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20:4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爱为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爱为题的作文

篇1

Every child is surrounded by the deep mother love. However, we often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love. One day I deeply felt the love.

One day I hurried home for lunch after school, because there would be an exam in the afternoon and I had expected to go back to school early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But when I got home, the lunch was not ready yet. I felt unhappy. When the dishes were served, I forund none I like. I ran out of my house angrily and wanderde on the street for a while,hungry. Then I walked to school.

When I got into the classroom, I saw a lunch box on my desk. One classmate told me that it was my mother ther that had brought it here.After opening the box, I found my favorite food inside. My eyes was moist with tears.

Mother gave me her love without asking for return, How deep mother love is!

[以爱为题的初三英语作文]:

篇2

A Heavy Rain英语作文一

In spring, the weather changes a lot. In the morning, when I took bus to school, the weather was breezy and comfortable. I thought it would be a great day. However, when I got to school, the sky turned to be gray with the gloomy clouds as well as thunder. After a little while, it started to rain heavily. I was worried because I didn't take my umbrella. I was afraid that I can’t go home after class. About thirty minutes later, the rain stopped and it was sunny before long. The air was so fresh and the sky was clear. This is spring.

春天,天气变化很快,早上,我们坐公车去上学的时候,清风徐徐气候舒适。我觉得会是天气很好的一天。然而,当我到学校的时候,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而且开始打雷。过了一小会,天就开始下大雨了。我很担心因为我没有带伞。我怕放学后回不了家。大约三十分钟过后,雨停了,不久就出太阳了。空气很清新,天空也很清澈。这就是春天。

A Heavy Rain英语作文二

That was a morning in the early of June. I took a bus to my school in the suburb which was surrounded by rice paddies and ponds. The sky was gray with the gloomy clouds congregating gradually along the far eastern horizon. "There must be a heavy rain soon." I spoke to myself.

When I hurried into the classroom, the sky, gray before, was shrouded now by black clouds, darken to twilight, I felt quite stuffy, while it was quite calm, without wind. I saw the leaves of trees and grass static, which seem to await something tohappen. Several minutes later, I saw the lightening split the clouds and heard the thunders following. Suddenly, the curtain of rain fell and the wind blew. soon the grass flattened under the wind and the rain. With the rain forming like a fog, the sky became bright. I took several deep breathes. I felt comfortable.

The heavy rain lasted three hours and stopped when the class was over. The air was so fresh and the sky was so clear. I felt like a new man myself.

那是6月初的一天早上,我乘汽车去郊区的学校上课,学校四周是稻田和鱼塘。天空是灰色的,在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有阴云在慢慢汇聚。我心想:“要下大雨了。”

当我匆忙走进教室时,原本灰色的天空已被黑云笼罩,像黄昏。我感到气闷,而周围一切都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没有风。我看到树叶和草一动不动,像等着什么事情发生。几分钟之后,我看到闪电撕开云层,听到随之而来的雷声。突然,大雨倾盆,风也起了。草在风雨中倒伏。随着雨下成了雾状,天空开始放亮,我深吸了几口气,舒服多了。

大雨下了三个小时,下课的时间停了,空气那么新鲜,天气那么晴朗,我感觉像换了一个。

A Heavy Rain英语作文三

That was a morning in the early of June. I took a bus to my school in the suburb which was surrounded by rice paddies and ponds. The sky was gray with the gloomy clouds congregating gradually along the far eastern horizon. "There must be a heavy rain soon." I spoke to myself.

篇3

一、 以“切题”为要的修改润色

作文,讲求的是符合题意,所以,不管是话题作文、标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切题”都是作文的底线,也就是写作的范围、对象不能偏离命题的要求。其中,一是内容的确定,二是说法的确立。但由于命题要求、作文过程的种种因素影响,行文中,这两方面的疏漏或不足又在所难免,也就需要适时地加以修改润色,以保证确确实实地“切题”作文。

江苏自主命题以来,2013年首次采用材料作文的方式。面对“探险者与蝴蝶”的叙述性文字,大量的作文都是先归结提出看法然后再展开议论,但见解的精准度和表述的深切度却大不相同。不少提法或看法,貌似大同小异,却是差之毫厘偏之千里。这当中,以谈论“细节”为中心的,就有“要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小细节,大影响”等多种说法,如果稍加推敲就会发现,个中的不少提法或者说法,实则与材料中的人物及事件不能很好地匹配,甚至是无中生有。如果能根据材料的实况,对已有的看法做进一步的修改润色,尽可能地让语词的概念、提法的表述都更为贴近材料的“原点”,譬如把“细节”一说改为“小举动”,用“改变”来替换“成败”,就能避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义的范围作文”。

