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哪些专业好就业范文

时间:2023-04-12 07:19: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科哪些专业好就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理科哪些专业好就业

篇1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应运而生,随之而来对会计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因而会计学专业也成为了近几年高考的热门专业。毕业生们将来可以在各大企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的职位。

2、金融专业

理科女生天生对数字敏感,同时相比男生又具备先天的细心谨慎的特点,因此从事金融领域的相关行业对于理科女生来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近年来社会上对于财务金融领域的人才需求和缺口的加大,理科女生毕业后完全可以选择一个这样的高端又时尚的行业。

3、医学专业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65-01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市场分析

第一,近年来就业市场趋紧,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学生的高度关注,有些专业因为就业形势不错被很多人认为是热门专业。未来几年这些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学习哪些知识以适应需要,都是大学生们就业竞争力市场因素。有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毕业生素质位于前五位的分别为:专业基础知识、问题解决能力、思想道德修养、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单一专业素质培养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而融合学生自身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因素的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更容易在把握并获取就业机会上为毕业生赢得优势。

第二,校品牌化、结构化效应。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经常会列出“985”、“211”、“全国重点大学”等应聘条件,将这些条件作为毕业生应聘的基本准入资格,从某种角度而言学校的品牌在成为了毕业生就业的敲门砖。由此可见,学校的“品牌”效应,对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然,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对高校毕业生获取就业竞争力也极具影响力。从全国总体就业情况来看,工科的就业形势明显好于文理科。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调查研究,务必在自身“品牌化”、“结构化”等方面加强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自身学科专业的设置,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完善办学理念,构建专业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毕业生。

第三,强就业工作配套服务。高校就业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对培养和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就业工作的相关服务建设务必做到“以人为本”,从学生利益角度出发,在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建设,促进就业配套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推进就业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第一,要能正确认识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大学生要准确定位,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在大学入学阶段,学生就应在思想上重视,在目标上明确,为就业做好准备。只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均衡协调地发展自身素质,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高校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改革力度,增加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就业指导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实现就业的一个必要环节。因此,学校应密切联系社会,对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不断开拓创新,健全就业管理制度,建立集教育、指导、服务于一体的完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进一步探索实习管理、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拓宽就业渠道。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协调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推进就业进程,推动单位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完善、更具实效的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等配套服务。

第三,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学生应能把个人的愿望、爱好、特长等主观条件与就业政策、用人单位的要求等客观条件相结合,做出合理的选择;应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寻找适宜的求职空间。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广泛的社会责任心,以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就业指导教育,使得学生掌握求职技巧,更好地从容就业。

参考文献:

[1] 黄蓉生.当代思想教育法论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责任编辑 陈丹丹]

篇3

对于大学生们来说,从紧张、封闭的高中生活跳出来,进入相对自由、开发的大学校园;从父母、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中走出来,投入到相对独立、必须自己面对和解决问题的大学生活,在新的环境的适应和新角色的定位方面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偏差。所以,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石,要从一入校就开始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养成自觉的心理保健意识,并且要长期坚持。

一、首先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

心理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点;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需的一门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很有必要的。

二、要培养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人成才及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自信是对自身的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正确评价,自信心来源于自己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评价。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受挫,而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形成一种压力。当一个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个性、能力、价值观及潜能的发展方向,就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自己的发展也会充满信心。这种建立在正确评价自己基础上的自信心能够消除大学生的自卑和自负心理,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能,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占据主动。

三、要培养健全人格的自我塑造改进思维方式

大学生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社会,社会是复杂多变的,适应方式也应当复杂多变。适应方式的贫乏与反应的单一性,“以不变应万变”,自作主张,行为完全自控而不接受他控,自我调节能力又差,这些表现正是人格偏差的一种特征。通过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并进行认真分析,是完全可以达到自知程度的,通过对自己人格的全面分析,可以知晓个体人格心理哪些方面是好的,要继续发扬;哪些方面是不好的,应该设法加以改进。通过改进思维方式来矫治人格障碍或人格偏差,收效很好。

