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烟小报范文

时间:2023-03-25 20:13: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禁烟小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禁烟小报

篇1

这个学期的星期五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身体检查。报告单出来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有近视眼。我给我们班的同学进行了一次小学生近视眼调查报告来调查我们班近视眼的主要原因。

调查

我拿了我们班同学的报告单进行了分类和总结,调查法,图表说明法,访谈法,关察法,归纳法。

分析

大多数人都是平时不注意保护眼睛而导致近视的。不注意用眼卫生如看电视和上网时间太长等等。是现代儿童近视大增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学生近视的发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有无近视有密切关系,高度近视基本上是由遗传造成的。父母或家族中有近视的儿童应该作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对象。

结论

1看电视的距离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态不正确。4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的地方看书。5长时间在电脑前。6看激光。7不认真做眼保健操。8在车厢里看书。9不合理吃东西。10遗传因素。

篇2

>> 落实工程材料报验是提高质量监督的保证 落实工程材料报验制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如何提高竣工资料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探讨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提高英语作业批改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效率和质量 怎样提高钢琴练习的效率和质量 如何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探讨提高测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原油进口效率研究 提高药品抽验工作效率的几点体会 如何看懂进口药品上的标示? 如何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和质量 提高国内木窗油漆质量和效率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报验资料的控制及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措施研究 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的研究 关于提高铁道机车运用效率的探索和研究 提高热机效率的研究和实践 空运进口通关效率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汪中庆.核查进口药品资料时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J].江苏药学与临床医学,2005,13(4):62-63.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EB/OL]..

[4] 陈佩文,付晓,张瑛.进口药品与国产药品有效期调查与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6):970.

[5] 陆俊华,祝培友,孙兆勇,等.药品说明书安全事项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0,7(16):190-191.

[6] 邵寅,廖秋霞.进口药品说明书调查[J].中国药房,2007, 18(5):396-397.

[7] 谢海琴.进口药品有效期、失效期的表示方法及识别[J].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4):56.

[8] 王岩,张启明.进口药品质量标准复核中常见技术问题的探讨[J].中国药事,2010,24(7):662.

[9] 冯建秋.我国医药产品进口现状及应采取的策略[J].上海医药,1994,1(2):8-11.

[10] 梁谋,李东岩,赵巍,等.口岸药品进口报验资料应注意事项分析[J].首都医药,2012,9(2):19-20.

[11] 谢丽丽,丁宏.做好进口检验报告书的上网,为进口药品的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J].中国药事,2007, 21(2):93-94.

[12] 林伟强.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上网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药事,2005,19(11):651-653.

[13] 李娟,高秋芳,杨兴明,等.我国进口药品监管现状与建议[J].医药导报,2014,33(6):837.

[14] 朱小红.加强进口药品管理确保进口药品质量[J].中国药事,2003,17(7):411-412.

篇3

关键词:校本研训;分层递进;促训;课堂教学

一年多来,我校数学组参与“分层递进教学”实验课题研究与实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了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成果、深入课题研究,近阶段,我校正如火如荼地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开展“分层递进教学”课题研究工作并加以推广。

笔者认为,“分层递进教学”不是集中各种优质资源和教师全部精力的优质课、示范课,而是平常中的优秀和优秀中的平常化,真正让“分层递进”切实可行。美国学者埃金认为,教学策略就是“根据教学任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之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直接相关,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分层递进教学”中,要锤炼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师素养,选取实施教学策略,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必须立足校本研训,才能真正为“分层递进教学”保驾护航。

所谓“校本研训”,简单地说就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与培训,学校制订了校本研训方案和实施计划,有步骤地在全体教师中推进。学校应立足于课堂教学,加强课题研究,以课题引领教研,以教研促进教学,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校本研训原则,坚持“贴近、贴紧、贴实”教育教学实际,坚持课题研究,加强教师间的对话与交流,撰写教育叙事、教学研究、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促进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调控指导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以学促训

本着“一切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这一原则,制订了“健全机制、以学为本、以研促训”的工作思路,进行了积极的尝试。要求全体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学习。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阅读体会,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观念的目的。

二、以课促训

就是“教学型”校本研训,它是指围绕“分层递进”而展开的研训,把研训融入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全过程。以“课”为载体进行研训,研训成果的呈现方式是“课例”,也包括“教学叙事”“说课稿”“教学实录与反思”以及教学论文等。这是最直接的研训方式,也是校本研训中的重点。在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中,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要求,就如同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一样,通过以课代训的形式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三、以研促训

针对学校提出的当一名“专家型教师”,做一名“有幸福感的老师”这一理念。因此,在教研组活动中,要真正落实“四有二保证”的新课程校本研训的活动要求。“四有”即要求教师在参加教研活动时做到有主题,提出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研究,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制度。“二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场地有保证。

四、以培促训

“青蓝结对”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学校组织安排的各类优质课、观摩示范课、汇报课等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请进来”,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教学竞赛,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际课堂竞赛、教学基本功比赛。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快速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开展典型教育,激发青年教师争先创优的工作热情。

五、以比促训

以“三优联评”为契机,通过“优秀论文”“优秀课件”“优质课”评比为平台,助推“优秀备课组”评比,带动整个备课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点带面,在全校范围内引进“争先创优”的竞争激励机制,真正把“分层递进教学”落到实处。

只要我们加强“校本研训”,全面规划、群策群力,锤炼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师素养,选取实施教学策略,全面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立足校本研训,就能真正做到为“分层递进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朝娟.浅谈分层递进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13).

[2]“分层递进教学”课题研究.http:///【EB/OL】,2012-02-14.

