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柳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5 14:4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南柳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江南柳阅读答案

篇1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①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注释: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本题的参考答案为:诗人用衬托的方法来表现感情的。诗人虽然到处漂泊,但好像对此并不在意,认为这是“等闲”之事;而客中一觉梦醒,思家乡、念亲人的惆怅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笔者依据现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多年来对学生在古诗词做题方面情况的了解,认为这个题目学生想答得很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道题能力层级较高,考生能答出“衬托”手法的应该是凤毛麟角。就着这个问题,笔者想从几个方面用宏观的角度对答案中的“衬托”法做一下厘清。

衬托作为古代诗歌鉴赏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属于描法的一种,因而诗词鉴赏上对它的概念界定为“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这个概念中,要注意“描写”这个中心词,也就是说,衬托就是一种描写。而且广义而言,衬托也就是烘托,本身包含着正衬和反衬两种方式,属于描法的一部分。

这里面又产生了一个二级概念,就是什么是描写,怎么判断一段话是描写,描写和叙述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因为篇幅所限,笔者在此不作展开叙述,只提纲挈领地就描写和叙述提三点判断方法。

1.叙述的语言朴实简练,对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只做简单准确的说明交代,而描写则语言鲜明形象生动,对人和事摹写刻画。

2.叙述不用修辞,而描写则广泛地使用比喻排比等修辞。

3.叙述的目的是推动情节发展,而描写的目的是增强形象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因此,在使用衬托这种艺术手法时,必须首先弄清楚诗词的语言是叙述的还是描写的。只有作者在诗词文学中首先使用了描写这种表达方式,才可能会有衬托这种表现手法。

我们再回到这道题:前两句“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中,“等闲”是“轻易、随便、寻常、平常”的意思,其中“挥袂”二字不但有形,而且有意,试想诗人随便挥一挥衣袖的样子,多么洒脱、多么风流、多么轻松、多么疏散,而紧呈“挥袂”二字后的“客天涯”又把这种洒脱疏散发展成为“天涯闲适”的风流浪子形象,此句描写不但展示了一个风流洒脱的天涯浪子形象,而且也勾勒出这个天涯浪子无拘无束,了无牵挂,四海为家的浪子心态,可谓是形神兼备,水到渠成的描写。

从感情的角度看,诗歌前两句已经深深含有一种对目前处境的闲适洒脱,作者如果顺着这样一种思路写完后两句,这首诗歌也就不奇了,可是后两句,作者在“灯前一觉江南梦”的叙述之后,笔端一曲,用了“惆怅”二字,将笔下描摹的“山月斜”景物渐染了自己“惆怅”的情怀,使斜月在空寂和皎洁中飘洒着冷寂孤独的惆怅。这样一来,最后一句的惆怅,就和前两句中的“惯别”和“等闲挥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歌前后描写的情感迥异不同。

做这道题时,我们再结合诗歌鉴赏题的“五必看”(看题目、看作者、看主旨句、看注释、看题干)中的注释信息,“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追寻诗中作者“惆怅”的原因,就不难得出:灯前一觉江南梦中,不可以理解为梦见江南,而是一定要解读成在江南做梦。梦见什么了才“惆怅”呢?很明显,第一句作者说“惯别家”,那在江南的“灯前一觉”一定是想家了,思乡了,思路到此为止,围绕着这首诗歌的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高考答案所给的“衬托”手法是合情合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因为这首诗首先是描写而不是叙述,因为在诗歌语言上对抒情主人公的刻画描写是细致的描摹而不是粗线条的勾勒,既有外在的神态又有细致的心理,同时对梦醒之后所见的山月也有“斜”的刻画。那么既然是一种描写,前三句和最后一句所表现的感情又不同,因而就表现手法而言,只有是衬托,也就是说,前三句的描写越是表现自己内心的洒脱,后一句的“惆怅”之情就越重。

由于个人原因,笔者没能参与黑龙江考区高考试卷的评阅工作。但对这首诗歌要考查的手法问题,笔者除尊重高考答案的评分标准之外,还有如下答案供探讨交流:

1.可答对比手法。因为对比本身就是衬托,二者可共用,也可剥离单用,就本题而言,都可以。

2.可答虚实类。因为就诗歌本身而言,只有最后一句是眼前实景,余者皆为虚写。

3.可答情境。仍然是最后一句写景,包含着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因而可答情景交融,也可答融情于景。

如果从最佳的答案来看,命题组给的答案最符合诗歌要求,其他答案都是就诗歌的一句或几句来理解的,未免有失偏颇,但也能差强人意,最起码,不至于一分不得。

为了对衬托的手法有更熟练的体会,笔者再举一例以强化印象。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篇2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尽管对事物的错误认知源于感情的亲疏,但公正的灵魂会时刻提醒你,让你警惕感情陷阱的误区

B.环顾四周,对外语能力的强调已经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地步。外语考试五花八门,而语法的正确与否几乎变成了技术性的苛求

C.国际社会人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能更好的帮助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D.国家发改委决定适时调整国债资金投向,加快禽流感防治设施建设,增强医疗机构的收治能力,有效遏制疫情向农村蔓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识病句的能力。A选项重复累赘,删去“的误区”;B选项“与否”和“苛求”前后不照应;C选项搭配不当,“走出”不应包括“未来发展的重要道路”。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书不能太少,____也不能贪多,____。精读应循序渐进,扶摇直上,____,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切忌贪多图快,囫囵吞枣,否则势必根基不稳,____。

①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②太少则行而不远③贪多则消化不良④有如登塔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首先从“不能太少”“不能贪多”的对比形式可判断出各自所接的句子形式相仿,又从内容上可判断为“②太少则行而不远”“③贪多则消化不良”

“扶摇直上”后衔接句应考虑后面的“层层上升,迅速接近顶端”,所以应填写“有如登塔”。

最后一句是假设之下的结果,承接“根基不稳”自然为“容易沦为别人的思想奴隶”。

5、悠然把酒对西山。

“更喜高楼明月夜,悠然把酒对西山”,明米万钟在他北京西郊的园林里,写了这两句诗句。一望而知是从晋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脱胎而来的。不管“对”也好,“见”也好,所指的都是远处的山。

这就是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把远景纳入园中一景,增加了该园的景色变化。这在中国古代造园中早已应用,明计成在他所著《园治》一书总结出来,有了定名。他说:“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无拘远近。”已阐述得很明白了。