通过修改润色而确保切题作文,对标题作文来说,意义往往更大。因为标题作文强调的是符合题意作文。如果写记叙文,一定要对时、地、人、事的相关内容做尽可能契合题意的修改润色。如以“忧与爱”为题作文,在叙写对象及境况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要通过修改润色将“忧与爱”的情状描摹出来。如果写议论文,不要整体打包式地空泛议论标题的是是非非,一定要反复推敲观点并对相应的说法、提法做积极的润色修改。如以“拒绝平庸”为题作文,可以对标题做分解、添加、组合的修改润色。“采用何种方式拒绝某一种平庸具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的议论,与“拒绝平庸可以创造辉煌”的论断相比,前者明显契合题意又能显现自我。

二、 以“明旨”为核的修改润色

作文的目的显现作文的意义,“明旨”是作文价值的具体体现。根据不同的命题要求,在基本符合题意的基础上,为使作文的目的意义更为明确独到,需要有相应的修改润色的操作。不管是叙述还是论述,只要考虑到如何更好地明确作文的主旨,都有一个对所采用或涉及到的人事、物象做进一步修改润色的思考。具体的想法和操作包括:采用如此的叙述、议论,本人的想法是什么?如此的叙述、议论是否还能修改得更能体现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标题作文的角度看,单一概念的标题像“好奇心”,基本上是静态的,合成短语的标题就多了某种动态,像“怀想天空、品味时尚、拒绝平庸”,而像“人与路、忧与爱”这类标题,又特别强调双向互动。写标题作文,较为容易“以例解题”,就是用具体的人事或现象来解说标题的所指或能指。这种放大或膨化式的叙述或议论,少的就是表述的目的。对象未出围,意思也对题,如何明确表述的主旨,需要的就是修改润色的精加工。这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把可用的食材调制加工成一道有名堂的菜肴。像以“绿色生活”为题作文,在一系列或一件件可称之为绿色生活的实例面前,如何显现写如此绿色生活的一些想法、一点分析、一种目的,必须删减修改唱和的部分、增添润色明旨的成分。

从材料作文的角度看,在不超出材料“固有范围”的前提下,“明旨”的修改润色更多的应当是在“反观”材料的过程中一点点地实现。反,既是回头更是反复,就是要仔细推敲概念、判断、结论,有没有完全剥离于材料而架空说道,所列举的现象能不能与材料完全应证。

三、 以“得体”为本的修改润色

作文的“得体”,更多的应当是关于文体是否得当的思考。修正文体的紊乱,除了反复强调要强化作文的主体意识,真正懂得文体对于表达的重要以及相应的评价尺度,又是修改润色而走向“得体”的基本条件。

作文,写什么是对象内容,为什么是目的意义,用什么是方式方法。方式方法相通,文体目的相关,显情趣可以写散文,表态度可以写议论文,讲理趣可以写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基本明确的情况下,自然应当调用最为得当的文体加以表述。那种信马由缰四不像的作文,除却目的的飘忽不定,忽略了或不懂得文体的基本相貌也是成因之一。

首先要在表达方式的配置上,实现“得体”的修改润色。无论哪一种文体,都有它基本的构成要素。记叙文,当以叙述描写为主,议论文,当以论述分析为主。为主之“主”,内在的是全文的目的主旨,外显的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得体”的修改润色,就是要强主弱次,淡化记叙文中的议论,简化议论文中的叙述,把腾空出来的篇幅用来强化叙述中的描写或论述中的阐发。

再就是要按“得体”的目标,经修改润色而优化人事的描绘或问题的论述。同样是人事方面的文字,用做叙述的意义表达,要尽量细化过程给形象润色;用做论述的依据呈现,要尽量概述说明为论辩作陪。同样是道理方面的文字,在以叙述为主的表达中,要尽量将它们做退居幕后的修改;在以论述为主的表达中,要尽量对它们加以润色并推向前沿。

四、 以“鲜活”为貌的修改润色

对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行文之前的精心设计很重要,而成文之后的修改润色,更能让作文的头尾与全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以“鲜活”为貌,要把记叙文的开头修改润色得令人直入情境,要把议论文的开头修改润色得叫人欲探事理。结尾的修改润色,记叙文要有余音缭绕耐人寻味的韵味,议论文要有响鼓重锤发人深省的震撼。

作文主体部分的转换与照应,是以“鲜活”为貌实施修改润色的大局。上下文之间的过渡和转换讲求的是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写议论文,在把各段的段首句修改得尽可能协调的同时,要对段之间的层次阶段加以润色;写记叙文,要回看段中详略的安排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对段之间的线索加以润色。前有所呼,后有所应,瞻前顾后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达到交代在前,回应在后;暗示在前,挑明在后;伏笔在前,解答在后的目标,克服作文写到哪儿算哪儿的毛病,许多时候是需要借助修改润色方能真正实现。

