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阅读范文

时间:2023-03-14 13: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秋阅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秋阅读

篇1

夏是红色的。荷花在夏日开放,与周边的连夜构成了一幅巧妙绝伦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太阳,是夏天的代表者,红色的太阳,放射出灼热的阳光,却使桃花开放,正如桃红柳绿。绿叶衬红花,好似蓝天衬太阳

秋是金色的。枫叶落下,便成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秋风吹落叶,却春成了一条金色的大地毯,仿佛是铺向幸福的殿堂。“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秋加心,成愁,虽是愁,却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满田野的金色稻子,似乎是对于春季的美好结果

冬是白色的。白雪皑皑,放眼一望,四处雪白一片。“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每错,寒冷的冬天正是温暖的春天的使者。在这个纯白的世界里,似乎每个人都变得纯真,插上了洁白的羽翼,摇身一变成了纯洁的天使。冬,给大地盖上了厚厚的地毯,等着它们来年的破土重生

篇2

这家平均客座率95%左右,在全球同行中坐“第一排”的航空公司,本着“道德经商”的社会责任感,在激烈竞争中越战越勇,把“低成本”玩出了花样,玩出了境界,玩出了与众不同的差异化Style。

要让农民工也坐得起飞机!

现年72岁的春秋航空创始人王正华常说,一个企业家做任何事,必须“顺天理,为民想”。在他看来,春秋航空的机会和财富是时代给予的,因此必须分享和回馈出去。

都市里有很多外乡人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回一次家,一张机票钱要攒好几个月。王正华说,希望农民工也坐得起飞机,回得起家。他曾对媒体放话“只要政府敢批准我就敢卖站票”,此语一出,舆论纷纷抨击“飞机上卖站票不顾乘客安全”、“想钱想疯了”,却忽略了他为低收入群体着想的善意。他这句话的重点也在于机票的定价策略。慈善之心往往意味着“投入而无收益”,春秋航空具体是如何实现低价盈利的呢?

倡导反奢华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春秋航空理直气壮的推崇“低成本”,从机型选择到舱内设计、销售渠道,无不充分体现。

春秋航空只有一种机型,现有46架飞机,全是空客A320;机舱内全是经济舱,此举一下子让机内座位由154个增加到180个,最大程度提高了“经济性”;不设实体售票点,只能网上售票,每年节省4000万以上的佣金,而且简化购票流程,节省人工与房租成本,顺应无纸化办公的环保低碳潮流;同行的飞机日均飞10小时,春秋航空的飞机日均飞12小时。此外,飞机上不提供免费餐食,空姐不仅是服务员,还要卖东西――是不是有点绿皮火车的感觉?即便如此,春秋航空的上座率常年保持在95%左右。如今,春秋航空的航线已经覆盖88个国内、地区和国际城市。

独辟蹊径做营销。春秋航空有自身做旅游的优势,游客是其天然资源。基于此,它顺应移动互联网的趋势,长期在微博微信上发起特价秒杀和预定活动,同时尝试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它曾做过《非诚勿扰》式的“相亲航班”,阅读灯当投票灯,机舱通道做舞台,女嘉宾对男士不满意,就可以灭掉阅读灯。这次活动出现一个惊喜:一个围观的女乘客为被女嘉宾灭灯的男乘客留了一盏灯。值得一提的还有上海航线曾推出的“动漫航班”,飞行过程中,空乘人员变装成美少女战士、蜘蛛侠、男仆女仆等,产生了极好的话题效应。这些活动的实际花费全都是“低成本”。

自主研发航空网络系统。春秋航空不进中航信系统、自建销售平台,甚至自主研发旅客自助离港系统、自助登机系统、收益管理系统飞行管理系统、飞机维修管理系统,其强大的科技资源与能力可见一斑,而其直接利益就是,大大节省了请外援做外包的大笔资金。

常有同行指责春秋航空的低价、特价行动是扰乱行业秩序,对此王正华强调,一个企业若不能看清自身定位,就会有生存危机。近年来高铁严重民航业,春秋航空将自身业务定位于3、4小时以内的短航线市场,去掉非必要的服务,专心服务于“自掏腰包的普通收入人群”,综合上述各方面降低成本的策略,所以机票价格足够低还能盈利。迄今为止,它是国内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

做一个有道德的企业

王正华极其推崇《道德经》,强烈呼吁企业要道德经营,他总结出三点原则:以诚修身,以诚治商,以诚航空。

安全高于一切。前不久,有人将亚航、马航等偶然事故归因于低成本航空,国家的安全标准是统一的,低价不等于不安全。王正华对《中外管理》表示,什么都可以搞低成本,唯独安全不能。春秋航空的飞机平均机龄3.6年,几乎可以说“崭新”,发动机挑最贵的美国产品,电器和电线也都用全世界最好的,“安全永远是航空公司最重要的神圣使命,要时时刻刻战战兢兢。对生命不仅要尊重,更要有敬畏之心。”

节约,诚信,分享。“行胜于言”,没有比以身作则更能诠释一个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态度。王正华的节俭是出了名的,出国开会住地下室,吃大米粥咸菜和泡面;春秋航空的办公楼装修风格简朴,曾被工商银行副行长大赞“会用钱”,用王正华的话说,这叫“克己稳定”。他节俭,但不小气,王正华将公司大部分股权分给麾下老将,因此春秋航空的老员工里不乏千万富翁乃至身价过亿者。此外,春秋航空从不拖延税款,更别提偷税漏税,一时间掀起民航业积极上税之风。多年来,民营航空难做,有的停航,有的国有化,有的被清算,唯独春秋航空,即便在银行命令禁止给民营企业贷款的金融危机时期,仍有国内外的银行抢着放款给春秋航空。

