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的现代诗短范文
时间:2023-03-16 11:23: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艾青的现代诗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现代诗歌 诵读 品味字词 揣摩手法 联想 写作
诗歌是通过精炼、生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来创造鲜明独特的形象,构成优美而深远的意境,能够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理想愿望的文学体裁。而现代诗歌在感情抒发上则显得更加奔放,其不受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所套,不讲究语言外在的格律,只注重诗歌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都比较感兴趣,因为诗歌富有节奏,有些诗歌用韵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音乐的美感。“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诗歌感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并且,因为有兴趣,就不会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但是,现在的诗歌教学却令人担忧,老师对诗歌单元不够重视,认为在课堂上读一读,了解一下作者的思想就行了,学生也不会花多大气力去学诗歌。上到初三,因为课程紧张,诗歌单元往往成为自读单元,教师不再讲解,学生自然也不会去阅读。诗歌为何成为附属品,可有可无?我看是跟现在的考试制度有很大关系。中考、高考作文是每年的热门话题,前几年写作要求是“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现在虽然写作要求有一条是“文体不限”,但历年来也极少有考生写诗歌,满分作文也从不是诗歌。为了迎合考试和阅卷老师的口味,在教学与考试当中,诗歌被逐渐排除在外。再看看现在的文坛,著名的诗人有哪些?屈指可数。小时候,我读过席慕容的诗,读师范时读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诗中优美的意境深深影响了我,让我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但现代诗歌似乎没有了发展,即使有发展,也是比较缓慢的。其他的如小说、散文却是得到迅猛发展,小说家、散文家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试想一下,学生在学校没有了读诗的兴趣,以后还会有写诗的兴趣吗?所以诗人少也在所难免了。这样看来,现代诗歌的教学在初中就应该重视起来。
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诗歌教学,让学生对诗歌感兴趣,获得美的享受,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并产生写作的欲望呢?
一、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感受诗歌语言文字的美。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中,《语文标准》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当中,即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屏弃繁琐的分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来感受课文内容。”在语文课上,只听见老师的滔滔不绝、不闻学生的琅琅读书声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诗歌具有独特的形式,富有美感节奏感的诗句更是适合朗读。诵读,相对于文字来说是具体的,是形象化的。朗读得好的,是基于将相对抽象的文字,经过自己的充分想象,激活成具体的、有情感的形象,之后用声音表达出来。艾青说:“诗必须有韵律。”教学中,紧紧围绕诗歌的这一特点反复诵读,就能使学生进入到艺术氛围中,加强对诗歌美的感受。
我在教学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歌的时候,用了最朴素却又最有效的方法:朗读法。朗读时,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分散读,个别朗读,教师范读或听录音,齐读,齐背。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几分钟,初步感受诗的停顿、节奏、重音。这个时候,学生还不是把握得很准。然后由一两个同学来读诗歌,其他同学参与评议。评议也是可以有多种形式,师评生,生评生,生评师。读读议议中,学生逐渐体会文中的感情了。接下来听录音,标节奏和重读的词,一般来讲,能鲜明地表达诗人的感情的词语,包括中心语和修饰语,就应该重读。然后分散朗读。一次次地朗读,学生对语调、语速的快慢、音长音短、节奏、重音也就把握得较好了。每读一次,也是学生对文本推敲一次,理解也就更深了。这个时候,老师也要来一次声情并茂的范读。范读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情的先导。一首原本不起眼的诗歌,通过教师范读(或放录音带),可使学生迅速进入意境。我在范读这篇课文时,“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一句,我读得轻缓抒情,学生评价时说好像看到了太阳冉冉升起,光明就在眼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可以去想象那最深沉的情爱和最美丽的意境,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在朗读声中显现出来。
二、品味推敲诗题和字词,揣摩艺术表现手法。
今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题注重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注重选材的教育功用与人文价值的充分体现。诗歌赏析题目前尚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考查内容较为浅显明了,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能力、对于诵读诗歌的语感表达能力、品读诗歌进行情境体验的能力、对诗中人物形象的认知能力等。基于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就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和品析能力。要理解一首诗,就要抓住诗的题目和关键词。有许多诗的题目就点出了诗的主旨。余光中的《乡愁》,题目告诉我们他在诗中抒发了思念家乡思念祖国之情,《雨说》的诗题点出春雨告诉孩子们要笑着生活。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写出天上的繁华。通过推敲诗题,往往可以初步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情感基调、写作视角等,为进一步揣摩艺术手法打下基础。