篇4

关键词:高中记叙文;写作;策略

近些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中记叙文写作的题目越来越多,这就进一步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实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诸多写作问题,并且这些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教师现在也还没有彻底的解决办法。因此,对于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的一些通病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困境

1.选材陈旧,不新颖

大部分的学生在记叙文选材的过程中通常主要选取三个方面的素材,即:(1)同学之间的友情;(2)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事情;(3)祖父、祖母或者外婆、外公的故事。例如,在以“不能没有你”为话题展开的记叙文写作的时候,很多学生会写某一天偶然衣服破了,才发现“不能没有你――妈妈”;又如以“我的挚友”为题的记叙文写作,大部分学生都会写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朋友无私的安慰我,帮助我渡过难关之类的内容,这种作文由于使用频率过高,其本身的可读性就差。

2.线索模糊,不明确

大部分高中生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其本身的叙述也比较完整,感情也比较真挚,但是唯一遗憾的是故事缺乏主线,不能将全文的思想感情、人物事件和场景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这样会使文章的内容显得很零碎,缺乏亮点。例如,在以“真情”为主题的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叙述三个有关真情的故事,分别描述父母、朋友和同学,结构也还算可以,但是由于没有合理地将这三个事件串联到一块,突出不了主题。

3.不明详略,入题慢

记叙文的写作通常要按照“两头小,中间大”的写作格式,即开头和结尾要适当地略写,而将中间的部分详细地描述。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对于内容的详略该如何布局知之甚少,将大量的篇幅用在开头的描述上,致使入题过慢。例如,在以“我的幸福生活”为题的记叙文写作中,有些学生开头会解释什么是幸福,而对于重要的“生活”部分则用很少的篇幅来描写,这样的布局极其不合理。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写作,想到哪就写到哪。这种方式致使文章中该详写的没有详写,该略写的没有略写。

二、提高高中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策略

1.深度挖掘生活,多角度进行描述

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生活阅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扩大其交际圈,丰富其生活,让学生真切地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善于捕捉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亮点,从生活小事中窥探人生哲理。例如,在以“深夜里的母爱”为题的记叙文写作中描写母亲深夜为我剥橙子的时候可以这样进行描写:“母亲用指甲小心翼翼地划破厚厚的橙皮,两只遍布了岁月枯痕的手缓缓撕开那橙黄的外衣,左手轻托着底部,右手慢慢地拽掉紧裹的白线,露出橙黄的橙肉。母亲脸上的笑意隐隐不退,眼中满漾的是爱的涟漪。‘剥好了,吃了早点睡。’暖橙色的一团递到我的手边,我心头一热,悄然接过。咬下一口橙肉,任凭甘甜的汁水溢满口中,随暖意流遍浑身血液,进驻心田”。

如果学生这样进行描述,可以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读者内心不自觉地感到母爱的伟大,很有感染力。

此外,为了使作文更加新颖,还可以通过“逆向解读”的方式来进行写作。通常我们会认为母鸡下蛋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件,但是如果写公鸡下蛋则会成为一个吸引人的话题。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种逆向思维来解读作文。例如,在以“等待”为题的记叙文写作的时候,我们可以抛弃学生通常写的等待放假、等待考试等老话题,可以选择一些和这些相悖的观点,如等待对手、等待死亡等话题。

2.学习线索写法,围绕中心定线索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依据不同的线索来展开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其线索写法加以理解和掌握。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项链》是以“项链”作为全文的写作线索的,这种以物品充当文章线索的写法称为物线法;在《荷塘月色》一课中,全文以作者的哀愁、喜悦等情感的变化作为文章的线索,这种以情感为线索的写法称为情感线;《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这种以人物活动为文章线索的称为人物活动线。除此之外,还有以故事情节结构线、心理活动线等为文章线索的文章。此外,学生为了更好地确定话题,搞清楚文章线索,必须要学会围绕文章的中心来安排线索。线索归根到底是要为中心服务的,如果可以将文章的线索布置清楚,就能明确文章中心,理清全文的脉络。例如,有些学生在写以“我的幸福故事”为题的记叙文的时候将作文的题目定为“龙仔的幸福故事”,全文以作者的幸福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作者以各种让我幸福的事情为文章的线索,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主题明确,线索清楚,情感真挚,质朴动人。

