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资料范文
时间:2023-04-08 21:56: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风民俗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通过本组单元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了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感受到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蕴涵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也体会到了作者是怎样写出民风民俗特点的。本次口语交际就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了解到更多的民族风俗习惯,在交流中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过程和方法: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在交流互动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广阔的地域,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西方文化的融合,造就了我国特有的民俗民风。引导学生借助阅读、调查、访问等方式走近民俗民风,对其多一些了解,触动他们敏感、易动的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畅快表达,在表达中感受家乡风俗迥异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学生们会因了解而感动,因感动而表达,因表达而热爱更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本地及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的资料。
2.准备相关的图片。
教学实施过程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一)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回顾课文
师: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像五十六朵花盛开在祖国的大地上,古老的中华民族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在刚刚结束的这组课文里,我们同作者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同学们,你们从中了解了哪些民风民俗?
(生回顾所学的内容谈一谈)
(二)激发兴趣,共同交流
师:真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呀!刚才大家所说的这些只是我国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口语交际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你们所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吧!
[设计意图:单元课文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范本,在课的伊始先利用多媒体欣赏歌曲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再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让学生扶教材这把扶手,登上口语交际这具楼梯,会更容易一些。]
二、畅所欲言,感受民风民俗
(一)全班进行交流
师:我们每个小组的同学对课外阅读、实地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多种渠道了解到的民风民俗进行了交流,现在就请各小组选出的代表来参加我们全班的民风民俗交流会,让我们每个人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1.课件出示交流会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可进行交流互动,对发言人进行提问。
(4)评出最佳发言者。
2.各小组的代表上台作介绍
(生进行交流并运用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资料)
第一组:介绍襄阳的传统节日
春节:进入农历腊月,吃腊月初八的“腊八粥” 杀年猪 办年货 过小年“扫扬尘” 过除夕(贴对联 生火盆 吃团年饭 守岁)
正月初一早上吃铰子 拜年(给压岁钱)
元宵节:闹元宵 挂灯笼 猜灯谜 吃汤圆 放孔明灯
二月二:“龙抬头”要剃头
端午节:插艾叶 吃大蒜 吃粽子 赛龙舟
中秋节:赏月 吃月饼
第二组:介绍襄阳的传统戏曲
襄阳花鼓 山锣鼓 火居道音乐
第三组:介绍襄阳的特色饮食
早上习惯在街边吃牛肉面、牛杂面、豆腐面、炸酱面、 酸辣面、 胡辣汤、油尖,喝黄酒
特色小吃:宜城大虾 襄阳夹沙肉 金刚酥 缠蹄 孔明菜 路边麻辣烫等
第四组:介绍襄阳的民间工艺品
绣鞋垫 根雕 竹编 谷城藤编
第五组:介绍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
(主要是介绍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设计意图:学生搜集到的材料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再上老师在课堂上帮他们把搜集到的材料整理归类,有了这些材料,学生才会真正感觉到有话可讲,同时再配上课件,音、图、像集于一体,图文并茂,有理有据,学生交际起来也就会感到轻松自如。口语交际是训练听话、说话能力的一种形式,即融"听"、"说"、"交际"于一体的训练。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完成本次训练的内容及目标。]
3.评选最佳发言人
三、总结升华
1.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此时你有什么感受?
2.师小结
我们的家乡襄阳是个历史文化名城,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吃穿住用行、礼仪、传统节日、特色文艺、民间工艺等处处显示着文化的魅力。当然,我们伟大的祖国,56个民族,不同的民间习俗,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更是妙趣横生、魅力四射!这堂课,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不能一一展示出来,建议大家课下到电脑上浏览一下,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总设计意图: ]
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小学生词汇量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些影响了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口语交际训练之前,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了有关自己家乡的风俗民俗,这己激发了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在课堂上再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汇报,加上多媒体的巧妙运用,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调动了"说话"的积极性,降低了"说话"的难度,提高了"交际"的准确性,从而取得其它媒体所无法取得的效果。
篇2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篇3
最早的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目前在德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30多年的发展使大陆地区的乡村旅游形成了田园农业、民俗风情、农家乐、古村落等典型的旅游发展模式,近些年火爆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以地方性或民族性的乡村民俗、风土人情为核心内容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因其独具特色的异域或异族文化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进行民俗文化消费,成为我国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俗文化中藏有丰富的档案资源,历代的档案资料中也有不少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关注乡村民俗文化是档案部门作为国家文化事业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档案部门参与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档案宣传是提高档案工作知名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中去,是新时期档案部门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创新之举。
一、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意义
