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牛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01:36: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含有牛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含有牛的诗词

篇1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 教学 培养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19-01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读古典诗词时,必须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诗词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诗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1 多氛围启发想象,感知美的画面

诗和画虽然有某些共同的审美特征,但是,画是视觉艺术,诗是语言艺术。画是用线条、色彩、形体、构图等来表现的,具有直观性;诗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具有间接性。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必须通过语言这个媒介,启发学生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如《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人着眼于小池,抓住泉眼、树阴、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点,用清新活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温馨而富于生机的“泉池小荷”图。

如何启发学生们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古诗中的画面美呢?第一,教师应注意语言,语言要生动,形象,老师叙述生动的故事能让学生感受到美丽的画面。第二,教师要从生活当时提取有用素材。如《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老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的心情愉悦时放声歌唱的快乐场景,生活中捉蜻蜓的感觉,使学生能出现诗中描绘的美好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中美好的画面。第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景物。第四,教师要善于运用幻灯、绘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加深对诗的理解。

2 多角度体会情感,领悟美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如古诗词,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希望赋予在对客观事物的描述,使自然的东西一样也有人的感情,从而创造是艺术领域的融合。怎样指引学生体会并领悟古代诗词中美的意境呢?详细来说的话,有两点是需要我们做到的:首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情动之,教师在授课之时要自己先进入那种意境中,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感情,让学生情感的脉搏得以奏响,与教师一起融入伤感或者快乐的情境里。这些都需要教师从动作,或者语言,或者表情上都要富于感情,切忌面无表情、无动于衷的一般讲解。其次,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不同特点的诗词,从具体的文字语言着手,启发学生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3 多形式品析词句,把握美的语言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体会,而运用录像恰当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草木葱茏,苍翠欲滴,危峰兀立,山峦叠嶂,而香炉峰此时正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学生积极思考,观察,很快从香炉峰云不断上升的动态画面感受“生命之美”,含有“产生”意味着香炉峰总是处于云雾缭绕之中。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把握了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其精练的美。

4 多启发探求理趣,理解美的哲理

诗词固然以抒情见长,重在以情感人,但其艺术的魅力总是与思想的光辉水融的,因而更能震撼人心,益人神智,令人久诵不厌。正是那些在理智上独见机巧、给人以深刻启示的诗词,在鲜明生动的形象中蕴含着“理趣”,闪耀着真理与智慧之光,具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力量。这就是诗词中的哲理美。诸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蕴含哲理的妙语佳句,是人类生活经验提炼的结晶,放射着自然辩证法的光芒,具有丰富的美感作用。教学这类古诗词,对于诗词中的哲理不宜生硬灌输,而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头脑中再现艺术形象,借助形象领悟自然的规律、人生的真谛,获得奋进的力量,唤起对“美”的追求。

5 多策略链接拓展,积淀美的文化

之所以说古诗词和学生举例遥远,因为有大量的诗歌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造的,这就对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考验。在学习诗歌之前要阅读,收集大量的诗歌和相关的材料,为了更好的和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些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理解的理解逐步厚重起来。一首古诗词学完之后,就可以把更多知识做相关链接。如学完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拓展学习苏轼的《立春》词,词颇有趣味:“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全词中用了七个“春”字,首句都是从立春的习俗发端。“春牛、春杖、春幡、春胜”,都表示了春天来临的气息,勾画出作者慕春惜春之感情。

篇2

一、文章辅助教学。

我想作为初中生都学过《死海不死》一课,这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说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的形成,死海的昨天和明天,而且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把奴隶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但当我讲到世界地理的“亚洲”时,学生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我便用这个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至于死海为什么会叫死海,它是如何形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暂且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课下去阅读《死海不死》的课文,下一节课我提问时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搞清楚了死海不死的谜底,当然,两千多年前的罗马统帅狄杜将军在当时是无法明白俘虏淹不死的原因的,而把它归咎为俘虏有神灵的保佑。这样把地理教学和语文知识穿插起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诗歌增光添彩。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语言优美,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我国自然风光的,它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现象,对地理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课堂上若能根据教材内容,恰当的选择其中的一二首典型作品穿去,既娓娓动听,又诗情画意,会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对教师教学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我国地形中的内蒙古大草原时,我先让他们看着视频中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对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的描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现牛羊。”同学们马上进入了状态,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的意思:“一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阴山的脚下。四垂的天象个蒙古包,笼罩着坦荡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蓝,地是那么广阔无边。丰茂的牧草被风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 的牛羊现在眼前。”诗歌中描绘了大草原的优美风光,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景象,俨然是一幅游牧民族的典型的风俗画,而且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形(平坦,辽阔),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温带草原)和主要从事的职业(畜牧业)等,这样内蒙古草原的特点不言而喻。

三、谚语生动活泼。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常用简单的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其中不少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上课时若能灵活引用,也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请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应该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却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北半球的房子坐南朝北,相对来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则显得阴凉,这恰好是适合林木的生长,坐北朝南的房子却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而较温暖,对于人的居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温暖的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生产就更显得重要了,连同家庭饲养的牲畜都会生长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兴旺,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它归咎那是“风水”好,其实这是地理科学,在房屋建造上的运用,而并非迷信。同样现代的许多建筑也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一方面是较温暖,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房间,做到冬暖夏凉。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更是不胜枚举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鱼,月晕午时风。”“日出东方红,无雨便是风。”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的过程中对天气变化规律的一种总结。

当然上面所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诗词、民谣、谚语,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反映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各科之间是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我们得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我们才会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下工夫,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扯得太远、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向他们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篇3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秦风·蒹葭》

这是一首抒写怀人之情的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轻柔飘渺地描写出对一方伊人缠绵的追求与爱慕。诗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点明了时间的延续,体现了时间这一概念。而“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交代了男主人公对“伊人”的一番苦苦探寻,同时也是空间的转换。“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既是空间的转移,又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神秘莫测,给人一种朦胧美妙之感。《蒹葭》中主人公与伊人之间始终一衣带水,无论他如何寻找,溯流而上还是顺流而下,伊人始终在水一方,让人可望而不可及。正是这样的距离让伊人变得更加神秘、令人向往,也使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愈加纯真、美好,使得诗情隽永,回味无穷。

春山烟欲收,天淡星稀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五代]牛希济《生查子》

这是一首送别词。此词的独到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像描写平常男女主人公离别时那样泪流满面、伤心难过,而运用了隐喻象征的手法,委婉地写出了女主人公对远行情郎的叮咛和希冀。女主人公想说的话或许很多,但最终只凝成一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其实,女主人公希望对方不要忘了自己,但并没有直白地说出来,而以绿罗裙自比:如果你记得临别时我穿的那件绿色的罗裙,那么你走到哪里都会爱上绿草地的。睹物思人,女主人公是希望男子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绿草地,就会想到自己,思念自己。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用如此含蓄、委婉的方式诉说着女主人公内心深深的炙热爱恋,表现得如此清新,如此美好,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回味,令人陶醉。

