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续写范文

时间:2023-03-22 17: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兵卫与葫芦续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自从清兵卫的爱好转移到画画,就觉得自己又找到了人身目标,他对画画的喜爱甚至超过了葫芦。放学之后,清兵卫总会背着画板走街串巷,他细致的描写着每一个人的神情,有时还会到猗郁的野外去写生,清兵卫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也许是他身体里的禀赋,画出来的要比看到的更美,更真实。

自从有了上次的“葫芦事件”,清兵卫变得乖觉了,他每天规规矩矩的上学,放学后认真完成老师的作业。父亲说:“这才对吗,好好学习,长大当一个大官,挣好多钱,这才能给老子脸上贴金。”清兵卫脸上答应,可心里却想让父亲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好有更多的时间画画。

又是一次修身课,课堂上很静,但这种静却被一声尖叫打破,不是别人,正是这位教导员,高大的个子魁梧的身材,竟被一只蟑螂吓得魂飞魄散,全体同学仰俯大笑,教导员缓过神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觉得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这种尴尬的气氛很想让他找个地洞钻进去。当课堂恢复平静后,清兵卫觉得教导员的刚才的形象很有意思,便提提画笔在纸上画了起来,不知是画的太专注,竟没发现教导员正站在他的身后,当他发现是,教导员胀红了如岩浆般的脸,脸上的肌肉不停的抽搐,清兵卫仿佛听到教导员磨牙的声音。教导员的手揪着清兵卫的耳朵把他拖出了教室,同学们不停的向外张望,教导员对他的批评声回荡在整个走廊。最后的结局是,那个教导员又一次的找到了清兵卫的父母。

当教导员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清兵卫的父母,当然,他不会把他害怕蟑螂这件事说出去,只是找了别的理由把整个事件说了一遍。清兵卫的父亲脸上立刻笼罩上了一层灰色。此时的母亲正无声的哭泣了,而清兵卫一直躲在房间内不敢出来。教导员走后,父亲立即朝清兵卫的房间大步走去,然后一脚将门踹开“小兔崽子,就知道你还在弄这些恶心的东西,劲往老子脸上抹黑”父亲口无遮拦的骂起来。然后提溜着像拎一只小鸡似的把清兵卫提出了房间,又回头进屋,把清兵卫的画和画具,还有那遮挡光线的木板连同那小小的台灯,全砸了。清兵卫的心彻底死了,他的两次梦全被这粗暴的父亲无情的摧毁了。他决定画完他人生中最后一幅画,他就认命。他坐在草地上,画着夕阳西下的景物。本是温馨的夕阳却被他画的如此凄凉。“好,好,好,画得好呀”清兵卫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回头一看,身旁是一位穿着讲究的先生,他说:“孩子,你有天赋,要不要跟我学画画呀?”清兵卫对这话更是吓了一跳。随着清兵卫对这位先生的了解,原来,他是一位画家。清兵卫重新燃起了对梦想的追求。那位画师用高价收购了清兵卫的画,并将这笔钱给他的父母,他父亲在儿子的坚持和金钱的压力下,终于决定了让儿子跟着这个人学画。

现在,清兵卫已经是一级的画家了,同时也是4岁男孩的父亲,他从不阻止儿子想干的事,因为他知道被扼杀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在一次的慈善拍卖会上,他看见了一个葫芦,他能清楚的分辨那正是当初被教导员没收的葫芦,最后,他以70万的高价被清兵卫拍卖走,他看着那个葫芦笑了,连他自己也分不清这是高兴地笑还是遗憾的笑。

篇2

一.以等待促成学生思维的解放

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时,他有这样一个教学设计,即由他给课题加三个标点符号――。?!然后要求学生用三种语气读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并思考讨论加上这三种语气后的课题分别具有了何种内涵?

然后教师“无言”,保持着缄默,耐心等待,学生们则开始自行品读,当学生面对这样新奇的课堂设计,教师又充分保证了他们讨论和言说的时间和自由,自然热情高涨……课堂讨论像炸了锅一样,有朗读,有激辩,有商讨……

学生最终完成了对文本由浅入深的解读,明确:第一种语气,学生读出了人们对罗布泊消逝的漠视;第二种语气则又可读出三种疑问,罗布泊曾经是仙湖吗?罗布泊为什么会被称为仙湖?罗布泊将来又会有怎样的面貌?第三种语气则可读出和品味出作者对罗布泊的忧虑和痛心。