以纯净自然的生态环境、淳朴原生的民风民俗为依托的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对我国的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乡村记忆的唤醒与缅怀同样意义非凡。
(一)满足精神需求
旅游休闲,对现代人来说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消费内容,长期生活在钢筋丛林中的都市人面对着每况愈下的生活环境,不断攀升的生活压力,更是向往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休闲生活方式。清新的乡野环境,朴实的乡风民俗,闲适的乡村生活是乡村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其中的文化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更是乡村旅游的灵魂和核心。
“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需求中最高和最深层的愿望,这种愿望集中表现在旅游者的文化动机和文化倾向上。”乡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承载着民族认同感,乡村民俗中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独具一格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等,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体验农家生活,享受自然风光的休闲度假需求,同时能够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求新,求异,求知”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将乡村旅游与乡村民俗紧密结合起来,使游客在欣赏美丽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风土人情,让游客亲身体验和寻觅古老的乡村文化与习俗,享受一席原生态的文化盛宴。
(二)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速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乡村旅游中那些具有可参与性、可体验性的民俗文化容易引发旅游者的兴趣和爱好,这也是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动因。
乡村中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文化的传承,开发利用这些民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例如,北京密云县大力发展民俗村旅游,从事民俗旅游的商户2300多户,综合收入1.4亿元,人均收入为开展旅游前的8-10倍;昌平区麻峪房子村在开发民俗旅游前,人均收入不足800元,通过发展民俗旅游,人均收入可达到6000元,农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陕西关中地区的袁家村,利用物化民俗中的代表产品,如饮食、服饰、住宅、特产及生产交通工具,打造了一条青砖灰瓦的仿古街道,突出展示关中民间生活形态和传统特色作坊:油坊、布坊、醋坊、茶坊、面坊等,通过几年的发展,袁家村在关中乡村旅游的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如今已成为陕西乡土旅游的主要名片之一,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使当地民众多了一条致富路。
(三)传承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和传承的民俗文化浩如烟海,如婚丧嫁娶、泥人、皮影、剪纸、祭祀、年节习俗、礼仪等,它们就像一颗颗明星,闪耀在东方文化的璀璨夜空里。由V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类民俗文化,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取得辉煌。藏于民间丰富多彩的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弘扬优秀民俗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应担负的责任。“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些宝贵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逐渐被淡忘、被忽略、被毁坏,有的甚至已经灭绝了。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掺假,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
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保持和突出了乡村民俗文化韵味,是一种将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民俗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发展模式,让各地区各民族迥异又精深的民俗文化在每位游客的心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四)唤醒乡村记忆
梁漱溟先生曾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和主体的,所有的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莫不如是。”记忆中的乡村有欢天喜地的节庆表演,有热闹非凡的庙会集市,有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有不能打破的禁忌规矩,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这些曾经融于血脉的影像却越来越模糊。2014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乡村记忆工程”,通过因地制宜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发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是紧跟国家政策,顺应时展的必要之举。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中“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的民俗风情项目,整修或者仿建的原始民居建筑,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等,无不唤起游客“回归乡里、落叶归根”的乡土情结。当过往的场景真实的在眼前重现,当遗忘的记忆被唤醒,那么旅游的意义已不仅仅止于休闲娱乐,更多了一份心灵的触动与慰藉。
二、档案部门参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2003年作家冯骥才在著作《紧急呼救》里呐喊“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都有一些风情独异的古村落转眼不复存在。如果我们不动手去抢救,再过二十年,至少有一半民间文化会化为乌有”。面对着逐渐消亡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档案部门作为历史原始记录的保管者和开发者,有义务也有责任抢救乡村民俗中具有档案性质的部分,为国家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历代档案机构保存的资料中,也有很多有关民风民俗的记载,对开发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一)有利于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古代档案是历史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我国几千年文明传承积淀的硕果,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原始的乡村历史资料,而古籍档案中多种多样有关各民族习惯风俗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民俗资料。如:宋朝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该书详细记载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风俗及各种典礼仪式;1920年出版《瑷辉县志》中有边瑾未定稿的《鄂伦春纪事三十韵》,全诗记载了鄂伦春族婚嫁、殡葬、育儿等民俗,是极其难得的了解鄂伦春族的史料;清末民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沈兆裎为官北方时,创作了很多记叙吉林民俗的诗歌,其中一首描写了东北农村一种名叫“嘎拉哈”的游戏“投壶遗制戏罗丹,兽腕盈堆掷中难。偃仰侧横分胜负,一声帕格众人看”。这些珍贵的档案史料,记载了很多原始的风俗习惯,有一些经过不断的演化流传下来,有一些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挖掘并利用相关档案,不仅能重新找回流失在历史长河中的民俗资源,而且提高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种原生态且具有历史可考性的文化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二)有利于开发保存珍贵的民俗档案
