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诗歌朗诵范文
时间:2023-03-20 02:1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抒情诗歌朗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语言艺术;情感性
中图分类号:H1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75-01
一、诗歌的情感性:从“诗言志”到“诗缘情”
早在《尚书・尧典》中便提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①在这里诗是用来表达诗人思想感情和志向抱负的,歌是以声音延长诗的语言以高低长短的音韵配合表达出诗词的意境。随后在其《毛诗序》中提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②诗人心中的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词,情感在人心中被|动就会表达为语言,明确表达了以诗歌来吟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向外传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志向。而在西晋陆机对诗歌的抒情特性认识更加充分,“诗缘情”的提出突显了“情”在诗歌本体论中的地位,也使诗歌摆脱了“志”对“情”的约束,使得情感不再遭受儒家礼教“止乎礼义”的束缚。
二、诗歌中情感的表达
在舞台表现中能够准确表达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并且能准确把握作品中赖以支撑思想感情的语句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的。因此要求表演者在对文字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做到“知人论世”,要通过了解作家其人,作家的生平思想及时代背景等因素,以此来理解并评价作品。这样在舞台上对于作品中人物情感变化色彩的渲染就可以做到“丰富、具体、深刻”。同时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性的手法。“声音”和“变化”可以说是一部朗诵作品的根本,好的声音我们可以日积月累地去练习,而情感的变化则需要通过语调、节奏、停顿来表现。
(一)语调。舞台语言中语调的作用是以塑造角色、背景、环境为主,在此基础上塑造出贴合人物的声音形象,舞台语言的语调来源于具体的故事情节和规定情境中。(台词)舞台表演中声音所传达出来的语调所蕴含的内容是丰富多变的,因此在舞台上不能只追求表面浅层次的华丽而枉顾了整体的内容与剧情相脱离。
例如:“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此句若无前后的交代则一看便是一首情诗,但当我们还原它的前后背景,以完整的诗句来分析“白头吟”这样完整的解读,实则是一首妻子写给丈夫的诀别诗。因而在舞台上如果我们以“气足声重”的语调来处理这句诗词便会使整首诗的意境发生改变,所以在语调的运用上一定要根据作品的来选择,要“知人论世”。
(二)节奏。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更是艺术的灵魂之美。③在舞台语言的运用中“速度”和“变化”是节奏技巧的外在特征。首先要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表达的目的,以此为依据来规划布局。节奏可以分为轻快、舒缓、低沉、高亢、紧张等类型。以《岳阳楼记》为例:
舒缓:开篇可以用舒缓的节奏来进行讲述声音位置略高但不发力,语言气势跌宕但轻柔舒展,语速徐缓。“庆历四年春……”轻快:多扬少抑,声音明亮语速较快,整体的语调色彩和语言气势转换都比较轻快。“予观夫巴陵胜状……”凝重+低沉:“凝重”的节奏需要多抑少扬,多重少轻,色彩多浓重,语速偏慢;“低沉”声音偏暗下沉,语言气势多为低沉,语速较缓。“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三)停顿。停顿在舞台上用无声对应着有声是为了引起观众的期待心理,停顿对台词节奏的影响甚至比台词内容与动作环节的连接更为重要,正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例如:在诗歌朗诵《兵车行》第四部分表述了因当时穷兵黩武对人们社会心理变化的影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在舞台朗诵中若是在第一句结束时用一个短暂的“降停”,即会使观众产生一种审美期待心理。停顿之后再接下句则会使人幡然醒悟为何重男轻女这种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会在这个历史时期发生变化,常年的战乱和征兵造成了大量青壮年男子的死亡,使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使得人们一反常态。
综上三点来说,语调、节奏、停顿,是构成舞台语言艺术的三个基本要素,也是表演者在舞台阐释台词感彩的基本技巧,在有了技巧的同时更多情感色彩一定是源自剧中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态度,要有感而发。
三、总论
从《诗言志》的抒发志向到《毛诗序》的抒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再到陆机《文赋》提到的“诗缘情而绮靡”。由此可见艺术作品中情感性的重要,当情感注入艺术作品便会使作品在原有的基础上具有更加丰厚的蕴意,艺术作品的情感性往往都是通过舞台传递给观众达到“以情感人,打动欣赏者,并产生教育作用。
注释:
①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③胡爱民.台词-表演词阐释的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
