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冬至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31 03:05: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白写冬至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李白写冬至的诗

篇1

一次上课,讲杜甫的《月夜》,曾引《杜臆》里“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介绍一种手法――虚中写实。课后,有学生发问:老师,这里的“虚实”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虚实”相同么?惭愧!这个问题竟然没有认真思考过,只能回答说:对不起,老师没有比较过这两个问题,明天回答你,好吗?

经过一番探究,我发现,《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所阐述的“虚实”关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也有体现,但与杜甫《月夜》所用“虚中写实”手法并不相同,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两种不同的“虚实结合”手法,遂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专题给学生讲解。

宗白华先生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一文中所述的“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作品直接呈现出的部分为“实”,没有直接呈现但适当暗示的部分为“虚”;艺术作品直接的意象为“实”,有意预留的空白为“虚”;作品之内为“实”,作品之外为“虚”。在这里,“实”是基础,是手段,“虚”是主旨,是目的。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为“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在这里,“景”为“实”,“情”为“虚”。“情”由“景”而生,“景”依“情”而设,写景是手段,是载体;所抒之情是主旨,是目的。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友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可诗中并未言明,而是寄寓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上,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手法。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什么选取“寒蝉”“长亭”“兰舟”“千里烟波”“暮霭”“杨柳”“残月”等这些“实”的意象来写呢?因为最能表现属于“虚”的离别之情,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再来看看宋代朱淑真诗《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是200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的诗歌鉴赏文本,其题目是这样的:“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考查考生对“情”“景”关系的理解。在三、四句中,作者写了凉床、月影、梧桐等“实”的意象,所要表现的是离愁别怨这一“虚”的意蕴,把这“情”与“景”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答案了。以上所述,都是“以实写虚”一类。

我们再来看开头提到的“虚中写实”这一手法。这里的“虚中写实”也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其“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眼前之景,现实之事为“实”;假设之景,想象之事为“虚”。“实”所表现的内涵是主旨,是终极目标,而“虚”是手段,是载体,是为“实”服务的,故有“以虚写实”这一说法。很明显,这里的“虚”“实”,与上段所述“虚”“实”是不相同的。高适诗《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明朝又一年。”就运用了“虚中写实”的手法,第一、第二句写的是“实”景“实”事,表现的是诗人在“除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却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是“虚”写,从而更能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就是典型的“以虚写实”。回过头看杜甫诗《月夜》,据背景材料,诗人写此诗时,正被安禄山叛军所俘,禁在长安,诗人本是抒发战乱中对家人的想念之情,此乃“实”也,却偏从妻子、孩子的角度落笔,想象妻子如何对月思念自己,孩子如何“未解”思念父亲,此乃“虚”也。于是,就有“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这种写法更能表现诗人于战乱中对家人的担忧与思念。再来看看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广西用卷)第12题,该题所用文本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设题时有这样一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很显然,这里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技巧,而这个技巧刚好就是“以虚写实”手法。前两句是“实”写,表现的是冬至之夜诗人还在孤身一人在外飘零,禁不住“思家”。而后两句却撇开自己,想象家人在“冬至”之夜正在想念飘零在外的“远行人”,这是“虚”写,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虚”为“实”服务。

经过这样举例比较辨析,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篇2

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这里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上海卷要求对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加以赏析,天津卷要求对南宋汪元量的“北望烟云不尽头”中的“望”字加以赏析;二是对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区别分析,如福建卷。

[典型例题](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鉴赏。“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含蓄地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形成对仗,互相映衬,从而使形象更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而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彩,远不如前者的拟人化手法更能表达作者的心境。

[备考指导]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也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抓住了诗眼来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呢?一般来说,诗眼即为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角度二:概括语言特点

[典型例题](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白居易的诗的语言风格,同学们平时应已有所了解。据传白居易每次诗写成后都要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另外,高中《语文》(人教社版)第五册《唐诗简介》中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

答案:朴实无华。

[备考指导]多了解,多记忆。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此外,下面五个适应范围较广的词语也是概括诗歌语言特点时常用的。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常建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等诗句。

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语言的华美,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一句,杜甫的《三吏》《三别》皆是此类语言的典范。

绮丽:其特点是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像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一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用笔就是浓墨重彩。

隽永:这类语言的风格是意在言外,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就是此类。

简练:其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诗最明显的风格就是简练。

角度三:理解、赏析一句诗

从这个角度命题,一般也分为两类:一是对整句诗内容的理解,如山东卷;二是要求从整首诗中找出能够体现题目要求的一句诗,如江苏卷要求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找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的一句诗。

[典型例题](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对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的描写,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

[备考指导]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呢?这就需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中。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达到与诗人思想相互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所表现的情景。