北京的西郊,西山蜿蜒若屏,清泉江为湖沼,最宜建园,历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明清两代,蔚为大观,其中圆明园更被称为“万园之园”。

这座在历驰名中外的名园——圆明园,其于造园之术,可用“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八字来概括,这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具体表现。偌大的一个园林,如果立意不明,也难成佳构,所以造园要立意在先。圆明园如今仅存断垣残基,要谈为些只能用今日沿存的另一个大园林颐和园为例了。

颐和园在北京西北郊10公里,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故西堤、水岛、烟柳、画桥,移江南的淡妆,现北地之胭脂,景虽有相同,趣则各异。

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入东宫门,见仁寿殿,峻宇翬飞,峰石罗前。绕其南豁然开朗,明湖在望。

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佛香阁踞其巅,八角四层,俨然为全园之中心。登阁则西山如黛,湖光似镜,跃然眼帘,俯视则亭馆扑地,长廊萦带,景色全囿于一园之内,其所以得无尽之趣,在于借景。小坐湖畔的湖山真意亭,玉泉山山色塔影,移入槛前,而西山不语,直走京畿,明秀中又富宏伟,为他园之不及。

廊在中国园林中极尽变化之能事,颐和园长廊可算显列,其子游者之兴味最浓,印象特深。廊引人随,中国画山水手卷,于此舒展,移步换影,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室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谐趣园独自成区,倚万寿山之东麓,积水以成池,周以亭榭,小桥浮水,游廊随径,适宜静观,此大园中之小园,自有天地,园仿江南元锡寄畅园,以同属山麓园,故有积水,皆有景可惜。

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而桥式之多,构图之美,处处画本,或玉带桥之莹洁柔和,十七孔桥之仿佛垂虹,每当山横春霭,新柳拂水,游人泛舟,所得之景与陆上得之景,分明异趣,而处处皆映西山入园,足证“借景”之妙。

1.以下是对“借景”之说的阐释,正确的一项是()

A.“借景”指把不是园林中的景物搬入园林,使园林添色,使游人顿增游览兴致。

B.“借景”指在园林中进一步增添远景之美,而造园要立意在先,更强调了借景的作用。

C.“借景”指以园林之外的景物为背景,使外景烘托内景,增添了景致的变化和趣味。

D.“借景”指巧借园外的景物,使之与园内之景相映成趣。融为一体,增添了景色变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A项“把不是园林中的景物搬入园林”错误;B项“在园林中进一步增添远景之美”错误;C项“以园林之外的景物为背景,使外景烘托内景”错误。故选D。

2.以下完整体现了颐和园造园之术的一项是()

A.颐和园面积达三四平方公里,水面占四分之三,北国江南因水而成。

B.万寿山耸翠园北,昆明湖弥漫山前,玉泉山蜿蜒其西,风景洵美。

C.水曲由岸,水隔因堤,故颐和园以长堤分隔,斯景始出。

D.上苑别馆,有别宫禁,室其清代帝王常作园居。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根据题意筛选信息能力。A,C两项错在有山无水;D项错在无水也无山。

3.古代造园讲究立意,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北京西郊最宜建园,历曾为北京园林集中之地。

B.佛香阁踞万寿山之巅,俨然为全园之中心。

C.颐和园移江南之淡妆,现北地之胭脂。

D.颐和园长廊极尽变化之能事,仿佛舒展的山水画手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题意整合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A项讲西郊地理环境适宜造园,未涉及“造园讲究立意”,B,D两项以偏概全。

4.根据文中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必须因园内之水,借园外之山,这种说法失之偏颇。

B.圆明园等一批名园和*的园林理论著作《园治》表明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

C.颐和园的成功之处在于集交税郊园野趣于一身,同时又不失其皇家园林的品位。

D.颐和园以杭州西湖为蓝本,精心摹拟,以至成为中国园林设计中的”借景”的典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中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D项加强因果,颐和园成为中国园林中借景的典范,并非因其模拟西湖。“借景”并非“模拟”之意。

三.古诗文阅读

绝句二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前两句写了哪些景物?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写了江、鸟、山、花四种景物;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以江的碧绿衬托鸟的洁白,以山的青翠衬托了花的红艳。

2.后两句,诗意发生了怎么样的转变?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由写乐景,转为抒哀情;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思乡的情感。

翻译: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篇3

一般来说,写景诗往往塑造形象,或者勾勒意境,或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或者用衬托、对比的手法,或者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诗的语言特点:明快、清新、简洁、质朴。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写景诗的赏析步骤:

第一步:结合诗题、作者、主体、注解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乐、哀)。根据杜甫的人生经历和这首诗主体,可以确定感情基调是“哀”或“伤”:风物之伤、孤独之伤、思乡之伤、忧国之伤。

第二步: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色的特点(抓意象)。从这首诗中我们抓到了以下一些意象:“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江波”“风云”“丛菊”“孤舟”“寒衣”“催刀尺”“白帝城”“急暮砧”。

第三步: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明意境)。根据诗歌可知,这首诗的意境是萧森。

第四步: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品感情)。诗人用铺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的时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把握写景诗最关键就是把握好景与情的关系。诗人写景是为了衬托感情,包括正衬(“乐”景正衬“乐”情、“哀”景正衬“哀”情)、反衬(“乐”景反衬“哀”情、“哀”景反衬“乐”情)。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前三联写塞下艰苦的环境条件和紧张的战斗生活,尾联却转到写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这种豪情也正是全诗的中心。这样,我们感受到的是不畏艰苦、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将士形象。这里,所谓的“哀”景,既然是用来反衬豪情,就全然不是悲哀的了。

总之,鉴赏写景诗,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整体把握诗歌所创设的独特意境,由此进入意境,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哲理诗鉴赏

“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就是睿智洞照之人事与自然之理。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的诗便是哲理诗。

古代诗人在写哲理诗时习惯借助“景”“事”“物”来传达哲理。由于哲理诗的哲理往往表现得含蓄、自然,不露痕迹,许多同学在阅读鉴赏哲理诗时经常无从下手,无法真正品味出其中的理趣。其实,鉴赏哲理诗,理解其中的“哲理”也有一定的门道。