做企业如做人,要懂“财散人聚”的道理,舍得分享。

篇3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天近山头行到山腰天更远;

月浮水面捞到水底月还沉

月月月明 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 巫山山秀秀非常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年年年底,接年初

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

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

南通州 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

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东当铺 西当铺 东西当铺当东西;

望天空 空望天 天天有空望空天

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玛瑙原非马脑;

琅玕不是狼肝

禾花何如荷花美;

莓子每比梅子酸

溪西犀喜戏;

囿右鼬悠游

鸡饥争豆斗;

鼠暑上梁凉

泥肥禾尚瘦;

晷短夜差长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霜降降霜,谁怜孀妇双脚冷;

谷雨雨谷,我惜姑娘孤身寒

宝塔六七层,中容大鹤;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月圆月缺,月缺月圆,年年岁岁,暮暮朝朝,黑夜尽头方见日;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夏夏秋秋,暑暑凉凉,严冬过后始逢春

篇4

【标准发音】:xiāo yú chuí huà

【繁体写法】:霄魚垂化

【霄鱼垂化是什么意思】:以之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霄鱼垂化成语接龙】:怒气冲霄 霄鱼垂化 化为乌有

【用法分析】:适用于与霄鱼垂化的意思相吻合的上下文语境之中。

篇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各国战争不断。但是就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战火四起的时代,思想学术界却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奇观,出现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请大家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回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变,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3.了解儒、道、法、墨思想家代表及其言论,知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会出现百家争鸣这样的盛世呢?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一子目的第一、二段,回忆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回答。时间3分钟。

――学生回答……

怎样在这个时代特征与百家争鸣之间建立联系呢?在这里给大家提醒一下,这一时期的特征除了战乱外,还有经济的变改,这又会对思想的繁荣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

一个思想、一些思想的出现是需要一些条件的,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这些条件春秋战国时期是否具备呢?

――环境的宽松是新思想产生的条件。

――自由是新思想滋生的土壤。

――衣食是思想建立的基础。

――文化的传播促进学术的繁荣。

――社会的转型催生思想的激荡。

――学生回答……

在这个大战乱、大动荡、大变革、大转型的时代,有人唉叹,有人兴奋;有人缠绵于过去,有人展望未来;有人关注人间的悲苦,有人发现人民的力量;有人思索人性的本质,有人考虑管理的手段;有人反思战乱的原因,有人思考和平之道;有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有人躲进小楼成一统。

这种种表现与反映,就构成了中国历史上异彩纷呈的诸子百家,他们之间进行诘难、批驳,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蔚为大观的百家争鸣。

在这里,我们选学四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二)思想学术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盛况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二子目,了解四大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各自主张。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标划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时间3分钟。

我们首先完成三位儒学大师的表格填写:

――学生回答……

需要提醒的是,这三位大师的关系,孟子是孔子孙子的学生,是有年代差距的,这就告诉我们,儒家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个人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过程、一个发展的过程。

下面我们共同完成其它三家的表格填写:

――学生回答……

有人认为,儒家思想突出社会政治学、崇礼义,道家思想侧重哲学、顺自然,法家侧重管理学、讲变革。你觉得有道理吗?

――学生思考……

请同学们思考:这四家的哪些思想反映了这个动荡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特征呢?

――学生回答……

请同学接着思考:各派群芳斗艳,哪一派在春秋战国时更受统治者的青睐,原因何在?

――学生回答……

现在我们检测一下,我们对以上大家的思想理解是否到位了?请看题:

天灾之年,一孩子为救即将饿死的母亲,冒死行窃被抓判刑,民众愤愤不平,各种声讨不断。

主要观点如下:

A.犯了错误,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的。

B.犯了错误,必须严加惩罚,以防再犯。

请指出A、B分别是哪派的主张。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在这里,我把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列出来,由大家品味。

百家争鸣对当时的历史转型、社会的成熟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百家争鸣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传播,中华文明的深化。

百家争鸣对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根基。

这里的品味有两层意思:(1)把这些结论与背景、内容建立联系,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请大家小声读一遍,边读边尝试建立联系;(2)学习这些语言的表达。

同时,这里还有几幅图片――2005全球首次联合祭孔图、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落户图,给大家看,同时是有问题要赠送给大家的:为何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祭孔,为何孔子书院能漂洋过海在100多个国家落户?孔子的魅力到底何在?今天的人们要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什么智慧?

――学生思考……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对“百家争鸣”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由此,我们发现乱世带来的不只是杀戮与毁灭,也有希望和新生。有人说:“愤怒出诗人,乱世出思想”,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能给出理由吗,亲?