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

这方面的考查同样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理解,如广东卷;二是要求考生在前人对诗歌的评价基础上再作出自己的评价,如上海卷涉及到苏轼,江西卷涉及到钱钟书。

[典型例题](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1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2,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时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悠闲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

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备考指导]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以上几个例子就能证明这点。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先读懂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化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得分。2.若万一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

角度五: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

[典型例题](全国卷Ⅰ)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具体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表现出了山中的宁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的凄凉之情。

[备考指导]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

[总体指导]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学生理解、鉴赏、语言表达诸方面的综合能力。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大量训练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根据近五年高考所选唐宋诗词“借景抒情”的特点,考生在平时训练时应有针对性地精选试题,然后模拟答题。应特别关注李白、杜甫、王维等名家的“写景叙事”诗以及表达技巧上与高考题类似的唐宋诗词。另外,平常做题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积累专业术语,多参照高考答案的文字表述模式,即“这首诗用(某某)字写出了(某某)意象的(某某)特点,抒发了诗人的(某某)情感,营造了(某某)意境”。每鉴赏完一首诗后,务必要将该题的参考答案在纸上再写一遍,然后再次核对。此举对提高考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很有好处。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几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燕子来舟中作

杜 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注:本诗是诗人晚年客居湖南时的作品。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 田园乐(其六)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内心亲近大自然的乐趣。问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境?

3.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

[参考答案]

1.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联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篇3

一要读懂其主题。古诗的主题一般分为这么几大类: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生活杂感、离愁别绪等,同主题的诗歌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杜甫的诗,多属于忧国伤时这一类;陆游的诗,多为建功报国类;边塞诗则往往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兼而有之。弄清了诗歌主题类别,才能较准确地分析它的思想感情。

二要读懂其标题。诗题多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用信息,或是交待了诗歌所写的内容,或是点明了诗歌创作的缘由,或是暗示了诗歌行文的线索,或是点明了诗歌的思想感情,或是点明了诗歌的类别等等,因此,鉴赏古诗一定要反复地分析其题目。如2007年高考江西卷诗题“金陵晚望”,暗示了作品是“怀古咏史”之作。2006年高考安徽卷诗题“丹阳送韦参军”暗示了作品表达的是“离别之情”,2005年全国高考Ⅰ卷诗题“邯郸冬至夜思家”就暗示作者客居他乡,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弄明白了这些,有助于对整首诗歌的理解。

三要读懂其注解。给了某个注解,就说明这个注解肯定给读者提供了某个重要的信息,所以在阅读古诗时,注解万万不能忽视。它们或许提供了如下信息: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倾向,写作的缘由,某个关键字词的意思等等。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对诗序“室人降日,以此奉寄”有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那么这就说明该诗表达的是思亲之情。另如2007年高考湖南卷对《示长安君》的注释“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就暗示该诗表达的离别之情。

四要读懂其诗眼。“诗眼”是指一首诗中写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它或是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是最能体现作者的才情与智慧,是最能打动读者的精妙之处。所以,要很好地鉴赏古诗中的美妙精彩之处,这个“诗眼”是非分析品味不可的,如2006年高考江西卷就专门有一问: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另如2002年全国高考Ⅰ卷《春夜洛城闻笛》鉴赏,也要求考生分析诗眼“折柳”的寓意。明白“折柳”即《折杨柳》,是一支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其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五要读懂其意象。古诗中的意象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在古诗中,很多景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如月,表现思乡、思念亲人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意;而则代表清高,梧桐则代表凄凉冷清等。鉴赏古诗时,明白这些,才能更好地领会到作者的意图。如,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明白了“竹”这个意象的寓意和托物言志的手法,那么就知道了作者在赞美岩竹的坚定顽强的同时,隐寓自身不媚权贵、不流世俗、洁身自好的刚劲风骨。

六要读懂其类别。古诗有多种类别,同类别的有许多共同的鉴赏方法,反之,其鉴赏方法是不一样的。如从内容上,有边塞诗、田园诗、咏物诗、咏怀诗、怀古诗等,而从抒发的情感来分,就有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离愁别绪、感时伤世等。只有掌握了同类和不同类的诗歌特点,才能更好、更快、更准地鉴赏到其中的妙处。如2006年高考四川卷《夜归》: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⑵“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从诗题和开头可知该诗是“思家怀乡”之作,否则怎么会“夜深归家”?如此一来,结合诗中其他意象不难明白诗歌蕴含的感情:诗人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

七要读懂其技法。鉴赏古诗,要真正领会其中妙处,就不能不掌握诗歌的一些技法。比如:描写、抒情、议论。描写又分为正面与侧面描写,抒情又分为直接与间接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双关、对偶等。表现手法:烘托、反衬、象征、典故、借古讽今等。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看似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其实是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所用的技法就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不明这一点,就难以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八要读懂其风格。所谓风格,是作者的创作个性在思想与艺术上总体表现出来的特色。从大处而言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特征,比如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不同的作者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的诗清新飘逸,而陶渊明的则淡雅闲静,所以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同种风格和不同风格的各种特点。

