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6 17:0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篇1

我一直深爱着您,在我幼小的心中您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但是有一件事,却使您曾在我心中留下的完美印象褪了色。

妈妈,您已外出务工多年了,这些年来,您都是把我和姐姐交付给奶奶照管。您可知道,奶奶在家为了我和姐姐的生活和学习,每天都要料理着繁重的家务活;为了全家人生活得更好一些,每日里她还得去田地做这干那。奶奶越来越苍老,瞧,她头上的银发又增添了不少。

星期六又到了,我特高兴,那不是因为又可以放松自己的缘故,而是在这一天我又能在电话里与您说上话了。吃过晚饭,刚准备看电视,一阵好听的电话铃声把我吸引到电话机旁。一看号码,我兴奋地叫道:“是妈妈!”赶紧拿起听筒与您聊起了一件又一件的开心事,还有思念的情。可当我要把听筒给奶奶让您与她说话时,您却告诉我:“不用了。”每当听到您这句冷冰冰的话语时,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常常独自沉思:为什么在电话中您对姐姐和我总是千叮咛,万嘱咐,有着说不完的话;为什么在电话中您对外婆总是问寒问暖,万语千言难诉母女情。难道您就没话与奶奶说一说吗?

篇2

黑色广告:

你真是个环境杀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不美观。你听了是不是不服气?不服气就听我慢慢给你解释。

从前,你没有来到世界上时,松陵镇的街头巷尾一般都是干干净净、整整洁洁的,几乎没有肮脏的地方。后来,有了你的到来,街道、墙壁、花坛都一个个成了你的目标,就连细细的电线杆也未能幸免。你一个劲儿给它们“打扮”,把它们弄得像个“大花脸”,使它们变得像个“丑八怪”,你的嚣张不但占据了吴江,竟还跑到其它城市去逍遥法外。一传十、十传百,许多城市受到了你的污染,你真是无法无天!

后来,人们知道你是环境杀手后,得到了重视,人们看到你就撕、就涂,毫不留情。政府还特地因为你来了一次次大规模的的清除,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中央电视台还为此给你做了个人采访呢!如今,你还服不服气?服了,请乖乖离开;不服,就等人们来治你吧。

最后,我奉劝你一句:请乖乖离去吧,不要污染环境了,退一步,海阔天空,对谁都有好处,有利无害呀!

篇3

我们不要在乎生活中有多少磨难,因为我们生来就是要经历的,否则,生命里就没有精彩了。也许生活的郁闷了,可以找个时间放肆一下,这并不是不可以的。当我们为生活的苦难感到悲哀的时候,也还有灿烂的一面等我们去享受。

人总是要长大的,一个人由儿童成长为大人,总要看到很多衰老和成长,当然,自己也在经历这些。当你深有感触的时候,你就已经长大了,说明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生活给你的压力和愉悦。当然,这些有可能是你自己创造的,也有可能是你不想承担的。既然生活给予了,就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我在你们眼里我想一直都是一个很乐观的人,其实我也有悲观的时候,我也有难受的时候,我想那个时候,你们很多人都没有看到。当你选择不了生活的方式的时候就尽量去适应。我看你在那挺好的,很忙碌很充实,其实我很羡慕你,当我自己一个人呆在屋里的时候,我常常在想我应该去做什么,可是总是想不到。我尽量在这种前提下让自己忙起来不那么无聊,甚至沿着河边走走对我来说都是一种很充足的感觉。

园园,你说你老了,其实我没感觉啊,你还是那样,在幼儿园里很单纯,可以很快乐,不像我,时时都有压力在。你知道吗?我晚上很少睡的安稳,总是有梦,压力很大,我想,跟我相比你是快乐的。我们那次去公园爬绳索,你休息的时候可以去玩,把里面所有的绳索爬一遍,然后回去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一觉,我想醒来心情会很好很好。可惜,这里的探险区都长满了草。

刚在十分钟前才收到你的信,才给你回,希望你及时看及时心情变好。我们都还年轻,我们都应该快乐,我们还是有很美好的未来的,我都相信了,何况你呢?对吧!我爱我们的生活,我想你也应该树立起信心呢!不然,把我的信心分你一半?可是我自己还是满满的呢!

篇4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苏家园小区变样了。

首先,环境变好了。原本光秃秃的泥土上冒出了充满阳光的绿色和红色。夏天气温升高时,人们给大树和花儿们浇水,给幼小的刚长出来的小芽撑起一块块黑色的遮阳布。每当夜幕降临时,人们就悠闲地在树下乘凉。

第二,卫生变好了。每隔几天,辛勤的清洁工叔叔就会来打扫楼道,有些小朋友还帮助清洁工叔叔擦楼梯的扶手。而且每个单元下都有一个垃圾箱。这些垃圾箱千姿百态,有的还有花纹呢!