说到诗的朦胧美,不可不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诗的首联把音乐和年华相连让人觉出无穷的情味,而五十弦诉说的心事更包含千回百转的朦胧意蕴。接着,诗人用那游蛇之笔,运用庄周梦蝶和杜鹃啼血的典故,把读者带入一个飘渺的意境中。飘渺的意境展现的是诗人朦胧的内心世界,如此悲戚怨愤,似有说不尽的委婉心情,道不尽的满腹悲切。可诗人到底为谁而愁?此诗历来众说纷纭,也被誉为难解之诗。或许是一种迷惘的心情,或许是生活或政治上的一种无奈……一切的一切都让人难以揣测,有着多样的解读,多样的感受。难怪梁启超先生在谈到李诗时会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得到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不可否认,正是这种不可名状的感受,让读者有多重想象的空间,更确切地感受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朦胧美感。而这谜一样散发着永久魅力的佳作,正是在心理距离作用下谱就的绝唱。

这类诗在表面上给人难以理解不可琢磨的感受,但它扩大了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时空上的距离,让人不能确解诗歌的内涵,从而生发出诸多揣测,引发诸多联想。另一方面,诗人把审美主体的心灵与审美客体无限拉近,让审美主体能够用自己的经历、感悟去贴近诗人的心灵,体悟诗人的内心世界,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审美感悟。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诗歌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心理距离。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巴山夜雨》

这首诗是李商隐寓居蜀地时所作。身居“巴山”,又值秋季“夜雨”,在羁旅寂寞中自然会引发思念之情。在这样的雨夜,作者思念妻子,却写思念自己的妻子“君问归期”,“未有期”是作者的回答。纵然身处异地,作者却跨越空间与妻子展开对话。这一虚一实,把自己思念妻子,妻子也在思念自己,这彼此间的深挚情感表现得尤为动人。作者运用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读者和作者的距离。诗的后两句更是别具匠心,造成了时间上的错位,话将来忆过去,而所忆的过去正是今日之雨夜。作者设想将来在西窗之下与妻子一道剪烛夜话,共同回忆这相思的夜晚。然而待到那时,今日的相思之苦,都化成了甜蜜的回忆了。借这一特殊的巴山雨夜,巧妙地连缀过去和未来,造成时空的交错,使诗文别具韵味,情感真挚深切,创造出朦胧的美感和深远的意境。

篇4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学艺术;“诗教”艺术;方法与技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23-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内涵及特点

1.1 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内涵

“诗言志”,运用诗进行教育,称作“诗教”。诗教,堪称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朵奇葩。诗教这一概念,最早出于《礼记》中孔子的一段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到了近现代,“诗教”依然闪烁出熠熠的光彩。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在湖南第—女子师范学校时曾说:“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还用得着。”可见,“诗教”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广为流传下来。

科学是严谨的,诗是浪漫的,这两者之间似乎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然而,爱因斯坦却指出:“科学的思维中,永远存在着诗的因素。”浩瀚宇宙,纵横时空,赋予诗人多少遐思和灵感,给了科学家多少征服的欲望、顿悟的快慰和洞悉的通达!艺术唯美,科学求真,而艺术和科学这两朵人类智慧最耀眼的火花,在我们探寻真理与讴歌自然的历程中,已愈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科学诗无疑是真与美统一的生动体现。高士其说过,科学诗是科学与诗的结晶,它有声音之美,有艺术的魅力,有形象的语言,有鲜艳的色彩,有哲理,有生活。

化学有其科学严谨的一面,也有浪漫的一面。“氢在电火花的吸引下,与氧洒下晶莹的泪滴”、“钾投入水的怀抱,化成缕缕淡紫的清烟”的描述,为化学赋予了诗意的解读,化学也成为了一个充满创新和创造的神奇领域。化学教学内容中许多知识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是融情与景、意与境于一体的。教师如果恰当地用化学诗歌形式表现化学教学内容,就会使其鲜明生动,产生强烈的感染力,以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诗教”被引入课堂,成为一种教学艺术手段。

所谓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就是教师引用蕴含化学知识的古今诗词或自编化学诗歌,将化学教学“诗”化,运用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通过诗歌形象来揭示化学奥秘,让学生领会和探寻化学知识,体悟化学美学价值的独创性教学艺术。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化学教学“诗教”艺术体现了科学与人文内涵的统一,展现了化学教学艺术美,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知识的美的意境,开启了学生审美的想象和思维,也发挥了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学习金属活泼性知识时,教师可从化学角度,让学生分析刘禹锡《浪淘沙》中名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多以单质存在,在风化侵蚀、雨水冲淋的作用下,同泥沙混合成含金极少的沙金矿。由于金的密度比石英砂大得多,故在冲沙淘金时易先沉降。沙里淘金是十分古老而又艰辛的采金方法。而我们在学习中,要获得丰硕成果,又何尝不是“吹尽狂沙始到金”呢!这一诗句,既有科学原理,又有哲理意蕴,激人联想,发人思索,耐人咀嚼,让学生感悟到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与美学趣味。

1.2 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特点

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具有自己的特点。研究其特点,有助于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运用“诗教”艺术,展现它的魅力。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特点表现为:

创造性。“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具有抽象性,需要逻辑思维;而艺术具有直觉性,需要形象思维。诗将理性号情感整合在一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创造性是指教师通过精选古今诗词,或师生创作化学诗歌,用高度凝练的字、词,按照—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表达高度概括的景、情、意的文学体裁,让师生产生心理“共鸣”,诱导学生内心世界中潜藏的创造潜能,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

情感性。“诗是情感的艺术”。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情感体验,都有顿悟发现。这些情感体验、顿悟发现用语言表述出来就是诗。如讲到“环境保护”内容时,教师描述自然环境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小桥流水人家”,“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到“千里黄云白日曛”、“大漠风尘日色昏”的变化;从过去是“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而现在却是“两只麻雀鸣蔫柳,一股沙尘上青天”。如此“诗教”,能使课堂充满情感的互动和交融,产生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教学艺术效果。

审美性。诗诵读起来铿锵有声,琅琅上口,顿挫有节,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乐感,让人感受到其中顺畅的音韵美和均匀有力的节奏美。在学习pH和酸碱指示剂的知识时,可向学生介绍,正因为有一些物质在不同酸度条件下能显示不同颜色,大自然才会这样瑰丽多彩。正如朱熹写道“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以及杜牧的《山行》中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学生都能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意象、情趣之美,激起美的涟漪和想象。

意会性。诗歌的构成要素是意象。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诗人为了传达某种朦胧模糊、隐曲微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思意绪而创造出来的艺术符号。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意会性强调师生共赏的诗词内容和化学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是精确的定性定量的分析,而是着重意念分析,追求师生的心灵体验和感悟,从而以诗词之躯,入化学之魂。

2、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功能

2.1 激发兴趣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都十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也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学习兴趣分为直接的兴趣和间接的兴趣两种。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材料、学习活动及过程本身引起的。间接的学习兴趣是由学习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它具有明显的自觉性。“诗教”艺术,让师生共同感悟诗歌的审美性、情感性和创造性,可激活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2 陶冶情操

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她们的迷人光泽、绚丽色彩,陶醉了无数炎黄子孙。其中有不少名言佳句,不仅蕴涵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又有哲理意蕴,激人联想,发人思索,耐人咀嚼,让学生感悟到积极健康的艺术魅力与思想陶冶。在学习碳酸盐的性质时,广大化学教师经常引用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描写CaCO3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作者在无意中以独特的视角,用诗的语言提炼了石灰生产这—重要过程,把诗与化学融合起来,在诗的恢弘气势中体现了化学的美和壮观,以浓郁优雅的诗人的情怀表达自己刚正不阿、永葆清白的情操。“诗教”艺术以它的温柔敦厚,打动学习者的心灵,学生往往会被作者采天地之正气、蓄生活之美好的高洁品质所感染。