四、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环境适应、生活环境、人际环境和人际关系的改变、使大学生由于难以适应而产生矛盾和困惑,还因大学学习的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点而有别于中学的学习方法。大学生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寻求适合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种个人的活动,不同的大学生因个性、学科专业方向等不同,采用的学习方法也应各有特点。要根据个性特点来选择学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则学习方法亦应不同。根据思维的状态来选择学习方法。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五、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的相关,人际关系和暗与否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专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的心理疾病,很多是因为人际关系失调而造成的。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体现在;一是它能起到代偿作用,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代替与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以消除失落与孤独感;二是它能稳定情绪,烦恼时有人倾诉,欢乐时有人分享,可以给人带来情感上的稳定;三是有助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深化,置身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能使大学生具有归属感、安全感,进而满足自尊心,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

六、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着特殊心理状态的表现,贫困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一旦进入新环境,遭遇挫折后,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贫困生家庭负担重,思想压力大,精神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状态。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会干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作为贫困生,要认清生活上的贫困不是自己的过错,要把今天的困境看作磨练你的宝贵财富,要如何才能改变困境,思考如何充分挖掘和发挥自己的长处,从现实出发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而体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七、培训心理调适的技能

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惑,及时调节负性情绪;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树立积极的交往态度,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学会协调人际关系,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付挫折的能力。

八、认识与识别心理导常现象

使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类型及其成因,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篇4

【关键词】大学通识教育;基础会计教学;优劣势分析;对策

教育部2011年7月28日颁布实施的“本科教学工程”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正是基于培养这三型人才的要求,大学本科教学应采用通识教育模式。

一、大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满足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将要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一旦就业,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是在某一个岗位上“从一而终”;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采用的是专业化的教育模式,教学中专业与专业之间的“楚河汉界”非常分明,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就业时也很注重“专业对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劳动者就业是市场化导向,而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迅速:今天还蓬勃发展的产业,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已是“夕阳西下”了;因此,劳动者在其一生中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和岗位,这就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教育就不该再是专业界限分明的专业化教育,而应是培养学生适应工作需要的能力教育,即要从专业知识培养转变为一般能力培养,而与此相应的培养模式就是通识教育。

2、矫正前大学教育不良后果的需求

众所周知,我国高中教育采用的是文理分科的模式,它将学生硬性划为文理两科,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被动偏科:学文的理科知识涉猎不足,学理的文科知识涉猎不足,导致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影响到学生日后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大学教育阶段要针对性地弥补这种缺失,矫正此不良后果。因为,大学教育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任,这种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素质综合的。而通识教育正能解决此问题。因为在通识教育模式下,制度规定学生要在学校提供的所有公选课中选择数门非专业课程进行学习,这就能使学生在主要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兼顾非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可能弥补或是文科知识不足,或是理科知识不足的缺陷,从而成为一专多能、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劳动者。

3、满足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

因我国的高考制度,使许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学习,在高考时并不是按其兴趣爱好来选择学校和专业,而是以哪个学校和专业容易考上为导向,这就导致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不少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另外,因高中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往往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底是什么;再者,人们的兴趣爱好随着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知识的丰富而发展变化着,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他们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如果我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所是,那么,学生就可以随其兴趣爱好和个人意愿来随时转换专业,以便能学习他们感兴趣的知识。但目前我国大学的教育体制只给学生提供了很小的转专业余地,而且,有时候只有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茅的学生才有此机会,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如愿以偿。这时,通识教育就能发挥其作用,来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要;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可以在学校提供的通识课程中选择他们感兴趣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以便从知识积累上靠近他们的兴趣方向,形成复合型人才。