那些浩如星辰的民俗文化,若得不到完整的记录与保存,将很快在现实中消逝,保护珍贵的民俗档案,是每一个档案人应有的觉悟。“民俗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保护相关工作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献资料,主要内容包括:民俗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材料;民俗的留存状态材料;民俗的标志性物质载体和表现方式材料;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全景式记录及各阶段成果材料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选址一般都是较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民俗文化相对集中,开发者及村民对于民风民俗的挖掘比较完整,为档案部门宣传和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云南红河州“箐口民俗村”,以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红河哈尼梯田为核心资源,实现对遗产的整体和动态保护,民俗村里的资料中心保留着大量哈尼族特色的民俗文化原始资料,而整个“民俗村”本就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展馆,记录和展示着哈尼族自身的档案。
(三)有利于提高普通民众的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是档案客观现象在人脑中的反映,使人们对那些具有考察利用价值的资料加以保护和开发的意识,社会档案意识的高低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从古至今,我国政府官方保管利用档案的意识并不薄弱,但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乡村居民来说,档案是高高在上与自身无关的事物。乡村生活中有大量的档案资料被忽视,那些珍贵的民俗档案仅仅依靠档案人员来保护是远不够的,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守护。乡村旅游因其大的拉动地区经济功能,使得民众具有较高的支持度和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背景下,档案部门进行民俗档案、村级档案等的宣传工作更易得到村民接受和认同。同时,系统、完善的档案工作也是促进乡村旅游的强大推力,譬如浙江省天台县九遮村开展的乡村记忆示范基地,结合九遮村的历史原貌和民俗特色,建设了亚父庙、古民生器具馆、乡贤先贤馆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示厅,为九遮村的旅游增添了人文气息,游客通过参观,不仅对该地的风土人情有了全面了解,对档案及档案工作也产生了新的认识。
(四)有利于增强档案部门的社会影响
档案部门是社会生活的服务部门,档案工作要想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好的发挥服务群众价值,就必须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生活,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建设,是档案部门增强自身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州市逐渐形成了“景区+农家”、“生态+文化”、“农庄+游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东衡村的赵孟\专馆和历史文化综合馆,荻港村的荻港名人馆、渔乡风俗馆和农产品展示区,高禹村的室内文化展示馆等,都已成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呈现出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双重效益。绍兴县的“越地记忆”档案文化建设工程,充分挖掘各村落的宗族历史、民俗风情,将记忆文化与乡村经济有效对接,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这些成效充分证明了档案部门参与甚至主导乡村文化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论对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还是档案事业的推进,都将是有益的尝试。
三、借力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加强档案宣传
档案宣传工作是是公众获取档案信息、加深档案认知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当今社会信息数量急剧增长,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档案宣传应突破传统模式,拓展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宣传效果,将档案宣传工作融入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样的经济项目中,是档案部门树立文化事业单位良好形象的亲民工程,也是档案部门响应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号召的必要举措。
(一)建设乡村记忆基地
乡村记忆是民族的记忆,建设乡村记忆基地是扩大档案宣传力度的重要工程,开展“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能够“展示古往今来,感受发展之美;拾掇历史碎片,留存人文之美;构建心灵家园,共享精神之美”。如浙江省平湖市龙萌村“乡村记忆馆”展出了许多从村民手中收集来的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具有档案性质的资料,展现了该村旅游节庆、民间技艺、地方民间戏曲等特色,大力弘扬当地优秀历史文化;临安市上田村借助创建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着力宣传特色记忆文化和村落民俗;德清县“和美乡风馆”依托行政村原有的村史、村落文化因素,充分挖掘特色民俗文化,传承民风民俗。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档案部门建设乡村记忆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首先,开发地是该地区特色民俗文化的集中区域,为乡村记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许多优秀资源。其次,乡村旅游会吸引大量游客,以真实的历史素材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人文资源的乡村记忆基地是游客了解村落文化的必游之地。
(二)加强传统媒体建设
档案宣传工作的传统媒体阵地主要指广播、电视、报刊、出版文献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宣传档案的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介的消失,我们在关注新媒体的同时还要加强传统媒体阵地的建设,在新时代给予传统宣传手段新的活力。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宣传工作,档案部门可以借机联合开发商制作相关宣传片,以真实可靠的档案资源为核心,展现本地区本民族曾经遗忘和得到传承的特色的民俗文化、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既使旅游景区得到全方位展示,又能扩大档案的宣传范围。在旅游区内,可以向游客散发当地民俗资源指南、民俗档案知识手册等简易又有趣的小宣传品,使游客对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及丰富的文化资源有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加深对档案及档案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依据历史档案资料,编纂与该地区、民族特色有关的刊物,如浙江省磐安县档案局以口述档案的形式,编辑出版了以林宅村历代流传的“大话”为主的故事集――《状元故里的传说》,有效保护了濒临消亡的民间记忆。
(三)利用新型网络媒介
互联网、电脑、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突破了传统媒体宣传影响范围小、形式单一的局面,借助高速准确的网络传播,公众可以及时了解新的档案信息,新媒体的普及便于大众参与交流,增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拓展了档案宣传的途径,提升了档案宣传的效果。
档案网站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有效工具,档案部门可以在门户网站上推送参与建设民俗文化旅游的内容,既可以让民众通过丰富的档案史料了解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让更多人进入实体档案展厅如“乡村记忆基地”参观学习,对档案产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具有形式简短、方式随意、随时共享的特c,充分利用社交网络是扩大档案宣传的重要途径,如陕西省渭南市档案局自开通“双微”平台以来,转发关注量数以万计,得到了市民群众的热烈反响。档案部门可以结合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开通专门的微博微信平台,及时旅游区民俗文化、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情况,还可以设置如:依据档案描述快速找到某处原始遗迹、民俗档案知识小考等趣味性、参与性强的小游戏,使游客在娱乐过程中增加对档案的理解。
(四)微电影里的大世界
