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知识范文
时间:2023-04-01 23:0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教育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理论部分知识:心理辅导,思维习惯养成;能动性开发知识:舞蹈,声乐,绘画等技能知识。幼儿教育简介:
幼儿教育一般指3到6岁孩子的教育,是学前教育后半阶段的幼儿教育,属于学前教育的一部分。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管理者:
幼儿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很大一方面取决于:幼儿教育管理者的文化修养水平。能不能正确把握教育局势,合理:调配课程设置.教师团队培训及调配等等一些主要问题,都是要由:管理者来决策的。所以,作为幼儿教育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必:须加强文化修养,时刻为自己“充电”,要让自己有能力胜任自身的:工作。管理者的修养大概囊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修养
作为幼儿教育的管理者必须要具备专业素养,能够把握幼儿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2.业务修养
幼儿驾驭管理者必须要有一定的业务修养,要有较为扎实的:幼儿教育管理知识;丰富的幼儿教育管理经验,懂得相关法律,懂得组织、协调各方的技巧;懂得激励幼儿教师,善于从实际出发制订制度。
3.合理修养
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它的对象是一些没有什么社会经验的未成年幼儿,这就要求幼儿教育管理者的兴趣一定要广泛,情绪要稳定,能够耐心地跟幼儿打交道,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理解幼儿的独特心理活动。
4.身体修养
管理者要具备一定的身体修养,幼儿的活动通常没什么规律,管理者责任大、任务多,一定要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才可以。
(二)幼儿教师
作为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主体,幼儿教师的文化修养直接决定着幼儿素质教育的水平,在幼儿教育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准确地认识幼儿性格特征,并能够根据幼儿的性格特征、年龄特点等,合理地进行课程辅导,引导幼儿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具体应该从下面几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
1.思想方面
一定要爱护幼儿,喜爱幼儿教育工作。有了爱才会有激情,才会有工作到底的不竭动力。
2.文化方面
要有各科知识的教授能力、专业的技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诱导激励幼儿自我探索。
3.自我提高方面
幼儿教师一定要有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这是提升幼儿园素质教育的根本。包括:有上进心,勤奋好学;发展多种兴趣爱好;提高自身学历等。
(三)家长及社会人士
开展幼儿素质教育,幼儿教师是主体,但不是全部。完善的幼儿素质教育必须有幼儿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幼儿教师及管理者要定期对幼儿家长和有关社会人士进行幼儿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宣传,提高家长及社会人士的幼儿素质教育观念,配合幼儿教师和管理者开展素质教育。其宣传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爱护幼儿
要求家长和社会人士爱护幼儿,不对幼儿进行打骂等体罚或变相体罚;尊重幼儿的自尊心,耐心地和幼儿进行沟通,做幼儿的知心朋友;严厉打击拐卖幼儿的犯罪活动。
2.诱导激励幼儿
向家长和社会人士介绍幼儿的心理特点,教会他们诱导激励幼儿的方法,给幼儿们营造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比如,如果你的孩子有生理缺陷,孩子很自卑。那么,你就不能说:“这个改变不了,你一出生就这样。”或者说:“妈妈对不起你,妈妈生了病。”等等解脱的说辞。美国有个幼儿园的教师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个苹果,你的缺陷是因为你这个苹果太好吃了,上帝咬了你一口。”这个孩子从此就一直以为自己是上帝的钟爱,后来他成了美国的总统。以上论述可见,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涉及方方面面,并不是幼儿教师和幼儿管理者一方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二、多样化的幼儿素质教育
(一)知识教育要和“小工匠”传统相结合
所谓的知识教育要和“小工匠”传统相结合是指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就是现在的手脑结合,手脑并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所以开展“小工匠”活动就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程后给幼儿设计一些“小工匠”活动,比如画画课,教师在教会幼儿画房子、花草、篱笆墙、小动物后,可以让幼儿发挥想象给自己设计一个家,让他们自己画出来,然后教师再逐一点评。
(二)多元化知识教育
现在的知识已不再局限于某一门类,相互间的交叉结合已越来越普遍,为未来幼儿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幼儿教育中开展的素质教育也应该推行多元化的知识教育,而不只是教授语文、数学、英语、绘画、舞蹈等标准课程。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加开一些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等传统课程,易学易懂,最重要的是幼儿能学会一些标准下没有的知识,不一定要每个人都会背,要:的只是一种多元化的知识氛围。
(三)鼓励幼儿自我展示,百家争鸣
篇3
【关键词】 幼儿教师素质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人才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于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急迫。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力量,教师素养高低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此幼儿教师应该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育儿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不断地丰富幼儿教育的手段和形式,推动我国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
一、幼儿教师应有的素质
(一)有爱心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有着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如果没有了爱,也就谈不上教育了。教师的爱与父母的爱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的爱既要包括母爱的细腻也同样需要包括理性的一面。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高尚的情操,能够发自内心地热爱幼儿,只有真正地爱他们才能更好地教育他们。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不仅是他们的母亲,同样也是引导他们的启蒙师。幼儿会在日常的接触中不自觉地模仿幼儿教师的行为和语言,因此幼儿教师只有真正地爱孩子,才能对他们产生正面的影响。
(二)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各种新知新能层出不穷,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知识,这种知识不仅包括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也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广泛的爱好,这样才能够真正地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面对幼儿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鼓励幼儿去探索未知的世界。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需要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主动地去学习,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眼界。从而全面地提高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实现幼儿教学的目标。
(三)有综合的能力
