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课堂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4:4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这也是课堂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爱书,因为它给予我许多知识。英国人说:“一本好的百科全书,胜过一座富丽堂皇的博物馆”。的确,读书是获得知识的更简单方法。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事,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翻开书本找清原因。一次,我的手被蜜蜂的刺“亲”了一口,那刺心般的疼痛,真让我苦不堪言,但蜜蜂扑了几下翅膀之后,却倒在了地上,玉米棒大的问号似乎漂浮在我的身旁,顾不上疼痛疼痛,我按住红肿的手指,轻轻地翻开书,终于找到了答案“蜜蜂的刺同内脏相连。”。弄清事实的我,早已忘却了疼痛。书给予我无可计数的知识:《大百科全书》不知让我“檫”去了多少的问号;《探索?发现》丛书告诉了我数不尽的未解之迷;《发现之旅》让我体会到了文明古国千古文明的博大精深……书,的确是一个充满知识的课堂。
我爱书,因为它陶冶我的情操。古今中外的名著,几乎都成了我的收藏物,它们也都是我的生活组成部分。阅读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叫我潸然泪下的时候,却为这个坚强、善良的男儿肃然起敬;阅读《水浒传》,令我体会到这些绿林好汉“大口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同时,又能体会到当时“”的悲凉之意;看那《阿Q正传》,让我为阿甘的坚强,勇往直前,勇于做自己的精神所倾倒……望着这些可爱的主角,再看看自己,自己是否被困难击倒过,是否被挫折网住过?这一切,无时不让我觉得,书,是一个哲理的课堂。
很奇怪,书可以解决问题,却又能给我增添问题,我依然爱着这可以随影随形的课堂。
篇2
有那么一种思想根深蒂固地扎在人的心里。
因此我不再彷徨,不再孤单。
——题记
PART 1 现实
曾经看过郭敬明的一部小说,叫《1995-2005夏至未至》。里面有一本画册,叫做《天使》。中间的那个男生是这幅画的创作者“祭司”,左边是个女生,叫立夏,右边的男生叫陆之昂。下面写着两行血红的字:
这个男生教会我成长。
这个女生教会了我爱。
十年之前,他们在浅川一片茫然的教学楼,但是十年之后,谁又知道谁的生活,谁又了解谁的变化。就这样,彼此各奔了东西,之前的约定,祝愿,浮云般漫过人的心头,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
时间说过永远都没有永远。
现实教会了我成长。
PART 2 网络
思想是人的魂魄,人一旦失去了思想,就如春天失去了希望。
如果说,80后作家是网络的副产品,你相信么?24岁断臂男孩与80后作家有着相同的经历,但是结果却大不一样,这是网络的淘汰品,不是么。
在小荷度过的07年,像冬眠一样的难熬,但是08年之后却如飞梭一般。如果说,失去思想的人,会像抽了丝的云一样软绵绵的躺在天空上,你相信么?
两年来,周围的空气仿佛被镀上了一层文学气息。这里有辛酸,又欢笑,有排挤,有接纳,有付出但也有回报。
这是组成我们少年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你忆不起它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么,就在浮云上刻出它的纹路吧!
PART 3 后记
——你不是风,不会奔跑
——但我是鸟,我会飞翔
篇3
“哎,要买报纸吗?”一个老奶奶背着一个蓝色的大布包,拿着一叠不知是什么时候的报纸,蹒跚地逆行在拥挤的人流中,一个个地询问街上匆忙走过的行人。
“不要!”行人拒绝着避开,甚至不愿搭理她。可她仿佛没有看到别人的白眼,嫌弃的神情,没有听到那些压低了声音的窃窃私语,依旧拿着报纸问每一个从她身边走过的行人,“要买报纸吗?”
转眼她已走到了我的身旁:“小妹妹,要不要买份报纸啊?”
她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一团顶在头上,身上的大衣打了好几个补丁,满是各种污泽,已分不清楚原来的颜色,散发出一种令人作呕的奇怪气味,混夹着油墨,令人不由得掩鼻而过,一双眼睛混沌,直直地盯着我,又仿佛是在透过我看着我的身后,她用地方腔音十分重的普通话带着一丝乞求的语气询问着我:“买份报纸吧?”
扫了眼那双黝黑而又粗糙的手中拿着的几份报纸,破破旧旧,沾满了灰尘,怕是几天几月也卖不出去几份吧!