“微电影是高科技和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衍生而来,是专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在移动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得到完善的策划和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档案部门紧跟时代步伐,也尝试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档案宣传,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寻找逝去的记忆》是全国档案系统中的首部微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揭示了档案在传承历史、维护记忆方面的特殊作用,得到了拍摄人员和观众的诸多好评。
乡村民俗文化中有许多富有趣味的档案素材,如具有地域特色的族谱家谱、少数民族服饰制作记录、乡贤名人的生平档案等。档案部门可以协同开发商、旅游局、文化局等相关部门,以真实档案信息为依托,制作以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展现地区风土人情为核心的精品微电影,并及时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跟进拍摄过程,加强与媒体部门的合作,做到实时宣传。
篇4
一、?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强大的交互性,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如学习《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前搜集资料,展示了梅花山梅花盛开的意境,是那样清新优美,在课堂上学生既欣赏了花开的形态,又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到梅花的美,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梅花山那秀丽宜人的美景之中。如此美丽的画面,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梅花山的灵性,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有趣的动画、图片、声音等导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也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在教学《三亚落日》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落日的过程分成文中所描写的几个阶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为课文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析意象,悟意境,品语言,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二、?运用多媒体营造氛围丰富学生情感
信息技术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生动地再现特定的环境和场景,营造特定的氛围,加深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激起内心的共鸣与感动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轻而易举地被解决了。
记得在上《飞夺泸定桥》一课时,上课时,只见学生围绕着老师的引导和心中的疑难,在这个主题网站中主动认真地查阅相关的资料,或浏览文字资料,或观看战斗视频,或查阅背景资料,或欣赏歌曲,每一个人兴致勃勃,专心致志,不仅知道了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的相关背景,战斗地点地势复杂、险要,泸定桥桥体构造的特殊性,更深入了解到战士在这一场硬仗中所体现的精神以及这场战斗在中的重要意义。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心理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状态,调动自己的全部自我意识,开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探索,去分析,去鉴别。
三、?运用网络中丰厚的资源提升学生能力
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平台。网络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和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学生通过自己操作,针对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学习内容。网络上有丰富的材料,学生在探究、选择的过程中,加深了文章的理解。自主学习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当他们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时,就能够产生成就感,提升了自信心,同时也使学生的自尊有所增强。
如教学《说名道姓》一课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寻找与姓名相关的资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用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在网络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因为老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所以学生遇到困难后会尽量自己想办法解决。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困难后,自然就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时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品质。
四、?运用网络平台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合作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依照学生的特点,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比如语文实践活动《多彩的民风民俗》,教师先安排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民风民俗”的信息。再让学生利用网络彼此交流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接着学生对信息进行小组的研究整理,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最后学生合作编写了一份关于民风民俗的小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交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建立了同学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把信息技术引进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篇5
关键词:清江巴土文化 品牌传播 文化价值 传播策略
长阳历史悠久、山青水秀、物资丰饶、民风淳朴,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荆楚文化之一,是长江流域古文明发源地之一,是土家族的发祥地一一巴人的故里。这片土地孕育出的巴土文化,是以古代巴文化和现代土家文化为内核的一种民族地域文化,其积淀深厚,既是一种精神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和形象资源。本文从品牌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分析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的品牌价值和传播价值,论述打造长阳清江巴土文化品牌的策略。
一、巴土文化的内涵与品牌定位
1、巴土文化的内涵
提到长阳清江巴土文化,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楚文化,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荆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它有内涵,长阳清江巴土文化就是其中之一。
巴土文化是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一带为中心,以古代巴文化和现代土家文化为内核的一种民族地域文化,清江流域的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因此,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巴土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地方之一,那里的土家人热情、质朴、勤劳、善良、勇敢,有着优良的民族素质,长期以来形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独具特色和个性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如民风民俗、宗教传统、文化遗产、历史名胜、民族建筑等,其丰富的民族内涵,对于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土家人的婚丧习俗、歌舞曲艺、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构成了清江巴土文化的鲜明特色。
