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现代诗歌范文

时间:2023-04-05 05:0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物的现代诗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物的现代诗歌

篇1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了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潇洒,

串串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如画。

2、《油菜花》

从南到北,

一片黄从西到东,

一片黄随着春风的吹动像金色的大海洋海浪一浪还比一浪高像徜徉在妈妈的怀抱。

3、《莲的心事》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不忧也不惧。

现在正是,

我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後,

篇2

[关键词]现代诗歌;教学策略;资料介入;对比;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73-01

《长江之歌》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曲的歌词,被编排在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开篇。诗歌以简练而富有深情的语言,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的宏伟气势、刚毅博大的精神以及敢于奉献的高贵品质,表达了诗人对长江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笔者以这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谈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资料介入,明晰内容

诗歌对事物的介绍,并不是平铺直叙的,而是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加以呈现。因此,如果不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学生也就难以真正读懂文本的核心内容。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这首《长江之歌》之前,就引领学生分别从长江的概况、长江的发展以及长江的贡献三个维度进行资料收集,让学生了解长江的具体长度、流经的区域、起点与终点等,了解长江的起源、历史发展的轨迹,了解长江对各种植物的哺育情况以及沿江开发、贸易发展的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将这些信息与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大意。如将长江终点、起点的知识与诗歌第一段中“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相结合,感受作者艺术化语言表达所形成的丰富意蕴;将沿江开发和贸易发展的资料与诗歌中“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相结合,感受在改革开放中,长江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诗歌语言精练而具有跳跃性,仅仅凭借着诗歌自身的语言,学生难以揣摩作者意欲表达的内涵。而广泛的资料收集,为学生拓展补充了相应的知识信息,为解构和感知诗歌的内蕴起到了铺垫性作用,教学效果鲜明。

二、对比感知,洞察思路

相对于一般的现代诗歌而言,歌词的创作有着自身的规律与原则,其中上下段之间的对应联系,就是歌词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采用对比、联系、整合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在深入辨析中既明确作者的创作思路,又能感知如此设置的表达效益。

如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组织男女生分别诵读课文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并在对比中明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和写作策略上的特点。学生在深入思考之后进行分享。有的学生发现两个自然段在语言形式上有对仗关系。教师相机引领学生紧扣语言形式的特点,深入感知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视角来描写长江的。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学生逐步意识到第一段,作者借助长江的起源和终点,以空间概念,展现了长江绵延千里和刚柔相济的特点;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则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凸显了长江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全新的青春活力。

两个语段并列呈现,让学生以立体化、多层次的方式感知了作者表达的内在情韵,不仅深入洞察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基本构思,更促进了学生文本解构能力的有效发展。

三、拓展补充,实践练笔

Z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阅读教学就应该在学生深入感知与悦纳的基础上,创建真实可感的平台,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语用能力。

教师在执教完《长江之歌》之后,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另一首描写长江的诗歌《长江礼赞》,并引领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感受两篇文本在创作上的共有特色:首先,都是借助第二人称“你”的口吻来直接抒情,便于诗人将自己独特的情感和盘托出。其次,两首诗歌都大量使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艺术化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感知,从而促进了表达效果的整体性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则引领学生在自己生活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情感最深的事物,并模仿这两首诗歌的写法,尝试写一段诗。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知诗歌与普通文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深入实践,进行练笔,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始终以语用训练为核心,通过其他类群文本的拓展补充、对比细读,进一步明晰了诗歌的体裁特征,并以一个价值点为范例,对学生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指导,为学生的实践练笔奠定了基础。

篇3

一、对话

“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对话者都能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英国思想家戴维的这一句话,亦是对生成课堂的描述吧。

对话生成的起点可以是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我从不要求学生的回答契合我的预设,我从来都是在期待学生给我意料之外的惊喜,这能与我碰撞出更美的火花。

