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06:0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写课余生活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写课余生活的作文

篇1

这次习作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

习作指导

课上紧张,课余快乐。这次作文就是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和大家一起分享课余的快乐。

课余生活,顾名思义,就是课堂之外的生活,所以,选材的范围很宽,只要是课外参加的活动、发生的事情,都是作文的材料。而且不受地点的限制——发生在教室里、操场上、家里、田间、公共场所等地方的事都可以。如,唱歌活动,只要不是音乐课上与同学一起唱歌的事,都是课余活动,像你在课间与同学玩唱,在家里与爸爸对唱,在河边独自练唱,等等。

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应该选什么来写呢?也许,你会说选最有趣、最高兴、最想告诉别人的事来写。不错,但是那些恶作剧、坏习惯之类的事,不管你“兴趣”多浓,也不管你有多“高兴”,都不能写,因为这样的事没有意义,写成的作文主题不积极,写得再好也没用。应该从自己亲身经历的课余生活中,挑选不仅有趣、高兴,而且有意义的事来写。你可以好好回忆参与过的体育活动(游泳、下棋、踢球……)、文娱活动(唱歌、跳舞、弹琴……)、科技制作活动(小制作、车模航模、电脑绘画……)、休闲活动(养鱼、养鸟、种花……)、公益活动(宣传环保、慰问老人、学雷锋……)等,从中找出几件记忆深刻的事,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然后确认自己最有话可说的一件事来写。

确定了想写的事,你就要有顺序地把事的经过写具体。如写拔河比赛,你就要按比赛的先后顺序从开始写到结束。当然,不能写流水账,对其中赛前的准备、老师是怎样布阵的,以及比赛的结果应该简略地写;对比赛过程中双方队员怎样拼搏、怎样对垒、拉拉队又是怎样助战等情况要详细地描写。详细地描写,就是把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心里的想法等具体地写出来。这样,文章就生动了。请看《爬天都峰》中对人物动作的描写: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这里的“奋力”“爬”“一会儿”“攀着”“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小作者与老爷爷他们登山的艰难和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还有对人物心里想法的描写:

篇2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习作”:本次习作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高兴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写好以后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拓展思路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自己的课余生活一定充实而又有乐趣,想一想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如: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写了多少读书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等等,都可以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习作提示

同学们开始写吧!相信大家都能写出好的习作。在写时要注意:

1.选择一件事来写。课余生活非常丰富,想写的内容可能很多,在这些事情中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选择一件最有趣、最有意义、最熟悉、印象最深、你最想写的来写作,把你的乐趣与大家分享。例文《“斗地主”》的小作者就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在课余时间与爸爸妈妈一起玩“斗地主”的事,读后我们体会到了游戏给小作者带来的乐趣。

篇3

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最让我感到头疼的而且是越来越头疼的问题就是关于学生的作文教学。现在,学生面对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在无数次叹息:“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之后,我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难道只是孩子的问题吗?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孩子无话可说,无事可写,除了跟现在的孩子的社会生活,课余生活极其有限这些现象有关之外,跟我们的作文教学思维模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各个学段的习作要求的第一条分别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第二学段)“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第三学段)

叶圣陶先生也曾经这样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这些要求和名言似乎都在透露一个信息,那就是我们要降低对学生的作文的要求,让学生产生说话和表达的欲望。对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是这样做的:

一、转变自身角色,引领学生开口说

当今小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究其原因学生习作都是被动的、听令的,也就是说,每一次作文都是先由老师施以“指令”,然后学生应令行事。学生胸中不一定有作文要求的材料或者生活实践,只好搜肠刮肚,硬着头皮写文交差,由此造成许多学生一提到作文就“痛苦不堪“。对此,我在作文教学时就努力转变原来的师生模式和教学模式,把每一节的语文课的前3分钟变成说话时间,每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说话,想说什么说什么,想怎么说怎么说,只是要求说话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意思表达清楚就行。刚一开始,学生们也不知道怎么说,有的时候站在台上好久才能说出一句话,但是我绝不批评,而是发现他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并鼓励他下一次说出两句话来。时间长了,学生们不仅越来敢说,也越来越会说,越来越能说了。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说话能力,无形之中也帮孩子积累了作文的素材。使学生渐渐领悟到写作文就像说话一样简单,从而让他们不再害怕作文。