――学生思考……

篇6

1.上联:一院芝兰瑞气 下联:万家杨柳春风

2.上联:人寿年丰福满 下联:花香柳绿春浓

3.上联:与松竹梅交友 下联:择兰荷菊为邻

4.上联:山碧千峰竞秀 下联:水清百鸟争春

5.上联:日暖风调雨顺 下联:家和人寿年丰

6.上联:傲骨高风亮节 下联:红梅翠竹青松

7.上联:白发同偕千岁 下联:红心共映春秋

8.上联:白雪红梅报喜 下联:黄莺紫燕迎春

9.上联:百花生香吐艳 下联:四化跃马扬鞭

10.上联:百花生香吐艳 下联:四化跃马争春

11.上联:百花迎春斗艳 下联:群英为国争光

12.上联:百卉近春斗艳 下联:群芳为国争光

13.上联:百卉迎春斗艳 下联:群芳为国争荣

14.上联:百联同歌盛世 下联:九州共祝民康

15.上联:爆竹声声除旧 下联:桃符代代更新

16.上联:北京赢来奥运 下联:中国获得成功

17.上联:碧海苍山玉宇 下联:春风丽日神州

18.上联:彩笔精描四化 下联:红心巧绣三春

篇7

关键词: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儒学;道家

相对于先秦儒学而言,董仲舒的思想体系有一个突出特征,就是以阴阳五行说、天人合一论为基础的表述框架,而以天人感应论为基本的宗教神学内涵。在早期儒家那里,系统的宇宙模式理论是不具备的,这使得儒家道德学说与礼乐制度的合理性缺少自然法则的支持。正是通过有意识地吸收道家解释自然与历史的宇宙法则,来建立儒学形而上的支持系统,董仲舒为儒家学说构建了完善的理论框架。

1、董仲舒对道家宇宙法则的承继

道家常籍天道以论治道,认为天道与人道、政道之间存在着类通的轨则和道理。《经法·道法》曰:“天地有恒常,万民有恒事,贵贱有恒立(位),畜臣有恒道,使民有恒度。”进而主张让治道完全配合天道,《四度》曰:人君施政当“因天之生也以养生,……因天之杀也以伐死”,“动静参于天地”。承继这些观念,董仲舒主张圣主顺天行道。《汉书·董仲舒传》记贤良对策时提到“圣人法天而立道”。《春秋繁露》更一再强调“惟人道可以参天”,“圣人视天而行”,“圣人副天之所为以为政”。

在董仲舒看来,天“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阴阳终始》),王者为政也必须与阴阳、四时、五行相配。《春秋繁露·天地阴阳》曰:“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吏、仁德远刑若阴阳,此之谓能配天。天者其道长万物,而王者长人。人主之大,天地之参也;好恶之分,阴阳之理也;喜怒之发,寒暑之比也;官职之事,五行之义也……王者参天也。”自然界中阴阳的运用为君主处理人类社会中的阴阳事物提供了终极标准。《基义》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五行与四时相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季节特性也为某一形式的统治提供了自然的类似物。《王道通三》曰:“明王正喜以当春,正怒以当秋,正乐以当夏,正哀以当冬,上下法此,以取天之道。春气爱,秋气严,夏气乐,冬气哀。爱气以生物,严气以成功,乐气以养生,哀气以丧终,天之志也。”这一理论基本上承自道家。道家曾经把天地间一切对等的现象与事物作了二分的归纳,而系之以阴、阳,并认为天属阳、地属阴,一切属阳的事物都该法天道,一切属阴的事物都该法地道。《称》曰:“天阳地阴,春阳秋阴,夏阳冬阴,昼阳夜阴。大国阳,小国阴;重国阳,轻国阴;有事阳而无事阴;信(伸)者阳而屈者阴;长阳少[阴];贵[阳]贱阴;达阳穷阴;取(娶)妇姓(生)子阳。有丧阴;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客阳主人阴;师阳役阴;言阳黑(默)阴;予阳受阴。诸阳者法天,…··诸阴者法地。”

天人感应也是董仲舒儒学的基本理论架构,这一理论是建立在同类相动与天人相类之上的。《春秋繁露·同类相动》曰:“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皦然也。试调琴瑟而错之,鼓其宫则他官应之,鼓其商而他商应之,五音比而自鸣,非有神,其数然也。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恶类,类之相应而起也。”《人副天数》曰:“唯人独能偶天地,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乐乍哀,副阴阳也。”因为同类可以相动,而天与人又属同类,天人便自然相应了。故《同类相动》曰:“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天地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五行相生》曰:“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物故以类相召也。”天人感应过去多认为来自邹衍,但目前能见到的比较可靠的材料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有关邹衍谈论天人感应的痕迹,倒是道家著作中不乏相关论述。《淮南子·览冥训》“今夫调瑟者,叩宫官应,弹角角动,此同声相和者也”,这是讲的同类相动。《天文训》“孔窍肢体,皆通于天。天有九重,人亦有九窍。天有四时以制十二月,人亦有四肢以使十二节。天有十二月以制三百六十日,人亦有十二肢以使三百六十节”,这是讲的天人同类。《泰族训》“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故国危亡而天文变,世惑乱而虹蜺见,万物有以相连,精祲有以相荡也”,这是讲的天人感应。

2、董仲舒对道家宇宙法则的推衍

董仲舒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理论,基本上承自道家。但为了适应自己的需要,他也对之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造与推衍,以与儒家的文化价值理路贯通。

道家崇尚阴阳和谐,《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其阴阳概念只是对自然界抑或人类社会中矛盾现象的概括,并无高下之分。相反,道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四度》曰:“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但在董仲舒看来,阳很明白是天所宠爱的。《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曰:“故阳气出于东北,人于西北,发于孟春,毕于孟冬,而物莫不应是;阳始出,物亦始出;阳方盛,物亦方盛;阳初衰,物亦初衰;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三王之正,随阳而更起;以此见之。贵阳而贱阴也。故数日者,据昼而不据夜;数岁者,据阳而不据阴,阴不得达之义。”这种关于自然世界的主张,被他推衍到了家庭与政治伦理的尊卑配位上,“三纲”说即以此为基础。《基义》曰:“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阴阳无所独行,其始也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有所兼之义。是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