《春天,我的春天》(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读本》)的第六段是作者记忆中的春天的画面,画面感特别强,我的强烈的感觉是一幅儿童蜡笔画。我想试一下学生们的感觉与我有几分类似,亦想训练他们构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能力。于是我设置了这一个问题:春天,是作者记忆中的生动画面。如果这真的是一幅画,你觉得是一幅什么画?请从画面特点、色彩、构图元素来说说理由。对于他们回答是什么画,我作了如下的预备:油画、水粉画、水彩画、蜡笔画、儿童画、版画等。

陈涓铭:我觉得这是一幅沙画。沙画的特点是画一幅,抹去,再画一幅……而这一段的场景是不断更迭,便给人沙画之感。

师:这个回答令人惊艳。咱们回忆一下见过的沙画……第六段的画面更迭的节奏很快,而且每一幅的画面都简洁如沙画。沙画,真的很有意境。

这个回答的惊喜之处在于,沙画突出不断更迭,表明记忆的丰富。这是我没有预设过的。而这更能突出作者失明之后对色彩的鲜明记忆与对光明世界的留恋。

有时候,哪怕是学生恶作剧式的回答,亦是可采撷的生成资源。因为,恶作剧,恰是最真实的流露。

《合欢树》(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史铁生反复提到那个小孩。九班那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大咖梁扬立大声说:“那是作者母亲的投胎!”我说,对,确实是投胎!学生们见我居然肯定这个答案,颇为惊异。

师:那些神话传说、故事中的投胎是怎么回事?

生:貌似是逝者生命的延续。

师:唯物论,真的是生命的延续么?

生:一厢情愿。

师:为什么有一厢情愿?

生:因为太想那个人了。

师:那么,院儿里的这个小孩是作者母亲的投胎么?请扬立同学说说看。

梁扬立:不是,又是吧。不是,就不说了。说是吧。小孩意味着生命的轮回,母爱的延续。

师:精彩!

我还注意倾听。叶澜教授说过:“教师,要把孩子们的思维看成是丰富的教学资源,要收拢学生头脑中发出的‘波’,集‘波’成‘澜’,再推给学生,这便是生动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与学生对话过程中,我要求自己凝神谛听,这样才能不错过学生回答时的一些稍纵即逝的亮光。

学习《李凭箜篌引》(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设置的问题之一是:“诗中出现了那些意象?”设置问题的意图是探究李贺诗的瑰丽的神话色彩这一特点。

梁锦飞:(在列举的部分意象后)我觉得这就好像是开一场演唱会的感觉!(这句他说得飞快,大概拿不准大家会对他有何评价)

师:开演唱会的感觉!不愧是咱班的“流浪诗人”!感觉从何而来?

梁:乐师李凭开演唱会,动物、植物、人、神一起来听。

师:真的,这首诗难道不是在写一场演唱会么?主角是李凭,舞台的背景是“高秋”“空山凝云”“十二门前融冷光”,多么瑰丽!听众是各界的“名流”:昆山玉、凤凰、芙蓉、香兰、紫皇、神妪、吴刚、玉兔……这是一场充满神话色彩如梦如幻的演唱会!

演唱会,这个切入点真精彩!此时,教室里所有人的思路,都被“演唱会”打通了;诗中的先前在我们脑海中分散的画面此时集中到演唱会的现场了。而这个完整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李贺诗作的瑰丽诡异风格。

对话生成的起点可以是“错误”。教室就是让学生出错的地方。我的原则是宽容、尊重,因势利导,化弊为利。

学生未达到老师的要求,亦可作为对话生成的起点。

收假的第一节课,按照放假前的布置,是检查必修四宋词单元的背诵情况。柳永、李清照等人的词,在学习之前希望他们能先背下来。冼旺,女生心目中的“男神”,这回是自毁形象了。他坦率地承认,只能背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什么能背这一句,这句特别容易背。为什么容易背?因为是叠词。为什么叠词容易背?――其实,他们在被我一步一步地引进“圈套”,解这首词,就从叠词开始。这是预设之外,现场生成,颠覆了我原来的预设――我原来的预设是从对比《醉花阴》与《声声慢》的愁切入――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比预设更佳的切入点,突出了这首词最出色、最有特色的句子。