垃圾箱不仅使我们倒垃圾方便,而且也成了我们小区的一道风景线。

第三,小区更安全了。小区门口建起了传达室,每天晚上都有人站岗、巡逻。坏人想进来都不容易,更别说偷东西了。人们纷纷把自行车停在车库里,而不是随意停放了,显得很有秩序。。许多家庭还拆下了锈迹斑斑的防盗窗。人们的心就像放飞的小鸟一样自由。

第四,生活变好了。许多家庭买了电脑,用上了摄像机、MP3这些高科技产品。买了汽车的人们,便成了有一族。买了新房子的人们,也不忘经常来看看曾经住过的、装着许多美好回忆的老房子。

我们的苏家园小区越变越好了。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2

调查内容与目的

我们的家乡盐城有百河之城的美称。可由于人们缺乏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河水正逐渐被污染。

通过对盐城市区范围内近几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与破坏的调查,以达到对人们不良生活习惯与城市发展带来的严重危害的警示。

调查内容实际情况概述

带着以上内容,我们通过几天的调查,发现盐城市的市貌有了巨大改观,如增加了环河绿化带,住宅小区增加,道路整洁有序但在美丽时尚的外表下,在人们不会去注意的角落里却有着许多没处理的垃圾堆,河水臭不可闻。这是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城市发展带来的危害对环境污染,使得人们在城市中生活时经常受到来自人为因素污染的影响。对人们的身心有着不小的损害。

我们实地调查的二个地点:水岸名都、蟒蛇河都存在着这些因素。

水岸名都的实际情况

水岸名都是一个近两年刚建起的新居民住宅,入住居民不到20%,但在它后面却杂草从生,到处是生活、建筑垃圾。并且这些垃圾许多落入了附近的河水中,河水也进一步污染。最全家乡的水资源调查报告作文(3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乱到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使得在夏季蚊虫苍蝇滋生,影响了社区内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位住户告诉我们这儿有时会飘来一阵臭气,连窗都不敢开。

盐城市蟒蛇河的实际情况

蟒蛇河是一条流经盐城城西的一条大河。一位老婆婆告诉我们在80年代它是一条清澈见底的河,岸边时常会有洗衣服的妇女、玩耍的孩子,但在90年代后因为工厂的大量建设,生活、工业污水的无序排放。使它变的又臭又脏,从此岸边再没有洗衣服的妇女和玩耍的孩子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变的恶劣了,老婆婆叹了口气说真想再看到过去的河水啊

原因分析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情况呢?因为人们对环境及水资源保护意识的淡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社会向前发展带来的城市化才导致了上面所述的情况。由于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的增加,导致水中生物锐减,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较为严重,有水质变坏的现象。某些工厂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水质变差,水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改进建议

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人人树立环保意识。

加强法制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强执法力度。

写一些这方面的文章,号召周围的亲朋好友保护水资源。

政府投资,兴建绿色工程,全面推进家乡河道整治工程。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3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仅有28000亿立方米,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绍兴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厚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的污染竟使得中国防大学6个省市严重缺水,以下是我就绍兴水资源污染情况作的调查报告。

一.河道污染情况调查

城北污染企业在晚上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变臭变脏,不良餐饮业到河里丢弃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等,附近居民在河里洗衣服,把肥皂水以及衣服上的脏东西洗到河里,导致河内磷过剩,河面上的水生植物疯狂生长,把整个河面盖住,使大量鱼类死亡,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大部分河道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我们将面临缺水的危机。

二.河面观测

经过各位同学在家附近河道表面观测后,毛俞乐同学发现河面上有不少油脂和死鱼,漂在河面上十分碍眼,诸博航同学则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水葫芦,刘语菲同学看到河水色泽浑浊,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曾经听到过一个笑话,一辆运送河水的货车开在山野里没油了,周围也没有加油站,司机看了一眼漂满油脂的河水,果断地舀了一些灌进油箱,不一会儿,货车又在山野里开了起来,这足以说明现在的水质有多糟糕!

三.家庭用水急剧上升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朱璐梦家一个月用水8吨,她外婆家一个月用水9吨,她阿姨家竟用水15吨!除非是浪费水,月用水量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么多!张函巧家月用水量则在7吨~9吨之间徘徊,她奶奶家的用水量则在6吨~9吨之间游走。而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达9吨,我外婆家却只有3吨!这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人们的用水量都大于以前人们的用水量,毋庸置疑我们的后代的用水量将会打破常规!