2、巴土文化的品牌定位
一般来说,品牌的特性有客观性、可视性、联想性、排他性和可塑性。从旅游文化的品牌特性上讲,并非规模上越大越好,只要品牌具有行业的领先优势,具有稳定的市场和很好的盈利能力、强劲的发展后劲,即使旅游的地域、规模不大,但是由于其在核心专长上胜人一筹,便能取得经营上的主动权。土家文化品牌的联想性使得长阳巴土文化的品牌战略,可以根据联想的可能性方向,进行定位和发展延伸,这是任何别的人为臆造的景观和情景所不能替代的。凡事定好位,就为品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凡事做到位,就可以使品牌的价值延伸,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巴土文化的品牌传播价值
长阳清江巴土文化有着自身独特的传播价值,它既是一种精神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和形象资源,因此,它不仅具有内核价值,而且还可以发挥其优势增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土家民族精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在衍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定文化,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行为准则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反映。从大量的文物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长阳土家族地区也是我国早期人类发祥地之一,长阳大堰乡钟家湾“长阳人”化石的出土,说明清江流域在10万年以前,已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土家族是清江流域古代巴人的后裔,巴文化和土家族文化最本质的特征是“虎”文化,巴人和土家族都以白虎为族徽,以白虎为信仰,白虎在他们眼里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土家人强悍、劲勇的民族性格和率直、外露的情感方式都带有“虎”的特征,这种对“虎”的图腾信仰不仅在其文学艺术中得到反映,而且还渗透到巴人和土家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文学方面,歌谣、神话、传说、故事等构成了绚丽多姿的土家族口头文学;在艺术方面,音乐、舞蹈、戏剧、工艺美术组成了土家族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民族民间音乐品种繁多。一些专家把撒儿嗬称作“土家族的迪斯科”,还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在我国各民族织锦中独树一帜,成为全国五大织锦之一。土家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及其山地经济生活促成了土家族勇敢顽强的民族精神、形象的思维方式、乐于助人的美德、乐观浪漫的性格。因此,通过土里巴人、撒叶儿嗬、长阳南曲、长阳山歌等各种歌舞表现形式进行传播,弘扬了巴土文化的风韵和土家民族精神,保护了长阳传统的民俗风情,增强了土家族的民族凝聚力,也铸就了土家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活力。
2、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阳漫长的历史流传下来的民歌、故事、传说、谚语等均具有鲜明的清江巴土文化特色,长阳的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也同样丰富多彩,这些独特的民风民俗为开发文化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了“富矿”资源。
近几年来,长阳奇石、盆景、根艺等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全县现有奇石开发专业村6个,各类奇石200万枚以上,价值4亿元,畅销国内各地及韩、美、德和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年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全县拥有盆景根艺专业村5个,各类盆景根艺150多万盆件,价值1亿元,产品远销广州、北京、上海及东南亚各地,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万元。由此可见,长阳清江巴土文化不仅可以传承和延伸其独特的精神价值,还可以挖掘经济价值,创造新的经济效益。
3、塑造新的对外形象
长阳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长阳山歌《丰收调》、《一支山歌飞出岩》传唱至日本及东南亚;长阳南曲以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享誉曲坛,被誉为“郁香的山花”。“巴山舞之父”覃发池经过长时间的磨合与锤炼,创作出一种原生态的舞蹈品种――巴山舞。国家一级作曲家陈民洪创作的大型土家族婚俗系列舞蹈剧《土里巴人》,获得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大奖和1994年“五个一工程”奖,“开中国民族舞剧新纪元”的《土里巴人》,以其磅礴恢弘的气势成为中国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不可缺少的乐章。
由此可见,长阳清江巴土文化其丰厚的底蕴和内涵、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培育出了一大批能歌善舞、酷爱艺术、擅于创作的土家儿女,他们用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勤劳踏实的精神完成了一件件杰出的文艺作品,逐渐成为了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成为今日长阳清江的文化使者和形象代言人。
三、巴土文化的品牌传播策略
长阳清江巴土文化具有文化、经济和形象推广等价值,塑造长阳清江巴土文化品牌,传播其独特的内核及外延价值,需要运用一定的品牌传播策略,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思考和借鉴。
1、树立文化品牌意识
塑造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首先要树立文化品牌意识,这种意识是宽泛的、全方位的,要清楚自身的独特优势,牢牢抓住核心,有意识地凸显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品牌特质。
土家歌舞是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的一大靓点,在土家歌舞中,长阳巴山舞是最典型的代表,土家人通过树立巴山舞这个独特的品牌形象,把绚丽多彩、个性独特的巴土文化推向全国,并使其走向世界。
它是由土家人喜闻乐见的民间古老的“跳丧”,经长阳覃发池等民间舞蹈工作者收集整理,改革创新而演变至今。
从跳丧到长阳巴山舞,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次有益尝试。巴山舞大胆地把祭礼性舞蹈改编为群众自娱性舞蹈,赋予它新的生命。在结构上,它打破原始跳丧许多旧程式和流行区域的界限,吸取各地精华,通过提炼实行综合利用,重新编导整合成“巴山摇”、“半边月”、“四合”、“风摆柳”、“双龙摆尾”、“喜鹊登枝”等六大种类,其动作姿态各异,但都具有古代巴人身体上下颤动和胯部左右摇摆的特色。
巴山舞虽然发生了新的变化,增加了新的内涵,但它在音乐上保留了原始跳丧鲜明的节奏和有特色的鼓点,选用了当地人们所熟悉的与舞蹈情绪相吻合的山歌、民歌为基调,适当加以发展,加上弦乐伴奏,使舞蹈音乐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长阳巴山舞被中国著名舞蹈家贾作光称为“东方迪斯科”,成为长阳文化的一大品牌,它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民健身广场舞,并在全国重点推广。
2、科学、准确地进行定位
定位是品牌之母,其主要含义是确定品牌在受众中的热点、趣点、视点和卖点,它需要创造和培养一定的特色和个性,准确、科学地反映自身的文化特色,以满足受众强烈的需求、欲望和偏好,以增强品牌的凝聚力和辐射力。
长阳清江巴土文化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确立了“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巴人故里、清江长阳”等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秀美的清江和歌舞之乡是对长阳土家这个民族最科学、准确的定位,也是对巴土文化的完美阐释。其中,《土里巴人》是经典中的杰作,《土里巴人》作为陈民洪几十年奋斗的结晶,是他踏遍了长阳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搜集了千余首长阳民歌,掌握了已知的全部长阳南曲传统文词及音乐资料,整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跳丧、清江号子、道教音乐等文词及音乐资料而写成的。《土里巴人》展现了巴人后裔――土家民族山的性格、虎的灵魂,开掘了土家民俗风情文化资源,构建了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清江文艺系列,它的传播积淀了巴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得到人民的肯定是对它最好的赞赏,同时,它也成为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精髓的一个有力举措,也充分体现了“清江天下秀、长阳歌舞乡”、“巴人故里、清江长阳”的核心价值。