2.3 活跃气氛

化学教学好比一片土地,教师是园丁,学生是地上的花花草草,要这花花草草长得好,除了阳光雨露还要有好的生长环境,这生长环境指的就是课堂教学气氛。好的课堂气氛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因其材料的节奏性、韵律性正好可以帮助教师击退“枯燥无味”的化学课堂教学氛围,既能维持科学知识的学习,又给化学教学课堂氛围的活跃增加亮点,添上动人心弦的元素。

2.4 启发思维

有些化学问题用诗词编成通俗、押韵、趣味性强的韵文,容易唤起学生积极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如此问题表述,情景亲切,源于生活,学生似曾相识,回味无穷,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激活学生多元思维功能,使其头脑中形象思维活动与理性思维活动产生碰撞、交迭,从而认识和发现化学世界的本质特征。

2.5 帮助记忆

将诗歌引入到化学教学中,形成诗情浸润的化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创造最佳的记忆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

例如,针对学生普遍感觉化学难学难记的特点,广东的邓添华老师曾创造性地用诗歌的形式,编写成活泼有趣、生动易记的各种化学诗歌,生动形象、简明易懂描述抽象化学概念和原理,教学效果出奇的好。比如,讲授化学平衡时,他用诗喻为“两军对阵看谁强,弱者为寇强为王,化学平衡移向哪,增强—方胜对方。”讲授电解质时,他用诗解为“离子像小舟,投入水中游,小舟把人渡,离子载电流。”通俗易懂、诙谐幽默的化学诗词让学生很快将知识理解并记住。20多年来,邓老师创作化学诗词1000多首融入化学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3、化学教学“诗教”艺术的方法与技巧

3.1 精选化学诗词,领略化学变化关

精选化学诗词是指教师要深入挖掘,精心选择古代化学诗词。对这些诗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巧析诗中描写,领略化学的变化美。学习金属冶炼时,可引用李白《秋浦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赦郎明月夜,歌曲动前川”,一曲出口,古代金属冶炼场景赫然在目。在学习硅酸盐工业时,可选择杜甫诗云“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以及唐代陆龟蒙在《秘色瓷器》中的“九秋风露越窑过,夺得千峰翠色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炉火纯青的陶瓷技术的同时,感受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在学习有关黑火药的组成和化学反应时,可向学生介绍,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_,黑火药在三国时代就有记载。宋代王安石《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学习碳酸钙内容,除了有《石灰吟》诗篇之外,还有北周庚信《奉和赵王隐士》诗“洞风吹户里,石乳滴窗前”。在化学课里吟这样的诗句决不是让学生去欣赏古代山野隐士听山风、数水滴的隐逸风度,而是因为诗中描述了钟乳石的化学形成过程的美。

3.2 穿插化学诗词,探寻化学之奥秘

穿插化学诗词,探寻化学之奥秘,是指教师利用精选的化学诗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悟化学原理。在学习氮的氧化物的知识时,江苏的张静恒老师引用王安石的《元丰行示德逢》中诗句:“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然后提问:“这电闪雷鸣时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让学生思考、讨论,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又引用学生十分熟悉的句子,黄庭坚的《念奴娇》中有“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中的“过雨荷花满院香”。为什么在雷雨过后,人们会感到心旷神怡,觉得山格外绿,花分外香?这仅仅是人们的主观感觉吗?最后教师讲解,在闪电的作用之下,少量O2会变成O3,而O3易分解:O3=O2+O,分解出来的氧原子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雨过天晴后,空气倍加新鲜,天地也更开阔明朗,更亮丽空灵,是符合科学原理的。化学诗词寓于化学教学过程之中能让学生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体味到语言之美,收获到意外的惊喜,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3.3 编写化学诗歌,促进研究性学习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求学生以化学题材写诗,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本学期内化学学习内容写—首诗歌,如元素化学、物质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诗歌与科学本身有着许多共同点,而创作化学诗歌就是用美丽动人的诗句描写化学科学,好比在进行独立的研究工作,是化学研究性学习的体现。湖北的覃孔彪老师进行化学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穿插诗歌教学,学生撰写的碱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化学诗篇,增强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社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嘲。

3.4 编写化学歌谣,巧记化学内容

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缺乏逻辑联系、难于识记的内容。教学中可以采用自编的化学诗歌歌谣方法,赋予那些枯燥的化学材料以人为的或有“逻辑联系”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变死记为巧记。为此,教师应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编写、改编化学诗或歌谣。根据化学学习内容创作的歌谣,要具有新颖、有趣、言简意赅,读起来朗朗上口,隽永幽长,极富美感等特点。例如,姚有为老师编写以七言诗的韵律表达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固体需匙或纸槽,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量简仰低俯视高。移液管和滴定管,仰俯误差恰颠倒。滴管悬空头在上,清水洗净要记牢。试纸测液先剪小,棒沾液体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上限。火柴点燃灯帽灭,四分之一为下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这样的诗短小精炼,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良好认知结构。

3.5 习题编制中渗透古诗词,诱发学习情趣

常规化学习题使学生感到波澜不惊,往往是为了做题而做题,为了考试拿高分而做题,许多学生对此毫无兴趣。习题编制中可以将学生熟知的或通俗易懂的古诗词句子作为化学试题,要求学生先对句子本身有所理解,再进一步作出与化学知识有关的正确判断。例如,下列描写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床金作马;(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日照香炉生紫烟;(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讲到粒子速率受温度影响时,可出题:“花气袭人只骤暖”说明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加快,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学生在做习题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祖国文化瑰宝的意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化难为易,变枯燥为有趣,从而获取知识,达到乐学的境界。

4、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实施的基本要求

(1)化学教学诗教艺术应以科学性为前提。无论是教学语言、教学行为都要符合学科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选择“诗教”材料时要注意其规范性,许多被用到的诗词都是古人的作品,这些诗词的某些表达方式也可能和现代汉语有所出入,教师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必须先搞清这些诗词的本意,诗词的描述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如有出入弃之不用,若是断章取义,一定要跟学生解释清楚,不能误导学生,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

(2)化学教学“诗教”艺术要注重启发性。选用的“诗教”艺术的素材要包含潜在的化学信息内容,体现化学科学素养,能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举一反三,联系已知去解决未知,把化学学习带到更广阔的思维领域,使化学教学艺术化。

(3)化学教学“诗教”艺术要有针对性。“诗教”艺术的素材要针对所学教学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两个方面。所选用的素材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有益于教学进程,不能因为诗歌有趣、而不理会其是否跟教学内容有关而作盲目的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能力都有所不同,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后,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出选择。

篇5

一、细观词题

标题是一首词的眼睛,词题往往包含很多信息:或直接点明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或提示词作的类型和内容等。许多词作蕴含的情感,细观标题便可知其大概。

[例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思路点拨:解答时,先细观词题“思远人”,可以初步看出本词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再联系全词综合考虑加以验证。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二、借助注释