二、讨论

当课堂上存在疑点是,可以通过讨论来解决。讨论,一般不是直奔主题,结论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绽放的过程,意味着一个又一个意外的事件发生。我跟学生的关系较好,在学生面前脸皮较厚,所以也不害怕不计较讨论的结果令我难堪。

三、合作

合作是学生之间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互相配合的过程。在我的课堂中合作形式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相比之下,小组合作更多一些。因为,小组合作,组内的角色更丰富些,动态交流产生的思想火花更耀眼。小组合作的结论如何,亦是无法预料,特别是现场讨论,现场结论。那么在小组发言人发言时,如有必要的话,我亦会用对话的方式与发言人一起走到问题的结论那一步。

篇4

艺术汇:你的作品早期的时候多以装置为主?

刘窗:主要做装置,也间断做一些影像的作品。

艺术汇:《分割的风景》系列是从2005年开始的,这次展出的《什么是屏幕》这个作品,似乎是从整体的创作中拿出来一个来,做跟历史的对接。

刘窗:其实这个作品是一个很长的计划,上次在上海双年展的作品也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后来k11武汉也展了一部分,每次形式都不一样,这套系列主要是我对建筑的研究:一方面建筑是社会的的模型。也可以把它看做生物体,门窗可以看成它的器官,一个屏幕,在上面一些事物显现,屏幕本身是一个中介,面对人的大脑,另一面是机器化的‘大脑’,或者另外一种混沌的东西,是无脑,它包括很多非人的事物,譬如时间等等。

艺术汇:所以你的创作针对的也是一种无脑型机制的形成,像你的创作《舞蹈》一样,两辆车血栓一样行走在高速公路的这样的动脉体里?

刘窗:高速公路是和现代国家同时出现的,你可以把它当作一种模型,我对‘模型’这个概念很感兴趣,模型可能意味着它有一个共通的范式在里面,但同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问题是怎么让其中的很多东西显现出来,为了去看而去创造一个更大的或更不一样的框架。但对我来讲,模型也是一种‘反模型’。我可以把交通的系统当作一种媒介,但我没有从有机体角度来考虑它,它有很多的规则,就像一个封闭的国家。国家的系统也是封闭的,这可以在一个高速公路里面体现出来,它也是一处各种规则集成的系统,所以《舞蹈》这件作品这有点像一个测试,这个测试并不破环系统,而是激进地去遵守规则,两辆车平行,以最低限速行驶,它有可能是反对某种自由竞争的,同时也是在一个合法的规则里的。

艺术汇:此次《活的遗迹》你带来了《什么是屏幕》,《抑花一号》。《爱情故事》它的之间逻辑关系是什么?

刘窗:这个展览的线索叫‘活的遗迹’,中文比较简单,英文(LiveRemnants)更准确,‘活的剩余’或者‘活的残骸’,一些事物在今天已经无用了,比如说杨树、柳树自身的繁殖系统在城市里已经没有用了,因为它们都是通过人工培育的。但一方面,杨絮和柳絮的这种传统的繁殖系统又会制造的一种城市景观“五月飘雪”。这是一种主动的生产,不是在人的规划里面的。在另外一件作品《什么是屏幕》中,这里面有另外一条线索,里面有一个花纹,叫方胜纹,在元代它就出现了,据考是由新石器世代的菱形纹样变异过来的,它在明清家具、建筑、瓷器上面出现频繁。我把这个图案当作一个生物体,有点像适应性的生存。今天在北京很多防盗窗都会使用这个图案,一方面能观察到它和新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了,因为它使用的是这种20世纪才发展出来的铁焊接技术,同时它又和一些现代化的单元楼结合在一起,这个过程特别有意思。这个图案不停地变异发展然后病毒式的传染的这种变异过程,这个图案也是一个‘活的残骸’,它和新的技术和新材料结合在一起,这是展览主要的两组线索。

