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至的古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2 16:2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冬至的古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看标题。诗歌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丰富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来。而诗歌的标题是诗词的题眼,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本诗是一首思乡之作。
2.看作者。诗歌是诗人精神世界的袒露,要真正读懂一首诗,读懂诗人的情感,就需要知人论世。“知人论诗”就是要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境况,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方面。了解了人与世,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李清照的一生比较曲折,前期生活幸福,多写少女的欢乐和的闲愁,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意境优美怡人。
3.看注释。鉴赏一首诗,除了诗的主体外,不能忽视诗歌的注释。 诗歌的注释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对这一内容读诗时一定不能忽略。
4.看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很多意象积淀了基本固定的意义。如果我们熟悉了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它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其他如鸿雁、杜鹃、双鲤也多含有思乡的意思。而梅花、、荷花、松竹等多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在平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常见意象。
5.看诗词中关键词句。古诗中的一些词句往往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如高适的《除夜作》中“客心何事转凄然”的“客”点明作者远离家乡。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凉”是关键词语,既表明雨后天凉,又点明作者的情感――因友人离去而心凉;“愁”则直接点明情感。还有一些表示色彩的词语。
篇2
其一是虚而不实。我国的古典诗歌用语凝练,意象飘远,意旨精微,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以主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朗读和背诵是古诗词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品味出诗的韵味和情感。而在现实教学中,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古典诗词的语言障碍、知识体系的割裂松散等种种因素使得学生的诵读吟咏往往只流于形式,缺乏理解的厚度、欣赏的深度,甚至基础薄弱的学生根本读不懂诗的内容。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课,或花样百出的朗读,加之面面俱到的分析;或蜻蜓点水式的介绍,然后读读背背了事。过度虚化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使得学生感觉虚无缥缈、无所适从,本来就课业负担重,课余阅读少的高中生觉得“收效甚微”,加之数理化的强烈冲击,古典诗词阅读就成了学生首先放弃的对象。
其二是实而不活。教师对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的诗词依照教参从作者介绍、背景资料到字词句篇、手法特色等进行全面分析讲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感觉是讲深、讲透了,但是也把本来完整、优美的诗词肢解得支离破碎了。例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教学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这样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传达出的答题方法,诗词本身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个人的情感体验,便难以深刻地体会。学生没有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还对干巴巴的分析感到粗糙无味,逐渐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学生一脸冷漠;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学生能接到下一句;背诵古诗词完全是为了应付检查和考试……
古代诗词的学习和欣赏是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根据的感受和体验,其本质是为了吸取有益的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思维、陶冶思想性情,是一种具有认识性的活动,它需要通过理性的分析、综合和判断,才能达到认识的目的。虚而不实的课堂教学缺乏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构,没有理性的分析、归纳和总结,所以不能使学生明了古典诗词鉴赏的方法。实而不活的课堂教学将古典诗词教学视为功利化的僵化的任务完成,将富有美质的诗词变成了一种死板教条的东西,远离了情与美。这两种背离古典诗词认识规律的教法,可以说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那么如何做到“化虚为实”“实活相济”,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乐呢?