就这样,教师适时的隐退等待,用平等、尊重、信任的态度,创造了一个心理宽松的、具有亲和力的教学氛围,从而自然地收到了意料中的满意效果。

二.用留白实现文本的审美愉悦

在创造性解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常常会显得异常活跃,主要集中在文本和自己心灵两个方面。

首先,是文本方面,文学性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能给学生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比如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时,当文末清兵卫找到了新的寄托――绘画时,将会有怎样的发展?文本戛然而止,教师要不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小说的主旨为纲,让新的结论再度呈现?其实大可不必,在前期文本主旨的探讨中,文本的召唤已跃然纸上,应该有的情节发展走向,学生了然于心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缄默到“底”。让小说“隐性的尾声”由得学生自行去想象和体味,真要想让其呈现,不妨用“续写”作业的方式,再现学生对文本留白的想象,完成由于老师适时缄默而造成的课堂“留白”的再创造。

另一方面,读者的心灵情感在文本的召唤下,有时泛起圈圈涟漪,有时引发剧烈震荡,从而可以导向不同的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

如在教学经典作品《祝福》时,由于文本内涵深,可挖掘的情感或精神多,本来教师设计是以主问题“究竟谁对祥林嫂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线,串起课堂教学,但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不断地打开,参与面逐渐地变广,打破了课堂预设,实现了新的生成。比如有同学提到了鲁迅笔下的看客,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当下时代的影子。这时教师是顺应学生的表达需求使其“畅说欲言”还是“中场阻止”,当然不同的老师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但私下觉得最佳选择应倾向于课堂的“留白”,首先肯定学生对“看客”的联想和联系,在引燃学生思维的触点后,看学生还有想说的话,还有更深层的现实联想,不妨先缄默处之,再引导学生以“随笔”的方式 ,让课堂上产生的新思维充当引子,在课后给学生留足更多的空间,深入思考,广泛联想;反观现实,深度检省,以新的“余音绕梁”的写作形式完成。

三.让自由提升乐学的境界

有效的缄默,教师就能给学生个性的体验和表现提供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以教学《荷塘月色》为例,这样的文本,并不艰深,而语言又极其精美。在教学设计时,设想不妨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情志和意趣来组织教学,比如可指导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比如可引导学生自主品味散文的语言美、画面美、情趣美。而在赏析文章的“画面美”时,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段落的鉴赏任务,要求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小组讨论完毕后,请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在全班交流观点,学生个体还可从旁补充深化。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导学技巧;主体;主导

语文教学中到底怎样巧“引”妙“导”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入题

多年来,我们根据课文文体、内容、语言的不同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愿望出发,选择比较理想的入文方法,从感情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能兴趣盎然地与教师一起徜徉于语言文学的园林之中。导课的方法很多,下面择其要而述之:

1.故事法

故事法即以故事为突破口,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把与课文有关的故事作为导语,或在讲课之前概括课文有关内容的情节。如,讲《马说》一文时,先讲《骥遇伯乐》的故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千里马为何会如此狼狈不堪,进而引导学生朗读课文《马说》,寻找答案。故事生动形象,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理解“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本文阐明的深刻道理这一知识目标及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这一情感目标。

2.标题法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窗户。有些标题含义深刻,含蓄无垠。教师如果从解题入手来导入新课,那么对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大有益处。如,《南州六月荔枝丹》,“南州”指荔枝的产地,“六月”指荔枝的成熟期,“丹”指荔枝的颜色。通过解题,让学生一下就明确了事物的特点,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荔枝的生态及生产情况;另一方面此句引用古诗,又让学生领会了引用古代诗文能加强说明效果这一教学目标。

3.插图法

插图法就是在导入新课之前,让学生认真欣赏和仔细观察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然后让学生把图面用口头语言讲述出来,之后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带进课文,让大家对照比较,经教师稍微剖析,学生就心领神会,豁然开朗了。这种领悟是自悟自得,效果特佳。如,宁德地区特级教师陈成龙老师在上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就用此法。他让学生找出插图中与文本不同的地方。学生的积极性可高涨了,不一会儿就找出两处:戴帽子和挥手。教师接着就问要不要画帽子,为什么?学生很快从书中找到理由:要,戴帽子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节课。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进入文本,感受了文中强烈的爱国情感。

4.多媒体法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境。如,我上《给巴特勒的一封信》时,先让学生看一组圆明园遗址图,再让学生看一组圆明园的复原图。遗址图的残垣断壁与复原图的雄伟壮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下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然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此时自己最想说的话,接着再提出:你们想知道外国人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吗?这样很快就引起学生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情感上升到最佳学习状态。

二、恰当提问

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一堂课要提哪些问题,怎样提出,却大有讲究。提问切忌过大、过空或模棱两可。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1.突破法