篇5

一、立足生本,二度开发教材

已有教材是经过许多专家、教师多番论证、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而产生的,因而它的科学性、与课程标准的契合度是很高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还是要尊重已有的教材。只不过,当遭遇教材中的内容主要面向城市儿童,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需要时,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适度的二次开发。

了解学生是二度开发教材的起点。农民工子女的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教师去深入调查了解。一般而言,普遍的情况是:1. 孩子的课余生活单调:要么关门在家,不敢出去与人交流;要么游荡在外,流连于不该去的公众场所。2. 作为监护群体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无法在学习上给予这些“候鸟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辅导和管理,并且由于工作时间比较长,极少与孩子们直面交流,亲子之间沟通不足。而我们的品德教材中,设计了许多要求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完成的活动,这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有些不切实际。

基于此,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为本,或调整学习方式,或调整学习内容,以保障品德课程能够有效实施,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切实的促进作用。例如,《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的《上超市》一课,目标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付钱和购物。如果采用课外实践活动设计,对于家里不给零花钱的农民工子女来说,难度不小。因此,我们就可以采用模拟训练的方式。教师事先印刷小面额的“人民币”,设置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练习,学生们学起来兴趣盎然。又如《品德与生活》第四册《我和大师交朋友》,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搜集资料、到课外书上找答案、向父母询问等方式,了解大师的童年。民工子女家里只有几本少得可怜的“小人书”,更别提上网了。大师离这些学生们实在太远了。于是,我们就可借助学校春游、秋游的时机,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名人展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在听导游介绍和看图片展示后,学生们真切感受到:原来大师是真实存在的,大师就在我们眼前!

对于某些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调整。例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篇课文是《这是我们的社区》。由于孩子们初来城市,根本没有“社区”的概念。现在租住的郊区民房,还是属于村委会管理。对于他们来说,教材中的老年活动室、社区健身房、儿童阅览室既陌生又遥远。播放课件、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城市社区生活,只会使学生产生羡慕情愫,而不会有共鸣,更无法开展活动。但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偷梁换柱”:学生来自农村,“村委”比“社区”熟悉,“村长”比“社区主任”容易理解,因此可以多开展一些“这是我们的村委”之类的调查活动。

总之,要有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我们就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条件,或改变学习方式,或改造学习内容,最终提升品德课程与教学的实效性。

二、立足校本,拓展开发课程

必须承认,教材中的内容是有限的,面对不断变化、内容日益丰富的学生生活世界,显然难以满足当下儿童的学习需要。而对于农民工子女来说,他们更需要通过我们的品德课程与教学,服务生活,从而尽快适应城市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一)融合校级特色资源

当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教师都难以完全保证足够的品德教学时间。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我们提倡适时调整教学顺序,与学校的特色活动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既避免了课程重复,又能保障品德教学的时间。例如,每年六月,我校都会举行庆祝“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届时,学生们会穿着自己民族的特色服装来参加演出。基于此,我们就可以调整教学时间,将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多彩的服饰》一课调整到这个时间段来展开教学,既配合了这一校级特色活动,更提升了这一课的教学实效。

(二)发现家庭特殊资源

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而这正是孩子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宝贵品德课程资源。尤其当某些家庭发生意外时,我们教师更应及时发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学生展开爱心教育。例如,某班同学家中突然失火,将一切家当化为乌有。事发后的第二天,“我”就将消息告诉给学生。学生们二话不说,自发地踊跃捐款和捐物。尽管学生们的家庭都不富裕,很少有零花钱,但许多孩子依然拿出了自己最心爱的学习用品和书籍赠给这位同学。此时,再多的说教都不如行动有力。

(三)整合跨学科教学资源

具有综合性的品德学科本身就具有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结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应努力拓展视野,实现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整合。例如,在教学《金色的秋天》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将品德教学与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开展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观察、收集资料,开展“谁不说我的家乡好”系列活动;也可以开展小演讲会“我说家乡的秋天美”“家乡的物产多又多”,还可以写作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音乐、语文和表演艺术都融合进来。在教学《秋天在哪里》《秋天的收获》这两课时,就可以利用音乐课上学的歌舞表演《金铃铛》《摘果子》《秋天》,在歌声、表演中引领学生去发现和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秋收的喜悦。