篇4

[关键词]时空艺术;文学;绘画

[中图分类号]J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076―03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对世界认知经验的总结,也是其衡量自身存在的维度。中国古人早就有了时间、空间的概念,《淮南子・原道训》论及“宇宙”时,就出现了“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日宙”的时空观念,这是人类对自己生存维度较早的概括和认识。古人的启蒙教材,如《三字经》等,甚至将时空观念渗透到幼童的心灵,“曰春夏、日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中国先哲不仅对时空的维度有所认识,还将其变化规律与自身的存在联系起来,《庄子・天运》中说:“自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也就是说顺应天时、遵循四时规律可以调养生息。随着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完善,古人有关时空的生存意识也逐渐融入到艺术中。从人体之外的时空维度到将人体纳入自然时空,乃至用艺术之美表现人类的时空经验,这个历程从某个层面反映了人类审美意识与自然时空的关系,也反映了艺术与存在的关系。事实上,现代人已经无法离开时空维度而存在,相应的人类艺术的魅力也与时空观念的体验差异相呼应。

一、艺术对人类时空意识的记载

远古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他们并不满意那样的生活。随着智力的发达,他们结绳记事,开始有了时令、年月日等概念,有了精确的记时工具,乃至今天对时间的认识精确到了分、秒,对空间的认识也从上、下、东、西、南、北、中扩大到地理形态和区域划分。“社会给时、空一种规范式的表现方式,如年月、钟表、舆图、指标等等,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协调一致。”也正因为这种规范,人类对时空差异才有所比较,并将这些体验表现于艺术之中。

中国古人对时间特别敏感,其生命体验自然与时间联系在一起。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五更天夜深难寐,听见窗外的雨声,感受到深夜的寒气,想到春天将逝,于是有了“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名旬。古代记时的工具夜漏、钟等也常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与人的深夜体验联系在一起。“皎惊鸟栖不定,更漏将阑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棉冷。”(周邦彦《蝶恋花》)“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处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无论是思妇还是旅人,听见深夜的记时声便会心生感慨。从绘画作品来看,中国古人对季节时令有不少记录,甚至对一天的四时变化都观察入微。宋代的郭熙认为:“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春融,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画见其大象而不为斩刻之形,则云气之态度活矣。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林泉高致《山水训》)一些反映中国古代时令节日的绘画,如《冬至婴戏图》、《九阳消寒图》、李嵩的《观灯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都展现了不同时节人们的活动。西方画家也没有忽视季节的魅力,如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春》、《维纳斯的诞生》等作品,凸显了春神的形象;俄罗斯画家笔下的风景画、人物画都注重了季节的特征。列维坦的《金色的秋天》,魏涅齐安诺夫的《春耕》、《夏收》等作品,也很注重表现季节和时令。莫奈则将时间作为自己绘画追逐的对象,在不断追逐中画出了系列画《干草垛》。

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敏感渗透在艺术之中,为艺术鉴赏提供了生存的共识、情感的共鸣。从现实生活来看,时间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征,因此显得特别珍贵。古今中外,人类无法超越自然的遗憾都深深地印刻在文字著述之中。文人士子会感叹人生短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古希腊诗人在对阿喀琉斯的塑造中,就提出了生命有限而英雄事业永存的时间悖论。现代艺术家甚至将时间的忧思作为艺术构思起点,如布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就以对生命历程的追忆为小说的整体结构。

同样,人类在建立空间意识之后,也深刻感受阻隔之苦,并将这种感受在文学中反复吟唱。千里江河一去不复返,于是有了“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的名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因为想吃上荔枝,动用驿马来远程运送,在诗人的笔下,便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慨叹(杜牧《过华清官》)。诗句中的深深谴责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空间距离带给人类的生存困难。距离还给沉浸在爱情中的恋人们带来无尽的惆怅。汉代的《西洲曲》将西洲这个明确的地理空间作为了全诗的思念所指,以思妇坐卧不安的行为和内心的描写表现了其对远在异地恋人的想念;宋人李之仪的词作《卜算子》,更是以缠绵的相思之苦写尽了空间之恨:身处长江头尾两地的恋人为水所隔,难以相聚,几多的遗憾和相思都绵延在无言的江水之中。正是由于时光的难以挽留、空间的难以逾越,艺术家才特别注重在艺术中表现超越时空的人类理想。反过来说,超越时空也就成为艺术特有的审美意识。