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屏住了呼吸,轻咳一声,摆摆手,不愿多说一句便绕过她,快步离开这块被污染了的空气。
走到了公交车站台,原本还万里无云的天却突然漏了似的下个不停,绵延的雨丝落在眼镜上立刻就模糊了一片,不过我可没有赏雨作诗的闲志雅兴,只是缩在站台里盼望着车快来,雨快停。
“买报纸吗?晚报要吗?”苍老熟悉的声音传来,我回头一看,又是那个老奶奶,连伞都没有撑,站在雨中,向纷纷避开的行人卖报纸。
我和别人一样往旁边站了站,在心里默默念叨着:“快走开,快走开。”没有了屋檐的遮蔽,雨很快就大湿了半边身子,寒意刺骨。
“小妹妹,要买报纸吗?”她又走到我的身边,第二次问我,她用手抹着脸上的雨水,身上和报纸湿了不少。我别过脸避开她的视线看向旁边。
她却低头,粗粗的布满裂纹的手指笨拙地解开身后的大包,开始翻找着什么,随着这个动作那一大叠的报纸也淋上了雨,散发着阵旧的气息。她一边翻腾一边口齿不清地自言自语着:“唔……这么大的雨……着凉了可不好……”
我愣愣地看着她弯着腰折腾,难不成,她是要找伞给我?随即又抹去了这个可笑的念头,怎么会呢?车站这么多人都没有人愿和我这个陌生人共打一把伞,她又怎么会有伞自已不打,却让给我呢?
没有想到的是,她翻了半天居然真的翻出了一把黑色的折叠伞,抖了抖灰,撑了好几下才打开,断了几根伞骨,扭曲破旧的不成样,她却递给我认真地说:“喏,好好打着……”转身背起了大布包又走向了别的行人。
看着那个身影上落下了一个个雨点,我没有多想赶了上去:“老奶奶,你打吧!我的车快来了。”
她笑着接过,收起了伞,脸上闪过一丝落寞,似是因为我的拒绝而有些许难过。
渐渐的,雨小了很多,我上了车,站在动荡的车厢里凝望着那个背着一大袋子报纸的身影,或许她的家中有贫病交加不能自理的亲人等着她卖报纸的这点钱来养活,或许,她只是想再自已风烛残年之际多为民众做点什么,或许她被儿女抛弃,只能靠这么点微薄的收入来糊口苟活,又或许……
但她的周围满是拒绝和嫌弃,没有一个人愿意向她伸出援手。
苍苍两鬓经过时间的风化已然花白,饱经沧桑的身体也被岁月压弯了腰,一双粗糙而又黝黑的手却向我这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递来一柄破旧的伞,叮咛我不能着凉,它也许遮不住风雨,却象征着这个社会上少有的温情。
我突然好后悔,后悔自已拒绝了她的好意,后悔没有多买几份报纸,后悔自已心底曾经的那一丝嫌弃。
当温暖的春风吹拂不到你,当太阳的光芒照耀不到你,当全世界都遗弃了你,你是否还有勇气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爱?