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在他们的科学文化以及教育实践之外对幼儿教师的另一个重要的要求。也是指教师在进行幼儿教学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幼儿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幼儿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时间之内组织好幼儿教学活动,活跃课堂的气氛,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教学的能力,熟练掌握幼儿教育的技巧和理论,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教师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计划,设计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课堂游戏,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来,做好与幼儿的沟通与互动。
二、提升幼儿教师素质的有效方式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做学习者和引导者以及幼儿的启蒙者,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教师不仅需要向幼儿传授相关的知识,还需要和他们成为朋友,从而引导幼儿快乐地成长。这就需要幼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要有多重角色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承担主导的职责,使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地考虑到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心智结构,并以此作为出发点,促进幼儿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幼儿教育体制的优化。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品德教育
面对当前的新形势,幼儿教师不能受到一些因素和观点的束缚,做到爱岗敬业,并且将对幼儿的德育教育贯彻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学习政治理论和原理,增长自身的见识,不断地提高政治觉悟。将幼儿教学理论同教学实际相结合,制定有针对性地教学方案。此外幼儿教师还要加强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用德育来感人学生。
(三)鼓励教师进行经验总结
幼儿教师要想切实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还需要及时地、积极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善于自我反思,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要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进行调整和改正,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需要学会思考,其次还有多读书,所学习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并自觉的加以运用,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四)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
学校也需要意识到提升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定期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学习和经验交流,还可以组织研讨会等来对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推动幼儿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样可以使教师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吸取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还可以加强教师之家的沟通和团结协作程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加强对幼儿教师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被社会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所广泛认同的活动。要想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各个教育部门和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幼儿教师只有从根本上采取一定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素养的专业技能,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体制的完善和优化,全面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坚强的意志。促进幼儿教育形势的丰富以及幼儿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幼儿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外部条件,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幼儿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推动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马华维,姚琦,乐国安.天津市幼儿教师社会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应用心理学.2009(01)
[2]裴培.浅谈幼儿教育社会化对幼儿教师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
篇4
从实质上讲,教育创新就是教师创新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创新,是思维的创新。许多研究和实例表明: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素质与幼儿创新教育密切相关,高素质的幼儿要高素质的教师来培养,没有良好的教师素质就没有良好的幼儿创新教育。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意志、品格、个性、思维方式等都构成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在孩子眼里,教师是最神圣、最权威的。教师积极的态度,客观的评价能强化幼儿创新素质的发展,并最终成为孩子价值观念和心理行为反映的基础。因此,我们说实施幼儿创新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创新教育能力,使之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及敏锐的问题意识,观念行为新,思维灵活开放,个性鲜明,崇尚科学,敢于自我批评,自我完善。
总之,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一、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念,强调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依托。以传授灌输知识,掌握技能、技巧为根本目的,从而忽视幼儿的主动性和发展的多样性,教育过程呆板、沉闷,限制多,要求死,缺乏对幼儿感兴趣的环境刺激和动手操作机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厌恶和内心安全感的不足。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贯彻《规程》、《纲要》的思想和观点,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及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社会性,创设宽松的教育环境和个性化的发展空间,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主学习,愉快生活,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获取经验,带着孩子走向问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的传统做法,打破“好孩子”标准,正确对待个别有“问题”的孩子,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能力的舞台。
二、建构宽松、民主、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
长期以来,由于陈旧的儿童观和传统的教育观的束缚,教师总以为儿童是个弱小无知的个体,总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不足,专制有余,权威意识浓厚,致使孩子缺乏信心,自卑感严重,思维、想象、创造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缚和限制,久而久之,孩子们个个如出一辙,变得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所以,创新教育要求教师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和思想选择,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情感,把孩子看作是一个人,一个有需要,有尊严,相对自主不断发展变化的人。努力同幼儿建立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变组织者、管理者为参与者、合作者。同时树立全体发展的教育观,承认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确立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和起点,正确、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幼儿,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宽容有缺点毛病的儿童。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和策略,多表扬,多鼓励,尽可能为他们创设各种展示自我的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使他们树立起信心,享受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