二、艺术时空对自然的超越

艺术表现着人类对自然时空的认识,人类渴望超越自然束缚的渴望也体现在艺术之中。“对于个人,存在着一种我的时间,即主观时间”。艺术中的审美时空更多的时候正是属于这种主观时间,同样的情况在空间中也存在。人类在心理、文化的层面对自然时空进行编排,出现延长、缩短、整合的效果,并在这种过去、现在、未来统摄的审美处理中传递人类的情感。因此,审美时空往往具有超越自然的魅力。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时空有时并非实指,往往夸张、虚指,目的在于烘托气氛、抒感。如《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其中“万里”和“十年”都不是实指,只是表示时间长、路途远。“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中的“东西南北”表示一种忙乱,而不是实指。汉代乐府《江南》:“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空间转换表现了鱼戏的灵动与快乐。

事实上,人的现实视野是有限的,无法同时看到很多东西。但诗歌、绘画往往用整合时空的视觉效果表现人类的心理感受。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将一种纷乱的战争狂景展现在人们眼前,而这些场景又是对现实时空的一种概括、提炼、凝聚,展现了法西斯的暴行。同样,中国山水画的游移视点,把可以“游”的空间全面展现给欣赏者,在同一幅画中实现……仰山巅,窥山后,望远山’,文明的视线是流动的,转折的”,突破了正常的视角。有些画家则为追求画意打破季节的局限,如王 维作画常常不拘泥四时,将不同季节的植物放在一个画面,在雪中将芭蕉、桃、杏、李、芙蓉置于同一画面,形成一种奇特的审美时空。中国古典诗词也经常出现时空统摄的情况,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时空的转换,以现在为轴将过去、未来统一在一起,以丰富的想象表达了思念之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将宇宙天地、古今未来融为一体,无处觅知音的孤独展现在时空的畅想之中。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则借梦飞跃空间的障碍,出现了“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夸张之美。神怪小说更是赋予主人公跨越时空的超自然神力,《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就有不死之身、缩地之法。西方意识流小说也将时空统摄发挥到了极致。当代影视更是以奇幻的想象跨越时空,如《时间机器》、《回到未来》、《寻秦记》等影视作品都出现了时间穿梭机,而成龙主演的《神话》则将科学与传奇结合在一起,演绎了一场超越时空等待千年的动人爱情。

现实时空有不可逆转、不可跨越的特征,人类深感其苦并力图征服。但人类这种征服时空的愿望似乎没有尽头,于是他们在内心世界找到了时间的永恒,找到了咫尺千里和千里咫尺的空间。这是人社会情感的结果,是人类记忆、感觉参与的结果,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结晶。

三、艺术时空的审美情感

艺术时空能够超越自然时空的局限,更重要的是,这些时空可以转化为某种强烈情感的象征体。人生的悲剧感、相思的忧郁、甜蜜等,都与人类的时空体验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登高远眺的视觉空间常常让人思古虑今的畅想油然而生。

古人登楼远眺的诗歌很多。登上高处,遥望远方的山水,思绪开始与宇宙天地融为一体,爱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而潜逃于山水的暂时欢乐,也给枯竭的心灵一番抚慰,思与游之间人生的哲理也从容地诞生了。登高望远特别适合患得患失的中国文人,也特别适应他们出世、人世的矛盾心态。很多诗以节日登高为题材,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重阳节家人登高避灾,在异乡的他没有回来,于是借登高临远抒发自己家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异乡谋生奔波的孤独感;有的是诗人登上楼台,凭栏远眺,回首京城,感慨仕途的沉浮,如谢I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也有眺望祖国壮丽的山山水水,忧国忧民,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有的则穷困潦倒,临江登台,触景伤怀,如杜甫的《登高》。登高在中国文人的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中,有着极为丰富的生命体验。

西方文学家也没有放弃特殊空间的悲剧象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在神掌控的空间演绎了一场悲剧,并将人生的悲剧升华为神圣的爱情:哈下苔丝的悲剧结束在异教徒的神坛,神对人的作弄也在此完结;艾米丽《呼啸山庄》的悲剧爱情,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山庄之中;夏洛蒂在《简爱》中寄托无限情思的桑费尔德庄同被安置在荒凉的地域,庄园的隔绝气氛与主人的孤独内心十分吻合;达夫妮・杜穆里埃《蝴蝶梦》中的曼陀丽庄园,始终笼罩在邪恶的吕培卡阴影中,希区柯克在改编电影时,特别注重营造庄园阴暗压抑的气氛和景象,凸显其荒寂。

艺术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映。古人或者登山,或者登楼,其视野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人登高的习俗形成了其登高远望的视角,这种视角与中国文人释放心灵的需要又有着内在联系。沉重的心灵必须在登高远眺中得以释放,满怀的惆怅也最易在登高中得以消解。西力人在神圣的教堂、空旷的庄园中生活,其和贵族生活习俗常常带来对这些特殊地理空间的情感体验审美的空间在人类艺术中,既有共性又有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