(四)关注周边自然资源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环境的艺术化,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我们以为,充分关注学生生活的周围情境,是当前拓展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本校位于经济发展迅速的开发区,处于许多大型企业的包围之中,其中不乏许多知名的上市公司。许多学生家长,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多年,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我看家乡新变化》时,我们特意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旁的大型知名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去工厂、下车间,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采访身边的劳动者,亲自上机器操作。由于有许多孩子的父母就在这些企业中工作,因此这样的活动既帮助学生了解了城乡的变化巨大,更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劳,在激发学生们热爱第二故乡的同时,也渗透了感恩教育,可谓一举多得。

篇6

一、学情分析

五(2)班共有学生XX人,男女生各XX人。这班学生有一半阅读能力强,基础知识牢固,写作水平较高.有少数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阅读写作差,需要加强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XX、XXX、XXX、XXX等几个同学智力和基础都较差,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争取在现有基础有所进步。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共有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8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末尾,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是要求会写的字,18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独立掌握本册生字200个,会写相关的词语。继续练习对对子。错别字率小于1%。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继续练习常用书法的连笔写法。

(二)阅读:

1.自测阅读质量。每个单元要做,每课书要做。

2.写好自读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和自己的习惯选择合适的自读笔记样式。

3.把作品放在社会背景中理解,通过阅读认识社会。学习记叙的顺序,学习几种人称。

4.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7.阅读古文,通过朗读和与现代文比较,理解大意,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8.继续学习快速阅读、跳跃式阅读。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1.

全学期至少背诵古诗30首,连同自选背诵的内容,全学期不少于25篇(段)。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到字斟句酌,炼字、炼句、炼意。

4.学写读书笔记(心得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参照学过的课文修改自己的习作。继续综合运用四年级学过的修改标准、修改方法和修改符号以及本学期的补充进行修改。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与读者换位思考,修改作文。继续学习写评语。降低习作中的错别字率。

7.课内习作每学期不少于8次。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学做开场白。学习怎样说明理由,怎样反驳别人的意见,说话要看对象和场合。

(五)综合性学习

1.策划简单的汉字活动。

2.阅读文中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发展及其影响。

3.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六)自我评价

学习作单元小结,养成习惯,学会方法。时常注意学习上出现的错误。互相交流单元小结,提高单元小结的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课时

教学内容

备注

1

2月10日—2月14日

6

开学第一课

1、古诗三首

2、祖父的园子

10号开学

2

2月17日—2月21日

6

3*、月是故乡明

4*、梅花魂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3

2月24日—2月28日

6

语文园地

第一单元测试

5、草船借箭

4

3月2日—3月6日

6

6、井阳冈

7*、猴王出世

8*红楼春趣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演一演

5

3月9日—3月13日

6

习作:写读后感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二单元测试

国庆放假7天

6

3月16日—3月20日

6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汉字真有趣

我爱你,汉字

7

3月23日—3月27日

6

9、古诗三首

10、军神

11、青山处处埋忠骨

8

3月30日—4月3日

6

12*清贫

习作:他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检测

9

4月7日—4月10日(4月6日放清明节)

5

13、人物描写一组

14、刷子李

习作例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

清明节放假一天

10

4月13日—4月17日

6

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

第五单元检测

15、自相矛盾

11

4月20日—4月24日

6

16、田忌赛马

17、跳水

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12

4月27日—4月30日(星期五放劳动节)

5

语文园地

第六单元检测

18、威尼斯的小艇

劳动节放假一天

13

5月4日—5月8日

6

19、牧场之国

20*金字塔

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

14

5月11日—5月15日

6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检测

15

5月18日—5月22日

6

21、杨氏之子

22、手指

23*童年的发现

16

5月25日—5月29日

6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习作:漫画的启示

语文园地

17

6月1日—6月5日

6

第八单元检测

综合复习

18

6月8日—6月12日

6

综合复习

19

6月15日—6月19日

6

综合复习

20

6月22日—6月24日(端午节调休)

3

综合复习

端午节放假一天

6月28日—6月30日(端午节调班)