二、改变命题方式,激发学生表达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把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因此,我在教学中大胆改变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抓身边的事做材料,请学生自己命题,写自己的作文,努力让学生见到题目就想写,并且有话可说,努力在命题上为学生提供一个能说真话的空间,努力使学生愿意将作文成为其喜怒哀乐的一个倾诉载体。如开学后的第一个期中考试后我校都要召开一次家长会,我便借这个机会,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写封信。我只提出如下要求:写自己最想说而不敢说的,最该说而没机会说的,写出真情实感。并且告诉学生,信写好后装进信封,夹在作文本里,老师绝对不会看。然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写。这次开放性的作文,令我收到了很多惊喜。有的学生写着写着竟然流出了眼泪,学生们的情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泄。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向我表示,孩子在家里从来没有向自己说这样的话,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会有这么多委屈和不满,还有的家长流着泪说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回家一定多陪陪孩子。真没想到,小小的作文竟让父母和孩子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得到了升华,让作文的人文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然。如若没有这次开放性命题的练笔,我怎么会有机会走进复杂纷纭的小学生的情感世界呢?

三、调整写作目的,负担学生情感生活

篇4

1关注生活,感悟生活。

“写什么”的问题是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源于生活,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按规律应该是“客观现实体验积累-----思维整理――语言文字表达”这样的序列次第。小学生处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更重要的是真实的表达情意,训练重点应该是文从字顺,表达清楚。此阶段的习作任务首先是让学生学会观察,感悟生活,教学力求贴近儿童,从内容着手走进儿童生活,在交流中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引导他们去观察思考,然后是表达自我,即“我手写我口,我心写我心”。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是“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多数学生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有趣。如课余时间学画画,练练书法,练舞蹈,做手工制作,玩拼图游戏,跳皮筋,溜旱冰等。学生有了亲身体验,目露喜色,动笔写起习作也就轻松了。因为作文真正产出者是学生,产出的是学生认识世界,是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例如,三年级第二单元写活动时,我先组织学生做了一些游戏:丢沙包、老鹰抓小鸡、吹泡泡、二人三足等等。学生体味到了游戏无穷的乐趣,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游戏结束后,我便要求学生将自己喜欢并参与的游戏口述出来,包括游戏名称、规则、方法与注意事项。大家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说得不够完整的,其他学生还进行了补充。这样一来,学生不但有东西可写了,而且有了很强的表达欲望。

2培养兴趣乐于表达

在平是教学重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写作激情,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降低习作难度,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要保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感写的热情,冲动,愿望。不用过多的条条框框,束缚他们,让他们放开手脚,努力清除习作的心理障碍,降低难度。让学生有难作文到愿意作文。有个良性过渡,从而引发学生习作兴趣。去写教材内容其实就是很好的范文,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好词佳句,并拓展延伸,加以运用或造个好句子或写个片断,再或者仿写。比如学《火烧云》的时候,作者仔细观察,写有很多描写性的语句,我让学生周六观察日出,并写下来。结果学生就很兴奋,积极响应,效果很好,当然,还可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写或者扩写。比如《争吵》,我和克莱谛争吵后,我是怎么上课的,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扩写,引导学生从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走进课文,理解人物内心。这篇课文还可以续写两个人和好后,又是怎样的。利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创设一些情境,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对写作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注重读写结合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认识,丰富学生词汇,还可以学习

写作方法,因为大量阅读材料可以成为学生习作的范例,只有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交错

训练,才能把从读中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形成技能,才能使学生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读写结合要多阅读和仿写 。一是要多读书。既要广泛猎取知识,也要对优秀的篇章段落多