二、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学习基础会计的原因及期望目标

大学通识教育的对象一般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他们往往来自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如笔者所代通识课程——基础会计学,班上同学就来自于陕师大不同学院的不同专业:有物理、数学、化学、生物、计算机、地理、哲学、汉语、行政管理、历史、食品等专业;这些同学选修基础会计课程的初衷各不相同。笔者曾在所代班级做过问卷调查,得知学生选修该课程的原因有下述方面:第一,对课程的内容感兴趣,这部分同学占全班人数比例为25.8%;第二,为帮助将来就业,这部分所占比例为59.7%;第三,为修够学分,这部分所占比例为4.8%;第四,为了解这方面知识,这部分所占比例为3.2%;第五,为掌握一种技能,这部分所占比例为1.6%;第六,为将来生活中会理财,这部分所占比例为4.8%。根据调查,我们还得知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掌握的预期目标有:一般了解(占比11.3%),基本掌握(占比53.2%),完全掌握(占比35.5%)。从上述两方面的统计结果看,以帮助就业为目的选课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60%,想基本或完全掌握会计知识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90%。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会计课程的突出特点:它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学习它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利于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三、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学习基础会计的优劣势分析

1、学习基础会计的优势

第一,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统计数据表明,约26%的学生选修基础会计是因兴趣使然,约60%的学生选修基础会计是因就业目的;还得知,想基本和完全掌握该知识的学生比例为90%。基于学生这样的选课原因和预期目标,学生自然会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兴趣是成功的驱动力;纵观历史上的成功者,鲜有不是在兴趣的驱动下成就伟业的,如达尔文、爱迪生等,都是首先因对所从事事业的兴趣,进而通过不懈的努力探索,克服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后才收获了成功。利于就业的目的也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使学生尽力学习和掌握基础会计知识;明确清晰的目标也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干劲。因此,通识教育的对象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他们学好基础会计的优势之一。

第二,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通识课程基础会计的选修者中有相当部分是理工科学生(笔者代过的班中理工科生一般占比约70%以上)。基础会计学虽然不用太多的数学知识,但其中也还有些数学计算方法,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别是如果学生想沿着会计学的知识阶梯继续前进,数学基础好当然是优势了。特别是涉及到管理会计内容和会计信息系统知识时,数学基础好就能学得比较得心应手。因此,通识教育对象在学习会计学的内容时,由于他们数学基础较好而能更好地掌握会计知识。

2、学习基础会计的劣势

第一,缺乏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会计教学中,常会涉及到一些经济及管理类的基础知识。对专业学生来讲,他们在学习基础会计前,一般都已经具备了部分必要的经济类知识。大学通识教育对象因其来自非经济及管理专业,他们不具备学习基础会计所需要的任何前期知识,所以,当学习中遇到基于经济及管理类的知识之上的会计内容时,往往理解不清楚。

第二,学习时间易被挤占。由于通识教育的基础会计课程是选修课,当学生的专业课程负担较重、精力无法顾及全部课程学习时,学生往往就会首先牺牲选修课来保证专业课的学习,这就会影响到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止一次地遇到过学生为此类问题前来沟通交换意见的。

第三,教学课时少致使学习内容不完整。由于通识课程安排的课时都比较少,一般是每周两个课时,长点儿的学期可能是38课时,短点儿的学期是34课时,都超不过40课时。而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至少需要50-60个课时才能讲完。这样一来,通识教育中基础会计的内容常常介绍不完,致使学习内容不完整。

第四,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会计类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了一段书本知识后,都要进行实习,以便通过现实中的操作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但对于通识教育的学生而言,由于课时紧张、没有实习安排等问题而导致所学的理论和书本知识无法通过实际操作而掌握得更好。

