以通过Ipad、笔记本等移动终端收看网络电视,甚至可以通过手机谁是随地收看电视节目。数字技术使得电视媒体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的无限拓展,电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对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

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电视频道和电视节目的倍增,使得越来越多的频道和节目可供人们选择。节目的扩增,收视人群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必然会出现普遍的电视节目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全民收看同一个频道或节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随着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和交互电视的产生,一种新的收视趋势―个人化收看开始出现,收看电视节目成为了个人行为,而不是群体行为,传统电视时代形成的收视习惯同一性开始瓦解,必然会带来个人化的收视习惯。

2.对受众地位的改变

电视技术发展至今,受众的被动地位改变了,翻身成了主人。电视本身不再只是提供电视节目和信息产品,成为了一种与多种媒体相结合提供多种增值服务的高科技产品。受众可以在自家电视机上根据自己的喜好编辑属于自己的收视菜单;可以通过信息平台任意查找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同时可以点播自己想看的电视节目……新的电视技术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应该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提供便利和快乐。

(三)对运营模式的改变

1.打造多通道的综合性内容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拓宽了内容传播的信道,需要更多的数字节目内容来满足播出,制播分离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内容生产不足的问题,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电视媒体内容运营模式的变革。因此打造开放的、多通道的综合性内容服务平台对电视媒体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一平台的建立主要通过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就是通过对电视媒体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达到内部的共享和内容的重新组合和包装,形成一个具有很强价值的电视节目体系;第二步就是当电视节目内容的价值体系运营成功并逐步强大之后,通过技术支持,将平台内的资源逐步开放,通过市场运作和利润的分配机制,吸引社会上的电视节目制作组织、机构和企业主动向电视媒体平台靠拢,形成一个强大的电视节目内容利益的系统。作为播出平台的电视媒体,需要建立多元准入通道,向内容提供商购买内容产品,在经过审查之后进行内容集成、播出。

2.电视媒体与网络、手机媒体的融合

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得益于有线电视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相结合发展,是基于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成果。二者融合实现了电视媒体内容与互联网内容的互通,即电视媒体内容可以在网络电视台中播放,而互联网的内容也可以应用到电视媒体之上。这样既在内容上扩大了内容提供商的范围,丰富了内容产品,也拓宽了节目传播的渠道和范围,相应地提高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收视率,有利于广告收益的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的融合,尤其是3G和即将推出的4G技术以及CM MB技术的应用,使得电视媒体与手机媒体融合更加紧密。这主要是体现在手机媒体收看电视节目是的流畅性上。手机媒体用户群对于内容的需求个性化,要求内容提供商在内容创作时对内容进行多样化、差异化、小批量生产。同时注重内容的创新,不能简单地将传统电视节目内容编码压缩。

三、结语

纵观电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视技术的进步,而电视技术的进步又对电视媒体的发展产生了很显著而深刻的影响。正如麦奎尔在其传播学经典著作《大众传播理论》里指出的一样,“在媒介全球化和新媒体化的背后,一直都有一股强大的驱动力,其中首要因素就是技术和经济”在近十年以来,电视技术的发展前所未有,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使得电视媒体产生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电视媒体的改变,同时思考电视媒体将来的发展趋势,从中发现问题,努力去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电视在良性的环境中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虽然服务业就业比重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是客观事实。大力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对当前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服务业自身发展的规律有清醒的认识,避免陷入盲目发展的误区。

认识一:我国目前服务业发展滞后,造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严重失衡。

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即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减少,由1978年的70.5%减少到2006年的42.6%;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由17.3%上升到2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2.2%稳步上升到32.2%。

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现象,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1990年前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10%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在65%以上;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20%左右或以下,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多在50%以上。我国当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仅低于相对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低于很多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都接近40%(见表1)。

认识二:当前的劳动力统计低估了我国服务业就业比重;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趋于合理,但服务业就业比重仍然偏低。

(一)约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从事第二或第三产业却没有计入就业统计中

根据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33970万人、18084万人、23771万人,二三产业合计41855万人;与此同时,城镇从业人员27331万人。也就是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中约1.45亿为农村劳动力。这一数据与当前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数(1.43亿)大致相当。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约1.18亿,据统计局2003年农村住户调查,外出劳动力约78%在县级以上城市就业。可见,在劳动力统计中,至少80%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并没有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