三、呵护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问题意识
好奇心是兴趣的源泉,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了解周围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兴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不会产生创造的灵感。问题意识是孩子创造的原动力,是兴趣的内在的表现。孩子们对感兴趣的事情常常乐此不疲,总是问出个为什么,并通过有趣的探索得出真正的答案。当孩子把新买的玩具火车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琢磨它是怎样跑起来的,当孩子专注于被风吹的摇曳的花草树木时,当孩子试着放飞亲手制作的风筝时,当孩子思索太阳为什么早上升起晚上落山时,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一些动物为啥要冬眠时,这些都是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探索这个世界的表现。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时机,激发幼儿想象,发展幼儿创造思维,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跟他们一起去惊讶、去讨论、去思索、去操作,共同得出结论,使他们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自主活动,并且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敢于发现自己的见解,敢于同老师或同伴争论问题。同时,教师要学会等待,学会宽容,不盲目解决幼儿之间的纷争,鼓励求异思维,培养问题意识,让幼儿多问为什么,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消除孩子顾虑。
篇5
所谓审美意识的教育,能对儿童起到陶冶情感、训练感官、培养高度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审美教育过程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让儿童产生不由自主的愉快情绪,乐此不疲地进入学习状态,甚至将认知过程本身作为一种快乐活动的过程,并由此更自由、更自觉地去获取认知信息。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代,学校就注意教育过程中美学思想的灌输,他们除了直接设立缪斯教育(即音乐、戏剧等艺术教育)外,还通过其它教育环节和教育本身的行为规范、讲授、课堂氛围、人际关系等,来使儿童养成自制和摒除一切过失的习惯,从而喜爱和谐与美的节奏,习惯于温顺与亲和等等,同时通过优美的教育过程,让学生接受教育者要传输的各种知识、德操、技能等。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维多利诺不仅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还注意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其它因素来影响儿童,他所创办的“快乐之家”学校位于优美的环境之中,在校内墙上描绘了壁画,周围栽上了各种花卉,让儿童在一种审美的境界中完成学业。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许多人文主义教育家对此问题愈加重视。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就非常强调以艺术化的教学来发展学生的审美感觉,以促进教育过程的审美化。他说:“教学是一种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法国文学家、教育家卢梭认为除了以艺术来发展学生的视、听、触觉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一种内在感觉。他称为“共通的感觉”。他这种“共通的感觉”指的就是审美想象力。卢梭认为儿童如果没有审美想象力,他们面对日出的彩霞、灿烂的黄昏,就不能看出这些景物之间的关系,也就不能理解这些美。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通过艺术化的教育,可使每个人都获得充分和全面的发展。”斯宾塞则认为,没有审美价值,教育过程就失去了一半的美好意义。蒙台梭利则强调为学生提供一个美好的环境等。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一般说来,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所以要通过美,并在美之中为了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教育”。他说:“我一千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美与活生生的实际,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有机联系在一起。”
在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就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而六艺中的“乐”即专门的艺术教育或审美教育,包括音乐、舞蹈、诗歌、绘画等,乐是用来“修内”陶冶情感的,是用来增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孔子通过本身的审美体验和教育艺术实践,认为艺术不仅可使个体感到快乐,获得精神享乐,而且更能使人顺利地学到知识,获得教益,提高内在修养。因此,虽然礼教是当时的主要教育内容,但他不是以枯燥无味的说教和强制性的训练来达到目的,而是借助于诗歌的激发和音乐的熏陶,借助于美的形式和感染力来实现。为此,孔子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教育理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宋代朱熹强调“乐教”的重要性,注意以歌舞、吟诗、讲故事之类使儿童“乐学”。明代的王守仁也曾主张围绕伦常道德给学生讲历史故事,故事书则要配有图画,诗歌要有韵律才易于记诵。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西方教育家们,还是东方的教育家们都非常注重施教于乐,在教育过程中融进审美意味,既能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又可促进儿童智能等方面的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塑造。
艺术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之重要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同,本世纪五十年代,世界各国对艺术教育空前重视。在日本,近年来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科学并称三大科学。许多综合大学都开设艺术教育方面的课程,在美国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大学达上千所。我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艺术教育必将越来越能被社会和人们所重视。
幼儿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生艺术教育的开端。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即受先天遗传的影响,同时又是在后天的实践和经验中建构的,它是一种动态的动力结构,而在这个动力结构中,教师是一个重要链条,因此教师本人的艺术素质直接影响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而我们的艺术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表面化和形式化,而且幼儿教师在面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中过多追求技巧的传授而没有把潜在的艺术素质纳入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忽视了隐性的审美熏陶对儿童的影响。一个教师内在审美要素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体。它既包括教师的一般知识素养、教学技巧、能力,也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风貌、情感、意志等。要真正把艺术教育落到实处,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艺术素质,使幼儿的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幼儿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应提高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以能胜任培养儿童艺术素质的重任。首先,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其次,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艺术理论修养。再次,提高幼儿教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幼儿教师的艺术素质是幼儿艺术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而教师的艺术素质不应单纯停留在艺术表象上,而应挖掘更深层的内涵,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提高对幼儿教师艺术素质的要求,切实保证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提高,这也是全民族艺术教育之根基。