艺术汇:《抑花一号》作品你采用了影像和装置俩种方式呈现自然物被机制化,人工化的过程,这里面标题是‘残骸’,但也涉及到生命体死亡的议题,就是现代社会一直用一种实用主义态度来面对曾经鲜活的机体,使得所呈现的死亡的局部不管是纹样或者繁殖功能或辞藻都以一种僵化,死亡,批量方式重新进入到我们的生存当中。

刘窗:现代化生产当然是在‘活化’这些东西,也是在利用它的生命周期,以一种经济的原则在运作,所以我们面对更多是一种人造的自然。我们会从一个能动的角度去判断什么是自然的,什么是人工的,但是你要把这个观念拿掉,可能就不会是这样,你会发现不光是人在里面有一种主动性,植物它自身的生长也不是人为的,因为人的思考是不会让一棵树长出来的,不会让一棵花开放,所以它的存在本身是没有办法进行人为去解释或人为去描绘干预的东西,只能是在一个通过另外途径,比如说植物怎么被现代性过程捕获,怎么被组织在这里面,这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过程。

艺术汇:你的作品似乎都有意识的精简语言,做到不说废话,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窗:这个工作有点像编辑,怎么样让别人观看一些东西,关闭掉一些东西,这是一些技术性的操作手法。

艺术汇:85时期的艺术家创作对你作品有影响吗?

刘窗:很难说有影响,大学时候最早接触到的是广州大尾象小组的作品。但要说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从西方的一些艺术家身上看到的东西。国内这些前辈的艺术家的作品是看过的,但影响没那么大,可能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相同的问题,这时候会有一些同感。

艺术汇:《爱情故事》涉及到中国传统的言情小说,这种文本模式很早就有。本身也是通过不断变异而形成的,你此次作品呈现的是书里读者随机写下的文字是怎么考虑的?

刘窗:言情小说唐代就有,主要是女性读者,后来到明清章回体小说,之后有上海20年代的鸳鸯蝴蝶。49年之后大陆香港台湾都没有人写,到了80年代香港台湾经济腾飞的时候出了一批作家,因为新的阶层白领出现,这些书作为一个文化产品被大量生产,后来被很多大陆出版商盗版,也获得了大量的读者群。我当时在东莞和另外一个艺术家开办了一个工厂,但很快就倒闭了,在闲逛的时候发现有很多书店都是在网吧旁边。最开始我这些书本身比较感兴趣,当时还想把其中一本翻译成英文,因为当时在英国有一个驻村项目,想把书翻译过去,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费用和版权的问题。后来过了几年,我有个机会从一个倒闭的书店中买到了1000多本书,当时是想重新做这件作品,在翻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当时读者留下的笔迹,一般都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其中有些写的很有趣。因为这些书是用来出租的,2块钱压金5毛一天,它会形成一种循环,某种意义上读与看的过程,象一个低版本的英特尔网络论坛,一个读者写给另一个读者。这些笔迹有一部分是写给朋友的信,还有日记,还有一部分特别像现代诗歌,不是主动的创作,更多是无意为之,把它整理出来后发现特别像现代派诗歌的形式,是一些不合逻辑的语法和句子,这些符号以非常奇特的方式还原作者当时所处的情景。后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书店慢慢消失了,差不多是在2008年,书店慢慢倒闭,现在大家都用手机下载小说。