篇7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综合性学习”出现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不竭的动力,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单一,偏重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综合性学习内涵,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发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综合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即将“听、说、读、写”的能力融入其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发掘教材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古诗《竹石》理解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首诗很感兴趣,创设综合性学习话题,师:这首诗是谁写的?生:诗后边有标注,叫郑燮(yán)。师:同学们,你觉得他说得对吗?生:我们也不确定。师:那好吧!我们一起请教字典先生。学生拿出字典认真得查起来,不一会就找到了正确答案:“燮”读xiè。师:郑燮就是郑板桥,他不但诗写得非常好,而且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大家猜猜看,他最喜欢画什么呢?生:竹子。师:是真的吗?大家能像查字典一样展示你的依据吗?生:可以!师:好,那么老师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收集有关郑板桥的信息。一周后,学生们将自己搜集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有诗,有画,还有成语故事,学生带着笑容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开展不仅拓展了教材内容,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二、倡导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摒弃强加于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脑,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逐渐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可见,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合作探究方式,例如:六年级上册练习5诵读与欣赏《秋》的学习中,教师创设综合性学习主题“走进秋天”,请同学围绕这首小诗,展示心目中秋天的样子,为了丰富学生的展示内容,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第一组主要用颜色来展示,第二组集中用图形来展示,第三组以古诗文来展示,第四组以朗诵来展示。两周之后每个同学都拿出来优秀的作品,经过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代表作品全班展示,一个小组用彩色的石头在瓷砖上粘贴了丰富的画面,色彩斑斓的树林中透出了硕果累累的味道;另一个小组用不同形状的叶子做成一本相册边框,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展示中同学说:“这些树叶是全组同学共同努力找来的,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还有小组配乐朗诵……最让老师震撼的是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因为每个小组都有计划,有分工,有协调,有组织,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也是综合性学习力求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我们植树去》《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这四篇文章都是关于春天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教师创设了“我们去春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步,让学生搜集适合春游的景点,并将自己的观点以演讲的形式展示给同学;第二步,学生自主分工,做好春游活动计划,安排活动重要环节及注意事项;第三步,学生在春游过程中以拍照、画画、采访等多种形式记录旅游的经过;第四步,将自己在春游中的收获转变成日记、作文、演示文稿、纪念画册等多种形式,在全班展示,并邀请家长欣赏。事实证明,这次综合性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学生在教材中领悟到了春花烂漫、万物复苏的春之美好,在生活中更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中,焕发出了无限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语文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拓展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带给学生广泛的影响,这些有声有画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不妨拓展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烦恼热线”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现场和热线两种的渠道对“小烦恼”进行心理援助,学生接到任务后积极思考,不仅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进行了口语交流,而且开辟了新的渠道,如论坛形式,以网友与版主的身份对话交流;博客形式,以博友的留言来开导小烦恼……课堂教学具有局限性,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开放的,在实践中开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倾听别人的烦恼,以力所能及的语言交流释放别人的压力,加深了同学之间友情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课后练习;有效落实;研究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朱家珑教授说:“课后习题或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或提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是学生掌握知识、进行知识迁移以及能力训练的载体。”的确,课后练习在教材文本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宝贵资源,如果能够用好,会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学段的课后练习与第一学段的教学相比,主要增加了阅读理解、表达运用方面的练习,体现了学段的训练重点。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习题资源呢?

一、自主性地整理课后练习,科学设计预案

1.依据练习,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除了要依据课文内容、学生特点,更要理清教材本身的价值。而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者意图的直接反映,提示了训练重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定目标与重难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对照课后练习来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笔者对第二学段每篇课文后面的习题进行细致地整理归类,发现练习主要分为“读、思、想(写)”三个部分。

如三年级上册课文《燕子》课后练习:“课文写得像一首诗,我要多读读,再背下来。”“我们讨论讨论: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横掠过湖面’的‘掠’用得真好,我们一起找找这样的词语体会体会。”依据这些练习题,结合文本内容及本班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笔者设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抓住描写燕子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3)通过体会“横掠过湖面”的“掠”字的用得巧妙之处,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和课文运用的一些表达方式。

2.依据练习,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极具主观、个性色彩,是教师教学理念、思维水平、实践智慧的直接反映。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时应紧紧围绕课后练习,从整体入手,根据这些练习题的提示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课后练习有选择地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中,体现块状结构,板块明朗。设计要突现课后练习的重点要求,使第二学段语文基本功的训练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教师应摒弃不必要的讲解分析、繁琐的提问和多余的讨论、重结果轻思维的训练,保证学生在课内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理解、运用、思维的训练。

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表情、动作的语句,揣摩人物矛盾复杂的内心活动。笔者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就紧紧围绕“我们来找一找描写阮恒表情、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这一习题设计教学方案,抓住阮恒献血前、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层层剥笋,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文本,走进阮恒的内心,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环节主要分以下几个板块:(1)复习旧知,铺垫情感。(2)重点研读第5自然段,体会人物矛盾复杂的心情。(3)重点研读第8—11自然段,感受阮恒勇敢、善良的品格。(4)与主人公对话,直抒内心情感。