篇6
关键词:幼儿园 幼儿教育 质量
幼儿园是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摇篮,现代化幼儿教育是培养有用之才的基础性阶段,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传统的幼教观念,树立体、智、德、美全面整体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热点,幼儿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本文探讨现代化幼儿教育质量的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培养科学的教育理念是提高现代化幼儿教育的前提
传统的幼儿教育有两种误区:一是单单注重“保育”,只把幼儿教育当成了家庭保姆,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在孩子启蒙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另一种是过度拔高孩子的接受能力,过早地或者过多地灌输给孩子繁杂的知识,只注重智力的开发和知识的传授,而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德育培养重视不够。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幼儿教育,这首先是人学,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等就谈不上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幼儿教育不但要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成长、学习,体、智、德、美全面整体协调发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幼儿教育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兴趣、能力,结合孩子的实际,改革教育方法,使教学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实现教学游戏化、综合化、探索化和个性化。幼儿园是孩子成长的园地,在教育中要坚持保教并重,精心照顾好幼儿的身体,保护、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个性和基本的自我生存能力、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
二、如何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1.在活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幼儿教育。活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儿教育界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活教育倡导,一切设施、一切活动以儿童为中心的主体,学校里一切活动差不多都是儿童的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做人的态度,使其养成优良的习惯,发现内在的兴趣,获得求知的方法,训练其人生的基本技能;课程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编订的,教材也是根据儿童的心理和社会的需要来选定的,所以课程有伸缩性,教材是有活动性而可随时更改的;一切教学集中在做,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分组学习,共同研讨;以爱以德来感化儿童;儿童自订法则来管理自己;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学习时很认真,游戏时很起劲很高兴;师生共同生活,教学相长。在活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幼儿教育,有利于走出幼儿教育的误区,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幼儿基本的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2.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由于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的行为往往以兴趣为导向。因此,教师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游戏和玩教具是使幼儿认识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首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获得知识,产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玩教具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喜欢新鲜事物。多媒体可以播放动画、音乐、图片等,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所学内容。
3.营造多元化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外界环境对幼儿的认知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动作的内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赖于幼儿成长环境的交互作用。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应注重创设多元化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良好的环境,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广阔、自由的空间。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评选好孩子活动,通过文明班级和好孩子的评选,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多元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幼儿在良好的成长环境中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快乐健康地成长。
4.重视幼儿教育发展的全面性和差异性。在幼儿教育中,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的过程是现代幼儿老师利用各种教育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教育活动的过程。因此,需要幼儿老师充分重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结构,促使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相互渗透、相互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教育生活内容。同时,还应该开展有意义的区域活动,让老师将直接指导与间接指导有效结合起来,让幼儿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从而有效提高幼儿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强化幼儿常规培养,引导幼儿学生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减少幼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消极情绪。合理利用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同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法应该适合全体幼儿,注重幼儿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性,坚持因材施教,从而让每个幼儿能够真正提高自己。正确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目的并不是缩小发展的差异,而是应该按照不同的需求发展。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重视幼儿教育。教师要在科学的幼儿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充分发挥玩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营造多元化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幼儿掌握初步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双英.试论如何加强幼儿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5).