教师要抓住一个关键问题打开一个决口,让知识的水流奔涌而出,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能真正地吃透教材,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本人在教《囚绿记》时问:“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流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发生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奔赴抗战前线,为何要逃亡呢?作者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吗?”问题的提出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师这时介绍了作者,突出他的爱国情感,进而引导学生明确人生的价值,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从而达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8条提出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的课程目标。

2.曲问法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如,教学《吴汉何尝杀妻》,全文引经据典证明吴汉没有杀妻。教师提问:作者所举的史料没有记载吴汉杀妻,我要是能找到一本史书有此记载,作者的观点不就站不住脚了吗?学生很快从书中找到最有力的证据:“在汉代的历史典籍中,完全找不到所谓‘吴汉杀妻’的事实依据。”至此学生自以为都明白了,全懂了,本文的论点就是吴汉没有杀妻。教师接着提问:作者只是就事论事,只想告诉我们吴汉没有杀妻吗?一个问题又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最终弄清了作者的意图:历史的真实和舞台艺术的真实,有时距离很大,谁要是把看戏当成

读历史,那就不免要上当。从而培养学生“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课程目标。

3.循序渐进法

教师在提问时,有些问题不可一步到位,就如登山一样,要拾阶而上,于峰顶领略无限风光。如,我校教师李清在教《项脊轩志》一课时,这样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课文写了几次流泪?为谁而流?为什么流泪?这些值得我们流泪吗?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思念的都是怎样的人?问题的阶梯处理恰到好处,深入浅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又如,本校的彭雨花老师在教《房兵曹胡马》时,提出:读完这首诗,你认为这是一匹怎样的马?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接着又问:从诗中找出三个字来形容这匹马?学生很快找到了、俊、轻。教师又抛出一个问题:用这三个字写一段话,并且用第一人称来形容。还提示: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可模仿这来写。一个个问题把课堂推向了一个个。

4.概括法

概括法主要针对整体感知而言,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可提出,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如,教学《愚公移山》时可提问:愚公多大年纪了?他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移山的任务艰巨吗?围绕愚公移山有哪几种不同的态度?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决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就把握了。

三、灵活应变

古代教育专著《学记》在讲到教学方法时说到“导而弗牵”,意思是教师在讲课时,学生的回答可能偏离了教师事先已确定了的“标准答案”,这时不要生拉硬拽,应循循善诱,使之回到正题,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其方法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

1.借题发挥

当课堂碰到突发事件或不利因素时,教师不得已放弃原定方案,却能敏锐地发现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抓住其潜含着的契机,因势利导,作即兴的发挥,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教《囚绿记》,我正分析课文时,一个学生举手问:文中“我好像发现了一种是‘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一种喜悦。”这句中的引号有什么作用?既然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当然要解决。于是我引导学生回顾引号的几种作用,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明确了这里的引号表示强调。问题解决了,可我原设计的教学程序被中断了,我灵机一动,接着提问:文中何处体现了生的欢喜?学生回答“绿色是生命,是希望,是安慰,是快乐”。我又问:作者正因为如此珍爱生命,所以才贪生怕死,在发生后逃离北平的吗?这样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回到正题,又尊重学生自己独立的阅读体验。

2.灵巧串联

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面对教学过程中的“节外生枝”现象,应处变不惊,机智巧妙地利用外物的刺激而产生灵感,凭借灵活的手段演绎出奇异而又合理的教学艺术,直接创造出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如,教学《水调歌头》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此首词中所描绘的情景,突然听到有人在唱歌,正要发怒,仔细一听,居然在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转念一想不如让他站起来唱,也让大家放松放松。优美的歌声回荡在教室的上空,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中。

3.即兴表演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课文,将自己的知识、意图、情感施教于教学对象,可根据教学中的变化改变教学手段,将课文的情思、形象、美的氛围再现出来,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契合妙悟。记得教《傻二哥》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的,我让学生读傻二哥卖药糖一段,可发现学生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于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模仿其动作,同座位之间互相纠正。学生马上有模有样地比划起来,既创设了一个融洽的学习氛围,又品味了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4.临时增补

课堂教学中出现学生倦怠情况,可补充一些教学环节,如组织学生讨论,或组织小竞赛、小测验等。如,教诗歌《使至塞上》,我分析得面面俱到,想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情感变化,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可学生懵懵懂懂,昏昏欲睡。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让学生给这首诗选一曲音乐,来配乐朗读。学生马上活跃了。我又问:该找一曲什么调的曲子?为什么?从诗中找出依据。这一连串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结合文本,深化教学内容,最终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诗词教学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四、巧妙迁移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其实,反三的过程就是发散求异促创新的过程,也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可创造性地运用类比、模仿、移植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举一反三,使他们由“学会”到“会学”,由“会学”到“创新”。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有意为学生提供一些训练的