篇2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诗歌的朗读,正是挖掘诗歌灵魂的重要手段。
一、改变“朗读缺失”带来的干瘪课堂情形,营造朗读氛围
在如今的语文教学中,教学任务的完成和知识点的把握成了首要任务,富有情趣的诗歌教学变得形似“应用文”教学,不但丢失了诗歌节奏感、韵律美的特点,更让学生对诗歌失去了兴趣,一上诗歌教学课就哈欠不已。归根结底,这些现象都是因为“朗读缺失”造成的,教师把本应有的“读”变成了自己没完没了的干瘪的讲解。
那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古典文学诗词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散发着巨大的魅力,教师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挖掘作品中的深意。只有学生感受到“情”,才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所感染,而产生朗读的欲望。学杜甫《春望》,教师要“哀”,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因国破家亡而带来的无限哀情;学《行路难》,教师要“愁”,让学生感受李白的愁绪,感受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学苏轼《水调歌头》,教师要“豪放”,让学生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从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朗读情趣。
其次,教师要喜欢朗诵,会朗诵,引发学生朗诵的兴趣。在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我首先认真酝酿了辛弃疾的豪迈风格,激情饱满地朗读了诗歌,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在我读完后,我没有提任何要求,学生就自发地大声朗读起来,更不断地揣摩辛弃疾的风格。这一堂课讲下来,学生理解得非常轻松,大多同学在下课时已经能背诵下来了,对诗歌的兴趣得到了大大的培养。
另外,教师要发动学生进行朗诵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带动朗读欲,中学生的心理对比赛、表演之类非常感兴趣,他们会挖掘出自身潜在的最佳朗读能力,同时在朗诵过程中,大家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充实自己。在学校的朗诵比赛上,我带领同学们认真组织了一个节目,表演过程中,同学们激情高昂、任由情感的发挥,一举拿下了第一名。从那次朗诵回来,语文课凡是提到朗读的时候,同学们就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诗歌的朗读由以前的被动直接转化到了主动。
二、把握朗读技巧,激发古典诗歌教学课堂情趣
诗歌教学的一堂课中,朗读要贯穿于始终的。开篇通读,初步感知、把握诗歌整体;讲解精度,分析诗歌主题、意境;赏析品读,体会意象、蕴涵。如此大范围的朗读要做到有激情相伴,不是学生单纯地张开嘴机械朗读,那要怎样才能让一堂课的朗读高低起伏、激情不断呢?
1、把握诗歌节奏,让朗读有张有驰,抑扬顿挫。教学前先认识诗歌的文体常识,比如对于七言诗歌,一般采用“二/二/三”的停顿方式;五言诗歌采用“二/三”的停顿方式。在明白了节奏的基础上,学生读起来自然会找到朗朗上口的感觉,从而让朗读变成了一种充满情趣的享受。
2、让“聆听”挖掘孩子的潜能。“名人效应”在诗歌朗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诗歌本来就是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体裁,聆听名人的朗诵对中学生来说不但是一次精神盛宴,更是朗诵技巧把握地“手把手”示范,学生会通过多次的聆听从中挖掘出诗歌朗诵的窍门。一段经典而深情的朗诵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沉浸于其中,陶醉于名人如醉的朗诵时,自己也会张嘴朗诵了。
3、配乐朗诵。早期诗歌与音乐本身就是一体的,中国古典音乐与中国古典诗词渊源深厚,恰当的音乐氛围营造更能突显诗歌的意境和情调,尤其在教学词的时候,这更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若伴之以《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融情于曲,曲中生情,把一片留恋惜别之情凝聚在和婉的旋律中,让学生的想象自由驰骋,学生对诗人与朋友强烈的惜别之情自然会有所领悟,一步步被引向阅读的最佳境界。
4、给朗读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古典诗歌的鉴赏中,想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法,诗歌是用凝练的语言来揭示生活,它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将诗歌简短的语言加以延伸、展开,深入体会诗歌意境,尤其是写景寄情的诗歌。温庭筠的《望江南》是一典型的抒情诗,内容精练、情境悠远,朗读对该词的理解尤为重要,而要正确的朗读就必须清楚的把握该词的意境,在教学“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时,鼓励同学们大胆想象落日流水的无情带给思妇的愁绪:斜阳欲落未落,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沉浸于该意境中的学生,不用过多的讲述,朗读已自然地带上幽怨、悲伤、失望的语调了。