1. 借景说理,明确景物自身寄寓的哲理。这类诗与写景抒情类的诗歌不同,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往往是寄寓某种道理或是为说理作铺垫。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前两句从庐山移步换形,写出庐山变化多端、令人目迷神夺,种种姿态,不可辨认。后两句中,诗人在观望中受到启发,巧妙地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2. 即事说理,明确事件背后蕴含的哲理。这类哲理诗,往往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的现象,或从生活中的某种经历感受来寄寓某种道理,且这类诗常常直接取材于日常生活事件。理解哲理时,一定要从日常事件出发去联想寄予的人生哲理,阅读中注意联想、联系,就可以较容易把握诗中蕴含的道理。

过沙头

杨万里

过了沙头渐有村,地平江阔气清温。

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解析诗中说,暗潮已然来到,常人却不知道,而篙师长年累月在江上撑船,对潮水涨落的规律都一清二楚,一些细微变化他们都能察觉。这就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实践出真知。

3. 托物说理,明确事物寄寓的哲理。这类诗往往是借助某个具体事物的特定形象和某种特点,来寄寓某种道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解析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的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从诗歌中悟出万物贵自由之意,宇宙万物之美在于能自由自在。

另外,我们可从诗的形象(所写之景、所写之事、所写之物)的外在特点入手,进而由物到人(或到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把握诗歌所要阐述的哲理。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阙题

刘(shèn)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1) 请分析“春与青溪长”一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前四句的景物描写在角度上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试作分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望江南

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1) 这首词的吟咏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词在表现技巧上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 这一句写山路悠长,溪水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源源不绝,作者将“春”与“青溪”作比,采用了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抽象的春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人从文字中感受到草盛花繁、春意盎然的美丽。

(2) 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性描写,用粗略的笔墨写“山路”和“溪流”,颔联又分别与“山路”“溪流”相照应,用工笔来写“青溪”,仿佛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

(3) “门”前着一“闲”字,“柳”前着一“深”字,“映”前着一“幽”字,“辉”前着一“清”字,描绘了门朝山路、柳掩书斋、阳光映照、树影参差、清辉洒在衣襟上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幽雅清寂的意境,表现了作者甘于淡泊的胸怀和自得其乐的畅适。

2. (1) 这是一首吟咏蝴蝶的词。通过对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在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的情景描写,表现出蝴蝶天性轻狂的特点;通过描写它“才伴游蜂”“又随飞絮”,表现了它对情爱不专一的特点。

篇4

[知识梳理]

形象、意境、意象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考试题中常常放在一起考查。

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构织诗歌形象的主要因素。如“今夜曲中闻折柳”,“折柳”就是一个传统的意象,含有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知道传达的是伤别情怀。意境是诗人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完美融合的产物。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中表达出的江南春天图景。前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象”,后者的关键在于把握蕴涵其中的“意”。

形象,常常表现为对意象、意境、象征和隐喻等的解读。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它们是诗歌情志的寄托。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或称为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形象。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虞世南《蝉》中“蝉”的形象。

[高考链接及规范答题指导]

考查的形式

1、诗句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2、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眼(或诗眼)?诗人用哪些意象来扣题的?

3、诗中的什么意象体现了事物的特征?

4、诗中的意象有什么寓意?

5、诗歌是怎样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的?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诗歌。

6、诗中的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诗人在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真题例解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解析]考查诗歌的形象。对形象的把握要结合诗歌的主旨、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进行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的分析、推断、概括。答题的模式为:(手法)+意象(对象特征)+情感+(作用)。

[答案](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方法总结: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和意境解题格式

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一般包括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要点有二: 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象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或高阔辽远,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剖析作者思想。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矾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试分析“渔船”、“桃花”和“洞”三个意象的关系。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说说“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3、阅读下面的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王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绿蚁:一种美酒。②:搓揉。

(1)两首词中“梅”的意象有什么不同?两首词都写到了“醉”,所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试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两首词都写了梅花,通过梅花写人,创设的意境却完全不同。试简要分析它们各是怎样的意境以及意境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诗人伫立在石矾旁,望着眼前的渔船和漂流的桃花瓣。恍惚间把眼前的渔人当做作了当年的武陵渔人,联想到桃花瓣该是从桃花源流出来的。继而又联想到桃花洞。三个意象表现为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关系。

篇5

从网络中了解诗人及背景

现代教学已经不是一本课本、一本教参、一支粉笔等单一的媒体可以完成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多媒体时代,其显著的特征是网络发达。学习古诗词时,运用网络可以丰富课程资源,借助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比如,学习辛弃疾《水龙吟》,可以用百度搜索“辛弃疾”,完整地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人物生平、主要成就、人物评价、轶事典故、辛稼轩纪念祠、故居墓葬等。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教师用书-必修4”中,可以查到《水龙吟》详细的参考资料:辛弃疾一心为国为民,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

又如,学白的《蜀道难》,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网站中,有完整的资料:如何理解这首诗的主旨、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如何理解“西去”与“西望”、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如何理解“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几句诗的诗意;关于练习的参考答案;教学建议;有关资料,如作者介绍、评述,《送友人入蜀》《剑阁赋》《蜀道难》的赏析等。

在互联网上,学习资料应有尽有。很多学生都玩手机。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用手机,用手机上网学习古诗词;那么,对于促进古诗词的学习将是非常有好处的。

从工具书中理解诗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习中表现为我能学。在学习中,可以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市场上的语文工具书很多,比如教材全解、教材分析、状元笔记、文言文全解等。老师可以指导学生购买一两本工具书,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参考资料。理解诗歌的意思,最基本的就是翻译原文。自己能独立翻译的,一般不必阅读工具书。在自己借助注释还不能理解的情况下,或者自己与别人的观点不同的时候,才翻阅工具书。

在反复诵读中领悟意境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物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古诗词的意境要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古诗词的学习要倡导自主诵读,在诵读中加强理解,在诵读中逐渐背诵,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读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不读,永远不能触及心灵。语感培养出来了,那么诗歌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既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放声朗读,也可以借鉴李阳疯狂英语的“三最”法,“最清晰、最快速、最大声”地诵读,“重复一百遍”地读。

笔者认为,学习一首诗至少要读四遍:第一遍,学生先不借助任何资料,自主阅读;第二遍,再结合课下注释;第三遍,借助工具书再读一遍,然后做课后练习;如果做不出来,再带着问题进行第四遍阅读。在这样反复的阅读中,学生们能自读自悟,理解诗意,他们可以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的吟诵之中,使自己情感与作者通过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发生了共鸣,如身临其境,再现意境,增强语感,发展思维,增强口头表达能力,领略其深刻的底蕴。