(二)农村外出劳动力中约50%从事第二产业,50%从事第三产业

据国务院研究室的调查,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另一方面,据统计局农村住户调查,在农村外出就业人员中,约1.6%仍从事农业,约52.2%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约47.1%从事第三产业。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大约各有50%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三)第三产业实际就业比重应接近或超过第一产业比重

根据这一假设,把1.18亿农村外出劳动力的80%分别计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后,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32.35%、30.07%、37.57%。如果考虑到外出就业的稳定性,转移就业比例会有所下降。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中,外出3个月以上的占92.3%,外出半年以上的占75.8%。因此,保守估计,65%的外出就业劳动力计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则三次产业就业比重调整为:4.69%、28.91%、36.41%。

通过数据调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降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接近甚至超过第一产业。但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转移劳动力就业仍不稳定,会对就业结构判断产生一定扰动。

(四)数据调整后,就业结构依然滞后

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对较小。而我国即使调整后,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在30%左右,第三产业不到40%,仅相当于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高于低收入国家(见表1)。

认识三:服务业发展应以物质生产部门发展和消费需求增长为前提;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竞争格局决定的。

(一)第三产业是非物质生产部门,其大规模发展以一、二产业和消费者的需求为前提

如今发达国家“三二一”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是以众多发展中国家保持低层次产业结构并接受其高耗能、高污染、初级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代价的,这正是目前国际或区域产业分工的基本格局。

(二)西方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多在70%以上,原因是将本土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海外转移

例如日本20多年来已陆续将钢铁、水泥、汽车、家电等部分制造业转移到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和我国,目前日本在华企业约2100家,其中3/4为制造企业;而我国香港地区则将80―90%的制造企业中劳动密集型及附加值较低的工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开办了4万多家企业,从而使香港本土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85%。综观全球,那些第三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出于资源能源消耗、劳动成本、环保和争夺未来全球经济主导权等多重考虑,均通过国际产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加快其本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当然,这样做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发展。

(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输出,也影响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发展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目前的全球化的分工体系没有给我国的高端服务业留下多少发展空间,这种国际分工势必要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认识四:服务业的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与我国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有关;另一方面各地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化相对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未根本打破等因素也抑制了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第三产业中劳动密集、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并存,许多行业投资小、见效快,可以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人员就业。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是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实行高投入就必然能获得高产出。

(一)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还没有有效带动服务业的发展

最近5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07.3%,远超过第三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也从2002年的21.4%稳步上升到2005年的23.8%。但我国工业目前仍处在自身积累的高速增长阶段,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度相对较低。工业发展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得到有效体现,还需要5年左右的滞后期。

(二)中国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与产业结构雷同并存,区域互补优势发展服务业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产业结构雷同,相同制造业供给过剩,效率下降,没有形成差异性分工,也间接地影响到服务业要素的流动和分工聚集。

(三)城镇化发展滞后,制约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

2005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但与最近公布的全世界城镇化水平超过50%比较,还有不小差距。从体制上看,城乡分割依然存在,长期向城市和工业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没有根本改变,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导致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呈继续扩大之势。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城市化率呈正相关关系,城市化率越高的地区,服务业比重越大。正是在城市化落后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的发展未能形成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认识五:我国服务业内部仍存在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能否在近期内实现快速发展,主要取决于能否有效消除制约其发展的几个主要因素。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受到国际和国内制约

当前我国服务业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领域。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服务范围是跨国界的,其金融、保险、运输、医疗、教育、体育、科研、影视、音乐制作等部门的全球强势地位一时还难以撼动,这些部门的产业入侵在我国处处可见,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必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在国内,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相对发达的第三产业也会抑制邻近的中小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业潜力没有发挥

在国外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生产比重较大,主要工业国达50%以上。而我国生产比重小,仅占28%左右。要提高我国的生产比重,完全可以将本来由生产企业自己完成的会计、审计、研发、设计、信息、物流、技术咨询、广告营销等各种服务性业务加以剥离,发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来做。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金融、信息、通讯等高层次服务业已明显开始出现“服务外包”的趋势。目前我国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业务外包发展缓慢,而外包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则是社会经济生活环境中诚信体系的缺失。

(三)许多服务业领域仍然存在一定的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特征

如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城市供电、铁路、民航、港口等领域,由于这些部门垄断尚未打破,政府的管制又不够有效,服务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效率还比较低下。