篇3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思维导图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提出创建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曾拨出一期颇有影响的节目,介绍学习障碍儿童通过思维导图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期节目使思维导图广为人知,如今,世界各国都在使用这种工具,并被誉为“21世纪全球性的思维工具”。在英国,思维导图被列为国民中小学必修课程,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的教育机构也对该课题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而在我国,思维导图而在学校教学中却较为少见,今天我们从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运用角度,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进行简单的探讨。人教版小学高段语文书中每册除安排了一次以课外为主的综合性学习外,出现了整组集中的、课内外一体的综合性学习。该如何在综合性学习中使用思维导图呢?本文从思维导图在活动方案制定、搜集整理资料、活动交流阶段的运用三个方面,通过三个案例进行初探。
一、制定活动方案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案例一]五年级上册的《遨游汉字王国》
1、第一次指导
我先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让学生把“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写在白纸的中央,作为中心图像,然后请学生自己针对汉字提几个问题。孩子的问题有: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汉字是谁创造的?汉字有什么结构?汉字有哪些故事?有关汉字的谜语有哪些?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汉字?有关汉字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通过学生的汇报,我把问题与中心图像用粗线相连,成为思维导图的主支并将不同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小组。但这些主支都是关于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引导,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指导,对方案进行完善。
2、第二次指导
看着自己手中的思维导图,我问孩子们:“你决定用什么活动形式表现自己小组的主题?”常见的活动形式有:手抄报、打印资料、拍照、记录、演讲、讲故事、各种曲艺形式、写作文、制作PPT、竞赛、制作调查报告等。有的主题需要采用几种活动形式,同一主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接着我请同学在自己思维导图主支之下列出第一层分支:活动形式。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汉字起源于什么时候?汉字是谁创造的?可以通过查资料,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给大家。汉字有哪些故事?除了在班上讲故事,还可以收集网络中有声资料,通过微信群普及给大家。有关汉字的谜语有哪些?可以通过制作字谜花灯、竞赛等有奖问答形式。汉字有什么结构?可以制作PPT课件,讲解给同学听。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汉字?可以制作调查表,同时还可由此衍生出“街头乱用错别字”这样的调查主题。
通过学生汇报,我再次完善班级的“遨游汉字王国”主题思维导图,并请各小组组长在第一层分支后列出成员分工,并请各成员在自己分工后面填写好完成时间,汇报地点。
这样,活动的方案基本成型。
二、搜集整理素材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案例二]五年级下册的《走进信息世界》
以搜集信息传递的方式为例。我先指导学生把“信息传递的方式”写在纸的中央,作为中心图像。然后可以按照时间分成几个主支:远古、古代、近代、现代。指导学生以不同时间阶段及信息传递方式为关键词搜集资料。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主支基础上再画出分支,比如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借助器物;古代有飞鸟传,驿传,狼烟,旗语、灯光等;近代:交通工具、电报;现代:电话、互联网。再把搜集到的资料归类到不同的分支中。比如飞鸟传后面可以画出鸽子、大雁的图案;互联网的后面可以分出QQ、微信、EMAIL等。有的分支还可以继续延伸分裂,比如可以列出跟此项传递信息形式相关的成语、小故事等。还可以总结不同形式传递信息的优缺点。总之,运用思维导图,学生更容易将资料进行分类、辨析、去伪。
三、活动交流阶段思维导图的运用
从语文综合实践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来看,每个阶段既要有课外实践环节,也不能缺少在课堂中交流学习的环节,而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使课堂的交流变得充实而有序。
[案例三]六年级上册的《轻叩诗歌大门》
借助大屏幕分步向学生展示本次活动过程的思维导图,先出示“与诗同行活动交流”为中心图像。
接着出示经探讨决定的四种活动形式为主支:诗歌朗诵会、自己写诗合编诗集、诗歌知识竞赛、整理诗歌。
然后分四支展示每支活动的过程。
诗歌朗诵会分各小组选题朗诵、教室布置、串词准备、道具准备、场地清洁、拍照报道等分支。每个分支后面先注明负责此项的小组组别,再在组别后注明所需材料、完成时间等。
自己写诗合编诗集分教师导学、小组交流、完成原创、交流修改、合编诗集等分支。每个分支后面注明活动时间。