道家“阳者法天”、“阴者法地”的真意是自然而然的秩序与和谐。在董仲舒的理论中也成为了尊卑上下的单向要求。《基义》曰:“《春秋》君不名恶,臣不名善;善皆归于君,恶皆归于臣,臣之义必于地。故为人臣者皆视地之事天也,为人子者视土之事火也。是故,孝子之行、忠臣之义皆法于地也。”阴阳又与善恶、刑德相配,人有善有恶,政治也以刑、德并用。帛书《十六经·观》曰:“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道家先德后刑的主张是一个现世的主张,故而《姓争》曰:“刑德相养,逆顺若(乃)成。”而基于阳尊阴卑的观念,董仲舒却认为统治者应该更多地依靠德来移风易俗。《基义》曰“天出阳为暖以生之,地出阴为清以成之,不暖不生,不清不成,然而计其多少之分,则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德教之与刑罚犹此也。故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

道家思想中五行与阴阳一样无上下之分,乃是宇宙间的五种神秘力量。至《吕氏春秋·十二纪》开始明确把五行配合到四时之中,五行在四时中轮流作主。由于五行有五,而四时只有四,于是在季夏之月末段,加上“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以安顿五行中的土。董仲舒借用了道家对五行的安排来阐发儒家义理。在他看来,土居中央而金木水火分司四季正是君臣关系的体现。《五行对》曰:“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之于四时无所命者,不与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义,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而五行又与人伦相通。《五行之义》曰:“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是故木受水而火受木,土受火,金受土,水受金也。诸授之者,皆其父也;受之者,皆其子也;常因其父,以使其子,天之道也。是故木已生而火养之,金已死而水藏之,火乐木而养以阳,水克金而丧以阴,土之事火竭其忠。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五行既与“孝子忠臣之行”相通,人类的德行就自然可与五行相配了。《五行相生》认为五官取法五行,而五官又应以仁义德政为己任。即“东方者木,农之本,司农尚仁”;“南方者火也,本朝,司马尚智”;“中央者土,君官也,司营尚信”;“西方者金,大理司徒也,司徒尚义”;“北方者水,执法司寇也,司寇尚礼”。于是五行与仁、智、信、义、礼“五常”的相配便成了道德与天的相应的关系。

董仲舒的灾异谴告理论则来自对道家天人感应思想的改造与推衍。《经法·国次》提到“过极失[当],天将降央(殃)”,这是以同类相感的观念,应用于天人之际。政令、行为顺应阴阳四时的性格来操作,则君与天、政道与天道皆贯通而合一,自然吉祥而有价值。“春行秋令”则是以人逆天,以政道逆天道,发生由错杂之气而来的灾异也理有固然。天在道家思想中,始终是一客观存在。但在董仲舒的思想体系中,已经完全失去了其规律固定的性质。由天人合一,董仲舒推衍出天亦具有意志,从而与自然界区分了开来。《春秋繁露·阴阳义》曰:“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王道通三》进而曰:“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董仲舒认为天有仁爱之心,又能有目的地控制自然界来表现它的不满,灾异正是天对君主政令失误、不行仁义的示警。《必仁且智》曰:“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天之回应君主,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而是他统治的具体情形,即是否遵循了儒家以“仁政”、“德治”为主旨的一整套制度性内容。

3、董仲舒对儒家经典与宇宙论间联系的架构

董仲舒思想的内核仍是先秦儒学的仁义论。他对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的阐述,无非是用以诠释儒家仁学、德政的传统主题,为之觅得“天道”的宇宙观的根据。他提出的配合阴阳的“三纲”与比拟五行的“五常”,即是“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的具体体现。然而,由于其论证儒家仁义制度的理论根底已发生了改变,不仅论证起点、求证方式都源自道家,而且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思想也取自道家。这就使得从形象上看,他建构的新儒学体系与早期儒学存有显著差异。为了加强其理论的权威性,董仲舒于是努力证明宇宙真理与儒家经典义理的一致陛。

作为公羊学大师,在儒家经典中,最为董仲舒看重的是《春秋》。《汉书·董仲舒传》记载,为扬升《春秋》地位,董仲舒在武帝初对策时便指出:“孔子作《春秋》,上揆之天道,下质诸人情,参之于古,考之于今。故《春秋》之所讥,灾害之所加也;《春秋》之所恶,怪异之所施也。书邦家之过,兼灾异之变;以此见人之所为,其美恶之极,乃与天地流通而往来相应,此亦言天之一端也。”在《春秋繁露》中,他又一再强调《春秋》是孔子上探天意,下明得失,奉天道以衍人道、治道的神圣法典。如《楚庄王》“《春秋》之道,奉天而法古”;《玉杯》“《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四时之副》开头即宣称“圣人副天之所行为政”,然后主张在统治者的庆赏刑罚“四政”和天的暖暑清寒“四季”之间建立一种可比较的关系。而结尾为“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庆赏罚刑,当其处不可不发,若暖暑清寒,当其时不可不出也;庆赏罚刑各有正处,如春夏秋冬各有时也;四政者不可以相干也,犹四时不可相干也;四政者不可以易处也,犹四时不可易处也。故庆赏罚刑有不行于其正处者,《春秋》讥也。”在这里,董仲舒支持本质上是道家的主张,即统治者为政必须要与自然界的四季一致,但却坚持这实际就是《春秋》赏罚理论的根本原理。