篇7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幅员辽阔。目前许多农村地区仍处于经济贫困,信息闭塞,资源匮乏的状况。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教育奠定基础。本文就怎样利用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 幼儿教育 探究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希望。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农村幼儿教育基本普及,办园条件逐渐改善,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办园条件及环境差等。因地制宜实施农村幼儿教育,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认识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成的。教师习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忽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往往注意发挥自己的作用,幼儿学习是“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做、幼儿看、教师指示、幼儿做”,严重忽视幼儿的需要、情感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和要求。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
此外,幼儿家长转变传统的观念也尤其重要。由于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目前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家长成天忙于农事,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他们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事事大吉。家长多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重视知识上的收获,而忽略了其他生存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期间,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多认字、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时间。家长“智育第一”的错误认识,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忽视孩子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孩子们要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家长错误的观念。
(一)组织教职员工加强学习,认真解读幼儿教育发展指南以及相关的教育要求。经常组织教师到外参观学习,解放教师的教学思想。制定幼儿教学评价体系、教师考核办法,将考核与绩效挂沟,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方法的转变。
(二)开办家长课堂,建立家园互动手册,开办校讯通等网络通信,让家长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学校定期向家长介绍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教育理念一致,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三)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参加班级管理活动,以加深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开心快乐的生活学习,是怎样在有趣的游戏中学到知识。通过这些活动,逐步改变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认识游戏活动的重要性,解放孩子天真的童趣生活,让孩子们在轻松、健康快乐的学习生活中成长。
二、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根据本土乡情、园情,修订、完善适合本园发展的规划和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幼儿园章程、幼儿园中长期规划、日常工作规范、教职工职责、教师教学常规、保育员常规、教研管理常规、后勤保障措施、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考核方案以及幼儿安全管理体系制度、职责、应急预案等。逐一落到实处,努力实现人文关怀与制度管理的完美结合。教师必须实现“专任”化,建立起一支具有过硬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师资队伍,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实现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三、立足农村,发挥优势
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经费匮乏、设备短缺,办园条件差。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 “大自然、田间地头、种植、饲养等是活的教材。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繁而广泛,丰富多姿的虫、鸟、禽;形态各异的根叶、花果;四季交替的田野,绿油油的植物的生长,青山绿水……。让孩子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是农村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蝌蚪、在田埂上跑步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利于发展幼儿体能。教师和家长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稻穗,给菜浇水,掰玉米,摘水果,捉虫,喂养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及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的同时,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此外,大量的社会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展。这是农村幼儿园具有优越的教育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教给幼儿有关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等粗浅知识,进行启蒙教育。本着内容的选择力求突出农村本地特色,体现农村幼教实际,贴近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农村幼教的优势。
四、借助传统游戏的价值和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发展幼儿能力
