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马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30 0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关马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有关马的诗句

篇1

2、妈妈,感谢您多年的艰辛哺育,使我长大,使我成才!

3、工作,常常让我流连;爱情,时时让我留恋。纵然想念不相见,对母亲始终有亏欠。就让风带去我的挂念,就让云捎去我的祝愿:祝亲爱的妈妈永远快乐!

4、有一种爱不求回报,有一种爱大公无私,有一种爱奉献到老,有一种爱无怨无悔,这是伟大的母爱。母亲节到了,祝天下母亲幸福快乐健康!

5、一年又一年,风风雨雨。您为了我们呕心沥血,请接受我们对您深深感谢和炙热的爱。

6、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过山谷,笼罩您我;而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

7、捋开额前的细发,便可以惊见星星点点银丝,孩子,是我的青春转嫁到了你的身上么?

8、有一种爱,无需表白;有一个人,无人可代;有一种情,世间最浓,有一颗心,对儿最真。母亲节,送一束萱草花,代表儿的感恩,愿母亲安康顺心!

9、生活是单行道,你就会走在我前面,让我可以时时看见你;生活是双行道,你就会默默牵我的手,穿行在茫茫人海,不让我走丢。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

篇2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下) 婚礼上的葡萄酒香 葡萄酒上的美国梦 葡萄上的白霜 舌尖上的意大利葡萄酒乡 甜葡萄酒,舌尖上的舞蹈 舌尖上的吃(上) 叶子上的秘密(上) 邮票上的书法(上) 古代地理(上) 指尖上出“精彩” 古代试卷上的趣事 舌尖上的文化 上出《品质》的“品质” 从苏堤上走过 葡萄酒行业:酒文化里的就业黑马 浅论宋词中的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文化营销模式的创新研究 葡萄酒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从古代诗句中映象出的葡萄酒文化(上)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庆")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记载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

多年以来,我国史学家普遍认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将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带回中国。据《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张骞出使西域,途经大宛,亲见:“宛左右以蒲桃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汉使(骞)“取其实来,天子始种苜蓿、蒲桃” 。蒲桃即葡萄。成书于北宋年间的《太平御览》记载,西汉年间“离宫列观尽种蒲桃” 。而当代考古学的发现却打破了这一史学定论。1980年,考古学家从河南商代遗址中,发掘出的铜卣内盛满酒液,科学家在酒液里化验出了葡萄酒成分,将我国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提前了一千多年。葡萄在夏、商、周时期被称为“葛”,流传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葛”的诗两首,其一《王风・葛》:“绵绵葛,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其二《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既然有“绵绵葛”,那么以此为原料酿造美酒就成为一种可能。而河南商代遗址中出土的“葡萄酒”便证明了这种可能性。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酒酿造技术应该不同于商周时期西域各国的葡萄酒酿造技术,故而被司马迁明确记载下来。葡萄酒在西汉属于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太平御览》第972卷《续汉书》中同样记载了关于“蒲桃酒”的一则事件:“佗又以蒲桃酒一斛遗让,即拜凉州刺史。”汉朝时的一斛约合现在的20升,以现在常规瓶装葡萄酒每瓶750毫升为标准,一斛“蒲桃酒”即为26.6瓶葡萄酒。把上面古文g成白话文,就是说孟佗这个人用27瓶蒲桃酒行贿内侍张让,马上被封为凉州地区的行政长官。可见,葡萄酒在汉末是极具奢华的贵族享用品,非寻常百姓可以饮用。备注一下,孟佗虽不出名,但他儿子孟达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

篇3

其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就知道阿古拉泰了。当年,作为《诗选刊》的编辑,年轻的阿古拉泰选发了很多诗人的优秀作品,一个写诗又编诗的人,自然就为诗友们所熟悉,说他是广交天下也不为过。可是囿于我疏懒联络的天性,等见到他时,已是在彼此神交的许多年以后了。

在读阿古拉泰的诗歌之前,我首先认可他的鉴赏能力。在一起聊天,我们喜欢的诗人大多一致。也许和从前在《诗选刊》的工作历练有关,他对诗歌的判断有着职业的敏感。眼睛有准儿,评价一首诗,三两句话就到位,有些评点相当精彩。看上去高大健壮的他,艺术感觉却是细致精微而敏捷的。