当然,由于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董仲舒承认只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读《春秋》,才能使《春秋》所包含的宇宙真理明白起来。《汉书·五行志上》记董仲舒曰:”《春秋》之道举往以明来,是故天下有物,视《春秋》所举与同比者,精微眇以存其意,通伦类以贯其理,天地之变,国家之事,粲然皆见,亡所疑矣。”这就是说,使用类比推理的方式来阅读《春秋》,人道、治道与天道的关系就可以清楚建立起来。《阳尊阴卑》曰:“是故《春秋》之于昏礼也,达宋公而不达纪侯之母,纪侯之母宜称而不达,宋公不宜称而达,达阳而不达阴,以天道制之也。丈夫虽践皆为阳,妇人虽贵皆为阴。”《春秋》在记载婚礼时,只指明男方宋公,而未指出女方纪侯之母。董仲舒认为《春秋》之笔法,不直接地指出属于阴类的事物或人的做法,正反映了扶阳抑阴的宇宙等级制度。

篇8

洪钧培的“持今证古”式研究思路其二为洪钧培所倡导的“持今证古”式研究思路,是用西方法律文化为主导的近现代国际法学体系讨论春秋时代的“国际法”。这在洪氏所作《春秋国际公法》一书中体现尤为明显。陈顾远在为该著所作的序言中指出:“洪君此著,依现代国际法之体例,将其各种规律进而与春秋国际规律为比较的研究,亦系治史之一种应有方法。且可赖此一一指出我先例之和於现代国际法者何在,持今证古,颇易领会,与愚作既免重复,并相成焉”,可见当时陈顾远已经认识到洪著在研究思路上与自己的区别。其所称之“依现代国际法之体例”而“为比较的研究”,显然是在现代国际法学的框架下对古今法制进行规范比较的思路,因此陈顾远将其概括为“持今证古”,是颇为准确的。该著共分三编:第一编“概论”、第二编“平时法规”和第三编“战时法规”。在各编之下章节环节的讨论中,基本上遵循了近现代国际法学体系。如其第二编“平时法规”下分七章,分别为“国家”、“盟会”、“国际交涉人员”、“盟”、“关税”、“节———护照”、“国际纷争之解决”,是已然纯用现代化的国际法体系展开讨论了。尤其是在具体讨论的节层次中,仍然大体保持了近现代国际法的讨论范式,如第二编第一章“国家”下分五节,分别为“国家之要素”、“国家之种类”、“政府之承认”、“领土之取得、国家之消灭与变更及土地并有之权利义务”、“国家之权利义务”等体例,皆一准近现代国际法体系而展开讨论,其余章节安排,大体若此。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体例为深受近现代西方法学理论影响的现代学者提供了较为熟悉的认知途径去比附理解中国古代的相关制度,但从消极的方面看,在这种体例下的论证过程中,总不免有先定观点,再寻证据的嫌疑。若深究支撑其各论点的论据以及论证过程,则多会发现其中存在的种种瑕疵与牵强之处。无论是在春秋时代“国际公法”的体系分析上,还是在讨论这种“国际公法”的具体规范时,洪氏都多少采用了近现代国际法的标准。这种方法一方面当然反映了某种程度上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一般性,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式、现代式思维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国法律传统时,往往导致片面乃至错误的结论。令人遗憾的是,洪著的这些缺点,在西学把握学术霸权的当代,仍然不可避免地为现代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继承。

二、近年“春秋国际法”研究中的思路

近二十年来国内法律史学者对“春秋国际法”的讨论,大多继承洪钧培在《春秋国际公法》中采用的思路而展开。其中篇幅和影响较大,且较具代表意义的著作,为孙玉荣先生的《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一书。除该著外,围绕该主题发表的论文亦有不少,其中内容较全面的,为赵彦昌先生的硕士论文《春秋国际法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不再一一概述这些论著的具体观点和论述过程。但从总体上看,在这些论著的研究中,仍然贯彻了洪钧培式的研究思路,即通过现代国际法学体系对古代类似的法律制度进行研讨,然后以相关史料填充进去。这导致洪钧培式思路中的固有瑕疵,不仅没有消弭,反有日益扩大之虞。以孙玉荣先生的《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为例,不含附录和后记,该著共分十一章。从其篇章节目安排上看,如果不是其中有若干“中国”的概念和几处诸如“丧乱不伐”之类的内容,几乎很难确信这是一部中国法制史的著作,反倒令人容易联想起现代西方国际法学的经典教材《奥本海国际法》的篇章结构。