读,达到能理解消化,甚至能熟读成诵。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

而逐步地解决“怎样写”的问题。二是要善读。读与写的联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必须使阅读

达到善读的水平,养成善读的习惯,才能使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语

言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积累运用好词佳句,学习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接段成篇的写

作规律。在思想表达方面,通过阅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

达到增长见识,扩大眼见,陶冶情感,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

力。将其写作技巧自然地运用到写作之中。三是要会仿写。小学阶段的作文,既要放手让学

生去写,又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技能。无论写什么都要求能够表达

准确、清楚。所以读和写是可以相互迁移。因此,可指导学生模仿范文中作者的写作思路,

将范文的构思、选材、谋篇、分段造句、用词、开头、结尾及过渡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写作中。

如在教《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学生按一年四季顺序仿写家乡的美景,学生写得很好。

4从小抓起,勤动笔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生活,材路,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重点与难点。一些学生普遍感到的作文难,首先是难在没有什么事情可写,每当提起笔来,总感到脑袋空空如也,没有几句要写的话。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结合小学生的写作实际状况,从丰富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扩展作文素材,使学生喜欢作文,主动练笔,开拓写作的材路。

1.联系生活,扩展视野

众所周知,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小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意锤炼他们的语言,扩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我们知道,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又提升生活。

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错,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主观想法,而在拮取生活中最精彩、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的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宽泛的材路。

2.体验生活、提炼生活

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他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材料,也就是有所为而作,留心自己的生活主要指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因此,指导生活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的玩。在玩中玩、玩中思、玩中悟:做家务活、养花、喂养动物、做小创作、弹奏乐器、唱歌跳舞、进行体育锻炼、做小试验,一个人在小组里玩,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你会有一种欣慰在心头,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没有材料,或者材料不够用,固然写不出好文章;有了材料,如果不加选择,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材料,是准备写进文章里的各种事件和事理根据,能够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及收集材料的能力,材料是作文的基础,即是中心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有时表现中心思想的根据。人们常常把中心思想比作灵魂,结构比作骨骼,材料比作血肉,语言比作细胞,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根基。收集材料的能力,是作文的基础能力,小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内容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3.品味生活、广开材路

篇6

一、环境问题

从初一开始农村孩子就要全部住校,相对来说,孩子们所处的环境比较封闭,农村的教学资源相对城市来说又比较贫乏,比如,缺乏师资、互联网教学资源库和教学科研成果,课程设置不够全面,校外实验基地不健全等。学生从早上六点醒来到晚上十点休息,基本遵循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一线。语数外、政史地轮番上阵,对学生狂轰滥炸,再加上中考这个神圣的指挥棒,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想让学生的作文立意深刻、内容丰富,似乎太难为孩子们了。

二、教师问题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而发展和进步却导致了个别教师对物质世界的极大仰慕。他们忽视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因而,在教学上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今年山西省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中,吕丹老师所授的作文教学案例《这就是我》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吕老师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讲课时做到了胸有成竹,点石成金。她的作文指导优点是:(1)明确角度,突出优缺点;(2)语言生动,展示具体事例;(3)写法恰当,谦虚加积极。从她的这节课,我们能看出吕老师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对事业执著追求。如果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像她一样,满怀对工作的热忱,认真地对待每一节作文课,学生的作文水平怎能不提高呢?

三、学生问题

上面我们谈了环境问题和教师问题,但我们的学生也要对作文的成败负一定的责任。有人随机调查了某地221名学生,其中71%的作文题材是动物死亡或丢失,但这些学生中,近半数从未养过宠物,所以说,他们作文中的泪水都是假的。是啊,我们的学生似乎生活在真空里,缺乏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观察,对人生的思考。写妈妈就是半夜背我去医院,深一脚浅一脚,写同学友谊就是我们闹别扭,完了又和好,写好人好事就是帮老大爷推车。我们能不能写写自己及自己的周围环境呢?李卫东老师在远程教育专题讲座中指出,要回归“真实的写作”,呼吁写作与生活世界的真实关联。虽然,我们是农村学生,但我们也有真实的生活。近年来,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民的憨厚勤劳、农村孩子的聪慧质朴,都能丰富我们的写作内容。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没有一颗真诚交流的心。