[3][美]埃金.课堂教学策略[M].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研究

自2013年之后,互联网支付、众筹融资等业务的出现进一步加快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网站企业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误导性宣传、余额宝账户被盗、资金违约等行为,严重侵害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急需有关部门快速解决,维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秩序,确保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一、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表现形式

1、知情权受到侵害

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宣传的时候一般都会避开其中的风险因素和具体如何操作的问题,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金融产品获得的收益性,所宣传的收益情况只是这种金融产品最佳的收益状态,是这种金融产品在运营中的最理想状态,但是通常金融产品都不会出现这种状态。加之,金融产品一般都非常复杂,涉及到的专业内容很多,普通群众很难理解,而用户如果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购买的话,通过互联网交流是很难完全弄清、弄懂金融产品的全部内容的,且一些服务人员在解释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误导性宣传,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一些金融产品在运作过程中很少向消费者及时说明资金使用用途、途径、当前状况等信息,导致消费者很难随时掌握自己的投资状况。

2、隐私权受到侵害

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在经营中对内部管控并不严格,缺乏管理制度或制度不健全,对企业消费者的各种信息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很容易出现信息泄露现象,且发生泄露之后消费者很难知晓。因为金融企业不能够积极主动保护消费者的各种信息数据,进一步增加了信息被泄露、使用的风险因素。在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当中,一些第三方支付组织在审查用户各项信息的时候并不严格,使得一些企业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深度挖掘很容易得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导致企业和个人的信息被滥用。例如当前流行的淘宝网刷单行为,为了便于刷单,淘宝网商家会为刷单者提供查看淘宝信用网站的服务,在该网站上能够查找任意淘宝号的交易信用、用户等级等信息,且这些信息与淘宝网信息实时更新,即使新注册淘宝网账号也能够立即在这些网站上查找到用户信息,严重侵害了用户的权益。根据我国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八成以上的网民都遭到过个人信息泄露侵权行为,一般表现为有针对性的宣传短信、电话诈骗等等。

3、难以维权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尚属于新鲜事物,在此领域的法律建设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空白,加之法律制定的滞后性很难完全满足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保障需求。消费者一旦受到侵害,想通过法律渠道开展维权活动很难,因为很难找到一些关于金融产品销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条款。而在通过互联网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用户能接触到的各种资料十分有限,在维权过程中很难提供完整、有效的诉讼材料,一旦出现消费纠纷,消费者将会十分被动。同时,当前互联网诈骗现象十分普遍,很多网站打着买卖金融产品的旗号,却做着传销的活动,这些网站在积累一定资金之后,就会突然消失,使消费者难以找到,出现诉求无门的状况。

二、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原因分析

1、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我国当前执行的金融法律体系中,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主要内容一般都是原则性触及,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虽涉及到金融消费者,但是就如何保护其享受服务质量并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并且很多金融产品销售网站从建设初期就不正规,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随意性很大。要监管这些网站十分困难,加之网络环境复杂,一些网站通过网系络技术和规则漏洞逃避监管,使得当前的监管措施很难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需求,需继续改进监管措施。

2、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

虽然当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相关制度十分健全,但是法律方面还没有涉及到互联网金融产品,在相关信息披露过程中都是销售方所主导的,且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很难保证,也没有相关的监管部门对其披露的信息进行确定,导致信息披露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消费者很难通过有限的信息掌握金融产品的全部内容。

3、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

当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互联网金融争议处理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一般发生争议和投诉行为都是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行解决,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导致互联网金融活动当中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责任主体的缺失致使一些消费者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4、缺乏较高的风险意识

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出现时间晚、发展快,导致很多投资理财产品的消费者都没有较强的风险意识,不能够正确识别互联网金融当中的风险因素;只宣传产品的高额收益,对其中的风险很少介绍,导致金融消费者只了解到收益情况而对其中更多风险因素知之甚少,自身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

5、信息不对称,侵害知情权

金融消费者的消费及投资决策,信息是主要凭证之一。事实上,金融信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及专业性等,使得互联网金融市场在信息方面缺少对称性,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信息缺少准确性及不充分等。产生的结果是,消费者在互联网金融交易中,在产品专业化与职业化方面,相比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消费者所需购买的产品及获得的认知能力明显较低。经济主体具有自主自利的特点,促使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使用的手段较为隐蔽,将成本转嫁起来,获得不法利益,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者存在的这种行为,导致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侵害,给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带来损失。

三、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措施

1、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对危机显现的问题,世界各国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在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完善落实法规与制度[1]。国家在扶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要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通过法律制度为其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用法律手段解决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市场主体,为消费者权益提供法律保护。其次,要建立互联网金融专门管理部门,通过明确部门职责权利,细化管理内容,出台行业规范标准,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促进其持续性发展。最后,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开展充分的调研活动,因为法律制度的设立一般时间较长,需要长时间的研究才能出台,因此可以根据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临时出台一些暂行的管理办法,避免互联网金融长时间处于无管理状态。同时还可以邀请业内人士共同参加,针对自身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多提宝贵意见,增强法律法规的针对性、操作性和严谨性。

2、完善维权体系建设

立法及金融监管等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国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维权金融消费者维权体系建设[2]。首先,要综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实际情况,参照发达国家此领域信息披露的相关办法,尽快出台我国法律规章制度,为了确保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可以参照我国一些银行实行的信息披露办法进行制定,对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定期披露的信息进行明确规定,确保达到企业和消费者信息对称的效果,让消费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能够更加理性,避免在消费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其次,要针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设置专门的维权部门,完善消费者投诉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投诉渠道,消除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家管自家事的局面,通过投诉机制,详细规定应诉回复时间,确保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投诉信息,便于开展管理。

3、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互联网金融监管部门必须尽快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外部协作机制,通过组织社会力量加入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联合自律当中。要求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主动履行风险提示义务,在产品宣传和推销过程中要使用规范语言,确保消费者能够全面了解所要消费的产品的详情,为消费者的知情权提供良好保障。要对自身的金融产品进行定期信息公布,满足消费者的信息需求,信息公布必须由相关负责人签字才可公布,公布的信息要具有法律效应,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4、完善信息保护机制