如该著第三章“古代中国国际法的主体”下分五节,分别为“国家的要素”、“国家的种类”、“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是几乎一准现代国际法理论体系进行讨论了。如果说这些概念有些尚可反映人类法律文明共性的话,那么该章第三节“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之下,又根据“独立权”、“平等权”、“自保权”、“管辖权”这些完全现代化的概念对古代中国国家的“国家权利”进行讨论。在第四章第一节“国家领土的取得和变更”之中,更是令人瞠目地将中国古代国家领土的变动情况总结为与近现代国际法体系完全一致的“先占”、“添附”、“时效”、“征服”、“割让”、“归还”等等。这样的讨论,可谓完全继承了洪钧培式“持今证古”的研究思路,且在该思路的影响下更进一步地将现代法制体系完全套用到古代法研究之中。这几乎必然会引起一系列误解,正因如此,该著的一些观点不免招致学界的批评。吉林大学历史系2004级硕士毕业生赵彦昌先生在其论文《春秋国际法研究》中批评孙著称:“作者为法学出身,对历史知之甚少,所以在其专著出现不少常识性错误”、“只知前面近现代国际法的体系,然后在古籍中找到与之类似之内容,便生搬硬套,不懂其语句之真实含义”,这样的意见虽然严厉了些,但批评却并非全无依据。从孙著中相关论点的论证过程看,许多结论只依靠其所举的单个事例予以证实,有的证据是基于对史实的误解而使用的,有时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论述。如在“国家的分类”一节中,孙先生以的有无将古代的国家分为完全国与附属国,先不说这个概念能否用于当时,仅以其论据看,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令人尴尬,因为该著所引的《左传•襄公二年》戚之会传文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错讹,如“滕”误作“腾”,“薛”误作“薜”。除此以外,孙先生在此的立论也是很值得商榷的,她认为在襄公二年的戚之会上滕、薛、小邾作为齐国的附属国而“失去了出席国际会议的外交权”,又认为襄公二十七年第二次弭兵之会上鲁国使者叔孙豹所称的“邾、滕人之私也,我,列国也”说明了“邾、滕作为附属国,虽被邀请参加会议,但没有签订条约的权利。附属国因为没有,所以不是国际法主体”,这就不免因望文而生硬套用现代国际法理论之弊。如果对照一下春秋经传的详细记载,是断不能得出如此结论的。关于襄公二年的戚之会,《春秋经》明言:“冬,仲孙蔑会晋荀罃、齐崔杼、宋华元、卫孙林父、曹人、邾人、滕人、薛人、小邾人于戚,遂城虎牢”,又根据《左传》上的记载,“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显然可知这三个国家因当时皆为齐国的属国,齐国不来会,这三个属国自然不敢违逆齐国来与晋、鲁相会。这与其有没有出席国际会议的资格没有关系。《左传》的下文中又提到:“冬,复会于戚。齐崔武子,及滕、薛、小邾之大夫皆会,知武子之言故也”,可见在晋国向齐国发出带有战争威胁意味的邀请后,齐国惧于晋国作为伯主的权威,便在冬天帅其属国滕、薛、小邾与晋、鲁两国相会,并参与伯主率领的在虎牢修筑要塞的军事行动,协助晋国压服了郑国。如果按照孙先生前面的结论,滕、薛、小邾这三个国家的状态就处于一种时有时无、飘忽不定的状态,这显然是不合常识的。事实上,春秋时期的属国与附庸并非一个概念,其在当时各国交往法制中的地位也大不相同。

在此基础上,春秋诸国的法律地位,显然不是像孙著所言“春秋时期,诸侯之邦与盟主之邦以及诸侯之间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孙著在此混淆了春秋国际法中属国和附庸的概念,是由于其机械套用近现代国际法上的“”概念而导致的。而其对“滕、薛、小邾之不至,皆齐故也”的理解,也显然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从杜预所注的“三国,齐之属”中错误地推导出“附属国因为没有,所以不是国际法主体”这样的结论。如果孙先生注意一下经传原文的前后文照应,在使用传文前审读一下对应的经文,那么此类问题是可以避免的。总的来说,在洪钧培式“持今证古”的研究思路下,论者为了将近现代国际法概念与体系能与古代文献兼容,而不得不削足适履地使用文献资料,因而导致论述过程中的论点与论据往往难以自洽。孙著中存在的一些其他值得商榷的观点,例如其继承洪钧培生造的“北盟会”、“南盟会”、“总盟会”概念,以及认为春秋时代乃至整个中华法系历史中存在“国家平等原则”、“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等近现代国际法原则等等,其根本原因,仍可归结到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思路上。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孙著中所体现的洪钧培式研究思路中的一些固有瑕疵,在当代的一些相关研究中,不仅没有消弭,反而有加重的趋势。这是在中国古代国际法律史研究中机械套用西方国际法理论而导致的结果。相对于孙著中出现的问题,吉林大学历史学院赵彦昌先生的硕士论文《春秋国际法研究》则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首先,在文献材料的使用上,没有出现严重错误。其次,对孙著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相当的纠正。但总的来说,在研究思路上,却并没有根本的更革,仍然是模仿洪钧培式的研究模式,以近现代国际法学的方法将春秋时期的相关文献进行剪裁分析,最终得出一个看上去十分“现代化”的结论:春秋国际法中有很多原则、规则已经或者正在纳入近现代国际法体系当中,春秋国际法中有五项基本原则,即:国家相对平等原则、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条约必须遵守原则,虽然和近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我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精神则大致相同。可见,在赵文之中,对春秋时代的国际法原则,已经使用了较为审慎的表述方式,即“相对平等”这样的表述方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进步。但其后所使用的“国家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原则、互不干涉内政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条约必须遵守原则”仍然是用现代法学的概念在描述古代制度。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之说,在春秋诸国间根据当时公认的交往法则而频繁互相干涉的史实前,是很难立足的。在相关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到多如牛毛的干涉行为:无论是诸侯“安定周室”还是诸侯间“安定与国”的行动,乃至收纳出奔贵族,挟出奔者干涉他国的纳入行动,以现代法学的眼光评判,这都是典型的“干涉他国内政”行为,但这种行为在当时各国的交往法则中,却颇多具有合法属性。所谓“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乃是伯主的国际法义务,而“安定与国”和“纳入”都是足以出兵干涉他国内政的合法理由。由此,我们似乎应该反思,对春秋时代的各国交往法制,究竟应该以何种思路开展研究,方能最大程度还原此法制的原貌,而避免其被西方法律文明主导的现代法律思维与表述方式肢解得面目全非,以至于产生种种不甚妥当的结论?