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 体验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大潮,把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卷入了滚滚洪流。而作文教学如同浪潮中微露峥嵘的巨礁,虽目标清楚明晰,但想使之异峰突起,独树一格,却是步履维艰。《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①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知情的教育是整个的,统一的。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②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写起作文来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口难开,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即使勉强为之,也是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最糟的是缺乏真情实感,假话、空话连篇,要么面目可憎,要么乏善可陈。如何走出这一教学困境,从根本上解决作文难题?我想,贴近学生实际丰富体验,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激活课堂,或许是作文教学摆脱困境的一条出路。
一、勤动口激活课堂
现今流行的作文课堂,很多时候是让孩子模仿范文去做制造“赝品”的工作,总以为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多,便能收获好文章。事实上有些农村的孩子,连普通话都说得不甚流利,更谈不上用普通话去表达,所以孩子对作文有恐惧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影响其写作兴趣的最大的障碍。古人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多动口、勤出声,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环境,逐步树立孩子的信心,打破对作文的恐惧感,从动口自然过渡到动笔,才能激活作文教学的课堂。
要锻炼孩子的口语,方法有很多。一是讲故事法。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给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名家名品,然后让学生议论评价;或只讲开头,让学生狗尾续貂;或组织故事接龙……尽可能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二是编诗歌法。北师大的课文中汇集了众多名家名篇,充满了童真童趣,有很多非常适合学生进行仿创。从单句的填写,到整个小节的创作,只要给学生们留出一分空间,他们一定能创造出十分的精彩。比如北师大版二年级课文《我想》、《我有一盒彩笔》、《贺年片》③等课文,孩子们续编的诗歌就很精彩。三是说新闻法。有句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作文来源于生活,素材随处可见,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如果在课堂前三分钟安排学生们“说新闻”,就能够擦亮孩子们的眼睛,让他们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新闻的内容从生活着手,可以是时事要闻、生活琐事,也可以是道听途说。只要学生感兴趣,就让他们多开口,以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齐动手激活课堂
陆游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也道出了写作的真谛。我们经常让学生写一些诸如《记一次有趣的活动》、《我最喜欢的游戏》这类的作文,本来是想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获取出丰富的写作源泉,可事实上许多学生爱玩,却缺乏深刻的体验,写来也是枯燥无味。如果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动手体验,自会写出生动可喜的好文章。在作文教学中我曾组织过“画五官”、“我爱折纸”、“传声筒”等游戏或比赛,在活动中为每个孩子提供动手机会,让他们融入活动因而丰富所见所闻所想,自然也就丰富了写作的欲望和激情。在课堂上,孩子们投入地玩,认真地学,开心地笑,总有令人惊喜的情形发生。师生齐动手的课堂,补充了学生生活积累的不足,唤起了学生天性中爱玩爱动的热情,自然造就了激情四射的作文课堂。
三、常动脑激活课堂
陶老说:“教学要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④所谓的 “兴味”,我以为就是学生头脑中的快乐体验。如果孩子在学习作文时,头脑能得到乐趣与共鸣,“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高尔基),那么他们一定乐于学作文、写作文。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这一要求的内核。因而,要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想象,让学生丰富动脑体验,敢于创造新形象。
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一是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动脑想象的空间。如教学《秋天》时,让学生搜集秋天的景物或图片,在班上进行布置展览。在浓浓的秋意中,让学生以“秋天”为题写作便顺理成章了。二是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动脑想象。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想象的能力难免较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好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作文对象表达得生动、形象。三是设计开放命题,增加学生的动脑机会。比如《假如我是 》、《我有一个愿望》、、《三十年后我们再相见》……让学生们自由地倾诉表达,任思路尽情驰骋,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天真稚气。四是丰富文学语言,提高动脑能力。每天要让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去欣赏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次次想象和再创造的过程。作品阅读得广泛,人的情感也随之丰富,形象思维的能力将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四、多动心激活课堂
巴金老人说过:“所有真诚的作家都向读者交出自己的心。我们写作只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⑤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教育学生把写“诚实”文章与做诚实人融为一体,发挥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正所谓“言为心声”,在作文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发掘潜在的情感因素,把生活作为写作的第一来源,表达生活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味生活中自己的希望、失望、悲哀、喜悦的事,描述自己经历这些事情过程中的心路变化,激发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并带动周围同学的思考,使作文回归到真实情感。如在作文课上进行小型心理测试,安排个别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但其他学生不知情的情景剧,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等,让学生感性地了解作文内容,从而激发真实情感,写出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来。
作文教学一直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只要我们抓住机会,巧用方法,让学生勤动口、齐动手、常动脑、多动心,丰富他们全方位的感知体验,我们一定能让孩子们 “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激发出一个活力四射的作文课堂。
参考资料
[1]《语文新课程标准》
[2]《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全集》第4卷 第460页
[3]《北师大出版社出版新课程语文课本》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主体性;发挥
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对于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过程而言非常重要。高效的作文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参与,并且为学生的语言应用与实践提供有效的平台。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因此,作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效用,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作文课程的教学质量。