构建完善信息权保护机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方面具有必然性[3]。互联网金融企业必须要为消费者的信息做好保密工作,正确认识到信息泄露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要为用户建立专门的档案,并由专人进行管理,避免内部随意查看用户档案的情况发生,对档案实行严格管理。所有用户资料在查询之后都要保证可以在服务器后台找到相关负责人,坚决避免随意翻阅用户资料行为的出现,且每名用户资料都要注明负责人、管理人,如其他人员翻阅必须进行登记备案,确实因工作需要方可允许进行查阅,同时还要对公司储存介质进行严格管理,杜绝拷贝用户资料行为。并且要建立完善的资料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流程,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发生用户资料泄露现象要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甚至法律责任,用严格的制度来约束相关责任人。对于因客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有关监管部门要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并限制经营公众业务,以切实保护广大客户的合法权益[4]不受侵害。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如果不能够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那么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十分困难,只有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互联网金融才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钱:“后危机时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

[2]何笑: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

[3]刘罗林:我国金融消费者信息权法律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

篇5

【关键词】小儿;保留灌肠;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706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83-02

所谓的保留灌肠就是经一定的灌肠液通过小儿的经过直肠灌入结肠,能够使药物直接到达患者的病灶部位或者使药物直接被肠道吸收,以达到确定诊断和快速有效治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作为一项临床治疗技术和供药途径,因为具有操作简单、对于疾病起效快、对于小儿患者没有伤害等诸多的优势特征,目前越来越受到儿科的医护人员、患儿及其家长的青睐。现在就小儿保留灌肠临床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探究,为今后护理工作的发展提高理论上的参考依据。促进临床护理工作尤其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1灌肠肛管的改良研究

传统治疗过程中采用的灌肠肛管为可以反复使用的橡胶管,经过多年临床的研究发现这些肛管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缺点:①橡胶管道的管径粗,在进行插管操作时受到的阻力大,对于小儿患者的刺激性强,容易导致小儿因为疼痛而不能够配合,因此增大了插管的难度,容易导致插管失败。②橡胶管管径粗使得留在管道内的灌肠液比较多,导致无法准确的估测灌肠液的剂量。③橡胶管的通明度查,对于管道内的药液难以进行观测。④橡胶管的成本相对较高,医院一般都会对同一根肛管进行反复的使用,这样容易造成患儿之间出现相互的病菌感染。在橡胶管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的情况下,现在医院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灌肠肛管,也就是采用医院经常使用的输液管,将针头剪掉直接作为肛管用于灌肠或者将针头剪掉的头皮尾部采用酒精灯烤片刻,使尾部能够变成钝圆型的盲端。对于已经烤完毕的管子在盲端的侧面管道上剪3到4个孔,孔的直径为2毫米左右,将改装完成的输液管道进行消毒处理之后就能够作为肛管用于灌肠。将输液管道代替橡胶的肛管对小儿进行灌肠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很多儿科医护人员在对小儿进行灌肠时都会采用一次性的输液管,经过简单的处理外接一次性注射器进行灌肠。同时,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小儿灌肠护理过程中的质量,降低橡胶肛管带来的诸多问题和不足,医院不断地在采用新的替代的管道进行灌肠操作。例如,有的医院经研究采用一次性输尿管代替橡胶管进行灌肠;有的医院经研究采用一次性吸痰管道对小儿患者进行灌肠处理。医院经研究采用的这种新的灌肠肛管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橡胶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灌肠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灌肠过程中不会给小儿带来疼痛,而且这些管道的透明度都相对较高,能够对灌肠过程中药物的剂量进行清晰的观察,所有这些方法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在对腹泻严重不止的小儿患者采用通常的灌肠方法往往会使药液很快随着患者的腹泻排除,造成药物不能够充分的发挥作用,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药液在体内保留一段时间,医院可以采用气囊导尿管对患儿进行灌肠。经过不断的对肛管的改良进行研究,现在灌肠过程中采用的硅胶管相比橡胶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和特征:管道的直径比较小,质地都比较柔软、管道前端圆滑、管道透明度高容易观察、对小儿的刺激性小能够使小儿配合、医护人员操作简单、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痛苦。

2灌肠管道的插入深度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小儿灌肠管道的插入深度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插入深度为7到10厘米为最佳,有的认为插入的深度为10到12厘米为最佳,还有的则认为插入的深度为10到15厘米为最佳。对此问题临床上对于小儿直肠展开了部位解剖实验,发现小儿在增长到十岁以后时,他们的直肠已经达到成人的长度,但是小儿乙状结肠的长度变化并不大,平均长度为38厘米。为了能够获得灌肠过程中肛管插入最佳深度的数据资料,医学学者对其展开了全面的研究,他们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1到2岁的小儿分成三组,对三组小儿采用不同的插入深度。第一组小儿的插入深度为10厘米以下,也就是使肛管的前段仅仅到达小儿的直肠部位,药液只能够到达直肠的下端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液能够直接对直肠产生刺激使小儿出现排便的反射,导致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段、药效显现的时间长,无效的比率达到25%。第二组小儿肛管插入的深度为10到15厘米,使肛管的前段到达小儿乙状结肠的下段,单位时间内灌入的药液的数量减少,防止药液迅速的流入到直肠导致小儿出现排便反射,可以确保药液在结肠中的停留时间达到15分钟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药物显效的时间变短,无效的比率为15.6%。第三组小儿肛管插入的深度为15到20厘米,使肛管到达乙状结肠的中段,鉴于结肠的容量比较大,因此灌入药液后具有较小的可能引发小儿的排便反射,在这种情况下治疗的效果高,无效的比率降低为0。通过研究这些学者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对小儿进行观察肛管插入的最佳深度为15到20厘米,此时的药效高治疗效果最好。

3灌肠液的选择

3.1灌肠液的问题只有温度适合才能够有效的保证灌肠液的吸收情况,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将会对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不利于灌肠液的吸收。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发现,灌肠液的温度以38度为宜,这个温度正好和肠道内的温度接近,药液不会对肠道产生较严重的刺激,有利于增加肠道局部血液的循环,加快其对药液的吸收。如果药液的作用用于对肠道进行降温,那么药液的温度最好为28到32摄氏度。如果患儿的体温达到38.5度以上,可以采用常温药液或者低于常温4度的药液对小儿进行灌肠降温。对于灌肠液进行保温的传统方法就是将药液浸泡在温开水中,这种方法存在的缺陷就是在天气较冷时药液温度上升慢,并且不能够对其进行保温。经过不断的研究,目前采用电热恒温水温箱进行保温,该保温箱能够保证灌肠液的温度恒定的保持在38度,使进行恒温灌肠的操作变得更加简单,效果更加良好。