命题者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往往在原词的后面附有注释:或交作的时代背景,或交代创作的缘由,或交代作者的人生际遇,或交代作者与作品中人物的关系等。总之,出现在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所有信息都应看做是有效信息。解题时,借助注释可以更准确,更全面地把握词人的情感。

[例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

上阕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阕写“道是天公果惜花”,欲抑先扬,具有“味外之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注释说,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做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路坎坷”,由此可知作者借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曲折地表达自己有心报国却生不逢时的复杂心情。

参考答案:上阙“道是天公不惜花”是扬,下阙“道是天公果惜花”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三、联系作者

高考所选作品,大多是大家之作,这些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鉴赏时先联系作者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及思想主张,知其人、论其世,对把握诗歌的情感将大有裨益。

[例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王安石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时期,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但宋神宗去世变法就结束,此词作于他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之时。所以,联系词人人生际遇可知此句不仅是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更有其壮志难酬之忧。

参考答案: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表现了作者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对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未酬的忧愁。

四、捕捉词眼

词眼,指全词中最精彩和关键性的字或句子。抓住了词眼,便抓住了解读词作主旨的钥匙。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字词虽然不是词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进行认真分析。

[例4]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只要抓住了词眼,便抓住了解读诗歌感情的钥匙。范词的词眼是“愁”,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之情;秦词的关键词是“久长”,重点强调的是感情坚贞与长久。

参考答案:范词重点强调别离的旧愁与新愁:旧愁未去,新愁又添,虽有新欢,却不抵思念愁苦。秦词重点强调感情的坚贞与长久:虽然相逢短暂,但只要感情真挚,不在乎朝暮厮守。

五、分析意象

意象是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在诗词中,许多意象常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在把握词作的思想情感时,有时还要以解读词所运用的意象为突破口。古诗中常见的意象,如“流水”“残月”“红豆”“落花”“梧桐”“长亭”等,都有相对固定的含意。因此,同学们在分析意象时,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便可迅速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

[例5]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思路点拨:尽管在诗词中“杨柳”“飞絮”的内涵是固定的,即“留别”“飘忽”;但也要依据词作的情境进行具体分析。从词作内容与其中“动离忧,泪难收”“人不见,水空流”“流不尽,许多愁”等字眼可见本词“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还有对春光易逝的留恋、感伤之情。

参考答案:“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别绪。这首词抒发了暮春伤别之情及愁情别恨。

六、关注典故

用典,即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它可以使表达丰富而含蓄。鉴赏词作时,关注典故,有助于解读、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例6] 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O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O洲烟雨:指长满O草、烟雨空鞯姆绻狻"劬岛: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赐镜湖一角以示矜恤。陆游借用这一故事翻出新意,以此句作结,表现他夷然不屑之态,愤慨不平之情。

参考答案:含蓄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稀罕你皇帝的恩赐!

七、忠于原词

忠于原词,指对词作情感的解读,要将其置于一定的语境中,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阙”“阙不离篇”的解读原则,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不要主观臆断,乱贴标签,任意拔高。

[例7]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 游

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相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为临近武昌时舟中所作。

“却恐他乡胜故乡”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陆游的诗词作品广为人们所熟悉,但此词对思想内容的考查理解,同学们很容易贴上“收复失地,壮志难酬,年华老去”等标签。陆游诗词创作的基本特征是现实主义,但时有浪漫主义色彩很浓。爱国主义是他创作的主旋律,但他也有大量诗作写日常生活、朋友交往、琴棋书画,丝毫不涉江山社稷、民生疾苦。这就告诉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最重要的不是从作家出发,而是忠实原词,从作品实际出发。

参考答案:表达了词人想回故乡又怕回乡的矛盾心情。词人久别故乡,迫切希望回乡,但又担心故乡变旧离散反而勾起比客居他乡更深的寂寞和伤感。

篇6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一

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 活动内容: 某月某日各班召开《快乐端午 你我共享》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有关端午节的诗词和端午粽子的故事等等。

活动目的: 以端午节为契机,开展节庆文化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努力营造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节日氛围。

活动准备: 以电子文稿图文并茂为形式,了解端午的由来、习俗以及有关端午节的诗词等方面端午文化。完成2份电子文稿,于某月某日前交到班主任处。

活动过程:

一、去年端午节如何过 主持人:同学们,快乐的端午节到了。今天就让我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节日。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班同学×去年是如何在家与家人度过端午节的。 视频片断出示。 主持人:谁来说一说他们是如何度过去年的端午节的? 同学说。 主持人:那去年你家里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呢? 摄影图片出示,请图片中的主人公上台介绍自己如何度过端午节的。 主持人:还有哪些同学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的? 同学上台。

二、今年端午节我们准备怎么过 主持人:看了听了同学们介绍的去年度端午节的故事后,那今年的端午节同学们准备怎么度过呢? 请同学上台说自己的想法。 主持人:说得真好,也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自己和家人一起度过端午节的过程用摄像、摄影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再开一次这样的活动,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自己度过端午节的故事。

三、携手共享 端午送祝福 主持人:我们同学们在家中和自己的家一起幸福地过着端午节,可是在四川、在汶川等地,那些遭受地震之害的和我们一样大的小伙伴们却无法与家人共同度过端午节。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什么想法吗? 同学们说自己的感受。 主持人:是的,让我们一起制作一些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然后,我们将会以班级为单位,一起把这些贺卡寄给那些的孩子们。衷心祝愿他们能够和我们一起共同度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二

活动一:端午信物制作比赛

佩香囊,是端午习俗之一。香囊内的填充物常用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如芳香化浊驱瘟的苍术、山奈、白芷、菖蒲、麝香、苏合香、冰片、牛黄、川芎、香附、辛夷等含有较强的挥发性物质,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人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确保自身健康的民俗。

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囊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等各异的形状,上绣精美图案,给节日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制作方法的介绍:用两块边长都为12厘米的彩色布料,正面朝里相向放整齐,用彩色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形状,如: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等,然后用同色丝线缝合,留有一小口,然后填上香料,继续缝合。

活动二:端午咸蛋彩绘

在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述:“浸鸭子一月,煮而食之,酒食具用。”说的就是咸鸭蛋。咸蛋彩绘也是端午习俗之一

活动准备:

掏空的咸鸭蛋若干个(建议里面填满其他不易变质物品,填物的蛋壳底部可以考虑加上底托)、颜料、颜料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参加人员自己的爱好进行发挥创造,以符合端午节日文化为主要依据。

活动三:“亮眼看设计”传统节日活动标志物有奖征集活动

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及其文化特色的活动标志物,对于我院节日文化活动开展有着极大的引领和推进作用。为此,可征求2~3个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活动标志,能结合法院特色设计出能体现我们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特点的标志物,并且根据自己选定的标志物运用智慧,来尽情想象和说明标志物所包含的寓意。

活动四:端午节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

端午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其文化背景源远流长,可结合法院特色,进行端午主题散文诗歌绘画书法征集活动。

活动五:组织养老院或孤儿院慰问活动

活动六:“明端午历史”端午节知识竞赛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其独特的由来传说和习俗活动,因此了解端午节蕴含的相关知识,这是端午节主题活动的首要内容。可以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些端午节知识趣味竞赛。

活动七:旱龙舟比赛

赛龙舟是端午重要习俗之一,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可组织旱龙舟比赛。比赛形式有两种。

1、长条板凳式。准备长条板凳若干条,以两到三人为一组,跨板凳奔跑。板凳两头可挂上简易龙头修饰。

2、雪橇式。准备长条木板若干条,在木板上钉三到四对脚套,参赛队员左右脚各套一条木板,向前奔跑。

传统节日“端午节”创意活动三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 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 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激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打算】

1 故事录音

2 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 米 皮筋 点心盘 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出话题。

老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 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 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 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 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五月节 端五 等等。虽然名称不 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 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 趣!