1、鼓励学生在写作时自由发挥
促进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发挥可以体现在很多不同的方面。首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或者学生观点的表达,这些都会对于学生的思维带来禁锢。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性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要以开放的态度来展开作文教学,在学生的文本写作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才是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性的写照,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多触动人的文章。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在进行作文《我XXX的一个人》时,有些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内容健康”,对于学生想要表达的内容会有所要求,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要达到让学生说实话的目的,就应当大胆地鼓励学生对于善恶美丑进行真实表述,要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与平台来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观点,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师一定要注重让学生在文本写作时自由发挥,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教学的综合成效。
2、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与感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受能力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很多学生会从自己的角度来欣赏与感知这个世界,他们会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一些内容,这往往是非常珍贵的部分。教师在展开对于学生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的训练时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自由观察与感受,并且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来捕捉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才能够增强对于学生观察与感知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一种体现,这些都会有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
如在观察公园景色时,有的孩子会看到池鱼嬉戏,有的则会看到公园建筑,还有的会看到五彩芙蓉,学生们会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景色进行观察。此时,老师可以给予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如对于观察顺序的指导,先整体再局部,或者是先近后远等等。观察之后,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发自内心所感的,文章内容几乎没有雷同。观察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而这个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丰富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体会与感受,进而让学生写出更具可读性的文章。
3、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作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切入点。教师要采取更多富有针对性的方式给予学生教学引导,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作文评讲,都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不仅是对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学生很多实际能力的一种锻炼。经过这样的有效训练的不断积累,才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说心里话,要让学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且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宜对学生的思维束缚得太紧。比如让学生以“XX,我想对你说”进行写作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不用去刻意地给出限制,而是让学生自己打开思路,将想表达的说出来。在学生表达的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说着说着眼眶就会湿润起来,这些生动的表达,都是学生内心情感的真实抒发,有了这些感受后学生的文章中的情感流露才会更打动人。因此,在作文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多情真意切的文章。
4、结语
在初中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中,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很有必要。首先,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写作内容或者学生观点的表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感受能力也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同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样才才能够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军科.初中作文教学中“授”的尝试[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07期.
[2]代光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创新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3]余洪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年22期.
篇6
这次去太平小学学习,我有幸成为周老师的学生。周老师在暑假培训时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多培训的老师讲典型都会提到周老师。在这么优秀的指导老师手下学习,我想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让自己在小学教育这个领域能更快地适应下来。
第一次听周老师的课,是一节作文讲评课,分析第一单元的课余生活。在我自己的班级里也写过作文了,一上完第一单元我就意识到,教小学三年级的作文难度真的很大,该怎么教怎么给他们起步,我完全什么也不懂。作文虽然写好了,但我也无法给他们做讲评。所以听了周老师的课后,收获不少,对于怎么讲评学生的作文有了一点点的头绪。但由于我们乡村的孩子在三年级作文还只是刚起步,学生基本上都无话可讲,即使会讲,也不知道如何下笔表达清楚。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得先打好他们的基础。因此我就在课后请教了周老师,像我们这些乡村的学生他们的作文起步该如何教学。周老师马上给我提出了意见:从小练笔开始,一天写一段话,可以先指定话题,如“上学的早晨”、“在草地上玩耍”……对课文内容进行练笔。我也希望这会让我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之后周老师上的是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这才让我见识了一位特级教师的课堂风范,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的:“周老师的每节课都像在上公开课、示范课。”这一整节课下来,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每位学生的积极性特强,完全融入了课文之中。课后周老师都让我们先评课,再自己作点评,我想这也是每次听课的重点。最后周老师说:“书不读熟我不开讲。”这也就是要求我们老师在上课之前,自己一定要先把课文读熟、读烂、读透,同时也要让学生“读书三遍以上再思考”。