诗歌知识竞赛分出题方式、教室布置、串词准备、道具准备、场地清洁、拍照报道等分支。出题方式后面注明一半学生出题、一半老师出题。其他分支后面注明各负责小组,但组别与诗歌朗诵会组别要有不同。
篇4
关键词:诗歌 朗读 意境美 感受 情感 声情并茂
“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动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1]诗歌朗读作为对诗歌作品的再创作,其韵味及艺术感染力离不开意境的营造。
一.强化感受,引感
“感受”是朗读者进入作品的过程。朗读者面对作品,首先要让自己进入作品之中,充分理解、把握作品,这样才能领悟作品的情感,从而引发调动自己的情感。如果没有“感受”这个过程,有声语言就没有或缺乏内心依据,朗读便是空泛的、干瘪的,技巧也就丧失了活力,根本不能把文字作品中那种具体、丰富的思想感情外化出来,甚至会对作品产生了误读。感受诗歌文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
1.具体摹状,还原画面。
“摹状”是借助诗歌的语言,在朗读者头脑中把人、物、景具体化、形象化的过程。例如,杜甫的《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讲述了诗人杜甫亲眼见到差吏黑夜强行捉拿老翁去军中服役的全过程。朗读者可借助诗歌中的关键词“暮”、“石壕村”、“吏怒”、“夜捉”、“翁走”、“妇啼”、“三男邺城戍”、“二男战死”、“乳下孙”、“母无完裙”等在头脑中再现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从而引发出对老妇一家的同情之心,对官府强行征兵之举的痛恨,诗歌的意境就会在头脑中得以真切地显现。
抒情作品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所谓的还原画面,就是结合诗歌的语言,调动朗读者的生活及生命体验,让作品中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其方法是抓住诗歌作品中的主要意象,找出意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想象与联想,将一系列意象串联起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四句诗就是四幅画面:白帝彩云、千里激流、青山猿啼、轻舟飞驶,再运用想象,让自身置身于彩云之间,轻舟之上,听猿啼,看激流,那种生命的活力和奋进激荡之情会萦绕在心中。
2.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相结合。
朗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分为具体感受与整体感受。具体感受落实于诗歌的具体词句中。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红杏的娇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落木的萧索与长江的浩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中冰雪世界的雄奇与广阔,这些都来自具体感受。具体感受要把握诗中的关键词句,由具体词句生发开来,让“意象”可观,可听,可触,可嗅。感受越细腻、真切、具体,朗读就越有质感。
所谓整体感受,是指在具体感受的基础上,立足于诗歌整体形象,注重意象的时空转换,既不割裂意境空间的必然联系,又不模糊意境空间的个性差异,做到想象画面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整体感受是作品作用于朗读者脑海中的整体印象。对诗歌作品基调及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就依赖于这种整体感受。例如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爱与美的追求。朗读者既要把握“雪花”轻灵、自由的特点,想象它“翩翩地、娟娟地、盈盈地”飞舞的姿态,同时又要感受到它寻找自己方向的执着与坚定。因此作品中出现三次的“飞扬”句式,既要读得甜美轻灵而不滞重,又要坚定而不绵软。
二.声情并茂,由己达人
感受作品,引感是朗读的内心依据。而内心依据是因为要形之于声才存在的。有声语言是诗歌朗读的惟一载体。因此“音声性”是诗歌朗诵的重要特点之一。朗读者只有灵活地运用声音,并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技巧,加之以真情表达,才能用有声语言传达出诗歌作品的意境,使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1.虚实结合与明暗互补
“声音的虚实,主要是由发声时声带震动与否决定的。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实声,音质圆润,有乐音成分,较适合在朗读中进行朴实的叙述或描述。声带不震动发出的声音是虚声,气息声音明显,较适合在朗读中抒发源于肺腑的情感。”[2]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四句诗所描绘的景物的远近是不同的。第一、二、四句是远景,主要用虚声传递辽远、空旷、孤独之感;第三句近似于特写,用实声加以体现“蓑笠翁”的形象,这样虚实结合勾勒了一组动态画面,使作品形象感更为突出。
有声语言不仅虚实结合,更有明暗互补。这里的明暗是一种音色的亮度。音色的明暗处理,便于表达不同的心境。“具体说,‘明’,指气息较为集中,口腔控制稍紧,共鸣腔较开,吐字有力,发音位置稍前移,声音走向较上行,渐强,尤其注意颧肌提起的唇齿相依;反之,则偏暗。”[3]声音明亮,给人以蓬勃向上之感。声音偏暗,给人以厚重雄浑或情绪阴郁之感。明暗亮度在营造氛围,生成意境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戴望舒的《雨巷》整体色彩深沉凄婉,要表达出低回迷茫的感觉,声音整体偏暗;而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是一首歌颂伟大中华民族的抒情诗,诗中饱含自豪、喜悦及热情,朗读时声音整体较明亮;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引领我们走过一段历史的隧道,感情的抒发也是随着历史延伸推进的。开始是艰难的、痛苦的爱恋,后来是明朗的、热烈的爱恋,因此音色由暗渐明。