3、开展丰富的大众活动
着力培育和打造具有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有效途径之一就是积极开展具有鲜明巴土文化特色、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大量丰富的大众文化活动来提高影响力和带动力,提升巴土文化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知名度。
长阳巴山舞已经成为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的精品名牌,且已具备了成为巴土文化产业精品名牌的基础,因此,积极开展和参与大众活动是传播这个品牌的得力措施,活动主要包括:引导广大市民和游客每天晚上自发聚集长阳广场,自编广场舞、带头跳巴山舞,参与群众性的巴山舞表演;每年定期在长阳广场举办巴山舞比赛,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参与,从而形成民族特色浓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此基础上策划、举办“巴山舞”文化节,并形成固定的节目,每年举办一次。从而将“巴山舞”打造成政府搭台、歌舞比赛、经贸洽谈且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节目品牌,使之尽快形成长阳的支柱产业。
4、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队伍
长阳清江巴土文化既是一种精神资源、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发展和壮大长阳的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长阳清江巴土文化的对外交流,也有利于吸收外域异质文化的先进成果,从而促进巴土文化向更高层次、更新领域拓展。
篇6
关键词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 教学内容重构 教学方式改革 考试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是高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我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人文、政治经济和旅游业概况,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增强学生面对境外旅客时的接待能力,将来成为旅游行业合格的从业人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依照学院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经过以往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考,借鉴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功做法,现提出《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的课程改革方案。
1 课程教学内容重构
首先,要增加部分内容。在学习各客源国的国情和民俗时,都会涉及海域位置、地形、气候等世界自然地理知识,以及人种、语言、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等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因此,应该在讲授各客源国之前增加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其次,要删减部分内容。因课时所限,传统教材上宠杂的内容必须要删减下来,依据不断变化的中国旅游客源国构成的情况,把重点内容突显出来。考虑到中亚和中东地区的复杂的国际形势,该地区的客源越来越不稳定和减少,建议删减中亚、中东地区客源国。再考虑到欧洲地区社会人文、民风民俗等情况同质性特点,对于客源相对较少的北欧和东欧的客源国可以略讲,而经济发展较快及与我国交往越来越多的南美部分国家可以详细介绍。
再次,在教学中必须利用有限的课时,把重点内容学好。考虑到亚洲地区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与民间交流已经形成浓厚的氛围,中国与亚洲各国之间有了更为密切的交流,教学中应该把亚洲地区各客源国作为重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另外,北美地区各国、欧洲各国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贸伙伴,民间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因此,这些国家也理应列入重点教学内容。
在学习每一客源国时,该国的历史、语言、、民风民俗是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这是在实际工作中与客源国交往时运用最多的。
2 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
旅游行业的特性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技能,尤其体现在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在与游客交流时,要能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旅游接待人员自身就必须具有很强的语言表现力。因此,传统上的以教师为主体,以讲授贯穿课堂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必须改革教学方式。
把课程教学学期进度安排提前告知学生,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再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自学备课小组,五人一组,选出组长。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备课培训,帮助学生拟定自学备课提纲,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上课前集体备课。备课所涉及范围除教材所提供外,更多地要求学生上图书馆借阅图书查找资料,或者上网查找大量资料,尤其是一些民风民俗方面的资料,可以是故事、趣闻、图片、视频等,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上课时将每两节课大致分成三部分:
(1)一半时间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备课内容脱稿讲解,与大家分享其查阅的资料信息,要求讲解内容科学合理、仪容美观大方、普通话规范、语言表述准确流畅、生动活泼。
(2)四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学生针对同学的讲解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控制好课堂秩序,并用心记下学生讲解中及讨论中出现的问题。
(3)最后四分之一时间由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正确归纳,并逐一点评学生讲解中在仪态、内容、语言、表现力等方面的情况,必要时做出示范。
技术进步为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中国旅游客源国概况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直观性,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讲解时的语言,增强其表现力。因此,制作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是改善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措施。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多,各客源国的情况较易混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所学内容,应在总复习阶段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比较,突出各客源国的特色。因此,编制总复习资料显然很有必要。
3 学生成绩考评方式的改革
篇7
一、民俗乡土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的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人作为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仲富兰《民俗与文化杂谈》)
乡土文化,就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以及名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
二、语文教学与民俗乡土文化的关系。
1.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地方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但现在很多中学语文教学却无视社会生活,学生被锁在课堂、封在校园,结果缺少生活的体验,缺乏实践的机会,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地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学生们并未能真正领略家乡之美。注重地方文化的培植和熏陶,能激发学生对家乡本土人文的热爱之情,培养地方的亲和感和自豪感。
3.语文教学承传乡土民俗文化,乡土民俗文化又促进语文教学,乡土民俗文化具有辅助教学、德育教育、知识积累和审美教育等功能。