3.2灌肠药液类型的选择对于有不同类型疾病的患儿,应该采用最适合相应疾病的药液进行灌肠治疗,已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目前小儿灌肠临床护理过程中经常选用的药液类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高热小儿患者药液选择高热是小儿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大多是由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经临床研究发现对其选用中药煎剂和合剂的退热药液进行灌肠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例如,采用退热的大黄煎水对小儿进行保留灌肠,1天内小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比例达到73.5%,第二天所有患儿的体温都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经过灌肠治疗之后小儿的体温不会反弹。大黄煎水药液的配方一般为:柴胡20g、青蒿20g、大黄20g、野20g、钩藤15g、芒硝30g、白茅根30g、竹叶10g、甘草10g配制成浓缩液。

对于出现高温惊厥的患儿,通常采用浓度为10%的水合氯醛进行灌肠,药物吸收后能够通过肝脏和肾脏转化成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的三氯乙烯。这种药物对患儿具有很强的催眠效果,一般在20分钟内就能够发挥药效作用,使患儿进入正常的生理性睡眠。

3.2.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药液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疼发热、全身不舒服、面红耳赤、咳嗽、气喘、咽喉部位充血等。面对这种情况应该选用由柴胡、黄芩和细辛组成的柴芩清热微型灌肠液对患儿进行保留性灌肠。采用这种方法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的有效率能够达到95%以上。对于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进行灌肠治疗研究中,学者自行研究了一种祛感液进行治疗,此种药液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的有效率能够达到93.6%,该药液是由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毫升,板蓝根注射液2毫升,生理盐水5毫升,维生素C0.5g等混合而成。一般每天对患儿灌肠一次,如果患儿的体温超过了39度,那么每隔12个小时需要对患儿进行一次灌肠。

3.2.3肠炎药液选择面对肠炎,学者研究发现,将10到15毫克的黄连素碾碎用5到10毫升的生理盐水溶解后对患儿进行每天一次的灌肠,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采用比奇和黄连素对患儿进行灌肠,对于治疗腹泻也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另外,对肠炎灌肠药液进行研究发现,采用贝飞达和思密达联合药液对患儿进行灌肠,对小儿腹泻的有效治疗率能够达到80%以上,并且这种药液适合治疗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腹泻、各种肠道炎症。

3.2.4细菌性痢疾药液选择细菌性痢疾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大肠受到细菌的感染引发的病变,其病变的部位主要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主,对该类病变采用灌肠治疗能够使药液直接到达病灶处,充分发挥药物作用。在研究过程胡喜华等学者研究发现对患儿采用大蒜煎液进行灌肠,在1天内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的腹痛,3天内能够使患儿的大便恢复正常。张茂香等研究发现对患儿采用白头翁汤进行灌肠,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4灌肠前后患儿的放置

对小儿进行灌肠时一般采用的有以下几种:侧卧、仰卧、抱侧、抱俯、抬高臀部膝胸卧位等。使乙状结肠处在较低的水平上,确保液体能够直接进入到结肠内,防止药液迅速对直肠产生刺激,使患儿出现排便反射,应该保持患儿臀部在较高的水平上,以保证药液在肠道内保留尽量长的时间。灌肠结束后,将肛管迅速的拔出并且将患儿处捏紧,让患儿保持原来的姿势一段时间。

参考文献

[1]徐莉,张东合,荆爱霞.复方丹参联合西米替丁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52例[J].光明中医,2010年06期.

[2]廖剑东.小儿秋季腹泻198例治疗体会[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3]杨晓茹,董丽滨.阿昔洛韦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林瑞峰,曾彩娇,关则想.小儿腹泻病症状分析与治疗[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02期.

[5]李玢.布拉氏酵母菌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11期.

[6]傅跃先,邱琳,田晓菲,应用MEDPOR支架施行儿童全耳再造术中若干问题的探讨.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第02期.

[7]薛盟举.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实验动物模型及评价.中医杂志,2012年第17期.

[8]陈滢宇,符林春.艾滋病相关性肺部感染中医药研究概况.中医杂志,2012年第16期.

[9]马伟,牟慧琴,马占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中医杂志,2012年第13期.

[10]历晔,王有鹏.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30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2012年第11期.

[11]白静娴,袁玉莲,袁新可.不同途径运用水合氯醛镇静效果探讨.护理学杂志,2005年第13期.

[12]陈海燕,谭启明.气囊导尿管用于小儿灌肠.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第03期.

[13]唐娟,黄静屏.中药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痢疾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2001年第12期.

[14]李秀云,邹碧荣.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篇6

对高校教育成本,理论界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就其本质内涵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即高校教育成本是为使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它既包括以货币支出的高等教育资源价值,也包括因资源用于高等教育而损失的收益以及学生因接受高等教育而放弃的收入即择机代价。前者为实支成本,后者为教育的机会成本。对于高校来说,往往仅从学校的角度去考虑教育成本的大小,而对机会成本则不予关注,因此,本文研究的高校教育成本仅指高等教育的实支成本。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前提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明确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作为我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高等教育成本同样要在这四项基本前提下进行核算。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

进行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在遵循现行会计准则原则的基础上,还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即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和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

1.权责发生制要求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计量的标准,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用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与成本费用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配比原则是指收入和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使各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有利于正确计算和考核经营成果。

3.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收益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的发生是为了取得本期收益,即仅仅与本期收益的取得相关;资本性支出是指该支出的发生不仅与本期收入的取得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入相关,或者主要是为以后各会计期间的收入取得所发生的支出。