2.拖腔传韵与停顿造势
朗读中的“拖腔”是音节的夸张性处理,目的是使音节的时值延长,产生声有余韵的效果。使用拖腔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开字腹,延长舌头的动程;二是归音时按照调型顺势延长字尾。拖腔的使用有助于加深听者对作品意境的把握及意蕴的理解。例如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两句,为了突出诗人无法排遣的羁旅情怀,表现一种凄清、孤独、惆怅的美感,“声”字加强低频共鸣,并将字尾适当横向延长,让人觉得钟声似乎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船”字也要做夸张性的延长,表现诗人绵延不断的愁绪,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
在“拖腔”的使用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音节的延长使字调出现了变化,某些字音的调值顺应语势的变化而微微发生变化。这种调整使声音形象具有相对独立的形式美,也会使朗读增强韵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声”字可以把“55”调型调整为“445”调型,字尾可以微微上挑一点儿,让人感受到要试图倾听那令人欣喜的雨声,那种不可遏制的内心的喜悦,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
停顿是加强诗歌言语容量,进行画面补白,延伸情感的有效手段。朗读者不仅在生理上需要通过停顿进行气息调节,而且在感情推进中需要借助停顿造势,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在停顿中,听者的思维进入了广阔、深邃的空间。停顿要细心经营,停前要蓄势,停后要承接。如王维《相思》中“此物最相思”,“此物”之后稍作停顿,“最相思”三个字可以一字一顿沉吟而出,引发听者由“红豆”的直观印象进入到“相思之情”的遐想与感慨。再如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拖长并稍作停顿,给人一种心理期待,引发想象。仿佛一位伟人极目远眺,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一抒胸臆。时空之辽阔,意境之深远就在这一停顿之中。停顿使声音的指向性更为明确,而且有利于作品形象化的生成。
三.结语
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源于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歌的朗读要充分展现这种意境美才能满足鉴赏者的审美需要。诗歌朗读的“音声化”既要求朗读的内心依据,又依靠声音的外部表现。因此,做到声音形象与艺术形象的统一,做到“成于外,而化乎内”,使内部情感与外部技巧有机结合,是营造诗歌意境美的必然。朗读者根据自身特点,深入感知、理解、涵泳作品,合理运用声音调控及朗读技巧,就会为作品注入浓郁的人文内涵,为诗歌朗读建构出精美的审美殿堂。当诗情画意随着朗读者的声音流淌出来,诗歌朗读艺术的美感就生成了。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07.
[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37.
篇5
【关键词】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2)09-0046-05
【作者简介】谢莹(1975-),女,浙江象山人,宁波市江东区中心幼儿园副园长、中学高级。
一、问题的提出
诗歌作为“文学中的文学”,承载着民族独有语言的节奏韵律、思想情感和绵延不息的文化,是儿童感知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窗口。诗歌教学作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独到的教育功能不可忽视,尤其在培养语言的敏感性方面有其独到性。
审视今日的幼儿园语言教育,随着绘本教学的兴起和流行,加上区域自主活动量的增大,幼儿园在课后间隙已经难觅诗歌朗诵声,出现诗歌教育式微现象。许多教师在教授完诗歌后,遗忘的速度比孩子还要快,往往在日常教育中缺少后期的跟进练习,其他个别化的自主游戏也会迅速地替代这类活动,导致孩子即便诗歌教学现场感受体验好,但由于缺乏后期跟进体验练习,遗忘也很快,学习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改变这种现状,本研究从探索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和功能出发,通过现场教学案例的观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总结了诗歌节律图谱教学的相关指导策略,为幼儿园诗歌教学提供相关借鉴。
二、诗歌节律图谱的特点与功能
(一)节律
又叫声律或韵律。语言中除了音素之外,附着在音素上的“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人们为了准确地传达词句的内容,表现说话人的思想感情,以求达到互相了解的必要手段。”该理论是浙大吴洁敏教授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成果。本研究根据幼儿乐于模仿感知的特点和他们在语言学习中能感受的节律元素,借鉴吴教授创设的节律符号,根据幼儿认知特点重新进行了设计,主要有: 表示声音的上行和下行;“”表示顿音;表示延音;“”表示重音等。