要领悟诗词的意境,除了反复的诵读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例:2007年陕西卷《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问题: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第一次默读,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歌展现的图景画面: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烟雨图。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第二次默读,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是一幅孤寂冷清的暮春图。第三次默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地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

在探讨中把握主题

对古诗词主题的把握,需要从作者、标题、注解、内容、题材等多方面去把握,并可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

作者 诗歌的作者,尤其是著名诗人,往往有一贯的风格及明显的思想情感倾向。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选用的诗歌《鹊桥仙》的作者为陆游,回忆以前学过的陆游的诗歌,就知道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爱国诗人,一贯坚持抗金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仕途坎坷。至此就可以明白,他在描写湖山胜景、闲情逸趣的同时,蕴含着壮志未酬、壮心不已的幽愤主题。

标题 标题往往能告知读者诗歌的内容,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主题。2006年福建卷李商隐《端居》(注:端居,即闲居),告诉读者诗作内容是诗人闲居生活中的情与景。20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诗的题目“晚泊岳阳”――在外漂泊;再从自己“失江路”、渔人“月下归”等词语中可以理解出作者的思归情绪。

注解 注释是解读诗歌的细节之一,往往是读者把握诗歌主题的关键。2014年北京卷选用杜甫的诗歌《奉陪郑驸马韦曲》的注解是:“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注解明显含有“归隐之怀在表面,厌倦功名之心则为根本”这一主题。

题材 分清诗歌类别,对解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有所帮助。诗歌常考的类别,包括送别诗、写景诗、咏史诗、咏物诗、哲理诗等。2013年高考天津卷选用的诗歌标题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从标题“送廓之秋试”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词,词题显示出作者送别的人为廓之,廓之要去参加秋试,辛弃疾写下此词表达对他的良好祝愿。

抓住关键语句 议论抒情句、表达情感的词、用典的词句往往是把握主题的关键,可以以此为切入点。2008年重庆卷诗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后两句“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议论之中,那种惜别之情、怜春之意可见。

此外,新课程强调合作和对话。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主题的把握可以借助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每个学习小组从以上不同的方向去寻找答案,小组内互相讨论,然后在班上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老师再做补充。

把握表达技巧

要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表达技巧的掌握能力,应重视教材中经典诗词的学习。在课本古诗词的学习中,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想通读所有的古诗词是不可能的。所以,要以本为本,通读教材中的诗词,积累古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和表现方法)、篇章结构。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排比、双关等。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描写技巧有: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抑扬关系等。

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表达技巧,可以从高一开始积累:如李清照《声声慢》中的“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对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王维《山居秋暝》中的“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中的“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禹锡《石头城》的“借古讽今”等。到了高二,可以把学过的表现手法进行归纳:如《石头城》和《桂枝香・金陵怀古》等篇目采用了“借古讽今”手法,《山居秋暝》和《李凭箜篌引》等篇目采用了“动静结合”手法。这样,通过对同类表达技巧在不同诗词中运用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达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也实现了提高学生欣赏水平的目的。

在积累中领悟语言艺术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需要积累的。因此,古诗词的学习需要加强语言的积累。学生只有阅读大量的古诗文,积累各种诗歌语言常风格,了解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丰富自己的语言,实现“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达到古诗词欣赏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我国古诗词常用的语言风格有: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凄美、明快等。

历代知名诗人的诗歌语言风格有许多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比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不过,古诗词基本的语言风格词汇不能单一的积累。枯燥地记忆一些诗词风格词汇是没有意义的,学生们应该在文本的学习中逐渐积累,在考试中出现的诗词加强记忆。

在语文活动中提升素养

篇6

考点剖析:认识“常见文言虚词”和“在文中的用法”

关于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即考查常见用法。具体为:(1)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时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2) 避免文言虚词使用范围较小且较难理解的特殊用法。二是“在文中的用法”,这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进行的限定。“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主要指文言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因此,对文言虚词来说,关键是理解常见用法,就是具有在阅读材料时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并加以解释的能力。总之,要熟记常用的文言虚词,并掌握随文定义的方法,结合具体上下文作出合理的推断。

值得注意的是,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分四种类型。(1) 单一型。即一道题中只考查某个文言虚词的用法。(2) 复合型。即将四种文言虚词组合成四组,区别它们在各组中的意思。(3) 混合型。即将文言虚词混同在文言实词中一起考查,这就更加需要区分清楚了。(4) 译文型。即将文言虚词放到句子中去落实它的意思。

真题引路:掌握文言虚词的考查类型与解题方法

1. 单一型。(2011年湖南卷第6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则或咎其欲出者

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解析】 这是考查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思。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求结合原文语境判断文本中三个“其”的意义和用法,并与课内的一个“其”进行意义和用法异同的比较。例句中的“其诗亦怪怪奇奇”(明末清初《严祺先文集序》)的“其”字,在这里为代词,“他的”,做定语。具体分析如下:A.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其,那个,指示代词;B.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他,人称代词,作“破璧”的主语;C.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史记・项羽本纪》)其,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其无忘”的“其”,一定,副词,这里可译作“千万不要忘记”,表叮嘱、劝勉、期望、命令等语气,通常用于祈使句中,可译为“一定”“千万”等。

【参考答案】 C

2. 复合型。(2011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 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

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 这是考查文言虚词的类型。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共考查了“于”“而”“则”“之”四个文言虚词。A、B、C、D四个选项,每组的前一句都出自文言文考查篇目《史记・李斯列传》,而每组的后一句分别出自不同的文章。这样多角度、多方面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积累与识别能力。A.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史记・李斯列传》);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B. 拱手而问曰(《史记・李斯列传》);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C. 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史记・李斯列传》);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论语・述而》)D. 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史记・李斯列传》)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其中,A项中的“于”,前者表地点、在,后者表对象、和;B项中的“而”,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C项中的“则”,都表假设;D项中的“之”,前者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结构助词“的”。

【参考答案】 C

3. 混合型。(2011年重庆卷第8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檄营帅籍所掠赴郡讯之 籍:登记