三、进行高校成本核算对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的影响

(一)折旧对负债规模的影响

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不计提折旧的。高校按事业单位管理,其固定资产是不提折旧的,而要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按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应计提折旧。高校的固定资产中有建设物也有实验仪器和科研设备。前者的折旧较易于估算,但对于后者,其折旧的实际速度则存在较大的差异。在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越是先进和昂贵的设备更新的周期越快,折旧越多。有些实验仪器和设备的实际价值几近为零,但在账面上仍以原价计入资产,这使得高校在不考虑折旧的前提下所形成的资产数据,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不符,无形中低估学校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如果以此作为反映高校债务保障程度指标来评估高校的负债水平,增加负债额度,无疑会使高校资金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对高校资金的安全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增加高校的财务风险。过度的高额负债,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高校的安全性和生命力,危及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倒闭,终极的高校风险表现为高校倒闭清理后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因此,不计提折旧其实质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的负债风险。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引入“累计折旧”会计科目后,会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从而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

(二)折旧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下不计提折旧,对高校的现金流量不能客观地核算,因为高校固定资产损耗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将来是要随着固定资产的重置而损耗掉的,因此,不计提折旧夸大了高校可支配的现金流量,造成虚假的现金平衡现象,对学校的宏观决策和有序运行产生错误的导向,不利于防范和化解高校资金安全风险,而运用权责发生制核算计提折旧,能真实反映高校的现金流量,保护高校资金的安全。下面就计提折旧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作如下分析:

1.计提折旧后收支相抵盈余对高校现金流量的影响。计提折旧后如果收支相抵后有盈余,那么高校短期循环中现金流量大体平衡,收入成本相抵后使高校现金多余出来,长期循环中折旧也会积存起现金,如高校不打算扩充,其现金流量一般比较顺畅。

篇7

一、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存在问题与产生原因

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得到了改善和加强,取得的成绩是主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近段时间来,学生思想消极,不求上进;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进取意识;缺乏青少年应有的蓬勃朝气和承担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

受传统观念影响,普遍存在“重智育而轻德育”,即使在中职学校也同样存在,不仅学生家长、学生本人是这样认识,连学校领导也是这样认识,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骨干力量——班主任,多数人同样是这样的认识。这就说明,不重视德育工作,不是某个层面的人不重视,而是几乎所有层面的人不重视。由于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会认真去做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自然要打折扣,达不到德育工作应有的作用,给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利。

作为中职学校,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自然把学科教学与学生就业放在了工作的首位,很少顾及德育工作;而社会评价中职学校,主要看学科成绩和学生就业,“一好遮百丑”,德育的时间和空间无形之中受到挤压,出现了“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和“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这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同时,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老调重弹,东拉西扯,团、队活动不正常,社会实践很少,缺乏吸引力,很难受到学生的欢迎,自然丧失学生接受德育的积极性。

德育工作主张全员育人,但现实情况成为一纸空文。开展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组织德育活动忙前忙后的学校管理人员,很少有主动关心德育活动的其他教师。全员育人,除了在课堂上能有所体现,课后很难见踪影了。学校制定的有关“德育工作考评”操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主观上努力不够,德育这一块在整个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评选德育先进学校和先进工作者大多凭印象、凭上报材料,很少进行认真扎实的实效评估,评优的不公正挫伤了一部分学校和教师做好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2、班主任德育意识不强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主要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忙于事务性教学工作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很难再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从事德育工作,从根本上忽视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会成为了很多班主任诉苦的时间。班会活动只做记录,不开展活动,或者有一点点时间应付性的开展活动,剩下的时间用于其他活动。对于必须参加的大型德育活动,也只是选择一两个人训练,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存在。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懒散和不健康行为,熟视无睹,不能积极引导和纠正。同时,教师的精神面貌还不能适应德育工作的需要,开会接电话,上课打手机,讲笑话或开不宜在学生存在的公共场合的玩笑,对学生要求不严格等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德育工作。

3、社会环境不利于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是育人的殿堂,培养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内部环境,而且需要和谐净化的外部环境。目前社会环境不利于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除了社会上庸俗形态、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外,家庭也是主要问题,特别是问题学生多出于问题家庭。有的是因为父母离异,致使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阴影一直不能消除,心理压力过大,学习精力分散;有的因身为单亲家庭,他们享受不到家的温暖,从而产生了孤独感、自卑感,对生活和前途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有的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对子女缺乏一定的教育、帮助和正确引导,致使这部分学生的上进意识不强,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差;有的则是家人在外打工,父母只按月寄钱却没有尽到做家长应尽的教育责任;有的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致使这些孩子忧患意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放纵自己,缺乏进取心和团队意识。这些都会对学生思想道德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效果正常进行。

4、社会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

中职学校由于生源质量较差,而培养方向主要是劳动、建设者,不是所谓的“读书做官”,社会事实上存在对中职学生的歧视,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得中职学生问题较多,普遍存在着行为自制力差、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差的现象。一是部分学生因为以往的种种原因,养成了抽烟、打架、说谎等不良习惯和行为,形成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作风,更有甚者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严重扭曲,给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带来巨大的困难。二是以前的人生经历和学习经历所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一些学生在小学、初中时,由于长期家长不在身边无人管教,导致行为习惯不好,学习困难,成绩不佳,不同程度受他人冷眼甚至歧视,致使师生、父子关系不和,甚至敌对老师、家长,心灵受到巨大创伤。三是少数学生因行为习惯差、品行不好,成绩不佳,加之社会对职业中学的偏见,而遭到社会的岐视,致使不少学生迷失人生方向,缺乏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形成“自甘堕落”的思想。

二、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明确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抓住德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成效。中职学校德育是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要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方面的培养,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摈弃贪图安逸,树立爱岗敬业,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以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要重视养成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习惯内化为品质。要积极地加强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全方位的德育网络,使学生处于全方位、多时空的教育中,取得综合的教育效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要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1、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育的根本要义在于育人,培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影响着中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加复杂,尤其是国际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给青少年学生带来极大影响。面对日益复杂的形势,中职学校领导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从提高民族素质,事关国家安危的高度认识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更加自觉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要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要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采取切实措施,坚决扭转重智育轻德育,“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