二、艺术性地运用课后练习,开展有效教学

1.以统领全文的重点题目为向导,掌握主旨

第二学段每篇精读课文后都会有统领全文重点的题目,大部分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如“从陶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到了什么?”“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等。这些贯穿全文主线的问题是集理解、组织、概括和语言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题目,它就像隐藏在课文中的一条暗线。教师在教学中应从这个关键性问题着手,细读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来综合表达。这种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引下,在走进文本、理解内涵的基础上去解答。因此在教学时,笔者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那就是“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相关语句,组织并概括出问题的答案。”整个指导过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有序表达。教师在教学时紧扣这类练习,也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脉落,层层深入,学生在解决问题,深入文本,与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本的内涵与主旨。

如三年级下册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后习题二:“我们讨论讨论:小村庄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在展开教学当中,笔者就以这个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去细读文本,从课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对这些关键性的语句进行反复品读推敲,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文本,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以及带给我们的思考。

2.以理解词句意的练习为载体,提升思维

第二学段的课后练习中出现了不少理解课文重点句意的练习题。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也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结合文本来理解,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样他们对句意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一般都放在细读文本后总结升华时进行,将它作为课文回顾的一个训练点。即将学生在课文中领悟的内容和思想迁移到说话训练上来,练说中要求学生用上课文中学到的新词或短语,使理解和表达有机地结合,使新知的学习和运用有机地结合,起到了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效果。

如四年级上册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课后练习第二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例如,‘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让我们找出来读一读,交流一下学习的体会,再抄下来。”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充分品读了前两处描写爬山虎的句子之后,再出示这个重点句,一步步深入,适时地点拨,学生由心存疑惑到似懂非懂到最后恍然大悟,并由此也解决了他们在预习当中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明明是回忆叶圣陶老人的故事,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到课文的写法——“借景抒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写作方法的指导。

3.以想象说话、写话的练习为契机,促进表达

第二学段课后练习中有许多富有创意的题目,主要以说话练习和小练笔的形式出现。这些富有个性的题目既扣住了教学重点,又适度地向外延伸,需要教师巧妙设计运用,将学生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如三年级下册课文《荷花》中两个课后练习:“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小练笔: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品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除了让他们感悟到白荷花的美,更要使他们逐步理清文章是如何把白荷花的美表达出来的,进而让学生关注到写法,为后面的小练笔作铺垫。然后让学生细读第四自然段,想象如果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会看到、听到、想到什么呢?使学生从课文中体会作者像身穿白衣裳翩翩起舞的荷花,在和蜻蜓、小鱼交谈的情景,从中受到启发,从看到、听到、想到等方面引发想象,之后让他们把想象的内容进行口头交流。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思绪被打开了,一句句话就像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教室这个舞台上畅游。大家都陶醉在这美好的情境当中,教师再升华文本的情感:这一池的白荷花太美了,让作者沉醉其中,深深地爱上这一池的荷花。最后再让学生迁移到自己喜欢的一种花,学着课文的写法(观察、想象再结合作者的感受)写一写,进行段落作文训练,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创造性地开发课后练习,辅助拓展外延

1.依据教学目标,适当改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对课后练习进行科学地处理,取其精华。笔者在梳理第二学段的课后练习时,发现有些课后练习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训练语言文字的表达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因此对待这类的习题,或是舍弃不要,或将其进行改编。要遵循一个宗旨,一切都是为了服务课堂教学,为了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能运用,学会表达。

如三年级下册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课后第三个练习中安排了一个小练笔:“医生用轻轻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刻停止了哭声,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医生会对阮恒说些什么,再把医生说的话写下来。”笔者在备课的时候,觉得这个练笔的意义不大,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能很快地得出结论:医生会告诉阮恒抽血不会失去性命,让他不要害怕。大部分学生的想法如出一辙,没有个性想法,意义不大。因此笔者对小练笔进行了改动——“针扎进了阮恒的血管,他一次又一次地哭泣,但他一直在掩盖着自己的害怕与痛苦,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写到:“阮恒想:我就要死了,再也见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可是为了我的朋友,我一定要坚持。”“阮恒想:我真的很害怕,但我不能表露出来,不然的话,医生就不会救我的朋友了,我一定要咬紧牙关,撑到最后。”一句句充满童真童趣的情感流露说明学生已经走进了阮恒的内心,和他一起害怕,一起勇敢地坚持。阮恒善良、勇敢、无私等高大的形象跃然于纸上,很好地达成了本文的情感目标。