3.合理安排布局,根据内容定详略

写作为了更加突出文章的层次感,必须要详略得当。所谓的详略得当就是要对文章的主要部分用大篇幅的笔墨来加以书写,而对于文章的次要部分可以用小篇幅来加以书写。只有这种方式的写作才可以使内容充实,主题突出,线索明确。例如,在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的写作中,要将大的篇幅放在对“生活”的描写上,也即是要详写“生活”,而对于如何如何的快乐则只需要略写即可,如果花大量的篇幅写如何的快乐,则明显地偏离了写作的主题,不能很好地突出文章的中心。此外,对于写作的全篇布局而言,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来确定是否需要详写,例如,如果该部分内容是用来确定事物的深度的,则需要详细,而如果该部分的内容是用来确定事物的宽度的,则仅需要略写即可。

总之,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任重而道远。学生掌握记叙文写作的技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此外,其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指导学生开展写作。只有这样,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才可以不断地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余云.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困境及对策[J].语文教学,2011(20).

[2]杨剑.浅谈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指导[J].中等教育研究论丛,2012(49).

篇5

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热情奔放。喜好唱歌。无论在流行歌曲中,还是在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的歌曲中,为他们谱写的歌词也时常有精品之作。将这些歌词很好地利用起来,在写作中加以应用,可以达到增添文章文采的效果。

以下介绍几种应用:

一、用歌名、歌词作为文章的题目

直接以歌名作为文章的题目。如《血染的风采》《荷塘月色》《月亮之上》等。

《血染的风采》,可以用作校运会上,同学在长跑过程中不慎倒地擦破了皮,但同学坚持跑到终点,再看看那破皮的腿,已经是血染一片。《荷塘月色》,是大陆歌手组合凤凰传奇的代表作,旋律优美。歌名来自朱自清的同名散文名作。学生用时也可以再将其转变使用。《月亮之上》,仍是凤凰传奇的代表歌曲,学生可以在表达追求理想的文章中运用这一歌名。

还有以歌词作为文章的题目。如有学生以《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作为题目,这是台湾歌手郑智化《水手》中的歌词。作者罕见地不以“水手”为题,却以其中的这句歌词为题,就是要表达一种直奔主题的效果,他的确是以《水手》入文,但却以这歌词的内涵在文章结尾处加以深化,从而表达了一种更为坚韧的精神、面向未来人生的主题。励志效果更为明显。

歌名歌词作为标题,在具体的应用方法上,可以分为:

1.直接作用。如前面几篇文章的使用。直接以原句引用使用。

2.间接使用。应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化。如:《让我们荡起“双江”》。这位学生在这篇文章中。思考了李双江儿子街头打人与作为父亲的李双江在家庭教育的关联。在标题上谐音使用,不用“双桨”用“双江”,起到了引人注目的效果,令人深思。

二、将歌名运用在文章中

文章在表达过程中,直接使用歌名,作为文章中的句子。用现成的耳熟能详的、比较精练句子,会在阅读中起到一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如,中考,我们这团结的班级,我们这战斗的同学,我们不仅有过春天的故事,我们还将要摘取盛夏的果实。

学生在文章中直接运用了《春天的故事》和《盛夏的果实》两酋歌的歌名。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的同学,有着丰富多彩的班级同学故事,还表达了对夏季进行的中考的宣言。

三、将歌词运用到文章中

歌词的运用,有两种方法:

1.直接运用

比如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们经历了初中学习中的无数挫折,终于看见了中考成功的那一美妙的风景。文章的歌词直接引用自《真心英雄》,也是较常用的励志名言。其他我们还可以使用的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还有: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2.间接运用

歌词的间接运用是指在歌词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改编。比如学生的文章中的句子:“给我一次‘忘情睡’,换我一次不流泪”。这位学生在这里,将中学阶段。学业重、压力大、睡眠不足的情况表达了出来。睡希望睡得痛快,这是“忘怀睡”,从而换来为学习付出的辛苦的、坚毅的不流泪。通过这样一句化用的句子,将可叹的应试教育下的中学生活,很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以上是歌名、歌词的语言运用,歌名、歌词还可以用作文章结构上的小标题。

如:有位学生写到了自己初二时的早恋经历,引用了兰首歌的歌名作为小标题:曾经心痛,梦醒时分,回到从前。“曾经心痛”这部分写自己单相思,寝食难安的经历。“梦醒时分”写了自己对早恋的彻底领悟。“回到从前”写出了自己重新回到以前单纯地学习,愉快地生活的现状。全文写来真情感人。又在歌名中,有歌曲起伏的旋律之美。

