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重要意义范文

时间:2023-03-23 11:0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端午节的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端午节的重要意义

篇1

当今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根本在于教育。目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革命: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因素不是靠直接的传授和简单的模仿来获得的,需要长期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来学习与进步。所以,学习语文应该是多方面的学习。学生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的话,长期下去,视野是不会得到拓展的,很难提高人文素质。随着不断的改革教育制度,重视课外阅读,把课堂上学到的融入到实践中去,越来越受到语文界乃至整个社会的认同与关注。课外阅读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国家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课外阅读被重视了起来,并且每个阶段的学生的阅读量也不同。然而,在现行的语文课本、读本中,均没有对于课外阅读方法或策略的指导,在课外阅读的测评体系方面更没有一个完整的标准来定位,课外阅读教学显得无法、无序、无效,甚至出现误导学生的课外读物出现在学生的课桌上。

现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通过分析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原因,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对他们自身的价值有多少。在本文中,先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着重阐明课外阅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当前对课外阅读的内涵的把握不全的现状,从课内外衔接,以及影视互联网对课外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上,探究课外阅读的实践操作。

学好语文,光靠课本是不行的。课内阅读一定要广泛,不能只局限在课本上,这是非常狭隘的,远远不能满足达到拓宽视野的需要。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学生光学会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博识。阅读是一种巩固学习成果、丰富知识的有效手段,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平时多看一些课外书,与许多优秀的知识相遇,长此以往,才可能有的大的突破。多读一些富有生活气息而又文笔优美的文章,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像春雨润物一样不知不觉地得到提高。

课外阅读就像在海洋中航行的船。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往往只是一滴水而已。如果不及时吸取更多的知识,那么里面的水会枯竭,留下的只是几粒又咸又涩的晶粒。尤其是见识相对狭隘的农村学生只有通过广泛的涉猎课外读物,他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个人的修养。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许多书都可以使人的性情得以陶冶。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朱自清的散文集怎能不给人以启迪?语文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许多价值观。课外阅读就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书中提到的许多人文知识,可以启迪人生、熏陶品德、塑造和净化心灵,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老师在课堂上干瘪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信服。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知道了精忠报国的岳飞、爱国卫家的林则徐、助人为乐的雷锋等等,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净化,为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正处于突飞猛进的成长的阶段,同时,他们的价值观正在形成,当然,也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读物来适应他们生理和心理的需要。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本学习的延续,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切实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新的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成长。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更好的获得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从里面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在那些方面有潜力,有特别的优势。所以,课外的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进步。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更是相辅相成的。有些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缺少相关素材,脑子里很空洞,不知道写什么,这时候,课外阅读的优势就显示了出来。要是学生的阅读量很大的话,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因为只有“读书破万卷”,“下笔”才能“如有神”。当然不要求每个人都读万卷书,但是多读总是有好处的。课外阅读对学生的许多课程都很有帮助,特别是数理化方面。

阅读活动可以提高多方面的能力和智力,尤其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解决阅读问题中只有决定性的作用。猜测能力、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等都是需要发展的能力,无论在语言学习阅读还是在语言应用性阅读中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篇2

端午节的早上,我端坐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加班。各种粽子节的植入问候广告在朋友圈铺天盖地袭来,―下让人感觉整个世界都不好了。我暗自庆幸几天前的决定是正确的一一同事问我要不要做一个类似推广设计的时候,如果没有什么好的创意,别跟这个风。

当然,并非全部一无是处。

我翻到了《汽车消费报告》的端午节设计广告《粽情分享》,或许是因为敝帚自珍的缘故,觉得它并不做作,而且曲折传达了希望读者分享自己用车故事的需求。上面写道;“食粽是夏季的―种情怀,夏天是邂逅故事的最美时节。好的故事和好的味道,悠远飘香。这种美好和珍贵,不要让它隐匿扭心中或街角。”上面的官方微信二维码为了美观的原因,实际上竟然没法扫一扫。美编就是这么任性,为了美观,去你的功能!

我也看到了我们前副总编辑马蕾创办的亲子类新媒体“壹父母”的优良设计。它用“端”作为核心词,列了三个生僻却有意思的成语,乘机表达自己的教育态度,符合它的定位。比如“端人正士”这个词条下面,配合的是这样的解说:想让孩子端庄正直,自己就不能弯;“溯端竟委”后面跟的是“想让孩子用于探索,自己就不能懒”;“造端倡始”是“想让孩子积极勇敢,自己就不能面”等等。这种知识性和教育性会让人把玩一阵。

我随之琢磨是否也来一发,和老战友一唱一和,给这个庸俗的借势营销来一点清新空气,在端午节岂不是不亦乐乎或者安康乎?

看着桌子上有厂家送的《楚辞》,还有各种粽子和赛龙舟的贺卡,很快三个与这几个物件相关的词就在我脑海中出炉了。看到《楚辞》,我想到了读书;看到粽子,我想起少时看妈妈包粽子自己的那种喜悦;看到赛龙舟,我想到了你追我赶的竞争和超越。于是,翻阅、翻悦和翻越出炉,都是一样的读音,却有着不一样的意思,但又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和《汽车商业评论》作为媒体―直坚守的一些理念非常吻合。

考虑到美术设计需要细节,同时又担心读者不明就里,决定给它们注释。“翻阅”,用据说是犹太人的格言一―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只是个邮差一一来说明其重要性;“翻悦”,用来解释的是英国文学家毛姆《为乐趣而读书》中的一段一一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你在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翻越”,则用1978年为全国科学大会写的五绝诗《攻关》一一“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一一来生动体现。

但是读者知道这些和端午节有什么关系吗?和美术总监沟通如果用上述《楚辞》、包粽子和赛龙舟来作为意向表达这三个词语是否可行?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第二个词“翻悦”难以说通。急中生智,最后用端午节的拼音来将这三个连贯的词语串起来,拼音字母能够让美术比较容易结构,更巧的是,这又进一步地丰富了这三个词语的重要意义。

“DUAN”,指“端”,和端午节的“端”一个字,配合“翻阅”一词,同时配有更详细的解释一一“一种被遗忘的姿势”,意指现代人已经不好好读书;“WU”,指“悟”,和端午节的“午”同音,配合“翻悦”一词,“一种被忽视的体验”是比较恰当的解释;“JIE”,指示“捷”,和端午节的“节”同音,配合“翻越”一词,表达“一种被遗忘的成功”,亦即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或者说大家太想一夜暴富的成功,而不记得成功是来之不易的。

结果,美术总监用象征粽子的三角形和象征汨罗江的波浪来结构这组文案,做出了文质彬彬的设计。在这场没有人打分的借势端午节的创意战中,在反智倾向越来越明显而呈现形式越来越纷呈的网红时代,我们的借势广告无论在精神内涵、议题设置和价值主张等内容方面,应该说都有点意思,一些读者在微信留言评价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借势营销手段是否有内在逻辑可言?是否需要对每一个节日进行借势营销?