2.依据学生实际,科学处理

有的课后练习中提出的问题并不难,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能自己解决,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理解能力。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应提出来让学生讨论交流。

如四年级上册课文《白鹅》中的课后练习:“我们来交流一下,课文中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来回答。因此,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在回答的时候,适当地转化文中的语言即可。如四年级上册课文《长城》的课后练习:“我们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本文的难点,学生细读文本后,还是很难结合文中的句子有条理地说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结合文本讨论交流。

为了增强教材的适应性,部分课后练习中安排了选做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决定是否选做。教师要通过组织交流、表扬交流,激发学生做选做题的兴趣,但不能做硬性规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要做统一的要求。

四、针对性地切入课后练习,促进巩固提升

1.随机抽查,巩固运用

课后练习往往是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所在,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完全掌握,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不断强化巩固,更好地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交流、抽查就是较为有效的反馈方式。

对于做题,笔者会通过组织学生交流、同伴互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如“我要把喜欢的词语抄下来”“把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等,虽然这类练习不作统一的要求,但笔者会通过课堂抽查,家庭作业的检查,看看学生是不是真的完成了。

2.突出重点,提升素养

每组课文都有学习重点,课后习题中也会有紧紧围绕单元重点设立的练习。如关注写法的:联系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培养理解能力的: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提升表达运用的: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的……紧扣学习重点的这类习题,就要在教学中如影随形,不断再现,争取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并运用,或根据这类习题设计相关的检测练习进行巩固和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利用好课后习题资源,能有效落实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增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把课后练习有机融入在教学过程中,摒弃繁琐的提问、多余的讨论和不必要的讲解,这是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扩大语文学习的容量与空间,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J].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6期.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年级;口语交际;指导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的目的是培养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发表能力即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简单、直接、有目的的语言交际活动,是将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他人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时期。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增强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一、正确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口语交际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具体交际情境的创设和口语交际活动的开展,规范和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包括听说能力在内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文明交际素养的一种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审美价值观等,并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紧密结合。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双向活动。交际双方的信息交流涉及多个方面,要求说者表达清楚,情绪得当,并且根据听者的接受能力、情绪、状态和环境氛围等作出相应的言语调整;听者则需对说者及时作出回应。口语交际是互动的语言实践,具有情境性、即兴性、组合性等特点。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和特点,注重口语交际的实践性训练。

二、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对口语交际理解肤浅。一些教师对口语交际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口语交际不是口头作文,也不是学生的听话、说话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只是锻炼了倾听和表达能力而已。

2.缺乏有针对性的口语训练。日常说话并不能代替口语交际训练,只有开展有效的训练才能提高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缺乏目的性、针对性、强度性,脱离中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是现阶段口语交际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3.教学评价欠缺。许多教师认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是评价其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一认识是片面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包含语言运用能力,还包括与人交流等能力。因此,教学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放在口语交际的效果上。

4.忽略师生间的交流。在口语交际课堂中,一些教师操控整个课堂的进程,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实,口语交际并非学生或者教师单向的信息传输过程,教师不要将口语交际课上成口头作文课,要重视师生间相互交流的过程。

5.不注重教学技巧。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将口语交际教学当作普通语文教学,不注重教学技巧,缺少情景设定,致使口语交际模式单一化,教学缺乏层次,学生的思维受限,最终使得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学习失去兴趣。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1.加大口语交际训练的强度

口语交际训练应贯彻语文教学的始终,形成完整的训练体系。可以由日常交际活动入手,如买东西、打电话等等。每周固定的口语教学课时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保障。教师可以巧妙地利用口语交际课引导学生写日常话题,适时向学生传授表达和交际技巧、规范用语等,将口语交际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口语交际训练的情境

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产生口语,口语交际训练也要置于特定的情景之中。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生活情境,如买东西、安慰同学、说说家乡特产等等;创设互动交流的情境,如交流喜欢的明星、谈自己的爱好;创设表演的情境,如当小导游、进行角色表演等等。创设情境时可以由多媒体引入,或者由教师用饱含感情的语言进行描述,亦或是通过不同的活动进行设定。特定的情境不仅给学生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而且激发了学生交流的兴趣,有利于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深度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非常必要。教师要重点挖掘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口语交际资源。大量的口语交际资源都隐藏在阅读材料中,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将教材中的某些口语交际话题设计成口语交际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讲名人故事”,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神话传说故事会”,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小小新闻会”等,都可以设计成口语交际活动,并利用某一段时间强化训练一个口语交际主题,集中训练某项口语技能。