《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实施素质教育,游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活动,而游戏活动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物质条件,才能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活动器材的选择尽可能就地取材。农村幼儿园充分利用传统游戏是解决问题的可行途径。传统游戏中的挤人、捉迷藏、丢手绢、丢沙包、弹弹珠、拔河等游戏是培养幼儿多元智能的极好途径,没有必要非用逼真的玩具进行游戏。
农村幼儿园简陋的设备与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成正比,游戏设备的匮乏并不能成为游戏无法开展的理由。面对现实,农村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天然、有趣、丰富、开放的活动场所,应巧借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引导幼儿开展各种游戏,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大千世界里的自然物品形态各异,随着季节的变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因此教师经常和幼儿一起亲近大自然,到野外收集可利用的自然材料,选择适宜的材料经过加工制作供幼儿在活动区开展游戏活动。如:在“编织区”,教师指导幼儿用稻草、竹篾编席子、小背篓;用狗尾草编结花环、各种动物头饰;幼儿用玉米棒搭建小房子,几根枯树枝并排扎起来做木排,用泥制作各类生产生活用品等等,培养幼儿建构的兴趣和想象能力。在“美工区”幼儿用贝壳、树叶、野花、各种植物种子、羽毛等进行制作、拼贴,美工区随处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生动有趣的拼贴画,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五、优化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幼儿园环境息息相关,不管是外在的物质环境还是内在的心理氛围,其环境的好坏都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实施部分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挖掘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农村幼儿园布置环境,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村自然条件好,活动场地大的优势,要注意因陋就简,少花钱多办事,不要盲目的向城市看齐,教师可以多利用自然物如树叶、种子、各种花草,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用野果蔬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按不同季节和时间装扮教学环境,使幼儿在舒适优雅的环境中健康和谐发展。
六、调整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手段
农村幼儿教育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这种不顾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模式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如何采用生动活泼的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做到“幼儿化”而不是“小学化”,是当前农村幼儿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利用户外活动进行教育。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让幼儿走出教室,走进广阔的天地,农村万物生长丰富多彩,随时能找到教育的好教材,到处是教育的好场所。如认识季节,带幼儿看看园外的动植物,田间地头的变化,农民忙活的情况,就感知了一年四季;《乘凉观天》可在树荫下观赏空中云彩的变化:像山、像河、像马、像羊、像人等千姿百态美貌的云朵;认识种植植物让幼儿走出园外亲眼看看村里玉米、水稻、红薯、白菜、南瓜……,这些活生生的教材,给了幼儿生动、形象的直接经验。
(二)利用日常生活进行教育。日常生活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教育内容,自然和社会为儿童创设蕴涵丰富教育价值的环境,需要教师以新的教育观点去开发和利用,源于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周围的事物和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如认识动物时,在教室教师就没必要再去绘画或制作一些模型讲解,把幼儿带到村里观看伸着舌头的小狗、张着嘴的母鸡、可爱的猫、高大的水牛、肥胖小猪、活泼鸭子等,对家禽家畜认识得一清二楚,同时鼓励参与家庭劳动等活动,然后再回到课堂与孩子一起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培养孩子从身边的生活中学会观察、发现、表达以及构建自己的想法等多种学习能力。如在认识羊、兔、猪的活动时,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羊、兔、猪的数量、异同、它们的生长发展和变化以及与人的关系等;同时注意以儿童感兴趣的事物件为契机,让孩子观察一些东西的变化,不断生成新的教育内容,引导幼儿去实地观察、探究、发现和获得相关经验。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前教育为基础。在我国,发展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尤为重要,需要依靠当地的教育部门、幼教工作者、孩子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发扬厉行节约、励精图治的精神;以农村的广阔天地为课堂,以大自然资源环境,社区资源为教育内容和教材;做到农村化、地方化,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和活动,做到幼教化、学前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的幼儿教育新路子道路,拉进城乡幼教的差距。由此,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就一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篇8
混龄教育的实践教育案例:
幼儿自主性活动的时间到了,一部分宝宝班的幼儿来到了大班“做客”。
案例一:大班的一些哥哥姐姐正在动手操作区,动手拼插学具,有的拼出城堡、有的拼出花朵、有的拼出坦克。宝宝班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参与到游戏当中。乔乔先是好奇的看着哥哥拼出的各种图案,眨了眨眼睛,随后,好奇地问起哥哥,这是什么?之后便动手操作起来。当拿起学具的时候,她的手停了下来。转过身,望向其他的大班哥哥姐姐,仔细地看着,他们手中的玩具。并按照他们的样子,动手操作起来。大班天天看到小妹妹拿着两个拼插玩具,看了又看,主动走了过来对她说,你看,是这样做的。
案例二:小班壮壮捂着肚子与中班贝贝争执起来,两个孩子都气势汹汹。壮壮说:“老师,贝贝欺负我。”贝贝说:“老师,壮壮说他在孵蛋,那明明不是蛋!”。“是蛋!”