篇3

【关键词】学校 家庭 网络 弘扬民族精神 传统 内涵 民俗

2010年4月,我校有幸成为广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的立体化实验区实验学校之一。两年来,学校课题研究遵循着“依托活动,贴近生活,抓住兴趣,扎实推进”的原则,开展“弘扬民族传统节日 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实践活动”研究。

一、针对现状,确定研究目标

我们学校属于一所九年义务学校,有学生2100多人,生源90%是周边的原企业单位下岗工人的子女,生活条件各方面不是很好。许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赚钱养家糊口,无法顾及小孩,缺失家庭的温暖;小孩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居住,过分的溺爱、迁就,小孩孤僻、我行我素。逢年过节,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也只会弄好吃给孩子,至于节日的内涵及通过节日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了。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而我们的中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奠定正确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基础的关键时期,在现代文明的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皮亚杰曾经说过:“借助于具体事物支持的活动和活动中获得的教育研究是长久的。”为此,结合传统节日,通过课题的研究,挖掘教育的途径,引导中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节日活动中亲身感受、体会,从中受到教育。

二、实践与探索

根据对传统主要节庆的内涵提炼结合学校德育目标,将这些节日大致分类: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我们开展对学生的思想现状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拟订节庆教育的认知目标和学生实践目标,并共同策划组织节庆活动。

(一)“节庆指南”引导小学生系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因此,可以说,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核心价值观、加深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是集体的文化记忆。但一项关于民众了解节日文化渠道的调查中显示,近7成受调查者表示“听老一辈说的”,而真正能系统了解节日文化的,可谓少而又少,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些流传千年、意蕴丰富的文化记忆,正在逐渐淡化,那些丰富的节日仪式里所蕴涵的对世界与人生的祈求和寄托和那种对节日的尊重与敬畏,也正在或已经消亡。

针对这种现实,在指导学生过春节、清明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课题组编辑了《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节庆指南,实验家庭人手各一册,手册第一板块:节日的来由。第二板块:各地方节日的习俗,活动形式、内容,人们的饮食等等。第三板块:同学们你们家又是如何过节的?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节日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饮食、居饰、游乐)第四板块:节庆剪影(附上说明)旨在引导家长和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中时间跨度最长、形式最隆重、活动内容最丰富的春节的文化内涵;通过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我们的孩子从中受到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熏陶,并从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事实证明,效果明显。

调查前曾显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他们印象中的过春节,主要内容就是吃年夜饭和收红包,清明节吃糯米饭,而春节、清明节过后,课题组回收的活动手册记录中显示:学生知道了春节的起源传说,了解了春节的居饰文化,熟知了春节的一些饮食文化,能讲述一些节日仪式的含义,同时还了解了本土的春节风俗习惯。比如:在本市内、市郊、老家又是如何过春节的,都有哪些民风民俗,并参与一些当地的活动,践行了一些春节期间的礼仪等。知道清明节的意义、习俗;和家人及同学一起去扫墓,家长配合收集、追溯家族历史和故事,朗诵有关清明的诗文,感受中华传统美德、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魅力,奠定学生的中国根、民族根。

(二)亲历节庆引导小学生切实体验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多种多样,各项节庆仪式分别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敬畏自然、怀念祖先、维系情感、体现价值观等,这些都是节日文化的重要支撑。然而,快节奏的现代人过节,简化了节日仪式,大多几乎只剩下饮食这一方面了,因此,在中小学生印象中,清明节就是吃五色糯米饭,端午节就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至于缅怀先祖、家传祖训、纪念先贤、龙舟竞渡、把酒问月等美好意境,早已被各种娱乐活动所代替。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也就没能在中小学生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的节日。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节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以“传承民俗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的清明节系列活动。(1)组织了“我们的节日――清明节”大讨论活动。围绕怎样过清明,大家来评说,各班级召开了主题班队会,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们懂得了清明节的历史由来、民间习俗等知识,引导了学生积极参与健康向上的传统节日活动。(2)广泛宣传,氛围浓厚。学校借助黑板报、校园广播宣传清明节文化内涵,要求各班级出一期以“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为主题的黑板报,学校组织评比,使清明节活动深入人心。(3)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先烈”活动。与信息技术课相结合,在信息技术课上,专门抽出时间让学生登录中国文明网等相关网站,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这种纪念活动不但让学生懂得了低碳环保的祭祀方式,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党爱国教育。(4)团委、少先队共同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进行扫墓活动。同学们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寄托我们的哀思;向烈士敬献了花圈,队员代表发言表决心;向烈士庄严宣誓。回校后同学们还写了参加扫墓活动的感想,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此行的重要意义。(5)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我们的节日――清明》实验家庭手册:清明节意义、习俗;家庭清明节活动内容;了解家族历史和故事;收集、诵读有关清明时节的诗文。

从收集的资料来看:每一个同学都能从不同的程度认识到保护和开展传统节日活动是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德体现,也是我们了解和感受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喜爱传统文化的感情

如今的中小学生们热衷吃“肯德基”“麦当劳”,穿“米奇”“巴布豆”,看外国动画片……对传统的东西缺乏兴趣;如果能在吃这一方面吃出点传统的意味、吃出点对文化的理解,也未尝不可。问题是,就连这些节庆享用的食品都几乎是来自于商店,出于自家人之手的少而又少,一家大小都参与准备的情况就更不用奢望了。如果我们的活动仅仅停留在让孩子“看”的层面上,他们对节庆文化的理解仍然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更别指望让孩子们从内心热爱这一传统文化。

学校课题组为了使学生感受端午节这个民族节庆的文化内涵。我们与北湖中社区一起开展端午节系列活动。请社区的领导、学生家长进来,我们买来了粽叶、粽米和赤豆,请学校食堂的师傅给学生传授包粽子的技艺,他们学得认真,也充分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气氛。同时在校内举行家庭包粽子比赛,活动中大家互相协作、体会亲情。既增进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社区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又从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课题组布置的活动记录有让孩子们亲自动手,量力而为地参与到节庆的活动中去。有条件的孩子可以跟家长学习包粽子,哪怕只是看看煮粽子的火候也好;手巧的孩子可以帮助贴春联、贴福字画,哪怕只是扶扶梯子、刷刷浆糊也好;嘴巧的孩子可以为长辈讲讲春节的传说故事,哪怕平铺直叙不够生动也罢;有幸的孩子还可以到民间去跟村民大开眼界:庄严地看祭祀、点香烧纸,虔诚地叩头作揖、许愿,彬彬有礼去农家当客人、学礼数……孩子们回校后的反应几乎一致:学会过节,那绝对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恭行”!