二 品尝粽子,并讲述。

1 熟悉粽叶。

老师:粽子的形状真有 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 幼儿品尝。

老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打算了 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 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篇7

[关键字] 炼字;要求;技巧;诗眼;意响

1 炼字的要求

1.1 必确。唐代大诗人杜甫,历来被视为锤炼字句的圣手。杜甫《曲江对雨》中有句:“林花著雨胭脂湿”,因题在院壁,“湿”字被蜗涎所蚀,令后辈学人颇费心思,苏轼用“润”、黄庭坚用“老”、秦观用“嫩”、佛印用“落”补缺,都不及“湿”字下得精确,诗人乃写长安乱象,与色彩明快之“润”“嫩”不合,花在雨中,不一定就“落”,也未见得就“老(色暗)”,此处“湿”正为用得恰到好处的诗眼。

1.2 必显。袁枚在《随园诗话》曾记载,“随园担粪者”在农历十月中报告主人,梅树“有一身花矣”,作者将这句话加工成“霜高梅孕一身花”。仔细品味诗句中的“霜”、“孕”两字,真是奇妙无穷!这里的“霜”,不仅点明了霜重天寒的季节,更主要的是写出在万物萧疏、百花凋零的环境里,唯独梅花能临寒不惧,傲霜斗雪,从而烘托出高洁不屈的品格。

1.3 必响。严羽说:“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所谓响者。致力处也。前人以声响字代声哑字之例极多,如杜甫《謇宿左省》:“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英华集》把“寝”字作“寐”。黄生《杜说》中云:“本言“不寐”改为“寝”字方响”。古诗人认为:五盲宜炼第二、三等字,七言宜炼二、四、五、七等字。如李商隐《汉宫词》:“青雀西飞竞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起句中的“竟”字便是响字,含意十分丰满。

1.4 必情。戴叔伦的《题三阊大夫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其中一“怨”字,从结构上看,紧承上句,使滔滔沅湘意蕴深长,既写出了江水的长流不尽,也写出了屈子深重的哀愁;又领起后两句,既让眼前的秋风与枫叶景中含情,又让人联想起屈原笔下的秋风与枫叶,让人体会到屈原诗中浓重的“怨情”。

1.5 必自然。陆游曰:“文章本天然,妙手偶得之”。即主张自然纯熟。然自然并非平淡,必须含有深致方属上乘。谢榛《四溟诗话》云:“僧处默有诗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陈后山炼成一句吴越到江分:或谓简妙胜原作,然余以为陈诗到字未稳,若改吴越一江分“方为天然”。黄庭坚分析说:到江吴地尽之到字自然,吴越到江分之到字,即有削痕迹。改到为‘一’,始变生硬为自然。”

2 炼字的技巧

2.1 从词性的角度炼字。

①锤炼动词。离开了炼动词,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如谭敬昭《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其中一“带”字极佳,诗人在此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老鹤与钟声之间本无联系,一个“带”字,把无形的钟声物态化,把老鹤拟人化,不仅写活了老鹤,而且也写活了钟声,从而使整首诗在动与静、听觉与视觉、实写与虚写几方面有机结合,耐人寻味。

②锤炼状词。如果说动词能够增加诗歌的生动性,那么形容词能够增强诗歌的意蕴美。诗歌中写景状物,形象具体,记人叙事,明显逼真。能承担这种任务的只有形容词。如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其中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温公续诗话》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所以“破”“深”两字把眼前人事和永恒时空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感觉到诗人内心的更强烈地荒凉寂寞。

《迢迢牵牛星》在叠字运用上堪称典范。全诗仅十句,用了六组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③锤炼副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地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此联写晓妆对镜,抚鬓自伤,是自计;良夜苦吟,月光披寒,是计人。其中“但”和“应”都属于副词。能够很好的把李商隐想念对方,望月怀人,深夜难眠之情描绘出来。她不心痛我心痛,借人映己,相劝自我珍重,善加护惜,却又苦情密意,体贴入微,可谓千回百转,神情燕婉。

④锤炼数词。数词单纯来看是枯燥乏味的,如果巧妙地运用它,进行艺术加工,嵌入诗歌,结构精巧,能使诗歌形式奇异。读起来琅琅上口,趣味横生,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徐文长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二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梅花都不见。”此诗的前三句用的都数词。但又有变化,由小变而大变,由渐变而突变,恰如雪越下越大,越下越猛,最后突然一转,以“都不见”收尾,诗味顿出。

⑤表颜色的词。色彩是事物最鲜明显著、最富于感性直观的特征,能给予人极强烈的视觉刺激并迅速引起人的美感。如李贺的《残丝曲》:“垂杨叶老莺哺儿,残丝欲断黄蜂归。绿鬓年少金钗客,缥粉壶中沉琥珀。花台欲暮春辞去,落花起作回风舞。榆荚相催不知数,沈郎青钱夹城路。”描写青年男女在暮春中宴游,诗仅八句,就接连叠用了黄莺、黄蜂、浓绿的杨柳、青色的榆钱、粉红的落花、绿鬓的少年、金钗女子……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紊乱错杂的青春行乐图,而诗人怅惘的惜春情绪,却渗透在这色彩杂乱的画面中。

2.1.1 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炼字。①词的活用,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能,在锤炼字眼时诗人也很重视。如周邦彦的“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将莺雏与梅子的变化与风雨联系到了一起,“老、”“肥”经由形容词转成动词后,有如灵丹,在句中起到了点铁成金的作用。

②修辞手法地运用。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王国维赞:“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其中的“弄”字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原来未必尽情显现的花的丰姿神采此时在月光映照下婆娑弄影,摇曳生姿的景致;相对于上半阕的伤感,衬出了作者流连光景不胜情的淡淡哀愁中闪烁出的一星快乐的火花。

③表现手法地运用。古代诗歌中有些字用得独一无二,完全在于他们善于运用一些表现手法(点面结合、正侧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虚实相生等等),从而使诗歌的意境全出。李白的名句“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挂”字化动为静,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3 炼字的注意事项

3.1 所炼之字不能仅是诗眼。吕居仁曰:“每句中须有一两字响,响字乃妙指,……予窃以为字字当活,活则字字响”。无独有偶,刘熙载也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也就是说:诗中需要锤炼的不一定只一个字,可以更多。如杜甫的《=送蔡都尉诗》中“身轻一鸟过”、“飞燕受风斜”,其中“过”、“受”都是句中的响字,都值得我们去锤炼。

3.2 所炼之字不仅要求适应句,更要适应全诗。说到所炼之字与全句全篇的关系,还是吴大受说得好:“一句之灵,能使全篇俱活。”也就是说:诗人炼字,要具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艺术功力。所炼的字要与整句诗乃至整首诗高度地融洽。不能因追求奇响而影响整首诗的气韵。因此古人写诗,不是就字选字,而是要就全句,甚至全篇选字。

篇8

1 成语与物理的“碰撞”

成语以其语言简洁、寓意深刻而广受学生喜爱.若大家能在解释成语时运用一些物理的知识,而在学习物理时又能联想起相关的成语,真不失为一种融会贯通,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在讲到声音的传播这一节内容时,可以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思是说歌唱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从物理角度来说由于声波遇到障碍物被多次反射,此时即使声源停止振动,但声波仍在媒质中传播 即回声.