最后一天我上的课是《风筝》第一课时,三年级第一课时的重点还在生字词方面。备好课写好教案要给周老师看过之后再上课。但因为我的教案不够详细,没有预料好学生的反应,结果课堂上的流程比较零乱,时间也没控制好。课后周老师对我的课堂环节一一作出了分析,也很明确地指出,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备好详案,不够认真。我自己也认识到,不管到哪里上课,特别是陌生的班级,备好详案是一节课最基本的事。同时深刻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节语文课是多么不容易。要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所进步、提高,就必须对自己、对学生负责,认真刻苦专研,上好每一节课。
这次的学习虽然为期不长,但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必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改进、自我提升。
篇7
一、试题分析
这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也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
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包括看拼音写汉字、选择正确读音、补充词语语、关联词填空、按要求变换句子、感叹号的作用、判断题、平时积累;第二部分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三部分是作文。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试题题型丰富,覆盖面比较广。
二、取得成绩
通过查阅试卷,发现优点有:1.大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2.学生的书写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做到字体端正,卷面整洁。3.课外知识多数学生学得比较主动、灵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4.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三、存在问题
从整个卷面来看,积累运用和习作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阅读失分较多。
(一)基础知识
这部分,失分不多,但按要求写词语这一部分,失分还是挺多的。初次接五年级也没经验,对这也是忽视了。按要求变换句子的改为肯定句,变拟人句,比喻句十分相当多,其实书上都能找到原句,平时上课时也没做强调,练习较少;积累草原的作者这一空,对老舍的简介上课时做了讲解,也让大家抄写在书上,复习时忘了,所以后面的都填不上来;程门立雪成语的解释失分也较多,主要原因是我只让学生读了这个故事,解释了成语,唯独没让背,对学习不自觉地孩子来说就没记住。整个积累运用部分,错别字失分很多。这就给我们提了个醒,以后一定要强调再强调,突出易错地方。
(二)阅读
1、课内阅读
此短文是节选自课文《再见了亲人》中的,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课内短文的能力。其中第1题,填上合适的词语,部分学生没填全,主要是课文没读熟。第2小题是雪中送炭的意思,意思大家都能理解,可在文中指什么,有学生填不上或填错,原因是我上课时只是说了当时的环境,没有具体说,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差。
2、课外阅读
此次检测考查了学生的课外短文的阅读情况,比课内短文的能力有所加强,涉及的题型灵活。从学生答卷表现可以看出,部分同学不能认真读短文,感悟不深,理解不够透彻,概括不够全面。尤其是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画出文中点明题意的句子是整份卷失分最严重的。学生联系上下文大体理解了词语意思,但不会表达。点明题意学生没理解,也是根本没看题目,实际答案就在文中。语外阅读重在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是在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这些都是我应在今后教学中注意的事项。
(三)作文
学生认真审题后,不难发现这次写作是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这次的作文比我想像的要好,这也是平时练习的结果,不论是书写,字数,还是内容,都是一大进步。但也有十个同学乱画,根本没当回事,书写潦草,内容不充实,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一些学生的作文,情感肤浅,很多习作没有结合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独到的认识和感悟。这表明学生的生活积累的缺乏。不少差生错别字多,标点符号不能正确使用。
四、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本次检测,识字和积累部分得分率最高,说明学生把握得最好。对此我们不能松懈,必须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要鼓励学生背大段的课文,整篇的课文。从课堂教学的精细化入手,强化教学的各个环节,深入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指导。
2.要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而不是靠课外的大量的阅读短文的练习。精读课的教学,要根据教材特点指点学习方法;略读课的教学,要更放手,让学生运用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一是整体把握课文思想内容的能力,二是体会重视词句含义的能力,三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四是自己提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的能力。
3、习作教学要在指导认真审题、结构安排、表达真情实感,要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出现错别字,继续抓学生的书写规范。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语文素养的积淀源于阅读的积累,语文素养的表现则体现在写作的表达上。从表达的技巧角度,阅读需要理解其写作思路,作文需要突出主旨;阅读需要理解主次,作文需要考虑结构的布局。从表达内容的角度,阅读是语言的内化理解,作文是语言的外化运用;用于阅读的篇章描写的是人、事、物,作文所刻画的对象也是人、事、物。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积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从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做到“读”和“写”的结合。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从阅读教学中进行积累,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写作进行练习实践,巩固从阅读中获取的写作知识。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完全分离。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几点尝试:
一、以阅读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素材的积累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还处在语言学习的积累阶段,其学习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形象地感受,而不是理性地分析,这也是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因此,从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特点出发,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就会潜移默化地加深他们对汉语语言文字丰富的感性认识。尽管在阅读中,有很多的精彩篇章,以小学生的知识架构还不能够做到透彻地理解,学生还缺乏欣赏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以及题材新颖等方面的独到之处的能力,但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不困难。一旦他们能够熟读成诵,文章的语言就会深深地印在脑海中,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大丰富了词汇量,写作时也会很自然地涌上笔端。另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语感,促进理解,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可以再现作品的人文想象,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品味作品的措辞及内涵等。
