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品文范文
时间:2023-04-04 10:2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汪曾祺小品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玛丽莲・梦露代表作《七年之痒》,讲述一对夫妻共同生活七年,感情已经淡漠,生活单调,使婚姻进入“瓶颈”,从而滋生出许多未曾预料的故事。电影堪称经典,为人津津乐道。由此,派生出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也会面临“七年之痒”,出现一些问题的说法。
《美文》七年后的今天,会不会有“七年之痒”的情况出现?一个版忠实地陪伴读者七年,办得再精心,会不会渐渐失去新鲜感?如何与时俱进,乃至焕然一新。吸引读者?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盘点一下《美文》的思路历程,考虑其下步的走向,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该版贴近读者,终归不无裨益。
探索与改进
2002年,武汉晚报在报业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年终,也面临改版的需求。其时,全国晚报传统的综合副刊已显式微,武汉晚报也不例外。如何在新闻快餐扩张的态势下,在报纸版面格局中,保留一种相对静态的阅读,是副刊面临的艰难选择。
过去的综合副刊,有言论,有地域风情,有市民生活,有历史掌故,有连载,有科学小品等等,包罗万象,不一而足。武汉晚报《夜明珠》综合副刊亦属此类。“杂”。是其特色。
即便后来随着报业形势的发展,武汉晚报将传统副刊作出改动,设《随想录》、《都市风》、《市民百态》、《都市宝贝》等专副刊,做到一定阶段后,副刊仍有随着报纸整体面貌改造而翻新的必要。
《美文》版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在基本风格未变的情况下,坚持了七年。
七年来,在纸质媒体为应对市场不断改版求新形势下,《美文》的坚守,缘于《美文》的定位应和了读者的需求。上世纪20年代,周作人对“美文”就有说法,记述性、艺术性、独抒性灵以“言志”的散文小品,就是美文。武汉晚报开办《美文》版,其选稿编稿,也意在秉承中国散文小品的传统,集叙事说理抒情于一体,来展现当下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大众普适的价值观念。
【叙事,生活】《美文》的叙事,其实就是记述生活。生活从家里到家外,方方面面,斑驳陆离。《美文》就是一个展示生活的平台,不过由于篇幅所限,需要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如《女儿,举起你的拳头》,作者讲到,女儿刚上学,多次受到同学的欺负,做为母亲急着让女儿还手吧,又怕教坏孩子。后来孩子勇敢地举起了拳头,得益于孩子父亲“善良不等于软弱”的教诲。类似的记述生活小事,在《美文》版中比比皆是,读来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身边,有亲近感,有贴近性,易产生认同与共鸣。行文从生活中来,是《美文》得以长存的根基。
【感悟,回味】叙事是《美文》的基调。但又不仅仅于此,往往还有点感触,有点感悟,有点思想的灵光。过去的副刊,不是没有反映生活的,如《市井故事》类,有些还非常的原生态,读来固然不乏亲切趣味,但往往读完就完,缺少更多的回味。
《美文》既然是小品,终得有让人品味之处。记述的虽然是小事,总是从平凡生活中琢磨出点意味来,这比就事论事自然是进了一步。作者于自己是人生感悟,长境界;于读者,或是共鸣,或是启迪,若有所思,会心一笑,也不止于看过即忘。
譬如,《路过考场》,作者写到,一天路过一高考场地,看到那些送考父母亲焦灼的神情,想起自己十多年前,也是这般送儿子高考。瓢泼大雨中,几百位父母没一个离开,都撑着伞,默默地等。那是子女和父母一起希冀梦想起飞的时候……然而,这些年过去,以优异成绩考上重点大学的儿子回来了,淹没在街上人流中,成了再普通不过的一位市民。所以,所谓光荣的梦想,其实并不关键,父母想要的,是子女能踏踏实实做人,平安健康地生活。作者想告诉眼前的父母和考生,考试并不重要,但,怎么说呢?谁会相信呢?人生的领悟,必得自己去体会。
这种心灵的触动,便是《美文》选稿编稿发稿的标准之一,也是打动读者关键所在。如读者所说,喜好读美文,在于好的美文的确让人读后有所回味。
【精致/本真】《美文》要求的另外一点,就是行文的灵动、精练。小品文不好作,要在矮小的尺幅中笔墨腾挪有致,收放有序,从而有所记,有所思,有所议,非精心构思不易。这是对《美文》的第三也是最高要求,亦即《美文》要“美”。
而“美”,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武汉晚报对《美文》的要求,务求“自然、率性”。作者生活不同,感怀各异,只要独抒性灵,写出本真,便能予人以“美”的感受。
单篇来看,未必篇篇字字珠玑,但足见作者的经历、感受、思想、性情。组合一起,每日一版,则显示出生活的多样性,生动性。花团锦簇,也是《美文》受读者欢迎的要素之一。
顺应与承继
武汉晚报《美文》已办了七年,其间,也曾有过短暂停刊,但很快在读者的要求下恢复。《美文》何以受到读者如此垂青?必然与当下的社会背景和人们的阅读心态相关。
多年前,汪曾祺在谈到小品文一枝独秀时说到:喧嚣扰攘的生活使大家的心情变得很浮躁。很疲劳,活得很累,他们需要安慰,需要一点清凉,一点宁静,或者说,需要滋润。小品文可以使读者得到一点带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
放到现在,《美文》的作用可能仍是如此。美文较之新闻的阅读,后者如同快餐,而前者则更像是品茶。品茶为人所爱,就在于它的闲适,它的回味。