篇5

    “当代着名作家兼评论家阿伦?塔特说,他第一次读《荒原》时,一个字也看不懂,不过他已意识到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2](P128)《荒原》的晦涩难懂,首先就在于作者采用了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思想情感、立场观念等深深的藏在其中,使读者琢磨不透。例如,《荒原》的题目本身就是一个象征。在作者笔下,“荒原”是一个寸草不生,破败荒凉的地方,它象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的精神状态。战前的西方是什么模样呢?是世界的楷模和榜样,是理性主宰的地方,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天堂。而现在,却是充满灾难、人欲横流、毫无生机的荒原!在这里,诗人通过荒原的象征意蕴,把西方人对社会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诸如这样的象征在《荒原》中还有很多,例如“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和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3](P51)四月本是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季节,但是诗人却说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这的确令人费解。为什么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四月在诗人笔下是“最残忍的一个月”?为什么诗人对四月横加蹂躏?就是因为作家用自己的情感、或者说用战后西方人的精神危机,把四月浸泡过了,用它象征“残忍”和“死亡”,表现的是荒原人的孤独和绝望。而且,这种孤独和绝望、残忍和死亡无以复加,无法挽回,没有任何获得拯救的可能。即使是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无法使西方人的精神危机起死回生。读了这两句诗后,我们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

    在这里,艾略特所用的象征不同于传统的象征,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在传统的艺术方法中,象征物和象征意义之间具有某些相同之处,联系比较密切。例如,我们用白色象征纯洁,因为白色表示单一,一尘不染,所以与纯洁有相同之处。用红色象征革命,因为革命要流血,红色是血的颜色,它们二者之间不仅具有某些相同之处,而且联系也相当密切。但是,我们在《荒原》的象征中,却很难找到那些相同和联系。四月和残忍、死亡之间,荒原和西方人的精神状态之间,不仅很难找到密切的关联,相反,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这样,作者通过运用象征手法,达到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从而引起了读者对西方现代社会现状的思索。

    其次,《荒原》中的象征还是多层次的,其中有些意象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象征意义。譬如“水”这个意象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荒原》第四章中《水里的死亡》有这样的诗句:腓尼基人弗莱巴斯,死了已两星期/忘记了水鸥的鸣叫,深海的浪涛/利润与亏损。[3](P61)第五章《雷霆的话》中有这样的诗句:只要有水/而没有岩石/若是有岩石/也有水/有水/有泉/岩石间有小水潭/若是只有水的响声/不是知了/和枯草同唱/而是水的声音在岩石上/那里有蜂雀类的画眉在松树里歌唱/点滴点滴滴滴滴。[3](P62)在以上的诗句里,“水”这个意象就具有双重象征意义:既是土地肥沃、农业丰收的根本保证,也是各种欲望的象征。荒原缺水,要等待水来拯救,这时水是“活命之水”;西方社会人欲横流,水太多了,窒息了生命,这时水是“死亡之水”。这种象征闪烁着辩证的光辉:希望不可无,否则荒原永无生机;荒原忌太滥,否则同样会溺毙生命。

    第三,《荒原》中的象征还具有纯主观的特点,把象征完全看成主观的东西,全凭个人直觉和内心梦幻,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象征似与不似,主观与客观统一等等规律,甚至根本不顾别人懂不懂。如艾略特诗歌中的雾像睡猫,黄昏像“麻醉在手术台上的病人”之类。在这里,我们在雾和猫之间,黄昏和麻醉的手术病人之间完全找不到关联。它们纯粹是作者的主观想象的产物。不仅如此,在后期象征主义的其他诗人中,例如叶芝,我们也能找到相当多的、类似的象征手法的运用。叶芝的许多诗中都出现过一个象征物:旋体。在诗歌《驶向拜占庭》中有这样的诗句:请走出圣火来,参加那旋体的运动……在诗歌《基督重临》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在向外扩张的旋体上旋转呀旋转……这个旋体究竟是什么呢?如果不深入思索,简直是不知所云,如堕五里雾中。明白之后,豁然开朗。原来,叶芝认为人类历史是从野蛮到文明,又从文明到野蛮,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他诗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这个“旋体”,竟然就是指历史的不断循环往复。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就像诗歌中的旋体,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所以,在运用象征这一艺术手法时,不论叶芝、还是艾略特,同样是纯主观的。