2、进一步健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机制

中职学校要发挥党和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要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要尽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实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员考评,并纳入绩效工资。改变单一的考评班主任的办法。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校育人目标与职业岗位要求相衔接、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贯通,不断探索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品德优良、敬业爱岗、技能高超、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就业创业、继续学习、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既遵循思想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又适应中职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活动,增强针对性和吸引力;要做到知与行相统一,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中职学生自觉遵循道德规范,形成言行一致的优良品质;要做到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既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又要加强科学严格的管理,实现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的有机结合;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又要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增强教育的实际效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以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教育为重点,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形势政策教育。要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开展哲学与人生教育、经济政治与社会教育,引导中职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以就业创业教育为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指导,进行热爱劳动、崇尚实践、奉献社会的教育,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要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重点,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乐群的心理品质。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要开展职业指导工作,把德育全面融入职业指导工作,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在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等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青春期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帮助他们增强应对挫折、适应岗位、融入社会的能力。

4、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

德育工作的实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体现。如何提高德育实效,需要根据校情、班情和学情进行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增强德育实效一要观念更新,方法创新,坚决摈弃赶时髦的应景教育、形式主义的花拳绣腿、教条主义的空洞说教。二要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对象设置教育目标,分层施教,层次递进,避免“一刀切”的现象。三要教育内容的时代性,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充分利用德育资源,不断注入时代内容,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师应坚持民主的原则,与学生多对话,多交流,少批评,少训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人师表,使说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放手让学生参与管理,让学生自主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将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样性,要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优势,把德育观念、德育要求、道德标准融化在具体、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获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学校应该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反复训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规范。

5、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中职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将现有的橱窗、画廊、黑板报、广播等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造一种浓郁的道德习惯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要充分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丰富内涵,开展形式生动的主题教育活动,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开展主题班会、举办艺术节、体育节、毕业典礼、入团仪式、主题征文、知识竞赛等各类有益活动,引导学生培养高尚情趣、提高综合素养;拓宽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和空间,将优秀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校园,展示企业劳动模范和能工巧匠自立自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风采;聘请各行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先进人物担任学生“校外兼职辅导员”,邀请他们讲述岗位成才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感悟人生的价值;注重利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变迁进程中积淀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使学生得到自我教育,发挥自身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个人道德修养。

6、进一步增强班主任抓德育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很大部分取决于班主任的积极性,要制定制度,落实措施,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切实抓好学校德育工作。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班主任愿做德育工作。要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端正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肯定班主任在教育中的付出和成绩,从而使班主任产生成就感、光荣感,愿意在班主任这个岗位去辛勤地耕耘;使更多的教师愿意担任班主任工作,热爱班主任工作。二是建立科学奖惩政策,让班主任乐做德育工作。如规定,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时,必须具备一定量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在评优时对班主任或班主任经历长的给予优先;对新教师做出硬性规定,未达到一定班主任年限的不予晋升职称。对在岗班主任进行物质激励,给予相应的津贴作为奖励,以达到对班主任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篇8

一、金融保险行业营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融保险行业的营销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金融保险企业在营销创新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才策略部分失当国内一些实力较强的金融保险企业,在跨国经营中未采取全球化人才招聘战略。这些在国外进行营销活动的金融保险企业,由于缺乏通晓当地金融保险相关政策的人才,而导致不能较好地适应当地的营销市场环境;部分金融保险企业,对其国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包括营销创新等在内的活动,常常缺乏及时而准确的信息资料,这样极易出现由于监管滞后引发的各种金融风险。(二)部分营销人员的营销行为不规范银行与保险公司强强联手,进行交叉营销以及品牌推广,是银行业与保险业合作双赢的良好途径。但由于监管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出现了银行客户被某些保险公司的驻点销售人员误导而购买自身并不需要的保险产品;甚至有个别保险营销人员,为了追求利润而向客户推销一些有风险的产品,导致客户蒙受巨大的损失。[1]可喜的是,我国金融保险监管当局已经发现易引起风险的银保交叉销售业务,采取大量有效的政策措施,使相关银保业务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道路。当然,保险行业的营销队伍存在诸多问题,与其素质偏低、社会认同感较低、佣金制度不够合理等因素有很大的关联。[5]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很好地得到解决,保险行业的营销队伍将会规范很多。(三)手机平台信息真假难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企业通过手机短信群发到潜在客户的方式来创新营销其产品。群发手机短信,具有时效新、针对性强、效率高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弊端,如信息单一、缺少与客户间的交流互动。加之某些不法之徒,利用移动通信的管理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如通过手机短信发送虚假信息欺骗客户,使得这种营销创新模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四)微博营销存在较多虚假营销信息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据CNNIC的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微博用户量已达2.75亿。目前,微博营销已经相当流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博营销将会成为重要的营销创新手段。当然,微博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由于监管不到位,以及缺乏相应的行业自律,微博存在大量的虚假错误信息。(五)部分企业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存在不足在我国当前经济稳中求进的大环境下,国外的一些著名金融保险企业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与国内金融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金融保险企业应加强与某些著名的财经院校进行双赢合作,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应在金融保险营销创新等方面进行专项培训。一些小型金融保险企业,为了节约培训费用,通常采取内部培训的方式,但有很多培训流于形式,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而一些有实力的金融保险企业,为节省培训费用,常常采用高薪挖墙脚的办法来获取营销人员,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

二、金融保险行业营销创新应采取的应对策略

为解决上述营销创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若干对策,供金融保险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参考:(一)面向全球招聘人才金融保险企业应当建立起全球化的观念,大型金融保险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人才,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国外设分公司时,金融保险企业应当尽可能聘用当地的人才,这样可以尽快地开拓当地市场,也可以提高跨国营销创新活动的成功率。(二)营销创新需要因地制宜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今天,如果企业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就贸然进行营销创新活动,有可能引发不良后果。例如: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如果此时进行营销活动,极有可能引起当地伊斯兰民众的不满甚至引起抗议风潮。因此,要达到营销创新活动的良好效果,事先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在创新营销活动过程中,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避免营销创新活动引起当地社会的反对或者抵制。(三)加强金融保险企业的行业自律现阶段,社会诚信体制还不健全,亟须加强行业自律。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要从自身做起,企业运用手机平台进行营销创新活动须依法真实合法的信息,严格监控相关内部工作流程,尽量避免不法分子通过手机平台虚假营销信息。(四)加强对网络营销行为的内部监控利用微博营销信息想要达成好的效果,企业不仅要选择正规的品牌网站,严格依照法规在微博上企业的营销信息,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合运用微博,来创新电子邮件营销及电话营销。[1]与此同时,中高层管理者要加强对微博的营销行为监控,通过层层审批等制度性措施来防止虚假信息的出现。(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企业应当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合法营销方面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的营销素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金融保险企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来规范营销人员的行为。[6]为防止优秀员工跳槽,可以提高薪水,同时配合相关的福利措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以确保本企业正常运作。(六)提高客户满意度对金融保险企业的来讲,以客户价值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市场选择,形成量身定做的客户忠诚方案。[7]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客户满意度。例如,网络用户可能无法通过网络来检验产品的质量,但可以采用支付宝作为诚信的第三方见证,也可以通过举办网络会展来扩大影响力加强与客户的互动,帮助企业提高售后服务水平。