如《夜半听雨的陌生人》,记述作者晚上忽然听到“沙沙”雨声,无心看书,逛到一论坛上,发现一帖:“我在听雨,你呢?”短短一句话,回应者众。有女孩说,打工快一年,每逢下雨天,特别想家。有小伙子说,女友特别喜欢下雨天,可惜她在守着隆隆的机器上夜班,我打算用手机将雨声录下来,给她一个惊喜。有中学生说,爸妈都是出租车司机,每逢下雨,生意特好。可忙起来,连饭也顾不上吃。现在,我一会祈祷雨下得再大点,一会又盼着雨停……对这些,网友们感叹的同时,纷纷给予祝福。
于是,一群心有灵犀的陌生人,夜半时分,在雨幕中,在城市的不同角落,一起听雨,又不仅仅是听雨。
这类的美文,便是予人以宁静,予人以温馨,予人以健康的情愫。武汉晚报的《美文》正是由于坚持以此为标准,才得以稳步地走过了七年。可以说,与传统副刊的人文精神仍是一脉相承。
2006年武汉晚报改版。曾尝试着将《美文》并入《悦读》周刊,且每周只出一个版面。结果,许多读者特别是家长纷纷来电,说《美文》所发文章温馨感人,耐人寻味,不仅对学生,对成人也有教益,这个品牌丢了可惜,要求恢复原有《美文》版面。武汉晚报及时顺应读者要求,将《美文》在版面中单列,同以往一样,仍为每天一版。每周七期,一直坚持到现在。这在武汉晚报诸多版面中,成为一个独具个性的版面。
武汉晚报《美文》版受到关注。可
说是部分反映了社会心理及呼应了读者的审美文化诉求。《美文》不过是因其闲适,在驳杂而喧嚣的社会环境中。提供给读者一个休息静思的园地。
从另一角度讲,也是《美文》在纷争的社会中,以浸润的方式,静静地传播那么一点文化的东西。
操作与发展
武汉晚报《美文》选稿编稿。认同于“拿来主义”。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好看,符合《美文》的既定标准。就选编刊载。《美文》编稿,与传统副刊发文讲求第一作者首发的观念及操作方式有极大不同。对读者,诚如钱钟书所言,鸡蛋好吃就行,不一定要追寻那下蛋的鸡。
办刊思路的改变,必然带来编辑工作新的气象。
首先,视野更加开阔。网络的发展,使得编辑更容易发现佳作,发现新作者。外地报刊也一并进入我们的编辑视野。
其次,选稿更加精当。作者投稿、编辑发现、读者推荐,形成丰富稿源,编辑选稿余地更大,更易精中选精。
第三,作者更加广泛。从专业作家到普通,只要是有感而发,写出性情的小品文,都可能为我所用。如此一来,作者即成开放型,滚雪球般越积越多,从而避免了作者面窄的问题。而这正是《美文》七年来常办常新的关键所在。
由于以上原因,使得武汉晚报《美文》的内容得到极大丰富,某种意义,也是契合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表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性。
如今的《美文》版,说到了“七年之痒”的关口,当然只是笑谈。但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对武汉晚报《美文》如何在保持现有特色的情况下持续发展,确实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美文》篇幅的短小,精炼;版式的简捷,明了,这是武汉晚报《美文》版经营多年形成的特点。所谓特点,也是一柄双刃剑,既吻合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能带来审美疲劳。
譬如,篇幅所限,文章往往不能展开,只能点到即止,编辑有时甚至不得不削足适履。这是不是最佳选择?能不能作部分调整?可否对好的作品偶尔舍得给版面,让其充分展示?版式的排列如何有新的尝试?等等。
在编辑操作上,还有许多可思索之处,算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就不在此赘述。
篇2
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知道,中国有强大的诗歌写作传统,在文学长河中,诗歌一直被视为最高级的文学样式。但事实上,自唐代举行科举考试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章,散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及至到了“桐城派”,散文更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风。所以,从整个历史的演进来看,“文”对中国文化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大,它比诗歌更全面地影响着当代文化,直至今天,散文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的日常生活。散文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雅”的方面看,它和诗构成了最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诗文文化”传统。由于长期浸于“诗文文化”中,中国古代的文人一般都能诗能文,这不仅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能力,也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知识分子的一种标志。因为诗文已经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渗透进他们的精神和血脉之中。可以说,中国最早的全部文学,就是诗歌和散文。它们经由历代封建文人士大夫之手而逐步完善成熟,特别在散文领域,名家大师辈出,不胜枚举。二是从“俗”的方面看,散文的门槛较低,书写较自由随意,由于贴近现实生活,最适宜表达普通老百姓的思想感情,所以从古至今,在诸种文学体裁中,散文的产量最多,影响最大,拥有的读者也最为广泛。散文不但最贴近日常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它还是中华民族情感的结晶。