一套厚重的《阿古拉泰近作选》,让我见识了这个蒙古族诗人的创作实力。而我,在这套丛书中,最为喜欢的,就是这本装帧雅致、名字特别动人的诗集《青草灯盏》。

这真是一次愉快的阅读。我不知道还能有谁把青草写出这样的韵味。这本面貌独特的诗集,让我更加了解了诗人阿古拉泰,知道了他的来路和他经常眺望的远方。这个蒙古族男人,果然没有辜负草原。他就像草原的草派出的使者,发出了那么清新动人的声音。这声音里没有杂质,是雨水洗过、月色照过、牛羊漫过,骏马驰过的草原的声音,是带着根脉、能开出花朵、能深藏和包容的土地的声音。

“每一行字都会长成一棵青草/我在纸上放牧着牛羊/那些散漫的牛羊/被我的心/一一照亮/我轻轻翻过一页白纸/大风翻过草原/牛羊漫过四季”(《纸上的草原》)。

一种单纯之气,像最轻的风拂过,这是干净到了透明的诗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静气,而这种静气,仅仅靠浮光掠影的草原体验和感受,是不可能获得的。

“在众鸟高飞的草原/迁徙的我们/总是从歌声和马背上起飞……众鸟高飞/那是我们从前的样子”(《众鸟高飞》)。朴素如斯,如信口吟出,像远古传来的歌谣,又像神灵前的悄然诉说。一种伤怀之美,弥漫在句子里,让我们会一下子想到这个古老民族血液的源头,想到一个伟大民族历经的沧桑苦难和风雪。苍茫辽阔的背景,雄浑豪迈的气概,沉默坚忍的性格,都在其中了。

这是一部关于青草的传记,整个诗集里一百多首诗,都是写草和草原的。一路读下来,竟毫无重叠之感。草原上万物和人的精神履历,与草原相关的一些心灵情节,都在诗行间跳荡。朴素的诗句里,这个有着赤子情怀的诗人,一会儿站出来为青草歌唱,一会儿又深入到草的根须之处,让青草说出自己的心事。他知道“一棵青草的忧伤/露珠一样/凝结着/大地的光芒”(《青草的光芒》)。诗人从青草入手,深入到生活与事物的根部,饱含深情开掘出生命的新意,让心灵受到震动。“晨风洗亮了一棵草/内心的暗”,这样的句子,在整本诗集里俯拾即是,与其说这是一个成熟诗人的技艺,不如说是一个诗人心灵的温暖和体恤。

读着这样的诗,让我看到,真情的诗人像一个忧伤的少年,提着青草灯盏,正从他祖先的土地上,向我们缓缓走来。他的身后,是古老民族蜿蜒的历史,是族人扶老携幼跋涉的身影,是勒勒车轮深刻的辙印,是蓝天白云下明净的湖水,是风雪弥漫中穿行着的马队,是蒙古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柔软心肠和刚毅的性格,是整个蒙古民族草原一样博大的襟怀和天高地阔的仁慈。

青草的眼神,青草的光芒,青草的呼吸,青草的忧伤……诗人笔下的青草,从语义的角度,转化为内心的景象,层层递进的表达,蔓生出来的是绵绵的乡愁,是对土地、牧人、生活的礼赞,是对生命和灵魂的问询。一棵草、一簇草、一片草乃至整个茫茫草原,无尽地铺展在我们眼前,这种淋漓酣畅的抒写和表达,是浓郁的情感,是深邃的思索。犹如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这草原,“那是故乡啊,正从远方返回/一个牧人内心的深处” (《那是什么在草原上奔跑》)。这充满灵性的,被神的光芒照耀的草地,其实,就是一个诗人无尘的心灵,是诗人精神的原野,是他诗的根基,是他语言的圣地。

整本诗集气韵静谧,弥漫着青草之香,而诗句中,那种沉稳的节奏,又让我们依稀听到了马头琴委婉悠扬深沉的旋律。

篇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 、乱花迷眼、 。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的艺术特色。

6.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8.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1) , 。出自

《 》

(2) , 。出自

《 》

(3) , 。出自

《 》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古体诗的作者岑参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 。

3.选出此诗中具体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或短语。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写仰望之景,“

”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4.鉴赏家们都认为“锁清秋”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5.上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上片的写景加以分析。

6.古诗中写“愁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两例吗?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6.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哪些丰富内容?