二、以随文练笔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方式,是结合阅读的写作练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简短、选材角度较小、主题明确等特点。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选取几个读与写的切入点,提供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练笔。这里“切入点”的选取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关键。那么,该如何选取切入点呢?教师可以根据学年的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编排读写训练项目,在课文中选取语言表达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语句和段落。这种语句和段落应该是很容易达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并且要与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在课文中选择好切入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教师潜心钻研教材,把握好课文的语言特点,让学生根据这些典型的语句和段落进行练笔。
由于学生的这种练笔是建立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种联系也促进了学生阅读与钻研课文的主动、积极性。随文练笔的方式始终紧扣在学生理解、领悟课文的基础上,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作文意识,积累了学生的语言表达素材,还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以换位思考激发学生表达真实内在情感
当前,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学生的写作普遍缺乏真实情感。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在想法,这也是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范文,都是富有感染力的典型,这些文章不仅内容真实具体,而且是真情的一种流露。因此,要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情感,以一种主人公的身份,去了解作者的表达思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能够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读与写的有效衔接中,如果单纯地注重写而忽视了读,就会让写作变得盲目,写出的文章也会干涩无味,如果一味地重视读而忽视了写,在阅读中的体会也会失去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因此,只有将读与写联系起来,才能共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将学到的表达手法和技巧运用到写作中去,通过写作实践的运用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志霞.小学作文教学之浅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09).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改革;分析研究;能力发展
当前,改革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最为关键的理念,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开展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使学生学得更加轻松、快乐、高效,对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功能。笔者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强化了这一方面的研究,本文将做简要论述。
一、强化教学环节改革,以立体模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教学环节涵盖课前、课堂、课后三个方面,许多语文教师只重视了课堂环节,而忽略了课前、课后环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欠缺之处。笔者对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以课堂环节改革为抓手构建立体模式,让学生开展全方位学习,提高能力发展水平。在课前环节重在指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效率,让学生坚持预习,做到新课学习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预习,学会自主设计预习提纲,将预习活动作为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的预习技巧培养,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方法、科学的方法,以达到增强学习成效的目的。在课堂环节重在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在课后重点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以自主巩固为抓手,既要让学生学会科学安排时间,以人脑最佳记忆的频率、间隔安排复习的时间节点,同时教给他们形象记忆的方法,如前后联系记忆法、框架背诵法、文学常识顺口溜记忆法等等,这些方法技巧可以让学生在复习环节如虎添翼,如鱼得水,提高效率。
二、强化课堂模式改革,以互动参与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课堂改革始终是整个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教师应当紧扣这一主要阵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参与其中成为主角,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相互研究,在自主模式教学中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对每一课的设计都进行了优化,除了提高课堂提问的频率外,凡是中等以下难度的问题都在思考题中进行设计,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对于难点问题则对学生进行点拨启发,更多的时间、更多的内容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互动学习。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新颖体验,被动等待无法获得教师的答案,唯有主动参与、深入思考,以及和他人探讨研究才能攻克难点、实现目标。当这样的理念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就得到了充分提高。教师在学生开展学习互动的过程中,要重视点拨的作用,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密切关注,既要放手为他们创造独立学习的空间,也要提供技巧让他们相互讨论,还要点拨重点难点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否则看似表面热闹,实际上效果不佳的模式反而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制约。
三、强化课程设置改革,以多元方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课程改革应当遵循科学、务实、高效原则,以最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最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为原则,应当鼓励教师积极探究,保护教师的创新思维,为他们营造较为宽松的改革氛围。笔者经得学校同意,在语文教学中设置了读写专门课程,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读写训练。读写训练涵盖了课堂、课外两个方面,将学生在校学习和在家学习联系起来,对学生提出读写方面的具体要求,如每学期课外阅读量应达多少万字,练笔篇数应当达到多少。这些是量上的要求,同时对学生阅读理解、作文创作等能力方面也提出要求,以量变促进质变,以质变提升量的效果。笔者在读写课程中强化了普通话标准发音的纠正性训练,情感朗读的技巧性训练,阅读理解感悟方面的巩固训练,以及作文创作方面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多读多写,在读中达到标准发音、情感朗读和提高理解能力的效果,在写的过程中提升构思创意能力,提高作文写作技巧,这也是突破小学作文教学难点的有效路径。
四、强化课外活动改革,以趣味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的有力抓手,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要紧扣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密切结合语文教学要求,将语文能力培养蕴含于趣味的课外活动之中,促进其能力发展。例如为了巩固学生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缓解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成立写作兴趣小组,设置一个月乃至一学期的活动主题,利用固定的课余时间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交流生活中的奇闻趣事,既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也要提高技巧指导水平。笔者在教学中还鼓励学生自己创办手抄小报,融作文技巧指导、优秀作品展示为一体,在班级掀起了作文学习的。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短板,将其巩固训练蕴含于课外拓展活动之中,比如方言发音对学生普通话训练有着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外进行一些趣味活动,如前鼻音后鼻音、平翘舌音,较为混淆的字,在文章中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快速注音,以及寻找错误的地方,通过这样的趣味小游戏,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加深记忆,这也是较好的方式。