历史上那些优秀的散文,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感情结构和心理结构。赵与时《退宾录》载:“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1]这里的《出师表》、《陈情表》、《祭十二郎文》,都是我们民族散文的瑰宝,在这里面就有着我们民族情感的密码。可见,散文这种文学形式在整个中国文化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作为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方式,和中国人的生命活动密切联系。它凝结着中国人的思想价值、文化理想,渗透进了中华民族浓厚的情感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研究中国散文就不仅仅是研究一种文字的写作,而是探究一种深植于文化中的大爱和人文情怀。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作者采用长镜头聚焦的方法,集中浓缩了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实际上已成了一个情感的原型,一个民族的文化代码。《背影》感人的秘密,不在于它的文字,而在于感情与文字之间,有一个文化结构———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感情沉淀。正由于《背影》中父子的感情都浓缩在这个情感原型中,这样“背影”也就成了一个“有意味的形式”,成了一个苏珊•朗格所说的“生命的投射”。像《背影》这样蕴含着民族的感情密码的作品,在中国散文史上还有许多。因此,我们的散文研究,要尽量透过散文作品的表层文字,挖掘出深藏于文字背后的民族情感原型和精神原型,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当代文化建设中。除了上述两方面,中国散文还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中国散文里充满着一种东方式的智慧,这种智慧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寓言为广,即《庄子•天下篇》所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从《庄子》文本看,庄子实际上就是借助丰富的想象,通过对人、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对宇宙自然的认知,以及对生于其中的社会人际关系的把握和对于人生的感悟体验。如《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就相当典型地体现出庄子这种诗性智慧写作的特色,那就是通过庖丁高超的解牛技巧来隐喻某种生存之道。二是倾心于“平常心是道”的禅风,即“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直觉思维方式。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都是颇具“禅味”的散文小品。可见,禅宗不仅对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对于中国散文尤其是其中的散文小品的渗透,使我国的散文呈现出了一种绝不同于西方散文的诗性智慧。综上可见,中国散文在漫长的发展建构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包括民族感情、智慧和精神在内的富于中国特色的“散文文化”。这种“散文文化”既是一种文学的写作,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本体制,更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散文既是现代人感情和心灵的栖息地,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文精神高地的使命。
二、文化生命理想和文化人格
文化生命理想是在文化的框架中更符合现代文化精神和现代人格的一种文化建设。它既重视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取向,也具有比较清醒的层级文化价值目标,即重建中华文化价值体系和实现全人类文化价值的终极目标。因此,它既是个人的、民族的,也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复杂文化心理内容的核中之核。因为现代社会文明越是发达,人的生命的文化那一部分就越重要。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散文作家都明确地以文学与文化的建设为基点,并以各自不同的创作追求与创作实绩标示出作家不同的文化生命理想。鲁迅杂文以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犀利与辛辣,构成了他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命理想,它一方面呈现了生命价值被现代文明所深度污染的各种异化的生存形式,一方面又体现了鲁迅对于知识分子怎样担当历史使命的独特理解。周作人在寻求社会文化建设的理想框架时,更多钟情于对历史文化、传统精神的想象与依持,突出作家自我本真原初的人生体验。他不是从当前现实需求的逼迫出发,而是从非实用的更加内在的基因传承的高度,去把握人们当前精神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何其芳的散文在象征人生里往往表现自我的“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的文化追求。