4.扩展口语交际训练的广度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结合过程。小学中年级的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训练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指导学生掌握交际的技巧、方法、策略等等,实现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达到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也应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家长是教师的好帮手,与家长多一些交流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的口语训练。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口语实践,可以布置一些日常的交际作业,如体验售货员的日常生活、饭店服务员的接客点餐服务,或者考察某家文具店的销售情况等等,以此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践。

5.强化口语交际实践的针对性

口语交际训练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针对性,它与语文思维联系紧密。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挑选适宜的话题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教学层次要突出,难度要有梯度,要与生活联系紧密并具有趣味性。其次,要有计划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通过口语交际专题训练使学生系统、快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交际技能。再次,要鼓励学生朗读并背诵精美的篇章、意境优美的诗歌散文、名人著作等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鉴赏和感悟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实现语言的积累。

6.注重对口语交际效果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评价不应局限于语言表达的层面,而应注重对交际效果进行评价。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从语言内容、语言能力方面进行评价,还要置于具体的语境当中,评价学生语言的得体性、表达艺术性、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口语交际的实际效果和意图等等。如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学生是否规范文明用语,态度是否端正,是否善于倾听,是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有技巧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评价不能总是针对个别学生,要观照全体学生,要平等公正,给予每个学生练习的机会,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评价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语文明、学会理解、懂得尊重。这样既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潜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口语交际教学要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中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沟通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为人处世、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担当好交流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学角色,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使口语交际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晓虹.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1).

[2]王银梅,张恒河.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训练策略[J].学科教学探索,2003(11).

[3]龙运西.如何让“口语交际”教学落到实处[J].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1).

[4]刘小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2007(8).

篇10

实施创新教育是新课标、新课改的一个共同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是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今天,探究性教学就显得更加重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就要实施自主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语文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探究求知中实现学习能力的个性化。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形成习惯,提升语文素养。为此,语文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激发动机,提高兴趣

俗话说:“教得有趣,学得就有味。”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个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善于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新知识。如在讲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1课《乡下人家》一课时,巧用电教设备,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给学生。当学生面对瓜果飘香、鸡鸭成群的乡下人家时,不自觉地会喜欢上本节课。板书课题后质疑,你喜欢这样的乡下吗?你的感受如何?你能用手中的画笔把你最喜欢的部分画下来吗?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好奇,兴奋的状态,会迅速地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刨设情境,培养意识

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性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说明环境和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讲授《触摸春天》一课时,我问了学生课文的主人公为什么叫安静?你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故事?通过与学生生活有联系的内容创设了人人参与的课堂。这样,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三、激疑引思,揭示讲述

教学生有疑问,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那么,何时进行画龙点睛、揭示性讲解呢?我认为要抓住本质的、主要的知识,关键的内容,根据每课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关键的地方进行启发质疑和揭示讲解。所以教师不仅要于善于提问,而且要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刻,在思考中提高能力,在阅读中处于主动地位。在讲授《翠鸟》一课时,课文讲到了翠鸟的嘴巴和羽毛这栏的外貌描写和翠鸟捉鱼的动作描写。许多同学在学习课文后仅仅停留在翠鸟的喜爱之情上。为了让学生更明确本节课的写作方法,我在引导学生浏览本单元的作文要求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翠鸟的嘴、羽毛和爪子这几个部分来写?经过讨论交流,学生明确了这些都与捕鱼有关系。接着,老师渗透了写作方法,在写人物或动物时要注意把外貌描写与下面要选择的事例结合起来。学生也掌握了写作的诀窍,为下一步的作文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疑,同时善于在关键时刻进行画龙点睛的讲析,对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引导多议,鼓励多问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有疑,学生必然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怎么办?是由教师一个人忙于回答,还是发动学生一起来议论探求答案?我认为最好还是引导学生多议多问,让学生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记得在讲授《生命生命》一课时,我在给学生出示了杏林子的个人资料:从12岁患病到61岁去世,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就这样保持着一种姿势,在轮椅上坐了整整50年。有位学生举手问:老师,杏林子手不能抬是怎么完成写作的?我放手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准备。有的同学就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她会请求她的爸爸或妈妈来帮助她把手放在稿纸上,写累了后,再极力地活动手指,为了不总是麻烦别人,她会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她热爱自己的生命,她勇于向病魔进行挑战。这样,加深了学生对杏林子的敬佩之情,加深了对生命的认识,更感动于这样的事迹。所以,学生再读课文时,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议,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依靠师生的智慧来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才能生动活泼,学生学得主动。整堂课下来,疑中有读,读中有议,相互启发,从文中发现疑难问题再议,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