三、“春秋国际法”研究思路反思与探讨

(一)对“持今证古”研究思路的反思洪钧培式“持今证古”研究思路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想当然地认为近现代国际法的原则、体系、规范可以直接适用于古代法研究上。这种方法论上的问题可以引起一系列次级问题。如究竟应该如何研究古代国际法,乃至以何种态度对待古代的法律文明成果;当认识古代法时,如何避免以一种过于自大的态度批评古代法律文明的得失;当分析古代法时,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现代法律文明的进步成果对其进行剖析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应当以何种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评判古代法律文明。我们可以使用现代法学的原则、概念、体系、语境讨论古代法吗?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以现代法学的成果审视古代法的发展,在逻辑上并无不当之处。对于古代法而言,现代法是它们的继承者、发扬者,是在近现代工业社会文明基础上继往开来的高度成熟、高度精密化的文化系统,她是现代人类文明的骄傲,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现代法都远比古代法进步,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因此,合理使用现代法学的一些成果分析和评判古代法,是确有其合理性的。但需审慎的,当问题进入到认识和还原古代法律文明原貌的工作时,就不宜随意地使用现代法律标准描述和评判古代法律制度。法律史的史学属性,决定了它是一个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学科,这导致法律史在研究思路上与部门法研究存在重要区别。在时间维度上,人类文明中的法律制度、法律学科、法律文化、法律思想经历了复杂的演化过程,在演化的终端,形成了目前所达到的人类法律文明成就。因此,当沿用现代人所熟识的现代法律知识回溯法的发展历史时,就必须以时间维度上的全局观念,萃取可以通用于法律史全局的法律知识,以此开展对人类法律文明发展演化史的考察。当具体到某一个特定的时期、特定区域的法律演进过程时,必须注意构成该时期、该区域的法的各个构件,这些构件可能已经被吸纳入现代法中某个特定部分,也有可能已经完全消逝在奔涌流淌的历史长河中。对于前者,自然可以援引现代法中与之存在渊源关联的部分进行分析,而对于后者,就必须审慎对待,避免粗暴地使用现代法的知识去解释古代法———这种生搬硬套的方法极易导致一系列错误,从而影响对古代法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从清末至当今的“春秋国际法”研究中,非常容易看到,洪钧培式的“持今证古”研究思路所带来的种种误解,几乎都是由于这种刻舟求剑式的错误而引起的。这种不恰当的“持今证古”思路,目前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人的批评。批评者大多以“简单比附”和“附会”来形容这种研究方法。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的熊梅博士称:“从晚清到民国,学者们对于先秦国际法(包括战争法)的研究热情,是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进行反应的一个例证……决定了这一时期的研究难免带有简单比附的痕迹。”另有学者批评说:“由于受西方中心论的影响,学界长期存在以西方范式为标尺的褊狭,表现在国际法问题上就是以西方确立的国际法理论来套中国的古代社会形态,从而得出中国古代没有真正意义的国际法的结论,而将中国朴素的国际法思想一并泼掉”。要言之,对于这种以近现代国际法理论与体系直接套用到春秋史上的做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但对于春秋各国间交往法制的研究而言,必须进一步追问的是,我们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思路开展研究呢?