作者:仲平 单位:仰恩大学经济学院

篇9

(一)绩效审计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保险制度也从不完善逐渐深入。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在提高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也处于不断地调整之中,而如何具体优化调整社会保险制度,需要通过绩效审计工作对现有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进而制定合理的改进措施。

(二)绩效审计是评价社会保险风险问题的关键社会保险的管理关系到收入分配以及风险的回避,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风险规避的关键,保险体系中,管理不慎极有可能影响社会保险收入分配以及支付功能,为了确保社会保险体系的正常稳定运转,就需要通过绩效审计工作,评价分析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点,为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由于我国审计机关设计的领域众多,并且内容较杂,加上当前很多审计机关人力以及财力投入不足,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大。再加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制上存在的漏洞问题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目前主要停留在合法性审计阶段,审计工作亟待完善。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绩效审计工作不全面我国传统的绩效审计主要是围绕着收入和支出这两个环节展开,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还停留在这两个环节中就显现出了不足,还存在着审计不够细致深入,审查不全面的问题,不能充分全面的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映。

(三)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审计工作还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不明确,体系不完善,并且现行的一些社会保险基金审计评价标准非常少,没有全面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准则等相应的可操作性指导文件,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绩效的评价缺乏指导。

三、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完善策略

(一)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管理体制对于审计机关来说,应当首先认识到这个工作对于保护人民保险基金资金的安全和推动国家保险基金的运营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体系,尤其是提高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为了便于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指导有遵循,应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绩效审计法以及绩效审计准则,可以通过出台文件的方式明确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工作的目标、内容、程序以及方法。

(二)确保社会保险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对于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来说,审计工作具体有四个方面,分别是保险基金的筹集、投资运营、支付以及影响。在基金的筹集阶段,重点是对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是否及时、足额,程序是否合理,征缴比例是否适当等内容进行审计监督。在投资运营审计阶段,则重点是对投资运营是否公开透明,是否存在将基金用于贷款抵押等现象进行审计,以确保基金的安全与完整为目的。在支付审计阶段则主要是对保险金的支付合法性、支出是否符合预算计划、领取人员条件以及领取数额是否符合规定等内容进行审计。在基金影响审计上,主要是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发放对参保群体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评价。

(三)构建科学的社会保险基金审计评价指标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标准上,应本着适度、使用、科学、规范的原则进行。在具体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该包括经济型评价标准、效率性评价标准、效果评价标准、公开透明性评价标准以及真实合法性评价标准,通过这些评价指标,准确的反映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成本、收益情况、投资运营效果、相关信息的公开情况以及收支管理等程序规定的履行情况。

(四)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的人才培养社会保险基金绩效审计由于审计对象、审计方式的不同,因此审计工作也有着较强的特殊性,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审计机关应该在政策、法律法规、绩效审计专业知识、金融、投资运营管理等方面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培训,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在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方面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结束语

篇10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国际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64 -03

一、发达国家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分析

纵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较为完善的国家,其机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监管体系、法律体系、行业自律机制以及金融教育,各个国家对此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下面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为例来对发达国家的现状加以说明。

(一)英国以完善的监管体系见长

立法保护上,2000年6月通过的《金融服务和市场法》(FSMA)标志着英国金融监管体系由行业自律体制转变为单一监管机构体制,该法案统一了监管标准并第一次在法律条文中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列为金融监管的主要目标。该法案还决定设立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来负责监管各项金融服务,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列为其四项监管目标之一。

机构设置上,金融服务管理局整合了金融业原有的保险申诉专员、银行申诉专员等申诉专员组织,统一设立了金融申诉专员服务(FOS),其职能为处理金融消费者的咨询及投诉,为金融消费者提供非正式的争议解决制度;金融服务管理局还设有金融服务赔偿计划(FSCS),为因金融机构破产导致的消费者损失提供赔偿;此外金融服务管理局还负责开展消费者教育,以加深消费者对金融体系的认识。

行业自律上,金融服务管理局于2004年启动的“公平对待消费者”(TCF)项目,项目提出了六个主要目标来充分保证金融消费者的权益。《银行业守则》是英国主要的银行业自律规则,由银行业守则标准委员会负责监察银行遵守该守则,并在金融机构违规时对其采取警告、谴责等方式来确保守则的权威性。英国金融行业自律性规则着眼于降低监管者和金融机构的成本,为金融机构赢得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与信任。

金融教育上,除了金融服务管理局本身拥有负责开展消费者教育、加深消费者对金融体系的认识的职能外,金融服务管理局还于2010年4月设立了消费者金融教育局(CFEB),独立地为金融消费者提供系统全面的教育服务。

(二)美国的法律体系较为完善

立法保护上,1968年美国便出台了第一部有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而今美国联邦层面相关的法律已有25部之多,并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涵盖了透明性、公平性、明确性、安全性、规范性五个方面的内容。金融危机后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将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3月美国财政部了《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图》,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列为金融监管的三大目标之一。

机构设置上,2009年6月公布的《金融监管改革》提出要成立一个独立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CFPB)统一进行监管,并赋予其规则制定、监管和检查金融机构的权利。2010年7月签署的《2010年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创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署局(CFPB),以保证美国消费者在选择使用金融产品时可以得到明确的信息,同时杜绝隐藏费用、掠夺性条款和欺骗性的行为。