(四)事业单位改革相对滞后

篇7

选择有故事性的题材。在电视纪录片日渐故事化的今天,一个题材的故事性强不强,是我们在选题时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一个富有故事潜力的选题已经具备了纪录片的雏形,是电视纪录片成功的一半。怎样衡量选题的故事性呢?首先要看有没有矛盾冲突。纪录片中的矛盾冲突与故事片中的矛盾冲突不同,故事片注重事件,纪录片则关注人。世间万物,矛盾重重,人和人之间、人和家庭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以及人和自我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构成故事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次要看有没有兴奋点。光有矛盾冲突是不够的,在展开人物矛盾的同时,编导要从中找出一个又一个的兴奋点,提升观众的兴趣,引导观众情绪上的变化,这点很重要。再次是看故事的意义。讲故事不是纪录片最终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真正的目的是要让观众在看了节目之后,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抓住核心人物。讲故事往往离不开人,人物的选择是很重要的。这个人不但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的个性中包涵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通过对这种人物的剖析,揭示出社会生活中的某种本质和规律。以《最后的山神》为例,主人公孟金福是鄂伦春族的最后一位萨满(山神的灵媒),又是一位老猎人。他迷恋传统的山林生活,却又知道定居生活有着山林生活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而且理智告诉他,最终他的生活必然从山林走向定居。在这里,他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又是鄂伦春众多人物中的一个。编导正是通过这样一个鲜活的个体,反映出鄂伦春人从山林生活向文明的定居生活转换过程中的心理世界。

设置悬念。悬念是故事的灵魂,没有悬念的故事是淡然无味的。目前纪录片中较常见的设置悬念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解说词来设置悬念。比如“他们在地底下到底挖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兄弟俩最终有没有和好?”等等。这样的设问可以引导观众的思路,调动观众的思维。但它显得比较生硬,容易引起观众的反感。另一种是利用影像来设置悬念,这种方法不但巧妙,而且更电视化。以《黄喉噪鹛》为例。黄喉噪鹛是世界濒危珍稀鸟类,目前世界上仅存一百多只,而且八十多年来一直都没有人见过,甚至连标本采集的记录也没有,能够拍到如此珍贵的鸟类活动的镜头非常不容易。为了让这些来之不易的镜头能更好地反映黄喉噪鹛的生存状态,在节目的一开头,我们交待黄喉噪鹛这种鸟数量很少,它每窠可产三到四枚蛋,但为什么最后只有少数小鸟能跟随大鸟飞离繁殖地呢?我们一层一层揭开,首先松鼠经常跑到鸟巢里干嘛?小鸟出壳后又怎么失踪了?小鸟在学飞的过程中又面临怎样的险境等等。这样一层一层揭开后,观众到最后终于明白了黄喉噪鹛这种鸟数量这么少的原因。因为有了悬念,使节目一环扣一环,大大提升了节目的可看性,节目也获得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捕捉细节。“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一个好的节目,同样离不开细节。纪录片《船工》中有这样几处细节,一是老船工的老伴叫老船工谭邦武吃饭时,老船工谭邦武在船上露出的幸福满足的笑容;再就是老船工在新船开工之前把老伴遗像挂在造船处(此时老伴已经去世),新船完工后老人又把老伴遗像挂在新船上。虽然整个片子中编导没有直截了当地说一句老船工夫妻恩爱的话语,但观众却通过这些细节体会到了老船工和老伴之间那种恩爱之情、思念之情。

篇8

1、手机充电器损坏。更换充电器。再次充电观察是否为充电器问题;

2、手机充电器连接线损坏,更换新的连接线。观察手机是否显示充电状态;

3、手机充电接口损坏。联系售后维修接口;

4、手机电池坏了或寿命用尽。更换新的电池;

篇9

一、当前主要面临的“四挑战”

政策“锚”亟待出台。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至今,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双创”二十多项指导性文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双创”取得“开门红”的成绩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双创”在已有成绩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需要政策尽快由操作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启动“双创”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铸造一个含金量高的政策“锚”,确保“双创”能行稳致远。

政策弹性亟待提高。我国政策常有“一放就乱,一收就死”困境,其本质为同质化、刚性化政策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双创”涉及创业,又涉及创新,市场因素含量异常高,不确定性大,对政策敏感,均超出以往任何领域。政策稍有不慎,将对创新创业的“幼苗”产生毁灭性影响。现有政策在区间和弹性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地区、产业、创新创业者、时间差异化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通过增加政策弹力释放市场活力,才能确保“双创”有充足前进动力。