篇7

写作的素材要来源于生活,只有通过观察生活,学生的作文才能“贴近生活”。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走进生活,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我们要不断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然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才能乐于去写作,也才能写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文来。这样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让他们在写作的道路上快速发展。

【关键词】

活动情景 生活现场 生活实际 生活作文

生活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文是通过表情达意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在期间发展学生的思维、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实践中练习,自悟其理法,不能空讲知识,或以为多讲知识,即有裨益于读写能力之长进,殊为不切实之想。”特别是在现在的小学中年级作文教育过程中,如何上好生活作文课就显得很是至关重要的事了。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在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积累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经验,下面本人就小学中年级生活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活动情境,感知生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生活在学校这座象牙塔内,远离生活实际,因而现在孩子写出的作文,大多是一种无病的堆积文字,而中年级的孩子刚处于从写话向真正的作文写作的过渡,如果这时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这会给孩子的以后作文书写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这在很大一部分上要求我们教师在作文课上必须能做到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感知到生活作文, 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进行交往,提高认识,发展语言。让学生在多渠道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体系中自主练笔。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5时,让我们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为它设计一张名片。对于这个作文命题,大部分的教师会让我们的孩子回去或者在学校通过查找资料,看电脑等找到一些资料进行书写,这样学生也能写出某一种动物的一些特征来。而我在教学时会让学生回家或者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动物,如宠物狗、宠物猫,甚至是爷爷养的鹦鹉等等,去观察它们某一特定的活动场景,如吃食、睡觉、嬉戏等,学生这时写出的作文是自己亲身观察等来的有真实感,且有话可说。

二、走进生活现场,写好生活作文

学生的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他们之所有总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并不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没有看过或听到过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会认真、观察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许许多多值得一写的东西,他们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结果与他们都擦肩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要想写好作文,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走进生活中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例如我们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4时,教材要求我们走出校园。到公园去,到田野里去,观察迷人的秋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然后写下来。这时候作为我们教师,有必要让我们的教学走进广阔的空间。春天或秋天带学生到山间、田野去上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冬天,与学生一同携手赏雪玩雪;抽出时间,领学生到商场、超市去,让学生用眼睛去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如野炊、手工、放风筝、游戏、竞赛、科学实验等。对小学生来说,好教师能够把学习变成游戏,或让学生用游戏的方式学习。

三、联系生活实际,评改生活作文

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这样写出的作文就会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学生写完作文后,我们教师应该给孩子去认真的评改。我们评改作文应该摒弃我们一贯的教师批改,而采取多种形式的评改,评改作文要让孩子参与到其中,让孩子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再次走进生活实际中去。而且这也要求学生有更丰富的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学生去自觉的阅读课外书籍。如果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那么阅读就是作文的基础,感悟就是作文的生命。将阅读与作文紧密结合,实现“读中悟写,以写促读”。 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爱上写作,在写作的基础上去用阅读得到的知识来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作文。另外我们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还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尤其是语文实践活动,实现“读与写”“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学生乐说愿写愿改。作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作文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写出的作文,再经过自己的动手修改,这时候的作文肯定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生活作文教学,也就是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向社会、自然有机延伸,学生所写的作文要写贴近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实际的生活走进我们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来,让作文教学紧跟生活实际,时刻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这更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要面对中年级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课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我们的课堂作文走近我们学生的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生活的“活水”。

【参考文献】

【1】杨树芳.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语文出版社出版

篇8

1. 联系生活,扩展生活 众所周知,写作的素材来自生活,学生的作文要想内容丰富、生动有趣,就要注意锤炼他们的语言,扩展他们的思维。开展尽可能多的异彩纷呈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因为活动可以为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提供无限的空间,能够调动其所有的感官。用学生独特的视角去捕捉生活,品味人生。把用眼看到的,用触觉感受到的,用心揣摩的一切事物用笔记录下来。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都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把自己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电视家家户户都有,而且学生都喜欢看电视,于是我让学生写《我喜欢的一部电视剧》,我们知道,作文本身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它源于生活,又提升生活。这次写作孩子们有切身体会所以涌现出了一些佳作:

“爸爸妈妈不让我看电视,他们恨不得手拿机关枪守卫电视机。我只好抓住一个时间段来看电视,那就是洗脚的时候。每次洗脚,我都会把水弄得很热,好让看电视的时间能够延长一些”,把水弄得很热以延长看电视的时间,语句充满了内心的真实。

“我一看动画片就如痴如醉,不看完决不离开电视机一步。可是,我放学的时间,总是和动画片播放的时间撞车,害得我一放学,就得疯跑到家,一边找遥控器,一边喘粗气。”一个“如痴如醉”,一个“疯跑”把喜欢看电视的程度描写地淋漓尽致。

人们经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不错,每一天的生活都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向人们展示生活的真谛。或大或小;或浓或淡,学生接触生活,体味生活自然会产生许多主观想法,而在截取生活中最精彩、有趣的值得回顾的场景时,他们会更深刻的思考。很多美好的心愿、大胆的设想、疑惑不解的问题会通过语言文字泉涌而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激活,为他们的写作开辟宽泛的材路。

2. 指导生活,提炼生活 叶圣陶先生在论及好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的材料,也就是“有所为而作”,“留心自己的生活”,主要指留心自己从事的学习、工作、活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然留心周围的人和事;“有所为而作”就是要求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人的一生喜怒哀乐无所不尝,在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作为学生离不了考试,一次考试的思考就可以作为写作的内容。如我班杨慧就把考试中的想法及感受记录了下来“开始做题的时候,还算轻松。真是平时不用功,考试就发蒙。最后一道题偏偏就是我不会的题,我左思又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后悔啊!”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是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你还发愁没内容、没材料可写吗?

诚然,没有材料,或者材料不够用,固然写不出好文章;有了材料,如果不加选择,或选材不当,仍然写不出好文章。材料,是准备写进文章里的各种事件和事理根据,能够从多方面获得材料及收集材料的能力,材料是作文的基础,即是中心思想的来源和基础,又是表现中心思想的根据。记得有一次让孩子们写自己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太熟悉了有很多事发生,难道都写吗?——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我指导他们:“写出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可以了。”听了我的话,学生茅塞顿开。如李佩甲写他弟弟的一段选材非常不错,写出了小孩子的天真与调皮。

“呀!弟弟正在用剪刀剪我画的马呢?”

我像火箭似的冲上去,夺下他手中的剪刀,又生气又心疼地说:“你干什么?”这可是我辛辛苦苦画的。弟弟奇怪地看着我说:“妈妈说壁虎的尾巴掉了还可以长出来,我把这匹马的尾巴剪下来看它还能长大吗?”

人们常常把中心思想比作灵魂,结构比作骨骼,材料比作血肉,语言比作细胞,由此可见,材料是文章的根基。收集材料的能力,是作文的基础能力,小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生活、学习、劳动、游戏等内容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和感受力。

篇9

一、丰富生话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千文一面,人云亦云,满口书生气,篇篇夫子言,成为新时期的“八股”。许多教师抱怨学生没有生活,缺乏真情实感。面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加强生活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

1.丰富校园生活,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情趣。

校园生活枯燥无味,为了实现校园安全指标,我们把学生拘束在三尺斗室之中,不许喧嚷,不许疯闹,不许做身体对抗剧烈的游戏,结果是越束越死,把学生变成了听话的木偶,使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动辄得咎,严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实行班级民主化管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成为校园的主人,成为自主生活的主人。

课堂上我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入意识,认真开展自主阅读活动,通过小组活动、多元化的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相互的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提升。

课外,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情有所系,心有所动,情有所感,身有所为。元旦、“五四”青年节、教师节、中秋,我们组织了师生同乐会,师生各展才艺,尽其所能,其乐融融。征集课间十分钟游戏;开展校园集体舞比赛;春日我们寻找春天,秋天我们采摘硕果;植树劳动,运动会,让学生有事可写。

2.写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我们原本无法回避生活,所以抱怨学生没有生活是毫无理由的,关键原因是学生从不留心身边的生活,缺乏敏锐的视觉,缺乏生活的感悟,缺乏生活的积累,让生活在熟视无睹中销声匿迹。为了积累素材,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写日记。时时留心身边的生活,在日常的琐事中寻找作文的素材。开始,大多数学生将日记写成了流水账,觉得天天如此,没有趣味,没有意思。我们鼓励学生坚持,定期品读,在品读中,体会记忆再现的乐趣,激发学生积累素材的乐趣。我们还鼓励学生写回忆录,将生活中的精彩再现出来;写随笔,将生活中的花束珍藏起来;写科幻小品,将思想的火花定格收藏;写瞬时的感悟,将心灵的闪光留存在纸面上。从校园的一草一木写起,从家乡的一草一木写起,从师生的一言一行写起,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写起。将作文的标题细化,如《宿舍门前》、《放学时的校门口》、《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为校园的小树感伤》、《谁弄脏了我的鞋面》等。经过一个阶段的积累,渐渐的,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了。

二、拓展课外阅读,构建书香家庭、书香家园

为了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思考习惯的养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取决于非必修阅读,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准备必修课上,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由此产生许许多多不必要的灾难。”由此看来,拓展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书本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我们是农村中学,学生家庭大多不富裕。据调查:一个班级三十八名学生,家有书籍十册以上的,只有两人;五册以上的,只有六人;有的甚至一本没有。而且品种单一,读过后即束之高阁,不再问津,造成很大的浪费。为此,我们把这些书籍集中到班级,组建班级书柜,开放校图书室、阅览室。学校从公用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学生自筹一部分资金,购买图书。为稳妥起见,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一学期下来,班有藏书两百多册,全校十二个教学班,横向交流共有图书三千多册,人均每学期读书量突破二十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仅学生收获了知识,而且家长节约了资金。

“书非借不能读也”。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我们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指导学生书写读书笔记,举行读书笔记展览,对优秀的笔记在全校交流,期末装订成册,发到社区、家庭,让家长、朋友与我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们还与镇文化站取得联系,采取有偿借阅的办法,拓宽学生借阅的渠道,建立书香社区。为鼓励学生阅读,我们每学期举行两次百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读书的情趣,期末将阅读的成果装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据统计,一学期读书最多的学生竟然达到三十二册,计八十多万字,读得最少的也有五本之多,有的后进生还通过读书找回了学习的信心,重新鼓起了学习的勇气,班级“作文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三、成立校园文学社,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平台

篇10

一、口语表达能力训练活动。

如举行了“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古诗背诵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培养学生流利讲普通话的能力。就形式来说,组织FLASH故事会,即边动画,边讲故事,把语言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增强直观效果。(主要是以“环保”为话题);如开展“每日论坛”活动,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内容不限,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当众表达的能力。

二、写作能力训练活动。

举行了“作文比赛”“课外读文”“剪报、辑报、办报”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还帮助学生巩固课内学习的语文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如69班手抄报《语文小报》开辟字谜、文章病院、古诗欣赏、格言警句、优秀作文、读书方法等栏目。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提高分析、欣赏能力。

三、语文讲座活动。

用讲座的形式介绍一些有关的语文知识。举行了“语法讲座”、“标点趣话”、“阅读欣赏”、“怎样写话题作文”等活动。内容通俗、浅显,注意了趣味性,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举例。

四、语文游艺活动。

举行了“成语接龙、给歇后语找尾巴、抓错别字俘虏”等活动。通过游艺活动为学生提供思维活动的材料,在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提供学生说话的机会,在有效的谈话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