    深邃而怪诞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袁行霈指出,“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和词语,并不是外来的东西。英美意象派所提倡的Image是指运用想象、幻想、譬喻所构成的各种具体鲜明的、可以感知的诗歌形象。意象派主张把自己的情绪全部隐藏在意象背后,通过意象将它们暗示出来。”[4](P49)它的最早源头可以上溯到《周易?系辞》。其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所以意象的古义是‘表意之意’。这个‘意’是指那种只有圣人才能发现的‘天下之赜’,孔颖达在《周易正义》解释为只有圣人才能发现的‘天下深赜之至理’。所以意象的古义是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和哲理的艺术形象”。[5](P200)“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到了近现代,意象被西方文论接纳。卡登在《文学术语词典》中的解释,指的是用语言来重复客观物体,行为,情感,思想,心理状态,以及所有感觉与超越感觉的体验。[6]庞德给意象下的定义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的理智和情感的复杂混合物。”[7]庞德还进一步指出“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意象本身就是语言,意象是超越公式化了的语言的道。”西方现代诗歌对意象的阐释,更强调诗歌创造的“象”的印象性、主观性。不仅如此,西方人竟然以意象为主要艺术手法,形成了所谓意象派诗歌。在当代,意象一词在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中有广泛的用途。“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以及观念意象。其中观念意象是意象的高级形态,又可以称为审美意象或者文学意象。”[5](P199)

    在袁行霈看来,作为文学理论术语,意象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意,即诗人的情感、思想、观念等等。一个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4](P52)“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4](P53)

    在文学形象的构成中,主观之“意”即主题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最基本的因素,“象”因“意”而生,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在意象创造上,中国古代文论强调“情”与“景”的结合,即诗人的内在情感,必须通过一个外在的景物来表达。因此,内在的感情与外在的景物要有对应性。如宋代诗人贺铸写“闲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人要表达的意是“闲愁”,他一连用了三个自然风物做比,水草、柳絮、梅雨,自然风物的轻飘、散漫、若隐若现,与闲愁的莫名与散淡确实对应。

    而西方文论则强调意象是主观经验的表现或创造。如庞德的一首有名的短诗:人群里这些面孔的幽灵;湿淋淋黑枝上片片残英。据庞德自己说他是在一个地铁车站看到一些美丽的面孔忽而有了些感受。这首诗歌象征着一种人生感受,诗人只想把他的感情感染给读者。在浓黑的背景上(人群、湿枝),美好的事物(面孔、残英)显得格外光彩,同时也显得格外短暂(花残将逝,幽灵一闪),由此给人一种莫以名状的怅惘感,这大约就是诗人所要表现的刹那间的感受。而在诗歌创作道路上,艾略特受庞德的影响很深,所以,《荒原》中大量使用了意象。

篇6

[关键词]品味特点;探究写法;迁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6-0056-03

[作者简介]陆正浩(1974―),男,江苏太仓人,本科,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九曲小学教师,小学一级。

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中最难处理的是科学知识、说明方法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而这部分也常常为教师所忽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固然很重要,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始终是它的主要目标。针对科普类说明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

在科普说明文教学中,部分教师淡化了文本色彩的教学。例如在教学《麋鹿》一文时,有不少教师在教学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时,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讲述麋鹿的上述特点。他们先自己练讲,后在小组内合作讲述,各小组再在全班展示。这样讲故事虽然热闹有趣,却淡化了说明文的文本色彩。其实在教学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师:请同学们看这两段话,思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原文: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经超过2000头。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指尖都指向后方。

改文:从此,麋鹿在国内绝迹。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经超过2000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麋鹿角的各指尖都指向后方。]

生:与原文相比,少了几个词语,“左右”“一般”“几乎”。

师:这三个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学生仔细分析了“左右”“一般”“几乎”的意思,初步体会到说明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师:说明文的语言是准确、周密、生动的。在写作时,我们要学会用这样的表达。

说明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习准确、周密的语言表达方式。以两段话为例,引导学生对重点词语进行思考,让他们切实感受说明文语言精准表达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说明文。