炽热地爱恋人生、清醒地理解人生的梁遇春的散文始终追求着一个可以理解的人类生存,他以“快谈、纵谈、放谈”的方式探求着“建在理智上面的天真的”生活艺术。李广田的散文则以叙事的方式传达了他关于“人的改造”的本质和意义。这些散文家的创作广泛联系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各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其潜在的文化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他们的散文不仅揭示了新旧文学转换的重要意义,而且代表了新型社会文化的基本精神追求,反映出现代知识分子相对成熟的文化生命理想。与文化生命理想相联系的,是对于中国散文与民族文化人格的塑造。一部中华民族散文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文化性格的演变史。所以,散文创作和研究的一个任务,便是通过对中国散文的文化诠释,去把握传统散文中文化人格的延续性与变动性,不仅再现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内心冲突,同时还要通过文化人格的发掘,去再现一种灵性与浪漫,去探测一种社会文化心理和生命价值取向。在这方面,《史记》堪称典范。在当代散文家余秋雨在《遥远的绝响》、《一个王朝的背影》、《风雨天一阁》等散文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文化人格类型:一是追求自由独立但又多少有些神秘乖戾的文化人格;二是强健开放、积极进取的文化人格;三是具有圣洁和崇高的文化良知的文化人格。由于余秋雨将文化人格的建构和升华作为他的文化散文创作的一个中心,而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又以现代性的文化价值观作参照,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认知和情感体悟为依托,在此基础上,再配之以诗性的生命激情和文化想象,此外,还有一套属于“余秋雨式”的个体的话语,这样,余秋雨文化散文中的文化人格的建构自然便比以往散文中那种纯粹从政治层面或道德层面的人格建构要开阔得多,也复杂和深刻得多。在如何塑造理想的文化人格方面,当代不少散文家都做过努力。除了余秋雨之外,王充闾、梁衡的散文也值得一提。王充闾在《渴望超越》中认为散文创作说到底是“生命的转换,灵魂的对接,精神的契合”。他的文化散文《两个李白》、《用破一生心》,在剖析展示李白、复杂人格的同时,也肯定了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对于塑造理想文化人格的作用。梁衡在《大无大有》中,从多个角度描写了既“大无”又“大有”的伟大文化人格,这种理想的文化人格是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理性思辨精神与生命文化感悟的完美融合。显然,这样的理想文化人格正是当前深受后现代主义和消费主义冲击的社会现实所缺乏的,也是当代的文化建设所迫切需要的。可见,在消解了深度模式的当下,文化散文以其启蒙现代性的思想价值取向和对独立人格与理想精神的探求,不仅奠定了其不可取代的文学史价值,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养料。
三、中国散文的抒情传统与当代文化建设
庄子的散文,姿肆,想象超拔,激越宏丽,巧譬善喻,生动形象。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曾说,庄子属于“文辞之美富者”。[2]闻一多则认为庄子堪称先秦诸子中最杰出的文学家:“如果你要的是纯粹的文学,在庄子那素净的说理文的背景上,也有着你看不完的花团锦簇的点缀———断素,零纨,珠光,剑气,鸟语,花香———诗,赋,传奇,小说,种种的原料,足够你欣赏的,采撷的”。[3]《庄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是先秦散文成熟的标志,而且开创了中国审美文化的范式。如果说庄子是中国抒情散文第一家,那么司马迁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抒情散文第二大家。过去的研究较多地注重司马迁在史学方面的贡献,充分肯定其对于中国史学的开创性意义,相对来说,对司马在散文艺术方面的贡献则有所忽略。其实,司马迁既是一个史学家,也是一个内心世界极其丰富,感情极其充沛的大散文家。司马迁写史,以雅洁为世人所称道,班氏父子称其具备“良史”之才。可贵的是,司马迁并未因雅洁而丧失散文审美和感情的力量。读他的《报任安书》,你会感到他的文字“操纵起落,俱挟浩气流行,如怒马奔驰,不可羁勒”。[4]他“直写胸臆,发挥又发挥,唯恐倾吐不尽,读之使人慷慨激烈,唏嘘欲绝,真是大有力量文字”。[5]司马迁可谓“极尽文章的能手”,他的爱憎感情,常常借助叙述语言托出。他的文辞,笔力劲拔,在悲痛之处如火如荼,在悲哀之处又异常凄绝,这些抒情特色,在被称为战国四君子传的《孟尝君列传》、《平原君列传》、《春申君列传》、《魏公子列传》中都有着十分突出的体现。中国古代散文的抒情审美传统,在陶渊明、柳宗元、苏轼、袁宏道、张岱等杰出散文家中也有着出色的表现。陶渊明的文章语言朴素而优美。如写武陵渔人初入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中的风光则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在这里,“世外桃源”的宁静淳朴,乡村景象的描绘,抒情的笔调,优美的文辞与田园诗般的意境可以说是水融,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既是艺术成就很高的山水散文,也是优美漂亮的抒情审美散文。他的散文没有学究气,且极富个性色彩,往往借助景物书写胸中的不平,这使得他的山水散文有了人的性格。