篇10
【关键词】作文;想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想象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技巧,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的能力,包含了个人经验、情感和思维方式。新大纲十分重视想象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写道:“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当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各种方法辅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程红兵老师的这堂课上的非常精彩,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去学习。
一、教态从容,重点突出
程红兵老师上课时情绪非常的轻松,语言平缓,很好地掌握了整堂课的节奏,成为了掌舵者。上课的地思路非常的清晰,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很好地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氛围非常的活跃,大家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程老师依次讲了想象的定义,想象的方法,想象的作用,想象的要求,并没有死板的去传授知识,而是多变地进行教学。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新课改对于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要求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也使得在新的教育发展趋势之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有了新的理念意义。这种新的蕴含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不应该再墨守陈规,而是应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陈旧观念,更应该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正如程红兵老师与学生所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在视频中发现学生都非常的活泼,并没有太多的拘束。这种课堂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文化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良好素质,这和当下的“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也是吻合的。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程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频繁互动,抓住“在想象中想象”这个重点,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让学生评价学生的答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改变了一贯的“教师讲,学生记”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这对教师自身的要求也很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灵敏的反应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
三、围绕想象,指导作文
三幅山水画,提问式的导入,让学生体会想象之奇妙。领略想象让诗文的意境增色不少,激起学生对“想象”学习的兴趣、渴望。然后介绍什么是想象,让学生对“想象”有理性的印象。写作教学讲究的是实用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教育性。作品就是人们生活最真实的反映,程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积累观察能力。不仅让学生认真思考,还具体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吸引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山水的答案上,学生们给出了很多的答案,有的说像波纹,有的说像音符,还有的说像人生的起落。“开放式的教学”不拘泥于课本,一条波浪线,两个象形文字,三个几何图形,四个词组,阶梯式的围绕“想象”展开提问,条理非常的清晰。
四、教学艺术,多面呈现
教学艺术是教师在课堂上遵照教学法则的要求,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而施行的一套独具风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教学艺术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它可以把事物比喻得形象化。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的特性,在教学中师生心联系在一起,课堂氛围愉快,大家都其乐融融。教学艺术具有审美的性质,这样可以给一堂课带来审美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同时教学也是表演的一种展示方式,诙谐的语言幽默、生动的肢体语言等一系列的展现方式,无一不给一堂课带来了生机。当然教学艺术也是具有创造性的特点的,变化无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程老师的课堂上呈现了教学艺术的很多方面,我选几点重点展开说说。
首先,程红兵老师的语言诙谐幽默,“可能是最后一堂课,大家肚子饿了。”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一种幽默感,使学生在笑声中学习知识,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的情况下学习和掌握文化知识,这点值得我去学习。
其次,程红兵老师在讲解想象的方法和想象的要求中用到了板书艺术,板书了方法的横向、纵向和超越时空三个方面。无可厚非,板书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板书呈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总体格局的合理布置,简明扼要的内容展示以及粉笔色彩的巧妙运用,粗细线条的恰到好处的点拨,这一系列的条件都使得板书成为了一门艺术,其效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增添了色彩。
再次,是提问艺术。课堂提问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也是最能拉动师生之间的心里距离的。不同的提问表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一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一个问题也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突然很严肃。程老师在课堂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提问艺术,“想象是什么,想象又是什么,想象还是什么”,请学生用形象化的手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开动了学生的脑筋,使课堂气氛不至于那么死板,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
最后,是课堂组织艺术。程老师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请学生在认可的情况下鼓掌。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进行表扬,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语言既是手段又是工具,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总之,程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我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郑国民著.新世界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