配套措施亟待完善。“双创”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牵扯面广。改革层面,囊括国企、商事、财税、金融、教育、产权、科研、社保等多领域;要素层面,涉及人才、资金、土地等基础要素,也涉及技术、信息、孵化器、众创空间等高级要素;操作层面,既有物理拼接,也有化学融合。因此,如果局部领域存在短板,“双创”其他政策效果则会大打折扣或付之东流。当前,体制内创新资源低效利用、创业成功率较低、资本市场发展滞后和社保不完善的短板效应最为明显。须聚力克之,才能确保“双创”后勤保障完备到位。

战略定力亟待增强。多年考核GDP政绩的模式,导致我国政策评价唯数字倾向明显。数字成为政策的主要抓手,也成了衡量政策成效的主要标准。过分看重用数字指标考核“双创”成效,如有多少人创业、出多少创新项目等,容易导致创新创业环境浮躁,进而违背创新创业的基本规律。“双创”成功的真谛,是最终建立适宜创业创新的制度,确保创新创业“一茬接一茬”不断档。反之,依靠政策催生的“”注定不会持久。保持战略耐性,不以一时成绩论英雄,深耕创新性制度建设,才能确保“双创”脚踏实地,取得实质性成功。

二、谋划中长期战略的“三步曲”

近期厚植土壤夯基础。商业化、法制化和创新化政策环境构成的“创新三角”,是国家创新成功的必要条件。要以“双创”为“药引子”,借助“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加速的春风,部署推进“‘厚土壤+播种子’6+1”一揽子改革工程,即“国企改革激活力,商事改革降门槛,财税改革减成本,金融改革输血液,法制改革护产权,科研改革清阻力”的“厚土壤工程”和“教育改革播种子”的“播种子工程”,争取用1到2年时间,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继续完善并贯彻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为主的“双创”政策群,紧扣薄弱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力争件件能落地,厚植肥沃土壤,促使创新创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中期发现问题重完善。抛弃“结果求快”论,树立“过程坚守”观。“双创”各项政策改革举措,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要运用系统化思维,国务院纵览全局,各地区灵活推进,各行业齐头并进,大胆探索,允许试错。建立科学实用的“双创”政策综合性评估机制,找问题,解原因,寻对策,查漏补缺,反馈循环,螺旋向上,做到纵向比较时时提升,横向比较年年进步,力争用2到3年时间,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部署推进“固强优,补弱短”综合性工程,纵深推进“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新三板分层改革、科研经费松绑改革,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质量,施沃肥浇足水,为顺利推动“双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蜕变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持之以恒见成效。优胜劣汰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行法则。“双创”也不例外,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创新创业见效慢,成功率低,取得成效非一日之功。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一千五百多次失败实验,36氪、猪八戒网等知名创投服务商,须经市场三到五年严酷洗礼才能验证是否成功。要发挥“咬住青山不放松”精神,提振信心,绵绵用力,持之以恒,沉着应对,鼓足干劲,遇到困难不退缩,取得成绩不自满,力争用3到5年时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双创”政策体系。当前,要尽快提升“双创”战略地位,编制并“双创”政策“锚”,即《“双创”中长期愿景展望》,明晰目标,规划路线,引导各种资源相向而行,共同营造创业创新文化,植入民族创新创业基因,促使创新创业常态化,最终实现“鲤鱼跃龙门,量变到质变”的成功跨越。

三、确立政策制定的“四原则”

因地制宜,确保各地区协调推进。我国区域发展南北不均、东西差异、中部与东南西北各不同。要树立“一盘棋”思维,统筹配置创新创业资源,共性领域守得住,个性领域放得开。深圳、杭州等商业化发达地区,政策要发挥“架桥梁”作用,实现优势科研资源与企业研发机构跨地域对接,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先导部队”。北京、上海、南京、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密集地区,政策要着力突破“放管服”、商I化培育,实现科教资源与市场无缝对接,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中梁砥柱”;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政策要发挥“扶一程、送一马”作用,给予人财物等硬资源重点倾斜,确保“双创”火种能够点得着、火苗能够呵护住,努力打造成为国家“双创”的“后备支撑”。

因业施策,确保各产业同步进行。经济大转型时期,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并存,新旧增长动力接替。“双创”要立足于传统产业的“转”,即转人员,转资源;落实人员技能再培训、落后资源再整合,化包袱为动力,化劣势为优势,实现传统产业凤凰磐涅。“双创”要立足于新兴产业的“进”,即科技进,竞争力进;以“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为导向,商业模式软创新与科学技术硬创新并重,破除制度束缚障碍,降低创业创新门槛,强化金融资本保障,做好信息资源整合,力争催生一批科技型世界巨头,打造一批创新型世界前沿企业。