篇6

【关键词】江苏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语文教学

一、高考作文命题,要基本反映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和走势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可以反映高中生读、思、理解和写作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帮助高中生具备完整的思想体系,并提高写作水平。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他们三年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作为高考大项的语文课一直以来备受重视,而语文课中分量最重的单项题目就是作文题。因此,高考作文历年来都是考生关注的焦点。

从2004年开始,江苏省开始了高考作文自主命题,这符合本省考生的实际情况,也是人性化高考的体现。最初的几年自主命题,都是以“话题”作文作为主流,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话题是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主线,要求考生作文;2005年则是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在延续几年的话题作文之后,又采用了命题作文的形式,如,2010年是以“绿色生活”为题目作文,2011年则是以“拒绝平庸”为题目作文。

前期的话题作文,优势在于话题范围广泛,立意空间自由,利于考生发挥个人特长和水平,写出极具特色的文章,而缺点是话题往往抽象、不具体,容易出现五花八门的作文,不利于阅卷和评析。而很多专家和学者认为,命题作文过于死板,难以激发考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总之,透过江苏省历年的自主命题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作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要想发挥先锋和正确指引作用,符合高中教学的基本精神,切合高中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切不可脱离实际,超越主体。所以,高考作文命题,必须反映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方向,要对高中作文教学给出正确示范和指导。

二、高考自主命题要引领高中作文教学走向自由化、生活化和开阔化

上文已经提及,高考作文的分量之重,让每位考生都对作文的写作百倍重视。所以,如何命题,使考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摆在命题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另外,命题的基本精神是要对以后的高中作文教学有所指引和帮助。透过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情况,可以看出,命题的范围不一而足,主题和效果也不一致,社会反映有褒有贬,总是难以做到让所有人满意。

无论如何,自主命题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淖,要回归生活和本源,把学生的实际写作应用能力作为作文考核的重点。如2012年江苏省作文题目为“忧与爱”,此题立意新巧,反映了基本的社会美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这个命题也是对以后高中作文教学的一个指引,就是要把学生的生活化情趣和自由化写作能力培养出来,而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在高中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开阔自己的眼界,建立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感受美丽的事物,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类似的命题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还包括,要把应用能力作为作文教学的中心,而不是单纯为了提高应试能力而强加的训练、技巧写作等。要让学生做到“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至高境界,切不可为了迎合命题口味而改变写作模式,那就丢失了写作最本分和精髓的纯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既定的写作范围内,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自然就可以“妙笔生花”。

三、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人性化和质朴化的文风

作文是一项语言应用的艺术,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而不是为了炫技和展示。江苏省的自主命题作文,应该起到对日后本省高中作文教学“率先垂范”的作用,要给予教师和考生以正确的指引,使他们认识到作文的本质是生活和务实。只要热爱生活、积极思考,并勤加练习,写好高考作文并不是难事。反之,如果总想着搬古弄今、玩弄文笔,不踏踏实实的思考和领悟,那么要想真正提升写作能力就不是那么容易。

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是展示语言素养和人文修养的舞台,考生的成败取决于个人语言积累和文字运用的能力。对于高中作文教学来说,要把握住“文如其人”的要点,教育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要加强平时的人文修养,注意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优质的“文学营养”。

对于江苏省的自主命题而言,命题的情况每年都有变化,因此,对于江苏省高中作文教学,就要做到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把握住社会热点和焦点话题,结合学生实际,开展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和训练,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应用水平,让他们成为语言文字的应用者和指挥者。

参考文献:

[1]姚毅.提高作文讲评课实效性的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1(2).

[2]姬云飞.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0(10).

[3]王鹏.培养积累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J].文学教育(中),2010(1).

[4]颜泽胜.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语文天地,2009(17).

篇7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话题作文呢?主要应注意以下四点。

一、审读材料,确定内容

如以“珍惜”为话题写作,首先要分析“珍惜”的含义。“珍惜”,即珍视爱惜。这是人类抽象的情感,因此写作时关键在于要把这种抽象的情感表现具体。我们可逐层推想:珍惜什么?怎样珍惜?珍惜的结果怎样?如果从文章立意着眼,我们可以写珍惜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也可以写不珍惜而招致的挫折感。从珍惜的内容来看,可以是真挚深厚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等,也可以是某种深刻的体验,如成功、失败、挫折等。从反映生活的层面看,可以选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想象生活。经过上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在考场迅速确定写作内容,从而避免偏题或跑题。