三、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选择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呢?
1.用好文本资源。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俗风情”就集中选用了多篇名家作品为范文,以《端午日》为例,文章生动地展示了湘西民俗文化,赞扬了当地军民奋勇争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端午这一天,湘西百姓穿新衣、额角画王字、吃鱼吃肉,其中的重头戏是赛龙舟,水上的拼命划桨追逐,岸边的卖力呐喊助威,全民参与的热闹场面将节日气氛推向了。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自然地激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教师再因势利导,布置有关的活动任务,就能实现民俗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目标,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热情。
2.开发乡土资源。在用好文本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应努力开发与语文教学有关的乡土资源作为拓展,把民俗文化教育由小课堂带入大社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参观名胜,收集对联。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诵读欣赏”中介绍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对联,教师可以在讲授了文本中对联知识之后,要求学生收集体现家乡文化特色的对联。青州的龙兴寺、博物馆、范公亭公园等名胜古迹,均有反映家乡历史、展现家乡文化的对联。学生借此可以感受到“乡之先达”淡雅的生活情趣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既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性情的熏陶。
②考察民风,积累谚语。谚语被誉为“语言之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用语。它用简单、朴实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青州地区有一亩园,十亩田,一亩花,十亩园;端午时节有“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的谚语,这些谚语不仅文字精练、形象生动,还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实用性等特点。积累家乡谚语,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家乡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亦可品味家乡语言的独特魅力。
篇8
与丰富的课外实践相结合
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丰富,笔者多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广泛接触社会,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民间文化 由于笔者所在学校位于厦门市的城郊结合部,这里有一大部分居民是原厦门的“老村民”。让学生到每一个村走访老人或被称为村里“先生”的人,紧密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征集当地民间故事、谚语及民歌。搜集到后,鼓励学生去搜集民谣背后的传说故事。通过此项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受到了厦门地方文化熏陶,同时将其整理成篇成册,形成独特的校本文化。
名人文化 厦门曾涌现出了许多名人。让学生以爱国者、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教育家、医学家成长故事为主题进行资料搜集;组织学生开展了解当地名人的成才经历,撰写他们的事迹,介绍他们的突出业绩,为他们出传记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做了一次熏陶。
古迹文化 厦门文物古迹有三多:一是古建筑(指祠堂、庙宇、民居)多;二是名人墓葬多;三是涉台文物古迹多。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走访、参观展览,让学生了解到厦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并引导学生就此撰写报道文化古迹的消息、通讯等系列报道,根据搜集的资料、传说采编成生动的民间故事集。
美食文化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土笋冻、沙茶面、花生汤、炸枣等长盛不衰。引领学生品尝、学做、了解制作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深学生的实践体验,为习作积累丰富素材。
旅游文化 厦门是旅游城市,可在带领学生深入景区欣赏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对景点的原有冠名加以审视,讨论并提出修订意见;对未冠名的景点,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命名;对一些景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引导学生为这些景点写解说词。通过这样的活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旅游文化知识,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遣词炼句能力。此外,还可结合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开展“我爱厦门,我爱家乡”的征文活动、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与教材内容相衔接
开发和利用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一方面要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作素材,另一方面应切实与教材内容相衔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
一是挖掘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在教材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工夫。学生在课本上学到的点滴知识,如果在实践中得不到及时应用,最终也得不到内化,为此,笔者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拓宽延伸到厦门乡土文化资源中来。如学习六下第二单元“民风民俗”主题单元时,让学生搜集中秋节博饼、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了解厦门的歌仔戏、高甲戏的特点,模仿上一两句唱词;学过《赵州桥》后,可以让学生参观厦门大桥、海沧大桥、杏林大桥等,并搜集相关资料模仿写作等。
二是在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适时渗透厦门乡土文化资源。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中重要能力训练,也是学生情感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为了使听说读写训练变为有本之木、有源活水,在每次开展训练前,笔者有意识地将学生思路拓展到丰富的地方乡土文化中,使每一次训练都有地方文化资源作素材和背景。如开展演讲比赛时,渗透了仙岳山的雄壮、白鹭洲的灵秀;开展读书会,渗透了陈慧瑛的《一花一世界》、李志明的《乡间小路》;搞课本剧表演,添加了几声歌仔戏、高甲戏腔等。这些都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心灵的陶冶、感情的升华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与校本课程开发同步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学生能自主参加突出学生自主性和灵活性的活动。开发得当,对学生兴趣特长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而厦门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可满足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做到乡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同步。
其一,成立“鹭鸶”文学社,出版具有浓厚地方气息的校刊《鹭鸶展翅》。以班级为单位的成立“鹭鸶”“笔会”,在学校层面成立“鹭鸶”文学社。文学社成立后,制定了社团活动章程,组织采访活动,并把采访当地文化名人等活动资源作为重要组稿来源,使刊物本身具有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这样的活动既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9
一、提升自我,了解民俗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传承民俗文化,倘若语文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难想象能教出喜欢、理解民俗文化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广泛地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工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很多,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艺术修养、文化品位不高,不能真正地体验到作品内在的神韵与作者为文之用心,就不能真正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再者,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不胜枚举。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我,让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民俗文化,笔者大量地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力求将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理解透彻;并学习、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不至于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捉襟见肘。在课余时间,笔者走访了当地民众,参观了本地的博物馆,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民俗文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教科书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知道本土的民俗文化,将作品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之中,达到真正地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目的。
二、依据教材,深挖本土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的呼吁、课程改革的重视、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增加以及测验考试的青睐,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安塞腰鼓》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风俗、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的吆喝,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开设有“家乡素描” “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5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并在“参考资料”中增加了“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知识。
在这些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起深挖本地的民俗文化,并通过视频、音乐、图画等形式展示。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欣赏了云南民歌的风采,了解到这个多民族地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渗透了唱歌的民族特色。之后,笔者给学生讲了本地赣南采茶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学习《端午的鸭蛋》与《春酒》这两篇课文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本地过端午节和春节的民俗。在这探讨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同在一个县区,过节的风俗还是略有不同的,有些村在过端午节时包粽子;有些村是过年时才包粽子,有些村在过年时举行“游神”活动,有些村庄却没有,果然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深挖本土的民俗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民俗活动,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长了他们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三、走出课堂,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渠道之一,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有第二课堂的文化意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此,笔者常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去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余时间,笔者常常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附近村庄的文化馆,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篇10
农村中学的师生对课程资源的概念了解不深,他们忽视了在教材外,还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多,仅限于教材、教案和多媒体课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户外场所、图书馆等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一些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些农村高中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网络资源普及率不高,为了高考,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应试技巧上,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发挥作用,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够重视,学生不能走出课堂,参观、调查、校外实践活动很少。例如,《奇异的自然》一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融入大自然中,让学生尽情感受大自然的气息,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独特的体验,完成习作练习,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农村,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开发利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
二、融入大自然,挖掘素材性课程资源
自然资源千姿百态,风雨雪霜、日月星辰、辽阔的大海、起伏的山峦、果园农田、海堤森林、园林花卉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的源泉。农村地区保留着原始的风貌,自然风光独特,农村学生有更多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例如,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课文,教师选择相应的季节,带学生走进文本描写的环境,再现作者描写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学习有关田园劳作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揣摩人物的心理,体验作者的感受,加深对作品的了解。把农村自然风光当作素材性资源,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描写自然风光,培养学生观察力,提升审美情趣,鼓励学生写作以田园劳动为背景的习作,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个性化作文水平。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鼓励学生到风景区,为游人服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走进社会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农村有丰富的方言资源,尽管语言文字日趋规范化,而农村地区很大范围内还有方言存在,挖掘方言中的有利因素,将其作为校外语文课程资源加以开发。方言中地方文化的累积,饱含着地方人民真善美的结晶,让学生积累方言中与普通话相差较大的词汇,根据发音与语义考察词义的演变,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通过与普通话的发音对比,让学生感悟地方文化,加深对普通话的了解。农村地区有很多民风民俗,体现出各民族的理想和价值观,整理挖掘民俗文化,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礼仪、道德倾向,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置身家庭,整合语文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