随着城市化的范围逐渐加大,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出现一些采用家庭式托管的小幼儿园逐渐在小区内兴起,此类幼儿以混龄居多。另外,日益凸显出独生子女亲情淡漠、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现象,使混龄教育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一、混龄教育的定义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的幼儿,打破班级与年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幼儿个体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通常幼儿个体间年龄差为1~2岁,通过在活动中,同伴关系的合作和情绪情感发展,促进幼儿对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二、混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1.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
活、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认知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混龄教育即是在幼儿同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混龄教育有益于幼儿观察、模仿能力的提高。幼儿期是观察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良性的同伴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情绪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提高各项技能。
3.混龄教育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不同年龄段开展角色游戏,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体验到具有一定层次的多元化角色和社会性分工。对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分工,通过语言表述体现丰富的情绪情感,由于年龄差异,幼儿会对扮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游戏更有兴趣。并通过同伴交往中的互助互爱、体会感知、对年龄较小幼儿的关心和爱护等,促进情绪情感的体验。
4.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混龄教育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交流合作,能加大认知领域的融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碰撞,知识领域逐渐加大,使幼儿进行同伴学习、同伴交流和同伴合作的重要过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提高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达到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篇9
【关键词】新环境;幼儿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9-0018-01
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的首要地点,必须实施素质教育,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但是,目前我国幼儿教学状况并不乐观,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还存在部分误区和弊端。因此,如何运用正确有效的教育方式来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下是本人在幼儿教育中的几点探索,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创建多元化的教育环境
幼儿的认知是基于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幼儿动作的内化形成以及新概念的生成,都依赖于儿童成长环境的交互作用。因此,对幼儿的教育重点应放在环境的创设上,努力创建多元化、多样式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良好发展与成长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间。实践证明,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促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感性认知。作为幼儿教师,应经常组织评选“好孩子”、“好宝宝”的教学活动,通过文明班级和优秀宝宝的评选活动,增强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利用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来创建相应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幼儿在活动中明白浅显的道理,从而形成讲文明、懂礼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二、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打破班级与年龄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形式,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相互交流、共同游戏,促使他们在活动中懂得如何与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交往和交流。在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对其他幼儿的观察与模仿,丰富自己的语言,拓展自身的行为。更主要的是幼儿在混合活动中,能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变换,体会到不同角色的差异。
三、保护和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通常会对外界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常常会将“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挂在嘴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所谓“产生疑问是创造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热情地进行回应,用心引导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则不但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然后,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在园外开发一块绿地,在里面种上各种花草或蔬菜,让幼儿一起帮忙锄草、浇水、翻土,他们在对植物的种植和护理中,不但学会了区分多种蔬菜,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的关爱情感。当果实成熟时,还能使幼儿在亲手收获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却是无限的,它不仅能概括和创造出一切,同时也是知识得以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猜想、分析、实验,促使他们在大胆想象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只有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探索,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宽。
四、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只是简单地增设教学环节,更不是用心理教育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将教学活动中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需求,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作用,切忌疏忽儿童的心理反应,忽视教材中的心理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幼儿的游戏活动或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游戏本身就具有训练幼儿各种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功能,如果再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当中,那么将如虎添翼。当然,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五、幼儿犯错后应注意批评的方式