(四)学校、家庭、社区、网络四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且辐射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但教育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这早已成为共识。但真正落到实处才是硬道理。如果只是布置让孩子们自己回去过好春节,体会我们的节庆文化的魅力,这无异于布置了一道无法完成的作业。因此,课题组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网络的作用,让他们组织、引导、带领、帮助、利用,这才使得这次“欢欢喜喜过春节”“我们的节日――清明”“弘扬民族精神 共度和谐端午”等活动方案得已落实,教育合力的作用得已显现。

另外,以中小学生落实活动方案,反过来也促进了家长的参与,影响了更多的人对我国节庆传统文化的关注。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一个民族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被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所接受、所追求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它是中华文明的精粹和精华,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生生不息、延绵不断的精神支撑和精神所系。因此,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促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民族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使命感,加强领导

通过课题研究,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 历史意义,增强迫切感、使命感,提高开展实验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时,学校要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北湖中社区)取得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将此项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内容、形式,向所在社区广泛宣传,取得社区领导和群众理解与支持。

(二)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网络主体化教育环境平台,形成民族民俗节日的意识调查与培养的模式

1. 学校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

(1)利用各学科教学渗透。(2)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和重大节庆、纪念日等开展主题活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2. 家庭传统节日内涵的升华

(1)家长注重了过节的真正内涵。(2)亲情回归家庭,感恩落到实处。

3. 与社区网络搭建教育平台

(1)建立社区活动实践基地。(2)与社区联合活动。(3)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网络教育活动。

4. 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密切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召开家长会、致家长信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把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家长的认同与配合。请家长共同参与活动,促进了学生、家长、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与学生共同感悟、实践弘扬民族传统节日,培养中小学生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篇4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除了要传授历史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挖掘高中历史教学中强烈的人文内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成为很多高中历史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新时期的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色彩十分浓郁的学科,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历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培养,既是新时期历史教学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历史学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强调人文精神教育,在推动历史教学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自身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处在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一体化、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面临的发展形势、未来的发展前途等都充满了变数,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思想道德,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积极面对挫折和困难,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这样才能够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新时期人才提出的重要要求。其次,历史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人文特性,这是历史学科在新时期获得更好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历史学科教育基本属性的根本要求。因此,应当从多个方面创新和改革高中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人文精神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内心感受、社会思维体系的综合。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发展史,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价值评判、思想观念以及道德准则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要对历史事件产生的文化背景、涉及到的人文情感以及所体现的价值观念等进行充分的挖掘,充分挖掘历史教材内容的深刻内涵,强化历史人文精神对学生的熏陶。以人文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情感为例,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刺激仍然是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方面。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对学生的民族荣誉感、民族自豪感进行刺激,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唐宋时期民族大融合和繁荣发展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之后的中国近代史则会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强烈的刺激,中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等等,这些都应当是高中历史教师应当关注、深挖的重点。

(二)大胆革新历史教学的手段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除了要做好教材内容深挖以外,还要创新历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革新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最主要的就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等融入到历史教学过程中,创设历史知识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传递的情感,对学生的内心进行情感冲击,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以林则徐虎门硝烟这则历史知识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一些当时鸦片对中国百姓、中国社会产生恶劣影响的图片、视频,然后营造林则徐硝烟的背景、导火索以及硝烟的场景,让学生在逼真的氛围中感受林则徐当时的心境,冲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鸦片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伤痛,进而能够切身体会到这则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无奈、悲哀、激愤、慷慨等情感,感受历史环境,在牢记历史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

(三)切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历史知识与生活、社会实践进行结合,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而且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对历史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例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关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学内容,高中历史教材中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有着十分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屈原、范仲淹等等,以屈原为例,与屈原相关的现代社会实际就是端午节,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将与屈原有关的历史知识与现在的端午节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我国的传统文化来源和相关知识、历史人物的气节等等,从而对学生的道德操守、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进行培养。需要注意的是,与实际结合的例子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子,如历史中的负面人物,如秦桧、严嵩等这些奸臣,这些负面教学案例的应用也可以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负面人物身上那种与社会道德和社会正义背道而驰造成的后果,引导学生充分认知社会规范,构建自身的道德规范,这对学生个人发展、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结束语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既是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的重要教学任务,也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毛琳琳 单位:沛县歌风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崇海.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高考(综合版),2015(1):142

[2]陈婕.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新课程(中),2015(5):8

篇5

关键词: 高中生 传统节日 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智慧、道德,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平台,是我们的“根”,重拾和复兴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请善待传统节日。

可最近研究小组进行的《我们的节日――高中生中国传统节日认知调查》显示92%的学生认为传统节日的气氛变淡了,曾几何时,连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也没有往年热闹,春节、中秋、端午这些节日吃的越来越好,可让我们感觉这些节日离我们越来越远,传统节日怎么了?