3.作者对唱《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理由。

4.对这首唐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水”和“沙”都被烟雾与月光笼罩着。

B.第二句的“夜”交代诗人到达秦淮河的时间,“泊”点明其前来此地使用的工具。而由“秦淮”和“近酒家”的描写我们可知唐时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

篇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将下面的诗句用拼音写下来。

床 前 明 月 光 , 疑 视 地 上 霜 。三、照样子写。

{同( )洞( ) {对( )村( ) {马( )乌( ) {主( )王( )四、读拼音写词语。

zhú qiú tiaò wǔ yuè yá kàn jiàn cǎo dì xiān ghuā guó qí 五、读一读,把答案找出来。

石榴 菱角 菠萝 芹菜 土豆 杏 苹果 荷花 生姜 水葫芦 睡莲 萝卜 梨 草莓 柿子 蘑菇 花生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给词语找伙伴,写序列号。

①新鲜的 ②关心 ③暖和的 ④热爱 ⑤听话的 ⑥鲜艳的 ⑦拍 ⑧踢 ⑨又大又圆的 ⑩又细又长的( )西瓜 ( )同学 ( )足球 ( )尾巴 ( )天气 ( )花朵 ( )祖国 ( )空气 ( )皮球 ( )孩子七、我会选字填空。

1. 做作坐

(1)请问,我能( )在这儿吗?

(2)迪迪,你的( )业( )完了吗?

(3)星期天,我经常帮助妈妈( )一些家务活。

2. 情晴清

(1)今天是个( )天。

(2)这是一条( )澈的小河。

(3)我的心( )很好。

八、补充句子。

1.这件衣服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的国旗是________________。

3.闪闪的星星像________________。

4.菜园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你在课外读过哪些古诗?把诗的题目和作者写下来,并写出一首

我读过的诗有:________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题目: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诗是:_______________

十、把你从电视上看到有关环保的公益广告语写在下面的积累卡上。

我的积累卡;_______________。

十一、读儿歌,做练习。

落叶

嚓嚓嚓,嚓嚓嚓, 黄叶飞向河边,飞向路旁。小朋友的脚踩过去了, 在爸爸的眼里,爸爸的脚也踩过去了, 落叶可做成枯叶的标本,沙沙沙,沙沙沙, 在小朋友的心里,黄叶从树枝上纷纷落下, 落叶是落地休息的蝴蝶。

1.说一说。

“嚓嚓嚓”是__________________声音 “沙沙沙”是__________________声音2.将下面有象声词的句子写完整。

“呱呱呱”是_________的叫声。 “叽叽叽”是_________的叫声。 “嘎嘎嘎”是_________的叫声。 “喵喵喵”是_________的叫声。3.你看落叶还是;______________。

篇6

上周五,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大型的诗歌知识竞赛。竞赛规矩是各组向其他同学发问有关诗歌的问题,同学答对了就为自己的小组加10分,错则相反,扣10分。首先由徐老师发问:“在期末写评语的时候老师会祝你来年什么?猜一诗句。”正当我思考的时候,小吴已经站了起来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回答:“更上一层楼。”“对。”同学们纷纷向小吴投来赞叹的目光。老师接着出题:“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我飞快地翻阅着脑页,生怕这十分被人夺去。这时,小吴又站了起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恍然大悟。接下来的几题,都差不多被小吴抢答了,同学们都羡慕极了,真不愧是“抢答王”!这个环节,小吴的小组分数一马当先。

接着,第二个环节是各个小组派代表向同学发问。首先,是第四小组发问,代表欧阳和小文很有心思,把诗歌问题做成了幻灯片,同学们的目光马上被吸引了过去。第四小组出的题目都十分有深度,同学们都一时回答不上来。直到第五题,欧阳问:“《水调歌头》的第七句是什么?”这时坐在我后面的小陈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迫不及待地翻动着资料,突然她两眼放光:“找到了,找到了!”小陈立马站起来:“答案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欧阳愣了一下,嘴里才冒出“对”一字。小组马上欢呼起来,还传来一阵阵“好样的”的声音。接下来的几题都因难度太大,都无人津问。