二、立意创新,突出个性

立意创新就是要突破一般立意的平面,围绕话题从大处着想,进行多角度的立意;要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特点、风貌,展示时代的意义;还要有独创性,善于开掘,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真知灼见,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在某一点上有超过别人的认识,在某一方面有新的发现等,特别要关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这样作文时才能有所创新。如以“台阶”为话题作文,其立意可以多角度、多方位地发散:由台阶的层级特点,可以提炼出“不断迈向新的高度”的观点;由台阶的曲折,可以提炼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由台阶的作用,可以提炼出“登攀战胜困难”;由台阶上下阶的关系,可以提炼出“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基础,才能成就事业”;由各个台阶的群体作用,又可提炼出“团结奋斗,各司其职,才能跃上高峰”……

三、选点要小,开掘要深

考试时作文时间有限,供我们写作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就必须做到选点要小,开掘要深。如中考作文命题是:

《世纪青年》杂志特开辟“世纪感悟”、“世纪留言”等专栏,请你为其中某个专栏撰稿。

拿到这个作文题,首先要思考的是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具体话题。如果为“世纪感悟”专栏写稿,回首百年,面对新世纪,“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样不断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到比较小的具体的话题上来,从而激活个性思维,找到新鲜的话题,如“让历史告诉未来”、“还新世纪一片蓝天”、“还地球以绿装”、“新世纪让战争悄悄让开”、“渴望理解”、“呼唤公平竞争”、“让社会更和谐”……

四、文题醒目,布局精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和读者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话题作文的题目,一定要准确、醒目、生动、新颖、简练。如以“诚信”为话题,可拟题《诚信是金》、《带着诚信上路》;以“环保”为话题,可拟为《点燃绿色的火焰》、《我想有个美丽的家》;以“孝”为话题,可拟为《请给老人一轮暖阳》;以“关注生活”为话题,可拟为《我爱曲线的生活》等。

作文时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安排恰当的结构,往往能使文章更精彩。如一考生以《那里留下了我的童年》为题,以镜头式布局,写与“我”一同长大的小树,写让“我”害怕的小蚕,写舅舅给“我”做的漂亮的小风车。用典型镜头再现了金色童年,流露了“我”对故乡的依恋。

篇8

一、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指出: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这是课程标准对初中生文体写作能力的要求,要求我们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日常应用文。而程度上要达到:写出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说明文,有理有据的议论文。这其实是要求我们在对三大基础文体的写作中做到充实。

二、中考回顾

与前几年相比,中考全命题作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从手中掌握的94个中考作文题来看,全命题作文43个,占总数的45.74%。2008年,从手中的76个中考作文试题来看,全命题作文37个,占总数的48.7%,可见2009年比2008年,全命题,略有下降。但同2007、2006年相比,全命题作文增幅还是很大。2007年,103个作文题,全命题作文35个,占34%。而2006年搜集的67个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只有12个,约占18%。由此可见,从2006年-2008年,全命题作文呈现出明显上升,而2008年-2009年则是略有下降的趋势。

近三年全国省会城市及以上地域中考作文使用全命题作文题目的考区如下:

2007年直辖市、省的统考题用全命题作文题,如上海的“记住这一天”, 、吉林省的“妈妈的手”,河北非试验区的“为了家乡的明天更美好”、山西省的“好想说声对不起” ,广东省的“最好的奖赏”, 省会城市用全命题作文题的,如广东广州的“心中有盏红绿灯”,辽宁沈阳的“收集阳光”,江苏南京的“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浙江杭州的“友善”,湖南长沙的“留点感激在心中”,甘肃兰州的“兰州的韵味”等。

2008年大省统考使用了全命题作文题,如北京的“向前,向前,向前!”,上海市的“我眼中的色彩”,云南省的“我爱我的家 ” ;一些省会城市的中考也使用了全命题作文题,如广东广州的 “又见枝头吐新芽” ,江苏南京的 “寻”,内蒙古呼和浩特的“让我握住你的手”,.山东济南的 “偶然的发现” 等。

2009年全命题作文试题如下:

省级考区;1上海市:在学海中游泳、2吉林:假如初三不再补课、3宁夏:印象

省会市;4吉林长春市:告诉你一个我的故事、5山西省太原市:别样、6江苏省南京市:今天真好

县市;7北京市怀柔区:感恩、8山东省潍坊市:伸出自己的手、9山东省烟台市:一次特别的拜访

三、考情分析

为何全命题作文题在中考升温如此快呢?其原因主要就是,从1999年开考的话题作文来看,虽然开放程度很大,给学生选材提供方便,可是也发现话题作文很容易被学生套构,养成一些教师和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背诵名家作品或者作文的现象,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所以今年全国各地几乎都异口同声的响应了用命题作文来代替话题作文。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一种改革现象,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任何一种状态维持太久都可能会给人找到漏洞,所以改革弊病势在必行。