机会。

1.提倡争辩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和作者不同的观点;也允许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又能给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如,教学《愚公移山》时,提出:你认为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学生在“搬家”与“移山”的不同看法的交锋和争论中,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依据,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

2.续写故事

有些课文的结尾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抓住学生爱幻想这一特点,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想象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诱发灵感,启发创新。如,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进行迁移训练时,我采取了续写故事的形式:清兵卫的父亲、教师对于他的新爱好会不会像先前那样粗暴地干涉?清兵卫能守住这个爱好吗?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不管怎样的结局,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想象的翅膀飞起来了,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开启了创新思维。

3.仿写句子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点,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如,我校教师赵秀菊在教《乡愁》时,迁移训练这么安排:综观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运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请学生仿照这一句式写一写乡愁。学生句中就出现了“乡愁是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乡愁是一席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乡愁是

一条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乡愁是妈妈两鬓花白的头发”。这样,在所学的知识上,经过再加工、再创造,学以致用,受益匪浅。

4.收集资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目标第14条提出“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善于收集资料,就能把我们的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有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和学生的视野。如,教《鱼我所欲也》,在拓展延伸部分,为了让学生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我让学生收集相关材料。学生找到了: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我还介绍了“嗟来之食”的故事和的《谈骨气》,通过对比阅读,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总之,语文课堂应变讲为导,巧引妙导,才能激活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才能用智慧创造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使学生焕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创新思维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82-02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创新能力的深刻意义和重要性,激励我们不断开发个人的创新能力、个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创新能力,以至我们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创造力是智力成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正常人,从儿童期开始,都具有创造的能力,只是具有大小之分。但是创造力和别的智力成分不同,它属于一种潜在的能力,如果不注意提供宽松、自主的环境来激发的话,就很容易扼杀一个人的创造力,而一个缺乏创新思维的人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孩子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对已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或对未知的事物进行前所未有的探索性的、创造性的思考。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人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又要一改以往陈旧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艰巨而又前景广阔的大舞台。说艰巨,是因为学生生活窄、见识少、读的少、实践活动更少;说前景广阔,是因为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方式,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能带动各种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提倡开放式的创新思维教学,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首先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按照这一概念,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的观念必须更新。要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意见,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让学生能够依其能力与兴趣学习。教师应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因为创新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接纳其意见,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无批判性的学习气氛。另外,实现教育观念向信息文明时代的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就必须树立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必须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转变,进而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教师用新的课改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尽快转变课堂教学行为。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只有当观念自觉地体现在教学行动中,变成教师的精神追求时,才能发挥其指导教学实践的功能。”2.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素质。首先,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及周密的思维能力。而且教师应该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第三,教师应具备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多媒体的应用技术,掌握一些创造学、教育哲学、教育经济学、信息科学及脑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质量。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应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其心理素质的水平。”3.注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做任何事情都应当讲究有主有次,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必须在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样地,课堂教学也是创新性思维培养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开放的、互动的教学环境,构建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注重积累”“注重语文实践”为目的新型课堂,倡导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健康发展的新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前提下,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培养。

因此,我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注重了如下方法;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愿望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应让学生感到语文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例如,多年来的中、高考话题作文,平时的改写、续写、缩写、仿写及想象作文等,就是课文与日常阅读的文章,没有“创新” 几乎是不存在的。用古今中外的伟人创新成就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欲望,例如王安石变法,张衡发明地动仪,袁隆平研究杂交稻,莱克兄弟发明飞行器等等。

二、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创新思维,教会方法也很重要。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

例如,在初中学语文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安排了“要不要注意生活细节”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杜绝“非此即彼”想法。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写作内容,以“想象与联想”为题。在弄清“想象”与“联想”概念的基础上,可以举《天上的街市》与《“零”的联系》作例子,使学生加深认识。

三、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运用

要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真正成为一种“本领”,还应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巩固、完善,转变各种传统观念,切实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铺平道路。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强化能力训练。如在上完《祥林嫂》之后让学生顺着虚拟的情况展开想象,假如祥林没死,假如贺老六没死,阿毛没有被狼叼走。改写《木兰诗》、改写《曹刿论战》、改写《十五从军征》、续写《清兵卫与葫芦》等,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四、开展各种活动,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