到我的小组发问了,我和小陈因作为代表,便向同学问起问题来。首先,由我开始,我从容不迫的问道:“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话音刚落,就有同学站起来回答了:“作者富于生活情趣,熟悉农村生活。”“错。”我有点沾沾自喜了,接下来的几个回答也错了,我揭开了谜底:“是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细心观察生活的情怀。”这时,气氛达到了,同学们都紧张极了。到小陈出题了:“请问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白帝城在哪里?”同学们个个都摇头晃脑,都说不出答案。最后,揭开了答案:“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噢!”同学们茅塞顿开……

篇7

关键词:诗词 夕阳意象 运用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098-01

1 引言

中国古典诗歌有很多典型的意象,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审美主体(诗人)情意的组合,诗歌鉴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掌握意象就能掌握诗人感情,就能破解思想内涵。意象一说,古已有之。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就有许许多多的美丽意象为世人所称道。比如说:蒹葭、大雁、明月、细雨、寒鸦等等。而“夕阳”,以其独特的审美情怀,一直为文人所共赏。“夕阳”的美学境界神秘而空远。所以,纵然一直被各朝各代文人所沿用,却仍可经久不衰。每每成为诗词佳作中的美丽点缀,却仍有深意可循、新意可观!

2 夕阳意象的运用

夕阳意象的运用研究经久不衰,其研究成果众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先秦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先秦诗词,集大成者,当数《诗经》,而《诗经》中的意象运用,也是极早采用“夕阳”这一意象的。在其名篇《君子于役》中曾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这样的诗句流传。另在《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中也有“东门之杨,其叶。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这样间接运用意象的体现。夕阳时分,落日光景,便是黄昏时候。而在先秦的另一著作《楚辞》中,也间接使用了“夕阳“这一意象。里面也以黄昏为意象,而其本质据学者考证,应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由此可见,“夕阳”意象在先秦时,主要用作表达思念(如《君子于役》)或者单纯的时间运用(如《东阳之门》、《楚辞》)。在先秦时候的古朴想象年代,“夕阳”仍被赋予了时间和思念这一美好含义象征。这也一直流传下来,是为人所熟识的象征意义。但,随着朝代的更迭,人类智慧的积累,人们对“夕阳”意象的想象延伸,也变得更为宽阔广泛。

2.2汉至魏晋时期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纵观汉至魏晋的诗词,受汉赋影响,喜用一些浩瀚壮阔的意象,直至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才逐渐有一些诗人作者用“夕阳”这样一些精致却寓意广泛的意象。曹操在其《观沧海》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暮”字,代替了夕阳的寓意,这时的“夕阳”意象,便不只是单纯的由景象而发,而是融入到人的存在中去,而与人生相契合。

2.3唐宋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唐宋诗词已经发展到了异常成熟的地步。“夕阳”也由早期的象征符号经由魏晋时间的人文化而发展成更适合诗人抒情之用的古典意象。光是唐宋有关夕阳的诗词名句,便让人数不胜数。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4元朝文学中的“夕阳”意象

元朝时,最有名的有关夕阳的诗句,不用旁人道明,大家便已知晓。那就是冯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写着望尽天涯路的旅人孤苦的羁旅生涯。元朝多旅人。“夕阳”意象的运用,便是突出这一悲凉,凄楚的境地。将自己满腹心酸寄予在夕阳西下中,借景抒情。这在当时是极具普遍心理的。

2.5明清诗词中的“夕阳”意象

明清诗歌中延续了元朝文学中写夕阳的那一种悲凉凄清之美。但明清作品风格却不尽一致。这在他们对夕阳意象的运用可以看出。明代诗人将其融入历史长河中,历练而成一种沧桑却不失通透的观照。如诗人杨慎的《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哀、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清代诗人对其的运用就显得谨小慎微。仍逃不过前人的寄景于情,却也有自鸣得意的地方。清人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或借景抒情,或描绘景物,都透露着一股时代的沧桑感,个人的际遇与家国情怀融入其中,巧妙中不乏精致,更为“夕阳”意象增添了几处妙笔。

在历朝历代的“夕阳”意象的运用及研究中,可看出:不同时期,不同作家对“夕阳”有不同的理解及运用。或描写单纯景物,或寄寓相思之意,或抒写国仇家恨,或发泄个人情怀。无论如何,这一意象都尽到了其职守。能够形象生动的予以表现,象征。而人类利用其丰富的想象联想能力,也不断丰富着“夕阳”这一古典意象的内涵。使之能表达更多,更贴近人类的思维。

3 结语

综上可知,古典诗词中的“夕阳”意象使用广泛,寓意深刻,已为文学界所共识。然而不同学者,只是对不同作家或同一朝代的诗人诗作中的“夕阳”意象进行研究。却没有从整个诗歌的发展史上综合进行研究叙述。从该意象的使用史和发展史,我们还可进一部研究国民的心理成长变化过程。“夕阳”意象,越到后面越体现出国人悲观凄凉的心境。将研究史与国人心灵史结合,或许将赋予“夕阳”这一古典纯美意象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参考文献:

篇8

一、“汉字开花”的精彩回放

师: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学生猜或说出来)

出示:何花。

师:有这样的花儿吗?

根据现场情况出示:何花 荷花(学生读)并区分它。

老师是孩子面前活生生的人,孩子们在看到老师的一刹那最想知道的是我们如何称呼面前的老师,因此用这样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同时也让孩子们知道生活中处处皆学问。

师:你还知道有哪些花吗?

(学生先自由说说花名)

师:(突然话题一转)我们来一个“汉字开花”的游戏好不好?

学生一听“汉字开花”,乐不可支,齐声喊“好”。

师:我们用木来组含有花的词,好好准备一下,让我们来一个比赛。

学生围绕“木本花”说出了木槿花、樱花、桃花、杏花、梨花、桂花、梅花、木棉花等。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给每个词都画了一道美丽的弧线,最后形成了一朵有许多花瓣的花朵。学生一看高兴极了,认得不亦乐乎。

这么一激发,学生又找了自己认为可以的字做开花游戏。此时老师让出一点时间,给孩子自由发挥。

有的唱出了写花的歌曲:《八月桂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甚至还有小朋友唱出了《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有的吟出了写花的诗:《梅花》《大林寺桃花》《》《江畔独步寻花》……

有的讲了琼花的故事:隋炀帝看琼花。(相传隋朝时,扬州开了一种十分绮丽的花――琼花。隋炀帝听说了它的美丽后,就决定去赏花。于是他动用大量人力,开通了著名的大运河,并乘豪华龙舟前往。可是琼花讨厌这个暴虐的君主,他来时就自行败落,不让隋炀帝看。)

还有花谢国败的故事等。

有人对琼花作了简要的介绍: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博得了世人的厚爱,被称为“中国独特的仙花”。扬州人对琼花情有独钟,精心培育呵护。如今,沿湖岸边洁白如玉的锦簇花团,便是“四海无同类”的扬州市市花――琼花。

根据这一情境,孩子们又补充了很多有关琼花的诗句。如《后土寺琼花诗》等。

也有的小组对自己感兴趣的字进行了联想。

有一合作小组是这样的:

生1:看到“老”字,我想到两个词语:“老公公”“老百姓”。

生2:(紧接着)我想到一个成语:“老生常谈”。

生3:我给“老虎”的“老”字找到了两个好朋友:“老”加女字旁,“姥姥”的“姥”;加单人旁,“乡巴佬”的“佬”字。

生4:我看“虎”想到一个成语、一个句子:“虎头虎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

生5:我给“巴”字“开花”──加草字头,变成“芭蕉”的“芭”……

大家七嘴八舌地补充,最后老师有意空着一个花瓣逗大家。

师:给我一个机会好不好?

众:(情绪非常活跃)好!

师:(板书“齿巴”,紧接着又把“皮球”甩给大家)咦,这个字认识吗?(指着字形的“齿”启发)想想,它和我们人体什么有关?

众:(纷纷抢着说)牙齿、牙齿。

师:(结合字形解释字意后)你们真会动脑子,一个“巴”开出了这么多“花”!让我们来读一读……(老师着重指出声调的变化)你们说汉字难认吗?(学生齐声说“不”)

……

“汉字开花”只作为一个“小插曲”,老师见好就收,“识字活动课”按计划往下进行……

二、“汉字开花”的具体解说

所谓“汉字开花”,就是在“识字活动”课中,老师为了充分发挥汉字的联想功能、提高课堂识字效率、开发学生的潜能,根据汉字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的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这种小小的游戏活动,只作为整个“识字活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小小的“插曲”。

所谓“汉字开花”,就是引导学生以自己认识的某一个汉字为“中心球”展开联想,发散思维。如“马”字,他们可联想到带有“马”这个部件的字;可以用“马”字连词;连成语、谚语、歇后语,连名言警句;可以说“马”这个部件的谜语(字谜、物语);甚至跟“马”有关的名人、名曲都可以说。一句话,只要和“马”有关的事物都可以说。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突出识字这个重点。

我国科学家张光鉴曾在一次参加科学认读的活动过程中这样说过:“按照汉字创造的特点――声音、图像、语义、符号整合为一体的相似性规律,引导儿童科学识字,联想与思维,很符合儿童大脑神经发育与认知建构的规律。这是儿童大脑发育敏感期最重要的教育方法。”

篇9

梅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花,有国花之誉。下面几段诗、词、歌、曲、文都与梅花有关,请仔细阅读这几段材料,进行比较,然后答题。

材料一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材料二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

材料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庆新春来。

(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

材料四

蔷薇露,荷花雨,霜冷香庭户。

梅梢月斜人影孤。恨薄情四时辜负。

(马致远《落梅风》)

材料五

梅树干……或用勾勒皴擦,增强质感;或以墨笔直接挥写,以篆书笔法入画。老干多曲折,用笔宜苍老;新枝多挺直,用笔宜挺健。老干墨色略淡中见浓墨、焦墨;新枝则中锋入画,墨色宜浓宜焦,笔笔见书法功力。枝干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茂密繁杂,以“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美学原则,进行描绘,造成画面上的动感和节奏感。

(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丹青不知老将至》)

1.材料二《卜算子咏梅》中,押韵的是哪几个字?请写出。

2.材料一《梅花》中加点的“独自”突出了梅花凌寒而放的形象。材料二中哪一个词语有同样的表达效果?请指出。

3.材料三《红梅赞》中写道:“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各有一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与这个句子一样。请写出这两个诗句。

4.《卜算子咏梅》和《红梅赞》两段材料都歌颂了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请用饱含深情的语言抒写出这种品格和精神,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字数在30个左右。

5.如果根据前三段材料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一定是热烈、乐观、无畏的;如果根据第四段材料中的“梅梢月斜人影孤”作梅花图,画面中的梅花会是怎样的呢?请你也用两三个词语概括出来。

6.上面五段材料都与梅花有关,但材料五与前四段材料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明显不同。请你试作简略分析。字数在30个左右。

7.梅与兰、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们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文名句。请你根据记忆或查阅资料,在兰、竹、菊、松中任选其一,写一个诗文名句。

8.人们常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背景使梅凌寒开放、暗香浮动的形象更加鲜明。如果你是画家,除了可以以雪为背景外,还可以选择什么来作为背景画梅?为什么?请简要表述你的理由。字数在30个左右。

选自湖北宜昌市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

【解题指导】

本题选取了与“梅”相关的诗、词、歌、曲、文等进行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并考查考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语文素质。

第1题,考查学生对诗词韵律常识的了解。解题时依据诗词押韵的规律,可以发现该词押ao韵,这样就能确定押韵的是哪几个字。参考答案:到、俏、报、笑。

第2题,是比较理解题。看起来只是两个词语的比较,实则考查学生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作品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能力。题干对“独自”一词在材料一中的作用(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进行了明确的提示,所以,材料二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就成了应该注意的语句。其中“犹有”表示“还有,尚且有”的意思,同样强调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犹有。

第3题,本题着眼于对重点诗词句意境的理解。理解“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是解题的关键。诗句点明了梅花开放的环境,并把红梅不惧怕恶劣环境、凌寒独放的精神表现了出来。解答本题,沿着这一思路,在材料一、材料二中寻找能体现梅花的这种特点的语句就可以了。参考答案: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第4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谈出自己的体验。考生解题时,首先应把握题目中提到的“这种品格和精神”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将两则材料内容进行综合比较,抓住关键词句,比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等,可以发现材料中歌颂的是不畏严寒、傲雪斗霜、追求理想、敢于献身的精神品格。考生要注意,表达应具体,不可空泛,最好能有独到的理解。本题无标准答案。考生能自然真挚地表达赞美之情即可。文辞优美,情真意切,能理解品格和精神即可得分。

第5题,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材料内容、情感以及创作风格的把握。题目中已经点明了前三段材料中梅花的形象特点是“热烈、乐观、无畏”的,这与第四段材料中“梅梢月斜人影孤”很显然是不一样的。联系此曲中的“霜冷”、“恨薄情”、“人影孤”等关键词,考生应能感受到此曲中的梅应该是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画面上的梅花形象也是如此。参考答案:孤独、寂寞、冷清、凄凉等。

第6题,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表达方式和行文风格的把握能力,题目已经将五段材料进行了简单的归类,指出前四段与第五段不同。考生在解题中就要将前四段作为同一类型来看待。材料五从内容上看是在介绍画梅的技法从选文出处看,可以明确此文段是教材内容的节选从语言上看,文字比较简洁明了,风格平实,表达方式以说明为主。参考答案:材料五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梅树的画法,与前四段材料相比,语言准确、平实、简洁。

第7题,本题考查的核心能力是古诗文积累。本题出题的范围较宽,而且在我们学过的课文里就有相关的诗句。答题时,只要在兰、竹、菊、松题材的诗文中选择相应语句即可。答这类题还要注意:一是靠平时积累;二要选择自己熟悉的、记得清的内容来写;三要注意不可写错别字。

篇10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赏赐了,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居,蛇类阴森恐怖?为什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浪翻卷,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个头领那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象,一种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了它的“模糊集合”。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龙形堆塑”,为我们的“时间定位”提供着证据。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八千年。“龙形堆塑”位于这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全长近20米,宽近两米,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这条石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接下来还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出土的距今达七八千年的陶器龙纹,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距今达七千年的彩陶细颈瓶龙纹,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距今六千四百多年的蚌塑龙纹等。

龙的模糊集合过程的起点在新石器时代,经过商、周至战国时期的长足发展,到秦汉时便基本成形了。

龙是怎么形成的?

龙是怎么形成的?历来众说纷纭,有从鳄、从蛇、从蜥蜴、从马、从猪、从闪电、从虹霓等说法。

在古人心目中,身外世界是神秘混沌难以捉摸的,他们不能将云、雷电、虹、海潮、泥石流等分辨得清清楚楚,也不能运用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将鱼、鳄、蛇、蜥蜴以及猪、马、牛等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得明明白白。在他们看来,云、雷电、虹等在天上弯转都和雨相关,差不多是一类;鱼、鳄、蛇等在江河湖泊中穿游都和水亲近,大体上也是一类;猪喜欢水,马、牛等也都离不开水――河马、水牛更是水中物。云团滚滚翻卷,变化万方;雷电叱咤长空,霹雳千钧;虹霓垂首弓背,色像瑰奇;还有大小不一,脾性不同,长短参差,阴森怪异的鱼、鳄、蛇、蜥蜴等等。这一切令古人感到神秘,觉得可怖可畏。于是古人猜想了:一定有一个“神物”主管这一切,总领这一切,支配这一切,排演这一切。这个“神物”应该体型很大,且能大能小;肤色是多样的,且能明能暗;还应当是有头有尾,能起能卧。擅爬会游,弯转曲折,快速行进;总之是能量巨大的、能上能下的、善于变化的、天上可飞水中可藏的、集合了种种“水物”特性的,又和雨水有着特别特别密切关系的。

该怎么称呼这个“神物”呢?人们发,雨水降临时。乌云汹涌,电光闪闪,相伴随的是“隆隆”的雷声;海潮涨落,龙卷风吸水,泥石流下山,也都发出“隆隆”的声响;而鳄、牛、蟒蛇等动物的吼叫,也和“隆隆”声接近;而“隆隆”声本身具备着粗壮、雄浑、深沉和悠远等特点,给予人的感觉是恐怖、壮烈、崇高和神秘。于是,人们就取其声,将这个模糊集合起来的“神物”,以“隆”这个音呼之了。

造字的时代到了,需要给这个以“隆”音呼之的神物搞个符号了。老祖宗最初造字,多以象形为之。那么,让这个神物像什么形好呢?有人说像鳄,就造了几个像鳄的“龙”字;有人说像蛇,就造了几个像蛇的“龙”字;还有人说像闪电,就再造几个像闪电的“龙”字;另有人说身子像鳄像蛇还像闪电,头却像马像牛还像猪……于是,甲骨文和金文中便有了各式各样的“龙”字。后来,逐渐演化,直到最后简化成在这个“龙”。

因此,可以说:龙是中国古人对鱼、鳄、蛇、猪、马、牛等动物,和云、雷电、虹霓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