B. 即驰书告台省趣发饷 趣:通“趋”,前往

C. 使者采木且及柳 且:将要

D. 公仰视木顾使者日 顾:回头看

【解析】 这是将文言虚词和文言实词结合在一起考查的类型。本道试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等级为B(理解)。选文取材于清代蓝千秋《江公皋传》,重点考查了“籍”“趣”“且”“顾”四个文言词汇。值得注意的是一个文言虚词与三个文言实词混在一起考查了。其中,“且”是文言虚词,而“籍”“趣”“顾”为实词。值得注意的是考查通假字“趣”,一定要在原文中理解。例如,B项“趣”,cù,通“促”,催促、督促的意思。由此可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不仅仅要掌握它的常用义项,更需要娴熟地根据上下文推敲甄别。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另外,还要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并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原句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参考答案】 B

4. 译文型。把文言虚词放在主观性试题――古文的翻译之中,通常为“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从以下高考试题中积累一些知识点。例如2011年湖南卷:“则余亦迂甚矣哉!”【解析】其中“则”“哉”两个文言虚词,前者联系上下文,译成连词“那么”,后者针对文言句式译成语气助词“啦”。【参考译文】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再如2008年江苏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解析】用“见”“见……于……”表被动。“及得召见”中的“见”是动词,接见、召见的意思;“遂见亲信”中的“见”,副词,表被动,含“被、受、受到”的意思。【参考译文】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又如:“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解析】此句为介词结构后置。“欲潜师就尚于江南”中的“于江南”是介词结构后置,即“欲潜师于江南就尚”。【参考译文】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答题技巧:结合文本具体把脉与联系比较斟酌决定

1. 随文定义。(1) 依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判别用法。如:①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结构助词,的)(《勾践灭吴》)② “太后盛气而揖之。”(代词,他,触龙)(《触龙说赵太后》)③ “石之铿然有声者。”(助词,做“铿然”定语后置的标志)(《石钟山记》)④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助词,依附在形容词后,无实义,不译)(《项脊轩志》)。(2) 依据相关语句的内容和语气,判别虚词用法。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前一个“其”用在反问句中,表示反问,可以理解为“难道”;后一个“其”用在表示选择的句中,作连词,表示选择,可译成“还是”。

2. 依文推义。(1) 辨明用法。一个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因”:① “不如因善遇之。”(趁着)(《屈原列传》)②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廉颇蔺相如列传》)③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因为、由于)④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依靠、凭借)(《鸿门宴》)(2) 分析虚实。又如“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论》)中的“以”,是连词(虚词),意思是“因为”,表因果关系;而“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以”,是动词(实词),意思是“认为”。

3. 区分比较。要善于把虚词与现代汉语比较。(1) 用法没有改变。如“于是”:“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躁而相逐。”(《五人墓碑记》)这里的“于是”与现代汉语相同。(2) 用法改变。如“则”:“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在文言文中作副词用,表示肯定,“是”“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作副词用,表“就”“那么”等意。(3) 用法完全消失。如“之”“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又如“无乃”(恐怕……吧)“尔乃”(这样);再如“者”的提顿作用等。

篇7

幽默搞笑谜语和答案幽默段子谜语及答案幽默的谜语大全及答案小学幽默谜语及答案

幽默谜语大全及答案

樱桃小嘴,猜一个字 —— 谜底: 如

黑脸老婆专用武器(打一厨具) —— 谜底: 平底锅

三横三竖三撇三捺是什么字 —— 谜底: 森

执手相见(打一食物) —— 谜底: 拉面

讲文明(打二字常用语) —— 谜底: 道德

消费模式(打二字常用语) —— 谜底: 花样

小伞落在林子中,一旦撑开难收拢(打一植物) —— 谜底: 蘑菇

子龙跳天鹅湖(打一奥运明星) —— 谜底: 赵芸蕾

小小玻璃真透明,最爱在人鼻上骑(打一物品) —— 谜底: 眼镜

一匹马,四条腿,没有尾巴没有嘴。板着面孔接待客,不吃草来不喝水。(打一日用品) —— 谜底: 板凳

天下与共(打一城市) —— 谜底: 大同

紫红珍珠藤上挂,晶明珠儿人人夸(打一水果) —— 谜底: 葡萄

东方出现鱼白肚(打一明星) —— 谜底: 黎明

人在天上飞难过地上走(打一明星) —— 谜底: 陆毅

浓雾遮住眼,望向黑山头(打一台湾乐队主唱) —— 谜底: 吴青峰

雍容华贵花之王(打一花卉) —— 谜底: 牡丹花

父母只听儿子的话(打一女歌手) —— 谜底: 顺子

很傻很天真(打一电视剧) —— 谜底: 《天真遇到现实》

古装(打三字常用语) —— 谜底: 老套

什么动物没有方向感? —— 谜底: 麋鹿(迷路)

不知道答案瞎猜(打一明星) —— 谜底: 周杰伦(诌结论)

一物说来奇,白天不出门,晚上逛山林,打着小灯笼(打一动物) —— 谜底: 萤火虫

个个是功名中人(打一秦朝人物) —— 谜底: 管仲

弯弯藤上结掌叶,圆圆明珠叶上结(打一水果) —— 谜底: 葡萄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打一疾病名称) —— 谜底: 过敏

白花喜阴惹人怜,耐寒耐冻玉搔头(打一花卉) —— 谜底: 玉簪

淮阴(打一省份地名) —— 谜底: 河南

啥也不缺,常年快乐(打一歌曲) —— 谜底: 《知足》——五月天

归途(打一物理名词) —— 谜底: 回路

周剥皮半夜诳长工(打一食品名) —— 谜底: 叫化鸡

实在没有远见(打一中西医用语) —— 谜底: 真近视

寄来书信无一字(打一草药) —— 谜底: 白芷

太阳怀孕了(打一首歌名) —— 谜底: 都是月亮惹的祸

马铃薯哪里有?(打一离合字) —— 谜底: 土里埋

停止思考(打二字常用语) —— 谜底: 休想

生在江南,长于水中,浮出水面,像个喷头(打一植物) —— 谜底: 莲蓬

一人欢乐一人愁(打四字常用语) —— 谜底: 大喜大悲

触感,嗅觉,味觉一起上(打一明星) —— 谜底: 莫文蔚(摸,闻,味)