波的形成与传播,往往被很多学生视为比较难学的一节,在新授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应用成语随波逐流 ,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随波逐流,《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随波浪而起伏,随流水而漂荡,比喻跟着别人行动.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波是由振动产生的,波传播的是能量和振动形式.如果水不流动时,那么漂浮在水面的漂浮物会随着波浪在原来位置上下振动.如果水是流动的,则漂浮物除振动外,还随着水一起水平流动.即漂浮物既作上下振动,又作水平移动.随波逐流十分准确地描述了这种运动情况,直观易懂. 类似的用成语来表述物理概念的还有很多,例如:

劳而无功――花了力气却没有功效.这句成语居然和一种物理现象不谋而和:有力的作用,而没有沿力的方向上的位移,那么这个就没有做功.

立竿见影――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遇到竿子之类不透明的物体时,便在竿子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产生了影子.

引吭高歌――因为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当人拉开嗓子歌唱时,由于加大了声带的振幅,所以,声音的响度也变大了.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道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人错选了参照物.因船相对剑是运动的,则船和剑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所以刻舟人自然找不到剑了.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以成语为载体的物理问题,不仅有利于突破学科本位,淡化学科界限,强化知识渗透,而且可使课堂教学生动、活跃,大大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2 诗词与物理的“碰撞”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诗歌是浪漫的,它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物理是抽象的,它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诗人在创作时巧妙地借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使其作品大放异彩;教师在物理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古诗词,不经意地就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意境.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闻其声而不见其人”,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物理教师都知道,这是由于声波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结果.波绕过障碍物继续向前的叫做“波的衍射”.在讲“波的衍射”这一节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朗诵王昌龄这首《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大意是,一群漂亮的少女(画面上只有一位少女且不漂亮)穿着与荷叶一样颜色的衣裙进入荷花池中采莲,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采莲少女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人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虽闻歌声却不见少女们的身姿面容.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在诗的余韵中师生一起探讨了波发生衍射的有关问题.声波波长较长,容易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而光波的波长很短,很难发生衍射,几乎是沿直线传播的.这就是“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道理.

我们在上到机械能守恒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唐朝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的最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是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期中包含的物理意义“飞流直下”的水的动能在增加,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同学们“欣赏”着庐山瀑布壮观的景象同时也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原理.

再有李白的最后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浪淘沙・北戴河》中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以及我国古书《考灵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目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些都是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生动描写,选用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往往不同.用生动形象的诗词引入物理概念,学生觉得有趣易懂,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知不觉进入诗情画意的境地.

综上,我们发现诗词和物理并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者之间其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很好的运用诗词,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的掌握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

3 谚语与物理的“碰撞”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很多谚语,谚语不仅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简单的话反应某种经验和道理,期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很好地反映了自然或社会的规律.比如说: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沸腾之前,由于对流,水内气泡一边上升,一边上下振动,大部分气泡在水内压力下破裂,其破裂声和振动声又与容器产生共鸣,所以声音很大.水沸腾后,上下等温,气泡体积增大,在浮力作用下一直升到水面才破裂开来,因而响声比较小.

霜前冷,雪后寒:在深秋的夜晚,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骤然变冷(温度低于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霜,所以有“霜前冷”的感觉.雪熔化时要需吸收热量,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我们有“雪后寒”的感觉.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大风来临时,高空中气温迅速下降,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相当于许多三棱镜,月光通过这些“三棱镜”发生色散,形成彩色的月晕,故有 “月晕而风”之说.础润即地面反潮,大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较大,地面温度较低,靠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聚为小水珠,另外,地面含有的盐分容易吸附潮湿的水汽,故地面反潮预示大雨将至.

篇9

Abstract: Imagery is also used in many English poems. When translating the poems into Chines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first identify and interpret the imagery correctly and explore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n to make a proper treatment of the imagery on the basis of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in using imagery in the two languages.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ry in the translated poems involves the translator's effort to represent the aesthetic innovations b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form and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poems. Meanwhile, the translator ought to make corresponding alteration and adjustment considering the TL reader'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 In this way, the translated poems may well suit the TL reader's demand for a harmonious beauty in the translated works.

关键词: 诗歌;翻译;意象

Key words: poetry; translation; imagery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30-03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10年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0JK027);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ZK0819)。

作者简介:王卫强(1967-),男,陕西眉县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

0 引言

在诗歌的诸多美感要素中,意象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诗歌的灵魂和诗意存在的重要条件。由于意象的存在,诗才成为诗,而非日常的文本。注重意象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这种传统被介绍到西方之后,对西方的诗歌传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并引发了以庞德为代表的美国文学史上的“意象派运动”,使意象创造和运用成为美国诗歌创作的自觉手法。虽然英美诗歌传统在意象派运动之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但这并不能说英美诗歌中就没有意象运用。实际上,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表达人文精神的诗歌,到十七、十八世纪的强调理性、温和的新古典主义诗歌,到注重精神情感和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诗歌,再到用试验性创作手法表现人在工业化影响下的精神空虚的现代派诗歌,都可以从中找到各种意象的创造性使用,这为诗歌之美和恒久魅力增色不少。

意象是诗歌翻译的基本单位,诗歌翻译不仅要考虑意象的辨识、阐释,而且要考虑在译诗中意象的合理构建,这关乎译诗的诗性是否能够保存,原诗艺术效果是否能够得以对应传递,译诗读者是否能够获得相似的审美体验(即美感)等方面成与败的关键。本文将从诗歌的意象概念出发,通过分析英文诗歌中的意象创造,找出诗歌意象构建的有效方法,并对译例做出评估和鉴赏。

1 诗歌中的意象

意象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中的“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意思是说:“有独特见解的工匠,凭着意象来进行创作”[1]。通过后继唐宋诗家的补充和发展,“意象”说逐渐完善。按照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诗人总是“立象”以“尽意”,“象”为“意”设。意象是一种复合体,它包含诗人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和感性体验,“意”通过“象”来呈现[2]。中国人讲求的诗歌意境,可以通过意象排列组合叠加而在人的心理产生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而感受出来。例如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由并置的12个意象构成,有一种自然显现的关系构成了一个荒远、古朴、寂寥的景致,生成了意味无穷的意境,从而表现出语言显现的魅力[3]。

受中国诗歌意象传统的影响,庞德在他的诗《在一个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只用了短短的两行:“这些面孔似幻象在人群中显现;/一串花瓣在潮湿的黑色枝干上”(江枫译),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己在巴黎地铁车站下车后所看到的景象:他突然瞧见一张美丽的脸庞,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出现。本来他已把这种印象用30行的长诗写下来,但他有意地将诗所建成了现在的两行,而每一行中都包含有感官体验而产生的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图画,这真顶得上千言万语。(Kennedy, 1990:73)这种意象的使用使诗歌产生了灵动、别致的诗歌之美。