(二)更合理的春秋各国间交往法制研究思路探讨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对春秋各国间交往法制的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1.应本着“就史言史”思路寻找古今法制间的合理关联从整个人类法律文明演化发展史的宏观角度看,古代法是现代法的前辈,现代法是古代法的继承者,二者之间存在继承性的关联是不容置疑的。但也要注意的是,由于历史演进的复杂性,许多人类法律文明的成果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不同文明、不同时期的法律,在结构、原则、规范形式上都有着形形的差别,从基本原则到各层法则的细节,多与现代法律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这就要求在研究古代法时,不应不加区分地将现代法中的原则、体系乃至思维方式直接套用到古代法研究中。尤其应注意的是,人类法律文明的近现代演进,基本上是在西方法的话语权主导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研讨中国古代法制时,就更不能笼统地将西方法视为普世价值,进而机械地按照源出西方近现代法的制度、方法和思路来研究中国古代法。历史地考察人类法律文明的发展演化,需要以历史的方法观察整个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全过程,从无数细节中归纳演绎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古代法与现代法间存在着开拓与继承、前辈与后辈的关系。历史地考察人类各国交往法制的发展历程,不难注意到,很多在古代法制中曾被视为金科玉律的法则,都因随着文明的发展而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逐渐式微成近现代法制中一些较为不重要的部分。如古代各国交往法制所重视的身份等差以及与此相关的礼仪问题,在近现代国际法中,要么被完全否定,要么从繁文缛节简化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简洁程序。有关使节的待遇、等级、仪式等法则,在古代法制中曾被视为极为重要的内容,而在近现代国际法中则多简化成较为简单的制度,或者干脆退出法律范畴,成为纯粹的礼仪规范。当然,也应注意到:尽管其仪式程序简化了,但其中所包含的法律精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尊重对方的尊严、相同的等级间不得互为管辖等仍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精神和法律原则。这说明人类各国的交往法制在其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中,既有不断变化、新生、消逝的部分,也有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保持稳定性而传承的部分。这种在时间区间内保持一定稳定性的法,其所蕴含的基本概念和价值标准,可以作为现代学者搭建再现古代法原貌工程的梁柱。诚如武树臣先生所言,这种标准“应当具备宏观性、稳定性并有利于揭示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历史规律性”,这就要求现代学者需要从历史维度考察在各法律文明、各历史时期的法律演化进程中所共有的因素,以这种具有一般性的因素作为考察古代法律制度与文化的标准,而不是将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文明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作为普世的、通行于各时空的标准。从学界对自清末以来对“春秋国际法”的研究与讨论中可以看出,许多学者在研究思路上往往都在不自觉地使用现代法的标准去衡量古代法问题,换言之,就是都没有找到古代法和现代法之间的合理关联点。笔者认为,民国著名法制史学者陈顾远先生所秉持的“就史言史,意存其真”的“自史寻法”式研究思路更能贴近历史的真实,可以避免因“持今证古”式思路的固有瑕疵而产生的种种认知谬误,是在当前的相关研究中应当予以重视的。一言以蔽之,现在需要重视和恢复陈顾远“就史言史”式研究思路中的合理部分,而非继续将洪钧培“持今证古”式思路中的瑕疵扩大下去。

2.在相关历史比较研究中应以功能比较方法为主在研究古代法制过程中,功能比较的方法可能比规范比较的方法更加科学有效。换言之,应当循着寻找功能共通的思路考察古代法中的各国交往法制规范,而非以现代既有的国际法规范体系为纲领,在古代文献中寻找“古代国际法”的踪迹。对于法律成文化水平已经高度发达的近现代法律文明而言,规范比较的方法可能是较为便利的,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法系的相同或接近的法律规范,经过调查和规范文本的取样,对待比较的法律规范加以分解剖析,自然有其合理之处。但对于法律史而言,由于全球化时代以前各不同法律文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方法的应用就十分困难,乃至在很多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生硬地使用这个方法,就很难避免因“持今证古”而导致一些不妥当认识的出现。相对而言,功能比较的方法则侧重于以问题为中心而非以规范为中心进行考察,这就有利于摆脱现代法学的思维定势,以较为中立和公允的视角,获得对人类法律史文明较为理性的解读。就春秋诸国间的交往法制而言,若以功能比较的方法开展研究,颇可望能取得更为客观的结论。

篇9

1.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子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1.8万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2.《韩非子》是一部古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以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称他为‘燧人氏’”。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A.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 B.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 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较早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相传,禹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推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王位世袭制

6.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A.商 B.秦 C.夏 D.周

7.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事件叫

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9.公元前1046年属于

A.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B.公元11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10世纪40年代

10.山东又称齐鲁大地。“齐鲁”的来历和的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等级制

11.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称霸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哪里?

12.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B.楚庄王向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C.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D.楚庄王想尊王攘夷,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14.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15.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李愧变法 B.吴起变法 C.邹忌改革 D.商鞅变法

16.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国王的活动以及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哪一王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A.夏 B.商 C.周 D.秦

17.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叫做:

A.“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B.“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当仁不让于师”

18.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的青铜器是哪一项?

A B C D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峡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长城

2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商代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22.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23.“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4. 儒家的治国主张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2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27.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 B.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28. 在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29.“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

30.若要查阅孔子的言论,应从以下什么书入手 ( )

A.《春秋》 B.《诗》 C.《书》 D.《论语》

二、非选择题部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图片:

图一:炎帝陵 图二:黄帝陵 图三:大禹陵

请回答: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2分)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2分)

(3)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什么样的重要地位?(2分)

(4)人们最敬佩图三人物是因为哪一件事?这个传说反映了什么?(4分)

32.春秋战国是我国历的政治大动荡.社会大变革.文化空前繁荣时期。请回忆所学内容,根据要求作答。(15分)

(一) 了解春秋五霸

材料一 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候,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控。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这与西周初年分封诸侯的初

衷背道而驰。那么,西周初年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2分)

(2)请列举春秋时期三个的霸主?(3分)

(二 ) 走进诸子百家

材料二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三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子

(3)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3分)

(4)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4分)

顺其自然——( ) 以法治国——( )

民贵君轻——( ) 兼爱非攻——( )

(5)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治理校园内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请你分别站在墨家.道家.儒家的立场上说一句话,表明你的立场。(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15分)

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也 ,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 ,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请回答: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2分)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分)

(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1分)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分)(至少写出4点)

篇10

穿井得一人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注释

①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

②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音gai,浇灌。汲:音ji,从井里打水。

③及——等到。

④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

⑤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⑥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⑦使——使用,指劳动力。

穿井得一人译文

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

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还不如不问。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一,日:“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吕氏春秋 察传》

1.用“/”给文中无标点的文字断句。

2.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 ) 道之( )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文章《穿井得一人》3.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道之/……宋君/宋君……丁氏/丁氏对曰/

《穿井得一人》阅读答案阅读答案2.到,等到。 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