四、大学通识教育中基础会计教学效果提高的对策

1、选择合适的教材

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讲,通识教育中会计课程仅有基础会计一门,后续会计知识的学习要通过学生跨院选课来实现。考虑到学生抱有的选课目的及预期目标,要满足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要,就要重视教材选用。从目前情况看教材有三类:一适用于会计专业,这类教材会计理论内容多,核算原理讲述细,会计方法介绍完整,能为学生奠定扎实的会计知识基础,便于其进一步深造;二同时适用于专业和非专业,这类教材会计理论较前少,核算原理讲述简明,主要介绍核算方法和体系;三适用于非会计专业,这类教材只讲最必要的会计理论,介绍基本的核算原理,重点在核算方法上。基于此,适用于通识教育的应是第三类,因为它叙述简洁、内容完整,易于理解;用它不仅能满足学生学习目的和预期目标,还能在有限的课时内给予学生完整的会计内容和知识体系。

2、补上或缺的知识

前已述及,通识教育中的学生不具备任何基础会计的前期知识,从而常导致其理解会计知识有难度。为解决这类问题,教师讲课时,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听课反映,同时,还应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知识理解上有问题,针对性地为他们补上缺乏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就遇到过此类情况:如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资金的时间价值”,为此,笔者讲课时结合相关知识的介绍,专门把该问题给学生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清除了学生掌握会计知识的障碍。

3、创造实践的机会

因通识教育无法安排实践教学,为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以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学习实践。具体方法可以是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会计业务处理所需要的各种凭证以及账表等,临时创造出一个会计核算的环境,让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模拟会计业务处理,弥补缺乏实践机会的不足。

4、增强讲课的吸引力

由于班级规模过大和专业课程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再加上基础会计知识比较枯燥,常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注意力。为此,授课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授课中要祥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特别是要通过联系社会现实问题的讲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还可以通过使用会计课件添加一些生动活泼的图画、音乐等以增强授课的趣味性;以此吸引学生积极上课,认真听讲,保证基础会计的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 中国教育;教育工作者;科学精神

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工作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我深感中国基础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而很难自拔。中国基础教育如何才能走出应试教育困境,而步入素质教育的坦途?这固然需要一系列体制和制度的变革,更需要呼唤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

什么是科学精神?综观学者们的研究,在我看来,科学精神就其内涵来讲,大致包括求真、探究、怀疑、实证、理性等精神。简言之,求真精神,就是相信系统科学的真知识,遵循科学规律;探究精神,就是永远要对新鲜的事物敞开心灵,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怀疑精神,就是既绝不相信权威,也绝不无条件的宽容;实证精神,就是任何科学知识都要有证据做支持;理性精神,就是要用严密的逻辑对证据进行分析和推导,在各种可能的解释中选择最合理、最可能的一种。由是观之,中国基础教育是何等地缺乏科学精神,重建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又将是何等地艰难!

一、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匮乏的表现

(一)教育科学意识淡漠

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职业领域。正因如此,近年来,人们愈来愈大力倡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之相适应,支持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教育科学,无疑应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占据应有的位置,但事实却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在我国教育界,排斥教育科学,不相信教育科学,甚至否定教育科学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不学习教育科学。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教书的,又不想当专家,所以学不学教育科学并没有多大关系。“我把书教好就行了,学那些玩艺儿干嘛!”——这种观点与梁启超先生当年批判过的“只有理科、工科的人们才要科学,我不打算当工程师,不打算当理化教习,何必要科学?”的论调,是何其相似!

二是不相信教育科学。我国教育历来具有强调“苦学”的传统。近年来,伴随着升学竞争的日益加剧,通过肆意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而要成绩、要升学率的做法,更已成为不少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二法门”。其实,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教育不会因为一天让儿童学习12个小时,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增加;也不会因为让儿童按照国家规定的正常学习时间学习,全社会的升学人数就会减少。不料,有人却振振有词地宣称: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只有一个孩子,全社会的孩子我们管不了的,我们不学12个小时,正因为那升学的人数不会变,所以就会有学12个小时的孩子顶上去了,对于社会来说,你的孩子上学还是他的孩子上学都一样,人数而已,但对每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听到这样的话,作为一位长期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面对这种声音背后传递出来的为了应试教育只相信时间加汗水,而否定国家课程方案、否定教育科学的做法,我内心的痛处简直无处言说。