那么,意象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表意的象”[4],有人说是“诗人对自我思想感情意念表达的间接性和对表现对象的陌生化的寻求”[5],还有人说是“一个情感的、引起读者再创造形象的语言符号”[6],而埃兹拉庞德说意象是“在一刹那同时呈现一个知性和感性的复合体”[7]。从这些对意象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说意象具有几个特点:一是意象具有二重性,即“意”和“象”、“知性”和“感性”;二是意象是将思想情感理念寓于物象之中,所谓“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具有隐喻性和象征性;三是意象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是“陌生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人特有的心理体验;四是意象一般表现为语言。

诗歌的意象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内容,意象可分为自然的、社会生活的、人类自身的、人创造的、人虚构的等五种;根据人的感觉,意象可分为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动觉意象;按组合方式,意象可分为叠加意象、并列意象、拼合意象、辐射意象等;意象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是相互渗透的,具有“复合性”和“复杂性”特征[7]。

意象的美感之处在于,意象对于人类共通的情感进行了抒发宣泄,使读者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感悟,是生命产生净化和升华,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诗意的存在”[6]。意象通过一种移情投射,召唤人们按照自己的生命境遇阐释艺术品[3],创造性的形成了自我独特的生命意义。所以,研究诗歌意象是阐释理解诗意存在的重要方面,也是研究诗歌译作恰当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2 英诗中的意象及其翻译

意象作为诗歌的基本单位,对于诗歌意境的产生有重要的作用。虽然意象运用是汉语诗歌的传统,但我们也会发现在英语诗歌中意象的使用也不是没有。当然,意象在英语诗歌中不像在汉语诗歌中那样密集,诗行间的意象的相关性更大、独立性较低,所能引起的语义联想范围相对较小。这样,在英诗汉译时,单个意象的处理相对轻松。但考虑到英汉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审美差异,译者不能不做出一些努力处理诗歌意象的问题。而且,要达到美译,译者要更加注意原诗的审美交际意图,也要考虑译语读者的审美期待,译者的意象构建不可谓不是一项重大任务和使命。

约翰・多恩(1572-1631)是十七世纪英国风格独特的“玄学派”诗人,采用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和奇怪玄妙的夸张手法来阐释和强调他的诗歌主题。有时候,他的比喻新颖别致、令人称奇,有时候又显得夸张离谱、晦涩难懂。他的诗歌中也有意象的创设,不过与汉语诗歌不同,两个意象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并置在一起的,一般形成本体和喻体在不同“域”之间的映射[8]。多恩有一首诗《别离辞:节哀》,其中有这样的意象并置:“两个灵魂打成了一片”,“像金子打到薄薄的一层”;“就算两个吧,两个却这样/和一副两脚规情况相同”(卞之琳译)。在另一首诗《致死神》中则将死神比作是“命运、机会、君主、亡命徒的奴隶”,“和毒药、战争、疾病同住在一起”(杨周翰译)。一般情况下,英诗的意象在相邻诗行间独立性较低一些,比较容易使读者在较小的范围内产生语义联想;而且英诗中在两个意象间使用“像”或“是”之类的陈述词的情况要多一些。在译诗中,由于译者经常要满足英诗的形式需要,所以保留这样的本体和喻体并置的形式,并使用陈述词。这样做就使译诗诗性在汉语读者看来大打折扣。

在威廉・布莱克(1757-1827)的诗《伦敦》中,诗人运用了很多意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幅资产阶级统治者垄断下道德堕落、身心腐败、社会风气沦丧的伦敦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对诗人所处的时代人们的生存境遇做了澄明敞开式的描绘,给人以深刻而难于释怀的审美体验。诗中既有视觉的意象,如chartered street(chartered Thames, marks of weakness, marks of woe, every blackening church, palace walls, midnight street, new born infant's tear, marriage hearse等,又有听觉的,如cry of every man, mind-forged manacles, every infant's cry of fear, chimneysweeper's cry, hapless soldier's sigh, youthful Harlot's curse等,每个意象就像画家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的一抹一涂,排列在一起,构成了伦敦社会的完整画面(要知道,诗人也是个画家,有大量的版画作品)。译文中对这些意象必然经过译者的精心处理和着力构建,否则肯定会影响到诗歌意境和情绪的顺畅传递。有了译者的努力,我们才可以读到下面精美的诗行:

多少扫烟囱孩子的叫喊

震惊了一座座熏黑的教堂,

不幸兵士的长叹

化成鲜血流下了宫墙。(郭沫若译)

同样是对伦敦的描写,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在他的《伦敦,1802》中创造了不同的诗歌意象,把伦敦比作“一潭死水”(stagnant waters),把自己对伦敦的感性认识用物象的形式象征性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指出他从法国返回伦敦后所感受到的虚饰和招摇:

…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

Have forfeited their ancient English dower

Of inward happiness…

……教会,朝廷,武将,文官,

庙堂上的英雄,宅第里的公侯,

都把英国的古风抛丢,

失去了内心的乐。…… (王佐良译)

译者在翻译这几行诗时,没有简单地将altar, sword, and pen, fireside, the heroic wealth of hall and bower等意象以字面对等的方式译出,而是考虑到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下这些意象所产生的意蕴内涵,根据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性特征,对意象进行了重建,使其更加适应译语读者的认知框架,做到意义之真和形式之美的恰当结合。

再看布莱克《扫烟囱的孩子》一诗中孩子对路人的倾诉: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 …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and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他们就把我拿晦气的黑衣裳一罩,

他们还教我唱起了悲伤的曲调。

…………

就跑去赞美了上帝、教士和国王,

夸他们拿我们苦难造成了天堂。(卞之琳译)

原诗中用了the clothes of death, notes of woe, God, Priest, King, heaven,译者分别译为:晦气的黑衣裳,悲伤地曲调,上帝,教士,国王,天堂等。应该说译者的意象构建恰到好处,不但准确传递了是人的意念和情感,而且在感性认识上做到了与原诗的对应,而且符合汉语读者的认知体验,有利于他们产生符合原诗交际意图的语义联想。特别是the clothes of death的处理,译成“晦气的黑衣裳”不但在语言形式和音韵效果上非常恰当,而且用“黑衣裳”这一意象更能触发译诗读者的文化系统和心理图式。

3 组合意象的翻译:以《过沙洲》为例

意象组合构成意境,并列在一起的意象在相互间产生被约束的心理表征,共同接近主题。组合起来的意象具有了趋同的引申和比喻意义,相互照应,表现出相同范畴的共有特征。在翻译中,译者不光要考虑单个意象的翻译,而且要考虑组合意象对诗歌主题的支撑作用,单个意象的处理不可能脱离了主题倾向性的制约,不可能不考虑并置组合的意象间的相互影响。译者在诗歌翻译中要抓住核心意象或意象组合,在译文中加以变通或重建,即所谓的协调或调适性重构。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勋爵(1809-1892)的诗歌《过沙洲》中拥有丰富而意味深长的意象和意象组合:

Crossing the Bar

Sunset and evening star,

And one clear call for me!