小巷擒贼(打三字常用语) —— 谜底: 捉弄人

什么笔不能写字? —— 谜底: 试电笔

高高的身材,大大的头,黄黄的脸面,最爱晒太阳(打一植物) —— 谜底: 向日葵

妈妈的吻(打一电视剧名) —— 谜底: 母亲

什么人是最失败的? —— 谜底: 蜘蛛侠(spiderman,失败的人)

武乡侯收谁为徒(打一食品名) —— 谜底: 生姜

宽容(打三字常用语) —— 谜底: 面子大

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打一小品演员) —— 谜底: 蔡明(以上这些都是菜名。)

陆战之王慢慢行,前有大炮准能赢(打一交通工具) —— 谜底: 坦克

无数小颗粒,堆成黄黄山,一夜风吹过,黄山又搬迁?(打一自然物) —— 谜底: 沙丘

幽默搞笑的趣味谜语及答案最幽默搞笑的儿童谜语

365打一成语是什么 —— 谜底: 度日如年

皮影(打四字常用语) —— 谜底: 表面现象

陡峭的山坡(打一物理名词) —— 谜底: 斜面

天热爬上树梢,总爱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说知道知道。(打一动物) —— 谜底: 蝉(知了)

个头大,鼻子长,两腿像圆柱,爱吃嫩树叶(打一动物) —— 谜底: 大象

长得像蛋光溜溜,气味芳香果汁王(打一水果) —— 谜底: 西番莲

丰富多彩东洋菊,墨西哥之国花(打一花卉) —— 谜底: 大丽花

超搞笑的谜语(精选)

有一个人,他是你父母生的,但他却不是你的兄弟姐妹,他是谁? (答案:你自己)

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 (答案:温度计)

有一位老太太上了公车,为什么没人让座? (答案:车上有空位)

小王一边刷牙,一边悠闲的吹着口哨,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刷假牙)

用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 (答案:头比较痛)

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不修边幅

一群鸭子开会——无稽之谈(无鸡之谈)

一群人拿鸡蛋砸枪——枪林弹雨(枪淋蛋雨)

一个人拿筷子吃饭——脍炙人口(筷至人口)

羊停止了呼吸——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一只蹲在猪圈——抑扬顿挫(一羊蹲错)

十个男人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

一个穿着金色衣服的人——一鸣惊人(一名金人)

夏天干重体力活会怎样? 猜一台湾艺人

柳翰雅(流汗呀)

老婆婆吃腊肉——扯皮

老太太喝稀饭_____ 无耻(齿)下流

怎样让麻雀不出声----压一下。因为鸦(压)雀无声

把鸟鸟眼瞎,钓鱼鱼上钩,警犬伴青草,宝儿生一子,木字不穿群,八仙带把刀,女子并排座,青竹比天高。一句一字!

谜底:乌龟猜字十分好笑

有一块天然的黑色的大理石,在九月七号这一天,把它扔到钱塘江里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案:沉到江底)

制造日期与有效日期是同一天的产品是什么? (答案:报纸)

为什么有家医院从不给人看病?(答案:兽医院)

幽默搞笑谜语及答案带答案的高级幽默谜语

超搞笑的谜语(热门)

有一头头朝北的牛,它向右转原地转三圈,然后向后转原地转三圈,接着再往右转,这时候它的尾巴朝哪?(答案:朝地)

胖妞生病了,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 (答案:多多保重)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为什么今天就有人想自杀?(答案:去天堂占位置)

一对健康的夫妇,为什么会生出没有眼睛的婴儿?(答案:鸡生蛋)

狐狸精最擅长迷惑男人,那么什么“精”男女一起迷? (答案:酒精)

小张走路从来脚不沾地,这是为什么? (答案:还隔着鞋和袜子)

胖胖是个颇有名气的跳水运动员,可是有一天,他站在跳台上,却不敢往下跳。这是为什么? (答案:下面没有水)

哪一颗牙最后长出来?(答案:假牙)

为什么两只老虎打架,非要拼个你死我活绝不罢休? (答案:没有人敢去劝架)

小红与妈妈都在同一个班里上课,这是为什么?(答案: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

为什么游泳比赛中青蛙输给了狗? (答案:青蛙用蛙泳犯规)

为读完北京大学需要多少时间?(答案:一钞钟足够)

篇8

鉴赏羁旅诗可以从以下几点切入:

1.把握情感类别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为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之情。如柳中庸的《征人怨》等。

2.挖掘关键字词

羁旅诗中有一些关键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是鉴赏的切入点。如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词人思想感情”的关键;如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都写于特殊的节日。

3.留心四种意象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望月怀远”,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鸿雁传书”,如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折柳送别”,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杜鹃啼血”,如晏几道的《鹧鸪天》等。这些意象都具有独特的抒感的作用。

4.注意两种手法

羁旅诗除了使用惯常的“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等表达技巧外,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用春光融融来反衬客居思归的情感。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阅读训练一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请分析诗人当时的心境。

2.诗评家认为这首诗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简要分析。

3.《全唐诗》录入此诗时,“落”写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字好,还是“在”字好?

阅读训练二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首联中“凄清”二字有什么作用?

2.试分析颔联这两句诗的妙处。

3.颈联“紫菊”“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4.尾联抒写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阅读训练三

南乡子

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2.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是写景,请简述这样写的作用。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阅读训练四

蟾宫曲・九日[注]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望远的习俗。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请简要分析。

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渲染怎样的气氛?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阅读训练五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特别推崇首联的“偏惊物候新”一句。诗人所“惊”的是什么?“惊”字与全诗有什么关系?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六

望蓟门

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对诗中的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心惊”中“客”指登临之人。

B.“三边曙色动危旌”一句中,“危”是“颓危、将倾”的意思。

C.“沙场烽火连胡月”一句中,“烽火”一词表明战事是由外敌入侵而引起的。

D.“投笔吏”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请长缨”则是用终军请缨的典故。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临燕台遥望蓟门,以“心惊”感受引出下文对战场的刻画。

B.“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来渲染了战斗场面的宏伟背景。

C.“海畔云山”描写出蓟门地势的险峻,“拥”字则烘托出蓟门的坚如磐石。

D.全诗着力运笔勾勒出山川形胜,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

3.结合全诗,从写景抒情的角度谈一谈“望”字在全诗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训练七

诉衷情

晏几道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训练八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对诗句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对偶、互文的修辞方法,写旅途所见大江两岸景色,“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同样是写两岸景色,其中“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的意思。