推敲诗歌的字句,要注意诗中最传神的字词。从这些字词,往往可以感受诗人写诗的用意。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体会诗歌的感情可以从词语的感彩入手,抓住关键词语(即“诗眼”)所蕴含的丰富感情,比较各种不同词语句式表达感情的不同效果,就可以挖掘出感情之“泉”。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我也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我问学生:为什么不用“清脆的喉咙歌唱”?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嘶哑”一词写出鸟儿饱受折磨,痛苦不堪,这样写实际也写出中国人民受尽帝国主义者的蹂躏,更能突出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
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很强,表达技巧相当丰富,如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暗示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如何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这就要指导他们体味诗中所运用的物象、由物象所构成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从而看诗词的意境。诗中的意象看似随意,实际都是诗人精心选择的。例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这都是客观事物,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则为诗的意象了。这些意象都有特定的内容。“土地”象征遭受战乱、受苦受难的中国和人民,“河流、风”象征愤怒的人民,“黎明”象征光明的未来。作者运用这些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感情。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语意的跳跃、意象的模糊,要靠读者的想象。没有想象和联想就没有诗歌。“想象”是无中生有,联想是“由此及彼”。指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就应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补充诗里没有的内容,联想诗里的言外之意。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一阵微风”、“一片阳光”,这里运用比喻,从这些比喻中,可以联想到什么?学生通过对诗的反复朗读和思考,自然会体会到前两个比喻概括了“少男少女”的特点,他们充满青春和活力,代表了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后两个比喻写出诗人的歌声要像“微风”一样吹拂少男少女,像“阳光”一样温暖少男少女。推敲字句,可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凝练;揣摩艺术手法,又让学生了解到诗歌创作的技巧,为写诗打下基础。
三、堂上推荐和课外积累优秀诗作,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的阅读同样也应该这样理解。
吕叔湘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一个人的思想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给学生打造的一笔终身财富。由于考试和教育评价体制改革的滞后,应试教育的格局迄今尚无根本改变。因此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多数老师不愿实施。我在教学中除了规定学生每学期阅读名著之外,还向学生推荐优秀诗篇。这一年中,推荐了《再别康桥》、《死水》、《中国的土地》,诗歌集《繁星、春水》等等。我每周坚持开设“阅读课”,每次都有一个专题。在诗歌阅读交流课上,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同学之间也相互推荐新诗。一个学年下来,每个学生就读了几十首现代诗。有些诗歌是高中才学的,现在他们才读初一就已读得琅琅上口了。在课外的积累中,学生会发现,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语言比诗歌的语言更凝练。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诗歌语言构建的意象在我们面前展开,能积极地拓展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获得巨大飞跃。这优美雅致的语言,给我们无限音乐般的享受。诗读得多了,就会产生写诗的兴趣,所以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创作。
四、用教师的写作来激发学生创作诗歌的兴趣。
现在的初中生,向师性和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能说一口流利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能写好文章的老师,我相信他一定受到学生的欢迎。他的学生也必定会模仿他的字,模仿他写文章。朱永新的论文《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其中有一个观点说到师生共同写日记,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超越自我。写是形式,但写带动的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对他的这个观点,我也有些自己的看法。教师坚持写日记,大部分人可能做不到的,但如果能坚持写文章,并拿出来和学生分享,这应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我教学诗歌单元,也尝试写一些诗歌。在课堂上我满怀激情地朗诵自己的诗。我的《游贺州姑婆山》、《母亲是一面旗帜》这些诗都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师的带动下,学生也产生了写作兴趣,开始尝试诗的创作。七年级的杨振宇同学写的《爱与恨》,“有一种力量/能使干涸的海洋泛起波涛/能使百丈的寒冰融化成水溪/能使秃平的高山长成茂盛的森林/气馁的人遇见它重现希望的阳光/它是那么伟大而神圣/但又那么平凡/那便是爱/是爱给予的力量/还有一种力量/能使和平的世界笼罩厚厚的乌云/能使美好的家园瞬间变为废墟/能使美丽的草原变成干旱炎热的沙漠/她来自每个人的心中/那便是仇恨/我相信/恨会随时间逝去而变得暗淡/爱却会散发熠熠光芒。”这首诗虽稚嫩,也不押韵,但他看到爱的力量,联想丰富,抒发了情感,实在难得。还有其他学生的如《夏夜》以明快的格调描绘儿童的奇思妙想,《蜜蜂颂》以朴素的语言赞颂蜜蜂奉献精神等,这都是学生自己创作的小诗,他们能大胆想象,写出不同风格的诗,这不正是现在教学所提倡的创新吗?想象是创造的先驱,是人类腾飞的翅膀,诗歌的创作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意境;情感;古今比较;智慧