And may there be no moaning of the bar,

When I put out to sea,

But such a tide as moving seems asleep,

Too full for sound and foam,

When that which drew from out the boundless deep

Turns against home.

Twilight and evening bell,

And after that the dark!

And may there be no sadness of farewell,

When I embark;

For though from out our bourne of Time and Place

The flood may bear me far,

I hope to see my Pilot face to face

When I have crossed the bar.

过沙洲

夕阳坠,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

河口沙洲莫悲哭,

当我出海去。

海深邃,洋空阔,

流水似睡静无皱。

满潮水悠悠,

潮来深海总须回头流。

暮色降,晚钟起

钟声之后便是幽幽夜?

离别时分莫哽咽,

当我登船去。

人间小,人生促,

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

但愿当面见领航,

过了沙洲后。(陈维航译)

《过沙洲》这首短诗共十六行,采用了隔行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优美,意境盎然,显示了诗人注重本能和自然的特点。这是丁尼生晚年的作品,虽不是最后一部,但被视为诗人辞世时的告别作。诗人对自然中事物的屡屡关照,隐喻出诗人内心的对晚年人生境遇的直觉和顿悟,将感性与知性在自然万物的身上结合起来,表达出诗人对死亡的期待和无所畏惧的本能状态。对诗人来说,死亡就像那神秘的海洋,自己就像那离岸远行的旅者,通往死亡的神秘海洋的旅途既庄严又欢快。

一般说来,英文诗歌首先在语言表现出形式上的完整,其次是单个意象在诗行间的独立性要差一些,是读者产生的语义联想的范围也小一些。虽然如此,《过沙洲》这首诗比较独特,前两行诗就已短语形式并列出三个相对独立的意象:sunset(夕阳)、evening star(晚星)和one clear call(一个清楚的呼声),预留出较广阔的感受和思想空间,节奏上也短促有力,节奏感强,用简笔画的手法很快勾勒出诗意画面,创设出悲壮而又自信欢快的诗歌意境。随后的诗行中,诗人继续使用语海洋有关的意象,用twilight(暮色)、evening bell(晚钟)、the dark(黑夜)、bourne of Time and Space(时空界限)隐喻悲壮的人生暮年;用tide(潮水)、boundless deep(无边无际的深海)、flood(潮水)等隐喻死亡的归宿,毅然决然而且欢快、无所留恋。

从译诗中可以看出,译者并非简单地在英汉双语间移植意象,而是根据意象的组合叠加,重构出适合汉语表达形式的意境,使译诗更显得意蕴优美、意境深远、音韵动听自然,具有汉语古诗词的韵味和气象。译者对意象的处理不是孤立的进行的,而是用重组和调整的方式进行的,因此译诗中就有了这样的表达意象的诗句:“夕阳坠,晚星出,/ 一个呼声唤我多清楚!”“海深邃,洋空阔,/ 流水似睡静无皱。”“暮色降,晚钟起 / 钟声之后便是幽幽夜?”“人间小,人生促,/ 这潮却能载我去远方。”译诗将原诗的语言风格、韵律特征、意象特征和意境特点都恰当地再现出来,这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审美享受,从而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可见,诗歌翻译中对并置意象的调适性重构极为重要。

4 结语

意象是诗歌审美的关键因素之一,意象的翻译关系到诗美的传递。由于中西方诗歌创作传统和语言形式的差异,对意象的重视程度和意象的运用技巧也有不同。如何在诗歌翻译中恰当传递意象的形式和意蕴,对于诗歌之美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组合意象的处理,因为事关意境的再现,译者需要在在准确把握原诗意象和意境的基础上,通过考虑译语读者的美感体验习惯加以变通或重构,对组合意象进行协调或调适性重构,以便使译诗达到意蕴、情感和音韵上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2]李小平.中西方诗歌意象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10,(1).

[3]牛宏宝.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郑新安.论诗歌意象的创造[J].郑州大学学报,2007,(4).

[5]邹建军.论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4).

[6]魏全凤.诗歌意象美的传递――以唐诗英译为例看诗歌翻译[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6).

篇10

【关键词】艺术;个性;语言;爱心;美育

语文教学博大精深,个性化的语文教学独到的展现着一位语文教师的风采。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有轻松幽默的一面,真正体现寓教于乐的特点。轻松的教学、幽默的启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趣和氛围,产生幽默中不失本分,欢乐中不乏启发的教学效果。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必须要有生动、精彩描写的另一面。那么,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艺术又体现在那几个方面呢?

一、语言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1)情由言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2)形由言绘。教学中运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通过渲染环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之进入课文所烘托的氛围,更容易地理解课文的内容、意境。

(3)趣由言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杰出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

二、引导艺术

爱因斯坦曾说过:“只有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伟人的话,都强调了兴趣对学好一门功课的重要性。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以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比如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我选录了崔景浩的《父亲》这首歌。当悠扬的旋律响起时,当感人肺腑的歌声流动时,教室静极了,每个孩子都在脑中勾画着自己父亲的形象,很多学生为此动容。好的开端,让这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除了用音乐导入,我们还可以运用诗词、故事、问题、实验等导入,好的导入可以创造各种情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教学中一但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2)因势利导,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须从微观人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上一堂专题为“具体是记叙文的灵魂”的作文指导课时,我不是讲解概念、原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诗句入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是表现愁的情绪,不同的作者用不同的意象将抽象的愁具体化,使它有形有色,有动有静,感人至深,可见“具体”对语文写作是何等地重要。这样一讲,学生的兴致一下就提了起来。

(3)深入探导,加深学生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让学生去学,去探索,去实践,教师在其中只是“向导”,起“引路”作用,为学生在自学 、思考、答疑中当“参谋”、当“顾问”。

三、爱心艺术

个性化的语文教学必须有爱的一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师爱是一种高尚情感的凝结,是沟通师生之间心灵的桥梁。

无私铸就师爱。教师本身是极其平凡的人,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让他人踩着自己的肩膀向上攀,而自己始终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不求有轰轰烈烈的生命,不求他人的回报,内心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学生会飞的那一刻。

真诚奉献师爱。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在教学中以情动人,以诚感人,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人,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我教育。

公正升华师爱。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冷笑中有爱迪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是公正的爱的升华。

严格体现师爱。爱学生就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中有度,真正地做到宽严相济。正所谓“爱中有严爱更深,爱中有教教更长”。

四、审美艺术

作为文化基础课的语文与美育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离不开“美”的教育,只有把语文中各种“美”的东西发掘出来,引导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在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厚。

语文教材中充溢着“美”的因素,有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有的鞭挞了社会的假、恶、丑,有的赞扬了人性的真、善、美。《观舞记》的舞蹈,《核舟记》的雕刻,《中国石拱桥》的建筑是直接表现艺术美的代表;《荷塘月色》、《春》反映了大自然的风光美;《驿路梨花》表现了人性美;《愚公移山》、《黔之驴》等寓言故事,含有耐人寻味的哲理美。让他们在“美”的海洋中遨游,领略到“美”的魅力,得到“美”的享受时,学生们会一反常态,不再认为语文课枯燥、单调乏味,而认为语文课是一种集多种艺术为一体的享受。

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只有加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增强语文课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真正回到课堂,不再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中充满“学”与“乐”,达到乐中求学的效果,尽显语文个性化教学的风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