在文笔方面,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多用短句,文字简洁生动,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而且常用虚实结合方法谋篇布局,从而使文章妙意横生。苏轼的散文品类众多,既有《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议论性散文,又有《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等山水游记。苏轼的散文常熔议论、描写、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勇于创新,不拘常格,在文风上则是随笔挥洒,不加雕饰,因物赋形,行云流水,深得《庄子》真传。至于晚明的袁宏道,虽然他的散文多以尺牍为主,且注重游玩时的趣味,但他注重散文中的个性自我,强调散文需真实,感情需从胸臆中流出,这样他的散文一方面具有“短而隽异”的特点,一方面又贴近人的性灵,这是袁中郎在古典抒情散文方面的贡献。而晚明另一位杰出散文家张岱的散文,更具鲜活灵动的艺术情韵。他的《湖心亭看雪》,以传神生动的量词描写西湖的雪景和人物,展示了山水的生命脉搏,其散文静中有动,冷中有暖,抒情中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实乃抒情写景的大家。以上所列举的中国古典抒情散文大家,他们的散文有着共同的特征。其一是他们的散文与以唐宋诗词为代表的中国诗词,共同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诗文文化”,这种“诗文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诗性精神,可以说是一种诗、思、史三位一体,融会贯通的审美范式。其二是中国古典散文特别推崇崇高和谐,优美雅洁,强调散文的精神性、感情性和心灵性。其三是中国古典散文十分讲究文笔修辞,炼句炼字,以及语言的弹性,所以古典散文基本上都是“美文”。上述几方面正是中国古典散文所特有的内在审美性,这种审美性不仅是一笔宝贵的文学遗产,而且对于今天正在进行的当代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当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正处于转型期,而转型期的当代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构一种适合时代要求,能有效提高国民精神和审美感知的审美文化。而中国古典散文的审美范式,正好可以纳入当代文化的审美建构框架中。当前中国文化最大的问题是低俗文化、娱乐文化泛滥,高格调,高品位,既能给人以思想滋养,又能提升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优美文化太少。在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平面文化的同时,人的审美感知日渐迟钝和粗糙,感情和心灵也越来越沙化,正由于优美文化在粗坯文化面前相继沦陷,当代文化建设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需要审美的介入和支持。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指的是从文化的本质上,认定文化就是审美的。审美既是文化的起点,也是文化的终点,是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旗帜。因为文化建设如果没有审美的介入和渗透,则这种文化建设只能停留于方针和政策的显层次上,或者只是一些了无生气、冰冷僵硬的统计学上的数字和建筑物的堆砌组合。而有了审美文化的滋润,文化建设便不仅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而且可以使国民的审美感知变得精致敏感,从而提高他们分辨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的能力,并由此迈向良性健康的审美之途,进入一种安详和谐、宁静澄澈的真善美的境界。而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建构过程中,散文的确可以大显身手,充分发挥其审美上的优势。且不论灿若星河的古典散文,仅就现代散文来说,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不知影响了多少读者,陶冶了多少人的心灵。当代台湾散文家龙应台的《目送》,自2009年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后,短短两年间就重印十多次,累计印数达到五十多万册。《目送》与《背影》一样写的是亲情题材,但因作者抓住了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和价值观,加之情思内敛,文字优美,文化与审美达到了高度统一,因此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散文的审美价值,没有很好地去挖掘散文这一块富矿,更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如果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高度重视审美文化的建构,同时注重挖掘散文的思想和审美资源,则我们的当代文化建设有可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
四、互联网时代的散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