(二)诗歌节律图谱
是将诗歌书面语言中的关键词或全文,用小图片的形式替代相应的关键词语,添加节律符号,变语言视觉符号为声码、形码结合的语言音乐、图画统一的多重码信号。运用诗歌节律图谱开展教学除了精心选材外,还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进行精心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图代文
这种形式主要用于小班,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形象为主体的大图,一种是小图卡组成的结构图。因为小班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形成,喜欢形象鲜明的图案,其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小班图谱要力求突出中心,简单明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图谱进行朗读。刚开始阶段幼儿会喜欢大图,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结构图,一幅小图代表一句诗,带领他们学习点图朗诵,逐步培养有意注意,增强朗读的节奏感。小班图谱有少量节律符号出现,只是供幼儿初步感知了解,他们的朗读节奏更多地来自于模仿和动作。至于角落里的小文字是提供给成人指导用的,以弥补图画为主的内容了解不全的缺陷。
2.图夹文
中班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出现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的趋势,他们的记忆特点是无意中进行的记忆较多,但能进行一定的有目的的识记,而且在引导下能够手口一致地点读,因此中班的图谱以“图夹文”为主,整体感受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过点读加强有意记忆,节律符号的适量出现起到朗读提示的作用。
3.图配文
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识字量也明显增加,他们能亦读亦猜地来阅读一些图画书,而且能根据要求结合图文进行有目的地记忆,因此大班的诗歌图谱除了“图夹文”,还有“图配文”。根据诗歌内容插入情境性图画,为幼儿理解诗歌提供线索,知道诗歌除了内容结构外,还有节律符号提示的节奏韵律,要注意语调的变化。除此之外,还有以文字符号为主的片段结构图谱,一般根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使用。
(三)诗歌节律图谱的功能
图谱阅读法是早期阅读中的一种指导策略,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图谱进行教学也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诗歌节律图谱”正是把动态的以听觉通道为主的诗歌学习转化为视、听、诵结合的多通道学习的静态材料,促使幼儿在大脑中产生如下联系:口语与图形的联系――口语与已有经验的联系――口语与文字实际意义的联系,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
它的功能在于:
1.采用图、文、符号相结合的形式向幼儿呈现完整的阅读材料,能为幼儿提供书面语言和文字的直观形象,实现口语向书面语(图谱)的转换,通过“以图阅读”方式,激发幼儿学习诗歌和前识字兴趣,为幼儿今后逐步过渡到文本的独立阅读奠定基础,促进早期阅读习惯养成。
2.图、文、符号联系有利于幼儿识字和阅读理解,通过视、听、诵结合,能增强记忆,帮助幼儿很快地在图片、文字和有表情朗诵之间建立对应的联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诗歌内容、情感,借助符号提示进行声情并茂地朗诵,提高语音敏感性和视图转换能力。
3.诗歌节律图谱的运用能激发好奇心,集中注意,有意倾听增强,还有助于幼儿了解诗歌结构,幼儿在看图谱点读过程中,视听说同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阅读的方法、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
4.“节律图谱”是教师运用于诗歌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在示范与指导的过程中促使教师进一步分析诗歌内涵,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
三、诗歌节律图谱教学指导策略
人们学习时,会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这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幼儿还不能自发地产生认知策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幼儿逐步学习和掌握。图谱作为幼儿的学习材料,通过教学前的精细加工,使诗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不同的诗歌图谱使用的时机会有所差异,需要因课因人灵活把握,使用中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指导策略一:“诗歌节律图谱”之进行式――边看图谱边学习
所谓“进行式”是指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将图谱出示使用糅合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即边看图谱边学习,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结构与情感。这在诗歌教学指导中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式,适用于有一定内容含量的儿歌和有一定情节的儿童诗。至于呈现的时机可以在示范朗诵之后,可以在提问之中,也可以在集体练习之前,没有具体的规定可言,需要教师根据诗歌教学的进程和幼儿的学习需要来定,在于教师要有着良好的教材分析设计能力和对教学现场的灵活把控。