金融教育上,2003年12月,美国颁布《公平准确的信用交易法案》明确提出设立“金融扫盲和教育促进委员会”(FLEIC)。目标在于通过实施金融教育国家战略来提高美国国民的金融素质。2010年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也在CFPB内设立了金融教育办公室,建立收集、监测并及时反馈这些投诉信息的机制。

(三)加拿大的自律体系较为发达

立法保护上,1999年6月的《改革加拿大金融部门:未来框架》提出,要提高消费者地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2001年6月,加拿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银行法》、《存款保险公司法》、《信托和贷款公司法》、《合作信用协会法》等。同时,加拿大特别重视金融法律法规的审议和修订工作,金融业立法至少每5年要进行一次审议和修订。

机构设置上,机构加拿大负责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主要机构是存款保险公司(CDIC)和隶属于财政部的金融消费者委员会(FCAC)。2001年,加拿大成立了金融消费者管理局(FCAC),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工作。FCAC把过去散布于不同联邦机构的职能集于一身,包括监管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督促金融机构合法经营、告知金融消费者交易时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并帮助金融消费者了解和购买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行业自律上,加拿大有着比较发达的金融行业组织(SRO),加拿大的主要金融机构都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授权制订行业行为规范,行使行业的监督权。金融行业组织有权对行业内的个人或公司的违规行为做出公开谴责、行政罚款、吊销执照或停业整顿等处罚措施,从而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金融教育上,金融消费者委员会将提高公众对金融服务的理解作为工作目标,通过培训等渠道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及权利意识。由于提高消费者的地位将促进竞争,使金融部门更好地回应消费者的需求,金融消费者委员会通过开展消费者教育活动等措施,促使金融机构在消费者接受金融服务时提供更多的信息,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

二、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上看,我国的发展现状主要可以从法律体系建设、监管机构设置、行业自律机制和金融教育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一)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消费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涉及;二是《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外汇管理条例》以及监管机构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这些法律并未对消费者保护做出系统的规定。随着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监管机构的监管制度也相继出台。2011年银监会出台了众多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监管制度,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纷纷了一些规范性文件,2012年3月江苏省全国首个金融消费者现金业务权益保护办法。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没有一部专门针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全国性法律法规,我国的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法律机制依然缺失。

(二)机构设置

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原则上同意“一行三会”各设保护机构之前,我国一直都没有建立专门机构。随着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关注不断提升,我国在监管机构的设置上也有所变革。2011年10月,中国保监会正式成立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2011年底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也正式成立。2012年5月,相关部门批准银监会设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但目前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更多承担了类似办的职能,包括研究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机制、调查处理消费者投诉、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等,所能起到的作用尚未可知。另一方面,四家机构如何相互协调和职能分工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三)行业自律

金融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也提上了议程。国家专门成立了由部委参加的金融工委,建立了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加强金融机构行为的自律和约束。2006年至今,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68家会员单位共同签署了《银行业反不正当竞争公约》,并出台了一系列自律公约来加强对会员单位的经营行为约束。2009年9月,众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金融业“公平对待消费者”项目正式启动。2010年3月,中国银行业协会了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5项银行业服务规范和行业标准。尽管如此,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行业自律机制依然十分不完善,各个金融机构不存在统一的自律标准,同时也不存在对金融机构自律的有效监管。

(四)金融教育

而今我国的金融业正飞速发展,然而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知识却依然匮乏。一方面这将导致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容易被误导而造成权益的损害,另一方面这也是造成金融消费者相对金融机构处于弱势地位的原因,因此开展教育也是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不可缺失的环节。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金融管理部门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强化金融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开展金融教育等工作也在不断深入,但从现阶段我国各个金融监管机构还未形成系统性的金融教育,更没有建立专门机构来推进金融教育。

三、建立健全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

加强金融领域立法,是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重要举措。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应当通过制定新的专门的法律法规,重点对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通过法律手段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规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明确金融机构的义务和责任,并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金融监管的目标。由于专门法律的制定需要较长时间,故短期内可以通过对现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将金融消费者纳入法律保护范围之内,从法律上提高金融消费者的地位,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法可依。

(二)建立专门的相对独立的机构

建议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立法手段建立专门的机构,由其统一行使金融消费监管权。专门机构应当脱离“三会一行”的管辖,同其他机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独立地行使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职能。同时专门机构还应当肩负起制定行政规章、审查金融监管部门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信息透明、督促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则的遵守、并开展金融教育、受理金融消费者的投诉等责任。

(三)完善金融机构自律机制

应当进一步强化金融行业协会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职责,形成行业自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应当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自律守则并要求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同时金融行业自律机构在涉及消费者权益的事项上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另外要加强对金融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进行监督,不仅负责处理机构内部的消费者投诉,而且负责开展对机构内部员工的教育,进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进行监督。除此之外,可以借鉴英国的“公平对待消费者”(TCF)项目,将公平对待消费作为金融机构的文化核心加以实践。

(四)金融消费者的金融教育

针对我国金融消费者金融知识匮乏,在金融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应当将金融教育作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点来展开,建立消费者金融教育的长效机制,开展多样化的金融教育。一方面,可以要求金融机构行使金融教育职能,主动对金融消费者提供金融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则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由监管部门建立专门的金融消费者金融教育机构,全面展开金融教育来提升我国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质。

参考文献:

[1]罗源.国内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践与差距[J].福建金融,2011,(02): 17-19.

[2]中国金融业“公平对待消费者”课题组.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10,(12): 59-60.

[3]李冬语.加拿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西部金融,2012,(02): 79-81.

[4]刘一展.构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若干思路[J].消费经济,2011,(02): 82-86.

[5]周良.论英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8,(01):65-67.

[6]高小琼.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1,(15):83-84.

[7]杨子强.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框架[J].中国金融,2012,(07): 36.

[8]刘迎霜.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J].现代法学,2011,(03):7-8.

[9]马洪雨.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10,(02):19-2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