从客观方面看,中国传统节日习俗主要以吃喝饮食为主题,伴随着时展,生活条件改善,人们不再对月饼、粽子等有兴趣;温饱解决,昔日“穿新衣、戴新帽”的期盼降低。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人际沟通方式多了,过节时“团圆”的渴望降低。节日娱乐活动更多了,人们对放风筝、看花灯等民俗活动兴趣下降。现在中国高速发展,每一个人都处在忙碌之中,工作学习压力大,在进行的调查中不能坚持传统节日习俗的原因中没有时间占51.3%。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趋同。西方文化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的流传,简单轻松,富有浪漫气息。节日意义被商业化扭曲,成了商家借机赚钱的机会,这些都在无形中消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传统节日自身看,传统节日不受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排在第一和第二位,传承固然重要,但缺乏创新的传承是没有生机的,传统节日需要创新。

注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从而让高中生树立传统节日的文化自信。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蕴藏的内涵。如中秋节这个古代中国最具诗意、最有清誉的节日,在今天却被蒙上“月饼节”的恶名,成了专门吃月饼的日子,究其原因在于中秋节内涵缺失,传统节日的传承应该是精神内涵传承和形式传承并重。即使是吃,也是有讲究的,是精神生活的延伸。而抽空这些精神的内涵,只剩下热闹和吃,甚至演变成推销热闹和吃,传统节日只会越来越淡。在进行的调查中,只有6%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来历、故事能讲不少,而且讲得基本准确。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迫切,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家、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

创新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喜欢。调查中反映出传统节日不受一些高中生欢迎的原因中处于第一、第二位的是庆祝形式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而且这些庆祝活动中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有一些形式遭到人们的反对,如南京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创新传统节日活动形式,给传统节日以新的活力。如开展辩论赛,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等展开辩论,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传统节日需要新的符号。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有苹果、圣诞老人,情人节有玫瑰,都是一些富有浪漫欢快的节日符号,可以开展传统节日符号的征集评比。

要改变疏远传统文化的状况,必须创造更多环境条件,唤醒高中生对优秀节日的自觉意识。将传统节日和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相结合,发现传统节日的道德之光。如重阳节中中华民族尊老的优良美德,端午节中屈原上下求索、九死未悔的爱国情怀等都可以挖掘运用于学校德育中,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海报等传播给高中生。我坚信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中生德育课程巧妙对接,开发其中蕴涵的道德教育资源,并赋予时代教育主题,学习人类先进道德、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那么既能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含义的理解,又能避免新一代的文化断层。

篇6

一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开辟专栏专题。统筹组织全市主要媒体,积极开展社会宣传,如《__日报》、《__晚报》运用典型报道与调查报道相结合的形式,开辟“关心青少年成长”、“暑期青少年活动”、“__晚报小记者征文”等专栏,进行系列专题报道;市广播电台推出了以青少年为收听对象的《东方女孩》栏目,市电视台开设了《红帆船》少儿专栏,定期直播青少年节目,报社、两台强化舆论监督作用,__电视台利用《特别点击》、《新闻关注》等节目,电台、报纸开办相关栏目报道涉及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学生安全和网吧监管等问题,既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又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创作、表演小品、相声、歌曲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宣传活动;在网上广泛开展“十大最美家庭”、“十佳好少年”、“十佳好儿媳”、“十佳好婆婆”、“巾帼英雄”等模范评比活动,市级新闻媒体做出深度宣传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十二五”期间,市级媒体报道的有关青少年和妇女创业致富、勤劳贤惠的先进典型新闻或专题300多篇,先后推出了东海县“社会妈妈”、海州区法院“少年法庭”、灌南县“家长”以及“与雷锋车同行”等先进典型,在全市上下营造了浓郁的学习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该项工作的深入实施。

(一)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针对妇女儿童的普法宣传。坚持开展好“三下乡”活动,并将其常规化、制度化。活动设有外出务工权益保护、妇女儿童维权、畜牧养殖、果树管理、妇科、儿科等10个咨询服务台和现场技术培训点,给广大妇女送去各种技术,致富信息。普法宣传工作着力打造了“常下乡”、“常在乡”等活动品牌,不断把普法工作宣传到农村基层、宣传到千家万户、宣传到妇女儿童。如与市法制办、教育局、司法局联合举行新《义务教育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深入街道、社区、学校,通过散发宣传材料、向市民解答问题等形式,使新《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内容深入人心,为维护青少年儿童受教育权营造了良好法律氛围。

(二)利用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加强对妇女儿童进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系列活动。如在清明节期间,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开展演讲比赛、观看革命历史体裁电影、革命传统教育讲座、“植树栽花慰英灵”、文明家庭文明祭奠、凭吊祭扫、烈士碑前宣誓等活动;在端午节期间,与《__晚报》教育专题部、建国路小学共同策划开展“我们的节日——香飘端午”活动,通过请老艺人讲述端午民谣、民间故事,传授民间传统艺术品制作方法,让学生们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通过参与活动,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在欢笑中学到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三)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做好人口与计生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组织好市级新闻媒体开展相关宣传。“十二五”期间,《__日报》、《__晚报》刊发稿件100余篇、图片20余幅,刊发公益广告10余条;市电台开设“人口天地”、“科学育儿”等专栏,对人口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知识等内容实施高密度、长效性宣传报道,累计播出节目1000余期;市电视台积极关注计生工作动态,对“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计生重大活动以及重要政策法规进行及时报道;连网、__传媒网、__信息港等网络媒体也充分发挥自身便捷优势,开展人口与计生宣传教育。二是指导有关部门每年利用“5.29”、“7.11”、“9.25”、“10.28”等计划生育纪念日,开展政策咨询、计生宣传品和避孕药具发放、计生困难户走访慰问等集中活动。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计生“五新家庭”创建活动、“生育关怀”行动、“基层联系点”服务活动,依托各类“常下乡”文艺活动、“常在乡”文艺队伍,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等生育观念,用群众身边的人演群众身边的事,使人口与计生工作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加强对各县区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工作的督促指导,组织基层宣传部门深入乡镇、街道、农村、社区,依托市民学校、基层党校、文化广场等阵地,通过张贴宣传

标语、制作宣传栏、宣传图版、设置宣传廊等方式,加大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贯彻计生政策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的宣传力度。指导有关部门制作人口与计生宣传品发放到群众家中,组织编排文艺节目到乡村巡回演出,新建人口与计生图书角、文化大院、生育文化一条街(路)强化阵地宣传,动员志愿服务队伍入户开展诊疗帮扶,积极宣传有利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女孩身心健康及其家庭和谐稳定的政策法规,营造了婚育观念科学健康、女性权益保障有力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不断夯实未成年人教育阵地建设。不断拓展乡村学校少年宫覆盖领域,全市83个乡镇学校实现乡村学校少年宫全覆盖。围绕“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标准,不断提升建设标杆,打造更多乡村学校少年宫精品。加快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建设,市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服务功能不断完善,7个县区分中心全部完成基础设施和专业设施配备安装工作。强化省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完善设施条件、丰富教育内涵、优化课程设置、拓展实践空间、创新运营模式、打造服务品牌,提升对外形象。

篇7

汉代从建国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生产的措施,“与民休息”,重农业、减劳役、轻税赋,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工商业也随之活跃起来,为饮食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一 烹饪炊具及餐具

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和现代农村的柴灶相似的炉灶,立体长方形,前有灶门后有烟囱,灶面有太灶跟一个,或者小灶眼1~2个,但南方、北方的灶不同。北方的灶有挡火墙,灶面富于装饰性。从平面上看,北方多为前方后圆式,南方多为尖尾弧背式。炉子汉代也比较多,有陶炉、铜炉、铁炉,形式不一,形状多样,可用来烤、煮食物。

除了炉灶之外,还出现了面点用工具――蒸笼。在《饼赋》中就有用蒸笼蒸面食诀窍“火盛汤涌,猛气蒸作”的记载,另外,在《齐民要求饼法八十二髓饼法》中也记载了“以髓脂。蜜,合和面,厚五分、广六七寸。便著明胡饼炉中,令熟,勿令反复”。蒸笼和烤炉的出现促进了面点制作的发展。

汉代,进入了陶器、原始瓷器向瓷器的过渡时期。据出土的文物分析,汉代早期的原始瓷,其质量较先秦有明显的提高。这时的餐具有鼎、壶、敦、盒、罐等。西汉晚期,鼎逐渐消失,壶、罐、盆、勺增多,东汉晚期,制瓷技术又有了提高,这时的餐具瓷胎较细,釉色光亮,釉胎结合较紧。

二 红案和白案的发展及技术成绩

(一)红案

1 原料

进人汉朝以后,蔬菜和水果的品种较以前也有所增加,长沙马王堆汉墓等处曾有出土。蔬菜品种主要有韭、葱、葵、姜、芥、蒜、瓜、纯、紫菜、茄子、萝卜、菘等。张骞通西域以后,开展了中外文化和物质等的交流,引进了一些蔬菜和水果品种,其中有黄瓜、大蒜、胡芫、苜蓿、石榴、葡萄、胡桃等,大大丰富了烹饪原料,是中国饮食史上的一件大事。用于烹调的禽畜、乳制品、水产品的品种也有所增加。有史料和考古资料证实在东汉时就出现了豆腐,使豆类和豆制品广泛的应用于烹调中。汉代的调味料除了酒之外,还有盐、酱、葱、姜、蒜、饴、蜜、油等,使菜肴的口味更加丰富多变。汉代铁器的出现,为烹饪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烹饪技艺

汉代在选料时已注意季节选料,在不同的季节选用不同的原料。

菜肴的刀工也比较讲究,出现了多种刀具和刀法,例如:平刀法、直刀法等,原料通过处理出现了多种形状。菜肴原料的搭配上开始重视颜色、质感、口味、形状以及荤素等方面的结合。

在烹调技法上,新的烹调方法脱颖而出,铁制炊具的出现使原有的羹、脯、炙等烹饪方法制作菜肴的花式品种有了大的增加,新的烹调方法如烩、炒、消等也广泛的用在汉代的烹调中。在火候上,已经注意调节火力强弱,如以“微火”“缓火”、“逼火”、“急火”用于烹制不同烹饪要求的原料,还注意掌握用火的时间。涌现了有代表性的一批名菜。

(二)白案袅展及技术成绩

汉代已出现了象蒸笼、石磨、筛、箩等专业的面点制作工具,面点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

除了制作工具外,汉代面点在发酵、面团、成形、调味、成熟等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汉代已出现如《四民脍》所载的“入水即烂”的“酒溲饼”,也出现了酸浆和酒酵两种发酵方法。面团也已经有了冷水面团、热水面团、蜜糖面团和用牛羊脂膏调制的油酥面团。面团的成型上已学会用各种手法和模具将面团制成各种美丽的形状。面点的调味技术进步也较快,将调味原料分别掺合到面团中、馅中和烹制的汤汁中,这佯点心的味道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口味也丰富起来,已用水煮、汽蒸、油煎、炸、烤等方法。出现了一大批在烹饪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名点。例如:汤饼、胡饼、蒸饼等。

从众多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在汉代已经明显出现了红案和白案的分工。使得烹调技术和面点制作技术发展提高比较快。面点在人们的饮食中占有了一定的地位。分工明确后,厨师可以把自己有限的精力用在某一方面的研究上,例如用同一烹调工具创造和发现新的烹调方法。用刀具研究出不商刀法和原料成型,探索面团的特点种类、成型手法等等,使我国烹饪技术在这一时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 饮食文化特色

在汉代,饮食市场已经相当繁荣,主要有酒店、菜馆、熟食店、饼店等。酒文化发展也比较明显。饼店在汉代也已经出现。

汉代的烹饪技艺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也出现了较多的节日食俗。例如:

元旦食俗汉代,元旦活动较多,据《四民月令》记载:“正月元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前期三日,家长及执事,皆致齐焉。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与其家长,称斛举寿,欣欣如也”。说明当时元旦食俗比较讲究。

人曰食俗据东汉《风俗通义》记载:困女娲补过天,故食煎饼以纪念其补天和造人之功。这正是古代天地起源、人类起源的传说在饮食风俗上的反映。习惯是“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熏天”。

寒食节食俗在清明前二日或一日,汉人已有禁火的习俗,在禁火期间常食用酪。

端午节食俗 汉代端午节已有食粽子的习惯。

据汉代杨珲的《报孙会宗书》记载伏日及重阳节食俗: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说明了汉代已有在伏日举行用酒食祭祀的活动。重阳节作为节日定下最迟是在西汉。《西京杂记》云“九月九日,佩茱萸,食篷饵,饮酒,令人长寿。”《续齐谐记》中记载过长房和景言的一段对话,反映了东汉重阳节时的登高、佩莱萸、饮酒等习俗。

篇8

作为文化旅游当中最为重要的民俗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民俗旅游已成为当前海南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以海路商贸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文明与中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正式提出“丝路”行动方案,丝绸之路重新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三亚作为海丝的中继站、补给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现今还保留着许多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如三亚凤凰镇穆斯林,其历史渊源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回族传统婚礼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黎苗回族外,三亚码头地带还群居着D民。因生活区域、生活方式不同于陆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特色,被称为海洋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其世代传唱的咸水歌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合理开发,巧妙组合,萃取海上丝路文化主题,打造具有特色的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对于繁荣“一带一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亚D家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三亚人民的饮食文化、节庆仪式、等都镌刻着海洋文化印记,尤其是D家民俗里透着浓浓的海洋气息,成为三亚本土文化的一支亮丽奇葩。

(一)技艺文化

历史上D家人社会地位低微,以舟楫为宅亦为作业工具,船首劳作,中部船舱,船尾厨房。经过长时间的海上经验摸索,D家人通过分析海水冲击力,从延长渔船使用寿命、提高打渔效率角度出发,将渔船进行改造,船体由平头船、尖头船、公仔艇、风帆船、围网船、D家棚,一直演变到现在的鱼排。解放后,D家人陆续上岸,三亚南边海一带的D家人70年代初上岸,结束了几百年海上漂泊的生活。

(二)饮食文化

三亚D家人世代以“耕海”(捕捞、运输)为生,食材主要来自海洋, 因此三亚D家人饮食文化在食物种类、烹饪方式、烹调用具及饮食习惯上都带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质。因旧时D家人上岸受限制,调味料来源困难,D家人烹制海产品主要是清水上锅煮或蒸,这种传统做法保留了海产品的鲜美。旧时D家人虽以打渔为主,但多数劳作成果都换成米粮,吃的主要是马鲛鱼和马友鱼。将马鲛鱼腌制晒干储存,或是制作成鱼饼、鱼丸。马友鱼更是成为逢年过节女婿送丈母娘最好的礼物。因常年与海搏与浪斗,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三亚D家人还有自己独到的食补养生观念,喜饮由海马、海蛇等材料制成的D家酒,如鲨鱼翅燕窝酒强身健体,煲糖水补充能量,生育时食月子姜驱寒等。

(三)装饰文化

旧时D家人以唐装为主,上衣较宽大,作开襟式,且长可及膝,以蓝、黑、灰色为主色调,黑色是老人用,蓝色是妇女用,灰色是男人用。裤则短而肥大,方便劳作时把裤脚卷起裤头打结。D家人常年不穿鞋不穿袜,便于劳作。三亚D家女性多梳田螺状的发髻,戴刷有金黄色海棠油的筒式竹编斗笠,防风防雨。女性偏爱与海水一般颜色的玉器和翡翠,双耳上方别细链耳坠,下方悬吊翡翠环。上岸后D民则以岸上流行时装为主。

(四)节庆文化

D家人作为汉族一个特殊的群体,节日仪式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融入了D家特有的水文化烙印。其中,三亚D家人比较重视元宵节、端午节和清明节。

妈祖是海内外沿海地区华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D家人历史上常年漂泊在海上,相传妈祖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因风浪迷失方向的D民渔船。D家人感恩妈祖,世代供奉妈祖,除信仰妈祖外,更信奉龙王、五龙公。D家人元宵节游神是最为隆重的仪式,早上到庙里将神像请(抬)出来,然后从三亚南边海路抬着神像一直巡游到三亚水产码头,之后下船游海。居民焚香祭拜,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如意。期间还叩拜龙井,感念600年来龙井井水的滋养之恩。现今,D家人还同时举办舞狮、咸水歌比赛等活动庆祝元宵节。

端午节也是D家人最隆重的节庆之一,端午活动内容丰富,有拔河、顶棍、抓水鸭、抱游猪等,其中“抓水鸭”是龙舟比赛结束后的一项大众活动,在比赛水域放上100~200只水鸭,让当日嘻龙水的人徒手去抓水鸭。

此外,D家人信仰祖先崇拜,出海前都要敬拜祖先,烧香燃烛,祈求得到保佑,心灵得以寄托。清明节对D家人也是相当重要的节日。虽然这存在着迷信成分,但凭借这样的传统仪式、依托对于稳定社会,促进D家团体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民俗一个重要内容,婚嫁习俗在D民风俗里独具特色。过去D民举办水上婚礼,新娘在出嫁前夕在自家船里唱哭嫁歌。因每句皆以“叹家姐”三字开头,D家人称其为“叹家姐”。母女对哭,感恩生养;姑嫂对哭,规劝婚后随夫孝敬公婆。忙碌又艰辛的海上生活,隆重的婚礼成为D家人聚会难得的休闲好时机,众人婚礼上彻夜围坐谈笑。上岸定居后婚礼也随之在陆上举办,在保留传统必要礼节外,又融入了现代年轻人流行的婚礼元素。

(五)演艺文化

三亚D家人在与水共生共存的岁月里,由于受到严峻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缺乏娱乐设施和与外人的交流机会,唱歌成为D家人大胆发泄内心真实情感,驱散寂寞的工具。因以“咸水歌”为主曲调,三亚“水上民歌”也称为“咸水歌”,并于2010年被列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三亚D家人喜庆、婚嫁、治丧、催眠时都吟唱咸水歌,婚礼时洞房仪式上,新郎新娘必须情歌对唱,陪嫁的男女友人也要陪同吟唱。三亚D家人擅作咸水歌,如三亚D家文化传承和保护发起人之一天涯区榆港社区郑石喜书记在不同时期作有《D家魂》《改革开放好》《龙井水甜又清》等不同曲目,曲调里不仅表现出D家人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也表达了对海洋的感恩。近年来,三亚D家人组建了咸水歌协会,经常组织咸水歌演唱会。

二、目前保护和开发现状

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民俗旅游再次受到重视,三亚D家人源于对海的感念,自觉性重新被燃起。三亚D家文化陈列馆于2015年9月28日在三亚天涯区正式开馆,向游客展示了不同时期的D家生活状况,馆藏中不少物品是D家人自发捐赠或是手工制作的,反映了三亚D家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品格,更表达出D家人想把这种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到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三亚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多届“D家文化节”,对深入挖掘D家民风民俗,传承和保护D家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家人从事的工作从原来单纯的运输、捕捞业逐渐多样化,现在还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服务等行业,同时也有部分年事已高的D家人也面临着因快速变化的生活节奏和环境而难以适应的问题。原来渡口及渔船如今已被高楼、高端游艇所取代,现代文化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个性逐步消失,朝着与当地趋同的方向发展,对D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加之,三亚D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总体规划、欠缺专门的研究人员、缺少对外交流合作、开发模式单一等等,三亚D家文化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D家民俗旅游发展规划

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建立D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协调组,对D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编制导向性、可操作性强的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逐年投入配套资金,鼓励D民参与D家文化传承工作,挖掘和保护三亚D家历史文化,同时以某个区域为突破点,进行准确定位,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加强对D家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培养机构或利用高校培养D家民俗文化传承、开发、研究、管理等人员,充分利用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等系列活动,引进D家文化保护和传承专业人才;借助三亚D家陈列馆,建立传承基地,“老带新”传承D家传统文化,训练民间解说员;定期举办咸水歌培训班,在南海学校等挂牌成立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咸水歌走进校园音乐课堂。

(三)注重对外营销,大力宣传D家民俗特色旅游项目和风物特产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旅游杂志以及节庆活动画册等多种手段,将D家文化与三亚自然风光结合,向外推广。邀请国内外制片人、知名人士在海南“三月三”、欢乐节、三亚兰花节等大型节日到三亚采风、拍摄专题片,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继续举办三亚D家文化节,借论坛交流会契机宣传D家文化。

(四)突出民俗文化产品的多样性

把三亚D家文化与其他已经成熟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相比较相结合,营造民俗文化旅游大环境。

1.以D家人相对聚集的社区为主区域,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素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或D家文化村,将三亚市各类有关海丝之路和D家文化的活动落户于此,增强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展示,凸显三亚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三亚D家深厚的文化内涵。设立D家文化长廊,展出D家摄影作品。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包装技术,采取合理的、具体的拯救措施,将D家传统渡口或D家吊脚楼进行相应包装与改造,鼓励D家聚居区穿着自己的服饰,重新古港口、古渔村、古船、D家棚。与游客互动体验拉网作业、织鱼网大赛等。

3.利用节日开展礼俗表演、竞技项目, 将水上婚礼与三亚婚庆旅游结合,推介策划水上婚礼,或与咸水歌一起制作成舞台剧,成为游客互动娱乐的体验性项目。

4.建设以D家文化为主题的购物街,推出各种具有特色的服饰、美食,举办D家美食沙滩狂欢节。让游客动手制作各种特色的D家器具、服装、饰品、食物或是海上丝绸之路纪念品等,设计并冠以“海上丝绸之路”或是“D家文化”活动的logo等。

四、结语

篇9

随着传统文化热的袭来,以及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融入国学元素,既顺应了时展需求,也符合人才培养需要。因此,研究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元素的融入之道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技工教育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融入国学文化元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助于弘扬国学文化,对“中国梦”建设与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对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入手,探讨了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元素的融入之道,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有益思考与启示。

一、激发兴趣,丰富国学内容

客观来讲,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在国学元素的渗透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内涵丰厚、对人生有正面影响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有效性。

1.融入现代元素

一方面,在传统语文教学的国学作品讲解中,教师会按照既定流程和模式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思想主题、人文价值等展开讲解,枯燥乏味、平淡无奇。学生犹如听“天书”,很难产生学习兴趣,这就无法起到国学教育的应有作用。

另一方面,当代学生对流行音乐、影视剧、漫画等现代元素有着较强兴趣,若是在国学元素的语文课堂融入中巧妙注入现代元素,一定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国学学习兴趣,打造鲜活生动、直观形象的语文课堂。

具体来讲,教师不仅要善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要善于利用《水调歌头》《独上西楼》等现代流行音乐加强传统诗词教育,同时还要善于利用《西游记》《汉武大帝》《康熙王朝》等景点影视剧弘扬国学精神。

2.丰富国学内容

要想充分发挥国学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单靠经典文化的简单释义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对国学内涵和精髓进行挖掘,让学生在经典作品的文本意义空间内得到灵魂洗礼与升华,进而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当前,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中蕴含国学文化元素的作品不是很多,学生无法通过语文学习对国学形成正确认识,文学素养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拓展和丰富国学内容。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国学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国学经典文化作品,如《道德经》《千字文》等,让学生在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下有所收获、进步和提升。

此外,在丰富国学内容方面,技工院校语文教育相关主体还要注重本土课程的研发。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地方文化特色各异、魅力多彩、人才辈出,经过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传统气息浓厚的地方文化体系,而这些地方文化元素很容易被地方学生所接受。因此,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注重本土课程的研发,是丰富语文教学国学内容的有效手段,是实现语文教学国学元素全面融入的有效途径。

二、创新活动,彰显传统魅力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功能。通过课堂活动的创新,彰显国学传统的魅力,让学生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民族文化智慧武装自己,实现国学元素语文教育的高效渗透与融入。

1.创新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篇细分为主题不同的小板块,如民俗民风、传统艺术、历史文化等,在教师制订详细主题和实施框架后,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展开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并到班级群里,再由班委会成员负责最后整理。

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一定要注重联系生活和教学实际,如端午、清明、中秋等节日来临前,教师可组织开展猜灯谜、编中国结、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当进行“母亲河”主题单元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开展相关主题的诗朗诵、畅谈会、读书会等活动;在进行有关传统艺术教学时,教师可组织开展软笔书法比赛、剪纸学习、文房四宝知识扩充等活动……

此外,诸如走进水浒、京剧脸谱识别、古典音乐赏析等国学色彩浓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2.创新主题实践活动

国学文化主题活动的组织开展,已经成为弘扬国学精神,培育民族品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主题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和实践,让他们在自我体验中获取知识,完成内在的自我升华与提高。例如在清明节期间,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先人祭拜活动,在对先人和先烈的缅怀中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家国观;在春节期间,可组织开展“过中国年”活动,让学生写春联、拍摄主题照片、撰写拜年短信等,并鼓励他们在班级公共交流群中分享,让他们深刻体验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创新课堂实践活动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课堂活动的创新,巧妙融入国学元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组织开展成语接龙游戏,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国学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古典诗词的学习动力,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组织诗词朗诵比赛活动,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写诗,让他们深刻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美、结构美和意境美,在中国古典诗词的学习中领略国学的博大精深。

可以说,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活动创新,不仅能够彰显国学传统的魅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外拓展,注重精神引领

要想实现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国学元素的全面融入,教师还要学会抓住教学契机,适度进行课外拓展,利用国学文化中的人物、精神触发学生情感,注重精神引领。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国学文化树人铸魂的重要作用。

1.开辟“精神导航”专栏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这里所说的“真人”就是性格、德行、教养等各方面平衡发展和真正养成的人。而国学经典教育能够促成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人文观,将优秀的思想成果和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的良好品质,实现学生情感、智慧的全面提升。

加强语文教育中国学元素的渗透,在很大程度上能克服因教育的专门化所带来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改变技工人才的单向倾向,使技能人才既有科学素养,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健全人格。只有这样的人才,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才是当之无愧的德技双修,才是独具工匠精神的技能大师,才能真正成为时代的引领者。

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和效果,教师可在班级教室里开辟“精神导航”专栏,用于整合蕴含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的英雄人物事迹或传统故事。

如在端午节时,教师可通过专栏向学生介绍屈子投江、勾践操练水军等故事,让学生充分了解端午节的来源及相关历史知识。课堂上对相关文章的文本分析,能够让学生对国学内涵产生形象的感知,而课外拓展对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的介绍,能够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加快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实现了国学文化对学生精神价值的引领作用。

2.营造国学教育环境

在技工院校语文教育的改革推进中,学校要结合实际,发挥现有资源优势,通过软硬件设施建设,营造国学教育环境,以促进国学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高效融入。

例如学校可设立专门的文化长廊,为学生们介绍古代中国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或历史事件;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站等平台,让学生自己动手设置国学经典内容,构建多元化、开放化的国学主题校园文化;利用教室墙壁、教学走廊等空间,悬挂名人名言、经典诗词、著名画作等,营造浓厚的国学学习氛围。

此外,利用广播电视、社交媒体、传统纸媒等渠道,积极营造国学教育环境。央视《开心辞典》栏目组早在2009年就面向全国组织过国学知识竞赛活动,即“开心学国学”。主题曲《龙文》的歌词与节目主题十分契合,更为可贵的是当时的学术顾问是尚未离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尽管大家对节目的评价普遍不高,但在国学环境的校园建设方面有着重要启示。

另外,近年来流行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都是技工院校语文教育国学教学的重要媒体资源,也是营造国学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

3.契合时代精神

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国学,才能赋予国学新的生命内涵和时代魅力。如果语文教学国学元素的融合流于口号,或偏颇地认为国学复兴就是要“穿长袍、摇晃脑、之乎者也”,那便误解了国学对于语文教育的意义。因此,只有将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挖掘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精神内涵,将国学教育融入语文教育体系,才能拓展其生存与发展空间。

在历史长河中,之所以会出现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盛景,主要是因为当时文化传承的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可以说,国学不仅能够与现代教育相融合,而且能够与全球多元文化相补充。

在技工院校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充分明确国学的这一特征,并注重契合时代精神元素的挖掘与利用,充分发挥其时代精神培育与引领作用,坚定“中国梦”建设的信心。

可以说,将国学元素融入语文教学,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对学生精神品质的净化引领,这是国学文化对我们最宝贵的馈赠。

四、小结

篇10

关键词: 幼儿园 混龄游戏 社会性发展

幼儿作为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从这一阶段开始就利用好现有幼儿园的教育环境资源优势,开展混龄活动,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形成及社交能力发展。

一、混龄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

混龄游戏最早源于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她反对传统幼儿园按年龄分班的教学模式,认为不同年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才有助于幼儿社会意识发展。从我国实际来看,幼儿年龄基本处于3~6岁之间,混龄游戏要打破传统班级和年龄的界限,通过混合组织方式让不同年龄幼儿一起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但混龄教育不是简单地将这些不同年龄幼儿编排在一起,而是尽可能设置环境与课程满足不同年龄、角色的幼儿需要,采用发展适宜性方案,让幼儿在与他人分享学习机会时,获得交流和表达技能提高。

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社会性发展必须依赖一定的群体,幼儿园虽然具有封闭性,但为幼儿构建了初步的社会交往平台,在认识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形成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混龄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发展,在混龄游戏中幼儿能接触不同年龄、经验的同伴,一些经验和认识上的冲突不可避免,但这些游戏中的冲突能表达自己的正确观点或放弃自己的想法,促进双方智力发展。其次,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情感发展,幼儿情感交流与控制能力低,通过混龄游戏体验帮助小弟弟成长、学会付出的大哥等多重角色,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促进幼儿社会情感交流发生。最后混龄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承担各种社会职责,学习各种社会规范,通过认知他人的观点调整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二、通过户外混龄游戏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把握好混龄游戏的设计

户外混龄游戏的前提是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具项目,保证活动容易设计,有利于开展混龄教学,既保证大的幼儿不厌倦,又保证小的幼儿跟上节奏。如在平衡技能练习活动中我们用旺仔牛奶罐制作高低不同的梅花桩,在挑水比赛活动中为孩子提供重量不同的挑担器械,不同层次孩子都得到满足,激发孩子活动兴趣。一般幼儿园都会分为大中小班,有些时候因为教学进度的需要,不一定能保证所有幼儿参与。为此混龄游戏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这时候幼儿的时间比较多,情绪高涨,不干扰正常工作秩序。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六一儿童节将不同年龄孩子结合在一起进行混龄表演和游戏参与,让幼儿们相互配合,共同体验游戏成果;在端午节的时候可以设计专门的龙舟赛游戏、几人一组学做包粽子等,甚至还可以邀请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参加,增加人气。

(二)推动混龄幼儿的互动交流

一般来说年级大的幼儿身体强壮,生活经验相对丰富,在户外混龄游戏中可以起到主导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年龄大的孩子进行示范,引导年纪小的幼儿配合。在游戏过程中让双方交流活动起来,可以教大班孩子这样发问“你猜我搭的是什么?”“怎么会亮起来的?”对于小班孩子也要鼓励他们询问,如“放这个会穿过去吗?”“为什么我跳不过去?”这种不经意间的“教和学”就是异龄之间的社会建构。当然交流中也会出现双方不和谐,如让大班幼儿和小班幼儿结对进行游戏,一起生活、一起游戏,让年龄大的幼儿负责解疑、负责看护,负责传授游戏技巧等,遇到困难双方一起解决。

(三)增强教师的指导干预

户外混龄活动中由于幼儿彼此接触少,对对方了解不多,很多时候需要教师介入游戏中,但是教师怎么介入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如混龄体育游戏“捉尾巴”,我们要求大班幼儿保护好小班幼儿的尾巴不被别人捉去,还要揪别人的尾巴。结果有的大班孩子领着小玩伴在操场一角躲起来,还有的直接把小班幼儿扔在一边。这时笔者就启发大班幼儿“做哥哥的怎么能只顾自己呢?”“要是你被其他哥哥抛弃了,你会怎么想?”“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有没有别的方法既能保护好弟弟妹妹,又能捉住别人尾巴?”这样教育之下,很多大班幼儿总结出了“别人快追上时拐个弯,哥哥用身体挡一下”,“假装跑,跑跑再回头捉”等策略,彼此之间配合越来越默契,活动在年幼者“咯咯”的笑声中结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关注幼儿的社会发展能力:“帮助幼儿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户外混龄游戏有助于增加幼儿社会交往,逐渐体会到“心中要有他人”的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正确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技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