在边看图谱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运用以下方法进行指导:
1.点读法
点读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手指点读”,是图谱使用中最常见的形式,只要教学中用到图谱,这种方法基本都会使用到。教师引导幼儿从题目开始,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用手指点读画谱上的画面和文字,可以帮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和指向到诗歌的主要内容上,而手指点读的过程隐含着诗歌的节奏和轻重,在朗诵上起到暗示作用,使之更具节律感。
例如:诗歌《金花银花》,在出示图片讨论比较过南瓜和冬瓜的生长特征后,教师引出诗歌并示范朗诵,出示图谱进行一些相关概念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内容,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依次点读方式进行引导,在“吹着吹着”有轻重音的地方,点击落指稍重,放慢一拍,就可以很自然地带动朗诵的节奏,再通过提问“为什么吹着吹着做个梦会慢下来呢?”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情感,使朗诵更加声情并茂。
2.悬读法
悬读法指的是读谱预测,进行猜测朗读。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中大班,而且相对而言适用于分段体的儿歌。幼儿看着图谱进行预测,会出现两种可能:一种是“预料之中”,印证了预测,认知水平得以提高,有意记忆得以巩固;另一种是“不如所料”,与猜想结果不一样,可以使幼儿自觉反思,对自己原有的想法进行补充与调整。使用悬读法涉及到上、下段图谱分别出示的时序问题,要先看先问先想,再来看图谱印证猜想。当然同一张图谱也可以使用悬读法,但事先需要教师对图谱进行一定的遮盖和提问设计,激发幼儿不断猜想的兴趣。
例如:大班儿歌《睡觉觉》,运用第一张图谱可以充分展开讨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猜想,并说出自己猜测的依据和理由,调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发展辩析性思维,第二张图谱则是验证幼儿的预测,促使幼儿自我调整认识,通过指向性的观察点读,起到增强记忆的作用。
3.演读法
演读法是指幼儿在看图谱朗读时,一边根据教师提示朗读一边根据内容做动作,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与理解。演读法的使用与儿歌内容相关联,里面的主要内容适合表演,才能做到边读边做动作,增加练习的趣味性。这种方法适用于游戏性强的儿歌,在托小班使用比较多,放在看图谱学习儿歌的后期进行比较适宜。
4.提示法
提示法是指用图谱把诗歌结构有的规律呈现出来,幼儿根据图谱提示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图谱起到的是归纳提示作用,呈现的往往是一个片段,而且不同于前面图文结合的方式,往往会用符号来代替,体现的是结构间的规律。这种方法多用在较长篇幅、特殊形式的儿歌学习中,比如数字歌、问答歌、连锁调等,适用于大班。
例如:儿歌《走金桥》是一首融问答歌与连锁调于一体的儿歌。问答歌采用设问作答来引导幼儿认识事物情理,连锁调采用“顶真”修辞手法,将上句末尾的词语作为下句的起头,义不相贯,纯游戏性质。整首诗歌共有18句,整个记忆容量较大,在短短的一个课时里面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能记住诗歌,有节奏、连贯地朗诵对幼儿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小朋友通过倾听和观察,能很快发现“问答句”的特点,通过阅读图片能用三个字来回答。难点是图像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幼儿很难听出“问”的第一个字和上个“答句”的第一字是一样的,通过图谱的呈现,帮助幼儿发现、了解这个规律后,他们就可以根据图谱提示进行对照,解决“如何问”的难点,为后面的自主观察、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学习既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也充分发挥了图谱提示作用,有助于幼儿进一步了解诗歌特点,加强记忆。
(二)指导策略二:“诗歌节律图谱”之过去式――学习在先,图谱在后
所谓“过去式”是指在诗歌新教的过程中,先不出示图谱,而是充分地感受理解诗歌之后,再在课余用图谱进行跟进复习,进一步激发朗诵的兴趣。这种策略多适用于游戏性儿歌与意境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或是情感主线明显、意象朦胧的抒情诗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先学习后图谱
开展诗歌教学,首要的是分析教材,从诗歌本身特点出发,运用丰富多样的手段,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有的诗歌内容动感很强,学习过程中只要辅以图片、动作等,不用图谱也能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情况下,图谱就不必课堂上呈现,在后期的复习跟进中出示,加强练习,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通过符号的自由摆放,感受朗读的多样性即可。
这种学习形式多适用于有较长篇幅,需要集体教学来完成的游戏儿歌、绕口令,或是语言动感强烈、意向优美的儿童诗等。
2.先游戏后图谱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就是头脑中建构客观实体的过程,只有婴幼体主动发生的动作才能对客体建构。”先游戏后图谱,可以让幼儿在理解儿歌浅显内容的基础上,在边朗读边动作的过程中,完整地再现诗歌,进一步激活朗读情感,产生学习的愉悦情感。后期的图谱朗读跟进,是一个帮助幼儿持续“内化巩固”的过程,画谱能引发幼儿关于内容动作的回忆,通过点读进一步巩固朗读的节奏,了解整体结构,体验朗诵的美妙感觉。内容浅显的游戏类儿歌、手指谣等适合先游戏后图谱,在托、小班相对使用较多。
例如:传统儿歌《小耗子上灯台》(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这首三言体儿歌内容浅显,可以结合手指动作进行表演,在日常组织环节中,结合手指动作进行两三遍就能被幼儿学习掌握,不需要以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而学习后的图谱提供起到引发回忆的作用,小朋友看见形象的图片可以朗诵表演,同时可以提出注意朗读语调变化或者加快速度等要求,提高朗诵的趣味性。
3.先欣赏后图谱
诗歌欣赏作为诗歌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本质上是通过幼儿想象将语言材料转换成他们头脑中的视觉的、听觉的表象过程。相对一般诗歌而言,诗歌欣赏作品往往段落更长,内容更丰富,情节更生动,意境更优美,因此,大多数的诗歌欣赏是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手段,如动作、教具、音乐、开放性的提问等多方位结合,进行多通道地感知欣赏。因此,欣赏的过程中较少会用到图谱,而图谱作为欣赏活动后的跟进,起到的是“以图阅读”的功能,促进早期阅读习惯的形成。幼儿的记忆力往往是惊人的,即便是很长篇幅的诗歌,只要稍加提示,他们看着图谱常常可以连贯地朗诵出来,带给你许多教学之外的惊喜。
(三)指导策略三:“诗歌节律图谱”之将来式――图谱在前,指导在后
所谓“将来式”是指在幼儿形成一定读图能力的基础上,先呈现画谱供幼儿自学在前,教师引导在后,从而习得诗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心理学家加涅所说: “随着学习者不断的学习以及不断地贮存智慧技能及其他技能,他们也发展了用以提高其内部学习过程的自我调控的方式。”在教学中如果经常使用图谱学习诗歌,在这个过程中能不断积累幼儿读图读文的技能,获得有效的策略来调节自己的内部过程,发展幼儿自我学习的反省和分析性思维。有了这种基础,在大班后期,我们就可以开展这种方式的学习。但要注意两点:首先诗歌选择要注意突出形象性和趣味性,有许多词汇是能用图片进行转换的,让幼儿在读图猜字的过程中串联起思考的线索;其次,出示图谱之前能让幼儿多方位感知诗歌内容情境和特点,为后面的图谱自学打下基础。
例如:《小熊过桥》描写了小熊从胆怯到勇敢过桥的转变过程,是一首篇幅较长的七言体儿歌,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我们在第一环节先请幼儿看“无声动画片”,把PPT从头至尾播放给幼儿看,教师不作解说,只是帮助幼儿了解儿歌的角色和内容梗概,接下来就出示图谱供幼儿自己学习,在热烈的讨论和碰撞中,教师对个别问题稍加引导,就很顺利地解决了诗歌第一遍学习问题。之后,通过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小熊过桥以后心情是怎样的?朗读时候表情可以怎样?”等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朗读的情感,达到自学诗歌的目的,突出幼儿的主体性。
(四)指导策略四:“诗歌节律图谱之发散式”――图谱的创意衍生
所谓“发散式”指的是进一步发挥图谱在日常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一些与图谱、读写等相关的创意衍生活动,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些活动的开展适用于意义性较强的图谱,强调与日常生活及幼儿经验进行充分的整合,提供给幼儿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促进习惯潜移默化地养成。
1.朗读创意
一首优美的诗歌就是一首动听的语言音乐,在日常练习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图谱进行节奏的添加,或者其他朗读形式的变化,增加朗读的趣味性。在朗读创意上可以通过节奏自由摆读、增加朗读变化等形式开展。比如,诗歌《落叶》音乐性很强,我们可以在“秋风秋风吹吹、树叶树叶飞飞”后面添加叠词节奏型“×××”“×-×-”,采用轮组伴读的形式进行练习,增加朗读的意趣。比如,尝试用方言来朗读《走金桥》,感受顶真手法的变换乐趣,进一步激发了小朋友朗读的兴趣。
2.组词创意
在学习诗歌,点读图谱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词语和文字,通过图文的对应,幼儿可以优化记忆效果,还能引发一些相关的猜测。到中大班后期,幼儿对汉字开始关注,经常会主动地去认读,我们可以抓住这种兴趣,将图谱认读经验结合衍生,开展一些“看图找字”“一字开花”“部首联词”等游戏,可以放在区角中让幼儿独立操作,也可以在生活组织过程中用“开火车”或小组竞赛方式进行,培养幼儿前识字兴趣。
3.诗画创意
经过图谱教学熏陶的幼儿进入大班对读写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作为幼儿早期读写活动的引导者、示范者、支持者,可以利用图谱的创编,结合书写,进行一些诗画创意活动。比如,我们学习了诗歌《新年》,鼓励幼儿用诗画结合的形式进行创作,给新年爷爷写信,说说自己的心愿,体验“画字”的乐趣等都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 上一篇:郭沫若简介及代表作品
- 下一篇:于丹论语心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