二、在知识要点的掌握中探究说明方法的丰富多样

科普说明文的使命是普及科学知识,但知识的普及只有通过说明方法的运用才能有效地实现。而当前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中,教师们也都能重视说明方法的介绍。可是他们往往习惯于先梳理科学知识,后介绍说明方法,再联系生活讲知识的运用。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僵化的固定模式:梳理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在这种模式中,知识的描述与说明方法的介绍基本被割裂开来。这样的教学,知识是落实了,说明方法也讲明白了,但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其效果可想而知。为改变这样的现状,笔者试着把知识的传授与说明方法的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恐龙》一文,笔者设计了如下教学片段:

师:雷龙给你的感觉怎样?作者怎样说明它?

生1:它是庞然大物。作者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出示原文与改文)我们来具体体会雷龙、梁龙、翼龙的特点。

[原文: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下一步就发出轰响,好似雷鸣一般;2. 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3. 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展翅高飞时,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改文:1.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重;2.梁龙的身体很长;3.翼龙身体两侧长着翅膀。]

师:原文与该文哪个好?为什么?

生2:当然原文好。因为原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恐龙走路、飞翔的样子。

生3: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写法,课文比较有趣,让我们想进一步了解恐龙。

师:如果我们换用别的说明方法,比如下定义、分类别,可以说明上述几种恐龙的科学知识吗?

生4:(小组讨论后)不可以,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写法描述上述几种恐龙的特点最适当。

这样,教师在梳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说明方法的运用做了点拨。

三、引导学生“用教材学语文”,并在迁移运用写法中训练语文能力

在当前的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不少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理解的指导。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往往异化为科学课,充其量是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课,学生在学习说明文时始终游离在语言文字训练之外,他们的语文能力与语感的训练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笔者建议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以下两方面:

(一)加强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学会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比如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时,笔者设计让地球写“寻人启事”,先由学生自己写,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全班展示。有的同学这样写:“我的孪生弟弟火星与我的相似之处如下:与我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四季分明,一天的时间很接近。”有的同学这样写:“我的孪生弟弟火星与我差异很明显:火星比我个头小很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火星在太阳的照射下,表面的大部分水蒸发成气体,逃离火星。”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每个学生都明白了火星与地球的相似之处以及差异之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学的是课文的语言,讲述的是课文的语言,在生动活泼的讲故事活动中,学生轻松地将概括、整合内容的方法学会了。

(二)加强学生的模仿表达能力

如学习了《大自然的文字》一文,为了引导学生模仿表达说明大自然的文字,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是不是一个有心人,是否发现了大自然的文字呢?大自然的动植物是文字,天上的云也是文字。请你们先读现代诗歌《大自然的语言》,找找其中的大自然文字。

生:白云、蚂蚁、大树等。

师:你们能模仿诗歌,描述一种大自然的文字吗?

生:当然能!

生1:(交流)花草树木萌芽,大自然在地面写着春姑娘已经来到人间。

生2:你看早晨天上有棉絮云,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它告诉人们,午后必有雨淋淋。

生3:鱼儿浮出水面在冒泡,大自然在水面写着出门要带雨伞。

师:从大自然的文字,不仅可以读出科学知识,还可以读出人物的品质。例如从“蚂蚁运骨头”,读出做事要合作互助;“雪松遇到大雪,先弯曲,作出让步,后反弹”启发人们在逆境和巨大的压力面前,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这样的练习不仅拓宽了课程资源,还让学生对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了训练。

总之,科普说明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始终是它的主要目标,因为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能力的核心又是语感。因此,科普说明文教学应将获取知识、领悟方法、灵活运用等要求有机地整合到语感训练这条主线上来。

只有我们在教学科普说明文时,心中牢记一个中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始终把三个基本点――获取知识、领悟方法、运用方法整合在语感训练这条主线上,科普说明文才会成为语文学习的金矿。

参考文献:

[1]姜梅红.如何把说明文教出语文味[J].小学语文教师,2012(2).

[2]滕衍平.感知科普味,感悟语文味――科普类课文的特色解读与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