C.颈联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景中含情,景中出理。

D.尾联写泊舟后的思乡感受,与首联呼应。

2.“潮平两岸阔”中“阔”这个字表现出了怎样的一幅情景?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话脍炙人口,请简要分析。

阅读训练九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词人描绘此景的目的是什么?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古诗阅读之羁旅诗》

阅读训练一:

1.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望月苦思,心境颇为凄凉。

2.后两句不直抒自己入骨的相思之情,而用委婉的问句来表达,这样便饱含言外之意:“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3.“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阅读训练二:

1.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衬托出心境的凄凉,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2.“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耳闻目见动静结合,独具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做了饶有情韵的烘托,选景典型,韵味清远。

3.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人不禁生发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令人想起“采菊东篱下”,油然而起归隐之心。

4.尾联表现了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

阅读训练三: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

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3.潮退了,天色晚了,思乡而不得归,更突出强调了思乡之情。

阅读训练四:

1.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来看,本文的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揭示主题的句子。

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渲染了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告诫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要“倦思”故乡。

阅读训练五:

1.让诗人“惊”的是春来江南万象更新的景色。“惊”字是全诗的诗眼,不仅领起中间四句所写春景,还从眼前景带出故园思,景色越美越动归心,着落在“闻歌古调”而“沾襟”上,使全诗充满了宦游人怀乡之情。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颔联、颈联借景抒情,尾联直抒胸臆。

阅读训练六:

1.B(危,高耸)

2.D(不是“极言河山之壮美,并欲以此激发人们的抗敌热情”,而是借对壮阔战斗场景的描绘表达自己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望”在全诗领起所见:寒光、积雪、曙色、危旌、烽火等物象,渲染了战斗景象气势之盛;全诗行文,由望中所见,生望中所感(“心惊”之感受,“论功”之壮志),情景交融,使诗人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业的抒发水到渠成。

阅读训练七:

1.先写花点明时令,远景近景结合,写树上红叶、鸿雁碧天充分体现季节特征。描写树叶夹杂的疏黄,浓淡相宜,格调优美,而且注意了动静结合,如流水、碧天、远村、红树。

2.词人登高望远,面对自己仕途生涯的不如意,感叹前路茫茫,难以把握。

阅读训练八:

1.B(“两岸景色”应为“江上景色”,“风正”是风从正面吹来)

2.“阔”既写出了长江水波激荡,江面广阔浩渺,又写出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3.诗人用“生”“入”二字,将景物拟人化,使之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阅读训练九:

1.前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作铺垫。(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

篇9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 设疑 探究 有效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18-02

探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方式。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表意含蓄等特点,有更大的探究空间,更适合采取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启思,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其探究意识。

一 于无疑处设疑,探究炼字之妙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正是诗歌语言的锤炼。有的诗因一句出彩而流传千古,而一句诗往往因一字之异体现优劣。

唐代诗人郑谷经反复揣摩将诗僧齐己《早梅》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诗意因一字之改而显准确、生色不少,被誉为“一字师”。类似的因讲究炼字传唱千古的诗句数不胜数,“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等都是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典范。

古典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善于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通过置换比较,探究炼字之妙。

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为例,句中的“直”字看似平常,却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在解读时,可设疑:词人用“直”来形容柳荫,是否恰当?你有怎样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匠心。柳荫之所以“直”,在于柳树笔直成行,时当正午,日悬中天。用“直”形容柳荫,逼真地描绘出春日正午汴堤上柳荫的情状。如果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能从“直”中体会出一种单调、寂寥的意味。另外,就整句来看,笔直成行的柳荫与烟里婀娜起舞的碧色柳丝,构成了直与曲、刚与柔、静与动的对照。所以,“直”字不仅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还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可谓“平字见奇”。

品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以探究的是:为什么用“落木”而不说“落叶”?学生通过“木”与“叶”不同意蕴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萧瑟意境,还可读到因生命的有限、消逝与宇宙的无穷、永恒对照而产生的沉郁悲凉之感。

在《声声慢》教学中,有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三杯两盏淡酒”中词人为什么用“淡酒”而不是“浓酒”?淡酒如何御寒?通过思考探究,学生明白了“淡”字别有意味,不是指酒的浓淡,而是凸显愁情,因愁情浓而觉酒淡。

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忽略的关键字设疑引起关注,其意义倒不在于得到某个确切的答案,而在于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自能设疑,自能探究。

二 于空白处设疑,探究手法之妙

诗歌创作中固然有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的,但更多的讲究含而不露,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追求之一。古典诗词往往因语言凝练、表意含蓄而形成艺术上的空白,给多元化解读提供了空间。教学中利用诗词的空白处设疑探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妙,进而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美。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出彩的篇章之一。作者已不可考,加之诗中主人公多种可能性的存在,给这首诗的教学提供了探究空间。诗中写一个人采花送给心爱的人,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游子因思念家中的妻子而采花相遗也是合理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诗中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从而在探究中理解体会诗歌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叫“曲揣彼意”“悬想”“婉曲”,学生很早就接触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就属此类。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写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佩上茱萸而发现少了一位兄弟的缺憾,表达的情感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杜甫的《月夜》更是通篇从对方落笔,和这两句异曲同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什么是“曲揣彼意”,以及这一手法的妙处。

以景作结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结句技巧,能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王昌龄的《从军行》就是以景作结的典范之作。诗人以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收束全诗,给人留下的是“高高秋月照长城”那样苍茫、旷远的“空白”,以无含有,情寓其中。至于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则需要读者驰骋想象加以体味、探究。你可能从中读到无限的乡愁,也可能读到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可能读到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抑或许这几种情感兼而有之。这就是以景作结而带来的情感表达的“空白”。教学时抓住这类“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加以探究,可以更好地体会表现手法的高妙,正所谓“情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古典诗词欣赏是最富有个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和不同个性的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诗词中空白处的探究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重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 前后关合,探究语言的深意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每一首古诗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有效地解读古诗词,需要着眼诗词作品的整体把握,注意各联(句)之间、上下片之间的关联,做到前后关合。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于多采用含蓄隐约的借喻,诗句本身的意思就是隐约含糊的,诗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庄子的蝴蝶梦,杜鹃的春日啼血鸣,海底珍珠蚌的眼泪,蓝田玉的袅袅青烟,这些借喻总让人颇费猜测,但把开头的“一弦一柱思华年”和结尾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关合考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借喻指的是昔日的年华与情怀。往事都如过眼烟云,繁华一瞬而已,况所忆皆失意之事,诗人的怅惘、悲戚、无奈、迷离之情自不待言。由此看来,尾联看似平常,却道出作者深意,大有更上层楼、愁添一重之感,把全诗的主题投放到更深一层的失落、迷惘和凄伤之中!