那么,我们来看看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的区别在哪里?给我们的教学会带来怎样的应考变化。打个比方说,话题作文就好像是一个圆圈,只要你所表达的内容在圆圈范围之内,都没有偏离话题,而命题作文就好比是圆圈中的直线,所表达的内容必须在线上,否则就会偏离话题。如拿广东省的命题“最好的奖赏”来分析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所在,命题作文“最好的奖赏”,要求所写内容是奖赏,作为奖励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在文中,一定要围绕奖赏来扣题,到底什么是奖赏是最好的奖赏,如果脱离这点来写文章,那么文章就会偏离话题。而如果是“奖赏”是话题作文的话,只要文章内容涉及到作为奖赏的内容都可算是扣题,而不必严格定义为死扣话题,整件事情都要围绕话题来写,只要沾上边都可以认为在圆圈范围之内了,相对要宽泛很多。从这点上看,话题作文容易被套用,这也就是命题人为何要变更命题形式的原因了,所以在2011年的备考中,我们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四、应考指导

做命题作文时,不要看到题目就忙于动笔,要养成动笔之前想周全的习惯。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仔细地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这是做好命题作文最关键的第一步。

怎样审题呢?

1.摘“眼”法。就是寻找作文题的“题眼”,即题目中关键字眼。题目是偏正型结构的,题眼大多在偏的部分,如“难忘的一瞬间”,“难忘”是题眼;题目是一个句子的,谓语多为题眼,如“我也品尝了后悔的滋味”,“品尝”就是题眼;题目是独词的,它的表意重心往往在这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质特点上,抓住它的本质特点,或写出它的象征意义,或写它的比喻意义,或写它的引申意义,这“本质特点”即为题眼,如“路”。

2.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评、析、读、感、谈、说、议、辨、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爱流涌动”、“绿”、“忏悔”等。

(二)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在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以后,就要认真回忆与这个题目有关的材料,哪些事儿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准备表达一个什么思想,这就是回忆材料,确定中心。中心明确了,就要环绕中心,选择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这就是环绕中心,选择材料。

(三)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篇9

1认真审题

应对全命题的作文,一定要对题目(包括其中的导语部分)仔细分析、对组成题目的各个语词、要明确其意思,从而把握题目规定的写作范围和内容。

特别是要对局部关键性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所谓的关键性文字,主要是指“题眼”(如主谓短语类试题中的谓语,偏正短语类试题中的修饰词,动宾短语试题中的动词等)。对这些词,可直接解词释义,可以进行近义辨析,可以进行置换比较。比如,“这也是课堂”这个题目,通过解释明确“也”是“同样”的意思,或者删去“也”变成“这是课堂”并与原题进行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只能写教室以外的“课堂”。还要注意题目暗示的文体指向:比如,“小议”、“之我见”等词语进入题目,就说明一定要写议论文了。

审题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很多全命题作文都出了“导语”,用以启发思维、拓展范围,我们决不能忽视其中的若干限制以及给出的写作角度。

2扣题写作

对于给定的命题,千万不可以偷换概念,一定要扣题写作。具体来说,可

以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下笔扣题开一枪。也就是说文章开门见山,直击题目,从而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二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中;也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穿插在文中。这些做法能够不断强化题旨,保证了文章依轨而行。三是锁下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可以说,开头点题并不是必须的,但是结尾必须点题。

第三部分半命题

1扣住题眼,提示语中寻觅立意

半命题作文因其给出一半的题目,审题时,要紧扣题眼,在提示语中寻找适合的立意角度。举例来看,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试题“‘吃???’前面有这样的提示:“吃”能折射出生活、社会,说不定还蕴含着哲理和文化呢。”这实际上就告诉考生,写作时不能仅仅停留在吃的表面现象上,要挖掘出深刻的主题。你可以将思维发散到“生活、社会”中去,更可以从其中挖掘特定的哲理和文化。

2巧妙补题,省略号中另辟蹊径

写作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关键,谨慎补题于前,方能潇洒成文于后。考场上,一般怕动脑筋的同学往往会从后面的提示中选一词,因为这样最省事,又最保险。殊不知,这样做可能出现很多“撞车现象”。要想在众多相同题目中脱颖而出,难度系数就会增大。如果能在省略号中另辟蹊径,就会大大减少撞车的几率。今年获得满分作文同学无一例外是走了这一条捷径。如湖南益阳2007中考作文题以‘那一双??的眼睛’为题作文,请把题目补充完整,空格处可填‘渴望’、‘关注’、‘失望’、‘愤怒’、‘美丽’……”几篇满分作文分别填写的是“忧郁”、“温暖而有诗意”、“无助”、“流浪”、“坚毅”等,都是从省略号中另辟蹊径,通过自己的比较筛选而巧妙地补题。不同的题目决定了不同的写作中心、材料及表现手法,不可小觑哦!

但是,如果题目中对此有限定:规定只能选填提示的几个词语中的一个,那你就不能采用“外援”喽!

篇10

一、初中作文教学可从传授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入手

从根本上说,写作不是知识,而是一种能力。但从知识与能力相互作用的关系来看,知识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的能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而获得的,离开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践也已证明,缺乏必要的写作知识,是作文能力发展的重大障碍。所以,初中作文教学也可从传授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入手。这些知识,即文章写法的共性,也就是古人所谓的“大体”和“规矩方圆”,属于“可授受者”。

初中生一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记叙、议论、抒情等作文能力,根据能力对知识的掌握又起着促进作用的原理,在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一些比较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但是,众所周知,作文课又最忌上成纯理论色彩的知识课,那么这些写作知识的传授应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呢?

二、读写结合,是“授”与“受”之间的桥梁

作文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必须结合具体的文章去揣摩才能深入领会,然后还需尝试将领会到的知识付诸实践,才有取得实效的可能,这就突出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的“授”以学生的“受”为目的,“授”与“受”之间,是以千姿百态的各类文章为中介来达到理解的默契和情感的共鸣的。教师应尽量地发挥教材的潜在因素,让学生在阅读这些内容不同风格迥异的课文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写作方法的共性,形成知识体系。

但是,在阅读教学中结合传授写作知识,必须针对具体课文的特点找准“结合点”,然后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把写作知识的传授,融会于具体课文的阅读指导之中,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心领神会。这样才能克服学生在学习作文知识时可能产生的厌烦情绪和心理障碍,改变“授而不受”的无效劳动现象,反之,若离开课文只单纯讲那么几条干巴巴的筋,纸上谈兵,于事无益,反而会败坏学生的胃口,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的结果。

例如,朱自清的《春》就是成功运用的典范。而写景又是初中生作文中的常见病之一,所以,《春》的教学就不能对这一知识点视而不顾或泛泛而谈,而应结合具体的句段,切实指导学生领悟情境交融法运用时的四种具体形式:①作者开篇伊始就把自己对春的向往之情作了直接的抒发(“盼望着,盼望着……”),然后再引出对春景的描绘。这是由情引景。②作者在具体生动地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5幅画图的基础上,结尾处水到渠成地用三个比喻句来讴歌春天,抒感。这个结尾正是对前面5个画面所包含的感情的总揭示。由此可见,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绘春的目的,是为了烘托爱春的感情。这是以景托情。③第4自然段描绘春花图,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一句话是抒情的,然细细品味,却“一切景语皆情语”,句句洋溢着对春花的喜爱之情,情景像水乳一样交融在一起。这是寓情于景。④在“迎春图”中,作者既描绘了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又抒发了满腔的激情:“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这里,有景有情,情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这是情景相生。通过以上有目的的引导分析,借助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的感染以及各种教学手段(如声情并茂的朗读)的强化渗透,学生对情景交融这一写作知识怎能不达到具体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实践性是写作自身的一个重要特点,掌握写作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用写作理论来指导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而任何作家、教师都无法直接传授写作能力,只能传授一些知识和方法,然后由学生完成把它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这“转化”的过程,就是运用知识进行长期的、反复的、刻苦的实践练习的过程。那么,在多种多样的具体练习形式(如命题、半命题、给材料作文以及仿写、扩写、缩写、续写、改写等)当中,有没有一种最基本最直接又最容易实现迁移的训练形式呢?

三、仿写,是读写结合桥梁上的首班车

常有教师因埋怨学生作文缺乏“新意”而不准摹仿。其实,一味要求学生作文有“创新”,不落俗套,像要求作家那样,这不符合实际。“依样画葫芦”是贬义,但若能照着样画得像倒也是可褒的。古人画竹能达到“成竹在胸”,就是事前经过千万次“摹竹”的。由仿到创是学生掌握技能的一条普遍规律,仿写(注意:这和“抄袭”是截然不同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正是读写结合的最初的直接实现。为什么《中学生优秀作文选》、《作文》、《作文周刊》、《作文通讯》等刊物备受师生们的青睐呢?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刊物为他们提供了众多可在教学中作为范例的优秀作文。事实上,很多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就是最初借助摹仿的方法慢慢地摸着门道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摹仿能力强的这一优势,在结合课文传授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仿写练笔,达到既巩固知识,又锻炼能力的目的。仿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仿其意(即立意、中心)。如学了《我的老师》、《背影》、《回忆我的母亲》、《藤野先生》等课文,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老师、父母或其他长辈,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敬爱或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