因人而宜,确保各主体顺利创业。立足草根创业、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援草、助科、推商”全方位“双创”服务模式。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草根创业主体,政策要突出“援”,即增加财政补贴、完善小微贷款援助机制、借助蚂蚁金服和京东等社会资源,确保草根创业焕发勃勃生机。针对科研人员等科技创新主体,政策要突出“助”,即敢于打破常规,完善离岗创业机制,改革科研管理制度,为科研人员排忧解难,聚焦创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等商业模式创新主体,政策要突出“推”,即破除体制障碍、消除行业壁垒,为推广创新商业模式开辟绿色空间。

因时谋变,确保各阶段稳健前进。时代不同“双创”政策重点不同;项目阶段不同“双创”政策内容也不同。创新引领增长是当前最大的时代背景。我国创新业活动整体处于中等水平,政策要聚焦于源头性制度创新;具体项目领域,政策要聚焦前端,放开后端,即重点发力项目种子期和初创期,多做雪中送炭,少做锦上添花。政策要保持足够灵活性,因时谋变,确保调整能跟的上,力争能超前,防止错误时间实行正确政策,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四 、近期重点突破的“四短板”

激活体制内创新资源。最活跃力量游离于体制外,最雄厚资源却沉淀在体制内,这是当前我国“双创”的生动写照。依靠体制外创新资源,“双创”仅能取得局部突破,但却难以撼动全局,更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与“万众”。要以“双创”为契机,树立“没有效率的公平是假公平”理念,推进制度顶层设计,着力突破建立集体与个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释放体制内的沉淀创新资源,裂变体制内的优质创新资源,形成“双创”领域的“大块头”,组建“双创”领域的“主力军”。要打破企业边界,发展共享经济,构建体制内外联通、互惠互利的“双创”新模式。只有成功激活体制内创新资源,“双创”才能从边缘拉到中心,从局部扩展到全局,实现创新创业的实质性大突破。

着力提高创业成功率。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创业不难,难在确保市场主体创业成功。创新创业成功率低是客观存在,但不代表没有提升的空间。目前,我国总体创业成功率大约为6%,但创业辅导之后成功率能提高到30%左右。经政策鼓励,我国创业主体分母正快速增长,下一步应研究制定《创业成功率倍增计划》,包括建立创业前期综合诊断评估机制,查找问题,确保创业者准备更加充分;筹建创业导师资源库,为创业者提供全程科学指导;发展高级形态孵化器、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全天候保障;完善扩充政府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更加优质服务,以有效增加创业成功者数量,做大分子,显著提高创业成功率。

拓宽创投资本退出通道。创投资本有进必有出,进得去出不去则会“闷死一批创投,吓跑一批风投”。当前,我国创投资本出口主要是股票市场。2015年,创投资本繁荣主要得益于新三板,占退出交易比例的51.3%;2004年推出中小板、2009年推出创业板,曾带动创投资本迎来两波发展。股票市场运行受多重因素影响,大涨大跌是常态,创投资本有退出时限,两者步调未必吻合。因此,要开辟创投资本退出第二渠道,适度扩大资本并购市场的承接作用,大力培育战略投资者群体,鼓励发展长期股权投资,提高依靠赚利润的投资资本比重,规避股票市场波动对创新创业的潜在风险。

篇10

关键词:韩国;高校;科研

1. 韩国高校科研的历史

朝鲜战争结束后的60、70年代,在韩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韩国大学主要是为企业培养科技人才,在创新方面的作用很小,韩国是通过进口技术以及建立政府研究机构克服了技术困难[1]。

80年代,韩国政府意识到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加大了科研投入,在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把培养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全面推进了产学合作[2]。

90 年代,韩国为了增强科技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进一步鼓励大学进行基础科学的研究,并于1998年设立的“特别创业法案”,鼓励大学向工业转移培育高技术创业。

近几年来,韩国大学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对以大企业为主的创新体系起到了有益补充。虽然现在企业是科研投入主体,但高校为整个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基础研究的支持,并与企业进行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

2. 韩国高校科研现状

在韩国的高校中,私立大学占大多数,特别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中私立学校占绝大多数。国立大学只有每个道(省)有一两个,全国的国立大学进入前二十名的为数不多。通过分析以私立大学为主的韩国高校发现,其科研活动存在以下特点:

(1) 以应用研究为主

韩国大学的科技活动中,总体情况是基础研究少、应用研究多。众多私立学校拥有较大的自,大学科研目标以满足社会和大企业的需求为主,因此,以与企业对接的技术研究较多。如此,大学可以从企业获得较多的经费支持,科研活动也与市场更接近,老师和研究生们有更多的实战机会。

另外,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实用型的理工类科研投入多,而软科学投入较少。韩国整个的国家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中心,其本质是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法则来以企业为中心配置资源。而众所周知,企业追求的是实效,而不是虚无的论文或空洞的理论,所以除了少量的产业趋势研究和市场分析之外,韩国软科学投入不多。

韩国大企业的研发部门都与高校与众多不同形式的合作,如委托研发、共同研发新技术和产品,技术转移,共同设立研究平台等,这些合作一般都集中于理工科的应用技术。

(2) 引入强大竞争机制

韩国对高校的科技投入以各种大型项目为依托来投入,如BK(智慧韩国)项目[3]。该项目相当于我国的211和985工程,但在实施过程中,引入强大的竞争机制,各学校、学校内部的各学科,学科内部的各教授都竞争非常激烈。BK项目并不支持一个学校的所有学科,而只是择优支持部分学科。同时,某个学校的某个学科得到资助后,也不是该学科所有的教授都有经费支持,而只有成果领先部分教授有经费资助。对教授每年进行考核并排名,成果突出的教授将得到资助或得到更多资助,成果不好的教授将被淘汰出局。同样,国家对学科也定期进行评估,学科建设成效不显著的将在下一轮评比中淘汰出局。

(3) 科技投入首尔地区居多

韩国GDP和人口的40%以上都位于首尔和京畿道地区,与此对应,韩国的科研投入也以首尔地区为主。究其原因,韩国大部分好的高校都位于该地区,如SKY组合的首尔国立大学、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其它著名大学如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中央大学、亚洲大学等。同时,首尔是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科技信息、资源和服务咨询机构等都大多集中于此,因此,韩国地方大学获取科研经费相对困难。

3. 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特点

从微观的角度看,韩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与运行特点也有中国有所不同:

(1) 科研管理重心在基层

与我国“学校-学院-教师”三级管理,重心在管理机构的模式不同,韩国的高校科研管理重心在教师身上,即以教授为中心。在科研项目管理、学术交流等科技活动中,所有科技活动的主体都是各教授领导下的实验室,学校管理机构只提供相应的咨询与服务,而不参与一些专业性、学术性的活动。

(2) 科研项目与市场结合紧密

如前介绍,韩国高校科研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这些研究一般都以市场为导向,与企业紧密合作,研发技术和产品能直接为企业所用,迅速走向市场并占领商机。韩国高校都非常重视与企业建设各种产学研合作关系,使得科研成果更具实用价值。

(3) 科研项目过程管理严格

韩国高校的科研项目都注重过程管理,除严格的申请评审外,有年度考核、中期考核和最终验收收等多个环节,各阶段都实行末位淘汰制。项目经费整体批复,但分期到位,如各阶段考核不合格,很可能中止下阶段的经费划拔。

4. 对中国的启示

分析韩国高校科研活动的历史、现状及管理特点,对我国高校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工科要面向市场和需求,与企业加强合作

因为科技评价导向的原因,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把SCI论文和科技获奖等作为主要科研成果。然而,经济发展新思路需以创新驱动为指引,切实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2013年11月29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各高校应该以此文件为指导,解放思想,尽快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把我国高校的工科与市场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2) 加强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

实施过程的好坏决定一个科研项目的成败,要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彻底纠正“重立项、轻实施”的错误思想。各级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考核和监管,保障项目立项后的实施效果。

(3) 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公开、公平地竞争,是保证科研项目质量和实施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的最有力的方法。

(4) 减少行政干预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行政干预过多,此方面可以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更多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让专业人干专业活。科研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路,变管理为服务,让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主体。

(5) 避免区域失衡

韩国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但也有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目前已有区域不平衡的趋势显露出来,如北京地区科技资源过度集中,而优秀地方大学的科研项目资助力度不够,西部大学的支持不够。

总之,中国和韩国文化相近,科技的发展都从直接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阶段,借鉴韩国的经验和教训对提高我国高校科技管理水平有特别的意义。(作者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知识产权与技术转移中心;2.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

致谢:本文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发展研究重点课题资助(编号:2012A02)。

参考文献

[1]范硕与李俊江, 创新体系的“韩国模式”:URIs与集群的作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1(9): 第7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