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的希望,幼儿也是如此,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虽然对于犯错的幼儿我们要进行批评,但是批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幼儿年纪小,没有自尊心,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幼儿的自尊心非常脆弱,一旦受到挫伤,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才能修复,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例如,当孩子犯错后,首先应肯定幼儿的优点,然后耐心地、态度和蔼地告诉他们处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应该是怎样的,切忌完全否认幼儿的所有做法,更不能让所有人都知道幼儿所犯的错误,这样反而会更加挫伤孩子脆弱的心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总之,幼儿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起始十分关键,因此,作为一名幼师,在教好幼儿的同时,更要注意“育”好幼儿,以此保证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振宇 等 主编 新编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吴同喜 我国目前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多重误区及对策[J]克山师专学报 2007(04)
篇10
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教育领域永恒的话题。尤其对幼儿园教育而言,与幼儿的成长息息相关,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构建高效的教育模式,对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开放式教育
开放式教育是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较之传统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开放式教育打破各种常规的桎梏,将教育从校园内部延伸到校园之外,实现学校与社区等的紧密结合。
在开放式教育模式下,要注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寻找新的教材和教学方法等。在各种教育产品方面,要注意打破以往幼儿教材简单复制改进小学教材的思维模式,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主,强调教材的幼儿化,教学方法以活动式、游戏式教学为主,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高。在教学模式方面,要从多方面质疑,提高教育的开放性,包括教学资源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目标开放、学习方式开放、教学管理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等。
三、开放式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策略及价值
(一)营造开放氛围,合理利用资源。
将开放式教育模式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之中,首先要在幼儿园内部营造良好的开放氛围,并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传统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大多采用封闭式教育模式。于是,整体教育氛围较沉闷,孩子们的天性受到压抑。教育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因此,在应用开放式教育时,教师要注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和成长氛围,促进其快乐成长。要摒弃以往管教式教育条条框框的约束,予以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要注意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们交流,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了解其真实想法和需求等。并注意了解孩子们的想法爱好,然后结合不同孩子的具体兴趣爱好等,予以合理的引导。为立足幼儿园教育的各种资源,为其提供发展和展示的空间。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环境布局过程中,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发挥空间,由孩子动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美化环境。于是,孩子可以在一种宽松、开放的环境下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满足自己的身心需要。孩子们更通过自己的实际动手,提高自身主动意识,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并从中获得新知识、学习新技能。
(二)校园结合家庭,实现家园互动。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开放式教育模式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因此,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学习和生活情况,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全面的了解,要采取校园结合家庭的方式,实现家园互动。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幼儿家长走进校园进行观摩聆听,亲临其境感受成长。通过各种教育教学观摩,家长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幼儿园课程教育模式和活动教学环节,并通过教师对不同课程要求及教育内容设计、活动组织,看到孩子在园里参加课堂活动的真实表现,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闪光点,为家园有针对性、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各项教育及有效的家园沟通奠定基础。家长通过亲临其境感受孩子在园一日常规的每一环节,从入园礼仪、早操活动、课程安排到盥洗、进餐秩序、散步午睡习惯等细节中,都记录着孩子们由最初的不懂、不会、不能,到现在的明白会做和能做阶段成长变化的足迹,带给家长更多的是惊喜和欣慰,并对孩子明天成长的憧憬充满殷切期待。于是,家长们少了一份顾虑,多了一份对幼儿园的信任,维持了良好的家园关系。通过家园互动和开放,既可以锻炼教师、成长孩子、温暖家长,又可以为幼儿园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家园合作、加强家园联系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三)紧密联系社区,挖掘社区潜力。
开放式教育模式下,幼儿教育要注意积极地利用各方面资源。在不同的社区中,都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等,具有较强的挖掘潜力。因此,幼儿教育要注意紧密联系社区,挖掘社区潜力,实现开放式教育。例如,幼儿园可以邀请社区民警来园为孩子们进行安全知识普及,帮助孩子们掌握更多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等。幼儿园还要注意敞开校门邀请社区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走进校园,看环境,参与座谈谋发展,并为学校教育献计献策,共创优质教育。各幼儿园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设置和发放对幼儿园各部门工作情况的调查问卷,请来园每位社区代表等认真填写调查表上的各项内容,并以无记名方式投掷意见箱内,以便更好地倾听大家的心声、寻求大家所看所需所想,积极主动改进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以带动家园和谐发展,形成社区与幼儿园携手共教育、共管理、共成长的崭新局面。通过社区和学校的紧密互动,帮助社区真切体验到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也可以看到老师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加强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强校园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与沟通,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