教育缺乏应有的教育科学意识,直接导致了在教育系统内部,愈来愈多的人日益变得根本不再遵循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单靠无限度地延长学生的校内外学习时间,来片面搏取“升学”功利。这种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后果究竟是什么?表面看来,似乎只是学生身心素质的下降;其实,更可怕的则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空间的丧失殆尽。

(二)教育求真精神贫乏

1922年8月20日,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应当时影响颇大的学术团体——科学社的邀请,在作题为《科学精神与东方文化》的演讲时,曾对科学和科学精神作了如下界定:“有系统之真知识,叫做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做科学精神。”对于这句话,他作了三层说明:第一层,求真知识;第二层,求有系统的真知识;第三层,可以教人的知识。在这里,显然,梁启超先生把“求真知识”看作是科学精神的第一要义。当代学者、上海师范大学的柳延延则进而追问:在西方学者的心目中,科学精神的精髓又是什么呢?对此,虽然各家说法不一,但比较共同的观点是,首先是对宇宙万物之“发生”的惊讶心态和由纯粹的好奇心所驱动的一种探究精神。柏拉图认为,思想起源于惊异。由此导致了一种追求高于具体经验的、普遍的、理论的思维倾向和逻辑的思维方法。从毕达哥拉斯到亚里斯多德,古希腊哲人倡导的这种精神通过文艺复兴在欧洲复苏而绵延不绝。科学的活力,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自我改进的机制。正是理性批判精神,将科学与伪科学划清了界限。美国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将“有条理的怀疑精神”称作科学家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之一。无疑,具有探究和怀疑精神,是个人或社会具有科学精神的重要标志。

如果按照科学精神的上述要义来评判我们的教育,那么,究竟到哪里去寻找中国教育的科学精神?今天,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自觉主动地探究教育的规律呢?我们可以看到,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与同时从事教育研究的人不但不成比例,反而还总有一种反对教师搞教育教学研究的倾向,名之曰:当老师的教好书就行了,搞什么研究!以至于不少地方在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时,正在有意无意地淡化对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要求。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究竟有多少人从内心里真正否定或怀疑过那种仅仅单一地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合理性呢?是否自觉追问过这种“教育”果真能为我们的国家带来竞争力吗?事实上,不仅没有多少人发自内心地怀疑这种“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反倒有为数不少的人在为这种已经严重异化了的“教育”的所谓“合理性”百般辩护,什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辩证统一的”,等等。

教育缺乏求真精神的后果,直接导致了众多的教育工作者根本没有教育效率意识。而教育效率意识淡漠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学生的学习课内不行课外补,校内不行校外补。其结果:效率不高就要增加课时,增加课时就要拉长学习时间,增加学习时间导致学生学习疲劳,越疲劳效率越低,效率越低越增加课时,如此恶性循环,致使基础教育陷入了“靠时间加汗水”的怪圈而不能自拔。就这样,一味机械地做,做,做……最终让学生陷入了做不完的作业之中而喘不过气来。

(三)非理性教育大行其道

理性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性精神的体现,凡事要讲道理,要讲事实,要讲根据。可是,多年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却被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浪潮所左右了。各色人等都在狂热地片面追逐所谓“升学率”,一切都只是围绕着升学率转。其结果就是,所谓“升学率”已经距“科学”二字的内涵越来越远了。今天,如果我们把许多人仍在津津乐道、沉湎其中的不计代价所获取的所谓“高升学率”政绩,放在科学发展观的放大镜下去审视,那么,这种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牺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换来的高升学率,到头来,大学毕业后又大量的找不到工作,让那些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家里待业,这样的高升学率,我们有什么资格炫耀和骄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