一、诵读有要求
古代诗歌具有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特点,比如近体诗严格要求句数相等,讲求对仗,讲究平仄,讲究押韵。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和欣赏。课堂教学的读法有很多,范读、默读、朗读、美读、背诵、分小组读等,但是不能流于形式或浅尝辄止,笔者在指导诵读技巧外,对学生明确提出,在诵读后完成以下四点任务:有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解决;根据标题和注释,简介写作的相关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事件等;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的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诗的内容。
古典诗词离学生生活时代已久远,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学生学习的障碍还是很多的,仅仅是吟咏体会,缺乏具体的任务要求的落实,读终究是流于形式的。这四点要求,由易到难推动学生层进式地理解文本。第一点要求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学生有疑处往往是关键所在,有时一字之误、一个词语的差异,就会导致思想感情把握的偏差。对字词的疑问,或教师适当地解释、点拨,或学生间简单讨论交流,使得本来望而却步的难题轻松化解,学生增强了读诗的信心,慢慢会感受到读诗的乐趣。第二点从标题和注释了解诗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对内容、情感的准确把握。如《邯郸冬至夜思家》可以从标题读出以下信息:“邯郸”表明作者羁旅在外;“冬至”诗后有注释:“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重要节日”应该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而诗人却不得不寄寓在驿馆里,思乡之苦就自然蕴含其中了;“夜”写作时间是夜里;“思家”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学生在介绍时把这些要素组合起来,诗的内容、情感方向就把握准确了。第三点让学生把本难以言清的体悟和感觉具体明晰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对于古诗词阅读尤其是鉴赏能力不高的中学生来说,这一近似于翻译的环节是需要的,这样可以细致入微地理解诗句,减少主观臆断,从而正确把握整首诗歌的思想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因为有前两步作铺垫,这一要求学生就不难完成了。第四点是整体把握全诗的概括能力的考查,也是古诗鉴赏能力考查的重点。按次序完成这四点要求,化吟诵感悟的“虚”为读懂内容的“实”。
二、分析有方法
由于古代诗歌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所以读懂诗的内容还谈不上是鉴赏。很多学生一提起诗词鉴赏,就感到虚无缥缈、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处落笔,要么一鳞半爪,挂一漏万,要么生拉硬扯,杂乱无章。其实,诗歌鉴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难以把握,只要把握一些阅读规律,就完全可以准确抓住诗词鉴赏的要领。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分析欣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写什么―――怎么写―――有何用。
1.写什么―――寻找诗中具体描写的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即意象
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鉴赏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从寻找意象入手,使学生明白诗歌在写什么,再围绕这个中心内容,探究意象―――意境―――情感之间的关系,深入品味诗意。如《声声慢》,词中的意象有:淡酒、急风、旧雁、黄花、梧桐和细雨。寻觅不得,想借酒消愁,可薄酒难抵秋风冷雨;是怎样的愁难以消除?是对家乡的思念,是对亡夫的想念;国破家亡,谁还会怜取眼前黄花,作者自怜自叹,孤寂的心感受着雨打梧桐凄凉的声音。借助这些意象,李清照营造出凄凉惨淡的意境,渲染了“愁”字。再如《雨霖铃》选取了很多意象: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此等意象,在古人心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它们突出秋景凄凉孤寂的特点,表现了离别者内心的凄楚。意象,是凝聚诗人情感的物象,把握了意象,才能在情感上走近诗人。
2.怎么写―――把握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诗歌离不开技巧,诗人都会围绕诗歌的主旨,选择恰当的手法来表达。写景诗借助情景交融,咏物诗采用托物言志,咏史怀古诗运用借古讽今等等。要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必须建立在明确掌握古诗词常用手法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艺术手法知识结构图,然后经过范例的引领,来落实强化艺术手法的掌握。如江苏考纲规定的7种修辞手法的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对比衬托等手法的辨析和特点;如表达方式中描写特别是写景的手法的归纳,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每一首诗着重学习一种手法的方法,以点带面,如《登高》的情景交融,《石头城》的借古讽今,《锦瑟》的用典含蓄,《虞美人》的化虚为实,《蜀道难》的想象与夸张,《琵琶行》的比喻和通感,《山居秋暝》的动静结合等。诗歌的鉴赏是一个整体的思维过程,各种手法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能,而不是必须,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懂得,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欣赏诗词,在强化中让他们把鉴赏的角度、鉴赏的思维化为自己的能力。
3.有何用―――阐释所选意象、所用手法的表达效果
鉴赏诗歌,不但要鉴赏写什么、怎么写,还要知道这样写的作用。任何意象的选择、任何技法的运用,都关乎诗歌情感的表达。例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两句描写了山中清幽明洁之景,后两句写山中的人事生活,以动衬静,充满了生动温馨之美,山中之景,动静结合,清幽静谧,而又生机盎然,这就流溢着诗人陶醉其中的怡悦之情,所以诗歌最终自然归结到“王孙自可留”的隐逸情志上。所以意象的选择、手法的运用对作者的传情达意起关键性的作用。此外有些手法还有其本身的各自不同的表达效果,例如对比衬托可以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喻、比拟能描绘和渲染事物的特征,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设问、反问、反复则主要起强调、加强语气的作用,引发读者对事物特征的注意和思考;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给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走好这三步,他们就不会再为古诗词阅读而头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在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既要让学生明晰鉴赏的方法,同时这个方法的领悟过程又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达到认识的目的。
三、语言有品味