龙的分类

对于龙的分类研究,古人很早时候就已经开始注意了。或按照某个身体部位有无分类,或按照龙的颜色分类,或按照形式不同进行归类。早在三国魏时,张揖《广雅》就将龙分为四类,并谓“有鳞日蛟龙。有翼日应龙,有角日虬龙,无角日螭龙”。此外,《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须弥藏经》把龙分成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蛇龙。王大有《龙凤图集》(1988年)认为中国是龙的家族,以苍龙为干系,螭龙为枝系中居首者,其次是鱼龙和玄武龙。其他各枝:有鳞为蛟龙,有翼为应龙,有角为虬龙(有角的小龙),无角为蟠龙,一足为夔龙,龙头鱼身为鱼龙,一身首尾各一头者为并逢龙,无翅而飞者为龙,一头双身者为肥遗龙。还有双头龙、窃曲龙、象鼻龙、饕餮龙、玄武龙、天鼋龙、烛龙、马龙、卷草缠枝龙(草龙)、凤尾龙、返祖龙、盘龙、蟠龙、云龙、青龙、白龙、赤龙、黑龙、黄龙等,约四十多种龙。庞进编著的《八千年中国龙文化》(1993年)一书把龙的家族分为烛龙、应龙、蛟龙、虬龙等29类,并对每一种龙引经据典进行了描述和梳理。

“龙文化”的影响

诗歌是我国文学中出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诗歌集《诗经》中,就已有关于龙的描述:“龙旗十乘”、“龙旗阳阳”,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动中,绘有龙纹的旗帜迎风猎猎的神圣庄严场面。在春秋战国时兴起的楚辞中,龙也是诗人幻想咏颂的对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以热情真挚的语句、丰彤荟蔚的修辞表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强烈的忧国’隋怀。在另一组诗《九歌》中,屈原将民间祀神的巫歌进行了艺术的加工,注入了自己诚挚的情感,使诗句充满了奇幻瑰丽的浪漫色彩和慑人魅力。诗中描写的仙人大都有驾龙的神车,因而诗中有不少涉及龙的诗句。

汉以后,赋体流行。由于得到汉代帝主特别是汉武帝的倡导,赋体发展很快,但同时内容与风格上却变得绮丽空虚、百般铺陈,成了歌功颂德的文体。汉及汉之后瑞符之说大行,而瑞符又以龙为最,于是龙成了赋歌咏的主要题材。唐宋时期的赋中也不时出所谓的“龙赋”,但大都空洞无物,有的纯粹是一种阿谀,艺术上也无大可取之处。只有个别大家手笔的龙赋别有一番气象,如白居易的《黑龙饮渭水赋》。尽管完全是诗人的想象,但给人栩栩如生、神态毕之感,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宋王安石作《龙赋》,以龙喻人,别开生面。

在古代七言与五言诗歌中,直接咏龙的不多见。《全唐诗》仅录唐初李一首,北宋韩崎也有咏龙诗一首。这类龙诗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没有多少可取之处。倒是一些描写与“龙”有关的自然象和民俗活动的诗有较高的艺术性。如宋欧阳修的《百子坑赛龙诗》,主要写民间祈雨,诗人先写降雨情形。然后写祈雨得验、农民万分欢欣的场面:“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野巫醉饱庙门合,狼籍乌乌争残余。”场景活灵活。再如陆游的《龙挂》诗:“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气势雄。黑云崔鬼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霹雳进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龙卷风那种令人惊悸的气势和破坏力跃然纸上。

在中国古代的小说中,龙也是个重要角色。中国小说源于“志怪”与传奇,而志怪、传奇又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有渊源的关系,因此神话中的龙也就进了小说。明代神魔小说兴盛。小说对龙的描写及其情节多掺加了佛、道的内容,其中的龙往往是作者谴责、戏谑、嘲讽的对象,如《封神演义》中的“哪吒闹海”、《西游记》中的“魏征斩径河老龙”、“孙悟空龙宫索要如意金箍棒”等。

清代的小说实主义艺术倾向强烈,出了《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以神魔为角色的小说急剧衰落。龙遭到冷落,只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有十余篇与龙有关。然多为掇拾乡间市井之语,加以艺术加工,因蒲氏文笔精练生动,描写神韵盎然,也十分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