《断章》是20世纪中国诗坛广为传颂的佳作,但这首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却只有短短四行: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以其独特的语言调度、朦胧的意象串联、传统的古诗结合,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品咂不尽的生命艺术空间。
《断章》描绘了一幅静止的风景画,而且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甚至没有经过。诗人只是截取了最动人的一个瞬间:窗边与桥上,两两相望,互称风景。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是写看风景,却没有洋洋洒洒地笔墨来描绘那小桥流水,只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的人,以及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在诗的第二节,诗人将平凡的都容易被忽略的小桥、小楼、明月作了适当的巧妙安排,使之融为两幅画。“看”和“装饰”将本不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整首诗形分神聚。
纵观整首诗,诗中用简单的熟悉的意象勾勒出一幕爱与被爱的“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意境美。桥上人陶醉于这美丽的夜色中,却完全没觉察到一直悄无声息的看着他的楼上人。而楼上人忘情于桥上人,周围的一切也被他忽视了。他竟然也不知道,此时的他已经进入了别人的梦。桥上人爱着这风景,却看不到默默关注着他的楼上人,楼上人也不知到自己正被别人关注着。诗人短短几句就将这爱与被爱的情景刻画的淋漓尽致,不禁让人产生诸多遐想。
在很多人眼里,容易把这首小诗看成一首爱情诗歌,那种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似乎在诗歌的字里行间隐隐透露,但是在卞之琳的散文《断章的》中,却让我读出了另一种情思,那不同于爱情的爱意。
卞之琳在散文《断章的〈断章〉》中勾勒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静谧夜景,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寂夜,灯光,小桥,平凡、苍白的画面,天天如是,年年如是。一切都在静默,未曾启封。……她只是一个伤心的女子,只是无意间走上这座小桥,倚在栏杆上,看着远方的远方……桥下的灯光,天上的群星太耀眼,太夺目,这般与她生命不符的景色,只会令她越发伤心、自卑。……她惊奇地发现不远处一座楼房一张和自己同样落寞的脸正朝向这边。突然,那张脸笑了……她也笑了……就这样,刹那间涌出一个叫做‘美好’的词,它闯入了她与他的世界。这一闯,同样是一生一世的记忆。”这个故事,显然讲述的是陌生人之间刹那的相知相惜,而非男女之间的朦胧感情。卞之琳还在文末强调了“能在失意时遇到与自己冥冥中系有一点灵犀的人,是一种最美好的慰藉,最纯真的幸福。我想,我的有缘人,就在不远处”。可见,卞之琳在此表达的是一种在失意中,偶遇陌生人并产生相知相惜的知遇感。
这样的有别于爱情的爱意在张爱玲的散文《爱》中也有体现。时间的交错,彼此的相遇是那么凑巧,这样的相遇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缘分”。艰难的跋涉人生当中,在失意之时能有个人在精神上相互取暖,互为安慰,让我们在感受人生的寂寞和苍凉的同时也收获了一分从容与美丽。这种情思也许比爱情更加的有味道。
在诗歌创作方面,《断章》因为含蓄节制的情感表达,简洁明快的意象运用,成为中西方诗学体系交融的经典。下面就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例,分析《断章》与中国古典诗学是如何交融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的。
首先两首诗歌同样都采用了虚实并举、时空转换的方法,可以说《断章》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意境的创设手法。但《夜雨寄北》中的时空转换、两相对应较单一,它仅限在:“现在――将来、巴山――北方”这样一组时空之中,而《断章》则体现为:“现在:桥上――楼上”、“之后:现实――梦境”这样的两组时空。这样一来,两首诗虽同为四句,但其中各自所包含的内涵却不一样多,《断章》的内涵要比《夜雨寄北》多出许多。
其次在诗歌的朦胧色彩方面,《夜雨寄北》不可与《断章》同日而语。《夜雨寄北》虽然有人说是言妻,也有人说是言友,但无论如何,可以从题目中探测到一些情感。但是,《断章》乍眼一看,根本不能知道诗歌的内容与情感,在标题上,《断章》的朦胧效果就胜于《夜雨寄北》。在内容上,《夜雨寄北》所叙比较清楚,只是使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使人产生了朦胧之感。而《断章》则不然,诗歌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只是表现了“看”和“被看”的相对关系,但是程度如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断章》的朦胧意味远远大于《夜雨寄北》。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断章》在艺术表现手法方面与《夜雨寄北》有着关联,这种关联既有继承,也有突破,使读者在它身上既能看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又能领略到西方现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亦亲亦疏,亦熟识亦新奇。
《断章》仅仅四行,但是从中透露出来的智慧是不言而喻的,正如艾青所言:“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他在平淡的语言中更喜欢淘洗,寥寥数句胜过千言万语,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有些诗行,本可以低回反复,感叹歌诵,各自成篇,结果只压缩成一句半句。” ①他不去铺展诗意把话说尽,而是使诗的意义通过风景等意象凸现出来,使读者在有限的言语里收获丰厚的诗意。
《断章》为人所喜,百读不厌,是因为它既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子,又有朦胧意境的展现,将诗中那种情、那种景逼真地铺展在读者面前,让这首诗成为卞之琳的经典之作。
注释:
①卞之琳.十年诗草[M].香港未名书屋,1941:241.
【参考文献】
[1]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上卷)[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王洪辉.古代意象与现代视角的交汇――卞之琳《断章》的审美特质[J].名作欣赏,2008(15).
[3]王玉琴.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J].文学教育(上),2007(3).
[4]叶维廉.中国诗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
[5]杨世明.唐诗史[M].重庆出版社,1996.
[6]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章亚昕.中国新诗史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