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既是在教师引领下的模仿性活动,也是一种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活动。这种个性化创造性活动尤其表现在对诗歌语言的品评上。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品评他们喜欢的字词句,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师就是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使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上来。古典诗歌语言凝练、语意含蓄。语言表达上有许多特点,诸如受字数的限制,用字要省略;由于韵脚的约束,不得不运用倒装;遣词造句要合辙押韵等,从这些细部入手,反复品评,赏析语言运用技巧,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欧阳修的《蝶恋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门掩黄昏”可以理解为黄昏时分将门掩上,也可以理解为将黄昏掩于门外,又可以理解为,在此黄昏时分,将春光掩于门外,或许三方面的意思都有。反正室内之人有一个关门的动作,时间又是黄昏,这个动作就表现了她的寂寞、失望和惆怅。诗歌有“诗眼”之说,诗眼是一首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们竭力追求“一字传神”,主要表现在动词、形容词和虚词上。我们在解读时就要着重去探寻去理解诗中的那个最精练传神、能最有效地表现诗歌意境的字眼。如:如柳宗元的《江雪》中的“独”字,既有“孤独”之意,又有“孤傲”之情,既表达了沉寂清冷的生活氛围,又表达了诗人傲岸卓立的情操;《声声慢》中“愁”字的丰富内涵……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和诗歌的主题。
篇3
一、关注标题,抓题眼
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灵魂,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因而关注诗歌的题目对于确定诗歌的主旨,品味诗歌的语言以及判断诗歌的表达技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诗歌的标题一般对诗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的作用。有的题目显示事件、情感;有的题目交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有的题目揭示与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有的题目则直接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例如2004年普通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问题: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赏析:该题的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只要对诗歌的内容大致概括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第二个问题涉及到诗歌的情感,看似复杂,其实也简单。首先,我们通过题目“秋思”二字就知道此诗应该是一首怀念或幽思之作,再通过文中的“家书”二字就很明显地得出答案: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当然,还需联系诗句具体分析所体现的这种感情。
再如2012年普通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问题一: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问题二:“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解析:第一个问题: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第二个问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的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回答第一个问题时,从题目――“思远人”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远怀人之作。“思远人”即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另外,诸如杜甫《春夜喜雨》、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柳中庸的《征人怨》等诗歌分别从题目中的“喜”“思家”“怨”等就可以看出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在高考试题中,为降低鉴赏难度,命题人往往会对影响理解、鉴赏的疑难处列出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注明生僻字词的读音、意义,有的介绍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情况,等等。注释往往是一把钥匙,有助于打开准确理解、鉴赏古代诗歌的大门,不可忽视。
例如2007年全国高考宁夏、海南卷:
小 斋 即 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解析: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之“品”,来抒写自己的“志”:直――方正、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如果不关注注释,不了解作者被罢官的相关情况,就难以进行正确解答,也许还会认为表达的是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隐逸情怀。
三、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鉴赏诗歌时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例如2009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对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陆游是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其创作诗歌很多,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其诗作大多体现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这首诗亦表现了其崇高的爱国情怀。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若平时能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风等,那么理解此诗所表现的作者崇高的爱国情怀也就不难了。
四、注意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在古代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这就需要平时去积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很多,例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柳树――古人在送别时,常以折柳相赠,表惜别之情;蝉――喻指高洁的人品;芳草――往往用以比喻离恨;梧桐――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梅花――寄托一种高洁的品格;孤雁――思亲、思乡、孤独;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等等。
例如2009年福建高考诗歌鉴赏题:
江 行
[宋]严 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问题: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解析:作答时我们只要抓住“残雪”“雁断”“新月”“潮声”等意象,就不难发现诗人是通过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的。
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等凄迷的意象,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五、细读诗句,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称之为“情感关键字”或“诗眼”。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起重要的作用。
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开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可见,要品读诗词,抓住“诗眼”“题眼”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