韦庄《菩萨蛮》一词用语直白,表层含意显豁,似乎无可深究,但只有全词前后关合,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如,末尾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面上是说没到年老时不要还乡,回到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看似为前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作注脚。可细细读来,“未老莫还乡”在叮咛嘱咐不要还乡的话语之下,道出的却是还乡的愿望和现在不能还乡的苦衷。虽然开篇便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并极力铺写江南之美,但旷达的表面之下,涌动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是“还乡须断肠”的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这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情感只有关合前后才能理解体会。

四 由此及彼,探究深沉的情感

诗缘情而作,诗言志。一个优秀的诗人,一首优秀的诗作,往往不只是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也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呼声,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加之诗歌借助意象传情达意,意象的多义性也带来了情感的丰富性。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往往需要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正所谓“知人论世”。

“悲秋”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也是杜甫《登高》一诗的感情基调。但是杜甫心中、笔下的悲愁显然不同于他人感伤秋日萧索的闲愁,虽然诗歌的前两联也是从眼前的景物写起,然后发“悲秋”之叹。解读这首诗时,要注重感悟探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歌,并联系时代及作者个人的境遇探究。从这首诗中不难读出,“秋”不仅指季节之秋,还指人生之秋、家国之秋,杜甫的“悲愁”,是因为离乡漂泊(万里、作客)、衰老多病(百年多病)、孤独穷苦(独登台、潦倒)、国运衰微(艰难)等引发的,所以全诗表现的情感有羁旅之思、怀乡之情、暮年之叹、衰病之怨,更有家国之慨等深沉的情感。

阅读《涉江采芙蓉》,读者不难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互思念之情,也往往会为他们真挚笃厚的感情所打动,但对于“忧伤以终老”所体现的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往往较少关注。教学中可以设疑启发思考,如“何以有终老之叹?”或“‘忧伤以终老’是否只是一对感情深笃的人无奈的叹惋?”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由此及彼的探究。

在那个时代,士人悬梁刺股、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求取功名。但汉末朝政混乱,外戚宦官交相干政,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使得一般士人大多投奔无门,功名无望。所以,“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是当时普遍的主题,“忧伤以终老”的痛苦与忧愤也具有深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不难体会到,终老之叹是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人生之叹。

设疑启思,教给探究的方法,是有效解读古典诗词的重要策略,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审美、审智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旺吉.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1(4)

篇10

《考试大纲》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提出的要求是:“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科学小品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具体涉及三个能力层级:

1 分析综合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 鉴赏评价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 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中的社科论文,包括哲学、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伦理学、民俗学、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命题所选文章一般出自名家之手,其思想观点具有权威性,其行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其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其思考力度具有深刻性,其语体色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强化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猛虎和蔷薇

余光中

英国当代诗人西格夫里・萨松曾写过一行不朽的警句:“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可以说这行诗是象征诗派的代表,因为它具体而又微妙地表现出许多哲学家无法说清的话:它表现出人性里两种相对的本质,但同时更表现出那两种相对的本质的调和。

原来人性含有两面:其一是男性的,其一是女性的;其一如苍鹰,如怒马,如飞瀑,其一如夜莺,如驯羊,如静池。所谓雄伟和秀美,所谓外向和内向,所谓戏剧型的和图画型的,所谓“金刚怒目,菩萨低眉”,所谓“静如处女,动如脱兔”,所谓“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所谓“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一句话,《姚姬传》所谓的阳刚和阴柔,都无非是这两种气质的注脚。两者粗看若相反,实则乃相成。实际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兼有这两种气质,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东坡有幕士,尝谓柳永词只台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东坡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他显然因此种阳刚和阴柔之分而感到自豪。其实,东坡之词何尝都是“大江东去”?“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些词句,恐怕也只合十七八女郎曼声低唱吧?而柳永的词句“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以及“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又是何等境界!他如王维以清淡胜,却写过“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的诗句;辛弃疾以沉雄胜,却写过“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的词句。

但是平时为什么我们提起一个人,就觉得他是阳刚,而提起另一个人,又觉得他是阴柔呢?这是因为各人心里的猛虎和蔷薇所成的形势不同。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所以前者气质近于阳刚,而后者气质近于阴柔。然而踏碎了的蔷薇犹能盛开,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所以霸王有时悲歌,弱女有时杀贼。

“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定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改颜色的孤星。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在人性的国度里,一只真正的猛虎应该能充分地欣赏蔷薇,而一朵真正的蔷薇也应该能充分地尊敬猛虎。微蔷薇,猛虎便成了粗汉;微猛虎,蔷薇便成了懦夫。韩黎诗:“受尽了命运那巨棒的痛打,我的头在流血,但不曾垂下!”华兹华斯诗:“最微小的花朵对于我,能激起非泪水所能表现的深思。”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一个人到了这种境界,他能动也能静,能屈也能伸,能微笑也能痛哭,能像二十世纪人一样的复杂,也能像亚当夏娃一样的纯真,一句话,他心里已有猛虎在细嗅蔷薇。

1 下列古诗名句,符合“醉倒了的猛虎有时醒来”之意的两项是(5分)

A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

B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

c 笑渐不闻声渐杳,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

D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柳永)

E 罗帐昏灯,哽咽梦中语(辛弃疾)

答:[][]

2 文题中的“猛虎”与“蔷薇”,分别象征什么?结尾处的“完整的人生应该兼有这两种至高的境界”,“这两种”指代的是什么?(6分)

答:________

3 第四段中说:“有人的心原是花园,园中的猛虎不免给那一片香潮醉倒。”这是在用比喻,如果照直说,应该是这样的:有的人其内心原本是充满阴柔之气的,于是尚存的阳刚之气也就被那浓郁的阴柔消融了。请你依照这种形式,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有人的心原是虎穴,的几朵蔷薇免不了猛虎的践踏”,照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不得再用“尚存”、“浓郁”、“消融”等词。)

答:_______

4 请简要概括本文写法上的特点。(8分)

答: